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艺术文化课程

时间:2024-01-10 10:30:38

导语:在艺术文化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文化课程

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专院校开始设立设计艺术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504万人。在具有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资格的700余所院校中,有近2/3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①在艺术类全部专业中的开设率高居榜首。伴随着高校扩招,大量为了考大学而改学艺术的考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部分人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偏低,集体观念、纪律观念不强,参加社会实践意识强但存在拜金主义思想,感性有加而理性缺乏,降低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门槛。

经过调研,笔者把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1.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整体人文素养不高,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不强;2.学校缺乏办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方面重技巧轻理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3.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待补充与更新,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缺失。②这些都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在艺术设计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深刻意识到,当前人文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为了近年来讨论最多的话题。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重知识,轻素养”,首先是单纯地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审美感受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积累;其次是一味地注重艺术学科本身,而忽视了跨学科交流,使设计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是对设计手法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理解及批判能力的设计师,既不会有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国人,也不能导致真正意义上“中国创意”的产生。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是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高校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三、解决措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究

(一)加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致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现代很多大学都贯彻和践行着“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需要用大学体制保证来实现,同样需要用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例如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在原有的美术史系基础上增设了美术教育学系、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管理学系等紧跟时代需求的新专业方向,共同组成了人文学院。除此之外,中国美术学院还将公共课教学部的课程细化为五大模块:哲学社科模块、人文历史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品质人生模块和艺术对话模块,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框架。并且要尤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细节上开设论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与艺术教育、庄子等具有传统特色的课程。

(二)加强艺术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类课程

例如中国设计史、中国建筑史等,至少要占10%。首先,通过这些史学类综合课程,学生可以从感知角度分析艺术作品,从批评角度评价作品;其次,深入对设计的共同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并能将其运用到作品分析中去;再次,能够把艺术作品纳入到历史、文化和主题的脉络中进行解析。这些史学类课程对学生的理论修养能力、作品鉴赏能力、批判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避免“填鸭式”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可以使其对课程的记忆和运用更加深刻和灵活。

(三)带领学生“走出去”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授,而要更多地去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教师可以多带领学生去“写生”,让其深入大自然、深入民间去接触中华民族更多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这样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其深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

(四)加强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高校应该把这项工作纳入到经常性的工作来考量,不断实践、探索和提高。首先,高校要加强宣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氛围;其次,教师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多开展和参与一些人文讲座;再次,要将教师的人文素养评估纳入评审考核机制,跟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综合了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文科教育的特点。艺术设计是一个人文的题目,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设计师素质,而人文素养是未来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我们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研究,以及对本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才。这是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工作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注释:

①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32;403.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文权.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J].前沿,2010(4).

[3]贾菁菁.试论创造性的源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第2篇

海淀区从2004年开始,确立了“发挥海淀科技文化结合优势,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高端”的发展目标,并于2005年设立了北京市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

经过几年的努力,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壮大,规模效益不断显现。目前,海淀区文化创意类上市公司突破100家,文化创意产业总数达到3.2万家,全区文化创意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产业年收入突破2300亿元,纳税超过120亿元。海淀区在互联网、数字出版版权、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广播电影电视业、新闻出版业、设计服务业方面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影响力。

如今,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大地劲吹“文化风”,海淀更是被赋予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使命。

蓄势待发

上世纪,英国伦敦从工业之城华丽转身为世界创意之都,学界将其归结为:经济总量雄厚、历史文化丰富、商业氛围浓郁、环境人才适宜。海淀区宣传部长陈名杰认为,这四点,恰恰也是海淀当下文化繁荣发展所处的大背景。

陈名杰指出,作为北京城六区之一,海淀是首都重要的城市功能拓展区。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30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83亿元,区域税收1309亿元,区级财政收入242亿元,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和全国前列。海淀科研教育资源高度密集,驻有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2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0家,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28所普通高等院校,近200所中小学校。工作或生活在海淀的两院院士524名,占全国的37%。海淀是“中国硅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核心所在地,有包括联想、百度等在内的1万多家各类高科技企业,数量居全国高新区之首。在此基础上,海淀正全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到2020年将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海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旅游景区,有国家图书馆、国家画院、中央民族歌舞团、艺术学院等数量众多的国家级文化艺术机构。海淀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密集程度,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

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海淀区目前正在酝酿更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在人才引进、文化产业融资、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海淀区计划借鉴中关村的“1+6”政策,出台若干个细化的配套政策,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政策链条,促进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海淀区就设立了每年1个亿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来累计支持了219个项目,支持资金达1.9亿多元,资金的带动和放大效应达到10倍。从2012年开始,海淀还将引进股权投资等方式,深入研究进一步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措施,聚合资本对文化的强力推动。

