时间:2023-12-31 10:58:04
导语:在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今年一月份,浙江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粮食厅和杭州市粮食局在检查食用粮食浪费的工作中,发现浙江大学、浙江医学院、浙江师范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和浙江农学院都比较普遍和严重地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仅仅在一九五四年九月到十二月的四个月里,这五所学校就浪费了大米九千五百一十六斤,其中浙江大学就浪费了六千零三十六斤。这些粮食能够供给三百一十七个人吃一个月,可以够九千五百个人吃一天。这种严重浪费粮食的情况是长时期以来就存在着的,并且已经在一部分农民中造成了极坏的政治影响。如古荡区的蒋思海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说:“我们为了支援国家工业化,起早贪黑地增产节约,可是浙江大学的阴沟里却满是白米饭,就是多打了粮食也是给他们浪费掉。”有的农民说:“浙江大学把整桶整桶的饭菜挑出来卖给我们喂猪,看着真是心疼!”
严重浪费粮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不爱惜国家粮食所造成的。吃饭时,好多学生将碗端在桶外盛饭,而且盛的又快又满,以至许多饭块都漏掉在地上践踏;有的学生吃饭像小孩,好多饭粒都掉在桌上地上;有的人吃饭偶尔吃到几粒夹生饭或一两粒砂子就把饭整碗地倒掉。也有一部分学生吃饭贪多,盛饭时老是多盛,吃不了就往干水桶和阴沟里倒。浙江大学有一桌人一顿饭掉在桌上的饭和吃不完的剩饭就有十五两,浙江大学分部在三天中倒在阴沟里的米饭就有一百零五斤。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二百八十来个学生,一天光倒在干水桶里的饭就有十来斤。每逢假日,这种浪费的现象就更严重。因为在假日许多学生都到城里去玩,临走时托人给他们留饭留菜,准备回来吃,而有的却往往是在外面吃了饭才回来,有的回来很晚饭菜冷了也不爱吃,结果留下的饭菜就都剩下倒掉了。还有叫人不能容忍的是:每逢吃馒头,有的人总是先抢起好几个来,自己吃不了就拿到外边去逗狗或当球踢,有的就丢在垃圾箱、痰盂、厕所里。浙江医学院有一个学生竟把吃不下的馒头塞在解剖的尸体里和骷髅头里。浙江大学有位工友曾向浪费粮食的学生提出批评时,这个学生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训斥工友说:“你管扫地、擦桌子,吃饭不是你管的事。”
另外,这种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长期存在与学校领导、党团组织对于这种现象抱着熟视无睹的态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教育纠正是分不开的。有的认为浪费粮食是小事,是难免的,而且又不妨碍功课,何必小题大作,所以也就置之不理。虽然学校的许多工友和炊事员同志曾经不止一次地把这些情况汇报给膳食科,膳食科也经常把学生扔掉的馒头、倒掉的饭拿给行政领导部门看,请他们解决,可是并未引起重视,有的甚至对膳食科的同志说:“这是你们的事!”
粮食是宝中之宝,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增产粮食,多少农民,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日晒,终日地在田里辛勤劳动;为了细割细收,争取颗粒还家,多少白发佝腰的老人和儿童费力把一根根稻穗拾起来;并且注意节省,把余粮卖给国家;为了做好粮食的供应、调运、保管、加工等工作,多少农村干部、粮库和供销合作社的干部、搬运工人、碾米工人昼夜奔忙劳碌。而杭州市五所高等学校竟对于劳动人民的血汗任意糟蹋,这种行为是不能容忍的。虽然,现在这些学校通过这次检查,对这一问题已引起重视,并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对浪费粮食的行为也进行了批评和教育,订立和健全了杜绝浪费粮食的制度,但是我认为浪费粮食的现象绝不仅只存在于这几所学校里,因此各地学校领导、团组织对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教育青年,认识到粮食对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养成珍惜和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检查本单位食用粮食是否有浪费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粮食的浪费。
关键词:烘干中心;发展;解决;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s2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烘干技术的应用
在干燥过程中,随着表层水分的降低,内部的水分不断向表层移动,直至介质无法从表层带走水分,内部与外部水分达到平衡状态。其中烘干三要素:温度、湿度、空气。烘干过程中暂时停止干燥,并将处于热状态的农作物堆放起来,使其内部水分逐渐向外扩散,这个扩散过程称为缓苏。但为了更高效的完成干燥,一定要控制好干燥和缓苏的时间比例,农产品经过缓苏,表层的含水率比缓苏前提高了,因而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干燥。
刚收获的农产品一般含水率较高,现代烘干技术就是通过有效手段,精准地控制农产品干燥的全过程,使之达到最佳品质状态和要求的储存条件。
(一)农产品烘干的意义。针对农产品因干燥问题引起的损失和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政府的重视体现在粮食烘干配套设备等农机的大力补贴政策上。国家政府下大力气让农民增收,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原因就是与传统晾晒相比,机械烘干农产品更是有以下三个好处:
(1)有利于储藏:农产品的储藏时间一般需要在一年左右,机械干燥均匀性好,有利于长期储藏。
(2)可以抗拒自然灾害:在小麦收获季节,阴雨天气较多;玉米收获季节气温偏低,外界条件给自然晾晒带来很大的困难,易造成农产品霉烂发芽,采用机械干燥可不受气候影响,减少损失。
(3)可提高农产品品质:自然晾晒由于受到气候和场地等制约,无法保证干燥质量,采取低温循环式干燥农产品,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步去除其中的水分,提高农产品最终品质。
二、烘干中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烘干设备。机械干燥设备的形式很多,而机械干燥又可以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干燥温度、不同干燥介质分成多种不同的干燥加工工艺,如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太阳能干燥等。在设计和选择烘干机时,必须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结构及其干燥条件的影响,确定干燥工艺参数。在以后的烘干机设计时.应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先进的设计理念,以确定最优化工艺参数.用经验参数和计算机模拟参数来验证用状态设计方法计算的结果,以达到最优化设计。在设计时。应该把干燥静力学计算同干燥过程的动力学结合起来.必须有干燥曲线及其方程式.根据这些曲线把干燥室分成区段.并按区段进行设计计算。
(二)烘后粮普遍存在破碎严重的问题。大多粮库都反映烘后粮破碎情况严重。排除粮食脱粒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破碎外,产生破碎的原因有:烘前、烘后仓的空仓进粮时,粮食从仓顶下落时,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使粮食高速撞击仓底产生破碎。由于输送过程中使用了刮板输送机,使粮食在输送过程中过度挤压和撞击造成破碎。皮带输送机及提升机的带速过快,造成粮食破碎。
解决破碎问题的办法是:放粮时,在仓内留一部分粮食,以缓冲粮食下落时的冲击力;也可将烘干塔下排出的粮食直接运走,不再进入烘后仓,这样也可减少烘后粮破碎;或者将刮板输送机改为气垫输送机,降低皮带输送机和提升机带速。
(三)烘后粮水分不均的问题。烘后粮水分不均是指烘后粮的水分含量差异大。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水分与低水分粮食之间的差异过大,进机原粮水分没有控制好,造成烘后粮的水分差值过大。烘干过程中热风温度、排粮速度、气候条件的变化大。由于塔体内发生堵塞造成烘后粮排出塔体的速度不同,从而造成水分不均。解决办法:要将不同水分含量的粮食分堆存放,切实把好原粮收购的验水环节,根据进机粮情况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时地调节排粮速度或热风温度;在烘干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排粮状态是否稳定,如果发现排粮速度变化大时,要及时清塔。
(四)烘后粮的水分控制问题。烘后粮的水分如果控制不严,水分过高会给仓储带来很多麻烦,增加储粮成本;如果水分过低又会造成粮食减量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粮食烘干过程中做好记录,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适时对影响烘干效果的各因素进行调整,尽量使烘后粮水分靠近上限,这样可以减少因降水过多而减量的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将烘后粮水分提高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粮食减量。
(五)热风炉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热风炉使用中,换热器管容易堵塞。由于操作空间小,如换热器清理不彻底,导致部分换热器管堵死,这样就会影响换热效率。如堵塞的管过多还会损坏换热器,造成巨大的损失。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热风炉换热器要定期清理干净。 在清理前不要往换热器清灰坑内倒水加速冷却,以免产生蒸汽使换热器管上附着物不易清理。更换换热器时,要将最后一组换热器管适当加粗,以免烟气温度降低,聚积物料多不易清理;另外应选择质量好的煤。
(六)烘干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农村仍然是小块分割制度,既浪费资源又不好统一管理,给农产品的干燥增加不少困难,大多地方农民对收获后农作物的处理仍然是就地,就路晾晒,这极大浪费了资源,又埋下了粮食安全和交通事故的双重隐患。如果可以将这些农作物收集起来,及时进行安全快效的干燥,必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粮食损失和安全问题。
研究与开发高效烘干机,研究与开发环保型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即是利用制冷设备将物料先冻成固态,再抽成真空使固态冰直接升华为气态水汽。低温下物质中热敏性成分保留下来,可最大限度保留物料中原成分;复水性好,可迅速吸水复原。
三、结语
