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文教育的目的

时间:2023-12-31 10:58:04

导语:在人文教育的目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文教育的目的

第1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人文素质;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并重的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研究成果。 (编号JGY12008)

众所周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养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1]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得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这种“职业人”不仅应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以及端正的职业态度和精神。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大都已展开或尝试了“项目化教学”,其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人文类课程课时不断缩减、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关注日渐弱化的今天,如何在项目化教学中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功能、展现其精神内涵,探索一条适合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特点的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项目化教学”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 。[2]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项目教学是从近些年开始。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将“项目化教学’视为提升自身教学效果的“救命稻草”,在教改、课改中进行大力推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项目教学法”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3]教师所设计每一个项目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项目化教学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实践项目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时间不长,但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从理论上和效果上均有着一定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有:

(一)项目化教学主张实施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

“项目教学法”要求师生在完成“既定的项目工作”时需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项目的选择由教师或教学团队完成,项目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由学生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担任导演的角色,起到引导、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参与结果评估,也可以请第三方专业人士参与到课程分数的评定。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以项目为主线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教学中项目任务的来源是由教师根据对该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提取来进行设定,在知识和能力结构安排上应覆盖该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门课程由若干学习情境构成。一个学习情境既是一个项目。学生通过完成实际或概念性项目来达到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得到了实习前的工作演练,项目化教学鼓励学生加入真实的项目实施当中。

(三)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要面临解决实际问题的考验。每一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项目任务的责任人,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要通过整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来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学习过程从在教室、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从各方获取资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职业能力提升的效果显著。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化教学在串联知识结构、组织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一体化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是不可否认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基于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大都缺少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功利化的培养目标导致了项目化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受教育“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师学生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化教学中设计的项目大多是为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往往被一些基础性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所替代。这些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知识支撑,在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养成方面更是显得杯水车薪。人文素质的教育没有很好地与专业课程“接轨”,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出现“两层皮”的现象。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底子薄,项目化教学中缺失的人文教育造成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没有发展后劲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参差不齐。艺术设计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文化根基不牢。而被高职类院校录取的学生自认为是本科院校的“落榜生”,往往在入学之后有一种自卑感。如果单纯从职业能力的提高入手,即便通过项目化学习使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可一旦学业上遇到挫折或碰到学业以外的问题,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则很可能无法顺利地解决,从而产生厌学思想,或形成性格上偏执,或产生道德上的滑坡……另外,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庭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丧失了读书人应有的人文素养,他们的心理品质、知识结构、个人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欠缺。[4]而这些都不能通过学生的的职业能力的提高来弥补。这又都将直接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缺少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三)学科分化、专业化现象严重,课程之间相互隔阂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科分化现象日益严重。首先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区分,其次是各个专业的课程的专业化现象严重,课程之间相互割裂,缺少联系。人文类课程统一被划分到文化课的范畴。为节约教育资源,往往不同专业的几个班级同学以合班课形式完类的课程。由此一来,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的人文类课程基本相同,很难与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如果缺少整合能力就好比“盲人摸象”,最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都将极大地影响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成长。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渗透

项目化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的时间不长,这个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念在我国进行实施总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能否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以“素能本位”为导向,以全面提高“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为核心,以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厘清“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着重研究与构建“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互融通、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课程教学模式。从以往的”指导──接受”模式向“自学──辅导”模式转变;从“示范──模仿”模式向“探索──发现”模式转变。更加着眼于学生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文素质在其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并通过各个途径加以提高。

(二)构建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学内容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安排大都是基于工作过程提炼而成,并未融入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若想使于学生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得到双重提高,教学内容的甄选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结合工作过程与人文素养的两方面要求的综合考虑来选择工作任务载体,设置学习情境。 (如图1)

艺术设计之平面广告方向《装帧版式设计与印刷工艺》课程为例。该课程共设置了“名片设计与制作”、“音像类制品封面设计与制作”、“杂志期刊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以及“精装书的设计与制作”五个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不但包含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还涉及到人文素质的培养。

如第一个学习情境――“名片的设计与制作”,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见下表:

