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范文

时间:2024-01-13 10:40:25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语用目标;关注角度

语用目标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文本内容存在密切联系。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单纯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愈发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很多教师并未真正意义上理解语用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盲目之处,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阅读教学语用目标进行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

一、学生角度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来说,确定语用目标的核心就是学生,学生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体。一直以来,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原因在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导致阅读教学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如在进行《姥姥的剪纸》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哪些语句能够反映出姥姥剪纸的‘神’”,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到文字中,感悟作者的文字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字词运用的妙处。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方式的同时,还能从表达角度进行审视和思考。学生从微观上感受“托”“缠”等词汇的表达效果,同时从宏观上体会“神”的表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从表达角度进行阅读是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再如,在《水》一课的教学中,作者从两个角度表达了水给人们带来了苦与乐。以往单纯的教师讲授,难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内涵。此时,教师立足学生角度,对课文中的“雨中狂欢”部分进行深度剖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角度

课文兼具文学和教学价值,教师确定语用目标时,需要考虑教学需求。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知识输入的过程,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升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雾凇》一课的教学中,作者明确了“水汽”“雾气”“雾凇”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将词语还原为真实的事物,并了解科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按照说明文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很快捕捉到文章重点,从而领会文章的说明方法,为日后的写作提供支持。再如,在《第一次抱母亲》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重担”“翻山越岭”等词汇置于特殊的语境当中,揣摩其中的表达意义,使词语更具分量。强调教学的语用目标,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为知识输出提供支持,使学生的写作能够“有话可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布局之美,观察作者对文章结构的设计,掌握写作技巧,实现知识输出。

三、文体角度

小学阅读文章涉及大量文体,如诗歌、小说、散文等。针对不同文体,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说,文体不同,对应的语言形式也会有差别。如散文与诗歌,二者的语言节奏感相似,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句子长短和反复的构成时,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独特之美。在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不同的问题有所把握,经过长时间积累,能够指导写作。如在《说勤奋》一文中,作者明确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将观点与实际案例联系到一起,初步领会“有理有据”的问题特征。

文体体式是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产物,如《我和祖父的园子》具有散文特点,而《爱之链》通过连续巧合描述整个事件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体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推动学生突破现有视野的限制,通过阅读欣赏走进更加广阔的世界。此外,教师从文体角度开展阅读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对环境、情节等要素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教学的“语用目标”,从教学、文体、学生三个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并将语言训练渗透至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月容.小学阅读教学确定“语用目标”需关注三个角度[J].亚太教育,2016(9):27.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语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是对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认识,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学生可以正确的学习国语及中国深厚的语言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还要打好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教育基础,小学除了是学生达成初步的语言思维以外,还要进行德育、学习习惯等素质的培养。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中国教育相对懈怠的农村教育环境下,尤其在个别落后的农村,其语文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凸显不足。有的地区还与现行的《教学大纲》背道而驰,脱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工作。

1.1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

小学语文是一个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它也是一个涵盖量较强的学科,教师不能一一尽善尽美的为学生教授所有,唯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把学习的被动性化为主动,吸收更多语文知识。农村地方较为局限,学生的认知事物很有限,所以在认知广度与深度上都与大城市环境有着相对的距离,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认知更多事物的有效方法。但是,受到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个别农村小学生家庭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量;校方教育经费有限,所以阅览室构建简单,藏书有限,不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是的学生无法通过更广阔的阅读,来增加自身的知识视野。

1.2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信息更新慢,这样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带来很大的阻碍,个别地区还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新教学案例启发,导致教学创新意识匮乏。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都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扼杀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天真活泼的学习特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3师资匮乏

在农村小学,能够真正掌握娴熟的综合语文教学的老师少之又少,受到农村条件的影响,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不会在农村小学常驻,都是向往进城市发展,进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缺乏,得不到新的师资换新。这样现状证明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技能有待提高,很多教师未必能熟悉的操作电脑,利用电脑来给学生进行多元化教学。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善对策

