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6:02
导语:在单位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事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直接关系到人事档案的完整以及人才的聘用,为了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普遍采用了信息化建设的手段,通过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当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阻碍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这就需要查找当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举措,进而有效地改善当下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首先,不能够及时的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和系统。在当下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完善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资源,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人事档案管理里面依然陈旧,对计算机技术等设备配备不足,导致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依然以人力手动为主,不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设备先进技术的快捷方便等优势,影响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程度,影响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人为等因素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不规范操作的行为。由于缺乏相关的机制和体系,使得信息化建设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这样既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不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操作,进而导致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形同虚设,趋于形式。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低和作用差的结果,人事档案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最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对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掌握情况的考核和测试,而且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非常的大,对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技能差,而且年龄结构老化,使得他们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当中接触和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很难掌握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这与他们固有的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另外更重要的就是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脱节、停滞。
二、改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举措
为了有效地解决当下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有效举措:第一,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人事档案作为人才信息的重要佐证,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的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了软硬件条件,配备计算机、扫描仪、订书器、复印机等信息化技术设备,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第二,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为了避免信息化建设中不规范的问题,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机制和体系,制定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加强管理,避免不规范的现象出现,而且要严格规范操作,对各个办公室要明确职责,及时的上报各种档案资料,这样既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也能够提高档案管理信息的普及度。所以通过完善档案管理建设的相关机制和体系,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用,而不是趋于形式、浮于表面。第三,注重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所有的工作作业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必须要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其信息化技术设备使用的技术和水平。面对当下管理人员素质低下、职业能力比较差、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要全面加强培训,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参观考察,专业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第四,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保密性。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档案信息库的安全,避免人事档案信息被随意泄露,侵犯他人的隐私,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保密意识和安全使用技能,通过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避免人事档案信息泄露。同时一定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避免其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恶意泄露他人信息的行为要加强处理,以产生警示作用,通过安全和保密的举措,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度。
三、结语
面对当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标准体系缺乏以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必要创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变传统的理念,增强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改善软硬件条件,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推动人事档案管理进入新的台阶,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彧黎.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9):111-111.
[2]韩力.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编研工作与信息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7(14):73-74.
[3]田结合.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24):127-127.
[4]王芳.基于信息化背景下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7(11):136-137.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来实现档案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提高档案馆的管理水平,但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本篇文章主要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相关策略。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是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子信息化发展的十分迅速,也产生很多需要存档的电子文件。档案馆为了保存好产生的电子档案,就必须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够将各单位产生的文件在不变动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同时保存电子档案能够节省档案管理的空间,节省档案管理的成本。(2)实现知识管理的必然要求。档案馆里的所有知识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各单位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的信息化也就实现了知识资产的信息化,这样将有利于对知识资产的管理,以便实现他们最大的价值。(3)满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通过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了现代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用计算机收集、整合以及管理电子档案简化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单位各部门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到档案馆的局域网内部查找相关的资料,便于档案的存储和查找,从而提高了档案馆的管理水平。
2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
2.1 缺乏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虽然许多单位开始关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没有和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者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并没有落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缓慢。还有一些单位不知道应该如和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财力和人力不足,建立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容易出现信息泄漏等情况,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许多单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很多单位并没有将单位的工作和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缺乏对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也就无法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2.2 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信息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很多档案管理队伍当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没有足够的信息化素养,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知识和技术,导致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非常低。受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都不高,甚至有些人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就不会用计算机来实现档案的管理,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2.3 缺乏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
只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够提高管理水平,但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档案馆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档案馆各部门之间的没有做到及时沟通,导致容易出现重复工作,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档案部门也没有和单位的图书、情报等部门进行合作,档案、图书、情报等都具有类似的性质,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合作,容易造成财力和人力的浪费。档案馆的网络没有和单位其他个部门的网络实现连接,不利于其他部门对资料的查找,没有实现资源共享的功能。档案馆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来对从各部门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也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容易出现信息资源的流失。
