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

时间:2024-01-09 11:16:13

导语:在新生儿的护理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

第1篇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围术期;护理;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5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15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 in infants.Methods 80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7.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5.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Newborn;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Quality care

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疾病中,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较为常见,是胚胎时期肠管空泡化不全而引起,同时可伴其他畸形。此类患儿在出生后即可发生呕吐,且呕吐次数较多,量多[1]。手术治疗是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治疗手段。而此类患儿围术期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此类患儿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儿的预后[2-3]。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新生儿,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此类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新生儿共80例,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呕吐等症状,经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所选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实验研究,本实验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同时排除不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不能顺利完成本实验的患儿。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病情、记录患儿呕吐情况、嘱咐患儿家属为患儿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①病情监测优质护理。术前严格观察患儿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监测患儿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改变情况,一旦发现病情改变及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术后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对患儿术后至关重要,详细记录患儿呕吐物的量和颜色等,如果患儿呕吐物为胆汁样,患儿体温升高以及肺部听诊有湿音等,这可能是术后并发症,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作出正确处理。②做好术后呼吸道优质护理。此类患儿呕吐物容易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发生;麻醉时气管插管可导致患儿喉头水肿而导致气道口径变小,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要及时发现并告知医师作出处理;术后做好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及时控制肺部感染;通过叩背、吸痰等方式清理呼吸痰液。保持病房内湿度和温度适中。每天对病房消毒,并通风换气。③体温优质护理。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对体温调节功能有限;再者,新生儿皮下脂肪和成人有差别,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较多,外界温度对其影响大,容易使患儿发生硬肿症,所以对患儿要做好保温。把要做的护理集中在一起,避免患儿身体长时间暴露而影响体温。定时测量患儿体温,预防此类患儿发生硬肿症。④胃肠减压优质护理。当患儿出现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时,要对此类患儿做好胃肠减压,胃肠减压过程中,记录引流的量和颜色,同时告诫患儿家属做好胃管方面的保护。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硬肿症、肺部感染、肠粘连致梗阻等)发生情况。②评定两组患治疗效果比较: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患儿术后痊愈顺利出院,为治愈;患儿术后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为好转;患儿呕吐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术后并发症并没有改善,甚至患儿死亡,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③自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护理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措施、术后护理管理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25分,总评分为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划定满意情况(>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新生儿在胚胎时期十二指肠发育障碍引起,患儿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在呕吐发生过程中可导致患儿发生吸入性肺炎,长时间呕吐容易导致患儿发生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4-5]。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解除十二指肠闭锁状态,改善患儿呕吐等临床症状,使十二指肠闭锁得到治愈。根据患儿具体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检查,此类患儿的诊断容易确定。

c其他疾病一样,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护理对提高此类患儿手术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认为,此类新生儿的手术和一般患儿手术不同,此类患儿的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承受能力比一般患儿差,在对此类患儿输液时,要注意滴注速度,避免发生心力衰竭[6-7];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体温护理,因为此类患儿对体温调节能力更差。还有研究认为,此类患儿在围术期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术前因为呕吐可导致脱水,术前要处理脱水[8-9];在术前和术后做好保温措施,特别是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及时处理。针对此类患儿护理情况,本研究为观察组患儿提供了优质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强化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护理干预和护理责任,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10-1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儿提供了严格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体温、胃肠减压等方面的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疗效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13],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这与优质护理的宗旨分不开的,优质护理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质量,利于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14-16]。所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青江,楼毅,高志刚,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746-749.

[2]肖志华,钟健.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外科诊疗体会[J].广西医学,2011,33(8):1036-1037.

[3]宋东建,王家祥,杨合英,等.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549-550.

[4]吴典明,崔旭,郭斌,等.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26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20-22.

[5]郑丽丽,诸纪华,钟菊红,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1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1):38-40.

[6]张丽娟,王松,胡宝莉,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89-90.

[7]武晋萍.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5):570-572.

[8]黄儒,晏胜兰,高小阳,等.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 24(4):177-181.

[9]张春燕.优质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实效性[J].西部中医药,2015,28(8):166-168.

[10]曹淑荣,闫玲,韩华,等.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0):799-800.

[11]谢丽丽.小儿腹部外科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98-7898.

[12]辛文琼,童英,尹莉,等.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9-21.

[13]吴雪红,戴文献,张冬,等.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32例围术期管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8):2476-2477.

[14]林宇航,余冬英.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阑尾炎患儿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3):82-83.

[15]高林,李炳,蔡久英,等.腹腔镜诊治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1):69-71.