通过该情境的实施,学生不只是学习了名片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手法,而能够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质几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实施,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三)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糊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界限,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结合当前的工作任务,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手段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如在《装帧版设设计与印刷工艺》的专业课程中穿插《专业考察》,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将考察中所见所感融到书籍、杂志的设计中来。在实施“音像类制品封面设计与制作”这一情境时将公共选修课《影视批评》课程的内容导入进来,借助这种方式,学生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人文知识的支撑,其作品的主题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效果较为理想。

(四)营造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并重的学习氛围

1)课堂氛围的营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托兰斯认为:“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诱导、行为影响,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既轻松和谐又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在潜移默化里塑造健康人格。学生通过对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文知识的了解,还将会赋予作品更多的设计内涵,各方面均得到提升。

2)课外学习环境的营造

以往的课程教学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力求提高课内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指导。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阵地。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实施:①成立学习互助小组;②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和学术报告会;③开展具有趣味性强、实用性高的人文知识比赛;④开展协同性、研究性学习。

结论:人文素质的提升是高校教育中永恒的话题。艺术设计本身最需要人文知识的滋养,其作品也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项目化教学当中,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与专业课程结合方面应积极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推动我国高职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伟.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2] 宋玉娟.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2.8.

第2篇

关键词:慕课;教育;教与学;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01-02

慕课时代意味着,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要求不断被强化了,另一方面是教育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性也随着学习者的逐步深化的自主学习自律要求而不断提高。慕课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要求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两个方面均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就授课内容而言,课程内容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这就要求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因而,教师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讲授者之前必须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更要了解学生,深谙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巧妙地融会到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与学生发生精神性的而非物理性的结合。其次,在锤炼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改革授课的形式。出于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目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而不是现行课堂的40甚至50分钟。因此说,现行课堂教学形式一直在犯着“事几倍而功未半”的错误。因此,慕课的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所构成。学习时,学生好像正经历电子游戏的通关过程,只有答对过关之后,才能继续听课。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线交流以获取帮助,助其闯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慕课视频时,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既要合理的控制时间,又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和答案。更进一步,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教师既要像电子游戏的设计师一样环环相扣地设计课程环节,又要像演讲家一般将每一个环节都生动、形象地讲授出来。因而,在慕课大潮的冲刷之下,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或教法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具有人文性的要求,终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大力提倡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在慕课中输掉的不只是教育的优质资源的分享机会,更输掉了学习的方向和信心;而对于教师来说,慕课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既要合理的控制时间,又要巧妙地在设问丢包袱的同时注重答疑作解析。一堂出色出彩的慕课,要求教师既要是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又要是声情并茂的演说家,教师既要像设计通关电子游戏的软件开发师一样环环相扣地设计课程思路和线索,还得要像演讲家一般将每一个学生有需要的环节以具体形象的、丰富生动的话语阐述并讲授出来。因而,在慕课革命大潮的冲刷之下,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所输掉的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教学,而是输掉一切而无立足之地。

慕课时代的人文关怀不仅应学生的需要而处处显现,也应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不可小视。那么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达到名副其实的人文关怀呢?

一、尊重个体,人本教育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培养一个优秀人才,就是创造一个美好人生。教师直面的是一群焕发生命活力、积极向上的学生,而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可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话里带刺,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因为你不尊重学生,学生当然也不听从你的教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亲其师”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二、课堂提问,留有余地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深浅层次、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回答对象。立即能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让基础较差或一般的学生回答,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使之感到教师的关怀,对学习弱势的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特别重要。较难的问题,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助于他们认真思考,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或由多名学生一起回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增强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体验成功的快乐。否则,如果一问三不知,只能使学生感到难堪而厌学,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动伤害,因此教师更要注意保护。

三、与学生谈话时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震撼,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学生。因此,教师与学生闲谈,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既要把问题说清楚,是非分明,又要语言文明,语气平和,态度可亲;要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怨言;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特别是与后进生的谈话,更要注意语言分寸,表扬几句,他们就会高兴得不得了;否定的评价,他们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怒气冲天。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更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民主、平等、文明的交谈,既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能使谈话产生教育效果。批评时,更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分的批评难于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而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四、爱护学生,以情感人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呢?不仅是在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关心,还要体现在各个方面。总而言之,就是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学生不仅需要尊重,而且需要爱护。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能给学生一点温暖。别说是生病的时候到医院守护,感冒流行时到教室熏醋,就是一次不经意的提问,一次对其他学科成绩的询问,都能在学生心头荡起情感的涟漪,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有情人。

