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时间:2024-01-02 10:34:43

导语: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人类一体;多样性;磋商;多重身份;双重目的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67-03

一、文化的界定与分类

基于“人类学之父”英国的泰勒和我国学者梁漱溟对文化的研究,我们可把文化界定为由政治、经济、科技、信仰、道德、艺术、习俗等构成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具体而言,文明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可见的、有形的物质文明,如工农业和科技产品、建筑、饮食方式、商业实体和文化实业等;二是成文的政治、经济、贸易等管理规则与法律等制度文明;三是形而上的思想意识包括生命观、价值观、道德知识、灵性品质等精神层面的文明。

如图一所示,文化的三个层级构成一个类似于冰山的结构,在文化这个“冰山”的最上层是物质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外衣与外在形式,是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层面,但其基础是社会的各种制度,而制度又建筑在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道德品性等思想意识的基础之上。因此,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出发点和导向,如果一个人认为生命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个人最大的物质收获,满足一己的生理需要,忽略人的生命中所蕴含的爱心、公正、诚实等精神潜力的发展,那么他所构建的政治、经济以及贸易等制度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特征,表现出压迫、欺诈、不公正等特点。物质文化层面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教育机会不均等、暴力、偷窃、抢劫等)的深层根源是人的精神意识与道德能力的欠缺,是不平等、歧视、自私、控制与主宰等思想意识的外在显现。由此可见,外部的物质世界是人类整体内心精神状况的反映,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外化与体现。

可见,人类需要两翼,一翼是物质力量与物质文明;而另一翼是精神力量与精神文明。缺乏任何一翼,人类都无法飞翔[1]11。无论物质层面的文明如何发达,它都不能成就人类真正的福祉与繁荣,因为物质的成果仅仅是“器物”,而精神发展的归宿是《道德经》中所论及的“道”与“德”,“器物”是手段、是有限的,而“道”与“德”是无限的、是文明的终极目标。因此,只有当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并受到精神文明的正确引导时,人的幸福也才会有根本的保证。这充分说明,要使人类的文明朝着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关键是做好底层的精神基础建设,也就是人的灵性意识的唤醒,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二、对文明的发展思维模式的回顾

整体人类的发展类似于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到成年的成熟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对生命之紧密联系的意识不断觉醒、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不断地向纵深扩展。美国学者哈罗德・罗森总结了人类关于文明的发展的五种不同思维模式,即孤立模式;排他模式;包容模式;多极模式;渐进一体模式[2]37-38。

他指出孤立的发展思维模式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到来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思维通常是从一个部落、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问题,当时的人只能看到“我”的存在与利益,无法看到“他”部落、“他”地区和“他”国的发展需求与福祉,这是人在幼年期割裂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幼稚意识。在这之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开始相互间的交流与接触,各个文明看待世界的眼界开始不断地扩大。由此进入了排他思维模式时期,虽然人们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与国家的存在,但却认为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我”之外的“他者”都是有误的,需要改进的,体现了人的童年期的“唯我独尊”意识。大约在中世纪到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人开始从海上探索世界,寻找新的商品、新的贸易之路和贸易伙伴。这使当时的人们认识到其他的文明对世界也有其贡献和价值,但是“我文化”优于“他文化”的思想仍然是主流。

这种民族极端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对世界各文明间的平等互动与交流的危害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警觉,比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曾严厉地谴责西方的“自我中心错觉”,“即认为世界环绕着西方旋转”[3]41。亨廷顿指出“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然而,这种单一文明的观点在多文明的世界里日益不相关和无用,这是研究文明的学者长期以来承认的自明之理”[3]41。他希望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促进整个世界文明的对话与和谐。

在过去的五百年中,西方开始逐渐在世界的政治与经济领域占领主导地位,于是,现代社会的很多的普通民众中生发出多极文化与发展模式,他们看到了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日益紧密的依存关系,由此认为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尽管平等的思维并不意味着和谐与团结会顺理成章的到来,却是对“唯我独尊”一种摒弃与超越。

在人类的物质文明向着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呼吁共同的精神价值和世界性的团结与合作,这就孕育了渐进一体的发展思维模式。与孤立模式不同的是,该模式把全球视为一个大的社区或一个大的村庄,而非相互割裂、相互抗衡的国家与地区,认为人类的整个文明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上升的发展过程,而发展的首要课题则是构建地球居民间的团结、和平与公正,由此奠定人类整体福祉的基石,确保人类的普世繁荣[2]37-38。

持有渐进一体的发展思维模式的学者还包括加拿大籍学者乔卡特。他认为“社会单位已从家庭演进到部落、城邦、国家,最后则酝酿着列国一家”[4]3。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自身和整个文明的认识在不断地完善,逐渐从“我”的狭隘空间扩展到部落、城邦、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从而在普遍的意义上认识到生命与文明之间的依存关系,文明的发展及人的意识的成熟过程如图二所示。

乔卡特指出,在文明不断演进的每一步,人类的各种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加强和提高,而在人类的发展进入地球村的今天,人需要发展与此阶段相匹配的成熟思维模式,“建立新的道德标准,新的能力”,摒弃狭隘的、孤立的家庭中心、部落中心、城邦中心、国家中心等思维[4]3,使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从分裂、冲突、对立走向和谐与合作,人类整体的精神品性、认识水平、决策能力从儿童期的幼稚与自私阶段升华到成年期的宽容、奉献、和谐与和平的阶段。由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决定了文化的方向、性质与具体的路径,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则可视为人的意识、道德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觉醒和发展的精神过程[5]3。

三、多元一体文化构建框架

本文前两节的论述表明,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不平等关系的根源是意识层面上的不平等、歧视、自私、竞争等思维,外在行为的冲突的实质是内在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系统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因此,文化、意识层面的重新构建是平等的政治、经济构建的前提与基础,鉴于此,我们提出“多元一体文化论”,希望能够有助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以便构筑更和谐的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多元一体文化论”由几个子理论构成,我们分别论述如下。

第一,人类一体观:现存的家庭、社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往往起源于把“我”和“你”视为对立的、竞争的生命存在,这种思维把人类分割为互不关联的、孤立的“部分”,势必带来冲突与战争,而当生命体的各个部分失去合作与彼此的支持时,也难以久存。因此,这种割裂观必须被“人类一体”观所取代,其核心内涵是把人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这是构建社会和谐文化的前提与基础。全体人类好比同一个人体的各个器官与细胞,其关系是相互合作与依存,每个器官都是整体生命不可或缺的成员,而任何一个器官的健壮与否都会影响到整个人体的活动[6]110。这正如程颢所言:“若夫人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哉?”(《河南程氏遗书,卷四》)。这就是说,当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他就会把天、地及世间的一切都视为人的四肢五官,而人是不可能不爱自己的身体的。这种超越一己利益的普世一体思想早在儒家的《礼记・礼运》中就有论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我们的先贤主张把天下视为一个共同体、一个大家庭,而最高的道则是谋求所有人的福祉。这种整体观必须被清楚而明确地认知,并把这个认识作为制定社会的经济、贸易、政治等制度的基础,以整体人类而非某个国家或民族的利益为最高的取舍标准,因为任何一个种族、国家、宗教派别、阶级或党派都不能代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只关注一个个体、一个社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利益必然导致对另一个个体、另一个社区、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地区的利益的损害与牺牲。“人类一体”观是普世团结与和谐的必然条件,而世界的和平又是人类发展与繁荣的根本保障。

