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1 11:52:45
导语:在微课的构成要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1世纪,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快捷性等特点满足师生自主构建知识。技能,从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网络自身的先进性,基于网络的教学也要在先进的理念下展开教学实践。对网络工程学科培训教学技能时,培训者要对培训对象介绍相关的教育理念,如:让培训者清楚掌握学习的理论知识,清楚学生需要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教学设计。使用微格教学主要包括:准备环节、训练环节、反馈环节等,设计准备环节主要包含理论学习、确定目标、编写教案等;教学训练环节则由微格时间、自我观摩、全体观摩等环节;反馈患者主要有自评反馈、互评反馈、总结修改等。
1.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指导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使用部分网上可见资源或学生创作的课件进行演示,把课件演示和讲解合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工程学科是现代重要的信息源,从而情怀学生对信息意识的认识。在开展微格教学之前,必须学习微格教学的各项理论内容。如:微格教学理论、语言教学方法、课堂观察法等等,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学生对微格教学有相应的认识,实际使用时方可游刃有余,也方便观看分析他人的训练结果。
1.2制定合理的目标
为了能够获取最佳的训练效果,每次展开训练只针对网络工程学科某一个技能进行培训。老师向接受训练的学生详细讲解本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具体名称、目标和相对应的要求,同时,老师向学生讲解这种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主要功能和操作要点,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本次受训的概念和类型。如:网络工程学科内《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这个科目实践性强,对技术有极高的要求,若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学生只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无法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2.编写教案
设定好本次微格训练的目标后,对本次教学制度相应的教案,教案主要由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对象、重点难点及教学媒体等相关内容。同时,教案中要标注讲授课程分配的时间及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根据网络工程学科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具是编写教案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教具进行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讲授内容的要求进行,从而与微格教学各个环节更好地配合。
3.微格实践环节
微格实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参与训练的学生根据相应的内容,每位参与训练的学生轮流扮演老师的角度,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学生。以10—15min为规定实践,每位小老师在授课之前均要简要说明本堂课程讲述的内容,从而明确本节课堂教学的目的,方便学生之后进行观摩、反馈和自我评价。
4.再现和观摩环节
微格再现这一环节把教学训练与评估反馈进行连接,是一种教学的反馈过程。为了提升参与训练学生对需要培训技能的感知能力,录制完成之后,小组各个成员与老师一起观摩,由指导老师依照实际教学情况给予相对应的指导。
5.评价反馈环节
完成微格再现这一内容后,我们一般授课的规律是让学生先进行自评反馈,从教学的实施、教学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展开一一的分析,随后由指导老师和小组的其他成员展开互评反馈。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碍于同学情面不敢真实的说出实话。为避免出现这种事情,可以把成绩和积极评论进行挂钩,让所有学生都积极的发言,从而帮助受训学生发现并解决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其提高效率坚实的基础。
6.总结
一、阅读能力结构决定阅读状态
系统论指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状态,不同结构的系统或相似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同,决定着系统与外界信息的互换程度,也决定着系统的稳定状态;反过来,系统的状态又会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影响着系统是否可以不断打破原有结构,能否不断更新与上升。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能力是有结构的,阅读能力结构是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四个部分组成,而且呈明显的梯状结构。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处于何种水平,会决定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当众多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处于认读水平时,那么以分析和综合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就很难适应;若教师在此时进行鉴赏式的教学,那学生便是“云里雾里”,茫然应对。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不少学生心猿意马,或是陶醉于相互打闹中,不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也不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是他们的能力结构决定了注意力涣散的状态。比如,在有教师听课的课堂里,起初学生态度庄重,注意集中,很想表现出自己的“好”,可是,当教师讲析或是提出思考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就开始“走神”,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能力结构不适应于教师的问或说,于是就出现了与教学思路相游离的上课状态。
二、阅读状态决定阅读课堂纪律
阅读能力结构决定阅读状态,阅读状态决定课堂的纪律,决定着阅读的效果。学生阅读状态良好的课堂,不仅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良好,身心愉快,教师也同样会感到教学得心应手,轻松驾驭课堂。倘若学生在课堂上,目光呆滞或心不在焉,或出现更糟的纪律状态,其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这体现于教学中的检查问题与新授知识中的提问问题的性质上,众多的检查问题都是检查学生的记忆;新授课里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更为突出的是教师教学时的重心是在自己已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形式与程序上。很少有教师走进课堂,先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然后激发学生较好的学习状态,再想自己的教学程序。在教学的进程中,当观察到学生开始精神涣散时,更多的是采用批评的方式进行态度上的纠正,很少教师有分析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的其他原因。笔者多次进行课堂观察,发现课堂里的一些隐蔽问题,如教路与学路在以下情况下最容易分离:1. 课堂里突然爆出令人兴奋的事件或语言;2. 学生没动手状态时的听讲、听读;3. 教师提出的问题很长,学生听不明白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4. 阅读能力越弱者越容易最先出“格”;5. 教师不科学或缺乏艺术地布置学生小组讨论,或让学生表演的时机不对。总之,课堂群体的注意指向是教师与学生教路与学路统一的决定因素。
那么促进并维持学生形成较好的阅读状态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与学生能力结构相适应的讲解与提问;其次是在学生大段听讲的时间里,教师的语言魅力、个人的姿态与神情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第三是讲析内容的情节性与教师个人的投入陶醉程度也是维持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还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自觉性、自主性,而这自觉与自主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层次,应是教师在小学教学阶段最要关注的任务。
三、阅读技能的提升需要微格训练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各种阅读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阅读技能差,或是只掌握极少的阅读技能,那么阅读能力结构的提升无疑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阅读技能进行分格式的微格训练,带领学生逐一入格、连格,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出格,最后达到阅读技能的综合提高,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结构的提升。如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的教学中,针对文本特点,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表达方法的微格训练上。
师:刚才老师看了大家批注的句子,发现许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抓住了同一个句子,我们一起看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仿佛很占了上风。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并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生:从这句话里,我觉得嘎子是个聪明机灵的人。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他的机灵的?
