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38:13
导语:在市场经济基本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以经济法为基本法来调整市场经济的运行,实则不然,笔者认为,民法才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主要就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归属关系是财产交易的前提,而交易最终向财产的归属转换。马克思在描述商品交换过程中曾指出:“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商品占有者……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
民法作为反映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法律,是市场交易活动的最基本准则,如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等。只有首先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才能有可能发生与其它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当然,只有这些商品的所有人在交换商品时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整个商品交换的过程才能得以有序进行,进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即平等、自主、高效、竞争的健康的经济体制。因此,民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当然地处于基本法地位。
二、 民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民法是一切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最早、最完备、最基础的法律。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一样,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并且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发的特点在于:民法是权利法而非义务法,是私法而非公法,是实体法而非程序法,具有任意性而非强制性,重点强调自愿、公平、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我国的民法统一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民法固有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保护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护他们发挥独立性、主动性的最好法律手段、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确认和保障了商品生产者的独立性并允许和鼓励主体依法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保障主体依法对其行为进行选择地自由。为了保障交换着对于交换的产品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利,使交易双方通过何以来完成交换行为,我国民法以所有权制度确认财产的归属,利用债权制度保障交换的正常秩序。为了使进入市场的商品交换着,彼此把对方视为商品所有者,并基于其自主自愿而发生等价有偿的交换行为,《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就成为市场活动的最基本的法律准则。
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法的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客观需要的法律?D?D民法,是商品交易活动的最基本规则。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它为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它的基本法律制度全面地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中主体之间的独立性、财产所有权的自主性、相互经济交往的协商性、损害经济利益的补偿性,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行为规范。如: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以及债权制度(主要限于合同领域),分别反映或者说规制了,商品交换中的当事人、交换客体以及交换规则。而民法中的商法从其产生到不断的壮大无疑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民法与商品经济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保险法、金融法等商事法律的诞生,就与保险市场、金融市场的出现密切相关,是人们对这些市场产生法律调整的诉求之落实。一部“正义”的民法,就应该是对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某些人身权(如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等),是公民从事商品经济活动及与他人产生财产性利益的前提条件,而某些民事主体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往往也会遭受到财产损失。实践证明,保护财产权、人身权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期货市场;国民经济;价格发现;风险转移
一、引言
我国期货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办以来。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道路。经过数年的整顿规范,我国期货市场的市场环境、内部结构、市场规模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期货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期货市场交易规模近来出现了持续的恢复性增长。
值此期货市场蓬勃发展之机,我们更应该在反思中国期货市场走过的曲折道路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人地探讨,客观认识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揭示期货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这样才能够为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保障。
二、文献综述
关于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即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的理论分析。据其对期货市场经济功能强调重点的不同,研究可分为三大观点:首先是传统的观点,即认为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风险转移,如Samuelson(1965)首先将商品期货界定为“票据”,然后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的两种形式的分析,指出商品期货市场具有稳定价格(价格熨平)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风险分摊(套期保值)的功能。其次是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理论,Working(1962)和Telser(1981,1986)认为,就风险转移而言远期比期货更有效。所以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风险转移,而在于为市场参与者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流动性。而Williams(1986)则提出了隐性借贷理论。他认为套期保值实质上是一隐性借贷行为,所以期货市场是一种隐性借贷市场。故而期货市场的重要作用应是规避信用风险,减低交易成本。综合上述观点,Hieronymus(1993)指出,最接近自由竞争的期货市场,其主要功能在于确定投机价格,提供风险转移机制和建立公平的融资渠道等几方面。
在国内,由于期货市场长期处于试点、整顿阶段,故而关于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探讨一直都未停止,但这些探讨大都集中于宏观层面的实践总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常清(1999)提出,应在反思10年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对诸如经济发展与期货市场建设;期货市场建立与市场经济改革;期货市场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期货市场会否制造泡沫经济等有关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陈述云(2001)指出期货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者改善内部经营管理,避免价格风险。提高经营效益;(2)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提供价格决策信息;(3)有利于完善市场体系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4)有利于建立各种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和均衡关系。姜洋(2005)认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有助于确立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助于推进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机制,并且有助于健全我国石油安全机制。田源(2005)亦指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决定了它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能够帮助国家化解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趋利避害,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而马文胜(2005)则将新形势下期货市场的功能归结为:(1)宏观功能,包括保护国民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对产业调整起宏观调控作用和联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三方面;(2)微观功能,包括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和形成良好投资渠道两方面。曹和平(2005)也提出:期货行业是一个能够直接为GDP带来增长的实物性产业。期货市场不仅能够发现价格规避风险,而且由于它自己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比其它的银证期保类产业要快,这就使它能够成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剂。
综述国内外有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期货市场作为高级的市场组织形式,具有形成价格进而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作用。故而期货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就在于:(1)风险转移功能,也就是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能够有效的转移价格风险,其实质就是期货市场通过形成合理的风险价格(套保费用),将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在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之间进行有效转移。(2)价格发现功能,也就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公开性、预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期货价格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当前和未来的市场供求,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在两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期货市场可衍生出一系列具体的派生功能。首先是期货市场的宏观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促进经济增长;(2)平稳经济波动;(3)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其次是期货市场的微观功能,主要是帮助企业转移价格风险,锁定生产成本,保障经营收益。事实上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也就在于此。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探讨很多。但前期文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前期文献的理论探讨多为局部均衡分析或简单经验判断,尚未发现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运用金融经济学基本理论对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进行规范分析的成果;同时全面系统地理论研究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状况的具体文献也几近于无。这就说明国内外在这两方面的工作实际尚未展开,而这种状况既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高速增长的现状不相适应,更会阻碍未来我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