第2篇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41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49-01

自从2010年全国实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我院积极响应和学习及推广至2012年底,全院所有护理单元均实行优质护理,我科自2013年上半年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在孕产妇住院期间,除提供日常生活方向的照顾外,妇产科的护理工作重点更体现在产科教育和向其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及接纳新生儿。因此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理念,现对3-5月份120对母婴的同室护理,现将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3-5月份在我科病房分娩的120对母婴,且都为初产妇,平均年龄23岁,经阴道分娩者80个,剖宫产者40个,均为初中以上文化。

2护理方法

2.1产妇经阴道分娩者督促产妇产后4h要排尿,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易消化食物,以补充体力消耗。剖宫产者待下肢感觉恢复后,指导其床上活动,最简单的动作是踝泵运动,方法是双下肢放平伸直,脚尖用力向上钩,保持10s,然后再用力往下踩,保持10s,每天做4-5次,每次10-20个,如此反复练习,以促进下肢静脉的回流,可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护理方法,产褥期常见症状,产后营养活动及产后复查及避孕等。

2.2新生儿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均在母亲的床旁进行,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换尿布,臀部护理,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的姿势,均在病房示范完成,并由专科护士一一示范给产妇及其家属看,边操作边讲解,实行“一对一”护理。健康教育也实行“一对一”形式。讲解的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技巧,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脐部及臀部护理,换尿布,新生儿预防接种知识等。母婴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每天上午进行30-40分钟的床旁护理及指导,下午让产妇及其家属自己做,并由专科护士在床旁指点对于未掌握部分再强化。

2.3结果母婴同室护理,通过护士的现场示范刺激产妇的视觉感受器,实施“一对一”护理,使其容易学会照顾新生儿的常识,美国护理学家默瑟的母性角色达成或理论中指出。母性角色的达成是一种经过一段时间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母亲在此过程中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母亲需要有照顾孩子的能力,且对母性角色感到快乐和满足[1],因都全为初产妇,无任何育儿经验,通过专科护士的边操作边讲解,产妇容易接受,不至于焦虑,使其更快适应母亲角色,同时新生儿得到了科学的照顾,住院期间新生儿未发生尿布皮炎,溢奶致吸入肺炎,且母亲们都能掌握新生儿预防接种疫苗的时间及种类,产妇未发生尿潴留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2.4结论母婴同室的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产妇及其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育儿技能,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母婴护理理念,是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的体现,是发展的趋势。

第3篇

【关键词】 新生儿; 家庭访视;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儿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儿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诸如合理喂养、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处理等许多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把孩子送往医院就诊,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有专业医务人员按时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十分必要。通过访视,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母亲哺乳、护理、防病和如何发现异常[2]。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对58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访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儿访视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 组织好人员,准备好物品,在新生儿出院后第3~7天进行初访,新生儿第14天进行复访,第28天进行满月访。每次访视,首先和家长进行交流,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其次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如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等;再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如颈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对通过询问、观察、监测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健康指导或者转诊,做好访视记录。

2 结果

在对58名新生儿的家庭访视中,21名新生儿存在各种问题(有9名同时存在2种问题)。其中皮肤黄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湿疹5例,脐部渗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泻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脏听诊闻及杂音1例。

3 讨论

3.1 在新生儿访视中,笔者发现皮肤黄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黄疸6例,转诊1例,后被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经治疗痊愈。通过家庭访视,发现很多家长缺乏皮肤黄疸的相关知识,盲目地等待黄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长对皮肤黄疸过于担心,以为孩子生了什么病。笔者向家长讲解黄疸发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帮助分析是否有喂养方面的因素,指导如何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及消退情况,怀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诊。

3.2 通过访视还发现,尿布炎在新生儿期也比较常见,尿布炎有6例,占10.34%,笔者指导家长勤给宝宝更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轻度的用电吹风吹局部、茶叶外涂等实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导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笔者还帮助家长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让其注意避免,如长时间使用尿不湿、使用的尿布是化纤类的、便后不及时清洗皮肤、臀部垫不透气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强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过指导,家长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发生,也学会了尿布炎的正确护理方法。

3.3 面部湿疹在新生儿家庭访视中也发现了5例,占8.62%。笔者针对湿疹发生的原因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生儿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选用柔软的棉制品且经常暴晒,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亲最好不要吃辛辣、鱼虾等食物[4],新生儿可带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痒而抓伤脸部。尽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湿疹严重出现渗液,建议转诊。

3.4 新生儿出院在家,脐部护理对于家长来说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访视发现5例脐部渗液,占8.62%。多是在脐带残端脱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湿脐带及敷料,家长由于缺乏脐部护理知识,担心宝宝疼痛,不敢或不会清洁消毒脐带局部皮肤引起。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家中没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笔者通过家庭访视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让家长感到如释重负,还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常识,教会其用75%的酒精彻底擦拭脐部,更换敷料,指导每日观察脐部,洗澡或换尿布时避免沾湿或污染。

3.5 通过访视笔者还发现,有些家长缺乏科学育儿观念,不敢开窗通风,过度保暖,生活环境空气不新鲜,室内温湿度掌握不好,导致新生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长缺少新生儿喂养方面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破裂疼痛,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则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有些老人还再给新生儿挤、捆蜡烛包、用书或硬的东西枕扁头、用母乳给宝宝擦脸。通过家庭访视得以发现这些问题,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和就诊指导。访视时,笔者还询问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免疫接种情况,接受家长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的咨询,指导接种卡介苗后皮肤局部反应的观察方法;笔者教年轻家长学习婴儿抚触和给宝宝做婴儿操,讲解抚触和婴儿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鹅口疮、先心病、髋关节发育不良、脐疝、隐睾等,通过家庭访视亦能够及时发现并指导就诊。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对新生儿家长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拓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面,提高新生儿保健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参 考 文 献

[1] 张淑丽,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访视对新生儿期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81.