文化融合科技,科技“再造”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一幅未来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海淀43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

“十二五”末,海淀高新技术支撑的文化创意项目将占全区文创项目的70%;重点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500家;新兴文化业态实现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到1/2以上;海淀将成为影响全球、领航全国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

构建文化艺术城

北京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全国文化中心,提出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海淀作为北京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使命。

对于新的使命,外界对于海淀科技的发展充满信心。由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H”型轴线组成的区域,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已成为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科技条件最为雄厚、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区域,也是国家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这里汇集着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联想集团等国内最顶尖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

根据《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中关村科学城的年均增速为全市增速的两倍多,到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聚集3万名左右全球一流的高端人才,4-6家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大企业,众多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

到2020年,海淀区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但如何建设一个与中关村科学城相呼应的文化艺术城,这是海淀文化繁荣发展面临的时代命题。

陈名杰告诉记者,海淀文化艺术城的建设从大的角度看,可以依托于九个基础较好、潜力明显的文化区域:一是“三山五园”地区,核心在圆明园和颐和园之间,以及香山板块;二是近几年聚集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的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三是以中国电影基地、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新影等为核心的北太平庄影视基地;四是五棵松地区;五是自发形成酒吧街的五道口地区持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六是集聚了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总政歌舞团、话剧团等众多文艺团体的魏公村地区;七是围绕曹雪芹著书的“红楼梦源”地区,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八是上庄的纳兰性德历史遗存区;九是大西山地区,这里曾聚集着辽金时期书院中的五大书院,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依托这九大板块,完全可以营造一个艺术城的概念。”陈名杰说。

而从小的角度讲,陈名杰认为,依托“两园”:圆明园和颐和园,“两校”:北大和清华,再加上海淀公园,这一区域既是中关村科学城的核心区域,也是海淀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完全有条件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新地标。

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中关村科学城与文化艺术城的齐头并进,最终将实现海淀区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陈名杰设想海淀的文化发展最终形成金字塔状的发展模式:最下面一层是统筹好海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间层面是构建好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民,塔尖是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目前,海淀正在拟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未来将在园区建设、产业空间、政策体系、服务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形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核心产业领先发展、企业实力雄厚、品牌影响深远、人才竞相集聚的良好局面。

这其中,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被放在了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海淀区看来,创意本身总是与创新紧密相连,文化创意产业从一开始就广泛地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陈名杰指出,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化的起步,没有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化就缺少一个必要的前提。因此,欧美等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海淀希望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障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合法权益,为吸引创新人才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以园区经济引领全市的海淀区,历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支柱产业的培育。海淀区意识到,创意产业园区可有效推动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促进各种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的集聚,形成规模化经营。近年来,海淀区已划分了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中部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区,西北部高端休闲旅游区与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区等四大功能区。依托功能区的集聚优势和高科技企业的科研优势,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海淀区计划重点实施“1+4”产业发展战略:即全力发展数字内容和数字装备这一核心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影视、数字出版、数字演艺和工业设计等四个战略产业,以此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提供有力保证。

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目前,海淀区已具备了相应的品牌基础,如上地是中国最成熟软件业的代名词,清华、北大象征着中国最优质的教育和人才基地。同时也诞生了一批实力强、产值高、影响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一成功经验也被有效地嫁接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层面,海淀区希望以品牌连接创意、技术、经营、管理、研究等环节,使企业间在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保持密切的协同与合作,形成完整、顺畅、高效的产业链。

第3篇

这是一堂“发展式”美术教学改革的实验课。教学目的是在使用油画棒与水彩色配合进行的创造性绘画游戏中,运用排水技法制造意外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艺术创造表现的兴趣和欲望。运用绘画语言和文字、音乐语言在形象思维的心理时空中互相启发,启发学生创造表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观察识记与忆想创造的能力。

实验教材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观察与识记,和忆想与创造形象语言的训练上,认定教学的难点是创造“欢乐”、“节日”的色彩语言。根据实验教学的教法建议,执教者在备课案中,为完成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作业与指导,总结欣赏与审美教育,都做了认真的设计:

一、选择录像进行直观的启发,配合学生的日记导入课题。通过演示儿童画,运用儿童的绘画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出作业要求。通过音乐语言调节情绪,创设节日快乐的情境。演示动作补充形象,向学生输送形象信息,启发联想,丰富创作的形象语言,突出教学的重点。引导表现高兴的色彩、快乐的色彩、五彩缤纷的节日色彩,进行色彩配合的游戏,突破创造色彩语言的难点。

