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10:56:12
导语:在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课改 新史观 主干知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和学生都在思考,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高考试题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迈进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今天,上大学不再是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高考内容方面是否会逐渐发生变化,高考试题是否也应该突出有利于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理念?针对新课改历史高考复习该如何把握,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重视新史观。吸纳新理念
综观新课改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新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魂。历史复习应适当重视新史观,吸纳新理念。
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复习中应注意对新史观的了解。这几种新史观大体概述如下:
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2.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历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历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新课改下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二、重视主干知识复习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下,历史主干知识以三个必修模块形式呈现,而高考三个必修模块占90分,课改下高中历史讲授的和历史高考考查的就只能是历史主干知识,尤其是主干历史基础知识。主干历史基础知识是关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制度等的知识,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知识。历史复习要狠抓主干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就是要抓好三个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的复习。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复习:
1.要素复习法: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个体或群体)、过程(或内容)、评价(意义、影响等)五个要素掌握历史主干基础知识。
2.系统复习法:按纵向和横向系统把相关历史主干基础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系统复习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视角变换复习法:此种方法实质上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史观引领下复习主干历史基础知识所反映的重大历史问题。
三、重视非选择题的能力培养
综观新课改省区的高考历史试题,可以得出材料是历史试题之基,历史综合题以新材料为主,注重热点问题,信息形式呈现多样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材料的阅读和解析上多下功夫。为此培养和提高阅读和解析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备考的关键。阅读和解析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材料,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不要草率作答。
2.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诌乱侃。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只要认真读懂、准确理解材料,将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便可比较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
3.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学会多用“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
4.要注意行文的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时不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力求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潦草。
(1)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要答原因,写出“原因”:
(2)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段落化: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
四、历史选修内容的复习策略
选修内容纳入高考命题范围且占总分的10%,广大考生格外关注,对于这部分内容既不能放弃也不能关注过多,掌握复习的度确实很重要。选修要抓重点,抓主干,以整理线索复习为主,同时要把选修和必修联系起来复习。个人觉得人物评价命题简单。
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俄罗斯;高考制度;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1-0039-03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一直在进行高考制度的改革,但是取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特别是2008年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遭遇卡壳,俄罗斯的经验及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一、俄实行统一考试的历程
在《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的基础上,俄总理于2001年2月16日签署了《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拉开了俄罗斯统一考试的序幕。2001年6月,统一考试首先在马里埃尔共和国、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楚瓦什共和国等4个联邦主体开始试行,并逐步扩大试行地区。2003年俄罗斯联邦89个主体中有47个参加了国家统一考试,考生人数63万人,是当年中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一半。2004年俄罗斯有64个联邦主体加入这一行列,90多万考生参加国家统一考试。2005年已经有72个联邦主体120万考生参加。另外,参与的高校也由最初的16所增加到464所,中等专业学校的数量也由最初的79所增加到928所。2006年,俄罗斯有80个联邦主体参加了国家统一考试。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考试制度。据《消息报》报道,俄罗斯将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对中学毕业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估的新体系,这个体系也将成为大学的入学考试形式。但是,在2008年,俄罗斯首次举行了全国范围的统一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适应,成绩不太令人满意,在全国大约有20%的考生不及格。而舆论调查显示,全国统考的支持者只占31%,多数人对于统考持负面看法。
二、俄实行统一考试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的制定者认为,统一考试能有效地测评教育质量,为评价教育机构提供依据,为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提供统一的录取标准。招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起点,而高校招生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高考改革历来是各国教育改革中最具影响力的元素。
西方国家不承认俄罗斯的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因为在俄罗斯根本没有国家统一的测评制度。各联邦主体自己单独进行考试,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再加上虚假的“教师鉴定评价”,使俄罗斯教育质量逐年下滑。这就为与国际社会进行教育接轨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特别是在留学方面,别国的留学生不愿进来,俄罗斯的留学生很难出去。俄罗斯的高中、大学文凭在国际上不被认可,而俄罗斯人却一直盲目地以为他们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高考制度改革有利于留学生的互派和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可加强联邦中央权威、重塑大国形象
进行高考制度改革的最直接动力是俄政府有感于近几年来教育质量持续下降,使得俄罗斯在科学、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影响了它的大国形象。同时,在俄罗斯实行统一考试制度也是与其政治背景相符合的。普京上台以后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实行改革,加强联邦中央对各个方面的控制,希望能够加快国家的发展,重塑大国形象。教育的国家统一考试制度是体现联邦中央权威的一个方面。
(三)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俄教育部长认为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是减轻学习上的负担。以前,每届中学毕业生都要进行两次大的考试,一次是中学毕业考试,另一次就是大学入学考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更让他们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两次考试的范围是一样的。这种重复劳动,除了折磨学生的身心以外,并无特别的意义。其次是减轻经济上的负担。中学生毕业后要想深造,必须亲自到各高校参加入学考试,这就导致一些经济困难且居住地区比较偏远的优秀学子,无法到首都或其他城市的大学参加考试,只好放弃进入名牌大学学习的机会。
(四)有利于选拔出真正优秀的考生
实行统一考试可以提高区分度,以前各个学校出题不一样、难易不一样,所以单纯从获得的分数很难看出其中所包含的能力高低。因为,毕业成绩都写着五分,都领取国家教育部发的文凭,这种考试的考分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数也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五)提高考试的公平性
预科制度有其自身的优点,却也有严重不足:为了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考生们首先应该报一个该大学的考前培训班(预科班),就像莫斯科大学的一个教导主任说的一样,大学预科班拥有自己的课程,自己的模拟考试,一般没有经过预科班学习的考生很难考进莫斯科大学。这就意味着,那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边远地区(如西伯利亚)的孩子,就很少有机会考进大城市的高等学府。原来,每年莫斯科各大学的招生数,总是其他城市、其他地区的生源占25%,莫斯科的学生占25%;但现在正好相反,莫斯科的占70%。这就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因此,必须改革。