所以,下面我们即对期货市场的两个基本经济功能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
三、期货市场通过风险转移功能优化资源配置
这部分的研究我们主要从微观角度人手,讨论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期货市场没有出现以前,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承担来自于季节性的变化、自然因素的影响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的全部价格波动的风险,这种风险会给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期货市场出现以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将价格波动的风险有偿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这就是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功能。
我们认为,期货市场通过风险转移功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这一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局部均衡分析来证明。
不确定的价格会影响到风险厌恶的厂商的生产行为。对于这一点,理论界早有研究。早在1971年,AgnarSandmo就在模型中严格证明了,风险厌恶的厂商在面对不确定的价格的时候会减小自己的产出(Sandmo1971)。但是一旦存在远期市场、期货市场及期权市场等这些可以进行套期保值的金融市场的时候,厂商可以将自己面临的价格风险转移给金融市场中的买方和其他投机。Holthausen(1979)及Lapan等人(Lapanet.a1.1991)也证明了当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的期望相等时,也就是所谓的期货价格是无偏的时候.厂商的产量与它面对一个等于未来现货价格期望的确定的价格下所选择的产量一样。这也就是说。通过包括期货市场这些金融市场的引入,可以提高厂商的产量(相对没有这些市场时而言)。
在现有的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将主要对不存在期货市场和存在期货市场两种情况下风险厌恶的厂商的生产决策研究,以此发现期货市场风险转移功能对市场参与者的福利的影响情况,从而证明期货市场的确能够通过风险转移弥补现货市场的不足,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1.无期货市场时的厂商决策。
在这部分中,我们遵循Sandmo(1971)的框架,分析没有期货市场时厂商的生产决策。我们假设:
(1)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
(2)厂商从其利润中获得效用。其效用函数为一个以
2.存在期货市场时的厂商决策。
此处我们在模型中引入期货市场,并研究这一市场的引入对厂商生产的影响。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这里借用Hohhausen的假设,即市场的参与者并不是像现实中那样在期货合约到期之前平仓,而是持有期货合约一直到期并履行合约。因此,实际上这里讨论的更像是远期市场。但是只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无套利关系能够始终成立,这里的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真实期货市场的状况。
假设厂商在期货市场上有总量为h的套期保值头寸。期货合约的当期价格为f,未来价格为b。则厂商的最优化问题可以写为
由(10)式可以得出结论:当存在期货市场时,厂商的生产决策只受期货价格b的影响。当期货的价格等于未来现货市场的价格的期望时(b=E[P]=μ),厂商的行为与完全竞争条件下面对确定价格时的行为一样,即而厂商的风险厌恶程度仅仅影响厂商在期货市场的头寸。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期货市场的引入能提高厂商的产量(),达到资源配置优化的产量。
进一步,当期货的价格b<μ时,厂商的产出低于价格为确定时的产出。此时期货市场的引入是否会增加厂商的产量(相对于没有期货市场,而价格又是不确定的情况),是不确定的。具体要依期货价格而定。而当期货的价格b>μ时,厂商的产出高于价格为确定时的产出。这就说明,如果期货市场非有效,则其对现货市场乃至资源配置的作用很可能是负面的。
基于微观角度,我们发现在不确定的情形下,有效率的期货市场确实能够弥补现货市场的不足。即其通过转移厂商面对的价格风险,促使风险厌恶的厂商做出有效率的产量决策,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四、期货市场通过价格发现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下面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作为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所谓价格发现是指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公平竞争、高度透明和集中交易的方式所形成的,最接近市场真实需要,能够反映当前和未来供求关系,指导现实生产和经营的价格水平。
由于现货价格在形成过程中的时滞性、分散性和更重要的信息不对称性,其价格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以其作为市场信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形成高昂的交易成本。而由于规则公平,买家和卖家众多,期货市场积聚了各方面广泛信息。由此信息集中过滤所形成的期货价格,必然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供求状况及其未来价格变动趋势,形成正确的价格信号。这样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就显著地降低了相关商品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品的交易乃至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根本作用就是显著降低商品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Williams(1986)则从另一角度论证了期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的基本作用。他指出原则上任何一种商品和服务都应有一个市场,但为了降低整个交易成本,市场的数目应在满易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有的商品或服务没有必要在有形的市场中交易,而可以在隐性市场上进行交易。两个有形的市场交易一般就可以衍生出一个隐性(市场)交易。事实上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借贷市场就是这样相互联系的。所谓套期保值,就是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的结合,其实质包含着一种隐性的商品借贷交易。所以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期货市场是一种隐性借贷市场。故而期货市场的重要作用应是规避信用风险,减低交易成本。
下面我们采用Yang和Borland(1991)建立的新兴古典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研究期货市场是如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的。
由上可见,交易条件越好,交易成本越低,则分工的演进就越快,专业化经济优势就越强,从而经济增长也就越快。
而期货市场恰恰就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我们可以延续上述思路具体分析一下:
在t=O时,分工水平很低,每种贸易品均有多个生产者。因而购买者可以选择其中任一,即使购买者在这一生产领域已停止人力资本积累。所以此时存在一个瓦尔拉斯机制。然而可以证明,由于熟能生巧和专业化经济,经济可能演进到极端分工的状态:每种产品只有极少生产者,每个人作为他的专业产品的出售者就是一个垄断者,而作为其它产品的购买者,相对其中的生产者而言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此人已停止在此领域的人力资本积累)。所以在t很大时,存在一个对称的多边垄断机制,垄断造成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了阻止专业化经济优势被充分利用的内生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
而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长期合约制度安排,可用于限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内生交易成本。如前假设,所有交易都是通过一个合约系统和一个期货市场来进行谈判。在t=O时期的一个瓦尔拉斯机制决定所有的长期合约。这些长期合约不能在以后重新谈判。t=-O时期任何人都没有生产活动的经验,因而人们事前完全相同并无“专家”与“外行”之分。因为所有的交易通过合约系统被在t=O时期运作的期货市场完全决定,因此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者会从熟能生巧中获得垄断权力,但在合约签订之时还没有垄断权力存在。与所有人的理性预期假设结合,t=O期的瓦尔拉斯机制是可行的。因此期货市场的功能就是消除由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内生交易成本。如果没有期货市场,由熟能生巧和专业化经济引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根据新兴古典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我们发现期货市场能够降低经济体系的内生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分工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目标成本;经济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D922.2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标成本也就是企业通过制定相应的经济计划从而在未来的时间段内完成特定的产品成本。一般来说目标成本管理时以企业的市场竞争价格为基础来形成的,企业通过对目标成本进行分析、控制和考核从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综合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有计划有节奏的实现经营目标,并且目标成本的推行还能让企业员工养成成本原理的意识,不断的更新企业发展的新观念,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只有不断的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一、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而言想要有收入就必须先有投入,企业的产品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须支出的劳动费用。生产投入的少收益多,那么意味着企业的效益也就越好。反之,如果企业投入的成本越多,而产出却不够支出费用的消耗,那么企业只能是亏损,更不要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通过推行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政策,对企业的基本投入进行预算和规划,从而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成本。企业成本关系着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命脉,无论是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还是竞争力都和企业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能够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此外目标成本属于企业的收益性目标,是企业综合分析了市场的发展环境从而制定的未来发展目标,为了在企业内部积极的推行这一目标必须培养起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加强员工对企业各个环节的注重,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提升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后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还体现在能够协调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前景,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促进企业的成本的降低以及综合实力的增强。