生:“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这里把嘎子比作猴儿,可见他的动作也跟猴儿一样敏捷。
师:你看,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就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哪个词写出他的敏捷?
生:蹦来蹦去。
师:你能读出嘎子的机灵敏捷吗?(生读)
师:准确的动作描写一下子就让人物活灵活现起来了。(板书:动作)
师(故作不解):咦,你说这小嘎子不是要摔跤吗?干吗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呀?我们走近嘎子,问问嘎子去!
……
一、农林类院校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灿烂的古代文化衍生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而园林艺术就是这众多艺术形式宝库中一个璀璨的明珠。
它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其类型之丰富、内容之广泛、规模之宏大、数量之众多涉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园林艺术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通过对我国园林艺术特别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学习,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与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艺术关系密切。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造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诸如殿的庄重、堂的豁达、亭的闲逸、榭的风雅、窗的憧憬、舫的从容、阁的潇洒,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宛如天开”,但它不仅是自然的镜子,也是心灵的镜子,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饱含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发现了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掌握了构成山水美的组合规律而创造出来的,他们把这种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带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之中,把对自然山水及其美的感受予以外化[2]。正因为如此,《园林艺术》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解读对构建提高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
市面上出版的介绍园林艺术的各类书籍虽然不少,但多是面对普通民众的科普教育型书籍,适合用作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材很少。近几年,各农林本科院校最常采用的《园林艺术》课程教材便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园林艺术》(过元烱编著)一书。但该书从1996年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而这20年来,世界园林和我国园林发展迅速,涌现了各种新的园林设计思潮和理念,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现代园林作品。虽然该书的作者在园林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但该书编著的年代过于久远,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过于陈旧,且该书主要偏重于古典园林历史、造园手法的介绍,对于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现代园林的类型、现代园林的造园理念和手法等介绍很少。而且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的观点不太一致,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该书出版时间距今过久的客观原因,现代园林行业的许多热点问题也未能涉及[3]。
2.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重复。
由于《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和园林专业的其他多门课程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如果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话,极有可能出现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复讲授,比如《园林艺术》课上会对园林基本造园进行讲解和介绍,后续的《园林规划设计》课上也会对园林基本要素进行讲授;《色彩》、《设计初步》这两门课上会进行点、线、面、形、色彩、质感等园林造型要素的介绍,而《园林艺术》课上往往也会对其进行讲授;在《中外园林史》这门课上会对园林发展历史进行详细介绍,在《园林艺术》课上也常常会有1~2个学时对中外园林发展历史进行讲授;在对道路、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等内容的讲授上常常和《园林建筑》课的相关内容重复。类似的情况在《园林艺术》课的其他章节还会出现。不同课程间内容不必要的重叠占用了有限的专业课课时,使其他教学内容被压缩,造成有些内容学生已经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听过,有些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却没有课程提及,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同时也容易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3.教学的侧重点与农林类院校特色结合不足。
地形、建筑、植物、水体作为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在以往《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介绍完园林基本理论后,便会对这四个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章节讲授,而这时很多农林类院校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多是均匀分配,地形、建筑、植物、水体艺术各按1章内容讲授。而作为农林类院校的学生,他们不仅要了解园林艺术共性的内容,同时也应在植物这一现代园林最重要、最丰富多彩,同时也是唯一具有生命力和诸多生态功能的构成要素的配植上了解更多知识,掌握更扎实的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林类院校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强化和突出他们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4.评价方法单一。
课程考评是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掌握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所以评价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全面。以前许多老师在进行《园林艺术》课程考评时,要么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对这门课称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标准,要么以快题设计作为评价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好坏的主要标准,这两种考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末考试可以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对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但不能评判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而快题设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但无法全面考察学生对整个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
三、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及时更新授课内容。
鉴于目前适合《园林艺术》课程本科教学的教材匮乏的现状,我们建议以屈永健主编的《园林艺术》(第4版)为参考教材。但授课内容又不要仅仅局限于该教材,可以在基于该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简化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或相似的内容,增加该教材中涉及较少的现代园林案例。
2.协调相关课程间的授课内容。
《园林艺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没有过于高深的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与本学院或教研室其他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适当调整园林艺术课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按照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必要时也可修改教学大纲),区分不同课程中这些内容的侧重点,做好与不同专业课程间的衔接,尽量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或遗漏。通过与《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任课教师的交流探讨,《园林艺术》课程上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侧重于植物配植中艺术原理的应用,而《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上侧重于植物配置方法的介绍。
