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物化工行业发展

时间:2024-01-02 14:43:46

导语:在生物化工行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吉林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几大优势:

一、产业基础、结构优势明显

(一)石化产业链体系已经形成

吉林市化学工业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工及生物化工等在内的完整生产体系,成为吉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依托当地石油、天然气、玉米等原料优势和松花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中国石油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园区内已初步形成炼油乙烯、乙烯下游、丙烯下游、芳烃下游、乙烯副产利用、化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几大产业链。

(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

吉林市及周边地区石油资源量2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8300亿立方米,已探明石油剩余储量10.3亿吨,天然气储量550亿立方米。吉林市毗邻吉林油田,向北与大庆油田相邻,并与俄罗斯远东油田通过管道相连,原油供给充足。吉林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内,玉米常年产量2000万吨左右,商品量在1000万吨以上。因此,吉林化工园区发展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的资源优势十分突出,特色十分明显。

(三)产业基础良好、原料丰富

化工产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和吉林市的立市产业,是“十一五”及更长时期省、市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示范园区,园区内拥有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等在国内同行业占有重要位置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龙头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给园区化工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作为园区龙头企业的吉林石化是一家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有主要装置60余套,其中有16套装置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名,其中乙丙橡胶、丙烯腈、甲基丙烯酯甲酯等9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首位;高密度聚乙烯等3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二;丁苯橡胶等4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三;吉林燃料乙醇及吉林化纤主导产品有粘胶短纤维、腈纶纤维、化纤浆粕等六大系列450个品种,年综合生产能力45万吨。

目前,园区内化工生产企业近200家,产品品种超过1000余种,覆盖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其中,吉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百万吨乙烯项目(目前为85万吨/年)已经开工建设,依托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可为下游石油化工产业链提供丰富的基础原料;40万吨/年ABS项目的开工建设,为打造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合成树脂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丙烯腈现有产能42万吨/年,为建设国家碳纤维基地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吉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潜心研究,以自主知识产权研发3套装置达到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分别为碳纤维、甲基异丁基酮、高活性聚异丁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9套装置。园区主要企业均已采用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吉林化纤集团的长白山牌黏胶短纤维、黏胶长丝为国际知名品牌,吉化公司的ABS、丙烯腈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四)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备

化工园区目前已分别建成综合服务平台、就业培训及创业指导中心、基地后勤服务平台、初级金融服务平台、技术平台。其中,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主要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审批服务;初级金融服务平台包括财政注资的投资担保公司、有民间资本注入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公司、五大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建立化工公用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等。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捷

吉林化工园区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重要腹地的吉林市,是长吉图区域综合交通网络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是东北亚和新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区域,是东北亚各国联系的纽带,通过珲春口岸,与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朝鲜罗津港等港口群,以及与蒙古东部、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腹地紧密相连,是我国内陆进入日本海最近的区域,是东北亚经济区、大图们江经济圈、东北经济区叠加交集区。

三、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吉林化工园区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唯一的化工产业聚集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势头猛,化工产业实力雄厚,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化工生产、科研、原料、资金等生产要素。生产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计水平国内领先。

园区内骨干企业中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有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各学科及职业技术毕业生4000余人,可满足园区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园区内现有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化纤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吉林燃料乙醇试验室等11家省级科研机构,研发实力雄厚,每年进行科技创新投入超过15.4亿元。

四、基础设施完备,综合利用率高

第2篇

“十一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事业紧紧围绕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在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五年中,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0项:取得行业技术发明奖116项,科技进步奖1160项。回顾“十一五”以来的科技创新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围绕发展新型煤化工,集中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十一五”期间,行业技术创新最突出的亮点和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新型煤化工领域,集中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多项科技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为适应我国资源禀赋特征,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调整化工原料结构、实施石油替代战略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煤制化学品方面,我国自主开发建成了世界首套神华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程,今年8月一次投科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我国自主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完成了3万吨/年工业性试验,开辟了煤制丙烯的新途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已经打通全流程。探索出产业化的新路线。

在煤制油方面,我国自主开发并建成了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大型制油装置,神华年产百万吨级油品装置已进入长周期试运行;我国创新开发的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相继在内蒙鄂尔多斯和山西潞安等地建成了3套16万吨/年装置。对于实施石油替代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煤气化方面,我国在自主开发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曰处理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了曰处理2000吨级煤量的大型炉型。已投入工业化运行;自主开发的航天(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填补丁国内空白。

在多联产方面,我们突破关键技术,成功建成了世界首套24万吨/年甲醇和71.8兆瓦发电的煤电联产工业示范装置,实现了长周期运行。

第二,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形成了一批创新技术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0生产技术”,在万华宁波工业园成功实现产业化,这是在早期引进不成熟的万吨级技术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形成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技术,也是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的mdi装置,能耗比国际领先技术降低近10%,同等规模投资比国外低30%~40%,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世界mdi制造技术的领先行列。