(六)可以减少腐败现象
由于大学升学考试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缺乏有效监督,因此为腐败提供了温床,也使许多优秀学生无法进入名牌大学学习。为了能进入名牌大学或者吃香的专业,学生家长经常通过行贿方式收买这些学校考试委员会的成员,而这些成员收受贿赂后在考试时就给学生打高分。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许多考试都是口头的,因此即使弄虚作假也很难找到证据。这就更为腐败提供了方便之门。因此国家给予高校自的同时也衍生了严重的教育腐败现象。莫斯科内务局打击经济犯罪处副处长鲍里先科说,2001年有42名莫斯科各大学的教师因收受贿赂而被,这一数字是前年的2倍。即便如此,被的人只占收受贿赂的教师的少数。据相关人士透露,有些校长每年通过收受贿赂而得到的收入加上应得的工资可达1万英镑。国家统一考试的实行将使他们从此失去由收受考生贿赂而获得的可观收入。
(七)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上大学的机会
各高校单独出题,学生只能选择所报的学校,其他学校一般都不愿意接受。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就很可能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统一考试可以让考生填报三四个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可以依次考虑其他志愿。
(八)促进高校间拨款的公正分配
实行改革后,国家对国立大学的拨款额度将根据学校的学生人数以及学生成绩而定。按目前的改革试点,今后国家给大学生的拨款数额将分为四个等级,拨款额多少取决于该学生中学毕业时的统考成绩。统考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的中学生将免费上大学,而没有上分数线的中学生,国家将根据其统考成绩高低确定拨款数额,分数
越高,拨款额就越多。采取这一措施可以促使各大学为争夺优秀学生和国家拨款展开竞争,从而保证优秀大学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学生。
三、俄统一考试面临的困难
(一)来自部分专家和学者的反对
俄罗斯部分著名大学的校长和学者坚决反对实行国家统一高考。面对统一高考,甚至有学者疾呼:“俄罗斯的教育毁之易、建之难!”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认为,统一高考将扼杀精英教育理念,并将高等学校体系变成“平庸的培养所”。他认为,根据高考分数无法确定中学毕业生是否有能力和潜力从事科学事业,因而必须有多种选拔方式。在2005年,俄罗斯考试中心主任赫列普尼科夫、全俄教育基金会主席科姆科夫院士等人态度鲜明地反对实行国家统一高考。他们认为国家统一高考将使学生失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西北地区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认为这会影响俄罗斯民族的发展。而教育部长则向校长们保证说,国家统一高考不会是升学录取唯一的评价形式,还必须有其他形式,如创造性的奥林匹克竞赛等。
(二)来自考生和考生家长的反对
2008年,俄罗斯首次举行了全国范围的统一考试,为高等学府选拔人才。但是,很多学生并不适应,成绩不太令人满意,在全国大约有20%的考生不及格。而舆论调查显示,全国统考的支持者只占31%,多数人对于统考持负面看法。28%被调查者认为,全国统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新的制度不能有效照顾学生特长”。22%被调查者预测,统考制会加重中学的腐败程度;20%被访者担心,统考对知识的考查会形式化和表面化。
由于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学生自杀的极端事件。俄罗斯教育部官员称,来自愤怒的家长们的申诉书几乎有2万份之多。此外,部分学生家长还准备向俄罗斯联邦提讼。这些家长认为,对全体毕业生进行统一考试是不合法的。
四、俄统一高考给我们的启示
(一)明确教育理念,让入学考试回归育人
借鉴俄罗斯高考改革的经验,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高考改革的教育理念,考试的功能是检验不是淘汰,考大学不是教育的目标,成才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不能因俄罗斯2008年高考出现了问题就否定统一考试。高考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为高校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中学生,高考改革的理念就是通过对考试措施、方式、手段的改革为育人创造有利条件,产生育人效果,使高考回归育人。
考试本身以及围绕考试的各项活动就是一个育人过程。通过考试考生可以获得深造机会,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是教育的社会个性化功能。考试推动改进教学育人,考试引起社会关心育人。考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思维水平都可能会出现质的飞跃,一部分学生会产生方法论的思考,对人的成长相当有益。既然是考试,就会有竞争。竞争对考生的意志也是一种磨砺。
(二)理性对待统一考试,减轻学生的压力
俄罗斯2008年统一高考遭遇“卡壳”虽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家长向高考,考生出现了自杀行为,也反映出家长和考生还是有压力的,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起码在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
当前我国中学生也面临着严重的考试压力。考试压力是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学习潜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增强学生的考试适应性,促使学生自身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学业水平考试要更加注重公平
李海雄介绍:“这次分类考核,特别是将部分学生的录取与高中成绩挂钩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东北大学从2012年开始就以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素质考核等为基准进行录取学生。而2013年的招生简章上又特别强调了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录取目标。“学业水平是个高中生的学业基础,我们要对满足这个条件的中学生进行考核。让更多综合成绩合格、单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李海雄把这些考生分为三类,即理工学科创新潜质的考生、文法科创新潜质的考生、英语专业潜质的考生。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业规划方向,东北大学还规定,理工类、文法类、语言类不可兼报。
据记者了解,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科目、测试科目与考查科目3项,学生可以拥有多次考试机会。“这中间,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存在着沟通和协调的问题,各方要更加公平和透明,才能满足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需要。”李海雄说。
2012年辽宁省内考生试点了高考出分后进行自主选拔考试,当年录取了346名考生,改革试点获得成功并得到教育部认可。李海雄表示,2013年,东大继续在辽宁省试点高考出分后综合评价自主选拔。详细的方案将在2013年5月初公布。
招生计划有望扩大
与往年一样,东大在招生计划之外单独增加招生计划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李海雄表示,2013年有可能适当扩大在辽宁省综合评价录取的规模。
“关于扩大的目标如何实现,如何通过计划外招生录取取,这是我们当前要细化的工作。而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高校要实现招生更大的自。”李海雄认为,高考出分之后进行自主选拔,对于很多高考生来说增加了录取机会。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的考生,无论填报志愿时是否填报东北大学,都可以报名参加该校综合评价录取考核,这对于估分填报志愿失误的考生又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而且未被该校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参加本科第一批次及其以后批次的录取。
关键词:英语口语;测试方式;普通高中;教学策略
在西方国家具有影响力的英语口语测试主要有雅思(IELTS)、托福(TOEEL)等。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我国对英语口语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还打出“听说先行”的口号。我国的英语测试,主要有中高考英语口语测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CET)、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TEM)口语测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口语测试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口语测试等。虽然国内口语考试种类繁多,但在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上普遍欠缺,因此国际上更多承认的是偏重运用的托福口试和雅思口试。与此同时,目前的高中口语教学也普遍偏重输入和跟读,而轻视输出,学生在用英文交流以及表达观点方面普遍较弱。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添加了口语测试,并将口试分数纳入总分,在这种听说能力越来越被重视的趋势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亟需改进。本文将以新托福(TOEEL)口语测试和高考上海卷口语测试为对比对象,研究国内的口语测试与国外的口语测试在考查方式和侧重点等方面的区别,分析目前上海高中口语教学策略的优点和不足,并结合样本测试数据,探讨适合高中学生的口语教学改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英语口语测试首次计入总分,课堂教学也日趋重视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2014年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上海将从2017年起,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在笔试和听力基础上,首次引入口语考试,纳入总分,口语占150分中的10分。分数构成:高考英语150分(总分)=140分(笔试)+10分(听说测试:人机对话)。考试时间:笔试+听说测试(英语一考):2017年1月;笔试+听说测试(英语二考):2017年6月。听说题题型:朗读句子;朗读短文;情景提问;看图说话;快速应答;听短文回答问题。2015年1月4日,“上海高考外语听说测试人机对话考场建设标准”出台,人机对话标准考场已于2016年1月投入试运行,2017年1月正式启用。总之,新高考引入口语考试,是为了改变以往英语应试的导向,让外语成为切实可用的语言工具。从2017年起,英语对于学生已不单单是一门只需打高分的学科,而更多地成为一项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教师、学生、家长对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成为了目前英语教学的重点。学生们不仅要有过硬的笔试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口语水平,即真正地把其内化并可以自如运用的能力。然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出现了失衡。相比于他们较好的笔试水平,高中生的口语水平普遍偏差,英语对他们来说还没有成为可以熟练应用和交流的技能。本文将以上海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新课改下的高考英语口语标准以及雅思、托福等出国考试的口试标准作为参照,探讨当今社会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侧重倾向,并结合学生对目前口语教学的反馈调查,探索针对提高高中资优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英语口语的教学效率,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综合素质,使其符合当前以及未来对人才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实现自身价值。
