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6:05:16
导语:在德育方面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
在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有混凝土施工技术、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和框架柱纵筋搭接技术等。在房屋建筑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把握这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然后加强各个阶段的房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将重点论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和如何控制房屋建筑施工过程质量,从而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
1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我国的房屋建筑中,都非常普遍地运用到了混凝土。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避免房屋漏水等。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不平衡、结构混乱、脆性和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当然一些外界的原因,比如模板变形等,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底板的混凝土要掺入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和UEA膨胀剂,从而补偿收缩的混凝土。如果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水灰比、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将混凝土浇筑段进行合理地划分,对于底板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先用长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然后等混凝土收水沉实,再用木抹子抹平,使得混凝土表面的干缩裂缝闭合。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保持混凝土外部的温度,在底板内需要埋设冷却水管两层,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同时,在板外边,覆盖保温材料和密闭空间,保持混凝土外部的温度。并且对混凝土的温度加强监测,从而保持混凝土的湿度。
此外,为了防止出现现浇框架的根部混凝土出现漏浆现象,要在框架柱接头规格相同的方框,然后从板面起,继续往上浇筑前支横膜,铺一层厚度为25到30毫米、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然后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烂根或者夹渣,使得框架柱密实自然。
1.2 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
梁柱节点施工是指在安装完侧模板和所有的梁板模板之后,再安装整体沉梁和梁板钢筋。在进行梁柱节点施工时,可能会遇到节点的箍筋少放或者箍筋之间的间距太短等问题。所以,在进行梁柱节点施工时,要注意先在焊接柱的节点区进行箍筋,使纵向的短筋形成一个整体的骨架,然后将骨架套入柱纵筋里,再放到楼板的模板面上,最后进行绑扎和穿梁钢筋。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使附加的纵向短筋与箍筋角部保持50毫米的距离,从而防止柱的纵筋和附加的纵向短筋的位置发生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的现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拉开柱节点箍筋之间的间距,保证节点柱箍筋的数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结构较简单的情况,当结构较复杂时,会比较难施工。
1.3 框架柱纵筋搭接施工技术
在异形柱纵筋中,可以用机械进行连接或者采用对接焊技术,这样的话,效果会比较好。然而,有的时候,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采用搭接的方法。在搭接框架柱纵筋时,可能会使得框架柱早纵筋的搭接部位截面积太小,该部位的箍筋没有发生尺寸变化,从而使得框架柱的纵筋不能紧靠箍筋。
对于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地延伸下部的框架柱纵筋搭接的部位末端,使之向外弯折,因此,上部的框架柱纵筋可以通过弯折段和下面的框架柱纵筋的轴线对齐,从而满足框架柱纵筋搭接的要求。
1.4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保护层的厚度既不能够太薄,也不能够太厚。当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太大时,那么就会减小截面的有效高度,使得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下降,导致构件的表面开裂。所以,当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偏大时,可以在偏大的一向的梁端铺上一层钢丝网,从而防止构件的表面出现开裂的情况。在对梁箍筋进行下料时,高度可以减小20到30毫米,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一向框架梁穿过另一向框架梁的面筋时,面筋无法直接地绑扎在箍筋上面。且减小梁箍筋的下料高度还可以消除梁骨架受力不良现象。
2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承包单位往往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不符合规范的建筑施工材料,使得房屋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材料质量,必须在购买进焊条、砖、水泥和钢材等材料时,严格检查厂家的情况,看是否是正规的生产厂家,检查厂家施工材料的检验单和出厂证明。对于砂浆、防水材料和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必须做好配合比设计,然后进行试块检验。对于购买的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和钢筋混凝土的构件,必须进行抽样检查。对于新买的材料和构件等,必须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还有对于加工厂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要查看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明,有时还可以进行抽样调查,从而保证房屋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
2.2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做好了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之后,要做好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受机械、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的综合作用。控制好每一道施工工序,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保证实现施工技术的质量职能。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就要加强对工序中每一个因素的控制,尤其是加强对主导因素的质量控制,这样就可以稳定整道工序。总之,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就是要加强对每一个因素和过程的管理。具体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①施工人员应该遵守房屋建筑的工艺规程,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的具体规范来进行施工,这是保证工序施工质量的前提。②要加强对工序主要因素的控制,及时地检验施工工序的活动效果,避免出现系统性因素变异,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每道工序的投入材料的质量。③要设置施工工序的重要部分的质量控制点,加强对控制点的质量控制,并且加强对施工控制点的有效管理,使得每道工序都处于控制之中,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④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对工序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统计,及时地掌握工序的施工质量动态。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加强各方面的配合和监督。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质量意识贯穿到底,还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和规范来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3 结束语
房屋建筑技术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技术、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和框架柱纵筋搭接技术等,按照要求进行合理地施工,并且注意这些技术的施工要点,防止出现因施工技术不当而出现的质量问题。除了施工技术之外,还要加强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控制建筑的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亚润.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4).
[2] 吴薇. 论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 价值工程, 2011(07).
