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

时间:2024-01-09 09:52:48

导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实践

笔者从1988年开始从事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深化心理学教学改革务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目前需要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创新研究。国内外同行经过艰苦的实践、理论探索和教学验证,基本构建了心理学教学创新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课程理论体系。开设多门子课程和专题讲座,拓展教学时空。课程内容设计注重研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创新一套具有课堂活力的多重互动体验式、案例分析、预设与生成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人类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特别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心理健康学的视角出发,再结合当前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研究。力求解决以往心理学理论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课程存在的诸如联系实际少、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习俗关注不够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

随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训练逐步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心理健康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训练,必须弄清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有狭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训练是对人在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训练过程;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就等于做游戏、进行文艺体育训练和自由畅谈等影响人的心理品质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虽有合理之处,即上述活动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密切相关,但不能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果仅仅是按照上述观点进行心理健康训练,很容易流于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通常是指应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观点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整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是由专业人员在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客观测查评估的基础上,在当代先进的各派心理理论整合指导下,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应用言语和非言语交往的心理学技术,矫正或解除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各种心理困扰,增强其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和完善人格,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有计划分步骤的过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要素及其主要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由这五大理论衍生出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种类较多。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心理学理论派生出的具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法均不足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必须将各种心理健康训练法加以整合,使之相互融合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应该得到我们国家的检验,经检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技术和理论才能更加广泛地、有效地应用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所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主要有言语和非言语人际交往技术。其中包括:以相互信任、沟通协商为内容的咨询技术;为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而必需的评估技术;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的具体方法。心理健康训练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特别是训练者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大学生,对他们要积极尊重、关心并抱以真诚的态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预防、矫正或消除不良心理、行为,建立健康心理和行为,增强其心理整合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完善个性品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心理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该能力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全面调整的能力。具体而言,要通过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乐观自信、友善合作、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品质,树立人生理想。而事实上,建立健康行为,调节心理整合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应对能力都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并被政府有关部门所承认,是拥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工作执照的合法人员。同时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与受训者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在对待心理健康训练问题时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而且要有更为敏感的心理和更为丰富的人生心理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应精心计划、组织。心理健康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定出计划分步骤逐渐训练以达到目标。

任何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并非是万能的,不可能替代与心理训练关系十分密切的体育训练、生理调适、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局限性,心理学课上的心理健康训练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如同体育课上的体育训练对躯体活动的作用一样,尤其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行为训练中的系统脱敏训练法和暴露训练法有助于对具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适应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的大学生进行训练;而考试心理、大学低年级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等应以人本主义训练法为好;心境恶劣的调整以认知训练法为好。总之,随着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训练开始由单一的训练法向多种理论技术的整合化方向发展。如用认知法的摆事实和辩论、教育实践检验技术和行为训练法的系统脱敏、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观察技术相结合形成认知行为训练法;用精神分析的功能分析、领悟、理解等技术与行为训练法的环境决定学习技术整合成精神分析行为训练法。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逐步短程化、个体化,力求针对具体大学生心理开展训练,而不只是团体或小组训练。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各种训练效果的评估必须客观化,不能单方面以受训者的主观评估为标准,而应从多角度,客观地、量化地评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按照21世纪专门人才必须是以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积累训练教学经验,但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坚持可持续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思路,我们在西部高校经费十分困难的发展条件下,不等不靠,突破传统的科研人员长期养成的等任务的习惯,眼睛不是仅仅围着少数教学立项转,希望从那里找项目、找经费,而是自觉主动探索,直接面对社会市场急需,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找准教学改革的优势。加快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强烈愿望。目前,心理健康训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院校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同时它又是一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心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与教师个人所处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应发挥专业主渠道的作用。把心理训练与课堂理论结合在一起。而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程序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充分准备阶段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做好心理训练,对师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训练准备阶段,是在落实了资深的训练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基础上开始的,即学校要准备合格的教师,再由教师采取诸如文献查阅、观察调研、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心理档案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生理、心理、学校、家庭、社会信息,进行心理评估,排除严重的精神病、脑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案。防止重视心理测试,忽视测试后的分析研究的不良倾向。选择整合折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偏颇的心理健康训练法为宜。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校内心理专家作用的同时,能够结合校外医院、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做好心理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