第二,多元互动和谐观: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这个色彩斑斓的统一体,因此,不同的国籍、、性别、肤色、习俗以及教育的差异应该带来和谐与合作,正如不同的音符构成一首和谐的乐曲一样,而不应该造成歧视与对立[7]527。正是文化之间的差异给予不同民族相互学习、交流与借鉴的机会,从而使各方都能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接近对真理的认知。“人类一体”并不意味着用一种标准、一个样式来统一所有的文化,更不是消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是在保存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构建出各方都认可的共同的、普世的价值观与道德准则,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多元互动与多元和谐观。

第三,多重身份观: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身份定义为中国人、美国人、东京人或者贵州人,这样的身份实际上代表了以地域来分类人群的思维,它把我们引向“小我”的陷阱,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从全球以及整个宇宙的高度和广度来看待和处理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多重身份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是中国人、美国人,更是“世界公民”[1]19。这种宏大的身份观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城市、国家、民族的视角的限制,以“地球人”的视野和胸襟来参与对话和交往,使人类整体的利益,而非某个小团体的利益,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

第四,平等磋商观:在政治、经济、贸易以及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参与权,要让每个团体、民族一起磋商,共同制定各种发展计划,并齐心协力地实施所制定的规划。磋商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真理,汇集各方智慧,而达到有效磋商的条件是纯洁的动机、超脱与谦逊的态度[1]72。任何民族、团体或个人都不应该成为他民族、他团体、他人的附庸或他人意志的被动执行者。同时,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要防止自上而下的发展计划不能满足民众的真正需要的现象,让普通民众成为计划的制定者之一,真正的发挥其作为人类一份子的作用,这样他们就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是知识的被动使用者。

第五,双重目的观:当前人们中流行的看法是“自我中心主义”,即认为每个人、每个民族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一己的利益,往往没有看到相互依存是一切存在的本质,这种依存关系贯穿整个宇宙,包括矿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不同的存在之间、各个星体之间、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因此,一种文化、一个群体、一个个体的存在都具两个孪生的目的:一是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实现他文化、他群体和他人的价值,而且,一己的价值是在帮助他者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和成就的,一己的价值大小也是以对他者帮助的多少为客观评价标准的[8]6,因此,成己成人是不可分割的双重目的。双重目的观有助于人们去除“自我中心主义”,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多元一体文化构建框架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人类一体观是其核心与关键,只有当所有人认识到人类是一个不和分割的整体,才能建立各民族、各国、各文化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在此基础上,所有人才能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平等地磋商人类的共同事务,并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观点的独特价值,从而实现成己成人的双重生命目的。

四、结束语

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三者中,精神文化决定了前两种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性质,并保障其成果能有利于全体人类的福祉,因此,精神文化层面的生命观、价值观、道德知识和灵性品质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法则,正如地心引力、四季更替与昼夜变化是自然界的运转法则一样。没有这些精神法则的引导与规范,人类的活动就会陷入混乱与灾难,人类文明就会走向自我毁灭,因为“物质好比人的身体,而精神品性则好似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身体是无法成就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地位的。不管身体的发展多么的完善,都需要精神为其生命之源。生命之灯如果没有灵魂,则不会发光。没有精神,身体不会有任何的成就。”[2]205我们所提出的多元一体文化构建框架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希望它能够促进整个世界的团结与和谐,实现人类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大同。

参考文献:

[1]Abdu'l-Baha. The Promulgation of Universal Peace[M]. Wilmette: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82.

[2]Harold Rosen. Founders of Faith-the Parallel Lives of God's Messengers[M]. Wilmette:Bahá'í Publishing , 2010.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乔卡特.广厦――中国与新世界秩序研究[M].石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5]张展辉.谁在书写我们的未来[M].澳门:新纪元国际出版社,2004.

[6]Abdu'l-Baha . Paris Talk[M]. New Dehi: Bahai Publishing Trust, 2003.

第2篇

关键词:语言美学艺术,跨文化意识,艺术语言,文化的共性,激发动机

一、语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识语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思想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与其说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世上的语言成千上万,但除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语(gesture language)或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辅助语言(paralinguistic)外,它们之间却鲜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本族语(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并在交际时与对方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的时候,语言的交际性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而更具有沟通力与价值的则是以各种辅助语言为基础,结合科学语言发展而来的艺术语言及其语言艺术。例如音乐、诗歌、美术、设计及各类肢体、体态语言艺术的演艺、戏剧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语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亦会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并表现在其文化语言及语言文化的美学艺术性,即艺术语言(art language)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美学审美价值、美学意识以及艺术语言和言语艺术的创作与表现的过程中。这也正是各类语言的美学审美艺术(the art of aesthetic)与实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即语言美学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与魅力。

二、思想与文化的瑰宝: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

1.艺术语言与言语艺术释义

什么是艺术语言?着名语言学家骆小所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按骆小所所说,“语言学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孙志刚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本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邓瑶则将艺术语言释义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杨育彬则将艺术语言解释作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而,艺术语言当属跨文化共性意识的语言文化范畴。

而从人类语言(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都应属于语言的美学艺术范畴,是交际语言的升华。交际语言则是艺术语言的基础及基本的生存及营养素材。科学语言既有交际语言,也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从属于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愿望的审美美学需要。

艺术语言学虽是骆小所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他却将该学科定义为一门边缘学科,认为艺术语言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骆小所对艺术语言的解析可谓透彻。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来越高的追求来看,如今的知识爆炸式信息化社会使得人类社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了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动发展关系。故而,艺术语言早已成为非纯粹的边缘学科或偏殿型语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精神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的美学艺术则可以称之为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与艺术语言一起构筑了美学语言文化。它涵盖了各类文学艺术中各种语言艺术的表达、运用与创造,是生活美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包括演讲、歌唱及诗歌的朗诵艺术等等。还有诸如语言的幽默艺术、课堂语言艺术、诗歌及各类音乐等美学语言艺术和艺术语言。

2.艺术语言与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以千姿百态而又绚丽多姿的不同形式呈现于世的。而文化意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以各语言之间的区别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文化更多反映出了不同区域及地理环境里形态各异的人文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这种艺术审美价值的跨文化性及跨民族、疆域的共性,就像是一位妙曼婉约的美少女,或是一首婉转动听的音乐、诗歌,甚至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身处何时何地为何人所见闻,其欣赏及美学价值、结果和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唯有这种共性能够使人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地理环境乃至基因方面的差异与障碍。语言的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语言(艺术及技巧)的互通性。而这恰是人类历史文化中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共性。她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前面所说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蓝调、传统与民间民族音乐等各类音乐),诗歌以及美术(包括街头艺术、绘画、摄影、雕塑、现场艺术、平面等各类设计、手工艺与应用美术等等)外,还有戏剧[如古典歌剧、音乐等现代剧、现场喜剧(Live Comedy)、马戏]、文学艺术(小说、诗歌、寓言、童话、故事、传记、短剧、电影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节、奖项、艺术家电影(Artists Film)、视频、广播、舞蹈、广播与新媒体舞蹈(如正在流行的与摇滚乐、电脑技术、表演艺术或者电影艺术相结合的舞蹈表演)、博物馆、文化遗产、电影制作、广告乃至电脑游戏等等。这些林林总总有关艺术语言乃至语言艺术方面的主导和主流文化,可谓为