3.优化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园林艺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教学工具和软件带给我们的便利,以图片和视频展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为辅,同时建立课程网站,相关授课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共享于课程网站、师生交流群或教师个人网站等。图片讲解、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园林艺术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园林基本理论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例如在讲解园林造景手法时,如果教师空洞地讲解对景、障景、借景、框景、透景等造景手法概念和特点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必然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通过具体图片展示造景手法的话,学生将非常容易理解园林造景手法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课程网站的在线交流栏目可非常方便的布置学生作业,进行疑难问题答疑和相关知识点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重点章节挑选1~2个专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分组讨论,其他的专题则以课前布置,课后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专题讲授和讨论的授课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对园林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法优化。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是实现高等学校跨跃式发展的时代机遇。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课堂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单元,因此,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教育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在线教学资源,如在线案例、在线百科、在线课堂MOOCS,等多媒体资源及在线实践操作等,在这一环境下,学生一方面可获得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又难以融合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优势,导致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由此可见,在线学习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缺乏了教师的引导与渗透仍然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同时,高校课堂虽然已经利用在线教学资源,但仍大多停留在PPT、Flash动画以及视音频文件等多媒体演示层面的应用,以信息的展示与传递为主,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信息反馈存在片面性、滞后性、被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有必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鉴于此,本文拟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方法为融合媒介,探析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缺陷催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诞生。现有文献主要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重要性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概念方面的研究,例如,Jennifer Hofmann(2001)指出混合式教学的思想是教学设计人员将学习过程分成许多模块,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媒体将这些模块呈献给学习者,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Micheal Orey(2006)从学习者、教学者角度定义了混合式学习、教学,他认为混合式学习、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和学习、教学风格相匹配,并在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进行选择的决策组织能力。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重要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例如,汤姆逊(Thomson)公司对混合式学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好的混合式学习培训方案能够带来更好的生产、工作效率”。斯隆组织(Sloan Consortium)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组织认为混合学习更适合教学的需要。美国教育部网站公开的一项大型调查报告显示从1996 年到 2008 年间通过对高等教育元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少数文献研究了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例如,Garrison(1990)提出了高等教育中混合学习分析框架和操作指南。Carol A. Twigg(1994)从数百个申请学校中挑选出30个学校提出“学习设计”框架并做了混合式教学的专项实验。其中,部分研究集中于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有基于微课的翻转式教学、基于MOOC的翻转式教学、基于网络视频资源的翻转式教学等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翻转式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李红美,陆国栋,2014)。尽管上述文献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概念、重要性、必要性和课堂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中对混合式教学在课堂的实现模式研究较弱,且已有相关文献强调对在线资源的利用,却没有说清楚在线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融合路径与方法,也缺乏从理论模式到实践及评价的整体研究。
已有文献对项目化教学研究较多,主要从概念、构成要素、实践及效果等方面展开。例如,Solomon(2003)认为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方法,以跨学科的实际项目为问题进行小组式学习。John(2005)认为项目学习需要复杂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刘景福认为项目化教学以学科观念与原理为中心借助现实世界中的多种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钟志贤认为项目化教学由内容、活动、情景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Kurubacak(2007)通过实践研究了网络在线项目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Fezile(2011)研究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多媒体资源设计开发及其效果。Bell(2011)强调通过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具备多种能力,如沟通、谈判及协作能力等。由上述文献分析可见,项目化教学注重选取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性问题,能够较好的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拟将项目化教学的思想与混合式教学融合,在项目中嵌入模块化的主题知识,从而探索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法为融合媒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三、项目主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法为融合媒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资源要素、情景要素、知识主题要素与课堂教学互动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有机融合共同发挥作用提升知识传授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对模块知识的吸收,能提高综合能力。其中,四要素整合框架构建如图1所示。
首先从对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凝练项目主题。这些整合建立在线下对实际问题的调研的基础之上,再从线上寻找案例资源,与实际问题作匹配分析,并估计其匹配程度;同时,结合原有教材知识点,对所提出的项目化问题作知识匹配分析,从而凝练出基于知识点的项目主题。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直接或间接调研,广泛查阅线上案例资料,并要求进行线上相关课程或微课知识点的学习。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混合学习模式 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视音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混合式学习模式受到了广大W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混合式学习己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大部分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课堂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混合,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当下流行的学习方式之一。
