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9 14:38:23
导语:在规模经济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各乡镇党委,各街道(管委会)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各直属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
按照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经纪委研究,决定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及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以及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督查内容
1.2018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的清查及整改情况;
2.对“”隐形变异的9类问题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3. 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以及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
4.巡视巡察反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整改情况。
二、督查方式
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问等方式进行。
三、督查时间
督查考核时间:2019年10月22日至10月25日(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四、督查考核组成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商科类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76-02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内容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雏形。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使用探究教学方法。杜威之前,教育者认为教育的过程无非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学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颠覆了这种思想,认为“科学不仅是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在循环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他主张教师应当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综上所述,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以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从某一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得到尝试性结论,再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对结论进行检验,最终得到知识。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技能、培养了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能力。
2.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环节。在探究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六步”教学法:现象观察问题设定提出猜想逻辑推理检验假设得到结论。
(1)第一环节:现象观察。某个自然、社会现象的引出。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和背景知识的差异性会导致学生对同一个现象从众多角度思考。
(2)第二环节:问题设定。在对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一个与目标知识相关的问题。学生对同一个现象可能会提出很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与任务内容和目标知识高度相关的具体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到正确的路径上。
(3)第三环节:提出猜想。教师限定了具体问题后,学生会对限定性问题提出各种答案的猜想,每一个猜想都是对具体问题的尝试性解决途径。众多的猜想中,不乏有一些非常荒谬的猜想出现。这是一种头脑风暴法。
(4)逻辑推理。有些猜想正好是问题的答案,有些则不是。众多的猜想可以一一进行论证,运用演绎、归纳、试验等方法对猜想进行论证。
(5)得到结论。经过逻辑推理后,得到结论。
(6)检验结论。通过查询数据和更多案例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结论就是目标知识。一般说来,商科类课程知识结论的检验只能借助经验数据和客观现实,基本不能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检验。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商科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以商科类课程中的“规模经济”知识点为例,运用六步探究式教学法,结合自身经验,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对于规模经济,要向学生传递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第一,规模经济的定义;第二,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第三,规模经济的边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遵循的路径是:先到多媒体上演示规模经济的定义,略作解释后,再演示规模经济的图形。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后,最后指出规模经济存在一定的边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在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听过之后,如水过地皮湿,不出几天就忘得干干净净,教学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现在来看看笔者运用的探究式教学法。笔者的教学环节是:
第一步,素材展示(现象呈现)。先在多媒体上演示一段关于海尔集团产量变化、成本变化和效益变迁的素材,让学生阅读素材1分钟。
第二步,请同学们针对素材提出一系列问题。由于角度不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不相同。典型的问题包括:海尔为什么如此成功?海尔的成本为什么会下降?海尔的产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等。事实表明,大多数同学找不到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不会从两者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据此,笔者会及时提醒: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个包含产量和成本两者在内的问题?经提醒后,很多同学顺藤摸瓜,提出一组问题:海尔集团的产量在不断增加,而平均成本在不断下降,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这种现象会不会永无止境?到此,三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合知识点的问题被提出。
第三步,提出猜想。针对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各种猜想。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指出:“一般说来,随着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产量数量的提高,平均成本会不断下降。经济学把这种现象叫做‘规模经济’”。从本质上讲,教师的提炼是对“现象规律”做出的猜想。教师在现象分析和问题呈现的基础上,给“规模经济”下定义,水到渠成,效果远非直接演示规模经济的内涵所能比拟。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现象?”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分工、营销渠道、管理费用分担等很多角度提出猜想。教师把代表性的猜想汇集起来。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的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做肯定回答与否定回答的人都有。
第四步,逻辑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猜想一一进行辩证思考。教师以分工、营销渠道和管理费用分担为引子,分别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例如,关于分工能带来规模效益的猜想,教师追问同学们:“分工导致规模经济的内在逻辑在哪里?”同学们会回答:“如果企业大规模生产,则工人可以实现专业化生产,从事某项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关于营销渠道产生规模经济的猜想,同学们会回答:“只有当产量大了,企业才可能去开辟更多的营销渠道,当有效的营销渠道打通以后,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会急剧下降,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关于其他原因的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做类似的回答。关于规模是否存在边界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规模大了会出现哪些典型棘手的问题?同学们会回答:规模一旦太大,总经理的指令可能不会及时到达下级层次中,政令不通,产生管理臃肿的问题。
