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1 15:43:23
导语:在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崇礼县的交界处,分为东线与西线,目前已开发132.7公里。横跨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是连接2022冬奥会崇礼滑雪场,赤城温泉和张北草原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一、张家口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旅游兴起及其原因
作为一种被迫的商业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生存危机致使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生存方式。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业新的发展观,作为世界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
张家口地区改革开放较晚,尤其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上走过不少弯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下,张家口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势在必行。
(二)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
与传统哲学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观不同,生态哲学认为人离不开自然,同时自然只有纳入到社会当中才会体现其价值。自然的人性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相融合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的改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维护而实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从实践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自然界客观性的前提下,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自然和人的协调一致,作为统一的世界不可分割。所以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是生态经济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和旅游经济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矛盾运动的动态平衡。生态旅游的矛盾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以及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污染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旅游作为未来旅游的指向标,是对环境危机的反思和矫正。生态旅游的主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生态工程和环境教育的实施,实现旅游开发、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协调,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生态旅游是人们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具体体现。
二、张家口草原天路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问题
传统发展观的哲学根源是“人类中心论”。草原天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与传统发展观相矛盾的问题。人们的思想一直局限于人类中心论的范围内,生态赤字以及人类的代际间的不公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把自然当成技术生产的原材料,无限的索取和透支。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它反对不加节制的无序开发,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者对草原天路的生态建设意识淡薄,重造轻管现象突出,致使生态旅游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二)草原天路旅游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2015年,草原天路招商项目16项,新增6条“天路”连接线,总投资20亿元,协议引资8.7亿元。天路两侧风电产业、采矿业的兴起导致原始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草原天路吸引国内外观光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周六日接待量最高达5000多辆车次。草原天路旅游产品的客观性决定了自驾游的旅游方式所导致的汽车尾气排放,加重了天路道路的空气污染。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以及越来越多草原娱乐项目的开发,草原天路面临着草甸退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违章建筑等多层面生态破坏的危险。
(三)单纯景区开发商业模式和路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草原天路被称为中国版的66号公路,但即使是美国的66号公路,其核心功能并非旅游。从全球范围来看,公路归属权属于国家,比起封闭的园区式景区,也很少有城市直接将公路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运营。但随着人们旅游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变化,自驾游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市场份额。天路在区域和空间规划开发过程中容易陷入景区式开发的思维逻辑,商业模式更是迫切将草原天路中路的价值变现。
2016年5月轰动一时的草原天路收费事件,后来因为舆论,门票计划暂缓。草原天路的价值变现与公共治理之间的矛盾,加大了监管治理的成本;当地政府和运营企业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天路旅游产品商业模式,草原天路将变成尴尬之路。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信息不充足
个性化强、方式自由是自驾游区别于团体旅游的最大特点。目前为止,天路仍然面临着自驾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管理者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全局意识,草原天路入口偏僻,至今没有官方网站以及天路旅游路线规划指南,周边路标设置不合理,路况信息不及时,游客多以论坛方式传递信息,又往往会由于路标指引、服务区、加油站等交通信息不详细或者缺失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都会使草原天路的自驾游效果大打折扣。
三、为推进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建设天路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生态保护核心区
在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交换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同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天路旅游开发,从“人化自然”的角度来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不遵守自然规律,超出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与“自在自然”相排斥。所以发展天路的旅游业,就一定先从建设草原天路生态文明开始,努力打造生态保护区,沿路打造沽源湿地重点水源涵养区,桦皮岭木林集中分布区,张北草原生态保护区,在天路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的转变。
(二)使草原天路纵深立体发展,形成生态辐射区
缓解草原天路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大力发展天路周边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政府应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在天路周边投资以农业生产模拟、农业科学教育、畜牧养殖模拟、野生植物观赏等形式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充分发挥草原天路周边生产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不仅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缓解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而且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拓展了草原天路周边旅游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三)丰富草原天路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
草原天路开展具有草原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将吸引旅客消费重心由观光型向文化型旅游商品转化。要使天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需要重点收集有关天路周边旅游历史,深入调查研究元中都遗址,明确文化营销策略,提高旅游产品文化档次水平。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草原天路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天路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地域文化内涵。
