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水环境治理综述

时间:2024-01-09 14:38:22

导语:在水环境治理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水环境治理综述

第1篇

关键词:水环境修复;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

水环境是流域内储存、传输和提供水资源的水体,是水生生物生存与繁衍的空间,也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归宿。根据水的地理位置,将流域中的水环境分为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指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沼泽、冰川等以暴露在地面的水为主的水域;地下水环境指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存在于包气带以下底层空隙的水域[1]。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世界水资源委员会指出,全世界有50%以上的水域已被污染,水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我国水环境受损也比较严重,超过60% 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

水环境修复,就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提高水体质量,修复生态系统结构,使流域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和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3-5]。

随着水环境恢复理论地不断完善和深入,近年来水环境恢复研究发展较快。美国有关受损水环境的修复研究,自1970 年起由clean lake program(clp)组织实施,投入经费逐年增加[6]。欧洲一些国家也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如荷兰在1990 年对aldefeane 地区水环境进行修复,成效显著[7]。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了对水环境恢复的研究工作,并在巢湖、太湖等不同地区开展了水环境恢复的研究与实践[8-10],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为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切实可行的技术对受损水环境进行修复,成为了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水环境修复的对象不仅包括水体,还有水体相关的生物地理环境。而不同的水域形式,因其物理环境、化学环境以及生物环境的不同,需要不同的修复技术体系。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环境,本文将从这3个方面,综述其最新的水环境修复技术,为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

1 河流修复技术

河流修复是指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未被破坏前的近似状态,且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均衡的复杂过程[11]。河流修复技术多种多样,①物理技术:河道引水技术、生态防渗技术、底泥疏浚与物理覆盖技术、人工增氧技术等[12-15];②化学技术:投加絮凝剂促进污染物沉淀、加石灰脱氮、投加化学药剂除藻、调节ph值对重金属进行化学固定、原位化学反应技术等[16];③生物-生态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动植物修复技术[17-19]、人工湿地技术以及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下方法:河道引水技术、原位化学反应技术和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1.1 河道引水技术

河道引水技术是指引进外部清洁水源来改善河道水质[20],在水源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外部清洁的水源,增加河水水量,不仅可以人为地缩短水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增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21],使污染河水不易黑臭,同时水体复氧量也会增加,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利用调水改善河道水质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处理工程。

1.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物理过程、吸收作用、协同作用和化感作用[22]。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并恢复永生生态系统[16]。水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是将植物漂浮种植到水面上,利用植物生长从水体中吸收利用大量污染物[23]。生物浮床是其典型的技术应用之一。

1.3 原位化学反应技术

原位化学反应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氧化、还原、吸附、沉淀、有机金属络合等),在受污染的地点,原地使重金属离子固定下来的方法。常用的物质包括石灰[ca(oh)2]、灰烬(koh)硫化钠na2s)等。此外,化学氧化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毒或者毒性比较小的化合物,常用的氧化剂为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或者次氯酸钙和臭氧等[3]。

2 湖泊水库修复技术

湖泊水库水质恶化主要有2 个原因:一是外界输人的大量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二是内

源性负荷。因此湖泊水库修复可从外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和内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2方面展开。外源性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主要有:清洁生产、退耕还林、改变消费模式[4]、废水集中处理技术[3]等;内源性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主要有稀释和冲刷、底泥疏浚和覆盖、水力调度技术、气体抽提技术、空气吹脱技术、投加石灰法、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生物调控技术、生物膜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仿生植物净化技术、土地处理技术、深水曝气技术等[3]。外源性污染物控制技术中清洁生产是一项有效技术,内源性污染物控制技术中底泥疏浚是修复湖泊水库的一项有效技术,这不同于河流的修复。

2.1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原材料和能源的调整替代、工艺技术的改进、设备装备的改进、过程控制的改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产品的调整变更等措施,达到污染物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减少或者避免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技术[24]。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和末端循环3类技术。源头削减应尽量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过程减量应尽量采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和设备;末端循环时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回收其中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清洁生产可以产生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使得汇入湖泊水库中的外源性污染物浓度大大减少,达到修复的目的。  2.2 底泥疏浚

底泥是湖泊水库中的内污染源,有大量的污染物质积累在底泥中,包括营养盐、难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3]。底泥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体中会使水质急剧恶化。底泥疏浚可以彻底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一般有2 种形式的疏挖,一种是把水抽干,然后用推土机和刮泥机进行疏挖,另一种是采用带水作业。第1 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技术限制,第2 种方法应用性更强。带水疏挖可以采用机械式疏挖,也可以采用水力式疏挖。疏浚技术主要包括确定疏挖底泥体积、选择挖泥机、计算压头和功率、设计底泥堆放场以及底泥利用几个部分。疏浚时应注意防止底泥泛起以及底泥的合理处置,避免二次污染。欧洲多国均采用过该技术对湖泊水库进行修复,并且效果显著。例如瑞典的trummen 湖,清除表层1 m 厚的底泥后,水深增加1.1~1.7 m,tp 浓度迅速下降,这种状态维持了18 年[25]。

3 地下水修复技术

地下水具有多种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因此,对受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修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修复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6]。

根据其主要工作原理地下水修复技术可大致归并为4 类,即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和复合技术[27]。物理技术包括水动力控制法、流线控制法、屏蔽法、被动收集法、水力破裂处理法等[27];化学技术包括有机粘土法[28]和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29];生物技术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例如bs 技术,和异位生物修复技术例如堆肥式处理法、预制床法、厌氧处理法、生物反应器法等;复合技术包括渗透性反应屏法、抽出处理法、注气~土壤气相抽提(sev)法[27]。复合法修复技术兼有以上2 种或多种技术属性,例如抽出处理法同时使用了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综合各种技术有点,在修复地下水时更加有效。抽出处理技术,简称b&t 技术,是最常规的污染地下水治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泵将含水层中地下水面附近的地下水抽取出来,把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带回地表,然后在地面用地面污水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水重新注入地下或排入地表水体,以防止地面沉降,或海水人侵,并且可以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地面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包括以下7 种:沉淀、膜分离、交换树脂、活性炭吸附、空气吹脱、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30]。由于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各异,p&t 技术只对有机污染物中的轻非水相液体去除效果很明显,而对于重非水相液体来说,治理耗时长而且效果不明显[27]。

参考文献:

[1]姬鹏程,孙长学.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廖文根,杜强,谭洪武等.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利,2006,17(563):61-63.

[3]李明传.水环境生态

复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水利,2007(1):25-27.

[4]张锡辉.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司全印,冉新权,周孝德等.区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6]张维昊,张锡辉.内陆水环境修复技术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811-816.

[7]claassen t,maasdam r.restoraton of the broads area alde leanen,the netherlands measures and results[j].wat sci tech,1995,3l(8):229-233.

[8]hu weiping,zhai shuijing,zhu zecong,et al.impacts f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transfer on the restoration of lake taihu[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8,34(1):30-49.

[9]zhang shuqing,liu panwei.strategy of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taihu lake and its effects analysis[j].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2010,36(1):150-158.

[10]zhai shuijing,hu weiping,zhu zecong.ecological impacts of water transfers on lake taihu from the yangtze river,china [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0,36(4):406-420.

[11]martin r,perrow a j.handbook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the 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2]陈亚宁,李卫红,陈亚鹏等.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的生态响应与生态修复[j].干旱区研究,2006,23(4):521-530.