二、学生作业分两步走;先让学生直接用油画棒构思做画,引导学生尽量完美、充分地表现出忆想构思的情节内容,再让学生使用选择的水彩涂染,利用排水技法创造意外的艺术效果。

三、总结欣赏学生自己的艺术创作,让学生谈画题,谈画意,讲内容情节,讲场面故事,用语言补充发挥,交流思想感情,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作文引导。

四、把美育贯穿在忆想创作的活动中,欣赏作业艺术美的重点是色彩美和人物动势的美,通过节日气氛的美的表现,引发对生活美的感受。

执教者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外活动中选取六幅儿童画。反复筛选收集了适合教学启发使用的春节录像和锣鼓乐曲。还与语文教师共同备课,商定了由日记——记忆画——作文的教学配合与分工。

教学过程是,启发导入开始放了一组《春节》的电视录像,把学生带入寒假春节的欢乐情境中,教师插话激发学生的感情和对自己节日活动的忆想。两个学生讲述自己的日记,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己日记描绘的画面自然导入课题。

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有集中指导,也有个别指导,重点突出,程序分明。

表扬引导学生直接使用油画棒构思作画;谈话启发学生选择画题和内容、情节、环境场面;演示表演动作和让学生自己比划动作,通过观察识记和运动感觉的体验,让学生自己扑捉形象信息,补充表象,启发联想。

引导学生边想边画,边画边想,随意的组合画面,表现视觉空间的主观印象;用表扬的方法鼓励启发表现出近似三维透视空间的作业;运用“五彩缤纷”等色彩形象词语,引导学生表现“高兴”、快乐、的节日色彩,大胆地进行创造色彩语言的游戏。

用表扬快手,激励学生追求速度。展示有创造性的画面内容丰富情节感人的优秀作业,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地大胆创造。

展示作业中画出人物背面和侧面不同角度和活动方向的造型,启发学生创造表现多种神态的动向造型。

整个教学辅导过程中,教室里充满了惊讶和赞叹。教师满腔热情地鼓励,帮助学生突破了加工艺术形象语言和色彩语言的技术难点,画面上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体验到审美的感受。

总结欣赏时,师生们饱含激情品味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课堂教学达到了。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要求到前面展示和发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人感动。黑板上展现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形象语言与热烈温暖的节日色彩,感动了旁观者,在场的一位局长说,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美术课。

这节美术课所以能够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主要是它发挥出了美术教学的优势,在直接认知、艺术与创造和艺术与感情三个方面都发挥出了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

首先它改革了依靠临摹教材抄袭资料的教学常规,发挥了美术教学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的教育作用。

其次这节课在启发引导和教学辅导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绘画欲,引导学生观察识记。形象信息教学的传导是通过吸引注意、直接观察与识记和自己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生动的直观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处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早已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当今大学生的计算机实际运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第一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所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及今后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内容的研究。

一、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长期以来的教学情况统计发现,在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且没有针对性,计算机实验环境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另外,艺术类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专业特点、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源构成、个性特征和未来的工作方向等都与普通大学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目前,许多城市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相当多艺术类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大一入学时学生生源地(城市、乡村、边远山区)差别造成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较大,城市学生从小学就参与了计算机课程,而乡村或者边远山区学生可能到上大学时才开始接触计算机。二是思维方式差异较大。比如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给这些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三是生源构成不同。艺术类院校的城市学生比例较其他非艺术类院校要大,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学生自信心强,公众交际广,表现欲望更强烈,但是怕吃苦,不易持之以恒地静下心来思考学习,这也使得他们对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掌握。四是个性特征突出。艺术专业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学生在学业中发展自由个性,大部分学生性情活泼开朗、个性鲜明张扬,感性认知能力强。五是专业技能突出,有一技之长。艺术专业课大多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其他专业更密切,教师的文化修养、个人风格、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等都对学生有更直接的影响。

二、提高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针对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探索艺术类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笔者提出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期切实有效增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1.针对基础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入学前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情况参差不齐,如何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首要问题。当前学校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要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层次情况划分小组,安排基础好、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共同进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用适当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演示后,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则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辅导,实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学过程实行分层施教,教师在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还应区分作业完成层次。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对于课程的基础知识模块统一讲解学习,而对于专业技能模块则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如音乐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音频编辑处理软件的学习;舞蹈、影视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学习;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图片处理软件的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侧重于图片处理、三维图制作等软件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相关专业的则注重图像处理、报刊和杂志的排版等相关软件的学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以致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的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类学生而言是形象思维多于理性逻辑思维,讲解新的知识时最好先给他们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表达,让他们有个感性认识。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组成结构时,打开不同时期的计算机机箱,给他们展示和讲解相关的部件和功能,然后进一步阐述其工作原理等。

