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机械化现状

时间:2024-01-11 11:52:44

导语:在农业机械化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 农机化 发展 目标 对策 机械化水平 装备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20-01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是一个商贸繁荣、轻工业发达的新兴城市;是著名侨乡、水果之乡,先后被国家任命为:“中国青梅之乡”、“中国蕉柑之乡”和“中国青榄之乡”。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

1.农机装备水平

2013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2万千瓦,主要农业机械中:农用拖拉机拥有量2665台30780千瓦,占总动力的18%;农用运输车1352辆67590千瓦,占总动力的39%;收割机10台380千瓦,占总动力的0.2%;饲料粉碎机688台7843千瓦,占总动力的4.5%。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达到1969台22308千瓦占总动力的13%,排灌机械4985台套34884千瓦,占总动力的20%。各种拖拉机配套农具达1648部,农机具配套比1:0.62。

2.机械化水平

种植业(水稻):2013年底,机耕面积448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7 %;水稻机耕面积19500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1%,机械收割面积11000公顷,占水稻面积的51%,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或机械化。

3.农机管理和服务体系

农机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康发展。全市已设立了农机推广、安全监理机构,农机学校,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站,能够开展农业机化的实用技术推广和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支持和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为实施科教兴农、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科技兴农的重要力量。

4.农机化投入

近几年来,普宁市农机投资兴起了一股热潮,农民自发购买农机大增,90年农业机械原值34.76万元,2000年农业机械原值50.08万元,2013年农业机械原值64.44万元,平均每年增加8.54%,从2004年政府行为的投入大约600万元,主要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小型耕作机械、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农业机械已成为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今后普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按照上级提出的发展目标,围绕农业要增产增效、农民要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发展的目标

结合普宁市的实际,重点实施“四个”工程,即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工程;果蔬、花卉节水灌溉械机化工程;畜牧水产机械化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争取至2020年,全市农业械机化达到较高的水平。

1.1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包装、贮运、保鲜机械化,重点扶持吉田(原兰花集团)、佳隆、同享、大立、启发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引进配套自动化生产、真空包装等先进机械化设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名牌产品。

1.2果蔬、花卉节水灌溉机械化:一是发展推广水果、蔬菜、花卉木苗等节水灌溉、高效节药植保等实用的机械化技术,争取至2020年植保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二是要逐步发展工厂化育苗和生产。巩固发展果蔬部门已创办的“大棚网殖”和“生物工程实验基地”二个工厂化种苗培育改良项目,再创办2-3个现代化育苗基地;在巩固发展大南山镇200亩蔬菜无土栽培示范基地基础上,计划在大坝、南径再创办2个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要进行温室大棚栽植蔬菜、花卉木苗的试验,计划兴建蔬菜、花卉温室大棚各2个。

1.3畜牧水产机械化工程:一是要发展2-3家大型饲料生产机械化工厂。二是发展蛋鸡、猪、鸭等禽畜生产工厂化。三是发展鱼塘自动投饵、增氧、清淤等机械化,以普宁市鱼苗场作为依托,创办示范基地500亩,至2020年,鱼塘机械机械清淤、自动监控水平分别达到80%, 40%。

1.4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是发展水稻机械耕地、插植、植保、收割全程机械化;二是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至2020年,烘干机械化水平达到30%,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50%。

2.主要对策措施

2.1进一步深化农机管理的改革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农机管理职能,切实把农机管理职能转到“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上来。

2.2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

一是加强适用技术推广和先进技术示范;二是组织实施一批机械化生产项目,建立若干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技术内容的农副产品加工、果蔬、畜牧水产、水稻生产等试点。三是密切农机化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的配合,研究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农机化技术规范;

2.3健全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使之成为农机化技术推广、人才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技术交流的中心;健全农机监理机构的建设,加强法制化建设,保护农机经营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

第2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步实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信息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也已经逐渐深入应用到我国农业发展中来,形成了体系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对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青壮年人群都离开城市涌向城镇谋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规模的同时,也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十分巨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青壮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能够提高我国农业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由于劳动力因素带来的成本较高问题,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