我国烘干技术的开发生产水平在逐步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售后服务都在不断完善。但我国的烘干发展依旧需要进步,我们必须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因地制宜研发新产品,结合新科技使用电脑和机电一体化操控设备。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做好粮食的贮存工作,保证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韩俞.粮食烘干小环节农民增收大问题[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4):48-50.
1.我国粮食价格下跌现状
2015年我国的秋粮收购价格一反常态,玉米等农作物的价格连连下降。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为例已经创下年内新低每吨1760元。如今的粮食价格下跌现象不是某个地区或者某一阶段的个别现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普遍现象。此外,我国的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都明显增加,出现了“三量齐增”的局面。首先是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进步,粮食产量出现连年增加的可喜局面。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粮食库存高企,旧粮消费不畅,新粮无库可入现象。与我国粮食产量、库存量同时增加的还有粮食的进口量。这看似矛盾的数量关系确实是当前我国粮食出现的问题,由于国际粮食的价格优势、质量保证使得我国的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冲击着我国本土粮食的消费。在今年12月5日于北京召开的“2015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上,有专家判断指出今年粮食进口预计达到1.25吨,这势必会对我们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同时,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着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粮食深加工企业长期在停产的边缘徘徊,粮食深加工得不到发展,单纯的依靠市场对原生态农作物的需求势必导致我国粮食市场供过于求问题的出现。
如今我国粮食国内外需求不足、收购价格下跌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面临着粮食增产却不增收的困境,这势必打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到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家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在积极的分析粮食状况出现原因,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
2.粮食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如今我国出现的粮食问题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我国农业生产、粮食种植和销售过程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首先对于如今粮食价格下跌状况,其直接原因在于国家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要低于以往。在我国秋粮收购开始阶段,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就能联合发出通知称今年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每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而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降低只是粮价下跌的一个显现因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存在诸多弊端,粮食价格的形成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严重而不能由市场的供求来引导和决定。国家对粮食的各种直接、间接补贴虽然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和种植积极性,但同时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当市场需求无法承担如此高额的粮食收购价格时,所带来的必然是粮食价格市场的跌破。因此,在粮食价格问题上,国家的保护性政策过多,而市场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无法正常的发挥作用是引发我国粮食价格突降的深层次原因。其次,对于我国粮食市场出现的供大于求现象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粮食库存高企、供给压力增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是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的实际供给确实不断增加;二是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导致粮食大量进口,国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敌洋货,这严重冲击着国内市场;三是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消费不旺,出口受阻,粮食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多同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关税较低使得国外粮食容易以较低价格进入国内市场,形成价格优势。另一方面是国外的粮食质量、农产品科技含量都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国内产品。这样,拥有价格和质量双重优势的国外粮食更能受到市场的欢迎从而加剧了我国粮食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最后,我国粮食存在的深加工水平低下,附加值不高的状况就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紧紧相关。
由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我国粮食状况的出现与市场价格机制失效、我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有关。其实,这些不仅仅是我国粮食生产、销售所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农业不断发展,但仍存在着效率低下、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如今,导致我国粮食价格下跌、供求不平衡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低,仍存在传统农业遗留下来的弊端。而这一问题是历史根源、制度因素以及观念上的错误等多方面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
首先,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根源来看,我国长期实行的传统农业模式虽然被发展现代农业所代替,但是在整个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诟病和“后遗症”。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就与长期以来较为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这严重阻碍了现代机器设备以及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提出,传统农业实际上是自然经济,必然具有自然经济的一些特征。而在这样的经济特征下就形成了传统农业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往往依附于土地等、经济社会处以一种封闭的状态、主体自身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等。我国传统农业思维的长期存在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无法与先进的技术、机器相协调,逐步与技术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相脱节,成为如今我国农业仍然落后与先进国家的基础性历史根源。
其次,我国粮食销售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政策有关。从建国之初开始,我国就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目标,并且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同时,由于工业本身就比农业更容易获得较大的收益,因此资金、人力等资源都会流向城市工业,造成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利润丰厚的产业越能吸引更多的资源,即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我国农业发展采取的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组织农民在集体土地上进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生产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消极怠工,得过且过。这无疑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农业计划经济经营模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仅仅经营种植业,生产单一化,而且往往只是以粮食生产为纲。这样单一的生产模式不仅阻碍了社会分工、市场交换的发展,同时容易造成区域优势的浪费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最后,我国农业模式之所以得不到成功的转型、升级与我国对于现代农业、城市化的理解有误相关。一国在发展工业化的初期都是以农业作为基础来支撑工业的发展,以农村作为劳动力、资源的后备基础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当工业、城市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反哺农业,拉动农村自身的发展。