2.规范操作阶段

心理健康训练规范是指学校在国家相关法规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学校正式规定,也可以在校风作用下潜移默化地非正式形成。我们为了做到别具特色,符合特色办学的要求,更加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心理训练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与大学生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训练,如心理工作坊活动、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心理剧表演活动、心理运动会活动、心理拓展活动、心理知识问答活动等,配合分析讨论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因果关系,不断分享活动的成果,明确心理训练目标;优化重组大学生心理结构内容以达到训练目的。

第2篇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第3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必然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摇篮,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课题,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对高校而言,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根本意义上讲,最基础的目标是造就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周围一切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这些教育内容显然与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三)和谐校园提出的时代背景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校园也不可避免受到侵袭,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并且最少保守的青年群体,他们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学业、婚恋、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心理发展不和谐的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和谐校园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和谐”之分析

面对教育国际化和国内高等教育改革新的发展形势,大学生往往产生无所适从、烦躁、困惑等情绪,造成各种心理问题。要实现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适应,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不和谐”的症结,会使我们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以和谐理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存在许多不和谐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虽然已开展了20年,也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但不同地区之间、高校之间发展很不和谐。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地,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的高校重视程度高,普及面广;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偏远省份的学校工作比较薄弱。即使在同一地区,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导致各校的发展失衡且没有应有的地位和时间保障。有的地区甚至至今仍有学校未开展这项活动。还有高校之间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及工作开展不和谐。有的高校没有建立心理咨询专门机构,没有专门办公场所。有的高校没有经费投入或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有的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但还有不少学校尚在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起步。从课堂教育上看,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但仍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任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只举办了一些讲座,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覆盖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与实效的不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在诸多高校的计划中,往往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但事实上却都是形式上的存在。现实中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从业者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管理。心理科学的评估技术的应用不足,滥用不规范的量表,忽视测试信度和效度,仅凭测试结论来推定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者的培训与监核尚未正规化,尽管国内高校多数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与心理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兼职居多或半路出家,其中大部分是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的,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机制、经费与人员储备上没有根本保障。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地位低,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深入学生,更没有精力展开理论研究,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隶属关系不明确,一般挂靠在学生处、德育室、校医务室、心理教育科研部门,甚至有多个部门齐插手或都不过问的情况,故直接导致无人监督、无人管理。而受过心理专业训练的人员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加之职称不明确,工作报酬低,硬软件设施短缺,使得有限的师资流失严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不和谐

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规律,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融洽,双向交流与沟通,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有相当多的高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时展的不和谐

至今还没形成适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理论基础,且定位不清,主要是还没有搞清楚它与其他心理学教学、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常常把它们割裂或等同起来。因此,其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实践操作,不能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指引。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要求与实际认识的不和谐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咨询活动开始的,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人手的,所以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了解的现象。其中有不少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忽视了对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特别是在学生出现了严重行为问题时就更容易强化这种看法。这种做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还给学生留下了凡是“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的错误印象,使一些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不敢及时咨询,原本可以通过咨询消除的心理不适却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而走上绝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那样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取向应当立足于主动教育方式,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少数学生前来求助。

三、构建和谐校园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当中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拟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谈点想法和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是保证大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在时空上有了保证,其次使教师、学生双方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再次保证了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大学生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多,学习压力大,尽管如此,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践证明是利大于弊。课堂教学应强调针对性与实效性,如要考虑对新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增强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当然,各院系的情况不同,需求也有差异,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特色、效果好就可以,譬如有计划地安排专题课、利用周末开设选修课等,都不失为好的途径。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该体现灵活性、亲和性、指导性、纠缺性,使学生感到实惠。