1.2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十分深刻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者对于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以及增加劳动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急需要通过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式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2]。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农业机械及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和装置的应用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八种自动化设备:1)联合收割机。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实现收割高度的自动化控制,也能够结合稻麦的生长高度,自主控制行驶的速度和方向,感应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从而形成自动化运转,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2)插秧机。该设备的自动化尾插秧部件,能够通过对部件的水平控制在转弯时自动提取插秧部件,并形成自动化减速过程,进而完成自动供苗上苗。3)拖拉机。农用拖拉机广泛使用的油压式机械调节系统装置和电子三点连接式调节装置都能够提升拖拉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4)移栽机。移栽机内部自动化水平的实现是通过自动供苗塑料装置以及自动移栽装置构成的,其中传动链式自动移栽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自动化运行。5)挖掘收获机。该机器自动化控制是通过挖掘深度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感应石块及筛选装置来完成的,从而完成在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翻面等工作环节。6)施肥播种机。施肥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十分大,利用自动化装置例如计数器和感应器等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施肥和播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7)喷雾机。该设备的自动化主要是能够根据喷雾时的风向、风速以及作业速度等自动调节喷雾流量,同时也能够结合农作物的种类自动调节喷洒密度,自动感应杂草的位置。8)干燥机。该装置能够通过自动功能调节热风温度装置的运行来保障发生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切断物料供给,从而避免过多供给影响农作物的稳定生长[3]。

2.2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

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能够结合农作物种类和土壤的基础特性,以及对天气状况的自动感应来收集信息,例如可以结合土壤的硬度差异来自动区分已作业区域和未作业区域,还能够利用传感器来感应已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此外,自动化的喷雾机和收割机等都能够实现田间作业,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需求。另外,在农业机械化设备中还存在固定式的机械设备,例如全自动谷物干燥机和全自动分选机等都能在固定模式下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

3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机械自动化是制造业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领域,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也逐渐应用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来,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因此,结合机械自动化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进行展望,对于丰富和优化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1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方面迈进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门融合了多项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这一领域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及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技术优势,在农业生产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和运营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状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势必要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创新应用和升级改造,而这种相互独立的状态既无法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也无法将改造的设备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甚至于一些产品设计者也无法直接了解农户的设备使用需求,进而无法对产品进行针对化的设计和创新,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应当主动实现机械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以及生产销售环节的一体化开展,形成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共同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的方向迈进[4]。

3.2向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我国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对智能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行业发展在追求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的基础上也随着社会发展步伐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运行过程中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确保自动化精密度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要将设备的生产过程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在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各种运行条件作出及时的响应,从而结合不同的作业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反馈,实现作业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生产目标来看,要求机器能够充分做到像人一样思考,即实现智能化运行,这样一来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目标,也能够生产出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商品,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向数字化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最后,在智能化的方式应用下,对设备生产工艺的时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缩短,同时也要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精度,确保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在农产品种植和维护过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和开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工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3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趋势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也在朝着绿色化的方向迈进,因此,在这一社会发展形势下,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也应当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的趋势发展,任何设备的制造和应用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管控力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格制止。机械自动化制造设备的绿色化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绿色设计理念,将绿色制造、绿色加工以及绿色应用贯穿在绿色设计始终,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设计和应用标准执行,从生产工艺作为起始点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3.4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化发展,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人力资源改革,以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为出发点,采取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来推进机械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应用理念来激发行业活力,实现人力资源在创新型社会的合理配置。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20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data related to 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in Tianjin,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existing situation and proposes the modern 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system in Tianjin. It required developing substanti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to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cooperatives by intensifying development secur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fication level of involved staff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system.

Key words: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suggestions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其他产业链的发展,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国民的根本。农业机械化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它集成了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同时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快速提高的先决条件,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天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化、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仍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随着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和滨海新区的全面开发开放,如何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机械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是未来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议题[1]。

1 天津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1.1 农机购置补贴投入逐年递增,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起成为国家和天津市强农惠农政策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受益农户不断扩大,中央和天津市级财政累计安排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亿元,带动农民投资超过5.7亿元。农业机械总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4.1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0.2%;每公顷耕地拥有动力14.6 kW,位于全国前列。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31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27.18%;小型拖拉机拥有量3.18万台,比“十五”期末降低10%;大中型拖拉机占拖拉机总量的比重达到29.57%,比“十五”期末提高7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1.84万部,比“十五”期末增长24.32%;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88万部,比“十五”期末减少2.1%;拖拉机配套机具与拖拉机比值达到1.32,比“十五”期末提高0.16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保有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动力机械结构得到显著优化[2-12]。

1.2 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机械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2010年天津市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6.05%,比“十五”末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率先跨入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2010全市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94.67%,81.89%和45.03%,比“十五”末期分别提高18,24和1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水稻播种和水稻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3%,42%和59%,分别比“十五”末期提高35,39和25个百分点[2-12]。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稳定提高

