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3 10:40:23
导语:在毕业设计实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些年来,教育部多次指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办技能型应用本科。这意味着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将会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是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要建立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这将吸引一大批优秀的酒店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而伴随着中国酒店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企业也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作为选拔、留用优秀人才,提升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状况
目前,大多数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已与各类型酒店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期通过实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和职业竞争力。但当前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酒店需求脱节。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现象依然存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课程、教材革新速度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速度。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领域,该类教师尽管在学历上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却缺乏酒店行业一线的从业经验,对用人单位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以及经营模式不太了解,所以无法在教学期间将专业知识和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对接,无法有效指导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酒店筛选人才手段单一、缺乏毕业生培养机制
酒店筛选人才手段单一。酒店行业招聘人员时,缺乏有效的人才筛选机制,通常存在两个方面的极端:一是酒店行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盲目提高学历要求,对于专科毕业生就能够胜任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毕业生来完成;二是对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工作内容等实际条件要求过高,导致既有大专学历又有一定酒店实习经验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达不到实际硬性要求,使人才资源被严重浪费。缺乏毕业生培养机制。一些酒店把毕业生当应急劳动力,“哪里需要放哪里”,没有培养学生的系统的实习项目,导致一些学生实习就业不久之后就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这些情况与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大相径庭,直接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
(三)学生能力与就业期望不匹配
学生能力欠缺。高职院校宽泛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们无所适从,学习比较迷茫,抓不住重点,最终导致学生在毕业时专业能力不强;同时,当前普遍采用的“自由式”实习模式,这使得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分布广泛、监管力度不够、实习效果参差不齐,且学生专业素质与经验达不到酒店要求的水平。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就业环境、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出现供需不对称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就业和酒店行业长远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本课题通过对河南省内20余所高职院校与酒店用人单位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毕业生自身发展以及酒店行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完善的设施设备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类技能型人才;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差异,结合校企双方优势,开展产学研,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设备优势,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调动酒店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达到学校与行业、酒店与毕业生共同发展、共赢的目的,从而建成设备完善、服务教学、实训项目合理和成效显著的实习就业基地。
(一)建立合理的实习管理机制和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
加强和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要经过充分调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日常实践教学要严格按照实习项目和行业标准展开,确保实习项目与行业岗位相吻合、与行业技能相匹配。注重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校企融合,建立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机制,及时跟踪毕业生的实习,发现问题,校企双方指导教师联合解决,定期评价学生实习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考核,通过企业部门评价、宾客评价、实习案例提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强化学生的实习目标,提升其实习认知,增强其实习效果。鼓励和组织专业教师进入酒店挂职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高职教师虽也多次开展企业实践,但多数都是“走过场”,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视的提高,在政府政策、经费的有利支持下,各个职业院校应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为教师的挂职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职称评审层面,将专业实践作为职称评聘的基础条件,采取一票否决制,要求教师到酒店进行实践;从薪酬待遇层面,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奖励力度,增加课时津贴,激发专业教师去企业酒店挂职的积极性;从个人发展层面,建立完善的教师挂职锻炼监管和考评体系,强化挂职实践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成就感,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酒店实习基地,调动酒店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酒店实际人才需求和酒店管理机制,选择适合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在选择实习酒店时,实力雄厚的国际、国内连号酒店是重点考虑对象,但也要注意新开业酒店与开业时间久的酒店的选点布局,使学生一方面能够获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和技能。充分调动酒店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应基于新时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理念,发挥酒店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和积极性,邀请酒店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来;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用人选人的优先权,必要时,将某个集团酒店的管理模式、操作规范贯穿到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度、技能熟练度和就业适应能力。
(三)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快速实现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全面提升其对酒店的认知。高职院校应安排并配合酒店对毕业生进行实习前的培训,让毕业生对酒店的总体情况、岗位分布、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初步适应阶段、熟悉流程阶段和结束阶段,对学生自身心态的变化进行及时了解,站在毕业生的角度耐心、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圆满地解决问题。引导毕业生快速实现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6~12个月不等,这一过程从毕业生到员工、从学校到酒店、从学习到工作,因为身份、环境、从事工作不一样,所以学生的适应性也千差万别,实习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和酒店要在学校教育和实习初期快速帮助学生进行实习适应,使其改掉懒散的生活习惯,快速进入有序、高效的工作状态,形成主动服务、敢于承担的工作热情,完成心理和角色的转变。