(二)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都知道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锻炼的机会,“大学生心理协会”积极作用的发挥,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在“大学生心理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强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展示,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团学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大有可为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相关活动都是通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和班委、团支部等团队的方式开展起来并产生效果的。譬如河南大学团委长期坚持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一些学院团委组织的以身心健康教育为主旨的专题活动和以班级为单位的系列讲座等。

(四)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从过去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哪个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好,一定是该单位的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到位、重视程度高、支持力度大。康定师专基础教育系、政法系、经济管理系、藏文系等都有这方面的实践和丰富经验。

(五)抓好人员培训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批懂心理、会教育的人。不少综合性大学都有相应的心理学专业,那里有把握着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中青专家;另外在医学心理学方面也有相应的师资和经验积累,这些都是当今大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议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利用好这些条件,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可以认为,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好比一条腿走路,掌握了心理学的方法,就能使我们的工作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平衡状态。另外,如果有可能,应考虑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教师的个人问题,也不仅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状况,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的进程和效率。

我们相信,有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议作指导,有各高校党政的坚强领导,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有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中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我们的路会更宽,前景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周青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和谐人际环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2]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3]李文玉.新时期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经济师,2003,(2).

[4]袁贵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繁杂,大学生思想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新形势下跳出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新型的多样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大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成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活动课、校内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来实现,辅助渠道有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校园广播、宣传栏内容、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各高校都有相应的课程和机构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性。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理论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多是选修课,并不能保证完全普及到每个学生。虽然大学辅导员在工作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但是学校和辅导员所关注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学生的学习和安全问题,疏于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最终结果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沉迷于网络和恋爱等,并不能完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毕业后会感到无所适从,往往成为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而大学中设置的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利用效率不高,即便学生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也因为害怕老师和同学的异样目光而退避三舍。这些都是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所在。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建立创新型的教育体系是必要的。具体来看,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高等教育创新理念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影响着其学业和人生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成长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2.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其人格发展的指导。具备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利用创新手段,切实有效地让每个学生都接收到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3.开发学生潜能的必要途径。当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融合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时,科学的心理指导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不断拓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从多方面出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心智,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就当前大学的教育情况和硬件设施来看,建立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参考以下途径:

1.根据新媒体的时代要求,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借助微博、微信、手机、校园APP等进行广泛的心理知识普及,从创新的角度实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信息化时代的结合。新平台的建立可以随时消息,符合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接受信息的习惯。

2.建构大学生校际合作和校内网络课程平台,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及网上课程的免费观看,方便更多的学生接收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在网络课程平台中,还可以加入互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通过在线留言和提交作业,实现学生与心理教师的及时沟通。

3.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室,即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实现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的结合,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项目帮助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潜能。在这方面,还应当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

4.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恐惧,建立更能保证学生隐私的心理咨询中心,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未来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再逃避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有效建立要依靠学校和心理教师、大学辅导员的协作,也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高校应当针对当前的现状,尽快采取措施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引导和调节,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辅导工作,开设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祖曦,寥友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

第5篇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

(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

(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

(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

(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

(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

(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

(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大学生生活的微环境对其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就是微环境中的同学,比如宿舍同学、班级同学等,因此宿舍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宿舍文化心理塑造。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2)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班级是大学生相互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与班级成员交往比较多,班级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同学的情感支持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了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其心理素质,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建立积极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同合作精神。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以共同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形成了大学社团,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进行自我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网络。

一、社团活动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1.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进行心理互动的重要平台

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从高中相对比较封闭的自我管理向半社会化的开放的自我管理的过渡。因此就需要有相应的心理互动平台为其提供互动的关系和平台。这种平台提供是进行朋辈互助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重要途径。高校社团开放的心理互助平台具有发散性的特征。这种发散是从一个心理节点到关系复杂的心理网络的过程。这种发散性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提供相对开放的管理,不但可以从一个心理平衡转化为另一种心理的平衡,还有利于形成不断进行群体心理更新的和不断进行群体心理调适的自我更新机制。但是这种求助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因此就需要相关的高校社团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引导。

