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17:34:10
导语:在高三地理必修知识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复习;高效课堂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著名的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所创造。它具有图文并重的特点,利用关键词、多种色彩、关联和层次建立起知识间的链接,充分调用大脑细胞,将思维图形化,帮助使用者将复杂的知识结构有条理地优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并非只是一张图,而是一种符合人体大脑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是将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载体,能有效抓住关键信息、整理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工具。
高考备考复习的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时间紧迫,教师和学生应对起来困难很大。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复习,理解基本的概念和规律,掌握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提高复习的效果,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和讲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同时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理解和消化、巩固知识点,提升综合能力。师生共同应用思维导图,从课前的备课和预习、课堂的教与学、课后巩固等环节,把看似纷繁复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复习过程的高效化。
二、课前准备中应用思维导图
1.教师的备课
教师在复习课前要进行分析、研究教材和考纲,设计复习方案,选择资料等工作,各种事情叠加在一起,内容繁杂,让人无从下手。教师用思维导图呈现一个模块或一个章节的知识网络,将复习的内容图形化、条理化,可以让备考的思路清晰明了,同时负担减轻了。
如地理必修三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建设、区域资源开发、区域产业活动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五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再分下一层分支章节的内容,用
思维导图展示出来,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就是一幅图,形成一个放射状的图形,所要做的工作就一目了然了。如图1,图的中心是要表达的主要概念(地理必修三的核心概念),与中心相关的其他概念(各章节的主题)由此向四周发射延伸。“按图就班”可以让教师把复习时间安排、复习目标、重难点等内容在下一层章节分支中呈现。
■
图1
应用了思维导图,教师的备课效率会大大提高,并且使工作目标更加突出。因为思维导图是按“主题放中间,要素摆周边”的原则展示的,而往往主题就是核心目标,相关内容提炼的关键词为重点知识。思维导图的构造与人类思维的树状发散结构是类似的,思维导图就是将人类的隐性的思维轨迹用图的形式再现出来。
2.学生的预习
通常在复习课之前,教师都会告知学生下一节的复习内容,提前让学生预习。学生预习时,如果是用传统方法看书,预习过后,大部分学生头脑中只留下少量的记忆,并且是零碎分散的片段,几乎不能重现书中的基本知识。学生掌握了画思维导图的要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抓住要点,提炼关键词,画成思维导图。尤其是地理基础薄弱的学生,思维导图预习后,头脑中可以留下大体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了预习效率。
高三学生虽然在高一高二学过地理三个必修模块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感觉知识是零碎的,或已经没有记忆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不要期待过高。在预习任务中学生要做到的是画出思维导图,了解了下节课的基本内容,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学生画思维导图预习后,有助于学生在下来的课堂中通过听课修正自己的缺陷,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对复习内容熔炼内化,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三、课堂的教与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1.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地理复习课要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明了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间展示自己预习的思维导图,
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可以通过电教平台或直接在黑板上展示思维导图,师生共同补充完善知识点,删除无关的枝节,突出重点知识,从而使知识体系更加严谨和完善。如图2,为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的内容,是师生在课堂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知识脉络清晰,简明扼要。
■
图2
2.提高笔记记录和知识理解的效率
课堂中,如果学生在做笔记记录教师讲解的知识时,用的是传统线性的方法,效率会很低。传统的笔记一般要完整表达意思的话,往往需用较长时间书写,若要完整呈现教师的意思,又跟不上节奏,只会出现听了上一句,听不到下一句的情况。不过用思维导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思维导图使用的是相关的关键词和短语,书写就快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和整理笔记,则可节约书写时间的50%~90%,相当于节省了复习的时间。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笔记本比原来用分行直线式记录的笔记变薄了,一节课一张图或一个章节一张图,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同时负担也减轻了。
完整的思维导图是一幅“全景图”,可以在建立知识结构中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在一幅图上,通过观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高三的复习课堂,必不可少地要进行课堂训练。思维导图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地理综合题的试题中,往往围绕某一个中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进行训练答题前,学生可以用关键词形成简单的答题思路,就像写作文前先列个提纲一样,理顺思维思路再进行回答,可以提高得分率。
例题: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十几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学生边审题边思考,根据题目要求,可以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列出的要点有:①产业结构调整;②完善交通;③发展科技;
④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答题时按以上要点进行拓展延伸,答案的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并且不会遗漏得分点。
四、课后巩固中应用思维导图
1.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升级
学习是由浅入深的过程,知识的积累也是由少到多。思维导图具有延伸性,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把原来的思维导图中的知识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如以前的导图是主干,在整理时就可以增加枝节,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也可以将新旧两幅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激发新的思维火花。
