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4:39:03
导语:在保护非遗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策略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而相关的保护人才则极为稀缺。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强化研究的同时,实现优秀保护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了解非遗进而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当中。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民族的重要性
将非遗教育融入到高等、正统的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历史的成果和结晶,是民族活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库,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能够将古老的、珍贵的文化内容加以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前提。其次,非遗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国家的重要性
对国家而言,开展高校非遗教育,能够实现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延续,极大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极大提升我国国家文化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新农村建设亟需开拓出新思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教育,从文化入手,能够将本土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开创,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
(三)对大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同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非遗教育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在接受丰富的西方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冲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极大激发其爱国、爱民族的热情。其次,非遗教育蕴涵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识,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极大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要求
(一)确保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达,其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使得非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借助于新媒体数字资源限制性小的优势,应当不断丰富非遗研究资料内容,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专业、年级等开设不同课程,实现课程的丰富性。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对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亲自见识、充分体验、深入探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各高校应加大相关力度,一方面邀请专业研究者或民间艺人、非遗继承人进行课程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到非遗环境中去感受和调研,充分参与到探索和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在校园外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如剧场、庙会和一些地方的非遗项目,将调研情况整理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存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
(三)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即时空限制越来越小,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高校可邀请民间文化进校园,将非遗文化完整、直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相关影片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借助于网络媒体如微博、博客等进行课后交流和探讨,拓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边界。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四、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
(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就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教学策略而言,应当首先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稀缺,单纯借助于印刷出版物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为此,各高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广泛采集优秀的非遗研究资料,如相关图片、图书、音像资料、项目书和论文等,并优化获取途径,让学生能够便捷地查阅,开拓其眼界,提升其研究深度。
(二)开设非遗网络课程
网络能够有效跨越时空,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沟通。为此,高校应在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网络课程,让教师进行线上授课,并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和交流。同时,将日常教学视频资源上传到网络,还可将相关研究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上传到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实现第一手知识资源的补充。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借用微博、QQ群等常用沟通软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前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提前告知学生,让其能够进行充分预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布置,方便学生查阅。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分享自身的调研资源和心得,并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四)组织并鼓励课外采风调研
为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各高校可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采风调研。一方面调研活动,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对其进行专门的资料采集和信息调查,掌握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对农村、庙会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传承情况,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在完成采风调研活动后,将所得进行线上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够极大方便课程的开展,实现学生知识和研究的极大开拓。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和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各高校应不断总结过于的教学经验,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巨大魅力,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同时,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主性,丰富非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强劲支持。
参考文献:
[1]尹丽丽.论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1):152-153,154.
[2]郑春辉,朱思颖.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3,(5):26-34.
[3]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30-32.
[4]周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8):36.
[5]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6]刘艳玲,张世清.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74-76.
