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5:03:07
导语:在统计学特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语文教学 知识系统 个性化教学
中职语文学科是中职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给学生正确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课程。努力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普通院校的语文课程不同,中职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系统特点。本文先分析中职语文知识系统特点,接着分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希望能为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献出绵薄之力。
一、中职语文知识系统特点
2009年,国家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职院校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初、中级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这类技术人才要能够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需要。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应该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展开,以就业为本位,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夯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语文学科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工具。从目前来看,中职语文知识系统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鉴于中职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劳动者,使学生具备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并非是要培养文学、语言学等专门人才,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语文知识和能力,为他们学好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2、中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没有非常强烈的兴趣。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依靠教材内容,中职语文教师要为他们安排特色鲜明的、为专业学习服务的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的语文知识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方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3、普通学校的语文知识系统多注重文化性与逻辑性,但是中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所以中职语文知识系统要以就业为本位,凸显社会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的要求,比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使中职生树立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诚实守信的人生理念。
二、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
鉴于中职语文知识系统的特点,要进行个性化教学科从以下几点入手:
1、科学管理课堂教学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坚持个性化教学,必须做到有的放矢,要明确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盲目性。从中职一年级开始,直至学生毕业,中职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确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总目标以及这些总目标如何分解到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个单元,甚至每一堂课。教师可以用一种直观的、简洁的形式,如目标树、目标表格等形式把它们画出来,以随时检验自己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他们这三年必须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认知等各方面的目标以及各分解目标,并随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检验这些目标的达标情况,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加强听说训练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趋繁荣,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信息交流的日趋广泛,听、说能力已成了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中职生不管是升学去外地读书,或是不升学去外地打工,没有基本的听、说能力是举步维艰、苦不堪言的。听、说技能已成了中职生最基本的语文素质,成了学生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鉴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读报、讲故事,然后让学生写内容提要,写故事梗概,找中心论点等各种形式训练听力,把听与写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谈心、问答、辩论,把听与说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写作和说话能力。
3、开辟语文第二课堂
针对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课堂封闭等现状,我们必须坚持“大语文”教学观,打开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进生活去学习语文。我们根据中职生学生知识面窄,底子薄,综合能力、听说能力低等特点,在课外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课外阅读活动为主,开展包括朗诵、读报、讲故事、景物观察等活动,在高年级或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可开展社会调查、问题研讨会、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演出、影视评论会等活动。一言以概之,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需根据教师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水平而定,但无论如何课外阅读都应成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总之,课堂教学质量低是语文教学的通病,但中职语文教学尤为突出。中职语文知识结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听说训练,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层层深入,使中职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樊琦(1981年12月)、女、汉族、籍贯湖南衡阳、东莞理工学校、中级讲师、硕士、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方;;语文个性化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04期
2马红丽;;语文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道路[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04期
3付怡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年04期
4梁泳虹;;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上);2010年07期
5黄云霞;;浅议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6李冬梅;;语文教师的个性与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J];科学大众;2007年06期
意识障碍是溶栓禁忌证吗?
目前关于意识障碍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疗尚无充分证据,各国指南亦均未明确指出意识障碍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疗。临床中常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来指导溶栓患者选择。美国指南未明确提出NIHSS评分上限,指出评分>22分者多预后不良。欧洲指南不推荐NIHSS评分>25分者接受溶栓治疗,且大多数临床试验排除了NIHSS评分<4分者。
综合上述指南,考虑对NIHSS评分在5~25分的患者可予溶栓治疗,而此范围包括了一部分轻度意识障碍的患者。轻度意识障碍可能不是溶栓禁忌,而对昏迷患者一般不行溶栓治疗。临床应根据指南推荐的溶栓适应证、禁忌证选择患者。
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证吗?
心源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病情更重,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转化更常见,预后更差。目前并无证据支持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证,指南亦未指出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需注意,如患者病情太严重或神经影像学提示大面积梗死,则不建议溶栓治疗。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是否抗凝,何时开始抗凝?
目前,欧美指南都不推荐缺血性卒中(包括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抗凝治疗。我国指南亦提出,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Ⅰ/A)。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处理原则与其他卒中亚型一致。急性期过后可开始二级预防(如抗凝治疗)。而目前对急性期的定义尚不统一(一般为2周,轻型为1周,重型1个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后,可较早开始抗凝治疗。而对重症或神经影像学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于数周后开始抗凝治疗(如4周),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处理。
进展性卒中急性期是否应抗凝?
进展性卒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专家认为,进展性卒中概念的提出并未改变医生的临床决策。
现有研究结果未提示抗凝治疗可使进展性卒中患者获益,指南亦未提及进展性卒中的抗凝治疗。进展性卒中与一般缺血性卒中处理原则相似,是否应予抗凝治疗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除非有充分理由(如高凝状态等),一般不予抗凝治疗。
后循环梗死溶栓时间窗是否需要延长?与前循环梗死有无不同?