微信,是目前用户群体最大,最受欢迎的交互交流手机软件。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向特定群体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还可以实现与平台用户进行全方位沟通交流互动。那么,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创新混合式学习模式,并根据课程学习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提升教学质量,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为例,探讨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标志与品牌设计”课程混合学习设计工作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1.1前期分析
(1)实施基础分析。笔者针对授课的两个平行班级中72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其中使用微信的学生占97.2%,每天都用或经常使用达到76.3%,对微信功能基本了解的达到87.5%。对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混合式学习,93%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同时学院已开放校内WiFi,学生上网时不受流量的约束,给混合式学习带来了优越的条件。
(2)学习目标分析。“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是平面设计专业高职二年级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包含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两大模块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该课程共60学时,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标志的定义、特点和功能,学习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基本程序,掌握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特征、内容、设计程序,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方法。二是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依据企业理念设计制作Ⅵ手册(基础要素、应用系统)。三是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原创意识和项目推广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分析。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混合式学习,主要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如下功能特点(表1):
1.2活动与资源设计
1.2.1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才能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进行平台设计时要关注学习者的特点,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混合式学习活动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作品点评与展示四个阶段开展。
(1)课前预习: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功能,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项目任务等学习资源编辑成图文,群发给学生,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预习。
(2)课堂学习:教师通过项目驱动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流课前任务及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引领、讲授、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进行知识的内化、技能的提高。
(3)课后延伸:教师将课件编辑成视频群发推送给学生复习,加深理解。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一对一消息回复功能发送语音、文字信息对学生任务完成进度进行跟踪辅导,及时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将网络上与教学相关的资源链接整合起来给学生,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此外,教师建立班级微信群,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与资源共享。
(4)作品点评与展示:学生通过课堂和课后两个阶段完成项目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微信朋友圈“晒”作品,展示自我。课程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教师评选、班级学生互评、朋友圈点赞数量多种方式综合进行作品评价,教师将最优秀的10个作品编辑成图文信息群发推送给学生,分享设计成果,并鼓励学生收藏、转发、推广。
1.2.2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包括学生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原创教学微课视频、在线学习资源。在线学习资源是教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依据学习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所设计开发的图文、网络上优秀的设计资源、软件制作等与标志、企业形象设计相关的学习资源。
1.3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管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图文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关注点、疑点等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分为学习过程性评价和课程考核评价两部分。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主要是对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项目任务成果、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其中,课程考核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主要是通过考查学生完成的Ⅵ手册(基础要素、应用系统)进行评定。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案例设计
教师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微课堂),邀请授课班级的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学生关注成功后,教师可以通过用户管理功能进行班级分组。
2.1案例内容――《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
2.1.1案例背景
此案例选取“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第三章“标志设计的程序”,学生已经掌握标志的概念、构成要素、酥旧杓频谋硐中问健
“标志设计的程序”共4学时,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标志设计的调研、标志的创意构思、标志制作。
2.1.2案例设计
(1)课前预习:①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标志的设计程序”的教学内容、项目任务等编辑成图文信息,群发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爱美乐音乐成长中心”的调研并搜集相关资料:如爱美乐的公司背景、学生群体、音乐相关的素材等。②教师通过平台素材管理,将优秀的音乐培训机构的标志设计编辑成图文资源,建立关键字回复功能,让学生快捷获取更多教学资源,辅助学习。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1对1交流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文字信息及时回复学生的疑问,加强沟通交流。④教师可以通过后台图文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兴趣关注点、疑点等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课堂教学:教师通过项目驱动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流课前任务及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引领、讲授、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以“鼎福楼”餐饮的标志为例,分别讲解设计调研的具体内容、方法;设计构思中创意与思维的结合、草图绘制与深化、图形与文字的组合方法、corel-DRAw软件制作技巧等内容。教师通过设置“爱美乐音乐成长中心”标志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训操作。