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3.1 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档案馆要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增加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从而发挥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档案馆的领导者要通过交流会、座谈会等来加大档案管理者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转变档案管理者过去传统的管理观念。档案馆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人力、财力上的投资,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系统中硬件、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保证档案信息化系统具有先进性。档案馆要建立监督体制,严格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情况,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档案馆要和该单位的其他工作部门相结合,保证档案馆能够及时的拿到各部门完整的信息资料,进而才能够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3.2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建设,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档案馆要根据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要求,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和技术,来不断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档案馆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任职考核,对符合档案信息化建设并且通过任职考核之后的人才才能够任职。同时档案馆还可以和高校合作,高校培养具有档案管理知识和相关信息系统的操作以及维修知识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毕业后到档案馆工作,这样可以给人才队伍添加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除了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水平之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保证档案建设工作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3 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
档案馆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逐渐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档案馆的各部门之间到做到及时的沟通,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减少重复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档案馆要特别加强对档案信息化核心工作机构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系统、网络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系统,加强对这三个系统的建设,并且将这三个系统相互结合,促进整个档案信息系统的协调运作。档案馆要建立和单位其他部门的网络连接,既可以方便的从各部门获得信息,又可以方便各部门从档案馆获取需要的资料,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
4 结束语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档案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馆要及时的发现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具有问题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转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完善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更快的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强.基于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企业档案管理――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J].档案学研究. 2012,03(01):85-86
[2] 王健.关于档案数字化优化模式的探讨――档案数字化对象之优化鉴选[J]. 档案学通讯.2011,08(01):74-75
[3] 郑惠萍.谈网络管理机制中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保存[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02):96-97
一、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档案工作在新形势下确保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齐全、安全,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为全市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开了个好头。结合他们建设与实施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领导是关键
高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首先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上的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如同空中楼阁。如果单位领导认识不到档案对各项工作的依据作用和参考价值,认识不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为领导决策、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更快、更系统、更全面的信息,他就不会舍得投入。这项工作也就无法开展。
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高校经济实力是物质基础
从烟台大学等单位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情况看,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没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入是不行的。如果单位经济上条件不允许,即使领导再重视,档案工作人员再争取,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当然,经济条件差也不能做等靠,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只是一个方面,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我们档案工作人员去完善,只有这样,一旦经济条件许可,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从而发展也会很快。
3、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档案管理软件是前提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高校档案部门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高校提供档案网络化服务,并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高校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这必然要求档案管理软件具有较高、较全的性能。如果档案管理软件达不到要求,那么其他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自然希望能够一次性投入,无限次产出,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不但当前的情况能处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的新载体、新情况也能处理。这样,才有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4、高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
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档案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现代化知识与技能水平是决定因素。如果档案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强,现代化知识贫乏,操作技能差,那么,再好的设备和先进的软件也无法施展,只有是一种摆设。为此,各级档案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现代化操作技能。
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高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高校是内因、是关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重要的外在因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认清目前的形势、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责任,加强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引导、技术指导与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我们在倡导与推行数字化档案室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的总体原则是:根据高校实际,坚持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防止不切实际,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
针对当前建设高校数字档案室工作存在的资金不足、数字档案的凭证与失真、信息安全保密、标准化、人员素质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制定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和实施方案,加强宏观政策引导,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要根据各地实际提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方案、业务技术标准、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实施步骤及实施时间等。具体操作上不搞一刀切。条件好的单位要引导其向纵深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化功能;条件差一点的单位,使其认识到不能等靠,引导其先做好基础工作,比如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为今后有条件实施现代化打好基础。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高校建立档案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通过对国家有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见、规定、办法和有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方面的典型事例的宣传,让高校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切实认识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认识到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在信息社会中及时、充分地占有信息,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使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条件。这样,才能调动其做好这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抓点带面,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数字化档案室的建设是一项新的挑战性工作,受技术和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想在短时间内以“”的方式来全面实施高校档案信息化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也不能坐等靠,消极对待。我们要抓住时机,主动出击,选择条件好的单位进行试点,待时机成熟,在面上推广先进经验,使各单位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4、加大对档案管理软件的研究力度