而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产业实力的实际增强,盲目的搞工业区、商业区以及建楼盘、广场等面子工程。我国的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顾当地的实际生产力水平生硬的把农村包装成城市。这不仅浪费了好多资源而且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得他们的土地被强行占用,失去了保障生活的最后一点基础。这种浮于表面的、错误理解城市化内涵的建设不仅不会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阻碍了我国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三、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如今我国农业市场出现的粮食价格下跌、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显示出我国农业发展缺乏市场化,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息息相关。尤其是长期以来粮食定价不能以市场真实需求为标准,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发挥不当等都阻碍着我国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整个农业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社会支持、农民自身提高等多方面合力完成。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把市场需求作为农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出发点,使农业生产与市场接轨,减少盲目生产。市场经济就是资源自由配置、交换广泛进行的经济形式,因此只有保证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要通过加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联系把个体农民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使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市场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了解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农业生产。
2.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工业部门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分的不断扩张以及传统部门的不断缩小。经济学家刘易斯曾经指出,现代部门对于传统部门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在:现代部门可以解决传统部分的就业问题,有利于诱导传统部门观念和制度上发生变化,也有利于传统部门分享基础设施等。这些有利条件势必会促进传统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自身的转型升级。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国家应该引导和鼓励现代工业部门加大对于农业支持和投入,拿出一定的资金、技术来反哺农业,以自身的现代化、市场化带动农业领域的发展。
有人问: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粮食保护价政策影响何在?要精确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模型计算。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按保护价但不是敞开收购,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说市场粮价的回升点可能会出现得早一点。但就目前农产品供求总体状况看,农民要想从农业获得更多的收入非常困难。
这些资源如果不种粮食而种其他农作物会不会使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入?这其实很不确定。现在有些人认为,过去几年的粮食政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无效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这种认识隐含的前提就是粮食生产浪费了部分资源。
那么,是不是“不浪费”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要看其他农产品是否存在短缺现象。现实情况是,除粮食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也基本没有短缺,而且绝大多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以,即使这几年少种一点粮食、改种其他农作物,问题依然存在。
我大体的经验判断是:根据目前粮食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大体上需要保持在16.5—17亿亩之间。低于16.5亿亩,当年生产的粮食就难以满足需求,粮价会上涨;超过17亿亩,则会供过于求,粮价下降。因此,从总供求的角度看,粮食播种面积也就只有5000万亩左右的调整余地。
这几年粮食库存多了,确实可以适当减少粮食生产。估计粮食播种面积在一两年内低于16.5亿亩问题不大,因为有库存;但连续3年以上我认为就会出问题。
这还只是从粮食这一个角度考虑,进一步要考虑:调减下来的粮食播种面积去种其他农作物,农民是否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比如棉花、蔬菜等已是供过于求。所以抑制农民增收的基本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制约和农民就业不充分。现在有些地方出现“抛荒”现象,就反证了这一点。
我认为对“抛荒”不必过分担忧,首先,“抛荒”面积在总体上很有限;其次,要看到“抛荒”是在粮食暂时供过于求、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并不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实际上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移投入的一种应对措施。马克思说过,农产品价格是由劣等地上的生产成本决定的,出现供过于求时,劣等地退出生产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当然,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引发“抛荒”的原因很复杂,农民种地的负担过重是诱因之一。但无论如何,“抛荒”没有导致供给短缺,这表明它主要是市场引导的结果,多数农民在当前确实难以靠农业来增收。
农产品过剩非农产品也过剩
农产品的需求约束非常严重。比如全球粮食价格下跌自1996年初始,迄今已逾5年,仍处于低谷,很多品种目前的价格和最高价相比已跌去近50%,这似乎是全球性的粮食过剩。但从需求角度看,全球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甚至饿死,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支付能力。所以讲目前农产品过剩,只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
但粮食有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它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重要产品,对它的判断仅仅依据人们有无支付能力是要出问题的。显然,如果完全从经济学判断,全球的粮食生产都应减少,更不用说中国的粮食生产应减少;但是从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安全”概念来讲,目前全球的粮食生产未必能满足需求。因此,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仅按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
经济发展到今天,从平均消费水平看,粮食市场已经饱和,似乎应该减产。但是平均水平背后掩盖的矛盾非常大。比如说中国,拿城里的4亿人口和农村的8亿多人口比较,两者需求结构的差异非常大。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农民的食品支出仍在继续上升,尤其是肉禽蛋鱼这些动物性蛋白食品。
这说明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虽然整体上已经进入小康,但由于存在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差距在扩大,这样的市场就很难对付。生产出来的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早已满足了,而没有满足的人却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一个是农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城镇居民,已经进入食品支出比重下降阶段,他们的支出将转移到新兴消费如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之类的行业。另外一个是,城市消费的发展非常快,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消费基本与农业无关,比如城市高楼、轿车都和农业无关。
所以尽管城镇在快速扩张,城镇居民的消费在继续增长,但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弱,很多农产品的消费不出现负增长就不错了。从这个角度看,农民再努力也没用,因为没有市场,这是个最大的制约。
但这个制约最终不只影响到农民,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的困难就在这里。按农业的生产能力来说,足以保证4亿城里人吃饱吃好。但问题是有限的城里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有限,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过剩,这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收入上不去。
