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6 16:31:54
导语:在青少年非遗传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积极为全县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我县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履行了为南涧县政府相关文件书册等保管整理工作。自免费开放后,图书馆又积极承担了一项新的任务,即协助当地政府进行这项政策和法规的宣传,设置政务公开窗口,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宣讲会,向群众讲解分析具体的政策,特别是重视政策法规与群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并在宣讲会中抽出一定时间给群众提问,解答群众疑惑,同时这种政策法规宣讲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地收集群众意见,从而架起了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民意的上传政策的下达,对于排解群众困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加强政府的政策落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重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
在积极履行完善图书馆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同时,南涧县图书馆在免费开放后,还特别注重弱势人群的文化服务需求,根据老年人、外来务工者、儿童及残疾人的各自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保障弱势人群的文化服务需要。一是老年人。目前由于我国老年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且老年人拥有大量时间,目前老年人群已经成为了图书馆的最大读者人群。在图书馆服务中,对于来馆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会提供大量的便捷服务,免费提供热茶及座位,主动推荐并帮助老年人拿取书籍报刊,对于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给以积极处理。二是外来务工人员。目前我县的工业产业不断发展,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在城市化进程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因此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我们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在我县图书馆的精心组织下,成立4个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读书会,同时图书馆还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服务会,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使之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积极做出贡献。三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做好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工作不仅是依靠学校教育,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阅读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我县图书馆在购入儿童书籍报刊之前,首先会对来馆的少年儿童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收集小读者意见,保证购买回来的书籍报刊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文化需求。还每学期都至少两次以上的,定期不定期的与松南小学联系,开展图书馆针对学校年级学生的专项服务。四是残疾人。残疾人一直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们的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不会因此而减少,因此保障残疾人的读书学习意愿得到满足同样重要。我县图书馆对于来馆的残疾人,工作人员都将会主动为其拿取书籍报刊,提供开水等服务。
三、开展多种馆外延伸服务
除了积极做好图书馆馆内文化活动工作外,我县图书馆还积极着眼于馆外的延伸服务,近年来举行了多种形式的馆外文化宣传活动。目前,我馆在县内多地开展了多次图书展览,年平均书刊文献借阅达113218册次。同时还开展“图书进校园”、“图书进军营”等多项活动,大力扶持“农村书屋”。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代表了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目前我馆建有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设有24个电子阅览坐席,一个多媒体播放厅,专业管理人员三人,分别辅导、指导乡级、村级的网点,开展业务工作;8个乡镇网点。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数量已达到了32894篇,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遗”这一概念渐入人心。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所下的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个定义指出了“非遗”的范围,产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让“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培养更多关注“非遗”、热爱“非遗”的师生,才是“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内涵。
当前,全国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如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基地”,定期举办展示与体验活动,成立以满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结合“非遗”进行科研立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充实了课堂,提高了教师的“非遗”素养,值得借鉴。怎样明确在职业学校中推广“非遗”文化,建设“非遗”校园的必要性?怎样吸收已有的成功经验,并且因地、因校制宜,与职业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做好推广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职业学校应当认识到推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当前,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以手机、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已经充斥了他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西方的强势文化侵蚀着我国的青少您。对于“非遗”,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有72%的学生不知道,对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4%的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非遗”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非遗”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云南大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体)及传承人请进校园,为校园文化表演及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遗传承五个一模式”,即安排一个“非遗活动周”,鼓励班主任举行一场有关“非遗”的主题班会,出一期有关“非遗”的黑板报,并根据实际,给师生以“走出去”的机会,参观一到两个“非遗”基地,全方位地将“非遗”纳入校园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设“非遗”班级,或将“非遗”纳入职业学校学业评价体系。职业学校以技术教育为长,塑造的是合格的劳动者,职校生的优势在于出色的实践能力,“非遗”中有很多手工技艺,如上述的扬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辅以相对应的“非遗”教材,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在“非遗”传人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体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非遗”,热爱传统文化。