重庆紫光与天津化工厂合作,对引进的蛋氨酸生产装置进行改造创新,通过技术集成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1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结束了蛋氨酸生产装置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聚苯醚生产工艺,于2006年底建成我国第一套1万吨/年聚苯醚大型工业化装置。

在自主创新方面,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三角集团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投资仅为国外的1/5~1/3,综合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脑油连续重整成套技术,打破了外国垄断,提高丁我国炼油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高性能纤维方面,经过攻关,突破了多项制备关键技术,目前我国碳纤维(相当于日本东丽公司t-300级)已实现千吨级规模,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芳纶1313及芳纶1414部分型号产品,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并投入工业化生产,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俄罗斯后第四个能工业化生产芳纶纤维的国家。

工程塑料方面,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突破工程化关键技术,已形成年产超万吨的聚苯硫醚树脂生产规模。可生产塑料级聚苯硫醚树脂产品,打破了巴统组织长期对我国聚苯硫醚生产技术和产品的限制。

合成橡胶方面,中石化集团经过技术攻关,开发出聚合级异丁烯生产技术,形成了万吨级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填补了国内紧缺的丁基橡胶生产空白,使我国七大通用合成胶种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第五,围绕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开发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们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新工艺,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石化产业,为行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氯碱行业开发的干法乙炔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电石渣浆污染和占地问题,实现了乙炔的连续生产,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和安全性,该技术已在全国应用38套。我国开发的低汞触媒技术是氯碱行业污染减排的重大突破,使触媒氯化汞含量由原来的10%以上降到6%以下,汞的消耗量和排放量也大幅度下降,此外,盐酸合成炉尾气回收、氯资源二次利用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应用。使氯碱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都有显著下降。

磷酸行业的磷酸余热回收技术已被18个企业的33台套装置采用,其中湖北兴发集团等5家企业磷酸产能达到147万吨/年,每年可节能34万t标煤,节水767万吨,节电1408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万吨、固体废弃物渣量18.3万吨,使磷酸行业的节能减排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精细化工行业开发的替代光气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从工艺源头上消除了安全和环保隐患,经10多家企业的数十个产品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南京工业大学开发的“不同工况反应分离集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中间体生产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和排放量。

“十一五”期间,不少石油和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多种化工产品联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子午胎企业采用充氮硫化代替传统的热水恒温硫化,胶料破碎代替烘胶等技术,节能效果明显。复合肥行业以高塔造粒代替转鼓和喷浆造粒,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各行业加快了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的应用,目前溴化钾吸收式制冷机组已在氮肥、炼油,氯碱行业普遍推广,变压吸附技术已在氮肥,聚氯乙烯生产中广泛应用。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工业冷却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不仅在石化,化工行业,而且还在;台金、电力等其他行业广泛应用,建成高浓缩倍率(5倍)工业冷却系统示范装置75套,实现年节约和减排水3100万吨。

第六,围绕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开发研制一批重大技术装备

镇海炼化依托现有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发挥资源优化和炼化一体化优势,百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首次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15万吨/年裂解炉、大型裂解气压缩机组、大型乙烯压缩机组、大型丙烯压缩机组、大型迷宫式压缩机、大型冷箱及20万吨/年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等关键设备,乙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8%。10套装置中有6套装置全部采用

求;五是要大力发展生物化工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满足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材料、新能源的迫切需求,突破资源制约,夯实发展基础。

第三,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

“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节能减排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特别是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gdp单位能耗降低40%~45%,按照这个要求,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递减4.07%,化学需氧量下降8%,氨氮排放量下降15%,工艺过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环境对行业发展帥制约,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第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化学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9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以化学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专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多种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发展型学科,化学工程与数、理、化等基础自然学科联系紧密,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使我国化学工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必须努力提高我们高校化工类教育质量,努力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工人才。

一、高校化工专业现状

20世纪前叶,一批重大化学工艺出现使得化学工程这个学科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而煤和石油迅速发展也要求有透彻的理论指导与专业知识,因此作为化学工程的一级学科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各大地方院校中,绝大部分开设了化工工程专业及其类似专业,为我国化学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化工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成为我们亟待改革教学模式的原因。

(一)化学工程与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发展

化学工程涉及面广,且涉及品种多、数量大,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载体”和“桥梁”。而化工在学科上与材料、能源、化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应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培养专业化、多样性复合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与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有所脱节,学科交叉引起专业界限的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在仅仅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把握,更应着眼于未来,打造化工与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就业观念和培养模式改革

这就要求高校化工教育人员转变教学模式,从化学教育深层理念创新入手,扩大学科内涵,改变教学设置和教学方法,开展以理论教学作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化工学科教学质量。