五、信任学生,教育才成功

第3篇

我们对语文目标教学的具体目标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考察。第一是一维教学目标阶段。最早,人们把人的语文素质理解为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的简单相加。人们把语文素质理解为一维的结构,即构建的内容。这种理解存在以下问题:(1)它把极为复杂的语文素质结构看得过于简单;(2)人们只重视构建的内容,忽视了构建的结果和过程,缺乏动态观;(3)构建内容也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没有把创新精神的人格因素纳入其中;(4)强调社会对人的语文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外在目标,忽视内在目标,以及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目标的内化过程;(5)只看到语文素质发展的动力来自外力的推动,忽视内因是根本的动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落实;(6)根据这种理解所设计的语文目标教学是低效的,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理想难以实现。

我以为单从构建内容来看,应该做到诸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构建内容应包括“耳目口手体脑”,“耳、目”属于汲取信息的能力;“口、手、体”属于输出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包括使用计算机表达意思的能力,这一点及体态语言是以往所忽略的。重点发展什么能力呢?中国人学汉语与学外语不同,汉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已经习得听与说的能力,阅读与写作方是重点,语文目标教学应该主要发展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书面语能力提高了,能够规范提高口语能力。“脑”则是思维认知结构,通过发展汲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来发展人的思维认知结构。从心理特性层面看,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批判性、条理性、创造性。

第二是二维教学目标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语文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只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实践,人们认识到还要培养非智力品质。至此,语文目标教学的目标的第二个维度基本形成。这一点受布鲁姆影响很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二维教学目标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教学目标是由构建内容和构建结果组成的。他的贡献是把情意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之中,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能力、情感等心理品质。但是,这种二维教学目标理论仍有局限性:(1)它没有明确人格的独立地位和构建学科人格教育系统的重要性,情意教育缺乏系统性,力度有限;(2)它没有明确提出构建过程,即内化过程,学生人格素质结构缺乏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仍难以落实。

我以为构建结果就是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的和谐发展,这些素质都关系到创新精神的培养。认知目标前面已经提到。情感目标,从涵盖内容看,主要包括爱真、爱国、爱人、爱美。从心理层面看,包括情感的稳定性、丰富性。从所包括的内容层面看,作为学生而言,主要包括学习、工作、自我修养方面的意志。从心理层面看,意志具有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持性、进取性。

第三是三维教学目标阶段。根据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在上述二维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语文目标教学目标的第三个维度,即构建的过程。所谓构建过程是指在语文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实现目标的自主构建过程。没有自主构建过程,构建内容(即外在目标)就无法内化为构建结果(内在目标)。有了自主构建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它包括构建内容、构建结果、构建过程三个维度。

自主构建能力在构建过程中形成、发展、表现。自主构建既是过程,又是一种能力。自主构建是素质结构(即教学目标体系)的动力系统和自我监控系统。培养学生自主构建能力主要包括:(1)发展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自觉性、进取心);(2)发展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和调控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与环境保持积极平衡,最终实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自主意识,谈不上有个性;没有个性,谈不上创新精神。自主意识则是就人的整体而言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构建和完善学生的主体。自主意识是自我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控制的心理活动的模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比一般人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解剖自己,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卑气馁, 能够在学习、认知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能够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4篇

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乃至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当然数学文化的教学也不例外。由于中小学生时常受到自身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文化教学有其特定的目标,我认为可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促进中小学生对数学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了解

事实上,数学自萌芽开始,就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结伴而行,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一方面,数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对此,我们不难从欧洲社会的发展史中发现到这一点。在古希腊,数学家注重思辩、强调严密推理、追求理想和美,这可以说是古希腊社会具有发达理性文明的重要因素。而在中世纪,欧洲数学停滞不前,则其社会文化也就变得黯然失色。但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数学得到空前发展,数学理性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更加深刻。

