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4:43:59
导语:在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综合考虑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等因素,构建低碳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市场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政府碳税及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及市场需求的影响,给出产品定价与减排策略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为企业产品定价及减排、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最优定价;减排策略;碳税;财政补贴
1研究背景与主要文献综述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低碳时代得到来,使得政府和企业纷纷就目前的现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政府采用多种规制措施(补贴或税收等)来激励企业改变其生产经营模式降低碳排放;企业为保证自身利润及应对当前政府措施和市场的变化,也相应地调整其运营模式,具体表现在通过使用新工艺、投入新技术、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水平等方式向低碳转型。因此企业在低碳改造过程中面对政府的环境政策,该如何进行产品定价、调整自己的低碳投入成本?政府补贴及税收是如何影响企业的产品定价与低碳投入的?在政府低碳减排目标的约束下,低碳供应链企业产品定价与低碳投入关系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看,政府政策及监管是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管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1]。Wolfram等[2]研究了在激励企业采取先进技术进行减排的环境政策工具中,税收比自由许可、拍卖许可更能激励企业采用现金减排技术。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已征收碳税,如荷兰、丹麦、瑞典、爱尔兰等[3]。我国碳税征收仍处于研究层面,但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框架》报告,财政部财务科拟定了《开征碳税研究》报告,同时发改委能源所也了《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为我国政府征收碳税提供了理论依据。
Bettina[4]从减排量等7个方面论证了碳税在降低碳排放中更有效且成本更低。Benjaafar等[5]将碳排放因素考虑到简单的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碳排放限额模型、碳税模型、限额与交易模型以及碳抵消模型等,为供应链低碳运作提出了颇有意义的管理启示。Hoen等[6]分析了碳税、碳限额、碳交易等不同碳排放约束对制造商运输方式决策的影响。黄鑫等[7]通过考虑财政补贴、税收、罚金等参数来分析政府监管者如何通过财政工具引导企业积极遵守和服从节能减排政策。Song等[8]分析了征收碳税、强制减排、以碳总量限制和交易下企业单周期最优订货量决策的问题。赵道致等[9]在考虑碳税情况下对供应商主导的二级供应链减排博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减排策略下企业的最优产量与单位产品减排量。
针对低碳政策下供应链成员定价的研究,杨珺等[10]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单个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分析了强制排放和碳税两种排放政策对于供应商、销售商及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和碳排放的影响。马秋卓等[11]研究了以碳配额机制为基础的碳交易体系下单个企业低碳产品最优定价及碳排放策略问题。毛超艳等[12]通过引入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决策变量,构建了制造商的简化决策模型,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定价和最优碳排放量,分析了碳排放政策与消费者低碳需求对制造商最优定价和最优碳排放量的影响。谢鑫鹏等[13]研究了基于CDM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产品定价与减排决策。上述文献虽然考虑碳排放政策下产品定价的影响,但是大都针对单个企业,且涉及到碳税与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形较少。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加,企业在面对政府减排压力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低碳偏好。大量消费者调查和研究报告表明,消费者愿意为购买低碳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14]。如Liu等[15]在研究中指出,消费者环境意识逐渐增强,愿意购买绿色低碳产品并为之付出额外的费用。这会迫使供应链企业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保证其利润,但最终还是会通过合理的产品定价,将低碳改造所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终端,由消费者买单。
本文将消费者低碳偏好考虑到供应链中,在需求受到产品价格和单位产品碳排放双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研究政府征收碳税及补贴下的,由低碳制造商与低碳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探讨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定价与减排策略、政府碳税及补贴的影响关系,为企业定价、减排投入及政府制定碳税和补贴提供参考。
2情景描述与假设
2.1情景描述碳税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作为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能够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遏制环境恶化、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完善环境税制、调整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碳税将被逐步提上日程。为应对即将实施的碳税政策,企业开始通过使用新工艺、购买新设备、投入新技术等方式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向低碳转型,这使得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等过程中的成本增加,这些都属于低碳化投入成本的一部分。可以说,碳税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给企业,特别是碳排放量较大的制造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减排压力,导致其生产成本增加。因此,企业和供应链上成员会将这部分额外增加的碳税成本通过产品定价的形式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造成产品的价格超出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导致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现象的产生。为此,政府为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应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将部分税收所得贴现给低碳消费者,以刺激消费,拉动市场需求。基于以上情景,本文以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游制造商负责产品生产,下游零售商负责产品销售,在此过程中将产生碳排放,政府会根据企业最终的碳排放对企业进行征税,为降低碳排放,制造商与零售商都将投入资金进行低碳改造;同时,政府为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会对产品进行补贴。以此构造考虑政府征收碳税及补贴下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制造商领导下的分散化决策下的定价模型如图1所示。政府对企业碳排放进行征税,并根据产品的低碳程度对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进行补贴,消费者为产品价格与低碳度双驱动型,故市场需求将受产品的价格及碳减排程度两方面的影响。制造商与零售商根据碳税大小与市场需求来确定减排量即减排资金投入进行低碳产品生产,并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价。
2.2基本假设为研究方便,本文简化过程,仅考虑制造商领导下的分散型供应链,且做如下假设:
3模型建立与求解
3.1制造商及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在此我们建立制造商主导下的分散化决策下的两级供应模型,供应链成员在知晓政府对其所征收的碳税税率之后,制造商须在生产周期开始之前制定最优的碳减排量即减排投入资金及产品批发价,零售商根据制造商的决策制定自身减排及定价策略,使各自在生产周期之后利润最大。由于增加了碳税成本与低碳减排成本,且受成本的一些条件约束,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大化利润目标函数分别。
3.2结果分析下面根据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分别分析政府碳税和低碳补贴即税收返还补贴对碳减排量、供应链成员定价及需求量的影响,以期获得一些管理启示。结论1表明,政府碳税的征收会变相导致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成本增加,最终表现为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对于零售商而言,不论产品碳排量如何,随着碳税的增加,零售价将不断提高;但对于制造商而言,当零售商碳排放量大于自身碳排放量时,由于零售商面临的碳税压力较大,随着碳税力度的增大,零售价上升幅度会过大,将导致产品销量严重减少,为避免因销量减少过大带来的利润损失,作为市场主导者的制造商会降低批发价,使零售价随之降低,提高销售量,故而会出现批发价随碳税的增大而减小的情形。从环境角度来看,碳税的征收会促使企业减排,从而降低大气污染;但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碳税的征收使得产品零售价格增大,消费者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市场需求减少,使市场经济处于低靡状态,税率过小使得起不到激励制造商生产低碳产品的驱动力。因此,政府应确定适当的碳税,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两方面因素。结论2表明,政府对低碳产品进行补贴,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补贴给消费者,可以激励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增大市场需求,企业因此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可以说政府对消费者进行低碳财政补贴可以间接地帮助实施低碳生产的企业营利,降低企业低碳改造成本,也能够使促使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低碳改造,减少产品碳排放,对经济及环境来说都大有裨益。结论3:随着零售商碳排放量的增大,即随着零售商减排资金投入的减少,制造商批发价将变小,零售价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而制造商碳排放量对批发价的影响与对零售价的影响趋势相似,它们都要根据政府碳税回收补贴及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大小具体判断。结论3表明,不论政府碳税及补贴情况如何,零售商的碳排放量越大,即减排资金投入越少,批发价始终减小。这是由于零售商碳排放量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所要缴纳的碳排放税越多,会迫使其提高零售价,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少,为使零售商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不至于过高,制造商会通过降低批发价间接分担零售商的碳税压力,所以随着零售商碳排放量的增加,批发价会减小。同时,由于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以及政府碳税的存在,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当政府碳税力度过小时,企业节约的低碳投入成本可能大于碳税所增加的成本,所以产品价格会是下降的趋势;而当政府碳税力度较大时,其缴纳的碳税带来的损失过高,所以提高产品价格在所难免。可见,政府碳税及回收补贴对于供应链成员减排量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供应链成员在制定减排策略即低碳投入时,可以考虑相互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综合减排。
4数值仿真
