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38:14
导语:在小说阅读教学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中生的小说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应对高考的压力,学生面对小说阅读没有积极性,教师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不够重视,课堂中小说阅读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都有待提高。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阅读是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素养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
高中;小说;阅读
引言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拟定一个合理科学、形式多样化的小说阅读教学方案,不断激发学生小说阅读的兴趣,提高小说阅读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记忆和理解所学到的知识点。
1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现状
1.1教学过程程式化: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小说,因为小说的故事性很强,通俗易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本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程式化的小说阅读教学方式,让小说阅读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围绕环境、小说情节以及主旨等全面分析,对小说的赏析局限于表面和标准,学生在厚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半点兴趣。
1.2缺乏情感体验和审美渗透: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人的精神以及人生境遇的关注,小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被局限在理性的分析上,小说中丰富的人文精神以及审美要素都被教师抽去了,让小说失去了本身的灵魂,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都被剥夺了,剩下的就只是为了解题而阅读。
2提高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
2.1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学生小说阅读兴趣的培养在课文导入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课文导入中创设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进入正式的学习之前能够自身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用情境导入法来描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原本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两人在前世曾经的一段往事,用两人的感情为切入点,分析林黛玉这个角色是为了还泪而来的,故分析林黛玉多愁善感、爱掉眼泪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高涨的学习兴趣下阅读课文,就可以仔细的咀嚼和品味,欣赏小说语言之外的言外之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从而更加深入读懂全文[1]。
2.2通过话剧交流法提高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课文中的小说大多描述的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涉及到的人物一般比较多,人物形象更是多种多样,并且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表现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小说改编成话剧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自然都会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进行卖力的表演。学生在改编剧本的时候,就要对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自己对文章的了解中塑造自己心目中的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例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祝福》的故事性特别强,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应该是在理清整个故事的发展之后,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将其改编成为一个话剧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文中的故事情节表现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与文章的人物进行对话,达到学生与人物的心灵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物的形象。
2.3提倡小说的多元解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渗透:
高中阶段的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个性化,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提倡小说的多元解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学生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多元解读是指学生对小说的多角度多层次阅读,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可以常读常新,获得新的发现和体验。在小说的世界中,作品展现的作品本身就是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在人物刻画等方面也都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用多角度的视角去看待不同的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不同人物,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对学生的思想给予自由,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2]。
3结语
在小说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说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品德素养、智能素养以及文学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细细的去认真品读课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将小说中的丰富意蕴传授给学生。
作者:程建波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一、语文课上互动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注重细致、透彻地讲解课文概况、中心思想等。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时也会为了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但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发挥,这种教学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让学生发展受到制约。而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提问,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例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冬天特征外,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征,学生积极性极高。他们不仅查阅本地的气象资料,还查阅一些档案资料,并且用幻灯片展示出家乡冬天的一草一本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很有深度和个人见解。在这个幻灯片课件制作中,他们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形成解说词和课件内容,丰富的史料和图片以及视频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
二、语文课上的分层教学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现阶段多种教学模式随之应运而生,其中最受教师青睐,且教学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的分层依据分很多种,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等,其优点在于,分层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一刀切”的弊端,能够全面针对所有的学生,采取最合理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分层教学法分为隐形分层和显性分层,无论是显性分层还是隐形分层,都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层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指导学生递进式发展。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安排课本剧表演,把学生分成不同组,让他们在语文活动中发挥自己专长,美术好的同学设计道具,文字能力强的同学设计台词,让他们在剧中根据各人的特点安排各人的角色,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表演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语文课外的阅读指导