2.会计信息不对称使主管部门监督工作难度增大,难以准确判断信息的质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使得主管部门监督工作难度急剧增大,难以准确判断信息的质量。主管部门主要依靠真实有效的信息监督和管理基层单位,而且这些真实有效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若缺少信息管理平台管理部门就难以判断基层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并且如果基层部门有意设计信息,就更加难以判断信息的质量。因此,监控信息普遍存在着不对称现象。主管部门仅能利用政策约束信息的产生和提供,无法从技术上监控信息。3.事业单位不够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当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普遍不够重视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还能将财务信息与业务活动有效融合,全面实现会计管理工作由内部管理逐步转变为外部管理,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积极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1.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刻不容缓,积极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各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部门管理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全力支持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以免部分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会计信息化建设仅仅是会计电算化的转化。所以,应当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以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积极培养会计信息化应用人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培养会计信息化应用人才,提高财务会计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应用与管理的发展,还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从而有效提升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技能。
3.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体系我国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不断规范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为了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就需要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要求。制定完善和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和规范的管理体系相互结合才能有效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项问题。此外,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汲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经验,制定符合自身财务管理发展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应当以发展现状为基础,摒弃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缺点,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财务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但是在当今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还有诸多问题函待解决,本文拟通过剖析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各种正确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财务信息化工作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1.忽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
目前因为对财务信息化的不了解,而忽视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 有一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很多事业单位领导都认为财务信息化就是财务电算化,就是财务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日常的工作处理。其实财务信息化是财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财务信息化是不同于财务电算化的全新理念,财务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开发并利用适合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平台,把财务工作人员从繁杂的记账、核销、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方面,促使在管理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重整和组织结构改革,使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提高财务操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和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随着财务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以及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财务电算化管理办理》、《财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些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了财政部门、经济主体、软件供应商和其他有关方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责任、义务和要求。建立了初步的财务信息化体系,推进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普及。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使以前的财务电算化管理体系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已经有意识地认识到利用财务信息化资源带来的好处。但没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一些因为管理机制不到位造成的管理上的漏洞,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收集不到位。操作人员因为无完善具体的规章制度可循,造成工作中操作上的不够规范,财务信息遭到破坏、失实,却很难追究其责任。现有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亟待加以完善和健全。
3.缺乏高素质财务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载体,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需要有强大的高素质人才的强力支持才会有新的发展。事业单位需要全力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在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划拨足够的预算经费,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不仅要求其掌握扎实的财务财务理论知识,还必须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尤其能熟练操作财务处理软件,成为“财务—计算机—管理”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能够在工作中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但完善、改进适合本单位需求的财务管理软件,还能更好地使财务信息化为事业单位服务。
4.财务信息与单位业务信息未能一体化
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和业务信息结合,实现业务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由于还有一部分单位管理意识不到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财务信息软件纳入到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财务数据信息不能交换,致使各种业务数据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得不到及时、充分的体现,给财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从而影响事业单位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二、解决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1.提高财务信息化的意识
领导者信息化意识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度和深度。领导者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信息化工作的真正意义,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予以充分投入,把财务管理信息化纳入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经常过问此项工作,了解财务工作情况,提出要求,指导财务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2.健全财务信息化制度
(1)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化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一定要依照单位自身的条件和情况,量体裁衣,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自己单位财务信息化相应的内部制度,不仅要清晰易懂,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事业单位财务相关领导应通过制定财务专用计算机操作制度、财务工作人员操作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档案保管制度、财务岗位责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等相关财务制度的制订,完善和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减少制度上的漏洞,构建起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不仅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同时使事业财务信息建设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
(2)强化内部审计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在建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事业单位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3.加强对本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引进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比较固定,实现财务电算化过程中,很多都是从老财务过渡来的。能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技术有一个质的提高,需要从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对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着重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意识和技能。二是加大对优秀的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可以根据需求,在高等院校选聘适合本单位发展需要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级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充实到财务人员队伍中来,壮大财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人才。
4.加快财务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包含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是事业单位信息化在财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财务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
三、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财务信息化将成为财务系统建设的主流,财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面临不断的新挑战,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管理者及财务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从自身的角度和优势出发,共同应对挑战,同时抓住机遇,为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冬军.医院财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J].财务之友,2008,8(中).