[13]侯俊.生态型河道构建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14]钟萍,李丽,李静媚等.河流污染底泥的生态修复[j].生态科学,2007,26(2):181-185.

[15]刘晓海,高云涛,陈建国等.人工曝气技术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6,25(1):44-46.  [16]汪雯,黄岁棵,张胜红等.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i—修复模式[j].水利水电技术,2009,40(4):14-21.

[17]pokorny j,kvet j,onodak j p.functioning of the plant component in densely stoked fish ponds [j].bulletin of ecology,1990,21(3):44-48.

[18]scheffer m,berg m,breuklaar a,et al.vegetated areas with clear water in turbid shallow lakes [j].aquatic botany,1994,49:193-196.

[19]kivaisi a k.the potential for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review[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1,16:545-560.

[20]彭喜花,于鹄鹏.城市河道水体修复技术综述[j].水资源研究,2011,32(2):25-28.

[21]marten s.the effect of aquatic vegetation on turbidity.how important are the filter feeders[j].hydrobiologia,1999(408):307-316.

[22]徐洪文,卢妍.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413-416.

[23]webb a a,erskine w d.a practical scientific approach to riparian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68:329-341.

[24]段宁,但智钢,王璠.清洁生产技术:未来环保技术的重点导向[j].环境保护,2010(16):21-24.

[25]holdren c w,taggart j.managing lakes and reservoirs(3rd edition)[m].us:north american lake management society,2001.

[26]薛晓菲,崔建国.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进展[j/ol].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148-150.

[27]杨梅,费宇红.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综述[j].勘察科学技术,2008(4):12-20.

[28]xu s,sheng g,boyd s a.advance in agronomy [m].usa:academic press,1997.

第2篇

[关键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生态系统;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80-01

1 绪论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近年来,我国江河湖泊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进行治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景观水体是社会人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数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缓流水体,水体的自净能力弱,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和垃圾的受纳体,导致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富营养化,致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有些水体甚至成为死水潭、臭水池,严重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治理乃至修复被污染的景观水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2 论文综述

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是国内外近20年开发,并已成功地应用于治理被污染土壤、地表景观水体及近海洋面的一种新技术。

近10年来,环境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工程实践表明其已成为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的最终产物为无毒无害、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等。且可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生物技术又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手段。

2 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

2.1 人工湿地技术

2.1.1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技术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2.2 生物浮岛技术

2.2.1 生物浮岛概述

生物浮岛技术是模拟适合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在被污染水体中利用人工的栽培设施种植水生植物,构建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栖息地,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等多重作用净化水质的技术。生物浮岛一般由浮岛载体、基质和植物3部分组成。

生物浮岛的技术发展至今经历过三次技术革新,人们已逐步找到了既经济又环保的取代品。即园艺净水生物浮岛(挺水植物)、圈养式生物浮床(浮水植物)和组合式生物浮岛(分载体和植物的组合)。它们各有优缺点,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2.2.2 园艺净水生物浮岛(挺水植物)

园艺净水生物浮岛具有独特的通气孔,提高水体的表面复氧作用,时台阶式种植杯具有富氧段,即使在缺氧的黑臭水体中,水生植物仍然能正常生长。

2.2.3 圈养式生物浮床(浮水植物)

圈养式浮床(浮水植物)将传统生物浮岛的功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表明浮水植物(凤眼莲、金钱草、大漂、杉叶藻等)生长及繁殖能力极强,比如凤眼莲聚集生物量的能力是花叶美人蕉的8倍,吸收氮的能力是花叶美人蕉的6倍。但由于浮水植物由于繁殖失控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被误解为“公害”植物,最近这些理解逐渐被正名了。太湖正在实施的万亩凤眼莲工程,滇池的大规模围养经验,证明浮水植物是生态净水的最佳选择之一。

3 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3.1 微生物制剂技术

3.1.1 微生物制剂概述

微生物制剂技术,其核心是将治理对象水体的“土著微生物”,通过实验室筛选,驯化并扩大培养,组成数量巨大、种类齐全、“粗生”的微生物种群,重新投入水体中,加强水体内净化水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投入的优势菌群相互协同作用,形成一条消除底泥、净化水质的生态反应链,达到快速消除底泥,净化水质的目的。

选育高效菌株经过人工干预制成微生物复合制剂处理污染水体。其过程以酶促反应为基础,通过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特殊蛋白质作为催化剂,净化污水、分解淤泥、消除恶臭。

3.1.2 微生物制剂技术的特点

1.针对性强,标本兼治

造成河涌黑臭的污染源是底泥,只有除泥才能治本。

2.除泥速度快

通过投放的优势菌和补充碳源,在特制的曝气机作用下,使优势菌和碳源能够充分进入底泥中,发挥优势菌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在2个月内使底泥快速减少,底泥厚度为处理前的20%左右。

3.河涌水质明显好转,水体透明度高

4.维持时间长

在取得除泥的效果后,通过继续投放优势菌群和必要曝气等措施,对河涌持续保养,及时消除每天在累积的污泥,做到长时间维持除泥成果。打破了传统的“清淤-污泥沉积-清淤”怪圈,彻底解决了河涌污泥和水体反复黑臭难题。

3.2 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

3.2.1 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概况

景^生态系统指景观水体的生态系统。属静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水流动性小或不流动,底部沉积物较多,水温、溶解氧、二氧化碳、营养盐类等分层现象明显;湖泊生物群落比较丰富多样,分层与分带明显。水生植物有挺水、漂浮、沉水植物;植物物上生活各种水生昆虫及螺类等;浅水层中生活各种浮游生物及鱼类等;深水层有大量异养动物和嫌气性细菌;水体的各部分广泛分布各种微生物。各类水生生物群落之间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维持着特定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

3.2.2 景观水体生态系统恢复概述

景观水体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生态系统的重新建立是水体修复的关键。人工湿地、生态浮床、优势菌种的应用和水下生态系统的重新构建等都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采用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组合,进行污染水环境治理具有工艺简单,对污染位点的干扰、破坏小、见效快、降解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势,也被认为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4 结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被污染水体的治理也势在必行。采用工业和工程措施进行修复具有速度快、治理效果明显等优势,但同时高耗能,高投入与二次污染制约着工业工程手段的利用。

采用生物修复技术,虽然在速度上和短期效益上与工业工程手段存在差异,但由于无二次污染,治理的彻底性注定了生物修复的长期可行性。在生物修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入生物的安全性,从生态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避免造成生物入侵。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湖泊污染水体,应根据当地自然与生物状况,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案。

景观水体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生态系统的重新建立是水体修复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潘伟斌,城区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J]四川环境,2005,24(5).

[2] 武琳慧,吴林林,黄民生等,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应用进展[J].净水技术.

第3篇

关键词:水质;生态;工程设计;自然处理;人工处理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Fengxian campus of th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water as an exampl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water quality, sediment, aquatic organisms, ripar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as to reduce the school in the water replacement cost, save cost and get better campus environment. The method can also be applied to other regional water improvement project.