以上的三点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遗”传人与机构和学校、师生的合作机制,建立“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参观与动手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校园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非遗”素养,提高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文化的国家之一,中国本身也拥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中国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沉浮。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主要是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或者是人类文化遗址,例如秦兵马俑和故宫,另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例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剪纸以及中国特有的呼麦技艺等。但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青少年对潮流的追捧心理,导致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使得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面临着没有人去欣赏甚至是没有人去学习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2.1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发展与交流的媒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往往都是掌握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与实质内容的人,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将他们的这些优秀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传承人,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断传承,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奔涌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健康发展下去。
2.2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学习与掌握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人,所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充分了解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且他们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缺点了解透彻,所以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不适合现展的东西,加入当代所需要的一些因素,。所以说加强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更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延伸与发展。
2.3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之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色彩,导致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面小,不利于人们广泛的、大面积的进行学习,所以加强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的人数,从而扩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家广泛的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加强针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式:
3.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应该加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新思想,使其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原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现代因素,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同时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适应现代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3.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持续发展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发展全部是靠一代又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薪火相传,所以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持续发展思想,让这些传承人充分了解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可以进一步认真培养下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发展。
3.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播思想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事件,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小,不容易被大家广泛的接受,所以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播思想。例如少林寺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少林寺的代表性传承人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以少林寺为背景,拍摄了多部有关少林寺的电影和电视剧,并且通过旅游景点的方式来宣传少林寺,从而加强少林寺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邢台 豫剧 改革 发展
豫剧发源于我国河南省,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仅次于京剧,居中国各地方戏曲剧种之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豫剧在清末民初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走向成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无论从剧团数量、剧团分布,还是从演出人员、演出场次上来讲都拥有其他剧种在数量上无法相比的从业人员和观众,是21世纪的全国之最。对于一个地方剧种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它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首。全国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业余豫剧团体更是不计其数。豫剧正是以强大的娱乐和社会教化功能深得人们的喜爱而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邢台地区豫剧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豫剧和其它许多剧种一样,也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剧场冷清,观众锐减。
(1)豫剧团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除河南省外,与之搭界的河北省,其豫剧文化较之全国其他省份最为活跃。其中又属邢台一带的剧团颇多,受众群体也最多,邢台以北地区没有豫剧团体。邢台地区豫剧团的发展状况和全国一样,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隶属于政府,一种属于民营。隶属于政府的又根据财政上是否完全依靠政府分为全供和差供两种;民营的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团体,一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团体。邢台地区的演出团体比如河北梆子团、杂技团都已合并改制,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唯独邢台市豫剧团依然存在,隶属于政府部门,至今他们每年都有演出任务,但并不乐观。邢台地区的国有豫剧团仅此一家,其余的多为民营豫剧业余团体,他们靠着自己在市场上的打拼,自负盈亏,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民营剧团虽规模小,未成气候,然其成功经验,是值得公办剧团认真学习的。总体来说,豫剧团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且县级的比市级的差,市级的比省级的差。