2.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导图可按照大脑思维结构进行放射性思维,不是传统的遵循某类概念进行的单一的线性思维。特别是地理的空间思维比较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及其联系是地理学习的首要任务。一幅有创意的思维导图,通过放射状的图形,促使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知识得以内化,思维得以提升,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三地理复习课堂要达到高效,必须在传统的方法之上进行创新。应用思维导图于备考复习过程中,有助于教师理清复习思路、明确复习方向和进行考点关联,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效地进行理解、记忆、运用。融合了思维导图的学习习惯可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学习和工作当中,让我们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关键词:“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课堂有效性
“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是福建省长乐市特级教师林华民所建构的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讲”是指精炼的讲解,“练”是指精准的练习,“导”是指精心的指导[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的任务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将高一、高二时所学的三本必修课程冷饭重炒,而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讲清主干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以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模块为例,地球运动是地理高考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地球运动”是必考的知识,每年必考2~3道选择题,分值占8~12分,这也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重要知识点。那在“地球公转运动”这一知识模块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讲练导”教学模式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实施教学:
一、知识讲解要精炼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虽说知识容量大,但毕竟是复习课,涉及的内容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多数已经学过,所以不可能再像高一上新课时那样铺开讲授,那样既浪费时间,课堂时效性又不高。笔者的看法是教师切不可“一言堂”,而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先练后讲,此时教师的“讲”是要“精讲”――精炼地讲,能少讲的不要多讲,能简单讲清楚的不要往复杂里讲,能让学生讲的不要教师自己讲,教师主要是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讲明疑点[1]。
对于“地球公转运动”知识模块,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解读为:理解、掌握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应用[2]。笔者在课前先将自己的教案和设计的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回顾知识,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完成配套的练习题。这样学生从知识回顾和练习中知道了自己的薄弱之处,会带着疑问、带着突破错题的强烈学习欲望来到课堂上听课,这样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强。
在课堂上由学生简要讲授基础知识,教师抓住重点知识展开精炼的讲解:
要点一: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1)通过“昼夜长短变化”的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掌握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和总结。
(2)要求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上画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光照图。
(3)引导学生小结昼夜长短变化解题规律:①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非直射半球相反; ②对称规律:a.同一条纬线上各点的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昼夜长短相同;b.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即同一日X°N的昼长等于和X°S的夜长。c.当太阳分别直射X°N和X°S时,这两日同一纬度昼夜长短情况相反。③变幅规律: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④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要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通过绘制板图(“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和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其变化规律:①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3] ; ②同一地区一年内离直射点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离直射点远时正午太阳高度小(“近大远小”)。
以上通过运用视频、板图板画精炼地讲清了核心知识,扫清了知识的易混点,讲明了疑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
二、练习选择要精准
“讲练导”模式中的“练”是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口头训练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形成初步概念、理解重要结论的基本训练。而笔头训练则是要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习惯[1]。在“地球公转运动”教学中,笔者将目标知识细化成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主动开口说出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归纳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在课堂上进行笔头训练时应该以纸质练习为主,避免使用PPT展示,因为纸质练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当然,我们这里说的“练”是要精炼,对练习题的选择要精准。
在选择练习题时,大多数人会认为在高三搞题海战术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但笔者认为,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题效率不高。教师可以从近5年的各省高考题和近3年的各地模拟卷、一轮复习的配套练习和市面上的复习试题等多渠道入手,将有关知识点作为专题提炼出来,精选题目,还可以自己改编。精选的题目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层次性,难易适度,适合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在选题上既要关注尖子生,也要关注后进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应用、巩固和拓展目标知识,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地球公转运动”课堂笔头训练中,笔者就精选了以下题目:
下图(图1)是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时①地正午日影达一年中最短的时刻
B.乙图时北京地区日出东北
C.乙图中④地昼长约为13小时
D.两图中①地和③地的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