部分学者认为后循环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70%~80%,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故提出对后循环梗死需要延长溶栓时间窗。然而,目前(自磁共振成像广泛应用后)研究证据显示,后循环梗死和前循环梗死在危险因素、病因、预后等方面并无很大差异。
我国指南建议,发病24 h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Ⅲ/C)。
关键词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 治疗
中文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号:C 文章编号: 1006-1533(2012)22-0038-0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国内统计ITP占儿童出血性疾病的25.1%。急性ITP常见于2~6岁儿童,血小板减少通常是严重的,但出血征象却是轻微的。病程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月,平均4~6周[1]。约有10.0%~30.0%发展成慢性ITP(CITP),其病程>6个月,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为主要临床特点[2],现将其病因和治疗进展分述如下。
1 病因
1.1 病毒感染
目前ITP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机体免疫紊乱有关。现已发现十余种病毒与ITP的发病有关,其中有风疹、麻疹、水痘病毒或上呼吸道感染,另外有报道由HIV、CMB、EB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parovirus、B19等病毒感染引起 [3]。病毒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为:①病毒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形成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②病毒抗体通过分子拟态(Molecular mimcry)机制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或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血小板破坏;③病毒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到血小板巨核细胞上使其破坏增多;④病毒可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形成核内包涵体,使血小板生成减少[4]。另外据寿黎红等报道,活动性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亚群明显增高,CD4+/CD8+比值降低,提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参与了ITP的发病病程[5]。
1.2 疫苗接种
部分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发生于疫苗接种后,多见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天花病毒的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一般认为疫苗的接种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促发因素。Neaw等报道7例接种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儿童,经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及激素治疗后缓解。Black等回顾性分析了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三联减毒活疫苗(MMR)的接种与儿童ITP的关系,他们将接种疫苗6周内的儿童作为研究组,未接种疫苗及接种疫苗后超过26周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发现接种MMR疫苗6周内的儿童发生ITP的危险性高于对照组,但MMR的接种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很低,仅有1/25 000[3]。
1.3 药物相关
对于发病前有服药史的血小板减少患儿,应考虑到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常见的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奎宁、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以及抗生素(头孢菌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红霉素)等。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不论病因是否确定,均应立即停用一切药物,即使有些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很小[3]。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简称Hp)是寄生于人类胃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Hp感染不能直接导致ITP发病,其诱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是ITP发病的真正原因。某些Hp细菌株表达Lews(Le)抗原,而Le抗原则结合在血小板表面诱导抗Le抗体产生,导致血小板破坏,特定基因型Hp,尤其是表达细胞毒素的相关蛋白(CagA)的Hp菌株感染,能够形成长期的免疫刺激。通过CagA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的相似性诱发免疫交叉反应的途径诱导机体发生免疫紊乱,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从而导致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另外糖皮质激素治疗及Hp根除治疗有助于血小板的恢复,这些对ITP有肯定的疗效,提示本病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6]。Estrada—Gomez等的[7]研究表明,Hp在慢性ITP(CITP)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的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指出ITP与Hp的感染没有明显相关性。Michel等[8]也认为Hp在ITP的作用不肯定。因此,Hp与ITP发病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论。
1.5 脾在发病中的作用
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产生于脾脏,其他淋巴组织和骨髓也可能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的重要场所。目前认为ITP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器官是脾脏、肝脏和骨髓,其中脾脏最为重要。正常脾脏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阻留了人体1/3以上的血小板。ITP患者脾脏中IgG的含量是正常对照组的5~35倍,抗血小板抗体与相关抗原结合后被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和破坏增加。大多数ITP患者进行脾切除后,血小板计数立即升高也说明了脾脏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有些患者脾切除后仍复发,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此可能与淋巴组织和骨髓仍能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并成为血小板的主要破坏场所有关[9-11]。
2 治疗
2.1 急性期
2.1.1 治疗方法
①急性期出血较重或血小板过低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外伤、注意控制感染、局部止血等处理。②避免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3]。
2.1.2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主要应用于两方面:①对于皮肤出血点不多,出血不是很明显,血小板
2.1.3 丙种球蛋白的注射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可以通过封闭受体避免血小板被吞噬细胞破坏,并可抑制免疫反应,使血小板抗体减少,剂量为每次1 gm/kg,每天1次,用1~2天,95.0%的患者注射后有效,1天内血小板数可回升,维持数天至数周,副作用少见,偶有头痛、呕吐等无菌性脑膜炎[11]。
2.1.4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并不能提高血小板的计数,因输注的血小板同自身血小板一样被迅速破坏,应尽量避免。然而,如患者有严重出血,输注血小板即使不能提高血小板计数,对患者也是有利的。在应用IVIG和静注糖皮质激素后输注血小板是有裨益的[1]。
2.2 慢性期
2.2.1 IVIG
IVIG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通过Fcr受体(FcrR)吞噬致敏血小板。阻断活化型FcrR或上调抑制型FcrR均可有效减少血小板的破坏,用量同急性期[12]。
2.2.2 抗Rh-D抗体
抗Rh—D免疫球蛋白可封闭网状内皮细胞的Fc受体,从而干扰血小板的破坏,起效较IVIG治疗稍慢,但持续时间长,适用于Rh-D(+)的难治病例,对多数患者有效。因CITP患儿有部分可自行缓解,在起病1年内使用Rh-D免疫球蛋白有可能避免脾切除。副反应包括一过性的发热、头疼以及轻度溶血和combs反应阳性[11]。
2.2.3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激素治疗无效者或脾切除后又复发者可使用:①长春新碱1.5~2 mg/m2(最大剂量不超过2 mg/次)进行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4~6周为1个疗程。②环磷酰胺2 mg/(kg·d)口服或300~600 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多在2~6周即有效,如8周无效可停药,有效者可继用4~6周。③硫唑嘌呤2~2.5 mg/(kg·d),一般1个月后方可显效[1]。我国学者观察30例难治性ITP后认为,硫唑嘌呤有效率为80.0%[14]。
2.2.4 D20单克隆抗体(Yituximab,美罗华)
