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村两委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03 13:33:56

导语:在村两委工作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村两委工作报告

第1篇

(2019年7月31日)

我是**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现将**村7月份驻村帮扶工作做一简单的汇报:

一、学习和工作开展情况

驻村帮扶队按照近期县乡安排的百日冲刺“3+1”清零行动部署,立足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关键,有力推动了帮扶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今年以来,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宜居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求满足农村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需要;配备了各类健身活动器材,让村民在闲暇时增进邻里关系,强身健体,特别是让全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是竭力宣传法规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民情村情,同时认真宣传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安全饮水等各项扶贫政策;此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印发传单、墙面广告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增强致富动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三是为了推动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五会》制度。为了强化群众矛盾化解工作,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协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选委员会》《村民协商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综治保安会》,专门负责全村一切事务,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保持全村和谐稳定发展。

二、工作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2篇

关键词: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 财政奖补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财政奖补资金,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兴建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小型水利措施、桥涵、村内道路和环卫措施、村容美化亮化;公共文体活动场所等村内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以组织、支持和引导农民筹资筹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是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济南市自2010年推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以来,通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2010年争取省以上财政奖补资金2900万元,2011年争取省以上财政奖补资金6200万元,同时还争取到省级预拨2012年度第一批奖补资金4000万元,连同市级预算安排1.08亿元,已全部拨付到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各县(市)区,47万村民直接受益。取得这些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一事一议工作开展面还不够广

我办事处77个行政村居,只有 18个村居开展了一事一议项目,并且只落实了21个项目,农村公益事业尚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二)思想认识不统一,成效差别大

村两委凝聚力强、声誉高、无历史遗留问题的村居,一事一议开展得有声有色,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反之,有事难议、议而不行。

(三)筹资筹劳缺口大

从试点村居看,农民筹资 34.5 万元占投资总额 185.11 万元的 18% ,缺口很大,主要依靠发动群众捐资赞助。筹劳方面,由于现在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筹劳难度也很大。因此对于一些贫困村居一事一议工作很难开展。

(四)个别村居操作行为不够规范

个别村居不安规定程序召开村民议事会,村两委会议直接研究,程序不到位,造成群众不支持,费力不讨好;财务公示不够完善,支出不够明细;个别村居超承受能力,预期捐资不到位,盲目上项目,欠付工程款,形成负债。

二、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激活农村发展动力

(一)深入宣传、积极动员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多期专题报道、一事一议会议、村务公开栏、一事一议宣传条幅、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大好政策,大力营造工作氛围,让群众主动了解政策,自己宣传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积极性,这里要抓好四个关键点:一是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需要。是农民生产、生活最急需、要求最强烈、盼望最热切的问题,力争见效快,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受益。二是议事过程要坚持民主程序。就是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做到群众想办的事有群众来议。三是实施过程和结果要由群众全程参与监督。确保一事一议所筹资金和劳务能真正用在所议项目上。四是将财政投入与农民投入相结合。仅靠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毕竟数额有限,还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通过受益群众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推动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最终完成。

(二)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开展“一事一议”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依法行使管理本村“公共事务”的民利。村干部要努力适应税费改革后农村形势,切实加强学习,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换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法,真正从要钱要粮的圈子中走出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发家致富,做到量力而行办事业,不花过头钱,不做过头事,并要加强对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树立长远意识,强化大局观念,不断提高村民的议事能力和水平。村民代表要充分发挥作用,与联系户保持正常的联系,确保在村民代表会议上,自己的意见能代表联系户的意见,并做好联系户的工作;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开展活动,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维护民利,做到大家的事,民主议,民主定,民主管;开展“一事一议”还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懂得开展一事一议的程序、方法和有关规定,不断提高村干部素质,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村组干部要深入千家万户,了民情、解民忧,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从而促进一事一议工作健康、高效运行。