(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绿色旅游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要想使草原天路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改善旅游住宿条件、加强旅游餐饮服务监管;合理设置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设施;配备景区环保设施,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投入,企业参与或众筹的方式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信息服务的建设。提高游客自身素质,引导大众培养绿色旅游环保理念,如选择电动汽车、小排量汽车、大型载客电动旅游汽车集体出行减轻大气污染,适当选用燃油添加剂,合理的控制旅游时间。
(五)政府主导,立法加强核心区生态保护
为了更好的解决天路核心区生态资源配置和管控等突出的问题,政府应及时起草生态补偿条例及相应的法律措施。用法治思维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系统,使得生态保护区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推进“以查促改”,对天路周边地表水、环境空气实时监测,对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预警分析。不断加大对核心区生态补偿政策力度,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目标和措施等。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建立草原天路周边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每年对草原天路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5个县域进行考核,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县落实整改,推进“以考促保”。
(六)由“一路”向“一带”发展,发挥草原天路生态带动区功能
以草原天路为引擎,连接张北、沽源、崇礼、万全、尚义五县生态旅游线路,借助草原天路联通山西和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辐射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等。打造环北京两小时休闲旅游产业带,借助草原天路形成华北北部生态旅游新格局。
一、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的产生
行政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斯于1947年发表的文章《政府生态学》中正式提出“在行政领域进行生态学研究的诉求”,强调了外部生态因素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指导意义。美国弗雷得•里格斯于1961年正式发表了《行政生态学》,他正式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行政问题的研究当中,使得行政生态学真正演变成为一门系统性学科。然而,生态行政学的产生则是顺应了历史和环境的发展。20世纪中叶,由于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世界各国政府逐渐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门拥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生态行政学因此而逐渐产生。
二、行政生态学和生态行政学的比较
随着行政生态学和生态行政学的相继产生,学术界对二者的探索和争议也越来越多。行政生态学和生态行政学,虽然二者只是在名称上存在语序颠倒,但是,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和差异。
(一)内涵不同。关于行政生态学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王沪宁认为,行政生态学是一种透过生态学的视角去研究一种生命主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模拟行政系统的运行环境,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环境的一种理论方法。这个理论认为行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既不能离开自然环境,也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它更加强调环境对行政系统运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由此可见,行政生态学的内涵是指一种有关行政系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它的实质是对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的一种借鉴和运用。关于生态行政学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高小平认为,生态行政学是一门在生态学科学的前提下,行政主体为了缓解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问题而研究如何开展行政行为的科学。生态行政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缓解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在生态行政学中,并不存在对生态学概念和方法的借鉴和运用,生态行政学更强调的是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研究内容不同。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着重于研究行政系统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生态行政学着重于如何创造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使其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说,二者的研究内容各有不同。
1.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一是行政系统所处的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二是行政系统本身。行政系统包括多个方面的系统,比如:个体系统、团体系统、整体系统等。行政生态学认为,在研究一国的行政之时,不仅要研究该国行政行为的具体方式,还应该立足社会的大系统,从各个方面来研究行政。
2.生态行政学的研究内容。一是宏观的决策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出台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二是微观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在宏观决策管理的总体性指导下,侧重于开展执法监督层面的经常性的管理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三)定位不同。行政生态学的定位是一种偏向于生态主义的行政学,生态行政学的定位是一种倾向于环境保护主义的行政学。行政生态学是一种生态主义的行政社会学,它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性、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生态行政学是一门环境保护主义的行政学,也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定位更倾向于环境保护主义。行政生态学充分体现出生态学研究方法在行政系统中的运用,而生态行政学则充分体现了生态学与行政学的有机结合。
(四)研究意义不同。行政生态学和生态行政学的研究意义各不相同。行政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念运用到行政学的研究过程中,它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学研究和发展历程中的有关方法论的改革和创新,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引入行政学,在此,“生态”是研究的方法,而“行政”是研究对象。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为世界各国的行政研究提供了很多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生态行政学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运用“行政”系列手段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在生态行政学的研究中,“行政”是研究方法,“生态”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在概念、研究内容、定位和研究意义等方面各有不同、各有侧重。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二者对于行政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行政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国家行政系统与其外在环境实现平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生态行政学,运用行政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的行政系统,使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二者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谁也不能离开谁单独进行发展。在实际的发展研究过程中,各国政府应该根据本国政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借鉴,也可以对二者进行综合运用,以实现政府行政系统的发展、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双重目的。
作者:李玲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约翰•M.高斯.公共行政学的思考[M].阿拉巴马:阿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58:9
[2]王沪宁.行政生态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28
[关键词]民族生态学;人类学;美国