二、实现目标成本作用最大化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培养全员成本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就需要不断的更新经营理念。而目标成本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针对企业经济管理需要不断的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以及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具体可以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行多层次的控制管理,明确企业各个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成本核算的原则等等,将企业整体规划的成本控制逐层的确立,使得目标成本的推行更为的细致。让员工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领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而逐步的培养自我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行为。此外还可以在企业内部积极的推行成本控制的奖惩制度,对目标成本控制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更多的员工投入到目标成本控制的队伍中来,实现企业全面性的成本控制体系,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根据市场的发展现状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成本体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而言,想要更好的实现目标成本管理就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之间的各个部门在进行商品交换和劳务的时候可以按照市场的商品价格为标准,尽量的减少市场企业的内部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别,从而有效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任务和职责,不断的为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制造合理的考核标准。另外,针对企业所制定的目标成本管理和计划,对企业商品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进行实施的监控和调整,从而使得商品的成本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推行,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企业发展条件和结构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制定和市场发展动态相适应的企业成本计划和方案,将企业产品的不同时段的不同价格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一旦发现有和企业目标成本计划相偏离的情况就应该及时的进行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措施。目标成本管理时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计划和目标,通过对目标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更加协调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胜负也取决于信息的好坏。所以为了积极的推行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还必须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对市场的产品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为建立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整个市场商品发展的趋势和产品的定价,还包括了服务的客户的需要和喜好等信息,从而为企业制定后续的经济计划提供坚实的信息数据,也是企业制定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标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信息数据的采集,企业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和客户的需要分析,让企业能够正确的处理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客户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目标成本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结合。目标成本的有时候也可以作为标准成本,目标成本既可以影响其它工作的发展,而企业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也能够决定最后的目标成本管理。所以为了充分的发挥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积极的和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相结合,在各项活动中都制定各自的工作标准。此外企业内部的信息也需要进行健全的记录,这不仅是企业经济效果的数据资料也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通过记录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产品销量的数据、工作人员的出勤率以及材料的耗损等等信息,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制定奖惩制定提供信息,还能帮助企业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通过促进目标成本和其它工作的结合,从而不断的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更加准确的制定企业未来发展的计划以及控制企业的产品成本,结合市场发展的动态和企业自身的结构,不断的优化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文章主要从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实现目标成本作用最大化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将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最大限度的进行发挥和应用,从而不断的缩短企业成本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差距,不断的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福忠.成本管理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0(01)
[2]韩金福.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农电管理,2008(07)
[3]宋福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09)
[4]吕怀婉.成功的目标管理及其推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05)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01-02
一、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概述
(一)资本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从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资本并不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早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都可以寻到资本的足迹,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离不开资本。只是在不同社会,资本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不同罢了。资本产生于商品、货币关系市场。在商品市场上,商品生产者看重的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卖”而生产,看重的是商品价值。准确地说,是为了获得增值的价值,而能够增值的价值就是资本。
资本产生以后,它的存在需要一定的条件。马克思指出:“简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就是它的存在条件。”[1]资本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资本对于价值之外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在于价值增值,而价值增值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商品和货币的流动就是价值的运动,运动为价值的增值创造了条件,也为资本存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价值增值实现的另一个条件便是竞争,竞争取胜才能实现商品的惊险跳跃。商品生产者总是通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其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总的来说,资本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资本存在和运动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具体到一个企业,就是利润最大化。
(二)资本本性和运动轨迹
马克思将资本的本质内涵剖析得淋漓尽致。首先,资本的本性在于增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2]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资本。无论资本处于什么形态,都改变不了这一本性。其次,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一旦停止运动,资本也就失去了本性和生命。“它是一个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3]第三,资本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资本不仅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方式,也生产一定的社会关系。“资本作为自行增值的价值,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3]资本的这一生产和运行轨迹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
(三)资本发生作用的范围
《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逻辑顺序是商品、货币、资本,这同时也是历史顺序。资本发展到今天,作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资本是世界的,没有国界的,跨越民族、国界、地域。
资本的涵义是随着社会生产条件和发展程度的不同不断变化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强调和分析的是产业资本,随着生产的社会化,资本发生作用的范围扩展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私人资本、社会资本、虚拟资本、实体资本、工业资本、农业资本等,凡是产生剩余价值的都是资本。资本是没有边界的,它可以渗透到一切领域,使一切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甚至人力资源都资本化,都具有资本的属性。
(四)资本与市场经济