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也有力地促进着数学的发展,并成为其主要的原动力。比如,在十五、十六世纪,由于受欧洲思想革命文艺复兴的影响,数学的创造性空前高涨,产生了变量数学,诸如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它们的问世标志着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我们知道,数学是采用较为抽象的方式对要认识的对象进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因而,我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指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并对其中所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从而去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问题。把这总结为一句话,也就是要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已成为判定一个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它们的解决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重视知识内部所蕴涵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关键。由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更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并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日常生活有关,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积极情感,由此强化他们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扩展中小学生的数学视野

为克服学生对数学及其价值认识的这种短视目光,我们可通过适当的内容选择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有关数学文化的教学,以此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就内容选择上,我们可以围绕某些专题展开;就教学方式上,教师可进行专题演讲,也可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以此为基础,写一些形式丰富的数学小作文等。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数学及其价值的片面认识,以此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及深化对其价值的体验,进而可以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探求数学的愿望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创造力。

四、发展中小学生求真求实与探索创新的精神

数学不同于其它科学,它的真理性须受逻辑和实践的双重检验。它的这一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真求实历程必然充满艰辛,另一方面也磨练出了数学人所特有的求真求实精神,即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切,不随波逐流,不轻率盲从,敢于对他人的、书本上的甚至权威的观点质疑,甚至提出批判性的意见。再者,在学生潜意识里,数学没有语文那样贴近自然情感与社会生活,没有物理、化学那样有趣的实验与操作,没有历史、地理那样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音乐、美术那样的赏心悦目,只有抽象的符号推演。对此,决定了数学学习必然是一项艰苦复杂、受意识支配的脑力活动,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而,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以及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心。此外,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还要去积极主动探索,力求能有所创新,对那种认为中小学只打基础,大学再去创新的错误想法要给予批评指正。诚然,我们所指的创新不是要求学生创造出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的数学成果,而是指在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能有所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这里主要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培育。由此,我们进行数学文化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上述求真求实精神、探索创新意识以及其它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并贯穿思想品质教育。否则,必将导致学生数学学习信念的荒芜。

五、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5篇

今年9月23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1902.9.23—2003.3.17)诞辰110周年。

110年前的9月23日,苏步青诞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带溪乡,因是杰出数学家,在平阳县有“数学王”之称,与“象棋王”谢侠逊(18871987)、“新闻王”马显野(1909—1991)并称“平阳三王”,成为平阳县的骄傲。

据苏步青晚年自叙,父亲靠种地为生,他童年时代放牛喂猪割草,干过不少农活。1911年,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带上9岁的他步行到100多里外的平阳县第一小学当了插班生。读了3年小学,1914年12岁的苏步青就以优秀成绩,考进了旧4年制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一开始,他对数学并不感兴趣。后来,一位刚从日本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的杨老师培养了他对数学的兴趣。而且,立意颇高。据苏步青回忆,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1919年7月,还未满17岁的苏步青在中学校长洪彦元的资助下,独自前往日本留学。经过一个月的日语补习,苏步青于1920年2月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学习。1923年9月1日,东京发生大地震,苏步青从灾难中逃生,衣物、书籍、笔记尽付一炬。第二年,1924年3月苏步青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由于中学时代的数学情结,他报考了日本名牌大学——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院的数学系,以两门课均满分的成绩,名列90名考生第一,被录取为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中国留学生。当时日本的学制是高等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大专,而大学必须是高等学校(大专)毕业后才能升入。

1927年,苏步青从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毕业,入该校研究院深造,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33年践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回国,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1935年,他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数学会,并担任《中国数学会学报》总编辑。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到复旦大学任教。1955年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58年筹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所长。

在“”前,苏步青的主要著作有《射影曲线概论》(1954年)、《射影曲面概论》(1964年)和《一般空间微分几何》(1958年),并获得中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

“”期间,他和周谷城、谈家桢、刘大杰4位复旦大学教授受到的特别保护。1972年下放上海江南造船厂。在船体放样中,他把曲线论中的仿射不变量方法首创性地引入计算几何学科,使过去凭经验直观的一些船体放样方法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在航空工业中的涡轮叶片空间造型以及有关的外形设计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因而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以后,1978年苏步青以76岁的高龄任复旦大学校长,并不间断地从事几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0年间出版了《射影共轭网概论》(1978年)、《计算几何》(与刘鼎元合著,1981年)、《仿射微分几何》(1983年)、《苏步青数学论文选集》(1983年)和《拓扑学初步》(1986年)。