我们强调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的广泛阅读。比如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名篇如《项链》和《羊脂球》,进一步来认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指导学生订阅《语文报》《杂文报》《读者》《小小说选刊》《美文赏析》等报刊,让优秀文化占领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的魅力。
一、互动探究性阅读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在课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筛选归纳,课堂上交给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或者学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探究;还可以是以全班为单位,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推举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阐述本组的观点。探究讨论既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探究讨论式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讨论重点,但不宜有太多限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巡视,了解学生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但要给学生充分发言,陈述个人观点的时间。课后布置学生查资料,讨论,整理探究成果。”
二、自主探究性阅读模式
这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获得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法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它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结合文本提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其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习的步骤,给予充分的参考材料或学习方法;然后,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进度,做到心中有数,面对学生的疑难,及时给予全班或者个别辅导;最后,在学习完成时要有针对性地检查、总结。这种学习方法的典型代表是魏书生老师的“四遍八步读书法”:一遍跳读(记大概内容,记主要人物),二遍速读(复述内容,理清思路),三遍细读(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四遍深读(鉴赏特色、分析写法)。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内容和学习主体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利用课文插图找“套子”,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找外在“套子”:衣着套子,用具套子,起居生活套子;其次引导学生找内在“套子”:职业套子,语言套子,思想套子;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赏插图,找出一些细节:天空晴朗无云,飞翔着成群的鸟,青年人骑车飞驰,三五成群的人在闲谈,这些构成了画面的背景;结合课文品味,这些背景同“套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了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新鲜事物,新鲜思想不可抗拒大潮,必然湮没一切顽固、守旧的落后东西。
三、创新性阅读教学模式
所谓“创新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进行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如学习《祝福》,从创新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可采用编年谱、写死因调查报告、写传记等形式;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采取写别里科夫死因调查报告形式等等。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把一些小说文本改编为剧本,自编自导自演,一方面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地把握,而且学生通过表演,能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对照比较式阅读教学
下面以澳大利亚的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为例,谈谈在微型小说教学中,巧妙留白,精彩补白,提高微型小说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默读课文,课堂时空留白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的默读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针对初二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微型小说《窗》一千三百多字的篇幅,笔者没有布置预习,而是上课后发下删节版的微型小说《窗》,让学生默读课文五分钟,创设了五分钟的课堂时空的留白。
新课程实施后,为了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很多语文教师放弃齐读的方式,让学生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但是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不一,有的喜欢高声朗读,有的喜欢默读,阅读时,往往是“鼎沸”的读书声此起彼伏,默读的学生深受其扰。笔者认为,微型小说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默读的时间,留出静静的享受微型小说艺术魅力的心灵空间。
五分钟的默读,除了学生翻阅书本的唰唰声,连一些教师喜欢播放的舒缓、优雅的背景音乐也都一律省去,学生在声音的留白中,自然进入阅读、欣赏、品味的境界中。因为,微型小说自身的语言魅力、文本魅力胜过一切华美的音乐,再优雅的乐曲只会剥夺学生全身心进入微型小说艺术世界的机会,扰乱学生阅读小说所需要的安安静静的心灵空间。
微型小说的高效阅读教学,教师要避免“人声鼎沸”、“丝竹乱耳”的喧哗,善于设计课堂的时空留白,让学生运用默读方法,直接感受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二、复述情节,故事内容补白
复述情节,是直接了解学生对小说内容、人物、场景和细节感知的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完整复述故事情节,看起来容易,说起来难。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复述还算完整;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把完整复述变成丢三落四的简单概括。所以,按照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让复述能力强的学生,根据自己对情节的阅读理解来复述;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情节的提示,让复述能力弱的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示语句,来补白式的复述故事情节。如笔者提供给学生如下的提示:
故事发生在 ,里面有 ,其中一个是 ,另外一个是 。这位病人给另外一位病人栩栩如生 ,另外一位病人由起初 ,到后来 ,甚至到最后 。一天晚上, ,
最终, 。过了几天,剩下的病人 。
在这段提示中,既包括了复述情节必须包含的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环境,又包含人物心理的变化,最终通过复述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微型小说的高效阅读教学,教师要避免不着边际的“完整复述”,精心设计复述情节的留白,让学生利用填充提示进行补白式复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对于复述的语言不要苛求其精确,只要基本合理就可以了,因为复述故事情节,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三、想象场景,创新朗读补白
《窗》的两个人物形象特征非常鲜明,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主要抓人物的描写性语句,蜻蜓点水,未必能深入到人物内心,笔者对四到六自然段的描述,采取补白式创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补白,感受近窗病人描述画面的美丽动人,在场景补白、创新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近窗病人心灵的美好。比起那些朗读第四自然段文字时,用图片补白来进行场景还原,剥夺学生想象的做法,朗读补白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充分体现微型小说高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魅力。