资本具有一般性,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只要发展市场经济,都会有资本和资本运动[4]。资本与市场经济是密不可分的。资本是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核心机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更高级形式,社会化大生产离不开商品经济,所以资本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为资本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资本与市场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资本运行的场所,而没有资本,市场经济就缺少了运行的核心,就不称其为市场经济。资本、市场与市场经济是在相互支撑下推动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论述的是发达商品货币关系,其中的基本经济范畴和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范畴以及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理论是相通的,资本的运行规律又是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和规律。所以,可以说资本理论也是市场经济理论,是论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制的理论。
二、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指导深化谈中国体制改革
(一)一切要素资本化
发展市场经济,首先要实现要素的资本化,这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否则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要素的资本化即全部要素进入市场,由市场评估其价值,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中来追求要素配置的最优状态,由市场评估企业的生产活动。若要素在资本化的范围之外,则要素产权关系不明晰,难以界定。而要素的资本化,并不是指狭义的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中资本发挥作用的范围较原先相比已经有不断扩大之势。因此,要考虑广义生产要素的资本化问题。在原先的基础上,广义的生产要素还包括土地、人力、自然资源,甚至文物等一切要素。土地不但包括住房用地、工业生产用地,还应包括农业耕地、荒山。土地资本化可完善中国制度,填补土地产权制度所存在的所有权主体虚置、所有权不对等、土地流转制度缺失的缺陷。就人力而言,近年来,就业问题逐步凸显和严重,实质就是未完全实现人力资本化。人力资本化一旦完全实现,将对中国就业分配制度改善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自然资源同样属于社会资源,加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有效运用,可充分发掘资源的潜力,为进步中的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当前,资本化的主要障碍是政府对土地价格的垄断,使所有者失去了自,政府管制过多,影响了部分要素的自由流动。人才市场的不健全,妨碍了“人尽其才”。深化改革就要简政放权、健全市场体系,让各种要素都能够按其自身的规律自由流动。
(二)市场竞争化
马克思的市场竞争理论表明市场竞争是社会关系的表现,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也只有市场竞争化,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对于中国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方面,需要扼制垄断,为各经济体利益均衡开辟道路。垄断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一大根源,垄断也会造成市场的扭曲发展,对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发挥国家管理职能,遵循规律的同时,通过引导正确竞争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护正当竞争等措施,为正常的市场竞争创造条件,达成有序竞争的局面。比如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更谈不上公平竞争。国有企业的优势相对较为明显,而民营企业却处于劣势,无论是从享受的优惠政策还是从竞争力上,远远比不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有着国有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是应该鼓励其发展的。
(三)资本流动国际化
资本是世界的,没有国界的。人为的阻碍资本的流动长远来看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无利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十分重视流通。形成和完善市场流通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资本的自由流动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流通要素的作用,通过加快流通创新,促进新型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的发展,形成与中国市场体制、规模和结构相适应的、具有更高流通效率的新型商品流通体系和稳定有序的市场流通秩序。因此一方面要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遵守关税适度原则,国家尽量减少宏观调控的内容和力度,真正实现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打通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血脉。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中立身壮大、发展。同时,也有选择地吸引外资,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四)宏观调控渠道化
在资本的发展和分配上,马克思强调资本投入比例,重视各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资本结构是否优化,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同时,优化资本结构也是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但是资本像一匹野马,奔驰在市场经济的田野上,它同时发挥正负能量,需要国家宏观调控限制负能量的破坏作用,为资本正能量的发挥创造条件。
但是如何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与力度?一方面,方向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规律不可违背,顺应经济规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资本的本性,资本的流动就像河流的流动一样自然,只是资本总是从利润率低的地方流到利润率高的地方,宏观调控需要遵循资本流动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应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通过资本自然流动的渠道进行调节,整体引导和调配。在资本和市场面前,国家的主观能动性就在于筑坝修提,防止洪水泛滥,修渠补水,防止干旱枯竭。比如中国通过一些房地产的限购、限贷、限售等行政政策,来打压过热的房地产,但却收效甚微。这些干预市场机制的政策扭曲市场机制,造成价格机制失灵,不但制约行业发展,而且增加行政成本。这就需要经济手段的补位,资本总是从利润低的地方流到利润高的地方,目前对于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远大于供给,打压和抑制需求是逆经济规律而行,按照宏观调控渠道化,应该顺势而为,增加房屋供给,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的供给。
三、结论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一直坚持为指导,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到中国化,产生和形成了中国化的新思想、新理论,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升华。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期,主要任务是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则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明晰、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指导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宝典。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3.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60.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求 措施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觉醒,也反映了人类在考虑自身生存问题上的重大进步。
过去,在农业发展中片面强调水资源开发,着眼于当前的增产。而持续性农业发展更关注的是未来的发展,关心的是在开发灌溉水资源的过程中,增强农业后劲,而不是随意破坏农业环境。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粮食作为政治武器的运用,并不新鲜。国外有人叫嚷“谁来养活中国?”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适当进口一点粮食以调节国内市场,过去这样做了,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做,但绝不能把解决粮食问题寄托在别国身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化肥供应,培育良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等。但必须指出,水利不兴,农业不稳,这是关键所在,重中之重。现在的水浇地,一般单产可达7500―15000kg/mZ,而旱地750―1500kg/mZ还难保。所以,只有有了水,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再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才有可能大幅度增产粮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又怎能有效地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没有水,光和热再好,施肥再多,也不起作用。不管作物品种多么优良,农田管理多么科学,政策多么正确,一次大旱,可以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场大水,可以冲得荡然无存。水旱灾害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粮食、财产和生命,即使动员人民群众抢险救灾,化险为夷,每年也要付出很昂贵的代价。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水利刮目相看,并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业的科学发展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改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改革措施进行分析。
1.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4.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5.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含英.政企分开,建立现代水利企业制度.中国水利,1994,(3).
[2]相昆.95年水利工程发挥巨大效益.中国水利,1995,(11).
一、替代国制度——入世后的中国仍需面对的规则
在艰难的入世谈判中,中国作出了一个现实的选择——同意其他缔约国在中国加入WTO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对中国受控倾销产品适用替代国制度。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特别对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作出了规定:GATF1994第6条、《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反倾销协定》)以及《SCM协定》应适用于涉及原产于中国的进口产品进入WTO成员的程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a)根据GATT1994第6条和《反倾销协定》确定价格可比性时,该WTO进口成员应依据下列规则,使用接受调查产业的中国价格或成本,或者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i)如受调查的生产者能够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在确定价格可比性时,应使用受调查产业的中国价格或成本;(ii)如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