(2)12月22日图中四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读冬至日甲、乙、丙三地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夹角示意图(图2),完成3~4题:
(3)甲、乙、丙三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4)下列关于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的排序依次是甲、乙、丙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小于乙地
C.此日后三地的昼渐长、夜渐短
D.甲、丙两地同处北半球
(5) 下图(图3)甲为北半球投影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赤道,NP为日界线,NQ为经线,此时Q点正值日出,乙图为M地该日太阳高度变化图。求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7.5°N 120°E
B. 7.5°S 60°W
C. 15°S 120°E
D. 15°N 60°W
(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D)
三、课堂指导要精心
“讲练导”教学模式中的“导”是课堂指导,包括指导、引导和诱导三个层次。其中课堂指导是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具体指导,起关键性作用;课堂引导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和习惯引导,要高于课堂指导的层次;课堂诱导是教师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以完成对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引导,是导的最高境界[1]。
在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从学生前期的学习反馈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好,练习训练时一般性的题目能够学以致用,但对稍难的需要转几个弯的题目就感到有点吃力,总觉得上课时老师讲的都会,自己做时却无从下手。而高考地理试题在有关“地球运动”知识模块的题目绝大多数是以图文资料题出现的,考纲要求考查学生根据图文资料获取、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在“地球公转运动”教学中,课堂指导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精心指导学生最优的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应该审清题意,提取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寻找链接二者的知识桥梁,从而解决问题,并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课堂精心指导上要追求做到指导的全员性、全体性、全方位性和快速性。
例如,在进行“笔头训练”时,1~2题组是考查全体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应用能力,题目难度适中。在课堂指导时,笔者动用了全体学生互帮互助的力量,以教师为主,地理课代表和学习小组组长为辅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员性指导。3~4题组和第5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实际应用,题目偏难,题目中信息量大,笔者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全面地从题意中获取信息,帮助学生捋顺解题思路。
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理顺了解题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树立了学好地理的信心,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运用“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精确教学目标,严格控制持续授课时间,精炼讲授,将课堂归还学生,要将精选练习落实到位,与课堂练习同步进行精心指导,激励学生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 林华民.魅力男教师修炼36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比较;新课标卷;福建卷;复习策略
2016年福建省高考将由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给新一届高三教学带来新的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做好高三总复习的备考工作,这就需要一线教师深入研究两种高考命题要求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明确高三复习方向,提高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下面仅从近七年福建自主命题与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下简称新课标卷)地理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高三复习备考的 对策。
一、卷面比较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国新课标卷地理选择题一般为4~5组11道题,共计44分,综合题两道,共计46分(一题22分,一题24分),选做题三道: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选一,计10 分。
新课标卷地理选择题一般为5~6组共计48分,综合题一道计37分,选做题三道: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选一,计15分。
两份试卷的结构相对稳定,仅新课标卷两道综合题的分值有些年份进行了适当微调。
2.考查内容
无论是新课标卷还是福建卷,试题都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农业、人口、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地理信息技术、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试题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每一组试题都配有相关的区域图、遥感图、坐标图、等值线图或图表统计资料,综合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试题模式
(1)选择题
共同点:两套卷几乎每年都有区域地图、统计图表、等值线图模式。
不同点:
①新课标卷有些年份区域图较多。
②课标卷景观图、纯文字模式相对较多;福建卷联系图、地球运动图模式较多。
③新课标卷弱化了“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甚至看不到直接考查“地球运动”的试题;而福建卷选择题的最后一组试题通常为“地球运动”。
④新课标卷等值线图模式相对传统些(等高线、等压线);福建卷相对新颖(等风速线、气候生产潜力、气候风险、多年平均云量)。
(2)综合题
①福建卷的综合题全部为等高线区域地图,并且标出经纬网。第1问较多考特征(点),第2问较多分析自然条件(原因),第1、2问考自然地理部分;第3问较多结合人文地理(农业、交通、土地利用等)分析原因、不利影响、限制性因素;第4问变化较大,主要考人文地理、区域发展地理等相关知识。除2011年外,综合题所选区域(中国、世界)与选择题所选区域错开。
福建卷综合题的切入点比较传统,考生通常比较熟悉,容易利用平时归纳的答题要点,可以获得一些基础分,区分度比较小。设问的一般模式是:(1)(2)题能力要求是“说出、指出、描述”,属于低级思维;(3)(4)题分析题,思辨题,属于高级思维,能力要求是递进的。
②新课标卷的综合题分为36、37两道题,每道题设问2~4问,一般围绕着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挖,一环扣一环。主题少,角度多,也比较新颖。如2014年36题围绕“沙”的不同角度设问:沙源来源起沙原因风沙危害提出防止措施。如2015年36题围绕“卤虫”的不同角度设问:盛产卤虫的原因早期卤虫产业规模小的原因水产业发展对卤虫产业影响对卤虫捕捞的态度讨论。这样的问题设置对福建师生是陌生的,它的思维过程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更为接近,对地理信息结合社会背景的运用要求更高。
另外,新课标卷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也较福建卷多。如2011年课标卷36题,考查学生思辨能力―新加坡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多雨为什么还缺淡水?