Key words: water quality; ecology; engineering design; natural treatment; artificial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 Q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长期城市化与工业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河流生态系统修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城市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生态功能丧失现象严重[1]。近几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河流水生态治理与修复进行了深入研究,苏冬艳等人(2008年)对河流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2],刘辉等(2009年)提出了利用水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治理杭州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以水的自我调节为基础,遵从“道法自然”的自然依据,按照物质在自然界迁移、转化、流动与循环的规律,在少量人类辅助功能的帮助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与地方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相结合,使之相互联系成一个有机系统,促进良性循环,同步增加与兼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现状

2.1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1城市河道渠化破坏河道生态系统

天然的河流、湖泊、池塘是自然变迁和构造运动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开发活动,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开发建设强度大,对河道裁弯取直,修建水库和其他水利设施,以及开辟人工河道等,河道水生态系统自然属性遭受破坏,呈现出人工化、渠道化与规则化,水文流态受水利设施控制,且受到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或浆砌石结构的护坡影响,隔断了地下水与土壤的联系,导致水生态系统结构单一,恢复和缓冲能力减弱。

2.1.2城市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部分工业废水及大部分生活污水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致使部分区域的河流浮萍藻类生物的迅速生长,水体甚至呈现红褐色,墨绿色,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另外由于人类保护水生态环境意识较薄弱,随手向河内丢弃垃圾等,导致部分河段水面杂物漂浮、蚊蝇孳生。据统计,中国80%的城市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流经城市段的江河水质都劣于Ⅲ类水,河中生物基本绝迹,河流的生态功能恶化[3]。

2.1.3城市河道淤积严重

受到不恰当的城市开发的影响,使许多河流的河道变窄,河网被分割,城市建设中废物倾倒使河床越来越高,并且政府有关部门不重视河道清淤工作,没有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致使部分河道淤积严重,不但影响了河道水质,也严重影响了河流本身所具有的泄洪功能,加剧了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2.2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全国各地河道整治资料进行查阅发现,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河道水质治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利用水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的重视,现如今河道的主要整治措施还是截污纳管、生活污水处理和底泥疏浚;一些地方虽然在整治方案中都强调了生态治水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技术上缺乏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措施;在利用生态技术修复河道水生态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许多设计者对于河流的生态修复纯粹是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河道的基本情况及其功能定位。

2.3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的一般修复方法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符合科学,更要讲究实效。按照水生态系统的理论,结合全国河道、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情况的分析,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具体处理方法及其相应的特点见下表(表1):

表1环境修复技术及其特点

3.工程实例

3.1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河域概况

由于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校内所有水域均流通,故以中心河的水质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对全校水质进行估计。

(1)中心河及其排水口现状

图1为中心河的卫星图,从西面起第一座桥设为桥①(玉兰前),第二座桥(三教前)设为桥②,东面起第一座桥为桥③。相关数据如下(表2):

图1中心河的卫星图

表2中心河现状相关数据

根据实地调查,大中型排水口个数及分布如图所示,小型排水口分布如下:

桥①以西,北岸有小型排水口7个,南岸有小型排水口6个。桥①―桥②,北岸有小型排水口16个;南岸无小型排水口。桥②―桥③,北岸有小型排水口14个,5个小型排水口。桥③以东,北岸有小型排水口13个;南岸有小型排水口10个。

(2)中心河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012年7月对中心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其水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初步了解如下:

桥①至桥③的区域,湖水基本清澈,能见度较高,有鱼、虾等水生生物。桥③以东,湖水稍有浑浊,东墙周围湖水能见度低,总体流动性较小,湖水泛绿,河岸边缘及角落有浮游类植物。桥①以西区域水质情况较差。湖水呈青绿色,部分区域有轻微乳白色,湖水能见度河岸边缘大型排水口处有浮沫以及少量的上层浮油,大部分区域水质混浊,能见度低,水生生物稀少。中心河河岸由水泥石块砌筑,水域底部淤泥较厚。综上,预估中心河富营养化情况比较严重。

3.2水环境试验与监测

在2011年10月起对四个河段(为方便起见,在下文,桥①以西命名为#1,桥①―桥②命名为#2,桥②―桥③命名为#3,桥③以东命名为#4)进行为期1年的采样。因分析水域生态环境现状得出本河段富营养化情况严重,故拟测试pH、水温、DO、COD、BOD5、NH3-N,6项指标来评估富营养化情况,并对未来形成治理方案提供依据。测定方法如下[4][5]:

表3 水环境测定方法

(1)关于中心河水温T的监测值分析

从图2中可看出中心湖的水温分布均匀,4个监测点只有较小偏差,同时最高水温为#2处的28.5℃,7月; 且1月份水温均低于5℃,与上海市的气温变化同步。由于缺少近十年的当月平均水温,无法对其级别定位,仅从一年的数据观察看,水温指标满足IV类水标准要求。

(2)关于中心河pH值监测值的分析

从图3中看出PH值的变化范围为6.31~7.54,其中5月至10月呈弱碱性, 11月至4月显弱酸性,其PH值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最高水温相对应。中心河的酸碱度基本满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但1月份测得的酸碱度超过了标准。河水的PH值是河水及其水域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河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并不取决于水分子的离解,而主要取决于河水中各种负离子,例如碳酸根、碳酸氢根、二氧化碳的对比关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由于藻类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致使水中氢离子减少而导致PH值升高,呈现PH值随藻类生长而显著增高趋势[6] 。

图2 中心河水温T监测值 图3中心河PH值监测值

(3)关于中心河溶解氧DO监测值的分析

从图4中可知,中心河水体中溶解氧最小值是1.6mg/L,最大值是3.78mg/L。除了7月至8月溶氧量值低于标准外,#1处溶氧量值从5月至8月间亦低于标准值,此处根据实际调查确是存在严重的富营养化以及严重的污水排放情况。洁净水体中的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如果水体受到有机物质和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会低于饱和值,尤其当藻类在水面形成遮光阻气层时,影响大气氧和水中氧的正常平衡以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会使低层溶解氧大幅度降低,甚至趋于零值。此时将会导致厌氧微生物繁殖、水质恶化。

(4)中心河生化需氧量监测值的分析

从图5中可看出中心河生化需氧量的变化范围是23mg/L~47mg/L, 明显高于IV类水体的生化需氧量标准值。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污染物越多。

图4中心河溶解氧DO监测值 图5中心河生化需氧量监测值

(5)中心河化学需氧量监测值的分析

如图6中所示,中心河重铬酸钾指数较高,变化范围为62mg/L~110mg/L,最大值出现在6月的#1处。重铬酸钾指数是表征水体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水质参数。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由于浮游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生成了大量的有机体,使水体的化学耗氧量明显增高。5月至7月间,中心河的重铬酸钾指数足以体现。

(7)中心河氮氨含量监测值的分析

如图7所示,中心河氮氮浓度都较高。最大偏差为1.96mg/L。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1月。氮氨浓度较高时必然会导致水域的富营养化。中心湖氮氨变化范围为1.85~4.97mg/L。达到标准值仅为#3处的1,2,11,12月数据以及#2处的1月数据。且#1处的数据均高于其它监测点的数据,可见#1处的富营养化最为严重。

可见对中心湖进行整治规划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

图6中心河化学需氧量监测值图7中心河氨氮含量监测值

3.3水生态环境修复

中心河是贯穿上师大奉贤校区,与新农河和月亮湖等其他水域连通,因此它不仅和其他水体一起调节了局部气候,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导致目前中心湖富营养化程度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因此有必要对该河流进行治理,并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已到达彻底修复河道水生态系统的目的。

3.3.1处理河流底部沉积物

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 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7]。底泥疏浚与覆盖技术是河流污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可以较大程度的消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而解决内源释放而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并为后续的生物技术介入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条件。通过挖泥疏浚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8]。