(3)课后延伸:教师将课件编辑成视频群发推送给学生复习,加深理解。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送语音、文字信息对学生任务完成进度进行跟踪辅导,及时答疑解惑。同时请学生关注一些设计行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设计之家”、“标志设计”、“艺术互动”等,以便获取设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让学生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
(4)作品点评和展示:学生通过课堂和课后两个阶段完成“爱美乐音乐成长中心”标志的设计后,鼓励学生利用微信朋友圈“晒”作品,展示自我。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教师评选、班级学生互评、朋友圈点赞数量多种方式综合进行作品评价,教师将最优秀的10个作品编辑成图文信息群发推送给学生,分享设计成果的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2.2案例效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图文、视频资源,学生更好地获取了知识,拓展了视野,也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深受学生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水平。
3结语和建议
通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高职“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课堂互动、资源共享的平台,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参与性、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注重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学习体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注重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学习体验。如:设计合理的界面管理、固定时间推送消息、建立合理的关键字回复规则等,以满足学生的交互式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疑难点,针对学生的需求及时推送相关的信息和学习资源,以促进教学。
1 中小学美术课程导入本质
课程导入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课程导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最终的教学成果。从学生角度来看,导入过程是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以便让他们尽快融入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导入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打开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教师再逐步引入教学目标,最终启发和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美术课程教学来看,导入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课程目标,这与其他学科大致相同。弄清楚美术课程导入本质的前提是要弄清楚美术课程的本质。通常意义上,产出一幅“像样”的美术作品是对一节美术课的普遍认知,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偏颇的。
从原因上说,教师与学生对美术存在知识、技法、感受等多重维度的不对等性。再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美术教师的艺术观是建立于既有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对美术有较为完整的体悟与理解。学生群体大部分处于艺术观的形成期,从理解、体验、感受的角度上看与美术教师也有明显的认知差异。笔者认为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一幅“像样”的绘画作品,而是一段经教师启发,充分唤醒感受、增强体验、激发想象后,以视觉思维为主将感受和体验转换为图像的全过程。
2 现有美术课程导入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从中小学教师现有课程导入方法来看大致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回顾性导入、示范性导入、生活化导入、实物性导入;一类是以兴趣为中心:游戏化导入以及其他课程方法借鉴导入,如音乐导入等。
第一类以教学为中心的导入较普遍,是大多数中小学美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述知识、图片欣赏、观看绘画作品、偶尔亲自示范等方式来开展,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这样的方式通常较枯燥,且多停留在图像作品的表层理解上,并未有深入的分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都还停留在模仿绘画作品、图片、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并没有对课程内容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类以兴趣为中心的导入方式目前相对还不算多,因为这牵涉教师的控课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课程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此外,这种导入方式从授课形式上看对教学不能起到最直接的促进方式,部分教师不愿意去尝试这种方法。它是学校教育以外的校外商业机构的大多数教师选择的较常见的方法。笔者从教学经验上观察,虽然商业教育机构运用该种方法较普遍,但课程导入与授课内容之间的衔接往往不够,导致两部分教学过程处于完全脱节的状态,没有联系。
3 在美术课程中坚持视觉本位导入的原因分析
上文提到不论是以教学为主的课程导入还是以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导入在教学过程中都存有一定的短板,长期争论与纠结该问题也不利于解决美术教学问题。我们认为美术课程的根本是体验、感受、表达视觉艺术。因此树立视觉本位的教学原则是连接以教学为中心与以兴趣为中心课程导入的桥梁。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界定视觉本位的含义。
从美术史发展来谈视觉本位。回顾美术的发展历程,它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美术作品从来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精神食粮,而总是带有功能的、目的的作用存在。例如,史前时期的岩画总是带有巫术的背景,青铜艺术总是带有祭祀“礼器”的内涵,墓葬壁画总是带有灵魂“超越大限”的时空转换,[1]巫鸿先生将这一切定义为“物质性”。[2]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图像表现的美术,虽然总体发展离不开功能的影响,时代的局限,教条的束缚,即使是当下表现媒介在科技影响下不断转变的状况,视觉性仍是其始终不变的基本属性。
从美术课程的建构上谈视觉本位。不论是前期导入课程、课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程后期学生的作品反馈都与视觉有密切的联系。反过来说,如果想要一堂美术课程能够彻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想象并最终转化为图像作品,这需要教师在课程导入过程中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这一过程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对图像的把控与阐释能力。这也是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话题。
4 以图像分析为本位的课程导入步骤
图像分析最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分析五个方面的学习要素:第一,从图像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基本内容;第二,从图像色彩的角度直观感受图像色彩的基本构成与视觉感受;第三,从图像形式的角度启发学生分析图像本身的构成关系;第四,从图像空间的角度解析空间关系;第五,适当启发、解释、推导图像中的语言符号。
基于图像,我们做视觉分析的时候首先是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基本内容,这是做图像分析与后期想象力拓展的基础。学生理解图像的内容时,教师无需把自己对图像的理解和认识的答案给学生,具象图像尚好,抽象图像教师可以给学生基本的理解思路,如从线条上去理解、块面上去理解等。学生在阐述对图像的理解的过程中,言之有理均应肯定,教师稍作思路总结甚至不总结直接跳过即可,无须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顺势逐步分析画面的色彩,在视觉感受的过程中,人的眼睛对色彩的认知很敏感的。[3]引导学生分析色彩最直观的方法便是让学生找出类似的颜色,在寻找颜色的过程中可以理解与回顾色彩的基本知识,如对比色、邻近色等基础知识;也可以纳入中外美术史的知识,如光影颜色运用可以介入印象派知识;还可以纳入色彩构成知识,如色彩的过渡与渐变,明度变化知识等。此外,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在画面中所占区域联系画面的构成要素。由于图像表现的画面内容多种多样,根据多样的表现内容与主题我们可以建构新的方式作为美术课程的导入方式。例如,米罗的绘画可以运用音乐元素导入。当然,这与通常使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基于美术课程的系统导入来设置音乐环节,教师要始终把握美术课的教学主体。
构成关系是分析图像第三步需要分解的关键要素,即画面中的形式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分析图像中各部分要素是如何在画面中去组合而成的,以及作者这样安排组合的理由与原因。形势分析的时候注意引入画面构图的一些基本法则,如三角形构图、“C”形构图、“S”形构图等;另外,可以介绍基本的构图原理,如黄金分割等。构图法则是有限的,结合实例运用是关键。