本品可清除B淋巴细胞以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可用于难治性ITP,约一半人有效,用量为375 mg/m2。每周1次共使用4次[11]。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尝试使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CITP,并取得成功。意大利Zaja等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以小剂量(100 mg,每周1次,连续4周)治疗28例成人ITP,总有效率(血小板>50×109/L)和临床缓解率(血小板>100×109/L)分别为75.0%和43.0%,中位起效时间和中位临床缓解的时间分别为31 d和44 d,提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CITP具有与标准剂量治疗相似的疗效[15]。
2.2.5 环孢素
一种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的强效免疫抑制剂,通过与细胞内免疫嗜素亲环蛋白结合,抑制辅T细胞活化及对白细胞介素的反应性,主要用于预防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病。用法为5~6 mg/(kg·d),一般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如用2周无效可增加剂量至10 mg/(kg·d),如使用4周仍无效,则停药,如治疗有效时,环孢素也逐渐减量,全疗程要3~6个月[16]。
2.2.6 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及发育成熟
血小板生成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剂量300 u/(kg·d),连用14 d。此药对白细胞和红细胞无明显作用,对难治性ITP的疗效尚有待研究[17]。
2.2.7 细胞保护剂
氨磷汀为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目前用于治疗难治性ITP,用量为200~300 mg/m2,连续5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之间停药2 d,连续4周期为1个疗程。范辉等对17例ITP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为100.0%,有关不良反应为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和打喷嚏[18]。
2.2.8 联合免疫抑制剂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见效快,可克服单一用药剂量过大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问题。有学者用硫唑嘌呤+泼尼松+左旋咪唑(IPL方案)联合治疗16例难治性ITP患儿,结果显示IPL方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显效率为68.7%,仅3例复发。因此IPL方案是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之一[19]。
2.2.9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Neefjes等[20]前瞻性观察了47例儿童CITP患者,其中3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抗幽门螺杆菌治疗3个月后,2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李慧等[21]报道对HP-cagA蛋白抗体阳性的CITP,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其有效率为76.9%;而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为30.8%。Ferrara等[22]报道了31例儿童CITP,其中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CITP均无帮助,提示治疗无效。因此对CITP患儿是否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尚无统一意见。
2.2.10 脾切除
脾切除指征 ①经以上正规治疗,仍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或急需外科手术者。②病程>1年,年龄>5岁,且有反复严重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或依赖大剂量皮质激素维持,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③病程>8年,血小板持续10岁,药物治疗无效。国外有学者对33例脾切除的难治性ITP患儿分析结果显示85.0%的患儿血小板完全或部分有效,而15.0%的患儿无效。另外有3.0%的患儿得了严重败血症,虽然如此,脾切除术仍可作为CITP患者的最后治疗方案[23]。
3 预后
急性ITP患者大都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ITP,而CITP治疗较为困难。国内有学者认为骨髓巨核细胞数与ITP预后密切相关,其可以作为早期判断小儿ITP预后的有效指标。乔丽泮等的[24]研究表明,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增高者,提示急性ITP患儿发生CITP的危险性高,预后不良。任殿钦等的[9]研究结果显示初诊时巨核细胞数越多,急性ITP患儿预后越好。黄晓红[23]的研究表明ITP患儿对IVIA治疗反应差是预后不良的主要指标。与预后有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年龄、骨髓巨核细胞数、治疗方案、病程、治疗血小板止升或恢复时间。
4 结语
I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对于急性ITP患儿,应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其转化为难治性ITP。而对难治性ITP,目前虽可采用抗Rh-D抗体、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D20单克隆抗体以及氨磷汀(细胞保护剂)等治疗方案,但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总体治疗应个体化,应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情况选择而定。
参考文献
[1] 沈志坚主译. 血液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24-225.
[2] 沈晓明, 王卫平. 儿科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64-366.
[3] 李家增主编. 血小板疾病[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65-169.
[4] 周璞, 侯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细胞免疫机制[J]. 2003, 24(9): 502-503.
[5] 寿黎红, 张慧英, 潘月芬, 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表达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 31(3): 188-189.
[6] 池肇春, 亓玉琴, 董全江.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 265-266.
[7] Estrada-Gomez RA, Parra-Ortega l, Martinez-Barreda C,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rombocytopenia: a single in stitution experience in Mexico[J]. Rev Invest Clin, 2007, 59(2): 112-115.
[8] Michel M, Cooper N, Jean C, et al. Does Helicobacter pylori initiate or perpetuate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Blood, 2004, 103(3): 890-895.
[9] How M, Peng J, shi Y, et al. Mycophenolate mofetil(MMF)for the treatment of steroid resistant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e[J]. Eur J Haematol, 2003, 70(5): 353-357.
[10] 任殿钦, 高红, 李志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外周血象及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3, 11(2): 199-201.
[1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诊疗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37(1): 50-51.
[12] 庄思齐主编. 儿科学[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616-618.
[13] Mowzak A, Theodoropoulon M, Gianakopoulos I, et al.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1 and Th2 cytokine genes in childhood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e(ITP)at prsentation and their modulation by intravenous immnoglobulin G (IVIG)tretment: their role in prognosis[J]. Blood, 2002, 100(5): 1774-1776.
[14] 赵晓飞, 万鼎铭, 刘少君, 等. 硫唑嘌呤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 3(1): 107-108.
[15] Zaja F, Battista ML, Pirrotta MT, et al. Lower dose rituximab is active in adults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Haematologica, 2008, 93(6): 930-932.
[16] 张敬宇, 杨琳. 环孢菌素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J]. 医师进修杂志, 2004, 27(17): 32-33.
[17] 姜杰玲, 赵永强. 血小板生成素临床研究[J]. 医学研究通讯, 2001, 30(12): 28-31.
[18] 范辉, 朱宏丽, 李素霞, 等. 氨磷汀治疗1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 16(1): 192-196.