[2] 杨金梅,张翠梅.以产后访视为契机拓展妇幼保健院功能[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919.

[3] 段梦娟,何国平.新生儿尿布皮炎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9):97.

第4篇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护理配合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疾病、遗传性出生缺陷病进行普查。筛查项目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避免或减少智能残疾,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而规范的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障筛查质量的关键。本文对2005年至2009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筛查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统计本院自2005年至2009年10月新生儿疾病筛查各项数据。见表1。

表1

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例)

年份活产人数采血人数样本合格数CH人数PKU人数筛查率

2005100395795713095.42%

200610259879876196.30%

20071344130713076297.25%

20081221119811985198.12%

2009(至10月)9038878871098.23%

1.2 对象 对符合筛查条件的新生儿进行采血,如有低体质量儿或有特殊疾患的新生儿可延长采血时间,但是不能超过20 d。

1.3 方法 新生儿取平卧位,注意保暖,按摩脚跟部,用75%乙醇消毒足跟皮肤,待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垂直或斜面刺入足跟内或外侧缘皮肤1.5~2 mm[1],用 干棉枝拭去第一滴血(包括碎片),用采血卡滤纸轻轻地触及第二滴血,时而 挤压足跟,使血液自行吸入滤纸中,并渗透到滤纸的背面。血斑直径>8 mm,至少采集2个血斑。

2 护理配合

2.1 人员培训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筛查中,规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有关知识,使医护人员认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及意义,从而认真负责地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同时也有预见地完善各项配合工作;对直接参与者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类CAI课题项目基金(项目编号:医教200537号)

作者单位: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进行专职培训,考取资格,执行持证上岗。

2.2 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孕妇学校等工具,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广泛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提高人口素质、预防智力障碍的重要意义,同时病区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单张,特别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差和外来工的新生儿家长进行反复的宣教,以取得他们的配合,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顺利开展。

2.3 建立制度

2.3.1 质量管理 固定已经通过专职培训的医护人员实行专人管理,设立专用的登记本,每周检查1次;而护士长则定期检查全面工作,对血样标本严格把关,对未能依时筛查者检查和落实有否补救措施,对阳性召回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及正确指引。

2.3.2 确立筛查条件 由于PKU是患儿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摄入的蛋白质(吃奶后)所产生的苯丙氨酸(Phe)不能正常代谢,导致Phe在血中蓄积,造成患者脑损害。在未哺乳的情况下,因为没有蛋白质的摄入,血中的Phe含量不会升高,如果收集此时的血标本进行PKU筛查,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根据甲状腺素的正常生理变化,新生儿出生后48 h之内促甲状腺激素(TSH)有生理性分泌增高,如果在出生内48 h采集血标本进行CH筛查,会因血TSH水平生理性分泌增高造成假阳性。适合这两种疾病筛查的最佳采血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至少8次以上才能采集血样标本[2]。

2.3.3 规范流程 按出生日期先后对符合筛查条件的新生儿进行登记,在信息卡上认真填写采血单位、住院号、产妇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孕周、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喂奶次数、采血日期及采血人等,特别要准确记录新生儿家长的家庭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以方便能及时召回复查。填写后交由另一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才进行采血。

2.3.4 杜绝漏筛 漏筛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包括有家长因素、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3],所以对于产后不到72 h出院,或又因为急性疾病需要转院、转科的患儿应及时给家长发放未筛查通知书,向家属重申采血时间最迟不能超过出生后20 d,并适时致电询问以督促其回院筛查。

2.3.5 拒筛措施 对于拒绝筛查的新生儿家长,作者采取再次对其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常识宣教的措施,阐述其重要性及可能对新生儿所造成的危害。仍然拒绝者,请家长在《拒绝新生儿筛查记录单》上签字,对因其拒绝筛查而导致新生儿产生不良后果的责任自负。

2.4 采血

2.4.1 采血前准备 作者采取了新生儿洗澡后,将新生儿放置在恒温保暖辐射台上进行操作。辐射台能提供热量给新生儿,使新生儿肢体末端循环畅顺,保证采血部位血运丰富。

2.4.2 选择采血部位 根据国内外新生儿筛查血样采集的经验,足跟内、外侧缘是采血的较理想部位。因为此处血运丰富,皮肤组织较厚,损伤最小,更易于固定便于采血。禁止在新生儿后足跟弯曲部位、足弓部位、足跟的中心部位、手指部位、水肿或肿胀部位采血,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导致新生儿神经、肌腱、韧带和软骨损伤;而局部感染和坏死则是手指采血的并发症[2]。