(四)协调处理好学校、酒店以及毕业生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应做好充分的实习动员,与毕业生家长沟通,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一方面,在实习前,高职院校在学校教育中要增强对学生的吃苦教育,同时,要通过专业见习和认知实习让学生对酒店行业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了解从事酒店行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毕业生父母的沟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毕业生父母参观合作酒店,让学生父母正确认识酒店的工作性质,使其积极正面引导和鼓励学生,配合学校的毕业实习工作安排。酒店应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完善毕业生管理机制、提供明确的职位晋升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酒店应该针对毕业生的特点,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自豪感,培养其对酒店的归属感。近几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更加看重酒店工作的人际环境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酒店想要留住毕业生,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毕业生看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必要时采取轮岗制度,让学生有更多提升和发展的可能。同时,各部门也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毕业生自愿留下来。毕业生要做好工作的准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端正态度,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做好在酒店工作的心理准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自身岗位,提高自身能力,进而实现职业价值,获得成就感。
三、结语
关键词:毕业设计;;日志管理、模板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33-03
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四年最重要的实践环节[1],也是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其过程管理至关重要。一般从选题到答辩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其间需要保留大量的文件,比如课题申报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等,以便于管理者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监督[2]。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使得各项工作的进行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存在学生与指导老师间沟通不畅,效率低准确性差等缺点。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监控管理的毕业设计系统势在必行,也是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实现毕业设计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必然趋势,最终有利于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
1 系统需求分析
1.1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毕业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模拟真实的毕业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整个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从学校公告的、题目的选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个人进度的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与上传等都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完成,不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只要有网络,学生就能和导师之间快捷的交流,方便导师对学生的进度进行管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本文提出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五大模块,分别分为选题管理、开题报告管理、工作日志管理、答辩管理、系统管理。其中选题管理又分为教师申报课题,管理员审核课题,学生选择课题;开题报告管理包括学生撰写提交开题报告,教师审核开题报告;工作日志管理又分为学生疑难问题或工作进度,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复,以及对日志内容的打印;答辩管理包括学生申请答辩地点,答辩分组信息的公布,答辩的评分;系统管理包括资料的上传,用户的管理,用户个人信息管理等。
1.2日志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以及方便教师对学生进度的掌控,本系统在功能设计时提出了日志管理模块,通过该模板学生可以将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到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教师可以查看工作日志,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复,以及对日志内容的打印。日志管理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 数据库设计
毕业设计系统相关实体对象有:学生、教师,课题信息,公告信息,日志信息,任务书表,开题报信息等。如图3所示是日志管理模块的E-R图。
在充分考虑了数据冗余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了设计,日志管理模块的表结构如表1所示。
3 系统实现
本文以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实现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3.1工作日志的与显示功能的实现
工作日志的是将用户填写的日志信息添加到系统库中,该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中提供的各种操作数据库的方法,中提供了SqlConnection,SqlCommand,SqlDataAdapter,SqlDataReader,DataSet等对象用于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首先,利用Sql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从页面中读取填写的日志信息,并用SqlCommand对象构建插入数据库的Sql语句,实现将日志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
日志的显示主要是从数据库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固定的样式呈现在页面上。该文利用Repeater控件实现日志内容的显示。Repeater控件是一个根据模板定义样式循环显示数据的控件,它以没有预定义外观的方式显示数据源的内容,即没有内置的布局和样式,必须在控件所应用的模板内显式声明所有的HTML布局、格式设置和样式标记,用来实现界面的可视化。当网页执行时,Repeater服务器控件会循环处理数据源的所有数据记录,并将每一笔数据呈现到一个“项”或“交替项”。在实现工作日志信息的显示时,对于动态内容,使用从数据库中相应的表中读取对应字段的值。
3.2工作日志回复功能的实现
该功能是针对某条工作日志进行回复,关键问题是要获得相应日志的ID,日志的ID在显示日志信息时,可以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应的日志ID,将其绑定到Repeater上,并在页面中隐藏。当要对某条工作日志进行回复时便可读取相应日志的ID,根据日志ID,将相应的回复内容插入到数据库中。
3.3工作日志打印功能的实现
根据学校对毕业设计材料的规范化要求,打印的工作日志有严格的格式限定,包括页眉的字体、大小,标题的字体、大小,正文的字体、大小等等。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应用程序在将工作日志导出到Word中时必须完成所有格式设置。该文提出一种利用模板来控制工作日志格式的方法,该模板独立于应用程序,由开发人员根据工作日志格式事先设置。该模板是一个dot文件,通过以下方法将该dot文件设置为模板:首先,找出工作日志中的固定内容和可变内容,固定内容是对所有工作日志来说都相同的内容,包括标题信息,页眉信息等,可变内容是动态的,不同的工作日志不一样。在dot文件中填写固定内容,对于可变内容用空格代替,并根据毕业设计材料的标准样式,分别设置固定内容和可变内容的格式;接着,在可变内容位置插入书签;最后,保存该dot文件,完成模板的设置。打印的过程如图4所示。
首先,读取并打开模板;然后,从毕业设计系统中获取工作日志中的可变内容;接着,根据书签名称在模板中查找各个可变部分对应的书签对象,并用工作日志中的可变内容分别填充各个书签对象;最后,设置页码,完成打印。
关键代码如下:
1)读取模板的关键代码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_Application MyWord;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_Document MyDoc;
MyWord = new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Application();
MyWord.Visible = true;
object FileName = Common.pathofGongZuoRiZhi;//模板位置
MyDoc = MyWord.Documents.Add(ref FileName, ref Nothing, ref Nothing, ref Nothing);
2)查找书签并用可变内容填充书签
MyDoc.Bookmarks.get_Item(ref TaiTou).Range.Text = Common.nameofRiZhi;
MyDoc.Bookmarks.get_Item(ref GongZuoRiZhi).Range.Text = content;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毕业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从工作流程、数据库设计、关键技术三方面论述了毕业设计系统中日志管理功能的实现。从投入运行的效果来看,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方式的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有效的从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面综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8).