[19] 陈纯, 黄绍良, 方建培. 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J]. 中国小儿血液, 2002, 7(3): 119-121.
[20] Neefjes VM, Heijboer H, Tamminga RY. H.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hood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Haematologica, 2007, 92(4): 576-576.
[21] 李慧, 张晋林, 王晓东, 等. 高毒力株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临床疗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 32(3): 201-202.
[22] Ferrara Ml, Capozzil L, Russo R, et a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platelet count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Hematology, 2009, 14(5): 282-283.
[23] 黄晓红.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不同的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6(8): 21-23.
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在当前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满足了当前人们对汽轮机组使用的相关要求,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国在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该设备缺少创新设计能力,而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都是依赖着外国进口的机械设备,因此这就使得我国的超超临界汽轮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于是,我们为了保障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正常使用,就要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下面我们就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学特性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发电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追求着高生产、高利用,人们就将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应用到其中,从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根据我国相关的数据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发电国家现在已经将超超临界汽轮机集中应用到发电厂当中,这样不仅使得电力生产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电力资源的相关要求。但是,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超超临界汽轮机蒸汽温度的不断提升,转子的振动幅度也越来越大,这就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正常运行有着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其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大幅度的降低。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在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组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因此为了保障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工序性能和工质参数,使其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就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汽轮机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容量、高参数的汽轮机组都有着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降低了单位功率建设造成,使得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第二,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第三,有效的提升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
一般来说,汽轮机的转子与静子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间隙,同时采用密封结构,减少工质在压差作用下通过间隙的泄漏损失。汽轮发电机中,转轴穿过汽缸的轴颈对应的位置以及动叶顶部与汽缸内壁对应的位置都设有密封构件。迷宫密封的作用是减少汽轮机转子与静子间的泄漏量损失,提高汽轮机的效率。迷宫密封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接触、不需、工作可靠等原因是目前旋转汽轮机中应用最广泛的密封形式。比如 600MW 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转子的 80 多道轴端密封和 100 多道级间密封都采用了迷宫密封。
二、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的优化
在设计时优化了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的结构参数,增强了气流激振力对转子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就是实现其多功能化。设计结构上的优化如下:
(1)增加密封齿组数。密封流道曲折,增加了气流流动阻尼,使得气流与转子之间的作用效果更加突出。在理论上,密封齿组数越多密封效果越好,高压气流对转子的作用越明显。
(2) 两端轴承座设计成可调机构。 由于现有的 Muszynska 密封力模型分析,我们可知气流激振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转子在密封腔室内偏置,导致密封腔室内流场分布不均匀,产生不均匀的流体压力,当流体激振力达到一定的幅值时,可导致转子出现气流激振。因此,我们可以在实验台工作前预加上转轴偏心,使转子在密封腔室内存在一定的偏置量,以增强气流激振力的效果。
(3)一般进气管是径向进气结构,为了增强气流激振力的作用效果,在径向进气结构的基础上又设计增加了切向进气结构。不但可以增加气流的周向速度,提高气流激振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以通过施加反向气流抑制气流激振;同时在周向上增加了进气管的数量,可以模拟大流量进气和小流量进气等不同的工作状态。
(4)密封齿径向间隙可调节。为了定性研究气流激振力机理,我们把密封齿设计成径向可调机构。通过密封齿调节机构,我们可以进行密封齿的径向微调,改变密封腔室内的流场,从而影响密封腔室内的气流激振力。
(5)增加了更好的密封效果。由于现有储气罐的容量有限,为了能够延长的供气时间,我们在设计时注意了实验台上有可能泄漏的部位,优化密封结构,防止实验台在密封结构以外的部位泄漏气流,确保储气罐提供的气流绝大部分通过密封腔室泄漏出去。
三、结论分析
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针对密封实验台具体情况,设计一种精确并且方便的可调机构。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密封压差、不同密封偏心、不同密封间隙下气流激振的影响研究,通过实验测得不同密封参数下的一阶临界转速得到如下结论:
(1)当高压气流通过转子-密封系统时,作用在转子上的气流力对转子临界转速有影响。随着压差的增大,密封-转子系统的一阶段临界转速增大,并且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
(2)当高压气流通过转子-密封系统时,随着密封偏心的增大,密封-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增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组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发电自己工作性能的提升,还使得整个电力资源的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有着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满足了当前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不过,从当前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还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来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昆明地区; 冬季; 儿童; 呼吸系统; 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70-02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住院患儿中,上、下呼吸道感染占60%以上,绝大部分为肺炎[1],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2]。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一个主要疾病,对儿童缺课、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医疗保健资源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3]。本文笔者分析昆明地区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诊断标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咽充血,肺部听诊一般正常;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呕吐等,肺部可闻及散在干音和粗中湿音;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音。
1.2 检查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实验测定肺炎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1.2.3.型特异性IgM,按阳性标准判断结果。采用凝集法测定血清结核抗体IgG,按阳性标准判断结果。
1.3 研究方法
对96例住院儿童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96例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46例,男女比例1.1∶1。年龄1个月~14岁。其中6岁12例(图1)。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炎5例,肺炎79例。
2.2 临床表现