4.利用任务驱动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功能与目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这一原理,其主要的教学思路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出一般规律。笔者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上将这个教学原则比喻成“一棵大树,问题(任务)驱动”的原则。即:把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构建为一棵大树,把其中的三个层次,即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构建为“枝”(每个知识层次就是大树的一个分枝),再把每个知识层次中的若干个知识点构建为下一级分枝。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采用任务(问题)驱动的方式,每一个知识层次都从实际的典型实例出发(提出问题或任务,明确目标),最后逐渐展开分析解决问题,在讲叙实例的过程中将各知识点融入。这种精选实例,将知识点融于实例中的教学方式能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迅速认识他们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树”,由“树”找“枝”,由掌握单个知识点发展到掌握整个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讲解的内容大多是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并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特征认真做好启发、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尽量避免直接给予式的讲解。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学完。所以,教师应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一些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习的且终生有用的东西,比如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才能在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的情况下,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要求,真正做到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育,既有和其他专业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性。艺术类院校如何在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从而增强计算机基础教育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姜跃,何萍,王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积件式课件设计的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01).

第5篇

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里,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啰啰嗦嗦的说上一大堆,不但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并且很多时候,表达的太罗嗦反而讲不清楚。与其它语言相比,化学语言往往就具有简洁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专业性的化学语言来讲解,这样,会避免啰嗦的语言所造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通过简洁的语言,不但能够准确地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简洁的语言也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注意语言的生活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时候,一些专业的学科语言一定要严格的运用。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师在上化学课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描述的晦涩难懂、高深莫测,否则,不但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化学知识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准确性的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酯”这节的内容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就给结合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提出问题:“我们吃东西往往是越新鲜越好,而在喝酒的时候,很多人却喜欢喝陈年老酒,也是常说的老酒沉香,为什么酒放时间长不会变质反而越来越香醇呢?”对于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显得非常感兴趣,一旦勾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表现的更加积极,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意语言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心情舒畅,而在轻松的心态下,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如果教师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时候就需要趣味的语言来帮忙了。例如,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在记忆起来往往是记了忘,忘了记,反反复复。这样,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运用一些有趣的记忆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口诀来记忆盐类水解的规律: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这样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规律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学生一边读着有趣的口诀,一边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样,整个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异常。

注意非口头语言的运用

第6篇

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60项,美术类约占8%,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2项,美术类约占9%[1],其中有“承楚绣之绪、融南北绣法之长”的汉绣,雅俗共赏的阳新布贴,样式多变的鄂州剪纸、古朴灵秀的大冶石雕、饱满稚拙的老河口年画和精美绝伦的武汉船模等项目,门类众多,分布广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后现代课程的影响和民族文化复兴热潮的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开发具有区域特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将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是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具有民族民间情感的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

一.湖北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与不足

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关部门在保护美术类非遗方面做了相关举措,如2008年,武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成立了汉绣工作室,以培养年轻的传承队伍”[2]。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多所中小学教材新增了民间美术版块,如九年级《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民间美术欣赏》(人教版);部分高校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如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的“民间剪纸艺术”。为使人才培养和社会对接,湖北省创业高级技工学校与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合作,设立了“学校+公司+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教学。虽然各类机构和院校在开发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显现了一些不足:

1.开发层面单一

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多质性、潜在性、动态性等特征,该类资源需要经过课程实施者根据客观因素和主观需要加工创作后才能发挥特定作用。从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总层面来说,美术类非遗既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潜能,又有教育资源的开发潜能;就教育层面来说,既有美术欣赏的功能又有价值导向等功能。目前大多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仅停留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而随着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单一的开发层面显然不能满足师生和教学的需求。

2.忽视资源地域性

湖北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孕育了以楚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交织共存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湖北美术类非遗中的地域性承载着当地人民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审美情怀,是本地资源有别其它地区的标志。在开发非遗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忽略本地资源的历史特点和地域特点,代之以“拿来主义”和“模板化”的资源开发方式,未能使本地资源特色更好的开发。

3.隐待开发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态文化,其历史演变、工艺传承、图形创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显性或隐性的课程资源,但多数学校对其的开发仅停留在色彩、拼贴、技艺等显性资源的层面,对人文地理、风俗文化等隐性资源开发不够。