(3)选做题
福建卷选做题三道: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选一,计15分。每道题设问2问,第1问说(指)出……,简析……的自然原因;第2问简述……的措施。(仅2009年说明……,或分析……的自然原因,或提出……的措施。)模式相对固定。
课标卷选做题三道: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选一,计10分。(仅2010年两道题)模式相对不固定。每道题设问1大问:有的有两小问指出(说明或分析)……,并说明理由(提出防止措施或不利影响),有的只有1大问分析……的优势条件(或原因)。
二、知识与能力要求
1.重视主干知识,突出学科能力考查
从国家选拔性质的统一考试要求出发,福建卷和全国新课标卷均致力于突出考查本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各种地理图表、情境的呈现,检验考生分析利用题所给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题过程中同步考查地理学科的多种能力,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试题都强调和鼓励学生发展开放、多元的地理创新思维,形成地理整体性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总体上,新课标卷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如2013年新课标卷第2组选择题,题号为4~6,给出的是遥感影像图,考查了影响降水的因素、自然带以及世界地理区域定位等内容。单纯的死记硬背无法解答该题,要求学生分析遥感图,获取有用信息,调动相关知识用于解题。整个思维过程较为曲折,能力要求较高;福建卷的选择题部分的思维回路较短小,容易从所给题干及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经过简单的思维活动即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2.重视情境创设,两种试卷各有侧重
近几年,新课标卷每组试题所配的图表资料形式多种多样,有纯文字材料、模式图、坐标图、统计图表、遥感图、景观图等等,且选材多与现实生活有关联。福建卷每年都会有一组选择题通过在题干中给出一个新概念,如2009年的“云量”、2014年的“人口抚养比”、2015年“比较优势”“秦腔飞地”,概念一年新似一年,但是始终不变的就是蕴藏其中的对学生解读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核,给学生设置了不少思维“障碍”。相比较,新课标卷在这方面的尝试较为少见,试题题干或图表都还是学生眼熟的式样。
3.重视区域载体,降低区域定位难度
近七年,福建卷综合题的区域载体多集中于中国区域,特别是学生较熟悉的东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空间定位较简单;而新课标卷的世界区域载体较多,区域定位要求更高。不过,新课标卷近几年在降低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例如2013年新课标1卷1~3题明显标明了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熟悉的地名,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区域。
三、试卷的区分度
新课标卷实测难度在0.55以下,常出现0.50以下,中等偏难。福建卷难度命题控制在0.55左右,实测难度大多在0.55~0.60,难度中等。
新课标卷地理必修综合题分值高,难度较大。一是问题考查设置大多呈现小角度,深切入,逻辑推进的基本特点。甚至出现逆向思维试题,如2011年分析该国(新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014年铁路线布局为什么偏离聚落?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也更高。二是考题往往由“一个中国,一个世界”构成,即分别从中国和世界各选择一个区域,给出文字和图表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说明、描述、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若干措施。这种试题到考生手里极易出现“不会写,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情况,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试卷区分度 较大。
福建卷的综合题,绝大多数考生都根据材料有话可说,不会轻易出现空白卷。尤其是选考题,15分的分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结果易出现优生难以拔尖,试卷区分度较小。
四、2016届“全国卷”应试的复习策略
1.认真比较新课标卷与福建自主命题试卷要求的异同,研读新课标“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精心安排好高三地理复习阶段性备考 工作。
第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理解并记忆地理5大基本原理、5大基本规律、5大基本过程。尽可能将主干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第二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将重点知识DD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整理成专题,梳理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从材料、地图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重在补缺补漏,错题反思;强化答题规范、答题思路、答题语言的科学严谨性;进行应试技巧和考前心理指导。
总之,要学透自然地理原理,用活人文地理观点,熟悉区域地理特征,探讨区域发展问题。
2.新课标卷的选择题和综合题,区域地图较福建卷多,今后应该采用区域地理系统化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深入探讨中小尺度区域地理问题,如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络新闻、电视节目等媒体获取区域新资料,进行区域问题的深入探究。
3.针对新课标卷每年都考思辩性的题目,今后应加强有关思辩性题目的训练。利用课文中具有探究性的案例和课后“活动题”,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过程分析复习,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其次,也可利用历年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带有探究性的试题,让学生通过做题来感受探究过程,感悟探究方法。利用乡土案例进行“问题研究”,体会一般规律与区域差异,如收集福建沿海城市风频资料,探究分析为什么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关键词: 高中地理新课改 困惑 感悟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实行了三年,至今刚好实行完一个高中循环,所以2011年高考是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检验实行新课改最好的时机。我很荣幸能赶上这个时机,因为我连续两年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2010年的高考是老教材教学的终结,紧接着我经过简单的新课程培训就开始了一场全新的挑战,继续战斗在高考复习的前沿。这一学年的高三教学与前一学年的高三教学相比,充满着艰辛和甘甜。回顾过去的一年,新课改对我来说有收获,也有困惑;有反思,也有诸多新的感悟。
一、对新课改的困惑
由于我未经历高一、高二新课程的基础教学,因此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和选修内容有一个迅速的了解和掌握,难免会觉得有些仓促和纰漏,从而产生一些困惑。
1.对新教材某些知识点的难易要求很难把握
尽管新课标教材已经减少和降低了知识点的数量与难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又会遇到一些老教材知识点的练习,而新老教材对一些知识点的难易要求又不同。如必修1中“宇宙中的地球”部分,关于“地球的运动”内容,只知道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而这部分内容中涉及的规律难,现象多,知识内容复杂、抽象,要不要作补充,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所以我只好面面俱到。这样可能会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2.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