关键词:整理工艺;丝光;液氨整理;免烫整理;潮交联
中图分类号:TS192.7 文献标志码:B
Practice of Finishing Process of Yarn-dyed Fabric with Cotton and Dryspun Acrylic Fiber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yarn-dyed fabric with cotton/dry-acrylic was tested to optimize the singeing, desizing, mercerizing, liquid ammonia finishing, and easy care finish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speed of singeing process was 90 m/min with flame intensity operating at 10 mbar; it is better to adopt liquid ammonia finishing without mercerizing and moisture crosslinking process; the baking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145 ℃ during resin finishing.
Key words: finishing process; mercerization; liquid ammonia finishing; easy care finishing; moisture crosslinking
腈]有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两大类,目前腈纶纺丝主要采用的是湿法,约占腈纶总产量的90%,干法纺丝只占到10%左右,有“贵族腈纶”之美称,但两者因生产工艺的不同,纤维的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
干法腈纶是在高温氮气中固化形成的,纤维在成形的过程中,当溶剂从纤维表面的蒸发速度高于溶剂自纤维芯层到纤维表面的速度时,干法腈纶截面就由圆形转变为犬骨形。干法腈纶犬骨形截面具有优良的输水性,蓬松性、保暖性好,可赋予织物柔软爽滑的手感、优雅的光泽和良好的染色性能。
本文采用国内目前唯一的干法腈纶生产企业 ―― 齐鲁石化腈纶厂生产的干法腈纶微细旦纤维,同棉混纺后进行纱线染色、织布后的色织布,摸索出一套更易发挥棉与腈纶优良特性的整理工艺。制成的面料不仅具有棉纤维的吸湿、透气,而且兼具腈纶的保暖性,手感非常柔软,是制作高档轻薄衬衣的理想选择。
1 试验材料
面料 1:白绿蓝灰多色棉干法腈纶混纺格子色织面料,经纬纱相同,采用混纺比为50%棉/50%腈纶14.7 tex单纱,面料组织为2/2破斜,经密为472根/10 cm,纬密为315根/10 cm。
面料 2:白红灰多色棉干法腈纶混纺格子色织面料,经纬纱相同,采用混纺比为70%棉/30%腈纶14.7 tex单纱,面料组织为2/2斜纹,经密为472根/10 cm,纬密为315 根/10 cm。
2 各工序试验
2.1 烧毛、退浆工艺
对于棉干法腈纶面料来讲,由于腈纶耐高温性差,若烧毛条件过于剧烈容易引起过烧,使腈纶手感发硬,影响织物手感、强力。因此,棉干法腈纶混纺面料与普通纯棉面料的烧毛工艺有所区别,本文进行了不同烧毛工艺参数对面料品质影响的实验。面料 1、面料 2 试验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对于两种面料,工艺 1 烧毛程度较为剧烈,虽然布面毛羽洁净,织物透气性稍大,但是面料手感较硬,且织物断裂、撕破强力受到一定损伤,工艺 2、工艺 3、工艺 4 面料手感相对柔软,断裂、撕破强力相差不大。各工艺吸水性差别不大,工艺 4 透气性相对最差。综合各个指标,确定适合的烧毛工艺:车速90 m/min,烧毛次数一正一反,火焰强度10 ~ 12 mbar。
为了充分退浆,采用冷堆-酶退浆工艺,面料在烧毛后打卷冷堆 6 h,让退浆酶充分渗透到纤维内部,浆料在退浆剂的作用下充分膨化,并经过80 ~ 90 ℃水洗充分去除面料所含的浆料和蜡质,经检测证明退浆干净。
2.2 丝光、液氨整理工艺
棉织物进行烧碱丝光整理可以改善织物表面光泽、减少布面褶皱、提高尺寸稳定性,而腈纶无明显的结晶区和无定形区,只有不同的侧序度区,因而对热较敏感,耐酸碱性较差。对混纺比为70%棉/30%腈纶面料进行丝光处理试验,发现腈纶有皱感和卷曲感,纤维受损伤(图 1),因此不能采用常规丝光工艺。
对两种面料进行液氨整理,纤维无损伤。面料 1 纬向断裂强力332 N,撕破强力38.8 N;面料 2 纬向断裂强力411 N,撕破强力45.6 N,与退浆后的强力差别不大,吸水性和透气性也基本一致,但液氨整理后的面料手感更加柔软且富有弹性,光泽更加明亮。
2.3 免烫整理工艺
用两种面料做不同焙烘温度的对比试验,两种面料试验结论基本一致。面料 2 焙烘实验的结果见表 2、图 2。
经焙烘后,面料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均有强力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多。145 ℃焙烘,断裂强力下降36%,撕破强力下降51%左右,抗起毛起球性和洗后外观平整度均提高半级,洗后光泽手感均较好,最终焙烘温度定为145 ℃。
2.4 潮交联工艺
因腈纶不耐强酸,棉干法腈纶混纺面料在潮交联整理后纤维轻微损伤,从不同工序的纤维含量检测(表 3)也可看出,丝光、液氨、免烫 3 工序纤维含量偏差不大,潮交联后腈纶含量有所下降,因此不做潮交联整理。
3 结论