(三)积极协调、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街道办、各村居要充分认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这一政策惠及更多百姓,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点睛之笔”。首先做好财政预算安排。办事处财政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安排中统筹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并逐年增加投入。其次整合各项涉农资金。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开拓思路,创新办法,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最后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2010年,国家将山东省纳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试点的省份,同年8月,济南启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11年政府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比例,由2010年的40%提高到50%以上。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补助资金。鼓励村级组织增加投入进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倡导部门、企业、个人等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赞助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快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稳定投入的新机制。

(四)规范制度、加强监督

根据《济阳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首先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出资出劳相结合,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其次要村民受益,注重实效。财政奖补政策是支持农民积极性高、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要注重项目实效,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半拉子工程,不搞形象工程,严谨产生新的债务。再次要统筹安排,优先支持。科学编制全办事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规划,分年度组织实施。优先支持工作基础好、村两委班子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开展试点工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最后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建立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考核验收、监督检查和工作报告等制度。关键做好两点:一是凡经过一事一议形成的建设项目都要在村交通要道、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定期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财务公示、进度公示筹资花名册公示、会议记录公示等。二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运行。奖补资金拨付由街道财政所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和财政奖补资金表,按照政策规定核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这样才能保证一事一议项目的选择、实施、资金筹集使用等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

总之,由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刚刚起步,在政策方面还有缺陷,但这是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解决取消村提留、乡统筹和“两工”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矛盾和困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那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将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这是全办事处干部职工和村干部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杜平.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财经界.2011(10)

第3篇

主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贯彻实施财政政策,规范财政管理,保障改善民生,强化财政保障与服务功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县乡经济加快发展。在此,我荣幸,能代表各乡镇基层财政所人员,向大会作一简单的表态性发言,不足之处,请予指正。

为确保2011年财政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各财政所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认真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

一、认真领会春训会议精神,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综合素质。

会后,我们各所将组织全体人员,进一步加深理解,深刻把握县领导讲话精神,理解透县领导、财政专家对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点和取向,把握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握财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部署要求。要紧扣全省财政系统“学习提升年”活动主题,以沈浩同志为楷模,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牢记宗旨、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奋发进取的精神,永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大家的为民服务水平,按照“服务三农、服务基层”的要求,强化服务宗旨,落实“农民没有8小时和节假日”的理念。首先要不断加强政策、业务的修炼,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和各项业务的操作员,其次要加强本职业务的学习,不断搞业务素质。当前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以致辞用,学用结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将工作质量、效率提高。实现每人一专多能,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处理农村各种问题的行家,最后要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多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着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主动理财,优化支出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做好乡镇党委的参谋和助手。配合乡镇党委、政府重新制定好镇政府的车辆管理制

度、来人招待用餐制度、支出审批制度等各项财务制度,坚决杜绝各种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把目前乡镇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结合乡镇实际,做大做强财政“蛋糕”,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切切实实的履行好财政部门的职责,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三、加强耕地占用税税法宣传,坚持依法征管,当前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实行村庄置换,有些群众由于不理解政策,认为耕地占用税就不需要交了,给我们明年的耕地占用税征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向他们解释清楚耕地占用税的各项政策,取得他们的理解,在征收过程中多想方法和措施,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争取按序时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征收目标建议数。新的一年,我们在加大两税征管力度的同时,将严格依法办税,除与土地,税务,村两委加强协调沟通外,还注重加强与法庭的合作,严历打击钉子户,并扩大宣传,一点带面,充分发挥一两拔千斤的效应。按照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和“抓大不放小”的税收征管原则,规范收支行为,促进增收节支。

四、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搞好服务,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

认真做好各项财政补贴信息的整合、录入工作,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补贴信息审核工作,确保信息及时、准确、真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干一件成一件,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

五、促和谐,保民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民生工程。在承办过程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深入细致的做好基础工作,严把政策关,监督各项资金真正落实到项目工程中去。并对于民生工程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全方位监督,对各项资金做到追踪问效,确保在我镇实施的民生工程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