外语学习者提供了绝佳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绝好外因与内力——由内在渴望、爱好以至追求而激发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即人类文明历史与历史文明的文化共性(the similarities in culture),它们涵盖了动态与静态的美学世界语言文化范畴。

三、真正的世界语——英语及其语言文化

英语语言文化则在近、现代和当代演变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主流文化。英语也就相应成了全世界交流与传播以上形式与特征的这些主流语言文化及内容的主要手段,并为世人所周知、共享。

1. 英语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

作为世界上至今仍没有第二门语言可以取代的近、现代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即使曾屡次被世人欲以其他的语种或语言所取而代之,如以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取代,英语依然在近几百年来独自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

英语与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被三次语言入侵及后来两大英语国全方位的扩张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别是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及拉丁语的传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颠岛,使得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是英语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自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起,英语就开始了它的“世界语”之旅。她之所以成为世上最为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除了几个世纪来,以英语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英美两大超级大国在经济及政治制度、文化和思想高度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下的相续殖民扩张及与其相应的强力思想文化传播等因素外,世界对其语言美学的认识、接受以及与其发展相应的大力宣传与传播,亦成为其功成名就的极重要因素。就如人类对美与真理的感知、认同与追求一样——唯有在真与美的面前——譬如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前面,他们的心灵才能够毫无障碍地做到相通与相知,同时也激发了人类追求美的思想与欲望,成为人类追求理想的动力,更赋予了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激情和灵感,提高了美好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人们的思想、生活与憧憬和愿望。而思想乃至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若没有雄厚而强大、领先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为基础后盾是无法做到的。

英语等许多的语言就具有这种独特的美学(aesthetics)艺术魅力。它的文学与艺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各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现代及当代的文学与艺术。早在中世纪的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艺复兴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时期,英语就已经奠定了其文艺和艺术语言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与作用。这就是英语得以独领并被经久不衰 “传诵”的真正原因——任何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至于永久为世人所遗忘的。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真与美达成的心灵与思想的默契与共识。故而,英语在近、现代社会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的角色和联合国主要的官方语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Esperanto: A. Esperanto B.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为重要的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在世界及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吸取了其他先进语言的艺术精华而发展和确立的。这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语④。

2.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英语美学语言文化可谓是世界语言文化的奇葩。英国历来以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而言行举止得体而温文尔雅,语言谈吐文明优雅而有感染力则为一名绅士所必备的条件。这要求人们在平时讲究语言谈吐和言行举止,注意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应用,包括言辞措词的修饰与表达,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达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发现与挖掘语言的美学价值,甚至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尝试并充斥着这种美学价值观念。英语的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也由此相应发展了起来。这正是英语语言美学艺术及其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体现。而英国语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国之后又是美国的雄霸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传播,以至英语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几百年来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

四、英语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对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英语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使得英语思想文化演变成了人类近现代和当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特别是在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展现无遗。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就连古罗马帝国时期也无法做到。

人类只要还有对美的向往、愿望与追求,就永远不会失去对生活的追求与勇气。通过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欣赏、学习与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环境及思想与审美的氛围,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语言意识、语感与情感交流以及审美观、思想情操和道德观念,拉近各民族与国家间的距离,更使得我们在追求民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中能走在世界与时代的最前沿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这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故而,学习或是欣赏英语的语言文化,促进并提高、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恰是思想开放与先进的表现。世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都是在开放思想与沟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领世界的。英语如果没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并依托先进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为动力基础,在发展中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地位。只要翻开不同时期的英语文学及艺术作品,你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五、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文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主导地位,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英语学习热潮。连创建“疯狂英语”的李阳也不禁惊呼“整个亚洲都是英语学习的海洋!” 但同时他也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首先是一项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语只不过是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交流、谈判、推销,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英语很简单,类似中国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语不是外语(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中国人应该把它当作第二母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第五、英语能让中国人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和气质。”

作为当今世界英语语言文化的主流,对其跨文化性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欣赏及探索,不仅仅能够在其文化与艺术的天空获取充足的精神与思想的食粮,也体现了与世界沟通、交流及与世界发展同步或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

所以,英语学习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是寓乐于教与学中。在学中享受对美与追求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的乐趣。故而,教与学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而是应该开放思想,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并享受艺术语言的快乐氛围与魅力。不必只为教而教,更不应该只教而不育;学生也不须只为学而学,而应乐在其(学)中,学而乐得其所。

人类对知识的渴望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唯有在艺术与思想的氛围里人类才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想象 力与创造力。教与学者不妨从电影、音乐、戏剧及文学艺术中获取充足的兴趣和满足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欲望,在丰厚的知识海洋里得到思想的升华,也可以从摄影、绘画、雕塑乃至动漫甚至电脑游戏中获得精神的慰籍与思想文化的充实与满足。或许,我们更应该为开放与激发思想的灵感与源泉,让学习英语变成英语戏剧的欣赏与小品表演、歌唱及其他的艺术演绎等等,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自然优美的旋律作为朗读或朗诵的背景或伴音配乐,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英语的韵律美、线形美和意蕴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艺术手法来加强英语教学的审美情趣及艺术思想教育。譬如学唱英语歌曲或是学习极具艺术美感的英文斜体书法等等。这些对英语学有裨益。

是而,教育机构与英语教师应多创造和谐而浓厚的语言文化及艺术氛围,通过艺术语言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情趣,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创造欲望,从而更提高学习者的思想情操、审美及道德感情,增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意愿。

六、让英语语言文化成为文化交流与民族振兴的工具

如今,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巨龙正在慢慢的苏醒,华夏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中。如何高效利用英语这一语言文化利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振兴的速度乃至成败。既然英语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而我们则希望通过与世界的交流与共同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宏伟目标,那么这一与世界沟通的工具不仅要为我们所正确使用,更应“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

参考文献:

[1]骆小所. 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孙志刚. 论语言艺术化的本质——语言与现实审美关系分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邓瑶. 语体学方法:艺术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李赋宁. 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8.

[5]杨育彬. 艺术语言的美学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莫塞,水天同译. 英语简史[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第3篇

关键词:语言美学艺术,跨文化意识,艺术语言,文化的共性,激发动机

一、语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识语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思想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与其说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世上的语言成千上万,但除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语(gesture language)或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辅助语言(paralinguistic)外,它们之间却鲜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本族语(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并在交际时与对方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的时候,语言的交际性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而更具有沟通力与价值的则是以各种辅助语言为基础,结合科学语言发展而来的艺术语言及其语言艺术。例如音乐、诗歌、美术、设计及各类肢体、体态语言艺术的演艺、戏剧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语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亦会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并表现在其文化语言及语言文化的美学艺术性,即艺术语言(art language)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美学审美价值、美学意识以及艺术语言和言语艺术的创作与表现的过程中。这也正是各类语言的美学审美艺术(the art of aesthetic)与实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即语言美学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与魅力。

二、思想与文化的瑰宝: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

1.艺术语言与言语艺术释义

什么是艺术语言?着名语言学家骆小所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按骆小所所说,“语言学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孙志刚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本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邓瑶则将艺术语言释义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杨育彬则将艺术语言解释作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而,艺术语言当属跨文化共性意识的语言文化范畴。

而从人类语言(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都应属于语言的美学艺术范畴,是交际语言的升华。交际语言则是艺术语言的基础及基本的生存及营养素材。科学语言既有交际语言,也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从属于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愿望的审美美学需要。