[作者]付广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0069-007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指的是诞生于美国生态人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它试图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不同的民族与其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该学科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甚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生态人类学中主要的学术思潮之一。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学术界也以民族(ethos)为研究中心发展起另一种民族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我们称之为“苏/俄式民族生态学”。由于中国当时恢复了与苏联的密切关系,因此中国民族生态学的发展初期深受苏联学术框架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研究也开始影响到中国的植物学界和民族学界,从而开启了最早的中国民族生态学研究。然而,由于同时受到美、苏两种学术传统的影响,中国民族生态学界对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直未能澄清,这给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忧。有鉴于此,我们希望此文能够增加国内学者对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认识,亦为促进民族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一、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民族生态学的概念仍在不断的修正中,这也正表明其研究魅力所在。术语“民族生态学”于1954年为康克林(Harold Conklin)首创。康克林在菲律宾的哈努诺人(Hanunoo)中进行的植物命名方法的语义学研究证实了民族植物分类的等级本质,真正洞察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知。不过,康克林与其追随者一样,只是花费很大力气去记述植物和动物名称的清单以及它们的文化使用口],未能延伸到更深层次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学家日益对理解人群自己的感受及他们对世界的解释感兴趣,因此他们对人类活动的动因和后果感兴趣的程度远远大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兴趣。于是以人们自己的世界概念模型为重点,产生了被称为“认知人类学”的领域。鉴于其在方法论上的贡献,人类学家们有时也称之为“新民族志”(New Ethnography)或“民族科学”(Ethnoscience)。刚刚诞生的民族生态学与这一领域不谋而合,在借鉴其方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简单了解民族生态学的发展脉络之后,我们接着来探讨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虽然康克林没有就“民族生态学”一词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后来的生态人类学者多次试图去框定“民族生态学”。下面我们就较有代表性的四种界定予以分析,然后结合来自其他学科学者的意见,力争对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美国人类学家福勒(Catherine Fowler)是较早地试图从理论上总结民族生态学发展历程的学者。早在1977年,她在为《生态人类学》写作的“民族生态学”专章中叙述了民族生态学的历史、概念、方法论、招致的批评以及其他方面的民族生态学研究。正是在这一专章中,福勒把民族生态学描述为:一种关注本土人环境概念的独特的人类生态学进路,它主要采纳民族科学的方法,尝试证实对应环境的本土术语系统与那些概念化之间的条理关系。从福勒的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民族生态学在当时仅仅是人类学的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对福勒来说,其关键在于要从被研究群体的自观点(own point of view)去看问题,这样民族生态学就变成了一个群体从其自观出发的生物相互联系的观念。福勒还指出,虽然民族生态学因缺乏关注其方法的行为含义而招致了许多批评,但它却始终坚持自身能够更完全和完整地描述土著人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福勒之后,布罗修斯(J.Peter Brosius)等人对民族生态学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界定。他们认为民族生态学(ethnoeeology)是民族科学的一个亚学科,它研究的是传统群体如何组织和分类他们的环境知识和环境过程(pp.187-188)。布罗修斯等人在文章中认为,民族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描述和呈现文化内观的知识,而不能止步不前。就像弗雷克(Charles O.Frake)所言,“民族志学者不能仅仅满足于西方科学式的文化生态系统元素的分类。他必须像他们自己所理解的那样按照被研究者民族科学的种类去描述其环境”。由于该文着眼于如何运用民族生态学去探讨传统农业知识,而不是重在民族生态学理论上的探讨,因此这篇文章的最大贡献也许在于指出了本土知识系统中分享的民间智慧和个体经验组合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本质。当然,布罗修斯等人在文章中亦指出,在以后的民族生态学研究中,要把研究的注意点从名词转向动词。因为动词本身暗示着过程和其语言认知,它对人类适应的概念化也十分重要。
当代英国生态人类学家米尔顿(Kay Miltort)认为,“ethnoecology”一词中“ethno”这个前缀的意思同“folk”差不多,指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主位的)界定的而不是从分析者的角度(客位的)界定的知识领域。这样,关于某一社会的被研究者对植物界的民族分类,便成为“民族植物学”,进而类推出“民族动物学”、“民族医学”以及“民族生物学”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生态学”区别于所谓科学“生态学”,它研究的是特定文化传统的环境知识,而这些知识只在那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是有效的。因此民族生态学有助于理解传统群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从而地方生态治理提供本土经验和智慧。
不难看出,上述概念界定基本上都限制在“民族科学”的语境内,因此我们今天看来可能会觉得上述界定似乎跟人类学界最新的理论发展没有什么联系。其实,面对人类学的后现代时代,民族生态学家们多多少少总会有所触动的。如美国民族生态学家纳扎雷(Virginia D.Nazarea)在1999年出版的《民族生态学》一书中就指出:民族生态学是一种看待人类与自然世界关系的方式,只不过强调认知在框定行为中所起的作用罢了。她认为,作为对自然环境的解释、认知和使用的系统的考察,民族生态学不再忽视文化的代表的与直接的方面的历史与政治基础,也不再把塑造知识系统和最终实践的分布、获取和权力问题拒之门外。民族生态学应该最大化利用其比较优势,结合事无巨细的田野工作,充分意识到历史、权力和风险在塑造环境解释、管理和妥协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民族生态学就会在跨学科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甚至成为保护、可持续性和平等研究领域的倡行者。从纳扎雷的上述论述中,我们亦可约略看出,民族生态学也在与时俱进中,它不仅坚持其原有的方法论利器,而且还勇于吸收布迪厄等人的知识、权力、风险的新思想,从而为民
族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与上述人类学家不同,植物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学者的界定却有着一定的差别。民族植物学家马丁(Martin)认为,民族生态学包括所有的描述地方性群体与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因此它包含了民族生物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医药学以及民族动物学等诸多亚学科。无独有偶,墨西哥生态学家托莱多(Victor M.Toledo)也倾向于扩大民族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他认为民族生态学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进路,它旨在探索人类群体如何通过信仰和知识的屏幕来看待自然,以及人类自身形象上如何使用或管理自然资源。无论怎么表述,人类学以外的学者也都想把“民族生态学”这一理论工具延为己用,希望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探讨来充实自己的专题研究。
我们认为,民族生态学是民族科学的一个亚领域,它研究的是特定文化传统的人们所拥有的生态知识。这种研究最初仅仅在生态人类学界流行,更像是一种观察人与环境关系的视野或方法。只有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特别是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民族医药学等亚学科促生后,民族生态学才向一门总括式学科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截然不同的是。“苏/俄式民族生态学”则大致在研究范畴上等同于生态人类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族群或族共同体在所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下谋取生存的传统方式和特点,当地生态系统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族群或族共同体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影响,它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民族生态系统形成和发挥职能作用的规律等等。”由于中国民族学界也曾深受苏联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民族生态学一开始就是民族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民族为中心的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它与生态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对象大致相同,并且其理论方法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在当代中国的学科分类范畴中,“民族生态学”成为民族学下面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培养模式与各分支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相似。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名为“民族生态学”的博士点有两处:一是托庇于云南大学民族学研究院,走的是民族学人类学的培养路线,大致等同于生态人类学或生态民族学;另一个诞生于中央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走的是生态学的培养路线,实质上是“民族地区的生态学研究”。