2010年,天津市农机化作业组织已超过1.6万个,拥有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近5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5个,服务范围遍及70个乡镇,服务能力超过13.3万hm2,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近11万人,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9.73亿元和9.46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19.87%和65.96%。其中,每年夏季的小麦跨区机收可为天津市农机手创收约1 000万元。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12]。

1.4 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和农民需要,示范推广了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激光平地、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现代物理农业和设施农业等一大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机械化技术,其中,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累计达到7.3万hm2,超过可实施面积的50%。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在武清区和宝坻区建立,建成生产示范基地9个。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成果不断涌现,研制开发出日光温室卷帘机、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挤奶机等一批新产品,“十一五”期间获国家专利24项。制定天津市地方标准8项,农业部行业标准8项,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2-12]。

1.5 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机化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宣传、安全监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成了16个农业机械企业8个类型的156种农机产品的新产品鉴定和推广鉴定,核发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109个。组织了补贴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开展农业机械打假宣传和质量咨询服务活动,检查农业机械维修点和农业机械经营点3 023个。乡村农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累计81 783人次,比“十五”期间增加12 929人次,增长18.77%。2010年天津农机化信息网改版,年点击率超过74万次。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2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区)10个、平安农机示范乡42个、平安农机示范村357个、平安农机示范户3 625个。新增移动安全检测线5条,配备安全监理车辆12台。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监理行政审批的信息网络平台建成投入使用[2-12]。

1.6 农业机械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了耕作质量和耕作速度,确保适时有效播种、收获,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农产品的增产,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机械化生产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门路。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效地发挥了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通过从事农机服务增加了收入,依靠农机作业服务致富。农机化推动了农业科技实力的提升,农业机械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显著[13-14]。

2 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2.1 现状分析

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发展平稳,其中,机播面积2011年达到41.78万hm2,比2001年增加1.73倍;大中型拖拉机2011年全市拥有量达到14 300台,比2001年增加1.49倍,具体见表1、表2[2-12]。

2.2 存在问题

2.2.1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需要 大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机械比例不均,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比例不均,种植业机械与其他各业机械比例不均。

2.2.2 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除小麦生产已全面实现机械化外,玉米机收、水稻机械化育秧与插秧发展还比较滞后,果蔬及养殖业领域机械明显不足,满足不了新形势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天津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2.2.3 农业机械科研能力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导致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能配套发展。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引进滞后,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2.4 各级农业机械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的经费不足,装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许多农机部门只能保障基本工资,缺少开展服务工作的专项经费,不能满足高新农业机械发展和指导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需要。

2.2.5 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同天津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形势不相适应 资金投入的缺乏,成为制约天津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些国家支持的项目由于缺少地方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难以及时到位而难以开展;农业机械科研创新长期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薄弱;重大农业机械化项目及技术推广投入不足,一些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农业机械难以迅速推广,影响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15]。

3 加快天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机化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是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机业的组织和领导,成立具体负责农机业的相关机构;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补贴机制,建立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农机业的认识,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农机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四是加大人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操作娴熟的高素质农机操作人员队伍,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的农机管理人员队伍,来适应农机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加强基层农机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安全监理等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16]。

3.2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专业组织,经过近年发展,已遍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为天津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还存在着规模较小、资金短缺、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和完善,使之发展动力强劲。目前,天津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不规范、无序竞争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选取一批实力较强,经营较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并大力推广其好的经验和做法。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在于服务对象,有了明确的服务对象,农机作业就有了稳定支撑,也便于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这个平台还便于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也为农机的日常维护提供了保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大大有利于日常生产中,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减少闲置,同时使农机资源得到合理化配置和利用,稳定了农机作业市场,调动多方面投资农机业的积极性[17]。

3.3 创新农机化科技推广体制

首先,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农村一线,详细了解农村一线农机的实际利用情况,调查农业生产中对农机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提供新型农机具及使用技术,真正做到为农民的实际生产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各级政府还要优化农机资源和农机从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当前,农机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要积极与农机合作社、农机科研院所等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辐射带动功能,合力推进农机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能、低耗、耐用的农机产品。第三,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力度,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较陈旧,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使其逐步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切实达到推广的效果[8-21]。

3.4 大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机化的技术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农机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农机化技术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必须跟上时展的要求,要不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更新,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要求。可以通过农机业相关科研院校定期组织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使其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其次,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深入到农村进行实践,这样可以深入了解农民的新需求,保证农机技术推广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赴农机化发达省份交流、学习来开拓眼界。

3.5 农机化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农机业要以“低碳环保”为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结合当前新技术,发展低排放环保型农业装备,达到高效低排标准。发展低碳节能型农机,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型高效农机,将是农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前,市场对农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农机必须达到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要求;二是农机必须高效低耗。这些将是我国未来农机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农机企业正加大节能型农机的市场投放力度,同时广大农户也十分看重农机的高能低耗。所以,今后我国农机企业应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的农机产品,真正做到符合国家目前环保的相关政策[22]。

参考文献:

[1] 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2):25-28.