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来分析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定价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供应链成员利润为政府制定碳税与财政补贴提供参考。对比图3可知,不论碳减排量如何,零售价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大都将增大,但与零售价情况有所不同,当碳税税率较高时,零售商每降低单位碳排放时,零售价所上升的幅度越小,达到1时则碳排放量变化对零售价影响很小,此时零售商减排积极性会相对减小。故政府在制定碳税税率时可以考虑制定差别化税率,在不同企业间实行不同的税率。由图4和图5可知,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大,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均减小,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与结论1和结论2相符。且由图可发现,随着碳税的增大,制造商利润明显迅速下降,最终与零售商利润相差无几,由此可见政府碳税的征收对制造商影响更大。这与现实情况相符,相对于零售商而言,制造商碳排放较多,面对相同的碳税政策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的制造商所承受的惩罚力度更大、减排压力更多,因此所带来的利润损失也就更大,可以说碳税对于碳排放量大的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必将是巨大的。因此,政府在制定碳税时应科学合理制定,充分发挥其调节功能,并避免其对高能耗产业的冲击,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对受影响比较严重的高能耗行业建立税收减免与返还机制。
5结束语
低碳经济环境下,政府环境政策及消费者市场需求变化必将对供应链企业的产品定价及减排产生深刻的影响。低碳时代的冲击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积极探索市场需求规律,合理确定产品的价格,加强自身与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政府也需根据不同企业调整税率,使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构建了碳排放税与低碳产品补贴下供应链企业定价与减排模型,通过建立模型与求解得到所建定价模型的解析解,进而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消费者低碳偏好、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碳减排量方面的影响关系,并进一步求得此时的产品市场需求量,为供应链成员生产及产品定价提供决策支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一定碳排放量状况下,碳税税率及财政补贴对产品批发价、零售价、市场需求量及利润的影响,为供应链成员制定碳排放量及政府制定碳税税率及财政补贴提供参考。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可得到以下启示:(1)随着政府碳税的不断提高,单位产品零售价必将增加,但批发价大小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终碳排放量,也即减排投入资金情况,随着零售商碳排放量的增大,即随着零售商减排资金投入的减少,制造商批发价将变小,因此企业间可以通过合作减排使供应链利润更优。(2)碳税对制造商与零售商作用效果不同,对此政府在制定碳税税率时应科学制定差别化税率,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避免对高耗能行业带来严重的冲击,这样才不会挫伤企业进行低碳改造的积极性,切实起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3)随着政府对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时补贴力度的加大,产品批发价与零售价都将增大,利润也随之增大,这说明政府财政补贴有利于企业进行低碳改造,提高企业低碳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可减缓碳税实施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BAUMANNH,BOONSF,BRAGDA.Mappingthegreenproductdevelopmentfield:engineeringpolicyandbusinessperspective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2,10(5):409-425
[2]WOLFRAM,REQUATETILL,UNOLD.Environmentalpolicyin-centivestoadoptadvancedabatementtechnology:willthetruerank-ingpleasestandup?[J].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3,47(1):125-146
[3]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10):1335-1338
[4]BETTINABFWITTNEBEN.Exxonisright:letusre-examineourchoiceforacap-and-tradesystemoveracarbontax[J].EnergyPolicy,2009,37(6):2462-2464
[5]BANJAAFARS,LIYANZHI,DASKINM.Carbonfootprintandthemanagementofsupplychains:insightsfromsimplemodels[R].Minnesota:UniversityofMinnesotaworkingPaper,2010
[6]HOENKMR,TANT,FRANSOOJC,etal.Effectofcarbone-missionregulationsontransportmodeselectioninsupplychains[R].Eindhoven:TechnischeUniver-siteitEindhoven,2010:1-32
[7]黄鑫,陶小马,杜增华.节能减排管制政策的博弈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3):322-326
[8]SONGJ,LENGM.Analysisofthesingle-periodproblemundercarbonemissionspolicies[M]∥Handbookofnewsvendorproblems:models,extensionsandapplications.NewYork:Springer,2012:297-313
[9]赵道致,勾杰.考虑碳税征收的供应链纵向减排博弈研究[J].标准科学,2013(11):53-57
[10]杨珺,李金宝,卢巍.系统动力学的碳排放政策对供应链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17(4):21-30
[11]马秋卓,宋海清,陈功玉.碳配额交易体系下企业低碳产品定价及最优碳排放策略[J].管理工程学报,2014,2(28):127-136
[12]毛超艳,梁喜.碳排放约束下制造商的定价与减排策略及政策启示[J].低碳经济,2013(10):21-24
[13]谢鑫鹏,赵道致.基于CDM的两级低碳供应链企业产品定价与减排决策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27(5):80-85
[14]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76-80
11月11日光棍节即将到来,你还是一个人吗,你还在孤单吗?生活在繁华的城市里让你感到压抑了吗!那么不要犹豫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光棍节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光棍节活动方案1活动主题:我光棍,我快乐
活动口号:让光棍节见鬼去吧
活动目的:提升餐厅营业额,提升餐厅知名度
活动地点:大厅
活动时间:
活动背景:明年的是2016年11月11日是千年一遇的光棍节,所以,今年的光棍节也格外引人关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光棍们,想摆棍的生活状态,因为我们餐厅推出光棍节活动满足光棍们的需求,避免下一个光棍节的光棍。
活动内容:
1、活动当晚两人男女通行,免费一个。
最低消费需要150元。时间在当天7点至23点
2、凭埋单收据,参与大转盘,(奖品设计有玫瑰花、公仔、精美小礼品)
活动宣传:
1、一楼大门口大型海报一张、店内k展架3幅、电梯小海报4张;
2、策划部市场单位_展架13幅、不同规格海报3张
宣传内容:(短信、展架、网页)
让光棍节见鬼去吧,两人男女行,一人免单。
快快行动吧,在花容酒楼告别你的单身!
11.11光棍节,给单身的你找寻另一“半”的机会!
光棍节活动方案2一、活动背景
__是__的学生门户网站,隶属商学院电子商务系智越工作室管理运营。为了更好的运营__,加大范围打响__的知名度,__结合20__-11-11光棍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联合__策划开展一个宣传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同学们能够在网上第一时间知道校园、新闻、政策、考试信息、体育、娱乐、学习交流、兼职工作等信息,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并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关注__,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从而完善自我。
二、活动主题
__、光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__年11月11日在__中心花坛16:00活动
开始18:30结束
四、活动对象
__全体在校学生
第二部分活动内容
一、活动简介
为了更好的运营__,加大范围打响__的知名度,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同学们能够在网上第一时间知道校园、新闻、政策、考试信息、体育、娱乐、学习交流、兼职工作等信息,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并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关注__,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
本次活动能一定程度上在大学生中增进各院系各年级的友谊,活跃校园气氛、丰富高校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社交锻炼机会。
二、活动目的
1、推广运营__学生门户网站-__
2、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提高同学们业余时间的生活质量
3、增进各院系各年级的友谊,活跃校园气氛、,更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社交锻炼机会。
4、增加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朋友之间的友谊比情人间的感情更加的真实、纯洁,更加需要我们去珍惜。
三、活动流程
1、14:00---16:00,工作室负责所需要的音响、话筒、桌椅。
__网负责小礼品、黑色墨性水笔、纸杯、皮筋、垃圾袋、小纸条、大的信纸箱、气球。
2、16:00---17:30,工作室成员布置活动现场。
工作室成员及__网人员在校园主干道路设置服务点进行人工流动宣传,让更多同学前来围观。
3、将横幅放在桌子上面,号召大家来签名。
4、16:00,活动正式开始。
由主持人读开场白。(光棍节,光)
5、16:05---16:40,询问现场单身的请举手。
是情侣的请举手玩。(我们到底有没有缘)
6、16:45---18:10,进入活动的男女玩转趣味游戏。
(纸杯传水)(吹气球比赛)(橡皮筋接力赛)胜出者都有小礼品赠送,赠送的时候回答问题。
7、游戏简介
胜出均得小礼品一份,在拿之前,要回答一个问题,关于阿Q、智越工作室、__网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1)我们到底有没有缘
PS游戏规则:
1、参赛每组由男女同学各一个,围观者禁止提示;
2、男生附身,背对着女生,女生从工作人员手中抽取一张小纸条,每一个字条里面有一至三个字。
3、女生在男生背上书写所抽中的字,而附身的男生来猜女生所写的字是什么?
4、游戏时间:每猜一次有三次机会。
(2)纸杯传水
PS游戏规则:每个组出4个人站成一列,每人嘴上叼一只纸杯,然后从前往后传水,不能用手,全凭嘴和头的动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传到最后的水的多少算胜负。
(3)吹气球比赛
PS游戏规则:每一轮参赛三人,每人2个气球,谁先把2个气球吹爆,谁就胜出。
(4)橡皮筋接力赛
PS游戏规则:
1、每轮参赛男女各5位,男女交替排成一列;
2、每组有一名工作人员,参与人员由工作人员发给每人一根吸管。
3、游戏开始时,参与者用嘴夹着吸管,由工作人员在每组最前列向第一位同学嘴上的吸管放橡皮筋,然后第一位同学传给下一位,第一位选手橡皮筋传出后,可立即传下一个橡皮筋。
4、3分钟后,由每组最后一同学手上的橡皮筋数量多少决定每组胜负。
5、18:10,所以工作室成员清理活动现场。
四、人员安排
1、2:00准时开始布置活动现场、工作室的男生需要的桌子、音响话筒都安排到位、__负责小礼品、黑色墨性水笔、纸杯、皮筋、垃圾袋、小纸条、大的信纸箱、气球全部器材到位。
2、支持人(可适当调整)
3、组织秩序着:
4、摄像人:
5、主动参与活动带动气氛着(防冷场):__等除了以上几位所有工作室成员、以及现场的大一考察成员。
6、清理现场:男生负责归还音响、课桌女生负责清理现场的垃圾以及现场的一些器材(__监督)
第三部分活动宣传及经费预算
一、活动宣传
1、宣传单发放
在11月10号周四全体工作室成员穿着室服在__学院各个地点发放宣传单
2、利用我们__网站、__、__校园广播推广宣传
3、朋友圈宣传
二、经费预算
略
光棍节活动方案3一、活动目的
双11是历年电商必争之节日,活动和宣传力度之大,参与品类品牌之多,活动形式之丰富均是年度之最。作为线下的实体商城,我们需要抓住双11·购物狂欢这一概念,在11月中气温下降的时机开展冬装促销活动。在活动力度、营销方式和实地体验上要更加区别于电商,从而突出特色。活动从百货、超市和餐饮、影院、线上微店等多个业态整合开展。给顾客以独具诱惑力的购物狂欢体验。
二、活动时间
11月7日至11日
三、活动内容
折扣促销:
1、双11美衣穿着走:秋冬百货满500元减200元。
2、双11美妆任你挑:化妆品(__)满400元立减80元。
双11超级护肤套盒低至7折!