学生有权选题或自拟题目,但最多只能选一个题目,自拟题目后不能再选,无权点击题目管理,对自己所选题目进行修改或删除,自拟题目能编缉或删除,非自拟只能删除。学生上传论文要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分为两种格式,一种上传为swf格式,可供用户在线播放查看,另一种可上传rar,doc,zip,pdf格式文件,此供教师下载阅读和教学存档。论文自动上传到所在班级文件夹,系统有较强的交互功能,师生之间可用系统提供邮件发送功能直接发送邮件,教师对学生论文作出回复指导,并审核是否合格。教师立题管理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等。教师能添加多个毕设题目,对自己已添加的题目有权修改、删除,但不能管理其他教师的题目;查看选了自己题目的学生报表信息;在线批阅选自己题目学生的论文;查看并下载所有学生的论文。
2.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分析选题系统时,结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践,对本系统管理与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建立以网上申报与选题为核心的管理与工作流程,如下所示:系统采用三层架构: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数据层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用来保存系统中的数据,如毕业设计题目,上传的文件等;业务层位于WEB服务器上,处理系统的所有逻辑业务,WEB服务器采用Microsoft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6.0,系统的核心,用来处理来自客户端的各种请求,并将请求发动给客户端;应用层为浏览器,学生、老师和管理员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器登录到本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系统使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中的开发。
3.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学生选题的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毕业设计选题是双向的,学生选题后要等教师的确认,教师确认学生选题,可以接受或者拒绝,并且填写相关信息反馈给学生,如果老师拒绝,学生重修选题。(2)权限设计涉及到使用的方便与系统数据的安全,考虑到本项目是应用到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设计一个合适的权限模型。(3)系统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本系统安全方面要做比较大的努力,使系统得到最大的保障,包括数据库备份、恢复、压缩、IP封锁管理、防sql注入程序与记录,用户登录日记等。
4.总结
关键词:就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计算机专业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促进毕业生有一个好的就业环境,也开始转变毕业生的判定标准,从2015年开始,湖南省教育厅开始实施在互联网上对各校毕业设计的情况进行抽查,这就使得高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成为衡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计算机专业作为动手能力极强的专业课程,在进行最终的毕业设计时,校方就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以便其能够综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未来的从业做好准备。本文将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一般流程
毕业设计综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门课程,采用分散授课形式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毕业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流程: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这个环节通常是指导老师给定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去选;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及质量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从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设定方案、制定计划,并完成具体的作品设计及文档撰写,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进行督促检查,并给出的指导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终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定该学生是否具有答辩资格;组织毕业答辩。
二、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教学缺乏配套的课程
就高职院校对于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过程而言,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缺乏配套的课程,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以分散式自主独立完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缺乏相关毕业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导致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不清楚毕业设计的具体环节,进而不会对自己的所学综合运用到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得专业知识被应用到毕业设计中的情况就更少[1]。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不会对相关内容进行搜集与整理,特别是在其完成了初稿后,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完善工作。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动手操作的地方很多,一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后来的毕业设计出现困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计出一份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极其重要,所以缺乏相关课程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毕业设计过程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
在我国教育教学方式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存在一些高职院校只把学生的就业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没有把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或者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而出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方式不明确,缺乏相对应的可靠性,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出现管理不当时就会使学生的选题陈旧以及学生的毕业设计处于“流放”状态,同时学生也容易把毕业设计当作是一项任务,进而出现互相抄袭或者让同学代做的情况。高职院校的老师数量有限,指导老师的数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出现很多位学生共用一位教师指导的情况,使教师的指导质量下滑[2]。
三、应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组织有关毕业设计相关方面的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由于专业设计的要求不同,在具体的毕业设计工作中就要呈现出专业间的差异化。高职院校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一些有关于毕业设计的宣讲,进而促使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就能参与到有关毕业设计的学习中,或者是参加一些学术论文讲座来提升撰文的技能,同时学生也应该提前掌握一些学科前沿报告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校方也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论文答辩大会,了解整个答辩的过程,提前做好准备。最后,教师也要提前给学生安排一些设计小作业,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一场小型的答辩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答辩的流程,学校在为学生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到毕业设计的相关课程,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生的角色[3]。
(二)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及监督