“(d)一旦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其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则(a)项的规定即应终止,但截至加入之日,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中须包括有关市场经济标准。此外,如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一特定产业或部门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a)项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不得再对该部门或产业适用。”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a)款和(d)款规定了“非市场经济推定原则”,即WTO进口成员在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首先推定受调查的生产者生产的同类产品不具备市场经济条件,除非受调查的生产者或中国政府能够明确作出相反的证明。如果受调查的生产者或中国政府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WTO进口成员可以不用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作为确定正常价值或倾销幅度的可比价格。议定书在此并未规定不用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作为确定正常价值或倾销幅度的可比价格时以何种方法确定可比价格,但可想而知,不用出口国——中国的国内价格作为可比性价格,则只能以其他国家的国内价格或成本作为可比价格,这正是各WTO进口成员的“替代国”制度。
二、替代国制度的国际法依据
替代国制度之所以能在国际反倾销诉讼中频繁地应用,并不是毫无根据的。GATT及WTO的有关规定是替代国制度的国际法依据。
关贸总协定第6条要求用来确定正常价值的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和其向第三国出口价格必须是正常贸易过程中发生的,而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上述价格以及生产受诉倾销产品的各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不是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发生的,因而这类国家的价格和成本资料是不可靠的,不能被用来计算受诉产品的正常价值。在GATT附录9中对该协定第6条第1款的解释指出:应当承认,遇有从一个其贸易全由或大体上由国家垄断,并由国家固定国内价格的国家进口货物,在为第1款目的确定可比价格时,会有特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进口缔约方会觉得必须考虑这种可能性,即严格与该国国内价格作比较,常常并不合适。按此规定,GATT把“全部或大体上全部由国家垄断贸易并由国家规定国内价格的国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此规定虽然含糊其辞,但原则上也确认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价格不能作为与其出口价格相比较的基础。但究竟如何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倾销,GATT并没有明确回答。但言外之意,是允许进口缔约国采用其它方法来确定正常价值的。[2]WTO反倾销守则在第2条第7款重申:“本条不损害GATT1994附件1中对第6条第1款的第2项补充规定,但在1979年东京回合所达成的《反补贴守则》第15条专门就国家控制贸易国家出口产品的倾销和补贴问题作了规定。该条第2款规定,在受诉产品的出口国为国家控制贸易国家的情况下,为计算倾销幅度的目的,可以将进口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或构成价值来与出口价格进行比较;第3条款规定,如果根据第二款不能得出一个充分的可比价格,还可采用经过合理调整的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来与出口价格进行比较。
尽管WTO体系承认了替代国制度的法律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替代国制度就是一项完全合理的制度。各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如认为替代国制度违背了法律的可预见原则;各国价格水平的简单类比会导致极大的不合理和不公平以及替代国选择的随意性等。无论是对反倾销国还是被诉国来说,替代国制度并非一种理想的制度。然而,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替代国制度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在实践中已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承认并施行。因此,对替代国制度不能一味简单地、情绪化地批判,在当前阶段,加强对替代国制度的研究,使我国在入世后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三、替代国制度在各国的法律依据
在WTO法律体系中,替代国制度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以此为依据,世界各国纷纷在其国内法中将此项制度加以明确规定。替代国制度主要涉及非市场经济的界定、替代国的选择标准、替代国价格的确定方法和计算方法等问题,各国的规定在形式和内容上各有特色。下面主要介绍美国和欧盟的替代国制度。
在美国,首次引入“非市场经济”概念的是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该法明文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指不以成本或价格结构的市场原则运转的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不反映产品的公平价值的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由商务部确定。由于这个定义比较抽象,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因素来认定:该国货币的可兑换性;对劳工与雇主之间可自由议定工资率的允许程度;对外国公司开办企业或进行其他投资的允许程度;生产的政府控制或政府所有程度;对资源配置以及在企业价格、产量决策的政府控制程度;还应考虑的其他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并没有穷尽列举对于确定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所有标准,美国商务部可以随意以“还应考虑的其他因素”确定一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更何况即便是前面所列的五项标准本身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可兑换性”、“程度”都是很模糊的认定标准。由此可见,美国商务部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上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在替代国的选择上,美国商务部主要考虑的是替代国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当性。《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确定了选择一个或几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主要是:(1)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相当;(2)该国是“可比产品的重要生产者。”
在替代国价格的确定方法和计算方法上,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改变了《1979年贸易协定法》的做法,该法规定,如果受诉倾销产品来自某一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务部根据现有资料不可能采取与自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同样的方法确定其外国市场价值,那么,商业部将基于“在生产该产品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来计算该产品的外国市场价值。这就是美国现行反倾销法中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外国市场价值的主要方法——“生产要素价值方法”。其计算方法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生产受诉倾销产品所投入的各生产要素分别乘以一个或几个市场经济国家各该生产要素的价格,然后相加,所得之和再加上一般费用、利润以及集装箱、包装及其他费用等即为受诉产品的外国市场价值。这些生产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所需劳动工时、所用原料数量、所耗能源及其他设备数量、包括折旧费在内的代表资本成本等。[3](PP139~141)虽然美国在其新贸易法中修改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公平价值确定的适用标准,即在形式上取消了“替代国”原则,只适用结构价格的方法。但这种生产要素原则仍需要用一个或几个同被调查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可比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来计算,因而,实际上并没有摆脱“替代国”的影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反倾销实践中,当采用“生产要素价值方法”时,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某些生产要素的实际购买价格如果被认为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那么,还是可能被接受作为计算自该国进口受诉倾销产品外国市场价值的依据的。
1998年4月27日,欧盟对原第514/94号条例作了修改,通过了第905/98号条例,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删除,也就是所谓的“欧盟对华反倾销市场地位问题的修正案”。根据修正案的规定,中国名义上不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在某些反倾销案件中可以采用中国本国的正常价值,但需要由中国企业提出请求,并提供充分材料证明符合5条市场经济的标准。所谓5条市场经济的标准包括:(1)企业应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和成本,不受国家干预;(2)企业必须实行国际标准化的财会制度;(3)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应无重大异变;(4)应由破产法和其他相应的法律保障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稳定经营;(5)外汇兑换应由市场调节兑换率。在反倾销案件中欧盟委员会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其认为不符合5条市场经济标准,仍将采用类比国的方法。由此可见,欧盟外长理事会将中国从反倾销政策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去除,并非意味着今后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都按市场经济国家处理,而是采取一事一议的解决方式,中国必须提交充分的能说明自己产品是按市场经济方式运作的证据,才能获得以本国产品价格为参照的资格,实际加大了产业应诉反倾销的难度。欧盟改变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主要还是一种法律形式上或名义上的变化。此举的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
按照欧盟反倾销条例第2条第(5)款的规定,依替代国制度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的受诉倾销产品的正常价值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与美国反倾销法不同,欧盟反倾销条例不要求欧盟委员会在选择替代国时考虑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是否相当。在反倾销实践中,欧盟委员会在选择替代国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替代国同类产品的存在;替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工序、技术标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的相似性;替代国价格水平的可靠性;执法的方便;替代国的生产商是否愿意或被允许为调查提供合作。
第二步,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替代国价格。这些方法包括:(1)按替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计算;(2)按替代国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计算;(3)按替代国同类产品的构成价值计算;(4)在例外情况下,可以以欧盟作为替代国,使用”经过合理调整的欧盟同类产品实际支付或应付的价格”确定替代国价格,但不包括欧盟同类产品的构成价值。
第三步,根据产品销售条件或物理特征的差别对替代国价格作必要的调整。