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科学的学习的窗口,也是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掌握语文知识是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发展。针对以上提及农村小学语文现状问题,笔者谈谈一己之见,为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得到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2.1注重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它小学生学习语言、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的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外衍生,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是语文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发展措施。所以,农村小学不能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应该构建学校阅览室,增加其藏书量,及时更新其刊物。同时,建设班级间的图书角,鼓励学生自主阅览课外书籍,并对其内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图书资源最大化的建设效果。教师方面,应该准确把握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投其所好,引导学生适度的进行刊物的阅读,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日积月累自己的词汇储备量,以便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质量。

2.2转变教学理念

在给小学生教授新知时候,如果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会导致学生参与度降低,对语文的兴趣度也会随之降低。新课改背景下,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重要的改革措施,要把现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语文中,不仅让学生学到新知,而且让他们养成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争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增加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增进学生趣味性的有效手段。

2.3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度已经日渐增高,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集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小学可以通过帮扶、手拉手、捐资集资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建设,普及乡镇小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图书资料。个别条件较好的地区应该建设计算机机房,逐步完善小学多媒体教学设施。这种种的改进措施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对语文教学热情。

2.4提高农村小学师资建设

强化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是提升小学语文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型课程改革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语文综合素质,尤其是农村小学较为年轻的教师队伍,更要有坚定的教学信息,力求让农村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提升教师团队质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中占据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主动学习钻研教学方法,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重视新课改理论的重要性,学习与升级自己对课标的认知度与教材教法的熟悉度,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3总结

综合上述,在新时代下,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校方资源调配、教师资源的改良和教学设备完善程度等方面,都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的主要考虑出要素。而且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职业素养;小学构建图书室或图书角,是提升学生阅读量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文德保.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118.

第3篇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风格及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小学语文也不例外。小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学习,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前提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被学生认同和理解,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知识理解程度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重新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在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一些新的语文教学形式或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正走进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化世界。

http://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93-02

从小学到高中,语文一直是三大支柱性学科之一,而且根据所学专业不同,甚至到了大学仍然要学习语文这一科目,所以语文的学习可谓贯穿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涯。之所以如此长时间地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每位学生形成文化积淀。汉语不仅在国内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国外也开设了许多学习的场所。就目前而言,随着汉语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语文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要想通过语文学习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积淀与文化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教师的教学风格及课堂教学的语言特点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效率,加之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小学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日后的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正确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日后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分析