[7]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251-25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文化的奠基,作为文化的草根,作为文化的摇篮,作为文化的链接,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达、媒介语言、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等诸多内容,这将是我们有了一个保护非遗的导航和依托,将迎来一个保护非遗的。
我国的文化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非遗星罗棋布,浩如烟海,文化样式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国家有关领导及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传承人,都感到保护非遗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而道路艰难。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对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对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冲击,更使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以及所有非遗的传承人焦急不安、一筹莫展。所以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我们国家的文化工作决策者,提出了响亮的保护非遗的口号,并用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制订多种政策来保护非遗,这不由得使广大文化工作者,各行传承人稳住了阵脚,看到了光明,投入到火热的保护非遗的潮流中。
如何保护非遗,如何保护好非遗,这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是挖掘整理工作,这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完成的。光能吃苦还不行,必须要掌握诸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会完成得好一些。通过这几年来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实践,我认为:保护非遗需要组织既有能力又有专业知识的文化工作者去实践、文化馆和文化站,就是这一工作的主力军,也责无旁贷。另外就是要走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道路,找那些有特殊技能和身怀绝技的传承人,了解情况,搜集整理,这样才会不失它的原生态,保持它的准确性、真实性、历史性和艺术性。我们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曲艺《文水跌杂则》就是发挥了文化馆、站的优势,又得到曲艺家协会的专业指导,并通过传承人挖掘珍藏、忠实记录、保持本色,才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我们申报非遗积累了经验。
对于非遗的保护工作,除了非物质方面的,其中还有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存在着,是依托于有形或物质的实物。如戏剧方面的剧本、服装、道具、各种乐器、布景、剧场、海报等;又如拳术方面的刀、枪、剑、戟各种兵器等,这些都是非遗中物质性的东西,都是非遗的重要承载物。把它认真的保存下来,或建立一个专门的博物馆,将会对非遗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特点和特色,表述地更加详尽真实,流传更加有参照数和操作性。
非遗,肯定不全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我们一定要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去保护它。既是遗产,那就一定有它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局限,我们一定要注重它的公众趣味,注重人情味、草根性、原生态的文化认同,绝不可盲目拔高,如果盲目拔高,使之更加现代化,更加前沿,那就不能称之为文化遗产了。那是现代文化创作,那是新型文化展示,失去了非物质文化所谓“遗产”的本意。抹杀了我们的古老文明,抹杀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对自然、社会、生活、生产等个方面高度认识的智慧结晶和强大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审美功能,也就歪曲了我们之所以提倡保护非遗的本意。
保护非遗,是一项保护濒临消亡文化遗产的活动。我们更因该认识到它的时代性和紧迫感。时下,农耕生产的农民大大减少,劳动机械化、集体化、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一些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变迁和老年人的谢世而渐渐消亡,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抢时间,才会收到一定效果。如果从我们手中流失和消亡,我们将成为文化战线的罪人。我们是这样行动的,我们抓快抓紧、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紧张工作,几年来共申报成功非遗保护项目有国家级一项;省级两项;市级三项和县级二十四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在快马加鞭努力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保护非遗,文化精神功能是它的主要属性,这一次保护非遗,要淡化意识形态,突出文化形态,实行无为而治,寓意识形态于文化形态中,只有充分挖掘非遗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才能全面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的可能。像我们对《左家拳》这一非遗的挖掘整理,保存传承,就成了体育界、拳术界的一大盛事,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起到积极的作用。
要保护好非遗,人是决定的因素。除了搜集整理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热情的人以外,在传承方面也需要有能力、有耐力、有事业性的人去代代传承。传承人首先是“承”,而后才是“传”,如果继承不下前一辈的独特精华,就不会再传给下一辈精华之独特,中间就会断线,线一断了,非遗的这架风筝将云消雾散而再也不能旧景重现了。所以要选好人,传好人,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这样才会使非遗的保护薪火有传人,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有的地方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保护项目的热潮,由于它的盲目性而进入了误区,竟然把非遗当作了摇钱树,什么名人故乡、某某名山大川之最、某某产地、某某仙境等层出不穷,用这些招牌来赚大钱。这样做我认为是不妥的,因为非遗的精神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其主要属性,旅游等活动只是一种附带功能,如果拿着非遗的招牌去挣钱,甚至为猎取文化政绩而不惜血本的去炒作,那将对保护非遗是缘木求鱼。
有人说非遗能否当作一项文化产业去搞呢?我认为条件成熟后是可以的。像我们这里的一个非遗项目,民间锣鼓《文水呱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首先是经过了认真的挖掘整理,再之是进行了认真的提炼和提高,经有关专家不断改进提高,使之不仅已申报为国家级非遗,而且到各地去参加评奖和国家级各类赛事,参加各种商业助兴演出等活动,不但使这一艺术得到保存、保护,而且使之更加精细,还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并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这又是个良性循环,艺术提高了,钱挣了,再拿钱去投入艺术建设和形象建设,这一非遗形式将会更加完美深邃,这样就又能得到更多的收入……这样的事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 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文化所依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改变,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遭到冲击,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二是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三是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一些口头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许多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艺绝;四是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许多稀有民族工艺品及其技术大量外流。”[1]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何种形式,怎样才能在尊重文化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地使其实现现代转换,并继续传扬,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共同课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陈出新,应该是精神内核不变,象征符号不变,母题不变,但是表现形式却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充分的现代化。现代人喜欢什么形式,动漫、口袋书、游戏、影视等,都可以。”[2]电影艺术是现代人喜欢的艺术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具象、通俗易懂,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等特点,其传播效益和推广力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电影对“非遗”文化传播的正面保护
(一)传播“非遗”、宣传“非遗”