[2]戴莉.文章来源:新疆审计,2009年第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获得了较快发展,对于强化财务职能、有效监控经费运行、建立新时期财务管理长效保障机制、提升财务经费保障能力、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信息化建设仍然是事业单位建设的重要课题,建设任务任重道远。那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呢?为此笔者谈几点认识。
一、事业单位当前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停留在单一电脑记账,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处于低端的层面;“基础差、底子薄”,一是人才紧缺,二是投入不足,三是统筹规划差;应用率不高,主要是现用软件的预算编制管理系统、公用经费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未得到充分应用;资源整合不足,整个信息化过程还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还谈不上系统的分散与整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还不健全。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位创新管理、提高竞争力,实现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认识“不懂得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领导就将失去工作的指挥权,不懂得信息知识和操作的干部将失去工作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切实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位,抓到位。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信息化整体建设,切实加强领导和检查落实。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紧贴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具体明确组织与指导财务信息化网络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工作,从而分清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管、用的职责和任务,避免政出多门、盲目建设、重复开发或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
(二)以人为本、夯实基础
一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需要人来研究、开发和创新,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与财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结合也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人才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之本,是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各单位要培养造就一批熟悉财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财务信息化能否正常运转并发挥管理效应的重要保障。各单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关心和照顾乐于在财务岗位默默无闻和奉献的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二是要纳入预算、确保资金保障。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务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对信息项目的投入,打好信息化工作的根基,明白投入与产出的原理。只要投入上去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大功告成一半,以下关键的就是如何开发和应用,要应用必须要有硬件的投入,没有硬件投入,应用就谈不上,这是物质基础。为此,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计划,制定年初预算,统筹安排好信息项目年度经费预算,重点加大对信息化项目的投入而且占有合理的比例,确保信息化项目的顺利推进。三是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单位财务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的系统工程,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单位的特点与实际,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的原则;明确自身的信息化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技术促管理,扎实有效的分步开展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要有所追求、有所放弃,找准切入点,切忌遍地开花,贪大求全;只有打好统筹规划的基础,才能少走弯路,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三)量身定做、注重软件研发
一是做好软件研发基础调研工作。就是要深入事业单位基层一线实地考察,多征求基层单位财务人员的意见,尽量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请进来,走出去”,借鉴和吸收外单位先进财务信息化研发经验是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便捷道路。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聘请社会专家学者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学习交流,在学习、交流中吸收精华,缩短软件研发过程,减少经费投入,使事业单位真正用上适合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的信息化软件。
(四)提升资源共享和数据衔接水平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来优化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配置和运用,从而提高财务建设的效益和速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信息化的标准意识,努力实现财务领域不同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的互通互联互操作和信息共享。下一步必须整合人、财、物的财务管理信息软件,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将所有涉及到财务的系统整合到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现阶段,要解决各种信息软件的兼容问题,初步解决并实现资源共享;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衔接水平,实现由局域网向全系统的联网,实现上级与下级、平级与平级的资源共享与数据衔接。
1.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档案信息化管理指的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涉及了很多内容,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仅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需要,而且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需要。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保存和传递,促使资源共享的实现;第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快速通道。档案事业是企业及其它单位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奠定档案事业的关键环节。在档案管理的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内部和外部需求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档案工作的变化就必须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第三,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实现高效率管理及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档案信息化管理大大地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而且节约了很多资源[1]。
2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2.1档案管理信息化与档案资料数字化的区别
我国档案管理相关文件指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化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广阔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证综合体系。同时可以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理解为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同时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及依靠相关管理法规的一个综合体系。但是我国关于打过了信息化的理论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理解为档案资料数字化,这最终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很多信息可能因为格式、质量等问题不能成为共享资源,这就造成了数据资源的浪费[2]。
2.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益问题
虽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间接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这就意外着它可以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档案资料也在不断地增多,传统的档案管理根本满足不了档案管理的现实需求,这也就意味着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还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质量,降低了人们查找档案的差错[2]。
3.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
档案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促使档案工作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档案资源也是分种类的,好的档案资源属于那种可以直观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体发展情况的。因此,对于档案资源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在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该做到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整理与组合是档案资源整合的基本途径,档案整合、整理包括基础性整理和研究性整理,具体又涉及了物理资源整合、应用系统整合以及数据资源整合。档案资源整合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社会提供一个资源共享、行业协作以及提升原有资源价值[3]。
