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9 14:38:24
导语:在生物质能源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生物质能;法律制度;中美对比;借鉴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01-2
当前,随着化石能源的弊端不断显现,能源发展战略调整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展示出巨大发展潜力。生物质能源因其便于储存、运输,具有双向清洁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推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我国生物质能企业发展并不乐观,与之相关的政策、法律问题日渐引起重视。
中美两国生物质能产业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地域辽阔,生物质资源丰富;均为能源消费大国,生物质能源市场前景广阔;政府均非常重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生物质能资源均分布分散、主要集中在农村。这些相似之处,为中国借鉴美国经验,完善生物质能产业法律制度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美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
美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由以下四方面组成:
(一)生物质能源管理体制
美国生物质能源管理体制以“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为框架体系。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生物质能源开发和统筹工作,并充分发挥社会中间层主体作用。
政府机构职责包括:①生物质研发委员会负责美国生物质项目具体实施和计划修订,生物质能研究开发技术顾问委员会负责制定生物质能发展计划和目标;②国家生物能源中心(NBC)负责生物质能全国性推广和应用,解决技术研发和推广、政府职能部门协调等方面问题;③生物质能项目管理办公室(BPMO)负责具体措施实施;④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负责制定和执行能源行业监管政策、相关价格监督和能源行业准入审批。
社会中间层机构职责包括:①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国家生物柴油委员会(NBB)负责协调生物柴油产业界、学界和政府之间关系,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推动法律政策实施。②生物质技术咨询委员会(由产业界、学术界、环保团体和国家或职能部门委任成员代表组成)主要负责生物质能技术及企业发展策略制定,形成会议决策,供能源部和农业部参考并提交国会。③生物燃料生产商协调委员会(BPCC)。由以先进生物燃料协会为代表的行业组织成立,负责生物燃料生产商间协调事宜。
(二)经济激励制度
1.税收激励制度:①生产税抵免:使用生物质能发电可获得联邦所得税收抵免;小型生产商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可获得税收抵免10美分/每加仑。②投资税收抵免:对生物质能设备采购予以投资税抵免,最高额度可达30%。③消费税抵免:对不同原料生产的生物质柴油给以不同抵免额度。
2.政府补贴制度:①技术领域补贴:涵盖原料、产品、生物质燃料开发分析以及林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等各个技术开发领域。②生产领域补贴:生产亏损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项目示范推广补贴、能源转化补贴、生物质作物生产补贴等。
3.债券和贷款担保机制:①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债券机制,为涉及公益的生物质能项目融资。②政府提供担保:由能源部和农业部为私人企业生物质能项目提供贷款担保。
4.直接投资制度:政府对生物质能项目实施直接投资,并明确规定投资数额。如拨款1亿美元促进纤维素技术在生物质燃料乙醇开发领域运用;用于扶持生物质能发展的资金不少于8亿美元。
5.其他资金制度:①设立审计转款制度,对资金流向监督。②加速折旧优惠,促进投资人回收资本。
(三)总量目标量化和技术标准化制度
1.对总量目标设置明确量化标准:《2009美国能源展望及2030规划》规定,生物质燃料日产量到2030年要增加到2.3万桶,乙醇汽油增长到1.1万桶。同时,为实现生物质目标,设立《生物质技术路线图》。
2.技术标准严格:严格制定生物质燃料生产标准、生物基产品质量标准、生物燃料使用标准等。
(四)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结合
在规定联邦政府购买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配额、企业生物质能发电目标和达标标准以及处罚措施规定的同时,允许绿色发电企业通过买卖绿色证书方法达标。
二、中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
中国无专门生物质能法律,现行制度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本框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补充。
(一)生物质能源管理体制
我国整体上处于“政府―市场”模式。法律没有规定专门管理机关,国家能源委作为最高指导机关,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和财政部为辅助部门。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24),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国相关标准。
(二)经济激励制度
1.专项资金制度: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中符合条件的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
2.优惠贷款制度:对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贷款,政府给以贴息。
3.税收优惠制度:对小水电、风力发电和沼气给予增值税税率优惠。
4.财政补贴制度:①补贴形式:“一贴两助”(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和弹性亏损补贴)。②对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予以电价补贴。
(三)总量目标制度
1.国务院制定全国性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
2.国家能源委、科技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政府制定具体开发利用规划。
(四)技术标准制度
1.制定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建立燃料乙醇的技术标准。
三、中美生物质能政策法律制度对比
(一)美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特点分析
1.法律规范上,呈现制度体系化、内容量化、标准化和具备时代性、发展性特征。首先,生物质能源法律制度涵盖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部过程,构成对整个生物质能产业链全方位引导和管理。不仅有专门性法律如《生物质研发法》、《生物质技术路线图》等,也有一般性法律如《能源安全法案》。其次,法律制度内容上,涉及数字往往十分具体,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最后,法律紧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快速更新。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内,先后通过近十部法律规范(包括《生物质研发法》、《美国农业法令》、《生物质技术路线图》、《2004年联邦公司税负法案》、《2005年能源安全法案》、《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8年粮食、环境保护与能源法》、《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等。)推动生物质能产业迅速发展。
2.管理体制上,美国以“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为框架体系。政府干预适度有限,采取强制性规定与自愿性选择相结合原则。首先,在宏观把握和公共利益问题上,采取明确、强行规定,在具体实施上则给予企业灵活空间,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其次,利用社会中间层力量和修正政府干预措施,顺应市场变化,解决实际问题,给企业以引导。市场将法律政策适用后果和企业诉求通过社会中间层反馈给政府,推动法律政策修定。
3.发展策略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制定具体而周详的生物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注重对中小企业经济激励。不仅税收优惠种类全、范围广,财政补贴也涵盖技术和生产两个方面。多渠道融资,吸收社会资金,重投入、重管理、重监督,保证投入资金使用效率。
(二)中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特点分析
1.法律规范上,法律制度零散、杂乱,涉及领域较窄、不成系统,发展滞后。首先,我国尚无生物质能专门法律,多以概括性、指导性意见为主,具体规定往往以“另行规定”形式下放给国务院,散见于各实施条例、办法、意见、通知及文件之中。其次,调节对象以生物质发电和沼气为主,调整领域以生产和研发领域为主,对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条中原料、流通和消费等领域涉及较少。最后,各规章条例多为因需而立、因时而设,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现实中,重前期投入轻后期监管、重生产投入轻销售反馈、重研究开发轻成果转化等问题普遍存在。
2.管理机制上,我国属于“政府―市场”模式,缺乏中间组织。政出多门,配套规章缺乏协调性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新成立的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虽带有一定社会中介性,但因成立时间短、职能范围仅局限于生物质能原料领域,影响不大。
3.发展策略上,经济激励上以政策性、原则性规定为主,具体法律规定不多。补贴形式少且多数局限于生产领域,税收优惠和项目拨款覆盖范围小,受惠企业少,且普遍存在重大企轻小企,重国企轻私企的情况,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四、借鉴和启示
笔者认为,吸取美国发展经验,完善我国生物质能源法律与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借鉴美国规制生物质能法律制度方式,建构连续、无缝的产业链式法律体系。遵循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市场规律,从产业各环节入手,从生产起点到消费终端将法律规定连成一体,改变当前仅局限于研发和生产的现状,建构统筹原料、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的法律体系。
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力量,构建“政府―社会中介―市场”框架体系。改变现有“政府―市场”模式,通过社会中间力量上下疏导,加强行业监管,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促进法律、政策与市场衔接。
第三,因地制宜,制定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从国情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和困难集中点制定经济政策和构建法律制度。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现状制定各自具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将当地科研力量与生物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激励力度,密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之间联系,形成网状技术研发系统,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大中小企业互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魏丹,韩晓龙.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3(4):131-132.
[2]周凤翱、赵宝庆等.生物质能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4,45.
[3]邓勇,陈方.美国生物质资源研究规划于举措分析及启示[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1):111-116.
[4]原松华.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3):24.
