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群众文化建设

时间:2024-01-09 11:15:56

导语:在群众文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群众文化建设

第1篇

(一)群艺馆的存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群艺馆在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够深入社区基层向群众宣传文艺活动,还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本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

(二)群艺馆的存在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市场的管理

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中,群艺馆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又要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尤其对文化市场中的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要及时进行检查与指导。毫不夸张地说,群艺馆的存在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营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

(三)群艺馆的存在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群艺馆一直致力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育四有公民。在实际的工作中一直坚持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类活动,使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生活的同时接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了个人素质,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除了积极的贡献。

二、如何发挥群艺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加强创新能力,创造出群众文化新形式

在群艺馆的日常工作中,如何使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呢?首先,各群艺馆应经常组织艺术团、合唱团、义务电影放映队、书法美术摄影协会等,并以此为契机为群众搭建文化平台;其次,各群艺馆还要积极组织文化讲堂、道德讲堂等活动,最好能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宣扬模范典型,这样做可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各群艺馆还可以积极组织和举办文化大赛和运动会、节日游园会等活动形式,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品牌;最后,各群艺馆要改进通俗文化活动。这里的通俗文化并不等同于庸俗,虽然其强调的是更贴近群众的认知,但同样要求融入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力争做到现代、通俗、时尚,只有做到了这一点,通俗文化活动才能更加亲切、生动地反映群众的思维和情感,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使群众的心情放松,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熏陶。总之,各群艺馆应在实际的工作中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奉献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愉悦。

(二)把握时代脉搏,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要想让群众文化活动具备鲜明的时代性,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各群艺馆就必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把握时代脉搏,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首先,内容方面。群众文化的时代性除了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之外,还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追求,凝聚人心,陶冶情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群艺馆应以广大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其次,形式方面。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那么必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以某些地区为例,在实际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上,仍然是马灯、腰鼓等形式,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此,各群艺馆应认识到这一不足,多组织和开展健身操、排舞这些群众文化的“新宠”,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再次,在表现手法上。各群艺馆要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且具备极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精品力作,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最终通过各种载体加以有效传播,以达到提升人民群众素质的目的。

(三)以“三服务”的宗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更好做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群艺馆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首先,不断完善自身建设。通过科学化管理使群艺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其次,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日常的工作中,各群艺馆应鼓励馆员参加各种相关培训,拓展知识面,以更高的素质服务于群众文化建设。再次,引进优秀人才。各群艺馆应将人民群众中的文艺骨干和优秀人才吸收进来,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体予以奖励,以充分调动这些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做好了这几方面,群艺馆的社会职能必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实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21-0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需求及表现。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群众文化是社会大众的文化,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和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群众的文化素养体现着国家民族的整体素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我国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才能加快社会和谐的步伐。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指引方向。通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让群众接触到、认识到新文化、新思想,这对宣扬爱国主义、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倡导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一些不良思想和现象,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活动是群众的精神食粮,没有这些活动,群众在精神上就会处于饥饿状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实践证明,思想认识有多高,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就有多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对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目前我们要坚决克服少数同志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经济建设要上,文化建设就要让”,“抓经济是本行,抓文化是帮忙”,有的甚至认为基层文化工作仅仅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等模糊认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工作,确立“经济、政策、文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文化建设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加强引导探索机制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基层要将群众文化作为的重要内容来抓,基层党委、工会、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组织领导任务,需应注意引导、加强协调,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领域、总结新经验,切实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顺利开发。(1)要坚持分类、分层指导,增强其针对性。由于各基层单位的经济情况、文化基础不同,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不应搞一刀切。可以根据实际区别分类、抓好两头带动中间的工作思路,确立不同的建设目标,宜高则高、宜低则低、分类实施,加强其针对性。(2)要搞好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3)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在领导组织机制上,应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列入到基层党委、工会等的议事日程中,政府要给予其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在考核机制上,应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激励机制上,鼓励和奖励专兼职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积极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基层群众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加大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一方面要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列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另一方面,要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特别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文化活动,形成政府、社会多渠道筹资的文化建设投入新格局。

4、努力提高文化队伍素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干部、文化经营人才、专业人才队伍,真心求才、政策揽才、事业富才。加强构筑新世纪群众文化人才高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努力培育在国家、省、州有影响的高素质创作、表演人才,以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切实关心、帮助和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路选萍.新时期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的思考.