第五步,得出结论。在第四步的基础上,教师提炼和升华同学们的观点,得到结论: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规模扩大和产量提高而不断下降的现象,产生规模经济的具体原因包括分工效率的提升、营销渠道的共享、管理费用的分担、原材料购买、垄断地位的确立、高科技机器设备的使用等。但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规模太大,会导致管理困难,组织成本太高。
第六步,检验结论。为了检验规模经济原理的正确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更多公司的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更多的经济现象。
三、商科类课程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在商科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1.问题引导者。探究式教学非常注重问题引导,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指向灯。在商科类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之一是成为问题引导者。教师不应该直接将原理内容开门见山地摆在学生面前,而是应该设计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问,引导学生做多角度的回答,将学生的思路引向原理路径上,最终回归到原理。如对规模经济原理的讲述,如果平铺直叙“什么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演化规律是什么?”,那教学效果必定不佳,学生一定不会形成深刻的印象。作为问题引导者,教师应该善于创造问题情境。如果情境创造不到位,学生无法提出问题,思想的阀门便无法打开。
2.结论归纳者。归纳结论是问题引导的后续动作,也是提问环节的最终归宿。谁归纳结论更好?我们固然不能否定学生在结论归纳中的主体地位,但更不能忽视教师在该环节的引导地位。学生归纳结论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果停留在该环节,效果并不理想。拿商科类课程规模经济原理知识点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哪些因素最终导致规模经济的产生呢?”学生可能会从分工、销售、管理等方面提出自身的看法,但这些看法肯定存在不全面、不深刻、不系统等缺陷。据此,教师的重要角色是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全面的归纳、升华和再造。这样,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了自身思维的局限,领悟了规模经济原理的真谛所在,对知识点产生了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3.成绩评价者。探究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兴趣和思维。而兴趣和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才能顺利完成。教师要善于设计和运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中的言语激励、学生成绩的关联评价是笔者运用的两大手段。对于学生成绩的关联评价,笔者的做法是将平时成绩和教学过程高度结合起来,严格量化。做到多学多得、不学不得。平时成绩占50%,其中10%是出勤,40%是学生在教学中和我的配合表现。学生提问或回答一次问题占4%,要想得到40%的平时成绩,学生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10次。实践表明,在这个制度下,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的气氛相当浓厚。
参考文献:
[1]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2).
【关键词】 交通运输;成本问题;外部成本
运输是一种经济活动,良好的运输体系是经济繁荣发展的保证。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同时它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如何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成本,进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是交通运输行业力图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交通运输行业外部成本问题及对策。
一、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问题内涵及构成
成本一般是指厂商为了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劳务而花费的生产费用或代价。成本一般是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价格乘积的总和。什么是外部成本?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外部成本是指由于生产的外部效应(主要是负的外部效应)所引起的成本。交通运输的对象主要是人和物,因而通过运输工具如何将人与物在更短的时间运送到目的地,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就是交通运输理论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外部成本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定义为交通运输由于产生的外部效应所引起的成本,这里的外部效应主要是指负的外部效应。交通运输理论是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搞好交通运输理论的研究将对交通运输生产活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要想深入理解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就要从其构成来着手分析:
1、从成本计算对象和计算单位上分析
交通运输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物,人即旅客,而物很显然便是货物。所以交通运输业的成本计算对象便是人和物(旅客和货物),将人与物所花费的综合到一起便是交通运输的成本。
2、从成本构成内容上分析
在交通运输业中,成本构成主要是指在运输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比如运输工具的维修与保养等等,这些花费从成本构成的内容上看,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3、从成本计算类别上分析
交通运输业的成本计算,即运输的人与物,而对于货物本身是先生产后运输,在成本计算时不能将生产与运输分离开来,而应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过程。
4、从成本与产品数量的关系上分析
运输生产成果是它所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在运输过程中的周转量并不是决定其经济效益的关键,起决定作用的是运量,即交通运输的运行距离。
二、影响交通运输成本的因素
1、运输规模
运输规模是影响交通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在运输过程中,规模经济是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经济现象。交通运输业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网络上运输总产出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不同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是不同的。在航空运输中,规模经济问题主要是指飞机的舱容量,当飞机载客量增加时,飞机的燃油,飞机的执勤人员的工资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就会随之减少。在海洋运输中,规模经济主要是指船舶的舱容量。和飞机相类似,当船舶的货物运量增加时,船舶的燃油等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就会随之减少。在铁路运输中,规模经济主要是指机车的牵引力、功率的大小与线路上的行车密度。在公路运输中,规模经济主要是运输中的载重量和载客容量问题。随着载重量和载客量的增加,车的燃油等其他费用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就会随之减少。
2、运距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载运人或物的装货点与卸货点之间的路程长度,我们称之为运距。常用的运输方式有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等。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应该根据各自运输的特点,不同的运距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在长途运输时,航空运输和海洋运输都是较好的选择;在中长距离的运输时,铁路是比较好的选择;显而易见,在短途运输时,公路运输就成了绝佳的选择。一定的运输条件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对不同种类的货物、不同的运距要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3、装载率
在交通运输中,装载率极大的影响着交通运输的成本。装载率即实际装载吨与定额装载吨、实际载客量与定额载客量的比例。运输成本一般情况下与装载率成反比例关系,即随着装载率的增加,运输成本会下降;反之,随着装载率的减少,运输成本就会增加。
三、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问题分析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是交通运输由于产生的外部效应所引起的成本,这里的外部效应主要是指负的外部效应。交通运输导致的负面的外部效应包括很多,如道路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等等。
