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11:53:29
导语:在新闻采访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固有格局的改变,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逐渐被互联网传播所替代,新闻媒体人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成为其能否立身于新媒体变革浪潮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采访刻而成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就业时实践技能较低,职业竞争力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院普遍对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特点
新闻采访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课程通过有机结合新闻采写、课堂操作、课堂教学、实践演练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及学习电视采访写作的方法、特点及技巧等,强化学生在新闻采访每个环节中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胜任新闻报道的各项工作。目前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办时间均比较短,存在经验不足等现象,而新闻采访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文专业路子,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
2.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2.1 专业涵盖面较狭窄
新闻采访课程在广播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等专业方向均有设置,然而专业方向的特色并不明显。新闻采访作为前导课程,需要通过采访来获得新闻内容[1],然而新闻图片、文字、摄影或摄像等在新闻的呈现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新闻采访课在教学时只注意到学生采访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影像或摄影等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2.2 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课,必然会与特定的职业岗位相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这职业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需要通过量化来实现要从基础入门到逐步自主采访的渐进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一些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引导其接触更高层次知识,促进其能够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其他学生。
2.3 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践
这是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且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高校教学以向社会输送人才为目的,新闻采访课程时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及社会性,然而目前高校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中普遍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中虽然将尽量使学生开展采访作为主要内容,然而由于受到实践基地、资金等限制,较多学校在这一课程教学时仍然是将理论知识作为全部内容来讲解,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3]。
2.4 学生主观能动性被忽视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舞台,使其能够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纵观国内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均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者,目前高校缺课、课堂睡觉、玩手机等现象较多,这与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有着很大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3.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 重视课堂价值,结合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闻采访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专业实践的训练,可采取情景教学及案例分析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每节课堂前将需要掌握学习的理论知识告知学生后,引导学生对经典案例中采访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4]。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自己设计小情景,比如作为记者面对不同的方法环境及状况时,应该如何进行采访;对于性质不同的采访事件,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对于不同的采访受体(学生、医生、警察),应该怎样给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对于采访过程中的不配合者、突然出现的状况等,因此如何应对。通过这种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身处采访环境中,初步了解新闻采访,积累相应的采访经验,提高其采访情况出现变化时的应变能力。教师要对学生情景模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发生的原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性所在。
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发现对方的不足,并在学习及以后采访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教师要关注时事,对于不同类型与风格的采访节目均有接触,不断研究现代社会的热点新闻,实时掌握专业前沿课题。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融媒时代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种素材收集的手段,教师可从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介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举一反三[5]。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鲁豫有约》,对鲁豫在节目中与受体沟通与交流的方法、风格等进行分析,如面对健谈与不善言谈的对象时,鲁豫当时如何设计问题的;对于录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鲁豫当时如何处理的。可选择角色差别较大的两个角色来分析,比如影视演员与农民,在视频资料结束后,可在网络搜集鲁豫在节目前所做的准备、积累的知识等。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研究鲁豫在节目中将理性问题与感性情感自然结合的方法、提问风格及技巧等研究,通过小组讨论等,由学生再次模拟访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的技巧,从而为下一课程的良好学习提供条件。
采访是一门谈话艺术,然而受到课程的限制,这一特性并不能够被表现出来,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世界各国不同风格具有不代表性的记者的访谈节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如奥莉娅娜・法拉奇在采访时的犀利和深刻、张泉灵在不同危险采访现场的勇敢及及时、王志在现场提问时的尖锐及质疑、范长江在采访时的聪明及机智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人物的访谈来掌握大量的采访技巧。^看新闻会能够更为深刻的提高学生的现场感,如观看2016年林丹在巴西奥运会失败后新闻会、两会新闻会、外交部新闻会等,要求学生对不同性质新闻会的政治导向及现场感觉进行分析,指出在各类新闻会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问、如何克服现场的各种困难等,组织学生模拟新闻会,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平台,使其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技巧,从而更好的实现新闻写作。
3.2 拓展课堂,实现校内实践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并不具备校外实践的条件,不能像部分重点大学一样采用“大篷车”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6],然而高校可积极组织学生校内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的空间。由新闻专业每教学班学生自愿组织,至少一个星期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实践采访,对象可以为学生、教师、校外人员及其他学校校友等,在学生进行校内实践时,教师可陪同现场,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采访,并在采访结束后对学生采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了保证校内实践的高效顺利完成,在实践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选定采访主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等,使学生亲自参与到采访的准确工作,比如采访提纲、采访问题的设定,现场沟通交流方法等。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新闻媒体组织或社团(校园网、校广播站、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尽可能的参与到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有关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场的条件,鼓励支持学生自己办网站、报纸等,从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及写作能力。
3.3 开展校外实践,实现学校与新闻单位联合
教师向学校提供每个学习不同的课程进度,在一个课程阶段成功完成后,申请学校协助开展大型课外采访活动,从而将课堂从教室、学校延展到校外。在课程任务完成后,教师可带队,组织学生对当地的不同机构如戒毒所、工商局、企业等进行实地采访[7],在采访前使学生充分的了解采访对象,并制定针对性的采访计划。在采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现场观察、提问、记录及后期的写作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分析总结学生在实践中的缺点及优点。学校可与当地电视台、广播站及网络平台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寒暑期实习基地,实现学生真正的从学校进入到校外,体验新闻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体验到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积极性,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实战提供基础。在校外采访这一实践环节时,可开展竞争机制,要求各参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赛内容主要有采访次数、采访质量、采访后撰写的新闻稿件,由小组间评出最佳小组,组织小组间互相观察,总结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各个小组间对采访经过、感受、遇到的难题等进行交流。
3.4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课程联网
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高校教学要实现与时俱进,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增加教学手段。网络媒介在新闻传播时,涉及面更广,同时实时性更强,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特点,对课堂、实践过程中无法触及的新闻及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来掌握新闻专业的最新发展、研究及动态,紧跟专业最前沿动态。同时各个学校可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联网,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学术交流与教学经验的交流。
4.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课程要以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采写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教师在教学改革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虽然需要尽可能的压缩、删减理论内容,增加实践部分教学,然而并非完全抛弃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抛弃了理论教学,将教学重心完全放在了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学习上,这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然而没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持,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遇到问题时不能依照理论进行解决。②因材施教与科学互补相结合。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性,其性格、擅长的领域、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教师在分配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任务时,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来进行分配,使其优势得到发挥。当学生在这一领域已经足够熟练时,可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来进行调配,并在课堂教学时加以纠正与强化。③改革考试制度,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考试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有着很大的指向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时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唯一检测标准的方式,将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与其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参与情况挂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融媒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更加丰富,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网络等众多平台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平台,新闻媒体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纵观我国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能够发现,目前国内媒体专业教学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因此高校必须要推进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全面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毛艳青.高职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1,(8).