1我国近年来旱灾发生情况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1],世界上有近一半的国家干旱严重[2]。中国旱灾频繁,而且相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旱灾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3],据统计,中国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5%以上;每年因旱灾减产粮食50亿kg;20世纪50-80年代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损失量的50%[4]。近50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在全球变暖和北方干旱化的背景下[5],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全国有77.4%的省区旱灾增加。表1是对近年来我国旱情演变情况的汇总分析。长期以来,我国饱受干旱的困扰,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尤其是南方地区,旱情并没有减轻,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0年10月份以来,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没有有效降水,旱情出现早且发生面积较大。持续的旱情对小麦的正常发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24日17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571.13万hm2,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04.47万hm2。受旱面积比旱情最严重时(2月9日)减少201.87万hm2。8省累计浇灌麦田0.07亿hm2次,比2月23日增加34.4万hm2次,累计投入抗旱作业农机具962万台套。
2干旱给农业造成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工作环节所组成的,从作物的初始播种到最终收获,各个环节都必须顺应农时依次展开,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并不是在每一年都能够顺利进行的,农事活动很多时候,会遭到破坏。旱涝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灾害,干旱和洪涝等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6]。干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和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风险。1978年以来我国的土地成灾和受灾面积数据(表2)。从图1和图2的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旱灾导致的受灾和成灾情况一直处于相对较严重的状态,并且成灾率没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由于社会的自身抵御能力有限以及其对旱情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旱灾发生时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理。
3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
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区域,研究干旱等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都证明了干旱灾害与链式安全有较强的相关性,干旱会对未来的国际粮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7-9]。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探讨干旱灾害与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图3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图Fig.3Trendofthegrainoutput图3是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总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978到1996年将近20的期间,粮食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增长近1.7倍。但1997年以后其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甚至个别年份产量不增反减。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的今天,粮食单产迅速增长,为何粮食总产量却没有相应成比例地大幅度增长呢?干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研究图4主要粮食总产量与成灾面积变化趋势Fig.4Trendofthemaingrainoutputanddisastersrea表明粮食产量随着降水的变化产生规律的变动,粮食产量的增加与降水量成正比,当旱情严重时,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0]。通过图4和表2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由于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在迅速增加,且干旱导致的农作物绝收面积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再加上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导致粮食的总产量的增长如此缓慢,这种缓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一直以农业为优势的人口大国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以上分析可知,粮食产量和旱灾成灾面积紧密相关,但考虑到粮食产量还受到例如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机械动力、以及化肥施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二者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还需要通过可靠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讨论。
东北地区以其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全球环境条件变化的背景下,这里的环境变化既有大自然的原因,也有农业产业化的人为原因。
1.1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处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还是各种气象灾害。农业的生产对象包括种植和养殖两方面,这两种产业的生长发育都受到气候和天气的制约。东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灾和水灾,前两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2014年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这些灾害都发生在粮食作物正在生长的夏季,给粮食生产带来的灾害是灭顶性的。这类的自然灾害常常是连续发生,这几年开始由洪涝灾害向干旱转变。究其原因,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和地理环境有较大关系。在辽宁锦州一带以丘陵居多,坡陡山秃,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的水灾一部分是因为台风和海潮的袭击,另一部分则是暴雨所致。因为缺少植被,暴雨造成山洪暴发,致使水库决口,溢洪现象严重。水灾的特点来得快,泄得也快,由于这里地势平坦,所以受灾面广。还由于洼地多,积水不能及时排放和渗入到地下,积攒起来成为涝灾。
1.2人为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人为因素包括植被破坏产生的水土流失,还有农药化肥对土壤的侵蚀以及工业排污造成的影响。由于20世纪大量垦荒造田,致使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加上采薪对森林的破坏,使植被面积减少,土地大量,地面缺少遮拦,蓄水能力下降。因此,在雨季地面无法吸水,造成雨水白白流失。这不仅是对雨水的浪费,在雨水流过地面时,也带走了土壤和养分,使土壤养分减少,沙土化严重,形象农业收成。此外,各类工矿企业生产的工业废水排放在河流里,然后被引用到土壤里,使土壤里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渗透到农作物里,对食用者的危害更大。同时,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形成的烟尘和酸雨对土壤也有较大的危害。还有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水都对土壤造成伤害。
2影响农业发展的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2.1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防治自然灾害要从预防和提高抗灾能力抓起。防治旱涝灾害的基础就是要顺其自然。例如,不能过度地垦荒造田,将一些靠近山坡的田地退耕还林,增加植被面积。同时,还要在山坡地头植树造林,这样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还可以预防风蚀土壤。对于土地的使用还要进行科学搭配,如在容易被水淹没的河边种植水果,草地这样的农作物,既可以增加植被,也不怕水淹。在预防自然灾害中,还要定时清理河道,疏通水路,做好蓄水工作,这样才能在水灾来临时减少损失,旱灾来临时有备无患。
2.2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的防治
在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防治时,首先要做到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要将由此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时,尽量使用有机的绿色肥料,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而减少农药的使用,例如在稻田里养殖鸭子,利用鸭子捕捉害虫。在对工业排污造成的对农业环境破坏的治理上,首先要减少工业的污水、废渣的排放。在这方面,国家和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工业排污治污进行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发展生态型工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唯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来遏制污水、废渣的排放。针对工业排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要做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征收环境税的办法来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促进节能减排,保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3结语