二、中西方英语口语测试对比———以新TOEEL与上海卷的口语测试为例
H•Baton将外语测试分为“前科学时代”“托福时代”和“雅思时代”三个阶段。“托福时代”主要强调测试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即强调与口语有关的各种题目的专业技能,对口头交流任务是否完成极不重视,测试项目也仅仅局限在朗读、复述、看图说话、口头报告等测试方式。随着使用英语的国家日益增多,英语交际能力受到西方国家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交际口语测试系统。西方英语口语测试比较注重口语的运用和实际交流,同时也要保证口语的有效性和得体性。由于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和推动作用,美国新托福口语测试的人机对话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未来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方向。[1]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在英语学习中引入了英语口语测试。在此,对于中西方英语口语测试方式,从题目类型、口语话题、口语难度等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口语测试性质及目标托福考试已经有70年左右的历史,随着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看重,托福考试的主办方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对托福考试进行全面改革,开始运用交际口语教学理念,进而加强考生对实际口语的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被称为新托福。新托福口语测试将“听、读、写”结合在考查方式中,测试共有6题。在这6个题目中,前两个是问答形式的题目,要求考生讲述个人经历或者表达个人观点,也就是独立任务题。后4个题目将听和说结合起来,也就是综合任务题,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或再听一段文字,然后对所读到和所听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比较,也可以发表个人见解。例如2016年9月24日的托福口语题,前两题中有一道是让考生叙述一件学校发生过的刚开始很难适应后来成功克服并乐在其中的事情,另一道是让考生谈谈对锻炼频率的看法。后四道分别要求考生对电视与交流、环境广告、搬家、猕猴照顾幼崽的方式发表个人见解。从题型可以看出,托福口语测试每一题都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例如信息整合分析能力、对事件的描述能力、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的能力、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复述和概括的能力、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的能力等。上海市英语口语测试是为高校外语及相关专业招生提供录取参考依据而进行的考试,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口试成绩计入总分,体现出社会对口语的重视以及对高中生口语能力的普遍要求。最新的高考口语测试标准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语音语调、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以及表达个人观点和描述事件的能力。2015年出版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手册》中规定的高考口语考试共分两大部分、五大题型,朗读句子和段落考查学生语音语调和意群划分基本功,情景提问和快速问答考查学生日常对话的熟练程度,如询问产品信息、谈论考试、祝贺、道歉、感谢、邀约、建议、做出决定等。图片描述题要求考生对给定的图片进行描述,样题中的图片主题是关于当前电子产品影响下的家庭关系,考查学生的英语叙述能力和英语的逻辑思维。除此之外,上海新高考口语测试还对学生的听说综合能力进行考查,快速问答就是其中的一个题型之一。短文理解题也是听说题的另一个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短文回答关于文中信息的问题,并发表自己对文章所涉内容的看法。样题中这部分的题目是让考生谈谈如果自己得了奖,会如何处理奖金。通观整个口语样题可以看出,上海高考口语测试考查的是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水平以及对时事的观点。
2.口语测试方式上海高考口试与新托福的口试在考查方式上都结合了听和读的内容,对考生的听、说和读的综合应用能力均有所考查。新托福口语测试采取人机对话的形式,时间仅为20分钟,6个问题难度呈递增顺序,问题的准备时间和回答时间都是按秒计算的,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测试一共有6题,在这6个题目中,前两个是问答形式的题目,要求考生讲述个人经历或者表达个人观点,也就是独立任务题。后4个题目则结合了听、读内容的考核,也就是综合任务题,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或再听一段文字,然后对所听到和所读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比较或发表个人见解。例如9月24日的托福口语测试中,第三题阅读部分是考题的话题和一方观点,听力部分是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考生要将两种观点用自己的话陈述一遍。这样的方式既考查了考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和提取录音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接收信息、处理加工信息并重新输出信息的能力。目前的上海卷英语口语测试类似于新托福的人机对话,测试在考点中心的实验室中进行,考生可以从电脑屏幕上对测试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从耳机中听取相应试题对着话筒进行解答。试卷主要分为五种考试形式,共有12道试题,考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其中前6题是朗读题,接下来5道是快速应答,两道情景提问题:一道观点阐述题和一道图片描述题。以2015年的口试样题为例,朗读句子和朗读段落均有时间限制,分别为15秒和30秒。情景提问要求必须有一个问题是特殊疑问句。快速问答题中考生可以在耳机中听到5道题目的录音,屏幕可以显示对话者的图像,但是不显示题目,每道题考生都有4秒钟的应答时间,图片描述要求考生至少说5句话。短文问答题中考生要根据听到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关于文章内容的第一问,作答时间为30秒,关于个人观点想法的第二问,作答时间为1分钟。
3.口语测试难度新托福口语测试话题都紧紧围绕大学校园展开,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口语题前两道题目要求考生讲述个人经历或关于某一熟悉话题的观点。其他4道题目可以分为两类:专业学习方面和校园生活方面。也就是说,囊括了在英语国家的校园里可能遇到的各种真实的交际情景。新托福对考生口语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细致的考查,并且由于侧重语言的实用性,测试题目灵活多样。[2]例如9月24日的托福口语题,题目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但题目中的词汇和句子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难度,如“confront,initially,dormito-rylounge,ambientadvertising,rhesusmonkey”等等,最后一题还要求考生对听到的猕猴养育新生儿的方式做出评价。由此可以看出托福口语测试看重的是考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一些生活现象的看法。它对考生的思想和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较为透彻。相比之下,上海卷英语口语测试的测试内容更偏基础,前半部分主要考查语音语调和基本的日常会话,观点阐述题和看图描述题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网络、环保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热门话题比较密切,考查侧重于叙述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完整度。例如2015年的口语样题中涉及到日常应用的情景提问和快速问答题目都集中在日常会话的第一轮中,如对E-dictionary商品信息的询问、对他人的祝贺等等,也就是说只要考生练好日常会话中的开场白就可以在这两道大题中获得理想分数。看图说话和短文问答的材料题材多为简单的记叙文,对考生词汇量的要求较低。由此可见,上海高考口语测试考查较多的是学生的基本功而,非更深一层的英语思维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基于新高考英语口语的教学要求
从以上两种考试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托福口语测试更加注重考生语言的日常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考生用英语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上海卷英语口语测试对日常交际考查得不够深入,更多地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根据英语口语的社会需求,结合新高考英语口语的教学要求,改革当前英语口语教学,探索适合新高考英语的口语教学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端正英语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口语表达兴趣Gardner和Lambert(1994)的研究表明,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弥补学习者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条件的不足,甚至比学习能力更有效。Jakobovits也表明动机是影响学生二语习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众多因素中占较大比重。由于应对高考压力,高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易忽视英语口语表达问题,过于关注解题能力,很少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标,关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探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学生身边常发生的事情或班级趣事与课文知识点结合,寓教于乐,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包括听说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在高考新增英语口语测试中,句子、段落朗读是必测项目,它主要考察学生的语音基础、意群停顿、语气转换、自然流畅的连读等朗读技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重视程度。