[2]陶虹,江宏.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协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0,(9).
[3]]夏文蓉 .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话语[J].新闻大学,2009,(4).
[4]朱丽萍.新闻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应用[J].新闻传播,2011,(09).
[5]田嘉,周燕.让学生做主角 将课堂变作坊――谈谈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学[J].新闻与写作,2011,(08).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媒介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媒介教育发展的道路,提升媒介工作者(包括未来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所以在新闻采编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们(未来传媒从业人员)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写、编、评等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知识,还应自觉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丰富新闻采编教学理念
一般说来,“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②新闻教育要培养出色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首要的是更新教学理念。英国传媒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22国新闻教育后,指出培养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关键在于培养者的培养理念。高校新闻采编教师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就需要将媒介素养教育注入新闻教育理念中,特别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把媒介信息的特质、媒介素养的构成传授给学生。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媒介信息的特质,使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的观念贯穿于我们的教学理念中。加拿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的改变才是人类真正的讯息,新媒介的出现必然改变着人类社会及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麦克卢汉又提出了他隐而不显的媒介概念――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理与社会。”③对媒介教育特质的这些认识,是我们改变教学理念的根本,这将使我们清楚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其次,我们要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清楚将如何把媒介素养的最根本的理念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我们对媒介重现建构的现实性、传播信息的差异性、传播内容的商品性有充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教育学生解读隐藏在光怪陆离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使学生明白,作为未来传媒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成为具有健康、批判意识的媒介使用者;使学生懂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是未来传媒从业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再次,我们还要把握好媒介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媒介变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考究媒介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媒介的外延逐步扩大,从纵向来看,传统的电视、报纸发展到现在的手机、网络;从横向来看,仅网络就由QQ聊天、BBS论坛发展到MSN、博客、播客等。面对不断多元化的媒介,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其在媒介中的地位、在受众中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对新媒介本质的认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分析新发展起来的媒介,使学生在第一感官上对新媒介有理性的认识;使学生对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保持冷静的思考,不因盛行之风而趋之若鹜;使学生懂得日后面对更多新媒介出现时的评价方法。
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教学理念,是我们在新闻采编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吸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并把其运用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来。
创新新闻采编教学方法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传媒从业人员更大限度地掌握多元化的信息,赋予受众一种能力,它是指人们面对媒体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④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现力、判断力、互动意识、互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广播式”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交谈式”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结合教材实际、教学进度以及新闻热点,多设置各种开放式的主题,与学生一起交谈讨论。在讨论前让学生明白讨论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明辨是非,辩证地看待新闻现象。对学生的各种观点,我们应该采取尊重、包容的心态,在平等对话中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互动能力。同时,这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即培养受众对媒介释放的信息进行甄别、评价和接受;另外,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在未来成为传媒从业人员后以互动方式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改变满堂灌式的传授方式。单向的灌输,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与掌握专业性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媒介素养中应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判断能力,不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练习的设置,包括写作、采访、编辑练习。在教会学生如何采、写、编、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媒介法规,让学生成为法规的批判者来讨论法规的形成背景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辩证地思考媒介的优势和缺陷,引导他们思考媒介所传递的不良信息可能对人和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话题讨论的基础上,耐心生动地解答他们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切实地意识到媒介法规存在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未来在向大众传播信息时,注重引导受众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应用。
创新教学方法,还应着眼于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未来传媒从业人员,肩负的不但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道义、责任的传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直是媒介从业人员追求的境界。故而媒介素养教育不但要求我们教导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向受众传播真实可信的信息,而且要通过信息的传播,让受众“成为合格的公民,即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⑤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担道义”的意识,不肯担负社会责任,就算所产生的新闻作品使用了“迅速”、“真实”、“客观”的评价标准,所著文章也有可能给国家、给社会、给受众、给报道对象造成损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利用大众最关切、能呼唤起人们社会主义正义感、责任感的事件或材料,作为教学、练习和讨论的内容。这不仅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急社会之所急,忧国家之所忧,为受众所想,为报道对象所想。
完善新闻采编教学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新闻采编教学是新闻教育中实践性、应用性最强的一部分。在学术界不断呼吁加大新闻采编教学实践性的今天,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把新闻采编教学的实践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并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大都停留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而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却少之又少。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我们加大新闻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的同时,应注重创新,自觉把媒介素养的教育渗透到实践性教学中来。