[2]林苑霏.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

第3篇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概念

基层群众文化是将职工工作之外的生活进行组织开发,建立参与性、组织性和团体性的文化群众建设,在群众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及精神倡导性。其具体职能是提升思想境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加强职工内部管理、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传承文明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展开,活动具有群众参与性和基层普遍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加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在长期发展和探索中日渐形成的一种人民精神力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赞誉。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

基层文化建设关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为广大职工群众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必要手段,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前进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让每一个国民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国民素养是时展的大势所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广泛性的社会意义:

1.丰富了职工生活,打造了多彩的文化氛围满足,提升了工作生活质量;

2.满足了社会的人才文化素质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了社会竞争力;

3.将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平衡发展。提高企业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传播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引领先进文明植入生活,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内容。

二、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群众文化群众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日益显现其作用,且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扩大,对当下职工需求的不断探究,得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世达的大势所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发展。

(一)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1.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提升职工文化品质,文化品质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洪流下不断提升与发展。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出现倦怠的趋势,与职工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匹配,必须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例如:认真贯彻《职工群众心理援助计划》,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健康、心理关爱、职业发展等给予相应的关怀。其具体实施方案是在职工群众中建立“阳光行动”,活动定期展开,对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幸福感指标、心理健康等进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人文关怀、兴趣培养。在职工群众内部搭建精神家园网络社区,供职工交流、表现,激发职工的文化活力,努力提升自我,展示各自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原则,对于基层文化群众的建设,其活动主体是人,处处以人为本是体现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核心内容。例如,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考虑到职工的利益,从其利益出发,以提升职工文化素养为目的,以人性化开展方式为手段,以提高职工文娱生活质量为宗旨。从人性出发,树立人文素养的处事方法和亲民方针。

3.发挥文体团队的协作优势

精神文化的发挥主体是社会各界文体团队,有效的组建和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协助与配合。企业应该与各界优秀文体团队团结协作,努力开展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如与出版社合作,创建职工文化刊物、定期进入企业开展文艺交流会、将歌舞剧搬进企业等,充分发挥与文体团队的优秀协作,丰富和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二)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

1.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

企业与职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需要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例如:通过网络、纸质传媒、宣传册、海报等,打造企业劳模形象,宣传企业职工的先进性优秀事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内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对职工实时感召、关怀、赞扬,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格局,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职工品牌,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2014年湖北电力集团,在楚天都市报对集团内部电力超人予以劳模的光荣事迹宣传和弘扬,在公司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的劳模发言,取得大放异彩的轰动效果。

2.加强文化品牌运作

职工文化品牌建立后,需要后期强有力的运作,如何运作是关键。例如:创建企业文化品牌期刊,定期同步发售;打造职工节,一个专属于职工群众的文化节日,建立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走基层”的文化活动格局,将基层群众作为文化职能发挥的主体;创建优秀的运作团队等。

(三)搭建文化建设载体

1.开展体育活动

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加强职工的拼搏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增强集体荣誉感,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创建企业内部体育锻炼操房,工作闲暇之时,定期开放,提供锻炼的场所;在职工群体内部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游泳、长短跑、太极拳、体操等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增强职工群众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宣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和交流等。这些都很好的文化建设载体,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体育技能,从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开展职工文化大讲堂

职工文化大讲堂是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学术交流、文艺汇演、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体现方式,它是文化活动建设的载体,用以传达文化知识、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学术。文化大讲堂可以定期举行,讲堂以大阶梯多媒体教室为最佳,能够容纳大量的职工群众,并配备专业的文化导师及嘉宾坐镇,提高文化讲堂的专业度。3.建立“职工之家”。“职工之家”是职工群众自由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由企业或者社会出资建立,为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具体可以实战操作的开放平台。例如:提供心理辅导、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心灵鸡汤等服务,给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精神文化的“职工之家”。

4.建设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

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是职工将工作、娱乐、学习融为一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较为受欢迎,也是顺应时代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建设方式。例如职工书屋就是较为受欢迎的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之一。