笔者是这样启发学生的:“请同学们加入生活体验,创新朗读。在四到六自然段的描述中,选择一个场景,添加一些内容,再现描述中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近窗病人描述的栩栩如生。”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选择了一些场景进行留白,朗读补白出这样的场景:“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呱――呱――’,一群群野鸭不停的叫着,扑棱棱的飞起,在远处湖面上落下,激起一片晶莹的水花。‘嗨,那儿有一群野鸭,我们赶紧过去!’‘我正好有点面包,我们去喂喂野鸭吧!’公园里的孩子们扔面包喂着鸭子,一群鸭子,一哄而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恐后。活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一条条鱼儿纵身跳出水面,引得垂钓的大人一阵尖叫。”通过创新朗读,学生对有字处进行留白,合理想象场景,运用朗读补白,不但感受到靠窗病人心灵的美丽,描述得栩栩如生,也通过远窗病人由听得津津有味,逐步产生出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最终见死不救的心路有了深刻的认识。
微型小说的高效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从场景罅隙处入手,进行留白挖潜,运用补白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朗读,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想象,进入人物心灵深处,水到渠成地理解、分析人物。
四、结尾留白,补白感受魅力
《窗》的小说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很多教师往往让学生分析结尾有什么好处,或者让学生进行想象续写。笔者觉得,如果先对结尾巧妙的留白,再让学生补白结尾,然后进行对比,那么,学生对“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艺术效果自然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所以,笔者教学这篇微型小说时没有布置预习,也没有使用课本,而是发了去掉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的删节版课文。在人物分析最后,告诉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合理想象,给小说补上一个结局。”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阅读印象,学生不用“戴着镣铐跳舞”,充分的调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写作,补写的结尾开放而多彩。比如:
有同学写道:“他看到的只是一片丛生的杂草,堆满各种生锈的医疗器械。 第二天,当医生对这个病人进行检查时,发现他的病情越来越重,为什么?谁也不知道。第三天,当医生来检查这位病人时,发现他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两眼空洞地望着天花板,手还在向着电铃那个方向伸着,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死了。他们又叫了几个人,把他抬了出去,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
还有学生这样结尾:“同伴所说的公园一片凄凉,所谓湖水不过是一潭死水。周围没有顽皮可爱的孩童,有的不过是枯死的老树,偶尔惊起几只乌鸦。没有幸福甜蜜的情侣,甚至没有成双成对的鸟儿。所谓争奇斗艳的花朵,不过是泥土中的几座坟墓。生机勃勃其实都是死气沉沉。商店、闹市区,也不过是一片荒凉……”
当我把泰格特原作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揭示出来后,学生一片惊讶,这时请学生说说微型小说结尾的妙处,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出人意料、短小精悍、别具匠心”的“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艺术效果。
微型小说的高效阅读教学,教师要在小说情节的关键处运用留白,让学生想象情节的发展,既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创作补白的激情,又可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通过习作和作者作品的对比,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微型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
只要我们能深入钻研小说文本,巧妙地设计课堂留白,有效地利用文本留白,引导学生精彩地补白,微型小说的高效阅读教学,必然绽放出留白和补白艺术的动人光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关键词】 教学;阅读;动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名学生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他语文能力的高低,也明显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阅读量大、喜欢读书的同学明显比阅读量小不喜欢看书的同学词汇量更大,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作文能力更敏捷,思维更严密而有逻辑。但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想通过短期或课堂教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就先要让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而要大量阅读首先就必须激发他们阅读的动机,让他们喜欢阅读,主动的阅读。
一、中学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对课文和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的阅读,还应该包括在课外的大量内容的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引导,同样也应该包括课外阅读内容的指导。将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但在现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看都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从教师方面看,较多的只注重课堂内阅读教学,忽略课外阅读的指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理解。但部分教师只停留在课堂提供的阅读材料,对课外内容有所忽略。殊不知课外阅读仍然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并起着课堂阅读教学不能替代的补充作用。课堂阅读指导时间短,内容有限,无法达到较为全面的指导,更不用说每个学生的阅读指导了。这也就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处于盲目状态,有兴趣的无目的地阅读,无兴趣的根本不阅读。
2、从学生方面看,对课堂阅读内容被动接受,对课外阅读内容不感兴趣。现代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人们阅读的兴趣和数量都大大减少。这也影响到学生,学生在空闲时间里看书的少了,更多的是看电视、玩游戏或其他活动,阅读主动性不强。对上课是教师提供的材料是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阅读爱好和范围,阅读量也明显狭窄,这就影响了他们对内容的理解。而下课以后他们的时间很少用来阅读,而花在其他的娱乐方式上。他们喜欢看电视或电影,但对阅读缺少兴趣,就更不用说长篇名著了。长此以往,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对阅读没有兴趣,对阅读内容理解不深,会明显影响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3、学生阅读内容与兴趣与教师要求和课堂内容脱节。学生阅读兴趣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众多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也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但一部分学生在阅读内容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选择的阅读内容则随意而为,如看漫画书,一些水平不高的网络小说,甚至一些学生看到了暴力、血腥的内容,而对于应该看的名著或经典则不清楚或不了解,阅读的内容与教学要求、与他们应该读的内容相去甚远。这些阅读内容对学生思想、心理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多的裨益。因此,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而且不是泛泛的指导,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指导,引导他们有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内容。
二、学习动机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在他的学习理论中提高出了著名的学习动机理论,对今天的教学依然有着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提倡发现学习,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促进和调节学习者的良好心理倾向和动机。学生会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对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与其让学生之间的竞争作为激发学生动机因素,不如提高学生内在的动机,让其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挑战自身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习的动机理论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将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收到与传统教学效果不一样的效果。