O2O(线上线下互动),十万折扣券提前抢!
1、十万抵用券免费疯抢!百货折后满额立减,低至折上7折!
四、活动细则
1)11月1日至10日,官方微 信正式上线抢券活动。顾客只需要关注官方微信点击抢券页面,即可选择30个品牌的折扣礼券,双击即可领券(每个券自动生成折扣码)。
2)每人每个品牌仅限领取10张。
3)双11当天,顾客凭券面折扣码即可享受对应品牌折后立减50元,30元、20元优惠。
4)单张小票仅限使用一张折扣券。
备注:折后抵用券抵用起点需根据各品牌实际客单价而定,折扣满减的金额由供应商和商场按照不同比例承担。此活动主要是吸引线上客群到店。
2、_丝逆袭白富美,完胜高富帅!0.11元、1.1元、11元、110元热抢超级单品!
11月7日至11日,每天11款单品,仅用0.11元、1.1元、11元、110元即可抢购。每款限量,抢完即止。微店线上支付即可成功秒杀!
单品建议:0.11元___),
1.1元(超市环保餐具盒、手帕纸/条、薯片套装,售价5元左右)
11元(舒适浴巾、韩后面膜2件装、布艺家具可爱兔,售价30元左右)
110元(舒适被,对枕、售价250元左右)
备注:预计费用1300元。(餐饮券为商家赞助)
品类营销:双11作为商场的11月的大型促销,全品类均要开展活动(折扣或者赠礼)。建议男装、女装、鞋类、化妆品、精品、床品、童装均要有代表品牌或者亮点折扣参加活动。以下四个品类:单品需要突出陈列,在通道灯箱片和柜台指引上需要增加搭配和温馨推荐。
1)服装的冬款(厚款、大衣)
2)秋冬配饰(围巾、帽子)
3)床品冬被
4)超市冬季火锅节单品
VIP营销
VIP浓情招募:商场单日消费满500元即可免费办理VIP卡一张,单日消费满5000元即可升级为钻石卡。
1、双11·VIP顾客免费送:双11当天到店,即可在__甜心饮品获得指定热饮一杯。
(开业赞助,无费用)
2、双11·VIP顾客免费玩:钻石卡VIP凭卡即可带小朋友至__游乐园免费畅玩一次。
文化营销:
1、双11,马上走起!
1)免费广播顾客表白语,微 信分享区免费晒幸福。
活动地点:一楼广播台
2)单身男女报名即可参加“心动对对碰”活动。单身男女将随机多次组成不同的“假设情况”共同参加情侣互动活动。心动的,即刻牵手!
报名地点:二楼小舞台区
备注:活动具体操作细则及项目规则另附。
2、双11,单身情人场·光棍走起(4F影院光棍节专场活动)
单身男女可以至前台购买单身贵族专属票,女生可享6折购票。男生购票可获玫瑰花一支(用于赠送邻座女生。)座位均按照随机男女一一搭配。
活动时间:11月11日
活动地点:电影1、3号厅(详情以具体观影时间场次为准
氛围布置:
1、大门口主展区/各楼层品类展区:
时尚冬装综合展区,沿用秋冬流行元素。活动期间增加展区内光棍节模拟对话标识。
例如:光棍节来__商场=_丝逆袭白富美等鲜明标识。
备注:百货女装、男装部负责,陈列组统筹。
2、柜台与各楼层扶手梯、电梯口:灯箱片、立式POP架。
费用预算(略)
备注:活动详情请以商场内标识为准。
光棍节活动方案4一、前言
1、单身礼品
过节送礼!这样的炒作方式很符合民意,尤其在这百年一遇的神棍节呢,是不是幸运的神棍,都想送自己一样特殊的礼品来纪念或者祭奠一下这个很特别的时刻。自己送自己礼物,当然也要有好友送自己礼物的刺激喽,光棍节本来就是个寂寞的节日,好友借此机会送礼,是不是会让人感受到一点点温暖呢?2、11元抢购
11元抢购?这可是京东商城最近正热搞的光棍节促销活动方案呐。是不是很有创意?当然了,想搞好棍棍促销,首先要算好成本,要做到薄利多销,还要借此良机打好名气,为以后的生意做铺垫!11元,真的不是很贵喽,每一个人都会舍得在这样的日子里话费不大的价钱,买到一件心仪已久的东东,所以你的产品还要有吸引人又实惠的优点哦!3、降价促销
降价促销,永远都是节日促销不变的主题!降价,要巧妙地降价,要让消费者感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你才有销路,才能大赚一笔的哦!降价若不当的话,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可是事关你以后生意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呢!
4、送光棍节吉祥物,祝福光棍们早日
每一个光棍都是不想就此光棍下去的吧!所以吉祥物会被奉为上品哦,光棍节促销活动方案中也可以专门买光棍节吉祥物,当然也可以“进店有礼”,送个性的光棍节吉祥物,这样能吸引大批的消费者进店的,进得人多了,生意自然就旺旺了。当然,您也可以在消费者购物满多少元的时候送什么级别的光棍节吉祥物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坏的光棍节促销活动方案。
二、活动背景
在活动前夕,商家可以参加淘金币、聚划算、等活动以增加其的品牌曝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在活动中的销售做铺垫。“”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微商城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20__年11月11日前后,在微商城上,众多商家推出5折优惠促销活动,许多人的集体疯抢,以及多家知名品牌参与。单日成交额达上好几亿。
三、活动时间与活动商品
活动时间:11月7日到11月13日活动方式:
1.淘金币:挑选10款产品(顾家支持)上淘金币活动聚划算:挑选3款产品(顾家支持)上聚划算活动
顾家商品A,原价___,淘金币价___+100淘金币,数量500份,折扣5-7折,附送一些小礼品等,例如礼品杯,环保袋,鼠标垫2.活动时间:2016.11.11凌晨一点至24点。宣传语:全场五折还包邮哦!