(2)从政府对豫剧事业发展的协助方面看豫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政府一直在豫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针及财政等方面引导与扶持豫剧事业发展。就邢台地区来讲,政府的助力还不够,豫剧事业的发展和生存还在探索之中。近年来,很多地方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广豫剧,其中不乏有显著成效的要数河南省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推出。《梨园春》通过与各省卫视合办戏曲晚会将豫剧强势的推向了全国各省,更通过《梨园飞歌》大型戏曲交响音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成功举办将豫剧首次推向海外。它的出现,是现代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完美合作,为豫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强大的影响力同样折射到了邢台地区,无论市、县的电视频道里经常会看到种类繁多的豫剧擂台赛,形式内容都是效仿《梨园春》的风格,参与者涉及男女老幼及各个行业。
(3)从豫剧人才培养角度看豫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豫剧的人才培养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一个豫剧演员从培养到演出一般要花上3到5年,这期间训练会很苦,到学成后就业情况又不好,于是艺校中学戏的人越来越少。就邢台地区来看,到目前老一代演员退休,年轻人才将是青黄不接,出现断层,这样的现实已让越来越多关心豫剧的人心生忧虑。近几年来,邢台市豫剧团几乎不进新人,也没有人愿意来这些地方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待遇太低,一个月仅几百块钱。二是演出市场不景气。三是与民间业余团体的竞争上没有优势。从而出现了人才流失与人才断层。
(4)从观众的角度看豫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综合得出以下信息,其积极方面:一是邢台紧邻河南,受地域的影响,豫剧爱好者的家庭所占比例很大,在这里演出戏曲的剧种95%以上都为豫剧。二是“接触豫剧机会多”的人多选择认为“豫剧好听”,认为“豫剧好听”就会“偶尔看或经常看豫剧”,尤其是青少年。这就告诉我们,通过加大豫剧的传播、推广力度,就会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喜欢豫剧,成为豫剧的观众。三是豫剧现代戏中一些经典曲目的普及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四是将时尚的流行元素引入豫剧中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一种改革方式。经调查,65%的人认为现在的这种改革保留了豫剧的内涵。五是过半数的人对豫剧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其消极方面:一是青少年接触流行歌曲的机会更多,喜欢流行歌曲的人数远高于喜欢豫剧的。二是豫剧的观众绝大部分仍只是中老年,青少年观众少。
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看,豫剧的传统元素在流失,人群市场在缩小,内容形式需要改革。要让豫剧搭上科技的列车,快速适应城市人群、青少年的口味,让豫剧在保留古老神韵的基础上拥有时尚的面孔,拓宽豫剧的人群市场。
二、邢台地区豫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文化需求。要尊重百姓的主体地位,发挥文化部门及社会组织的双重作用,拓市场、创特色、多内容,以人为本,高品质演出,就是对豫剧最好的保护。有利于繁荣邢台地区的文化市场、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2)政治、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大背景下,邢台地区由国家财政供养存在的邢台市豫剧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是缘于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的需要有了它生存的空间与市场公平竞争的优势。挑战是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生态环境的保护好坏与人的认识程度息息相关,安吉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前人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良好的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紧密相联。在讲解过程中,应善于寻找古今认识的结合点,特别是今人与馆主认识的结合点。通过对吴昌硕生平资料的挖掘,可以发现吴昌硕不仅是艺术上的大师,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和行动者。在1885年,吴昌硕(当时名为吴俊卿)得知家乡要拟定禁止砍伐森林树木、以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后,与其他几位村民制定严禁砍伐林木以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并共同出资,在人员聚集的村东关帝庙立碑以告村人。碑文中写道:“凡山脉水口及一切公所关系等处概不许明拌暗砍,并暨有时或被水倒风挠,亦归公用,不得争取以为己有。如有贪图渔利仍蹈前辙者,鸣公究治,决不徇情”这样就把历史与现实、古人(馆主)与今人联系起来了,对普通观众来说就能达到既认识了馆主又加深了馆主家乡自然风貌的印象。
二、基于馆主生存时代的地方历史知识素养
名人纪念馆作为第二课堂和终身教育学校,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历史文化素质。名人生平陈列,既是名人的成长养成史,同时又是一段地方史。因此,优秀讲解员必须拥有地方历史知识素养和运用。吴昌硕生存的时代,是中国近代最为动荡的时代,历经、天平天国、封建王朝灭亡、、军阀混战等时期。吴昌硕在家乡的时期主要是他青少年时代,吴昌硕的青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正史中被称为“庚申之难”的战争的惊涛骇浪,为躲避战乱,有五年的逃难流浪生涯,在战争中他失去了除父亲外的几乎所有的亲人,留下了很深的战争创伤。平定之后,吴昌硕在三十一岁那年撰写、书刻《鄣吴义冢碑记》,义冢碑记记载了吴昌硕的家乡在太平军战争之后2千多人的大村仅剩25人,故土废墟,人口凋敝的惨状,这一段历史不仅给了他个人一生以深刻的影响,锻炼了坚忍心志和刚毅人格,通过对他这一时期生平的研究,也可窥见整个安吉在天平天国运动中的遭遇,《鄣吴义冢碑记》是战争造成人口锐减的是一份宝贵的佐证史料,成了研究太平军在安吉的活动的重要的史料实物,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现代安吉的人口格局,成为移民大县。根据县志记载,1860年前后,战争严重波及原安吉、孝丰两县。战乱及瘟疫、饥饿等原因,造成本地人口的锐减。其时安吉县人口损失率96%,而孝丰县高达97.5%。1871年后,清廷实施“招垦”“招佃”政策。河南、湖北、安徽和本省宁、绍、温、台等地乡民先后迁入。从清咸丰、同治之后大规模的移民潮,到民国期间不间断的移民,致使如今的安吉人上溯祖辈,绝大多数皆为外来历史移民。历史移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如今安吉民间习俗的差异性和乡土文化的多样化。多种移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使安吉各地的乡土文化、民间习俗呈多样化态势。不同的移民后裔,在生产习俗、人生礼俗、饮食习惯等方面至今还或多或少表现出某种差异。至于在民间歌舞、地方戏曲等文艺活动方面,移民传承的地方差异更为明显。据2006年浙江省“民俗民间文化遗传”普查结果,安吉共有各类民俗民间文化样式119项,将近占整个湖州市总量的二分之一,仅首批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达28项。安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数量和质量名列湖州市前茅。所以讲解员有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就可以把个人史与地方史串联起来了,使观众(游客)能收获更多的地方文化知识。
三、基于馆主创作材料源泉的地域特色文化知识素养
民族音乐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而沉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是民族习惯、语言、观念、情感等等的集中体现。通过民族音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可以从整体上去把握[1]。精神文化作为第一资源的信息时代,民族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的概念成为了富有个性化创造力以及社会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为此,推进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关注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而实现需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人民谋求发展以及促进发展的基本目标。由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不同于自然界的遗传及进化,必须要实现其特质的审美化,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及价值观念的传播[2],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延续和更新。
二、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