苏步青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和光辉的思想,而且热爱教育,登台授课60年如一日,培养了一大批数学英才。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宽厚仁慈的胸怀包容着他的学生,苦心孤诣的钻研精神激励着他的学生。他归纳出三条培养优秀学生的做法,一是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自己,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才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当时在中科院形成了“苏步青效应”,组建了一级级坚定的人才梯队向着数学王国进军。苏步青是我国教育界的泰斗,更不愧为一代数学宗师。

苏步青不仅是杰出的数学家和教育家,而且诗词余事文采飞扬。他在1994年出版了《苏步青业余诗词钞》,诗集共选辑近体诗444首、词60首,由苏老手写线装影印,从中我们大体上可以领会苏老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90年代60年间的心路历程。

苏步青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留学时,认识了松本老师的女儿松本米子(1905—1986),1928年喜结连理,1931年一同回到中国。在58年的共同生活中,情真意笃。松本米子为他生下了11个子女,均成大器。81岁的爱妻去世时,84岁的苏步青有悼亡诗:

望隔仙台碧海天,

悲怀无计寄黄泉。

东西曾共万千里,

苦乐相依六十年。

永记辛劳培子女,

敢忘贤惠佐钻研。

嗟余垂老何为者,

兀自栖栖恋教鞭。

并有《江城子》词:

一年如比十年长,

自今后,怎得将!

玉骨成灰,半分送仙乡。

唯有此愁分不去,

朝也想,暮难忘。

迢迢畴昔渡重洋,

小儿郎,正牵裳。

转瞬之间,相继去茫茫。

若问老夫何所似,

挥尽泪,未成行。

苏步青的对联也很有趣味。1989年深秋,苏老去浙大附中参观,面对附中300多名师生,苏老说:“我从1927年大学毕业后,做了62年教师,做到老,学到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崇高职业。我不是名师,是严师,严师出高徒。做老师很辛苦,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为人师表,要培养学生超过自己。”会后,苏老欣然挥笔,为师生们题写对联:“桃李满园春正好,风光遍地路还长。”1989年11月3日,苏老游览杭州玉皇山,在玉皇山顶遇上秋游的杭州保俶塔小学学生,他为小学生们现场题写对联:“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

1996年5月,浙大百年校庆,病中的94岁的苏老还自撰自题了贺联:“学府经百年,树校风,钟灵毓秀;伟业传千秋,展宏图,桃李芬芳。”

第6篇

众所周知“,语文”二字从字面拆开来理解,便是“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而语文学科的真正目的也正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与积淀能力。大学语文,是将运用能力进行升华与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内部涵养,这便是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人文教育。

1、拓展拓宽知识面

大学语文所选文章与内容涉猎古今中外各大名著,涵盖了近、现代世界级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使得大学生通过对纵横古今与中外的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和把握,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2、促进德育、美育发展

《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优秀文化遗产为主,这些优秀作品中很多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红线,大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整个民族之魂,激发着自身的理想、道德和用于奋进的气概,激励自己身为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这正是人文教育中的一部分构成——德育。在传授与灌输文化的同时,更多的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道德情操。而美育审美能力也是大学生在成人之时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的美好熔为一炉,这些美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身临其境的体会与感悟才能发现和领会,而这种发现与领会的意义便是人文教育所提倡的另一种教育——美育。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内心美好的人才。

二、人文教育的概念与理解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通常也有人将人文教育简单定义为“成人”教育或“教人做人”,即人性教育,以人为工具、以人的思想为核心进行的整体素养提升的教育理念。当今社会,“人文教育”的口号已遍及大中小学校,但领悟核心精神并加以实施恰当行动的教育机构却并不多。清华大学校长曾说:"没有一流的人文教育,清华就不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故教育的根本理念在于“培养人”,而人文教育的理念则是“培养人才”。现如今,一些理工科高校的师生误认为只需要掌握专业课以便将来利于工作即可,不必重视文科类科目的学习和掌握。这是人文教育没有普及与根深蒂固的一个漏洞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全方面多方位人才往往才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早有科学家预言,早晚有一天世界上的人类机械活动会被机器完全取代,那个时候,便是靠人文活着的时代。故人文教育应从现在做起,从你我重视。