四、活动目的
由于“”活动主会场分会场的展示位有限,我们旗舰店开业才1个多月,还无法
得到微商城展示位支持。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次高流量高成交的机会,在店铺内推出相应活动,在这次疯狂网购中分一杯羹
五、店铺活动
1.好评送消费券
2.收藏拿红包或者是淘金币3.关注有好礼
六、活动规则
(1)消费券只限购买原价商品;(2)聚划算商品不参加活动。
七、活动推广
1.直通车引流2.店铺活动通告3.宝贝描述通告
4.帮派社区宣传5.旺旺签名活动预告6.淘客联盟
八、活动跟进(团队配合)
美工:做好退款办理时间、订单信息修改、发货快递和时间等声明放置在首页及商品详情页,设计以“”为主题的首页,以及活动广告图片。
客服:售前_名+售后_名+客审_名(负责订单审核和打印)确保电脑配置;做好活动内容细节解释的快捷回复语。修改部分商品价格,
网络:检查促销软件设置。快捷短语和自动回复(提前准备、包含促销、尽量少用)仓库:发货员备货以及快递公司提前联系准备!确保库存准确,避免缺货。准备好打印机及相关材料和打包用的材料。准备适当比例的货品提前包装并分开堆放在活动中,保证客服端、制单员、仓库的沟通畅通,以保证售中过程中修改订单信息等情况的顺利解决。文案:提炼活动广告宣传语。推广:删除搭配减价以及删除第三方打折软件设置的折扣,互联网上关于泰丰家纺的网页做好回帖和店铺活动宣传。
九、库存准备
(1)确定活动上线产品,所有主推产品要占整体备货的50%-60%所有产品在11.11之前一周内必须全部入库完成,店铺库存按实际的90%-95%去完成,如果需要赠送环保袋、鼠标垫等礼品也需进行备货
(2)根据预期销售规模,做好双11大促活动主要销售商品库存的提前备货。务必于活动前和相应的供货渠道确定应急补货机制,确定供货渠道的供货能力,建立紧急沟通联系方式,保障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做到货品补充或及时下架。
(3)检查货品条码管理体系,确保所有发货货品都有条码,便于出库检查配货准确时使用扫描枪扫条码的方式做校验,提高速度和效率。(4)务必于双11活动前的2~3天做一次全仓盘点或相关大促活动商品的盘点,清晰库存规模,并将真实库存数据100%录入到ops中。
十、人员准备
(1)对可能出现的双11订单暴涨而需要招聘临时兼职员工的,提前做好兼职员工工作安排计划,并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做好打包环节,提前培训好相关的打包贴面单工作细节,提前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2)对所有员工,尤其是订单处理相关部门的员工,做完善的微店管家系统操作的培训及其他培训
(3)制定好部门间员工临时调度、培训和工作的应急方案,以及大促活动持续期间的员工值班、休假等相关安排
按照流量的高低去计算各个岗位的人员数量
(5)物料要针对可能出现的流量和包裹数去计算
十一、物料准备
(1)包装材料准备,对大促活动销售的商品牵涉到的各类包装袋、包装盒做好库存保障,并可提前对一些特定包装进行初步整理,到时候只要放入商品就可以。也可以提前将商品直接打包好,只等打好快递单后就直接张贴单据并发货;
(2)快递面单、发货单纸张贮备,打印机调试、打印耗材(色带、墨盒)准备,为提升打单环节的速度,不建议双11大促活动期间使用普通针式打印机打印发货单,而是建议采用激光打印机或热敏标签打印机打印发货单。对需要打印配货汇总单或分单汇总单配货的商家,务必准备高速喷墨或激光打印机及其耗材。
(3)本次活动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是对商家的服务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发货环节的要求,要求在2天内将所有北、上、广、深、杭的客户优先发货。所以建议在包装或面单上有明显的文字标示或颜色标示等方式。以便快速分拣。
光棍节活动方案5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__协会一直以丰富同学们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并积极为此做出努力和创新。11月11日,是属于单身一族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有4个1的缘故。为了让一直处于单身的大学同学们,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排除自己的寂寞、孤独的无聊心情。
__协会特为协会干事及会员安排本次舞蹈培训会,促进协会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的默契,增加大家的友情。同时也为本协会11月19日的大型舞会做好舞蹈方面的相关准备。
二、活动主题
跳的不是舞,而是寂寞
三、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11日晚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举办
主办:
承办:
六、活动前期准备负责人:
1、__协会组织部负责场地的布置。
2、由本协会文艺部提前和学生会借音响等设备,并由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士做好音响的调试工作。
3、由本协会相关人员负责将本培训会通知到协会的所有单身干事和会员。
4、文艺部做好舞蹈培训的内容。
七、活动流程
1、8:30之前将现场布置完毕,并由本协会文艺部带动协会成员一起学舞、跳舞。
2、舞蹈培训会上适当安排协会男女成员一起搭档,切实现场气氛温馨融洽。
3、会上安排几个小的舞蹈游戏,使大家更能够投入舞蹈培训中。
4、会后安排相关负责人士整理会场。
八、注意事项
1、培训会具体活动时间可根据具体境况进行调整。
2、文艺部事先必须做好舞蹈培训的内容的准备工作。
3、培训会结束后干事留下打扫卫生。
4、做好资料、照片和DV的后期整理工作。
5、活动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需注意人身、物品及财产安全,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前11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成交总量逾17.4万套,预计今年全年成交量或将达到20万套。
自从2009年二手房成交量首超新房至今,已领先7年。由于新房市场的鲜少供应,五环内普通住宅的成交主力已经逐渐让步于二手房。北京目前成交二手房套数90%都发生在五环以内。
二手房成交连续7年超新房
新房市场萎缩,二手房成交火热,北京楼市正进入“存量房时代”。
刚过去的11月份,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统计数据,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8931套,同比锐减27.27%,11月北京二手房共成交17043套,同比大增52.44%,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的1.9倍。
从全年前11月数据看,二手房住宅成交总量同样超过新房。
数据显示,自2009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首超新房开始迄今已领先7个年头,且量差越来越大,已达到1∶2.2。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上每成交2.2套二手房,才会成交一套新房。
同时,伴随着北京土地和新房供应结构的变化,二手房成交超过新房成交的趋势将不断加深。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剔除保障房)供应量为40085套,只占到去年全年供应量的53%,创下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土地供应的减少,意味着新房供应趋减将会持续。根据亚豪机构数据,2015年(截至12月15日)北京土地市场建设用地面积和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分别减少30%、14%,这一土地成交量也创造了近8年的新低。
90%交易在五环内
随着北京新房豪宅化以及二手房成交超过新房趋势不断加深,北京购房格局也发生变化,北京万科总经理刘肖曾判断,北京楼市会呈现出首套房二手房化、首次改善新房化、高端滞销化。从今年楼市发展特点来看,价格不断飙高的新房将不少刚需和改善置业人群推向二手房市场。
北京二手房11月份成交量仍然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中原地产分析表示,实际上是10月末出台的“双降”政策以及全面放开“二孩”等政策的利好叠加。10月24日央行再度“双降”后,目前商业房贷利率已是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购房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这是促使购房者入市的重要因素。因此,最近几个月,北京二手房市场交易总体会处于高位。
从户型来看,11月份,二居室仍是二手房市场的主力成交户型,成交量占全市52.93%,一居室的小户型成交占比小幅增长,四居室及以上的大户型二手住宅成交占比4.16%,较上个月上涨0.08个百分点。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影响住房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善型需求凸显,利好改善型项目,同时对于提振楼市需求,对当前楼市去库存也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新房市场的鲜少供应,五环内普通住宅的成交主力已经逐渐让步于二手房。北京目前成交的90%二手房套数都发生在五环以内。
卖一买一或卖二买一的改善型购房需求大概占到了二手房市场总购房量的六成以上,这部分改善型购房需求既是卖房的业主,同时也是买房的客户,这种双重身份使得房价保持了相对平稳,很难出现大幅上涨。
二手房价格更低 位置更好 2015年1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情况
除了政策对于二手房的利好外,同一区域二手房价格更低、位置更好的优势,也让二手房的成交遥遥领先于新房。
黄先生一直想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附近买一套大户型的房子。但在土地稀缺和面临高地价、高成本压力的背景下,可供黄先生选择的新房并不多。只有奥森公园北边的紫御华府一个新房项目。“价格对我来说太高了,单价超过8万元/平方米,户型还都是300平方米以上,一套下来至少2000多万元。”黄先生对记者表示,他随后又看了周边多个二手房社区,同样主打大户型平层的二手房倚林佳园,均价约为6万-7万元/平方米。即便是最贵的叠墅房源,也不过1000多万元,而且距离奥森公园更近。
最终,黄先生选择买下了一套叠墅,他认为不仅是成本更低,即买即住也是他选择二手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李巧玲表示,二手房与新房相比,二手房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位置,使其成为购房人的优先选择。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使得二手房买房人购房犹豫度进一步降低,二手房房源成交周期也有所缩减。
还有一部分人则因为新房交房晚而选择二手房。一些居住改善型业主面临子女就学等情况,尽早入住成熟的社区,享受已经成熟的配套是当务之急。而新盘两年后入住还要面临着装修、等待配套成熟等因素,二者比较还是二手房划算。
中介行狠拼
当二手房成为“香饽饽”时,中介行业在今年的比拼更是风起云涌。老牌中介或观望或转型,线上新贵多种模式拼抢市场。而中介在提供平台进行交易之后,附加快餐、装修、家居等增值服务,并通过这些向行业参与者收费实现盈利。
以链家为代表的传统中介公司布局线上业务,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开展新房、家装等新业务,并加速全国市场化布局。思源也在年底正式推出独立经纪人模式,分食二手房市场蛋糕。
2015年春节刚过,58同城宣布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安居客,借此正式进入房产O2O市场。9月,房多多宣布完成C轮2.23亿美元融资,将在新房和二手房领域为线上流量聚集、线下经纪人服务推出系列新产品。
【关键词】就业难 结构性过剩 同质化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34-02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较之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28万,刷新历史,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民生问题而备受毕业生、家长、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相关专业机构的统计,2014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量相比2013年增长10.14%,而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有所下降。随着创业政策的放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繁荣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量是增加的,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的可能性是有增无减的。就此来看,就业难并不完全是就业机会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自我调适、自我认知的错位以及对自我职业生涯缺乏规划而产生的短暂迷茫。
二 就业难高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从宏观层面来看,结构性过剩仍是就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结构性过剩,而非绝对数量过剩,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业界需求的专业结构不对称,发生了较大的错位。这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产品”,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培养主体――高校,难辞其咎。(1)教育结构的调整没有前瞻性,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类似于杀毒软件与病毒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结构的调整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引起的,进而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绝对量是有增无减的,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的原因,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和灵活性,这也意味着高校的相关教育活动无法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及时调整,最终出现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就业难,“冷门专业”缺人才的尴尬局面。(2)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是本科院校,基本都偏重对学生的学术教育,而轻视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作为培养主体的高校都清楚此问题的存在,但由于培养成本,实习、实践机会,学生认识的误区等原因导致此项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最后的直接结果就是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甚至部分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岗位无法胜任,需要用人单位重新培养实践能力,作为用人单位,其用工成本、效率都将受到影响。
2.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与实际需求相背离
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受就业前景的影响,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而并非完全因为自身的整体学科布局的需要;另外,新专业的设置效率不高,一个新专业从设想、调研、论证、学校确认、行政审批、允许招生到开始招生,期间大概需要2~3年,再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到首届学生毕业,前后大概需要5~7年,而5~7对于行业或者产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意味着什么?其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以及培养过程趋于一致,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完全因材施教,使高校毕业生专长不明显,这就导致毕业生同质化,而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之间的矛盾势必影响就业。在具体课程设计方面也不完全合理,普通本科生在校期间,公共基础课大概20门左右,其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3,试问这些课程都必要开设吗?在大学英语的考级中,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结果一是通过考试,对实际工作意义不大;二是没通过考试,专业课也没学好。于己于人都不利,为什么还必须这样做?再次,高校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建设,一方面,教师与业界的接触不多,不太了解行业需求;另一方面,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没有相关从业经验,导致其指导工作乏力。
三 高校的作为及对策