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首先需要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人类的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及交流的结果,因此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方式也需要通过艺术性的行为,也就是音乐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深入了解和体会民间音乐社团的活动情况。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课堂里,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资源,从而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存活在人民群众中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二)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
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3]。考虑到当前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需要适当的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从而保障民族音乐能够更好的普及、弘扬以及发挥。在倡导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心理以及文化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格局。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保留其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同时还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样很好的填补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还进一步拉近了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之间的距离[4]。为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多媒体以及高科技的声、光、舞美等手段,诸如符合审美习惯的视觉化元素,从而使学生获得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激发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5]。
(三)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
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也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往的心理状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代形式多样化的音乐形态使得人们接触到了典型样式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7],它与现代社会中虚无、浮躁的心理情绪有关,是人们失重心态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宣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8]。各媒体应该多播放、出版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响及文字图书,从而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营造一种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生态环境。21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只有彻底改变以往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深刻挖掘民族音乐的精神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关键词: 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 构建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1.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有教师的作用,也有学校领导的作用,不过教师的作用是关键。同时,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工作的态度和情感中。
3.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不过也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三、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即按照社公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育人首先是育德。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
1.思想政治的导向功能。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具有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状态、性质又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学校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价值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校风传统、集体舆论等意识形态成果。
2.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物质文化,即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充满生机活力的花草树木,实用美观的物质设备,不仅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产生一种规范化的体验,而且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作用。各种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功,比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活动,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和少先队集会等,对学生更有着感染、暗示的作用。
3.道德行为规范功能。如果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主要起晓理、激情的作用,制度文化则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规章制度、学习守则,以及政、党、团、学生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既是建立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的必要条件,又是约束、规范学生行为,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同价值导向、情感陶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校园文化的构建
1.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2.警惕反主流社会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我国的教育在履行文化传递职能时,一向把重点放在智能文化上,从而表现出忽视观念文化的倾向。于是,异质文化便乘虚而入,以浸润方式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灵魂。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逐步形成与改革开放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外文化碰撞,新旧文化交替,使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变得空前复杂,对学校德育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负影响。
3.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过滤作用,主动引入适合学生的文学书刊、电影,把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纳入学校的常规课余活动。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从影视文艺欣赏到知识讲座与社会思潮评价;从文体活动到自办手抄报、墙报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系统进行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教育。没有对校外文化市场的严格管理,使其放任自流,学生容易滑向失足和违法的泥潭;没有校内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健康有趣的文化活动,学生就更容易盲目趋从社会时尚,受“黑色”或“黄色”文化的诱惑。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学红,李瑞恩.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J].科教文汇,2008,(6):38.