1、给阅读教学的提高带来一种新的思路。传统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如对阅读文章结构的分解,内容的理解分析,掌握作者写作意图等。这些方式都无一例外是从外部给学生施以影响,教给他们一套阅读的方法。没有从学生内心需要出发去考虑阅读教学,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动机教学给教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教与学。因为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去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从内心喜欢阅读、乐意阅读,再辅以外在的阅读方法指导,这样既从内在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从外在给了他们方法,让他们有方法可循,阅读量和效果自然也就上升了。
2、能使学生获得精神满足,从而获得愉悦心理,形成积极强化。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喜欢阅读的人能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本主义方面解释了动机。认为人类在生存中有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认知和审美等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愉悦的心理,而这些心理的多次出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渐达到固化这种动机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激发阅读兴趣,或难以形成稳固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机,让他们喜欢阅读,在阅读中获得认知、审美的精神满足,从而形成积极的强化,让他们逐渐养成一种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3、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理论也是动机理论中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人们对于一定时期内达到某种目的的信念。它能影响人们对任务的选择以及从事任务时的持续性,还影响人们完成任务时的情绪,以及在完成任务中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从内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喜欢阅读,获得精神满足和愉悦,形成积极的强化。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较高的学生对自己会有更强的信心,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定更高的目标,并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这些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都和积极的意义。
4、能转变学生阅读观念,形成主动阅读动机。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后,首要的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多年的传统教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多年的学习中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让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教师提供学习材料,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一种结果,一旦没有老师指导安排,学生就无所事事,或不知道学习的方向。这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不喜欢阅读,不知道读什么好,也没有任何课内课外的阅读计划。激发学生内在阅读动机,让他们从内心喜欢阅读,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能促使他们转变以前的地种被动接受的阅读教学,进而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让阅读真正落到学生身上。
三、动机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动机在心理学上是指通过激发和鼓励,是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动机理论的运用其实就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并在课外大量的阅读积累中为阅读教学打下基础。许多教师这方面已经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如邓建东(2013)的《浅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王昌马(2012)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四种方法》等。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对于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的学生来说,教师一直都是起着主导作用。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起主动的引导作用,改变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常常表现为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学生认读生字词,引导学生分析结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逐渐理解文章中心,然后老师给出练习进行巩固,这是典型的教师主体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其实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如讨论法、项目分解法、指定阅读材料法等方法的结合。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读中收获快乐,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课堂组织教学也要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如在课内给定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自主解决遇到的生字词,并主动质疑,讨论解决等方式,教师最后给予点评和引导练习。通过各方面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引导学生观念的改变,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培养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获得满足和愉悦。现在的教学仍然是班级授课制,但每一个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个性,如果教师给定的材料单一,显然不利于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在平时多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阅读习惯等各方面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群体有针对性的制定阅读计划。课堂内容不好分散,但课外阅读可以多方面指定。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他们能在喜欢的阅读内容中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的愉悦,进面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化阅读,让整个学生群体都有所提升。当然,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不仅要指导他们的阅读,还要引导。一些学生的阅读面过窄,或阅读内容不适合,都应该由教师给予帮助和引导。
3、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质疑的精神。由于课堂上阅读内容比较单一,又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喜欢在课后阅读他们喜欢的内容,这些内容也会因为年龄、性别、喜好不同而不同,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等。传统教学中许多老师视之如洪水猛兽,唯恐让学生避之不及,更不用说解决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的疑惑了。殊不知这些小说也一样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该保护他们的这种阅读兴趣,并加以积极地引导,让他们阅读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相关书籍,并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护和更深层次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4、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内是教师引导学生,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阅读方法的获得,而课外阅读则是量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必须是课内外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专注于学生课内的教学引导而忽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对学生课外阅读设立计划,指定相应的材料,并定期要求学生讨论等。这些工作虽然让教师工作量加大,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李小融.教育心理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一)教师阅读教学的误区。