【摘要】 [目的]研究孕期健康教育知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正常产妇的产后调查,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孕期接受的知识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产妇接受孕期知识比较(P
【关键词】 课程设计;健康教育;分娩方式
近年国内剖宫产率持续增高,引起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各家医院开展孕期健康教育,陪产分娩等服务。我们医院在开展以助产士管理为主导的“正常产房”[1]中,对孕期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安排,经过实践,发现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对产妇分娩方式会产生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3月至8月在我院分娩,年龄21岁至34岁,孕37~41周,孕期无异常产科情况和内外科合并症的正常初产妇409人,按随机的原则填写调查表,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组236人,其中正常产房分娩120人,普通产房分娩116人,年龄21至34岁,平均(25.5±2.45)岁,孕37至41周。剖宫分娩组172人,年龄22~34岁,平均(26.3±3.25)岁,孕37至41周。两组资料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调查表设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共15个。内容涉及一般资料: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的内容、没有参加的原因、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等等。
1.3 统计方法
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
1.4 观察指标
(1)两组分娩方式分别在有或无孕期知识的产妇中的差异性。“无孕期知识”指产妇在孕期没有经过“日常知识”、“孕期营养”、“正常产房”三项课程的教育,“有孕期知识”指产妇在孕期均经过上述三项课程的教育。(2)两组分娩方式分别在有或无分娩知识的产妇中的差异性。“无分娩知识”指产妇在孕期没有经过“分娩减痛”、“拉玛择呼吸法”、“姿势待产”三项课程的教育,“有分娩知识”指产妇在孕期均经过上述三项课程的教育。(3)社会因素剖宫产与孕期知识的关系。(4)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排序。
2 结果
(1)两组教育内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见表1。(2)社会因素剖宫产与孕期知识的关系见表2。(3)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排序依次为:婴儿安全、医生推荐、担心难产、怕痛、朋友推荐、保持体形、父母支持、选择日期和担心性生活。 表1 两组教育内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略)表2 社会因素剖宫产与孕期知识的关系(略)
3 讨论
目前,国内剖宫产率持续增高,其原因:(1)产科监测、干扰技术广泛应用,如连续胎心监护,B超等增加了胎儿窘迫、脐带绕颈诊断率,早期发现剖宫产指征。(2)产科医生规避阴道分娩的风险和产科纠纷,放宽剖宫产医学指征。(3)认知误区,产妇认为剖宫产安全,孩子聪明;怕影响产后性生活;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怕疼痛,怕难产。(4)文化误区,迷信生辰八字等等[23]。其中认知和文化的误区,需要通过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对怀孕身体在孕期、分娩、产后的变化以及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状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正确的认知,能帮助孕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为分娩做好心理的、知识的、行为的准备。早期确立“意向的分娩方式”,即形成目标,孕妇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知识需求增加,健康教育产生成效。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只有建立在自愿、客观的科学评估上,才能形成不易改变的“意向分娩方式”。孕期建立“意向的分娩方式”后,孕妇受教育的主动性增加,使孕期健康教育更有效。接受过孕期和分娩知识教育的产妇更愿意选择自然分娩方式,从而有效降低社会原因的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Cheung NF,Mander R,Wang X,et al.Chinese midwives’views on a proposed midwifeled normal birth unit.Midwifery,2008.