艺术语言学虽是骆小所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他却将该学科定义为一门边缘学科,认为艺术语言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骆小所对艺术语言的解析可谓透彻。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来越高的追求来看,如今的知识爆炸式信息化社会使得人类社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了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动发展关系。故而,艺术语言早已成为非纯粹的边缘学科或偏殿型语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精神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的美学艺术则可以称之为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与艺术语言一起构筑了美学语言文化。它涵盖了各类文学艺术中各种语言艺术的表达、运用与创造,是生活美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包括演讲、歌唱及诗歌的朗诵艺术等等。还有诸如语言的幽默艺术、课堂语言艺术、诗歌及各类音乐等美学语言艺术和艺术语言。

2.艺术语言与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以千姿百态而又绚丽多姿的不同形式呈现于世的。而文化意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以各语言之间的区别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文化更多反映出了不同区域及地理环境里形态各异的人文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这种艺术审美价值的跨文化性及跨民族、疆域的共性,就像是一位妙曼婉约的美少女,或是一首婉转动听的音乐、诗歌,甚至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身处何时何地为何人所见闻,其欣赏及美学价值、结果和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唯有这种共性能够使人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地理环境乃至基因方面的差异与障碍。语言的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语言(艺术及技巧)的互通性。而这恰是人类历史文化中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共性。她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前面所说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蓝调、传统与民间民族音乐等各类音乐),诗歌以及美术(包括街头艺术、绘画、摄影、雕塑、现场艺术、平面等各类设计、手工艺与应用美术等等)外,还有戏剧[如古典歌剧、音乐等现代剧、现场喜剧(Live Comedy)、马戏]、文学艺术(小说、诗歌、寓言、童话、故事、传记、短剧、电影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节、奖项、艺术家电影(Artists Film)、视频、广播、舞蹈、广播与新媒体舞蹈(如正在流行的与摇滚乐、电脑技术、表演艺术或者电影艺术相结合的舞蹈表演)、博物馆、文化遗产、电影制作、广告乃至电脑游戏等等。这些林林总总有关艺术语言乃至语言艺术方面的主导和主流文化,可谓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绝佳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绝好外因与内力——由内在渴望、爱好以至追求而激发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即人类文明历史与历史文明的文化共性(the similarities in culture),它们涵盖了动态与静态的美学世界语言文化范畴。

三、真正的世界语——英语及其语言文化

英语语言文化则在近、现代和当代演变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主流文化。英语也就相应成了全世界交流与传播以上形式与特征的这些主流语言文化及内容的主要手段,并为世人所周知、共享。

1. 英语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

作为世界上至今仍没有第二门语言可以取代的近、现代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即使曾屡次被世人欲以其他的语种或语言所取而代之,如以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取代,英语依然在近几百年来独自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

第4篇

生活中,传统的大众广告载体如:公交车车体、LED灯看板、广告牌等,所传播的信息都是静止的单向传播,无法实现主动吸引人们注意的广告需求,对消费者的信息传递很有限,只有使用数字媒体技术让原本静态形式的广告内容动起来,塑造最佳的视觉效果,才能主动获取消费者的注意,进而加深人们对广告内容和广告产品信息的印象,而且信息时代下,只有多样性、动态性以及艺术性的影视广告才能真正的满足大众的需求。影视广告的剪辑、制作和传播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例如:在影视广告中应用数码技术使广告制作更加高效,高清技术的应用使广告传播的视觉效果更佳,因此,可以认为数字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影视广告的发展,使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不仅增加了影视广告的创新性,同时也提高了影视广告的表现张力和整体时效性。当前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脑白金职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技术运用探究文/刘崇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和交叉学科也迅速发展起来,逐步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认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占据了普通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职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技术的运用对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摘要系列的宣传广告,该广告中的男女主角以一种卡通形式出现在画面中,语言与动作充满诙谐,同时引入一盒跳动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观众随着广告的节奏一步步加深对该产品的印象和认知,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该产品在市场上长久不衰,这也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巨大的作用。

2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的另一大应用则是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电子商务的产业化发展是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购物的愿望,如果现在的网站通过使用媒体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购物商场,将网店中的产品以三维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消费者对商品进行全方位的浏览和仿真使用,一定能够迅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例如:现在的B2B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就是受阿里巴巴的影响,形成了当前的网站风格和布局,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则是受淘宝网的影响,这些网站的机械模仿毫无创新可言,极易使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而苹果博览—3D商业街网站的建设风格与目前主流的电子商务系统有很大不同,更容易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也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子商务领域并没有运用三维展示的形式,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为消费者提供的图片和网上银行的协调已经足以说明该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巨大潜在价值。例如,建筑漫游技术就如同3D游戏一样,运用三维展示的方式,可以让人进入虚拟的展示空间,切实地感受建筑群内漫步的体会。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因此我们可以相信,电子商务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充分结合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深刻的变革。

3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各阶段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多媒体工具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逐步向全球化发展,并将教学工作改变为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教学个性化以及管理自动化等,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对一辅导模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更容易全面投入到课堂氛围中,产生强烈的主动求知欲望,为当前教学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数字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

信息时代下,最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要数休闲游戏,而数字媒体技术在群众休息娱乐领域的应用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如:视频、聊天、微信、QQ等,这些交流平台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使远程交流和沟通成为现实,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些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部分人开始出现自我屏蔽,人们的沟通能力逐渐下降,加大了融入社会大家庭的难度,因此,数字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需要把握平衡度,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影响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

5数字媒体专业的展望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专业,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思想也不够成熟,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时,应破除一些不适合当前教学发展的模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寻符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需要兼具文科艺术和理科素养,与艺术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工科的基础,与纯工科专业的学生相比更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因此数字媒体专业教学课程的设计要两种学科同时发展,不可偏重,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本学科长久、良好发展的教学体系。

6结束语

第5篇

一、百舸争流千帆进——在“开放”时切入

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性格各异,对文本的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思考,这时切忌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差异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得的宝贵资源。孩子们多角度的思考,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彼此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一个绝佳的方式。抓住时机,在此时切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变“师生交流”为“生生交流”,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抓住课文空白处,大胆让学生挖掘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大胆创编,抓住“人类的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鲜活的情景,进行表达训练:“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人类逐渐认识并利用了火,从而使得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课件展示人类认识火、运用火的历程)。你能想象一下,人们运用火种后欢喜兴奋的情形吗?”

通过课件的补充展示,学生了解了火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互相启发、补充,想象出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场景:

生1:人们从此再也不用吃那些生冷的食物了,野猪、野牛、野兔……被烤得香喷喷、油滋滋的。大家围绕着火堆,唱啊、跳啊。他们拉住普罗米修斯,把最肥美的食物送到了他的面前请他品尝,感谢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生2:从此,漆黑的夜晚人们也能自由地活动了。大家举着火把,可以在空旷的田野里赶路,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点起了篝火,可以安心地休息,一点都不怕野兽的袭击;口渴了,不用再喝生水而导致生病拉肚子,可以将水煮开……这都要感谢普罗米修斯啊!