1.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为了应付高考,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美育目标等的教育,致使生学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
2.依赖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
针对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有些老师认为,答案会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阻碍学生发创造性思维和散性思维的发展;但更多的老师认为阅读题所设置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答题方向和把握文章主旨。
3.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死板,所选文章也不够精美,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学生普遍要求能提供更多更精美的文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选择阅读。
(二)学生阅读训练的误区
1.对文章理解不透彻
无论是词句的理解还是主旨的把握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难以回答得完整准确。阅读积累不够,视野不够开阔,文学底蕴欠丰厚。
2.不能“学以致用”
判断文章体裁,运用相关文体知识鉴赏文章、思考问题,应是学生阅读思维之一。但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却难以将课内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课外自主阅读能力,不能有效地实现“学以致用”。
3.认为阅读训练成效小
学生喜欢做客观题,他们认为做客观题花费时间少,成效相对显著。做像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这样的文章,他们觉得费时,而且得绞尽脑汁,有时不一定答到要点上,所以效果不显著。其实不然,阅读训练一定要多读多练,才能培养语感。
4.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语文学习的一大内容就是语言学习。而当前许多高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文章看得懂,但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该现状令人堪忧。
二、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积累。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这为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作了关键的脚注。从语文教材的选用看,必修一至五,《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读》等八本书选用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品读、理解、感悟、鉴赏,甚至背诵这些名篇佳作。让学生从这些名篇中感受作者的人格,从而内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品位。特别是教材中选用的我国古典名篇佳作,更要引导学生从传承祖国文化,完善自身人格的高度去认识积累的重要性。
(二)提高学生的细读与鉴赏能力。
无论是哪类文体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旧理念下的“架空分析”和新理念下走极端的“思想漫谈”式,其实都忽略了一点,“语文”姓“语”。离开了对语言的品味,离开了与文本的“亲密接触”,阅读教学就会走向空洞。对此,半个多世纪以前,朱自清先生在《・序》中已有很精辟的论述:“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三)鼓励学生个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
个性阅读,即学生从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这种个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学习语文打好基本功。当然,个性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可以指定读物,做到统一阅读,各自理解,教师点拨,提倡个性感悟与评价;也可以是抓大放小,在一个大文体或大范围里,任学生自选读物,各取所需。
(四)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1.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
平等意识缺乏的教学会造成话语霸权充斥课堂,使课堂出现“灌输式”的教学现象: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思考,学生记录教师的思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纯粹只是客体。
2.教师应提倡“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强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不同观点的互相尊重,从而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论
总之,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以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走好每一步,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汉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进校以来,一直努力要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现在学生的状况。“阅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得出感想的办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只是,不管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是对于我都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让学生读,他真的读了吗?即使读了他真的了解了吗?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读而读。统计人数时只是随波逐流的举手。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对我们蒙小而言汉语文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不让学生为了读而读,我个人认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最关键的。
1.重点阅读某个段落
一次给三年级学生提完阅读要求后学生们都很认真的读了起来。读后我问一个学生“草原上的鹰给人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该学生没能回答,第二次读表现出茫然。其他学生着急的想要回答,无奈我让他读课文中的某个段落找出答案时他才有所感悟。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对于我们的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也要多多阅读某个段落。毕竟这是第二种语言,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面对整篇文章和小段落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我想这样能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一些学生变得有自信心,不再畏惧,对汉语文变的有兴趣,从而对阅读感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把课文结合到实践中,能让学生对课文感兴趣,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课本上的知识有的叫空洞,有的离孩子们太遥远,感受不到情感所在。所以把这些课与实践结合既能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学习的兴趣。这个学期四年级的第一堂课是短诗《春天在哪里》。课文较短,如果只是一味的读中感悟会很乏味的。我让学生把诗中的词语更换掉,写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把诗变成自己的,当然要改的恰当和有韵律。这样学生为了把诗写好会重复的读课文,有兴趣的读课文,也能提高阅读能力。还有一些课文是讲的古代和近代名人的励志故事。如《数星星的孩子》,《不懂就要问》。对于这样的课文学生显得很迷惑,很多东西是他们感受不到的,虽然他们感到好奇。所以上这类课时我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做课件,讲那个时代的故事。有图片和故事的铺垫,学生再读课文时会理解的更容易。虽然有时学生的提问会让课堂变成历史课,但我认为他们从我的故事中已经明白了很多道理,包括课文本身的。我想孩子们有了兴趣就能自己投入进去思考,自然也能提升阅读能力。