护理工作是一种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的综合性工作,护士每天要接触许多病人及化学药物,不可避免的受各种有害的理化因素、生物因子的侵害。同时,护理工作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每天不停地穿梭于病房之间,为病人治疗、护理,使得她们的心理、精神、体力都在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护士成为高危群体。护士的职业危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职业危险因素提出防护对策如下。
1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接触感染:护士每天护理着不同病种的病人,直接接触他们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这些体液带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如HIV病毒、乙肝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可直接污染护士的皮肤及黏膜,造成感染。
1.2环境污染: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致病菌在空气中的含量大大超过一般空气中的数量,如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护士每日工作在这样的场所,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1.3化学物理危害:护士每日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化疗药物、放射线等,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易发感染,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皮炎等。另外,工作中的锐利器械如刀、剪、针头、玻璃器皿等易误伤皮肤,造成感染。
1.4精神及心理压力:护理工作要求护士精神高度集中,每项护理工作都要认真细致,任何细小的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遇有急危重病人更加明显。另外,由于护士缺编,使护理工作量相对加大,从事护理工作的几乎都是女性,她们既要为自己的事业付出辛勤的劳动,又要为家庭承担繁重的义务,身心疲惫,加之住房条件、晋升等,增加了护士的后顾之忧,不少人是带着情绪工作。
1.5体力消耗:由于社会因素所致,护士严重缺编,护士在超负荷工作。她们每日穿梭于各病房之间,为病人进行着各种治疗及护理,走路多,站立时间长,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两臂、腰、膝等部位要承受重体力劳动(如为昏迷、瘫痪病人翻身,搬动病人等)。因此,每日消耗大量体力,易使肌肉产生紧张和疲劳,造成肌肉、肌腱劳损,尤其是脊背的损伤,导致腰痛、腿痛[1]。据统计,从事护理工作20年以上的护士85%以上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1.6护理工作要求每日三班倒,加之工作中常遇到抢救病人而推迟下班时间或连续工作,生活无规律,生物钟被打乱,同时给家庭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家庭有一种愧疚感,长期的饮食不规律,易导致胃病发生。
1.7心理伤害:由于世俗观念的影响,不论在医院内部还是在社会中,都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偏见,一些人认为,只有医生才有回春之术,“护士”只是打针、送药、跑跑腿,无专业特长,工作低人一等。这些错误的观念,极大地挫伤了护士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易造成心理伤害。
2防护措施
2.1自身防护: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与病人接触时,要衣帽整齐,戴口罩,对可疑有传染的病人,要做好隔离措施,如戴手套,穿隔离衣,定期消毒等,护士有皮肤破损时,特别是双手,禁止接触病人体液,对接触病人体液的物品,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灭菌、销毁,避免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
2.2环境防护:注意病区通风,加强空气净化,保持病区恒定的温度与湿度,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l~2次,每周乳酸熏蒸1次,对疑有传染病的病人进行隔离,病人出院后,彻底消毒,每月监测空气1次,根据监测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做出相应处理。
2.3有害化学因素的防护:使用化学消毒剂及化疗药物时,要戴手套,尽量把操作集中在一起,减少反复接触机会。护士在孕期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制品,必要时适当调配工作。
2.4锐利器械的防护:各种操作要规范,对易损伤皮肤的锐利器械,放置位置要固定,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2.5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护士长根据工作需要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分配各班工作量,减少无效劳动,使工作既有连续性,又能保证护士的休息与睡眠,缓解紧张及疲劳,最大发挥工作效能。另外,在护士操作过程中,要将人体力学的理论应用于临床,根据情况自我调整姿势,尽量减少不当造成的局部肌肉紧张及血液循环不畅。
2.6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根据不同护士的工作能力合理调配工作,使每位护士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各病区要建立医务人员洗浴间,医院定期组织健康体格检查,补充临床护士缺编情况。提高护士生活待遇,丰富业余生活,积极开展庆祝“5.12”活动,医院在分配住房、晋升职称、奖金分配等方面,适当给予优惠政策,减轻护士后顾之忧,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稳定护理队伍。
2.7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护士的在职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护士自学成才,通过学习、培训,使护理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 志,2000,35(5):290.
【关键词】 雨水 沥青面层 侵渗 预防措施
雨水通过沥青面层空隙或缝隙,或者由分隔带或路肩渗入到路面结构内,若不能够及时予以排除,就会浸湿各结构层材料甚至路基土,使其强度下降,承载力降低,变形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更为严重的是,进入路面结构层之间的空隙中的水分,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成为高孔隙水压力和高流速的水流,冲刷层面材料并产生唧泥现象,促使沥青面层出现剥落、松散等病害,从而使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迅速变坏。因此,如何有效防止雨水向沥青路面内侵渗,及时排除有可能渗入的水分,已成为高等级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根据近年来的经验教训,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下述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 沥青面层各层次尽量采用空隙率小的沥青混合料