2.4.3 采血后局部处理 采血完毕后将新生儿足部提高,高于身体水平,然后用棉枝轻轻按压针眼,直至流血被止住,同时要做好安抚新生儿的工作。操作完毕将新生儿送回母亲身边母乳喂养,并向家长交待注意事项。

2.5 血样标本的处理 采血后血样标本以水平位置悬挂晾干,不能重叠堆放在一起。避免日光、紫外线照射和热烘,不能给液体污染,要放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然后存放在4℃冰箱内,在3~5个工作日内由速递公司送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于新生儿母亲若患有肝炎、梅毒或艾滋病等,血样标本应该独立晾干,用红色笔墨醒目标记疾病名称,并单独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3 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5年来本院实施规范的护理配合,特别是对新生儿家长的有效正确知识宣教,准确、熟练的采血操作,给家长增加了信心,同时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能顺利开展,筛查率不断上升,今年最高达98.23%。因此,在规范护理配合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吴梅华.两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比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4,4(1):85-86.

第5篇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次数和时间。

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穿刺的次数与时间明显减少,两组指标差异明显,P

结论:静脉留置针能避免反复穿刺对新生儿的损伤,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安全实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12-02

新生儿的静脉较成人细小,且穿刺部位较成人少,头皮针的反复穿刺易对新生儿造成损伤。在给新生儿静脉输液时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和对新生儿的不良刺激,保护新生儿的静脉,故静脉留置针针已经在新生儿输液中广泛应用1,2。我院在对新生儿的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1200例,其中男634例,女566例,最小的出生20min,最大的出生30d。留置时间1d—7d,平均时间3.5d。将1200例患儿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600例,两组患儿在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留置静脉针的选择。我院选用的是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型号24G静脉留置针。

1.2.2静脉的选择。新生儿多选用头皮静脉,如前额正中静脉和颞浅静脉。其次是上肢的手背静脉、腋窝静脉、前臂中下段静脉等。

1.2.3静脉穿刺。①准备用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操作。②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用50%的酒精进行消毒,备皮。③由内至外用0.5%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皮肤,范围6—8cm,待干。④检查静脉留置针的包装是否有破损,密封性是否良好,是否过了有效期。打开包装取出针套,旋转外套管使松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后插入肝素帽内,排气。⑤操作者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将患儿的局部皮肤绷紧以固定静脉的两端,右手持针沿着静脉的方向缓慢进针,头皮静脉进针角度一般为5°—15°。有回血将针芯稍退,使针芯前端退回到外套管前段0.2cm处,将外套管同针芯一起置入静脉内2—3cm处。⑥缓慢将针芯拔出,按压外套管口顶端,使血管壁紧紧贴着外套管,以防血液溢出。连接肝素帽,调节滴速。⑦用无菌纱布擦干穿刺局部的皮肤,并用无菌3M透明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

1.2.4封管方法。输液结束后,撤掉输液器,从肝素帽内注射3—5ml生理盐水,剩液0.5—1ml时,边推液边将针头拔出,以确保留置针内充满了封管液。8—12h后同法操作一次。

1.3护理方法。

1.3.1无菌操作。全程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每次封管和冲馆及再次输液前,必须认真消毒肝素帽,保证穿刺的部位无菌;及时更换敷料,做好皮肤的护理;拔针后,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针眼的四周,防止感染的发生。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和科学的护理对于减少各种并发症非常重要。

1.3.2妥善固定留置针。输液管道要妥善固定,既要防止婴幼儿的抓脱,又要保证婴幼儿的舒适,防止固定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1.3.3保持静脉通畅。护士应熟练的掌握封管的技术,预防血液回流导致管道堵塞。如发现有血凝块切记不可强行冲洗,要立刻拔管,以防发生栓塞;如发生少许血液回流,要及时检查各个装置的连接有无松动和脱落,做到早发现早纠正。

1.3.4加强巡视和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儿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改变,是否有液体渗出和肿胀,静脉是否异常,管道有无堵塞,是否有脱管的现象。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对症处理,必要时可拔管。

1.3.5知识宣教。操作前,护士应当向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意义,让家属了解有关静脉留置管针的护理常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1.4疗效评价指标。通过比较两组患儿在穿刺次数和时间方面的比较,评价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5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X2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当P

2结果

对两组患儿穿刺次数和时间的进行较,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与头皮针相比较,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减少了穿刺的次数,使每次静脉穿刺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了,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患儿静脉的不良刺激,减轻了患儿的不适和痛苦。静脉留置针的套管弹性和柔软性良好,不会出现头皮针导致的局部皮肤红肿和外渗的现象,患儿的家长更乐意接受。留置针可以随时保证静脉的通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总而言之,静脉留置针不仅能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不适,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的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66-02

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胎盘血循环中断。建立肺循环;皮肤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擦伤;体温调世中枢尚未完善,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肺炎,硬肿的发生;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较低,常处睡眠状态;各种疾病的进展极易被忽视,加上新生非特异性免疫力不足,屏障功能差,对化脓性细菌缺乏抵抗力,易感染脓疱病。真对新生儿的这些生理特征,我们护理人员在执行静脉输液时,一定要严密观察,加强责任心,及时发现每一细小病情变化,正确辩别是病理的,还是生理的而采取必要的处理。