3.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我会在学习成语故事或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课外的成语书记和古诗集并把搜集到的讲给大家听。我还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自由阅读,故事书、侦探小说、漫画书都可以。不同的书上都能学到汉字和它的道理,并且还让他们从书中积累词句提高词汇量。这样不喜欢汉语的学生会有既想读又吃力的感觉,使他们自觉的去学汉语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能够慢慢的和其他小孩同步。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的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错的方法。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阅读能力没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没有提高的话只能算是读死书。所以,阅读中体味真情实感的前提是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两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实践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的大学科:说它不同于数学的精密逻辑或者物理的科学严谨,它的说明文却能够囊括数学和物理的诸上特点,说它不如历史的包罗万象它又名“国学”却已经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包揽其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内容,阅读既能够体现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敲门砖,但是往往最重要的内容最不容易教好,教学方法的僵硬和呆板常常会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如若为说明文或者议论文这类不讨好学生的题材,自然学生连阅读的心都懒得有。今天我们就优化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探议,旨在摸索出如何让师生愉悦的阅读历程。
一、针对阅读教学内容优化探议
1、使复杂文章简单,使简单文章复杂
阅读教学内容说到底就是我们老师和学生手中的教材,教材上的课文文本。说明文和议论文在学生反映的阅读问题上占据了大半部分,因为戏剧和小说的题材一般都是节选而且出题方向较为狭窄,学生因为故事性有兴趣而不成为阅读的难点。记叙文一般也是较为容易掌握的,而说明文和议论文由于本身文本性质和专业性论述性用语较多常使得阅读枯燥无味,讲解起来也容易陷入乏味的境地。使复杂变得简单,使简单变得复杂,这其实与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和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道理是一样的。从下面这两个教学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一文便是我们所说的说明文,篇幅较大内容较为博杂,是实用性的说明文。文章运用大部分篇幅描写天上各种各样的云朵及其辨别的性质,如果一开始我们把握住重点,将文章中主要叙述的几种云抽取出来,如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等名词,安排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看谁先在课文中找出其特征还有出现方式,基本上找完了这些特征,整篇文章大致的内容也就掌握了,这样学生在竞赛中也找到了乐趣,印象会更为深刻。这是复杂文章简单化的教法。
2、使无趣变有趣,使有趣变深刻
通常对于文言文阅读,学生都觉得极无趣又生涩难懂。根本上改变文言文无趣的性质,使之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文本,对掌握阅读技巧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针对阅读教学方法优化探议
1、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积累语感
要学会语文,你必须得“读”,语文说到底是一门语言,我们称为汉语,语感是靠我们日积月累的发声积累下来的,语感好表达能力好的人通常语文成绩都会很高,所以我们提倡要“读”。
2、读写结合中语文素养的提高
阅读要学好,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做到了读写结合,写作自然不在话下。如果说“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那么“写”就是我们理解之后的复述,也就是经常让我们在试卷中回答的那些问题,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写”,“写”的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训练:概括、续写、缩写、扩写、改写还有对于精彩文段的抄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是此意。
3、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1)让轻松为想象“添瓦”,课堂轻松自然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开展想象,让学生在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环境里学会最难以把握的阅读材料。
(2)让美感为想象“增色”,散文和诗歌阅读重在对美的感受和体悟,不同的学生对于美感的感悟和体会能力各不相同,作为老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意象和意境的涵义和美好,让想象变得名正言顺。
(3)让想象在表达中实现,表达能力是我们学好语文的体现,加强与社会的交流更好的表现自己的内在涵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一点是工作中的难点,因为会写的学生还不一定会说,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多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尽量脱离草稿学会打腹稿,定期举行一些简单的成语接龙,词语接龙或者句子接龙的比赛有利于更好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 新课标 阅读教学 高中 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51
Abstrac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to learn English.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to do a classification descrip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is not a small challenge f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Although reading teaching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backward teaching concept, the lack of interesting reading materials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new the teaching concep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ading materials by using a variety of material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ading teaching; high school; optimization teaching
0 引言
阅读是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阅读在英语高考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特别强调了高中阶段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语篇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语感,以及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明确要求学生要具备略读、精读、预测上下文、推理判断、了解细节信息等阅读技能。然而,现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重视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1 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和建议
1.1 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将阅读能力分为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四个级别。从总体上看,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要获得语言知识,也要掌握阅读策略和技能。具体来看,不同级别对阅读能力又有不同的要求。
六级要求学生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能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测文章情节的发展;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七级要求学生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八级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九级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或杂志并从中获取主要信息;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1.2 新课标对阅读的教学建议