三、从大学语文谈人文教育的实施

大学语文科目无疑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高度重视大学语文科目的教学对人文教育的施展有不可小视的作用。就现状而言,高校应当全方位加强与改进大学语文教学。

1、明确教学方向

《大学语文》的教学因内容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要求教师在定位学科方向与目的时多角度拓展考虑。此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重点不仅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是文化的升华与运用、素养的形成于提升。教师不应只是执行教材和教案,更多的是通过多样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培养有正确人格和健康心态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才是人文教育所要求的大学语文教育的宗旨。

2、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与教材内容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这便需要社会与教育机构包括教师来提供渠道和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本身的教材之上创造出更高境界的文学便最好不过。大学语文的知识也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得以内化为自己的心境与素质的,故教师的善于引导和拓宽至关重要。

3、改善教学方式

第7篇

1我国人文素养教育之于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同时对人文教育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普遍偏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高职人文教育问题的涌现,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99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我国全面深入实施人文教育进行了说明。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高职院校就加强人文教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论述如下。2003年学者杨德广的文章《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2004年学者王浪和凌云的文章《略论高职课程改革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学者丁继安的文章《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都共同表达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发展其创新和创造能力、塑造其完美的人格,而这些也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所必须进行的工作。2006年陈向阳等学者在文章《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中得出针对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在这样一种新的技术观的基础上应该确立与其相对应的技术教育观。何锐连在文章《加强人文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中表明,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构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重点是营造高职校园中的浓厚人文教育氛围。2007年高宝立在文章《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中表明,高职院校要改变其人文教育薄弱的现状,就需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健全职业人文教育的操作机制和体系。学者王晓东和许宪国在文章《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中提出,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和所承载的使命,并寻找高职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提升相互融合的学生能力的新思路。2009年徐长斌和黄戈生在其文章《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二重障碍及对策研究》中强调了通过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徐公芳在文章《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中表明,需要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来把职业学院的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并通过课程整合和专业渗透、建构兼具职业性和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并制度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评价体系等各种途径,来实现提高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2010年李静、杨海刚在文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探微》中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不足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人文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研究。

2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与问题探讨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在单纯地培养专业人和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型的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在高职学院中树立全面成长、综合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目的,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它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层面,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上关注不够。因而,以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落脚点,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如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关注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对策显得更为重要。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人文素养教育之于高职学生的基本内涵,二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陈刚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第8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教育;渗透的意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现如今在我国高职学校学生体育课程的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保守阶段,体育教师依然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教育中心,降低了对学生人文思想提升的重视,因而从当今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自然也难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可见,只有将人文教育融洽的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条件。

1何为人文教育

(1)人性教育中包括了一种人文教育,是指将人文教育思想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里,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社会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以及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2)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养成的内在文化涵养便是人文教育关注的重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心灵觉醒和自我领悟的启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以便作出社会贡献。

(3)在人们的认识里,实际上将教育分成了3种类型,分别是成人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无论人文教育处在怎样的知识层面,其最终的目的依然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4)随着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入,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工作逐渐专业化,但这样反而将人文教育的工作忽视了,另外因为教育行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沾染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严重影响了教育本质。因而,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及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人文教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这样一种具有十足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向良好身心发展的方向进步。

(2)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国家高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意识。但高职学校的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向社会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动手能力方面,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重点。

(3)对高职学生而言,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是对社会职业属性的一种认识,需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并非单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作为职业型人才,任何一项与从事职业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都必须具备,同时还要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而这些品质都难以离开人文教育的作用。因而,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的理念,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职业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这样恰恰能够体现出人文教育思想对职业观价值观的影响。

(4)从高职学生受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若不断地将人文教育的思想灌输到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能够将人文思想的启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工作的最后是否能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学生自己,因此,为了将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出来,就必须遵循思想培养的特点,重视主体的创造性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勇敢、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5)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地意识到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主体发展的特性激发出来,始终坚持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另外,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启迪性和含蓄性,有利于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起来。