1.赣傩面具的文化精神内涵赣傩面具文化带有一些古老的神秘色彩,从最原始的巫术发展到成熟完整的傩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傩面具与一般的雕塑艺术和脸谱艺术不同,它除了在傩戏表演中起到表征人物角色的作用以外,还与原始神灵崇拜、紧密相关。赣傩始于汉初,两千多年来,傩风不绝。傩面具发展至今,保存了四百多种共三千多个面具。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尤以南丰、上栗两县为盛,堪称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萍乡傩面具风格古朴,婺源的傩面具形态夸张,南丰的傩面具色彩艳丽,每个傩面背后都凝聚了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朴素愿望。这种文化现象把人们对自然、社会、宗教的认识集于一体,在歌颂美好事物的同时,还将中华民族的勤劳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反应了追求幸福的,从而进一步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赣傩面具的艺术审美特征赣傩面具是本土民众精神寄托的形象载体,表现形态和造型特征体现出民间艺人们浪漫的想象力,对自然形象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提炼和美化的过程,运用想象与象征的手法显出了傩面具艺术的夸张,也是人们传统审美观中追求变化与和谐的审美趣味的真实写照。是人们追求朴素、凝练的审美感受的真实反映,面具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凶猛狰狞型,只有凶神恶煞的面具才被认为具有逐疫能力,如南丰傩面具中以开山、纸钱、大鬼、小鬼等为一类的凶神形象凶神恶煞,面肌紧缩,剑鬓双刺,呲牙咧嘴,令人生畏。二是和蔼端庄型,是常人造型面具,这一部分面具造型类似世俗人物,造型变化较小,民俗色彩浓厚。何仙姑脸微尖、眉毛如一弯、凤眼,刻工细腻,造型严谨,粉色涂面,体现了恬淡隻秀的感觉。三是诙谐幽默型,则是基本来自想象的精怪面具,大多造型特殊,色彩装饰多样,这部分面具为前两类面具运用时的附属。而诙谐与之耐常体现的是一种富于风趣,引入发笑的意境,则给人以轻松、幽默之感。如赣西傩中歪嘴老娘造型上就给人以诙谐、滑稽的意境。歪嘴老娘面相在老妪的基础上,眼睛眯成一条缝,窄鼻,嘴稍歪向右边,面相生动有趣、诙谐可笑。正是这些特征各异又别具一格的傩面具,承载了傩文化最独特的魅力。
二、赣傩面具发展面临的困境
傩文化作为赣民间文化的明信片,被国内外较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在时生巨变的今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最初为了实践的功能被逐渐淡化,傩面具的故事传说被遗忘,当前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面具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面具缺乏系统整理。面具的流失与损坏较为严重,原始的传承下来的面具保存的数量少,面具资料缺乏系统性整理和研究。
2.人才匮乏。赣傩主要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因为多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多数对面具文化不感兴趣,又解决不了生计,传承文化和日常的生计相矛盾,会跳面具舞的舞者数量少,从事傩面具雕刻的艺人也在减少甚至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况,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成了问题的关键。
3.开发与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只把傩文化当做一种民俗继承,没有转化成一种创意文化产业。由于政府投资开发力度有限,相关“傩”产业尚未形成。就连南昌傩文化公园也并没有作为一种商业资源被充分运用,由于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始终游客寥寥,一直没有改变亏损运营的状态。在傩文化公园后期的运营中,更缺乏与市民、游客互动的文化产品,傩文化的传承并未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南昌傩文化公园黯然闭馆低调转型。
三、赣傩面具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对每个地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赣傩面具的传承没有成功的参考范例。如何构建一套适合地方特色系统的保护方法,至少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抓住发展契机,做好傩文化的开发工作。傩文化要得到继承和发扬,必须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走向文化创意产业化开发。江西傩开发仅靠当地政府投入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政府财力有限只能进行前期的扶持,最终还是要从傩文化开发着手,努力增加资金来源,实现以傩养傩。首先应加大对傩面具的研发,突出傩面具造型独特观赏性,让其成为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品。积极扶持创办傩面具制作企业,政府牵头进行集中销售,加大对市场培育,组建规模大的傩面具龙头企业,实现傩面具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形成较大的市场潜力。二是建立傩文化民俗村,打造傩文化民俗商业街。将傩文化进行集中展示,吸引游客观光游览,参与创作或表演。以政府主导,采用招商引资的手段,以非常优惠政策及良好的投资环境来积极鼓励投资商,让其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投资经营,把当前封闭的傩文化现状走向开放的国际化,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鲜明的赣地域文化。
2.凸显博物馆优势,静态与动态保护结合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担负着传承文化精髓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尽早着手,建立一个现代傩文化博物馆展示傩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原生态区、傩文化资源库、互动教育区、傩工艺品销售区等把面具保管、收藏、展示、研究和游客参与傩文化教育活动传播,推动傩文化的宣传、普及,走近广大民众,做好傩文化普及工作。首先通过静态的方式(文字的、声音的、线条的、实物的)利用大量的技术手段,将江西省全部傩面具做系统的记录在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里,照片里面、图书馆里面、信息库里面。动态保护建立傩文化互动区域,增加娱乐功能,通过视频的记录建立傩舞定点表演时间等手段让傩文化资源继续传承并发挥作用。通过博物馆的优势可以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这是确保傩文化研究出成果、上水平必须要做的工作。