二、理论预设
凡是熟悉民族生态学发展历程的人们都知道,民族生态学与认知人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其一分支学科。按照丹德拉德(Roy D'Andrade)的界定,认知人类学是关于人类社会与人类思想关系的研究。认知人类学家研究的是人们在社群中如何构想和思考那些组成他们的世界的物和事(p.1)。由于认知人类学非常关注分类、认知以及文化的内涵,这使民族生态学也深受其影响,从而使得学科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两个基本的理论预设:
1、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其认知状况(思想、知识和语言)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影响,不少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用来组织经验的概念体系,它不仅迫使人们接受一定的世界观,而且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具有不同的概念体系,因此也就具有不同的世界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和文化。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类学家借鉴了语言学家派克的观点,提出要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去了解和记录文化,要把文化主位(emie,即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和文化客位(erie,即文化研究者的看法)区分开来。上述两种语言学思想是影响认知人类学发展历程的重要思潮之一。
作为认知人类学的分支领域,民族生态学显然也深受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和派克语言学观点的影响,甚至在学科内部形成了对应的理论预设。民族生态学家们认为,人类是一个特殊的物种,他不像其他物种那样,他具有思维、知识和语言,因此这些文化元素必然会对其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行为施加影响。人们不会直接地对环境起反应,而只能对那些他们意识到的且语言中已标示的动植物做出反应。在面对环境刺激时,人们会在已有世界观的图式下调动其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对此,瓦伊达(Andrew P.Vayda)和拉帕波特(Roy A.Rappaport)曾经在“操作的”环境和“认知的”环境之间做出了著名的区分。所谓“操作的”环境,即所有环境因素的综合,不管这些因素是否得到理解;而“认知的”环境则指的是一个特殊群体的人们所意识到和理解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讲,“操作的环境”和“认知的环境”之间的区分更像是对来自派克的主位和客位方法的一种模仿。
为了洞察土著人的思想、知识和语言对外部环境世界的影响,民族生态学家经常从语义和分类的角度考察土著人的生物分类体系。他们不厌其烦地收集植物、动物、昆虫、土壤、疾病等方面的土著术语资料,然后按照生物分类学的发展或按照一般化水平对术语进行等级上的安排。通过揭示土著生物分类背后的组织原则,民族生态学家们声称克服外来者强加于土著人既有结构的倾向是可能的。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成分分析”上,很少能够进一步去思考。事实上,结构化了的动植物分类不仅反映了其环境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影响到分类结构本身乃至人类行为。这也招致了许多批评,因此不少研究成果被批评者们称为“民族语义学”或者“民族分类学”,而不能够升华到“民族生态学”的范畴中去。
2、由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因素差异,不同群体的人们对其所处的外部世界的解释会有所不同。
当今世界生活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群体。他们采取狩猎一采集、园圃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以及工业化农业等不同的生计方式。由于生计方式的差别,他们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观。不同民族的环境观会因为社会、历史、文化的原因而有所差异,同时自然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民族对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的认知。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每个文化或社会看待外部的环境会一定有着完全截然不同的看法。人类学的田野研究一再表明,不同群体的人们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可能会发展出相似的文化特质,从而在文化面貌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
米尔顿的地球变暖案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来自西方世界的科学家们说世界正在逐渐变暖,人类的活动,特别是那些向大气释放某些气体的活动是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虽然大家同处于一个地球,但是,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可能否认地球变暖在发生。或者,如果他们承认有变暖现象,他们可能归因于神灵的行动或神圣造物主。或者承认人类要负一部分责任,他们认为地球变暖是某个更高主宰施加的惩罚,因为他们的社会未能尊奉古老的传统。之所以对地球变暖这一外部事件的解释会有如此不同,不仅因为他们朝夕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区别,而且因为他们与自然相处的不同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虽然我们并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的文化建构的因素存在,但是这些差异巨大的解释肯定是跟其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差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这一理论预设与民族生态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不同群体的人们对其外部世界的解释(认知)会有所不同,当然所有的解释可能都不乏合理的元素,但只有本土人才会对毕生相处的环境做出最为合理的判断,才会有最为准确的解释。这样的理论预设促进了民族生态学的传统生态知识研究的拓展。著名民族生态学家波西(Darrell A.Posey)等人更是认为本土生态知识(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的研究亦即民族生态学。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传统生态知识研究是民族生态学区别于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其他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如果把两个理论预设结合起来来看,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讲的都是人类行为和认知之间的关系。第―个预设说的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会受到其认知状况的影响:如果某个群体的人们对某一类型的自然环境认知水平较高,那么他们就会在这种环境中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反之亦然。第二个预设则讲的是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他们延续下来的社会文化传统会影响到其对外部世界的解释(认知)。如长期生活在中国华北平原的人们,来到青藏高原以后,基本上都会不适应,因为他们原来生活于海拔较低的地方,对应的社会文化传统难以应付这样的情形,因此会对这种类型的自然环境持否定态度;而原来居住在高山地区的人们则不同,他们拥有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长期以来也形成了应对的身体素质,因此对青藏高原的抵触性情绪就不会那么强,其解释也就自然有所差异。
三、学科特征
作为生态人类学发展中的独特成果之一,民族生态学在欧美学术界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学的。由于民族生态学十分关注“他者”,尤其那些仍实践着传统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的土著群体,因此它具备一些不同于所谓的科学“生态学”的学科特征。具体来说,我们认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具有以下学科特征:
1、本土人立场
本土人立场,亦被称为“主位”立场,是从被研究者本身出发看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出现与文化相对论关系密切。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文化相对论是必须秉持的观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学者常常把自己置于被研究者的立场,从被研究者的时空场景中考虑自己研究的课题,然后再跳出来,结合客位的立场,对文化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作为生态人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民族生态学必然也要坚持文化相对论,坚持本土人的立场。从学科名称来看,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是一个复合词,它由ethno加ecology构成,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属性,即ethno的生态学。ethno在英语中是“民族的”意思。如前所述,它与“folk!”的意思差不多。以此而言,民族生态学就是从本土人立场出发的生态学,其中的“本土人立场”是民族生态学区别于生态学的根本标志。如果在研究中未能采纳本土人立场,而仅仅对土著人的植物、动物、医药进行研究,充其量只是“土著人的生态学研究”,而不能称之为“民族生态学”。当然,如果从“苏/俄式民族生态学”的眼光来看,仍然可以称之为“民族生态学”的。