在传统的新闻教学实践中,开展第二课堂,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地采访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方式。但我们过于强调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采访写作对象的选择,也可以说忽略了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渗透。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时,只要求学生找到对象,只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到采访技巧、锻炼采写能力,而不注重采访对象是否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忽略采访任务、采访对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因此,导致有些时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对采访内容进行脱离实际的自我加工,甚至抄袭的现象出现,形成“假采访”、“假新闻”。这种十分危险的“作假”思想和行为一旦影响学生,将来受损害的不单是学生个人,更多的是广大的受众和整个社会。
结合新闻案例进行模拟采访,是新闻采编教学中另一种常用的实践方式。选取新闻事件和案例安排学生参与事件采访,决定新闻报道的立场、角度,完成新闻稿;或者模拟举办新闻会,学生作为记者提问,会后完成新闻报道稿。这样能训练学生的现场提问能力和快速写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感受新闻从业人员实际的工作氛围。但相当多的高校在这种新闻采编实践教学上,只偏重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而忽略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在案例分析中偏重于对案例进行讲解,缺少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而这种质疑精神恰恰是传媒从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它有利于传媒从业人员在传播信息时注重受众的拷问。
让学生走进传媒单位了解资讯形成的全过程,是新闻采编教学中培养学生媒介素养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学校附近的传媒单位建立联系,安排相当一部分实习时间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媒体,让学生了解资讯制作的过程,使学生能懂得资讯形成的步骤,有利于学生减少对媒介传递信息的神秘感,从而使学生获得理性评价、鉴别、评判资讯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传媒单位记者或主笔一起进行实习采访、写作,深入了解稿件的生成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际采写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亲身经历采写时感受媒介传播者选取信息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无论开设第二课堂还是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或是采用其他实践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要取得实效,应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实施,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的合力。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⑥作为高校教师,应更清楚这段话的含义,更清楚媒介素养给学生的人生乃至社会带来的影响;应该认识到在新闻采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以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媒介素养教育也一样,我们不应仅仅以传授知识为己任,更应注重学生媒介素养的生成,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只有如此,我们才无愧于教育、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学生。当然,媒介素养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综合的、交叉的,需要我们认真探究;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新闻采编教学理念、应用到新闻采编教学方法、渗透到新闻采编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对学生(未来的传媒从业人员)进行潜移默化而又深入细致的媒介素养教育。
注释:
①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②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新闻记者》,2004(5)。
③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Skill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Thoman Center of Media Literary of USA.
⑤王永亮、常昕:《当代传播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传播》,2005(1)。
⑥杨克平:《从网络道德缺失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界》,2007(12)。
目前,国内新闻院系的基本做法是开设《新闻学概论》课,但这种课程安排又与高年级的《新闻理论》课有所重复,这样一来,老师教着累,学生学得也吃力。近年来,伴随新闻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院校开始通过创设《媒介素养》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除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外,首批七百多名电子工程、农学和其他理工科的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的学习[13。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养课程。2006年9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在全院2006级新生中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
一课程设置突出“阶梯式”观念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看,新闻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构建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相区别的标准,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些规律。”-3基于此,大一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普遍缺乏是我们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首先考量的因素。我们提出的“阶梯式”观念实质就是寻求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按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设置专业课程。
具体来说,我们将《当代媒介素养》定位为面向新闻传播专业大一新生的专业“入门课”——既是关于媒介知识的“普及课”,也是培养其媒介接触兴趣与习惯的基础性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亦即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当代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新闻、评论、娱乐、广告)等新闻传播专业的所有重要领域,切实“降低”高中与大学专业之间的对接门槛,让大一新生能够平稳有效地完成过渡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本课程最终的定位是面向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公民基本的文化素养之一,进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公选课”序列,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
与此同时,大一上学期分别开设了《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两门专业基础课,下学期又分别开设了《新闻写作》、《外国新闻史》课程,这些专业课程与二年级以后开设的《新闻理论》、《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作品评析》等专业核心课程在难度系数与专业深度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梯度,便于学生理解和切近本专业。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我曾经为1100名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了《当代媒介素养》课程,这一“阶梯式”教学改革尝试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很多同学表示这一教学方式对其迅速融人专业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省内许多兄弟院校也纷纷向我们“取经”,已经或拟将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譬如,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还选用了我们编写的教材。安徽财经大学新闻系则派老师与我们联系,准备开设这门课程。浙江工商大学更是开设了全校范围的人文公选课,并且也选用了我们编写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作为课程教材。
二教学理念变革与教材编撰彰显“打通”意识