三、结束语

第4篇

龙虾节的成功,首先是“依托资源、繁荣文化、彰显特色”办节思路的成功。省委主要领导在盱眙调研视察时曾指示:“盱眙要从自身的资源条件和优势出发,找准发展定位,拓宽发展思路。以龙虾等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休闲旅游为重点带动服务业发展”。我们落实省委主要领导重要指示,要将龙虾节成功经验复制到盱眙特色文化发展上,放大自身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创造以“特”取胜的县域文化,发展“盱眙节庆文化模式”。

节庆文化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文化集中体现人们心理特征,表现民族性格,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愉悦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凡的社会价值。节庆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开发培育和谐温馨的节庆文化,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对于激励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很有意义。

一、开展节庆文化活动的社会意义深远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纪念日,一个社会团体、地区也有自己的节日,“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是世界性的。

传统节日古老,节庆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传统节日展示民族形象,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民族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时令性节日为新季节的来临欢庆。有的节日纪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或重要人物,激励后人团结和睦,凝聚人心,激发爱国主义热忱。有的节日由宗教节日演变而来,有的节日是社交节日、商贸节日、游艺娱乐节日。有的民族将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移植,稍作改造,为我所用,如每年一度的“龙虾节”、“美食节”。国家以及地区还新办节日,如民族文化节、艺术节、民歌节、植树节等。节庆活动的开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激励群众斗志,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制定新蓝图,展望美好明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日具有很强的时令性。大多数节日都是一年一度,庄严隆重,热烈喜庆。人们放松心情,进行体育竞技、文艺演出、歌咏比赛。节庆活动吉祥喜庆、热烈欢快,是社会生活的剂,是人生旅途的快乐驿站。

节庆文化具有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功能。每逢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很多地方往往通宵达旦,集中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积淀着人们的精神财富。

节庆文化能够增强地方的凝聚力、亲和力,传统节日活动蕴含深厚的人文底蕴。节日是友人团聚的日子,是聚会的佳期,讲亘古,叙亲情,增进朋友间感情,增强干群间亲和力,强化民众的认同感。特别像“龙虾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在外乡工作学习的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赶来与家人友人团聚,神州大地形成火爆的“龙虾潮”。传统节日聚会增强了凝聚力,弘扬了爱国主义,促进了社会团结和谐,为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节庆文化可以促进群众文化交流。节日自古就是汇集八方来客,人潮涌动,商贾云集的日子。过节人人都买东西、看演出,人们有闲暇跳舞唱歌。节日能刺激消费,拉动市场,有的组织贸易洽谈。由于节庆活动,人员往来增多,人与人之间增加感情,促进文化艺术与经济技术交流。

节庆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每逢节日,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同行、单位及媒体都互送祝福。节日期间人们放松休息,调节身体机能,恢复体力,准备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建设热潮。节日里的音乐歌舞、游艺娱乐、体育比赛愉悦精神,是常年忙碌者的剂和调节剂。节庆活动振奋当地群众精神,鼓舞干劲,激发人们的建设热情。

二、节庆文化的和谐发展有力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盱眙举办的“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文化活动连续不断,春有“大庙会”、“红五月”群众歌咏、龙虾节系列活动,夏有娱乐纳凉的“夏日文化广场”和“七一”、“八月拥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秋有围绕国庆大合唱、重阳、园区周年庆典开展的金秋系列文化活动,冬有元旦、春节、正月十五的特色文化过大年联欢活动,每年都吸引上万群众参加。

节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节日活动备受公众关注和媒体青睐。一个国家的节日,举国欢庆。一个民族的节日,人心激动,群情振奋。趁节日之际回顾历史,继承传统,总结建设成就,展示形象,激励区域内人民奋发作为。但是,全球一体化浪潮和现代信息的广泛传播使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生活似乎离开历史文化传统的轨道渐行渐远。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精神生活形式多样化,在为节日欢欣鼓舞的同时不禁深思,节庆活动怎样才能办得更好呢?