外部成本作为交通方式社会总成本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应包括安全成本、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通常情况下, 交通运输的安全成本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事故预防投入、事故直接损失和事故处理费用三个部分。事故预防投入主要是考虑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投入的成本,比如保险等等。事故直接损失主要是因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物的损失等等。事故处理费主要是在事故发生后的补偿费用以及消除交通事故后果的其他花费。能源成本,主要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能源的费用。交通运输造成了能源的低价使用问题十分严重。环境成本是交通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外部效应比较严重的方面,由于交通运输会带来大气环境的污染,会导致生态的破坏,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会污染水质等等。交通运输对环境无限利用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是巨大的。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忽视了自身在资源、环境、安全和拥挤等方面的负效应,所以,导致今日存在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因此,合理的协调好交通运输业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的发展不是一个独立行业,它与很多因素相关。为了让交通运输向更强、更高、更长远发展,随着交通运输外部成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搞好交通运输这个系统工程,可以让交通运输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经济和交通运输都处于快速持续发展时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参考文献】
[1]吕正昱,季令.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5(7).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附图[图])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固定资产价值等标准),可以把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A・马歇尔首先倡导的,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当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从以上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笼统地认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间的关系,是反映某个企业或某一行业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往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一般观点认为: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因为较大的工厂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具体体现在: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按部门平均成本出售商品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是企业奉行低价竞争的物质基础.以低价来扩大销量,增加利润总额。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只要拥有足够 大的企业规模,就一定能实现其规模经济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当某一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设法降低自己成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降低。原来处于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再度降低成本,寻求缩短与对手在成本上的差距。根据生产成本理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趋于下降(见图1),但这种下降不是无止境的。下降到一定程度,长期平均费用曲线逐渐变平,此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不变,若再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转而逐渐上升。如图,BC区间为企业的最佳规模。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观点分析,企业并不是越大越有效率,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是存在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会导致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种情形。
在图2中,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其规模收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扩张到一定阶段即A点时,在各种内外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它的顶峰,如果继续扩大,会导致收益下降,即出现规模不经济状态。事实上,决定这个点位于横轴的何点,取决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道路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个临界点上,超过这个临界点,即成本大于收益,企业的规模应该稳定在这个临界点上。其实在图l中,BC区域对应图2中规模效益增大从D到A点这个区间。这两幅图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追求规模扩张要参照的因素: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建立发展要考虑交易费用。企业是有边界的,不是越大越好。企业应根据行业、市场、地域等不同而选择其最佳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企业经营实践看,企业盈利能力与其生产和资本规模并非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生产规模小的企业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弱,竞争能力就低;相反,在某些产业领域,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大企业还高。例如,美国的制鞋,纺织行业,甚至某些机械电子行业的分支部门,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大企业。在办公和计算机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6.6%,而小型企业为88.1%;在数控机床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5.8%,小企业最高达126.9%。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盈利,规模经济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一定条件下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然而,生产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都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会使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衡量企业规模是否合理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成本最小化,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应把握经济效率提高的原则。因此,与其说企业的规模扩张是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不如说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和表现。
二、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理清了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后,我们明确了企业规模不等同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几乎可以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中。如采购、制造、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销售网络等方面。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很难在所有的职能环节都取得规模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不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环节,而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规模,其结果很可能是企业规模大了,收益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追求规模经济动因驱使下,应如何决定其产品的投资生产规模呢?