3.落实傩面具传承人,拓宽艺人的培养方式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延续、发展的核心,重视傩面具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是实施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当前江西傩面具制作艺人普遍年岁较大,如果落实传承人的工作拖得太久,傩面具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会步履维艰。傩面具应从青少年抓起,重点抓好非遗传承人子女及亲戚的技能培训工作,招聘大专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进入到傩面具研究队伍中来,通过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教材,将傩面具以选修、自修课的形式列入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聘请非遗传承人授课等,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扩大傩文化影响力,在抓好传承人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关人才政策措施与扶持指导办法,使傩文化这一民族文化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傩面具品牌的构建
虽然江西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傩文化产业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由于之前没有进行高起点的规划,现在傩面具雕刻制作上基本是各自为阵,处于在小打小闹的作坊状态,没有形成产业。伴随国家对文化事业、对发展文化产业日益重视,特别在党的十七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把发展文化建设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我们应努力抓住这些机遇,积极挖掘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来打造赣傩品牌。
1.构建傩文化品牌意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的构建,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多方的重视与参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十二五规划也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傩文化作为江西的特色文化,以傩文化产业为品牌给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能量。构建江特的傩文化品牌显得尤为突出,傩面具虽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宣传口径,没有注册特有的商标。当前应该急需对江西傩面具进行系统包装与打造,要把品牌战略系统理念渗透到傩面具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加大与其他产业嫁接,特别是旅游业。首先,在江西文化发展整体规划中应该专门列出傩文化的品牌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力度,全面、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其次,组建具有执行力的品牌团队,通过利用市场手段进行文化品牌的构建,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的反映傩文化产品及文化内涵,让相关“傩”产业蓬勃发展。
2.加大傩文化传播影响力傩文化品牌的建立就必须发挥品牌传播的推动效应,结合傩文化旅游景点促销,结合国际傩文化节宣传,如2005年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节在南昌举行,艺术节将充分展示中国傩文化的风采,扩大江西傩文化在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与电视多媒体平台,拍摄傩文化专题片或傩文化相关电影,如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田仲一成先生把赣傩作为当前国际性重大课题进行研究,还专程多次来赣考察傩文化,并在日本对我省傩文化作专题介绍。这些人气和名气对发展傩文化产业非常有益,极大扩展了傩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建立以傩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网站,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傩文化,扩大傩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影响。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朝都在西安建都,圣地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因此,陕西民族民间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陕西省委、省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陕西省艺术馆就开展了对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抢救、收集、保护和研究工作,收藏了大量的民间戏曲、曲艺曲谱,民间画师手稿,民间美术品,以及皮影、刺绣、剪纸、拴马桩等民间工艺。1980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陕西省编撰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陕西卷》(十大集成)已全部出版,使许多濒临消亡的优秀民间艺术得以保存和传承。
近年来,我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开展系列活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在我馆设立的陕西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全省民间文化传承人(艺人)调查登记工作;在全省深入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和试点;同时,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和第一、二、三、四批名录传承人的推荐工作,建立了第一、二、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成立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印发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成为今后做好传承人工作的基本的政策依据;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围绕上述内容,目前共建内容164项,以后还将不断增添新项。