空间关系是图像分析中的拔高环节,对年龄稍大的学生可以在此阶段深入引导他们。它是将学生思维从二维平面引入三维空间的重要步骤,也是视觉艺术中通常表现的重要元素。在空间阐释与分析的过程中,运用西方空间透视原理去解释图像是最为基本的方式和方法。遗憾的是,教师一旦遇到中国传统绘画时一般总显得束手无策,因为中国画的视觉生发系统与西方绘画有明显的差别,这时的空间分析方法似乎“不管用”了。我们究竟该如何去跟学生介绍中国画?笔者认为运用“视觉游离”的方法介绍中国画的空间关系比较合适。中国人的绘画艺术除了有视觉层面的考量外,还有精神想象的旨趣所在。视觉游离到每个画面的视觉中心总能引起学生的无限想象,就像一部静态的“微电影”。在“视觉”游离中解构中国画“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关系尤为重要,同时操作简便,也便于学生理解。
最后,图像语言与符号的象征意义在必要时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点拨,这往往是图像延伸的隐含意义,对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学习很有帮助。
【关键词】高职 建筑装饰专业 色彩构成 教学改革
引言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空间、量和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作为建筑学的一个分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虽需要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但在从事专业技能展示的时候,还需要不少的艺术基础知识。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同样需要掌握。
1 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背景
色彩构成课程是色彩知识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像纯艺术中的色彩可以作为隐喻和晦涩的表达手段出现,对于设计色彩而言,它是说得清道得明的设计元素,是物理色彩与美学色彩相结合后孕育而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横跨人文和自然两大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
色彩构成源于20世纪初,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类课程基础教学中,它是一个比较完整而又系统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通过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形成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构成体系之一。
2 色彩构成课程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经过三十余年来的研究,现在对于构成课程的认识很多院校都有很大的进步,关于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对传统教学模式仍有较强的依赖性;针对高职类学生基础的色彩构成教学资源较少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院校的基础与发展水平不一致,对于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如有些院校认为色彩构成与色彩课程内容具有重复性,因而减少色彩构成的授课学时,有些院校甚至是把色彩课程当作色彩构成课程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会严重减弱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分析、概括等能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色彩的真正理解。
课程设置方面,色彩构成作为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一部分,在理论方面色彩构成与其它两大构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少院校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往往较独立,与前后两大构成连贯性不强,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在色彩构成的练习中忽略对形的考虑,没有充分了解形、色之间的关系,不懂得如何去创新形体,把握色彩。课程起不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2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
传统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教师教授色彩的理论知识,学生完成相关练习。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往往学生在完成固定的几种构成形式后对衍生作业比较木然,起不到开发学生操作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对课程知识也感到枯燥、乏味。
教学成果表现手段少,使用材料单一。色彩构成中的“构成”二字具有构造、解构、重构、组合之意,因而色彩构成在表现手段上也不能过于单一。目前,大多数构成作业都采用纸和颜料绘制完成,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制作精美的图案,而忽视了构思上的创新。这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色彩构成知识的拓展。
2.3专业特色融入较浅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便于在毕业之后最短时间里上岗。在以往的教学成果展现中,课题训练往往偏重于理论的再现,一味使用已有的简单命题,忽视色彩创新和色彩分析表现。为了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色彩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将专业技能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课题的选择上突破传统命题,结合专业实际项目进行命题。
3 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考
结合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发展趋势,针对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选取及课程设置架构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探析。
3.1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创新能力及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应针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现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应对自己的授课内容和讲课方式进行思考,尽量减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授一定传统理论知识外,通过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审美感觉,最终达到在专业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特定条件下的色彩设计,并在今后的专业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总之,专业内涵的学习,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外,需要多看、多思考,因为设计没有固定公式可遵循。
3.2与时俱进,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仪器相结合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有别于艺术设计类学生,他们在入校之前大多没有接触过色彩训练,虽在色彩构成课程之前不少院校会开设色彩课,让学生通过水粉颜料了解色彩,但仅有的几堂课程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色彩感觉的提升。因此,在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对色彩的调配、组合、表现以及造型等方面的知识训练,仍然是该课程学习的重点。为了增加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同时也有别于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有必要将传统的训练模式与现代化仪器相结合,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色彩构成突破传统水粉技法训练外,可尝试用别的画材、不同材质纸张来操作;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用不同软件调配色彩,进行装饰图案的创作;学生通过用智能手机中下载的软件进行色彩训练,上传至QQ或微信供教师及同学点评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构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升华。
3.3结合专业特征,设计情境教学
色彩构成知识大多是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应用知识是色彩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专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设计出实际情境命题用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在建筑装饰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给定一个简单的户型图,将一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明确某一风格的某一设计方向,让学生结合平面构成知识,运用色彩构成方法,设计顶棚、墙面、地面的装饰图案及其空间色彩搭配。总之,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构成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结语
