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3 10:40:24
导语: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作品;文化价值;内涵分析
1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
茶叶自从被人类发现后,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和引用茶叶,茶叶的推广和种植得到迅速发展,茶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茶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大批杰出诗人和文人的推动下,人们给茶叶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便应运而生。发展至唐代,茶文化得到了最鼎盛的发展。以茶为主题的唐诗至今仍在流传,而陆羽所作的《茶经》更对茶文化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升华,对茶文化的核心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实现了更精炼的概括。至宋代以后,瓷器的鼎盛发展,又大大提升了茶具的艺术审美价值,推动了茶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至现代以来,人们又成立了许多专业的机构组织,来整理总结茶文化的精髓,并不断搜集与茶文化有关的艺术作品。通过人们的努力,茶文化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地传承和进步,与时俱进,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典范。
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与茶文化的内在关系
茶文化在世界历史中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形成了范围广、历史久、多样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系,成为人们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影响下,大量的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涵盖了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和生活领域。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实现茶与茶文化之间相互转换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些具体或者抽象的茶文化艺术作品,又将茶文化升华浓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茶文化,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丰富抽象的茶文化内涵,实现了茶文化的进步式发展和伟大传承。2.1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发展历史从茶叶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就开始诞生,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逐更加高级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享受,从最初以茶叶的生态美为主题进行的创作,到有些伟大的艺术家直接在茶叶上进行艺术创作,将茶叶的生态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到后来以茶叶的生产种植工具为艺术灵感来源进行创作;再往后,人们通过对一些金属工具或者木质或者石器的茶具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一些伟大文人的一些文学创作,将那些栩栩如生的茶具赋予了更有灵性的文化内涵;同时大量的茶诗、茶歌,以茶为主题的图画开始涌现,还诞生了以采茶动作为基础的采茶舞蹈。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也不断的在发展,不断的从质量上、内容上、形式上、材料上进行更为深刻的变革和提升,来源也更加广泛,艺术审美也不断的提高完善。2.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包含的内容丰富广阔,形式新颖多样,发展历史更是悠久漫长,紧紧地与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体系。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形式上说,有些具体形象地反应了人们对茶文化的探索和追求,如以茶为元素的茶具,通过对茶叶进行雕刻的茶雕,还有很多以茶为主题的建筑物等等;有些是将抽象的茶文化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如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这是茶艺术作品的核心思想内涵;还有通过对茶的绘画来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的茶画,还有以茶为主题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勤劳睿智的劳动人民更是在辛苦的劳作时,通过将采茶动作改编成采茶舞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2.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茶文化的内在关系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茶文化的高度集中的内涵体现,是茶文化的精髓,人们通过将茶文化浓缩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是人们对于茶文化进行情感宣泄和诉说的一个出口,通过种种艺术作品,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人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高度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茶文化通过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茶文化的成长脚步一步步被记录,茶文化的精髓也得到更美的展现,实现了艺术审美价值的提升,完成了自身文化体系的价值升华。
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内涵分析
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主要艺术灵感都是来源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再通过充满智慧的人们进行抽象的或者具体的艺术加工,实现了种繁多的茶叶形态美,许多艺术家更是通过精湛高端复杂的雕刻工艺对茶叶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而形成的茶雕艺术文化,体现了这些艺术作品的形象美;同时,人们通过以茶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和文学作品创作,一些优秀作品至今仍在流传,体现了文化美;采茶舞的创造发展和流产更是茶文化与人文主义高度融合的结晶,体现了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动态美;这些艺术作品同样伴随着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岁月,经历了沧海桑田,体现了历史美。总而言之,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创造的浓缩和升华,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3.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分析随着茶文化的深入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被赋予了大量的茶文化内涵,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是诗人还是画家,雕刻家还是歌唱家,甚至是劳动者,都通过对茶的寄托,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或者一些精神需求的诉说通过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来,使得这些艺术作品具有丰厚广泛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各个文化领域和生活基层的人们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但它们都实现了对于美的表达,都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文化价值,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审美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茶,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随着历史的发展,茶与人类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文主义精神,人们通过对茶进行艺术创作,来实现自己精神价值的提升和思想文化的寄托,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将茶文化和人文主义精神完美结合,并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人们对于茶高度热爱的情感的猛烈迸发,更是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困苦时所展现对于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人生困惑时和解决社会复杂难题时对于未知难题的勇于探索精神,不仅仅是人们正确美好价值观的体现,也帮助和引导他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3.4基于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内涵的文化价值意义探讨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的高度体现,其内涵精华可以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和解决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同时其具有的高度艺术审美价值,可以大大促进人们认识美的真正含义,从而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这些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人们多样化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人文主义精神,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丰富了人们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速和提升了世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世界物质文明和文化世界的完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结语
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系列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它们是茶文化核心内涵的高度体现,同时在漫长的岁月发展历程中,又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体系,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多样性,并且提升了人们的艺术审美价值。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更是将抽象的茶文化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从而使得这些艺术作品更加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不仅仅促进了茶文化的历史性传承和发展,更加提升了自身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于茶艺术作品和茶文化的发展具有双重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浅谈唐代茶艺和茶道[J].农业考古,2012(5):84-94.