……

这些想象的场景对课文进行了有效的补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功绩。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争议”时切入

课堂上的“争执”是一件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有了争执,说明学生经过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有智慧的教师都会带着喜悦之情来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争执”。这时切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更加自由、宽松与和谐的氛围里,将问题表明,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尽情地展现,将心态调整为包容和接纳,从而使得学生之间的对话精神也会得到积极的发扬。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诚实与信任》一课时,学生存在“该不该信任陌生人”的不同意见。针对当下社会上的一些时弊,我认为这个问题对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必要。因此,我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讨,并予以适当引导。

孩子们通过讨论,列举了一些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不能信任陌生人。但是,这样的结论并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给学生讲了《扛木赏金》、《曾子教子》、《晏殊赶考》等诚信故事,让学生展开第二次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诚实才能建立起信任,信任是需要一个互相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诚实和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的基石,不轻信陌生人,但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重难点”切入

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启而不发”的情况,在一些重难点问题面前,学生的思维往往遇到障碍而无法深入。教师苦口婆心地引导,其结果往往是一部分学生将信将疑,一部分学生一知半解,还有一部分学生摸不着头脑。此时,切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共同探究,在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互相碰撞之下,所遇到的“障碍”就会被一层层削平变成坦途,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学生对“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这句话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对课文所反映的既“不甘于做弱小者”的价值观念,又渗透了“保护弱小者”的信念情感难以准确把握。为了让学生积蓄“同情弱者”和“保护弱者”的情感,与文本流淌的情感因素相沟通,我组织学生以“最弱小者的呼唤”为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对文本的领悟能力。有的学生以蔷薇花的口吻,说出蔷薇花在风雨中的困境以及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使蔷薇花弱小的形象更加鲜活;有的学生想象蔷薇花受到保护后的心情,体会到快乐和感激的情绪,受到了一次感恩的洗礼。

第6篇

【关键词】绳带;服装;运用

一、绳带的概念及其特征

绳带起源于大约10万年以前,人们开始剥制和利用麻类植物的茎和皮制作绳一类的东西,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后来,人们发明了纤维的劈搓和加捻工艺。经过加捻,原本细致的纤维可以变得足够长且足够坚韧,从而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直到今天工业、商业、农业、渔业、军事等很多领域都离不开绳和带。

《现代汉语辞典》中“绳”的定义为:用两段以上的麻,棕毛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捆东西;“带”是指用皮、布等做成的窄而长的条状物,用来捆扎衣物等。在我们头脑中,绳带的概念比较广泛,归纳起来,绳是由两段或两股以上的细长纤维过多次拧合而成的条状物,横截面为圆形,有一定粗度。带是由纤维织物、皮革或其他有一定软度的物质制成的条状物,其长度比宽度大很多倍,甚至上千倍呈扁长形。

从外形上看,无论绳和带,在自然状态下给人的感觉都是细长的,线形的,虽然与美学理论中抽象的“线”不是一个概念,但它具有“线”的一些基本特点,有时接近直线,简洁,有时又像自由曲线,活泼能表现出动感。而且,它也具有“线”的视觉引力,随着线的方向而动,可使人产生视觉注意。当多条相同或不同的绳带束合在一起时,如缨络,便形成了“线”的集合,既有力量感和实体感,又增添了一份变化的情趣。总之,绳带的这种线性造型,使其置于其他物品中时,其大小形状和所在位置等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整个物体的美感。

除了自然状态下的线形,通过盘、结、编等方法,绳带还可以产生多种造型,具备“点”与“面”的特征。如将绳带编织成网,或简单的横向排列。面的特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若将绳带进行盘结,或在绳带的未端加入串珠,金属坠,带环,甚至羽毛,突出的便是“点”的效果,成为集中注意的中心。

从材质上看,绳与带大多都是纤维材料制成,但它们的质感和肌理都有所不同。质感是材料的自然属性,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质地表面的纹理效果,主要由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不同的表面整理技术形成。绳因为是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线拧合而成的圆柱形,有清晰的盘结的纹理,给人的感觉比较坚实有力,且通过光影作用,材质表面能够产生立体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带可以由各种纤维织物或皮革使人感觉到野性气息。近年来,材料被艺术家们当作最为直接的表现思想和观念的媒介,具有审美价值。绳带的材质就是体现其美感的重要因素。例如,马来西亚的时装设计师推出的一样,透露女装采用了丝带编织的花网体现出女性的性感与魅力。

二、人类文明中的绳带文化

从人类用植物纤维或动物毛皮在身体上进行简单的捆,到有意识对纤维进行设计创造,纤维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中包含了亲切、安全的含意,绳带负载着千万年来人们对纤维材料的种种美好感受,因而最具亲和力。漫长的岁月中,绳带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验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利用绳带进行捆束或提拉的例子古今中外随处可见,那些巧夺天工的运用传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平凡生活的无比热爱。中国汉代,人们用麻绳串装书籍。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和青铜器上带有类似绳子穿插的图案。这种纹饰成为固定的器物装饰格式。更多的绳带装饰则是直接将其附在物件上。“中国结”是将一段或多段绳子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缠绕,穿插,而形成的均衡或对称的“扣”,是古人发挥想象化平凡而神奇的突出代表,中国结已成为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现代人对绳带依旧情有独钟。在家居装饰设计中运用绳带或绳带编结物进行装饰,能够产生物的冰冷和生硬的感觉。抚旧生新,绳带传承的不仅是历史和美学,更多的是人类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三、绳带在服装实用与装饰方面的方泛应用

绳带在服装上出现很早,甚至在服装还没有正式出现以前,人类祖先就懂得用绳子一类的东西将兽皮捆绑在身上用以防护和御寒。几千年来绳带一直在服装上大量使用,其中很多形式沿用至今,一是它的实用性。二是它纤维物质好。三是它自身具有视觉美感。大体说来,在早期的服装中,绳带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和束缚衣片,以实用功能为主,后来装饰作用增加,甚至有些服装上的绳带已脱离了实用功能,完全用作装饰。

绳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形式和功能多样,使服装风格千变万化。有的是服装造型的主要手段,作用关键;有的则画龙点晴,强调装饰,有的与服装主体相连,是服装的延伸,有的与服装主体相分离,运用自如,有的对比,有的统一,除了上衣下裳,帽子等等独立服装的属物上也经常出现绳带的踪影。

四、从现代服装上千姿百态的绳带看当今的社会观念和时尚趣味

服装是社会时尚的风向标,不同时期服装的特点、变化,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时尚趣味,中国唐代政治经济高度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富强,与外界交流频繁,思想开放,所以唐代的女装有袒胸、裸臂、披纱,是历代最为华贵和开放的。

从近几年的时装会上可以看到,很多大师,很多知名品牌大量地使用各种绳带,材料丰富,手法新奇。那么他们为什么如此偏爱绳带,这些频繁出现的绳带与时尚潮流是否有着内在联系呢?联系非常紧密。当今服装上的绳带千姿百态,正好符合了现今的时尚潮流和趣味,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绳带具有原始的本质和简单的结构,符合人们返回大自然,保护自然的心理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廉价的工业制品大量涌出。一方面,急速发展的现代化大生产使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工业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回归自然等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原始生活状态的幻想和憧憬,重新唤起了服装设计师们对自然的、纯朴的材料的迷恋。绳带那种朴素的造型和原始的肌理,有着未经尘俗的天然气质,似乎是原始社会存留下来的一种精神观念,因而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崇尚自然主题下的象征符号。