笔者认为,在企业决定其投资生产规模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供求结构,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三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三方面的情况决定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否谋取规模经济效益。首先,从行业供求结构看,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供求结构主要由五种力量所决定,即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替代产品生产者,供应者和购买者。它们的合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利润前景,也是决定企业投资生产规模的重要外部因素。不同行业、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经济规模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求低;对于快速发展壮大的行业,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对于处于衰退的行业,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导致规模不经济。其次,从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地位看,它是决定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的第二因素。即使在一个平均盈利水平很高的行业中,如果企业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反之,萧条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也不可能获得高额利润,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的企业过度的规模扩张,只会导致规模不经济。最后,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规模的第三种因素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使一个企业在行业中平均盈利水平很低,排名很落后,只要具备很强的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很多对手,跃升为行业排头兵。企业如果不具备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会加大管理难度,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
如果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继续扩张,最有效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进行优化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企业内部对公司治理原则、监督与激励机制、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人员组织等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作出优化调整。当这种调整与规模保持一致时,企业的规模收益是稳定的,则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这种调整不足或者超前,那么规模收益便会萎缩。我国许多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就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内部制度安排与规模扩张上没有保持平衡。不少企业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规模效益,规模扩大了, 效益却下降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生产规模过大,企业管理幅度过大,或者层次太多,机构过于庞大而运转不灵,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致使企业效率低下,出现规模不经济。二是生产规模过大,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原材料和资金)的需求,而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三是生产规模过大,产量大幅增加,加大销售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同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相应要求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满足它的原料供给、人力资本需求和销售场所,地方市场的相互排斥与垄断,是阻碍企业扩张的外部因素。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而言,规模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其核心技术属市场同类产品的前列,其管理机制、销售机制、人员组织机制也必须是同类企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没有这些制度安排的优化作为支撑,企业规模的扩张充其量仅是一种泡沫化的膨胀。
当前,以并购、股票上市等为手段的资本浪潮席卷全球,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的确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许多跨国公司的资本营运、资产重组是以提升竞争力为前提的,比如在并购时,往往看重的是被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与自己企业的整合,且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多,不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少。总之,企业的扩张并非是单纯追求规模。而我们有些企业的扩张往往是:当自己有一定的采购业务就办自己的贸易公司;有一块土地或有建筑任务就办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有一定的广告业务就办自己的广告公司,有自己的车队就办汽车修理厂和加油站;有一定的打印业务就办自己的电脑公司,有一定的招待业务就办营业性的宾馆或酒楼……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多头竞争的结果,造成主业不精,缺乏核心竞争力,处处被动。在同业竞争中,因为未能集中于某一职能环节,规模优势无法体现,不能做到有效控制总成本。同时,某些具有潜在优势的业务,因为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差异化。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既不能做到成本领先,又无法实现差异化,而是被“夹在中间”,注定要失败。我国不少企业恰恰是处在这样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Heckscher-Ohlin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上的分歧源自于新贸易理论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性质的不同理解。新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分析方法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相似要素密集度(similarfactorintensity)产品的交换。理想状态下的产业内贸易产品被称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产品”(perfectly-intraindustrygoods),指在任一相同的要素价格下,贸易产品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密集度(identicalfactorintensity)。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同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交换,而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要素密集度却是不同的。本文分别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观点及争议进行分析。
一、新贸易理论在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考虑的是产品的水平差异性,即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内贸易活动主要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模型包括Krugman(1979)、Lancaster(1980)、Brander和Krugman(1983)等。这些研究的结果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Krugman(1979)将基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Dixit和Stiglits(1977)封闭经济下的分析扩展为开放经济的分析,证明了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的相互作用是促使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生的独立原因。该模型在需求方面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是相同的,并且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该模型在供给方面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产品所有品种的生产函数相同并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每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即厂商数目和产品的品种数相同,每一个厂商也都试图分割市场以形成自己的垄断力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每个国家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品种种类和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都受制于各自国家的市场规模。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创建更大的一体化市场,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产品品种种类,并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从而增进各国福利。该模型认为,在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性的条件下,即使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开展产业内贸易活动,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