作者简介:董娟(1964-),女,天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关键词: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6002
1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含义及优点
1.1 林业生物质能源
林业生物质能由太阳能转化而成,贮藏于林业生物质中,一般通过直接燃烧、热化学转换、生物转换、液化等技术加以利用,主要用于气化发电、燃料、供热等[1]。林业生物质是指以木本、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质,主要包括林木、林业、林副产品及废弃物、木制品废弃物等[2]。
1.2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优点
林业生物质能源在生物质能源中占据主体地位,和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势。
1.2.1 清洁能源
传统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90%以上的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都由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无疑加重了环境的负担,使环境逐渐恶化。林业生物质能源是一N清洁能源,能有效降低CO2的排放量,并能提高能源的燃烧效率[2]。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与转化途径多样,可通过生物转化、热化学转化以及液化转化为柴油、乙醇等燃料。
1.2.2 可持续、可再生能源
据测算,世界上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可开采220年、40年和60年[3],如果不开发可再生能源,人类的能源将面临枯竭。林业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能满足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国内外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
2.1 国外林业生物质能源应用现状
美国、芬兰、瑞典和奥地利等国家将生物质能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利用已具有可观的规模,依次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18%、16%和10%[4],走在世界前列。
2.2 国内林业生物质能源应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质能源应用技术一直受到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国家从“六五”计划就开始设立重点攻关项目,主要在气化、固化、热解和液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5~10],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差距还较大。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工程朝着以绿色化学洁净转化为高效率、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定向转化、功能化、环境友好化等方向发展[4]。
3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优势及瓶颈
3.1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优势
3.1.1 资源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有大面积尚未利用的适合造林的荒地。我国未利用土地现有2.45亿hm2,其中不适宜耕种的宜林荒地占23%,按利用其中20%种植高能源植物计算,每年产生的生物质量可替代1亿t标准煤[11]。而且我国林下资源也非常丰富,资源上的优势为我国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提供了物质保障。
3.1.2 技术日趋成熟
我国在能源林树种选择和造林模式等方面已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储备。且在转化工艺上也有突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方式逐步多样化,林业生物质能源通过物理转化可得到固体成型燃料;通过化学转化可得到高压蒸汽、燃料油等;通过生物转化可得甲烷气。
3.2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瓶颈
3.2.1 林业生产自动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林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林木采集基本依靠人工,而大多数造林地环境恶劣,加大了采集、运输难度,从而提高了成本。
3.2.2 转化成本高,转化效率低
虽然目前转化技术手段日趋成熟,但依旧面临成本偏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因此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不利于林业生物质能源应用的普及。
4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对策和措施
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林情,针对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情况,为推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大力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4.1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政策倾斜
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能源开发的一个新兴领域,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扶持。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是使林业生物质能源应用逐步壮大的必要条件。
4.2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拓宽生物质资源开发的途径
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要实现长远的发展,除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吸引企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意义重大。
4.3 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转化效率
目前由于设备以及转化方式的局限性,使得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转化成本偏高,相对来说产出较低,而技术上的创新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 军,丁兆柱.浅议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2001(3):57.
[2]李顺龙,王耀华,宋维明.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J].东北林业大学报,2009,37(4):83~85.
[3]徐庆福.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与产品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4]蒋剑春,应浩.中国林业生物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产业化趋势[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S1):5~9.
[5]袁 权.能源化学进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5~230.
[6]周建伟,周勇,苗郁.生物质资源的能源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05,22(11):7~9.
[7]米 铁,唐汝江,陈汉平,等.生物质气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化工装备技术,2005,26(2):50~56.
[8]田成民.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概况[J].化工时刊,2004,18(12):19~21.
[9]张无敌,宋洪川,钱卫,等.我国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开发利用现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2):3~6.
关键词:黑龙江省;发展;生物质能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14-04
一、生物质能源的认识
(一)生物质能源的含义
提到能源,人们通常会想到煤炭、石油、天然气,抑或是风能、水能和核能。可是,在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日益严峻之际,一种人们司空见惯却并未过多留意的能源――生物质能源,正悄然兴起。生物质能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而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来替代矿物燃料,以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例如:用玉米、甘蔗、甜高粱、木薯生产燃料乙醇,用甜高粱、麻风树生产生物柴油。
(二)生物质能源的特性
1、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和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以及以农作物淀粉油脂作为调剂,生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及相关化工产品。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可再生的能源,如多种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沼气等。
2、环保性。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产品及其加工生产的有机废气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为原料,通过有机酶转换技术生产的,可以使有机废气物和污染物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而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显著改善农村能源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净化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3、高科技性。生物质能源在转化的过程中,都要使用新技术,不论在玉米变燃料乙醇,还是沼气的生产等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经过现代的酶裂变工程或现代的发酵工程,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三)生物质能源的作用
1、缓解能源短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是油气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据测算,2010年前我国拟开工建设的煤矿项目缺精查储量500多亿吨,2011~2020年缺1200多亿吨。在考虑大力节能降耗、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可替代品等因素下,2020年石油缺口仍将达2.5亿吨。虽然我国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尽管能源资源总量比较大,但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能源需求的巨大缺口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和生产原料的丰富性使其易于规模化生产,那么,加快生物质能源发展,可最大地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国经验表明,发展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在经济上,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在社会发展上,可以扶持社会弱势阶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环境上,通过使用生物柴油,减少废气和空气污染,可以降低社会的医疗成本。在发展战略上,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降低国家能源安全风险。纵观国际国内,已经进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时代,在强劲有力的政府支持下将给生物质能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
3、发挥农业物质功能多样性。多功能是农业的客观属性,在现代社会中农业一直以来发挥着食品安全、原料供给、市场、就业增收、劳动力输出等多种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提高,农业新的功能被不断的开发和认识,生物质能源就是赋予农业的一个新的功能。
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生物质能源发展情况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作为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显得日益重要,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早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在日本有阳光计划、印度有绿色能源工程、美国有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发展计划。其他诸如丹麦、荷兰、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各自的研究与开发,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质能源研究与开发体系,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按照欧盟规定,其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于2010年达到12%,2020年达到20%。美国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燃料中的比例达到20%;瑞典提出,2020年之后利用纤维素生产的燃料乙醇全部替代石油燃料,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二)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
为降低能源供求矛盾,健康发展生物质能源,我国于2006年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华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国务院于2007年6月7日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
1、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今后15年,中国在生物质能方面将重点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及沼气发电、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四大领域,开拓农村发展新型产业,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并为替代石油开辟新的渠道。
2、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将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达到19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0%(现为7.5%);到2020年,达到16%,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1000万吨,沼气年利用达到40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50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
我国国家发改委也就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作出三个阶段的统筹安排:“十一五”实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实现产业规模化,2015年以后实现大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消费量将占到全部交通燃料的15%左右,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燃料产业。
三、黑龙江省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分析
纵观国际国内,已经进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时代,在强劲有力的政府支持下将给生物质能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作为物产丰富的农业大省黑龙江来说有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上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另辟蹊径,以农业为基础,科学规划在不与
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条件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振兴我省经济,为我国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降低国家能源安全风险作出贡献。
(一)粮食产量和农业废弃物丰富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和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00亿公斤左右,商品率6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可以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主要包括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有机废渣废水等。据调查,我省年产农作物秸秆5600万吨,约2800万吨标准煤,除约933万吨作为饲料、生活用能源、造纸、纺织和建材等用途外其余4667万吨可作为能源用途;薪柴的来源主要为林业采伐、育林修剪和薪炭林,我省年均薪柴产量约为900万吨,折合标准煤525万吨;畜禽排泄物3亿吨,在加上大量的野生灌木、枝丫和枯草,在生物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上其他省区是不可比的,可提供丰富的生物质能源生产资料(农林废气物转换能源量是根据占国家的比例计算得出)。若建设一处300户规模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每年可节约秸秆燃料800吨,相当于保护林地400多亩。而目前我省农村直接用作燃料的秸秆消耗量每年在3000万吨以上,约占秸秆总量的60%,直接用于燃料的薪柴294万吨,如此多的生物质资源直接作为初级生活燃料消耗,其利用价值被大大降低,形成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能源更加短缺”的恶性循环。