3.3.2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水体中的藻类除受营养物质的控制外,也受到浮游动物和鱼类的控制。因此,可以通过放养浮游动物和鱼类来达到改善区域性水水质的目的。常用于摄食藻类的鱼类有螺蛳、鲢鱼、鳙鱼、鲫鱼等。根据调查,蚌类可以将水中悬浮的藻类及有机碎屑滤食;螺蛳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浮物质絮凝;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绿藻类物质。我国的谢平、刘健康等(1999年)提出旨在控制蓝藻水华的非经典生物操纵法[9]可供参考。

3.3.3河道补水

可通过增加水利设施并加以调控,引入上游或者附近水源,加快水流速度等。既补充河道水量,又可以冲刷稀释污染水域,置换死水区的河水,使河流由厌氧状态变为好氧,在短时期内降低水体的污染负荷,改善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8]。

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中心河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4.结论与建议

相较于化学修复法的易造成二次污染和物理修复法的治标不治本,生物生态修复法具有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的特点。近年来这种技术发展很快,在国外已经达到工程实用化的程度,并且积累了系列观测数据。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中心河水质监测与相应的修复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交疏挖底泥处理法,水生动物修复和河道补水法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不仅可以节约财力,更可以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自然自我修复和净化的能力改善水质。

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是一个营养库,单独采用水生动物修复或河道补水法,很难在短期内有效改变河道水质,所以定期清理河流底部沉积物是必须的。

在水域内放置生态浮床,并放养摄食藻类的鱼类等,以构成生物链。以达到在修复水质的同时增加河域的观赏性的目的。

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通过加强截污纳管建设,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从而从源头上根治水生态污染状况。

参考文献

[1]曾勇,赵彦伟,杨志峰,等.北京北环水系生态修复方案优选[J],生态学杂志,2008,28(8),

1450-1454.

[2]苏冬艳,崔俊华,晁聪,等. 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56-60.

[3]杨士弘.城镇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3-133.

[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对中心河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规定的IV类水标准.

[6]张勇.城市浅水景观湖水质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7]张镇,刘桂民. 当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进展及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10),

50-52.

第4篇

1、引言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环境和灾害问题,尤其是作为我国能源支柱的煤炭开采,近年来随着产量的迅猛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更为凸出。环境对煤矿开采及经济效益既能起到促进作用,破坏后又容易起制约作用。只有正确的使用好这把双刃剑,才能实现环境和煤矿效益的双赢。

2、煤矿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煤矿资源开发要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露天开采必须剥离煤层上覆的土层和岩层,使原来生长在这些土层表面的生物遭到破坏,还将影响矿坑周围动植物的生长。井工开采将造成地面变形、沉陷,对农田、道路、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产生危害和破坏。在煤炭开发、加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煤泥、排土场的土石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对地表下面及附近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2)煤矿开采产生的塌陷对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往往会造成大范围的地面塌陷,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生物生存条件,导致生物量的减少,环境总适宜性降低:也破坏了人文社会环境,改变地表径流和供排水系统及水土养分流失;同时造成地表建筑物变形倒塌,地面防灭火管线的破坏,道路水体的破坏,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3)煤矿三废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煤矿生产三废是指废石、废水、废气。废石是指煤矸石,主要来源于岩巷,半煤岩巷硐室掘进和采场局部冒顶、煤层中的夹矸等。废水主要是采矿废水,由于地下有含水层,开采中就会产生污水,污水通过水泵排出地面就会造成水污染。废气以采矿废气为主,如以甲烷为主的芳香烃可燃气体和二氧化碳、氮气等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中毒性气体。这些废气物质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4)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大范围的地表塌陷,改变地表径流和供排水系统。一方面含水层中的水德流失和泄露破坏了水体结构,降低了地表水位标高如山西五阳煤矿周围十多个村范围内地下水位降低了3—8米,影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起土地荒漠化甚至气候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矿山开采以及煤炭的洗选加工所产生的废水排放,不仅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如宁夏大武口洗煤厂煤泥池中沉淀后的废水漫流排放,形成约2平方千米的煤泥沼泽,悬浮物含量高达10-30克每升。另外矿山酸性水不仅污染地表水,而且可能通过地下井巷或岩层的裂隙污染地下水。

(5)矿山动力地质问题。采掘工程活动可能诱发一些动力地质现象,比如冲击地压、岩爆、矿震、岩土工程失稳、泥石流、突水等。1949年以来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煤矿单大型突水就有1200多次,其中淹井250多次,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

3、改善煤矿开采对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1)减沉开采技术。由于主关键层对地表移动过程起控制作用,主关键层的破坏将导致地表快速下沉,因而通过主关键层控制地表沉陷,形成条带煤柱—上覆岩层—主关键层的建构体系来控制地表沉陷,即煤矿充填开采技术。

(2)矸石处理。减少排矸和进行矸石利用是降低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通过优化巷道布置,多开煤巷少开岩巷,开发煤巷护巷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矸石量,。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岩石巷道的开掘不可避免,处理好矸石利用是根本途径,含碳量高的矸石可用于矸石发电,含碳量低得可用于建筑材料,复垦回填材料等,对于不宜在地面使用的矸石,可用于地下采空区的填充。

(3)煤与瓦斯共同开采。瓦斯既是矿井有害气体,也是洁净能源,因此该该使其资源化。其技术途径有:采前抽采即所谓的先抽后采;煤与瓦斯共采即煤炭钢开始开采后大量瓦斯在采空区释放,形成煤与瓦斯共采体系;废弃矿井抽采瓦斯,鉴于废弃矿井煤层经过采动而充满瓦斯,因而可以利用岩体内裂隙场分布钻孔抽采瓦斯;回风井回收瓦斯。

(4)保水开采。保水开采是煤炭生产中水资源破坏问题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煤炭开采是对地下水资源人为疏干排水过程,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形成自然疏干过程。地下水位能否恢复,决定于上覆岩层中是否有可再生的隔水层,揭示导水层裂隙形成规律和隔水层的稳定性是实现保水开采的基础。

(5)气化和液化开采。煤炭地下气化和液化开采是不将煤炭采出地面,而是让其在地下有控制的反应,形成可燃的气体或液体。对于难以回收的煤柱、低品位煤、难采煤层就可大量使用气化和液化技术实验。

4、结论

煤矿开采中合理的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使煤矿开采和环境优化协调发展,如煤矸石发电及解决了矸石山占用土地的问题,又能充分利用资源;抽出的瓦斯既有效节省能源开支,又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为,信晓东,李玲。煤矿开采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煤矿安全2010(2)。

2、赵娟,李新平,郭晋平。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文献综述。山西林业科技2008(1)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水源地 集水区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在供水水源地集水区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确保了下游用水的水质和水量。但是,由于补偿机制不健全,集水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均受到限制。通过分析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给出了生态补偿的合理定义,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岗南、黄壁庄水库集水区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1 引言

我国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更为严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面对水资源危机,许多城市开始开发利用上游流域的地表水作为新的供水水源。河北省石家庄市规划区内地下水已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近年来,已经将其上游岗南、黄壁庄水库的水作为城市的供水水源地。由于水库的用户的改变,城市用水的水质标准、供水保证率等因素都要有相应的提高。因此,对水库上游集水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所谓集水区,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水体一定地点以上天然排水所汇集的地区,而水源地集水区系指引水口以上流域边界内所涵盖的地区,即其流域面积。