Lancaster(1980)模型仍以产品的水平差异性为基础。该模型认为,每个产品品种都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品种的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的特征构成了产品的水平差异性。消费者对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只会选择具有其喜欢的特征的品种去消费,而不是购买产品的多个品种。在供给方面,该模型假定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并能以相同的成本生产任何产品品种,而且任一品种的生产在一开始其平均成本递减。该模型以“完全垄断竞争”(PerfectMonopolisticCompetition)描述了均衡时的状况:实际生产的产品品种均等地分布在“光谱”(spectrum)上,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都相同,每一厂商都获得正常利润,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在引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进行贸易分析时,该模型具有了一般均衡的特征。Lancaster(1980)和Helpman(1981)共同完成了这一分析工作。模型假定存在两个部门,一个部门以规模报酬不变方式生产同质产品,另一个部门以规模报酬递增方式生产有差异性的产品,劳动是两个部门的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定要素,对差异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当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后,同质产品之间没有贸易发生,但差异化产品按照“完全垄断竞争”的方式在两国共同生产并展开贸易活动。由于开展贸易后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品种数目比封闭条件下要多,而且有规模经济利益存在,两国的福利因此得以改善。
Brander和Krugman(1983)在双寡头垄断条件下对产业内贸易的发生给出了一种解释。该模型假定所有方面都相同的两个国家中各有一个厂商,他们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并且两国对该产品的国内需求函数也相同。两国厂商采取的是古诺竞争行为,即每家厂商都是在对方销售不变的条件下选择他对两个市场的销售来获取最大化利润。由于模型存在着严格的对称性,在均衡的时候,每家厂商都将产出的一半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将另一半出口,产业内贸易由此而发生。在引入运输成本后,每个厂商从自己国内市场销售得到的价格必然高于他在出口市场销售减去运输成本的价格,因此,Brander和Krugman(1983)把这种产业内贸易也称作相互倾销(ReciprocalDumping)。
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在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Heckscher-Ohlin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的代表当属Falvey和Kierzkowski,其重要的假定在于产品不同品种间的要素密集度是随着质量差异而变化的,从而开辟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领域。
Falvey(1981)首先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结合,指出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物品、劳动充裕的国家出口低质量物品。Falvey的贡献在于引入产品质量的垂直差异对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框架进行简单的修正,从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解释,同时也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Falvey(1981)在比较优势理论2×2框架内构造了一个关于产品垂直差异的模型。因为这一模型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偏离不大,尤其是完整地保留了完全竞争假设,并且得出产业内贸易符合Heckscher-Ohlin定理的传统论述的结论,因此又被称为新Heckscher-Ohlin模型。以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基础的Falvey模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说明了在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其二是每个国家都生产质量上具有垂直差异的产品。同时,和传统的基本框架一样,Falvey模型也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的要素(资本和劳动)禀赋存在差异,其中本国是资本相对丰裕,从而资本的租金比率较低,而外国则劳动相对丰裕,从而工资率较低。Falvey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本国会在那些质量高于临界值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外国则在那些质量低于临界值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格局也就由此得以确定。Falvey这一模型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资本密集度,所以一些学者认为该模型偏离了产业内贸易关于近似生产函数假定的研究方向。
Falvey和Kierzkowski(1987)在Falvey(1981)的基础上考虑了两个部门的情形,其中一个是上面分析的产品存在质量垂直差异的部门,另一个则是传统的生产单一同质产品的部门。这一模型和上面的模型一样,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也采用完全竞争假设。这一模型同时产生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且两种不同贸易的格局都符合Heckscher-Ohlin定理。Falvey-Kierzkowski模型(1987)表明,在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产业内贸易也会存在,即产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工资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工资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两国间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增减具有重要影响。Falvey与Kierzkowski的研究将产业内贸易归因于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出了一定程度的解释。Shaked和Sutton(1984)也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将产品品种的不同质量和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相联系,在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条件下,来分析产业内贸易活动的状况。该模型假定厂商要开发一个质量较高的品种就要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进行研究与开发,这种研究与开发费用被看作是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被假定为不变,或随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缓慢提高。假定消费者的偏好相同,对不同质量的产品有着相同的排列顺序,但消费活动受制于收入水平,高质量的品种被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所购买。假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都有两家厂商分别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品种。在两国开展贸易之后,由于竞争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两国生产相同质量的两家厂商中的一家会退出市场,因为在两家厂商并存的情况下没有一家能够获利。在自由贸易下,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家厂商来同时为两个市场生产和提供。消费者会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下降而受益,也会因为更高质量产品品种的开发而受益。但问题在于,此时无法判断哪个国家的哪家厂商会生存下来,因此也无法确定产业内贸易是否一定会发生。只有当两个国家分别保留下来一家生产不同质量品种的厂商时,产业内贸易才会发生,只是无从确定贸易流向。
三、结论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是由经验研究推动的,但产业内贸易理论上过于苛刻的假定条件却偏离现实较远。因此,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研究使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为密切一些。
在理论分析方面,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建立在不同产品品种具有相同或相似要素密集度的假定下,分析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对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用;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则建立在不同产品品种要素密集度因质量差异而变化的假定下,分析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的决定作用。
从贸易现实来看,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活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也被证实超过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活动,再加上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的不稳定的相关关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对现实的解释力要略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其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或生产函数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而其在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方面,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应该更具有解释力,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方面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Krugman,P.(1979).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9,469~479
[2]Lancaster,K.(1980).Intra-industrytradeunderperfectmonopolisticcompeti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0,151~175
[3]Helpman,E.(1981).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esenceofproductdifferentiation,economiesofscaleandmonopolisticcompeti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305~340
[4]Brander,A.&Krugman,P.(1983).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3,313~321
[5]Falvey,R.E.(1981).Commercialpolicyandintra-industry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495~511
[关键词]网络经济;自然垄断;弱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42-03