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所用矿料的各种料径颗粒级配连续、相互嵌挤严密,压实后空隙率小。尤其是I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压窦后空隙率很小,一般在5%以下,密水性好,可有效阻止雨水侵渗。现行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中均明确规定,在沥青两层中应至少有l层是I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
另外,为改善路而的抗滑和抗辙槽等性能,近年来在我国成功应用的抗滑表层和多碎石沥青面层,在空隙率较小的情况下,同样具有较好的密水性。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表面层,作为一种理想的面层结构,空隙率仅为2%一4%,不仅抗滑、抗辙槽,而且具有密水性能好、减少开裂的优点,发展潜能远大。
2 沥青面层采用优质沥青材料和矿料
(1)选用优质沥青材料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应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优质沥青,以及经过试验论证、行之有效的改性沥青。其他道路的沥青面层,可采用符合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或改性沥青。
(2)选用优质矿料
矿料质量的好坏,对保证沥青面层的使用品质和性能同样至关重要。矿料的各项质量技术要求,在现行的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着详尽的规定,应严格遵照执行。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应尽可能提高矿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水稳性。建议沥青路面表面层为5级,其他4级。当使用属于酸性岩石的矿料时,应采取有效的抗剥离措施。
3 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匀质性
要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匀质性,应严格施工质量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措施。从基层准备、材料使用、配合比设计,到混凝土拌制、运输、摊铺,直至最终碾压成型,沥青混凝土的各个施工阶段和环节,都应严格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采取强而有力、切实有效的技术保汪措施。尤其要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摊铺、碾压及接缝处理等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级配组成和沥青含量,克服离析现象,并注意处理好每一道接缝。
4 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控制标准
碾压是沥青而层施工的最后关键工序。碾压不充分,会使沥青混凝土而层的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偏大,导致雨水入渗。因此,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应进行充分压实,尽量减小压实后的剩余空隙率,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对这一指标进行跟踪检测。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标准应适当提高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控制标准,尤其是表面层的压实度控制标准,以使沥青面层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更充分压实,尽量减小剩余空隙率。建议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控制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百分点,表面层提高两个百分点。这就是说,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表丽层98%,其他各层97%;L苴他公路,表面层97%,其他各层96%。
(2)沥青而层施工,建议增设现场压实后剩余空隙率检测指标
关于这一指标的控制标准,建议按照所采用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中空隙率的规定高限值来控制表面层;规定高限值基础上放宽一个百分点来控制其他各层。如沥青面层为I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时,其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中空隙率的规定高限值为6%,则沥青混凝土现场压实后剩余空隙率的控制标准为:表而层不超过6%,其他各层不超过7%。
5 设置下封层,阻止雨水下渗破坏基层
下封层可有效阻止水分向基层及其以下侵渗。笔者建议,对于高等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尽量考虑设置下封层,改变以往那种靠浇洒透层沥青兼起防水作用的不正确的做法。由于这类路面一般情况下采用半刚性材料稳定碎石基层,基层顶面往往存积粉尘,很难清扫干净而完全露出碎石。透层沥青可以渗人碎石问隙,但在粉尘上无法牢阎粘结,施工车辆行驳时会出现起皮和卷带,致使透层不完整,起不到防水作用。
下封层可采用拌和法或层铺法施T的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也可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
6 防治半刚性基层裂缝及其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
要控制减少半刚性基层裂缝,不仅应从设计上合理确定路面各结构层的类型和厚度,满足路基路面的承载力和安全稳定性要求,而且应着重基层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要从选材、组成设计,到拌和、运输、铺筑,直至碾压和养生,针对各个施工阶段和环节中影响开裂的相关因素,制订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后,易辐射到沥青面层,引起反射裂缝。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加铺路面防裂层,可有效防治这一现象。由于路面防裂层的应变系数较大,可以吸收和消化半刚性基层的上传应力和应变,从而避免或减少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
7合理设置中央分隔带和路肩的防、排水设施
在中央分隔带或路肩范围内铺设不透水或低透水性的防渗层,以达到防水阻渗、保护路面结构的目的。防渗层的设置,应与中央分隔带或路肩排水结合起来,统一考虑。防渗层可以采用表层铺面型式,也可采用下卧埋置的下封式或侧封式,还可采用它们的组合型式。防渗层可选用沥青处治混合料或土工合成材料,水泥混凝土,浆砌混凝土预制块或石材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设置的防渗层或镶边路缘石与沥青路而边缘相接时,接缝应填充密实,衔接紧密,以防雨水侵渗进入路面结构内部。
路而水通过路面横坡向下侧的中央分隔带或路肩排流,再由中央分隔带或路肩排水设施予以排除。