关键词:节水增粮行动;增产潜力;农业;水利建设
2011年是历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通过分析后发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水利灌溉是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粮食稳产或者增产,就需要严格按照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深入落实当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倡导节水灌溉,落实节水增粮行动,从而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这样才能够提高粮食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及人们的切身利益。
一、节水增粮行动的概述
节水增粮行动是为了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保证水资源安全的一项行动,通过该项行动的正确落实与实施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为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对粮食作物的产量引起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从而提高粮食作物的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的稳产。但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极度短缺,这对粮食作物的稳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干旱地区,这一影响更为严重。由此看来,为了提高粮食作物的稳产与增长,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水的问题。当前,国家根据这一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一措施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很多地区在进行农田灌溉的过程中依然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有些地区则长期处于水资源短缺现状当中,这也就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目前,为了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节约水资源,我国提出了各种节水技术与节水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粮食作物的稳产与增产,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节水灌溉措施的有效实施,给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节水增粮行动实施的具体措施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保证农作物的生产有利于解决国民最基本的问题,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水资源是农作物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我国水资源极度短缺,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节水灌溉的措施对农田进行灌溉,从而保证粮食的稳产与增产。根据总结,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1、统一国民的思想观念
节水增粮行动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系统工作,由于该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必须要统一国民思想,将节水增粮行动当做一项重要工作项目来实施,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落实该项工作,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2、结合实际编制合理的实施方案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该联合起来,通过粮食作物的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其建设目标机方式,了解其投资的标准等。中央按照“节水增粮行动”总体目标和总体任务组织专家对省里的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审查,提出指导意见。地方要按照中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精心选择项目区,将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准备工作充分,地方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管理水平好的地方作为项目区。在项目选择和资金安排上要突出重点,做到项目区集中连片,整乡整县推进,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形成规模效益。同时,要做好“节水增粮行动”与有关支农资金项目的衔接工作,合理布局各部门之间的项目区,尽可能做到集中连片建设,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益。
3、统筹整合资金,确保“节水增粮行动”投入足额落实到位。 “节水增粮行动”能不能完成建设目标,关键在投入。中央按照“适当调整存量资金,主要依靠增量投入”的原则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四省区也要切实承担地方的投入责任,通过公共财政预算和土地出让收益增加投入,依靠各级财政和农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建成精品工程。中央要建立投入挂钩机制,依据各地投入落实情况进行奖罚。“节水增粮行动”实际上也是一个涉农资金整合的平台,要依托这个平台,把各个项目的资金整合起来共同干这件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设计,集中安排资金,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
4、建设管护并重,确保“节水增粮行动”效益长期发挥。要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督人员,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狠抓措施落实,确保“节水增粮行动”按期高质量完成。要加强工程运行管理,节水灌溉搞了多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就是因为运行管护不到位导致工程不能长期发挥效益。从“节水增粮行动”一开始就要吸取这些教训,及早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好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作用,加强服务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成效和群众长期受益。
5、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节水增粮行动”透明高效廉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中央非常关心,社会十分关注,一定要把它做成精品工程,更要作成廉正工程。在设备采购、招投标等环节上,要公开透明、遵纪守法。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要实行“飞行检查”制度,随机组织抽检。要发挥财政部驻四省区专员办和审计部门的力量,开展专项检查和审计。要建立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监督。要加强绩效考评,严格奖惩通报制度。
三、结束语
节水增粮行动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通过对农田采取节水灌溉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满足人均用水,还可以保证粮食作物的稳产与增产,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战略措施,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产生“挤出效应”。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5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6%。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建设用地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直接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能力减弱。虽然2009年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6.9万公顷,但是质量和肥力不足,只是数量意义上的占补相对平衡。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土地的相对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这导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不良倾向和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