教学改革首先体现为教学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新闻教学基本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与新闻实务三大领域,这种分类方式确实为新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个问题即在于新闻学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过细且不同领域的界限过于泾渭分明,则势必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努力贯彻“打通”意识,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新闻史、新闻理论与新闻实务三大领域“融于一炉”,强调“论自史出,史从实践来,实践靠理论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应用新闻学教学的理论色彩与历史质感,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助于加强应用新闻学教学对于具体新闻实践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大新闻”概念以及个人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教材革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出版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也是“打通”意识的产物。该书的撰写理念完全跳脱了单纯的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的划分界限,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依此理念,以媒介素养关涉的三个基本能力(亦即对不同媒介的特质、功能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运用传媒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为主线架构全书,章节设置上基本涉及到了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方面。比如:第一章“媒介素养概说”着重阐释了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其对于现代公民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新闻”介绍了新闻的定义和特点,并运用具体报道案例分析了新闻价值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剖析了新闻报道建构的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新闻专业主义的维度探讨了产生新闻商品化和低俗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等等,全书十章内容中一以贯之的就是“打通”意识。
此外,该书还尽可能多地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著述,体例安排上也尽可能兼顾到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方面以及这门课在专业学习中的基础性定位,力求通俗易懂,同时确保基本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案例的选择也尽可能贴近实际,接近当下。具体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材的新颖性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还努力将“媒介素养”——这一西方土壤上的产物——进行本土化“移植”,用西方的理论武器剖析国内最新新闻事件,并且有选择地引入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三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
人们常常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来形容新闻工作,同样道理,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常变常新,我们在当代媒介素养课程中就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其一,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加大课堂讨论的比例。新闻工作灵活机动的特质要求我们的新闻教学必须相时而动,推陈出新。同时,伴随大学的扩招,新闻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而学生人数过多势必很难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更不宜在课堂开展大型活动。针对这些现实状况,我们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加大了课堂讨论的比例。每年新学期伊始,我们都会将学生按照1O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定期举行课堂讨论。每次选择1-2个话题(内容多是专业问题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由老师出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从主持人的选择、评委团的设置到评分细则的设计,所有细节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讨论中,每组选派2名代表阐释本组观点,并且这2名同学还必须说明本组其他同学的具体分工,以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最后,由主讲教师逐一评点同学们的观点。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大有裨益。
其二,在加大传统体系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专题式教学。传统新闻学教学基本按照既定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来推进。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脉络清晰,使学生易于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这种方法往往很难深人地剖析具体的专业问题。为此,我们又尝试将专题式教学方法引所教课程中。我们选择以理论教学为“经”,以专题讲座式教学为“纬”,教学中既有必要的概念厘清和理论分析,又有具.体专业问题的深入解析,几年下来,效果明显,很多学生称这门课程对培养其专业兴趣、深入理解某些专业问题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三,强化案例教学,突出基本训练。我们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新闻学应用性强的特点,给予案例教学和基本训练相当大的重视。我们特别注重引入新近发生的新闻案例,有的时候,课前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即刻就会成为媒介素养课上老师评点的案例。与此同时,在每年新学期的第一次课上,我们都会为同学们开列《人民13报》、《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10多种国内报纸以及诸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西方报纸的网站,要求同学们每天必读其中的3份以上,然后针对报纸上新闻报道的好坏优劣进行专业性的评点。此外,我们还按照不同媒介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如:报纸组、广播组、电视组、网络组等,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定期举行讨论,老师则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课堂讨论,分组汇报讨论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充分体现出应用新闻学的基本特质,也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专业学习的“抓手”,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一、拓宽视野,增加口语交际的素材
1.从生活中选取训练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需要向别人请教了。那么,根据不同的对象,该如何说呢?我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请教别人”的训练项目,设计了几种情境:(1)妈妈从国外给小伟带来一件礼物,但上面的英文说明他看不懂,向英语老师陆老师询问;(2)小红帮邻居奶奶取信,看到上面的邮票很漂亮,想向奶奶要邮票。要求学生自由选取其中的一个,同桌合作表演,同时提出要求:(1)说话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说话要言简意赅、表达清楚。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后上台表演,立即进行评价,及时更正,然后再准备,再表演,这时效果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2.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 教材的许多地方也留下了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如学习《船长》这篇课文,让学生讨论哈尔威船长最后选择跟船共存亡,到底有没有这种必要?学生畅所欲言,对正反两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双方辩论得酣畅淋漓。教材中的课文,好多都留给了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能抓住空白处进行补充或创新也是很好的训练。
二、形成互动,促进交际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应表现和蔼,善于倾听,及时鼓励和指点,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对话、探讨,乃至争辩,创设敢言的氛围,为口语交际播下良好的种子。
2.鼓励组织小组之间的互动 小组互动,为学生口语交际提高了较为宽阔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对于口语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请同学帮忙督促改正,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3.相机促进群体之间的互动 在小组内的学生互动后,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群体互动,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智慧,形成最佳的口语表达,还能培养群体间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的态度,极大地激发集体荣誉感。
三、规范习惯,善于交际
让学生放胆表达,还要注意一个规范。口语交际能力中侧重:倾听、表达、应对。学生会倾听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加以指导和培养。如话题“学习采访”应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别人时,要听明白对方讲述的要点或还没有讲明白的地方,以便再提出针对性的要求。
学生会表达吗?如何表达得条理、得体、规范?如话题学会申诉,我们该怎样向有关方面申诉,这就要求学生能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并能运用自己已经知道的法律法规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连自己都表达不清楚,又怎么去向有关方面申诉呢?