(二)多个先进基础设施即将建成
近几年,我省虽然出台了一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法规,但没有明确提出生物质能源的概念,而国家2007年6月7日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生物质能源的概念。我省对生物质能源的概念还很模糊,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基地。“十五”期间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和已建立了甜高粱种植、甜高粱秆制取乙醇的基地。并有在建的技术比较先进的以木制纤维素为生产原料的生物质能源项目。例如,有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预计2008年10月投产由黑龙江帅亿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5万吨秸秆燃料乙醇、20万吨生物油项目,2007年6月在肇源县大庆新肇粮食产业园区奠基,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酶裂解和微波技术,以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加工生产乙醇燃料、生物油及其他副产品,是目前为止黑龙江省首个产业化生物能源项目。作为非粮食生物能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而且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增加周边农民收入。虎林清河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质热电联厂,是利用稻壳发电,余热供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CDM项目[即清洁发展机制,是141个国家签字同意的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第12条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一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前期投资8 000万元,2007年10月份竣工后将年发电8000万度,可支持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利用稻壳作为生产资料不仅可以解决环境卫生,更有利于环保。CDM项目的潜力大,是新型科技环保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三)具有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基础
几年来,黑龙江省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鼓励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制定了《黑龙江省“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规划年限为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发展目标: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值100亿元,其中:农林废弃资源26亿元,城市垃圾资源2亿元,农村畜禽粪便资源3.1亿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其中:林区三剩物综合利用率55%,秸秆和壳皮综合利用率54%,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达到2.3%,主要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10%。到2020年,预计全省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80亿元,其中,农林废弃资源100亿元,城市垃圾资源10亿元。林区三剩物综合利用率85%,秸秆和壳皮综合利用率达到50%。发展技术:重点发展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农村粪便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等。要求重点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生物快速腐熟、秸秆微贮和氨化、秸秆饲料、秸秆供热、秸秆气化、秸秆固化、秸秆和壳皮发电、秸秆包装装饰、秸秆造纸、草砖草板新型建材、林业“三剩”物系列应用等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和集约化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引导农民和养殖企业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便。重点发展推广垃圾综合利用(发电、堆肥等)系列技术。引导企业按照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的垃圾处理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重大示范工程: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优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一批在全省有较大带动作用,在全国居领先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包括农村秸秆、壳皮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农村粪便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秸秆饲料加工、秸秆气(固)化、秸秆(壳皮)发电、秸秆包装装饰、秸秆造纸等深精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在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地区建立比较健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建设步伐。在林区和木材加工集中区建立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和建设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示范项目,推动农牧生产清洁化、能源利用优质化进程。
(四)科技力量较强
黑龙江省现有数十家包括农学院、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职业学院等农业科技院所,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方面,已建设有高水平的生物质能源实验室、综合生化分析实验室。具有承担国家级大型项目、接纳国内外学者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取得了解决农业废弃物在转化过程中的某些关键问题的成果,可降低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供实用化生产技术和设备,这对推动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沼气生产工业化和沼气商品化,利用厌氧发酵的原理有效地处理畜牧场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农业废弃物研究方面也建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并有先进的成果。例如:农学院完成的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研究开发高效全天候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化生产系统,适用于高寒地区对各种有机废弃物处理,解决了高寒地区冬季沼气周年生产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将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筛选和优良菌种培育;农业秸秆、生活垃圾、牲畜粪便混合物的同时粉碎、筛选分离;高浓度酸化装置中的料液分离和酸化液的输送方法,微生物高密度保持反应器;太阳能和沼气联合加热保温系统调控技术;沼液沼渣快速好氧制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四、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不能与食用粮争地限制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我省粮食产量虽然居全国首位,玉米产量也在全国居前,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预计2007年比上年增加700万亩达5000多万亩。但我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到2010年,我省除每年自用40亿公斤粳稻外,每年向国家提供粳稻商品粮156.3亿公斤,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因此,不可能拿出太多的土地来种植玉米等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物,这样在原料的供给上不能最大地满足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生产。
(二)资金短缺,生产水平低
虽然我省建立了一批生物质能源建设基地,但多数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生产,以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技术和产业相对落后,不能实现规模生产。就粮食转乙醇还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目前较成熟的燃料乙醇的生物转化方法是以玉米为原料,但其原料成本高达总成本的70%~80%,生产成本每吨3500元左右,而巴西以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成本1998年就降到300美元以下。在现有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要扩大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黑龙江省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制约着我省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政策法规不完善,操做性差
在国家能源政策调控下,虽然出台了包括黑龙江省实施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细则及农村能源管理办法等一些发展新能源的法规,但没有我省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管理细则,也没有明确提出生物质能源的概念,而国家2007年6月7日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生物质能源的概念,我省对生物质能源的概念还处于模糊状态,不能在政策上指导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另外,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仍采取严格的管制,虽有许多企业和个人试图生产或销售燃料乙醇,但由于受到现行政策的限制,不能普遍享受到财政补贴,也难以进入汽油现有的销售渠道。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特别是还没有生物柴油的国际标准,更没有生物柴油的正常的销售渠道。
五、黑龙江省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对策建议
1、确立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目标。要提高对发展生物质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我省在制定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方案时确定的是能源工业基地,但仍然是以提高原煤和原油开采量为目标,不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危机,也不能达到长期的经济发展。我省应抓住绿色能源时代的契机,发挥农林作物丰富地域辽阔的优势,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发展生物质能源为目标的生物质能源工业基地的振兴计划,促进龙江经济的腾飞。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规模化生产。用粮食生产乙醇燃料,不但成本高,而且存在与食用粮争地的风险,应鼓励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工艺的研究并扩大其生产规模。丰富而廉价的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主要来源于农业废弃物,如麦草、玉米秸秆、玉米芯、大豆渣、甘蔗渣等;工业废弃物,如制浆和造纸厂的纤维渣、锯末等;林业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如废纸、包装纸等。改变沼气一户一建的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可用于供热发电、(经存化压缩)车用燃料或罐装管输。
3、结合区域特征,合理规划布局。在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建设中,要搞好调研,结合省内区域间粮食及农林废气物产量的分布科学规划。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资源城市,可在荒地及塌陷地等不适宜粮食生产的地带,种植秸杆等可用于生产乙醇燃料等生物质能源的植物,对现有的能源加工企业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可生产生物质能源型企业,安置下岗人员,提高收入。
一、中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
中国无专门生物质能法律,现行制度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本框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补充。
(一)生物质能源管理体制我国整体上处于“政府—市场”模式。法律没有规定专门管理机关,国家能源委作为最高指导机关,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和财政部为辅助部门。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24),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国相关标准。
(二)经济激励制度1.专项资金制度: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中符合条件的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2.优惠贷款制度:对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贷款,政府给以贴息。3.税收优惠制度:对小水电、风力发电和沼气给予增值税税率优惠。4.财政补贴制度:①补贴形式:“一贴两助”(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和弹性亏损补贴)。②对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予以电价补贴。
(三)总量目标制度1.国务院制定全国性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2.国家能源委、科技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政府制定具体开发利用规划。
(四)技术标准制度1.制定与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建立燃料乙醇的技术标准。
二、中美生物质能政策法律制度对比
(一)美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特点分析1.法律规范上,呈现制度体系化、内容量化、标准化和具备时代性、发展性特征。首先,生物质能源法律制度涵盖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部过程,构成对整个生物质能产业链全方位引导和管理。不仅有专门性法律如《生物质研发法》、《生物质技术路线图》等,也有一般性法律如《能源安全法案》。其次,法律制度内容上,涉及数字往往十分具体,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最后,法律紧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快速更新。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内,先后通过近十部法律规范(包括《生物质研发法》、《美国农业法令》、《生物质技术路线图》、《2004年联邦公司税负法案》、《2005年能源安全法案》、《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8年粮食、环境保护与能源法》、《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等。)推动生物质能产业迅速发展。2.管理体制上,美国以“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为框架体系。政府干预适度有限,采取强制性规定与自愿性选择相结合原则。首先,在宏观把握和公共利益问题上,采取明确、强行规定,在具体实施上则给予企业灵活空间,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其次,利用社会中间层力量和修正政府干预措施,顺应市场变化,解决实际问题,给企业以引导。市场将法律政策适用后果和企业诉求通过社会中间层反馈给政府,推动法律政策修定。3.发展策略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制定具体而周详的生物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注重对中小企业经济激励。不仅税收优惠种类全、范围广,财政补贴也涵盖技术和生产两个方面。多渠道融资,吸收社会资金,重投入、重管理、重监督,保证投入资金使用效率。
(二)中国生物质能法律制度特点分析1.法律规范上,法律制度零散、杂乱,涉及领域较窄、不成系统,发展滞后。首先,我国尚无生物质能专门法律,多以概括性、指导性意见为主,具体规定往往以“另行规定”形式下放给国务院,散见于各实施条例、办法、意见、通知及文件之中。其次,调节对象以生物质发电和沼气为主,调整领域以生产和研发领域为主,对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条中原料、流通和消费等领域涉及较少。最后,各规章条例多为因需而立、因时而设,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现实中,重前期投入轻后期监管、重生产投入轻销售反馈、重研究开发轻成果转化等问题普遍存在。2.管理机制上,我国属于“政府—市场”模式,缺乏中间组织。政出多门,配套规章缺乏协调性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新成立的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虽带有一定社会中介性,但因成立时间短、职能范围仅局限于生物质能原料领域,影响不大。3.发展策略上,经济激励上以政策性、原则性规定为主,具体法律规定不多。补贴形式少且多数局限于生产领域,税收优惠和项目拨款覆盖范围小,受惠企业少,且普遍存在重大企轻小企,重国企轻私企的情况,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三、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发展问题;农村;政策建议