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内容较广泛,而选修内容涉及的领域专业性较强,内容较新。如果我们在高考复习时能将必修与选修的某些内容衔接好,将会大大节省时间,同时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赣州选修模块有两本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在复习过程中,必修模块中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等相关内容与自然灾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中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时,教师如何结合必修3中关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探究式”教学与教学进度的矛盾
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少,这种“填鸭式”教学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探究、思索、总结,从而得出回答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模式。例如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我们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五个方面分析回答,但在实际教学中,若每节课都要启发学生探究答题思路,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只能探究两三个问题,因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种看法,我们都需花时间进行筛选,所以长久下去,必然复习进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教学环节往往不完整,讲到哪里算哪里。
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问题
新课改后,教学内容的增多和课时的不足势必导致每一节课的容量增大,多媒体演示可以节省大量板书和板图的时间,并且能够形象生动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我感觉比以前更累,而且学生做笔记的时间很紧,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睡觉、开小差。在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我作了一个尝试:一个班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另一个班使用地球仪演示和姿体演示,结果发现后者的效果更好,所以不能只是人机对话,而应该侧重于人际对话。这样可以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关系,同时自己、学生都会更轻松。
二、对新课改的一些感悟
1.关于“学案库”的建立
精心备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前提,而备课环节不只是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所以在课堂内容教学前,就必须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疑问,把这些可能出现的疑问用文字提问的方式设置成学案,让学生有一个知识接受的准备,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讲解《热力环流》这节内容前,设计了一个学案,基本结构如下:课前预习导学(含基本概念、问题思考、知识结构、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探讨(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弯曲规律、热力环流的三个实例)、课内效果评价(习题:主要是让学生作图)、学后记(由学生填写)。通过这学案的四个环节,整节课学生有准备,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效果显著,且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不断地积累一些优秀的学案,建立“学案库”,使学案与教案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事半功倍。
2.让地理走进生活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新教材内容的选编也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地理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些电视节目广告、上街购物等方式让学生轻松地接受地理知识。如《天气预报》、《人与自然》、《地理中国》、《开心辞典》、《乡土》等节目都涵盖了许多地理知识。另外注意电视中一些旅游胜地的广告及食品广告。比如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可结合双汇火腿肠、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三全状元饺等食品广告来介绍。又如学生很喜欢观看NBA篮球比赛,那么可以联系美国各城市的工农业发展历史和特点来介绍美国NBA篮球队队名的由来。
3.利用好探究案例
中图版教材每节课的“探索”则是由精心设计的小实验、小资料及相应的思考性问题,既可以作为新课“导入”,又是学生本课学习指导纲要和原理的验证。每节课的“案例研究”更是精选了近几年来人类对地理事物的最新研究和利用成果,使学生在研究中提高学习兴趣,扩展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比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章内容时,我开展了一项天文观测的活动。
高中阶段是充满了好奇与遐想的年龄,每当学生们放眼苍穹,心中难免生出一些疑问:茫茫宇宙中到底有些什么?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开展天文活动,给学生们以寻找答案的机会,宇宙是不是很神秘?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充分利用校天文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但能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师生情谊,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谓一举数得。这一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索,最终能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至此,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加强集体备课
新课程的教学因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的紧迫性、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要比以前更频繁且更稳定。比如学案库的建立、课件资源的共享、探究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的分工与协作。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集中智慧,整合经验,共享资源。
我认为高三地理教学第一轮复习对学生的复习效果而言至关重要,因为第一轮复习不仅复习时间长,而且知识点覆盖面大。如果学生从这时开始配合教师课堂教学进度进行自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理解的学生初期自学模式步骤如下:
模式1原本应该是在学习新课之初进行的。但复习时距离新课学习,时间间隔已久,而且原本的基础多存在漏洞,所以这个基础步骤一定不能省略。再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调整节奏或时间。
模式2在学习策略中属于元认知策略的调节策略。“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所以该阶段建议学生准备两个本子记录课本疑难和练习错题,以便了解自己,找到问题重点,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二、精选练习,减量求质