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过于刻板和僵化,语文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既定的知识,尤其是拼音及生字的学习过于枯燥,加之学生刚刚正式接触拼音和字词,枯燥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太过无聊和困难,对于花了很长时间都记不下来的学生,教师也只是让他们死记硬背,此种教学风格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相对初中和高中而言较轻,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学活动也相对较少,通常只是一次性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灌输给他们,缺乏因材施教及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1.科学规范易理解。教学活动本身强调科学合理原则,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传授知识的方式、途径也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因为只有科学的教学安排,才能保证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教师的教案设计也必须科学,才能有序地进行课堂的教学活动。同时,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及日常的交流沟通打基础的环节,尤其是拼音、声调及读音的学习更加强调准确性和规范性,只有教师的表达能力更加规范,才能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规范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科学的课程安排,如何更加规范地向学生展示知识应该是学校及教师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小学的学习过程甚至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所以教师和学校就更加不能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安排过于随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音、词汇及语法等部分的教学活动更应注重规范性,以正确的读音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通俗易懂的描述让学生理解语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符合语言的规范表达,发音准确并清晰,语调平和、自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生动、活泼、易接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设计应尽量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设计必须贴近实际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入一些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例子。例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PPT向学生展现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又如,教师讲到瀑布的时候,展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瀑布有更为直观的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语音、语调的调节,尽量运用简单易懂的词语及语法,尽量使表达更加有趣和生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循序渐进情动人。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对于知识量的接受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一次性灌输,而应分阶段、分难度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而且在逐步灌输的过程中辅之以生动的语言表达,这样既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更加深入。与此同时,任何学习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那么学习的过程一定会非常枯燥和痛苦。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缺乏感情的投入,那么语文的教学目的就难以实现,而且难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投入,并且通过调节自身的教学风格把课文中的各种情绪准确传达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绪,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抑扬顿挫趣味浓。无论任何人对新事物的学习最初都是源于兴趣,孔子也曾强调过趣味性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有浓厚的趣味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分析不同学生的性格及趣味点,在合适的时间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提问,以便引导学生答题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以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活跃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学内容设计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相对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因为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的学习会更加主动,而且学习的过程一般会更加轻松,也为教师减轻了思想负担。除此之外,较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教学活动的语言表达通常具有艺术性,不仅声音洪亮、发音清晰、生动幽默、情感丰富,而且语言表达也具有引导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高潮并随着教师的讲解而心绪变动。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应该尽量提高,尤其是在打基础的小学时期,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各个学校的资金支持,让学校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招聘教师的时候尽量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使课堂科学规范易理解、生动活泼易接受,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对待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完成任务,而应该注重感情的投入、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http://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总结归纳研究,充分地将语文教学过程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摆脱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理论难以联系实际的情况”,在帮助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教师要想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真实作用,就不能忽略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找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交汇点,发挥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有作用。教师要合理地规划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表现力强、形式丰富的特点。还要吸取传统教学过程的优势,在夯实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长处:首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总结凝练,将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元素进行总结归纳,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和已有的知识体系相关联的区域范围,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入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升;其次,通过对教学切入点的总结归纳,将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如,将课文中介绍的知识和多彩多样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充分地进行思维的发散,进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小学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最后,帮助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感受到语文知识内涵的同时,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这就需要丰富生活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增强小学生的兴趣,进而发挥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

1.利用生活小故事活化语文课堂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小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听取小故事的同时,学习到课本中涉及的知识,进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小故事,还可以让小学生以进行自我讲述的方式,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前,要让学生根据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容,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小故事,以便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并和学生的生活趣事无缝对接,进而保证该堂课的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总结凝练自己遇到的生活小故事,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发现美的眼睛”,满足新课程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例如:在进行课文《小马过河》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结合生活中学生遇到的故事基础上,利用“小马过河”中讲述的学习的基本道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勾起学生进行《小马过河》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小马过河》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难而退”和“勇于尝试”为教学切入点来导入《小马过河》课程。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讲解鼓舞学生奋勇向前的故事和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自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元素渗透过程中,可以充分将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化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在督促学生反思,联系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的加深,进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利用生活元素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运用生活元素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出小学语文课本之外的知识载体,让学生可以在平时的休闲和放松过程中,快乐地体会到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生活中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好这些五彩缤纷的教学元素,就可以让本来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机盎然,焕发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教学时,应考虑到大灰狼与小红帽的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描述手法,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诸如“大灰狼与小红帽”一类事件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大灰狼与小红帽”这种情况出现的基本特点,并使用语文知识对“大灰狼与小红帽”可能出现的情况的介绍,让学生充分理解自己认识到的“大灰狼与小红帽”知识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笔记本,将自己对于《大灰狼与小红帽》这一堂课中的相关的做人道理进行记载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分析,提升学生对于“大灰狼与小红帽”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大灰狼与小红帽”中蕴含的知识和人生道理的探索讨论,并让学生把“大灰狼与小红帽”中蕴含的“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道理进行总结研究,加深学生对于“大灰狼与小红帽”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案例进行总结研究,并进行相关的情境教学设计,保证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能够为学生所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通过总结归纳相关的生活元素事件,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也为小学语文知识的传播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载体,进而更加有效地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实力支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2,(19).

[2]刘晓含.为有源头活水来――谈语文教学生活化[J].现代教育.2012,(Z1).

[3]蔡书彩.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J].学周刊,2012,(02).