首先,在教育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全同步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及指导的力度,平衡各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布局,避免热门专业扎堆、冷门专业无人问津,使毕业与就业处在合理的供求平衡状态下。其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及取消的动态管理机制。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有前瞻性,应快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少应与其相当。再次,在课程教学方面,突出课程的实验、实践性,加强实验、实践教学,与此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把实验、实践教学的培养任务落到实处,缩短毕业与上岗之间的距离。
建立以高校倡导与管理,行业参与的各级各类就业协会,避免毕业生、企业在就业活动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配套企业在各个层面、各个阶段对人才需求的相关服务,鼓励企业“订单培养”、提供“人才预定”、接收“回炉再深造”,打造高质量的就业“售前”“售后”服务体系,进一步规避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同步的问题,使高校教育紧跟行业发展,为其提供人力及智力支持。建立“产品召回”反馈机制,类似汽车4S店,这样更能倒逼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体责任的发挥,通过反馈,高校才能发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而进一步完善或修订教学计划,全面梳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回馈行业、企业。
创业带动就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的背景下,在行政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的背景下,在税费优惠、审批程序简化与创业门槛降低等“一篮子”利好形势下,中国经济因创业春天的到来而值得期待。作为当下创业的主体――大学生,也将迎来实现创业梦的最好时期。
创业意味着梦想、激情、坚持,这也正好契合了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在校期间,高校应该成立相关的指导机构,聘请行业“明星”进校指导,同时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实践机会。创业需要团队,团队的建立需要人才。在这个前提下,团队的建立以及岗位的提供无疑是有利于就业的,那么创业带动就业也就落到了实处。
加强职业指导。就业指导也称职业指导(Career Course),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伴随着职业的分化以及失业等问题的产生而产生。在我国,田光哲在《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一书中提出:“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力军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应该在在校期间接受良好的职业指导。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该将职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分阶段、分层次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在师资方面,高校应该鼓励职业指导人员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并提供相关培训或者实习、实践的机会。在具体培养方面,高校应该从就业准备、职业发展以及职业选择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实现人职匹配。
四 结束语
高校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企业、高校不仅要各司其职也要通力协作。同时,职能部门要给政策,企业要给机会,高校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建议各方不仅要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过程的问题解决了,就业自然就不难了。
参考文献
[1]高德敬.澳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比较与借鉴[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Z1)
关键词:内需;投资需求;消费;物价水平;利率
一、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于国内市场的视角
1.国内产出(Y)与投资需求。根据加速原理,产出的增加能从根本上刺激投资的增加。此原理可解释为产出增加,机器利用率高,闲置资源少,从而增加了投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产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表明投资的利润量增加,企业内部积累也增加,因而也刺激了投资。因此,国内产出是投资需求的重要决定变量。
2.国内消费需求(C)与投资需求。首先,某种社会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会引起直接生产该种消费品的生产部门以及与之有互补关系的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增加投资;其次,消费品需求增加,在导致消费品生产部门扩大投资的同时,也对其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形成新的投资需求,所以投资也会增加。再次,对于个人来说,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的增加意味着储蓄的减少,从而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库存以及住宅投资,此时投资需求减少。所以说,消费(最终消费)对投资的影响效果则是不确定的。
3.国内物价水平(P)与投资需求。在投资预期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只要手上有足够的闲置资金,就不需考虑其投资的风险性,说明只要进行投资,都可以取得相应比例的收益,且等量投资即能取得等量利润。然而,投资还必须考虑投资成本,主要包括税收、资本品价格、资本利息率等。在税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与投资收益相比,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相对较轻,资本品价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的投资决策。资本品价格水平的上涨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增加,对投资具有负面影响。另外,从消费品价格角度看,物价水平的上涨则意味着投资收益的增加,会刺激投资需求。因此,物价水平对投资的影响效果也是不确定的。
4.利率水平(r)与投资需求。利息是投资者支付给货币供应者的一种补偿,是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利率越高,资本使用成本就越高。根据凯恩斯理论,投资主要是由利率决定的。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既定时,企业是否进行投资,首先就决定于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利率与投资负相关。
二、中国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9-2009
1.基本模型设定与样本数据选取。首先,基于上述基本假定和主要理论假说,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投资函数:
进而得出新的投资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
lnIt=e+?琢lnYt+?茁lnCt+?酌lnPt+?兹lnrt+Ut(2)
其中It为总投资,e为自发性投资,Yt为产出,Ct为最终消费,Pt为物价水平,rt为利率,Ut为误差项。当然,总投资It的影响因素除了Yt、Ct、Pt、rt这四个重要的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资本折旧率、人口增长率、就业率、就业结构等,这些因素我们都计入误差项Ut中。
然后,本文选取1979年~2009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各变量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It为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Yt我们用支出法GDP表示;Ct为消费总额,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Pt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利率rt指标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率来衡量。由于利率有时一年中变化几次,我们做了加权估计,rt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国金融年鉴》,其它变量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变量的数据都为实际值,用以1978年为100的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2.全国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及其结果。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使用Eviews6.0软件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1)。经检验,各变量数据满足I(1)过程,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进一步地,运用Engle-Granger检验方法对投资模型回归后的残差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见表1)。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消费需求、价格水平、利率和产出与投资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地,可以得到全国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AD-R2为0.998,显示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回归结果表明,投资需求对产出最为敏感,且呈正相关关系,产出每增加1%,投资就增加1.5591%,但消费需求、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对投资影响并不显著,从而得到全国的投资函数为:
首先,产出是影响投资需求的重要因素,符合经典投资理论。其次,国内消费需求并不是全国投资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预算内投资所占比重下降,企业自主投资比例明显上升;但是囿于传统计划体制惯性作用,投资需求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拉动。(2)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东部省份的经济状况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则较低,而且这种差距还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的投资拉动效应。从长期来看,收入差距对投资的累积影响始终为负(陆铭等,2005)。(3)消费需求增加本身能驱动消费品生产部门及生产资料部门增加投资需求,但在控制产出变量后,消费的增加意味储蓄的减少,因而可能对投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同时存在可能导致消费的影响不显。再次,全国投资需求对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并不显。对全国总体来说,几乎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特征意味着大部分投资资金的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来保证,使得投资需求的增长主要受到财政预算及其它政策的影响,受物价水平支配程度较弱。最后,作为凯恩斯投资模型中最重要的影响变量,利率水平则对投资需求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影响。这可能由于我国利率制度还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目前价格扭曲还依然存在;金融体系的改革明显落后于工商业的改革,银行的私有化程度低,这导致了资本市场不能有效配置,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不畅,从而无法对投资形成有效的作用,使得政府通过利率手段来调节投资需求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①。
3.地区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及其结果:以浙江省为例。如前所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政府投资对资本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投资结构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差异。因此,仅仅从全国层面的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充分解释投资需求的形成,其中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消除这些误差,下面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且较为均衡的浙江省为例,进一步寻求国内市场因素对于投资需求的重要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以浙江为代表的开放程度较高的我国东部地区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给投资需求造成的影响更大,因此从国内因素探寻其投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恢复并保持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产出、消费和利率数据选取标准同上,但由于浙江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全,故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代替,并以1978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折算后取得各变量的实际值;数据均来源于各年份的《浙江统计年鉴》,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因篇幅所限,故略去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同样,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浙江省的投资函数为:
对浙江省而言,产出、消费、物价水平都对投资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且都呈正相关关系。产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投资就增加0.419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每增加1%,投资就增加0.6079%;物价水平每增加1%,投资就增加0.5705%;但利率水平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同样不显著。
众所周知,浙江是全国的小商品生产企业聚集地,其中大部分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消费品。当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数量、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增加对生产消费品的新投资,从而拉动了浙江投资的发展。而且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且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省内地区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浙江投资与消费之所以呈正相关的原因。而浙江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浪潮使得其市场化程度较高,以温商为代表的浙江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较浓,再加上地方政府政策比较宽松,私人民间投资受政策约束较小,从而导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主导了浙江投资需求增长。这意味着浙江省投资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受市场机制的影响。从产品结构来看,浙江企业主要生产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最终消费品,其所需要的资本品大都从外地购入,所以物价上涨较多地体现为投资收益的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有限,从而会刺激投资需求。另外,消费对投资需求的正向拉动作用也使得投资必然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而增加②。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低碳经济; 碳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4-0116-03