高三学生的学习心态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在练习上的表现就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盲目地做题或大量地做题。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练习能加深、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使其进一步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而且能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上的漏洞,及时纠正,为后面的复习指。明方向;但是题海战术是徒劳的,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可能使学生因为极度的疲劳得不到恢复,学习效果非但没有明显提高,反而挫伤自己自信心,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认为完成练习必须遵循以下三点基本原则:
1 独立完成练习。不能动辄翻书或直接询问同学、教师。一定是要先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不行再寻求别人的提示或启发。
2 数量适当,难度适宜。教育心理学有“适当过度学习”的概念,题量和难度需要适应自己的能力并略加提高,这样有利于自己自信心的建立和学习的后续发展。
3 养成练习定量定时的习惯。根据题量和难度规定自己完成的时间,模仿考试状态,调动自己的应急状态,提升紧张感,提高完成效率。
三、阶段反思,调整提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教育心理学》,同上)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阶段性地回头看看,思考自己什么地方需要加强,什么地方需要调整,比如学习方法、复习进度等。对某些问题要大胆质疑和探索,和教师、同学相互交流、合作,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四、具体内容具体对待,逐一击破
江西地理高考考点是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国土整治,还有新教材新增的选修部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等几部分内容组成。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很强,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也很强,而且每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学科基础也不一样,因此复习的方法需要很有针对性。
自然地理是难点,对文科学生而言是最难的,常常是课听懂了,书也看懂了,但碰到题目还是不会做。自然地理的学习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基础,它重视原理分析、运动规律的总结和运用,因此学生在自学时除了要完成对基本知识的识记,更需要有相关的配套练习,最好是读图题。另外就是要常做图文转换的练习,把文字叙述画成图示,抑或反过来看懂图中的信息,尤其是找出图中的隐性信息。
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国土整治以及选修部分的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的复习方法相较自然地理则不一样,这部分的知识点存在明显的因果逻辑关系和相关性分析。学生只要肯花时间,难度并不大。
1 分析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各个因素间的联系。例如分析地形问题时可以涉及多个方面(见下表):
2 分析问题注重多角度、多层次。例如分析某一类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可以从生物、工程、农业三个角度分析。再比如分析洪水频发的原因,可以从植被破坏这个角度导出水土流失结果,如引起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甚至形成地上河,使河流的蓄洪能力下降等存在因果逻辑关系的四个层次。
五、专题复习,建立知识体系
一轮地理复习结束后,学生的知识点得到巩固,需要更进一步的整理归纳。文科学生要加强学科内综合能力,配合二轮复习需要采取中期自学模式3(见下表)。
布鲁纳指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联系的。”(《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知识框架也被称为知识网络或知识树,即是《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所称的“脑图”。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章节、教师复习进度先行列出知识框架,使自己的知识点具有整体性。如下面以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列出知识框架:
六、热点复习,联系实践
人文地理确切来说是从地理必修二开始涉及到的,一直到后来的必修三、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的人口、人种、宗教、城市、交通、都有包括在内。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地位——分布——特点
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12、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
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大 多 高 少 远
低级城市 小 少 低 多 近
人文地理知识点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
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
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的分类:
①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
③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2、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
②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④乳畜业(靠近市场)
⑤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国农作物分布:
①东耕西牧;
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⑤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⑥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
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
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7、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18、港口区位:
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19、商业中心区位:
①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关键词】课题研究;实践;感悟
2012―2015度我负责主持了一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在长达四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但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使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这是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下面我就说说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研选题的着眼点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创新,科学设计和实施模块教学,要注重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新课标下教材内容繁杂与教学时间的紧张也要求我们进行整合的研究。举个例子,2012年我们组有个教师要到省上进行优质课比赛,参赛的题目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要求一课时完成。经过历史组全体教师认真研讨后,我们决定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一是作为背景的“光荣革命”在初中已学习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即可;二是整合教材知识点,按时序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三件大事;三是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最后,这位教师获得了省上优课一等奖。这件事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课程整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重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有三个阶段:立项、开题阶段――实施研究阶段――鉴定推广阶段。对于这三个阶段的研究,各有一个关键点制约着课题研究的成败。对此,谈谈我的做法。