培养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从基础抓起。色彩构成的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根据学生及专业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学志.高等职业院校《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6).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师范生;评课
放眼教育世界,改革浪潮日益高涨。所及之处,推陈布新。其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改革显得尤为“热闹”。因为客观事实让许多学者感到;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它变量重要得多。美国部分学者甚至认为:在教育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认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任何一项针对改革、调整、学校变革的提议都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努力促成所需变化的主要手段。教师发展也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特指教师在智能、经验以及教学态度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种: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
师范教育阶段的因素;任教后的影响因素。嘲由此看来,师范教育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阶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评课是教师职业技能中重要的一项,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和探讨高校师范生评课教学实践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教师职前培养即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探讨和认识,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和保证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为教师终身的专业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评课的基本含义
评课,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的各构成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作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教学“评课”是一项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评课能力,从实质上讲是一种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是师范生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课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听课人员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听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了听课人员自己教学能力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
二、高校开展师范生评课活动的重要意义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但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大部分师范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很难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而评课活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有益于师范生自信心的培养
师范生往往感到理性评课是神秘的,认为把教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难做到,甚至认为是高不可攀的。通过“评课”训练,可以为师范生揭开教学原理、教学理论的“神秘面纱”,帮助他们把感性认识提升到常用的、熟悉的教学原理上来。让学生看到:努力与成功、感性:与理性只有一墙之隔,只要自己跨出一小步就能获得成功。
2.帮助师范生拓宽视野
评课能培养师范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拓宽其视野,使其分析处理问题更具宏观眼光。师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各年级的教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评课训练前,师范生必须结合教材教法的学习,提前熟悉不同年级的教学目的要求,弄清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各部分教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还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经过评课训练,师范生初步具有了驾驭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思想更具科学性,思路也更为清晰。
3.提高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评课总是要选择一定的理论作为自己评述的依据,这就要求师范生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把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中的各种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因为师范生对教学还缺少感性认识,常常觉得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用,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而通过评课,能使师范生认识到,除了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如此才能当好教师。这样,通过评课训练会把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把师范生培养成既重视教学实践、又具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新一代教师。
4.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评课不仅要评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师基本素质,而且还要求说出自己评述理由。这就要求师范生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理清教学思路,课堂板书做到心中有底,并能正确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切实有效,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构成一个整体为教学目的服务等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5.锻炼师范生口头表达能力
评课评述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准确、简练和生动。师范生在评课时必须正确地使用概念,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并力求言简意赅,说话中肯,突出重点,决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自相矛盾,破绽百出。经常参与评课活动,能使师范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高校师范生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课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师范生的评课活动,但成效比预期要差很多,究其原因是评课存在如下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师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直接导致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理论知识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师范院校往往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说课”比赛,很少开展“评课”比赛,这也导致许多师范生更关注说课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对评课技能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
2.试讲时不会听
一些师范生在同学试讲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对讲课的内容都不了解,加上缺乏听课的技巧,听课时就不知道重点听什么,不清楚哪些该作详细的记录,导致在评课时抓不到要点,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3.评课时不会评
具体表现在评价缺乏深刻性,表象的东西讲得多,剖析内核的少,评得不深不透;评价缺乏准确性,优缺点表述不到位;评价缺乏条理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缺乏明显的逻辑顺序;评价缺乏专业性,就事论事的多,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少;评价缺乏完整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4.评课后不作反思
