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共管理经济学

时间:2024-01-06 10:01:56

导语:在公共管理经济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共管理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实证领域;规范性研究;技能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64-03

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内容框架是围绕着企业决策行为展开的。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也逐步引入开设了这门课程,目的是将企业管理决策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培养学生在“公域”内理性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目前,国内多数管理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为企业决策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和案例选择都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如果直接沿用这些“企业版”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困惑和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管理经济学仅仅是微观经济学在公共领域的一个“翻版”,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要廓清误解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就需要回到这门课程教学的“原点”――厘清这门课程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明确这门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位置。只有在澄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言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分析工具和决策技术与公共管理实践的对接。否则,这门课程就易于孤立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之外,弱化了其存在的意义。

一、承继与分野: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关系的定位

厘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理解管理经济学、搞好课程教学的一把“钥匙”。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弄清楚这个问题相当于从总体上把握管理经济学的脉络。从教学内容上看,管理经济学涵盖需求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这些知识板块与微观经济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透过内容架构,对两门课程的目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焦点和分析工具进行检视,就会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在两门课程中均属于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比较这两门课程在涉及这个问题上的耦合区和分歧点。下页图1中实线部分是属于微观经济学中涉及需求理论的知识内容,虚线部分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图中可以看到,同微观经济学一样,管理经济学也承继了新古典主义方法论,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以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来刻画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焦点都是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均采用了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但是,微观经济学的终极目的是诠释和细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以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要件。而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决策服务的,所以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以后,就需要运用回归技术,利用既往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拟合出经验性的需求曲线,以此作为预测和决策的依据。正如管理经济学学者曼斯菲尔德指出的:管理经济学试图把纯理论分析问题和日常决策联系起来,前者为经济理论家兴趣所在,而后者则是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

此外,两门课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也是迥异的。在下页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市场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怎么运行的问题,属于实证领域(解决“为什么”、“是什么”两个问题);管理经济学则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方法以“告诉”企业和公共部门“应该”怎样决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管理经济学要采用了线性规划、博弈论等等这些数学工具了。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在基本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并且,管理经济学“借用”了微观经济学很多分析方法。两者的根本分野之处是课程目的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上,其他的差异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具体到教学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在管理经济学知识内容正式讲授之前,选择某个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示方法,与微观经济学进行对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对管理经济学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减少对教材中大量数学内容的“恐惧感”。

二、技能型教育: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合理定位

在不同学科背景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合理的定位对于公共管理“视野”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定位合理既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以公共管理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史为例来观察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定位。20世纪20年代,公共行政学科已经在英国诞生,其课程设置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目标是培养行政官员。1979年撒切尔内阁发起“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个运动触发了英国公共部门管理范式的转变。政府开始要求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例如重视公共服务的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重视成本核算等等;要求公务员更像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的公共管理者,而不是行政官员。这一需求的转变导致英国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发生嬗变,传统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课程组合开始转向以经营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标志着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逐步形成。由此可见,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定位应当是为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提供管理、决策方面的技能性教育。更进一步讲,管理经济为公共管理学科“贡献”的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试举例如下。

例1,根据需求理论,我们知道商品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因素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但是经济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通常设定为线性形式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方便,这样的需求函数是无法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如果公共部门要对香烟征税就需要知道香烟的价格弹性,以此做出征税决策;公共电力部门制订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就需要预测出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这些都离不开需求函数的经验估计。管理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既有数据拟合出需求曲线,这具体地涉及到数据采集(消费者调查或者市场试验)、模型设定、数据拟合、模型识别、模型检验、残差分析、参数的经济学解释等知识点。经过这样的程序就能得到比较可靠的需求曲线供决策参考使用。当然,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于成本函数的估计。