2、民族志方法
在长期的学科发展历程中,人类学中的观察、参与观察、结构性访谈、半结构访谈、无结构访谈、谱系法等等都民族志方法都得到了极大发展。民族生态学作为一种生态人类学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学的影响,吸收了民族志方法作为学科的方法论支柱。从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之初,到如今蓬勃发展,民族生态学始终坚持民族志方法。事实上,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民族生态学研究都是由人类学家来完成的。民族生态学的创始人康克林对菲律宾哈努努人颜色分类和刀耕火种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人类学中的经典。为了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康克林从1952年至1954年初一直在菲律宾的哈努努人中进行田野工作。后来,他的研究兴趣转移到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伊富高人身上去,并为此6次到田野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实地调查。正如民族生态学家诺兰(Justin M.Nolan)所言,民族志方法是民族生态学的附赠方法,民族生态学家通过使用参与观察和其他的定性资料收集技术,可以观察到相关生态可能性背景下的不同决策促生的行为模式。这一方法对决定和估测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民族志方法是民族生态学区别于所谓的科学“生态学”的重要方法论,因此,民族生态学一定要坚持田野调查、坚持参与观察,否则就难以实现其研究目标。
3、认知的视角
作为认知人类学的一个分析领域,民族生态学始终坚持认知的视角,而且长于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一个族群与其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随着认知人类学的发展,对人群概念世界描述本身成了目的,这样正规的采集资料技术就推广到民族生态学中。比如,一位对收集人们怎样对他们的自然环境分类感兴趣的生态人类学者,他会设计出几个层次的问题,从包含事物较广泛的范畴到较小的范畴。刚开始时,他可以问世界上存在着什么事物,然后再依次问有什么植物,有什么树木,有什么药用树,如此逐步缩小范围之最低层次为止。分析者通过向许多提供情况的人按照同样的顺序提出同样的问题,就能得到当地居民对他们自己所处环境的共同认识的总图。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人类学者逐渐认识到使用这种方法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可能在当地人的文化语境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分类,或者根本没有分类,被调查者就会强行按照自己的逻辑设计出一种分类方法来。这样一来,民族生态学家不得不恢复使用传统的参与观察法。由此可知,民族生态学始终坚持认知的视角,力争从“他者”自身的文化传统去分析其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从而为民族生态学的存续提供跨学科的动力。因此,不少认知语言学家、植物学家参与到民族生态学研究中来,运用其语言分析工具和植物学知识,从而更为准确地揭示出“他者”的民族生态学特征。
4、关注传统生态知识
民族生态学自诞生之初,就把传统生态知识(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除“传统生态知识”外,生态人类学界内部还有本土生态知识、农村人的知识、本土技术知识、传统环境知识、地方性生态知识以及本土农业知识等类似的术语。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英格利斯(J.T.Inglis)编辑的《传统生态知识:概念与案例》、贝尔克斯(Fikret Berkes)的《神圣的生态学:传统生态知识与资源管理》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本土环境知识”,如埃伦(Roy Ellen)等3位学者编撰的《本土环境知识及其转型》一书就是如此。通过对传统生态知识的挖掘和深描,民族生态学家可以得知当地人怎样理解他们的环境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能够纠正和补充某些肤浅的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事实上,传统生态知识研究已经发现,一些个人在各样植物、动物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上要比其他人知道得多,而这是文化内部因素(如年龄、性别、地位、兴趣、教育以及经验)导致的结果。例如,在女性操控耕作和谷物食品管理的社会,女性很可能要拥有耕作方面的更精细的知识。相反,在男性参与的地方生计的狩猎者中,男性通常
操控和交流着野生动物方面的信息。民族生态学家已经从这些发现中获益,可以从中确认哪些个体在具体资源上是最具备与地方生境的物种差异。这对解决环境问题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都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5、跨学科色彩浓厚
如马丁和托莱多所述,民族生态学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跨学科领域,它包含着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民族生物学、民族医药学等多个亚领域。为了学科的发展,民族生态学持续地从生态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吸取营养。事实上,前辈民族生态学家已经在跨学科上给我们做出了示范:美国学者伯林(Brent Berlin)早就认识到自己学科专业的局限性,因此他长期与两位生物学家合作组成了跨学科团队,最终在民族生态学研究上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就。民族植物学家马丁也提倡这种跨学科团队的合作,生物学家收集和辨认植物物种,语言学家研究地方命名,人类学家记录生态知识,医药学家分析植物的医药价值,动物学家观测动物种群,资源经济学家证实森林产品的价值。不过,他认为,民族生态学家为了获得对传统生态知识的全面认识,一定会经常孤独地工作,因此必然要时常跨越众多学科的边界。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由不同学科的学者组成的民族生态学研究团队将会越来越多。
结语
在前文中,我们讨论了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理论预设和学科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更像是一种观察视角或一种研究策略。在民族生态学内部分化出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民族医药学等更为专门化的领域后,民族生态学一跃成为一门统领性的学科,与所谓的西方科学的“生态学”遥相呼应。
投稿须知
1.本刊性质 《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刊登内容 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简报、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3.文章篇幅 以7~8个版面(12000~14000字)为宜。
4.题目和作者 题目务必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署名应限于主要参加者,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讯联系人。作者单位应使用官方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邮编。
5.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对于专论与综述,建议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关键词3~7个(请勿与题目中出现的词重复)。
6.基金项目 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
关键词:体育生态学;体育环境;体育学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21-03
Motives for establishing sports ecology as a new discipline
LIU Xue-ju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Educational Institute,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Sports ecology is a new discipline under establishment. The motives for establishing sports ecology as a new discipline are formed under the action of its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powers. The extrinsic power mainly refers to the need of the time, the call of the ecological move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logy; the intrinsic power mainly refers to the intense role awareness of establishing a new discipline, the guidance of the tendency of sports researches focusing more and more on ecological issues, and the progress made by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their active exploration. The purpose of probing into the motives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criterion for the establishing of sports ecology as a new discipline.