二.湖北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1.系统性与针对性结合

地方资源是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资源,也是国家课程赖以实施的条件[3]。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结合,一方面指处理好地方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实施、国家课程实施的关系;一方面指处理好课程资源开发与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关系,包括在开发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时,需要有关部门站在宏观角度,针对课程的具体需求,筛选整合资源,以多样的实施形式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公共素质课程中,美术类非遗资源的开发可以侧重于审美教育和文化普及;在美术设计等专业课程中,可侧重提升学生对传统造型和色彩的感受力,并根据需要开展田野考察、艺术创作。

2.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地方文化的复现。在全球化视角上继承地方文化,需要在资源开发时重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将美术类非遗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区域性、民俗性、传统性融入现代课程之中,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展示学科前沿的同时传承优秀民族精华、体现区域美术特点。

3.鉴赏性与实践性相辅

美术是一门鉴赏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美术鉴赏是人们审美的需要,也是认识非遗美学价值的重要途径。根据非遗美术的特点,单一的鉴赏品评难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认知和审美体验。为了最大化发挥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功能,除了通过开展专题展览、传承人讲座等方式讲解非遗,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以便学生形成有关非遗的记忆和体验,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同。

三.开发湖北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具体实践思路

1.挖掘非遗的隐性课程资源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性课程资源,就是将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和传承变迁在教学中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还原当时历史文化环境、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立体。以红安绣活为例,红安绣活的实物特征及其制作方式等显性资源利于审美和创作,而红绣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响等隐性资源又可以在历史、人文、旅游等课程中穿插借鉴。

2.结合地域特色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区域特点、人文环境开发校本教材,尤其是在资源短缺的农村地区开发当地美术类非遗资源并纳入教材之中,有助于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风俗的联系。

3.加大课程资源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开发力度

非遗传统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依托当地资源,集思广益、世代传承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品、民俗活动用品,往往集审美、实用于一体,如天门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根据飞禽走兽或神话人物把糖塑制成形,可观赏又可食用。借鉴非遗传统美术中极具民间特色的设计语言,学习其取于自然适于自然的制作意识,能启发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创新,促使其逐步构建融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为一体的职教体系。

4.加强教师的相关培训

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教师应形成新的课程资源观,这是开发运用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基础;其次,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加强对非遗的理解。例如,阳新布贴的产生是因为当时物质匮乏,村妇只有用积攒下来的边角料为小孩缝制鞋袜、肚兜等衣物,为寄托良好愿景,村民还用碎布拼贴出吉祥图案,节约实用、精巧美观。在求新求异思想的影响下,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传统作品比较土和俗,却忽视了其产生背景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课程实施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欣赏、实践优秀传统美术资源的同时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其现象,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观点。再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把握教学目标与传承非遗的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传承人或志愿者作为特邀教师来为学生补充课程内容。

四.结语

长期以来,在我国美术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学院派为主的精英教育,非遗美术因其民俗性和特殊的传承方式并未登上“大雅之堂”,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努力开发和保护非遗美术资源已成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开发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不仅需要广大师生的参与,还需要有关部门建立符合实际的课程资源建设制度,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给予一定的保障,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1]湖北省文化厅官网.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http:///

[2]左尚鸿,张友云.荆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12.