例2,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公共责任机制,以绩效评估强化公共部门对公众和国家权利机关的双重责任。管理经济学中的线性规划技术正是进行绩效评价、优化资源的强有力工具。这个工具帮助管理者怎样以最佳的方式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分配有限的资源,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绩效。1985年荷兰的Rijkswaterstatt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了全国水管理政策,年均节省开支1 500万美元;1989年San Francisco警署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巡逻时间表来安排警员工作,年均节省开支1 100万美元。可见,对于具体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线性规划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无论从公共部门管理的的实际需求、学科的形成史,还是课程的自身特色来讲,管理经济学都应该定位在技能性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教育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当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这样的课程定位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技能性教育的定位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精讲理论性内容和用于理论推导的技能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微观经济学中相对应的部分,突出“实用性”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方法、线性规划技术。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已经成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主流性的管理工具,这应当引起中国公共管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三、特色化与实用性:案例选择的两个基点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界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管理经济学而言,案例教学使学生象征性地步入特定决策者位置,体会、熟悉乃至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对象、程序和方法。某种意义上讲,案例教学法是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案例示范”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即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也能够使学生积累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诉诸的经验。目前,在各类管理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案例,但是其中大多数以企业部门决策为对象,即使涉及到公共部门,也不完全是以公共部门的管理决策作为分析对象。例如,涉及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时,多数教材均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及政府管制问题上,以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作为案例来研究企业行为以及政府管制行为。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和这种案例更多地属于政府管制经济学或者公共政策分析的范畴,与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公共部门管理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鉴于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是技能型教育,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突出案例的“公共管理”的特色以及实用性。具体地讲,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特色,多采用相对应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例如,讲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经济变量时,“企业版”管理经济学可以采用企业销售量的预测来作为案例,在财经类高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中,就应该采用诸如预算支出或税收收入这样的财量的预测作为案例。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时间序列预测法,又体会了财政部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实用性是案例选择的另外一个基点,这个基点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可操作性,学生在未来管理实践中可以“复制”从案例中学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例如最优化技术这部分教学中,照搬微观经济学的案例,以既定量货币在衣服和实物之间如何最优配置作为案例,显然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如果选择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最优规模如何决定作为案例,则更贴近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者平时重视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教材,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第一要务,目前国内有关公共部门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技术来进行管理的案例尚不多见,已有的案例比较粗糙。笔者认为在把握特色化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案例,国外案例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而且对中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例如预算管理改革,也具有借鉴示范意义。

四、结语

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著作的出版标志管理经济学的诞生。今天的管理经济学已经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决策学等学科的精粹,发展成为一门对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具有基本方法论意义的学科,涵盖了管理决策中几乎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正方兴未艾,其成效既取决管理思想的变革,也有赖于管理方法上的“量变”。有鉴于此,改进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各专业中的教学方法,突出技能教学,编写精当的案例,必将培养出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埃德温・曼斯费尔德.管理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17.

[3]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公共管理科学,2006,(1):34-35.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经济学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特点及其经济属性

建筑体是具有产品固定性、多样性、价值高、体型大和社会性的一种特殊商品,是建筑经济活动和建筑生产活动的客体。建筑体的建设过程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与经济学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和各因素的管理活动。建筑经济学是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经济分析,为建筑企业制定各种科学的技术方案和改进措施提供经济上的依据。即在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材料和劳动消耗为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结合经济学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

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往往各具特点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建筑企业要实现工程合同所规定的质量、工期、安全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等目标,施工企业须树立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念,选用素质全面的项目经理,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采用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管理机构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两点的建设:

着重增强效益观念。

盈利能力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主战场,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点和获取经济效益的源头。因此建筑企业要摆脱长期以来效益低、积累少、资金紧张的困扰,管理机构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把握好决策时机,加快资金周转,讲究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工作效率、管理效率,从而赢得时间,赢得效益。

注重引进和培养各种人才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竞争从根本上可以说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是关系企业管理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说,人才不仅指素质全面的项目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还包括那些懂建筑市场经营、懂施工技术、熟悉国际建筑条款、熟悉建筑成本核算、施工现场管理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一个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拥有各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建筑业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知人善任,为人才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内部环境,高度重视对工人、技术工人的培训,夯实技术进步基础,提供人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获取效益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实施严格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离不开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要靠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监理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并规定权限不得突破。

制定项目责任成本控制目标

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程量。根据整体性施工组织方案(部分项目按优化后的工程量计算)、劳务承包单价、材料调查价、设备租赁单价进行二次预算,对地材、劳务用工等调查工程当地价格。根据二次预算工程量及施工定额计算出材料消耗量、用工量和辅助成本的预算。用责任单价与工程数量结合,确定施工队责任成本控制总目标。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成本控制既定目标实施情况。

要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要广泛采用包干制度,个人责任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工资的多少。按照工程总量和工期要求,制定出每个施工队和每人每天或每周的工作量,并根据施工质量合格率和单位材料耗用量定期考核每个施工队和每位职工的绩效情况,以求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在满足工艺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单位材料耗用量,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