[2]余悦,刘静.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J].中州学刊,2010(6):190-193.
[3]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J].农业考古,2002(2):139-144.
关键词:审美;经验;判断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64-01
一、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的美学范畴,它包括人以及艺术作品对现实的审美方面的任何反映和反应。
审美需要主要是精神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它与欣赏、享受和创造美的形象和对形式美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审美需要首先是对美的渴望和追求。审美需要是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动力,又是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目的。没有主体的需要就没有任何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
然而,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审美需要一部分是通过遗传先天延续下来的,主要是在后天培养起来的。儿童从玩玩具开始就已经在培养自己的审美需要。中小学的美术课、音乐课、语文课以及课外游戏、阅读文学作品、看电影电视等,都直接间接地、有形无形地在培养青少年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使他们对艺术欣赏或艺术创作发生兴趣。
审美直觉是一般审美欣赏、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种独特的认识现象和心理现象。是以感性形式包含理性内容,似乎是一种不假思索的判断,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合乎自己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艺术形象。这种直觉现象的产生,是以大量的准备和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技巧为前提和基础的。应当承认审美直觉和艺术直觉现象的存在,但不应当对它作神秘化的解释。
审美享受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符合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观念时所获得的伴随感觉愉悦的情感上和精神上的满足的体验。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对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必然同审美享受相联系。从审美上感知一种现象时,愉快与否主要不取决于某种颜色或音响是否悦目或悦耳,更取决于这块颜色或某种音响所体现的社会内容。
审美体验的创造性与自由感,都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根源。艺术美是给人提供审美享受的最高形式。艺术家应当把审美享受看成是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强大手段。
二、审美经验
保留在审美主体记忆中的、对审美对象以及与审美对象有关的外界事物的印象和感受的总和。审美经验通常在审美实践的多次反复中形成。由于审美经验的参与,对美的欣赏常常无需思考而直接作出判断。
如果没有日常经验和生活情感作为基础,所谓的“审美感情”的心理结构将是空的;另一方面,如果仅有种种生活经验的感受,而没有被纳入、熔铸在这个审美心理结构中,也不可能产生“审美感情”。
在艺术创作中,审美经验更显重要。艺术家必须依靠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审美经验,并学习、借鉴前人的审美经验,才能创造出新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感性直观的把握方式是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普列汉诺夫曾指出审美享受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直接性。无论鉴赏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现象,还是一件复杂的艺术作品,无不带有直观的性质。一个审美客体能否为审美主体在极短的瞬间内把握,首先取决于审美主体的鉴赏力。在审美状态中,主体的心理定势效应的强度要受个体审美能力左右。审美经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练化了的经验,可以把它细分为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因素,但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却很难把这些因素机械地划分成时间上的序列,它们都浓缩在暧间直观的把握之中,对一个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并得到审美愉快。
三、审美判断
【关键词】 艺术家;艺术接受者;艺术系统;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作品――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的中介载体
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是建立在艺术作品这种审美客体基础上的,它是经由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进行有意识的艺术活动且作用于该审美客体而形成的。因此,在研究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之前,需明确这两类艺术主体间互动的桥梁――艺术作品。在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中,艺术作品作为连接纽带,构建了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成为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网的中介载体。
艺术家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艺术思维、文化累积、思想情感等通过该互动关系中的客体体现出来。艺术接受者作用于艺术家的关系,通过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主观能动性品鉴活动――艺术鉴赏,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进行表达或者再释,得以与艺术家产生互动关系。所以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鉴赏,这两种活动都是基于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客体进行的。
二、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产生互动关系的学理依据
(一)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是构建艺术系统的重要环节
诸多学者在艺术系统的研究领域都建构了自己的学术观点,群而观之,每位学者对艺术系统的架构其核心都离不开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关系探讨。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于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中提到了“四要素”的说法,即:作品(work)、宇宙(universe)、作家(artist)、受众(audience)。 按照他对文艺理论架构观之,凡是艺术作品必须涉及这四个要素,其实艾布拉姆斯所阐述的“四要素”亦是本文语境下的:作品背景环境、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中国学者原鼎生提出了生态艺术的超循环理论,在他所阐述的纯粹艺术活动生态圈中,艺术家、艺术品、接受者属于艺术活动生态圈中的第二、第三、第四层级。圈行系统中的各部分以及整体,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与旋升,叫超循环。 环态结构,是超循环的前提;周期性变化,是超循环的效应;圈进旋升,是超循环的模型;立体圈进旋升,是复杂性超循环格局。[1]北京大学学者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一书中,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个单独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进行研究,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分别作为艺术系统里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和艺术鉴赏活动的主体。因此,作为构造艺术系统的两个活动主体,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的建构,才能使得整个艺术系统有机地串联起来。