六、进一步做好“村帐乡管”工作。认真做好村级财务的清理,盘活村级集体资产。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金,规范村级财务,坚持民主理财,财务公开,让群众放心,干部明白。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但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财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牢记“两个务必”,转变观念,扎实工作,与

第4篇

今天召开这个会,任务很明确,就是为了总结2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仔细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工作形势,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任务目标,强化责任,扎实进取,推动我镇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德怀镇长作了务实、全面的工作报告,我很赞同,希望大家能够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加强整改,力求抓实见效。

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人口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乎子孙后代生存、延续和发展,如不加以突出重视,就会带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镇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网络体系逐步健全,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村两级广大干部群众和计生工作者共同努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计划生育战线上的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成绩是你们创造的,荣誉和功劳属于你们。但成绩也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实现计生工作新突破,完成不降类不退位目标,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责任很重、形势也很严峻,主要是因为我镇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流动人口监管力度不强;性别比失衡严重,1-2月份人口性别比高达122;政策外生育出现反弹之势;计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全县计生工作评比我镇位居倒数等。针对当前诸多挑战和问题,广大从事计生事业的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正确对待计生工作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投身工作,多查、多访、多听,坚持主动作为,防止工作被动受制,坚决克服盲目乐观、骄傲自满、麻痹松劲和畏难不为的情绪,充分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其次,明确责任主体,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职责,把计生工作列入全村、街道工作的头大大事来抓,将计生工作纳入村班子年终考核重点内容,督促基层计生工作负责人做到敢管严管。刚才与大家签订的责任书,目的就是为了时刻提醒大家计生责任不能松懈、工作意识不能缺位、既定目标不能模糊;第三,加强镇村组三级联动,增强全局意识。计生工作不是某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执行完成的,需要各层级部门、各村组乃至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一个村的计生工作搞不好,村负责人和镇包点干部有责任,而一个镇的计生工作出现了滑坡,在座各位包括我在内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希望你们能够进一步体会工作的荣辱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找准工作方法,细化工作目标,恪尽职守,认真细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应对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复杂局面。

二、筑牢基础,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今年,全县提出了“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奋斗目标,明确了要以优质的服务水平和一流的服务设施来赢得广大群众尤其是计生户的支持和信赖。借此契机,按照“打基础、强管理、优服务”的工作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升级服务硬件设施,规范服务程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检查计生政策落实情况。全体计生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提高规范服务意识、锻炼专业服务能力、拓展技术服务内容、增强为民服务素质作为完善自我、追求进步的职业目标来实现。

(一)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

一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前提,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人口意识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意识,充分发挥人口计划调控作用。对工作不力、突破年度人口计划目标的,坚决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对象。同时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违法生育行为,要一查到底,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对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依法从严处理,开除公职。

二是突出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做好对特殊人群的监管,抓紧做好流动人口流出流入管理。针对在四月份计生专项检查活动中,查找出的关于我镇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上存在的漏洞,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跟踪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监管体制,扭转工作不利局面。

三是健全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计生问题不是一个方面的矛盾体现,而是综合了各种社会因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要注重增强部门合力共管意识,努力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全方位监管、互相配合、齐力共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深入推进计生工作依法行政

一是认真贯彻上级法规政策。各项法规政策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执行是检验我们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广大镇村干部、计生工作人员一定要全面了解掌握计生法规条例、奖励扶持政策,提高政策敏感性,增强贯彻执行政策的及时性和坚决性;二是精心组织实施专项行动。按照上级部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清理和各项专题活动。重点做好“两非”案件查处打击工作,加大政策外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督查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针对突出问题,要在落实工作长效性基础上,积极利用专项行动开展时机解决问题;三是努力确保经费投入到位。要确保奖励政策及时兑现,计生专干工资和信息员补贴足额发放,镇所村室基本建设经常性投入保障有力,人口和计生服务机构运转正常。四是围绕优生优育等服务需求,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突出知情教育,广泛宣传计生法规、生育保健知识。规范开展“一上二扎”手术,切实抓好术后随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孕情跟踪,积极做好入户访视。