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给学生做正确的示范,注意语音语调方面知识的渗透,对于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口语稍弱的学生则要进行鼓励,帮助其找到问题。比如在句子“Afterschool,/myclassmatesandI/aregoingtoplayfootball.”朗读过程中,请几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做评委来分析学生的语音,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一口气读完,意群停顿不明显,或者把每个词都发得很重,弱重读音节对比不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试着把学生的录音与参照标准录音进行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语音语调的重要性,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2.听说读写多管齐下,注意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Krashen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二语的,也就是说,只有“可理解”的英语口语输入,才能对学生的二语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便于其口语输出。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课堂教学用语的语法语义的准确性,与课堂主题的相关性、其难度及数量安排,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注意对其听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夯实基础,鼓励其进行积极、准确的英语口语产出。英语口语测试不仅包括口头的输出,也是耳脑口并用的过程。测试项目中篇章听力理解后进行产出,对学生的听力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平时课堂上也要注意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述词汇或短语时,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回答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在词汇输入的同时锻炼了英语听力能力。课堂用语要注意简单、规范,对于一些难度稍大的词汇,教师需要进行简单的英语释义。比如“magnetic(Ifsomethingmetalismagnetic,itactslikeamagnet).”有的学生可能对“magnet”意思不理解,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其理解。
3.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开口表达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程度,以创造性、灵活性的教学活动结合教材资源,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堂主题相关英语口语操练活动,模拟真实情景,给学生设定不同身份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以英语话剧表演、美文赏析、辩论、原声电影配音等不同形式呈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享受英语口语表达的乐趣。其中英语话剧表演、辩论等活动可以让其在课下进行,这样不仅激励其课余时间开口说,也便于加强同伴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西方英语口语测试比较注重口语的运用和实际交流,所以课堂口语操练活动主题的设计也要贴近实际生活,从而保证其有效性和得体性。英语口语测试有情景提问、快速应答、看图说话等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课堂主题设置相关情景进行操练,也要注意锻炼学生英语思维能力,规范其课堂口语表达,比如根据课堂主题设置相关小组讨论,给定时间,明确要求,这样也便于训练学生短时间内的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培养英语思维习惯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中西文化差异是阻碍中国学生无法进行地道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介绍,通过短片或阅读理解使学生了解相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拓展学生知识面,为口语表达积累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部分口语测试题的回答需要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比如提问“你最喜欢国外哪个地方并给出原因”。平时课堂输入中要注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比如在“BodyLanguage(肢体语言)”主题的文章中,可以注意引入相同手势在不同国家中代表的不同含义;在“Travel(旅行)”主题的文章讲解时,可以介绍国外一些国家的著名景点及背景知识等。在日常的操练中也要注意摆脱汉语局限,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比如在口语测试快速应答环节会出现“Wouldyouliketojoinusinthegame?”积累固定表达“I’dloveto./I’mafraidnot.”除了固定表达的积累,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鼓励学生通过概述、角色表演等形式,用自己的方式将课堂主题呈现出来。语言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运用学过的知识点造句。
关键词: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48-04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道新题型,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对此题型进行深入研究,揣摩其出题方式,摸清其考查规律,为学生备考复习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笔者试图以高考能力考查为视角,从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考纲(《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分析、试题分析、学情分析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力求对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了共性需要与个性发展并重的思想,创设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其中前两个系列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体现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对新闻与传记及一些科普类文章的考查则体现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形式。
在“新闻与传记”系列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下能力的培养目标:一是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二是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三是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1]
解读《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考的出题思路:《课程标准》对“新闻与传记”系列的能力要求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实用类文本阅读规定了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纲分析
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编排形式相适应,2010年全国新课程考试大纲设计出由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组成的试卷形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其中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范围和考查要求均作出明确的规定。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此类文本的阅读评价能力。《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实用类文本的范畴,主要包括传记、新闻、报告文学、科普文章四大类。
《考纲》中明确规定了对四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目标,即了解四类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11年的考纲在总体原则和具体要求方面均与2010年保持一致。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以上能力考查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概括、鉴赏与探究能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试卷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试卷可以分为卷面和试题两方面。
就卷面呈现形式而言,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题型基本固定,主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兼有客观性选择题(新课标卷是由三道主观性简答题和一道客观性多选题构成)。分值一般在15-25分。阅读语段的容量一般在1100~1300字。所选文段内容可读性强,人物事迹感召人,思想启迪人,精神打动人;情节曲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娴熟地使用了某种艺术手法;语言质朴生动,文中不乏富有哲理性、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句子。既便于命题者出题,又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如2010年所选文段是关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2011年所选文段是关于绘画大师黄宾虹的内容。
从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层面来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和课标与考纲精神相一致,主要集中在概括、鉴赏与探究三项能力的考查上。
1.概括能力
文本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概括的过程,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与把握逐渐明确文章中心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文本的考查都离不开分析与概括这一过程,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多是传记人物、新闻事实或客观事实,对此类文本概括能力的考核主要要求学生能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能力的要求应在“懂”上下功夫,即要求学生把文章的基本内容读懂即可。