(二)绳带随意活泼,体现了现代人对穿衣的轻松娱乐的态度

服装设计是针对人的着装状态的设计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贴近人自身,因为纯艺术品只是用来欣赏,一般的工业设计物也仅是供人使用,而服装却可以让人“参与”到这种艺术品中来,与服装本身重新组构,产生出一个因人而异的新的艺术品。正是这种人与衣的融合性才使人们兴致勃勃地关注自我、关注服装。从着装既是生活、社交的必需,同时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特别是当今社会,除一些特别的场合,人们对服装已不再那么严肃,(下转第307页)

(上接第305页) 甚至有时会有种自嘲和游戏的态度,通过玩笑式的装饰寓意,在高节奏的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以身心的放松。绳带,小巧灵活、随意多变,且能悬垂于服装主体之外,一扫严谨的冷漠感,因而很容易成为时下“娱乐”的道具,让人们有更大的空间来游戏,满足人们的娱乐心理。

(三)绳带的纤柔最适合展现女性妩媚、性感的气质

近年来,那些线条硬朗,结构严谨的中性风貌的服装已愈来愈少,取而代之的是优美,性感,充满女性味的服装。

(四)绳带装饰的大量运用是后现代装饰主义回流的反映

装饰作为人类特有的艺术天赋,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强烈需求。人类文化学者认为,人类存在着一种不能根除的情感,即对于寂寥空间的恐惧和对于空白的一种由压抑而转化生成的填补冲动。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人对于自身意识的宣扬与尊重,都要通过装饰来得到补尝和满足。考古材料证明,实用工艺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

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现代艺术设计曾极力否定和排斥技术以外的装饰,因而过于追求理性简单,缺少对人的情感的关心,导致人们的不满。于是,有人开始怀念“手工艺”,批评生产线和标准化的工业社会结人的统治。“后现代”的装饰主义重新认识装饰,注重人文怀,追求一种装饰的,历史的折衷主义风格,以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和愉悦。体现在服装上,就是借助各个时期装饰样式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打结、悬垂、交叉……绳带在服装中的各种手法在现今的服装上层出不穷,似曾相识又不完全是历史翻版,这正是后现代概念中怀旧的装饰主义的体现。例如: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约翰加利诺的作品大多是这种回流的反映。

(五)绳带在服装设计中的多样性,能够满足当今多元并存,展现个性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尊重个性、尊重情感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从立体派、野兽派等运用综合材料在画布上拼贴而给传统的架上绘画带来生猛冲击开始,视觉艺术史上便引发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各类艺术作品不断出现新样式,引导人们的审美趣味。人们更主张具个人化,多样化,甚至充满奇异幻想语言。服装也如此,模糊,混杂,变异都不要紧,关键要新奇、个性。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提倡的以多元性发展代替单调性的观点的一种表现。绳带自身丰富材质,多变造型及装饰手法,加之它与服装主体在色彩、质地、位置、大小等方面的对比统一,就能够产生多变的风格。

归纳起来,绳带在服装设计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位置自由随意。绳带的易塑性和围绕性使其容易紧随人体,可用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如头、颈、肩、腰、臂、腕、腿等,松紧、疏密、方向等都很随意,不受限制。一根漂亮的带子直接交叉着缠住双臂,就能使原本简单的款式顿时活色生香。

2、手法灵活多变。绳带的柔韧性提供了多样的变幻手法,可以编、结、盘、捆、扎、束、缠、系、拉、吊、挂、拧、抽、垂、钉,等等,用在服装上就会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同样的绳带,同样的位置,如果运用手法不同,服装造型、结构和感觉也会相去甚远。

3、性情潇洒活泼。古有“吴带当风”,本是赞誉吴道子的画技传神,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衣带飘飘的美感。绳带因其良好的悬垂性可以产生很强的层次感、立体感和运动感,延伸至服装主体之外的部分随人舞动,飘逸、活跃,趣味横生。动感也是造就服装多样性的因素之一。

4、面貌丰富多样。在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中,触觉是与视觉同等重要的一种感知方式。材质的美感是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反应,在人们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中慢慢延伸。强调肌理对比是近年服装界注重细节、克服单调的一大手段。绳带本身的质感就很富,再与丰富多样的其他面料相结合,便可形成特殊的肌理对比,从而增强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冠芳.绳带构成的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1(09).

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变迁过程。”[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时代,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和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在这之中,既有各种文化或文明的全球融合,又存在着各种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既有西方强势文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的渗透、颠覆,又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努力和斗争。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自身在这种文化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执行相应的文化政策及策略。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融合与冲突

全球化并不仅仅意味这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扩散与传播,各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必然会带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即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一方面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全球融合,另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基于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尤其是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的民族文化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而不断引起的文化冲突。

造成文化融合与冲突两难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文化是出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的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2]正是由于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各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文化是处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人们所取得的“特殊成就”,所以各种文化又必然具有各自的独特属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当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相互接触时,其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之间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接触与交流,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虽然这种频繁的接触与交流常常引发更多的文化碰撞或冲突,但与此同时文化融合也在相应地加强,它们有效地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是环地中海欧亚非各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日本文化则被称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文化”――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化由其本土文化和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融合而成;近代日本将其中古文化传统和以近现代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所谓文化冲突则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3]。文化冲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融与撞击过程,它既包括不同时期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规范变迁上的纵向冲突,也包括同一时期因两种文化规范对立而产生的横向冲突。当代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二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三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必然产生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使得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的冲突更加明显。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理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4]虽然亨廷顿“文明冲突”实质上是“欧美中心论”的翻版,具有局限性,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冲突在加剧。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新趋势

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的,它并不是全球化的产物,但是,全球化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融合和冲突的加速和加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从文化融合的向度来看,文化融合实现了从“单向文化融合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5]。就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渗透,呈现出单向融合的特点。联合国开发署在1999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写道,“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但这不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与共享。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网络、卫星等信息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所以包括强势文化在内,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异质文化的合理成份,从而使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同它们的不断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文化、维护文化的需要,在极力与西方文化扩张和“侵略”作斗争的同时,也努力向西方国家输出其文化传统,力图避免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当今文化融合呈现出从单向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趋势。

第二,从融合的层次来看,实现了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的融合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融合”[5]。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文化融合,最早是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开始的。由于器物形式之类的文化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观赏性,因此对他国,尤其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卡拉OK、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等通俗文化走向普遍化的重要原因。制度文化融合是后于器物文化的第二层次文化融合。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在本国传统文化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划时代的腾飞。

在文化融合的实践中,精神文化是最难实现融合的部分。因为在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价值规范是极其坚韧的内核,它的变化要比文化的其他层次缓慢得多。而且,精神文化具有无形和抽象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所以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进行,精神文化的融合正在水到渠成地悄然进行。一些原本分属于西方或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正在打破文化的界限和“思想专利”而日益为人们所共享。如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信义等理念,正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从融合的意向来看,实现了从“被动文化融合到主动文化融合”[5]的转变。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将非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其价值体系。这相对于以往的强迫同化,被称为“市场同化”。“市场同化”也带有强制成分,它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而这一切往往又都是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武力的保护下进行的。因而从头到尾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抵制,文化融合呈现出被动融合的特点。

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民族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这是文明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100多年来,许多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贫穷落后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都积极、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化融合实现了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转变。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二重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也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文化冲突的表现类型发生了变化。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前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相对受到了制约,异质文明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则成为主要形式。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各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冲突中意识形态的色彩越来越淡化,再加上冷战的结束,在异质文明内冲突仍作为一大类型存在的同时,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得以凸显,比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争斗,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可见,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西方国家虽然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也因各自利益不同,存在文化冲突。