不仅是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在诸多研究艺术系统的研究学者理论框架中,完整的艺术系统必然少不了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存在,其一,在艺术系统中这两者的互动关系的建构才能完成整个艺术活动的过程;其二,两者互动关系的产生才能建构完整的艺术系统的生态链。因此不论是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两者的互动关系为艺术活动和艺术系统的理论构建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是双重主客关系的融合
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能够产生互动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成形。在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中存在两个重要的过程,分别为: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都有其存在的主客关系。
首先以艺术创作为例,艺术创作是创作主体的客体化呈现和客体的主体化表达。创作主体的客体化呈现是指艺术家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将自己的主观想法通过客观存在物做为载体进行表现。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的客体化呈现在需要用物质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当中体现明显。比如,雕塑、建筑等。艺术创作中的客体的主体化表达,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出发,一件艺术作品作为客观存在物,不是绝对客观的,在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物的身体上,它投射和集结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倾向与表达。因此,对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来讲,它需要主体与客体高度的融合,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不断磨合,形成主客统一的艺术作品。
艺术审美的本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交叉性融合下产生的关系性存在。在艺术审美阶段中,艺术接受者与艺术作品处于一种物我协调的状态下,通过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品鉴,并且通过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和情感来得以熏陶自身,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体验。因此在艺术审美的过程当中,并不是简单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一种行为,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一个过程。任何一种采用绝对性分裂的角度探讨艺术接受都有失偏颇。西方接受美学深受文艺学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影响,姚斯认为没有受众进行接受活动的文学都是毫无意义的作品。西方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接受角度出发将艺术系统的所有过程集中在接受活动当中,此番一概而论有失全面探究,对于艺术接受者存在对艺术作品的接受结果的差异性等都没有考量。艺术接受确实是艺术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接受的再造活动,承担着体现艺术作品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审美当中接受者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熏陶和文艺情操的培养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艺术接受的有益影响最大化,不仅仅是艺术接受者绝对主观的吸收,而是通过艺术接受者与审美客体之间一种“物我交融”,互感下催生出的艺术接受者与审美客体的“情”“意”结合。
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者的艺术审美过程中,两个最为主要的活动皆在主客体协调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由此观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的一个互动关系,是经由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两个重要的艺术活动的主客体所连接起来的关系,即双重主客交流下产生的互动关系。
(三)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是催生艺术产生的源动力之一
艺术的发展有赖于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良性地交互式影响。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对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的交流是促成艺术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一种交流更多的强调在物理层面上的一种互动关系的建构,如: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之间的通过谈话、书信、研讨等方式进行互动。《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在一次甚为隆重的祈福聚会活动中进行交流。正是因为这次交流,给予了王羲之创作的题材和源泉,写下了流传世代的佳作。透过《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不难发现,艺术作品的产生有时也来源于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的直接互动。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其一,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亦是本段论述语境下的创作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人墨客通过此集会进行彼此间思想和阅历的交流,定会影响彼此的创作导向。其二,《兰亭集序》本身就是因为王羲之与艺术受众之间产生了交流,与众多贤才集聚,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才有了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在互动关系下而产生的艺术作品。
三、不同视角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分析
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的探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考察,经由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将为厘清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本文主要从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主体维度和时间维度来探究彼此间的互动关系。
(一)主体维度视阈下的互动关系
主体维度,主要是指互动关系的探讨从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两个主体本身的角度出发,进行互动关系考究的一种视角。在主体维度视域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艺术家对艺术接受者的作用以及艺术接受者对艺术家的反作用。
艺术家对艺术接受者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艺术家通过创造艺术作品对艺术接受者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高雅的艺术和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给艺术接受者带来美育的功能,曾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将美育加入到国民教育方针当中,通过兴办艺术教育机构、推广艺术展览演出、宣传审美教育理念等方式在中国大力发展美育。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社会,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层面得到极大地满足,精神需求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精神需求的匮乏必将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涌现,美育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解决人类的情感问题等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51年,日本导演黑泽明所执导的电影《罗生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至今也被视为日本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除了精巧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视听表达之外,《罗生门》对于真实与谎言的哲理性的体现对观赏完此部电影之后的受众有所启发。