二、依靠国际市场无法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无法有效满足我国的粮食消费。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3700~375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500~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此外,世界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并不同步增长。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屡创新低,粮食供给紧张状况难以缓解。
世界主要产粮国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尽管以求自保的出口政策无可厚非,但是必然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给我国粮食供给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2008年粮食危机中,一些国家不负责任地将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归于中国等新兴国家消费的增长。如果我国的粮食消费20%依赖进口,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财政压力,而且还有巨大的政治和道义压力,以及保障有效进口的巨大压力。粮食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
“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不可避免地受到“粮食武器”的干扰。中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然而城市扩张和工业扩张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复合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投资生产率下降,还伴有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已经足以迫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无奈地受限于粮食。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跨国粮商加紧在我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建立上下游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加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控制。丰益国际、阿丹米、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跨国公司在我国粮油市场的贸易份额持续扩大,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集团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投资并举,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
三、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主要包括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和工业粮需求等。影响因素主要是口粮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增长。
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且质量逐步提高。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未来十年我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人口增长导致口粮需求刚性增长。按照人均400公斤年口粮消费量计算,2010年口粮消费需求为5.48亿吨。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产2.9%。表面看,我国粮食总产与口粮消费基本持平,实际上,粮食产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口粮。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
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的数量、质量同步增长。质量型消费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长,引发饲料粮消费快速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由此,导致饲料粮主要来源――大豆和玉米需求增长。有资料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饲料市场需求旺盛,引发优质专用大豆、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出现与人争粮、与人争优质粮现象。同时,生物燃料、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发展,不但会增大粮食消费比例,要求提高质量标准,而且会扭曲粮食价格,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预期。
四、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1.立足国内粮食生产,开展多边粮食贸易。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能是对国内生产的必要补充,而不能危及国内产业发展,并且要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实施进口替代和产品出口战略。鉴于世界粮食供给有限、出口政治干预和“粮食武器”风险,我国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避免经济风险和政治摩擦。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好可耕地,不仅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要在立足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实现立足国内、自给自足和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有机结合。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农产品贸易机构,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鼓励粮食企业走出去跨国承包土地,提供直接技术援助,建立稳固的国外粮食供给来源,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根据粮食生产要素的现状分析和远景展望,起主要制约作用的是水土资源、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由于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是一种可控的人为因素,所以真正制约粮食生产的硬件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最基础的生产资源,是保障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和粮食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鉴于粮食政策和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和生产边际曲线,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农政策。通过资源保护和政策激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4.完善仓储物流体系,提高粮食周转效率。我国历次物价总水平上涨均与食品价格上涨有关,食品价格上涨均与粮食产销不衔接、粮食调配不顺畅有关,而这又与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滞后有关。仓储物流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介环节。要发展有机衔接于粮食流通的仓储类型和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物流模式,畅通国内粮食跨地域物流通道,打通国际粮食贸易进出海通道;改革主产区仓库多的单一模式,确定适度的仓容规模和最佳的库点位置,重点加强主销区、交通枢纽、港口码头和战略装车点;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发展城镇粮油供应网络和农村粮食集贸市场,提高粮食中转能力,提升储备调控效率,实现更广范围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宅基地;弃旧辟新;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9-0045-04
引 言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她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1]。从广义上讲,聚落包括村落与城市两种人类的居住地[2]。农村聚落是人口集聚的原生地,而城市则是随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深化而形成的人类集聚的次生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口城市化已成必然趋势。改革开放近30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城市空间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我国广大农户建房的空间布局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农户宅基地选择出现了严重的弃旧辟新行为,由原自然村落中间向四周扩张侵占良田,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都造成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也对我国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挑战。本文以湖北孝昌县佗店村的一个自然村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一、农村宅基地选择的弃旧辟新现象的分析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户用于建造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农户住房用地、附房用地、宅旁绿地、庭院、围墙占地等。农村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农户对其只有使用权。宅基地弃旧辟新是中国广大农村聚落空间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非农收入比重的增加,和村内部原住宅区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改造成本较另择新址高,有条件建新房屋的农民不在原老房子宅基地重建房,而在生存环境较好(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自然排水较好,水质好等)的地方开辟宅基地的行为。宅基地弃旧辟新导致村落内部衰败、废墟面积扩大,内外房屋成新度形成强烈反差的农村房屋空间结构态势。自然村落的形成是一个较漫长和平缓的过程,一般呈向心性的聚集态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经济条件建设新房的农民向村扩展;在交通比较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和水质较好的生存环境较好的地段建造新房屋。导致农村用地外延内空,中心衰败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各省都屡见不鲜。