给新生儿输液一般采用头皮静脉,实际操作时注意选择适当部位,同时要清楚头皮静脉无静脉瓣的解剖特点,从而选择使患儿卧位舒适,活动时不易将针头拔出的部位。输液治疗的患儿要包裹好,勤给患儿换尿布,因输液患儿尿量相对增加。

1 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发生外渗的原因

(1)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2)缺氧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窒息的新生儿由于缺氧,酸中毒等可直接损伤血管壁,引起通透性增高,易造成渗漏。

(3)输液局部血管压力增加,此种原因主要是由于患儿哭闹不安时,使血管压力增加,加之针头刺激,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渗漏。

(4)技术原因:①一次进针未成功,反复多次在同一处穿刺,即使成功,因管壁在反复穿刺中受到损伤,所以发生渗漏。②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外,部分在血管内,虽然点滴通畅,但局部易渗漏肿胀。③通过临床发现,针头在血管内的角度≥20°时,针尖易刺激血管下壁,引起渗漏。

(5)病理因素。由于高热、脱水都可以使血管周围内外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局部感染、末梢循环差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代谢障碍及供氧不足,从而导致局部酸中毒,诱发血管壁的损伤。

2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注意事项

(1)在给新生儿输液中,由于所用药量较小液量也较少,且准确性高。因此所选用的吊瓶要小刻度的,一般为开放式吊瓶,在更换液体时,如先把药物加人瓶内,再加入葡萄糖,尽管加液体速度很快,也会因一部分药物先进入输液管内而使输入药物浓度不均。故应先加入葡萄糖,或先将药物稀释再加入输液瓶内。

(2)准确掌握输液速度,速度过快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过慢则不易纠正脱水酸中毒,难以保证入量,有些药物还因配制时间过长而效价降低。甚至增强其毒副作用,有碍疾病的恢复,为此只有准确掌握执行医生输液计划,根据患儿病种的不同面调节滴速。如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输液速度一定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而静滴甘露醇降颅内压时要快速滴入。

(3)输液并发症的观察,是否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静脉炎、对胶布的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的异常、输液反应及滴注青霉素,细胞色素C,血浆等类药物时患儿皮肤有无红疹等现象,如有应立即停止输液,告之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特点,而患儿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哭声、用日周颜面皮肤颜色、用呼吸、甩前囱张力、用吸吮力、反应能力、肌张力来表示,所以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慈母般的心来对待每一位患儿,来度过工作时间的分分秒秒,它有可能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可能决定~个小生命的生与亡。如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惊厥、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有脑水肿的可能,密切观察前窗紧张或隆起,瞳孔的变化,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对防止脑疝的发生很重要。还有,对于新生儿高热的处理一般首先散包降温,如果观察不到,就有可能因患儿体温调节中枢的不完善而导致硬肿,加上输入的液体温度一般都低于患儿体温,在此更体现严密观察新生儿输液的重要性。

3 讨论

新生儿室是儿科收住最小年龄段患儿的科室,初为人父为人母不知育儿的常识,再加上新生儿本身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在我国住院常规选择静脉输液是治疗的有效途径,而输液外渗给患儿增加了痛苦和感染的机会,不符合目前“以病人为中心”的需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增加了成本和护士的工作量,故减少输液外渗是非常重要的。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其外渗率,找出了外渗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在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尽可能选择粗且直的血管。同时应用微量泵使药物均匀地进入血管;对于机械因素引起的外渗,我们采取适当约束,如在温箱中的患儿,采用留置针或将患儿双袖口用胶布包裹,使患儿双手无法接触穿刺部位,对于非温箱患儿,将患儿双手包于包被中采用对侧卧位,即穿刺部位与卧位相反;对于已穿刺的静脉可逆向穿刺即离心穿刺,由于头皮静脉无静脉瓣,此种穿刺方法可避免重复穿刺未愈合而引起的外渗现象;对于生理、病理、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外渗可采用更换穿刺部位,加强按压时间,保护静脉等。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一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组织坏死严重,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所丽英.静脉留置针在脑血管病人中的临床观察.中华护士杂志,2008,(144)

[2] 谭启明,窦月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引起水疱原因分析及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01

第7篇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前、产时保健服务的延续。通过产后访视,指导产妇做好产后保健和婴儿保健。在产后访视过程中能发现产褥期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产妇的身心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四季度~2011年三季度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范围的产妇513例,按照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进行产后访视。其中第一胎353例(69%),第二胎160例(31%),阴道分娩283例(55%),剖宫产230例(45%),平均年龄28周岁。

1.1人员素质要求:从事产后访视的妇保、儿保人员应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精湛的业务技能、优良的服务态度以及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2产后访视时间安排:按照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在产后3-7天、14天、28天各进行一次免费访视。