[作者简介]周正(1975-),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陈飞(1990-),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z003)。一、引言
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自然垄断理论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分别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加性概念的提出为主要标志。但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自然垄断理论,都是在自然垄断的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内,不能充分反映当代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化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背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引入了网络经济的概念[1]。国内的著名学者李怀提出了自然垄断的网络经济论,并得出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上的自然垄断理论,但是追其本质仍没有摆脱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分析框架,仍然将供给因素作为判断自然垄断的标准。
为了弥补以往自然垄断理论的缺陷,本文以需求视角来探究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存在性。需求方的因素也能引起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只不过是强弱的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来源展开分析,弄清自然垄断的本质;然后根据网络商品的分类,探究不同类别商品中的竞争性强弱,网络商品中“弱竞争性”的存在和形成;最后从需求角度对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二、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本质分析
在研究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之前,需要明确在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本质是否有所改变。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理论应抛开规模经济的单一分析框架,以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角度审视自然垄断,这样才能形成基于“天然”进入壁垒和竞争不可维持性的完整的自然垄断理论。当代自然垄断行业同样具有规模经济性的特征,但它并不是导致不可竞争性的原因。自然垄断更为现实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基于产业不可竞争性的整体视角。
很早之前,埃利(1937)曾指出自然垄断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生产的规模经济状况,但其对自然垄断的定义是不可竞争性,并且强调除了规模经济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使竞争自我毁灭,走向垄断[2]。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垄断的本质是产业的不可竞争性。然而,几乎所有学者均将规模经济特征视为引起不可竞争性的主要因素,只将视角锁定在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因素上。
事实上,不可竞争性既可以来自于“天然”的进入壁垒,从而导致产业从来没有发生过竞争,也可以来自于“破坏性竞争”,直至最终必然导致垄断。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的“天然”进入壁垒上,这主要取决于稀缺性网络资源的占有关系,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由网络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沉淀成本上[3]。在现实生活中,构建网络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并且这些固定成本往往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成本沉淀。沉淀成本的作用在于不仅会形成某一产业的进入壁垒,从而保证在位企业的长期垄断地位,而且在新企业进入市场之后削弱经济人改变市场条件的选择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竞争策略产生影响。当不存在沉淀成本时,新企业的进入和退出都是相对容易的[4]。对于在位企业来说,如果新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门槛较低,会导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市场,在瓜分到市场利润后迅速退出,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威胁到在位企业的垄断地位,同时妨碍垄断租金的获取。倘若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沉淀成本,在位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资本和技术投资来提高市场的进入壁垒;另一方面,在位企业还可以利用其价格优势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由此来保证垄断力量的长期存在并占有垄断租金,因此,在位企业就获得了某种自然垄断属性。
高沉淀成本是导致不可竞争性的决定因素,只有基于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来审视自然垄断,才能真正把握自然垄断的本质所在。但是,在不同种类的网络商品中,这种不可竞争性的强弱是不同的,只有先了解“弱竞争性”,才能弄清“强竞争性”的形成,进而明确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成因。
三、网络商品中“弱竞争性”的存在和形成
(一)网络商品的分类
早期关于经济网络的著作中,经济学家对网络经济特性的分析都是通过对网络商品的研究而展开的。Eeonomides和Flyer(1998)探讨了网络效应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设n为总产量,h(n)表示网络产品的价值方程h(n)=α+βn,α代表自有价值,βn表示产品的“协同价值”,将公式变形得:H(n)=γ+n,这里γ=α/β,γ=0代表纯网络产品,1/γ是衡量边际网络效应的密度的指标,因此,γ越小,网络效应越大,反之亦然[5]。网络商品的分类是按照协同价值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而加以区分的,比重越大,网络商品特性就越明显。网络商品的价值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被称为自有价值,是在没有其他使用者的情况下,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另一部分被称为协同价值,是指当网络中有新的用户加入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自有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特性,而协同价值取决于网络规模。根据商品属性,结合其自用价值和协同价值,将网络市场中的商品分成纯自用商品、纯网络商品和混合用品。纯自用商品指的是只有自用价值,没有任何的协同价值的商品;纯网络商品正与之相反,是指只有协同价值却几乎没有自用价值的商品。商品的价值完全由网络效应的大小决定,当网络规模为零时,产品没有任何价值;混合商品指的是同时具备自用价值和协同价值的商品。拿一部手机来说,如果只有你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手机,那么这部手机就没有任何的协同价值,这部手机的意义仅仅在于看看时间、照相,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就是自用价值;随着其他使用者的加入,使用者之间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协同价值。
(二)网络商品中的“弱竞争性”
需求方因素同样能造成网络经济自然垄断中的不可竞争性,只不过这种不可竞争性存在一个强弱的问题。“强竞争性”指的是自然垄断中的不可竞争性,而“弱竞争性”则是不可竞争性的前一个阶段,虽然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还不足以形成垄断势力。在网络经济市场中,竞争性的来源在于由网络外部性导致的网络价值,表现在网络商品中就是其协同价值。根据网络商品的性质,一般认为纯网络商品具有较强的不可竞争性,一旦形成自然垄断,其价格的可维持能力较高,而混合用品不可竞争性较弱。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用户通过使用一种商品而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商品的用户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因而,除了纯自用品,只要具备协同价值,产业间都存在“弱竞争性”。具有“弱竞争性”的商品,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大,其协同价值不断增加,竞争性也随之增加。在市场竞争初期,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商品对消费者的网络效用较小。当厂商通过竞争具备了必要的市场份额后,由于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市场开始加速集中,最终形成垄断或者寡头市场,其网络规模对于潜在竞争者形成了极强的进入壁垒,就“自然”地垄断了。
四、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探究
网络经济时代,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与需求方规模经济密切相关。需求方规模经济来源于网络商品的外部正效应,是指系统中用户数量的增加使系统的价值随之增长,而当系统网络价值不断增大时,后来的用户也就不得不选择这一系统[6]。一旦市场上某一种技术或产品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在需求方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其他消费者也会自愿或不自愿地选择这一技术或产品,其销量和市场份额会以指数方式迅速增长,市场机制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传统产业中的市场均衡仅在供给方规模经济的影响下形成,而网络经济中的市场均衡则是在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因此,相较于传统经济,网络产业中正反馈的效应更加强烈。正反馈会放大原本微小的经济变化,使市场变得更加不稳定,正反馈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当市场处于正反馈结构时,无法保持像传统市场中可以预见的均衡。一旦商家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率先达到正反馈点,它就可以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产生“赢家通吃”的现象[7]。网络产业中企业在受到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其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率的最优点有可能趋向于无边界,使市场出现“一边倒”、“冒尖儿”的现象,市场均衡会向某一技术或产品集中,最终形成自然垄断。
厂商在获得了垄断地位后,市场上就自然而然的存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保护了在位厂商的既得利益,又提高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壁垒。垄断者往往通过产品差别化来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消费者如果换用其他品牌存在交易成本和转移成本,将用户牢牢地锁定,厂商的垄断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五、结论与启示