在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之前,学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及监督。为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完美的展现以往的学习情况,校方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指导机构来促进管理模式的明细,同时设立一个毕业设计答辩管理小组,通过对毕业设计加强管理的方式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管理的发展。指导教师在进行设计指导时要严格的要求,教师的严格要求能够扎实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会用到大量的计算机知识,严格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前把不会的操作进行重新学习,进而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是对整个高职期间的所学,进行较为集中呈现以及技能实践,要想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和质量,进而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除了要以就业为导向外,还应该加强对毕业设计管理,从而在提高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琳.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147-149.
[2]刘永革.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191-192.
个人特点:做事认真细心、乐观自信、团队意识强、组织能力强,执行能力强。
个人获奖情况:获学院团委2006-2007年度“优秀团员干部”
获学院团委2006-2007年度“宣传部优秀表现奖”
获学院委员会颁发担任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的评聘书 详细个人自传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我美术启蒙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每当我想到这句话都深有体会!短短的十二字中,告诉我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脚踏实地的,投机取巧是不会得到成功的。所以,无论我去到哪里这十二字会一直陪伴我生活与学习下去。本信息来源于 在2008年到2011年6月份,很荣幸的从之前的香港塔斯达尔商贸信息有限公司到后来的伊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同一个老板,因为公司的老板是埃及人,所以在这个公司能够沟通的语言只有英语,而我不是商务英语与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相比其他英文专业的同事差一点,就凭我懂设计与企业文化宣传的优势,慢慢的开始让我跟单了,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我本身的综合能力,最后还是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在这公司的期间,我参与策划设计了两个中东地区的化妆品品牌,其中一个品牌的产品已经在中东地区的科威特、迪拜、沙特阿拉伯设有专柜销售,在这个公司期间让我自己改变很大,自身能力的提高,视野国际化,心态更成熟,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大学里学的是专业是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所以对于一般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与商业观。在学校我曾担任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与书画协会会员,画画让我提高个人的修养,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
给我一个平台,我会让你看到很多的奇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教改
作者简介:孟艳秋(1971-),女,河南商丘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讲师;张贵金(1964-),男,湖南慈利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N1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71-03
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发展需求,独立学院将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目的是培养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科生毕业设计无疑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提高,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启迪学生思维、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毕业设计不仅为今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科研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一、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逐渐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1]
1.设计课题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毕业设计选题形式相对单一,相关单位和学生参与毕业设计选题的机会相对较少。一般是由教师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虽然大部分课题源自设计院的真题,但有时并未考虑部分单位特别是学生签约设计单位的真正需求,也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学生实习周期与岗位需求不适应
本科学生毕业后,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工作实习期。而当今的社会需求要求学生与技术人员的转化周期要尽量缩短。
3.毕业设计的考核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传统的毕业设计考核仅停留在校内,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无从考证。毕业设计反映现实的教学水平、教学目的、社会需求变化及个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为适应市场需求,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涉及到学校、社会、学生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二、毕业设计教改研究与实践
针对社会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毕业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毕业设计选题
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指定选题的单一模式,以强化工程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让教师、单位和学生都参与到毕业设计选题中,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特长、兴趣、能力及发展方向,加以指导与建议,既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又服务于学生签约单位。
(1)毕业设计为企业服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不仅要求独立钻研,同时强调要有团队精神;不仅鼓励创新,更强调熟练掌握设计规范,善于参考标准图集和同类设计。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该根据题目的性质和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进行选题,可以“一人一题”,也可以多人合作一题,以实现“真题真做”。
毕业设计选题阶段,依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拔学生到专业对口的设计院、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以企业为主导,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讨论确定毕业设计选题。[2]毕业设计选题来自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通过“实战”操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为学生签约单位服务。学生在选择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前,往往已与就业单位签约。部分学生签约单位的生产或科研任务较重,或从尽快让毕业生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目的出发,急需学生参与其生产课题或尽早到签约单位实习。
毕业设计选题应坚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签约单位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或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在研的实际课题,提出一些设计方案让学生解决。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题目。有些单位虽未具体要求,但部分学生希望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将来的工作密切相关。这样,签约单位、校内指导教师及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联合提出毕业设计选题。一方面,让签约单位参与到毕业设计选题,以便于考察学生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毕业设计选题,使其既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很快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另外,校内指导教师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既保证专业基本要求,又考虑签约单位及学生实际情况,综合选定毕业设计题目。