能源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与日俱增,而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2002-2007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翻了一番,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这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和生态压力,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的传统能源正在逐渐枯竭,譬如煤炭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均属于世界较低水平。这造成了我国对能源进口的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问题逐渐突显。
对能源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是我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原本作为我国重点开发的新型能源之一的核能,由于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其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争议。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由于其不稳定性和地域局限性,在发展上也受到了限制。因此,选择符合我国客观条件、适应发展需要的新型能源,成为了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关键步骤,也是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把新能源产业列为了现阶段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生物质能源更是被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发展。生物质能源因其具备其它新型能源所不具备的分布广泛性、易获得性和使用安全性等优点,而成为了最佳替代能源。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多样,分布广泛。据农业部测算,全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有7亿多吨,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等)超过1亿吨,畜禽粪便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有机废水超过30亿吨,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粮食超过了500万吨。另外,我国目前有759.6万hm2的土地可用于能源农业,有6753万hm2土地可用于能源林业,有333.33万hm2可利用的海岸滩涂和大量的内陆水域,可用来培植油藻来制取生物柴油。由此可见,我国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良好资源优势,而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视,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展十分显著。
(一)沼气产业初具规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沼气产业的发展,对沼气产业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截止到2010年,仅中央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资金已经高达242亿元。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已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26万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99万处、秸秆沼气示范工程47处,沼气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沼气的产业化发展,努力推进“户用沼气”向“产业沼气”的发展,重点扶持特大型沼气工程或者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并选用先进技术进行应用试验,对沼气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开发。
(二)生物乙醇产业发展较快
我国在2000年启动了燃料乙醇项目,并作为“十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项目进行规划。中央总共投入4.8亿元人民币在河南、安徽、吉林、黑龙江先后建立了四家粮食转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到2007年四家企业总计产量超过了145万吨。2007年底,在广西北海合浦投资建立的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正式投入生产,年产燃料乙醇20万吨。这是我国正式投产的第一家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乙醇生产企业,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燃料乙醇生产的“非粮化”。至2008年,我国已经在全国十个省份推广使用了乙醇汽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已经超过了200万吨,继美国、巴西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到2020年,预计将超过1000万吨,这将使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降低10%。
(三)生物柴油发展亟待加强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生物柴油的研究和推广,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柴油紧缺问题,但是由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高,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苛刻,而且我国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这些外部条件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没有国家的财政补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国内每年150万吨生物柴油的产能,实际上只有30-40万吨的产量,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生物柴油作为我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亟待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国外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
为了更好地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财税政策和扶持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些经验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制定国家发展战略
2002年,美国能源部和农业部联合提出了《生物质技术路线图》,对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产品做出了长远规划,计划到2020年使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产品较2000年增加10倍,达到能源总消耗量的25%。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欧盟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发展生物质能源,并鼓励生产和使用燃料乙醇,计划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用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进行替代。巴西政府在1975年制定了全国性的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提出要重点发展以甘蔗为原材料的燃料乙醇产业和乙醇汽油的推广。政府先后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该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目前巴西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二)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管理机构
德国政府为更好地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在1993年专门成立了生物质原材料和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全国生物质能源作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等。2002年,美国政府组建了“生物质项目办公室”,成立了专门的生物质技术咨询委员会,主要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
(三)政策扶持
欧美国家采用政府行为来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出补贴,实施政府采购,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和对生物质能源的流通环节给予补贴等手段来扶持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产业化支持来加速生物质能源的技术革新和规模扩大,这些措施都有效促进了本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三、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意见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未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行政手段不但可以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也可以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整体发展,进行产业链整合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包括前期的技术研发,原料生产,中期的能源转换,后期的销售、使用,所有这些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对整条产业链上各参与单位的组合、协调和整体化布局,既可以提高整条产业链的生产效率,也可以使整个产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对生物质能源产业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是指通过提高生物质能源产业链上同类型企业的集中度,采用打造生物质能源产业园区和生物质原料生产基地的方式,来扩大产业规模。通过集群优势来降低成本,获得价格优势,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纵向整合是指对生物质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参与单位进行纵向约束,使它们产生互相联动,从产品研发、原料生产、能源转换到销售都根据所制订的标准进行一体化生产,通过对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产品定价的控制,实现产业纵向利润最大化。通过产业链整合不仅可以壮大产业规模,还可以培植本地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增加企业利润,加快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乡镇企业背景,它们对农村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信息优势。同时,民营企业具有灵活的经营体制和快速的市场反映能力,在新兴产业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开发过程中,民营企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应该借助广大民营企业的力量来开发这一产业。但是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投入和风险控制的能力不强,这极大限制了民营企业参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热情。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开发、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产业中来。主要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如财政资助、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提供奖励等措施对参与开发的民营企业进行财税上的扶持。同时,通过建立有利的投融资机制,采用投资补贴、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排污权交易与市场配额等手段,帮助民营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我国还应尽快建立起扶持生物质能源产业开发的公益基金,通过政府性资金的投资杠杆作用,给予民营企业以资金支持,降低投资风险。
(三)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技术研发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投资支持公共研发部门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尽量降低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风险。通过财政拨款加大对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可采用经济和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统筹协调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加强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鼓励“技术和利益共享”,加速关键技术的成果转换和产业化进程。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树立行业“标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发展效果。同时,还需建立人才资源库和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开设的生物质能源有关专业进行财政扶持,为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所需人才。
(四)完善服务体系,深化市场功能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目前只对个别生物质产品制定了行业标准,这导致了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市场混乱,甚至有很多生物质能源产品不能入市交易,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生物质能源市场,特别是要对生物质能源产品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设立特别部门,专门对市场中存在的违规现象进行监管和惩处。政府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咨询、调解和法律支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避免由市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通过建立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来充分发挥其高效的资源配置、优胜劣汰和信息反馈功能,更好地为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提供帮助,从而进一步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企业—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丽峰.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影响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1):22.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报告.广西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取得成效[M].中国经贸导刊,2008(11):56.
[3] 刘宁,张忠法.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政策[J].世界林业研究,2009(1):25.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烤烟;烘烤;应用
中图分类号 TK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153-03
Abstrac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abundant biomass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dequately,relieving the status of rising costs and curing pollution,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biomass energy in tobacco curing.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pplying biomass energy in tobacco curing benefits the promoting of tobacco quality,debasing the cost of flue-cured tobacco curing and reducing the pollution of curing. Currently the applied forms of biomass energy in tobacco curing included bio-coalbriquette,biomass gasification,biomass briquette and so on,different applied forms showed positive effect,which could be promoted in areas with suitable conditions.