1.3产后访视内容:①产妇方面:了解产后一般情况。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产妇饮食与活动指导,恶露观察指导,伤口护理、护理,指导如何测量体温,如何观察产后并发症等问题,指导产妇开展产后锻炼,做到劳逸结合。但6周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及久蹲,以防止子宫脱垂,指导哺乳期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等。②新生儿护理方面:指导产妇进行正确母乳喂养,指导产妇以及新生儿沐浴、抚触等技巧,并告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培养其科学育儿观念。

2产后访视在产褥期保健中的作用

2.1产后访视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方法的指导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产后访视人员通过访谈,了解母乳喂养不成功的原因并开展技术指导。针对乳汁量少的产妇告知要多食汤水,增加吸吮次数,吸吮时衔接要紧密;针对皲裂、疼痛等原因,教会产妇保护的方法,并对少数内陷者予以纠正;对发生刺痛者,告知要及时排空,并教会产妇挤奶的方法,以及宣传多哺乳姿势有助于的排空。通过认真宣教和实际操作,让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母乳喂养,促进了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2.2指导产褥期保健促进母亲产后康复:产褥期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恶露异常、伤口愈合差等问题,通过产后访视帮助产妇及家属认识疾病,及早发现产褥期影响母亲身体的健康问题,给予早期处理。

2.3指导新生儿护理,预防新生儿疾病发生:教会家属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方法,帮助观察和判别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湿疹、呕吐、尿布皮炎、脐带异常等问题作出医学指导,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2.4纠正传统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产后访视可帮助产妇建立科学营养观和正确育儿观,纠正月子期间不洗头、不洗澡、不刷牙的传统习俗,除了宣传多进食汤水类富含蛋白质类食物外,还告诉产妇月子期间要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做到饮食多样,营养均衡。

3讨论

产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访视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重要,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是成功产后访视的第一步。对陌生人心存戒备是人性的本能,访视人员展现笑容通常会让服务对象更容易接受。拥有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更能获取产妇的信任。

在作产后访视前要对访视内容作一个计划,在访视时对访视内容作简短的记录,避免遗漏一部分访视内容。对于传统不良健康习俗类似于月子期间不刷牙的观点不纠正者,可采用一些牙科宣传资料或者牙模型来宣传不刷牙的危害。把产后访视的健康教育提升到健康促进的层面。

产后访视时要特别重视初产妇产后健康教育,初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缺乏,沿用传统坐月子方法使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通过产后访视健康教育可普及科学卫生保健知识,使产妇走出传统坐月子的误区。同时提高了产妇自我护理技能,降低了产后并发症。

3次不同时间的产后访视内容有所侧重:对第一次重点了解产后一般情况、恶露观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第二次重点了解产妇伤口愈合情况、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及脐部护理指导,第三次重点了解产妇恶露持续情况、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预防接种及儿童系统管理宣教。

产后访视是孕期、产时保健的延续,更是孕产妇保健与婴幼儿保健的过渡。通过产后访视建立联系卡,介绍产妇、新生儿42天检查,并指导婴幼儿4∶2∶1体检和预防接种的程序,提高了婴幼儿系统管理率和预防接种率。 参考文献

[1]贺荣.产后访视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91

[2]张艳玲.产后访视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376

[3]李春梅.产后访视-社区医疗保健的重要一环[J].医学信息,2011,24(5):2717

第8篇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a)-0121-03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1%~5%[1]。GDM属于高危妊娠疾病,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窘迫及死胎等,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因此,加强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笔者对117例GDM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围生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本科室分娩的11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前均无糖尿病的症状。其中,初产妇为89例,经产妇为28例,年龄24~43周岁,平均31.5周岁;分娩方式:顺产为39例,剖宫产为78例;分娩孕周小于37周为23例,37~40周为94例;合并轻度子痫前期为45例,重度子痫前期为23例,泌尿系统感染为5例,剖宫产后切口感染为2例,产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为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为24例,巨大儿为47例,胎儿宫内窘迫为12例。

1.2 GDM的诊断标准

妊娠期孕妇空腹检测血糖,如果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血糖值≥5.8 mmol/L,即可诊断为GDM[2];对于空腹正常者,还要进行50 g葡萄糖负荷筛查方法。由于妊娠导致的糖代谢异常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因此对孕周为24~28周的孕妇进行葡萄糖筛查的试验,即孕妇一次口服葡萄糖溶液(将50 g葡萄糖溶于200 mL水中),1 h后取静脉血检测血糖值。如果测得的血糖≥7.8 mmol/L,此结果表明糖筛查异常,还要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空腹服75 g葡萄糖。OGTT的标准:空腹、服糖后1、2、3 h的血糖对应值分别为5.6、10.6、9.2、8.1 mmol/L,如果检测的结果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大于对应的标准值,即可诊断该孕妇为GDM患者。

1.3 方法

1.3.1 产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当孕妇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患者后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心、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卫生宣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其进行妊娠糖尿病的普及教育,即使她们对妊娠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提高了家属与患者对此病的重视,又使其具备控制血糖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医学常识。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方式与之沟通,做好孕妇及家人的思想工作,给予她们精神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顺利渡过妊娠期。