[2]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2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3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4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5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6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7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2]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8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9]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9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0]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0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1]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1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2]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2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3] 孙芳君,张波.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4):10.

[14] 张福俊,虎治礼.加强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16-17.

[15] 张宗毅.2013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1):7-11.

[16] 刘晓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8):116-118.

[17] 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07(1):9-11.

[18] 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7(3):5-7.

[19] 旋海锋,李卫.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 18-21.

[20] 王勇,蔡秀侠,蔡建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1.

第4篇

1 基本现状

农业机械的适用性不强;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只处于起步状态。

2 存在问题

(1)山区地理环境制约。永吉县的主要地理分布是半山区,50%以上的耕地处于高山斜坡地带,面积小,坡陡路窄,极不方便,致使大型农业机械不能使用,中、小型机械断档缺位或者适用性不强。(2)适应山区特点的微型农业机械发展滞后。很多厂家都看准大机械、大平原、大市场,对微型农业机具不愿投入更多精力研发,不愿投入财力试验。很多微型农业机械都是一些小厂在小打小闹试制推广,跟不上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3)土壤条件与灌溉条件制约机械化应用。山区很多地方土壤容易板结,有些地方田块深烂,造成机械无法耕作通过;很多田地都是靠天吃饭,不能及时排灌,满足不了机械耕作的要求。(4)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底。一是投入机制不健全、不稳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较为稳定的机制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二是产业发展规模不大,制约机械化的应用。三是基层机械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和维修较难。四是土地分户经营,流转少,规模小,有碍于机械化发展。

第5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农业;现状;推进模式

引言

现如今,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先进的科技使得各项生产活动越来越便利快捷,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由于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所以近几年国家对自动化机械也十分关注,机械自动化不仅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国家的鼓励推进。为了机械自动化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就必须针对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积极做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宣传和推广,使得机械自动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1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使得机械在没有人操作、控制的前提下,可以独立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农业机械自动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生产数量和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作量,使得工人的双手得以解放。农业机械本身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再加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使得农业劳作更加轻松便利,农业的劳作流程简单、速度快。农业机械自动化在节约劳作成本、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自动化机械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含量,提高农产品价值,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为其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在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意义有多么重要。

2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2.1机械自动化模式选择不合理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面积属于农田面积,并且农田面积的分布十分广泛,农田在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地形地貌中有明显的差异,其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条件也不尽相同。针对地区农田差异,我国积极开发研制出了多种农业机械,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农田的生产需求。但是就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来看,很多地区在选择模式上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所以所选用的模式存在不合理现象,也就无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农机制造水平较低

在对农业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下,农机制造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农机制造水平还比较落后,由于农机制造水平较低,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机制造厂都是仿造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机形式,缺乏对设备的创新和改进,甚至无法完全掌握农机的操作。这种现象也就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无法得到实现,并且还使得农机的维护成本大大提高。图2就是一台自动化松子脱粒农机。

2.3农业技术有待提高

很多地区的农业机械自动化起步较晚,所以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仍然处于探索发现阶段,技术的不成熟也会使得机械自动化水平无法提高,并且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性也得不到保证。有些地区在使用自动化机械时,由于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所以很多农业劳作还需要配合人力来完成。有些自动化机械甚至会因为技术不成熟,出现使用异常等现象,破坏了农作物的正常生产。

3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

3.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需要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来实现,通过政府支持可以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促使更多地区和农田积极应用自动化机械。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号召作用,对机械自动化进行宣传和引导。通过宣传可以让更多农民了解到自动化机械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使得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范围拓宽扩大,通过引导也可以使更多农民了解到自动化机械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而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另外,政府要在政策上为农机制造提供便利,给予支持,比如适当的减免税收来减少制造商的压力,从而使科研人员更有信心开发新技术。

3.2加强对农机制造的研究

想要实现机械自动化的持续推进,就需要通过加强对农机制造的研究来提高机械的适用性和耐用性等,进而才能推进其发展。首先,农机制造的研究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农机制造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引用借鉴到科研中,而不是完全模仿、搬照其他地区的技术。对于农机制造中的不足之处,科研人员要积极对技术完善改进,使得农机制造技术得到进步和提升。其次,在农机制造研究时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尽量简化操作流程,并且农机制造技术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天气、地形等因素。

3.3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虽然进步较快,但是农业机械在应用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农业技术中的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来推动机械自动化发展。比如技术人员可以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理念和先进生产理念。尤其是对机械的精准度和自动化水平,技术人员应该重点研究,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研究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进而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和信息科技都在飞速的提升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各项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农业机械中的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国在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高度重视机械自动化的生产。在机械自动化应用时不仅要充分了解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还要有针对性的提出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使得机械自动化在农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荣金.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12):54.