黑泽明在《罗生门》中透过影像中对世界上真理与客观的探讨发人深省的过程其实就是艺术作品发挥了对艺术接受者进行美育的作用。审美教育通过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引领起重要作用,这就是艺术家通过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对艺术接受者所产生的一种正面的互动关系。其二,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接受者来说是认知世界的途径和塑造价值观的手段。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了反战作品《格尔尼卡》,这幅杰作已成为向往和平、摒弃战乱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格尔尼卡》的创作过程中,毕加索没有直接的表现出战斗机炮轰、炸弹乱飞的情形,毕加索采用了侧面选材的表现手法,将女人惊恐的表情、断臂的战士、濒死的马匹等作为创作对象来进行艺术创作,折射出法西斯残暴行径对人们的迫害,以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和平的渴望。时至今日,艺术接受者透过《格尔尼卡》的画面,既洞悉了当时法西斯非人暴行的罪恶史,亦能引发艺术接受者向往和平社会的情感共鸣。因此艺术家创作的优秀的艺术作品,除了承载着记录事件的功能外,对于艺术接受者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作为媒介传播手段塑造艺术接受者的价值观在1949-1979年中国电影中亦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时期的中国电影创作的主要方向是政治化导向,电影艺术的视听语言表达和电影故事叙事手法都有着明确的政治指向性。在此期间内中国绝大部分的电影主要功能是承担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特点是政治与电影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于电影艺术在特殊时期的艺术政治化,电影导演在创作电影艺术作品时除了基于电影创作的审美价值外,对于艺术接受者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尤为重要。比如当时在电影当中经常用到的拍摄方式:通过正面的仰拍突显英雄式人物的高大形象,通过俯拍表现恶势力的苟延残喘。
艺术接受者对艺术家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艺术接受者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导向。随着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的产生,必将会发生对艺术家绝对主观性创作观念的重塑。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必然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2]306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经由自己的主观意识对艺术作品进行艺术生产,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似完全由艺术家进行主导,但艺术家创作的绝对主观性在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产生互动关系后将产生变化。一方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考究,当艺术接受者对艺术家创作的客体进行审美活动,且将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同艺术家进行交流时,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可能会影响到艺术家下一次对艺术作品的创作。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家考虑到艺术作品的社会效应,以及对艺术接受者的教化作用,会适当地将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调整。这也是在看似主观的创作中因为满足艺术接受者的精神需求而潜移默化地对艺术家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因素。
第二方面,艺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活动,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视角出发对艺术作品进行新的释义,将自身的情感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所倾注的情感进行一种交互式的杂糅和演变。艺术接受者的接受过程也不是绝对被动的过程,被动接受观念需要重塑的要点主要有二:其一,审美的过程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其二,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艺术接受者不是绝对地被动接受,而是艺术接受者与艺术作品基于审美主客体的交流下衍生成的一种新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不是统一的、绝对的,是基于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不同的反馈而形成对艺术作品的自我释义,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受众对于同一个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原因所在。
(二)时间维度视阈下的互动关系
有别于主体维度,从时间维度的视角来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的互动关系,主要的分析焦点集中在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彼此影响的时间维度的阶段性。如若说主体维度是基于两个艺术活动中主体相互作用的探究,那时间维度提供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这种视角将互动关系的重心放在了时间节点上,以互动关系产生的时间作为度量衡对互动关系产生的过程进行探讨。从时间维度来分析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互动关系铺垫阶段。在此阶段,艺术家从事艺术作品构思和艺术作品创作等相关的艺术生产活动,创造了连接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的客观载体。
即便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在铺垫阶段中,彼此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诸多素材、灵感和源泉都来自于生活,而生活事件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所主导,因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或多或少会受到艺术接受者的影响。早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无意识主要指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一些过于偏激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批评家坚定地认为所有作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当下普通心理学下对无意识的释义是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本文之于无意识的探究也是基于当下普通心理学语境进行的。无意识是艺术创作中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于无意识的不可感知性,无意识只能通过艺术家创造出来艺术作品进行呈现。探讨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需要我们对无意识和艺术创作的主观性进行辩证,无意识并不是代表或者等同于艺术创作的绝对主观性。艺术创作的无意识是基于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在艺术创作中有些观点和灵感来自于生活中很细微的感受,我们平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细微的感受,等到艺术创作灵感时闪现出来时,便有了所谓的无意识创作。以李白饮酒赋诗为例:“诗仙”李白经常靠饮酒赋诗,酒成了李白进行诗歌创作的催化剂,许多李白的诗歌在醉酒的状态下一气呵成,这是一种创作状态的无意识,可是仔细推敲,在李白饮酒赋诗当中,许多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都是诗人基于生活的一种反馈,并不是绝对主观意念“空想”而出、饮酒之后随意创作而成的。在《将进酒》中,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对于仕途的抱负,对于理想的追求遭到了破灭,这些情绪的宣泄点使得李白在酒后吐露心声,留下佳作。在于艺术创作无意识的来源,是艺术创作中对生活某些细节或情感点的折射和反映。在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中,第一阶段中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进行铺垫,这样的一个彼此交流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并不绝对是单向的,而是有铺垫而形成的。