3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从当下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分析,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学生质量的培养,其中,就显现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世界经济体的形成,社会逐渐提高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即使实在高职体育这门学科教学中,依然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2)在迅猛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就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当然,这与人文教育是有必然联系的,因为其所包括的内容恰恰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

(3)当今社会存在一个错误认识,过多的将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向功利性和目的性引导,而忽视了对学生生的理性引导,使有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也难以满足职业要求,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入人文教育的元素,从心理上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做出于社会有价值的贡献。

(4)人们一直在提倡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扎实体魄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极易将人文情怀忽略掉,限制了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沿用,难以对学生的人文思想进行引导,因此,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灌输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自觉提高身体素质。

4增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1)需要将良好的人文教育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来。教学过程中采用情与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体验来引导学生领悟人文教育的中心思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以便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

(2)增强高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意识。只有学校领导充分的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性,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倡导、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汇入人文教育理念,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才会积极主动的改变教学方法,将人文教育在所交学科中渗透,有利于将学生人文思想的认识增强。

(3)学生人格方面的教学工作应当加强。体育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身体的素养加强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上课的特点,合理的制定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5结语

在新教改实施以后,将人文教育的理念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周丹 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金芳.浅析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122,124.

[2]余阿荣.试析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价值及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2-114.

[3]白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D].燕山大学,2013.

[4]王凤仙.浅探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4(4):13-14,26.

第9篇

(一)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是指实施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切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包含科学知识、方法、能力的教育以及科学精神即科学信仰、科学创造精神、科学伦理的教育[1]。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是科学教育的有力倡导者,主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培养科学型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科学教育作为一种传授科学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教育,它以物为中心,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其主要任务是教会人们对周围的物质世界做出准确的判断,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会人们如何做人[2]。由此可知,科学教育以积累型传授为主,并以客观的和可测量的方式进行对事物的认知和探索,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指实施以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社会政治制度和艺术等方面)以及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包括人的本质、价值体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教育[1]。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与方法,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为中心,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其目的主要是教会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人自身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张扬个性,追求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教育重在教会人们如何做人。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界定

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从价值观的角度界定为,“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和以个人发展为需要的教育价值观[3]”;有从内容的角度“以传授科学知识和以传授人文知识并发展相关能力”来界定[4];有从教育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不同方式来对教育做出的“知识形态、文化形态、精神形态”[5]的划分。虽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大众思维定势中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但事实上,对于如何对二者进行界定,学术界并无准确定论。科学与人文的划界缺乏学理上的依据和逻辑上的明晰性,以至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暗合于东西方文明的划分,把科学视为西方文明,把人文视为东方文明[6]。这样的误区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概念上首先被视为对立,教育的服务价值不利于得到体现。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演变

(一)古代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中国的古典教育内涵精深,内容广博,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其主旨思想自然中国古代教育影响颇深。而孔子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中,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进行很好的体现。例如以“六经”和“六艺”来教导学生,其中“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是以教授学生知识技能与培养学生品行修养并重的。如果将科学教育视为“用脑”进行的教育,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人文教育则是“用心”主导的教育。而除儒家经典学说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包含着对于用“心”与用“脑”的结合。如李约瑟称中国古代的到家思想为“科学人文主义”。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的名著《物理学之道》、《转折点》等,对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予以高度评价。还有学者称老子思想为“生态智慧”[7]。这充分说明,在中国古典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多数是以融合姿态呈现的,虽然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可能存在不同,但在教育目的、实质内容上,达到了一定的统一。教育目的上,使教育服务于人的生存,升华于人的生活,知行合一。

(二)近代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立

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对中国教育有很大影响。建立在培根、笛卡尔、伽利略等一批科学家对唯物理论和“科学至上”思想的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使人们的价值观与教育观发生巨大改变。伴随社会变革,高等教育自身也产生了长大变化。到了19世纪赫胥黎和斯宾塞则更加鲜明地阐释了科学教育的主张;同时,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提出也促进教学向科学化发展。与自然科学的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文教育的衰落[8]。教育理想,从理想人格教育转向职业教育;教育方式,从自由教育转向质化教育,从和谐教育转向工具性教育[9]。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对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西方文化的传入,丰富了当时中国知识阶层的知识结构,“中国的思想和学风由明见心性的空谈一变而为讲求经世致用的实学”[10]。因而,从19世纪开始,中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方面。中国近代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后,“不再把修养和道德作为教育中心,而把类似西洋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开始效仿西洋知识教育的方式”[11]。在人才培养上,改为极端注重标准化、应用型的教育模式。科学教育被大大提倡,人文课程的有用性和价值性受到质疑。科学教育的渐成主流,人们对于谋求生存的理性需求与欲望不断飙升,而忽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感悟,造成功利主义较强的教育氛围。