[2]赵国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J].湖南农机,2014(12):6-7.

[3]石同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7(06):199.

第6篇

关键词:小型农业机械;皖南地区;影响因素;推广应用;对策

安徽省皖南地区在新时期大力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他们的总体发展思路就是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来发挥科技创新,充分开拓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将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作为首要突破口,主要强化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在整个皖南山区推广成熟的机械化设备技术,确保山区内林果业、设施农业、初加工机械化等环节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优化升级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快速提高农区机械化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基于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皖南山区专项工程发展概述

皖南山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他们所主要种植的农业作物包括水稻、油菜、茶叶、烟叶、果蔬、药材、等等。该地区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推出、再配合政府扶持和社会服务,构建了一套符合于地方农业发展行情的小型农业机械化体系。到2015年底,该地区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10个,果茶桑机械化水平也已经达到50%以上,农技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超过500个,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乡镇、行政村的全面覆盖。争取到2020年,包括皖南山区在内的整个安徽地区将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超过42个。从皖南山区的主要农业机械化专项工程项目来看,包括了茶叶、山核桃、板栗、桑树等专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以特色农产品为例,该地区就开展了基于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的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以“一乡一品”工程原则,大力推广山核桃脱蒲、烘干、板栗剥苞、蚕茧烘制、毛竹初加工、果树植保等机械化生产及初加工技术。强化对地方新型适用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经验交流[1]。到2015年底,皖南山区已经初步建成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实现了对地方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的影响因素

安徽省皖南山区由于整体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规模等等内外因素,所以农业发展地域性特征极强,其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被深刻影响,主要来讲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皖南山区更适合于发展小型农机,而事实上地方小型农机相比于大中型农机保有量更多,在水田、耕地、茶园、林山和竹园中应用更加得力。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多种农业种植经营方面都求小求新,例如对微耕机、小手扶、修剪机、茶机等小型机械的应用就非常广泛。而更由于地区地理条件影响,在山间耕作作业、运输等等农业活动中也更适合于小型农机发展。第二,皖南地区整体农机作业水平不高,这是由于当地山区土地规模较小且非常分散的地理特征所造成的。所以许多农户沿袭了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这使得农机作业面积偏小且作业时间偏短,导致农机利用率变低[2]。总体来看,这不利于皖南山区土地流转,更不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虽然皖南山区比较适合于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但整体来看地区农机装备总量还偏低,特别是受到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限制影响,田地整体平整度差、农机耕路也不够完善,农机总生产动力较比北方某些地区还有巨大差距[3]。

3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及应用的发展优化策略

3.1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以发达国家过往发展经验来看,必须做到对工业反哺农业来弥补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地方扶持力度,实现多元化投入发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基本导向、以工程项目投入为主要抓手、以乡村集体与农机专业化合作社为投入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特色小型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再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新形势下努力转变观念,多多投入财政资金发展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研发、引入、示范、鉴定、推广和培训工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帮助农民在享有优惠福利政策的辅助下实现小型农机购入,例如贷款购买设备、享受政府补贴政策等等。通过政策拉动内需、保持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稳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对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高。

3.2强化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皖南地区要想快速发展小型机械化农机农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建立具有农业机械化技术特色的指导专家组,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机械化种植,并扩大种植规模,建立以地区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指导。再者,也要加速制定适应于不同区域及不同农业产品的科学农艺标准,走规范化机械技术作业路线,提升地方农技作业的标准化水平,做到健全皖南山区小型农机化技术创新体系。最后,还要把初加工这一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来突破,将农机农艺有效融入到初加工生产体系当中,进而提高它的科技含量和适应性,打造一套轻便耐用且节能环保的初加工农业机械化设备。

3.3重视新型服务主体培育

要鼓励和积极推动发展适合于皖南山区的特色专业性农业技术,再配合综合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等等,建立具有示范性和共建性的专业农机合作社并重点扶持。在这一点上,要优先委托和安排合作社组织承担皖南山区的小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开发,推广优势项目,探索全新合作模式,进而达到对经营服务领域的全方位拓宽,最大限度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力度和规模[4]。

4结束语

皖南山区作为安徽省的特色农业发展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及技术指标,当地还应该继续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小型农业机械化道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利用小型农机将山区地理劣势转化为优势,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最终实现山区农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茂林.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8):21-22.