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和储存成本。

据行业统计,工程材料成本约占整个项目55%左右的资金比例,因此必须要严格监督材料的采购环节。实行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在满足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下,采购方采购质量合格、价格经济实惠的工程用料。同时要健全材料的收、发、领以及回收的制度,规范物资的接收、储备、使用和回收的管理。材料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规划和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各种材料的合理进场时间和数量,避免出现二次倒运材料的情况,并做好可循环使用的物资回收和清点工作。

(三)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否合理,因此提高编制质量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方案的选定不能简单的套用以往的类似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的分析讨论,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来评定。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工程建设成本降低,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具体措施如下:

1、详实了解工程的各项资料

要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及各种相关技术资料,熟悉工程的每一个部位的详细资料,在

施工方案的确定时,应先比较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尽量选用比较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控制施工成本获取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严控工程质量

产品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其发展的根本保证。尤其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成为每一位项目管理者的首要任务。要认真研究建筑工程的质量、工艺和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即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材料消耗,减少设备数量,又可降低工程造价。要因地制宜,靠不断加大企业自身的改革力度等措施来保证建筑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要真正实现投入少、效益高,使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工期、质量、工艺上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而且要为降低工程造价做出更大的贡献。

要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

机械设备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性条件。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适当加大投入力度,采购或者租赁一些必要的比较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是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企业施工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密切配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的需要,能够显著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工程的进度和企业的切身经济利益,必须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使之得到有效保证。要加强企业全员的职业素质和安全知识培训,要增加防护用品和措施的配备,要强化第三方监理制度和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易发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对安全事故实行责任制。

总结:认真研究工程管理与经济学之间的相关性,将经济学理论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好工程的成本控制,对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建立现代化的建筑管理模式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借鉴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 学籍学历管理 协调 服务 培养创新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够享受高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需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1]。学籍学历管理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对学生的入学、学习资格及毕业和离校各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2],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业状态及学业结果的认定。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并且贯穿研究生的学业全过程。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籍学历管理特征

1.开放性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从过去精英化和学术型的单一追求发展为学术型、职业型和专业化等多元目标并存。同时,研究生教育自身与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的科学研究合作模式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越来越开放和多元的趋势,使得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必须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具备开放性的特征。

2.协调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层次、以往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目标等因素不断多元化,以及研究生自身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这导致了学籍问题的多样化。同时,基于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协调国家需求、学校发展目标、教师科研需要、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另外,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程,并与各个培养环节密切相关,也是学校其他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学校,还是个人层面看,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都需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方参与者的需求,协调政策规定与培养实际,实现管理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

3.服务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培养目标逐渐多元化和专门化,使得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甚至是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设置出现较大差异,研究生培养正在面临各种新的探索,如各类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实验室轮转制、硕博连读等,这些都对既有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培养工作的需要,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因此,在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核心的目标应该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中的服务性已经越来越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特征。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高精度的工作要求与开放的管理需求

在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管理事务、学生个人信息变动、以及由于培养过程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的压力。另一方面,2001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的电子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籍工作就必须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这种从学生入学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学年注册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到最终的学历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公开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学籍工作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和重要的责任,其质量和准确度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更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高精度的工作要求和开放的管理需求,对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2.严格的政策规定与多元化的培养管理实践

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涉及对研究生学习资格和学习结果的认定,关系到每名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能随意逾越。但同时,处于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及其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硕博连读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培养层次、培养年限和培养目标的界限;开放的实验室轮转制度打破了学校的界限;中外联合培养实践的深入开展打破了培养地点和多校注册的限制等。

新的培养模式或培养创新往往会导致学籍管理与既有政策发生矛盾或者落入现有政策体系的盲区,也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学籍学历管理中的严格规范性常常会与培养管理中的创新性和学生个体情况的特殊性发生矛盾,造成困惑。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培养体系的需要和创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3.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和认识

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责任性、规范性、全程性、负荷性等特点,常常给人以具体、琐碎和缺少灵活性的印象,并缺少具有显示度的成绩,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相关工作也往往不太受到重视,这些都导致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联系的,研究生、导师和院系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秩序,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如何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政策框架内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营造优质的环境,应该是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面临着自我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建设全面协调机制,服务培养创新要求