在我国,水源地集水区往往是社会经济亟待发展的区域。一般来讲,集水区的发展,往往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先污染后治理,即常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区域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却是以牺牲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第二种是限制发展,即集水区服从于上级政府或流域机构的总体规划,增大生态保护方面的经济和非经济投入,保持优良的生态与环境,但是由于投入区与收益区不一致,上游的投入无法得到相应回报,最终导致上游投入区与下游收益区经济收入差异增大,上游地区由于经济实力薄弱而使生态保护难以为继。可见,两种方式均不利于全流域的健康发展。

因此,集水区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即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用水户对集水区给予补偿,以保证集水区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整个流域的和谐发展。

2 生态补偿理论综述

2.1 生态补偿理论的发展过程

生态补偿(Ecological Campensation)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可以追溯到德国和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所采取的一些政策。

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在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方面较多,已经出台的生态补偿有关的法律法规中,以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法规最多,也日臻完善。但是,水源地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却仍很欠缺,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仍需克服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人们可以免费使用的传统观念。

从发展的轨迹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文献中,生态补偿通常是生态环境加害者付出赔偿的代名词,而9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补偿则更多地指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者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到今天生态补偿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对环境负面影响的一种补偿,它还包括对环境正面效益的补偿,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策、规划、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2.2 生态补偿的定义

生态补偿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态补偿指的是对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该包括对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供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有不少定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Cuperus将生态补偿定义为“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这些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刘玉龙将生态补偿定义为“国家对流域生态保护区内因致力于生态与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居民在资金、技术和实物上的补偿及政策上的优惠等,同时还只因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外部性,流域生态保护净收益区对保护区致力于生态与环境保护各方面投入的分担”。杜群将生态补偿定义为“对生态环境保护者、建设者的财政转移、物质性惠益给付的补偿机制”。

上述定义基本上将生态补偿的目的定位于保护生态,采取的方式也是仅仅为经济方面的补偿,属于狭义的范畴。但是,受补偿区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生态补偿的终极目的。

针对水源地集水区生态补偿问题,笔者在此提出生态补偿的定义为:生态补偿是由生态受益方对生态保护方所进行的补偿,其目的是确保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补偿的具体方式包括经济补偿、政策补偿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相关活动。从这个定义来看,生态补偿不仅仅是从生态问题,更是社会和经济问题,目的是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利用。生态补偿应集中体现为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和法规、行政措施以及相关的社会活动,对已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丧失自我反馈机制和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的反哺和调节机能的恢复,确保该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补偿,其结果是有利于全社会的。

2.3 生态补偿的内涵

从内涵上来看,生态补偿包括使用补偿、受益补偿和损害补偿。使用补偿指的是使用生态环境但是没有造成破坏而支付的补偿,如从生态环境中获得的景观、娱乐等享受而支付的补偿;受益补偿指的是从其他人或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行动中获得收益而支付的补偿,如生态保护收益区向保护区支付的补偿;损害补偿指的是从事对环境有害的活动而支付的补偿,如为了恢复开发矿产资源或修建建设项目破坏的生态环境而支付的补偿。

从补偿的目的来看,生态补偿包括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对经济发展的补偿和对社会政治的补偿。对生态环境补偿的目的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补偿的目的是保持受补偿区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对社会政治补偿的目的是保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内的和谐及均衡发展是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

2.4 生态补偿的难点

生态补偿中,最关键问题是确定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确定补偿的强度以及确定补偿的方式和途径。

根据笔者的定义,补偿的主体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而客体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者。就集水区而言,补偿的主体为下游的水源使用者,补偿的客体为水源地集水区内发展受限和进行集水区治理的上游居民。

补偿的强度可以通过机会成本、生态价值和协商来确定。其实,生态补偿问题的实质就是接受补偿的意愿和支付补偿 的意愿之间的协商平衡问题。因此,采用谈判的形式达成协议补偿要比感觉理论价值估算确定补偿的标准更加可取。

补偿的方式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为资金补偿。此外,项目转移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即将收益方的相关项目转移到保护方,以此促进保护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项目所有人为生态受益方,有助于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也可实现对生态保护方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进行相应的补偿。

采用谈判方式不仅可以确定补偿强度,也可以确定补偿方式。一般由上游地区根据其在生态保护中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投入+合理收益向下游提出补偿要求,下游生态收益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流域生态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与上游进行协商谈判,最终确定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2.5 生态补偿的原则

生态补偿需要通过制度设计,通过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解决好生态产品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行为,激励公共物品的足额提供,并鼓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最终达到流域的和谐。

2.5.1 受益者补偿原则

在生态补偿中,如果无法确定明确的受益者,一般由政府负责补偿。在水源地集水区保护中,受益者容易确定,应由水源的使用者进行补偿。

2.5.2 保护者受益原则

为了消除搭便车行为所导致的公共物品受损,就需要对保护者进行补偿。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保护生态就变成了一种工作,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2.5.3 区域和谐发展原则

生态补偿并非劫富济贫,而是为了通过生态补偿,将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上下游共同保护生态,最终达到流域的和谐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5.4 可承受原则

在确定下游用水区向上游供水渠补偿时,需要考虑到下游用水户的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补偿范围,并采取低价介入、逐步提高的方法。

转贴于

2.5.5 重造血轻补血原则

生态补偿基金应该注重造血功能,将资金用于供水区的可持续发展,杜绝简单的资金补偿形式。

3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目前,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经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资源有偿使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3.1 经济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简单而言,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于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题范围的利害影响。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把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由行为人承担外部不经济性所造成的后果。由于环境具有的无排他性和无排斥性,就是环境资源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要消除生态资源的外部性特征,就必须把它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为了将外部性内部化。

3.2 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公共产品指的是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并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一种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这两个特性往往会导致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公共的悲剧”和“搭便车”两种行为。从特征上来看,生态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物品,如果不进行生态补偿的话,生态资源也将会发生公共的悲剧,或者搭便车行为,最终导致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3.3 资源有偿使用理论

生态系统是一种资源,也是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之一。因而这种生态服务或者说价值的载体便是“生态资本”。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生态资源已经不单纯的是一种自然资源,而成为人类改造过的自然资源,所以,生态资本就成为了人造自然资产。由于生态资源具有价值,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等价交换原则,使用生态资源理应进行生态补偿。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平性原则,即人类平等的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的享有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效益。世代平等的发展理论强调,全球每一个时期的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因此,生态保护区为了环境免遭污染而被迫放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会,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不能为了保障受益方的发展权而剥夺生态保护方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如果需要一方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受益方必须进行补偿,以保障生态保护方可持续发展的权利。

4 岗黄水库集水区生态补偿实例分析

4.1 岗黄集水区概况

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上游集水区属于滹沱河流域,位于北纬38°09′—38°45′,东经113°31′—114°15′。该流域在岗黄水库上游范围内包括平山、鹿泉、灵寿和井陉四个县市。是石家庄市水源地和一级水源保护区。

项目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相对来说,第一、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但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农业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农村副业发展相对薄弱。现状第二产业以二类、三类工业为主,经济效益低而环境污染严重。即便是流域内较富裕的苏家庄乡和西柏坡镇,2004年这两个乡镇农村的总产值为6 87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 579万元,占总产值的37.5%;林果业产值589万元,占总产值的8.56%;牧业产值1 783万元,占总产值的25.93%;渔业产值1 926万元,占总产值的28%。人均年产值4 653元,人均年收入2 064元,农民生活水平依然比较低。