[2]梁景晟.泰和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4,45(5):13-15.

[3]石永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第7篇

近年来,衡阳县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把它作为遏制土地抛荒、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不断改进农机服务方式,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县农机化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安邦、利民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

(1)政府对农机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自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等农机工作指标列入全县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并逐年提高考核记分比重,对水稻机插秧、农机购置补贴还单独签订责任状、单独考核及奖罚,从而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齐抓共管的良好农机发展氛围,促进了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2015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5.39万kW,比2009年增长45%。2015年,全县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共2.57万hm2(38.5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全县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大幅提高,综合机械化率达57%,其中机耕率95%,机插率20%,机收率85%,机械植保、机械转运、机械烘干等技术也已逐步推广。

(2)严格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确保惠农资金安全。2004年以来,衡阳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609万元,约占全市总资金的五分之一,补贴农机具43269台套,3.3万余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受益,拉动农民群众投入2亿元。为确保农机补贴资金安全和作用发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监察、农办、财政、农机、纠风、工商、减负、公安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共完成补贴资金1516.676万元,受益农户3697户,农机购置补贴申报额、资金结算额均居全市第一。

(3)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扎实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一是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获得快速突破。近几年来,衡阳县高度重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把它作为遏制土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重视、部门联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资金促动等多种方式,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积极做好集中育秧、大户带动、办点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发展成效明显,2015年全县完成早、中稻机插秧面积共2.57万hm2(38.5万亩),机插秧面积比四年前增长了五倍多。二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大力发展稻稻油机械化种植模式,项目带动、行政推动、培训促动、宣传发动等有效措施大力推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认真抓好农业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建设以西渡、岘山两个镇19个村为主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片,积极开展机具选型配套、宣传演示,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机械作业试验,搞好人员技术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培植等各项配套服务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新增油菜种植面积0.67万hm2(10万亩),达4.67万hm2(70万亩),新增各类油菜机械600余台套,全县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0%,其中机耕达90%、机播达50%,新增油菜机械作业面积1万hm2(15万余亩)。

(4)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近年来,衡阳县大力扶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县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实施意见》,对达到要求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个奖励5万元。县政府利用粮食生产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插秧机等新式农机具实行累加补贴,对机插秧示范作业服务实行作业补贴,对水稻机插秧集中育秧实行免费供种。去年县财政还补贴建设育秧工厂和育秧大棚,县财政承担建设费用60%。在政策扶持和农机农业部门的服务支持下,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社会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与发展壮大,从2009年底全县第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起,目前全县正式注册农机合作社达到40家,较为典型的有安邦农机合作社、梅花农机合作社等,安邦农机合作社共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1062台套,组建农机合作社,通过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在全县承租耕地经营1346.67hm2(2.02万亩),订单式经营1066.67hm2(1.6万亩),委托代管经营2133.33hm2(3.2万亩),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水稻生产耕种收,人工作业每亩410元(耕作120元/亩、插秧140元/亩、收割150元/亩),机械化作业每亩280元(机耕80元/亩、机插100元/亩、机收100元/亩),比人工作业降低成本130元/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机械作业中,除去油料、机械折旧、人工工资等成本,净赚150元/亩,不但发展壮大了自身,而且促进了全县双季稻生产。目前,全县农机产业服务已经延伸到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机流通、制造、维修、农机服务协调发展,农机流通、维修、服务合作组织和农机制造产业体系齐全,年内新发展农机合作社13家,新增农机4S综合服务中心1家,新增农机经营、维修网点4家。