2.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高校大学生心理互动包括了群体心理互动和个体心理互动,因此,存在着群体心理行为和个体心理心理行为。群体心理行为需要相应的群体互动平台,而高校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刚好为大学生群体心理互动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是以相关的管理机制作为管理保障的,这种保障是由高校管理者作为社团中大学生心理互动的关键的引导者,并将高校社团的管理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的重要内容,保障了高校社团活动目标的正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社团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心理互动的救助,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朋辈互助机制形成的重要保障。

群体心理行为的互动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行为互动做了准备。个体心理行为互动需要相关的群体心理行为作为依据,并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趋向中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完善。高校社团活动中的人际互动和群体形成,有利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这种形成机制是对高校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导向。当然个体心理行为和群体心理行为之间相互的互动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互动都可以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这个载体中实现。

3.高校社团学生活动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学生进行素质工程提升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对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有效的实践和继承,希望通过高校大学中的社团活动向高校大学生进行传递。学生在这种传递和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自我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在社团活动多维的关系和价值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具有较广泛的内涵,例如基本的技能、性格形成、价值取向、社交技能、专业技能等等都是属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除此之外素质教育需要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依托。专业技能或者价值取向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等进行相关的传授,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课程的教育,也需要有进行实践的平台和渠道来践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同时通过实践来内化为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心理行为特征。这种可以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得到实现,同时由于这种互动是多方的关系互动,因此这种心理健康互动关系具有参照的特征。大学生可以在群体心理健康互动过程中通过与朋辈之间的关系参照对自己的心理行为逻辑进行修正,得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特征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具有客观的心理价值和意义。

二、我国高校依托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

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社团与高校素质教育之间的内涵分离、高校素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反应,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高校社团活动的表现形式产生反感等。首先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缺乏素质教育内涵的指导。高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形式和素质教育的表象,而忽视了内涵与活动之间的有效结合,以至于出现了素质教育内涵只是空头上谈的缺乏有效的实践,同时高校学生的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的内涵建设和素质内涵融合,使得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只是一味的表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行为,而忽视了其真正具有价值意义的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这种品牌和内涵建设需要有学生的心理的相心力,这种相心力的培养和维护需要有相关的心理教育作为基本保障的,而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管理者将心理健康作为单一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从学生社团活动中分离出来了,这种分离导致了学生社团中由于群体之间的关系互动变得单一,学生之间的心理变成只是单一的工作交流,缺乏有效的心理互动和心理参照,以至于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动只是空谈。

2.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活动组织和举办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度和群体参与性,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缺乏科学的设计,这种设计也忽视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基本的功能要求。首先表现为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活动、组织活动和进行活动的效果反馈。社团活动往往会出现活动搞得很热烈,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对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缺乏有效的合理的内容融入。因此需要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融合问题。其次由于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群体的认知度,高校学生活动社团往往会选择学生普遍认为的价值理念和活动形式作为其进行活动的主要内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具有向上的积极的价值导向,而是一味的从众和趋同。其次高校学生社团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需要有学校社团管理部门进行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的设计来具体完善。

3.高校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设计之间缺乏管理和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这种融合机制缺乏主要表现为内涵之间的缺乏融合,管理模式之间缺乏融和,运行实践之间缺乏协调。首先是两者之间的内涵之间的融合问题。高校管理者由于过分将管理职能进行了细分,使得社团管理与心理教育进行的分工和职权分离,这种分离不利于两者之间的内涵和价值导向的融合。同时由于分工和职权分离,出现了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调问题。在管理的实践中由于部门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封闭,价值融合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活动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价值的迎合忽视了各种功能之间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学校管理者虽然进行了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但是在分工过程中缺乏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使得在实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高校需要根据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模式选择,并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心理健康的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管理反馈的有效控制来提高高校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高校管理者需要认识两者之间融合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者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和融合。首先,需要理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内涵的相关性。因为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统一要求,因此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机的配合和共同价值的确定和管理模式的选择。需要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强化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管理过程中不断向教育的各个部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融合要求。形成相关的教育理念框架,在制定学生的教学素质培养计划和目标时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社团活动的导向过程中需要强化其心理教育的职能,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社团活动的目标和形式强化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