[4]李军.语文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文学教育(中),2011,(11).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现状;优化;原则;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07-02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一直是教师教学小学语文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合理且适度的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成果,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减负”目标,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语文,这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深化教师教学实践和建设教学理论等都大有裨益。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作业设计和布置仍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以下作者就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入手,分析并探索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我国小学语文作业现状

1、老师不顾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情况,也不管部分学生是否能接受设计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律是相同作业量和作业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使学生做的无用功很多。

2、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简单、机械地抄写已掌握的生词、语句等,不仅不会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产生太大帮助,还会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其发散性及创造性思维产生禁锢作用。

3、老师对学生进行课文生词读写训练时,随意性比较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对课文及生词的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中,而是在教材进行到一个段落的时候,突然抽查学生读写训练,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此,对老师的突然袭击只能报以应付态度,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原则

1、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想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技能,就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长期积累和消化。因此,老师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量,不能因为急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及教学质量,就加大作业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循序渐进地培养,确保学生高效率地完成作业,而不是以大量作业使学生盲目应对,甚至造成抄袭、让别人作业等现象,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2、语文作业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再加上语文作业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紧跟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语文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泼水节》这篇课文,老师可以举行以这篇文章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场面并写出感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大幅提高。

3、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的一项显著特点即开放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优化设计作业时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有机结合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同时还需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设计出有层次、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语文作业,在赋予语文作业开放性的同时,使其形成更灵活、丰富的形式。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的具体策略

1、注重小学语文作业的阶段性

提起作业,似乎总会有一个课后这样的修饰词语,事实更是如此,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使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但这样的小学语文作业方式过于单一,也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丧失语文学习激情。

2、注重小学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其作业层次性的控制是从小学语文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两个方面共同进行的。首先,从小学语文作业的数量来讲,对于那些具有较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作业量的减少,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进行语文知识面的扩展。而对于那些语文学习基础较差或者语文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作业量的增加,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早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这样,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其次,从作业的难度方面来讲,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设置出三套难度不同的作文。不同难度的作业方案要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需求,学生动力更加充足,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因此而实现提高。

3、注重小学语文作业的合理性

注重小学语文作业的合理性,所谓的合理性,就是指教师所设计的语文作业要在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之内,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特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如果小学语文作业不具有合理性,那么作业的存在就毫无价值。新课程标准将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置中,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十分钟以内可以完成的识字与写字的任务,以小量的作业来促进学生大跨步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就是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在课堂上利用课堂作业完成学生思维逻辑的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发挥出小学语文作业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解决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枯燥乏味、对小学生知识能力促进程度不高的问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 伟,王国兵.让语文作业也精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2] 刘 虹.小学语文作业改革之我见[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

第6篇

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将小学语文教育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让小学生从课本中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师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生活情境再次呈现出来,才能让小学生在模拟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事实上,教师应该全面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促使小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现实进行较好地对接,加快推动课堂向生活舞台的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较为深刻地感悟课本中某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触觉、听觉、味觉等方式,加强真实、可靠的体验。

二、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实践表明,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学习兴趣的高低。为了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实际生活中较好地融入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语文的身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情况: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等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践状况,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思维,利用一切条件去体会生活、观察生活,通过运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点。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

对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进行较为深入地解析之后,接下来,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够对浅议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不容置疑,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语文知识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正因为如此,将语文和生活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重视语文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在实践中,只有大力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工作,才能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案,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其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同之处,科学、合理的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不少家长热爱生活,喜欢花花草草,教师就可以以此为题材,进行作文写作。如此,在不知不觉中小学生会更加细心地观察和留意生活中的事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让学生演一演,再现生活

一般来说,以文字为载体,将生活较为翔实地记录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在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应用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使语文课文中文字叙述的内容再现生活。更确切的说,假如一味强调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用文字呈现出来,并不可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讲课效率,为了尽可能降低学生学习语文文字的难度,相当一部分教师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小学生语文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演一演,更好的再现生活,促使小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引导小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