(5)农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有所增强。全县农机公共服务系统现有在编人员245人(县局92人,乡镇站153人),乡镇农机站25个。近几年以来,县农机部门通过理论教学比赛、业务考试、扎实开展农机基层服务体系培训等多种形式锤炼农机干部队伍,为抓好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等公益服务打下了基础。五年来,共举办机插育秧、农机维修、农机驾驶等技术培训50期,培训学员3188人。开展科技下乡服务100多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为全县农机科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衡阳县农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衡阳县农机发展速度快,农机装备增长多,但是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械较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效低价机具较多、先进高效机具少。目前统计全县的13.4万台套农机具中,耕整机、水泵、喷雾器、机动脱粒机等小型农机具占机具总量的九成左右,农机装备整体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2)农机发展相关设施和技术薄弱。主要表现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田间机耕道建设薄弱,现有农田自然分布落差大,影响大中型农机开展机械作业;农机库棚建设滞后,多数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露天停放,机械使用寿命缩短;机埠建设严重滞后,据统计,7.5kW以上的638座机埠中,因年久失修的机埠327座,其中完全失去灌溉功能的152座、需扩容改造的175座。机埠建设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多数村、组集体无力承担,加上机埠管理责任不明、管理缺位,机埠检修维护不及时,导致旱灾发生时机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农用柴油价格由2006年的3.7元/升涨至目前的7.34元/升,油价高涨使农机作业利润大幅缩水;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种植模式和农民购机以满足自用为主的小农经营模式,使农机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大中型高效农业机械发展。技术方面,适应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高效农业机械仍然较少,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仍然难以解决。

(3)农机管理部门所处地位与农机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不相配。农机部门长期职能弱、社会地位低。而作为行业管理的各级农机部门,通过扎实的管理视窗聚焦服务工作推动了农业机械爆发式增长,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县粮、棉、油等农业生产任务完成,承担着全县10多万名农民机手、13万台套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每年1000多万元农机购机补贴惠农资金的落实等等,农机部门功不可没。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机部门职能并没有增强,反而在每一次改革当中被边缘化,在2015年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县农机局由一级政府事业局变为县农业局下属的二级事业局,乡镇农机站并入农业服务中心,有的站甚至没有安排分管农机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对农机工作开展造成了影响和制约,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发生率有所上升,农机经营作业过程中假劣产品坑农、价格欺诈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有所抬头等。

3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机具报废更新制度。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农机具强制报废制度,使超过使用年限的农机及时报废。二是出台农机具报废更新补贴。国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参考汽车和家电报废回收补贴的做法,对农机具报废实行补贴。三是严格农机产品准入机制,对低效、落后农业机械产品实施严格的淘汰机制,对低效产品不予农机购置补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型农机具发展。四是加强对农机报废工作的监管力度,赋予农机部门上道路监督检查等必要的行政执法权,促进农机报废工作有效落实。

(2)完善出台农机作业补贴相关政策。一是进一步改进完善农机作业燃油补贴机制。2009年1月1日燃油税改革实施后,国家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包含在农资综合补贴当中,按耕地面积分摊到土地承包人,而实际从事农机作业的机手和一些土地转包耕作者没有获得燃油补贴,没有真正体现农机燃油补贴弥补农机作业成本的政策初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发展农机的热情。建议改革农机燃油补贴发放机制,参照公交车、出租车燃油补贴发放的做法,直接将补贴发放给作业农机手。二是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等农作物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给予补贴,促进水稻等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积极拉动下,互助县农机、农机具增长较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3年5月底,我县在册的大中型拖拉机163台,小型拖拉机28068台,联合收割机77台,农机具36700台,机具配套比1:1.3。

1 机械化水平发展概况

互助县拥有耕地109.8万亩,2012年,全县种植油菜40万亩,马铃薯30万亩,蚕豆8万亩,蔬菜11万亩,小麦15万亩,青稞1.3万亩,设施农业1.3万亩,其他3.2万亩。推广机耕81.4万亩,机播50.3万亩(保护性耕作3.08万亩,分层条播40.64万亩,旱作沟播2.05万亩,蚕豆点播2.24万亩,马铃薯机械播种2.29万亩),机收10.3万亩,机械深松11.5万亩,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48.4%。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

1.1 油菜机械化水平

互助县是杂交油菜种植大县,1985年以来,互助县农机推广站以推广油菜条播技术为突破口,先后在我县将条播、分层施肥、施肥沟播、免耕播种、旋耕播种等播种技术应用于油菜种植,油菜播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03年,互助县农机推广站率先在我省试验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台改装立式分割刀,成功推广了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2012年互助县油菜种植面积40万亩,其中,机耕30万亩,免耕播种2.42万亩,机播30万亩,机收6万亩,去年我县油菜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8.8%。

1.2 马铃薯机械化水平

2003年,互助县开始试验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2009年,我县实施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项目,中小型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具增长较快,目前,我县拥有马铃薯种植机具300台左右,马铃薯收获机具400台左右。2012年互助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机耕25万亩,机播2.8万亩,机收3.1万亩,马铃薯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