Key words biomass energy;flue-cured tobacco;curing;application
烤烟烘烤是一个大量耗热的过程,目前烤烟生产上推广的密集烤房烘烤设备普遍采用燃煤供热,热利用率低,煤耗量高,通常1 kg干烟叶煤耗量1.5~2.5 kg标煤,而理论上的耗煤量为0.8 kg,也有研究分析指出,在密集烘烤中,火炉的热效率为64.95%,烤房热效率仅为36.08%,总的热损失达63.92%,能量浪费惊人[1-3]。
愈演愈烈的世界范围能源危机以及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使得生产烤烟的成本不断增加,使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烤烟烘烤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寻找烤烟烘烤能源替代途径,降低烤烟生产成本成为烤烟烘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烘烤设备、烘烤工艺以及新型能源烘烤燃料开发等方面,其中新型能源烘烤燃料中的生物质能源因其本身可再生性、低CO2排放、几乎不排放SO2、广泛分布性、使用形式多样、生物质燃料总量丰富等特点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有望成为烤烟烘烤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品[4-5]。
1 生物质能源概述
生物质能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藏在有机物中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每年全球积累的生物质总量达1 730亿t,蕴含的能量相当于目前全球总能耗的10~20倍[6]。据报道,生物质能已上升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之后的第4位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14%[7]。与传统直接燃烧方式相比,现代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更多的是借助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手段,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转换技术,生产出固、液、气等高品位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电力、燃气、热能等终端能源产品[8]。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发现,提供相同能量,煤的S和NOx排放量分别是秸秆的7.00倍和1.15倍,用1万t秸秆替代煤炭能量,烟尘排放将减少100 t[9]。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低碳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的开发利用对于建立可持续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 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上的应用研究
我国拥有居世界首位的生物质能源产量,年产农作物秸秆、谷壳等总量约14亿t,如开发用于燃烧,可折合7亿t标准煤[10]。以安徽省为例,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5 000万t左右,如果能开发利用其中的1/3转化为燃料,即可消耗秸秆1 700万t,约相当于建立2座年产500万t的大型煤矿[11]。目前,烤烟烘烤上研究应用的生物质多为农作物秸秆,应用方式主要有生物质型煤、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压块等,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2.1 应用方式
2.1.1 生物质型煤。生物质型煤是指在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秸秆等可燃生物质和添加剂后由高压成型机压制成型的洁净能源产品。其充分利用煤和生物质各自的优势,具有节煤和生物质代煤的双重作用,与原煤燃烧相比,生物质型煤是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12]。
孙剑锋等[13]利用煤和废弃的植物茎杆生产出与烘烤设备外形、尺寸大小相配套的生物质型煤。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实现配风的精准控制,进而实现与密集烤房控制系统的配套,且生物质型煤在燃烧过程中着火大小容易控制,生火及升降温速率均较快,能更好地满足烤烟烘烤工艺的需求。向金友等[14]研究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燃料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结果发现80%秸秆+20%煤混合压块代煤烤烟完全可行。
2.1.2 秸秆煤。秸秆煤是一种新型蜂窝煤燃料,没有煤的加入,以青蒿、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以及废弃的树木枯枝、杂草、锯末、稻壳等生物秸秆为原料,不需粉碎,在厌氧条件下碳化6~8 h,利用秸秆自然进行分解形成生物质碳,再加入黏土和其他粘合剂混合后形成。
郭保银[15]研究发现各种秸秆碳化率平均约为50%,而通过加配方后,常规秸秆等材料2 t可生产2 t秸秆煤,其秸秆煤代替煤炭烤烟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煤易点火、燃烧效果好、升温快而且无黑烟和异味,满足烤烟工艺要求,其代替煤炭及其制品在密集烤房中应用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大范围示范。
2.1.3 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化是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生装置将生物质原料在厌氧状态下燃烧转化为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组成的可燃气体。生物质气化方式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相对较多,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开发设计相对成熟。杨世关等[16]研究设计了一套新型烤烟设备,主要是以生物质燃气为能源,将间接换热与直接换热紧密结合,该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及烟叶品质都较传统间接换热式烤房有显著提高。飞 鸿等[17]以废弃烟杆、烟梗以及各类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生装置通过燃气发生炉进行厌氧燃烧使其热解出可燃气体,经管网送往各烤房实现自动控制烘烤烟叶。
2.1.4 生物质压块。在压强为50~200 Mpa、温度为150~300 ℃、或不加热或不加黏结剂的条件下,先将木材加工剩余物及各种农作物秸秆等粉碎成一定粒度,再压缩成块状、棒状、粒状等具有一定密实度的成型物[18],故又称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目前,此燃料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
张聪辉等[19]研究不同清洁能源对烤后烟的化学成分、质量感官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其中生物质燃料为2012年烟杆压块能有效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烘烤效益,替代煤炭为主要烘烤燃料有较大的潜力。王汉文等[20]用稻壳和玉米秸秆压块成燃料进行试验,将其放在AH密集烤房进行燃烧,能降低烤烟生产成本、满足烘烤的工艺要求、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王文杰等[10]以花生壳为原料加工的生物质压块为供试燃料,研发了配套的生物质压块燃烧炉,研究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效果,生物质压块及燃烧炉不仅能替代以煤炭为燃料的普通立式炉用于烟叶烘烤,而且能够显著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倪克平等[21]研究生物质压块燃料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效果,其中生物质压块燃料是以木材加工的锯末为主原料,添加辅助化工原料后,用搅拌机搅拌成均匀的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通过压块成型机压制成直径为2 cm的圆饼,配备自动添加燃料的整套专用燃烧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压块用于烟叶烘烤可以充分调控烤烟烘烤工艺,降低烘烤成本,节能减耗,提高烤后烟叶品质。谭方利等[22]关于生物质压块燃料以及煤炭燃料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表明生物质压块用于烤烟烘烤是可行的,但对于燃料添加技术要求较高。
2.2 应用效果
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不同应用形式对烘烤效果的影响均较好,节能减排的同时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的质量。与原煤相比使用生物质型煤烘烤烟叶,生产1 kg干烟可节约用煤约0.15 kg,每炉烟叶可节约用煤50 kg以上,节能效果显著,而且生物质型煤中煤矸石含量为零[13]。使用秸秆煤烤烟对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无不良影响,而且能够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还原糖含量,氮碱比更加协调,香气量充足,香气质好,余味明显改善,杂气减轻,刺激性减少,评吸结果较好,有利于提高烟叶内在品质[15]。飞 鸿等[17]的研究中生物质气化烘烤与传统的燃煤烘烤相比,烟叶的内在品质得到一定的改善。感官评吸结果表现为生物质气化烘烤的烟叶其杂气、香气质、干净度均优于煤炭燃料烘烤的烟叶,而且回味、劲头、湿润上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采用秸秆压块燃料烘烤,能降低烟叶中含氮化合物含量,提高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有利于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20]。谭方利等[22]的研究中生物质压块燃料与煤炭相比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3个百分点,青黄烟、微带青烟、杂色烟比例分别下降了0.99、0.81、1.53 个百分点。
2.3 应用成本
由于烤烟烘烤中应用的生物质原料主要是废弃的秸秆,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此利用生物质能源燃料降低烤烟烘烤成本效果显著。生物质型煤的应用加上固硫剂、粘合剂以及加工成本,比同等发热量的原煤成本低100元/t左右[13]。秸秆煤在酉阳县烤烟烘烤上的应用,按当地生产水平以及市场煤炭价格计算,烘烤烟叶1 875 kg/hm2,使用秸秆煤烤烟可降低成本约750元/hm2,以此测算,若在该县进行推广应用,每年可节约煤炭1.8万t,全县烟农增收480万元[15]。飞 鸿等[17]利用生物质烘烤烟叶的研究中采用的生物质气化发生装置上料系统、流量控制系统、除渣系统均为自动化系统,烤房数量增加到100炕也只需要2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在大规模烘烤中将大大降低劳动成本。生物秸秆压块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成本以安徽省为例,生产干烟叶2 062.5 kg/hm2(1 875~2 250 kg/hm2),需煤炭275 kg(以500元/t计),计2 062.5元/hm2;需秸秆压块206.25 kg(以400元/t计),计1 237.5元/hm2,降低成本825元/hm2[20]。谭方利等[22]的研究中应用生物质压块燃料与煤炭燃料相比1 kg干烟成本降低0.1元。
3 结语
烤烟烘烤大量耗热且热能利用率低,传统燃料煤炭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由于燃料资源的紧缺烘烤成本不断增加。把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应用在烤烟烘烤中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同时也有望解决烤烟烘烤面临的问题。
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可以代替煤炭燃料,而且具有清洁、能提高烤烟品质、降低烘烤成本的优点。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不同应用形式中生物质型煤的原料中只是减少了煤的用量加入部分生物质,秸秆煤加工过程中的厌氧条件碳化工艺相对复杂,而生物质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储气罐等,与烤房配合烘烤专用设备复杂,建成后更适合大规模烘烤。其中生物质压块研究相对较多,工艺较成熟简便。生物质压块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备的开发研究中早在2010年姚宗路等[23]针对生物质压块过程中存在的系统配合协调能力差以及生产率低等问题研发设计了有强制喂料系统的成型机以及配套设备,可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的生物质压块生产。生物质压块方式制成的生物质原料可以直接应用于烤烟烘烤,基本上不需要对烤房、烤炉等进行改造,应用方便。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形式中生物质发电是我国目前对生物质能源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通的方式,但其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是以后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的一个方向[24-25]。当下的研究表明,烤烟烘烤中的传统燃料煤炭可以用生物质压块代替,应用效果较好且成本低,可以在烤烟生产上进行示范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宋朝鹏,孙福山,许自成,等.我国专业化烘烤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6):73-77.