(三)高度重视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

信息收集和统计一直是计生事业的基础性工作,过去,虽然对信息工作比较重视,但力度不够、水平有限,采取的是类似于中医“望、闻、问、切”的程序,工作方法不科学也不全面,收集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和可分析性,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强,不便于提出预防性方案,经常让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局面。随着提升服务能力要求越趋强烈,计生工作对象流动性逐渐加大,服务内容日趋全面,进一步做好信息收集和统计已成为当前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要做到:依据网络平台,做好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情监测等各项信息的收集、登记与录入;畅通信息渠道,增强信息员力量配置;探索总结出一套收集及时、上报快捷、交办迅速的信息处理机制,力求做到情况掌握在前、预防补救在前、处理上报在前。

(四)努力加快计生服务设施建设

镇所村室建设始终是计生服务硬件设施升级的一项关键内容,加强镇所村室建设也是争创优质服务县的工作重点。为进一步规范镇所村室建设,争创一流服务所,我们要统筹资金调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镇所建设项目,力争今年有所突破;加强村级计生服务室整顿、改造,改善村级计生服务阵地,促进规范化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增强技术装备,优化服务条件;整理和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软件资料,配齐相关软件设备;技术人员要加强学习,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提高镇所村室技术服务能力。

三、创新体制,切实完善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人口和计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广大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不仅有利于巩固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层次,更是基本国策长期得以贯彻执行的人力资源保障。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计生人才培养和使用,积极探索计生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努力把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优秀干部充实到计生工作队伍中去。新形势下计生工作更加要求我们注重发挥人才效应,引导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倾向。为此,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用人工作:

第一,做好用人前工作,抓好规范队伍建设。抓住村两委换届时机,配齐配强计生队伍。大胆尝试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方式,招录一批能够热心人口计生事业、群众基础较好的、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进入专干队伍中。在人员调整时要做到队伍不散、斗志不减、机制不变,做到工作有人开展、职责有人履行。对正式聘用的计生工作人员要在生活上充分关心、政治上密切关注、待遇上明确保障,通过集中培训,严格管理使用。

第5篇

关键词:九溪 农民文化艺术协会 农村民间文化组织 农村治理

农村民间组织是农村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它主要包括三大类组织,一是政治类农村民间组织,二是经济合作类农村民间组织,三是文化社会服务类农村民间组织。本文所谓的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属于文化社会服务类农村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农村歌舞、书法、读书、体育以及各类农村传统艺术领域的民间组织。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桃源县九溪乡农民文化艺术协会的调查,力图提出如何正确引导和利用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助推全面建设小康农村。

从九溪农民文化艺术协会的发展来看,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作为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

一、营造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制定扶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相关政策

十以来,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都强调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九溪乡文化社会组织在保留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改善农村社会风貌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要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将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作为建设美丽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全面了解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目前面临的困境和紧迫需求,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作用,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要正确处理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九溪乡的农民文化艺术协会形式上与乡政府是脱钩的。但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只是乡政府的附属机构,没有自主活动、与政府对话的权利和能力。政府不要过多干涉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应该尊重其独立性,但是在鼓励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自主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服务职能仍不能缺位。

政府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在农村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应依法明确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自主性地位,从村民和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角度出发,赋予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充分的自, 依法自主运作、自主管理,并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笔者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村民间组织都希望在困难的情况下“被领导”。[1]但这种领导不是控制而是一种政府服务,要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提供各方面支持。同时,要理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避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行政化倾向,鼓励其实现依法自治,要引导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依法积极参与农村治理,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

政府要加强服务职能,促进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健康持续地发展。政府要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提供各种教育培训、交流合作的机会、为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为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给予适当的经费扶持等等。比如,为了加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可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全市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交流会,使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交流合作常态化。各组织之间通过相互学习,吸取经验和教训,逐步增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整体实力和生命力。需要强调的是,当这类交流会发展成熟以后,政府必须适时退出,以确保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成长与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健康发展。要依法规范现有的各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坚决取缔从事非法活动的组织。对于那些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政府要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加大扶持与宣传力度。在政府的引导下,促进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健康发展,共同建设小康农村。