Key words: sports ecology;sports environment;sports discipline
着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讨论,我国体育正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体育生态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我国体育界关于体育生态的专题研究逐步深入,体育生态研究的团队也在逐渐扩大;提出创建体育生态学新学科的呼声不断,这是体育界的专家学者顺应时势的必然结果。
1创建体育生态学的外在动力
1.1时展的需要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也遇到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必然也是体育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首先,生态危机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与身外自然关系的危机,所反映的是现代人类与作为环境的身外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发展现状。体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改造自身的自然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人类与自身自然的关系,和人类与身外自然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关联性。第一,体育是改造人类的自身自然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的发展不能脱离人类与身外自然的关系;因此人类与身外自然的矛盾必然会影响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第二,体育在改造人类自身自然的同时,由于负面影响的存在,也在不断地扩大人类与身外自然的矛盾。其次,体育发展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由于时代不同,各阶段体育的背景也不相同。古代体育是以手工生产和农业经济为基础,而近代、现代体育是以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为基础。尚不发达的生产力和农业经济,使得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处在原始和谐的状态。近代、现代体育是以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对抗性关系为背景,因为生态危机的产生、蔓延、发展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的。生态危机影响体育生存与发展的客观事实,一方面使得体育科学研究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且要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如果体育科学研究只从一般的视角出发,难以揭示体育面临的生态问题,只有科学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观照体育科学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2生态运动涌现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此背景下,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对人类自掘坟墓的无知行为的反思为标志,拉开了生态运动的惟幕。此后,生态运动风起云涌,例如“地球日”、“绿色和平运动”、“环境正义运动”等应运而生。生态运动的涌现对于当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环境问题被提到政治高度,进入了国家和世界的政治结构,促进绿色政治的崛起,它改变了政府不考虑环境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的错误倾向,推动国家参与环境管理,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促使政府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和政策。生态运动还促进了环境科学的产生、发展,促进了当代科学发展的生态化,进而推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1]。生态运动也使从事奥林匹克运动的有识之士以及体育的有关部门,面对体育与环境的矛盾,以及体育实践活动出现的问题,开始审视体育的环境问题,关注环境、关心环保,从而促使生态体育的兴起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体育和各国体育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推行的新的社会发展思想和战略的引领下,随着生态体育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使得国际体育和各国体育向新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国际体育和各国体育发展的生态化趋势。生态化是将生态学原则和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内,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2]。而体育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提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而使体育与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体育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国际体育、各国体育与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体育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体育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体育部门的决策、公民体育参与、国际体育行为和体育教育等过程中,使体育过程与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体育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
1.3当代生态学发展的需要
“生态学”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类在生态规律的认知上进入新的阶段,宣告一门新学科――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研究领域已从最初主要研究生物生态系统发展,到重视人类生态的研究;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现在的实践应用;从原来主要注重自然环境发展到现在注重自然、社会环境的双重发展;从重视生态事实和发现生态规律的浅层生态学研究到重视深层机理、机制和哲学层面的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学科体系也从过去的单一母体发展到拥有众多的分支,诸如社会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民俗生态学、行为生态学、传播生态学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层次的深入、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得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实践效用不断彰显。生态学的发展、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内容的拓展,一方面为体育生态学产生提供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生存家园――地球的目标指向,当代生态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相关研究对其支撑、充实和及时跟进。
2创建体育生态学的内在动力
2.1创建新学科的强烈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是体育生态学新学科创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在体育生态学新学科演进中主体性的加强。强烈的角色意识为创建体育生态学新学科增加了内在动力。第一,强烈的角色意识是开展新学科创建研究的原始动力;第二,强烈的角色意识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由于学科的分化,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态学与体育学是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从事这两门学科的研究人员也没有共同语言,但是随着生态危机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化,体育生态化进程的推进,体育生态研究意义和必要性的凸显,促使体育学和生态学日益交叉、相互渗透。首先,科研人员认识到体育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只有在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中才能使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的物质循环、能量变换、信息流动,以及平衡、协调关系均为体育学需要研究的课题。其次,科研人员围绕着这些课题,在生态意识的引导下,在其他学科移植和借鉴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本学科生态问题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将体育学与生态学这两门不同的学科进行必要的交叉和互相渗透,在概念、语言和方法上筑起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为研究体育生态,创建体育生态学新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在体育生态学新学科体系的创建过程中,有的研究者从局部理论上升到整体理论进行研究,有的研究者从整体理论建构出发深入到局部理论的研究等,虽然他们在学科创建程序、风格上有先后之别、异同之分,但在瞄准学科体系而总体规划、深层构思、战略统筹上是锲而不舍的。
2.2体育科研生态化倾向的影响
体育科研生态化倾向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体育科学研究之中,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与认识体育与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体育和环境的关系[4]。体育科研的生态学倾向来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是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体育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运动而形成的,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得到发展。首先,体育科研的生态学倾向,促进研究人员思维方式变革,为体育生态学的孕育注入了活力。体育科研的生态学倾向促使体育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打破了原有思维模式的局限,运用生态学思维在更加广阔、更加复杂的生态背景下,去考虑体育的发展问题;努力地寻觅体育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点和理论上的突破点,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体育生态学新学科的创建注入生命活力。其次,体育科研的生态学倾向,促使科研人员有效地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成为加快体育生态学学科创建的助动力。
2.3科研人员积极开拓的作用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虽然从学科发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在于时代需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总体推进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导向,但与科研人员积极开拓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初,赵践华,刘学钧等[5]在《浙江体育科学》、《体育学通讯》等刊物发表关于创建体育生态学系列论文,对体育生态的认识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国内其他学者也对体育生态问题作过探讨,如1986年,胡晓风[6]在关于《人与自然是体育的基础》一文中指出:人体科学、体育科学都离不开生态学与环境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以正确人生观是解决体育过程中人与环境关系的依据;1989年,张争鸣[7]在《体育与生态学》一文中阐明:在现阶段的体育科学理论研究中,应用生态学方法来研究体育,是认识体育特征、功能和作用的最佳理性思考方法。但此后的响应性、持续性的研究不多。然后,随着国际体育和各国体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体育生态问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关于体育生态的研究逐步深入,体育生态研究的团队随之扩大,成果累累,如2002年,邓跃宁[8]撰写的《体育生态学的创建》、2008年游海燕等[9]编著的《体育生态论》等,从而使体育生态学新学科创建不断发展。
当前体育生态学正处在创建时期,对体育生态学创建动因研究,以及研究对象的定位、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学科体系等一系列的问题仍处在探索过程之中。本文把时代的需要、生态运动的呼唤、当代生态学发展的催生;创建新学科的强烈角色意识、体育科研生态化倾向的引导,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开拓作为创建体育生态学新学科的动因探究,目的是为促进体育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充实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郑晓祥. 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45.