第二,文化冲突的产生方式和解决方式的变化。由文化交流与传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其产生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和平的方式所引起的冲突,如文化移入导致的双方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经济全球化前,以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大大多于和平方式所导致的文化冲突。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由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密切和深入,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冲突开始降低,而更多的是以和平的方式体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未对文化的发展构成大的冲击以前,对于弱势国家来说,文化冲突的发生要么是自在的,要么是被动的,而这些都使经济弱国在文化交流中居于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后果上的变化,使冲突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冲突双方的主动交流,事实上只有主动地拿来,才能有选择地吸纳,才更利于自身的发展。主动吸纳和被动承受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们对待文化冲突在解决方式上的变化。

第三,文化冲突在全球冲突中的地位上升。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在冷战后的新世界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经济因素。人类今后的重大分裂和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因素。全球的主要冲突将会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文明冲突将支配全球的政治。他甚至断言,如果下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将是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多数学者不赞成“文明冲突论”以及文明冲突是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的观点,但在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大这一点上存有共识。事实也是如此,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积极因素和消极成分,不同文化的交汇产生摩擦与碰撞不可避免,文化差异是引发国家间冲突的根源之一。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国与国之间文化交往的增多,使得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如各种国际力量的组合与分化都受其文化制约。美、日、中、俄、欧盟等国家或国家集团为适应形势变化、确保自身利益,在制定和调整对外战略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延伸到国际关系上就会产生摩擦,引发冲突。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对文化发展两难困境的策略选择

全球化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势地位大肆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并制定正确的策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被湮灭于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为了正确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使中华文化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制定正确的文化策略。

第一,固本溯源,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华夏5000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也是留给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曾长期使得周边国家“向风慕化”。今天,中华文化中许多宝贵思想也有着其普遍意义,如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思想等,它们有着充分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是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只有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整理,才能够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有效抵御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侵蚀。

第二,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实施主动进攻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各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流的过程,从表面看,各种文化的全球流动是自由平等的。但从全球化的现实来看,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事实上形成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打击,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采取了被动防御性质的文化发展战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这种文化战略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应该闭关自守,而应该实施积极主动的文化战略,利用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宣传中华文明,努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近年来,海外各个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努力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躯体。文化产业是文化的有效载体,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文化产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西方的所谓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得以推广,西方颓废、奢靡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并对广大青少年形成了吸引力。要有效抵御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在思想观念上努力创新,实现文化的价值转型,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地用文化产品的市场占领文化阵地,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四,虚怀若谷,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值得学习借鉴的一面,中国文化既要迎合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和其他文化融合,又要在融合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不至于被“西方化”或“美国化”,就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化为导向,积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以他之强补己之短。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2]李智,余非凡.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3]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第8篇

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手段,将设计师的理念传达给受众,从而引起共鸣,而公益招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以迎合大众为出发点,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把生存环境保护和文化资源保护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反映着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素养。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兼文化传播的手段,它的设计思想、表现技法以及方式比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特性。

关键词:

公益招贴;中国文化;中国元素

一、公益招贴设计的功能作用

公益招贴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是需要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的,首先引导受众使其感兴趣,然后诱导受众接受招贴广告中的意向。传播信息是招贴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招贴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正是传播道德思想文化的载体,使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产生共鸣,并以文明合理的解决各种需求问题。而且招贴传播信息的功能还表现在对现实变化情况的通报上。当今时代,一种新产品的出现,都必然伴之客观存在一场大规模、高密度的广告宣传,使受众打破原先习惯的思维定势,对新思想持积极学习的态度。其次招贴作为一种“潜在说教”的形式,绝不能以某种强制性的理性说教来对待受众,而应当首先使受众感到愉悦,继而让受众经诱导而接受招贴宣传的意向。所以,现代招贴都极讲究审美效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衍生品。纵观公益招贴艺术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演进史。公益招贴不仅是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而且更是文化的有力传播者,无论是集体性招贴还是个体性招贴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传播着文明。第四点公益招贴是以公德教育为目的,主在培养人的社会公德性公益广告各项任务的提出是在物质需求不断膨胀下人类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不以迎合大众为出发点,而是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将生存发展资源保护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目标的。传达现代文明观念,建立社会责任感。公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对设计工作者来说除了有训练创意方式执行能力等功能之外,也是良好道德情操传播的义务,也就是告诉大众“应该如何做”。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体现

1、中国传统元素的具象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日益频繁,现代科技、文化、艺术都从不同的方面给公益招贴带来新的设计理念。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根源,在满足招贴设计多样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每个民族的民族性。当今社会由于世界经济文化日益交流的活跃,人们对美的认识及审美观得到了很大的转变。面对观念和思维日新月异新人们的,现代设计者应该大胆地运用传统元素。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国画、脸谱、中国结、皮影、甲骨文、剪纸、龙凤纹样、泥人、刺绣、对联、面塑等。另外我国的传统民俗,各种习惯和信仰以及性格,不同地方不同习惯的民族特色,应当有技巧的运用这些元素。设计师应当利用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创新,不光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而且要这些元素所表达的精神与设计结合,这也是我们传播中国传统元素,形成自己民族风格的设计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师们不光是追求设计作品的外在价值,而好更多的关注它内在文化底蕴。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我们需要更多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来源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植根公益传播的土壤之中,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风采文化底蕴。例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中国元素抽象的体现

中国元素抽象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文化领域和精神世界,首先文化是一种长期积淀社会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创造性的过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素养是文化构成最基本的要素,随着时代的不同会表现出特有的文化素养观点,当今世界的公益招贴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表现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在时时刻刻都体现这文化发展的创造性。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思想,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文化魅力,而且也能更好地表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及交流中的影响力。我国的艺术力求是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胜境的艺术追求,例如国画中经常表现对象时讲究,“疏能跑马,白驹过隙”。大众欣赏绘画招贴设计主要是欣赏运用那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体现了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意境。欣赏作品之中的笔墨、章法、气韵、意境,因此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有一个“模式”。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因此我们的公益招贴设计要立足文化,从我国的本民族文化中发现美,去感受诗经、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周易等的国学文化,从文化之根本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体会国学经典发扬社会魅力创作出更优秀的招贴,在日益快速发展的文化、经济、艺术潮流中植根历史,秉承发展创新原则。为我国的公益招贴发展做贡献,传播民族文化。

作者:赵斌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美术学部

参考文献

[1]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DB\OL]

[2]于莹;李明璇.浅析当代招贴设计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J]理论界2013.08.10

[3]文星辉.吕慧子.招贴创意设计的意与象.[J]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2010.6

[4][美]约翰•福斯特著.20世纪大师招贴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第9篇

玉是昆仑山对人类的恩赐。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和玉石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从古至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玉石那样把繁华高雅与纯正质朴如此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玉石因其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品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据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人们把最完美的事物寄托于玉一身――在形容饶富的生活时用“锦衣玉食”;在比喻高贵的出身时用“金枝玉叶”;在赞美高雅的品位时用“玉洁冰清”;在祝福婚姻时用“金玉良缘”……有关玉的成语举不胜举,都是表达极致的美好。