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常见的设题方式为:“文章从哪几方面表现传主特性的?”“概括传主主要性格特征表现在哪几方面?”等等,如2009年江苏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2]即是。
对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我们应该首先明确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因其反映的多为客观生活而显得实用性较强。此类概括题的解题思路可按以下思路去分析和总结,即对文本的概括其实是一个将文本逐渐压缩内容、逐渐彰显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去精取粗、去肉取干的过程。首先是对整个文章的压缩过程,即分层;其次是对层次内部中心意思的明确过程,这是对段落的逐渐压缩过程,即提炼出关键句、关键词;然后是整合,也是就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部分进行同类项合并,梳理出一条条的要点;最后是用语言呈现答案的过程。为了能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可简单以下面的方式呈现:
分层提炼关键词合并同类项答案呈现
以上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思维过程,属于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过程。如果我们在复习中,将此思维训练过程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强化分析,使学生明白阅读题考查的基本环节,这样学生对此类题的掌握会更容易一些。
例如,2010年高等学校全国统考(辽宁卷)第三题。此题要求考生概括黄遵宪在新加坡的主要功绩。通过梳理全文,答题区间定在文章第二段。此段共有七句话,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说黄遵宪来到新加坡,第二层是黄遵宪在新加坡的一些业绩,第三层是当地百姓对黄遵宪的态度。认真审题后,可以发现,这道题的答案要点集中在第二层里,这是第一步骤;第二步,对第二层进行再压缩,发现第2句为一个内容,第3、4句为一个意思,可合并为一层,第5、6句为一个意思,可合并为一层;第三步,提炼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动词;第四步,整合相关动词为一个简洁的短句,成为答案的一个个采分点。这样,黄遵宪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详察民情,体察疾苦,改善待遇;一面与洋人斗争,一面保护华侨利益;提倡华文教育。[3]
值得注意的是,概括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语言呈现环节,也就是体现在卷面上的同学们的各种答 案。对答案的基本要求应遵循以下几点:就一句话而言,应是语言简洁、文字平实、短句的形式;就一个完整答案来说,应该是不同角度的几个短句构成的。可用以下图式表示:
又如,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的第3题是“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走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短见浅识。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可知答案集中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说众人和袁隆平面对人才外流的情况的不同态度。第二层主要说袁隆平对人才外流的看法。这样,这道题的答案集中在这一段的第二层中,再对第二层进行压缩与提炼,整合成答案要点。即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二是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三是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都会随时回来。[4]
2.鉴赏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与社科类文本阅读考查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鉴赏能力的考查。换句话说,实用类文本阅读不仅需要学生看“懂”,更要求学生看“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能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境。这属于更高一级的审美范畴,即鉴赏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文本进行评价与品评。
对鉴赏能力的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为:“试从……角度对文章加以赏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文章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等等,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即是。
此类试题的答题方式一般可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展开,首先应能辨清文章的写作手法或写作特色,其次结合此手法或特色围绕文本进行细节分析与评价,最后是要能分析出运用此手法后对文本表达产生的效果。答题过程可简化成如下的表述方式:
明确手法+结合文本分析+效果(好处)
如《永恒的托尔斯泰》一文中第三道题是“传记常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并非如此。本文通过恰切的表现手法,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全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对此类题的作答思路依上述三步答题过程分别为:第一步明确手法,在文章中作者列举了许多作家,用意是和托尔斯泰作对比,所以,文章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手法的运用;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即在文中将托尔斯泰与现代作家海明威、福克纳、川端等作对比;第三步说明效果或好处,即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追求,使文章观点更鲜明突出,从而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师。
3.探究能力
新课标试题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道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却正好考查出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常见的设题形式是:呈现一种观点,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或启示(例如:沙祖康经常称自己是“农民外交家”,读了这篇文章,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谈谈你的看法。[7]);或者就一类文本的写作方式进行适度的评价。
对开放性试题的探究完全可以遵循着两大步骤:入乎文中,出乎文外,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思路来答题。
首先是要“入乎文中”,即如何从文本中找到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是开放性探究题最重要的一个基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将文本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其次还要“出乎文外”,进行适度发散与探究,可从“怎么办”这一角度来论述。这样,一个答案就可涵盖试题最基本的几个考查范畴。
例如通讯《黄山中救助的英雄》中关于考生对探险活动的看法就可依此作答:
首先明确观点:赞同或不赞同;其次,是什么——本条新闻是讲述18名大学生探险遇险后黄山公安干警奋力搜救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事迹;再次,为什么——对本条新闻事件从深层次做探究;最后,怎么办——在当下,如何探险,要不要探险,给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4.综合能力
新课标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还设有一道客观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主要考查形式是五选二,五个选择项设置从内容的准确性上分为四个层次:最准确——准确——次正确——错误,赋分值分别为3分——2分——1分——0分,体现了高考命题差异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的倾向。
对于选择题错误项的排除方法,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有些错误项设置往往比较明显,可能曲解了文章的原意,也可能就是一种常识性错误。以2010高考海宁卷(新课标卷)为例,A选项中说因为国际水稻会议的推介使袁隆平广为人知,这一点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明显地发现这一说法过于片面。再者也可从文中找到错误的依据,袁隆平广为人知并不是因为这次国际会议的推介,此项错误明显,错误的设置相对简单,可以很快地依据原文排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得分的三个选项中,有一个1分的选项,这种选择项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可能和文章所表述的中心稍有偏离才造成赋分较少,这需要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重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筛选出最正确的两个选项,得到宝贵的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情分析
作为新课程高考试卷中的一道新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也是学生选择作答最多的一道题。
学生选择此类阅读的原因,笔者以为,它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比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实用类文本内容的真实性远远大于文学类文本的内容,学生易于对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二是实用类文本内容的言外之意要远远小于文学类文本的意外之旨,学生易于对文中的主要意思概括与整合。作为教师,我们也更倾向于教会学生学会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在每次模考或高考中,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比重明显大于文学类文本。
学生在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维误区与认知盲点。比如,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相比较文学类文本,对此类阅读题的概括要相对简单一点,但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有两种易犯的错误,一是找到相应答题区间照抄原文,另一类是架空文本,自说自话,这两种问题在学生作业或试卷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又如,在开放性探究题的考查中,学生往往或会因找不到文本的主要内容而自说自话,或脱离文本谈得过于空泛。总的说来,失分原因可概括为:未能对文章做准确概括,未能对题目进行清晰界定,未能围绕问题进行有效作答,未能对答案进行分层分点规范答题。