正确的应对是什么?尊重对方、鲜明表达观点、注意语言修养、增强应对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明力。比如,如何打破僵局,让对方乐于与你交流;如何运用态势语言强化表达效果;如何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机灵地应对对方,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等。
四、从活动中构筑师生互动平台
1.游戏活动 把游戏引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尽情参与各种有趣、放松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说话的能力。如一场拼图比赛,比赛前,老师请每组学生推荐参赛选手和评委,并说说推荐的理由,其他学生当拉拉队。参赛选手拼图,拉拉队呐喊助威,评委仔细观察。拼图完毕后,老师请评委、拉拉队、参赛选手从各自的角度谈自己看到的情况。根据现场比赛的情况,教师请评委说说谁能得第一。请选手夸夸自己的拼图,说服评委。请拉拉队对评委的现场评价提提建议。老师当记者,采访获胜组拉拉队队员,请他们和队友说说话。采访获胜小组的参赛队员,请他们对其他小组提提建议。采访失败小组的拉拉队员和选手,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个教学设计运用了多个连贯的互动情境,在多回合、多情境中,展开多种形式和多个对象的口语交际,使得口语交际路径成为交错纵横的途径。由于交际对象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显然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时事新闻 首先让学生对什么是新闻,怎样写新闻有所了解,再组织学生开展“我当小记者的活动”。我让学生提前了解怎样才能获得好新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全班同学一起出动,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各种各样的对象,有老教师、三好学生……并写好了采访稿,活动课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争取自己的作品能代表小组参加全班交流。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学模式 生活化 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课堂难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难以激起学生的有效思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堂设计没有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课堂操作未能营造足够的生活氛围,教学全过程未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如何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便成为改革的必然和迫切要求。
高中政治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新课程理念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笔者就此做了探索。
笔者认为,强调“生活逻辑”的课堂模式操作流程图应该如下:
一、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总纲,是引导课堂顺利进行的主线,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生活逻辑”课堂得以成功进行的前提。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宏观把握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例,用来密切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教师应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使学生体验到自己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着许多的政治学科知识,感受政治学科是那么有趣和有用。比如在讲授《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时,教学设计要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如何构建和睦家庭,探询影响家庭和睦的因素,得出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从如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到探寻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再到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指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措施(和国家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由于设计思路切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很轻松、很愉悦地深入问题的探讨,通过探讨完成教学的主体内容。又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时,从学生自身的生活出发,将学生变为市场配置的资源(人力资源),通过课堂活动―模拟招聘会的召开,让学生亲身体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作用和不足,也为学生以后理性的高考志愿填报奠定基础。整个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理念。
二、教学过程要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意识、主体意识
(一)创设体验性情境,谱写教学前奏。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在日常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政治学科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时,可以在课前发放一份高考志愿报名表,列举一些热门专业和非热门专业,让学生选报。上课时可创设情境,假如你们顺利考上所选报的大学和专业,四年以后大学毕业,你们最关心的就业状况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生活,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模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小品饰演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学科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教学《市场配置资源》时将人才招聘会开到教室当中去,老师是来学校招聘员工的老板,学生是应聘者,通过竞聘的方式亲身体验找工作的程序,亲身感受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当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展现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原型作为探索实践活动的感性支撑,建立开放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比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时,可以将人才招聘会里真实的竞争场景模拟出来,当学生为一个好的岗位而竞争时,当大家都迫切想得到这个岗位的时候,有些人选择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些人选择不正当的手段,将生活真实展现。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与感悟,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以上类似真实生活情景的运用,以及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的体验和感悟,使政治课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学生真情体验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真情体验,这是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利用生活事件的再现,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美,在学习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生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走进真实生活,强化真情体验,就是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真正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要达到此目的,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学生真情体验。
(一)请进来。
请进来是指:将一些专家、学者、专业人士请进课堂,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征税和纳税》一节内容,我们请税务部门的税务人员学校亲身讲解,当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源源不断地涌出的时候,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如讲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时,我们请来我校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的武敏老师,并对其进行现场采访,通过师师交流、师生交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走出去。走出去是指让学生从课堂走出去,通过采访、社会调查等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教学《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框之前,我首先在班上建立了若干个活动小组,并轮流到附近的农业银行开展丰富多彩的采访调查活动,亲历具体的生活事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行为感悟和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更富实效。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认知活动与学生的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让学生自主引发内在的矛盾斗争,以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又如在教学《我国的政党制度》的时候,我让学生采访我校的各派的老师,询问他们如何参与国家、学校的管理的,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关注时事、评论时事
学生走上讲台,将发生在身边的学校的事、家庭的事、国家的事、国际的事讲给自己的同学听,同时阐述自己对事件的认识。每节课一人,每人五分钟,其他学生以举手的方式对其演讲进行投票。因为要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灵中“站立”起来,必须注意从文本形象到心理形象的转换,教师的作用在于引领学生无限地靠近“情感导体”――文本形象,让它们快乐地“触电”,进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从而体己察人、感同身受自己的心理脉搏,更立体地感受文本形象。“如果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田地就开阔了”。将社会生活中的素材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感受时代脉搏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政治学科的知识。可见政治课堂教学是没有边界的,政治课本来就需要像语文课一样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表达,实现大政治教学观。社会生活中各种新闻时事层出不穷,教学之余,我们要善于捕捉其中蕴涵的社会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将其载入课堂,使课堂成为生动的生活磁场。
(一)关注校园生活中的资源,还原生活课堂。
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生活素材,把校园中的政治学科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政治课堂就在身边。如校园里的班级建设、同学交往。又如:宁波四中的扩建、教改实验基地、课改的试点学校、被评为省一级特色示范中学等这些令人惊喜的大事都可以搬进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多一分激情和自豪。
(二)采撷家庭生活中的资源,探索生活课堂。
高中政治课堂,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实例。家庭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消费观等生活中的经验是政治课堂学习的好材料。如在教学《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等内容时,可以从家庭的投资理财、家庭的消费行为、家庭的收入来源等包含极其丰富经济学道理的生活例子入手,对于这些家庭生活素材的分析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感知生活,进而让学生明白,知识本身源自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探索,思维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留心社会生活中的资源,打造生活课堂。
社会生活是学习政治的大课堂,特别是高中政治、经济、哲学内容,其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提炼社会信息,把社会生活中的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及时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为构筑生活课堂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很多信息,大到两会上的“总理答记者问”、“部长通道”,小到“法制在线”、“小强热线”等,将这些资源引入政治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课堂“模式”的操作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教学模式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教材内容及相关的社会实际,在课堂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等生活式的活动形式,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能力、提高觉悟。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杨志敏.生活逻辑的政治课解读及呈现[J].教学月刊(杭州),2006.8.