1.3 马铃薯机械化水平

1997年互助县开始试验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由于机具性能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蚕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进程较慢。2012年互助县蚕豆种植面积8万亩,其中,机耕8万亩,机播2.4万亩,蚕豆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1.4 马铃薯机械化水平

2008年以来,在国家温棚建设财政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县温棚数量激增,每年以5000栋以上数量递增,目前我县温棚总量已达26000栋。但是,温棚种植机械化程度非常低,据调查统计,只有1500栋温棚配备有卷帘机,400栋温棚配备有微耕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配套设施。按照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标准,目前我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条件放宽一点计算也只有10.4%。

2 互助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处于初、中级发展阶段,农机耕种收三项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8.4%。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是“四多四少”,即小型拖拉机多,大中型拖拉机少,目前我县在册的手扶拖拉机有26068台,20马力以下的小四轮拖拉机有2000台,大中型拖拉机只有163台;粮食作物机械多, 经济作物机械少,目前我县农机具数量较多的主要是机耕犁、旋耕机、微耕机、机引耙、小麦油菜分层施肥播种机、施肥沟播机、马铃薯种植机、马铃薯收获机、起垄机、起垄覆膜机等,蔬菜、果木、油菜、设施农业等生产机具非常少;主机多,配套农具少,2012年,我县机具配套比为1:1.3,这与当前农业生产农具配套要求不相适应;耕整机械多,收获、加工机械少,我县目前粮食收获机械数量远不能满足我县粮食生产机械化收获需要,果蔬、中药材等收获机具几乎没有。

2.2 以农村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大中型农业机械作用发挥困难

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结构多样化与机械化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幅度明显滞后于农业机械的增长速度。户户经营农业机械,使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低,造成农机投资的巨大浪费,使农民收入增长滞缓。

2.3 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农机“两站一校”和农机经营部门为龙头,19个乡(镇)农村经济社会服务中心为骨干,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营专业户为网络的农机化服务体系,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强化,市场化进展仍然迟缓。农机作业服务体系培育、规范和完善缺乏明确的目标、具体步骤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经营方式比较单一,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举步维艰,没有形成一套富有生机和活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农业机械发展机制。

2.4 农机化投入资金少,一些深受群众欢迎的先进农机新技术大面积推广缺乏经费。融资信贷能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每年政府少量的农机项目资金投入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县农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农机推广后劲不足。比如近年来的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技术,小麦油菜采用收割机收获后,第二年播种时不进行处理,播种机通过性较差,而且种子播在秸秆残茬层,影响出苗,作物扎根不实,容易倒伏,我县很多农民群众迫切希望应用这项技术,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秸秆灭茬还田机。

3 对策

(1)政府应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力度,重点引导农民群众积极购买特色作物机械、大中型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

(2)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政府每年列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专项,不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9篇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科学技术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然而受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农机工业水平、农业经营规模以及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并制定妥善的处理对策,下面就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发展策略及趋势进行浅析,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1 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现阶段,我国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农机工业体系,农机产品的服务对象也几乎涵盖了我国的整个农业领域,如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截止到现阶段,我国能生产出 15 个大类、近 100 个小类、超过 3000 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这些产品在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市场所占的比重很大。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不同区域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大。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天气条件和地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有的地区土地十分匮乏,再加上农村的人均收入较低等因素的限制,就导致了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通过所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约为 30%,而农机拥有量却超过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为24%,农机拥有量的占比却不足15%。

1.2.2农业机械门类品种上有一定的缺陷。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作物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着明显的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的水平明显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抛荒的现象,棉花目前还没有机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数地区也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节种节肥节水性能较好的机具普遍都存在着水平低、数量少的问题,所以始终都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另外,由于我国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产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2.3农业机械使用中的问题。农民之所以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产品,就是要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购买农业机械,或是他们用不好这些产品,这也就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买不起”,我农田机械产品的价格基本都在 1-10 万元之间,最小型的产品也在 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台了购买农机产品的补贴政策,但补贴的力度较小,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价格还是无法承受的;二是“不会用”,在农民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具的引进、推广以及使用技术的培训等工作都还无法有效、顺畅的开展,所以很多农民都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农机产品;三是“效益差”。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首先,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应与信息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的融合,同时应该向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了;其次,当前我国应继续研发和生产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业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农艺制度等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从而发展出与之更加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最后,应逐步提高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将是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效节约农业的最重要措施。

2.2.1应用农业传感器技术。现阶段,农业传感器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采用谷物湿度传感器谷物的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粮食烘干和储存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等等。

2.2.2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比如说在农机装备上安装电子监控装置,这样农民就可以实时的掌握装备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可以即使的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