电影艺术的功能除了娱乐、审美和教育,还肩负着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劳动和生产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民间性质和地域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藏”于民间,调查表明越是偏远地域其文化保存的原貌越完整,而且表现形式越多样。由于地域的限制,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得不到社会的关注,致使许多过去创造的传统在当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面临萎缩甚至消失。传统的文化保护方式以文字记载为主,即便加入照相技术,对于“非遗”的保护也是静态的,文字和图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难以全面、综合、动态、立体地展现“非遗”文化。电影艺术以声音、图像甚至文字等方式,动态、立体地对人类文明进行展现,把“非遗”文化音像化、视觉化,一方面扩大观众对“非遗”的关注,引起国家、政府、学者、社会各界的认同,从而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也能激起文化持有人的信心,民族自豪感,使得他们由原来的被动传承到自觉保护的转换。因为“当一种民族文化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并广为传播时,传者和受者必然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念重新界定和认识这种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估价和确定这一文化的价值,对之进行解读和诠释,而且还会赋予它新的意义”[3]。
(二)普及“非遗”、推广“非遗”
电影艺术具有强力的文化渗透力,它能穿越时空、穿越种族、穿越人群,将人类文化以视觉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人群。“影像传播把客观现实加以图像化,实质就是使用影像视觉流使被记录、被感知的世界获得了现实的、生动的界定。作为最通俗易懂的信息交流工具,视觉形象使电影、电视中的画面成为不用翻译的世界性语言,跨越了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文化背景这一鸿沟而为所有人接受。只要是具备视觉能力和初步视觉经验的人,都能够程度不同地解读影像。”[4]电影艺术具有很直观的教育意义,在大众文化传播中起着“通识教育”的功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电影电视普及到祖国的各个角落,“非遗”文化必然会伴随着电影艺术的推广,普及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电影媒体对“非遗”文化的普及推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鼓励媒体介入“非遗”文化保护中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体传播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达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5]。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经过几代电影人的努力,一系列有关展示民俗题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作品问世,如《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梅兰芳》《花腰新娘》等。其中由章家瑞执导的电影《花腰新娘》就成功地将云南石屏花腰彝的民族文化完美地呈现在作品中,透过作品普通大众可以认识和了解他们古老的婚俗、绚丽的服饰、别具特色的舞龙、悠扬的海菜腔,性感的烟盒舞等民族文化,花腰彝的民族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
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护工作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护工作发展的4种策略组合,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档保护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活动及非遗保护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下简称为“非遗档案”)作为非遗活动、非遗保护活动的原始记录,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非遗保护有两类最重要的途径――活态保护及固态保护,受制于环境变化、文化传承等条件,前者往往难以实现,而固态保护是最具普遍适用价值、最具效率的长期保护方式。将非遗转化为非遗档案正是非遗固态保护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为此,非遗立档保护工作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SWOT分析是指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Strengths)指组织的内部优势,W(Weaknesses)指组织内部的劣势,O(Opportunities)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遇,T(threats)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 [2] 。本文将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看作一主体,运用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将这一工作所存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因素、外部环境潜在的机遇与威胁因素进行相互匹配,分析研究,探讨最佳的战略组合,制定符合这一工作未来发展要求的战略规划。
1.1 优势分析
1.1.1 档案载体的物质性使得非遗物质化,能更好地发挥价值
非遗具有非物质性,并且都有较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如传统的手工技能、社会风俗、礼仪等,大都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并且没有明显的物质载体,大多依赖于人们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极易流失,对其保护与传承大为不利。而对非遗进行档案化保护,可以使其有效地物质化,对于其长久传承是大有裨益的。与此同时,对非遗进行档案化保护,相当于为非遗提供了物质载体,使其“外物质化再现”,例如,若将某些传统手工艺以档案形式留存下来,学者在学习时便可有档可查,有据可依,也可适当减轻非遗保护工作对某些传承人的过度依赖。
1.1.2 档案载体的多样性使得非遗表现形式多样化,能更好地被传承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档案的载体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从一般的纸张到新型载体,档案的载体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因此,对非遗进行档案化保护,可以实现从文字到声音、图像、视频的全方位多媒体化的呈现效果,使得非遗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便于将其内涵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进而有效地促进其被保护传承。
1.1.3 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使得非遗更具真实性,使人们可以更放心地传承沿袭
档案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记录着这些活动的历史过程,因此,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之后形成的,它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记录着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日常生活与生产习惯,也具有原始记录性。”[3]但由于其大都存留于精神世界,依赖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代代沿袭,有时会被人们认为不可信。因此对非遗进行档案化保护,借助档案的物质载体将其客观呈现,会强化其真实性。
1.2 劣势分析
1.2.1 非遗立档保护工作不完善,非遗档案保管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非遗档案广泛分散在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和个人手中。不同的保管主体有着各自的保管优势 [4] ,但各机构间缺乏协调管理,使得非遗立档保护工作出现微观求全而宏观无序的局面,难以完整有序地展现非遗全貌。除非遗档案保管分散外,非遗立档保护及其档案管理法规不健全,载体形式不统一,立档保护各环节存有一些纰漏等因素也使得整个非遗档案保管效果差强人意。
1.2.2 档案载体耗费一定成本且生命有限,长久保存效益不乐观
档案载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命期限,即便需要长久保存的档案资料也会随着载体的日渐损坏而承担着流失损毁的风险,而非遗资料大都是需要长久保存的珍贵信息,这便与档案载体有限的生命力产生一定的矛盾。此外,非遗立档保护工作中,除档案载体本身具有一定成本外,对其定期的维护、专业保管人员的费用及占用大量库房空间等因素都将耗费相当成本,长久保存效益并不是那么乐观。
1.2.3 非遗立档保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现代化转变迫在眉睫,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准的与时俱进、整体素质的大幅提高。目前,非遗立档保护工作正面临擅长传统工作方式的人员渐次退休、新兴专业复合型人才日渐上位的交替阶段,对立档保护专业人才需求相当迫切。因此,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非遗立档保护工作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一大障碍,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 机遇分析
1.3.1 国家政策实施带来的新机遇