只有基于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来研究自然垄断,才能明确自然垄断的本质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自然垄断成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是网络的正外部性、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共同作用。从需求视角研究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有助于完善自然垄断理论,有利于政府从网络经济的视角来制定政策,为界定网络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提供新的观点,对改进垄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同时对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经济上的完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J]当代经济,2004(8):45―51
[2]TrichardOutlines of Economics[M]New York:Macmillan,1937:86―89
[3]于波,甘峰明对网络经济学自然垄断行业成本曲线的修正[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172―175
[4]吕承超,王爱熙网络经济下厂商竞争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5):98―106
[5]Eeonomides,N and Flyer FCom Probability and Market Structure for Network Gods[Z]Discussion Paper EC Stern Sehool of Business,1998:89―95
关键词:企业规模 企业国际竞争力 效率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分工。然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其竞争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到底企业规模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
在过去既有的研究中,关于企业规模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企业规模往往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但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学家舒马赫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叫《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认为,资源密集型的大型化生产将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提倡小型机构、适当规模、中间技术等等,所以,“小的是美好的”。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发生了定制革命,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原来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因此在定制化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从而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当我们把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放在一起时,首先会想起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巨大,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通常由企业总资产、员工人数、销售收入等具体的指标来反映,要考察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首先从企业的生产函数分析。在企业的长期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厂商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投入要素的数量,产出将会发生三种变化情况:生产要素一定比例的增长会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及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产出按照比投入要素更小比例的增长及规模收益递减情况;产出恰好与投入要素增长的比例相同及规模收益不变情况。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企业多种能力的综合。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1985年《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那么企业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就必须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对于什么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门《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中认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有如下特征:即技术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开拓能力强,有健全的营销网络,拥有持续的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能力强,有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队伍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规模经济效益好,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企业扩大规模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会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企业成长的不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分析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主要是指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效应。在经典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中,规模经济是用于解释竞争力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产品之间成本的差异构成了产品竞争力的基础。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一定比例的增长能够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函数之所以呈现出单位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除了大规模采购和数量折扣带来的成本节约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分工和专业化使生产成本降低
规模经济最早来自于分工和工人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带来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分工与专业化使劳动者用于生产活动的操作越来越少,从而较快地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与此同时,分工与专业化使劳动者节约或减少因为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理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的生产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由此看来,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分工进而生产工序专业化成为可能。而且当一个厂商采用生产专业化降低成本时,其他厂商也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带来的相互依赖性和累积性效应会迫使各个厂商进一步扩大规模,争取获得相对于其他厂商的成本优势。
(二)学习效应引起成本降低
学习效应是指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等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通过增加产量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如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不变,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单位产品利润提高,可以刺激企业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供给。由于学习效应而导致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下降必然导致产品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使企业能够用较低的劳务成本生产较多的产品。对于存在着学习效应的行业,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足够大时,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劳务成本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措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沉淀成本的存在促使企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沉淀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对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淀成本。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些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这类成本作为一次性投入,会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使这些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要素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类似于固定成本的设置成本,即在生产准备工作期间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这些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就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有能力提供更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产品,从而具备较强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产品国际竞争力又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规模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企业规模要素就成为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负效应分析