8 及时修复沥青路面局部破损,有效处治各种病害
关键词:楼面裂缝;弥补处理;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从施工的角度,阐述楼面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m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lm左右。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较难解决的问题。其原因为:
(1)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
(2)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
(3)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
(4)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上述四种原因中,后二种原因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Ф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第3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1、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2、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3、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跟踪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4、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3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经验,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Ф6―Ф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3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Ф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d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d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水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h)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h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h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d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3、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m2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mm )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4、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建议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关键词:装饰天花工程、石膏板裂缝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石膏板接缝开裂的主要原因
1、石膏板体积稳定的特性目前市场使用的普通装修材料一般都怕水,都存在湿胀干缩的现象,但石膏板却可以说是建筑装修各类板材中性能较好的材料。石膏板在加工定型过程中,在燃烧与研磨好的半水石膏中添加水,再次形成二水石膏结构。它从石膏浆中分离出呈针毡状结晶体,在干燥过程中,形成了微孔,使石膏板具有“石膏呼吸”特性,即在空气湿度变化时,可以吸收湿气,也能迅速地再散发出去。
2、纸面石膏板的强度对变形的影响纸面石膏板的构造是以石膏芯子与护面纸牢固地粘合在一起的板材,护面纸起到承受拉力和加固作用,护面纸层对板材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粘贴不牢的板材是不能使用的。面纸纵横二向纤维的强度与弹性不一,纵向比横向大些,纵向的抗弯和抗变形能力也强些。
纸面石膏板具有较强的抗湿性,纸面层可延长板吸入水的时间,但并不能阻止吸水。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对于较长时间或连续受潮浸湿,纸面石膏扳的强度会降低。因此,潮湿的板材决不能施工安装。但受潮的板材经通风干燥后,其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仍可得以恢复。
高温对纸面石膏板的强度有一定影响。当石膏的环境温度达到42℃时,凝固的石膏会开始改变结晶结构,使强度受损,所以纸面石膏板不能与加热器等直接连接。
3、轻钢龙骨骨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影响骨架的合理设计、采用合格的材料和零件、严格把握施工质量,是确保纸面石膏板面层不变形、不开列的重要保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疏忽都会导致变形和开裂。例如纸面石膏板与龙骨之间的固定,若不按顺序或固定不牢固,使板产生内力,板缝处受剪,便引起变形和裂缝;轻钢龙骨的刚度和直线度不够,间距不当,必会产生变形开裂。
4、嵌缝工艺是接缝处理成败的直接因素建筑隔墙和吊顶处于多种受力状态,因此,纸面石膏板的纵横接缝处相应受到各种应力的影响,这就要求板之间应适当留缝,嵌缝材料自身有足够的强度和粘结力,还要有合理的接缝施工工艺和较高的操作技能,以抵衡拉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5、不按顺序、不文明施工的影响常见当嵌缝工序完成后,甚至墙纸涂料贴刷完毕后,墙内吊顶上的水、电、风等安装作业尚未完成,安装人员踩在龙骨架上或把己固定的板橇动,都会造成接缝开裂,甚至使板面变形。
二、避免变形和裂缝的设计要点
1、合理选用轻钢龙骨及配件隔墙的骨架用轻钢龙骨构成,其强度、刚度、平整度是衡量骨架质量的指标。如果龙骨直线度不好,将使骨架不平整,那么石膏板安装在龙骨上后,就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在释放的过程中必然导致板接缝处开裂。所以,设计在选定主次龙骨规格的同时,应根据国家标准,在图纸上对其刚度和直线度提出要求。不要忽视主次龙骨的吊挂件、连接件和接长件,应选择可靠的规格产品。保证安装好的骨架处于无应力状态,有效地避免石膏板接缝的开裂。
2、纸面石膏板的选择纸面石膏板有普通型、防水型和防火型三种,设计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地区和施工季节选择。隔墙一般采用12厚,吊顶龙骨间距与石膏板厚度有关系,吊顶采用12厚,如采用9.5厚,龙骨间距应缩小。对防潮性能有高要求时,如在板面作喷涂等,应在板面增做防水层,可刮一层耐水腻子或刷无色防水剂。纸面石膏板是隔墙的覆面材料,是靠高强自攻螺钉与轻钢龙骨紧密地固定在一起的,如果石膏板和龙骨之间不能牢固地固定,当有外力作用时,石膏板接缝处会产生剪切力,导致板接缝开裂,因此石膏板的强度和边部成形的好坏是很重要的因素。