自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要为非遗建档以来,非遗立档保护工作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发展较为迅速。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重视为非遗立档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文化部门较多采用节目和影片等宣传方式体现非遗的重要性,而这些宣传影片或其中的某些资料都将成为重要的非遗档案。如2010年10月16日至21日在济南举办的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借助于实物载体、声像手段以及直接以档案的形式展出多种非遗技艺,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非遗的立档保护工作。此外,很多地方政府、组织等为促进当地非遗传承,不仅大力投资支持非遗发展,而且积极举办一些非遗档案资料的展览、知识问答、比赛等活动,这对非遗宣传及立档保护工作也大有好处。
1.3.2 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非遗立档保护工作带来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档案载体日益多元化,从单一的文字、实物载体到图像、声音、视频一体化的立体式载体,从静态物质载体扩展到动态虚拟载体,非遗的呈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宣传效果更加令人满意。另一方面,档案保护技术进一步发展,档案存储能力进一步提升。档案的电子化存储成为可能,在“云存储”背景下,档案信息存储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随着档案载体质量的提高和档案保护技术的改进,档案寿命将更加长久,保存时间将大大延长。
1.4威胁分析
1.4.1 社会公众档案意识薄弱,非遗立档保护的人文土壤贫瘠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档案的价值与作用认识尚浅,档案意识并不强烈,他们大都在需要查档考据时才会想到档案部门,这也是许多档案馆前面门可罗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目前而言,公众对非遗立档的了解和认知仍十分有限,许多地方人们对非遗立档保护的认识尚不到位,经费十分紧缺,仅限于档案部门的孤军奋战,还没有整合和凝聚起社会力量,更没有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自觉行为。
1.4.2 非遗传承人档案资料匮乏,受市场经济冲击严重
非遗立档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是目前处于非遗立档保护关键和核心地位、掌握非遗技艺的多为中老年人,随时可能“人亡艺息,艺随人走” [5] 。这些中老年传承人大都档案意识薄弱,往往将珍贵的非遗技艺贮存于自己脑中。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及“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潜在价值难以被社会公众所发现。大多数非遗从艺人员仅能勉强糊口,尚不足以养家,更谈不上发财致富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鲜见年轻一代积极继承沿袭非遗技艺了。再加上师徒传承、口传心授的独特方式决定了非遗从艺授业期限较长,难于大规模迅速复制存档,这些都将对非遗立档保护工作形成重大威胁。
上文借助SWOT分析法就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其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这4个方面进行探讨,结合“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得到“非遗立档保护的发展策略组合” :SO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见表1。
2.1 SO策略
2.1.1 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发展,应该从思想认识入手,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之差乃成败之差;观念常新,则事业常新[6]。非遗立档保护工作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不遗余力地加深人们对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认识。例如,可以借助举办非遗档案展览的契机,让人们见识到多种存在形式的非遗技艺,让人们切实感受到非遗立档的良好效果,进而加深他们对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认识。
2.1.2 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非遗立档保护的现代化发展
要积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非遗立档保护工作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保证非遗载体形式的现代化,实现非遗全方位、立体式、多媒体化的呈现,能迅速吸引到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要保证非遗档案的保存管理现代化,做到运用现代化的保管思想、保管方法、保管技术与设施实现非遗档案的“延年益寿”。
2.2 ST策略
2.2.1 利用全媒体宣传路径,实现立体化宣传效果
实践证明,广泛宣传是增强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的重要手段。为加深大家对档案的认识,培育非遗立档保护的人文土壤,相关工作人员要将非遗立档保护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仅要对组织内部,更要面向社会,面向国外,加强相关交流与合作。在宣传途径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采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实物等全媒体的宣传方式,加强与电视台、网络媒体等的联系,使非遗信息与档案信息不时
“飞入寻常百姓家”。
2.2.2 加强非遗与市场的结合,培育、壮大传承人队伍
要改善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条件,不仅要加大对他们的补给力度,还要将他们的技艺与市场相结合,促进他们凭借技艺致富。可以邀请他们参加演出、参演纪录片等,不仅可以促进非遗宣传,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相当收入。与此同时,各地宜结合本地实际,筛选代表性突出的非遗项目,举办少儿培训班,在中小学以及大学中开设相应选修课程,为非遗传承培养广大后备军。
2.3 WO策略
2.3.1 加强各级机构统筹规划,保障非遗立档工作协调划一
为打破非遗立档保护工作微观求全而宏观无序的局面,解决非遗档案保管分散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各级政府机构、组织间加强协调与配合十分重要。要保障政府政令的上行下达,上级政府做好宏观规划,地方政府具体灵活执行,真正做到宏观与微观的灵活统一,协调有序。
保证设备器材与时俱进,实现非遗档案长效保存
档案部门要跟上时代步伐,保障相关设备器材的与时俱进。首先,要保障档案载体的现代化,采用高质量的纸张、光盘等,切实保障其顽强的“生命力”。再者,要采用现代化的维护技术,建设现代化、数字化的库房,提高档案保管效果。此外,还要做到非遗档案的专室、专人、专业管理,实现非遗档案长效保存。
利用社会资金与现代化科技,培养壮大专业人才力量
要做好非遗立档保护工作,需要政府及社会资金的大力资助,以保证相关部门有足够的力量来运用现代化科技,引进、培养专业化立档管档人员,保障非遗档案的质量与保管效果。一方面,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监督,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形成团队内的良性竞争;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入计算机学科、材料学科等各学科专业人才,充实非遗立档管档队伍,提升整个团队的素质。
2.4 WT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认知 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90
1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学者对非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非遗保护、教育传承、非遗产业化、非遗旅游等方面,其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认知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而高等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弘扬、保护和传承非遗。在此背景下,凸显出大学生非遗教育传承的研究价值[1]。
高校在大学生遗产教育传承中占有科技文化、人力资源、学术科研和群体调度等优势,高校教育传承可以保障非遗良好生存、提升非遗保护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坚实保障(白鑫刚,2009、王守义,2010)。目前,高校非遗教育传承研究已经受到大力关注,学者对教育现状、教育模式、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理论参考,但对于非遗教育的实证研究还有待深入,为本研究留下空间。
2 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大学生依托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所以是非遗教育保护和传承的主力军。本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各高校教育水平及院校性质,选取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和辽宁大学三所高校,涵盖文科、工科院校,专业涉及经济、教育、管理、计算机等专业领域,专业覆盖范围较广,提升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普及性。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调查问卷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试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专业和成长环境;第二部分是非遗认知状况;第三部分是非遗保护意识;第四部分是非遗传承教育的态度和参与意愿。考虑到不同属性的大学生认知差异,问卷以非遗的实例设问,如民间故事喜好程度、传统节日命运关注度;面对神话传说消失的态度、校园推广民间文化重要性、参与非遗志愿者意愿、“二人转”选修课选修、亲手制作陶器艺术品、校园皮影戏观看意愿等问题进行调查。