4.2 建立岗黄集水区补偿基金的设想

在项目区,可以考虑在水资源费中加入一定比例(10%)的资金作为补偿基金,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生态补偿,即通过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直接投入等治标措施来暂时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或者经由进行农业绿色基地建设、教育或基础设施投资、旅游业投资等治本措施返还给集水区的居民,以提高其自发进行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意愿。将生态补偿基金纳入水资源费,可以体现上游为保护水资源作努力的价值,在理论上合理,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目前石家庄市地表水厂并未满负荷运行,从岗南和黄壁庄水库的日取水量约为20万t左右,水资源费为0.355元/t。经统计,2004年全年从岗南和黄壁庄水库的取水量为5794.7万t,支付的水资源费为2 057万元。如果按水资源费的10%提取上游生态补偿基金的话,每年可获得205.7万元的资金用来进行生态补偿。并且随着石家庄市供水的结构转变,逐渐增加地表水的比例而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这部分费用将逐渐提高,当地表水厂进行满负荷运行时,即达到日产水量30万t后,生态补偿基金将达到389万元/a,这部分补偿基金将由水资源的最终用户负担。考虑到生态补偿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水资源费的比例偏低等情况,可以采取逐步调高生态补 偿基金的比例。建议在实行以后通过逐步调整,用5年的时间达到水资源费的50%,则补偿基金可以达到1 945万元。

生态补偿基金应该以治本的投入为主,即主要直接应用于集水区的居民,通过一定数额的人均生态补助以及集水区绿色经济发展项目补助这两种措施进行发放,以后者为主,鼓励集水区居民进行绿色经济发展。同时,小部分资金用来直接治理水环境。建议政府将生态补偿基金和扶贫基金以及农业补助合并进行使用。

4.3 用户承受能力分析

对于新增加的费用部分,可以摊入水资源成本,在水价上体现,由下游的用水户承担。对于水资源费的10%,即0.035 5元/m3的生态补偿费,以石家庄家庭用水月平均用量在10 t左右计算,家庭的月支出增加仅为0.355元,居民完全有能力支付,在实施上难度不大。对于企业来说,0.035 5元仅仅占水费1%左右的份额,也没有什么支付难度。

4.4 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

流域内进行生态补偿是一项新生事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立法机构、政府、用水户、上下游居民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多轮磋商后施行,不可一蹴而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立法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进行保障,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多方论证确定征收幅度和征收办法,需要接受补偿方严格经费的使用和汇报制度,还需要对公众进行广泛的宣传,使补偿者愿意为了保护生态和保证供水而支付补偿基金、受补偿者树立生态也是经济的观念。

5 结论

在生态补偿的实施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建立责任协议制度。在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要建立“环境责任协议制度,采用流域水质水量协议的模式,水源的使用者在水源地达到规定的水质和水量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补偿;如果水源地没有达到相应的目标,需要对水源使用者进行赔偿。

②监管补偿资金的使用。对补偿资金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可以借鉴基金等形式,对补偿基金的来源、使用和最终效果进行规划和评估,确保生态补偿基金的合理使用。

③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生态补偿中在不同的地区采用的方式不同,有的以政府为主导,有的以市场为主导,但政府与市场见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双方的作用。在大型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活动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小范围的生态补偿以市场为主。

第6篇

陆亚琴(1972- ),女,云南大姚人, 经济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与环境。

摘要:根据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关系,建立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评价的指标,选取2007年—2011年5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不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关键词: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

一、引言

1789年,马尔萨斯(Malthus)在其《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人口在无妨碍时有呈几何速率增加的倾向,这种倾向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会限制经济的增长[1]。这被认为是关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最早研究。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人类社会的增长由几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这其中包括不可再生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会因为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在某个时段达到极限[2]。他们的观点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关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1987年,世界环境与经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注入了富有活力的内容,使人们认识到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做到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调整消费结构,实现高效益,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4]。至此,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全球共识。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多,但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某一单一要素,研究区域较为狭小,多集中在某一特定省份或特定区域,且将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二者严重割舍开来。在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以及森林资源承载力等,譬如刘强等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力[5];刘传江等的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6]等等。在环境容量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旅游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方面,譬如木乐等的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华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7];董玉娇的重庆市大学城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人口发展规模关系的研究[8];坞彬等的深圳水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力评价[9]等等。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研究领域过于狭小与片面。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种类齐全,除了水能、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储量丰富以外,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新型资源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另外,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和水源保护的特殊地带,其生态环境是全国公共物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有利于打通东南亚、南亚、中亚以及欧亚大陆等国际通道。所以,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角度研究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关系,建立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评价的指标,选取2007年—2011年5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资源承载力是指某区域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条件下,资源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活动总量的能力和容量[10]。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下不受损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11]。一般而言,环境对外部影响有一定的反馈调节能力,因而能在一定限度内环境不会因人为活动影响而遭受破坏,但超过一定的限度后,这种功能就会急剧地受到损害,甚至被彻底破坏,环境的这种承受“限度”就是环境容量。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Ms﹒Gro Harlen Brundtland)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而是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保护资源与环境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提出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

首先,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它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极限。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在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发展,超出这个范围,经济的增长就是暂时的、短期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增长的极限条件,从量和质两方面限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方式。其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直限定在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限度内,那么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将得到保护与巩固,这将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使其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控制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容量范围内,否则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关系,建立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评价的指标,选取2007年—2011年5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所选取的西部地区是按照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西部地区的范围,即、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西部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分析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承载能力,主要是指一个区域内各项主要指标的人均资源的综合承载力,本文选取人均国土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能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四个指标进行分析。从表1、2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1年,西部地区人均国土面积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均有一定的波动。其中人均国土面积2008、2009、2011随着西部地区人口的相应增加而同比降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容易受到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波动较大;人均能源占有量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西部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生产、消费呈上升趋势,资源承载能力已经呈逆行发展趋势,不能完全适应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均耕地面积一方面受人口总数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政策密切相关,近五年来有一定的波动。

(二)西部地区的环境容量分析

环境容量是由诸多的环境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了大气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率达标率、受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四个因子进行分析。从表3、4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趋势较为平缓,从2006年到2010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重由86.5%上升到89.0%,与中东部地区相比,空气质量较优;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2006到2007年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4%,2008年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接近5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持续改善,但污染仍然相对严重。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较低,2010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32%,远远高出西部地区1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受灾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比例高达四成。综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环境容量形势严峻,一定要改变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益、高消耗、低产出”的生产方式,走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用发展度这个指标来衡量,它作为一个相对指标,从发展速度和质量两方面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传统的单纯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发展度融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年限、恩格尔系数、贫困率等指标。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与发展综合指数变化态势可以从表5、图1中看出来。

由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而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则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度与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呈负相关,这说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从2008年到2010年,西部地区环境容量指数变化较为平稳且呈缓慢上升趋势,资源承载力指数则呈缓慢下降趋势,这说明该时期经济发展是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来的,环境问题不是很突出。但从2011年开始,经济发展度急速增长,而环境容量指数与资源承载力指数急剧下降,这说明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

传统的发展观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经济增长和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不会枯竭。西部地区在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摆脱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资源观。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起步形式,而且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这决定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首先,改变对传统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减少资源浪费。在开采过程当中受技术条件的制约暂时不能开采的资源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保护,而且要提高回采率。其次,在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最后,注重资源产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对于矿产资源,应改变单一采掘业的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对资源产品的加工制造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就拿煤炭资源来说,不要仍停留在筛选、洗选、炼煤、发电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工业型煤、煤层气开发、水煤浆等新技术。

(二)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传统的发展观认为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在容量上也不会降低。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认识上的片面性,在西部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地区本来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后天的人为因素,使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大面积存在。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植树造林种草;在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牧区这四大牧区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避免过度放牧,减少牲畜数量;另一方面要在环境治理方面下功夫。西部地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近5年来持续改善,但工业废水达标率仍然远远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首先,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各行各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将落实工作做到位,对违规的企业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其次,提高各市场主体的环保意识,这其中包括企业和公民。最后,提高科技水平,努力研发新产品并以此来代替污染较重的产品的生产。

(三)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的西部地区,必须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产业政策、资源环境政策等。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对资源的节约和增值作用,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明确制定节能降耗的标准,用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资源使用,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国家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中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向西部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完善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政策。在经济发展的活动中进行资源环境评估,从源头上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尤其要对重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倘若评估结果显示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及时做好处理方案,若评估结果显示能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但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尚不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则应明令禁止该项目。(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04).