1.3.1.2 饮食护理 治疗妊娠糖尿病首先应从控制饮食开始,合理的饮食既能够保证妊娠孕妇的营养和热量供应,又不会造成血糖过低或过高,目的在于维持孕妇体重的理想的血糖标准,保证孕妇和胎儿足够的营养,防止和减少胎儿畸形。合理饮食应按每日热卡的需要量进行摄入:孕早期105~126 kJ/kg,孕中、晚期126 kJ/kg,其中蛋白质占25%,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50%~55%,孕妇还要做到少食多餐[3]。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摄入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还要保证蔬菜的摄入量,孕期可选择食用新鲜的低糖水果(如西红柿、黄瓜、猕猴桃、草莓、樱桃等),同时要注意钙、铁及维生素的补充,孕妇体重每月增长不超过1.5 kg为宜[4],孕妇整个孕期的体重增加应控制在10~12 kg。

1.3.1.3 适当运动 除了有其他妊娠合并症并且需要卧床保胎的孕妇患者不宜运动外,通常情况下,孕妇应该坚持每天1 h左右的室外轻度运动,如太极拳、中速步行等,还可以适当地做家务,另外还要保证每一项运动都不应该使孕妇产生疲劳感。轻度的运动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控制血糖,同时增强了孕妇的体质,有利于妊娠期孕妇的体重控制[5]。

1.3.1.4 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饮食和运动疗法来控制血糖效果不明显的孕妇,可以采用胰岛素来降低患者的血糖。首先要监测孕妇空腹、餐前、餐后、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胰岛素的合理用量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在使用胰岛素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胰岛素的用量与剂型,确保严格的无菌化操作,对医师制定的每一项治疗方案要准确、及时地执行。对于用药的孕妇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乏力、饥饿、心悸、头昏等低血糖的症状,如果有异常的体征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处理[6]。在117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采用了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没有异常的情况出现。

1.3.1.5 孕期胎儿检测的护理 做好孕妇的产前检查工作,在孕前28周,应该每2周检查一次;在孕28~36周,每周要检查一次。如果检查的结果出现了特殊情况,应该增加患者的检查次数,必要时应该住院检查与治疗。除了检测孕妇的血糖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及眼底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注意是否因妊娠糖尿病而并发的其他的合并症。密切观察胎儿的胎心音情况,护理人员还要教会孕妇胎动计数法,怀孕4个月始可以自测胎动的次数,如果胎动数连续数日均少于10次/12 h或胎动数少于原胎动数一半以上而不能恢复的患者,表示宫内缺氧需及时处理。同时进行NST和B超检查,全面了解胎儿宫内储备功能以及胎儿、羊水与胎盘的成熟度;为了进一步了解胎盘功能的情况,还要对孕妇血液中胎盘催乳素与尿中的雌三醇分别进行测定。当孕周为35周时,孕妇应该住院监护,根据孕妇与胎儿的具体情况,做好生产准备。

1.3.2 分娩期护理

通过对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有无其他并发症、自身情况以及胎儿的大小、成熟度等因素做出综合监测、评价,最后选择合适的妊娠终止时期与分娩方式。除了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之外,尽量延长孕周至38周,如果无其他异常情况出现,可待自然分娩;如果有剖宫产指征时,应该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医护人员要事先向产妇普及分娩的医学常识,让产妇了解分娩的全部过程。做好与产妇的沟通,鼓励她们宫缩间歇、注意休息、放松,以保存体力。产妇应该少食多餐,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既要避免产后高血糖的发生,还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使产妇顺利分娩。由于产妇分娩时子宫收缩消耗大量糖原,再加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代谢发生紊乱,因而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对于产妇来说都是身体的巨大负担,为了减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在临产前将胰岛素改为静脉滴注;分娩后则改为皮下注射,药量为妊娠晚期用药的25%,之后药量逐日增加,1周后恢复到原来的用药量。医护人员要在整个产程中持续监测胎心变化、宫缩强度、宫口扩张情况以及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要尽量缩短,事先做好产妇与新生儿的抢救准备,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和新生儿的顺利生产。本文的1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产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有9例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的情况,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均脱离生命危险。

1.3.3 产后新生儿护理

糖尿病产妇的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医护人员对其均应严格无菌化操作,按照早产儿的护理要求进行。注意产房的温度,室温保持在25℃左右,如果室温过低,就会增加新生儿自身的耗氧量,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必要时应让其间歇吸氧。产后母体的血糖供应中断,再加上新生儿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作用,因此极易发生低血糖的症状。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出生后半小时开始应定时服用25%葡萄糖溶液10~30 mL,每次间隔4 h,必要时缓慢滴注10%的葡糖糖30~40 mL。根据新生儿的吸吮能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一般可采用直接母乳喂养,对于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差的,可用橡皮吸管授乳,加强喂养指导[7]。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婴儿的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肺透明膜病、高胆红素血症及其他的并发症。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预防皮肤与脐部的感染。保持母婴的病房内空气新鲜,防止呼吸道感染。