[3]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

第7篇

关键词:苏州泥塑;传承创新;引入课堂

一、苏州泥塑的历史与现状

苏州泥塑起源于历史文化古城——苏州,与潮州浮洋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四大泥塑。它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苏州泥塑确定了鲜明的特点和坚定的泥塑地位。苏州泥塑工艺以前都集中在虎丘山塘一带,所以又称“虎丘泥人”。《吴县志》:“宋时有袁遇昌,吴之木渎人,以捏婴孩,名扬四方。苏州泥塑是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也是研究中国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更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集民俗、宗教、雕塑、绘画、书法等于一身,并具有艺术、历史、观赏、收藏等价值,因此它的良好发展,对于今天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具有较大的意义。现如今随着老艺人的离世,技艺高超的虎丘泥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把苏州泥塑引入课堂,让青少年了解苏州泥塑、爱上苏州泥塑,这对苏州泥塑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以课堂为载体,推进苏州泥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对苏州泥塑的兴趣。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利用当地周边资源,例如:请苏州泥塑的传承人朱文茜老师来为同学们做讲座、现场为同学们展示技艺等。让学生们了解到我们身边还有如此精彩的民间传统艺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题,将苏州泥塑引入课堂。苏州泥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泥塑,即庙宇的神佛塑像,称“苏帮”泥塑;另一类是泥塑小品,即虎丘泥人。①大型泥塑,即庙宇的神佛塑像,称“苏帮”泥塑。苏州神佛塑像是传统工艺的一种,其作品以细腻、传神、雅致而著名。泥塑最大的优势是取材方便,一般取当地的山泥,接着就是钉骨架、配制泥(将泥进行粗、细加工)、上泥、彩绘或装金,每个大步骤里面还分若干条小步骤。完成一件作品起码要一两年。苏州大型泥塑既融合了雕塑、色彩、图案、绘画等艺术,又涉及光学、透视学、力学、建筑学、材料学等学科。是一项技艺独特的传统民间工艺。②泥塑小品即虎丘泥人。之所以称作虎丘泥人是因为所需泥土取自虎丘周边的粘土,叫滋泥。这种土黑、细、粘,非常适宜做小品泥人。虎丘泥人又分四种:第一种是捏像,;第二种是戏文人物;第三种叫落膝骱,它的头和腿是泥做的,其他的各种关节用木头做,可以活动;第四种叫绢衣人物,用稻草麻丝做身体,再用铁丝定型,外加绢衣。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一般选择制作泥塑小品。苏州泥塑的制作流程包括和泥、擀泥饼等多个环节,这几个环节是制作所有的泥塑都必须经历的相同工序,以制作“江南水乡女”这一课为例。首先,制作泥饼。首先揪取一块泥团,用擀面杖将泥团慢慢擀成饼状,对形状没有特殊的要求,厚度控制在1.5cm左右,要注意所擀成的泥饼一定要比模子稍大一点;第二步,入模。同学们可以直接捏出泥胚,也可以选取事先做好的石膏模,把它平放在桌子上,将擀好的泥饼对准模子放进去,就要进行按模,要压紧泥饼,使其紧贴于模片上,之后将泥饼多余的部分去掉,将边缘部分捏平整,并且再次按模,模子上凹下去的地方都是五官,一定要仔细处理好;第三步,出模。由于所使用的模子是石膏制作的,而泥饼与模子的干湿程度不一样,所以脱模十分方便,我们只要小心翼翼地将泥片提出放到桌子上即可;第四步,上浆,在民间又被称之为“上白粉”,这道工序要进行两遍,首先,我们将准备好的太白粉浆直接淋到作品上,反复进行三四次,以将各个部分都淋一遍,淋完后要置于阴处晾干。然后,用砂纸进行打磨,待各个部分都打磨光滑以后,按照第一遍上浆的方法再淋一遍即可,这样可以形成一层光滑的保护层,能使上彩后色泽更加鲜艳,同时还能起到防水的作用;第五步,勾线。线条是造型的根本,彩绘泥塑中的线条有主线、分线、随线、饶线之分,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第六步,上彩。上彩又被人们称之为“着色”,在民间,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可见上彩的至关重要。用毛笔精心绘制出苏州传统服饰纹样,再上一层清漆,起到保护作用。这样一件具有浓厚苏州地方特色的苏州泥塑作品就完成了。

三、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加深了解苏州泥塑

我校地处苏州古城桃花坞地区,这里历史资源非常丰富。学校还成立了以学习和传承苏州泥塑为宗旨的《桃坞泥塑社团》,聘请了苏州泥塑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国家一级工艺大师朱文茜老师作为外聘老师。在朱文茜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同学们对这项传统技艺兴趣非常浓厚。朱老师还将现在的流行元素融入到传统技艺中。教孩子们捏加菲猫、喜羊羊、植物大战僵尸等。同学们在学习制作这些喜闻乐见的作品时即初步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法,又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除了社团活动中动手学习泥塑技法,同学们还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站查询相关资料,参观学校附近的苏州泥塑传习所,欣赏精美的传统泥塑作品,进一步体会苏州泥塑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苏州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学习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苏州泥塑,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学生们通过学习,不仅要成为苏州泥塑的继承者,更要成为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这项珍贵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文化课,对策

1 引言

毋庸讳言,在所有文学艺术类专业学生中,音乐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平均水平是最差的,这是长期强调专业技法导致的。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许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不行,才临时转考音乐舞蹈专业。这样一来,更是加剧了音乐舞蹈类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滑坡。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和其中文化课的现状。然后,分析总结了文化课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最后,根据高师院校的特点和情况,探讨如何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

2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音乐技法课、音乐理论课和文化课。

2.1 音乐技法课

高师音乐技法课是指教师教授学生专业表演技法,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表演能力的课程。音乐技法课又会根据专业,进一步细分为声乐、器乐、舞蹈专业课。