本研究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其中1分非常不赞同,2分不赞同,3分一般,4分赞同,5分非常赞同[2]。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变量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P值表示检验的显著程度,P值越小,显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检验设定显著程度为0.05。
问卷发放采用的是目的性随机抽样调查法,按专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14份,回收率为85.6%,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3.5%。样本中女生人数为88;男生人数为112,分别占43%和56%,来自于城市的学生82人;乡村和小镇的学生分别为74、42人;专业分布情况:旅游管理36人;经济学34人;工业设计20人;机械制造自动化38人;市场营销16人;计算机40人;空中乘务14人,文理科类专业各100人,各占50%,人数比例符合文理实际分布。本研究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13.0对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处理,以期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3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征
3.1.1 整体认知水平较低,非遗认知差异较大
在200份有效问卷中,对非遗概念听说过的同学有162位,占总人数81%,但对非遗概念有134位同学认知模糊,占总人数67%,整体认知水平较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非遗认知为3.5,是所有专业中意愿最高的群体。经济学、工业设计、市场营销、计算机这四个专业学生的认知明显低于均值3,可以看出大学生非遗认知水平整体较低,且各专业大学生认知差异较大。
3.1.2 整体关注度较低,非遗保护意识淡薄
在非遗的关注度方面,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选项中经常关注和始终关注的同学只占18%和5%,多数同学只是偶尔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关注的比率甚至高于始终关注,整体看来大学生对非遗的关注度偏低。问卷第三部分对非遗保护意识进行调查,在面对神话传说等非遗消失时,只有91位同学认为应当保护,占45.5%;在非遗存在价值方面,有172人认为很有价值,占62%,48人认为价值非常大,占24%,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非遗保护责任感不强,保护意识淡薄。
3.1.3 非遗推广态度积极,志愿者参与意愿不高
在校园推广非遗教育态度上,认为有必要的占78%;,其中25%认为非常重要,53%认为很重要,可以看出大学生面对非遗的推广持赞同态度,在是否愿意加入校园非遗志愿者方面,均值为2.85,一般而言,里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大学生对当非遗志愿者态度表示中立,参与意愿不高。
3.1.4 校园教育传承态度积极,不同形式意愿差异较大
通过对大学生非遗传承教育的态度和参与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文娱形式非遗教育参与意愿较为强烈,对开设选修遗产课程意愿低。在对亲手制作陶器态度上,有84.5%的同学表示会参与,在校园表演皮影戏观看意愿上,81%同学表示愿意观看,;学校开设“二人转”等非遗课程方面,59%同学态度消极,只有16位同学表示会选修,占8%,非遗课程的参与意愿方面很低。
3.2 大学生非遗认知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3.2.1 非遗认知状况差异分析
大学生非遗认知整体水平较低,且认知差异较大,为找到差异产生原因,对大学生人口统计特征进行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人口学统计背景与非遗认知的卡方检验显示,性别(P1=0.940)、专业(P2=0.043)、成长环境(P3=0.641),所得P值中P1和P3大于0.05,P2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性别和成长环境在非遗认知差异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非遗认知差异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听说过非遗选项中(满分为2),旅游管理的M值最高,为1.59,机械制造自动化M值最低为1.11,所以专业的差异性对大学生非遗认知差异有较大影响,性别和成长环境对其无显著影响。
3.2.2 非遗保护意识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均值都位于2.5至3.4之间,态度较为中立。通过大学生属性对其进行卡方检验可得性别(P1=0.030)、专业(P2=0.787)、成长环境(P3=0.033),所得P1、P3值均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不同性别和不同成长环境对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上有显著差异。
3.2.3 非遗传承教育态度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在校园内推广非遗文化的态度均值为4,卡方检验可得出性别(P1=0.090)、专业(P2=0.000)、成长环境(P3=0.002)。专业方面,其中只有旅游管理专业均值4.06、空中乘务3.79,对非遗传承教育态度持赞同态度,其他专业均值都介于2.5至3.4之间,态度中立;在成长环境方面,来自农村、小镇和城市的均值分别为4.03、2.86和4.05,只有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态度中立,对非遗教育传承态度相对较为消极。
3.2.4 非遗传承参与意愿差异分析
在非遗传承参与方面,通过对亲手制作陶器态度进行检验,可得性别(P1=0.009)、专业(P2=0.755)、成长环境(P3=0.004),P1和P3的值小于0.05,统计上认为不同性别和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在非遗传承参与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对亲手制作陶器的意愿均值为4.21,女生为3.08,男生相对于女生参与意愿明显强烈;来自乡村和小镇的大学生均值均在,3.5以上,城市背景下的大学生均值只有2.6,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参与非遗传承意愿有待提升。
4 研究建议
高等教育学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面对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责任感和参与感有待加强的现状,高校应营造良好氛围和提供学习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学校教育。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分析,针对高校提升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保护与传承,提出以下建议。
4.1 建设非遗专业,构筑学科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设立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相关专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高校可因地制宜地筛选特色及优势专业,尝试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从较为成熟的学科建设经验中汲取精华,实现向非遗学科化的过渡。
4.2 完善体系设置,丰富体系内容
学校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是其直接受益者,在高校建立完整、科学、可行的非遗课程体系是加强非遗教育的必要方式,非遗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几方面,由于非遗教育目前尚未学科化,结合本研究给出以下参考。
4.2.1 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将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让大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养其保护和传承意识与责任感,努力使大学生成为非遗的主要传承人。学校应酌情增设非遗的相关课程,在不同专业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客观地使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去。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民俗学、民间文学等课程,西安交通大学把太极拳作为体育必修课,这就使得多数同学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去。本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同学队开设“非遗”课程持无所谓、赞同和会选修的态度,反对开课的同学几乎不存在,所以高校应发挥好课程设置的功能,通过学分奖励等方法鼓励学生选修“非遗”课程。
4.2.2 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
非遗课程内容是高校非遗教育的重点,目前高校内非遗教育课程的内容多是根据院系专业特点而设,如语言文字、传统文学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教育内容,民族非遗教育多于民间非遗教育,一些优秀的民间非遗文化并未在高校得到宣传和传承。高校应根据院系特点酌情增加非遗教育内容,使专业和非遗教育有机结合,尽可能让非遗文化渗透至所有专业。同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作用,丰富课程评价方式,尽可能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去,将非遗的实践参与作为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提升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愿,实现大学生非遗传承的主力军作用。