3、嵌缝材料嵌缝材料包括接缝带和嵌缝腻子。接缝带有良好的自粘结能力和强度,在板接缝处起加强筋的作用。嵌缝腻子不但要有很好的强度、粘结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好的施工性能。如果达不到以上要求,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缝。
三、避免变形和裂缝的施工要点
1、施工环境施工时不得将石膏板堆放在潮湿不通风的地方。相关湿作业未完成前,避免安装纸面石膏板。
2、安装轻钢龙骨架施工时必须严格按图和规范施工,不得随意加大龙骨、吊筋的间距。安装好的骨架一定要处于无应力状态(自重影响除外),施工完后,必须进行中间验收,对查出的问题认真落实并整改后才能进行安装纸面石膏板的工序。吊顶安装时,必须按规定起拱,同时避免吊点受力不均现象。覆面龙骨底边必须处于同一平面,决不能用底面挠曲的材料。需要接长龙骨时,插接部位不能安排在一条直线位置上,要合理错位。对隔墙的接点也同样要求。
3、安装纸面石膏板
(1)铺设方向,横向与纵向固定纸面石膏板的强度性能与变形是依方向而定的,板纵向的各项性能要比横向优越,因此吊顶时不允许将石膏板的纵向与覆面龙骨平行,应与龙骨垂直,这是防止变形和接缝开裂的重要措施。但在安装隔墙板时应纵向铺设,因板纵向长度与层高相同或接近,并与竖向龙骨固定具有优点,另外纵向铺设的接缝有利于提高防火能力。
(2)板安装和连接固定纸面石膏板必须在无应力状态下进行安装,要防止强行就位。安装墙面和吊顶板时用木支撑临时支撑,并使板与骨架压紧,待螺钉固定完才可撤销支撑。板与轻钢龙骨的连接采用高强自攻螺钉固定,不能先钻孔后固定,要采用自攻枪垂直地一次打入紧固,螺钉头表面埋入石膏板纸面约0.5mm。
(3)纸面石膏板接口处理板接口处需装横撑龙骨,不允许接口处板“悬空”。墙面尽可能选择板长与房间高度相同的规格。如不能避免横向接缝,应错位设缝,隔墙的板横向接缝位置应错开,不能落在同一根龙骨上。吊顶横向接缝同样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4)接缝处理纸面石膏板的接缝需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处理,接缝处理得好,能使整个结构成为一体,板缝不明显。
(5)板边处理面纸包封的板纵向边是无需处理的,切割的板边应在嵌缝前做如下处理:在板安装之前,将正面纸板边上口轻轻倒角,在板固定后再用小刀将倒角连的面纸层挑开,并小心把挑开的面纸撕去,但石膏芯子不能外露。
(6)嵌缝工序建筑隔墙和吊顶处于多种应力状态,因此纸面石膏板的纵横接缝处相应受到各种应力的影响,这就要求板之间应适当留缝,嵌缝材料自身有足够的强度和粘结力,还要有合理的接缝施工工艺和较高的操作技能,以抵衡拉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每种嵌缝腻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工艺,了解和掌握嵌缝腻子的使用方法是正确进行嵌缝处理的前提。所有接缝处理工序尽量迟一点进行,让其他工序都完成后再实施。
综上所述,只要做到设计合理、原材料合格、施工符合规范,就完全可以避免石膏板接缝处开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妊娠 尖锐湿疣 剖宫产
尖锐湿疣(CA)为重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是由人瘤病毒(HPV)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发生于青壮年,20 25岁为发病高峰[1]。
CA发生在孕期因孕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激素有利于疣体迅速生长,治疗上多较为困难,且经阴道分娩,新生儿有感染CA的危险。我们采用洁尔阴或肤阴洁不间断坐浴治疗,孕足月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视疣体大小再作相应处理。现将11例孕期CA患者治疗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7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11例患CA孕妇,年龄18 27岁,平均23岁,早期妊娠1例;中期妊娠7例;晚期妊娠3例。
1.2 症状与体征 多因外阴瘙痒、分泌物量多、发黄、外阴肿物、疼痛就诊,检查发现在大小、、尿道口、阴道口、肛周、阴道、宫颈一处或多处有菜花状赘生物,大小不等,多发,质脆、易出血。有7例疣体在外阴和肛周,余4例累及到阴道和(或)宫颈,局部有恶臭味。
1.3 病理检查 11例孕期CA患者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CA,并对宫颈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有5例见淋球菌生长;11例CA孕妇其中有8例患者的配偶患CA或曾有CA病史。
1.4 治疗方法 无论孕早、中、晚期孕妇,孕期除局部予洁尔阴或肤阴洁坐浴外,不予其他治疗。具体方法:洁尔阴或肤阴洁原液30 ml加温开水300 ml坐浴20 min,每晚1次,局部分泌物多有异味者用肤阴洁湿巾湿敷,6 h/次,对其中5例同时患有淋病的孕妇以头孢三嗪1 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半个月后再次培养均未发现淋球菌。治疗期间半个月随访1次观察疣体变化情况,孕足月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半个月继续坐浴治疗,产后6周随访见3例患者疣体自行脱落,余8例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给予冷冻或微波治疗,术后肌注干扰素100万U隔日1次,连用2 3周。疣体较小者用0.5%鬼臼毒素或5%的氟尿嘧啶涂抹,每日2次,隔日应用,共2 4周。治疗期间不哺乳。
2 结 果
11例孕期CA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疣体消失,随访0.5 3年,均未复发,所生子女发育正常,均未发现有CA。
3 讨 论
外阴尖锐湿疣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有局部用药、冷冻、激光、微波、电离子、手术切除及免疫治疗等。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细胞免疫中的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比值降低,外阴尖锐湿疣发生率增加,疣体生长迅速,治疗有一定难度,因致畸药物禁止使用,故对于孕期外阴尖锐湿疣的治疗仍采用激光、冷冻[2-3] 。但孕期患者生殖器官高度充血、水肿,治疗过程中出血较多,有发生流产的危险。生殖道疣属于良性病变,而且在妊娠末期或分娩后有缩小和自然消退倾向,孕期可不予治疗[1] 。我们观察到的这11例孕期尖锐湿疣患者产前、产后疣体的变化情况支持了上述观点。
生殖道人瘤病毒感染好发于生育年龄,孕妇HPV感染率高于非孕妇,可能存在母婴传播,但生殖道尖锐湿疣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对生殖道巨大尖锐湿疣或多发性尖锐湿疣选择剖宫产分娩,可减少经阴道分娩引起母婴间HPV传播的机会[4-5]。再者,一旦患有尖锐湿疣,孕妇唯恐经阴道分娩传染给自己的胎儿,也多坚决要求剖宫产分娩。故我们采取较保守的方法对孕期尖锐湿疣患者孕足月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结果未发现一例子女传染上尖锐湿疣,术后再予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张 炜. 女性尖锐湿疣[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88,4(3): 126-128.
[2] 郑 英. 外阴尖锐湿疣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3):131-132.
[3] 周慕先,肖伟平. 应用激光治疗妊娠期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 45.