第二阶段:互动关系初期构建。在这一个阶段里,主要任务是艺术作品的传播,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形成与否主要在于这一阶段。只有艺术作品经由传播渠道传播到了艺术接受者面前,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才会形成。主体维度下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主要是从彼此的相互作用为依据出发点。但是基于时间维度,侧重点在于互动关系形成的过程探究。当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在前期艺术创作中产生了中介载体――艺术作品之后,还需要将艺术作品通过传播渠道,使得艺术作品传播给艺术接受者。在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构建中,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使得“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者”三者间关系性联系的产生。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艺术传播也历经五次革命,即情景即时艺术传播方式、视觉形象艺术传播方式、印刷品艺术传播方式、广播电视艺术传播方式以及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方式。[3]137-144艺术传播方式的变化,加速了艺术传播的速度。一旦艺术作品传播到了艺术接受者面前,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经由艺术作品为载体的互动关系就会通过审美活动等产生。
第三阶段:互动关系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在前期有了艺术作品和传播途径之后,在第三个阶段里艺术接受者进行艺术接受活动,至此才形成了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这里所指的互动关系,不仅仅只是简单层面上的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语言交流。本文语境下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包括以艺术作品为中介载体,进行审美接受的交流。当然,也会存在一种情况,有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家生前没有被人重视,但之后引起重视。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艺术家可能已经过世,但是存留下来的艺术作品注入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艺术思维和情感,在审美接受阶段,通过审美主体与艺术作品的交流产生了一种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千百年后,优秀的诗歌、文学作品还能鼓舞人,给人以启发和鼓励的原因。在时间维度的视阈下,当艺术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产生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时候,即被视作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形成。
四、结语
本文提供了两种不同视阈下互动关系的探究:其一,主体维度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彼此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上;其二,时间维度下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体现在阶段性的三个阶段,即“艺术创作的铺垫阶段-艺术传播的初期建构阶段-艺术接受或艺术审美的互动关系形成阶段”。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互动关系并不仅只是狭义上主体间的言语交流,对于以艺术作品为载体的交流所产生的互动关系在艺术学角度来看,更为深刻。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良性的互动关系产生,有利于推进艺术创作进步、促进艺术系统循环、协调主客双重统一。
参考文献:
[1]袁鼎生.艺术生态圈的超循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关键词:艺术;价值;消费;主观;客观
艺术价值是一个非常普遍、涉及面极其广泛的问题。它具有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和价值评价等。艺术价值与经济领域里的价值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也就是作为社会精神产品的艺术作品如何以自身的特殊功能去适应和满足社会和大众对审美的要求。当前,众多的艺术作品进入艺术市场,对于艺术价值及艺术消费问题还须进一步的研究。
一、价值是客观的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虽然马克思并不是针对艺术价值而论,但对于我们认识艺术价值有着指导意义。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是人们劳动(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结晶。人们在人类童年时代生产艺术品,也可能有一些出于无意识的活动,但绝大多数属于“有为而作”,即它在成为产品之前,已经有了理想中的价值。价值是艺术品的灵魂,艺术品是价值的寄存体,两者是同时酝酿,同时创造出来的,有了艺术品,价值也就客观地存在那里了。而艺术家的思想深度,美学品位和艺术技法、艺术表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被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总体价值的水平。
另一方面,艺术品的价值与物质产品不同,它是不精确的,很难描述的,尽管价值是艺术生产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但它生产出来之后,就跟它的生产者脱离开来,变成一种客观的现实。一件艺术品,从它进入创作过程,它就有了价值,当然,也可以说是“潜在价值”。当艺术品进入社会之后,就很难说它只具有潜在价值,而是己经具有了现实价值。区别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仅仅对于个别欣赏者才有意义。当一个画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但作品的价值不一定完全符合他的主观想法,他的预期目的,常常要小于它的真正价值,也可能会大于真正的价值,因此,不能说,价值是作者完全赋予的。
强调价值的客观性,就是要求艺术家创造出有崇高价值的艺术品,这是艺术家的天职和责任。
二、价值评价是主观的
艺术作品进入社会后,一般要经受两种检验,一种是艺术消费的检验,一种是价值评价的检验。它们构成了两条平行线,艺术消费中也会有价值评价,但那往往只是消费者们所感到愉悦程度的一种表示和自然流露,是从属的状态,而且得到行家从价值评价的目的出发而面对作品时,在评价主体与作品客观之间,就不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而是单向的,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审度、评判,这时的客体是被动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评价主体各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任何价值评价都只能是主观的。
价值评价的主观性,还来自评价者本身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当现代派艺术在中国兴起的时候,评价者面对这个文化现象的产生显然是被动的,茫然的。曾经轰轰烈烈的现代派艺术作品,其价值会因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失去光泽。对作品的价值评价的主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有些绝对权威所掌握情况往往是比较全面的,作出的分析可能比较准确,但对作品的价值判断上仍然不可能逃避这个规律。因此,价值的实现还需经过历史的考验。
三、价值的实现是主客观的统一
价值都是潜在,艺术家所创造的价值实际是一种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价值,只有把它付诸实现,才能成为实现价值。马克思说:“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价值评价是一种理论关系,是单方面的,检验的标准在于主体的认识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价值客体的实际。价值实现是一种实践关系,这又可称之为艺术消费、艺术欣赏。艺术消费、艺术欣赏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实现这运动。它是双方面的,即一方面是欣赏者(消费者),一方面是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前者是主体,后者是客体,艺术欣赏者跟艺术品总是处在一个矛盾体中,互相影响着对方,艺术品要用自己的力量感染欣赏者,欣赏者则以各自不同的条件去感知同一件艺术品。这样,有的从这一方面受到感染,有的从另一方面受到感染;有的受到感染多一些,有的受到感染少一些;有的受到了正面的感染,有的受到反面的感染。这一切,都是价值实现的标志,也是看主客观对立统一到哪种程度。越能感染人的艺术品,越能使其价值得以实现。相反,打动不了欣赏者心灵的艺术品,它的价值就难以充分实现。