4.3 推进非遗宣传,成立专业社团
4.3.1 开展校园活动,普及专业知识
2008年6月1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河北省首届民俗文化节在河北科技大学举行,后河北省文化厅命名该校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为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3]。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展板、广播、校报、有奖竞答等方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度;同时在各种晚会和文娱活动中举办非遗相关的有奖比赛,如在晚会中有意识表演“昆曲”等非遗节目,在运动会中增设非遗相关的小游戏等,并可和校外实习基地、当地文化部门和民间文艺团体等进行合作交流,增强学生非遗的参与性,培养非遗传承的专业人才。
4.3.2 成立非遗社团,招募学生志愿者
高校开设不同主题的社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实现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学习。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性别、专业和生长环境对非遗教育有较大影响,以文科专业为例,其非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参与意愿明显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组织音乐、舞蹈、戏剧、旅游、美术等专业背景的学生,成立校园民间艺术社团,委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招募不同属性大学生志愿者,提升大学生非遗教育的参与性。
4.4 鼓励非遗科研,提供保障平台
国内有少数院校在校园内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工作坊等宣传和保护驿站[4]。如河南师范大学的“非遗”保护协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工作坊、中央美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充分发挥高校非遗理论研习地和教师学者研究团队优势,成立非遗教育研究中心,必要时可以成立研究小组,重视非遗教育科研,加强非遗教育学术交流,着力研究探索非遗普及、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模式,为我国非遗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9-120.
[2]刘丽华,何军.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J].旅游论坛,2009,2(4):611-615.
[3]胡芳,谢鼎新.地方高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9-161.
[4]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3-64.
不可丢了“非遗”
7月举办的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上,精选了内画、鲁锦、泰山皮影等27项兼具大众性、观赏性、互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民间绝技”再次展现了齐鲁文化的魅力。
但红火的场面难掩这些“非遗”的的悲凉困境。泰山皮影传承人范正安很为这项艺术的前途担忧:“以前,休闲娱乐的手段不多,皮影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皮影做得再好,也比不过电影、电视。有些年轻人喜欢皮影,只是好奇,把它当成了新生事物,真正热爱的并不多。”所以,为了让皮影在自己的手上传下去,让多一点的人接受皮影,范正安不得不对皮影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来吸引观众。尽管他知道,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讲究的是原汁原味,任何迎合时尚潮流的改动都是对传统艺术的破坏。“但目前只有这样,别无选择。”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大量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然而,这些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却正在遭受逐渐消亡的命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传统文化和艺术越来越遭到冷落,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
越来越多国家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2001年,它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是要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击和消解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中感叹,就世界范围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
“这些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好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不起眼的东西,我们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表示,“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等。”
到底有多少“非遗”
中国对“非遗”的保护与挽救始自2003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内容已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
中国的“非遗”保护根植于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而显示出非凡的实力。截至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还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山东的大秧歌、山东快书、聊斋俚曲等23项“非遗”进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整理是一项复杂、艰巨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地区。为了摸清了家底,山东省进行了一次全省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据统计,普查期间,全省共投入专业普查人员11.8937人,动员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普查118.09万人,全省共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101.35万条,实地,调查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98万项。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0项,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项目过百的省份之一。
一批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普查过程中,共挖掘出濒临灭绝或失传的线索33400余条,从中整理项目17850余项,鱼骨戏、阴阳板、一勾勾、山东落子、火狮子等一大批项目通过普见天日,莱芜梆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孟姜女的传说等一批濒危的项目通过普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在保护“非遗”工作的推动之下,山东“非遗”正在从角落走向殿堂。全省目前共有各类专题博物馆37个、民俗博物馆23个、传习所107个。这些博物馆和传习所保存了大量普查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稳定场所和必要设备设施,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山东省在抢救濒危非遗项目、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传承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引起了业界的共同关注。今年年初,文化部决定在山东举办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冷热“非遗”
“非遗”挖掘与保护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地尽最大努力地申报“非遗”项目,许多地方为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的纠纷不断发生。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梁祝传说,到底发源于何地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成了一段千古之谜。
梁祝传说在济宁一带流传久远而广泛。明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孔庙桧》曾记载:孔庙有“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明代万历年间在峄山石上刻的“梁祝读书洞”和“梁祝泉”等大字仍然清晰可辨。
2003年10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出土了一块明正德十一年(公
元1516年),立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济宁人认定:梁祝传说根源不在别处,而在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而在济宁之外,浙江鄞州、河南汝南、江苏宜兴、广西马山、安徽舒城等地,都有梁祝传说和遗迹,都自称梁祝传说的发源地。在纷争之下,国务院公布梁祝传说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得已把相互争夺的几处地方都列为了该“非遗”的保护地。
原本近乎绝迹的非遗为何忽然成了香饽饽?