一、“一带一路”、低碳经济与碳审计的界定
(一)“一带一路“的界定
“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世界局势,由中国发起的,倡导亚洲国家一起共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与之相伴而生的金融桥梁还有“亚投行”。“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简称,旨在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各同盟国互联互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避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对亚洲地区产生的影响,平衡世界格局。“亚投行”的产生也可以说是“一带一路”能够顺利实施的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搭建起一座必不可少的桥梁。
(二)低碳经济的界定
低碳经济是在经济不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家层面上,是一种加强国家自身建设,同时带动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布局;在市场层面上,通过各种途径引导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既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企业提升自我的必要条件。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碳金融、碳交易权等碳市场迅猛发展起来,这源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碳市场的建设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三)碳审计的界定
碳审计是在低碳经济下提出的,是就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审计行为[ 1 ]。随着碳市场的不断扩张,碳审计的概念不能仅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其不仅包括实体的企业碳排放审计以及碳市场内的所有与碳概念相关的非实体审计,还可以扩展到企业生态责任审计。
二、“一带一路”、低碳经济与碳审计的关系
(一)“一带一路”是低碳经济的实施契机,低碳经济是“一带一路”的实施原则
“一带一路”不仅强调地理和交通上的连接,更注重形成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带,实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线和生态文明线的融合。“一带一路”要想长期、和平、稳进地发展,要坚持以低碳经济为原则,这是能够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必然趋势。如果“一带一路”战略中只盲目地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给环境带来的伤害,结果可想而知。环境问题负面效应危害的是各国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会引发一连串的矛盾,最终会威胁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实施。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伊始,所有的同盟国在引进投资或者对外投资前,应该就发展过程中低碳环保问题达成共识,并签署各国一致认同的低碳经济为原则的协议。
(二)低碳经济是碳审计的实施基础,碳审计是执行低碳经济的保障
碳审计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低碳政策、低碳经济活动、低碳技术合理和有效应用,进而保障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检查低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果、低碳经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低碳经济行为和碳产品进行审计认证等。碳审计意在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低碳生产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低碳经济的正确执行。
(三)碳审计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的发展依赖碳审计监督
碳审计的有效实施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基础,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一带一路”的影响又为碳审计提供反馈,使碳审计不断地发展完善。与此同时,亚投行这个桥梁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加盟“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建设离不开亚投行的支持,亚投行作为一个新的金融共同体,不仅仅是合作共同体的资金池,也是参照碳审计的结果来监督低碳经济原则是否遵守的一个渠道。对于不遵守的企业或者国家,亚投行在提供资金方面就要进行权衡。这样,不断从细节和制度的制定、审查、执行、反馈中贯穿着低碳经济的成分,在形成资金保障机制的同时,也能搭建低碳环保政策支持的平台。
“一带一路”、低碳经济、碳审计三者关系见图1。
从图1不难看出,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一带一路”、亚投行在发展过程中为低碳经济提供了新的依托,而碳审计就是在秉承低碳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低碳环保政策,与此同时,碳审计的结果又会反馈出来,间接促进“一带一路”不断地改善更新,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样三者不断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发展低碳经济及实施碳审计的意义
回顾过去,碳审计还是个新概念,在低碳经济下开始萌芽;着眼现在,碳审计已经在学术界初露端倪,并引起广泛关注,正亟待完善;放眼未来,碳审计如果能在“一带一路”建立之初就得到足够重视并有效利用,必将开创新的局面。碳审计的实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意义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碳审计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哲学上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碳审计作为低碳经济下的新生事物,已经有所发展完善,运用在“一带一路”的新环境下,更具有指导作用。在新的经济体建立之初,就以低碳环保为原则,运用碳审计来运作监督,是实现长期合作共赢、未雨绸缪,提前消除潜在矛盾不可或缺的。
(二)实施碳审计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战略上讲,中国在国际上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可持续发展的大国使命,倡导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合作共赢,也会给中国带来益处,从而实现互惠互利。中国也需要这样的碳审计系统来应对国内的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
(三)碳审计的实施驱动创新
战术上讲,一方面,碳审计的实施有助于引导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驱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起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这个经济体能够健康稳步发展下去。但也要考虑,如果这个经济体不注重低碳环保,必将不能长久,多国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剧。为避免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中国,我们必须考虑好各方利益,提前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碳审计的实施困境
鉴于“一带一路”是新生的经济体,从源头上考虑低碳经济,会让这个新的经济体有更强而长久的生命力。碳审计在低碳经济下作为一个具体而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目在此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当然,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行并用好碳审计,就需要解决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碳审计的范围模糊
碳审计要融入到“一带一路”的战略下,那么碳审计范围就要依据战略部署确定的范围而定。例如一开始倡导的,很多沿线发展中国家急需基础设施建设,而低碳经济下的主要审计范围是对环境影响相对严重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下碳审计的主要范围中应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碳审计。与此同时,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行,条件不断成熟,不久的将来碳市场也会不断发展完善,所以将碳市场的审计划入碳审计范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随着“一带一路”的政策逐渐明朗,碳审计的范围也会逐渐清晰。
(二)碳审计的主体缺失
碳审计不同于一般审计,特别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多国参与的情况下,碳审计的主体该如何确定?一般来讲,这个主体应该具备如下条件:权威、强制、说服力、独立。碳审计的主体确定后,还要考虑碳审计主体在碳审计实践过程中如何避免自身因素对碳审计的影响,这其中又会涉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专业判断、技术因素以及碳审计主体的具体运作过程。
(三)碳审计的客体繁杂
碳审计的客体就是被碳审计的对象,这个如何来定位?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环境污染角度,可按照污染强弱程度来区分,但是具体的指标、标准还有待考量;行业划分角度,有先天的优势,易于区分;国家或者企业的角度,可以打消国家或者地域的限制,对整个国家、某个组织、某个机构进行碳审计。只有碳审计客体的层次被划分出来,才可以有的放矢地着重进行碳审计,但是不同层次情况大不相同,如何因地制宜地对待以及处理这些客体信息成为一个难题。
(四)碳审计的程序复杂
碳审计程序的确定是建立在一定前提下的[ 3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多个国家,所以,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首先,在政策上要有权威的法律法规作支撑,这需要各同盟国协同一致,商讨出各国认同的政策规定。其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地域的限制,如何打破这个限制。最后,对于程序的设计、流程、实施以及监督,如何保持公正、独立、公开、透明。
(五)碳审计报告的效力不确定
碳审计报告的得出,需要依赖前四个方面作为支撑。同时,碳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格式、披露的信息,以及发挥的作用都要加以明确。碳审计报告要在什么地方披露,不同结果的审计报告将对被审计客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些被审计客体可能对于碳减排环保等方面并不积极。所以,如何利用碳审计报告,引导、激励企业去积极履行碳审计的要求并且从中受益,这是根本。
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碳审计实施策略
将碳审计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并得到有效广泛的实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碳审计制度作为一种标杆和指引,才会具有权威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同盟国要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要有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意愿,使碳审计真正发挥作用。国际上碳市场也越来越壮大,一些优秀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要依据具体情况,在符合国际公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来解决问题。
(一)明确碳审计的范围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
碳审计是指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运用合理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对被审计者碳减排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碳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及评价。因此,碳审计的范围主要是碳排放具体项目的审计,例如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审计[ 4 ]。就碳市场来讲,需要靠碳审计和金融监管双重手段。“一带一路”战略下碳审计的实施可借鉴欧洲国家碳审计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遇到难以把控的问题,集中起来研究决定,坚决把握好大方向。
(二)碳审计的主体应是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联合
碳审计不同于日常的财务审计,因为低碳问题关系到非常重要的环保问题,不像财务问题那样传统。因此,应建立国家、民间、企业三个碳审计主体构成的“三位一体”审计体制。三者的关系是:以国家碳审计为主导,从宏观上统领、指导和监督全国以及各地区的碳审计工作;微观上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指导民间碳审计机构开展专项碳审计工作,特别是难度较大的碳审计项目,可通过立项的方式交给民间碳审计机构来完成;同时,要求所有相关企业建立内部碳审计机构,将其作为常规性工作开展审计。
(三)碳审计的客体有微观和宏观之分
碳审计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对污染型企业进行审计,从微观上讲,要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甚至某项大工程进行碳审计;从宏观上讲,要对国家碳排放、碳市场进行碳审计,甚至可以将碳审计作为信用评级的一项因素,或者独立出来进行碳评级。正如现在的信用评级机构,也可以从碳审计的方面来进行。
(四)碳审计程序需科学、合理、权威
碳审计严格按规程运作,需要社会各界、世界各国共同探讨出一个大致的标准,有共同认可的制约条款来进行约束,从而使碳审计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国际上已经有国家开展了碳审计,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五)有效利用碳审计的结果
碳审计的结果是要看被审计的客体是否符合低碳环保政策规定的标准。目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对于碳审计合格并且特别出色的,拥有碳排放交易权等市场化工具方面的要给予特别优惠,不合格的要进行相应惩罚,由此可见,碳审计制度的制定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碳审计的结果要反馈社会各界、各同盟国,不仅是为了信息披露,更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发展,寻找创新之路,以使碳审计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得到普遍认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王一川.碳鉴证业务是审计的一个自然领域[J].审计研究,2014(4):39-43.