2.制定社团活动形式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设计首先要考虑社团活动的活动计划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计划之间的关系。通过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专业研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形成统一的相关的管理目标,并将其从管理理念和抽象的管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管理实践。通过对高校中课程设计和活动模式的选择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计划的实践要求,并通过教师和管理层的实践来强化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其次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社团和教学在心理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种制度需要在高校总的制度框架下对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同时将社团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中脱离出来并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管理目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实际。这种制度需要在各个部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各个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使其更具有实施的基础。

3.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

这种依据高校社团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能对高校的心理健康进行时时的监控和效果评估。因此,在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发挥有效的评估和有效的控制两个职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关键问题在于健康指标的设定和健康指标的有效测评。这种指标的设定需要在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管理实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控,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特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要求和可操作选择符合测评要求的监控指标,同时需要在测评过程中分析其测评的信度和效度,保证测评的有效性。其次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其包括了社团管理前的目标的控制,社团实践过程中的偏向控制和社团实践过程后的效果控制。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管理与目标之间的偏向,同时也要及时将控制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管理,以利于在第二轮的社团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目标的改进和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2]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第7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较为单一。虽然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仅依靠高校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远远不够。在此过程中,社会与家庭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的拓展以及教育氛围的优化。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较为单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仅依靠这一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对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与有效的内化,进而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拓展路径作出探索,从而依托多元化的载体,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的基础上,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应教育环境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展要求。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综合素养制约着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要求呈现出了一定差异,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综合素养也需要呈现出动态化发展的特征,只有如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够具备优秀的师资作为支撑。然而,无论是因为高校对师资建设工作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以及扶持力度不足,还是因为教育工作者欠缺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意识与积极性,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难以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求的问题客观存在。由此可见,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优化的必要路径。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

(一)构建联动心理教育机制。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属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离不开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家庭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需要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积极配合,从而巩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并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延伸。由此可见,高校需要与社会、家庭开展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社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来看,一是社会需要重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此方面,政府部门、大众媒体等都需要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引导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能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掌握解决心理健康障碍甚至心理健康疾病的方式与方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与大众媒体也需要引导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导工作做出正确的认知,逐渐改变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引导工作所存在的偏见;二是社会需要重视提升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投入,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与心理健康领域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心理健康人才的培养及其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在此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重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项经费,从而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获得资金保障。从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来看,一是高校需要重视强化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而家庭也应当重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高校进行积极配合。这则要求高校能够引导家庭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构建通畅的互动与信息反馈渠道为高校与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合力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家庭成员不仅需要重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需要重视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亲子关系。通过强化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在开展积极干预的基础上,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反馈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从而争取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提供的支持,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与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在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推进教育覆盖范围的拓展,并强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发展,从而在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构建保障。具体而言,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进行拓展的过程中,高校有必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紧密融合,并依托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工作。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重视夯实这一阵地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所具有的契合性,从而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全面了解学生所具有的思想动态,从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无论是校园文化氛围还是校园文化活动,都具有着不容忽视的育人工作,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强化依托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通过开发形式多样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如,高校可以依托校园媒体对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宣传、深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与认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辩论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从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现相互渗透,并有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吸引力与实效性。3.依托互联网与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互联网与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而且可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为此,高校需要重视发挥出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对多元化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开发,依托两微一端以及新媒体矩阵等,使用多样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呈现;另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运营团队,确保不同平台能够在呈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凸显出自身特色,并确保不同平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得以统一的领导与科学的运营,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多元化平台所具有的作用。