新课标(2003)指出,“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互动、交流、反思、顿悟和自省,创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建议把阅读教学过程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读前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目的、熟悉话题、预测内容、激发兴趣等;读中活动包括略读、精读、补全信息、细节查找等;读后活动包括扮演、辩论、改写、续写等。这三个阶段衔接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有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新课标建议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切忌脱离生活,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题材、体裁多样,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时代性。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并非掌控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帮助者和参与者,负责鼓励、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仍受应试的影响,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阅读技能的训练。这部分教师将阅读材料视为讲解语法知识的载体,认为材料中运用到的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才是学习的重点。其教学过程也十分简单:先将完整的文章分割成若干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再翻译课文,最后做练习。在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受到约束,逐渐失去对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2)忽视阅读技能的指导。现在有一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认为学生能看懂文章、能做对题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也正因此,阅读教学通常依靠翻译,即先将文章中的每一句都翻译成中文,再对答案,忽视了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阅读方法获取有效信息,也无法从容面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若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说明文,学生由于缺乏阅读技能方面的训练,仍按部就班地翻译每一句话,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焦虑情绪产生,从而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学生的自信与学习兴趣。
(3)阅读材料内容缺乏时代性。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内容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生活需求、能否如实反映现代生活,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然而,现在学生广泛使用的阅读教材,虽然是新课改后出版的新教材,但发展到现在,有些话题或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没能做到及时更新。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常会因为缺乏时代感和实用感而感到读而无用,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阅读材料来源、体裁单一。目前高中生使用的阅读材料主要来源于教科书和练习题,且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虽然这些阅读材料有很多优点,但是都比较有针对性,是为英语教学和测试而设计的,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不强。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阅读材料,如小说、广告、说明书等,仅靠教科书和试题这些材料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学生阅读量小。高中生因学业压力大,没有充分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绝大多数学生只有上课或做练习题的时候才会接触到英语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由于阅读量不足,阅读技能没能得到足够训练,积累的背景知识也不够,对文章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阅读质量。
3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3.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目前不少教师还习惯用翻译法教阅读,但这种教学法无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也无法实现新课标阅读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清楚地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阅读技能,而非学习语法知识。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需求,教师应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或小组合作学习法,给每位同学布置任务,并帮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使其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3.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包括略读、找读、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中的线索理解作者观点等,由此可见,阅读课实际上是一门技能训练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讲解词汇和语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会用到不同的阅读技能。例如,小说不能以看广告的方式浏览,专业书籍不能以浏览报纸的方式来看。因此为了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文章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材料,帮助其跨越阅读障碍,训练阅读技巧,获取有用信息。
3.3 指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是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提高的,所以除课文和阅读练习题外,学生还需要阅读课外读物。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扩大课外阅读量。但在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应注意所选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认知水平。另外,还要注重阅读材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要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材料,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切实提高阅读技能。面对学习负担重的学生,教师还要选择适合学生理解的材料,如《书虫》系列。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实践,主动扩充自己的课外知识。
3.4 注重阅读材料的质量
阅读材料的质量既包括文章本身的质量,也包括印刷的质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效果。有些阅读材料用词超出学生的水平,篇幅过长,逻辑不够清晰,所讲内容不够有吸引力或印刷不清楚、不够美观,学生都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质量,用词要恰当,篇幅要适中,印刷要清晰,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具有趣味性和时代性。同时还要注意所选取的文章题材和体裁要多样化,这样学生才不会因重复的话题而产生厌烦情绪。
4 总结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阅读材料本身。从教学层面来讲,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利用现代技术为教学提供多方面资源。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注影响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使学生能自主自觉地阅读,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Harmer,J. How to Teach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葛炳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2):94-98.
[3] 李春艳.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2):46-47.
[4] 王秋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05.7(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