发热67例,咳嗽89例,痰量多27例,喘息17例,青紫8例,气促14例,呼吸困难2例,呕吐22例,食欲下降53例,腹泻11例。既往有呼吸道感染史21例。
图1 昆明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年龄分布图
2.3 体征
发热27例,呼吸增快86例,心率增快42例,三凹征阳性8例,肺部干湿性音阳性56例。
2.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12×109/L,13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4~6岁儿童>70%,4~6 d到4~6岁>50%;19例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4~6岁儿童>40%,4~6 d到4~6岁>50%;61例血常规,无改变9例,CRP升高>10 mg/L,21例血沉增快,男
2.5 呼吸道病原学9项结果
96例病例中,阳性41例,检出率42.71%(图2),6岁6例(图3)。肺炎支原体33例(34.38%),6岁4例(图4)。乙型流感病毒13例,腺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1.2.3.型4例,混合感染17例(图5)。
2.6 痰培养结果
细菌耐药情况,详见表1。
2.7 影像学结果
29例表现为肺间质改变,51例支气管肺炎改变。
2.8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全部痊愈出院。
图2 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呼吸道病原学9项
注:阳性标本显示2个以上绿色荧光细胞,胞浆呈现明显的绿色荧光,胞核无荧光;阴性标本呈红色细胞
图3 呼吸道病原学9项阳性儿童年龄分布图
图4 肺炎支原体阳性儿童年龄分布图
图5 呼吸道病原学9项阳性中的病原学分布
3 讨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常以发热、咳嗽、食欲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第一位病因,同时需警惕病毒感染。掌握儿童的生理特点,配合辅助检查可早期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明确病原菌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应提倡多种病原学联合监测,不滥用抗生素,强调适当的选药,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给药途径,适当的疗程。
表1 痰培养主要病原菌药敏耐药率 %
抗菌药物 大肠埃希菌 肺炎
克雷伯杆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肺炎
链球菌
青霉素 - 50.00 100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0 - - 0
β-内酰胺酶 - - 100 -
哌拉西林 100 - - 1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0 - - 50.00
氨苄西林 100 - - 100
氨苄西林/舒巴坦 37.50 - - 50.00
头孢噻肟 75.00 33.00 - 100
头孢他定 0 - - 50.00
头孢吡肟 0 - - 50.00
头孢唑啉 75.00 - - 100
头孢曲松 75.00 33.00 - 100
头孢西丁 - - 66.00 -
头孢哌酮/舒巴坦 0 - - 75.00
磷霉素 0 - 0 25.00
庆大霉素 0 - 0 50.00
四环素 25.00 100 0 50.00
美罗培南 0 50.00 - 0
亚胺培南 0 - - 0
厄他培南 0 0 - 0
氨曲南 0 - - 50.00
阿米卡星 0 - - 0
复方新诺明 25.00 100 0 100
环丙沙星 0 - 0 0
左氧氟沙星 0 0 0 0
ESBLS检测 75.00 - - 100
万古霉素 - 0 0 -
红霉素 - 100 66.00 -
克林霉素 - - 66.00 -
苯唑他林 - - 66.00 -
注:“-”药敏实验未做
参考文献
[1]沈晓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9-272.
[2]陈文冰,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253-257.
关键词:视觉形象设计;本土化设计;美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48-02
一、现代企业导入VI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的竞争较为复杂,一般的来说有资源和信息竞争,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视觉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非常重要,它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综合形象,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对内可以提升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的综合发展打下强有力地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VI系统的开发实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感染受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同感。
放眼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一流的企业,都无一例外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这些视觉形象设计的高度一致性,强大的视觉感染力增强了人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这些企业能够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中脱颖而出,无疑完善统一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对企业的形象宣传更为有利。
我国珠三角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关系,能够在经济发展之初就很好的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发展之路,导入视觉形象设计系统,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现代化企业早日与国际接轨,做大做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珠三角本土校园视觉形象建设中VI系统导入的市场调研
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毗邻港澳和特区城市,经济上发展迅速,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珠三角随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大批民营私企为繁荣经济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民营私企发展到一定程度,产值和利润的上升空间就产生了瓶颈,投资方就必须从发展企业的文化入手,综合考虑开发和建设企业自己的CI 文化,从而使企业良性快速的发展。
私企VI系统开发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企业在开发VI系统前要做足市场调研工作,市场调研要设置好相关问题,将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通过设置问卷,讨论调查等方式来讨论清楚,将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各种宣传的手段广而告之,让其深入人心,取得消费大众的内心共鸣和认可,进而结合调研的结果综合考虑设计开发出一整套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视觉形象系统。调研工作还要注意调研采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受众对该品牌的心理预期和诉求。
珠三角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企业无形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理念带入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中来,这些学校校园视觉形象的设计及开发必然要考虑投资方企业的经营理念及综合形象,其次该地区校园VI系统的导入还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现象,最好吸收该区域的本土文化,大胆设计出既有本土文化风格又不脱离时代气息的视觉形象,这样才会设计及开发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校园视觉形象系统来。
三、本土化校园VI系统建设及导入的方法
(一)注重研究本土传统文化及经济发展现状
本土化的校园VI系统建设必须注重研究本土的传统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首先本土的校园根植于本土的地域文化圈中,其发展受到地域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政府政策的影响、校园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土招生生源及就业企业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作为民办院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能脱离本土文化而存在。以珠三角民办高校为例,珠三角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人杰地灵,独特的环境滋生了岭南文化,该地区的民办高校视觉形象设计最好要深入研究本地的民俗民风,挖掘本地区岭南文化的精髓,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企业文化来开发视觉形象系统。其次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艺术设计产业在全国较为发达,港、澳、台开放的多元文化对该地区设计思潮冲击较大,他们的兼容并蓄的设计思潮传统也应该为珠三角设计企业所学习和吸收,在开发本土企业视觉系统方面值得深入探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本土文化的开发可以一起发展繁荣,这两种情况互相促进并不存在矛盾。
(二)VI系统的开发注重传承企业文化理念
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是该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可以让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大众对该企业的认可度广泛提升,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和企业文化理念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珠三角民办高校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更需要渗透投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投资方自然希望能够在办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带入到高校教育中去,进而起到宣传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以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VI系统的开发要联系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成果