1.对课题题目进行准确解读和界定
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确定好一个研究课题后,就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从而也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内容。这一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书籍或者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来完成,比如,所立课题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的解释,课题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别人是否进行过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等等以上背景介绍,不必面面俱到,根据研究课题产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选择。这一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课题的理论研究过程。比如,我们的课题“文综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策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后,我们在界定“课程”、“课程整合”、“策略”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现状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如课程资源的划分,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等,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操作性不强。同时,缺乏文综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的综合开发、运用,这又是目前中学教学和复习备考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要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2.要理清课题的研究思路
清晰的研究思路是整个课题研究中的关键点之一。我们课题在2014年省级鉴定中没有通过,在后期的反思中,我认为这与实施过程中研究思路多、乱、杂有关系。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涉及三个学科,作为课题负责人,我对政治、地理学科难以把握,整合策略的框架结构凌乱,只是简单地把三科进行堆砌。第二年,我在认真整理课题思路基础上,大胆删减整合,将三科归纳整理,形成了三条思路:整合开发政史地三科必修教材的策略;进行必修与选修内容之间整合策略探索实践;探索政史地三科有关高考热点内容及文综综合备考的整合策略。这样,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线索和体系。
3.要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
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的成果应该是充实、丰富的。我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有:课题研究总报告、发表的论文10多篇,其中历史论文5篇、政治、地理各3篇;《新课程实验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回顾与总结》汇编资料;地理老师自编的《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资料;子课题获奖证书及资料、典型的政史地整合课例资料等等。
在课题研究报告中,还要重视课题成果推广运用的呈现,这也是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我们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及社会影响在于: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与周边学校开展各类观摩课研讨活动和“送教到县”支教活动并获得优质课证书,学校文科优异的高考成绩以及我们学校在全省范围内不断提升的影响力。
三、课题研究后的一点感悟
1.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对于课题研究,我们多数教师心里都会有些胆怯,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作为课题负责人,我们的课题从被定为省级课题后,我一直在多多少少地暗示着自己,自己不行,课题将来肯定做不出来,这使得自己在课题实施的前期不能进行积极认真的准备。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感觉课题研究也不是那么太可怕了。只要自己积极努力、平时多积累,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一项课题做下来,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研究水平也就慢慢提高了。
2.明确分工,善于沟通
一项课题研究中,课题负责人的统领协调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这个课题涉及三个学科,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知识的整合策略部分”怎样进行?为此,我和政治、地理老师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我甚至要了解、学习政治、地理新教材内容。同时,课题负责人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详细讲解课题研究思路、内容,使每个成员都对课题研究的要求和自己的具体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会充分调动起课题组成员每个人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评析;比较
一、2012年与2013年重庆高考试题双向细目分析表
注:基本能力考查
A.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B.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C.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能力;
D.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并用之于实践生活的能力。
二、比较评价2013年重庆高考试题
纵向比较近几年重庆高考试题以及横向参阅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可知,2013年重庆地理试题基本延续了历年重庆地理试题的多方面优点,基本符合《重庆卷地理考试说明》,也实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的平稳过渡,现总结几个观点如下:
1.试题排版和分值略有变化,知识考查兼顾重庆三个版本教材的事实
文综政史地各科分值均为100分不变,题目总数量不变,选
修不单独设题。但是由原来的混合地理、历史、政治排版,改为单科试题集中,且顺序按政治、历史和地理排版,即地理全面排于最后。选择题分值不变,综合题分值由原来“36+20”变为“26+30”。重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
2.题目能力考查立意,注重考查综合能力,摒弃死记硬背式的地理
本套试题很多考题不拘泥于具体的课本知识点或课标要求,而是内容、方法和原理广泛串联起来,突出了对地理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认识和把握。如:“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从选择地图、到调查方法选择、调研结果分析,步步深入,过程性极强,体现了学生完整的学习思维过程。又如,12题,告诉建坝“提高甲河道流量”,紧接着问流量提高之后带来的影响。之后要求“汛期提高不致太多”大坝该如何去建设。除此之外的其他题目也多是看图,调用地理知识解析作答,摒弃了过于死板和模版式的题目。这是全国新课标试题共有的一个导向,也是新课程“新”之