从美学的角度说,价值的内涵相当丰富,有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等。当然,这其中有着一定的政治取向问题。在“十年”中,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现在亦出现过“政治波普”的作品,这只能说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历史产物。作为艺术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无论对于同时直接消费的艺术来说还是对于间接消费的艺术来说都是这样。在艺术创作完成后进入社会(如美术作品参加展览),最容易引起群众及时的情绪反应,但在展出之后,艺术价值还会起作用,绝不可把价值的实现运动仅仅局限在一个待定环境中。在艺术价值实现上,美术作品又有其独特之处,一件美术作品的符号所表现的形象或确定或模糊,观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去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或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去进行艺术消费活动。因此,强调实现主客观相统一,一方面要求艺术创作在历史的长河中要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艺术消费者的审美需要,研究艺术市场。这样,才能做好艺术消费的引导与提高工作,忽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等于怂恿了艺术生产的盲目性。
四、艺术的价值就是审美的价值
既然价值是主观的,价值实现是个体的,这样价值评价往往限于个人,这就难免有它的局限和偏颇。价值实现是检验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但它仅仅提供艺术品受欣赏者喜爱、欢迎的程度。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艺术消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少杰出的作品,在最初时日受到冷落,甚至苛酷挑剔。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前冷落,死后轰动,更是尽人皆知。大凡优秀的艺术品、却不会被局限在一个短时间里和狭小的地域,而是在长期时间里,为人们所赏识,艺术品也只有在长期、广泛的流传中,才能显现其价值,那些不好的作品和价值不大的作品,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在投入时常后不久即会被淘汰,所以,时间是无情的检验官,也是人们作出价值认定的最主要的根据。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5.
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湖北社会科学,2007.
一、引言
摄影艺术具有着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研究,与其他的艺术作品相比,摄影不仅仅需要摄影师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摄影技术,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而言,专业的技能和审美观是必备的素质,在对摄影艺术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艺术的实用性,然后再考虑摄影艺术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体现出摄影艺术的本质美。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技术的时代中,摄影作品既要展现出自身的立体感,又要向人们彰显一种内在的价值,摄影艺术具有着独特的造型语言。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摄影艺术的现状以及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价值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二、摄影艺术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摄影艺术造型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摄影艺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艺术,但是从更深一层次来看就是展现摄影艺术空间感和质感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很多摄影艺术者都注重摄影作品的商业价值,却忽视了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笔者认为对于摄影艺术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摄影艺术能够彰显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造型,无论是质感还是形式感方面都会充分的展现出摄影的内在价值。
三、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价值
(一)空间感
空间感是摄影艺术造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中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一般的摄影艺术者而言,空间感并不是容易掌握的一项摄影技术,因为在对不同景物或者是事物进行拍摄的时候,都需要充分的考虑摄影艺术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两方面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摄影艺术要想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感就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拍摄,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拍摄,才会更好的突出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和空间维度。由此可见在摄影艺术中空间感是非常重要的。
(二)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画面的立体感主要就是彰显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摄影画面的立体感与摄影技术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在摄影过程中对于生活没有认知,就不会拍摄出更多具有韵味的画面,也不会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摄影技术作品。摄影画面的立体感需要拍摄者对于造型语言有着一定的认识,否则不会拍摄出立体的画面,很多时候欣赏者在观看摄影艺术作品的时候都会从中发现一些内在的美,而内在美就来源于摄影画面的立体感,只有具有立体感的画面才会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让欣赏者从中观赏到画面的另一面。例如在拍摄黄山风光照片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感受到黄山的立体感,就是因为摄影者注重对黄山立体感的拍摄,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彰显出黄山的魅力。
(三)摄影作品所表现的物体的质感
摄影作品表面的质感就是造型语言的最主要表现力,对于我国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在拍摄艺术作品的时候,如何拍摄能够更好的彰显出其内在的艺术魅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质感的设计不仅仅需要拍摄者具有一定的技术,更需要摄影爱好者对艺术作品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只有从内心深处对摄影作品有着热爱,才会将摄影艺术的质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摄影艺术作品自身具有着造型语言,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商业模式的,很多摄影艺术作品需要依靠摄影者自身的审美去进行设计,不同的摄影艺术作品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为了能够更好的凸显出摄影艺术作品中的质感,摄影艺术家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观察生活,这样才会对于摄影艺术造型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表现动感