盱眙年随着龙虾节的临近,各类文化艺术庆典相继展开,喜迎龙虾节的“摄影书画展”首先登场,接着是艺术系列赛事活动,如“舞蹈器乐、卡拉OK大赛”、“曲艺小品大赛”等。预赛选出的文艺作品也为节日期间的文艺演出提供了优秀精湛的内容,节日期间人们不但能看到明星大腕的表演,自己也可亲自参与,其乐融融。

龙虾节的举办是文化先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特点是群众参与面广,活动内容丰富。历年龙虾节大型演出多达七、八场,自发性参与的中小群众文艺活动有几十场,充分体现文化艺术的大聚会,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在人人融入的节庆文化氛围中,人人都是观众,人人都是演员,直接推动了乡镇、社区、企业、校园、军营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三、“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的发展方向

适应服务社会公众的需要。我国正处在传统家族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节庆的活动空间应由家庭向社会扩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节庆日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

形成文化品牌与节庆休闲娱乐并重的价值取向。在传统节庆中,信仰、祭祀占主导地位,现代社会则更看重节庆的身心娱乐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持传统节庆的基本元素,更要探索将传统文化的信仰与情感融入休闲娱乐的实现方式,赋予传统节庆新的活力。

维护文化多样性,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声息相通的“地球村”时代,形成开放包容的节庆文化势在必行,鉴于传统节日长期被冲击而式微的社会现实,现行政策和政府倡导的重点应向传统节日倾斜,努力形成以民族传统节日和我国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共同发展的节日文化生态。

必须珍视民族传统,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节庆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和深广的社会价值。每逢节日,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寓教于乐,在载歌载舞的欢畅中传扬。节庆活动应该更加注重节日的内涵,珍视传统,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同时要发展节日在增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贸易方面的作用,但不能只盯着节日的商机,而应该注重节日的文化内涵,发掘和弘扬节日在传承文化传统方面的意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没有传统之“戏”,何“唱”之有?重视节庆活动对商业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不是将节日商业化,而应该适当淡化办节形式,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节庆活动首先是文化的、社会的,其次才是经济和商业贸易的。

培育发展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节庆文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增砖添瓦,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注重节日对于增进民族亲情,促进家庭和睦,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增强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和热烈喜庆的节庆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要摒弃那种趁节日之机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做法,要喜庆热烈,不要闹嚷嚷乱哄哄。节庆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节俭实际,朴素大方。要丰富节庆文化活动内容,积极开展精彩纷呈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拓展节庆活动的多方面功能,充分展示节庆活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提倡隆重喜庆、积极向上、健康快乐、节俭大方的节庆活动。要不断丰富节庆文化,让节日更加喜庆,更加文明,更加祥和,更加温馨,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5篇

(1)文化建设经费不足。

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虽然一些乡镇使用了拉赞助或者采用乡镇补助等方式来增加群众文化的活跃系数,但仍然缺少固定的经费用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乡镇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站一些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甚至有一些乡镇的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支出的比例极小,从而使得文化设备出现萎缩现象。

(2)文化建设设备简陋。

文化设备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缺少基本的文化设备就不会使得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乡镇环境条件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使得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外加领导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一些文化建设没有被列入到财政预算的范围内,导致其工程建设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乡镇虽然具有基础文化设施,但是由于设备不够健全,过于简陋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3)文化工作队伍存在缺陷。

现阶段的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欠缺、从事文化行业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乡镇的文化队伍中从事群众文化的专业人员年龄偏大,一些乡镇虽然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建了一支文化队伍,但是队伍中缺少专业文化人员和专职文体人员,通常情况下都是专干身兼多职的现象。大多数乡镇群众文化人员对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即使一些人员对某一类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在从事乡镇群众文化以来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得他们的文化发展步伐滞缓。乡镇群众文化的工作是基层工作,工作条件受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设备和经费等各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些文化工作人员面对杂乱的工作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最终会选择转行,从而导致乡镇群众文化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国家对乡镇群众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给予他们技术职称评判的机会,使得一些坚守岗位多年的工作人员最后还是初级职称的位置,不利于他们长期的发展。

2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1)打造特色乡镇群众文化。

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路,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才能促进文化的创新,才能赋予文化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所以,对乡镇文化的创新就需要从乡镇的具体发展情况出发,根据其历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的发展。还应该结合乡镇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文化发展的激励制度,积极鼓励乡镇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群众文化的认同感,提高群众文化的参与度就会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乡镇文化组织人员应该大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对乡镇的文化资源不断地进行挖掘,树立乡镇的品牌文化,从而促进乡镇文化的繁荣,使乡镇文化成为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加强乡镇文化内容的创新。