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和学生们共同做题,与学生一起梳理做题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答题的思路,将标准答案作为研究的重点进行细致分析,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标准答案中存在的答题思路和隐含的得分因素,在日常的演练中不断提升学生做题水平与反思能力,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阅读的本质是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则是围绕相关文章考查学生们是否读懂读透,命题者在设问形式上一般是遵照“概括—整合—鉴赏—探究”这一思路设题的,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训练重点,加强对学生的矫正练习,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外国小说;小处;学习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行,语文将成为一门更加受重视的学科。“随着新高考的来临,语文极有可能分化为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词欣赏、作文等板块来分别进行教学。”[1]在新高考的形式压力下,对各个板块的语文教学都有着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外国小说欣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分支,在浙江省的高中语文教学进程中,以一本选修教材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选修。此外,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的教材中,共有外国小说6篇,分别为《最后的常春藤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品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外国小说在整张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特别重,但是作为语文试卷组成部分之一的外国小说,其学习现状让人担忧。本文就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品质》为例,来浅谈笔者对外国小说学习的一些看法。
一、外国小说学习现状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部分为短篇小说,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品质》等,其他的则为长篇小说的节选,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经过笔者对高中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点现象:
1.预习一次过:每当教师布置外国小说的预习作业时,很多学生的做法是把这篇小说看一遍,了解一下小说情节,把不会读的字注一下音就算预习已经完成,这样的预习结果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讨论,因为学生还没有细读过文本;
2.课堂跟不上:之前预习的铺垫做得不够,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连文本都找得不准确,甚至找不到。比如笔者在进行《品质》这一课的教学时,曾叫学生找出店铺大小的变化和靴子质量的变化,有的学生在一开始找出的是店铺外观的变化,靴子质量的变化找得也并不准确;
3.课后乱提问:上次笔者听另一位老师在上完《品质》这课之后,有学生冲到讲台上询问老师为什么格斯拉先生不能找一个继承人?为什么他一定要坚持手工做靴子?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学生没有完全细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见学生对于《品质》这样的外国小说课文,还缺乏一定的预习和学习技巧。
4.自学用教参:现在的学生,很多都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市面上的教学参考书也是良莠不齐。有的教学参考书上,有教师上课提问的答案,学生有了这些参考书,就可以轻松应对教师上课的提问,也可以在课后自行解决上课没听懂的问题;有的教学参考书上,有部分学生需要的补充材料,有需求的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参来进一步地提升自己。但教参中的内容不一定都是正确无误的,学生在使用教参的时候也不能保证自己已全部理解教参内容。
在这样一个学生学习不到位、教师教学缺少方法的教学现状下,外国小说的学习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二、如何进行外国小说的学习
学生该如何进行外国小说的学习,笔者在此以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为例,认为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理解文本。
1.从章节名入手: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单元,又将不同的单元划为不同的章节,给每一个章节和单元都对应名字。编者在编写书目的时候是有一定的依据和想法的,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都忽略了这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关注课文的章节名称。《品质》所在的章节名为“底层的光芒”,从这里可以得出,这个章节中所涉及到的是关于底层的,“光芒”两个字说明了这是描写底层人民的闪光点的。笔者在进行《品质》这堂课教学的时候,曾问学生:这篇文章中的人物是谁?学生回答的是“我”、格斯拉先生、他弟弟还有英国人。文章中是通过“我”来描写格斯拉先生,学生首先应该把握的是格斯拉先生的品质,当然“我”和靴子的品质在文中也有体现。从章节名称入手,即可得到文章写作的大致方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
2.从导语入手:《品质》所在的这一单元的单元名为“号角,为你长鸣”,它的单元导语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从这份导语中,不难发现,本单元所歌颂的是人类中的思想先驱、是人格高尚的平凡人。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做的是了解这些人生活的环境,才能更好地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明白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因此在导语中编者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要深入地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前提和重点是把握文章的背景知识,导语告诉了学生该怎么学的问题。
3.抓住注解:有的文章作者会在文末注上创作的时间、地点;有的文章编者会在注解里告诉读者文章所创作的时间,但是《品质》这篇文章并没有这些提示。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地关注文章的注解。在必修三语文课本第42页的第一个注解里,指出了高尔斯华绥的生卒年为1867-1933年,国籍是英国,而在文本中也提到关于格斯拉先生的故事发生在伦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是在1867年以后的伦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场景回忆所学习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几个与英国有关系的重大历史年份为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联系高尔斯华绥所生活的年代,可知这个时期的英国是一个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文章中的很多困惑和文章的大致写作背景就可以得到验证了。
三、存在的问题
以上四个小点均为笔者在备课时的一些所思所想,这四个小的细点主要运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所用。其中有些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外国小说阅读。另外,“在引导学生利用注解的时候,需要学生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量作为背景铺垫。”[2]以上只是笔者的个人感悟,希望能对学生的外国小说学习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韦志榕老师在讲座中举到一个案例时说“听老师们说这个案例在高考中出现过”,当时笔者就在想课程专家与高考的命题专家并非是同一班人马,可他们选了同一个案例,这说明新的课程改革与目前的高考要求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而这个细节也引发了笔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是否可以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的思考。
一、理性地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对高考教育评价功能的一种反应,给教育带来的是制造应试教育,阻碍素质教育。因此,许多人将高考看成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认为不废除高考就难以推行素质教育。对此,笔者认为要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接轨,首先要理性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1.应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竞争手段,考试本身是中性的。“应试”对于“教育”本无可厚非。教育学将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判断受教育者是否发生了“预期的变化”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均需借助考试才能了解。因此,考试是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有考试即有应试,应试的作用积极与否,取决于考什么和如何考。升学是应试,就业也是应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充满了考试。每个人一生都在应试。作家梁晓声在《一种愿望,一种理想》一文中谈到“考试自然不是择优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好方式,但的确是最公平的方式。”事实上,应试教育并非中国的“特产”,也存在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1991》中,就曾把“应试教学”专门作为一个讨论与分析的项目。
在我国,素质教育难以顺利推行根源并不在高考,而是在于重视教育和学历、信奉读书至上的社会传统文化。而围绕高考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也不全在高考本身,甚至不在教育本身,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与其说是高考,毋宁说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从道德素质看,不经过考试竞争而升学,极易导致弄虚作假、请托送礼等歪风盛行,学生身处其间,耳濡目染,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多高的道德素质。关于高考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刘海峰认为,高考至少可以提高考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此外,还能在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面对失败、知恩图报等方面培养考生的品德。这不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吗?