就目前情况来看,“平台加方向”实为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与实践等教学项目为依托,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压缩冷门内容,采取专业互补的形式,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增加知识含量。此外,化学工程专业应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不同种类的培训基地,在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前提之外,尽可能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便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教育模式落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教学模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承担新领域开发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任。高校教学仍然遵循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工业的热情,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针对上述情况,未来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方面有所改变,适应当今社会对化工人才的要求和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说来,可从基础专业知识和课程改革入手,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

(一)适应社会发展,拓展专业外延和内涵

1.重视新兴专业,与社会接轨。近年来,高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化工与新能源等发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抓住当前发展契机,重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努力调整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接轨。特别是生物制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作为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这些都是当前化学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领域。高校教育应及时了解行业最深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

2.把握发展趋势,发掘专业内涵。化学工程最早包括“化学工程”、“化工自动化”等几个板块,但就目前的形式看,仅仅围绕这几个传统板块展开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产业发展现状,应在原有基础上发掘专业内涵,确保传统人才培养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根据信息技术在化工领域应用的愈加广泛的特点,一方面将其纳入传统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与信息学院、生物学院等展开合作,探索和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化学工程焕发新的生机。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美、英、德等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早就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也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输送符合国家和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紧跟世界发展步伐,也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来把握。尤其当前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导致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毕业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

1.变革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质量。本着务实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高等院校,特别是石油高校应认真梳理与优化传统化工课程,同时根据现代化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打造适应化工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高校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更要抓住重点,利用化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拓展化工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理,以满足新形式下的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要求。

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也是当下高校发展需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如何将枯燥的原理课程讲得精彩、生动,培养学生对于化工产业的热爱并激发学生投身化工实业的热情,这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化工专业毕业生对高校教学效果等评价中,与世界总平均值相比,中国化工教育只有教师优秀与敬业精神一项略高于平均值,而包括教师激励作用、就业所需课程深度、授业满意度以及课程组织优劣等其他四项评选,中国的得分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值。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学生学习化工专业愉悦程度仅仅为67%,这一成绩远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同类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也给我们化工教育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2.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条件,从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利用现有实验室,开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习教学作为化工专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必须积极的组织实习教学,建立高效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人才输送等渠道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优良育人环境。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过去往往过分强调“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过分强调“教学”,而忽略了“教育”。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学专业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应有的动手操作能力,或者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最终不得不背弃自己所学专业。西方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中国目前这种情况则相当突出。我们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将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作为基础知识领域外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可迁移性技能是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外,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学生可通过良好的素质进行自觉地学习与提升,很快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与就业环境,这是高校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为辅线,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与企业放心人才。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来自知识经济与新科技革命的冲击和挑战,科技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对高校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油院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院校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遵循原有学科基础上,依托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大背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从而保证高校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是以专项企业债券形式,实现重点领域“点对点”融资支持

企业债券的最大特点是募集资金指定项目用途,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点对点”融资支持。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出台了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改造、绿色债券等七个专项债券发行指引,这些专项债券是在企业债券制度框架内“量身定制”的债券品种,主要是针对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特点,统筹各项债券支持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相关领域并发挥示范效应。2016年,上述专项债券核准规模达到1115.1亿元,其中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495.2亿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248.8亿元,有力支持了相关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此外,为积极支持企业降低杠杆率,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率先推出了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品种,支持符合条件的实施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债券,债券资金与债转股项目直接挂钩,解决债转股实施机构的融资难题。

二是开展融资政策巡讲,打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地推动融资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1月启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融资政策巡讲,巡讲专家包括研究机构、企业债券技术评估机构、证券公司负责人等,巡讲内容既包括企业债券的政策解读,也包括债券的实务操作和典型案例,巡讲对象为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分管融资工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企业有关负责人。截至2016年底,巡讲已覆盖17个省区市,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巡讲工作。此次巡讲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各地高度重视,平均每场参加人员超过300人,巡讲过程中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和政策答疑,受到了各方尤其是债券发行人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三是简化申报审核流程,主动探索向企业债券发行注册管理制过渡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企业债券的受理和业务接待全部在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实行阳光审批,并在60个工作日内按时办结。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探索企业债券由核准制向注册管理制过渡的有效途径,将企业债券审核中的合规性审核、财务指标审核等技术评估工作委托中央结算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两家技术评估机构负责,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评估规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则集中精力负责品种创新、准入和信息披露相关规则的制定。

四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企业债券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方式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企业债券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开发完成了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并上线运行,整理了相关机构的基础档案资料和债券业务数据。二是开展了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通过案例评价、社会信用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发行人评价、技术评估和登记托管机构评价、市场机构评价、专家评价等多个评价维度,对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在债券承销、发行和存续期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评估,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纳入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以督促相关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和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