2.2 音乐理论课

高师音乐理论课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类课程等组成。音乐理论课指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进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对音乐技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记录和创作音乐的能力。

2.3 文化课

高师音乐专业类文化课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类课程、艺术和音乐史论类课程等组成。文化课指导学生学习音乐历史及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3 文化课的现状

3.1 学生不重视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上文化课时普遍存在态度散漫的问题,很多学生甚至基本上是在玩手机、睡觉、聊天中度过。为了应付点名而上课,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音乐专业类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

一是长期强调音乐专业技巧。因为音乐专业技巧水平是能否考入音乐专业院校的基本前提,越是对音乐专业技巧水平要求高的音乐院校,对高考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低,这种长期“轻科学文化,重专业技巧”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所以音乐专业类学生在高中基本以各自的音乐专业为主,将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了音乐专业训练上。对文化课的忽视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了习惯。

二是扩招的负面影响。近十年,全国各级各类院校都在不断扩招,确实起到了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艺术院校。由于扩招,使得艺术院校降低了对考生艺术专业素质的要求,加上招生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大量原本不具备艺术专业素质,只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投机性地报考艺术院校。一旦幸运地考上,对待文化课的态度可想而知。

三是高考的“独木桥”效应。尽管高考仍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对最公平的择优方式,但高考这座“独木桥”所产生的效应已经从学生的高中阶段,逐步伸展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为此身心疲惫。除非有明确的更高追求,大部分学生上大学后都会“长出一口气”,放松下来。于是,对艺术专业课都缺乏积极的态度,何况对原本就忽视或厌烦的文化课。

3.2 教师也不重视

高师音乐专业文化课普遍存在教学质量问题,除了上述学生方面的因素以外,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音乐专业类教师对文化课也不重视。

首先还是因为长期强调音乐专业技巧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使得负责文化课的教师也潜移默化地认为,文化课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是可有可无的,

其次是教师的来源。有些负责文化课的教师,自己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好文化课的意识和能力都有问题。

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文化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普遍都缺乏严谨、科学的安排和设计,内容照本宣科,形式呆板枯燥,师生没有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师大都只能依靠点名来留住学生,而学生则“身在曹营心在汉”。

4 文化课的重要性

4.1 辅助专业学习

文化课并非如不重视它的音乐专业学生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而是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艺术和音乐史论类课程通过对音乐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技巧、理念和作品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音乐专业的学术脉络,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2 培养职业素质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决定了,教育教学类课程就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学习内容。学好教育教学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拓展上升空间

如本文上面所述,音乐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音乐专业学习,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如果不利用大学期间的文化课,甚至在学校文化课以外多进行其它文化知识的涉猎,那么,在音乐或教育领域,他们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将非常有限。不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就不会或难以正确地思考、分析和总结各种问题;不提高文学素养,就不会或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开阔自己的文化和学术视野,就不会或难以多角度地观察各种社会问题、开放性地吸收各种文化和学术营养。因此,加强文化课的学习,能拓展学生的上升空间,为他们的进一步深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5 对策

5.1 培养学习兴趣

为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度,学校可以成立文化各科的兴趣小组,以此平台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每个小组要有一定的规模,定期组织活动,进行交流讨论。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兴趣小组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配合地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如适当奖励学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踊跃表达、经济讨论。但奖励学分不是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学习兴趣和习惯才是目的。

5.2 组织文化展演

还可以把文化课和所学的主专业——音乐联系起来,多进行展演,提高学习文化课的氛围。如举行英文歌比赛,参与者必然会注重英文的发音与咬字,这样既未脱离音乐,又达到了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比如演讲比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针对音乐专业与其它学科或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等主题。为此,参与的学生必然会认真准备演讲稿,在准备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所涉领域的了解、理解,锻炼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5.3 丰富补充读物

学校在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还应该学习国外的教育经验,选择丰富的补充图书或音像资料,规定作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必须完成学习的读物。补充读物可以与音乐专业相关,使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学生能交叉涉猎其它音乐专业方向;同时,补充读物还应该广泛涉及其它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科普类图书,使音乐专业学生,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认识和理解音乐的价值;能具备更全面的素质,承担和促进音乐的传承。

6 结语

文化课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拓展学生的上升空间。但是目前,文化课的重要性并没有被音乐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充分认识,为此本文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姜仁武.浅论民族音乐在高师教学中的地位[J].中国音乐,2003,4:121-123.

[3]张天彤.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季刊),2004,4:162-168.