[2] 王建安,刘国顺.生物质燃烧锅炉热水集中供热烤烟设备的研制及效果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6):32-37.
[3] 汪廷录,杨清友,张正选.介绍一种一炉双机双炕式密集烤房[J].中国烟草,1982(1):37-39.
[4] SAXENA RC,ADHIKARI DK,GOYAL HB.Biomass-based energy fuel through biochemical routes:A review[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2009(3):13.
[5] 胡理乐,李亮,李俊生.生物质能源的特点及其环境效应[J].能源与环境,2012(1):47-49.
[6] 蔡正达,王文红,甄恩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发展司.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1999白皮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8] 吴创之,周肇秋,阴秀丽,等.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思考[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1):91-99.
[9] 宋朝鹏,李常军,杨超,等.生物质能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前景[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58-60.
[10] 王文杰,李峰,岳秀江,等.生物质压块及燃烧炉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1.
[11] 李泉临,秦大东.秸杆固化成型燃料开发利用初探[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8(4):27-30.
[12] 赵嘉博,刘小军.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露天采矿技术,2011(1):66-69.
[13] 孙建锋,杨荣生,吴中华,等.生物质型煤及其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63-66.
[14] 向金友,杨懿德,谢良文,等.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燃料在烤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340-344.
[15] 郭保银.重庆市酉阳县秸秆煤替代煤炭烤烟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22-323.
[16] 杨世关,张百良,杨群发,等.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设计及节能与品质改善效果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07-209.
[17] 飞鸿,蔡正达,胡坚,等.利用生物质烘烤烟叶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1,40(6):565-567.
[18] 刘石彩,蒋剑春.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Ⅱ)[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4):59-63.
[19] 张聪辉,赵宇,苏家恩,等.清洁能源部分替代煤炭在密集烤房中应用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304-305.
[20] 王汉文,郭文生,王家俊,等.“秸秆压块”燃料在烟叶烘烤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6,12(2):43-46.
[21] 倪克平,甄焕菊.生物质压块燃料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效果[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1):63.
[22] 谭方利,樊士军,董艳辉,等.生物质压块燃料及煤炭燃料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01.
[23] 姚宗路,田宜水,孟海波,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备[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280-285.
近期,笔者跟随调研组对某市水煤浆试点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开展了调研工作,了解了上述清洁能源的生产、销售、使用情况,采集了有关数据资料,分析了相关问题,形成了推行清洁能源,淘汰落后锅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大气环境的一些建议。
一、水煤浆的特点、优势,以及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水煤浆的特点
水煤浆是一种相对经济、洁净、可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的煤基液体燃料,它既保持了煤炭原有的物理特性,又具有象石油一样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运输、储存、泵送、燃烧等方面都与石油相近。
(二)水煤浆的优势
1、在节能方面的优势
水煤浆锅炉比普通的燃煤锅炉燃烧效率高,可从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热效率也可从65%提高到85%以上。水煤浆锅炉与燃煤锅炉相比,综合节能率约15%。
2、在环保方面的优势
一是制作优质水煤浆必须选用较好的煤,在原产地经过精洗剔除杂质后运出,原料煤的含硫率和灰份低,可以从源头上减少SO2等污染物的排放。二是水煤浆锅炉采用喷射燃烧等先进工艺,煤浆燃烧较充分,烟气排放能够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二类地区第二时段排放标准。与烧煤和重油相比,各种污染物排放浓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如果企业采用国家Ⅰ级标准的水煤浆,可不安装脱硫设施就能保证SO2的达标排放。三是相对燃煤而言,可以大大减少仓储、运输和燃烧过程中的扬尘,净化周边环境,减少堆煤场,节约用地。
3、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
水煤浆锅炉与重油或柴油锅炉相比,燃料成本可节约30~50%。
(三)推广应用水煤浆存在的问题
1、水煤浆锅炉的建设成本较高。例如,我市上xxx印刷有限公司1台2吨的水煤浆锅炉,建设费用约100万,而普通的2吨燃煤或燃油锅炉建设费用约30~40万,包括安装环保设施。企业原有的燃煤或燃油锅炉不能直接改造成水煤浆锅炉,必须拆除原锅炉后重新建设,所以初期投资成本较高。
2、与燃煤锅炉相比,水煤浆锅炉燃料成本提高15~20%。
3、与传统锅炉相比,水煤浆锅炉燃烧技术相对复杂,维护要求较高。水煤浆锅炉的喷孔、点火电极、磁棒、炉膛等部位需要经常清洗、除灰。
4、某些试点单位锅炉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仍然偏高。最近采集的监测数据显示,某试点企业20吨锅炉SO2的排放浓度平均约500 mg/m3,而按照总量减排的要求,须达到350 mg/m3以下。所以20吨以上锅炉还须上脱硫设施,企业可能难以接受,推广较困难。
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的特点、优势,以及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的特点
生物质能颗粒燃料是在燃烧应用上的一项科研成果。它是利用秸秆、水稻秆、薪材、木屑、花生壳、瓜子壳、苜蓿草、树皮等废弃的农作物和工业废物,经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最后制成颗粒状燃料,生产过程不需添加助燃物质。
(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的优势
生物质能颗粒燃料是洁净燃烧技术发展的一次突破,其原料本身含硫量极低。它采用先进的气化燃烧方式,具有高效的燃烧效率,能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降到较低,并且无需处理就可实现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据测算,每燃烧1万吨生物质能颗粒燃料可替代燃煤0.8万吨,减少SO2排放150吨,烟尘排放80吨。生物质能锅炉是替代燃油、燃煤锅炉的选择之一,运行成本也比燃油、燃气锅炉低。
调研组也对部分试点企业的0.7吨生物质能锅炉进行了考察和监测,监测结果初步表明,这种锅炉在无须另行治理的情况下,烟气排放达标,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较低。
(三)推广应用生物质能颗粒燃料存在的问题
1、对生物质能颗粒燃料认识不足。由于生物质能颗粒燃料在我市是一个新兴的清洁燃料行业,大多数人对生物质能颗粒产品具有高能、环保、使用方便的特性认识不够,许多用能单位根本就不知道有生物质能颗粒产品。
2、原材料供应尚未普及。生产生物质能燃料的原材料主要是秸秆、水稻秆、薪材、木屑、花生壳、瓜子壳等废弃的农作物和工业废物。珠三角地区废弃的农作物比我国北方少,木屑、锯末等工业废物的产生量虽然不少,但绝大部分已被利用为生产锯末板或刨花板等家具板材。
3、成本价格偏高。生物质能颗粒燃料成本约1000元/吨,市场价格约1200元/吨,比优质煤高出30%以上。
三、结论和建议
推广应用水煤浆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能够优化我市的能源结构,可从燃料源头确保锅炉烟气达标排放,是整治黑烟囱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替代煤、油等燃料的较佳选择。
建议:1、环保监管部门对新、改、扩建锅炉在环评审批时强制使用水煤浆、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等清洁能源锅炉,其中2吨以上的推荐使用水煤浆锅炉,2吨以下的推荐使用生物质能颗粒燃料锅炉;2、对高速公路和主干道路两旁的燃煤燃油锅炉以行政手段推行改造,用水煤浆或生物质能颗粒燃料锅炉逐步替代现有锅炉。
四、措施
综合分析调研情况,调研组提出以下保障措施,以确保水煤浆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有序推广应用。
(一)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监管,确保水煤浆生产、销售企业给用户稳定提供优质的水煤浆,水煤浆的标准必须符合《水煤浆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中的Ⅰ级标准。
(二)由政府培育几家水煤浆生产企业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生产经销企业,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减轻市场垄断程度,保障燃料的充足供应。
(三)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广应用天然气、轻柴油、水煤浆、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等清洁燃料。一是落实已制定的财政资金补助措施,并增加对生物质能锅炉和其它清洁能源锅炉的改造补贴;二是对现有冒黑烟企业限期治理,治理措施推荐使用水煤浆或其它清洁能源锅炉;三是以实施《珠江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为契机,由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使用天然气、轻柴油、水煤浆、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等多样性清洁燃料,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四)组织有关部门对水煤浆用煤产地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锅炉生产企业进一步考察,掌握水煤浆和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的原料来源、生产、供应、环境与经济效益等情况。
一、发展状况
(一)生物质发电产业初步形成
我区已建成生物发电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分布在赤峰、通辽、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兴安盟等地。国能赤峰生物发电是我区第一家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玉米秸秆直燃发电,每年消耗秸秆40多万吨,引进丹麦技术,建设2×12兆瓦发电机组。毛乌素生物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2×15兆瓦,总投资3.2亿元,利用毛乌素沙漠灌木燃烧发电,每年消耗沙柳20万吨,年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奈曼旗林木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是国家级林木质发电示范工程,建设规模50兆瓦的林木质发电,每年消耗100多万吨废弃林木,一期2×12兆瓦工程已完成。阿尔山2×12兆瓦林木质直燃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消耗30万吨含水18%以下的木质燃料,发电进入兴安电网,同时为阿尔山供热。
(二)自主研发的生物燃料制取技术,探索出生物燃料非粮发展的路子