文化内容是文化的灵魂,对乡镇文化进行创新首先应该从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行文化创新的思想应该标新立异。针对一些民族文化氛围浓烈的地区,应该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将民族风土人情融入文化的内容中,使文化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打造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可以利用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创设文化内容。发展本民族文化,将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下去,从而使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创新乡镇文化内容对于增进人民的团结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3)加大群众文化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需要不断地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群众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铺路石,所以应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使群众文化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群众文化的创新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所以需要让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道路不断进行探索,促进群众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和昌盛。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互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该也脱离不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人们应该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积累更多的文化发展经验,将其不断地进行汇总,使用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促进群众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4)加大对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的创新同样如此,所以在乡镇群众文化的创新过程中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对文化演出的场所和设施进行更新,开展文化知识共享工程项目,形成新型的乡镇文化网络体系,为人们的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满足人们实施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还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群众文化研究人员对乡镇从事群众文化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和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文化演出团队,给予他们一定的演出经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乡镇的文化队伍和专业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使得他们的文化知识能够快速的提高。

(5)建设系统的文化网络。

随着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化形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广场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所以需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网络对乡镇文化进行引导。文化网络系统中可以将一些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促进群众文化有规则、有组织的发展,也能够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好群众文化的引导和控制工作,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使群众文化活动向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形成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3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思想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各级主管部门偏重经济建设,将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文化建设属于精神领域,并不能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而被忽视。没有看到精神文明带来的前景,没有将经济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

2.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这也就导致一些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存在滞后性,体现在硬件设备陈旧、资金短缺、文化培养积极性不足等,因此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难以实现多样化,归于单一。

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文化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基本为广场舞类文艺形式,较为单调,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其他特色活动,这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文化建设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乡镇文化站大多配备的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活动剧场等不健全,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规范化、现代化造成困难。

4.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断层

我国当前文化培养当中存在断层,各类型文化之间没有体现互通交融,相互独立存在从而使整个文化培养体系零散,典型的例如群众生活文化与企业文化培养相互脱离,群众之间局限在文化的小圈子当中,难以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

5.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文艺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尤其是基层社区的文化专干基本为非专业人士,缺乏专业素养,这样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需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应将重点放到普通群众身上,满足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组织、引导,常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一些群众乐于参与、喜闻乐见的综艺晚会、技能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同时将节庆文化活动与群众的兴趣结合起来,将党的思想路线与方针通过文化产品的形式生动形象的传递给群众,合理的运用到文化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投资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长期、可持续性的公益性事业,单靠文化部门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资金投入和扶持,对于农村及城市基层社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落后的,应当向上述地区倾斜,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硬件设施,解决基层资金匮乏、文化设施落后等状况。

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多样化

精心策划实施精品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各地应以经济文化互动为目标,以展示本地文化为特色,以宣传本地优势为重点,大力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展精品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4.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社会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的现状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也提供了挑战。群众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环境或者方式,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更高要求势必促进群众文化开展的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当前的文化开展形式包括广场文化、社区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等,我们不能单纯认为群众文化只是广场文化,只是中老年人文化,还包括学生、商人等。因此,我们必须扩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引导企业、校园、商业、老年文化相互融通。

5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第7篇

从我国当前的形势看,我国正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社会群众文化的建设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们应在现行社会背景下,找出当前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用以解决相关问题来作为关键点入手。本文就社会转型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作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望能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思考;突破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经济建设都处在一个较为关键的位置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再仅仅是经济建设重要,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文化建设也同样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建设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同时也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当更加注重文化的建设。而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群众文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群众的文化建设是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载体。

一、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时应该注意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对在文化建设中的群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文化氛围。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是我国进行群众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从一个方面来看,随着社会在分配方式以及经济结构上的深刻变化已经导致社会思想变得更为多元化,这也为在社会转型期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增加了难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先进的技术产品都为新时期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广大群众追求的丰富文化活动与传统文化之间是有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应注重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满足广大群众精神追求及其他实际需要,应把握住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根据发展需要,及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