3.2增加资金投入,增设软、硬件设施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依靠软件和硬件设施来实现,因此有关单位需要大力地提供技术支持,将现有的软件、硬件投入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而且还要加强对新型档案管理软件及硬件的开发,争取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持。
3.3加强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任何规划、计划都需要通过实际执行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亦如此,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管理人才来实现,但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还不具备可以胜任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无论是能力还是学历都无法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想要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和培训来建立这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3]。
3.4制定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
任何事务要想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就需要做好发展规划。所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做好发展规划,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这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应该尽早地做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发展规划,只有做出发展规划接下来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有章可循。这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相关单位一定要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同时及早地做出行动。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事业单位所容纳的档案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减轻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事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而且已经成为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实行了信息化管理才能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展潮流,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1.1优化存储环境传统的档案以纸质形式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这些档案很容易受虫蛀、发霉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破坏,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不利于长久的保存,而且其存储流程相当繁琐,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后,不仅大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档案信息直接由相关人员录入到计算机之中,而且还可以对档案进行备份,大大地提高工件的效率,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2优化查询服务传统档案查询不仅手续复杂,需要通过多个程序的审核而且不能保证档案的安全,不利于档案资料的长期保存。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简化了查询程序,提高了查询速度,而且可以保障原有档案资料不被损坏,不会对档案和档案环境造成任何影响,而且使档案查询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和调用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使档案的查询和使用更具优势。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因素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档案管理科学规划和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因素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2.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更新不及时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建立了员工档案信息系统,但由于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阻碍了事业单位人才优化管理工作的实施。
2.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的使用率不高事业单位虽然都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但其利用率并不高,使其并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没有起到降低成本、减少员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资料查询效率的作用。
2.3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事业档案管理部门还存在很多员工其从专业技能水平、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有些员工甚至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不仅严重影响了档案服务水平,也影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3.1强化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大管理队伍建设力度要想加快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需要从树立和强化信息化管理理念着手,从根本上强化管理部门领导和员工的信息意识,提高其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另外,为了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有关部门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和培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管理技术以及职业素养,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事业单位还需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可以通过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不断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2加速档案管理硬件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储存量和系统的运行速度,这样可以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要注意选择性能稳定的设备以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信息建设中还要通过不断地扩充档案资料使档案信息得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使其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文字依据。
3.3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中的软件开发除了保证硬件设施达标外,还需要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网络意识,并将档案信息系统的网络升级纳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软件投入力度,给予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并不断完善软件升级换代工作,以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稳步发展,使其能够提供更优势、快捷的服务。
3.4制定科学、具体的总体规划在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注重其可扩展性,使档案信息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具体的档案管理信息总体规划和发展措施,建立一个实用的档案信息网络系统,能够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完善的电子档案整理、网络查询、浏览和下载等服务,使其成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网络管理模式。另外,还要注重对档案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3.5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更详细、具体、规范、科学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并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员工奖励、职称评定之中,并对工作中的失误实行责任追究,这样更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对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提供可靠的依据。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保证对事业单位档案实行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以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杨付彬.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及信息化建设小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1.
[2]张丽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信息技术,2014.
[3]苏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理论观察,2014.