摄影艺术造型能够给人一定的动感,从科学角度上来看,在拍摄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都希望能够透过画面的本质来展现更深一层的内涵,这也是所有摄影艺术者想要表现的一种形式,在摄影行业中,造型语言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造型表现力,才会给人的视觉带来更多的张力。例如第十三届全国影展获金牌奖的《银鱼》,将近百条银鱼巧妙的排列成漩涡性曲线,从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样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仅仅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震感,也会在心灵上为人们带来大自然所的特有的魅力。
(五)节奏感和韵律感
摄影艺术如果失去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必将会失去灵魂,实际上对于摄影艺术作品而言,其内在的美需要节奏感和韵律感来维护,只有具有鲜明的主体和个体才会更加真实的彰显出摄影艺术的自身价值。有了节奏感才会让摄影艺术更真实的表现自身的魅力,只有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摄影艺术作品才会耐人寻味,摄影作品是选用曲、直等各种线条组成的艺术作品,不同的摄影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摄影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摄影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所以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随处可见具有张力的摄像艺术作品,这也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优雅的情趣。
四、结束语
1.《历代帝王图》是我国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 B.宋 C.明 D.元
2.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是____的代表作之一。「
A.梵高 B.高更 C.伦勃朗 D.毕加索
3.《安魂曲》是____的作品。「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舒伯特
4.在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是我国____时期的乐器。「
A.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5.踢踏舞是____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
A.日本 B.韩国 C.墨西哥 D.斯里兰卡
6.被改编为戏剧的同名小说《茶花女》是____的代表作。「
A.大仲马 B.小仲马 C.墨西哥 D.斯里兰卡
7.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____人。「
A.美国 B.苏联 C.意大利 D.法国
8.《花木兰》原是____作品。「
A.京剧 B.昆曲 C.豫剧 D.评剧
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作家____的作品。「
A.乔叟 B.莎士比亚 C.艾略特 D.维吉尔
10.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____.「
A.李贽 B.王守仁 C.袁枚 D.袁中道
11.画论上的“气韵生动”是____提出的。「
A.张彦远 B.顾恺之 C.吴道之 D.谢赫
12.在诗学理论中提出体现艺术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滋味说”的是____.「
A.陆机 B.萧统 C.钟嵘 D.刘勰
13.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____提出了“净化说”。「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14.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____.「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诗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22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根据造型形式来看,雕塑一般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16.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主大型的______园林,另一类是江南小型的______园林。
17.王献之是我国______时期的大书法家。
18.“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大书法这______和______。
19.根据作品存在方式,艺术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20.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读者批评。
21.审美效应一般有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
22.诗歌根据其性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23.灵感的特征包括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25.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26.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27.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28.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小题25分,共50分。
29.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30.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B 7.A 8.C 9.B 10.A 11.D 12.B 13.C 14.B
二、填空题
15.圆雕 浮雕
16.皇家 私家
17.东晋
18.颜真卿 柳公权
19.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时空艺术
20.社会 传记 心理 文本
21.共鸣 净化 领悟
22.叙事诗 抒情诗
23.突发 超常 易逝
三、简答题
24.我们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
(3)艺术作品;
(4)艺术传播与接受。
25.艺术作品的层次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3)艺术意蕴。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是艺术主体对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26.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
27.(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28.(1)实用与审美结合。工艺品首先应当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应当寓于实用性之中。因此,工艺品总是按照实际使用的要求来进行设计、选材、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处理和加工等问题教要结合实用要求来考虑。
(2)工艺美术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工艺品是具有实用性的日常生活用品,满足着我们的物质需要;同时工艺品十分注重造型设计,并且尽量发掘材料和装饰的潜力,注意运用色彩、线条、形体等多种形式因素以及夸张、变形、均衡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外观形式美。由于工艺美术比起其他艺术种类,更加直接地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因此更需要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制作技巧。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
(2)审美想像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想像又分为再造性想像(知觉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像。
(4)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想像的特征有:第一,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像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像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0.答案要点:
(1)与艺术创造相关联的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艺术创造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
(2)艺术创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艺术活动的核心。