全区在建生物柴油项目6个,已建成5个,生产规模为年产90万吨,占全国产量近1/3。我区在建的生物乙醇项目有6个,大多采用玉米为原料。国家发改委2006年底发文不再批准玉米加工乙醇燃料项目,鼓励发展非粮生物燃料。我区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发展前景广阔的路子。主要有两方面突破:一是化学合成生物柴油。包头金骄特种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非粮生物质化学法合成生物柴油项目”,海拉尔农垦集团采纳金骄集团化学合成生物柴油技术,赤峰邦驰生物柴油项目,通辽天宏生物柴油项目均已开工建没,有的已投产。二是以甜高梁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莫力达斡尔旗“无水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项目”,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建设规模为每年制取30万吨无水乙醇,已纳入国家甜高粱茎杆制取生物燃料乙醇示范工程,需每年种植甜高粱120万亩原料供应。一期年产10万吨工程基本完工,已种植甜高梁近5万亩,国家级甜高梁生物燃料乙醇原料产业基地正在我区形成。
(三)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项目示范效应显著
蒙牛澳亚示范牧场大型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利用奶牛养殖场粪便污水等发电,年产沼气约400万立方米,沼气用于发电,年发电约8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达拉特旗北疆三和牧场大型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年产沼气约80万立方米,沼气用于发电,年发电约16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5000吨。这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沼气发电工程,当前在我国大型畜禽养殖场属前位,在我区乃至北方地区均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面临的问题:
一是产业体系薄弱。我区生物质能发展势头良好,但运营成本高、资源分散、生产规模小,扶持生物质能的政策经济激励度弱,产业缺乏竞争力。
二是技术服务体系支撑不够,新技术、新成果企业转化能力较弱,小科技企业起步困难。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物质能设备使用和维护要求技术含量较高,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必须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企业熟悉和掌握生物质能技术的人才较少。人才培养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要求。
四是配套产业发展不协调。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产业是典型的“小规模、大燃料”。原料分散在千家万户,秸秆体积大、重量轻、用量大,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原料收集、储存、运输、销售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不协调,导致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二、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利用形式。年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约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北欧、美国),是仅次于水力的第二大再生能源工程。经过30多年的科研探索,生物燃料正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替代石油的唯一选择,已开始由玉米乙醇向非粮二代生物燃料过渡。2007年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约4500万吨,2020年前后将发展到2亿吨,约相当于现在世界石油生产量的5%,其替代规模是其它可再生能源不能比拟的。欧盟委员会提出:生物燃料是唯一可以大规模获得的替代运输燃料的能源。生物燃油对石油替代成为一种世界共识和趋势,已驶上快车道。欧洲等地建设了大量的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池,日本从沼气中提取氢气发电。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发展迅速。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大企业纷纷参与生物质发电,民营和外资企业也表现出较大的投资热情。国家“十一五”末将建设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我国生物燃料乙醇装备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使用国,年产量达400万吨。国家已将生物柴油确定为新兴产业,年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沼气产业基本形成,已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3556处,年产沼气总量2.3亿立方米。
国家对发展生物质能非常重视,制定相关政策促其发展。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2006年9月30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下发“关于发展生物能源财税扶持政策”。主要有:1,价格和成本补贴:生物质发电补贴0.25元,千瓦时,生物质发电电价优惠、上网电量全额收购和电力调度优先。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每吨成本补贴1600元。2,财税支持: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等增值税即征即退。国家环保专项资金重点补贴秸秆直燃发电。用甜高梁茎秆制取生物燃料乙醇可获得政府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
三、我区发展生物质能的比较优势
(一)生物质能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1,森林采伐剩余物、灌木林资源储量大。国家确定“十一五”期间我区采伐限额为848.1万立方米,仅采伐剩余物可获得生物质原料约777.23万吨。全区灌木林总面积为654.33万公顷,灌木林总生物量2558.43万吨。按3年平茬抚育一次计算,年可利用量852万吨。2黠秆资源量大:据2007年数据,玉米、小麦、油料年产量1526.41万吨,测算出秸秆为1831.69万吨,主要分布在通辽、赤峰、兴安盟、巴彦淖尔市等粮食主产区,3,牲畜粪便资源全国第一:我区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10512亿头,牲畜年产粪便约1.17亿吨。4,原料资源种类面积全国第一: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菜籽、大豆、蓖麻、文冠果、甜高梁等,种类多,面积大。尤
其是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原料文冠果和甜高粱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我区能源农业的原料产业规模开始形成。
(二)一批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专利带动能源农业势头强劲
除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技术设备主要依靠引进外,我区产生了一批生物质能专利技术成果,一项专利就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居全国前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研发“甜高粱秸秆周体生料发酵生产乙醇工艺及其优化”项目,获得秸秆乙醇中试产品,国家受理发明专利申请。现甜高粱种植基地已形成,为该项目产业化提供原料规模储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发的微藻制取生物柴油技术,已在我区荒漠试验成功,准备在我区荒漠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内蒙古通华蓖麻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研究开发出用癸二酸副产品一脂肪酸生产物柴油技术,经检测应用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我区沼气工程的成套技术已成熟,生物厌氧发酵机理的研究、发酵工艺、产气率等单项技术和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蒙牛、塞飞亚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结合农牧民冬季取暖和沼气池越冬困难的实际,开发太阳能畜棚暖圈沼气池和太阳能日光温室沼气池,形成在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农业种植区及农业养殖区的草原六结合、农牧六配套、田园五位一体、庭院一池四改、多池联体、三池一体六大农用沼气新模式,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7年底全区沼气用户达14.65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6处,
生物质固体成形燃料专利技术正在产业化。巴彦淖尔征华机电液压研究所研发9度一20型秸秆压块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秸秆块代替煤炭,秸秆块发热量可达到4105千卡,公斤。库伦旗六家子林场用林业“三剩物”尝试加工成型燃料,用作林场供暖、炊事燃料。
(三)广阔荒地是潜在优势,农业能源原料可变成“绿色油田”
我区宜农荒地面积约有1500万亩,宜林荒山荒坡面积达到1.7亿亩,可种植甜高梁、文冠果、蓖麻和沙柳等能源作物。还有大面积不适宜农业植物的边际土地,可以大量种植能源树种,如盐碱地种植柽柳、沙地栽植能多次平茬利用的柠条、沙柳等灌木。荒漠地区土地广阔,适于大规模藻类养殖。微藻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这些大量宜林、宜农荒地和荒漠、边际土地资源,我区独一无二,经过开发和改良,可以变成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绿色油田”。
四、思路与建议
(一)大力发展能源农业,使之成为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把钥匙
据测算,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产值近亿元,年消耗秸秆20万多吨,增加就业岗位1000多个,增加收入6000万元以上。1公顷甜高粱茎秆可转化燃料乙醇3―5吨,高者可达10吨。一亩藻塘可生产3吨生物柴油。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按每吨柴油8000元测算,可实现产值4亿元。在生物质能产业的推动下,盐碱地、沙地、荒漠地等低质土地种植甜高梁、文冠果、养殖藻类,可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农业产业链将被延伸。原来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经过收集、加工、运输等环节,形成新的产业链,不仅带动农村牧区生产模式转变,而且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因此,应充分发挥我区已形成的生物质能产业及科研成果优势,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采取政府扶持、企业投入、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积极扶持生物质能企业在原料基地发展连锁项目。政府应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推进农村牧区的进步。