[2] 文传浩. 论政法生态化[J].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26(6):50.
[3] 刘本炬. 论实践生态主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
[4] 刘学钧. 论体育科研的生态学倾[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0(6):55.
[5] 赵践华,刘学钧,林丽仙. 体育生态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J]. 浙江体育科学,1999,23(2):10.
[6] 胡晓风. 人与自然是体育的基础[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6,12(2):1.
[7] 张争鸣. 体育与生态学[J]. 贵州体育科技,1989 (1):1.
[关键词]生态学 双语教学
生态学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高度代表性,也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本科生态学的双语教学指在高校本科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适用性和前沿性的外文原版教材,采用作为目标语言的外语来讲授,并用外文语言来进行学生成绩考核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自2001年到2005年,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论文为293篇,是上一个五年的24倍,双语教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上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1]。生态学双语教学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2]。
一、 内涵
生态学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我国直到80年代末期才开始注重生态学研究[2]。国际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现,大量研究方法和理论都引自外文文献,目前国际上代表生态学研究前沿的主要学术期刊以及专著出版物均为英文。
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实质是用汉、英两种语言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及相关的技术手段等[3]。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英文课外资料的能力,加强与国际研究的联系,跟踪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使学生熟悉英文语境,生态学英语常用词汇,生态学英语语感,生态学英语基本知识,用英汉两种语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国际化思维方式,为专业深化打下扎实基础,使教学内容和水平与国际接轨。
二、影响因素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生态学双语教学探索过程发现,部分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积极性较差,发言次数较少。双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借鉴其他院校及学科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才能有效开展双语教学.
2.教师英语水平会影响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使教师面临极大挑战。若使用全外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用外语来正确表达、并使学生理解所讲的内容。要求教师有相当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3.母语为汉语,环境对教学效果有影响
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但外语水平却参差不齐。开展双语教学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形成良好语言环境,是加强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实施措施
1.教材甄选
采用麦肯齐(A.Mackenzie)的Ecology教材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难度以及涵盖内容均适合作为普通高校的生态学教材,既包括基本的生态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又有广泛的案例,便于学生消化和理解。订购国内已出版的几种国外生态学的影印版教材,如卓普曼和里斯(L.Chapman&M. Reiss)的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这些教材编写理念新颖,组织结构上深入浅出,对基本内容有定义、原理方法介绍、应用、总结。影印版价格适宜,易于学生接受。通过选用外文版影印教材,拓展课程内容;结合科研课题,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讲授特点,挖掘课程特色,保证教学先进性。
2.双语教学主题研讨会
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双语教学主题研讨。针对双语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如何运用多媒体深化教学,将生理生态、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应用生态、大尺度生态知识与教师研究特长结合展开专题讨论。
3.双语考试
针对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及其定位,结合学生英语水平,改善学生的评价体系结构,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核学生研究型学习成果[1]。考核试卷用英文进行命题和考试也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中英文结合,基本概念原理用英文问答,综合知识用英文问、中文答,研究成果用中文汇报。
4.教学手段
双语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的专业词汇积累偏少和听力水平的差异。提倡参与式教学,通过课堂上师生的英语双边提问、共同探讨以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结合。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介绍专业词汇,布置英文作业,巩固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将涉及的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前预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和
5.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择以多种教材基础,制作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图片丰富和信息含量高的课件[4]。我们以原版教材Ecology,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为基础,结合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资料整理和综合,形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较为系统的授课课件。
生态学是青海大学环境专业、生物专业、资源生物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专业研究的基础。通过生态学双语学习,加强学生生态学外语学习,加强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科研促教学,教学助科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将生态学课程建设成青海大学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校级精品课程(KC-11-2-3)项目资助;青海大学教材建设基金(2013)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2]辛琨.高校生态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J]2008(25)3:73-74.
[3]王晓凌,王玉猛,赵威.生态学双语教学初探.教育教学论坛[J].2012.38B:90-91.