二、加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长远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靠组织的自我完善、自我壮大。加强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是组织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培育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自觉发展意识

九溪农民文化艺术协会是一个典型的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民间组织。组织不仅要建章立制、明确组织宗旨和行为规范,还必须实实在在按制度和章程开展活动。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有其他农村民间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文化活动来自于群众生活、反映了群众生活,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要积极作为,与政府、群众和其他民间组织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农村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农村民间文化组织领导队伍

目前,九溪乡农民文化协会虽然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包括协会章程和规章制度等,但很少以协会的名义开展有影响的集体活动。会长、副会长都是年过六旬的文艺老人。理事会现有常任理事10人,但都是协会会员,没有从协会外吸纳有影响的人士担任理事。所有管理人员的现有职责基本局限于在大型文化活动举办时在乡政府的组织下召集人员,平时也只是骨干会员组织会员间正常的人情往来。协会的组织比较松散,组织能力非常薄弱。像九溪乡农民文化艺术协会多达上千会员的农村民间组织,人员关系一般都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组织大型的协会活动既缺乏人力,也缺乏资金。建议协会尽快选拔年轻人作为后备管理人才;协会还应积极从社会吸纳传统文艺爱好者、保护农村文化的志愿者、农民企业家等精英人士加入理事会,以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要培养那些思想活跃、具有公共精神的积极分子组成领导队伍,为组织的长远发展打好干部队伍基础。另外,建议各村或几个村的文艺团体联合成立协会分会,并选出分会会长和副会长。各分会与村里的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并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村务治理,监督村两委的工作,逐步实现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参与村民自治常态化。

(三)多渠道开发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资金来源

莱斯特・萨拉蒙基于对20多个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比较研究发现,民间慈善资助从来没有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个人的、公司的和基金会的私人慈善事业平均仅占非营利收入的11%,会费和其他商业收入占非营利总收入的49%,公共部门的支付占40%。[2]而目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会员会费、政府经费补贴、社会赞助。从九溪农民文化艺术协会来看,这三种渠道的经费来源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组织的活动资金严重缺乏保障。

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尤其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应该是一种准公共文化产品,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争取乡政府投入的同时,还要争取上级政府的专项扶持,确保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稳定发展。第一,设立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活动专项基金,基金可以由政府资助、社会捐赠等进行多方筹集;第二,为保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争取乡政府在设施使用、活动场所等方面提供方便;第三,政府在资金拨付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拨付环节,建议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设立专门的拨款账户,避免层层盘剥,使政府拨款能一步到位,确保拨款真正用到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上。

要加强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自筹资金能力。像九溪乡农民文化艺术协会这样的民间文化组织,会员较多且大多从事营利性文艺演出活动,在农村属于中高收入群体。建议组织通过规范管理,恢复会员缴纳会费制度。同时,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必须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企事业单位、农村名人、在外工作的本乡人等多方投入资金。只有三种筹资渠道畅通,才能为组织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组织才有可能积极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中来,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强化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规范治理

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自身建设必须走制度化、法制化道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内部管理。组织必须建立组织章程并严格按章程开展活动;要明确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法人地位、完善组织架构、稳定筹资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建立管理科学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为自身长远发展打好稳定的组织基础。

加强外部治理。要建立一整套包括文化组织在内的、对农村社会组织进行规范治理的法规制度,把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营造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治氛围。

近年来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处于非常困难的起步阶段,尤其是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像九溪乡这类比较偏远、经济欠发达、而传统农民文化保留较好的地方,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参与或组织的大众文化活动对农民而言其实是一种“低成本高享受的文化福利” [3],能有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稳定农村社会秩序。而目前,像九溪乡这样规模较大、会员较多的农村民间文化组织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既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充分理解和大力扶持,更需要组织自身的持续努力才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杨立青. 社会文化组织与公共文化服务[J].江汉大学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