[2] 王爱国.国外的碳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2(5):25-29.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 理论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伴随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学者开始认识到保持和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重要性[1,2]。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工作见之不多,且多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建筑、食品、林木等机电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缺乏从宏观角度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从低碳经济角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将节能减排纳入城市竞争优势范畴内,使其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从而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1 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基础
1.1 竞争优势理论 ①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②体制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主要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③其他竞争力优势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以熊彼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强调竞争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1.2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一经提出,便受到各种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此处重点阐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相关研究。①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即“脱钩发展”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脱钩发展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脱钩”。Grossman于1991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格鲁斯曼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增大,达到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下降,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②减排成本。部分人对发展低碳经济存有顾虑,认为会额外增大社会成本,得不偿失。但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有效处理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其实很小,仅相当于2050年全球GDP的0.5%-2%。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中,定量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投入1%GDP的减排成本,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2 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联合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中,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指城市在低碳排放的约束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为其居民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脱钩的能力。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目的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低碳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其中,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图1所示,模型底部表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三个资本之间的限制性关系,即环境容量限制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着经济发展;三个支柱分别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竞争力,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水平的一种竞争优势能力。
■
3 城市低碳竞争力特征
3.1 系统性。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是由产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创造和维持的。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注重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导致盲目性和片面性,产生短板效应。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才能增强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2 动态性。城市竞争力是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通过制度与机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而外部环境因素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是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其大小会变化,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必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3 相对性。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某一时点去观察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现状,是可比的。另一方面,从不同的时点去观察同一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发展变化状况,同样具有可比性。只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并分析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4 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通过不断吸收新的要素,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并将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优势“输出”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区域,占有或支配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带动区域的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开放性反映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的功能。
3.5 差异性。不同城市自身条件不一样,城市政府的政策手段等因素也不一样,导致城市低碳竞争力呈现差异性。培育城市低碳竞争力可以从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 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
基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借鉴波特[3]、IMD[4]、和倪鹏飞[5]等学者或机构的城市竞争力模型,本文认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低碳竞争力,并且受区位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支撑,见图2。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和加强,只有综合提高三者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
模型中,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子。区域禀赋指专属于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域性特征,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和城市印象等。基础设施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和防灾系统等。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包括城市生活环境、方式和习俗。政策制度是城市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发展低碳经济,需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支撑,须重点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工作。
5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理论模型,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指标遴选原则,本文采用三层框架体系,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竞争力指数,准则层包括经济低碳竞争力、社会低碳竞争力和环境低碳竞争力,指标层则为具体的指标,见表1。
6 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消耗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排除85%的废物和CO2[6],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通过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有助于城市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此外,研究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和方向,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崔健.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5-110.
[2]潘家华.走低碳之路提高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0-4-12,(23).
[3]MichaelE・Por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
eFreePress,1990.
[4]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Z).199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颜文涛,王正,韩贵锋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
1木地板消费税的概念
1.1释义
2006年3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明确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实木指接地板加征5%的消费税。
实木地板又名原木地板,是指天然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实木指接地板是由一定数量相同的树种、相同截面尺寸的长短不一木料,沿着纵向指接长料,加工而成的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是由不同树种的板材交错层压而成。这三种产品的共同点是在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木地板消费税是对木地板企业在木地板生产加工环节征收的税费,而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支付额外的税费。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特殊性的消费税,是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性的对一些特殊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且我国消费税采用价内税的计税方式,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
1.2地板消费税征收的背景及目的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内对木地板的需求大幅上升。生产和使用木质地板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伴随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了鼓励节约使用木材资源,世界各国对天然林采取禁伐、限伐措施。按照5%的税率征收消费税就是国家保护森林资源,引导木材合理消费的一种方法,反映了我国政府对森林与环保问题的重视。开征消费税后,一是可以调节消费结构,通过调节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影响消费活动的方向和内容,进而调节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二是限制消费规模,引导消费方向;同时增强国人的环保意识,提高民众树立更加环保的木材消费观。征税将促使厂家与消费者更加珍视实木地板的生产与消费,从而提高木材使用率,减少浪费。
1.3消费税征收现状
地板消费税实行9年来,对于保护濒危树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发挥了作用,对抑制纯实木地板消费也有一些效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木地板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进口木材及速生林地的开发使用,继续征收木地板消费税,对保护环境已失去了应有作用,并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木地板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且受近几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国外贸易壁垒的阻碍,地板行业发展速度降缓,地板企业已经到了生死边缘。
2木地板消费税对木地板企业的影响
2.1我国地板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木地板行业起步晚、基础差,但是发展迅速,在不到30 年的时间内开拓了多种类、多规格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建立了从生产、销售到配套铺装的服务体系,并形成了一定企业规模的产业集群,整个行业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阶段。同时,由于木材资源紧缺、市场竞争不规范、企业创新能力弱,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出口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我国木地板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2目前地板企业的发展困境
2.2.1国内市场需求不旺,行业产品销量总体下滑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2014年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成交额持续走低。连众人期盼的金九银十效应都明显减弱很多,品牌艰难维系,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地板销量约为3.88亿元,同比下降2.8%,实木地板及强化地板销量下降5%以上,地板行业整体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企业不同程度的减产或停产再一次对地板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2.2.2高企的税负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造成不公平竞争
木地板企业在生产中要承受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其他各种税赋,对企业来讲压力很大,这样就会促使一部分企业不规范,容易在行业当中犯错。降低木材企业的税负,公平税收环境,规范企业纳税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2.3企业税费过高,产不敷出,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国际市场疲软,国内商品房调控,导致地板行业销量下滑,出现了局部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情况。而国内木地板企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运输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各种税费也有增无减,致使业内出现大量企业减产、停产,甚至老板跑路等现象,大量工人待岗。
2.2.4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导致国内木地板出口受阻
我国木地板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欧洲,每年木地板出口量一直保持在1亿平方米左右,占木地板产量的1/4。木地板上承载着很多“所谓”的知识产权,由于我们在地板产品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出口相关产品需要购买国外知识产权,在与外国企业的出口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现在中国地板企业的出口竞争,除了成本原因以外,还有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及《欧盟木材法规》的强制实施,俄罗斯、东盟等相关木材贸易和保护法案的出台,全球材种资源的认证成本越来越高,以及针对中国地板企业的“双反”调查,使我国木地板出口量大幅下滑,负增长率高达1724%。由于出口受阻,许多企业转向内销,致使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2.3我国木地板生产已向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我国多年开展森林保护工程以来,实木地板原料基本均为从国外进口,对于出口实木地板成品的企业来讲,只起到来料加工的功能。从木材原料看,实木地板原料主要来自于进口木材,而实木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原料主要来源于人工林木材、次小薪材、枝桠材等,均属于资源综合利用型产品,尤其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也一部分是秸秆人造板材。木地板的生产对木材资源的损耗已经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
3取消木地板消费税的政策建议
3.1实木地板消费税应尽快取消
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现在的木材消耗主要依靠进口和速生木材。速生林25年就可以利用,杨树甚至10年左右就可以利用。速生林在我国迅速发展,很多木材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林地,甚至在国外开发了自用林地。通过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速生林实木地板产业化成必然趋势,速生木材促进了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将会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自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内优质、珍贵木材供应量急剧下降,实木地板原料很大一部分从国外进口。大量进口木材,间接保护了我国的森林资源,对于国内的实木地板生产企业,不应再征收5%的消费税,而对于实木地板成品的出口企业来讲,国内只起到来料加工的作用,消费发生在国外的部分产品,也不应再征收消费税。