(三)现代教育:人文教育的限制及与科学教育的再融合

1、人文教育的限制性

在“新文化”运动后,“科学”逐渐成为最普遍的价值取向,而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更为明显[12]。丁文江与张君励的“科玄论战”就是集中体现。丁文江提出科学是支配世界的工具,而张君励则认为科学无法对人生哲学问题做出解答。20世纪上半阶段,我国中学施行文理分科制度,并极大偏重理科应用技术类学科发展,大学“重理轻文”现象更为严重。建国初期,我国一度效仿苏联教育模式,进行专门化人才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同质化不断加深,使得人文教育类学科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再融合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再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率先对两种教育的失衡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1987年,日本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并将过去“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了“德育”的地位。1988年,英国在针对当时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状况公布的《教育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强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崔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1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深刻变革与转型中,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认识到,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和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容易造成极大程度人才“异化”,功利主义的盛行使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过分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开始突显。2002年10月,中国高教学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在陕西杨凌联合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推进教育新理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内涵意义和实现途径,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14],表明高等教育领域对于两种教育模式的再融合持有的态度。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如杨叔子[15]、王义遒[16]等人也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上,大学首先要担当培养完人、探索真理、服务社会的职责;在教育目的上,普遍认为大学应当培养人的理性、智慧和心灵;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上,主张两者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的共识[9]。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需求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拥有高度发达的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逐渐发展为一个综合化的时代,个人能力与水平的测量标准随之改变,由单一到全面,由专业到综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实际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科学的尺度,即怎样按照成长的规律来培养;一个是价值的尺度,按照人的需要的尺度,即怎样培养才会符合我们的需要。”[17]单纯依靠科技发展或是哲学思想的引领都不足以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现代高等教育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

科学教育的崛起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被逐步淡化,教育内容在技术性增强的同时,思想性降低。由于长期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智力开发,教育过程往往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道德观、价值观的确立,使得社会中普遍出现民众情感麻木、理想淡薄、修养欠佳和责任感缺失的状况,教育不断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奉献与合作意识欠缺,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科技虽然能够拓宽个人的认知视野和智慧潜能,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教育只是对客观知识的传递与教授,其本身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使用是以造福人类和社会良性发展为目的的。因而过度崇拜科学,而忽略对自身的反省和思考,未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终容易被科学所赋予人的强大能力而反噬。人文教育的缺失和科学教育的片面发展,会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种种冲突和失衡,不利于社会与个人的长久发展。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再融合的对策

(一)教育目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并重

我国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集体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在现代教育中应当保留并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调整。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可以定位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品质和全面能力素养,使其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需求的目标上。提倡学生对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进行思考,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

(二)教育内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本身并无严格的界限,只是目前大学中的语文课、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被普遍认为就是人文教育的全部内容,其内容较为死板无序,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对人文教育也产生了抵触情绪。事实上,人文学科内容广博精彩,应当尝试将其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的教学规划和设计。自2002年秋季开始,有关人文教育的新教材《大学人文读本》问世了,并率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被列为选修课[18],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和示范。此外,发展跨学科课程、跨学科学位,是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讲所学以最好的状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传授科学知识与传承学科文化、人类道德文明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归属感,同时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课程结构:专业为核心的广泛辐射

通识课程是一切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体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关键点。在课程结构上,所有专业的通识基础课和通识选修课都应不同程度地融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点,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奠定基础。以专业为核心,课程的设置内容应向外延领域做一定扩展,与专业学习相互交叉的学科、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应有所涉及。通过一些专业相近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科专业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以更全面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科创新和学生的全人教育。

(四)教学方式:增强参与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