(三)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教育意识、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能力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队伍所具有的结构是否合理,同样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推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能力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而且需要重视对教师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在师资层面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引导教师强化教育意识、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从教师教育意识的强化、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及教育能力的提升方面来看,重视做好宣传工作以及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在宣传工作中,高校可以依托各类例会等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以及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路径做出探索。在培训工作方面,高校需要推动培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培训工作所具有的吸引力与有效性,促使教师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培训工作。另外,高校还需要重视引导教师自主强化自身教育意识、革新自身教育理念并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在此要求下,高校需要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与资源,引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与共享,为教师队伍协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依托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热情、依托考核机制挖掘培训体系与教师自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优化指明方向。2.优化教师结构。高校需要重视,构建起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而为教育经验的传承、师资队伍活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当然,教师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年龄结构的优化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优化方面,这则要求高校能够对师资结构状况作出调研,并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求明确师资结构优化方向。另外,高校需要重视推荐专职教师队伍与兼职教师队伍的协同发展,通过邀请社会专家学者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补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仍旧有待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重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通过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得以专业化发展,为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构建保障。

【参考文献】

[1]彭燕凌.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北极光,2020,1:162~163

[2]郭静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5:127+129

[3]李颂平.基于策略最优化原理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4:89~92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校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深化,如何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和谐校园”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又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抓住机遇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需要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以个人和各种群体的和谐为基础的。学校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已迫在眉睫。

那么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机的整合呢?

我们认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整合是完全可行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是并列关系但不是隶属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研究内容等方面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两者去有广泛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但毕竟二者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相互之间是不能取而代之的。目前学校已经为全体新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这就是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一种有效尝试。第二 ,二者不是“等圆”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教育的上的总目标都是“育人”,目的都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在工作方式上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才能排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整合是必然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我国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必然要通过学生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选择、分化、融合,因此需要心理素质加以调节才能完成。当代大学生心理上的动荡不断加剧,他们将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适应问题,这迫使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目标和内容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增强了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底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大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学会适应生活、学会调控自己等问题,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中的应有之意义。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导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为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价值定位、取向上不能背离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方向。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心理技能的发挥无疑受主体的思想意识所制约 ,而这些思想意识又受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影响,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有观念明确的和谐校园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整合具有双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心育和谐。“以心育和谐”即用移植心育方法来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工作的成效。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育)的相关内容作为和谐目标和内容的扩展与延伸 ,在关注对校园整体和谐目标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因此可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提高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成效。第二,以和谐育心。“以和谐育心” 即借助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实践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途径。通过丰富的实践(如大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心育和建设和谐校园一体化。即寻找最佳“切人点”进行“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共同目标,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形成一个高层次的自我调节系统。 健全人格建构和培养,主要对人格的社会文化层面加以塑造,即从人生观、政治观、世界观 、价值观、集体观、劳动观、法纪观等“七观”方面塑造和健全理想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建构和培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的各种人格特质为品德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机整合的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

第一,需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实现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有机整合的原则;二是实现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的原则;三是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机整合的原则;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方法的有机整合的原则。第二,抓好“六项措施”。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创新。二是要崇尚“以人为本”的教育,以现代人性观为依据,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只有崇尚“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人性观,才能构建高校和谐的校园,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三是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中以建设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时我们要有整体的观点和全局的观点,用大教育的思路来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 四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这是时展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五是要以促进多学科间的对话交流为载体。“对话的理解”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因为经常开展多学科间的接触和对话,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形成各自合理的“自我意识”,学会倾听“他者的声音”促进彼此间的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不同取向间的“视野的融合”。六要充分发挥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目 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二者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综上所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双向整合,不仅是必然的可行的选择,并且也是需要尽快落到实处的紧迫任务。当然,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和谐育和谐,以心育和谐,以和谐育心,心育和建设和谐校园一体化的相互渗透、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无疑既是我国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一种模式,又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每个人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这就要求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生活在转型年代而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显得格外重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青年群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敏捷、获取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快,对世界形势和社会问题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在心理和行动上作出认同或否定的态度反映。同时,由于大学生阅历浅 、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在纷繁复杂的是非面前容易良莠不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迅速发展的形势面前,由于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极易导致偏激思想和过激行为,从而影响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晴雨表 ,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要依法治校,章法有序,利益协调,安定祥和,充满活力,师生要同舟共济,实现人才与学校的发展和谐。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恶性事件日益增加,这并非完全是由学校的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更关心自身的生理环境,却忽视了对健康同样重要的心理环境。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润,心理健康却一天比一天荒凉。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适应是人类必然的要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并且把健康和自己的幸福连接在一起。人人都努力适应社会,并且把适应社会作为生存的需要。