如今,不但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倾销法中规定了替代国制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法中也有替代国制度的规定,如韩国、印度、泰国等。替代国制度巳成为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倾销领域对待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
四、中国对替代国制度应采取的对策
可以预见,在未来发生的许多与我国受控产品有关的反倾销案件中,在很多情况下必然会涉及其他国家对我国适用替代国制度来确定是否存在倾销和倾销幅度。解决替代国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因为根据入世议定书的规定,“一旦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其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则(a)项的规定即应终止”。我们从上文对替代国适用条件的分析可以看到,有关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认定标准都近乎苛刻,很多标准都给主管当局以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中国要证明其为“市场经济体”是很难的。然而,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政府磋商的方式,要求有关国家降低其有关国内法对“市场经济体”的认定标准;另一方面,因为入世议定书要求“截至加入之日,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中需包含有关市场经济的标准”,中国今后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就不能不参照有关国家国内法中的“市场经济”的认定标准,不能一味地强调“中国特色”。2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我国在很多方面,如货币兑换、外企准入等从立法到实践已基本符合WTO的要求;劳动工资、生产资料来源、资源流动配置等方面,在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已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国的条件;政府对生产资料控制、资源配置以及对企业工人工资、产品价格、产量决定权的控制,目前也只限于部分国有企业。[4]我国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加强对外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替代国”问题。
从务实的角度看,希望各国彻底取消替代国制度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我国产品一旦被控倾销,他国就很可能适用替代国制度。我们除了对之进行合理有度的批判外,更需要努力探寻能够应对它的良方。这需要我们做到认真预防、积极应诉。
(一)预防
我国商品的低价倾销是反倾销案产生的根源。我国出口企业不重视国际市场调研,对各种价格水平差异缺乏了解,出口报价心中无数,导致低价出口。为此,企业在确定出口价格之前应进行合理的价格分析,在这方面,应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的作用。进出口商会应帮助企业搜集、整理产品进口国有关倾销的法律;取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或个别对待的条件;进口国相关产业的产品价格、市场份额、生产数量、产品利润以及产业工人的就业状况;可能被各方都接受的可作为候选替代国的国家产品性质、价格水平和生产成本等,从而对是否会发生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6](P122)
除此之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尽快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对于减少反倾销诉讼,也是非常现实和必要的。
(二)应诉
关键词:社会资本;收入;市场化
0 引言
社会资本最早被界定为个人之间自然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区和社会资源(Loury,1977)。后来大多数学者(格鲁特尔特,2004)都倾向于将采用Collier(1998)的两层次划分法,即直接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析层次。Collier认为,微观社会资本与微观主体的个人网络和市民社会(civic society)有关。个人网络是指以个人的血缘、地缘、情感等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宏观社会资本是指与宏观层次的网络(即国家或政府的官僚组织)和市民社会有关,研究的是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的两个层面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具有互补性并相互影响。
社会资本成为解释经济增长(Knack and Keefer,1997)、贫困(张爽等,2007)等诸多经济现象越来越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作用也确实“至关重要”(张克中,郭熙保,2004)。但是,对个体收入的作用还未作详细的梳理。正是基于此,本文归纳出这方面研究所得的结论成果。首先,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来梳理社会资本对个体收入和阶层收入不平等是否会带来积极的效应;第二部分进一步证实这种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增强;最后一部分是简要的总结。
1 社会资本对收入是否有积极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一些学者在对社会资本测量的基础上,从实证方面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宏观的收入差距及个体的收入差异的作用。
1.1 社会资本是否影响阶层的收入差距
Glen Loury(1977)在《种族收入差别的动态理论》中首次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用于批判新古典理论在对待种族间收入不平等时过于个体主义、过分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同时指出只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种族间的收入不平等永远不会消失,原因之一是黑人缺乏社会资本,缺少教育和工作机会,他认为社区和社会资源差异才是美国社会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Deepa Narayan和Lant Pritchett(1999)利用“坦桑尼亚社会资本与贫困调查”数据对坦桑尼亚农村的社会资本进行衡量,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非常的大:乡村社会资本每增加一个标准误就会使家庭支出至少增加20%到30%,而教育程度对家庭支出的影响作用却只有4.8%。Winters、Benjamin Davis和Leonardo Corral(2002)用主成分分析法,用社会协作和农场合作测量社会资本,研究了墨西哥农村收入的创造,发现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明显影响。
Rozelle(1994)考察了中国江苏在改革后1984-1989年间的乡镇收入差距增长的决定因素。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收入格局的改变与当地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能够缩小不平等差距。他从一个侧面来证明,社会关系网络在减小收入差距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Knight and Li(1997)通过对河北邯郸地区村庄的研究,讨论了影响村与村之间经济不平等的村层面“积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佐藤宏(2009)根据2002 CHIP数据 考察了1990年至2002年间决定中国农村收入增长差异的因素。通过估计收入增长方程,证实了由村层面的社会关系稳定程度度量的社会资本也是一个显著促进收入增长的因素。并且引入工具变量回归的估计结果同样显示了相关社会资本变量的显著正向影响。
1.2 社会资本是否影响微观主体的收入
蒋乃华、黄春燕(2006)证实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扬州市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非常显著,而且社会资本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具体说来,社会资本投资收益是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2.5倍。刘国亮、武美闯(2006)研究结论与之一致,认为家庭社会资本对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尤其大。何国俊、徐冲、祝成才(2008)研究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在实证分析时模型中加入了一组控制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户口、家庭负担以及来源地GDP水平。回归结果证明:对于总样本而言,社会资本对其工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十分明显。但是,将农村迁移劳动力这一群体按照性别划分后,该学者发现家庭关系对女性收入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老乡关系对其收入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虽然社会资本对总体男性群体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按照来源地进行东西部划分后的结果发现,对于欠发达地区(西部)男性劳动力而言,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并且开放程度不足,他们的收入和社会资本有着较强的联系。
总得来说,这方面的研究结论趋于一致,即社会资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社会阶层收入不平等,还会增加微观个体的收入。然而,以上关于社会资本对收入作用的研究还存在局限性,即上述研究只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考虑了在一个正式的市场制度下,社会资本对微观主体的收入的影响大小。接下来就看看其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对收入的作用随市场化的进程如何变化的研究结论。
2 社会资本作用随市场化如何变化
Bowles and Gintis(2002)概况地指出,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和形成非正式制度方面,它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缺陷。更确切地说,社会资本充当着资源配置中的非市场角色,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福利和增进经济增长。但是,在经济转型中,市场的力量逐渐强大,这种通过非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在市场化过程中会减弱,还是会嵌入到市场机制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这一问题对于理解一个国家经济转型的过程及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非常重要,但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献还较少。
为了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给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Sato(佐藤宏,2003)基于1997-1999年对中国山东、安徽、江苏、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7个省份的村庄和家庭调查,发现不同形式资本所起的作用取决于当地的体制环境。而且他还对不同省份村层面的市场发育程度进行了分类,最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给个人收入带来积极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是随当地的市场化水平而变化的。同时,收入还取决于个体的党员身份特征和政党关系。佐藤宏(Sato,2009)进一步发现,社会资本在高收入组中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然而教育在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中均显著。他认为这个结果可以说明,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正式制度较不发育(如本地政府的财政或执政能力较低)的地区,本地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其经济增长更为重要。