1.建立科学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从梳理各项管理环节出发,对于每一个管理节点进行细化。一方面,明确研究生院、各院系、导师、研究生本人等不同参与者的责任,如研究生院的职责定位为规则、条例、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协调,各个院系的职能和定位应该是直接运行和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各类管理活动等。另一方面,对每一项管理节点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时间、书面材料要求、程序和责任人等。从新生、在校生、毕业班学生到已毕业学生等不同的研究生群体,从办理各类学籍异动到开具成绩单和各类证明等,无论事情大小,都以文字规范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覆盖了研究生日常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而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在其个人门户上随时查询和核对研究生的各项信息,并对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籍信息进行反馈和监督,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网格体系,成为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2.建设多方参与高效互动的管理系统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导师、院系主管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研究生院以及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等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因此,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通过建设新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各个参与方都被纳入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体系中。研究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校内门户提交办理学籍异动、出国申请等相关手续,并且核对自己的各项个人信息,这保证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研究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导师可以通过校内门户查询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所有情况,包括学分完成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对于研究生院、院系教务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工作的分工设定管理权限,使得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和安全,为日常管理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

学籍系统还根据不同的需求向其他部门的数据库输送数据,为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如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国际合作部等。导师、院系主管主任、相关部门等各个角色的管理职能都逐步实现电子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所有相关角色都成为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建立了有效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加了所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整体协同效应。

3.协调管理机制,参与培养创新

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逐渐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研究生的流动性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各种合作培养模式,如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个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发起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项目;与商务部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项目;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合作项目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项目和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深入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在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做法,既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够对项目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很好地协调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管理政策、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在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培养过程中真正起到保障和协调的作用。

4.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适当的淘汰机制是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的直博生,学校建立了博转硕的淘汰机制。这种情况一开始只是个别案例,之后,在个案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一方面使得日常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保证了正常管理秩序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不能完成学业的普通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些处理方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淘汰博士生提供了可行的出路,使淘汰的过程更加平稳,也使博士生个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此外,近几年国内不同单位的联合培养也在不断兴起,在管理中大量涉及学籍注册、异动处理等问题,需要培养单位之间、培养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管理工作中找到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管理模式。

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1.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实现分类管理

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内部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类型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像硕博连读等一些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无论是校内的管理,还是主管部门的整体管理,应突破以往的统一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2.建立互动与协调的机制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的工作体系,需要特别建立相应的协调与互动机制,纵向建立各级招生部门或各级学籍部门的协调机制,横向建立招生部门与学籍学历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间的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责任,明晰招生、培养和学籍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通过对特殊个案和特殊培养模式的处理,往往能够找到进行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契机,使现有的学籍学历管理体系获得突破并更加完善。

3.建设国际化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

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联合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及其他各类开放型培养模式不断出现,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校内研究生的构成不断多元化,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生管理的双轨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因此,学习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撑,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教育出版社.

第4篇

一、注重创新,开展文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些节日举办些小型的文艺晚会,将以往的节目进行创新,或是引入一些能活跃校园气氛,并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活动。从上学期院里举办的卡拉OK大赛的效果来看,大家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部门认为我系也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卡拉OK,在保留此活动的基本意义的前提下,颠覆以往的中文演唱,我们也可以加入其他语种,如戏剧、方言、粤语等类歌曲的演唱,使我们的文艺源远流长,并且多元化;

二、拓展文艺,颠覆以往文艺的表现不单单只是以歌曲、舞蹈的方式展现,我们也可以将文艺活动的范围进行拓展,比如一些常见的节目,但在校园中却难得一见的,如魔术、歌剧、小品、相声、乐器等类的节目,使校内文艺进入现代的潮流,也可以从中发掘出不少的文艺人才;

三、鼓励兴趣,给予表扬鼓励兴趣的前提要让活动具有吸引力,让大家踊跃加入,工作计划《经济管理系学生会文艺部工作计划》。首先,我们可以收集一些当代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信息,再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看是否有开展的必要性,并对一些积极参与的班级或是个人给予表扬,从而让参加者感到文艺给他们带来的荣誉;

四、促进交流,共同合作在一些活动预想之前,我们应该召集各班的文艺委员或对文艺方面极具爱好的同学开个小会,进行交流,收集他们对预想活动的意见及独特的见解,从而了解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也可为以后的活动收集无形的资料,如活动具有可开展性,我们可以共同合作,将活动顺利的开展;