关键词:规划生态学;特色课程;生态学;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引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一、《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二)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二、《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表1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教学内容构成 教学章节及内容 学时数
一、引论 第1章 绪论 2
第2章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3章 城市总规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4章 详细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5章 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第6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一 2
第7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二 2
第8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一 2
第9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二 2
第10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三 2
三、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第11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镇体系中的应用 2
第12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3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4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5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 2
第16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2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表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及目的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绪论:《规划生态学》课程开设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规划生态学》教材编写过程及现实价值。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城市总规案例、详细规划案例和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规划案例,分析其符合生态学和不符合生态学规律之处,并针对不符合生态学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传统式
+案例式
+启发式 让学生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掌握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生态分析、生态规划与设计。 传统式
+研讨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城乡规划中常用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中的应用。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传统式
+启发式
+案例式
+自导式 让学生理解如何将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中,学会编制生态规划,并能对规划方案进行生态合理性评价。
(四)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五)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三、《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一)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3]梁飞媛.教学方法的思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1(9):105-107
关键词:生态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创新性
创新性教育是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越来越重视。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开发利用,到一定区域的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一不遵从生态学规律。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和重教轻学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思想和目标的要求,如何使生态学教学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的生态学课程教学,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改革和调整,以满足和适应本学科的迅猛发展及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明确生态学课程教学目的与改革目标
生态学作为一门大学通识课程,其自身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选择面宽、综合性强。但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内容上受相关专业的限制,基础知识面狭窄、重理论轻实践、重应用轻基础等弊端较为突出。因而,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的是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即通过目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基本技能素质、智力能力素质和审美素质,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和环保意识。但生态学教学内容陈旧、混乱与结构体系不合理且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而没有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教学改革几乎停滞不前。因此,农林院校生态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生态学的教学体系,根据现代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框架与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地不断提高生态学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顺利开展生态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更新与优化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国内生态学教材不下几十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风格与内容各有所长。我们给学生推荐体系结构合理、明晰,内容全面而又精练的两到三本优秀教材和生态学新兴研究热点及科研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博览群书的兴趣,夯实基础并拓展学生知识面。此外,传统生态学教学框架与内容比较陈旧,学科前沿与最新研究成果及其生产应用、学科间交叉渗透的知识较少,这些都与生态学日新月异发展的现状不相匹配,甚至严重抑制了大学生求知欲望、削弱了大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更新、优化生态学教学内容,既是社会实践需求的推动和学科发展价值取向的完善,同时也是教学过程延续的必然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提出对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丰富、优化和整合,砍掉过时、陈旧部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理论、重要知识结构与生产应用技术的传授。其次,随着生态学的蓬勃发展,教学内容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应密切关注生态学领域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最新应用技术,传授新知识、新内容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理论视野,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使学生学而不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而且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三、授课方式多样化,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对象,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考虑到新疆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基础差的现状,在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特别是民族学生汉语基础差的具体情况,始终贯彻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近的原则,避免用枯燥乏味的深奥专业用语讲专业的教学方法,而是尽量将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社会语言和学生语言来表达,清除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我们摒弃从课本到黑板的教学手段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人讲,众人听”的重教轻学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双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直观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作为辅助手段,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尊重差异和独特性、崇尚个性和主体性,强调“学生参与,双向沟通”,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动态变化过程,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尝试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根据专业特色需要设立相关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与本学科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应用成果或与其它学科的交叉问题等。
教学手段的调整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生态学教学应变革教学理念,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局域网和网络课件,利用动画效果和大量的图片,运用超链接手段,丰富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应是提高生态学教学效果的优先选择方式和途径。
四、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生态学实践教学不仅验证了理论教学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技能,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实习、参观来进行的。困此,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如何适应生态学发展与新时代要求,满足现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当前,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内容陈旧、起点低;实验设计与方法不完善;实验开设随意性大;缺乏适宜的实验指导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根据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教学内容与实验同步进行,根据农科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教材与实验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用性。其次,打破传统以教师讲解学生照做的实验教学方法,鼓励自主设计符合实验目标的实验方案、自制相关简单实验器具,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建立具有经典、代表性生态学现象和问题为核心的系列实验模块,增加、整合和优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尽量使实验内容既能反映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又能体现出该学科的发展动态,确保实验安排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最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并在报告中对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实践考核体系。此外,我们坚持倡导学生通过留言、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途径对实践课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精心搜集、整理和分析,用于日后对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五、拓展知识面,开展生态学前沿内容专题讲座
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外,针对高等农林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适时适当开展专题讲座,讲授生态学前沿内容和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有针对性地开展“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演变与绿洲农业及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土地荒漠化防治、节水农业、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专题及热点问题,将理论内容与科研热点,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目前干旱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性。
六、完善教学考核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传统教学的考核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所有内容都是教材和笔记内硬记的内容,这容易造成学生不用动脑思考,只要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新教学目标完善的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因此,生态学课程考核可采用综合评定模式,学生最终成绩将平时课堂考核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生态学重点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课堂讨论评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小型论文撰写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翻译资料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综合评定成绩模式不仅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有意识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复习,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待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践。无论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都需要教师的全心投入和学生的积极响应。新形势下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根本目标,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新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常建坤.创新教育:高校教改的核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4):13-15.
[3]吴永波.农林院校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43-45.
[4]陈又玲.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教学设计[J].高等农业教育,2003,(5):46-48.
[5]张昊,陈士超,李治国.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134-135.138.
关键词:生态学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70-02
1 引言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等,且这几个方面的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几句口号或几个报告所能完成的,而应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学科中,通过教学改革,潜移默化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全球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得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世界各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也使生态学日益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1]。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实用性,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内容,是沟通科学与社会的桥梁,是生物类专业、环境类专业和资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2]。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但是,传统的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轻实验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重传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将前沿和热点问题融入课题、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等,这就可能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的能力与社会期望有一定的距离,远未达到使学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2 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2.1理顺知识层次结构和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是,传统的生态学内容广泛、知识分布相对较为零散,使学生不易抓住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层次结构。尽管目前多数生态学的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是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的顺序,但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及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理解和看透这种层次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及讲到每个层次结构时,要反复强调教学内容上的这种脉络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其次,在理顺知识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层次结构上,紧扣知识点,形成问题链,精讲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以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新的形势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主要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3]。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呢?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相结合来完成教学任务。
(1)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实际的生产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4]。如在讲个体生态学的部分章节时,当讲授光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园内观察生长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叶片接受光线的差异及他们各自的形态特征,然后让学生课后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每位同学都积极地进行总结,大家相互补充,最后较为全面地得出了阳生植物、阴生植物、耐阴植物的适应特征。
(2)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等的优势很快就进人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同样,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图文并茂的展示生态学本身所富有的优美境界及生态学所特有的实用性等,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表现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对于拓宽生态学教学视野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十分有效的。此外,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达,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生态相关网站、设立公共邮箱或QQ群等平台,进行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如,共享辅导资料、组织讨论、答疑等,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以及人为因素的制约,有效地解决了生态学越来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