[3]鲁新民.还政治课堂以生活本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6.9.
[4]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文、史类专业定向单位因岗位流动性不强、数量少,高校与其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待提高。
2014年百色学院中文系与广西工人报社达成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数字新媒体班”,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人才,办学模式确立为“工学交替、融合管理”,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新媒体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构建上,摒弃以往“大而全”的模式,改为针对性强、精细化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并以其为导向,在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在专业实训中巩固和提高,辅以正确的评价体系,完成专业课程的改革,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以下阐述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在文科类专业开展“订单式”的合作办学。
图1
二 定向的课程设置
(一)确定三大培养模块
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新闻全才”,但对于“订单培养”的数字新媒体班来说则过于冗余,某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学起来吃力且容易导致学习情绪上的疲劳,而他们的成才目标并不是成为研究型的高端人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确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时,摒弃“求大求全”的思路,与合作单位的岗位和业务需求、未来发展规划高度融合,力求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广西工人报社除了《广西工人报》,旗下媒体还有桂工网和“职工在线”客户端,除了履行宣传和提供信息的媒介职能,还拓展了报社的媒介经营范畴,是接纳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将来就业的重要平台。“数字新媒体班”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该新媒体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再结合当前我国的媒介发展趋势,确立了三大培养模块,即网络新闻采编和策划能力、摄影摄像(微电影)能力、广告策划和执行能力,对应网站和App的文字采编、视频采编、广告策划三类岗位。
(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群构建
除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发展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广播电视学等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群则对应三大培养模块,具体划分如表1。课程的设置和分配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践的原则,在课时分配上,除了诸如网络传播学等少数强调理论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比例均大于3:1,有些课程甚至全部设置为实践课时,让学生每次上课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岗位技能对应的课程方向,学生只需修满学分即可。
表1 专业岗位对应的专业发展课程群设置
(三)课程内容体现“媒介融合”和“技术应用性”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加速更新换代,众多媒介机构纷纷开拓新媒体的新闻生产领域,如微博、微信、App等,都成为媒介产品的重要组成,这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融合”的课程构建成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是技能和知识要与岗位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契合,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将内容集中在如何写好网络新闻和短评,以及开展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淡化或取消传统新闻写作课中的通讯和深度评论写作;又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除了传统的网络新闻编辑外,加入如何编辑适应微博、App用户群阅读习惯的新闻;而新闻摄影摄像和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则重在训练学生拍摄主题鲜明的微视频的能力,以及后期的视频处理技术。
三 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微课”化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如果按照传统的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量大且容易形成知识链的割裂(如一个章节的内容跨两周以上的时间),对于数字新媒体班的学生能力而言是较难接受的;因此,将课程内容“微课”化,每一次课均设置一个问题,上课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预设的问题,当课堂结束、问题解决后,技能也就习得了。在“微课堂”中,理论讲授大概只占用1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则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例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标题”一节,让学生在多媒体实训室为缺失标题的新闻添加标题,之后与原标题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教师讲解后学生再进行相同性质的实训,两节课内就能获得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初步经验。
(二)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整个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对于某些课程,一个项目可以囊括绝大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讲明课程要求,今后的学习就是不断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让他们明晰课程的主线和思路,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脉络。例如,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和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就可以以一个项目支撑整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拍一部主题鲜明的微电影,针对某类客户设计一个广告(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并随时能够付诸实践。这些技能习得针对广西工人报社的视频采编和广告方案岗位,实用性强,学生在实训和就业时可以直接应用。
四 评价体系的改革
首先,改变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即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是重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平时成绩只凭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印象、作业、到课率等情况模糊地给出一个分数,且期考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造成学生平时懒于锻炼技能,将精力花在期末的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上。改革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考成绩只占40%,因为课程大多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完成,项目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就是平时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其他的考量因素还包括参与的态度、对项目完成的贡献率、体现的进步空间等。而在期考的试题设置方面,减少客观题的分数,增加主观题和开放题的比例,有些题目甚至可以不设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进行打分,考量学生获得技能的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订单合作单位的评价比重。以往的评价方式是全部由教师大包大揽,从平时成绩到期考成绩,都由教师决定,这一方面给教师过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感情分”,评价的主观因素过强。对此,除了期考成绩是教师评定外,平时成绩的分数组成由订单合作单位和学生共同给出,比例依次是桂工网记者、编辑占50%,项目小组长占40%,个人占10%。桂工网记者、编辑面向的评价对象是学生的最终作品,以作品与桂工网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项目小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给出分数;组员个人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但占比较低,避免部分学生人为拔高自己的分数。专任教师尽管不直接给出分数,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总之,文科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工科类专业相比,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尚未有较成熟的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大幅度增加订单合作单位参与教学和管理的程度,创新教学和实训的方式,能较快让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定向岗位相契合,减少就业后的适应期,为订单合作单位培养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一个考场,究竟该不该出现学生和老师两方作答?“师生同考”的背后,又折射了什么问题?