光明村位于湖北省孝昌县境内,全村人口近1700人,人均年纯收入约1500元,这个行政村管辖3个自然村落,农户宅基地选择都出现了弃旧辟新行为,而且表象和成因都基本相同,所以本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村――小湾关进行具体研究,该自然村有居民约400人,居户约60户,老房子基本都是在70年代及以前用土坯建造的,还有少数是在80年代初期用红砖黑瓦建造的平房,这些房屋本身质量差,经过几十年的居住,现在已经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土坯房子已经不能居住,有条件重建的农民都陆续建造新房屋。他们选址80%以上都倾向向村扩展,即使原土坯房屋已倒塌,他们也不在原住宅地重建;该村在老房子宅基地已经建房屋的居民也颇是后悔,一时草率匆忙建造的居民,只要房子没装修,就不急于装修,准备攒些钱在村外重建。由此,导致村中心土坯房子倒塌一大片,两层楼房半环绕(该村落西部地势较高,取水很困难,所以房屋向南部、北部和东部扩展)的极不协调的现象。
二、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带来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由来己久,只是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演进的粮食紧张局势和中国耕地紧张的状况下其影响尤为突出。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扩大生产,以确保粮食供应。面对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粮价飙升的局面,中国需要警钟长鸣。农村宅基地辟心弃旧侵占良田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粮食生产的良性发展、限制了农民土地增收空间和农村社区落后面貌的改善,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根据对光明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小湾关的调查,目前全村人口约400人,宅基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村中心己经有20多户废弃农宅,面积约达到1300平方米,约占全村总量的30% 。一个自然村落由于宅基地弃旧辟新侵占良田而浪费的土地资源,与城市扩张吞食的农田规模相比较,似乎微不足道,但放眼全国,农村聚落数量多(数以白万计),因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浪费的土地资源总量是十分惊人的。农村建房占用耕地成为耕地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 59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3. 75亩的43%,我国人口却以每年约1500万的速度猛增,同时又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地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据国土资源部2003年3月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知,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1340万公顷(20100万亩),其中全国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600万公顷(90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有效疏导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86. 67万公顷(4300万亩),约占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的48%。这说明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对我国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必须尽快加大力度加以治理。
(二)缩小了农民依靠土地增收的空间,不利于扩大内需
2008年4月份以来,国际大米均价上涨25%。2月和3月,国家两次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累计提价达到9%~10%。中国银监会还要求金融机构压缩非农贷款投放,确保信贷支农。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导致几乎所有聚落的耕聚比(即聚落耕地面积与聚落用地面积之比)大幅下降,合理的聚落用地面积,应该使耕聚比达到最大值;每人平均粮食产量是与耕聚比正成的,耕聚比下降限制了粮食增产的潜力,当然也就减少了因粮食涨价增加的收入,不利于带动农村消费市场。
(三)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建房地无序扩张状态,加剧了村落内部的衰败,弱化了农村居民的集体意识、卫生健康意识、环保节能意识等;村内成为老年化、贫困化的象征,原来和睦的邻里关系随着不断的外迁而被打破。空心化对农村安全构成隐患,村中心遗留下来的旧房子多为草房成为农村火灾的主要源头。而目,村中间破败的老房成了卫生防疫的死角,长期闲置造成家鼠泛滥,引起以家鼠为媒介的传染病的流行。近年来,农宅攀高引发的采光、排水、出路等问题日益突出,民事纠纷不断上升,给社会治安和农村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三、农村宅基地选择弃旧辟新的成因分析
农户是农村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农户利用土地的决策是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户的决策过程其实就是在追求一种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住房不仅是农户遮风挡雨的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也是农户财富的象征。在选择宅基地建设房屋方面,作为有限理性的农户,一般都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外部的约束条件(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等)来合理的决策,以期达到他们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导致村内老住宅闲置,甚至大面积破败坍塌。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该行为有深层次原因:是生存环境因素,客观经济条件因素,管理机制因素和主观意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原住宅区生存环境恶化,改造成本较选新址重建成本高
在中国广大农村住宅区一般没有统一的排水设施,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到池塘;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和东部欠发达地区)都没有条件引入自来水设施,取水靠自家打井,抽取地下水。这样经几代人的居住后,生活污水填塞池塘,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而且污水渗入地下,流到农户打的井中,污染了饮用水。要改善居住环境,就要翻塘清污,并将污染的地下水抽起来,依现在的市场行情,翻一口塘需8000元左右,还要抽取地下水也需要电费,而且改善环境往往不是改善一口池塘就能解决问题,要同时翻挖邻近池塘,费用有可能高达几万。并且池塘是个公共产品,都不愿意首先出资,等着别人治理,自己“搭便车”。这样谁都不愿意首先翻塘清污,因为一旦清理了成本自己一个人承担,而且不能阻止其它居民受益;同样不能阻止别人再污染。可能有人会提议村委会牵头,村民集资翻塘。这个提议在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行不通,首先,越是欠发达地区村委会越是缺资金,号召力很有限,形同虚设;其次,农村建房子,由于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步调不一致,有些居民已经搬到建房,他们不会集资;再次,有些村民由于其它的原因如“出路”等问题,以计划到建房,他们也同样不会集资。这样留下来在原地基建房的村民分摊的费用很高,而取得一块地建房,只要是自家的责任田,并处于村子周围不太远。取得土地建房许可证、平整地基和打井取水等只需约5000元。在修建老住宅时,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后修的房屋将先修居民的“出路”(出进是否便利,大门正方向视线是否受阻)挡了,虽然有时甚至发生事件,但最终还是建了。那么出路被挡的那个居户如果要重建房子不会在原宅基地修建而另选新址。另外,老房子拆迁需要花费成本,拆下来的东西除了占地方没什么用途;即使老房子倒塌,清除残砖断瓦也要花成本。因为不能使用推土机统一集中清理,发挥规模效应,单个农户依靠人工清理成本较高,单个农户请推土机清理成本更高。