(3)毕业设计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部分毕业设计选题来自教师的科研或生产课题。加强科研训练,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增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让学生参与本专业的科研项目,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科研项目进行认真细致的筛选或分割,充分考虑其综合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先进性,既要求全面的基础训练,又要侧重于培养某一方面深入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他们加深拓宽某方面的专门知识。一般选拔基础理论扎实、钻研精神强的学生承担,同时指导教师加强指导和把关。[3]
特别是对于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学生,选题不一定要局限于工程设计,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及学生未来的研究方向,就课题中的某个子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可以以毕业论文的形式提交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
(4)参与教学课件的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方式中逐渐推广普及,它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信息量大,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让个别学生参与教学课件的开发,不但使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有了全面的、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学生对课件的扩充和完善,将之真正引入课堂教学,无疑是一项有益的、具有探索性的尝试。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出发,目前此类做法并未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主要成果,仅作为毕业设计的一种补充和探索性尝试。
2.毕业设计进程控制
(1)提前开始毕业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此时,学生毕业设计与部分学生考研复试及求职就业存在矛盾。部分已联系好签约单位的学生,认为已找好工作,此时也对毕业设计缺乏热情。
提前布置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可以缓解冲突,使毕业设计时间弹性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
1)实施方案。通过调整时间,充分利用第六或第七学期及寒假期间,提前布置安排毕业设计任务,缓解后期考研复试或求职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冲突问题。
2)实施办法。可能的情况下,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以专题讲座、查阅资料调研、指导学生完成专题研究或文献综述等形式,使学生熟悉课题,提前介入毕业设计,充分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提前安排布置毕业设计任务,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需要准备的基础及专业知识、设计规范等参考资料及相关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假期前及寒假期间进行知识准备、资料收集与整理及设计方案构思等,要求开学时提交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安排及考核可参见表1。[4]
表1 毕业设计安排及考核
阶段 对应学期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
第一阶段 第六或第七学期 查阅资料、
知识积累 课余时间 文献综述 校内导师
第二阶段 第七学期 结合课题实习调研,制定开题方案 课余时间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 校内导师
第三阶段 第八学期 毕业实习,深入研究毕业设计 全部时间 毕业设计及答辩 校内或校内外导师
3)实施效果。通过教改实践,将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前置,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做好毕业设计准备工作,在第八学期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校企双方联合指导。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将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结合设计单位在研项目。有条件的学生,可自己联系设计单位或由指导教师推荐。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为毕业设计服务。将部分学生毕业设计“教室”由学校转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科研院所。学生以一名“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和研究课题,由设计单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校外指导教师,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委派的校外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与学生长期共同工作,主要负责理论与实际操作指导;学校安排校内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企业进行指导,主要负责沟通和理论指导。学生不仅在水电设计单位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真题真做”完成了毕业设计,同时以“准员工”的身份提前进行了一次真实工作经历的锻炼,利于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能力,为今后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将学生毕业设计“教室”由学校转到设计单位,不仅加强了与设计科研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设计科研单位带来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对提高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其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校企联合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实践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大有裨益。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的前三周。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从理论到实际较为系统地了解了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等各个阶段的要求、设计的原则、方法等,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接触课堂以外的实践知识,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增进从事水电建设事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
考虑到部分学生要到签约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并在单位“真枪实战”完成毕业设计,因此尝试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首先,时间上不必拘泥于开学前三周,根据实际需要,甚至可提前至寒假期间,一直贯穿于整个第八学期。其次,也不必雷同于校内三周集中实习的内容,可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及设计课题的需要,由校内外指导教师灵活安排实习内容,或将部分校内实习内容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更有助于毕业设计课题的高效高质完成及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签约单位和学生达到了“双赢”,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