【关键词】屋面防水工程;卷材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近年来,众多的屋面防水工程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业主满意度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屋盖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人民生产活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目前市场上推广了许多新型屋面防水材料,但是传统的卷材防水仍然占有很大的使用比例,本文对如何对屋面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剖析。
1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1.1 技术准备
1.1.1 图纸审核控制要点
屋面工程施工前,应组织有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了解屋面防水设计的内容,审核包括防水等级和设防等防水相关要求,是否与屋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相冲突。对设计中出现的遗漏、差错或不明确的内容,要以书面形式向设计院提出,并要求书面回复。
1.1.2 施工方案控制要点
施工单位应编制完善的屋面卷材防水施工方案,内容包括不同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对重点和关键部位应有可行的防水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有防渗漏质量通病的措施和应急预案等。业主、监理审查意见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按要求修改和调整屋面卷材防水专项施工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修改后重新上报方案。
1.2 人员准备
人员准备主要体现在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上,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专业防水队伍和持有上岗证的防水工人施工,不得由没有资质等级的单位承包,严禁无上岗证的防水工人进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在确定施工队伍前业主、监理、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进行认真考察、严格审查,主要审查其资质、业绩、主要作业人员的上岗证持证情况。
1.3 现场准备
1.3.1 材料质量的控制
防水材料进场前,监理、施工单位材料人员要认真审查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并记录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确保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产品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使用证书,认证资料齐全。防水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取样复检,在监理单位见证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取样员在现场抽样,共同送到具有国家认可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经复试合格,提交复试报告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合格材料一经发现即刻全部退场。
1.3.2 防水卷材施工程序的控制
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质量的三检制度,做好施工记录向监理单位报验,监理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做好每步工序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
卷材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层处理砂浆找平层喷涂界面处理剂节点增强处理放线定位试铺铺贴卷材收口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保护层施工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施工环境要求
为保证施工操作及卷材铺贴的质量,高聚物改性沥青及高分子防水卷材不宜在负温下施工,冷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和热风焊接法铺贴卷材可在-1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施工,这种卷材耐低温,在负温下不易被冻坏。雨、雪、霜、雾,或大气湿度过大,以及大风天气不宜露天作业,否则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2 屋面找平层的要求
找平层是铺贴卷材防水层的基层,要坚实,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起皮现象,当用2米长的直尺检查时,直尺与找平层表面的空隙不得超过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每米长度内不得超过一处。找平层相邻表面构成的转角处,要做成圆弧或钝角。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2.3 基层处理剂的要求
为了加强防水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保证整体性,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在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常用的基层处理剂有冷底子油及与各种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和合成高分子卷材配套的底胶(基层处理剂),选用时与卷材的材质相容,以免卷材受到腐蚀或不相容粘结不良脱离。
冷底子油、基层处理剂喷、涂前要确保找平层干燥、清扫干净,然后用毛刷对屋面的节点、周边、拐角等部位先行处理,而后才能大面积喷、刷。喷、刷要薄而均匀,不能够漏白或过厚起皮。冷底子油在铺贴前1~2天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干燥后才可铺贴卷材。
2.4 卷材铺贴的要求
2.4.1 卷材的铺贴方向
卷材铺贴方向主要是针对沥青防水卷材规定的(考虑到沥青软化点较低,防水层较厚,屋面坡度较大时须垂直屋脊方向铺贴,以免发生流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耐温性好,厚度较薄,不存在流淌问题,故对铺贴方向不予限制。),结合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有振动来确定。
2.4.2 铺贴卷材的顺序
防水层施工时,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减少搭接。
铺贴多跨和有高低跨的屋面时,按先低后高、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
2.4.3 卷材搭接方法及宽度
铺贴卷材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接缝要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要顺水流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要顺当地主导风向搭接。叠层铺设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要采用交叉接法搭接,搭接缝要错开;接缝要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要留在沟底。
坡度超过25%的拱型屋面和天窗下的坡面上,尽量避免短边搭接,必须短边搭接时,在搭接处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2.5 防水卷材细部做法要求
泛水与屋面相交处基层做成钝角(>135°)或圆弧(R=50~100mm),防水层向垂直面的上卷高度不小于250mm,常为300mm;卷材的收口要严实,卷材搭接部位以溢出热融的改性沥青为度,并随即刮封接口,以防收口处渗水。
2.6 对屋面防水卷材保护的要求
防水卷材铺贴完成之后,必须做好保护,以免影响防水效果。在防水层面上铺300mm×300mm膨胀珍珠岩隔热块,再在其上面加设一层3c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该层内布钢丝网,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平方米,保护层设分格缝,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缝内用密封材料填充,更好地保护防水层。
2.7 重点节点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防水施工前屋面混凝土含水量不要过大(是将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表面要清理干净,清除表面浮尘和浮渣,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找平层表面要压实、平整,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要做成圆弧形;找平层要预留分割缝,并嵌填柔性防水材料。基层处理剂要喷涂均匀;卷材铺贴要按“先低后高、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要做好节点和排水比较集中部位防水处理。严格控制细部构造防水做法:山墙女儿墙、泛水部位、落水口、檐沟、屋面天沟、穿过屋面管道、变形缝等处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部位,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卷材防水附加层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