[2]彭水军,赖明勇,包群.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Z].北京:1987.

[4]齐中英.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转移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09).

[5]刘强,杨永德,姜兆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析水资源承载力[J].中国水利,2004,(03).

[6]刘传江,朱劲松.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04).

[7]木乐,严春艳,高华.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华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J].旅游纵览,2012,(12).

[8]董玉娇.重庆市大学城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人口发展规模关系的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s1).

[9]坞彬,车秀珍,陈晓丹等.深圳水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力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2,(08).

[10]余春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02).

第7篇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消毒副产物;联合消毒;饮用水质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1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6-0043-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6.021

清洁饮用水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根本要求,可是随着人类人口不断大量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开始不断扩增,导致生活饮用水日益短缺这个问题渐渐变得十分严峻起来。采用安全、高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根本前提。未来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既要保证对饮用水的消毒效果,也应该最大化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与投放,最大程度使得有害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得到减少。传统的饮用水消毒是氯消毒,始于19世纪初。它可以十分有效地杀灭水体中病原微生物,能够使人们感染伤寒、霍乱等水传播疾病的概率最大程度降低。可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消毒副产物不断被检出,THMs有致癌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因此氯消毒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同时氯消毒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病原体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于是其他消毒技术开始逐渐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主要包括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以及联合消毒法。

1 化学剂消毒法

1.1 ClO2消毒

由于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它对微生物的细胞壁有着十分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能够非常有效地将细胞内含硫基的酶给氧化,十分迅速地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进而阻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完成消毒杀菌的目的。近些年来,研究发现ClO2不仅能杀灭水中病毒、铁细菌、细菌、硫酸盐还原菌、藻类、真菌及浮游生物甚至包括抗逆性最强的芽孢,而且对新国标中的“两虫”(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也可以达到满意的灭活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美国自来水厂学习,在一些中小型自来水厂中应用ClO2来对饮用水进行灭菌杀毒处理。如果和氯消毒技术做比较的话,使用ClO2来消毒生活饮用水的时候,即使不太可能会产生卤乙酸、三卤甲烷等这种有强致癌作用的消毒副产物,但还是会生成氯酸盐、亚氯酸盐等这种无机的并且有毒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另外,ClO2不宜在水中保存和运输,一般采用现场制备的方式,对某些中小型水厂较为合适,但是对某些大型的水厂,因为人为投加ClO2的量很大,那么在现场制备ClO2的产量也随之相应不断增大,所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消毒就显得非常不合适。总之,我们不断地寻找ClO2既经济且适用的制备方法,它已经成为了相关研究的热点。

1.2 氯胺消毒

氯胺作为一种新型饮水消毒剂,其优点在于产生少量的三卤甲烷以及能维持很长时间的消毒效果。由于单独使用氯胺的消毒效果较差,往往采用联合应用将氯胺作为末端消毒剂来使用到生活饮用水的杀毒灭菌中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相对于饮用水中的游离的氯,氯胺在水体中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在饮用水体中保存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使得水体中能够保持一定量的余氯,这样能够防止水体再次受到污染。由于氯胺在消毒饮水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因此在我国不少水厂已经开始采用氯胺消毒工艺。

1.3 臭氧消毒

O3一直是属于非常高效的消毒剂的范畴,对各种各样的微生物都能够十分有效地杀死灭活,O3气体或者将它溶在水溶液中都会产生十分强大的杀灭许多微生物的作用,并且相对于有效氯而言,臭氧杀死多种微生物的速度要比其他消毒剂快且快数百倍。臭氧正是靠着它强大的氧化能力,不仅能够杀灭生活饮用水体中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包囊、芽孢,还能够破坏大部分微生物内部的有机物,同时臭氧还可以起到去臭、脱色作用。臭氧的消毒效果比氯消毒好太多了,如果控制水温越低,臭氧的消毒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臭氧消毒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O3气体的稳定性太差、水溶性十分小,对生活饮用水充分彻底地消毒后,无法在水体中保持余留量,并没有持续的杀菌灭毒效果;第二,臭氧被用作在生活饮用水中的消毒剂,虽然在杀菌灭毒过程中不会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但有很大的可能性它会在水体中生成溴酸盐、醛类和过氧化物等一类具有高度潜在危险和毒性的副产物,其中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位2B级潜在致癌物。臭氧在杀灭生活饮用水菌体的过程中,影响它产生和生产溴酸盐的因素复杂得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它不仅受到生活饮用水体中溴化物含量的重大影响,还会受到O3气体的浓度、接触生活饮用水体的时间、生活饮用水体的ORP电位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溴酸盐的产生。

1.4 NaClO消毒

NaClO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直接将其投加到生活饮用水中进行杀毒灭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可以避免Cl2投加到生活饮用水中所出现的审批问题,又可以避免投加二氧化氯到生活饮用水中时不可避免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因此次氯酸钠杀毒灭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投加非常方便、审批非常简单、较低的安全要求等许许多多的优点,从这方面看,次氯酸钠相对其他消毒剂而言,算是很好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替代方式。可是NaClO溶液也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随着放置空气中时间的延长,其消毒效果会越来越差。为了尽量解决NaClO的不稳定、易降解的特点,建议在现场制备使用此种方式时解决此问题。同时,NaClO如果和液氯方式进行对比,由于次氯酸钠的消毒灭菌原理与液氯杀毒灭菌原理基本相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次氯酸钠杀毒灭菌也会存在对“两虫”(包括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等杀毒效果非常差劲以及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问题,所以需要将其和其他消毒方法(紫外线等)进行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1.5 高铁酸盐消毒

高铁酸盐作为一种绿色、无机、多功能强氧化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它具有氧化、吸附、絮凝、杀菌、消毒等多功能性质,操作方便且杀菌力强。高铁酸盐在氧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还原产物Fe(OH)3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它作为助凝剂也是十分良好的。高铁酸盐在去除有害细菌和病毒的同时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重金属离子,因此高铁酸盐这种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多功能高效水处理药剂,在饮用水杀菌消毒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前景。

2 物理消毒方法

2.1 紫外线(UV)消毒

将紫外线消毒应用于生活饮用水杀毒灭菌,具有消毒十分彻底、快速、便捷并且不会污染生活饮用水质的优点,最重要的是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使用和维护的费用很低等。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量子的能量使与之接触的微生物体的核酸结构受到破坏,微生物最终失去复制以及繁殖的能力。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技术,具有无需化学药剂添加、无消毒副产物形成以及成本经济等优点,在水质净化领域中的使用方面是非常广泛且普遍的。