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对提高本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的文化资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越来越多的具有开发价值的“非遗”从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来到了庙堂之上,成为地方热衷追求的文化“标签”和旅游开发的新资源。结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迎合市场“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非遗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事例频频发生,成为非遗挖掘和保护的“催命剂”。而另一方面,那些不具备经济效益的“非遗”只能躲在社会的角落里艰难度日。
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并且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辉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而现阶段我国在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这都亟待解决。
一、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
当前,有一个问题亟需人们重视,即各级科研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学者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其思想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往在申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各单位表现得非常积极,号召大家都各显其能,共同协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申报成功。然而,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却没有建设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各个单位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非遗保护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会有层层困难,一般都会超出在申报项目时所预测到的问题。所以,当申报完非遗项目后,实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异常困难,很多指标都无法达到,并且被列入到申报名册中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获得与书面描述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非遗传承人呈现断层趋势,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类目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遗弃那些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有些老年鞒腥艘步ソソ其遗忘。非遗中的民间传统工艺也由于不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而很难形成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学徒愿意去学习。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现代医疗设备所替代,其生存空间所剩无几。新时期,青年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喜欢快节奏的生活,视野也更开阔,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就直接舍弃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这导致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的断层趋势,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非常严峻。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而非遗行业基本都是生产文化及精神产品,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很少涉及这些精神文化类产品,这让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变得比较差,久而久之,只会让整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缓慢,并且走向消亡。
(三)非遗传承人现有的认定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层级认定方式,并且传承人也明确分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认定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很明显地看出几个问题,包括认定数目不明确、认定程序不科学以及认定条件比较抽象等。首先,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显然,对于某个非遗项目被认定的传承人数量越多则推广的力度也会更大,将会促进非遗项目健康长久地发展。其次,认定程序不科学、不合理。目前非遗传承人一般都是被推荐的或自行申请的,而这些传承人都生活在民间,对相关的申请制度几乎没有了解过,所以自愿申请的流程并不适合。最后,认定条件模糊,较为抽象。我国规定非遗继承人不能为集体,而在发达国家则对传承人的主体身份没有任何限制,采取“个别认定”“团体认定”“综合认定”等方式。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从而能够明确传承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审核各地方部门递交的非遗项目申报方案时,一定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确保传承人的切身利益。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应该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要按照申报书所写的关于保护传承人的方案,派遣专人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做好普查登记,对于特定弱势的非遗传承人群体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也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财产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可以利用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基金会。政府部门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这也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当传承人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吸引到更多青年做非遗传承人的学徒,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健全认定机制,确保科学合理
首先,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认定必须科学合理。根据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会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会进一步推广非遗项目。其次,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很显然,认定标准是判定非遗传承人是否符合标准,那么认定标准就直接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数量。为了适当提高认定数量,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扩大传承人的候选范围,尤其是初学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给予他们特定的认定标准,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拜师学艺,且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最后,认定程序多渠道化。要突破传统的个人申请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认定程序,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寻找和发现非遗传承人,并且协助他们申请,鼓励民众多推荐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并且做好登记,由专人去调查,最终协助其申请。同时,评定对象也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个人认定,还要包括集体认定,只要是具有非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都可以认定为非遗传承对象。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校;课程资源;泰州地区;非遗音乐;开发
2006年9月份开始,泰州市相关部门开始对泰州地区传统民乐进行大范围普查,至目前为止,共发现民间音乐一百二十六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兴化茅山号子、乐书吹打、泰州道教音乐被列入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也把茅山号子和泰州道教音乐纳入其中。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泰州市非遗音乐的优良传统,我们有必要把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当中。那么,究竟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整体考虑泰州地区非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呢?这一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
一、校本开发,增强特色
地方高校在进行音乐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泰州地区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开发具有泰州地区民间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以弥补音乐教材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例如,根据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特点可以编著一本包含泰州道教音乐、兴化茅山号子、乐书吹灯三章的音乐校本课程,为学生更好、更深的了解和学习泰州非遗音乐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另外,高校关于泰州地区非遗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充分考虑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特色和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背景知识以及著名音乐人物的介绍(如,兴化号子的著名民间艺人蔡永明的相关事迹,曾带着茅山号子进入央视的《欢乐一家亲》节目),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泰州地区非遗音乐文化,接收非遗音乐文化熏陶,拓展自己的音乐知识。另外,还可以把关于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最新动态知识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当中,让该校本课程更具时代性,更能体现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和延展性。
二、走出校园,亲身体验
为了更好的体验泰州地区原生态的非遗音乐,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非遗音乐的体验活动当中。例如,深入道教圣地心圣观、上方寺、光孝律寺及庆云禅寺,对泰州地区道教音乐进行体验。泰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道教音乐有:《将军令》、《四合如意》、《朝天子》、《万年欢》、《白鹤飞》、《柳青娘》等。其中的《将军令》是对将士出征与凯旋归来的一种庄严表述,其曲风激烈,气势雄伟。而《四合如意》、《朝天子》则是充满着一种欢庆、祥和的意蕴,主要演奏乐器为丝竹。同学们通过对“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实地考察和感受,可以很好的建立对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仰慕和热爱之情,他们对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调古朴典雅的非遗音乐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感,还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学好泰州非遗音乐必须要深入到民间,虚心拜师学艺,才能学到真正原生态的非遗音乐,才能真正了解泰州非遗音乐的生命真谛!