人活着就有心理活动,或者就需要同别人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希望自己的心理世界充满知识、聪慧和欢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希望自己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人需要了解自己,需要了解别人,需要了解自己同别人及自己周围世界的关系,需要解释和预言自己的行为,解释和预言别人的行为,需要解释和预言自己同社会的适应情况。

其实,进入大学就算踏入社会了。每一所大学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大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育正常,生理状态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良好和心理潜能得到发挥。

从小社会着眼,建设和谐校园与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也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温暖和谐的校园气氛,才能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的矛盾,与人为善,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样,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带动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他们的心理、思想受到感染与熏陶。学生的心理如果处在积极、欢畅、平和的状态,会有利于他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形成各种正常的心理机制。反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则会造成心理障碍或导致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啊!学校开创心理健康教育频道,开设心理咨询室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当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老师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老师也必须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如同感冒,几乎人人都会遇到,老师也不例外。因为老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因为承受不了极限而爆发。因此,加强老师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必要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以健康的状态来建设和谐校园,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保障,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有效措施。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机整合,才更符合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郑安徽.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整庆学院学报,2006,(12) :28.

第9篇

多种迅速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有同有异,受体制和从业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化

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实际工作的描述,如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可以开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工作。许多研究者把开展工作的一些手段称为模式,混淆了模式与手段的概念,未能区分出模式是一种成熟化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而手段是实现某一目标的方法。

(二)封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是围绕学校、系、班级及宿舍展开,从学校开始在学校结束,呈现出封闭式的特点,现有模式忽略了心理影响因素的开放性和心理问题来源的时间持续性与复杂性,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于家庭、社区、医院、专业心理教育机构之外。

(三)形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上遵循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的线路上,一方面,缺乏理论模式指导下有效评价教育效果的体系,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仍停留在事后补救阶段,重视诊断治疗、事后干预和单个咨询,却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教育。

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纵观上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区别在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都只是截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阶段来应对现实状况。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由个体到全体、由个别到一般、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主要出现了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及“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整合模式[10]。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及心理学模式都注重部分有心理问题人群的测量、矫正、治疗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教育学模式则针对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模式既重视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又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重视学校氛围、学校政策制定、教师对学生援助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四个内容间互为补充,共同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由关注个体发展到学生群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上述各种模式从微观层面建构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未涉及宏观层面的资源利用和整合方面。从宏观的资源利用方面来看,出现过学校家庭合作模式、学校社会合作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模式[11],学校家庭合作模式的侧重点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社会合作模式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模式集家庭、社会、学校的力量为一体,成为了世界范围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也应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该整合模式纳入了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全部因素,在动态化的过程中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与学校、心理机构、家庭及人际关系结合起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上述两个模式中的某些特征,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结合微观和宏观模式,走出整合“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模式的道路。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本土性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均来源于西方,因此,杨国枢等许多心理学家主张加强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充分考虑本土的文化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对民众与研究者的影响。所谓本土化就是以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依托,对西方心理学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进行改造,使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并成为本土心理学一部分的过程[12]。仲穏山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将国外引进的心理健康理论与技术进行必要的转化和替换,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3]。任何心理学理论都应从本土文化圈出发,预测、解释及干预人们的心理生活[14]。教育者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应从多个方面着手:(1)指导思想的本土化,即充分以理论和党教育方针为指导,实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目标;(2)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贴近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儒、道等传统文化的优点,并统一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3)注重心理测评工具的本土化,制定出适合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测量工具。

(二)发展性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