2.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只要考试仍然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存在,则无论何种教育都摆脱不了考试的“紧箍咒”。问题的关键并非“应试”本身,而在于如何正确运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以及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使用等。尽管当今中国确有许多学校一门心思扑在应试教育上,并由此带来很多问题,但并不能对其成绩尤其是在知识教育上的成就全盘否定。被认为学习环境宽松、素质教育成功的美国,就曾因升学考试太过容易而出现教育质量问题。据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调查,在21~25岁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当中,只有不到60%的人阅读水平达到高二程度,即使在有大学学历的人中,也仅有80%的人达到这一程度。有2/3被调查的大学教师抱怨说,他们越来越多的是为大学生补中学课程。2006年6月,美国公布的一份有关“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的教育报告指出,美国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已远远落后于东亚地区的同龄人。报告认为,东亚教育体系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有能够激励学生的考试。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也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虽然有人称“高考制度不改,所有的课改只能是让老师们戴着镣铐跳舞”,但笔者常年驻守高三,从未有这种“戴着镣铐起舞”的感觉。恰恰相反,每一届学生都让笔者感到自身的价值,尤其是看到在地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让笔者感到应试的过程也是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借新一轮的课改,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二、僧多粥少的现状――接轨的必要性
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敲门砖”,既关系到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又直接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因此,高考自建制伊始便一直甚为社会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考规模的迅速增长,高考的社会影响愈来愈大。
1.僧多粥少,选拔性考试必不可少。2007年除了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外,其他省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是河南,2008年报名人数87.8万,与2006年对比报考人数上升9.8万,招生人数46万,而录取率仅为52.97%,比2006年下降了6%。2008年除了北京、上海、江苏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江西基本持平外,其他省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也是河南,考生达98.8万人,比2007年上升11.4万,而2008高考河南普招计划只有448332人,录取率只有45.38%,比2007年下降了7.59%。在高等教育机会极为有限、社会竞争压力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应试教育自然也难以抑止。正如有中学校长直言不讳地指出,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绝对不可取消的。作为中学校长,就该理直气壮抓升学率,这绝对是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不怕考试、敢于考试(因为今后到社会上需要应付的考试太多)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内容。
2.适者生存――戴着镣铐起舞。据报道,2008年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为57%。这就是说,想迈入教育部门认定的所谓正式高校的学生,只有一半多点,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将被正规高校拒之门外。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高考是不会取消的。身处高考大省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是报考人数的逐年上升和高校的有限扩招甚至是下降;身处普通中学的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填报志愿时的满脸的无奈。应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素质的提升也是我们的必需。“鱼”和“熊掌”要兼得,就必须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考试的接轨。
三、借课改之风,实现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呢?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接轨奠定思想基础。拿到新教材、课程标准,看了课改区的课例后,笔者一个深切的感受是:面对新的课改,我们不缺乏知识和技能,缺的是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其实,“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新课标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教学目标。除了保留原有的知识、技能目标外,新增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新课标全方位的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为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体会地理学科的价值。高考前夕,学生与笔者聊天时问“是不是课改后可以走班上课,想上谁的课就上谁的课?”笔者说:“那可不一定,我问你们,要是高考不考地理你还会选我的课吗?”问完之后,出了一身冷汗。“想想如果不高考,自己的地理课凭什么去吸引学生呢?”忐忑不安中笔者参加了新课程培训,从中得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定会让地理课堂再现生机与活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集中体现了我国现代地理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解读现实生活,增强地理教学的感染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用”。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它应该关注并能够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每个孩子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高中地理新课标正是以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努力使学生逐步具有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逐步养成建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3.充分认识教材,找到接轨的切入点。笔者记得一位教师在汇报课上的口头禅总是 “书上说了……”,连学生讨论时也是“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当时就想起一次试卷讲评课上,有一道题问的是某地旅游资源的类型,有的学生答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的学生说应该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答“景观”的同学拿出课本说“书上说的就是景观。”于是问“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一致的结论是“旅游资源”更合理。两个事例联系在一起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课本应该叫教材,是教学的素材,而不是本本。
一、教材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自己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索相关信息并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怎样才能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独立发现、完成、运用所学知识呢?首先我们要改变使用教材的方式。教材中的“读图思考”和“活动探究题”,学生对情境不熟悉,所以,学习起来没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我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教材,用教材中的例子来做练习。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用学生熟悉的公交车图片引出课题,进一步再举例从我们所在地普兰店到大连的几种出行方式。同学们各抒己见,打车、坐汽车、坐火车等,同时把时间和票价都说出来了,这样交通运输方式类型和优缺点就归纳出来了。再联系地铁的开通,这样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多样化、高速化和大型化也引导出来了。为了巩固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把教材中巨型油轮和磁悬浮列车作为练习。这样的教学知识不再是一板一眼、面面俱到,而是经过讨论把知识抽样提取,又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学得轻松,还能学以致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不用长篇的记忆和分析,学起来也容易了。
二、课堂上提倡知识的求异、抽样、归纳和迁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知、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和多侧面展开问题。在高中地理经纬网方向确定教学时,内容枯燥难懂。在授课时我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基础知识经纬线特征交代清楚,然后把极视、侧视、展开、部分裁图和精度差超过180度的坐标都画在黑板上,再取两点,把两点的方向有正确的有错误的都标注上,让学生自己判断正确与否并说出判断方法。这时学生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又热烈地讨论起来。学生很聪明,判断得很好,有的学生还归纳出来在各种图上只要在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正北,然后面向正北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方向就判断出来了,既简单又方便。比以前老师讲的沿自转方向好理解多了,赢得了全班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不再是教师的全面铺垫,而是学生自己去思索求异、抽样、归纳并实现知识迁移。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了知识的抽样理解,而如何提高在平时学习和高考中的应用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注重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纵观这几年的新课标卷,现在的高考是考活、考能力,不再是以前的考固定、考知识。2016年新课标甲卷中1、2题庄园经济就是材料信息的提取,是无图考图,关键是材料中信息的提取。又如,2010年新课标卷2、3题问的是降水量和天气系统与常年相比。很多学生根据图示经纬网判断为北疆地区,就思考相关知识耽误了时间,结果还做错了。其实题很简单,关键结合图和材料还有题干中告诉我们五月初晴朗,气温骤升,想一想则答案就出来了,当然是反气旋,还有四月末降雪多,气温低了,这样才会在五月初升温时产生洪涝灾害。所以,我们学会获取和处理信息很重要。在高一时第二节就有关于年太阳辐射图的活动题,我在教学中就借此题设问几个问题,比如,随纬度变化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哪里太阳辐射能最大和最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学生通过看图和文字从中获取信息,并合作探讨来完成,效果很不错。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归纳解决问题并提出假设的能力
Abstract: Taking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us sports examination as the simulation object, we elaborate the usage of technology HWME's rules and processes. This research also simulates HWM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knowledge system, machine system and expert system.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al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HWME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关键词: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高考;体育
Key words: education decision-making;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ports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20-04
0 引言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决策者所面临的教育政策的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特别复杂多变,这种特点决定了教育政策决策(以下简称教育决策)涉及面广,难度大,所以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多的困惑和问题。
高考是否加试体育?关于这一复杂问题的决策争议由来已久,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都有过长期的讨论,但都没有作为一项教育政策来实际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1]。随着《意见》的出台,“高考加试体育”又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热点。
对于高考加试体育,这样一项重要的涉及面很广的教育政策的出台,如何才能真正估量到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对这种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大业的宏观教育决策问题应该依靠什么样的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论证渠道、程序和决策工具来实现?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正是本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将尝试引入在其他领域决策中得到成功应用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和方法论,以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制定为实例,来模拟其完整的决策过程,探讨和阐释复杂系统下教育决策的路径和模式。
1 综合集成方法――解决复杂系统下的教育决策的有效路径
高考是否加试体育,不仅关系到每年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也关系到青少年未来长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牵动许多方面的重要公共政策,其实施与否关系重大。高考虽然直接面对的是高中生,但其影响和涉及到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未来的预期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给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从以上各方面来衡量,关于该问题的决策属于复杂系统下的教育决策问题。对待复杂的教育系统的决策问题,传统的定性思考和论证方式,受到各种局限,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充分运用现代决策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于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来拓展和加深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钱院士曾在20世纪末提出并发展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其中,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是解决复杂系统决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种应用形式,是综合集成方法实现的具体技术路线。当前,综合集成研讨厅已经成为复杂系统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论,该方法论曾在国内的军事、经济等部门进行过成功的应用,这些工作丰富和完善了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的理论思想,形成了研讨厅集成系统这种较为成熟和可操作的方法与技术,这些成果将为教育系统的决策研究提供和开启一条重要思路和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建立了“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将会综合集成信息技术等新成果,与专家群体一起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这将是解决复杂系统下教育决策的一条有效路径[2]。
2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高考是否加试体育的模拟分析
综合集成研讨厅本质上就是把多个领域专家组织起来,形成专家群体,提供一个人-机交互以及人-人交互一体化的环境,通过研讨的方式共同对问题进行研究,既可以进行定性的分析,也可以借助相关数据模型进行定量分析[3]。因此,关于高考加试体育这个复杂系统下的决策问题,我们将综合集成研讨厅作为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系统,其过去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已经被证明是解决该类复杂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路径。本文提出搭建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来模拟研讨高考政策问题,是期望综合集成尽可能多的资源去解决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为以后类似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为以后复杂的教育决策问题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支持[4]。
2.1 基本框架
体育加试的问题主要源于近年来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关注,而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很多,发挥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该综合集成研讨厅需要完成以下论证任务:
①高考加试体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②高考加试体育的可行性?