第9篇

面对一幕幕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而这些悲剧的发生也给同是大学生身份的艺术生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学好“艺”的同时,加强自身“德”的建设,努力向着“德艺双馨”的道路上发展。

“德艺双馨”是对艺术家极高的赞誉,一方面是指其艺术成就的辉煌,一方面是指其自身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的高尚。对于艺术家而言,“德艺双馨”是人们给予他的最高荣誉。“德”是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根,“艺”是艺术家成就事业之本,这已经被艺术工作者达成共识。“德”是根基,在“德”的基础上,才能有“艺”的发展和成就。在艺术院校的教学中,教师也极力从各个方面引领学生走向“德艺双馨”的锦绣大道。

谈到学生“德”的培养,首先就会想到教师的职责。众所周知,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在这一工作中师德建设尤为重要,因为教师要在言行、道德、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学校在抓师德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师德如何影响学生的问题,没有重视师生沟通渠道的培养。艺术院校的课程一般分为专业课和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往往疲于传授专业知识,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心理诉求,只要求下次回课时顺利;文化课在艺术类大学所占比重较轻,因此,文化课与文化课教师一般很少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更遑论对学生能够起到师德的影响。学生在课余时间很难觅得教师的踪影,在他们有心理问题时,缺少及时的疏通与正确的指导。我们不难看出,在艺术院校,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在强调不能培养出“艺术上的巨人,道德上的矮子”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师生交流的桥梁?如何让师德真正发挥出其价值?而不只是学校的一句口号。

课程设置在艺术类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艺术生成才的关键不仅是指其专业本领的强弱,也在于其文化素养的高低。大多数艺术生自身的文化功底较差,文化素质、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严重缺失,然而正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才报考文化课录取分数较低的艺术院校。这种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如何培养成“德艺双馨”的人才,主要是靠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弥补。艺术类院校一般都偏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重专业技术轻文化是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课只是其中的点缀,课程安排的稀疏带给学生的暗示就是可以对其忽视,因此造成学生对社会、人文方面的淡漠。然而笔者认为,恰恰文化课的学习是培养“德艺双馨”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对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大学语文》课可适当增加《论语》《大学》《中庸》《礼记》《文心雕龙》等传统文化内容,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德”,可以从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得来,然而要深刻理解“德”,就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要有对真、善、美的判断与追求。基于此,学生的艺术创作才能更有内涵,才能走得更远。因此,艺术院校对课程的设置需要调整,应在文化课中加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比例,并且要严格制定和管理文化课的考评体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获得“德艺双馨”称号的艺术家是艺术类学生的楷模。如歌唱家、作曲家阎肃、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等,无论是其艺术修养还是道德品质,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扬,深受人们喜爱。京剧名家马连良先生大红大紫时,每年都会恭敬地去看师父肖长华,有一次开车到老师家胡同口就不让司机往里开了,说不能在师傅面前显摆,恭恭敬敬提着礼物走到师傅家,这就是“德”——尊师重道;京剧名丑张春华先生坐飞机失事,救援的人看着满地散落的财物对他说,什么是你的就拿走,张春华只拿走了自己的小箱子,这也是“德”的一面——诚信;很多艺术家都不局限于对一门艺术的钻研,对其他姊妹艺术兼通,这样在台上才能更有底蕴,创作的作品意义深远,成为不朽的经典,这也是“德”的一面——海纳百川。艺术类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了解到“德”的内涵,进而得出德高艺长高,德艺是相辅相成的道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些德才兼备的艺术大师作为奋斗的榜样,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以积极、自信、乐观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差距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学生群体中,尤其是艺术院校。学生中相互攀比已经成为一种不良风气,由此造成了各种羡慕嫉妒恨,悲剧的发生正是源于平日里琐碎小事的积压。因此,艺术院校应注重大学生法律课程的学习。然而,对大学生来说这门课程较为笼统,教材的单调往往使学生上课大多是走过场,很少有学生能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在大学生刑事案件频发的今天,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宣讲和教育,譬如结合上述案例进行法制讲座,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心理疏导室,及时排解一些心理障碍和问题,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

我们无法忽视的还有社会文化环境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当借助高科技的手段以互联网、电视节目等方式快速散播在人们身边时,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内容与形式很容易蒙蔽大学生的双眼,大量低俗、媚俗、恶俗的节目诱引着学生迷失真、善、美的方向。那些胡编滥造的穿越剧、魔幻剧充斥着屏幕,雷人的剧情和造型对观众极不负责。面对这种审丑现象,艺术类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德”与“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