关键词: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已经出现。而且,在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驱动力。从某个角度来看,在促进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档案资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积极地做好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加强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目前,若是能够加强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为,加强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节省人工档案管理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简化传统资料收集、整理以及编辑等复杂的环节,使得档案建设更加高效。[1]与此同时,实现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最理想效果,其实就是实现各类不同档案的统一管理,提高人机合作的效益。而且,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可以在相关的信息系统中检索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从而提高应用效能。
(二)可以提高农业档案管理的效率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所涉及到的工作步骤是比较繁琐的,而且程序也比较多,不仅整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在应用查询过程中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可以直接利用相关的系统来查询有用资料,提高查询效率。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农业档案的管理过程也会更加简单,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样更利于农业从业人员获取信息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三)可以对档案资料进行永久性保存传统的档案管理,到底是纸质的文件式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纸张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发霉、潮湿以及损坏等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纸张上的字迹也会越来越模糊。因此,也就无法对档案资料进行永久性保存。而实现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就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储存在电脑当中。[2]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永久性保存,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外界环境导致档案损坏的问题出现。
二、对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在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一些农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管理观念陈旧,对农业档案管理方式缺乏创新性。实际上只将重点放在自身经济利益较大的工作中,并且将其当作是主要的发展目标,投入大量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但是,在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方面,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进程也就严重滞后。还有一些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片面的理解,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从而阻碍了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前进步伐。
(二)对相关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从实质上来说,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对软硬件设施有一定的要求。信息化的实现,必须要依托着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但是,实际上在农业工作中,一些单位没有保存资料的习惯,也没有建设高度共享档案管理服务平台。而这一情况的存在,也就会严重地阻碍到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一,单位领导层对于这方面不够重视。其二,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还比较落后。具体来说,引入先进的电子档案管理设备,其实是实现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要求。一旦没有软硬件设施的支撑,那么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也就沦为空谈。
(三)缺乏农业复合型人才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某些地区的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比较晚,由于某些农业单位、基层农村和农户等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但不擅长农业管理,也不懂农业信息化建设,所以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信息化意识和档案管理风险意识,因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导致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展缓慢。而且,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本身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发展而来的,所以对相关操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档案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却还有待提升。
三、加强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构筑农业信息化平台在实际情况下,要提高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理解信息化技术在发展农业、完善农业档案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农业单位要了解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分析内部档案管理工作,强化信息化管理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再开展相应的工作。另外,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对于软硬件设施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还需要加大对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从多方面筹集资金,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设备,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农业档案信息化服务平台,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农业档案管理的条件。
(二)建立健全的农业档案信息化系统在信息化时代中,要取得良好的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效果,就要尽早建立农业档案信息化系统。①农业管理单位应建立档案信息化系统,例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检测、农机安全管理、水产品抽检、动物防疫检疫、病虫害防治、牲畜屠宰检疫、农业技术培训、兽药残留检测、农业服务等档案,积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②农村和农业经济组织建立档案信息化系统,例如,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农业产业结构、乡村河涌治理、观光农业、乡村绿化、新农村建设等档案,完善农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活化农村经济。③农业经营者和农户应建立信息化系统,例如,建立禽畜养殖、蔬菜种植、水产繁育、果树栽种、花卉培植等档案,实现种、产、销服务链接+互联网商贸与农业信息化管理集于一体,加快农业产业和涉农人员资源融合发展,使农业档案信息化资料转化为科技成果,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三)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说,在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农业人才,这会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要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管理。首先,农业单位要优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注入新活力。其次,农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教育。不仅要培养农业技能人才,还要培养农业管理和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农业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提供坚实的后盾。
(四)加强技术创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从实质上来说,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技术之间是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互联网又极具不安全性,信息安全经常面临着很大的隐患。在推进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信息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农业单位要加强技术防护,提高自身地域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打造一个安全和高效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提高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①可以将局域网与外网进行有效隔离。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③在系统建设和维护方面,采取技术性安全防范措施,并且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有效地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在最大的程度上确保农业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