关键词:影视美学;创作;文本;接受;源流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68—01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影视美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翻译和编写的各种理论著作相继出版。目前,各高校艺术学系、新闻系和中文系都把影视美学作为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很多高校甚至把影视艺术课程作为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由此可见,在当前影视艺术与网络文化紧密结合的时代,我们的影视艺术研究逐渐得到重视,而影视美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却至今没有一个定论,甚至没有引起过注意和争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美学和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联系当前影视艺术的发展状况,在教学实践与美学理论结合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一套影视美学研究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研究影视美学:
一是创作学角度
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是影视创作的源泉,但世界本身并不能直接构成艺术作品,它必须经过创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艺术作品。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把握艺术的审美特性,我们首先必须研究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和创作规律。一般而言,艺术作品是由两种创作过程合而为一的,一是内化过程,即把生活真实内化为艺术真实,创作出一种“意与境偕”的艺术作品;二是外化过程,即通过各种艺术技巧把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真实外化为生活真实,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从中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
二是文本学角度
文本在英文中即Text,可以翻译为文本、本文、辞等,钱钟书就有“观‘辞’(Text)必究其‘始终’(Context)耳”一说。中文里把“文”与“本”合为“文本”一词,一是表达了以文为本的涵义,二是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强调了作品(即“本”)的文学性和审美特性(即“文”)。文本虽然与作家、外部世界和读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此处所讲的文本学研究就必须忘却这些联系而纯粹地从文本本身着手来考察其审美特性。因此当我们面对一部已经被创作出来的影视艺术作品,即一种文本时,作为专业研究者,我们不能仅仅是从观赏性角度看待影视作品,而应该从音响效果、视像效果和剪辑手法等等方面来分析的影视文本的艺术形象和审美风格等等问题。一方面必须完善影视作品中的音乐、舞蹈、造型、色彩、场景、情节等等要素,使各种要素都达到艺术表现的极高境界;另一方面,在声音和图象、场景与情节等方面的拼接和组合过程中必须使之完全融合,其审美效果才能超出单一的艺术表现,体现出影视艺术的独特审美优势。
三是接受学角度
影视作品最终面临的是观众,只有通过大众的观看、鉴赏和批评,才能使影视作品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而对于影视作品的接受、消费和传播,也就是说从接受学角度研究影视作品,才能真正体现出影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尤其对于从事影视艺术研究者而言,研究作品在大众之中的接受、消费和传播是极其重要的,是关系到影视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正如姚斯所指出的“作品在其诞生之初,并不是指向任何特定的读者的。它是要彻底打破文学期待的熟悉的视野。读者只有逐渐发展去适应作品。因而当先前成功作品的读者经验己经过时,失去了可欣赏性,新期待视野己经达到了更为普遍的交流时,才具备了改变审美标准的力量。”很多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往往有一段距离,因而对这类作品,必须经过导师阐释、引导,使读者认识其价值之后,传播和消费才能顺利实现。
四是源流学角度
源流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影视艺术的历史,是从各个不同阶段的影视艺术作品中找出其发展的轨迹和规律,源流学最终关注的则是影视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前景问题。而且影视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如影视美学理论史上的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意识形态学电影理论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创作学、文本学和接受学一般都是在共时的层面上来研究影视艺术,而源流学则是从历时的层面上考察影视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体系。这种历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由自影视艺术诞生以来的影视作品所构成的作品历史,这是研究影视美学的基础材料;而且还必须找出这些庞杂材料中的优秀作品和具有标志性转换的作品,从而进行断代史的研究。二是把艺术美学理论引入影视艺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影视美学理论,这是影视美学的核心,它是对每一时段影视艺术的抽象概括和审美总结,而且这种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都与各自时代艺术和技术的发展紧密地联系着,因而也是影视美学与文艺美学相联系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欣赏 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活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培养艺术精神,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一、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审美需要驱动下、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观照、体验和悟解活动,遵循的也是一种情感逻辑,是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的联系。审美情趣在于对艺术欣赏的格调,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欣赏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比较之外,还需注意质量,也就是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更谈不上艺术修养的提高了。在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客观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例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照和体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赏时,就会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这就涉及到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所谓共鸣,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两种振动的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种振动,也会带着靠近它的另外一种振动起来。这种现象就是共鸣。艺术欣赏的共鸣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而激发出的情感变化。创作者和鉴赏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艺术作品相共鸣,创作者的心底最深处的一种震动,一直传达到鉴赏者的心底最深处。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通感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从而触动欣赏者的情绪、思想、精神、情调。读者得通过了作品,而体验作者心里的内容,唤起读者“心中的琴弦”的反响,即读者对于作品发生情绪、思想、精神、情调的活动,而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梁》便是采用纯红色作为全片主色调,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闪耀流淌,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体现了色彩的造型美和抒情写意功能。
二、培养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