学生在单位实习与设计,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利用实践的机会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亲身感受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在单位工程实践,学生可以在现场近距离的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在运用中深刻理解并创造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逐步树立工程意识。[5]通过近一学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工作岗位,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可尽快进入角色,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外毕业实习与设计不仅能收到与校内设计同样的效果,而且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过程的探索是学生追寻知识、构建知识和享受知识的过程,而非简单的复制知识,它远比结果更重要。[6]艰辛探索的过程也是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更加符合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4)多种方式灵活指导。根据不同选题,综合学校、单位和学生等各方面的要求,可采用校内教师指定课题、校内完成;校内教师指定课题,校外实习单位完成;校外选题,校内完成及校外选题,校外完成等不同的方式。
依据不同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拟定具体进程安排、内容结构等,制定灵活合理的辅导方法与手段。条件成熟时,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校企合作双方联合指导。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现场调研与专题讲座、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了工程的感性认识,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灵活多样,除见面交流、电话答疑外,还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进行过程指导。毕业设计小组建立网络交流QQ群,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随时答疑,且可资源共享,一些重要电子规范类参考书及主要问题、通知要求等也可以及时畅通交流。计算机网络QQ、Email等工具,使毕业设计指导及答疑方便快捷。
对在水电设计单位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真题真做”完成毕业设计,由校企双方联合指导的部分学生,校内指导教师要与校外设计学生及校外指导教师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既受到实际工程真实训练,又能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毕业设计考评
对在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采用较科学、客观的毕业设计考评标准。
(1)学校制度保障。严格按照学校有关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要求,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进行质量监控。院系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将毕业设计过程按阶段细化,针对不同阶段,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提出明确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以全面检查、个别抽查等方式,使毕业设计的质量从制度上得到有效保证。
(2)单位评价。从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使用人单位和学生真正介入毕业设计过程,参与设计选题,尝试将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由学校教室转到“设计院”,设计课题采用设计单位现有的真题,实行“双导师”制,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对学生的设计内容、安排及过程管理、考核评价进行联合指导,借助网络、通讯等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与手段,结合学生对课题的投入程度、出勤、单位同事的评价及最终成果等考评。目的是缩短学生与单位之间的距离,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一方面使工程实践训练和工程思维训练有机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热情,同时又能为社会生产直接提供服务,创造自身的劳动价值,体现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校外导师参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更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学生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通过校企联合,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以实践结合理论,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都体现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
对在校外单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的部分学生,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主要由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参与,校内外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在校外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平时检查情况、完成设计成果情况、评阅教师评阅意见及答辩委员会答辩情况等综合评定。
三、结语
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进程中,毕业设计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从选题、进程安排、辅导方法与手段、考核评定等方面作了相关研究,探索了毕业设计新模式,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基于工程实际的设计选题多元化
毕业设计选题中,考虑将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三者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单位和学生也参与到毕业设计选题中,拓宽了选题的范围,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设计成果的多角度考评
部分毕业设计由“教室”转到“单位”,毕业设计管理更具有灵活性。毕业设计考评更科学、客观、合理。
毕业设计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找出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华小梅,丁坚勇,饶凌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
[2]牛景太,彭友文,陈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研究[EB/OL].,2011-09-17.
[3]李湛,梁榕辉.《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4).
[4]孙德发,赵全振,江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98-100.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参 考 文 献]
[1]倪莉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7-131
[2]曹海红,王宏军.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模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测试,2015(7):73-75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 双导师制
【中国分类法】:G642.477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对本科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验。学生在该环节中要完成文献检索、方案制定、软件硬件设计以及调试等工作,最后通过论文和答辩的形式阐述所完成的工作。毕业设计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熟练程度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选派校内和校外企业两门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理论和实践型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指导的一种培养模式。“双导师制”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加大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力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2独立学院工科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由于民营资本的注入,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高等教育加入了新的元素,在校学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着眼于技术型、实用性人才培养,因此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更高。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现阶段工科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实践性少,所以把“双导师制”引入到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中,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的传统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传统模式的毕业设计没有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课题进行创新研究,做到“真题真做”。学生在毕业设计只是纸上谈兵,接触不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形成应用的概念。传统的毕业设计阶段没有更好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与传统模式相比,“双导师”指导机制强调的是由校内外两名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两位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也有一定的分工。校内指导教师侧重学术指导,而校外指导教师(即资深的工程师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则强调实践工作能力。