1.3.4 产褥期护理

由于胎盘娩出,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的激素(如孕激素、雌性激素、胎盘生乳素等)随之下降,很容易导致产妇产后失血、体液丢失,以及低血糖的情况发生。产后每4小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心跳过速、盗汗等低血糖表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叮嘱患者合理饮食、放松心情、注意休息。在生产之后,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较差,要全面预防相关的妇科炎症的发生,加强卫生宣教,鼓励产妇做好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交叉感染[8]。一般情况下,鼓励母乳喂养,注意的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到妇产科和内科复查,及早发现异常,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本科就诊的117例患者中,有25例(21.37%)采用了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没有异常的情况出现;有9例(7.69%)新生儿轻度窒息,抢救成功;最终,母婴健康出院。

2.2 并发症比较

1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33.33%)产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均脱离生命危险。

3 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体与胎儿都产生很大程度的危害,患者的小血管内皮细胞往往较厚,容易导致高血压合并症;由于母体体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较高,从而刺激羊膜的分泌,使得羊水分泌过多;尿液中含糖,给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孕妇自身对于葡糖糖的利用不充分,使得生产过程中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及产程延长。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胎儿也处于高血糖状态,从而刺激了胰腺B细胞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导致巨大儿、畸形儿与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糖尿病孕妇如果患有肾脏或血管病变,往往引起胎盘的供血量不足,致使胎儿发育迟缓或死胎。

临床护理表明,根据不同病情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恰当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尤为重要。精确的葡萄糖筛查、全面的母婴护理、最佳的分娩时期与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新生儿与产褥期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0.

[2]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9-521.

[3] 赵庆伟,国春玲,高岩,等. 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60-61.

[4] 江绮怀,苏岑,朱春迎. 妊娠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194-196.

[5] 付根学. 妊娠糖尿病诊治进展[J]. 河北医学,2011,33(10):1559-1560.

[6] 马晓娥,李博禹,张丽红. 糖尿病药物治疗综述[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4):13.

[7] 丁国红.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10-1611.

第9篇

关键词产后抑郁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以激怒、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流行病学调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占产后妇女的.~.5。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严重者可于产后~个月发展为产后精神病。现将1例产后抑郁患者的发生原因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7岁于小时前出现阴道流液无腹痛及阴道见红以“胎膜早破”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年月19日预产期11年1月6日停经5天自测尿HG阳性停经天出现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持续个月余自消停经个月出现胎动至今既往无糖尿病、结核、高血压无过敏史及精神病家族史。产科检查左枕位胎心1次/分胎膜已破先露已衔接有宫缩孕妇血压、脉搏、呼吸正常体温6.8℃与入院后1小时自然分娩一男婴重5g外观发育好评1分。

原因分析:①该患者作为1名护士深知胎膜早破的预后对预后缺乏信心。②该患者性格内向平时与人相处担心与人为敌说话做事就谨慎小心不善与人沟通切好强求全固执认真保守。③其丈夫是家中独子公婆对孙子期望值较高。④孕产期体内雌激素及激素水平不稳定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变化。⑤睡眠不足因其好强求全产后自己带孩子分钟5分钟看望1次新生儿是否大小便更换尿布清洗会及臀部昼夜忙碌。⑥乳汁分泌不足因新生儿吸吮困难造成吸吮不够且自身迫切希望能母乳喂养产生较强的挫败感。⑦产后随访时新生儿体重增加不够产妇睡眠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经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患者在产后周痊愈。

讨论

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疲乏、易怒、烦躁、失眠、焦虑是其主要特征一般不需药物治疗。据流行病学调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占产后妇女的.~.5。本例患者主要表现是疲乏、烦躁、失眠和焦虑。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她的人格分享初次为人母的快乐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指导丈夫关心、呵护、疼爱、支持妻子、明确妻子经历初孕的呕吐分娩的痛苦育儿的艰辛鼓励、帮助妻子完成角色的转换主动承担新生儿的义务使产妇放松心情充分休息。②帮助产妇进一步认识分娩是正常的过程是艰辛的分娩后孕激素水平突然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释放过多、导致产妇躯体和心理应激增强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要充分利用孕前心理疏导和孕妇学校宣传有关孕前预期分娩树立正确胎儿宫内发育知识教育的生育观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主动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及育婴的常识教会产妇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照料新生儿普及一些新生儿生理现象知识如新生儿黄疸、假月经、溢奶等现象看一些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方面的书籍教会产妇科学育儿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产后抑郁症患者持续嗜睡、失眠、厌食等问题会造成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等生理异常5从而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关注产妇产后出院至产后6周内心理变化应用社会学、医学心理知识实施干预、降低其心理压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围产期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指导对其家属进行宣传积极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贺晶,上官雪军,王正平.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5(11):66-66.

李福娟.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9(1):6.

顾春怡,张铮,朱新丽,等.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1,6(6):56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