传统的企业VI系统开发只注重丰富的企业内涵延伸,注重标志设计的高度辨识性,强调企业文化特色,其实这个做法比较片面,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关系应该比较紧密才行,尤其作为以发展理工学科为主的民办高校更应该突出这一点,高校除了育人这个功能以外还兼有研发和传播高新科技成果这个功能,那么在其自身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方面更要注意,寻求高端新颖的设计材料和一流的设计团队,注重视觉形象设计的多样化推广,要注重设计对象和其他产品的联系,让设计对象有较好的外延性和衍生性,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科的交叉性。
四、珠三角民办院校VI系统设计的美学形式特色(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
珠三角众多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它们承担着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而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高校大多数在开发现代化的VI系统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只是拥有最基本的学校标志设计,在具体的应用设计部分做的拓展还很少,有的应用设计部分的使用非常的不规范,存在着多套不同风格的应用方案,或者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藉由各种集体活动由非专业设计师设计了很多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应用设计,使观众产生视觉认知的混乱,这其实对高校的品牌形象树立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是一种设计倒退现象,目前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
广东科技学院是珠三角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借助这个机会,从众多应征稿件中选出了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理念特色的标志设计,该标志设计以蓝色圆形设计为主,体现出科技发展和展望未来两个理念,含义较为丰富,也较好的把投资方和学院的关系做了全方位的诠释。从构成上看,外圆和内部的弧形发射线设计使图形动静结合,延伸了视觉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蓝色和白色构成使观众视觉心理上联想到高科技,标志设计的可移植性和衍生性比较好,这些为整合学院资源进行应用部分拓展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PTEN;DNA甲基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的活化、增殖等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形成的中心环节。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AS的独立危险因子[1],可以促进VSMCs的增殖[2]。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缺失性基因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 在细胞的生长、存活、迁移、分化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Hcy是否通过影响PTEN DNA甲基化影响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用Hcy干预VSMCs,检测PTEN mRNA、蛋白表达其启动子区 DNA甲基化水平,为今后研究Hcy导致AS的发生发展机制打下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原代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由本实验室培养;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酶购自Hyclone公司;逆转录试剂盒及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购自Fermentas公司;TRIzol试剂购自Invitrogen公司;DNA抽提试剂盒购自北京百泰克;DNA甲基化修饰试剂盒购自美国ZYMO RESEARCH;兔抗人PTEN抗体、兔抗β-actin、辣根酶标记羊抗兔IgG 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原代细胞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培养与鉴定 采用于海娇[2]等方法培养及鉴定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
1.2.2荧光定量PCR检测PTEN mRNA的表达 将上述转染pEGFP-PTEN的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行荧光定量PCR检测PTEN mRNA的表达。以GAPDH为内参照,根据PCR仪自动生成的Ct值,根据公式计算目的基因的相对量:相对表达量=2-Ct。
1.2.3 western blot检测PTEN 蛋白的表达 按照全蛋白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蛋白进行SDS-PAGE 电泳,转膜,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2 h,TBST 洗膜;1:500 稀释的抗PTEN 蛋白抗体,1:1000 稀释的抗β-actin抗体 4℃孵育过夜,TBST洗膜;辣根过氧化物酶(1:3000)室温标记1 h,TBST洗膜;凝胶成像系统分析,以β-actin 蛋白为内参,用PTEN与β-actin条带像素灰度的比值表示PTEN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2.4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 PCR(nMS- PCR)检测PTEN启动子区 DNA 甲基化程度 根据DNA 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基因组 DNA,用亚硫酸盐修饰法对 DNA 进行修饰,设计外引物及甲基化引物(M)及非甲基化引物(U),PTEN外 引 物 上 游:5'-TTGGAAAGTTTTTT AATTAGGGATA-3', 下游:5'- TTTCAAAAACCCAAA AAACAC-3',产物长度为445bp;M上游:5'-GTGATTTTT TTCGGAAAGTAGTTTC-3',下游:5'-TAAAAACC CGACAAA ATAAATCG-3';U上游:5'-ATTTTT TTTGGAAAGTA GTTTTGA-3',下 游:5'-AAAACCCA ACAAAATAAATCACC-3'。甲基化产物为211bp,非甲基化产物为207 bp,反应后取终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光密度,按如下公式进行结果的计算:甲基化(%)=OD甲基化/OD甲基化+OD非甲基化]。
1.3统计学分析 结果以x±s表示,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两样本间比较,以P
2结果
2.1原代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培养与鉴定 细胞培养第8d时,相差显微镜下可看到长梭形细胞从组织块边缘萌出,此后细胞沿贴块周围放射状生长;培养12d左右,细胞成束平行排列,高低起伏,呈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的"峰"、"谷"状生长。经α-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98%的细胞呈阳性,即胞浆呈细颗粒状棕黄色沉淀,细胞核为淡蓝色。
2.2 Hcy对PTEN m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 Hcy干预VSMCs后,分别检测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cy干预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降低(P
2.3生物信息学分析PTEN启动子区CpG岛 选取PTEN基因上游2200bp作为研究对象,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发现PTEN启动子区含有5个CpG岛,提示PTEN基因很可能受到甲基化的调控。
2.4 Hcy对PTEN甲基化程度变化的影响 用Hcy 干预的VSMCs,利用ntMS-PCR法检测PTEN甲基化程度变化,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Hcy干预组PTEN甲基化程度明显升高(P
3讨论
PTEN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调节因子,近年来在AS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PTEN 基因可以通过作用于上游的重要增殖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VSMC 增殖和迁移,且增加诱导其凋亡[3]。而本研究发现Hcy能够下调PTE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提示Hcy通过调节PTEN的表达参与了VSMCs的增殖。
DNA甲基化是表遗传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基因启动子区的DNA高甲基化意味着基因的沉默,而低甲基化表示基因的激活。DNA甲基化一般发生在CpG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在CpG 岛上。在AS形成中,国内外先后报道了LDL受体等[4]的DNA甲基化改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在人脐静脉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加入临床相关浓度的Hcy培养,观察到全基因组、ApoE等基因低甲基化现象。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发现PTEN启动子区存在5个CpG岛,提示PTEN基因很可能受到甲基化的调控。而用Hcy 干预VSMCs后发现PTEN启动子区发生高甲基化变化。以上结果提示Hcy影响了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变化,使其高甲基化,从而导致了其低表达,参与了VSMCs的增殖过程。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Hcy可以使 VSMCs中PTEN的表达下调,而PTEN DNA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Cacciapuoti F.Hyper-homocysteinemia:a novel risk factor or a powerful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thogenetic and therapeutical uncertainties [J].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1, 32(1):82-88.