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公寓 管理 经济效益

1.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

1.1目标具有不一致性,高校学生公寓的盈利要求直接导致高校育人的功能下降

所谓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目标不一致性,其实就是指学校、学校后勤企业或者社会企业等管理学生公寓的目标不一致。现如今,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公寓都由校内后勤企业或者社会企业投资建设与管理,但是,无论是由哪一个企业投资建设并且管理的,都不能逃脱还贷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高校学生公寓由社会企业投资建设的,社会企业更加具有强烈的盈利目标,而这种盈利目标是与高校的教育目标非常不一致的,高校的目标是教育,高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本身就具有承担育才的社会目标,这二者是在本质上有区别的。其实,从根本上讲,高校学生公寓本身就是纯社会化的商品,那么按照社会市场经济的规则,高校学生公寓作为一种社会化商品就应当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然而,高校学生公寓的存在是服务于学校的,也就是说,高校后勤是高校育人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舍弃学校育人的目标,因此,这二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这种矛盾就导致高校育人的功能下降。

1.2在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方面,学校、公寓以及学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高校学生公寓的投资、建立以及管理,涉及到三方面,即学校、公寓以及学生。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部门是持有物业管理的权力的,相比较之下,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部门是不能够介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对学生是没有管理权以及约束权的,也就是说,高校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是两个独立的状态。那么,大多数高校为了改善这种状态,就开始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公寓的管理当中,辅导员进入公寓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以及思想教育管理就成了自然而然发展的管理需要。然而,学生公寓与学校并不存在隶属关系,并且二者的工作职责不同,那么,在管理工作上难免产生歧义,这就形成在管理上的脱节,学生对公寓的管理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在学校、公寓以及学生三方不同利益的驱使下,学校希望通过公寓管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公寓希望在后勤服务好的基础上获取一些利益,学生期望得到更好更优质的公寓服务,于是,学校、公寓与学生就行成了不同的利益矛盾。

2.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经济效益

现代的管理体制中,管理者已经不再遵循传统的管理理论,而是在不断的实践管理中,科学的总结管理经验,并且在不断的创新管理体制、不断地更新管理的观念,这就是创新管理。创新管理,其实就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更加有效的资源整合形式,将更有效的整合模式应用到管理中,为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1降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运行成本

现如今,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都是存在一定的运行成本的,而这些运行成本主要就是人力成本。在现代的科学管理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竞争优势,因此,如果将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企业的人力成本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就能够相应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在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后勤企业中,应该不断地完善后勤员工的教育培训制度,进行标准化的学生公寓管理,实现人源利用最大化,从而提高后勤企业生产力,降低后勤企业的运行成本。

2.2建立规范化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标准

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后勤企业的物业管理,而物业管理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需要具有完善并且规范化的管理体系。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现如今任何行业领域、世界各个国家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能够使得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规范化、系统化,从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办事效率上进行改善,将高校后勤企业的每一个岗位的责任分配明确,其操作规范化,后勤企业的服务质量监控也会及时得当,在一定的标准上提高后勤企业的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进而实现经济效益。

2.3适当地拓展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市场,提高竞争能力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市场开拓对于后勤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创新管理如果是开拓市场,那么对于后勤企业来说,是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不断发展中,高校后勤企业在不断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拓展市场时,必将遇到更多的竞争对手,在与对手较量的时候,就是高校后勤企业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如果高校的后勤企业能够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个高校后勤企业的管理方案是非常优秀的,而且是适应高校学生教育的一种管理模式,对于后勤企业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很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孙斐.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规模与经济效益[J],2007年16期

[2]张风昌、梁立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教研究,2005,(4):76–78

[3]薛永应.第六讲规模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二支柱[J],社会科学,1985年12期

第6篇

经济管理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学院有众多固定志愿者,定期前往国家大剧院、坦克博物馆等志愿服务基地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并积极响应了诸如前往敬老院、预防艾滋病、防火知识宣传、缉毒知识宣讲等不定期的各种校外志愿活动。

在2011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并开展了支援动员、志愿报名以及层层志愿者选拔的各项工作,为北京奥运会以及“好运北京”提供了多名赛会志愿者、青岛啤酒志愿者、媒体村志愿以及火炬传递“花车宝贝”等。大家不怕苦累,充分发扬“自愿、服务、奉献”的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示出北京的微笑。