2 “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改革的计划和实行
为了加强毕业设计规范,保障“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改革的顺利进行,学院及电气系分别制定了《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和《电气信息系关于2012届毕业设计工作的总体安排》,在此基础上,电子教研室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实施“双导师”本科毕业设计的试行方案》。对毕业设计要求、选题原则、过程指导、毕业设计文本规范要求等做了全面的规定和要求,保证了整个过程的规范性。
2.1 毕业设计指导的总体计划
电子教研室共承担了2012届电子信息工程1、2班,通信工程1、2班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教学任务。借助湖北工业大学本部的师资力量以及长期建立的校外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将以上本科4个班分成2类进行培养。
通信工程1班、电子信息工程1班采用A类,及选派校内本部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优秀教师指导;通信工程2班、电子信息工程2班采用B类,一个学生由两名导师指导:聘用校外企业高工和校内青年专职教师,双方导师明确校方指导教师要做好校企间协调及学生管理工作,严格按教学要求把关;企业指导教师由公司聘用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当,负责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使教学与研发有机地融为一体,保证毕业设计的工程应用性技术含量。
2.2 校外指导教师的选派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气信息系与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作园、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武汉虹翼信息有限公司、湖北省广播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发射台、四川华迪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秦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湖北卫星地球站等十多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工业大学工程学院选择这些技术业务相对稳定的单位为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这些企业选派业务能力强的资深工程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做外校外指导教师,培养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
校内外导师要熟悉学校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的情况下,选题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并报教研室审批合格后,对学生公开,召开毕设动员双选会,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导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大四下学期开学第四周,要求导师在本小组举行开题,并进行指导。要求:(1)选题应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2)选题难度和份量应适度;(3)结合工程实践;(4)一生一题,且不重复;(5)每位老师指导学生不超过8名。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或横向实际技术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设计或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开发课题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这些科研和开发项目大多是该学科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或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
2.4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指导教师对论文指导每周两次以上,并进行记载。同时集中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都要汇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交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等。校内导师要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外导师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提供工程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校内外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从毕业设计的题目到毕业设计过程最后到毕业设计结束都要有两位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校内外导师既要有分工又要合作。
2.5 毕业答辩管理
在答辩分组时,充分考虑了个答辩组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以利于从不同角度对毕业设计进行全面的评判,并制定了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论文的内容、创新点与答辩情况给出答辩的量化评分。学生最后的成绩由校内外导师的综合评价给出成绩,要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难度、工作量大小、课题的工程实践性价值、完成的质量等多方面考虑。
3 实行“双导师”毕业设计改革的效果评价
“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指导制度从2012届开始,实施周期2年,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3.1工程实践题显著增多
以2013届毕业论文选题中,其中真题选题占46.8%。工程实践题占71.6%。本毕业设计(论文)更加注重了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的选题,真题真作,设计性题目比重大;公司提供给学生的设计课题涉及面广、量大,进行毕业设计调研必须了解最新技术去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还获得了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科研项目或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2指导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参与本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6.7%;中级职称占43.3%;中高级职称参与论文指导比例明显增加,另外首次采用双导师毕业设计指导,工程人员占20%。校内青年教师在参与工程人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从专业理论课堂深入到企业,了解电子通信行业最新应用技术,既促进了自己的科研动力,又能将工程实践运用到教学中,提高课堂质量。
3.3学生的就业信心和能力得到提高
承担公司课题的2013通信工程2班和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生在企业经过14周的毕业实习与设计,了解了目前电子通信行业项目设计开发流程,得到了实战的机会,使得学生的编程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们一致认为,这种形式的毕业设计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收获,改善了人才培养环境,缩短了就业适应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并较快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小结
独立学院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设计后,学生在实地基础企业新制度、新规定及新的实践,通过理论实际,可以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实行“双导师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有利于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吕芳.工科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156-157.