二、社会转型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中所面对的困境思考

(一)社会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在快速发展。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提供给群众的文化服务无法满足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第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着文化服务形式过于单一,就内容来看也是不够全面,不能有效的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服务,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第二,群众文化建设中心主要设立在了城镇,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很多地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村与城市是存在比较大差距;第三,实际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多半是没怎么开展,有些开展的活动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这也就导致了存在的服务与工作的两极化,没有真正落实到群众中去。

(二)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失调

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发展结构的变化以及随着不断加快的社会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以前存在的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传统文化缺失的同时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进展缓慢也主要是由于部分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他们工作态度落后等问题所导致的大量物力人力的损失,以上的这些原因都是导致群众文化建设和社会转型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失调的原因2。

(三)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逐步衰落现象

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处在急剧转型的时期,在加上我国之前数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我国文化建设的步伐已经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出现比较严重的文化活动衰落现象,主要的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之前存在的一种文化活动变得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在涌现,这也就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衰落,比如说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所存在的城市广场文化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参与其中,这是导致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开始衰落的主要原因。

三、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策略分析

(一)群众文化内容的创新

无论是任何一种发展模式来讲都是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对于文化的发展同样如此。群众文化建设时需要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步伐,进行文化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各种文化发展的优势以及弥补各自发展的不足,尽量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完美的融合。

(二)群众文化空间的整合

在我国群众的文化活动空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和城乡文化服务体系两类。如果希望对这两类文化空间进行整合就必然要新增一种独立的文化空间,对于已经逐渐淡出的文化空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和重新整理,在有关的新旧文化空间中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发达科技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搭建新型的群众文化活动空间3。

(三)吸引民族文化形态中的民间文化

对于经重建的群众文化来讲,这是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化品格以及符合时展的时代精神,可以更加高效的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对于群众文化建设还需要吸引民间文化,艺术是离不开人民的,也是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构建因素,传统民族文化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所以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时还要注重对于民间文化的吸收,这样才能彰显民族精神,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群众文化。

四、结语

从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看,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以期满足广大群众文化发展为主要需要。所以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时主要还应注意需符合群众的文化空间,创造出符合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以及内容,坚持群众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凌 单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文化馆

注释:

1.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J].民族艺术研究,2011,06:81-86.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10-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精神家园。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规范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道德,促使人民群众的思想信念得到较大的升华,而且有利于推动现代社会快速进步。同时,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也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更好的建设新农村,便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一、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人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在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大部分人是乡镇工作人员,而这部分人员的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清晰的思维,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农村人民高素质人才缺乏,就算部分农村人民对一些文化活动感兴趣,也无人进行指导培训,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目前,虽然国家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部分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只是一些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而当前农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而难以满足当前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因此,当前农村社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共享的局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三)农村人民文化意识薄弱,群众文化建设基础不牢固

在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村对此项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农村经济发展、历史和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人民文化意识薄弱,从而致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基础不牢固。

二、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增强农村人民文化意识

应该针对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应该制定适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应该建立健全一些硬性的群众文化建设投入机制,更好的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纳入到农村社会整体文明建设,并且与各级村干部的考核指标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构建起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强化农村文化教育,以此增强广大农村人民的文化意识。

(二)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构建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合理增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优先安排与农村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建设项目,逐渐改善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活动场地、设备设施和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的现状。同时,还应该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改进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强化基层文化部门与其他各个组织联合起来,以此吸引更多社会的力量来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有效推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

(三)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农村文化队伍

在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针对当前绍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高素质人才、文化队伍建设不稳定的情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用人制度,而向广大社会招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该构建起更多高素质文化人才下农村基层制度,鼓励更多高素质文化人才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全面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培训工作,从而构建起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紧密贴近群众生活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除此之外,还应该深入挖掘高素质文化人才,积极培养和引导更多文化中心户和示范户,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他们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中坚作用。

(四)大力实施农村特色文化战略,有效提升民族民间文化品位

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绍兴地区文化特色鲜明、民间活动丰富多彩的资源优势,高度利用绍兴地区音乐、舞蹈和曲艺等民俗文化资源,全面建设极具绍兴区域特色的文化。对全国其他具有较大影响的传统文化节日,结合绍兴农村特点,全面打造绍兴民族文化活动品牌。同时,坚持保存极具生动活泼的特色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让绍兴传统农村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传承,并且赋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促使其群众文化思想发扬光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效推动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同时,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也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更好的建设新农村,便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松涛.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难点和解决方法探究[J].未来英才,2014(1):95-96.