“师生同考”合理吗
山西太原的高三学生黄梦前几天刚刚经历了一场模拟考试。“我们学校没有出现‘师生同考’的现象。不过,老师可不一定真能考过所有学生。”黄梦说。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有对‘老师能得多少分’的好奇。”家长张兆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老师考得好又能如何?考得好就一定教得好吗?”
那么,“师生同考”,究竟合不合理?
“‘师生同考’这种方式容易引起教师的误解,甚至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这不是正常的教师培养方式,也不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和学校管理规律。”当过多年中学校长、现为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封留才并不支持“师生同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早在2012年,江苏就有中学要求老师和学生一同参加模拟考试,引发争议。当时虽有部分网友赞成这一做法,但是几乎所有教师都反对,认为这是对教师的不尊重,是在变相对教师进行测评。
封留才表示,多种原因造成了教师不愿意参加同场考试,一方面是应对“同考”要增加许多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另一方面是担心考试结果的运用范围和保密程度。“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教师有考不过学生的顾虑,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比学生考得好,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场考试揭示了什么问题
学生家长尹洁当天就收到了新闻客户端推送的这条新闻。作为高三学生家长,她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浏览了全文。“说实话,这么考试是挺别出心裁的,但总感觉学校过度强化了‘以分数论英雄’,甚至把教师一并‘拉下马’。”
“此次事件充分表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唯升学指标’的教育评价观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核心价值观被考试成绩所取代,‘考考考’仍然是教师的法宝,‘分分分’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因而‘师生同考’成为一些学校管理教师、提升教师的一把利器。”封留才说。
熊丙奇认为,“师生同考”暴露了学校狠抓学生升学成绩、升学率的功利办学本质。“前一次‘师生同考’的新闻,发生在中考模拟考,这一次则发生在高考模拟考。学校此举的意图,是希望通过老师亲自上考场,营造全校重视升学、迎考准备的氛围。”
然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师生同考”所牵涉的问题在于当下我国教师的评价方式及体系的不完善。“师生都需要考核,但不宜用同一种方式。考核学生,可以用考试得分的形式。考核教师,则需要由同行或是专业的评委会来评价其教学质量,而非考试。”
熊丙奇对此表示赞同:“这种方式是用行政手段考核教师,而不是由教师进行同行评价,对于‘师生同考’,教师反应激烈,那么学校为何不听教师的意见,却要坚持推进?这显然不尊重教师队伍的意见,是行政领导强加的结果,这无益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反而让教师因感到不被尊重而心生倦怠。”
建立教师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机制
“在长期行政治校的大环境下,我国中小学早已不是教育家办学。学校管理、教师评价中,几乎全以行政思维主导,如此发展下去,教育家精神难以在学校中出现,学校的功利办学情况会加剧。”熊丙奇说。
“考核教师是必须的,但应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封留才认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有多种形式,可采用基本功考核的形式,考核内容可包括教学设计、说课上课、命题解题等。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强调,要推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但现实之中,违背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做法,比比皆是。”熊丙奇表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首先落实学校的办学自,让学校有自主办学的空间,不是围绕行政指标、行政考核办学。其次,要在学校内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管理,对于教育事务,要建立教师委员会,由教师委员会进行管理、决策。“类似‘师生同考’的做法,就应该由教师委员会决策。”
“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需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机制。”储朝晖指出,行政化的资格评价,使得在教师考核上重视的是量化指标,“这是外行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教师自身发展以及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甚至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执教行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特定的时间范畴,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 appoximation)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体现在: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学应促进所有学生学习;创设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
一、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之前的准备阶段,教师不仅要备文本(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
1.搜集材料
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观察等途径,直接搜集信息,或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多阅读各种有益报刊杂志,提倡收看“新闻联播”“今日一线”等节目,了解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新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增加教育内涵,激起学习兴趣,同时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收到事功倍的效果。
2.筛选材料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切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选取内容贴近学生,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
3.整合加工材料
把材料按照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分解或压缩,使材料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备课《我们维护正义》这一课时,我的教学设计是,我从正义女神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列举由正义想到的词语,接着出示几个正义化身的人物,通过一步步提示,让学生猜猜他是谁?然后引导学生从他们身上寻找共同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正义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展示任长霞的颁奖词,讲述她的感人事迹,分析应该怎样维护正义的?然后展示漫画让学生明白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进而出示和未成年人生活比较密切的几种情形,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维护正义是否可取?从而得出青少年学生在维护正义时既要做到见义勇为,更要做到见义智为,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正义力量在全班交流,让学生找到前进的动力。我精心设计整节课,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掌握了所学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
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就是教师清楚地讲授、解释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的理解、牢固的掌握和顺利的应用或迁移。Rosenshine&Furst将清晰授课简单地定义为:“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教学清晰明了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清晰的教学表现如下: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课时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向学生指出所学课时内容将以什么方式运用,哪些内容或方法可能会出现在今后的考试、考核或作业中;把课时内容放在过去和将来课时的背景下,即弄清本节课需要哪些先前的学习内容,以及将来课时所需要的先前学习内容在本节课体现了多少;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提问或有规律地检查作业,弄清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弄清学生对于必备事实或概念的理解水平,如有必要就对它们重新讲授或作一些必要的复习;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在需要时可重复指令,或者把指令划分成若干小指令;通过多种方式如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利用视觉、动手操作来辅助解释和强化重点;在每一节课的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有效地储存和日后回忆内容。
三、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
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题,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把它们与课时节奏和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事实问题或过程问题,聚集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如下:在上课一开始就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有趣的实例、新颖的活动等来开始一节课;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教师的热情和活力,通过改变语速或音量来表示不同的内容和活动;变化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例如通过讲演、提问、合作讨论、独立练习等方式来呈现新内容。变化提问的问题类型,使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相匹配;在运用课堂独立练习等强化学习的同时,适时运用口头表扬、肯定优点等积极方式;在教学中注意纳入学生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四、有效任务导向教学
有效的课程设计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程目标具体细化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效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有益体验。表现如下:制订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能反映课程标准或教材的最重要特征;在教学时间内能有效地避免外界的干扰,尽量把所有非教学任务推到课外进行;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对事实、规则和操作等内容采取直接教学法,对概念、模式等知识采取间接教学法;制定进度表,定期对单元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反馈、考核。例如在教《拥有财产的权利》的探究活动《智力成果有什么价值?》时,教学意图就是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去感悟、认识智力成果的重要价值。教师的有效任务导向执教行为就是:课前教师安排学生要充分搜集智力成果促进社会发展的素材;教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故事情节;教师安排几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寓意;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安排各小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智力成果对个人生存、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要仅仅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两个故事中,要从更多的资料和事实中认识智力成果的价值。