Nee(倪志伟,1989)认为,在经济的市场转型过程中,经济活动逐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市场改革越深入,劳动力越直接地参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对收入增长的作用就越重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那么社会资本在市场与政府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就越来越弱化,从而对个体收入的作用也逐渐减弱。
Knight和Yueh(2002)采用中国的城市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发现社会资本在私有部门的回报率高于国有部门。他们由此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私有部门不断壮大,社会资本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结论受到张爽等(2007)的质疑。在Knight和Yueh(2002)的结论基础上,张爽等人(2007)在关于社会资本对消除农村贫困作用的研究中,将市场化程度设为一个连续变量,并且构造市场化程度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最后由交互项的符号和显著性来判断市场化对于社会资本作用的影响。他们最后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对于贫困的作用将减弱,尤其是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的作用将显著减弱。而市场化对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的减弱作用则并不显著。笔者认为,收入是个体贫困最为关键和直接的衡量指标,因而推断社会资本对收入作用变化的方向与此结论一致。
总之,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一些学者都倾向于认为,社会资本对收入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而不断减弱。佐藤宏(Sato,2009)总结了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资本作用会减弱的观点。其逻辑在于,一方面,市场化在中国农村不断深入,如城乡移民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私有化,而市场化的深入削弱了村庄的特质对农村家庭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近期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改革(如地方行政系统的重构、户籍制度的改革等)同样也会削弱村层面的政治、经济因素对农户的直接影响。所以,无论是市场化削弱社会资本,还是政治经济改革削弱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都会减小。
3 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为了弄清楚这种作用机制,社会资本一般被划分成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并对经济社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这种积极的效应可以反映在收入(无论是微观个体收入多少还是社会阶层收入是否平等)这一中间变量上,所以本文对有关社会资本对收入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首先,笔者发现,国外学者较多关注研究微观或宏观社会资本对社会阶层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而国内学者侧重研究微观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个体收入。国内外学者关于此点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认为微观社会资本有利于个体收入的增加。其次,在一些转型国家,社会资本对收入提升的作用会如何变化?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这种作用会随市场化进程而减弱。但目前这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对此问题的研究依据还不够充分,因而这也是将来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Collier,P.,1998,Social Capital and Poverty,Social Capital Initiative Working Paper No.4, World Bank
[2]Knack,Stephen and Keefer,Philip,1997,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112,(1)
[3]Loury,G.,1977,A Dynamic Theory of Racial Income Differences,in Women,Minorities,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Edited by P. A. Wallace & A. Le Mund. 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53-186
[4]Sato Hiroshi,2003,The Growth of Market Relation in Post-reform Rural China:A Micro-analysis of Peasants,Migrants,and Peasant Entrepreneurs,London:Routledge Curzon
[5]格鲁特尔特,贝斯特纳尔.黄载曦等译.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460
[6]张克中,郭熙保.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及展望[J].当代财经,2004,(9):5-9
关键词 资产评估 会计 协调与合作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简介
(一)资产评估的含义及特点
资产评估就是对资产重新估价的过程,是一种动态性、市场化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其评定价格也是一种模拟价格。资产评估是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其业务涉及产权转让、破产清算、资产重组、资产抵押以及财产纳税、财产保险等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性;2、公正性;3、专业性; 4、咨询性。
(二)会计计价的含义及特点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2、以会计凭证为依据。 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一)会计信息是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并参考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数据和会计方法。评估人员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会计信息都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进行资产评估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对资产评估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资产评估利用并参考会计信息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产评估结果的质量。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都是以经济主体的资产为主要对象
资产评估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许多概念源自于会计,且资产评估的很多工作与会计密切相关。资产评估对象的分类是简单的依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资产分类划分的,资产评估在评估项目方面的阐述口径与会计是非常一致的,即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三)现代会计计量方法在资产评估中得到大量运用
资产计价方法有历史成本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历史成本法是最传统的计价法,其余方法简称现代计价法。分析其特点,历史成本法具客观性和可验证性,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中都规定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但现在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动摇了会计关于币值不变的假定,历史成本法的弊端就自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虽然在理论上现代计价法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当期经营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目前在会计实务中现代计价法还行不通。但是,在发生产权交易、变动时,必须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交易的依据,显而易见,帐面历史成本不能反映资产价值,须采用现代计价法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发生的假设前提条件不同
会计学的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而资产评估中的基本假设是持续使用假设、公开市场假设和清算假设。会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基本假设,而资产评估只满足其一即可。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目的不同
会计学中的资产计价是就资产论资产,是货币能够客观的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量,会计学中资产计价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资产评估是就资产论效益,资产评估价值反映资产的效用,并以此作为取得收入或确定在新的组织,实体中权益的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则是为资产的交易或者投资提供了公平的价值尺度。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中的资产所指对象的范围不同
对于资产评估的评估对象,资产是指为特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会计计价的资产是指为经济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为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对一些自创形成的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可以进行评估,但会计工作中,只有在企业重组时才能对自创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此外,会计计价将开办费、待摊费用等也作为资产,而在资产评估中,只是以能够为特定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为评判标准,这样,一些过时的设备、无用的待摊费用的价值为零或者只有残值。
(四)二者的计价基础不同
资产评估得到的是评估时点的市场价值,在会计中资产计价依据的是历史成本。时点不同,资产评估的价值也会不同,而会计上账面原值不会改变。就资产评估而言,专业人员须对所评估的资产的市场行情非常了解,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评估模式来套用。对于会计计价而言,则更多是考虑历史成本。
会计师更注重历史成本而评估师更注重市场价值,这也是评估师和会计师在关注点方面的最大差异。会计准则中要求会计师必须准确记录建筑物成本,然后定期以折旧的方式将建筑物成本调整为期末净值,该处理方法是以建筑物日渐老化而丧失其使用价值为理论依据;而资产评估师则对其市场价值更感兴趣。在衡量企业各类资产的价值时,评估师和会计师有不同的看法。按照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要求,会计将取得各项资产时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其依据为成本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也容易确定和核查,且数据比较可靠。而资产评估是为资产交易或者投资提供价值尺度,在资产交易市场比较发育,能够比较容易找到与被评估资产相类似的交易案例参照物时,对资产评估的计价大多采用现形市价法。现在,物价水平波动很大,时间越长,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间的差距就越大。
(五)二者的计价方法不同