(一)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会增加管理成本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监督、协调成本也越来越高,有时甚至高于通过市场的交易成本。例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教育培训费用、行政办公费用、内部审计、监督费用等等,这些费用的增加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延长信息沟通渠道,增加信息沟通成本,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产生利益本位主义,更不利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最好由企业替代市场,即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当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时,最好由市场替代企业,即缩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因此,企业规模的最佳界限,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边际成本与市场交易边际成本相等时所确定的企业规模均衡边界。
(二)企业规模扩大会带来企业创新上的惰性
创新惰性是指企业被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所迷惑而导致的放松懈怠。对于创新惰性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如企业领导依据思维定势进行创新决策、由惰性文化而引发的因循守旧、对环境变化的置若罔闻等。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公司最初的增长活力会慢慢消退。因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制度逐步完善,改革的空间和动力不足;员工已相对稳定,企业进入雇员低循环期;公司业务仍在发展,但利润率已徘徊不前。实践证明,越是获得过成功的企业,越容易固守以往的传统和习惯。成功容易使人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应对挑战的准备。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不知所措,被迫仓促应战,结果导致公司一步步走向衰败—这不是因为未采取行动,而是因为遵循以往的惯例,采取了滞后或错误的行动。
(三)企业规模扩大会导致企业成长的不平衡
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性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有限性,具体表现为企业成长因素之间的发展不同步和不协调。这些成长因素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能力、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例如企业规模扩大要求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然而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发展,结果规模成了包袱,扩张成了陷阱。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能力的不足,企业往往片面关注单方面因素,如企业的规模、市场、行业、区域、企业家、组织能力等决定成长的各个方面,最终结果导致企业成长失衡。另外,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受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企业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创新惰性,从而造成企业家成长和企业成长的不平衡。
结论
正是由于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现实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企业规模不仅被视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而且往往被直接作为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之一。在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企业规模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有:总资产、企业员工人数、销售收入等。这些指标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规模因素的构成,决定并影响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规模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有正效应,还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从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企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那么就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产品获得成本优势,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如果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则会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规模大是否必然带来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但这并不妨碍企业规模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分析工具的有效性,因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由一系列指标来反映,每个指标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程度由该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的权重决定。所以在评价企业国家竞争力时,企业规模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必须赋予恰当的权重,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在实践中提高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时侯,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从而有效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彭丽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及分析[J].管理世界,1999(1)
3.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全球银行体系的集中度越来越高。2006年底,全球最大5家银行、最大10家银行、最大20家银行和最大100家银行占全球银行体系的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15.4%、26.1%、41%和77.3%,在全球信贷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以股本回报率(ROE)表示的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逐步提高,2003~2007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ROE分别高达17.56%、19.86%、22.70%、23.37%和20.02%,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学术界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市场效率等角度来解释大型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提升。而在本轮危机中,大型金融机构危机不仅直接危及到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并且将实体经济拖入衰退边缘,对这些传统认识提出了质疑。
首先是规模经济。经济学将规模经济定义为规模报酬递增,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商业银行作为全社会的信贷中介和支付中介,其规模经济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着银行业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固定交易成本明显上升,业务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单位交易成本;二是为克服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潜在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必须承担高昂的信息搜寻和分析成本,建立严格事前筛选和事后监督机制,业务规模的扩大摊薄了管理运行成本。
本轮危机期间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成本表明,ROE等纯粹财务指标不能有效反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征,ROE反映了大型银行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收益,却未能充分反映风险成本,因为风险被金融资产规模快速扩张长期掩盖,最终以金融危机的极端形式显现出来。
另有研究表明,危机之前欧美大型银行ROE提高主要得益于杠杆率过高和市场权力带来的定价权,并非主要由经营效率提高所致。
其次是范围经济问题。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由于企业生产活动维度的增加(生产范围横向扩展)带来效益的增进(利润上升或成本下降)。
范围经济是近年来“全能银行”模式受到青睐的理论基础。一是成本优势――各类金融业务使用相同的基础实施,如管理信息系统、销售渠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信息优势――商业银行作为万能中介,掌握着为数众多的客户或交易对手的资信、需求等内部信息,经营范围扩大有助于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三是资产组合优势――通过对不同金融产品组合和重构,克服单一产品适应性差的缺陷。
本轮危机期间,正是大型复杂银行出现了重大损失,而以信贷为主业的传统银行却表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鲜明的对比表明:随着越来越多地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商业银行在传统信贷领域的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逐步丧失;经营范围扩大的分散化效应虽然有助于降低银行的个体风险,但仍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并且随着少数几家大型复杂银行主导全球金融市场,整个银行体系的同质性增强,更易陷入普遍性瘫痪;复杂的组织结构使得日益增长的协调成本在某点上肯定将超过不断下降的收益。
再次是市场效率。有观点认为,相对于小型金融机构而言,大型全球金融机构能够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从而增进了市场效率。这主要归因于大型银行雄厚的资本基础、专业技术和承担技术和风险管理体系成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