三、举办活动,了解非遗
为了更好的对泰州地区非遗音乐进行开发和利用,学校或者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相关的音乐活动。音乐活动可以包括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发展历程介绍,出示相关图片,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了解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伟大魅力和劳动人民的音乐文化。例如,可以对茅山号子进行相关介绍:“茅山号子是起源于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绪,抒出胸意。茅山号子从古代一直唱到今天,久盛不衰,闻名遐迩。茅山号子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而独特的民歌风俗……”。通过这种相关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魅力,从而自觉的参与到非遗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当中。
四、登台表演,艺人助唱
为了更好的弘扬泰州非遗音乐的古老传统,开发非遗音乐课程资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非遗音乐表演,让学生把学到的歌曲和音乐在舞台上展示出来。例如,可以组建泰州非遗音乐乐队,泰州非遗音乐兴趣小组,让学生以各种组合或者个人登台表演,展示泰州非遗音乐的魅力。这样做有利于把非遗音乐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另外,还可以请一些著名的泰州非遗民间艺人上台表演,演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例如:《西板》、《傍妆台》、《牵驴花鼓》、《山坡羊》、《楚江吟换酒》、《到春来》、《醉泰平》、《雁儿落》等一大批著名曲目,让学生更好的、更直观的领略非遗音乐的古朴和纯正。
五、结语
以上只是笔者的几点总结,基于水平的限制,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融入到该课题的研究当中来,促进泰州地区非遗音乐的发展和继承,让泰州非遗音乐发挥它古朴、美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赵全胜.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J]. 大理学院学报,2007,(03).
[2]刘金喜.本土音乐教育探索[J]. 歌海, 2009,(06).
[3]黄小玲.乡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精神性的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于2011年6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③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④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⑤传统体育和游艺;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等。而图书馆的职能在于保存人类记忆、积累人类知识、传承人类文明。这种职能是图书馆生存定义与持续发展的本质。因此,保护以文化为本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所当然是图书馆应该担负的职责与职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存储及传播知识的重要科研服务体系,必然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当中。
一、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定位
高校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可以向读者提供广泛的信息和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形态,是社会文化组成的重要组织之一。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为教学科研等提供保障,同时还承担着保存地方文化传统以及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任务。高校学生接受知识和对知识的反馈能力是最强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尤为必要的。
二、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大多规模较大,人员较多,信息资源丰富,有相对专业的、先进的管理系统和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实力较强。高校图书馆不但拥有专门的人才对信息资源进行细致和系统的分析,而且具备了较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挖掘及保护经验,对于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资源的整理也具有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优良条件。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学生人才济济,是祖国的未来,这就使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普及、宣传工作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1)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多个学科及领域。对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看法不同于其他民众,他们的学习及研究视角相对专业,思维相对活跃,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相对前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这些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背景的高校学生们,对其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保护工作的相关教学和引导,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进而介绍如何专业的参与到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当中。
为高校图书馆培养和输送专业的人才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为图书馆的工作注入新鲜的学业和思想,不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提高,更加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步伐。加强高校图书馆对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快速有效的途径。
三、高校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对策
(一)完善保o和传承机制
1、设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持续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动向与趋势,需要保护工作细致化、专业化、系统化。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门的保护和研究机构,培养和引入相关人才,至关重要。相关工作人员,既要掌握高校图书馆相关知识与技术,又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充满兴趣和热情,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与使命,能够主动的投身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行列当中。高校图书馆不但要面向社会引入符合条件的人才进入保护机构,更要从高校图书馆内部培养有潜力的人员加入到“非遗”保护研究机构当中,为机构及时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此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的为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2、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1)明确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的目的并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特色馆藏的目的是抢救、保护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建立良好的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非遗”信息,使保护和普及并行。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在“非遗”保护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做到认真、细致、负责。在“非遗”的搜集、整理、认定、建档的工作环节中,应做到对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献及影音资料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数字化处理,为下一步具体进行馆藏信息分类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丰富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馆藏内容
特色馆藏要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改善自身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上着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展现在公众面前。高校图书馆在加强“非遗”特色馆藏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殊属性,在对其进行收藏建档时,可以根据民族、地域等进行划分,然后经过整理,以数字化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图片,尤其是视频资料,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传统风俗、表演、手工艺等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