[2]于海娇,马琳娜,徐支芳,等.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及P27和Cycli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6): 4487-4492.
关键词:柴胡属,果实,形态解剖,系统学意义
柴胡属(Bupleurum L.)是伞形科(Apiaceae)的一个大属,全世界有180种左右,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中国现有42种(22为特有种),多产于西南,西北与东北地区,其它地区则较为稀少[1-2]。果实特征作为伞形科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3-7]。对于柴胡属植物而言, ?zcan[8-9] 曾对土耳其地区及临近地区的果皮微形态进行过研究。我们也通过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中国柴胡属20个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发现了有意义价值的分类性状[10]。Abduloeva等[11]对乌克兰的部分种类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果实的解剖特征对于评价柴胡属的属下分类关系具有一定作用。虽然刘枚等[12]对中国东北的柴胡果实进行了解剖学研究,但涉及到的种类较少(仅8种)。本文通过对中国柴胡属主要分布区的21个代表类群果实形态与解剖特征的观察,分析了柴胡属果实的演化及该属的分类地位,并对国产柴胡属内一些种的分类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文中涉及的21个类群来自于2006-2009年标本采集时的野生植株,全部样品均选取有代表性的成熟果实。凭证标本保存在四川大学标本馆(SZ),具体材料来源见表1。
表1 样品来源
Table 1 Origin of samples
类群 Taxa
采集地 Locality
凭证标本 Voucher
川滇柴胡
B. candollei
云南昆明
Kunming Yunnan
马祥光 (X. G. Ma), 091001 (SZ)
紫红川滇柴胡
B. candollei var. atropurpureum
四川稻城
Daocheng Sichuan
王奇志 (Q. Z. Wang), 200609 (SZ)
北柴胡
B. chinense
四川成都
Chengdu Sichuan
王长宝 (C. B. Wang), W08092 (SZ)
烟台柴胡
B. chinense f. vanheurckii
山东淄博
Zibo Sahndong
逄云莉 (Y. L. Pang), 73 (SZ)
紫花鸭跖柴胡
B. commelynoideum
云南香格里拉
Shangri-la Yunnan
马祥光 (X. G. Ma), 091003 (SZ)
黄花鸭跖柴胡
B. commelynoideum var. flaviflorum
四川松潘
Songpan Sichuan
马祥光 (X. G. Ma), 090901 (SZ)
密花柴胡
B. densiflorum
新疆乌鲁齐
Urumchi Xinjiang
王长宝 (C. B. Wang),W09092 (SZ)
三岛柴胡 (东亚)
B. falcatum (East Asia)
黑龙江佳木斯
Jiamusi Heilongjiang
杨洪升 (H. S. Yang), 09021 (SZ)
纤细柴胡
B. gracillimum
云南德钦
Deqin Yunnan
马祥光 (X. G. Ma), 091006 (SZ)
小柴胡
B. hamiltonii
云南丽江
Lijiang Yunnan
马祥光 (X. G. Ma), 091005 (SZ)
三苞小柴胡
B. hamiltonii var. paucefulcrans
贵州毕节
Bijie Guizhou
王长宝 (C. B. Wang), W09190 (SZ)
阿尔泰柴胡
B. krylovianum
新疆乌鲁木齐
Urumchi Xinjiang
王长宝 (C. B. Wang), W09094, SZ
大叶柴胡
B. longiradiatum
吉林长白山
Mt. Changbai,Jilin
廖晨阳 (C. Y. Liao), C09091 (SZ)
马尔康柴胡
B. malconense
四川马尔康
Malcon Sichuan
马祥光 (X. G. Ma), 090903 (SZ)
竹叶柴胡
B. marginatum
云南昆明
Kunming Yunnan
马祥光 (X. G. Ma), 090906 (SZ)
细茎有柄柴胡
B. petiolulatum var. tenerum
四川红原
Hongyuan Sichuan
马祥光 (X. G. Ma), 090902 (SZ)
丽江柴胡
B. rockii
云南丽江
Lijiang Yunnan
马祥光 (X. G. Ma), 091002 (SZ)
红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
黑龙江佳木斯
Jiamusi Heilongjiang
杨洪升 (H. S. Yang), 09042 (SZ)
黑柴胡
B. smithii
陕西 具体地址不详
Precise locality unknown Shaanxi
王奇志 (Q. Z. Wang), s. n. (SZ)
汶川柴胡
B. wenchuanense
四川汶川
Wenchuan Sichuan
马祥光 (X. G. Ma), 090905, SZ
银州柴胡
B. yinchowense
陕西 具体地址不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研制“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的初衷是怎样的?