评课结束后部分师范生就认为事情已经完成,不对同学的试讲和评课作反思,这样很难达到相互学习快速提高的效果,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评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课活动已具颇多优势,甚至可谓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其实,那只是评课活动的潜在优势,要真正发挥出这些优势,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师范生的评课活动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以实践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培养模式为: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实践提高。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评课的认识
师范生十分重视讲课、说课训练,但对于评课,他们并不十分明白它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认为评课就是一种考核,是指导教师和领导的事情。个别指导试讲的教师也往往忽略通过评课来调动学生从教的热情,激发学生教学研究的意识。这些都导致学生不重视评课,或届时被动地参与评课。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明白,评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与讲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评课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的发展而非考核,不是褒贬某人的教学行为,而是通过评课发现优势和改进不足,共同解决其中的难题,探求教好课的方法。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有效的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评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本着促进自己和他人发展的目的积极参与。
2.强化理论学习,加深学生对评课的理解
现实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高师生评课缺乏专业性,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评价往往是“瞎子摸象”,缺乏整体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评课的理论学习不到位。因此从事教学论的教师应在师范生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学习了教学论以后,给学生做“评课”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评课”的特点及评课的原则、内容、类型、要求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评课”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把握所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教学时应采取的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和媒体及教学时前后顺序的安排等。
3.抓好评课实践训练,形成评课初步技能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实践性知识为保障,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是默会的,它隐含于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又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所以只有通过在行动中的体验才能达到学会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评课训练是从教者健康心理发展的需要。高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是其以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评课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认识而磨灭个性的过程,而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进行的。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交流中各自的差异,整个过程在开诚布公中进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培养谦虚谨慎的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合作分享、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高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具体的实践训练有以下几种:
一、切入点: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
所谓的“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就是指观察者要“带着问题进课堂”,且问题设计要因需而定。“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即使就在你眼前的东西也不一定能看得到”。既然课堂观察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展开的,我们只有“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才会明确相应的主题,增强观察的针对性,保证观察的实效性。
“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1.教学反思,梳理问题。通过反思,提炼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为后续行为进行有益的“问题储备”。2.确定主题,细化重点。以某个典型的问题为突破口,形成观察的主题。同时,将问题具体细化为一个个小问题,确定为一个个观察点。
【典型案例】
《心田上的百合花》课堂观察记录表
研究主题:教师语言评价的有效性
研究问题: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维度视角:课程性质、评价
执讲人: 学校班级: 时间:
主题明确,观察的指向才明确;定位科学,观察的结果才实用。分析以上观察量表,我们可以发现,不仅观察主题明确,而且基于主题分析出来的观察点,操作指向也十分明显,整个设计模块呈现清楚,构成要素详备,为后续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当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不能仅凭我们偶尔的兴之所至,“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要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重点突破。“什么问题都要解决,其实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靠一两节研究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观察要有侧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二是化整为零。问题范围太大,过于抽象,不仅针对性不强,也难以驾驭。我们对于研究的问题,要坚持“大事化小”,实施“点”上突破。
二、着力点:将情景聚焦,理性关注
所谓的“将情景聚焦,理性关注”,指的是根据需要,对特定情景进行重点关注。“要观察到课堂里的所有情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进行课堂观察时,只有那些基于一定的主题的、具有意义的“课堂事实”才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描述。
“将情景聚焦,理性关注”,我们要善于做到以下两点:1.甄别判断,慧眼捕捉。进入课堂,我们就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对不断出现的情景进行筛选,捕捉我们需要关注的“情景”。2.全神贯注,精心描述。“情景”一旦为我所需,我们必须根据预设进行有条不紊的观察,对情景定格扫描,切不可见异思迁,而且情景描述要做到准确、精细。
【典型案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观察记录表
研究主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研究问题:教师如何有效的处理预设问题
维度视角:教师教学(对话)
执讲人: 学校班级: 时间:
记录说明:
理答情况:A表扬、欣赏B补充、完善C思路引导D其他;达成情况:按人数统计
“记录什么”,是实地进行课堂观察的着力点。案例中,“我”基于观察的主题,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再现了课堂的“达成情况”和“理答方式”。这样的观察记录,才有内容,才会为下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佐证。
要做到“将情景聚焦,理性关注”,进行课堂观察时,眼睛不能被“情景”所左右,再精彩的情景,如果与我们的“问题”毫无瓜葛,也不能过分留恋。而对于我们需要的“情景”,则要全神贯注,关注到每一个细节,且描述要细致入微。1.求“真”。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观察捕捉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直接决定着后续行为能否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因此,课堂记录要努力做到真实地再现课堂情景,要保证信息的“信度”。2.求“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观察也是如此,没有细节的关注,也就无所谓课堂观察。因此,观察者要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重点关注那些典型行为。3.求“严”。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能想记什么就记什么,想什么时候记就什么时候记,想怎么记就怎么记,要确保信息的“效度”。
三、生长点:用事实评判,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