在国庆60周年之际,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团委号召,动员并选拔了90名志愿者,参加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板块,第四方阵“开天辟地”的表演活动,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其参加人数以及比例,在与其他学院的比较中,遥遥领先。多人获“首度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由经济管理学院志愿者组成的28、29两个中队以高昂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圆满完成了国庆庆祝活动中的任务,并曾先后获得获“开天辟地”方阵的“红旗方阵”。炎热的暑假,大家把在家避暑的时间用于在军训基地的艰苦训练中,没有一句怨言,用汗水与微笑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深情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爱。

第7篇

关于最新精选礼仪学习工作计划范文   礼仪队作为直属于学生会的一个服务型部门,主要负责各种晚会的迎宾,引导,颁奖等工作。这学期礼仪队将继续本着为学生会认真服务的态度,在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引导下下积极有序的进行各方面的工作,执着的履行一个合格的服务型部门的职责,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礼仪队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XX届礼仪队招新安排

  由于礼仪队现有26名成员,其中14名是20XX年毕业,因此,剩余成员有12名。我们会将在军训结束后的2星期内进行招新,大约会招入实习生15名,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二、定期进行礼仪培训

  (一)理论方面的训练:

  1、风度和仪表的理论训练:主要包括气质、谈吐、外表、衣着、化妆及举止等方面的训练。

  2、日常礼节的理论训练:主要包括常用礼节、方位礼节、介绍与馈赠等方面的技巧、原则和种类的训练。

  3、专项礼仪训练:主要包括会议礼仪、典礼仪式、聚会礼仪等方面的训练。

  (二)实践方面的训练:

  1、在具针对性的场地由礼仪队长进行系统训练。

  2、按如上理论方面的知识依次进行礼仪专业的实践训练。

  三、礼仪服饰保存与整理

  新学期关于礼仪服的管理,礼仪队将分组进行礼仪服的清洗工作,并及时清点礼仪服。本学期将制定礼仪服出纳登记制度,学生会内部任何部门借用礼仪服必须登记,以此来规范礼仪服的管理。

  四、制作礼仪队成员个人信息表

  为了加强成员管理,增强队员团队意识,礼仪队将于10月份制作礼仪队成员个人信息表并发放给每位成员,然后将所有成员信息个人信息表收集完毕后永久性存档。

  五、制定礼仪队规章管理条例

  本着将礼仪队领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道路的目标,礼仪队将于10月份商讨完善更新礼仪队规章管理制度。

  六、进行礼仪宣传活动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为了加强我校学生的礼仪意识,丰富其礼仪知识,我校礼仪队将进行一次礼仪宣传活动。

  礼仪队将出席学校的各种学术活动及大型晚会,负责礼仪工作。并将坚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优雅,礼貌待人”,认真配合各部门工作,履行一个合格服务部门的义务。

  关于最新精选礼仪学习工作计划范文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就礼仪而言,孔子曾有云曰:“君子所贵严道之”,《礼记》也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仪的定义相当之广泛,总的来说,就是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具有良好的礼仪,对于我们XX学生而言,不仅仅能体现我们高尚的XX德与良好的XX风,还能有助于病人放松心情,增强信心,增加其与XX生的亲密度与信赖度,从而对XX疗过程产生积极作用??这也是我们礼仪培训部成立的初衷。我们始终秉着这一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礼仪培训活动,如:风采大赛、宣传板报、读书讨论会、交流座谈会。这些活动,在同学们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与良好的效应,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XX“明礼诚信”系列教育活动中,“文明自信篇”??中南大学XX“第二届风采大赛”可谓是礼仪培训部与院文艺部、七年制文艺部合作的精彩之作。本次大赛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健康上进、多才多艺的风采及作为XX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氛围,在轻松活泼的比赛中,“明礼诚信”、“XX风XX德教育”的专题深入人心,礼仪培训部在整个比赛进程中,更是致力于将XX务人员美德中的克己、利人,正直无私等优良品质及“明礼诚信”这一当代大学生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贯穿于大赛的始终。