(二)农民非农收入不断增加,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大,农田收入边际效用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到城市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不但带来了总收入的增加,也使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改革开放前单纯依靠务农收入,发展到多元化收入结构,即到城市务工工资收入、投资做生意等。农民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40%以上。部分地区更高,远远超过50%。经过实地调查统计,湖北省佗店村非农收入约占农民家庭年总收入的52%。在家种地的基本是老人、中年妇女和孩子,能够出去打工的农民大多选择进城。通常青年男子学门手艺上工地搞建筑,女子到南方深圳、广州等地进厂打工。如果田地较多,老人身体较差忙不过来,在农忙时年轻人回家忙完后,马上返城。农民总收入的增加,农民放弃破败的旧房子重盖新房屋的愿望愈加强烈。如果农民收入不增加,没有积蓄,盖新房屋的愿望就会不断的被压抑,而只能在旧房子上修修补补,忍耐着过下去。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但相对于城市里的天价房屋,他们的那点微薄收入微不足道,在城市里买个房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农民大多数只能选择在农村建设房屋。由于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土地收入对农民的边际效用也随之降低,土地已不是农民生存资料的唯一来源,农民在考虑建房选址时,权衡某块拟用做地基的良田所带来的新住房良好环境收益与该良田种粮食的机会收益时,农民倾向于选择前者。
(三)土地管理机制不合理,缺乏基于利益引导的统一规划与布局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房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加强对农村建房的统一规划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正是这一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乡村建设一直是我国建设和规划的薄弱环节,在量大面广的住宅更新过程中,各地农村的村庄均表现出粗放式的发展势头。正如薛力所言,空心村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住宅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一方面,土地管理机制不合理。农村建房要取得土地建房许可证,乡镇土地管理所是发放土地建房许可证的权利机构,土地管理所管理的区域比较大,对村庄的具体情况不熟悉,只能出台一些大纲性的政策,如规定村庄一定范围内才允许建房,这一规定也加剧了农村建新房布局的无序性,因为同一方向不可能大面积建房,只能围绕村庄零散新建。加之存在“寻租行为”隐患,导致土地审批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村干部没有土地审批的权利,农民建房直接找土地管理所审批,村干部规划意识淡薄,缺乏统一规划的积极性,对规划不关心,加之村干部素质普遍较低,要作到科学合理的规划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大面积老房子坍塌无人监督管理,无人组织清理,不能及时将其还原为耕地。
(四)攀比之风和封建迷信思想还有一定市场
一是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尊奉“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如果那家兄弟们都生女孩,没有男孩,而恰好兄弟们住在一起,老人们就会认为“这地方(老房子)不发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会另择新址建新房,如果住的是破旧老房子,那就更会搬走啦。因为在大多数农民的眼力传宗接代仍然是天大的事情,更何况在中国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农民养儿还为了“防老”(老有所养)。二是攀比思想较严重。农村住宅建设基本上朝着“越来越高、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只有广阔的村外和农田才能提供更大的住宅建设空间。佗店村村民建的新房现在基本都是高两层或三层,外加“小三间”(沿正屋地基向大门朝向,打一个院子,院内建厨房、猪圈和洗手间,总占地平均约200平方米)。另外,由于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性人口较女性人口多,特别是随着即将进入婚龄的男性人口的增多,他们对住房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毕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中女性谈婚论嫁大部分是要看男方的家庭住房条件的,“小康不小康,全在一栋房”。
四、对策与措施
我国是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映映大国,一定的耕地数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等特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所造成的耕地流失甚至大于城镇用地扩展造成的耕地流失,并且这种状况是在农村人口绝对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紧张局势正在演进,世界粮食形势不乐观,部分国家已经因粮荒引发混乱;二是年初冰雪突袭,通胀攀升,粮食和食品首当其冲,倘若粮食短缺防线突破,政府防止通胀布局将功亏一篑。在此背景下,作为人口第一大国,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农村宅基地弃旧辟新行为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扩大生产,以确保粮食供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利益引导的统一规划与土地管理机制
农村建房管理规划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在资金匮乏的欠发达地区,不宜实行村村合并整体搬迁,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原自然村的基础上实行局部改造,一是整体搬迁需要大量的资金;二是农村一般是同宗族姓氏的住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村。行政村下辖的若干自然村往往宗族不同,在宗族观念还比较浓厚的农村贸然将他们整合到一起,容易引起冲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拟提出基于利益引导的统一规划与土地管理机制。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集体商谈决定选择一块地皮供村民建房之用,报乡镇土管所审批,土地管理所从银行贷款用于在新的地皮上修建公共设施,如:平整土地、打公共水井、修道路、拉电线、挖池塘、建排水设施等。在土地管理所的监督下村委会具体负责兴建这些设施,资金由土地管理所提供。村民向土地管理所申请建房许可证时,由土地管理所收取土地建房许可费和兴建设施的费用。经过实证研究,集体兴建公共设施较单独修建可以节省约3000元(10户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户数越多节约就会越多);选择地皮时要充分考虑村民新建房屋的需求量。在村民搬出之后,集体统一对老房宅地废墟进行平整,宅地改为良田,使用权归原农户,费用按面积大小分摊。佗店村有一个自然村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决定在村北部划出一块宅基地供村民建房,报乡土地管理所批准并通过。村委会没有修建任何公共设施,但需要并有经济条件建房的村民已陆续在那里建房8家,还有村民正攒钱准备在那里建房。如果兴建一些公共设施吸引力会更大,特别是现在由政府财政出资在全国各地兴建村村通公路,可以将公路引入这一区域,集体打井、挖池塘、平整地基等。并且在聚落空心化的过程中,无序中存在着有序,呈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态势,农民生活还是倾向于群居。基于自利引导的农村土地管理机制,也可以满足农民的这一需求。
(二)加强新宅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集聚力
交通区位、电力线路等条件己经成为农民选择宅基地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部分村民选择在村外另盖新房,在于交通便利。为此,要以人为本,在新开辟的宅基地上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电、供水等最为基本的公用设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农民建房走向聚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支农资金5625亿元,比去年增加1307亿元。这是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首次超过千亿元。根据财政预算报告,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增长30.3%,这一增幅也创了历史新高。这些支农资金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村落“空心化”,挖掘土地生产潜力,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田收入的边际效用
不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土地收入的增加。农民施展才能的最大舞台仍是土地,向土地要效益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应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具体说来,就要既做足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又要做好其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既要发展精细农业、精品养殖业,又要拓展和培育旅游、休闲等农业的多种功能,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对于佗店村来说,村民不要仅仅只种水稻,由于现在“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顺利实施,农产品进城比较便利快捷,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条件和市场约束条件,可种植莲藕、蔬菜等经济作物;有效利用池塘,发展养鱼业。
[参考文献]
[1]金其铭.聚落地[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1984:6.
[2]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10.
Causes of the Choice of Using New Housing Sites Instead of the Old Ones in the Rural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Guan Xiongying ,He Weijun
(Sanxia University ,Yichang 430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