虽然对绝大多数的病原体来说,紫外线的消毒灭菌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到现在为止,市场上普遍的紫外消毒灭菌的系统都是为灯管浸没式,这种灯管存在下列非常普遍的问题:更换紫外灯管十分困难,石英的管壁需要经常的维护和清洗,紫外线利用的效率非常低,同时能耗很高,如果将紫外线直接浸没在水中,紫外灯中的汞不仅对环境,而且对人体的健康都存在很大潜在的威胁,因此一种高效且非常可靠的光纤传导紫外光消毒技术就出现在市场上。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光学聚焦系统将光源产生的紫外光汇聚于一点,然后通过石英光纤再将其导入水中,并在光纤散光点处均匀地透射,从而灭活水中生存的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灭菌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具有可持续性,不能绝对保证输送和配送水管网内各类微生物的灭活稳定性,所以通常需要联合常规消毒方式实现持续消毒效果。此外,生活饮用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机物COD及氨氮(NH3-N)都会在紫外线的传播过程中带来许许多多的干扰,进而十分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所以紫外线处理水要求水体具备很高的透明度。

2.2 超声波消毒

超声波辐射技术是一项非常好的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在浮游生物的灭活、过滤膜及陶瓷滤芯的清洗等方面已有应用。从相关文献得知,高频率超声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水体中的菌胶团解聚,然而对于细菌的灭活的效用并不是太好,低频率的超声波才真正地具备有消毒灭菌的效果,可是如果只想单纯地依靠超声波消毒,我们又会面临可能出现的能耗较高的问题。因此往往将超声波与紫外线联合应用进行消毒,这样不仅比单纯的超声波或紫外线消毒工艺节约能耗,而且能产生很好消毒效果。

2.3 TiO2光催化消毒技术

TiO2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参与到生活饮用水体中的各种化学反应,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能够将绝大多数水体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且最终将其矿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小分子。此外,TiO2光催化消毒技术具有很大的杀菌消毒的功效,TiO2作为催化剂本身不会溶解于水,没有毒性,且不会对生活饮用水体产生污染,非常适用在饮用水方面进行消毒灭菌。近些年,正是由于TiO2光催化消毒技术在其性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光催化杀毒灭菌机理及TiO2在生活饮用水消毒灭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所以TiO2光催化消毒技术逐渐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2.4 膜消毒

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技术。它去除水中杂质的主要原理是机械筛分,膜技术应用于饮水消毒具有水质优良、操作简单、占地小等优点,已成为人们提高水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国外,膜技术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研究十分多且复杂,用膜对病毒、致病细菌以及贾第虫和隐孢子虫这“两虫”消毒灭菌,能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3 联合消毒方式

3.1 “紫外线+氯(氯胺)”联合消毒

在饮用水处理中,紫外线消毒对微生物灭活特性与氯(氯胺)消毒相比较是正好相反的。其中紫外线对原生动物和细菌的灭活效果最好,而氯消毒则是对大多数的病毒和细菌灭活效果最好,可是对“两虫”(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效果较差。因此采用“液氯和紫外线(氯胺)”联合的消毒灭菌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实现新国标里面对病原微生物指标控制的要求,还可以为生活饮用水提供很多级别的灭菌消毒的安全保障。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紫外线对各类水体中微生物灭活效率很高,因此我们通常利用这一特点,在最开始的净水工艺流程中,我们就是采用紫外线消毒灭菌来作为消毒的主工艺,必须充分保证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随之仅使用少量余氯就可以非常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复活,不仅可有效减少后续氯的投加使用量,从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紫外线与氯(氯胺)消毒工艺相结合,将会对处理饮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紫外线+超声波+氯(氯胺)联合消毒

超声波和紫外线联合起来对水体进行消毒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会优于这二者单独作用于生活饮用水中的消毒效果,如果单独采用超声波进行预处理,我们可以将水中比较大粒径的悬浮颗粒和菌胶团进行彻底击碎、完全分散。我们在紫外线消毒的过程中,紫外线也将能够更容易接触到各类微生物及悬浮颗粒,从而可以不断加强紫外线的杀菌灭菌的效果,提高紫外线的消毒效率。如果我们采用超声波对水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处理,我们只会需要很短的辐射时间就能把紫外线的消除效率进行显著地提高,同时所用的能耗并没有增加太多,因此我们将超声波与紫外线进行联合作用。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减少末端投加消毒剂(液氯或氯胺)所产生消毒副产物带来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水体中微生物的复生现象,从而满足新国标中对病原微生物指标严格控制的要求。这种杀菌消毒技术在国内某些企业中正在被研究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

成果。

除了以上消毒技术,还有高级氧化技术、水力空化、银法+紫外、磁化法、静电法、微电解法等新型消毒技术,这些新型消毒技术的研究大多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规模化的应用实验研究。由于饮用水消毒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开发发展新的消毒技术还需要长期的应用研究。

4 展望

今天我们身处全世界在进行城市化这个庞大的背景之下,因为我们人类现在十分关注环境与安全方面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当人们面临用消毒剂处理饮用水问题时,人们不仅对化学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且对政府监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相对于国外的饮用水质来说,不仅更为复杂,而且处理起来更加困难,最重要的是和国情与发达国家相比,现在我国的经济状况和他们有着非常庞大的差距,这也导致我国在供水方面和排水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国内目前还没有研究出一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要求的消毒杀菌剂,我们只能按照消毒的对象和消毒目的来进一步确认选择不仅经济且适用的消毒剂。每一种消毒技术都存在优点和缺点,我们知道传统的消毒工艺需要改进,那么生活饮用水联合消毒的工艺就值得大量推广和应用,如紫外线-氯(氯胺)消毒工艺等。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应该花大力去开发新型的消毒技术以及物美价廉性价比更高的新型消毒剂,之后再结合我们国家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还有最重要的经济状况也必须考虑其中,第一步就是将消毒工艺进行不断地优化,在保证水的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量降低和减少最后一道消毒工艺的处理污染负荷,切实地缩小和降低运行成本,以便获得最好的处理效果,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最优质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 费春楠.饮水消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6).

[2] 仝重臣,员建,苑宏英,等.饮用水处理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代乙酸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12,31(2).

[3] 赵建莉,王龙.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去除途径[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1).

[4] 赵玉丽,李杏放.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J].环境化学,2011,30(1).

[5] Jin-long Z,Fu-yi C,et al.Removal effect on Mesocyclops Zeukarti and mutageni city with chlorine dioxid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6,18(5).

[6] 代园园,员建,苑宏英,等.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1,30(1).

[7] 何文杰.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 袁波祥,陈莎,杨圣杰,等.臭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25(6).

[9] YNGARD R,DAMRONGSIRI S,OSATHAPHAN K,et al.Ferrate(Ⅵ)oxidation of zinc-cyanide complex[J].Chemosphere,2007,(69).

[10] 周有福.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家用净水器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6).

[11] 杨辉.饮用水紫外线消毒研究与应用进展[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12] 陆钢.光纤传导紫外消毒工艺及其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3] 张光明,常爱敏,张盼月.超声波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4] 罗凡,董滨,何群彪.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2F).

[15] Mills A,Dabis R H,Worsely D,et al.Water purification by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J].Chem Soc Review,1993,23(2).

[16] 李阳阳,高剑.膜技术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5).

[17] 李崇善,郭明,马成雄.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发展研究[J].甘肃科技,2012,28(21).

[18] Toben B,Uwe N.Improved wastewater disinfection by ultrasonic pre-treatment[J].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