据统计,目前我省进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3项,国家级名录项目62项,省级名录项目453项,市级名录项目1257项,县级名录项目2292项。已命名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18人,其中54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以前逢年过节,农村组织的狮子班、罗汉班、坐唱班、莲花、舞龙、走马等各种传统行会闹腾得红红火火,而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已不多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群众娱乐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电视节目成了中老年人的主要休闲生活,网络占据了青少年的休闲时间,现代娱乐方式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参与传统娱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无意间使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手工业。经济效益低下,市场需求萎缩是传统手工业面临的现实考验。现代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不容忽视,包括工具机械的制作、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等各个行业。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几乎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制作。例如,一些工厂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几分钟就完工,降低了成本,传统手工制作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上述种种,无不表示,现代工业已经把传统手工业逼入了死胡同。
多元文化的冲击,使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由于多数老艺人们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年轻一代却不断追赶潮流,各行业的经济效益又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准。因此,老艺人多数处于以下三种境地:停业改行的居多;以农业生产为主,有需求时生产;还在维系本行业的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为继,收入微薄。多数家长(其中也包括老艺人)宁愿让子女到工厂打工也不愿学习收入微薄的老行当,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人走艺亡的危险境地。
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制度层面上,要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目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认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出台了保护法,启动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制订了各种奖励制度等等。但这一切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市县级以上的层面上,乡镇一级的政府到底对此项保护工程该负有怎样的责任,要有什么行动与措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扎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最需要基层乡镇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的。因此,要想做好保护工作,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与政策必不可少,不能因为领导的认识不同而有所差异,只有在乡镇一级政府形成非遗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非遗保护。
在群众意识层面上,要扩大宣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确,多数被普查到的传承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传承人,甚至有的艺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怀有鄙视的态度,认为是“讨饭生活”,待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就不愿再从事或对外展示了。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传承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漠视,对其即将失传的现实也抱着毫不可惜的态度,诚然,让非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要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用多种方式多加宣传,积极营造非遗保护的氛围,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非遗自身的层面上,找准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适度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其优势。将现代生活中的文化需求作引子,适度加入鲜活而有益的时代元素,这样既能保持非遗的真实形态,又令其自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人们生命和生活的常态部分。例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简单的传统手工艺。又如,我馆对外展销的手工布鞋,既沿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又在鞋的外观造型上添加了现代元素,美观耐用,赢得了顾客的好评。同时,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民俗旅游亦是好方法。例如,走进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游客们既观赏了关中民居,聆听了华阴老腔,也品尝了陕西的风味小吃,从而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同步发展。年轻一代将现代语汇适度融入古老曲韵中,形成既具时代风格又散发着悠长古韵的说唱艺术。例如,陕西的秦歌演唱者十三狼就是将秦腔和歌曲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总而言之,挖掘非遗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使其重新找回市场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