[2] 王建方,吴文健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3] 孔令乾.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09(6):142-143.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开发和设计毕业生顶岗实例及就业管理系统,使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详细了解学生工作、论文撰写等情况,以此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系统核心技术
第一,B/S结构技术。B/S技术是在C/S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网络结构。该结构可利用WWW浏览器展示用户界面,减轻电脑客户端的负担,减少系统维修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从系统性分析,该结构可实现跨区域信息浏览,信息收集方式较灵活,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互联网进入到B/S终端。同时,它是一次性到位的研发,允许不同接入方式访问同一个数据库,而且有助于保护数据平台,提高稻菘獾陌踩性。从软件技术角度分析,B/S可以在internet/Internet模式下应用,有助于减少成本,方便系统操作,而且此种操作允许不同方式操作同一数据库,可以保护管理平台和数据库安全。
第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为关键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和Sybase公司在SQL Server的开发上具有较大差异,Windows NT推出后,Microsoft公司开始将SQL Server移植到Windows NT平台上,作为重点开发项目。SQL是非过程且特定的数据库管理语言,可以进行分析、统计、集成和报表等操作。目前,SQL Server已经取得了成熟发展,可以应用到系统支持、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第三,技术。技术是进行实习和就业管理研发的技术,可以利用较少的代码生产企业Web程序,提供多种服务。是NET Framework中的基本功能,可以直接访问NET Framework。支持多种语言,可以兼容任何语言编写代码。实际是建立在公共语言上运行的数据库编程框架,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各种Web操作,具有浏览安全、增强系统扩展、操作简易等特点,应用范围较广。
二、实习与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原则
第一,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实习就业管理系统必须满足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管理的需求。进行改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教师、学生和企业的沟通,方便教师管理,所以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构建简单的用户界面,直观地展示各种功能。第二,系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系统安全是信息管理的重要原则,必须保证毕业生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同时要发挥安全监控的作用,可利用身份验证的方式进行操作,保证用户数据安全。还要选择高质量的数据库,利用成熟的技术保证管理系统安全。第三,系统具有较强的软件兼容和扩展性。
2.系统总结构设计
随着实习及就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管理系统性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实习与就业管理是从系统需求角度出发,利用逻辑结构优惠设计实现实用界面的操作。结合实际需求,可以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管理用户分为三类:第一,负责毕业实习与就业指导的教师;第二,在外实习生;第三,高职院校专业人员。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登记管理,学生个人信息、就业信息及实习单位信息管理等任务。毕业生登陆到系统中可以进行个人信息查询、网上留言等操作;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本单位的招聘信息,进而结合企业发展招聘合适的人才。
优化系统总结构设计可以帮助指导教师完成学生信息查询、招聘信息互动、实习周记批阅等操作,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在线咨询,也可以帮助企业用户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寻找合适的人才。
3.系统体系设计
经过详细分析后,决定使用B/S构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该结构可以及时对毕业生登记信息进行分析、查询和审核,还可以了解企业的招聘信息。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毕业生可以利用个人账号登录到互联网首界面,及时登记个人信息开展实习,还可以进行论文提交等操作。
4.数据库设计
设计数据库时必须遵循独立、共享、数据冗余度小等原则,主键与字段越少越好;使用特定的方式完成检索;保证数据库具有较强灵活性,满足程序需求。
进行数据库设计时,最重要的是保证数据库功能。随着实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提高数据库质量,减少实习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管理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信息需求,及时对数据库操作系统及硬件进行处理,保证数据库可以把应用系统联系起来。可以按照下图1的方式设置:
5.系统软件设计
进行系统软件设计时,必须要合理分布实习生就业管理数据结构。如果管理系统数据库结构不合理,就会影响软件程序价值的发挥。例如,人们通常习惯用英文单词命名,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控制好名字的长度,避免给管理查询造成困难。目录不要储存较多内容,避免影响文件的读取速度。进行软件编程时,必须减少Cookie与Session函数的应用,同时还要处理好人们较容易遗漏的问题。
6.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设计用户界面时,要站在实习生、教师、企业和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各用户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要合理布置系统用户界面颜色,遵循操作简单、方便等原则。此外,设计实习及管理系统页面要遵循排版原则,即不要设置较多的功能栏目,要给浏览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浏览者可以迅速进入到实习与就业管理系统中。
三、实习与就业管理系统的实现
第一,系统为管理员提供的功能。先创建并审核管理员,合理设置各界管理员,然后合理分配管理员的职责,引导其掌握系统数据库管理操作流程。系统管理员目前主要进行教师管理、毕业生管理、专业管理、班级管理等操作。
第二,系统为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功能。实习及就业管理系统主要给毕业生提供师生互动、企业招聘、个人信息编辑及查询等操作。毕业生一般进入系统后先注册,然后填写基本信息,设置用户密码,再经过身份验证就可以进行日常操作了。
第三,系统为指导教师提供的功能。指导教师要完成学生信息的审核,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一般指导教师进入系统后,首界面展示教师个人信息,然后利用系统中的功能选项进行实习生就业单位查询,同时可以勘查学生留言,结合学生需求回答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系统测试。一种是黑盒测试,主要对个别模块功能进行测试,可以利用源代码了解模块使用情况。一般将被测管理系统看作黑盒,给其输入各种信息,并从黑盒子中输出。另一种是白盒测试,可以将其称之为逻辑驱动测试或结构测试,主要对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路径进行测试。
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加强实习、就业等信息管理,给毕业生、教师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结合社会与就业环境的变化,优化各项功能模块,完善内部数据测试和分析等功能,加强各类平台的联合应用,设计出安全、高效、方便的系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静.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4,(09).
[2]金华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浙江工业大学,2015,(12).
[3]李江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厦门大学,2013,(02).
[4]王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