第9篇

一、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新农村的一项基本性工作,我们必须牢记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教育,坚持不懈地张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2、加强新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凝聚力量。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用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举措鼓舞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安定人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打牢思想基础化解消极因素,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推进文化建设,用新的适应农村建设的观念,推动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导农民在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同时,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实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4、加强群众文化可以加强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而夯实农村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1、目前农村文化的优势

近年来农村群众文化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工作体系,树立了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以地处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为例:①该县设有18个乡镇,各乡镇都建立了群众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并开展了农村“读书工程”网络。所有乡镇解决了文化专干的编制问题。大部分乡镇组建了业余腰鼓队、扇子舞、民间艺术表演队、管乐队等各种群众业余演出队伍及6个农村书画社,一个以当地世界自然遗产——崀山国家级4A风景名胜区资源为依托的崀山瑶族民俗文化村。呈现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健康向上,群众文化管理日趋完善的良好局面。②每逢传统节日,文艺演出、广场文艺、舞龙灯、狮子、猜谜语、焰火礼花、为民义务写春联及街头摄影书画展等民间艺术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而“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及农民艺术节等节日文化活动迭起,群众自发参加健美、健身活动情绪高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观念不断加强,表现了农民群众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③乡镇文化专干的人头经费已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使群众文化队伍基本得以稳定。

三、目前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充裕的条件,此种现象部分乡镇目前仍然存在,没有为群众提供较好的文化活动场所,部分乡镇没有设置群众展示的平台——文化广场。村一级的文化活动的场所尚未设置。

2、投入文化的经费不足,群众活动难以常年开展。资金缺乏群众活动的开展难以得到保障。

3、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文化专干工作时间太少,专业素质欠缺。虽然近年来县级各乡镇建立了一些文化活动队伍。但文化队伍中,专职人员较少,常常是身兼各职,平时搞其他工作,没有机会学习专业知识,节庆活动来了就突击性地抓一下文化活动,这就存在群文专干业务基础差,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加之群文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有专业特长的群文工作人员较少,而又由于从事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人员的青黄不接,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对群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利。

四、如何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建设,这样才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构建传承历史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新气象、新面貌的新农村。

(一)借助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及关于实现和谐、幸福、美丽“中国梦”的理念,全面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二)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富强、文明新农村的机遇,全面发展群众文化。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国家的重点执政纲领,国家随着取消农民税费,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作物的种植补偿,加大对乡镇文化、广播等综合站投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而广大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加大基本文化设施,基本的经费保障,基本的文化队伍,基本的群众文化活动,“四基”建设的力度,全面发展新农村的群众文化。根据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乡镇文化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1、基本的文化设施:群众文化网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力量。因此,发展新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加强基本设施建设积极拓展阵地,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

2、经费是群众文化启动的重要保障。要开展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保证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并且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

3、加强农村群文专干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乡镇文化专干的考核,实行奖惩,逐步实现专业化、制度化。加强农村乡镇文化队伍建设,关键是抓好文化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专业能力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4、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丰富乡镇群众文化生活,巩固文化阵地,增添新时代农村文化活动气息。

调动广大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具有当地浓郁风土人情的节目,满足农村群众展现自我、欣赏自我文艺才能的表演欲望,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增添农村文化氛围,展示新农村人民的精神面貌。

为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时代气息,把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改革开放、文化网络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及外来文化艺术带到广大农村,丰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内涵。为科技兴农,为农村经济发展,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城乡互动促进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1、为乡镇群众文化进城交流提供条件,农村有农村的文化艺术人才,他们渴望进城展示农村风采,可以采取城乡文化队伍结对子的形式,经常性地交流,提高农村群众文化队伍素质。在城区定期举办综合性的农村文艺赛事,以达到农村文艺队伍的相互交流,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