初娜娜: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应该说近二十年来,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一直非常重视,培训的重点是如何将技术很好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大力更新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后来发现,很多教室虽然都用到了互动教学的设备,但是互动教学的实际实施效果并不好。通过调研发现,其原因不是教师不想用,而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很难通过现有的软件技术来实现,由此带来了互动教学设备到位但实施效果不好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用PPT来做课件,我们知道,PPT是一款演示型软件,是线性的,并且它的编辑环境和演示环境不是同一个环境,教师在编辑环境下备好了课,就会在演示环境下一条线地走下去,然而教学是需要互动的,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师在备课中没有考虑到的突发问题,教师是需要停下来解决问题的,此时就打乱了线性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不是那么流畅。但这不是教师的教学出了问题,而是配套的软/硬件环境不足以支持这样复杂的教学环境。基于这样的考虑,未来教育集团研发团队觉得必须而且应该有这样一套系统,来更好地支撑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使其流畅地展示在课堂教学中,这就是研制这套系统的初衷。
另外,我们在研制的时候,也提出了五个目标:一是要让技术看不见。也就是要让这些复杂的操作埋藏在非常简单的点击按钮的后面,将一些强大的功能隐匿在勾选选项之间,让每位教师很容易就能学会,几乎没有技术门槛,这样教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而不会被技术羁绊住。二是资源可生成。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生成资源是很困难的,而在这个系统环境下,我们既可以使用已有的资源,也可以记录课堂生成的资源并保存下来,作为后续教学的研究和二次使用。三是教学要灵动。虽然互动教学已经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我们更希望在技术的支撑下,教学不仅可以互动,还可以依着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现场发挥,灵动地组织教学,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四是学习个性化。当然,这四个方面的所有功能,要通过云端做支撑,即第五个目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该系统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那如何能在教学中用好这五个目标,即五个技术特点呢?
初娜娜:这五个目标是未来教育集团研发团队研发这套系统的最终目标,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它放在教学实践中来检验。我想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五个技术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技术看不见”。教学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降低技术门槛,让每位教师都学会,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方法,如将复杂的操作埋藏在简单的点击按钮的后面,将一些强大的功能甚至是功能的叠加隐匿在勾勾选选之间等。比如说,该系统里有把“魔术剪刀”,只要屏幕上出现的东西,它都可以剪下来,剪下来的内容是可以复制的,也可以进行再加工。
例如,在教授《孔乙己》时,一位语文教师找到一段用肢体语言表现“孔乙己”人物特点的舞蹈视频,通过这把“魔术剪刀”就能把这个视频瞬间的静态画面剪下来,并勾勒出人物的肢体语言轮廓,再加一个放大的功能,就能便捷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如,对于一段10分钟的视频,教师可能在教学中只需要用到其中的2分钟,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技术来支撑,他就需要专门学习并运用一款视频剪辑的软件,把2分钟的视频裁剪下来做成课件。而在“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环境下,不需要这么复杂,因为该系统集成了许多相关的工具,只需要将这段10分钟的视频输入进来,教师找到所需视频段落的起点和终点,就能自动提取出来(即“剪切”功能),这样就为教师制作课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于教师常用的视频文件的处理,该系统大概提供了七种功能,除了刚才提到的“剪切”功能外,还有:要连接两段相关的视频连续播放,只需要排好顺序,按一个按钮就能自动接起来;在看英文原版时,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能把原片中的声音抹掉,模仿片中人物配音;等等。技术看不见的特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特点――资源可生成。通常,师生都有课本,而课本上的资源都是纸质的、静止的,“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却能把这种静态的图文资源活化为有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或游戏化的学习材料,而且操作非常简单。例如,现在教师在翻转课堂上大多会用到微课,实际上微课既可以预设,也可以在课堂上自动生成,它既可以用于翻转课堂,也可以用于补救教学。在“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环境下,制作微课没有技术,教师只需要想清楚需要的微课的起始时间,选择“开始”按钮,然后在讲完重难点后,选择“结束”按钮,就能自动生成微课并保存在个性化教与学文件夹里。
第三个特点是教学灵动。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教学都是线性的,但是实际的课堂原则上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就能很好地实现非线性教学,因为它的编辑环境和教学环境是同一个技术环境,具体来说,教师事先备好了课,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很集中,必须停顿下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继续上课,如果此时选择该系统中的“小白板”功能,进入一个分支,在讲解的过程中就能随时选择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资源穿插其中,这样有助于讲解得更清晰。讲完之后再关闭“小白板”,回到预设的教学情境里就能继续原先的教学,并不会因为离开了,就打乱了教学节奏。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很方便的手段将游戏化学习带入课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还可以借助“教师助手”在教学中随时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小组活动,以便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提供参考。在以往的评价中,教师是凭印象来点评的,而有了移动教学技术,教师能通过手机随时拍下一个优秀作业的画面,或者录下一段小组讨论的激烈的视频,再或者录下一段师生问答的录音,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学生不仅能了解自己小组的讨论情况,还能看到其他小组一些精彩的画面,这样的评价效果不言而喻。
第四个特点是学习个性化。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学习游戏化、思维可视化、创意具象化等学习方式也要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而对于这些该系统都能够较轻松地实现。例如,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性的问题,可以在技术的支撑下,作为学习材料或答疑内容随时推送给个别学生。
刚才提到的所有功能都需要云端做支撑,通过教学更关注学生,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最终达到数据可以精细地采集、学习过程可以精确地分析、学习内容可以精准地推送的目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该系统简单易学,会对教学产生哪些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