③高考加试体育是否是一种新的应试教育?
④高考加试体育如何进行?
⑤测试的内容有哪些?
⑥如何保证体育测试的公正、公平?
⑦高考加试体育是否能真正带来学生体质的增强?
⑧高考加试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测和未来判断?
⑨政策建议。
高考加试体育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体系结构,有知识体系,机器体系,专家体系等构成,学生体质数据库主要用于系统的定量分析,提供相应的模型、数据以及政策仿真服务。研讨环境主要为参加研讨的各个角色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参与研讨的人员提供人机交互以及研讨的环境。
2.2 关于高考加试体育的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体系构成
2.2.1 知识体系
①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了保障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享有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我国了一系列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这些规定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各国的大学入学政策。
除国内的政策法规外,也可以以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大学入学政策为参照,作为重要的高考加试体育的知识体系参考。
③数据库。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是教育部为配合推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要,于2004年开始建设的大型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于每年各级各类学校向教育部上报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全部建成后将容纳全国2亿多学生每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全部结果和评价指标,并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由全国各地学校每年上报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并加以汇总统计组成。具体说来,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测试成绩、学校统计报表、地区统计报表组成。
2.2.2 机器体系
研讨厅体系是有客户层(研讨终端)、业务逻辑层(研讨环境、各种支持服务等)和数据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公共数据)组成的多层结构体系。研讨系统服务器是由位于局域网上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系统通过Web服务器管理用户的接入,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专线来访问研讨厅[5]。
如前所述,该研讨厅雏形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三个中心:研讨中心、管理中心和数据中心。这三个中心分别由不同的模块组成:综合集成研讨厅网站、研讨终端、用户接入服务(包括WEB和EMAIL服务器)、系统管理模块、基本信息平台、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系统支持工具等等[5]。
2.2.3 专家体系
①教育管理部门的角色分析
教育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角色,其参与研讨,同时也具有主持人的功能。教育管理部门要综合考虑全局,归纳整理相关意见和进行数据分析,做出是否进行体育高考加试的整体判断。
②教育专家的意见。
③来自体育教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
④家长和学生角色分析。
⑤体育考试有关数据的计算和模拟。
2.3 研讨流程
2.3.1 研讨流程
首先由具有主持人身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启动研讨进程,随即给出第一阶段的研讨内容――“高考是否应该加试体育”?并推荐可以用来决策参考的数据库、模型库、统计数据和有关知识资料等;在研讨的过程中,研讨专家对高考加试体育这一政策是否实施,联系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可以用文字或者语音的形式进行讨论,各种观点可以进行交锋,从而激发灵感。各方根据己方的立场和经验知识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后,会议支持人期望形成统一意见……而当各方都选取对己方最有利的策略时,各方可能暂时无法达到统一意见。主持人建议各方在现有的研讨基础上,除了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验知识确定方案外,可以利用相关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辅助,例如输入学生体质数据库数据,进行加试体育后学生体质变化的数据统计、仿真模型等定量处理,利用系统中提供的模型、数据、模板等资源来验证和证实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以获得对想法可行性的认识,对自己的意见形成支撑。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的研讨管理人员可对专家们发表的研讨意见进行综合归纳,提取相同的意见或倾向性的意见,这个过程可能会利用德尔菲模型、电子表决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等意见整合工具;当研讨者对研讨问题分歧较大时,主持人可以建议各专家使用电子表决器表决,根据表决结果产生结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或这个过程的某些环节,直到大家基本满意为止。
如果结果显示高考加试体育不一定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而且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则表明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对关于高考加试体育政策这一意见的否定,这样研讨就暂时结束。如果结果显示采用高考加试体育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有积极作用,这表明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对第一项议题有了正面的研讨结果;教育主管部门则继续启动第二阶段研讨,讨论如何进行高考加试体育,选择测试方案,经过若干轮的研讨后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可选的政策方案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果显示政策可行,认定此类测试内容确实可以全面衡量和分析学生的体质,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好的帮助,则启动第三阶段研讨,就考试的可操作性进行研讨,对如何避免体育加试的不公平,保证该类高考的公正,公平进行研讨……经过若干轮的研讨后,主持人汇总研讨结论,收集各方提出的方案,整理评价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
根据前面各部分的论述,借鉴魏法杰、周艳综等学者在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把以上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完整框架图绘制如图1所示。
2.3.2 结果预测
各方面的意见汇总,可能有三种方案,第一,高考加试体育,分数在20-50分,充分体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第二,高考暂不加试体育,由各学校组织考试实施;第三,维持原来的政策不变。具体采纳那一种,高考加试体育是否列为未来的高考政策,要根据前述综合集成研讨意见整合的原则和相关评价来实际确定,要根据建立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实际运作的结果来确定。
3 结语
如果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管理下,建立了该方面的一个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按照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相关要求和科学标准,经过充分论证,确实需要在高考加试体育,并将作为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推动起来,目前国内高考体育加试的两种方案可供借鉴。一是清华模式。可借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体质模式,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并对“清华方案”的测试内容、评分标准等方面细节作适当调整。二是山东模式。山东省原计划在2012年,将考生的体能素质测试纳入高考内容,考查办法借鉴现行的中考体育模式,但后来没有真正实施。各地可以在全国比较成熟的体育中考模式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情况作适当调整,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体育高考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2012]53号)[S].2012-10-22.
[2]韩祥兰.SBA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研究与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胡晓惠.研讨厅系统实现方法及技术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10.
[4]刘丹.综合集成研讨厅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