在评估之前,资产评估专业人员需要收集被评估资产各方面的信息,在获得详尽资料的前提下,对被评估实体价值再作出相应的判断。在评估过程中,往往要根据供求原则、预期收益原则和替代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估价,它更多的强调评估师的判断,这也带来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计价则简单得多,只需要在原始账面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即可确定资产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往往是直接计算得出的,与市场价值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计价中也非常可靠。
(六)二者的程序不同
会计计价有较固定的程序和准则,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即使是对不同人员,如果是同样的工作,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而资产评估就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自由度,对同样一项资产的评估,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谨守职业操守,为客户和信息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关于促进资产评估与会计共同发展的思考
(一)改变会计报告格式,实行会计报表表内信息与表外资料披露相结合。
按照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除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或者发生交易行为时需公布其资产评估及账项调整的资料外,有关资产变动、物价波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未纳入会计报表信息的范围。但是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企业会计报表中未能列示的重大的信息必须予以披露。根据以上的分析,会计报表无法提供企业真实的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改进相关会计准则,用资产评估报告对现有会计报表的不足进行修正,即:改变会计报表格式,实行会计报表表内信息与表外资料披露相结合。这样,表内信息就反应传统的会计方面的信息,表外信息反映资产的评估价值,既不随意调整账面价值,又让报告使用者全面了解资产的价值。达到资产评估和会计计价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会计报告尽可能给报告使用者提供最充分且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信息。
(二)明确资产评估和会计计价各自的作用
由于会计的计价是遵循历史成本或者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加之谨慎原则的运用,因此会计账面数据低于现行市价,进而低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是必然的。还有,当企业发生产权交易合作分立合并等业务时,完全使用账面历史成本作为交易价值明显是不合适的。
相对于政府管理、投资者及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而言,会计的计价方式应该是较适宜的,我们没有完全以市场价格来取代现行会计计价的理由。但是为保证产权交易具有公平性。我们不能无视资产评估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评估可有可无。
(三)加强评估界与会计界的协调与合作
资产评估与会计都是现代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基础行业,它们尽管在遵循的理论、工作程序和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新会计准则已经实施,会计与资产评估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二者既相互依存,又需要相互合作和支持,达到共同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会计需要学习和研究资产评估,包括评估技术,并及时向资产评估界寻求技术支持;反过来,新会计准则也给资产评估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由于物价波动比较大,注册会计师在编制报表提取减值准备时,仅评账面历史价值无法准确的进行减值准备的测算,需要借助资产评估师了解资产的现值。当然,这也是对资产评估行业的挑战,所以,注册资产评估师也要抓紧学习并掌握新会计准则,尤其是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方面的要求,要研究和掌握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的具体规范和技术要领。可以大胆的说,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之间的联系将会是空前的。此外,资产评估师经常利用或者参考会计信息资料,比如: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大量的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和财务预测数据等。当然,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影响到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不管是会计计价需要利用资产评估的结果,抑或企业价值评估参考会计资料,都反映了资产评估与会计是有着重要的联系,随着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报表披露资产现值需求的提高,二者之间的联系会愈加广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评估界与会计界协调与合作,实现评估界与会计界的有效互动,促进各行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会计视角下的资产评估.2011.
[2]刘萍,徐泓.资产评估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姜楠.资产评估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265-02
一、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趋势
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是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来源产生的信息,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的运用和组织外部知识的应用和管理,为企业实现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提供有效途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的生产、共享和应用能力等管理活动。它产生于企业,它在企业中的应用也是最普遍和最成熟的。作为现代企业的新型管理形式,知识管理代表着21世纪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经理人的一大挑战,是各行各业都在研讨并注重的焦点问题。目前,知识管理因其丰厚的内涵和传统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被各行各业纷纷引入、自创,开发研讨出适合本身特性的应用计划,既普遍应用于制造业、房地产等各种传统行业,也普遍应用于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运营形式和消费运营范畴。
二、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所具有发展性的能力,建立在难以替代,不易被模仿的基础之上,是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对企业知识的灵活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企业知识的管理。
1.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品质、创新意识、决策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创新意识淡然,只是管理能力差的组织管理者,不可能组织协调好企业各个环节的运用。因此,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知识管理运用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者的个人素质也会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为基础,企业的技术人员是技术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新技术扩散的传播者;管理人员是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者;而一线生产者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实施者,都要有长远发展眼光,不能观念保守,墨守成规,惧怕风险,这些都阻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掌握大量的企业知识,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及时作出预判,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奠定企业始终进步发展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愈演愈烈,科学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企业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必须掌握社会所需求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知识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所需信息取得方式,从而不断传递新的信息,加强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以此达到知识管理,产生新观念、新技术方法,等等,适应企业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与时俱进研发企业新产品和服务,保持旺盛的发展势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3.知识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适应能力。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企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和现代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相差甚远,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得到所需的信息,按照企业的理念和需求将感知到的商业信号进行重新处理;能够对企业突发或临时事件产生应急信号,及时作出保障措施;运用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作为巩固和加强企业资源管理的成本,提高企业内部和外部发展协调统一的能力,创造出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与提升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1.促进知识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来讲,它的核心是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从这个层面来看,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的知识层次结构,营造企业文化良好氛围,推动知识交流与企业文化共享。构建知识交流平台,可以扩展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储备,实现企业中知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运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经营模式,增加企业的效益,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各种知识,建立相互沟通和交流渠道,通过学习新知识增加企业快速应变、创造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源泉和新动力。
2.在企业中建立知识集约的管理模式。知识集约通常是指通过企业中的质量、成本、组织、制度、文化、服务等内部和外部的收集、整理、运用知识手段的全过程。企业知识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知识存储量的多少,企业的知识存储量又作用于企业文化、企业配置资源、企业信息技术发展等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在企业外在表现中彰显出企业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