所在。
3.时代感略弱,生活感很强
高考试题一般不刻意回避热点信息,这也养成了中学教师押题的习惯。压中了自然给学生一种亲切感,特别是热点地区的热点事件猜测。但是今年重庆试题就让老师们“失望了”,综合题12题是流域示意图,连套上一个区域或热点的事件都没有,直截了当。其他题同样都不是热点,所以时代感似乎大不如前。但是整套题的生活感十足。“城市道路选择”“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修拦河坝”“粮食生产的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等,
都是学生生活中有所涉及的话题。
4.自然地理比重明显呈增加趋势,题目难度适中,但无效试题偏多,导致分选性略差
2013年高考试题中选择题约有7个和近30分的综合题考了自然地理,共58分。而2012年选择题约有5个和28分的综合题为自然地理,共48分;可见今年自然地理比重上升,但是总体而言难度不大,特别是选择题,只要略有一定看图能力都能做对7个以上。但是对于“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建坝的建议”“风化壳的厚度”“地下水的形成条件”等偏难题,考查内容过深过细,得分率普遍很低,以至于优生没有发挥的空间。
5.图表呈现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区域地图属近年来各套高考题中最少
“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标志,区域地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等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重要的呈现方式。2012年高考与以往高考题一样,往往以区域地图作为考察背景(区域图5幅,统计图、示意图各1幅及典型的等值线图),且区域图有中国和世界,比例相
当。而2013年重庆高考地理试题出现的8幅图表中,只有2幅地图,一张城市内部大比例尺地理图,一张广东省图,且做题中发挥作用甚小。其他6幅图以统计图(柱状、折线)、示意图或表格方式呈现。这对重庆地理教育,特别是《区域地理》内容的复习是否是个导向还有待论证。
6.所谓“核心知识”考核少、浅,考点覆盖面窄,“地理味”略显不足
如:地球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人口等必修常考内容均未涉及,而与水圈(以河流、地下水为主,洋流未涉及)直接或间接相关考分近40分之多。特别是地下水形成条件分析的相关考点,在新课标中未有涉及。加上区域地图少,以统计性图表为主,使得整套题“地理味”略显不足。
三、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有幸参与严格的高考改卷,从标准的制定到正式评卷的整个过程,对学生常犯错误和思维略有感悟,简单总结如下:
1.审题能力差,抓不住题目、图文提供的地理信息
如12题(1)题目中“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若不注意“提高甲河道流量”这个要求,拦河坝就会误认为类似三峡大坝的纵向大坝,这就犯了方向性错误,自然得分不高。又如第6-8题,审题若不注意图中的方向标、路障信息,必然选错。同时还有对“简述”“分析”“评价”等关键词语把握不够,这就造成答题过多或过少。这类审题错误在高考中较为常见。
2.“模版”式思维,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差
“xx区位分析”“xx影响因素”类似的总结在高中教学中常被提起,也被学生列为考前必背知识。“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等语言变成地理答题的“固定”套路,有的学生可能连题目都没有看就把这些话写上了。但是近年新课标试题绝对摒弃了这样的考法,考得更深入,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调用知识作答,而学生迁移能力普遍差,思维固化严重。这是12(4)13(2)这样的常规题答题中出现的错误。12(3)题简单的作图题,学生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体现了学生动手能力差。
3.答题技巧差,字迹不清,语言专业性差
分点作答,逻辑通顺,语言简练而专业化是一份文科答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综合题中,尽量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再做阐述,以免阐述不清,观点不明。字迹差,错字多也是高考常见的错误。
4.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错位、遗漏严重
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熟练,印象模糊,不能准确答题;缺乏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四、应考教学新动向猜想
1.浓缩“精华”,淡化“边缘”,重抓主干知识,做好地理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是“全面开花、滴水不漏”还是“大胆取舍、有张有弛”是高三地理复习的艰难选择。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特别是在重庆三套教材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复习时一定要重抓主干知识,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对非主干的边缘知识少花时间,少投入精力,特别是对新课标删减和增加的知识要大胆地做取舍。
2.思考改变“区域地理”的传统教学方式
《区域地理》主要是初中教学内容,高中没有一本正式国家级的区域地理教材,但是王树声版《区域地理》或教科院整理的《区域地理》普遍被高中当成正式教材教学一个学期时间。这与初中地理教育内容浅,不被重视有关,大多数文科生高中前的地理是一片空白。必修三以区域案例分析地理规律,但也没有包括太多区域内容。“十三个重要地区,六个重要国家”使文科生普遍感到内容繁多无序。今年的地理试题区域图较少,“地理味”略弱,但是每个题对能力的考查增加,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减少,对未来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3.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十分广泛,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教材中仅仅有一个单元内容重点阐述3S(GIS/RS/GPS)的应用,但是对于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来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3S”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革新作用。广泛开拓了地理课程的知识广度,使学生能够从新的视角观察地理环境。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并提高对地理科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一些重大地理问题的理解,可建立起动态观察监测的学习研讨方式,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近年新课标高考考题出现频率来看,这是以后高考考题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也是地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规范答题,讲求策略、重视解题技巧,培养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考答题是按点给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答题训练,通过设计一些典型例题和案例,采取师生共同“破解”的教学方式,同析同解,共同探索破题的切入点、寻找突破口,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提炼解题方法。通过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特别强化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全面概括、集中归纳、要点解答、规范描述(层次化、术语化)的摸拟训练。同时应重视答题规范习惯的养成,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规范地理术语表达地理问题的能力,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