  本次大赛从策划到最后的决赛历时1个多月,是在XX团委、七年制办公室、七年制XX风XX德教育示范基地三方共同努力下举办的。该活动涉及范围广,影响十分大,XX的全体学生及在岳麓校区学习的七年制XX级同学都踊跃参与,是一次大规模高质量颇具号召力的比赛,在上届大赛的成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亮点不断。院广播站推出每日专题栏目“风采大赛决赛选手专场”,选手自创个性化海报展,外景拍摄VCR为选手们从各个方面展现自我风采提供了机会,突破以往单一化、常规化形式,使选手们的表现更加立体化、多元化,这几大光点使整个活动在决赛前已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风采热”,决赛当晚的晚会现场组织工作有条不紊,从舞台的布置、灯光、音响到整台晚会的流程安排及质量都显示出了较高的水准,整能晚会气氛热烈,迭起,选手们都有出色的表现,晚会中,他们不仅展现出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近在现场问答环节中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文化道德修养。整个比赛获得出席晚会的校领导、老师及同学的高度称赞和一致好评。湖南卫视、经视以及《三湘都市报》都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现场报道,此活动也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和良好的影响。

  礼仪培训部参与全过程的策划组织工作。特别负责决赛选手的培训和决赛中现场问答环节中问题的设计。由于大多数选手舞台经验不足,培训部对所有决赛选手集中进行了专门培训,着重培训其着装、姿态、礼节礼貌、台风、走姿等外在气质及谈吐等方面的内在气质。选手们都认为受益匪浅,并且认识到这些礼仪方面素质对XX学生而言必不可少,也能体现XX务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培训部将尽力把这种培训形式推广和普及。决赛的现场问答是最能体现选手综合素质的一个环节,培训部以“明礼诚信”和“XX风XX德”做为主线,结合当前社会热点,经过紧张的搜集和筛选,精选了14个问题。在考验选手综合素质,如应变能力的同时,也唤起广大同学对提高XX学生即以后活跃在XX疗战线的XX务工作者道德修养素质这一主题的普遍关注和深思。

  通过这一有深远的影响的活动的开展,礼仪培训部实现了在全院范围内进行XX风XX德教育的目的,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和关注XX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努力换来了同学与老师的笑容和支持。我们将一如既往,将礼仪之花遍撒XX学之路。

  关于最新精选礼仪学习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礼仪”是指礼节和仪表,它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行为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实施内容

  (一)学校礼仪

  1、进校礼仪:进校三步曲:立正、敬礼(队礼:立正姿势先站好,两眼平视正前方;态度严肃又庄重,右手五指要靠拢;从体侧经前胸,动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线,举在额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脸,手心侧向左前方。团礼:立正姿势先站好,两眼平视正前方;态度严肃又庄重,右手五指要靠拢;手掌小臂成斜线,掌尖对着太阳穴。)问候。(声音响亮)

  2、课堂礼仪:预备铃做好准备工作,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敬礼,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进教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老师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课时,起立和老师互道再见。

  3、课间礼仪:课间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打闹,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4、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同学间礼仪: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需要同学帮助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6、集会礼仪: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队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议中端坐静听。

  (1)升国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开学、结业典礼或举行其他庆典仪式时,准时整队入、退场。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3)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站在台上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用双手接,行鞠躬礼,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贴放胸前。下台时脚步稳重,从指定台口退下,台下的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不起哄、喊叫。

  7、校内公共场所礼仪: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二)个人礼仪

  1、言谈礼貌:交谈时掌握说话分寸,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2、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

  (2)站姿: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双肩放松,躯干挺直,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立直。(站如松)

  (3)坐姿:入座做到轻而稳,双肩平正放松,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拢;离座时,要自然稳当,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坐如钟)

  (4)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行如风)

  3、卫生习惯:讲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礼仪

  1、餐桌礼仪:用餐时做到餐前洗手;餐时待主人示意后开始,夹菜文明,细嚼慢咽,不挑食,动作文雅,不发出不必要的响声;餐末,正确使用餐巾或餐纸擦嘴;退席时对他人说一声“请慢吃”;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

第8篇

经济管理系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关怀领导下,在系团委的悉心指导和全系同学的热情支持参与下,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最朴实的工作宗旨,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竞争意识,健全工作职能。工作中,充分代表学生的利益,反映同学的心声,使系学生会真正成为联系校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创造学习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使学生干部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学生会的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大胆实践,永于创新,讲求实教,争创特色。我们系学生会在逐渐步入正轨,经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会的机构日臻完善,合作也亲密无间,活动也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有活力。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在过去得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系学生会举办了包括学习、文体、思想道德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活动,回顾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系学生会总结如下:

一、活动与成绩:

1.逐渐完善学生会的自身建设,加强学生会内部建设形成了相对健全的体制。

由于我系学生会完善时间较短,目前正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如何加强学生会的自身建设,发展积极作用提高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重大意义。加强自身建设是学生会永葆青春的秘诀,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的培养及健全的工作体制是学生会工作的合理积极地进行的强有力的保障。我系学生会严把招新关,吸纳优秀人才为学生会补充新鲜血液。为了使学生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对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力的保障了学生会工作积极稳健的向前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规模扩大化,以文体为特色,突出优势展现亮点形成多元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校园有限的空间内以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学科领域多方面的广泛交流为基准,结合学生群体文化的时代特点,通过一些简单而又富有创意的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生活是我们经济管理系系学生会工作的重要课题。在健全学生会组织的工作方面,我系拥有系内的篮球队、主持人。在学习方面我系组织了全系大一学生上早、晚自习,为身体素质的加强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3月“学雷锋”活动中我系携手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我系团总支在文艺趣闻方面我系文艺部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的“校园歌手大赛”活动。在体育方面我系体育部协办了“校园万米接力”活动;在“校羽毛球比赛”上包揽女单前三名,赢得拔河赛比赛冠军,为我经济管理系争光添彩。为展现我系学生个性风采,这些都是同学们展现的自我,展现了我们经济管理系的风采。

3.加强校系学生会工作的联系,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系学生会是直接面向广大同学,直接服务同学的先锋队。把握协调好系校之间的关系,系系学生会之间的联系,使各个学生会和我系学生会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为西安航专的学生工作共同努力。

二、基本经验:

1.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和配合精神,这是学生会开展工作的法宝。有了这种精神,学生会的工作才会出成绩、出效率,才能够应对各方面突如其来的困难。

2.坚持民主,集思广益,保证每个学生干部都有发言权。多方面征集意见,这样才能够减少工作失误。

3.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困难面前锲而不舍。

4.充分调动广大继承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

5.深入班级,走进同学中,多与他们交流。我们的活动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当我们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学生干部要深入到同学中调查,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换意见自然减少了工作的阻力。

6.活动之前要精心的策划和筹备,活动之中要精心组织和控制,活动之后要进行总结,做好信息反馈。

三、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不够,致使活动处于被动,以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惊慌失措。

2.学生干部有些时间观念不强,出现工作脱拉的现象,导致有些活动时间跨度太大,不能如期完成,影响了其他活动的开展。

第9篇

经管学院学生会各部门也将于国庆后渐渐拉开帷幕。同时我们学习部也将以饱满的热情努力把工作作好,为全院同学服务,为了更好的迎接新学期的安排和工作,调动大一新生及老生的活动积极性,促进校园文化繁荣,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我部对本学期的有关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

招新

大一新生` 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充满激情的,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也为了给学习部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学习部将于10月14号和10月15号进行学生会的全面招新活动。本次分为初试和复式两个阶段,以面试为主。招新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竞赛资格,我们非常期待新一轮的招新工作。

二、

新老生经验交流会

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各种学生活和心里问题,我们学习部将暂定于10月中旬举办‘新老生经验交流会’,届时我们将邀请05、04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为06级新生提供一个大学生生活的指南。

三、“三字一笔一画”比赛

11月初,由校学生会学习部主办的“三字一笔一画”比赛活动也是我院学习部将要举办的重大活动之一。我们今年将在往届的经验上,尽量作到尽善尽美,努力把第十七届“三字一笔一画”比赛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全院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 双语演讲比赛

双语演讲比赛包括中文和英文演讲比赛。11月份,围绕南校区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学习部将举办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尽情抒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各自感悟。

五、 辩论赛

学习部将于12月份举办辩论赛,为新生们展示自我,显示才华提供一个舞台,同时也为院辩论队输送新鲜血液。

六、 说课比赛

安师大是一所人文气氛浓厚的师范类高校,为社会培养大批师范人才。虽然经管院的三个专业都是非师范类,但作为一种技能的培养,说课比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部将于12月中旬举办院级比赛,并且协助校学习部作好决赛工作。

七、 教案评比大赛

与说课比赛的意义与目的一致,教案评比大赛也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锻炼他们的职业技能。此次活动将安排在说课比赛之后,于12月下旬举行。

八、 开展与我院三个专业有关的英语、考研讲座

经管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设有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由于成立不久,广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专业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茫然不知,针对这一情况,我部将在第一学期的活动安排有关着方面的讲座。

九、《经管学生的续办》

月刊《经管学生》是由上届学习部所创办,是我院学生激扬文字、展示自我的平台,因此我部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把本刊创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