3.2实木复合地板、实木指接地板消费税,应享受国家补贴或退税政策
实木复合地板是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国际上对木材的综合利用、科学利用或加工利用有一个基本定律:如果对天然林的利用小于30%,基本上就属于科学、合理的利用。拿木地板行业来说,实木复合类就符合这一环保要求。实木复合地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层复合,一类是多层复合。15毫米厚的为三层复合,表层4毫米为天然林材种,中间层和底层均为速生林木材;多层一般为12~15毫米结构,目前普遍利用的表层只有06~2毫米,所占比重也都小于30%。从国际上对资源的环保绿色、科学利用的角度来讲,复合木地板是环保产品,其资源的使用是合理,不破环环境的,生产过程也不污染环境,产品的消费利用对环境无害,产品废弃以后,还可以被再生利用,这都符合现代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理念。
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为人工速生林木材,同为综合利用产品,中、高密度纤维板能享受国家退税政策,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亦应享受。大力推广实木复合地板的消费,有利于保护稀有木材资源。
实木指接地板主要生产原料为短小木材及木材加工边角料,属于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品生产不仅能减少原木消耗,还可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因此指接地板不但不应征税,而且应该进行相应补贴。
3.3尽快研究制订地板行业木材综合利用鼓励政策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木材与木制品是唯一可再生的绿色建筑材料,国家应积极鼓励其发展,近期也是取消木地板行业消费税是最佳时期。为保护森林资源,应采取差别征税的方式,对使用次生材、速生材、边角料等非原木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实木复合地板、指接实木地板,按照低税率征税或者免税或者在其他税目中退税,以鼓励企业使用原木替代品。同时,也使征收税率与征税对象所耗用的自然资源(木材)相适应,回归消费税的本意与宗旨。
一、多能互补的必要性
数据显示,我国60%左右农村人口仍然靠传统的秸杆和薪材等解决能源问题。全国农村每年直接消耗的各种能源相当于5.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一半左右。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改变农村能源使用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农村新能源到底该向何发展,发展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农村新能源主要包括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微小水电、生物质能这几个方面。现阶段农村能源应该多种形式并存,不同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在谈到农村新能源利用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教授提出了“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的概念。“四位一体”,就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全封闭条件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一体化。
“这样既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五配套”模式,是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农村新能源代表着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是,一些地区受技术水平制约,影响了农村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使用。此外,随着农村养殖户的减少,沼气的替代能源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拿沼气发展来说,要跳出为沼气而建沼气池的单纯观念,将推广沼气与养殖、种植相结合,打造“养殖一沼气一种植”的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达到“三沼(气、渣、液)”综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总之,农村能源的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特别是要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技术及其产业。”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明强调说。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以秸秆、稻草等这些原料丰富、取材容易的生物质能,以及清洁的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通过改革炉具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未来我国将有序推进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为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在农业领域的循环利用,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
二、生物质产业和技术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生物质产业已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促进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由于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因此它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成为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既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力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已经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一课题,有利于中国开拓新能源,并且能够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生物质能的利用分为两种:直接用作燃料的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及藻类等,它们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也可制造生物炭。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据估计,每年地球上仅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就达1440~1800亿吨(干重),其能量约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总能耗的3~8倍。但是尚未被人们合理利用,多半直接当薪柴使用,效率低。影响生态环境。
现代生物质产业是利用农作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TA性加工转化生产化工产品、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能源以及生物质产品的一个格外引人关注的新兴产业。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也能生产出上千种的化工产品,且因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石油能源一筹。
目前我国的秸秆产出量已超过7亿吨,折合成标煤约为3.5亿吨,相当于7个神东煤田,全部利用可以减排8.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2007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随着国家明确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0%的行动目标,我国秸秆资源化驶入快车道。以“秸秆能源”为代表的生物质能利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
目前。世界上较为成熟、可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生物质技术主要集中在发电、固化成型燃料、沼气和液体燃料等方面。其中,生物质发电在发达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2005年全世界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约达50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在发达国家通常用来替代煤、燃气等作为民用燃料进行炊事、取暖,或用于区域供热和发电等。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并相应开发了专用炉具;泰国、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也建成了一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厂,逐渐进入了规模化生产阶段。
沼气技术已经在有些国家普遍应用,欧洲和印度等地已建设了大量的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到2003年底,德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已超过3000个,大多采用以畜禽粪便和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厌氧消化工艺,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生产出来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
生物液体燃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2005年,全世界生物燃料乙醇的总产量约为3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巴西和美国;生物柴油总产量约22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2005年的消费量为1200万吨,替代了当年汽油消费量的45%;美国主要利用耕地多、产量大的玉米为原料,同时积极发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技术。欧盟对生物燃料也很重视。主要以大豆、油菜籽和回收的动植物废油等为原料生产柴油,2005年原欧盟15个成员国年产量约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其中德国年产量约为150万吨。
三、中国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情况
中国农业生物质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农业生物质具有资源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可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商品位能源。
一直致力于生物质能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院士认为,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当今发展清洁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秸秆迎来了 一个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的重大机遇。
根据最新资料和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秸秆目前的用途是:还田15%,饲料16%,工业原料3%,薪柴50%和露地焚烧16%。也就是说,目前秸秆中的66%,约6_7亿吨是用于能源的,具有替代2.4亿吨标煤和减排5.8亿吨二氧化碳的能力。
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工业原料和薪柴的利用属于传统产业提升,而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据了解,秸秆能源在欧洲发展已经有30多年,特别是北欧的丹麦和瑞典,秸秆发电和颗粒燃料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程度最高。
1、农作物秸秆
2004年我国小麦、玉米、稻谷、棉花、大豆、薯类、油料等主要农作物产量达4.69亿吨,秸秆产量约为5.96亿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主要作物的秸秆总量将达到8亿吨左右。其中,约有50%左右农作物秸秆用作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由于采用传统的燃烧方式,效率低下;我国以甘蔗渣及稻壳发电为应用方式的生物质燃烧发电已得到初步应用,总装机容量达800兆瓦;固化成型燃料技术已初步形成了研究、开发和应用同步推进的良好势头;以秸秆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和生产有机肥还田的技术已形成一定应用规模;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质材料的技术研究已经起步。
目前我国秸秆能源化主要有直接作为农村生活燃料、秸秆气化、压块替代煤炭燃料以及秸秆发电这几个途径。其中秸秆气化、压块替代煤炭燃料和秸秆发电已经在不少地方进行了探索和推广。
发展秸秆颗料燃料产业前景广阔。中国现年消费煤炭26亿吨,其中中小锅炉用约10亿吨,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如果采用秸秆颗粒燃料替代,减排效益不可低估。
在中国,截至2007年底,核准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约百个,装机容量2500兆瓦,建成投交并网发电的项目总装机容量400兆瓦以上。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能生物质发电集团已有10个30兆瓦和7个12兆瓦的生物质电站正在运营,其中单县电站装机容量30兆瓦,年发电2.2亿千瓦时,可替代8.7万吨标煤的燃煤,减排18万吨二氧化碳,农民年新增收入6000万元和获得1000多个工作岗位。秸秆直燃发电的技术和设备已经可以全部自主与国产。
秸秆能源产业还将为农民带来增收的机会。以每吨秸秆农民可获250至300元算,全国4亿吨能源用秸秆就能获得1000亿至1200亿元。计划2012年达40亿元。此外,农村的能源中,由烟熏火燎烧薪柴到烧颗粒燃料,能效可以提高2~3倍,能源消费质量也将显著提高。
2、能源作物
能源作物指经专门种植,用以作为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如甜高粱、甘蔗、木薯以及油菜等。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为24508.79万公顷,其中有6020.56万公顷土地资源可供能源作物的开发种植。另外,每年还有约900万公顷不同类型的季节性农闲地,可以种植能源作物。
3、生物液体燃料
我国已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工程,分别在6省市进行示范,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已达102万吨。在非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培育出适应盐碱地种植的“醇甜系列”杂交甜高粱品种,并建成了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并引进了多个优良木薯品种,平均亩产超过3吨;育成了一批能源甘蔗新品系和能、糖兼用型甘蔗品种,并筛选出了适合甘蔗清汁发酵的菌株和活性干酵母菌株。
此外,我国已对利用菜籽油、棉籽油、乌桕油、木油、茶油和地沟油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开展了研究,目前已有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我国在双低油菜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结合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油菜、油葵等主要作物上已开发出高含油量品种,含油量高达51.6%;为了不与食用油和工业用油争原料,还开发了利用麻疯树果实、黄连木籽等能源作物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初步具备了商业化发展的条件;在利用季节性农闲地种植油菜生产生物柴油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四、生物质产业在中国未来的前景
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将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通过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加快生物质产业的发展。
从目前生物质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发电、供热、生产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材料等。最近20多年来,生物质技术发展很快,产业规模、经济性和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预计在2010~2020年间,大多数生物质技术可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20年以后将会有更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生物质产业正成为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生物质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有利于解决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已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加强生物质技术研究与工程集成,在固化成型、燃烧、沼气、燃料乙醇、生物质材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广一批先进的生物质工程技术;建成一批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现状调查,初步查清我国生物质资源的拥有量和分布情况,建立生物质资源数据库,促进我国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全面推进生物质工程科技创新,在生物质能源转化和材料利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增强我国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生物质能和产品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通过生物质利用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作物开发为切入点,通过技术研究、集成和重点突破,创新生物质工程技术,加快生物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生物质产业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提高国家能源保障能力、为全面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产业支撑。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已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户用沼气池、节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可再生能源法》的和实施表明中国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优惠支持,“农林生物质工程”也已经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对国际上生物质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与薄弱环节,选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作物开发,增强我国农业生物质产业的竞争力,提高生物质能和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通过生物质利用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说生物质产业是世界发展和新兴的朝阳产业。但其当前成本与价格尚难与石油基产品竞争。
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林生物质生产材料和石油化工产品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