(二)以生物能源替代煤炭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牧区林区剩余废弃物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区秸秆年产生量折合1500万吨标准煤,动物粪便年产生量折合5755万吨标准煤,林业剩余物年利用量折合800万吨标准煤,灌木林年利用量折合1000吨标准煤。仅这几项折合标准煤已超亿吨,相当于鄂尔多斯煤炭年产量的1/2。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经济增长点,对于调整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重化产业结构,增强煤炭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源、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产业模式的重大创新。我区是煤炭资源大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是由燃煤造成的。据测算,运营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火电机组比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产生8000吨灰粉,可作为高品质的钾肥直接还田,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良性循环过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赤峰、通辽、兴安盟等以农为主的地区,应鼓励建设小型秸秆直接燃烧热电联产项目,解决当地秸秆大部分就地焚烧、环境污染严重、用电和集中供热等问题。呼伦贝尔、通辽灌木和林业采伐加工剩余物资源丰富,仅牙克石现有采伐加工制等物2027.2万吨,储量是全区所有林木的2倍以上,可建若干个小型灌林木质发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固体成型燃料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我区丰富的林木剩余物、沙生灌木等生物质资源,可以发展固体生物质燃料。生物质能可以带动能源林产业的发展,有助于防止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四)把生物质能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发展生物质能越来越显示出,它不仅是替代石油的唯一选择,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缩小区域、城乡差别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发改委将我区列为“十一五”生物质能源发展重点省区之一。应从国家战略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查研究全区生物质能资源整体情况,围绕产业经济性和目标市场,高起点编制开发利用战略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五)抓好示范项目。推进产业发展
我区已建成和再建的一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要围绕项目建设,下大力气抓好示范作用以点带面,积极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化进程。生物质能示范项目。不仅仅只是企业发展,要形成从原料供应、运输、加工、市场开拓和相关服务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和行业,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 产业发展 小油桐
相对其他再生资源而言,生物质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而其中又以小油桐生物柴油为典型。小油桐生物柴油是一种更值得推广利用并能持续发展的一种清洁能源,同石化柴油相比,小油桐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环保型燃料,是典型的绿色柴油。
贵州小油桐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
贵州生物柴油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主要是利用适合在贵州生长的小油桐生产生物柴油。小油桐生长快、投产早,无需挤占耕地,是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种仁含油率达51%以上,是提炼生物环保清洁汽、柴油的主要原料树种。
贵州在发展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经种植了20万亩“小油桐油田”,自主创新的技术已有成果,加工示范生产线已经调试待发。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由于地质原因,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制约,但适宜种植小油桐。所种植的小油桐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都优于其他地区。贵州天然(野生)小油桐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沿红水河两岸、西南、东南地区。贵州适宜种植小油桐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的区域。有很多县的种植面积可达20万公顷。种植此面积的小油桐可用以生产30万吨生物柴油,并能形成小油桐产业链,年综合产值在20亿元以上,可在贵州干热河谷地区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小油桐生物质能发展的外部环境
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政策优惠,市场前景广阔。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将采取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相应措施,推动和确保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统一管理。
当地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以培育及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料基地为基本途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为小油桐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政策环境。
当地群众对小油桐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迫切期待。贵州适合种植小油桐的县(市),除了兴义市外均为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林业局在荔波等县积极开展林业扶贫开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也探索出一条以发展林业作为扶贫开发主导产业的山区扶贫模式,当地群众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实惠。
贵州小油桐生物质能发展的效益分析
根据贵州省发改委编著的《贵州省小油桐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贵州省将规划投资310309.31元用于小油桐生物质能源建设,预期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制取生物柴油与精致甘油工艺联产,将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若能建年产10万吨具有一定工业化生产规模的生物柴油装置,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目前贵州已经种植了约25万亩“小油桐油田”,按平均每亩产桐籽550千克,生物柴油167千克,每年可产约14万吨小油桐桐籽,加工生物柴油34285吨。
生态效益:小油桐在干热河谷或干暖河谷气候条件生长良好,能适应干旱瘠薄的土壤,在石质山地也声场良好,是这些地区植被恢复和土地治理的优良树种,因此种植小油桐将成为规划区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的重要途径,可在遏止石漠化的演化趋势、减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贵州地区蓄水保土定额,小油桐原料林基地全面建成后,每年规划区内蓄水量将约增加1.2亿立方米,同时保土200万吨。小油桐固碳效果明显,据有关专家预测,每公顷小油桐每年可吸收固定10吨二氧化碳,原料林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吸收400万吨二氧化碳,生物柴油污染低,无二氧化硫、颗粒物质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仅为普通柴油的10%~20%,使用生物柴油将会显著降低汽车的尾气排放。
社会效益:第一,提供社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根据《贵州省小油桐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小油桐原料林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约需要5000万个工人从事造林抚育、管护、建设厂房等,每年大约可提供1万个劳动力就业岗位,可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为规划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妇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第二,逐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小油桐适应性强,可以在困难的条件下生长,可以结合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工程的实施种植小油桐,利用较贫瘠的土地发展小油桐,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第三,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小油桐产业化发展将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条件与医疗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染病的蔓延,改善文化教育条件,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进贵州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路径
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刻不容缓。贵州农业农田资源较少,为了发展生物质能,种植麻风树必须要注意不能与粮食土地资源产生竞争,在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利用生态恢复困难的荒山荒地种植麻风树是较好的途径,不能抢占粮食作物的土地资源。当然,应研究开发新技术如单项分离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形成综合配套技术,包括规模化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此,根据麻风树生物柴油原料林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重视优质油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通过多渠道良种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基因工程,加快良种培育,培育优质高产、适应广泛的优良品种。同时开展良种繁育与示范,研究开发优良种苗快繁技术,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良种苗和技术支撑;在不同生态区,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主要包括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测定与评价研究、优异种源筛选与优良品系培育、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聚合选育;麻风树扩繁技术研究、优异种源的稳定和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麻风树优良种苗扩繁,良种区域试验和良种核心示范区建设。
加强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为保证生物柴油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从现有生物柴油技术角度出发,整合生物柴油技术资源,全面提升生物柴油技术,以更好的为生物柴油产业服务。同时,加强生物柴油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将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生物柴油产业纳入贵州省各类科技发展规划中,通过高新技术和重大项目的扶持,有力地支持贵州省各类研究机构和企业对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对废弃油脂进行有效回收并加以再次利用,建立一套有效的处理和管理程序。
建立健全生物质能源产业相关政策体系。国内外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贵州省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一是从政策上引导相关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二是积极鼓励和扶持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稳妥的发展,从而培育和发展贵州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推进贵州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设置小油桐生物质能开发研究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小油桐生物柴油的规划、科研开发、原料基地建设、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
加强综合利用开发。麻风树除种仁榨出的油经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外,其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含有多种成分为生物药源,可提取制成生物医药或生物农药;种子榨油后的油饼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可作生物肥料,或经脱毒后制成生物饲料,提高其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