在和田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古于阗国的玉龙喀什河畔,住着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他一生无儿无女,只有一个徒弟相伴。在他六十岁生日的那天,老石匠在玉龙喀什河里捡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他将那块羊脂玉精心雕琢成了一个无以伦比的玉美人。看着那栩栩如生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该多好啊” !谁知,话音未落,那玉美人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可爱姑娘,拜在老石匠的脚下,认老石匠为父。老石匠喜出望外,为玉女取名为塔什古丽(玉花)。老石匠与塔什古丽相依为命十几年,后来年迈的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天有不测风云,当地有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打工,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了铮铮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庄园,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飞向了昆仑山。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当地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这则民间故事的精神追求与士大夫阶级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可见玉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在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

历史证明:我国边疆与中原、东西方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茶盐,而是和田玉。

和田玉首开了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在东西文化方经济的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远远超过丝绸。

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玉石之路”却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 “丝绸之路”的前身就是“玉石之路”。丝绸交易商人利用“玉石之路”的通道开拓了丝绸之路。可以说和田玉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开路先锋。

昆仑神话玉石传奇

当历史默然沉静的时辰,神话和传说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久远的信息。

公元282年,在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所发现的古简《穆天子传》堪称是我国最早的游记,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探险活动。周穆王姬满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穆天子传》的前四卷中记述了姬满的西方远游,自西安北上,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到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一带,又北行千余公里,到“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路。周穆王的西行壮游是我国东西陆路交通史上的大事,也是我国探险史的开拓者。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衰。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是《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一段佳话。西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日行三万里,到昆仑山瑶池会见西王母。临别时西王母约他三年后再来,还送他八车宝玉……

《穆天子传》的五、六两卷中则叙述了周穆王姬满两次向东的旅游经历。穆天子西游时,与沿途各民族进行频繁的物资交流,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物资交换的规模、方式、品种。

《穆天子传》中还有 “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只”的记述。可见周穆王西巡的路线,正是当时西域到中原的“玉石之路。”

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记载,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而且,透过这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与当今考古发掘的玉器相对应,使我们清楚地窥探到黄河上、中游的远古父系部落与昆仑北坡母系部落之间是怎样以和田玉为载体沟通交往的。先民们从昆仑北坡的和田河流域向东西两翼延伸,把和田玉运送到遥远的中原。玉石之路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生生不息地延伸着、开拓着……

人类初期,有过一个几十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石器时代。原始人拿起的第一块石头,也许就是一块玉石。当它被握在远古人类的手里,它那如意的手感、柔润的触感、称手的力感以及特殊的光感都足以使它成为远古人类爱不释手的打击工具。这块玉石之器,也许正是凿开玉石之路的玉斧……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对玉石附加了审美的认识和文化的理念,这已标志着人类文明曙光的到来,玉石因此而渗入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古代人识玉之后,继而赋予玉以深厚的社会文化观念。在原始社会中,不仅用玉制作生产工具,而且用玉制作装饰和祭祀的礼器。

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述了玉的神话:“密山之上,丹水出焉,其中多玉膏,其源沸汤,黄帝是食。玉膏之所出,玉色乃清,五味乃馨,坚栗精密,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就是说,玉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食品玉膏生成的。它有五色,质地紧密坚硬,润泽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为食品,君子食用,可以防止不祥。这一古老的神话证明玉是何等的珍贵,它同中华民族的始祖、天地鬼神连在一起。难怪诗人屈原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就向往着“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山海经》里记载中华大地产玉有数十处,唯有昆仑玉最佳, 昆仑玉中唯有和田玉为上乘。

相传远古之时,共工撞不周山,天柱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烧,洪水不息,民不聊生,女娲炼以五色石补苍天,挽救了众生,又将补天石多余的碎块散落大地,“千样玛瑙万种玉”就洒落在昆仑山这座神奇的屋脊。也就是共工在此撞山,女娲在此补天,黄帝在此出生,玉石在此孕育。

这也许就是最早关于昆仑玉进入中原的记载。像昆仑山上无数谜团一样,除了神话传说,还有昆仑玉在世界屋脊上如何发散着温润的柔光。

君子比德于玉焉

玉石不仅仅是一种宝石,更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文化。

早在商、西周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均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财富的象征,使玉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无论祭祀、各种礼仪,朝见君王,都必须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规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的玉文化已有了极为丰厚的底蕴。

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制作各种礼器和饰品,用玉雕琢成合一、人神合体的奇异的造型,作为沟通天地人三界的祭祀神器。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龙、凤、虎形玉佩,其造型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有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并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饱和而又和谐精美的玉雕,成为达官贵人们权利财富的象征、文化审美的象征。

在无数光彩夺目的宝石中,惟有玉石被孔子比做“君子”。《论语》中记载了孔子手执玉圭的姿势。也正是这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周代末期,进一步完善、规划并提升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学说。此时的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玉文化来体现礼学思想。

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焉”。 在他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性和象征。也就是说玉有十一种好的品德:

1、温柔滋润而有泽于人,这是仁;

2、坚固致密而令人敬畏,这是智;

3、锐利、有气节而不伤人,这是义;

4、佩挂在身上使人行动有致,这是礼;

5、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悠长,戛然而止,这是乐;

6、虽有斑点掩盖不了其美质,同样,美玉也不会去遮藏斑点,这是忠;

7、光彩四射而不隐蔽,这是信;

8、气势如彩虹贯天,这是天;

9、精神犹如高山大河,这是地;

10、执圭璋行礼仪,这是德;

11、天底下没有不重玉的,这是道。

玉的所有品质皆为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高贵品质。所以,孔子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也就是希望君子守身如玉。

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玉器不仅是王权的象征,还成了君子人格化的代表。

正是在这种玉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古代君子佩玉之风大为盛行。上层贵族和士大夫纷纷佩戴各种形状的玉佩,他们在美玉的映衬下,享受着身为君子的荣耀。

孔子继承弘扬了西周时期玉文化的内涵,为后世开创了一套关于玉的全新的理念,这是一种笼罩在人文主义光芒下的思想,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感和丰富的伦理精神。

作为君子,具备这些品德是他终生的追求,而天然的玉器,又是上天的恩赐,必定凝聚了至高无上的特质,这正是君子需要比照和学习的最高境界。

玉之美德是指人呢,还是指玉呢,在中国文化中已经分不清了,人玉不分已是这个民族的一个特质的东西了。

玉石之路缠绕着丝绸之路

古人对玉有如此描述:“玉者,色不如雪,泽不如雨,润不如膏,光不如鱼。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中国覆十万之师,解三千之围。”

玉石之路的形成,通过玉石之路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六千年前古代文明发展的轮廓。后来西汉张骞通西域,走的就是玉石之路,他凿通的丝绸之路准确地说应该称其为“玉帛之路”。

“丝绸之路”兴起后,运往中原内地的玉料络绎不绝,是丝路贸易的重要内容。和田玉进入中原后,中国玉文化逐渐进入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代,和田玉自此被誉为中国玉的精英,更被儒家赋予它以“德”的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贯穿东西的“玉石之路”,也被称为“昆山玉路”、“和田玉路。”

汉代在甘肃设置的玉门关,以运输玉石而闻名,在汉以后的玉帛之路上更加繁荣。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归随汉使千堆宝,少答朝王万匹罗” 。

《汉书・于阗国传》载:“于阗国,王治西城。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户三千三百,胜兵二千四百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群君、东西城长,驿长各一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三千九百四十七里,南与若羌接,北与姑墨接。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今罗布泊),河源出焉。多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