从基本上说,不少生活信息会较为完整的记录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上。但是,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无法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课本中载入的生活信息。正因为如此,引导小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日常生活与语文息息相关,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十分乐意投入 足够的精力去学习语文知识。更进一步说,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向课堂之外进行不断延伸,摆脱教条主义,与生活结合起来。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专业素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0-02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1.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宏观教育认知观,对小学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整体认识,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所要培养学生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针对性去备课。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语文教学中有着本学科的认识角度,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认识目标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素养是最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上。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新角度,是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元化

1.要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向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除了具备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专门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叉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能够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相当语文专业知识,这是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同时也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做到所掌握的知识相互能够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老师所要掌握的数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来做好铺垫。这是新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做到知识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识点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宽广。在课堂上经常性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知识点都要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本质,注重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要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深度认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长期的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上过于专业化。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是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把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分割讲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体系被分解,不能体现出来整体,其实,语文知识中包含很多知识体系,在文章中可能蕴含着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考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具有文学素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文学素养,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更新较快的时代里,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完全掌握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地填充自己,在专业技术知识上进行学习,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途径来不断的武装自己,让自己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前进。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追求,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来做。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要有认真钻研科研的意识与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表现。所以,我们强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必须提到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问与总结,把所发现的问题用在科学研究上,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素质提高的表现。教学研究主要是体现在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对小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研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中包括了教师创新与钻研,只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分析,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正是未来教育期望实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柏民.面向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的素质目标与培训模式[J].咸宁师专学报.2002,(2):83-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J].1998,(1):44-46.

[4]于欣.教师角色转变应从备课开始.中国教育报[N].2003-10-11(5).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环境教育;渗透融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而加强环境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教育来说,由于具有很强的基础上,因而加强环境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这就需要在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环境教育的渗透和融合,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发,积极探索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渗透融合的有效模式,着力提升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能力是当前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加强对小学生的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进而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因而必须重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模式创新,在“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环境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想将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到语文教育当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

二、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措施

环境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如何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的渗透环境教育,一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使环境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改进语文教育理念。理念至关重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其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一定要将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教育渗透、融合模式的探索,进而才能更好地促进环境教育取得成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环境教育上升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把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深度整合,只要与环境有关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拓展和渗透。比如在对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教育,说明环境与人的关系,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人的发展等等。二是加强环境文化教育。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都必须以文化为载体,要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大力推动小学生环境文化的教育。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对环境理念、环境道德、环境规范等进行渗透,让小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将环境保护在小学生内兴起,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教师还要重视“绿色课堂”建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小学生保护环境。还要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在讲解有一些消费内容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绿色消费。三是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将小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环境教育的“渗透性”,还必须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最从重要的就是要做“两个结合”:一方面,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环境好的地方以及环境遭受破坏的地方去实践,并且让学小学去感悟,要求小学生写一些与环境有关的小作文或者日记等等;另一方面,要将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又要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观察环境、保护环境,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知行合一”。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机制的改进和创新,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特别是要在改进语文教育理念、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使环境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步渗透到小学生的内心当中,使小学生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小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这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都具有重要价值,各级各类小学以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芳珍.对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2]陈继红.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第9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丰富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本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语文知识也越来越有深度,这就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根据课本中这些内容的特点,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参与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当学生遇到难懂有深度的文章时,就需要教师安排合理的教学,分开文章内容为学生进行由浅及深的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文章内涵,提高语文理解能力。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帮助学生转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在学生眼中不但要做“良师”,还要是“益友”。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语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知识水平,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准确地表达、传递信息,教师只有掌握语言词汇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文章内涵,为学生清晰表达文章内容,抓住细节,突出重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具有艺术性

教师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语言丰富,语言技巧娴熟,语言的情感丰富,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熏陶下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教学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艺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语境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的高涨,学习的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生动性

小学生普遍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言相对死板、缺乏生气,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被严重的压抑,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应该具有生动性,只有教师的语言变得生动而充满情趣,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只有生动性的语言才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生动有趣的语言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