五、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称为投入率。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如下: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安排练习或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操练;在一种非评价性的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比如在指导学生练习开始时,可以让学生不受约束地集体回答,或者让个别学生悄悄地回答,或者进行小组反馈;通过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和鼓励,维持热烈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监督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间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照顾全班,尽可能限制花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例如,我讲《珍惜学习机会》时采取变式练习,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首先,我引用教材中的材料:在旧中国,只有20%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读书……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认识到国家和家长无论多么困难都非常重视我们的教育问题,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报答国家和父母、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然后,我通过小刚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不仅是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进而认识到不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学生及家长都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我设计两种观点引导学生判断:小刚不服从家长的安排,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还坚持学习,不为家里挣钱;小刚坚持完成学业,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行为。学生在分组讨论后,能够再次强化他们的维权意识。在分析小刚拒绝辍学的好处时,我引导学生从接受义务教育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增强学生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信心。
六、确保学生学习的成功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的成功的喜悦。”有效教学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有效教学的学习成功率表现如下:在独自练习之前,提供有指导的练习,示范正确回答,并告诉学生如何达到正确回答,在练习的间隙提供自查方法;分层教学,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划分为小块,使学生在当前水平上轻易消化学习内容;以容易掌握的步骤安排向新内容的过渡,根据先前内容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每一节课看起来都像是先前课时的延伸;通过运用复习、反馈和测验等手段,变换刺激的呈现节奏,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持续不断地为教学目标做准备。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中,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进行清晰的授课、开展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的成功率这六种教师执教行为,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高耗低效因素,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精心设计、改进活动,真正做到适时适度,取得切实可行并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斯金纳.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海荣,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8):16-20.
1.作为教者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1.1 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些素质的提高主要是要坚持学习。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1.2 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1.3 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
2.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必要前提。
2.1 研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备好教材。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2.2 关注社会热点,备好时政,把国情、省情、市情教育溶入课堂教学之中。
思想品德新教材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新闻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时政热点,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和资源,把国情、省情、市情与教材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3 深刻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按新课程标准,备好学生。
3.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给学生以主动探索、体验的机会。学生总是喜欢新奇的事物,而每一个新事物却总是只有一定的“保鲜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不断求新、求变,不能一劳永逸。而传统教学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比较单一。所谓重结果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传授知识的结论,而不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告诉学生,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新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课堂学习缺乏过程,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因而我认为要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求新、求变,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应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体验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感悟、体验。新教材是案例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和更换,所以我一般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动手画图、社会调查、现场采访调查、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竞赛辩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
3.1动手画图,社会调查。新教材比较注重实践性,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在调查中要求做到:(1)确定调查主题。(2)确定调查方法。采用观察法或访谈法,访谈时要让对方明确访谈目的、访谈中注意礼貌待人。(3)分析资料,获得结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掌握画图知识技能,又发挥学生想象力,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生活社区,关心社区,也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3.2 角色扮演,角色体验。新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形成学生的社会主体观,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社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平等、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社会的发展,体验现实社会的需要,尝试综合地观察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我创设一个角色体验:假如你是镇长(校长),你会怎样做?在角色体验、角色扮演活动中,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激活学生思维,去观察社会、反思社会。
3.3 竞赛辩论法。美育理论认为: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能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完全的人看待,因而要在游戏中学习,心理学家曾试验得出结论: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初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根据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有时采用竞赛辩论法,我设计一些题目:先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分成二组,让他们搜集资料,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我给它起了个好名:唇枪舌战,学生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辩论双方你来我往有理有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不仅加深对课内知识,而且加强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3.4 小组合作学习。新教材强调学生合作学习,课堂上的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形式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是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过程的最佳形式,也是保障教学活动既活跃又有序的最佳形式。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惯用的教学方法,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单,要求讨论过程中有组织者、记录者,并且评选出最佳参与者,同时确定中心发言人。组内人人分工,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既促进了同学间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也增强课堂效果。
3.5 现场采访、调查。现场采访调查可以仿效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栏目中的方法,能真实再现采访者的心理活动。
4.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