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4-01-14 15:55:09

导语: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1篇

【关键词】立足文本思维震荡点信息输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6-02

一、引言

人的大脑发展,智力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外语学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渠道,文本则是思维培养的载体。同时用外语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真正理解语言,感受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过程。

二、二种错误观点的分析

有人认为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言学习毫无关系,这种观点并不正确。语言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语言教育不仅有教会学生交流,还有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功能与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教学,同时有必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拓展。也有人会认为中学生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也欠强,学生难以承受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思维活动。事实上,《郎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只用2000个词解释全本82000词,而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单词1600,高中3500,凭借这些词汇量,学生基本可以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对分析问题,发表见解很感兴趣,词汇量并没有影响他们表达,即使英语基础差一点的同学也很乐意跟大家分享他们的想法,正如Waters (2006)援引Stevick的话说,"越是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越需要认知上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尽可能给予初学者能正常使用自己通常运用的认知能力的机会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促进健康的,更成熟的学习状态,语言欠显且思维简单的内容只会使学生感觉幼稚。

三、思维的定义与层次

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重要形式,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它以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再利用已学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推理和判断。 Waters(2006) 把思维能力分成7个层次。1 记忆;2 转换(将信息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语言);3理解:能发现事实,规律,定义,价值与技能之间的关系;4 应用:运用和选择适当的规则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分析:根据部分有意识的知识和思维的形式解决问题;6综合/演绎: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一个问题;7评价。评价能力也就是评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学习者通过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 方法,背景,论据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后四个层次的能力即应用,分析,综合/演绎及评价。

四、充分挖掘文本的思维震荡点

1引导学生学会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读中有思考。

人教版第五模块第三单元FIRST IMPRESSIONS 一文中,主人公李强的情感体念一直贯串在文本里,笔者让学生找出描述李强进行时光旅行之前情绪感受的单词,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uncertain, worried, unsettled, nervous ,作者引导他们注意到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并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Why did Li Qiang feel so bad before the journey? 学生们积极思考,给出他们自己的理解。S1: Because Li Qiang has never taken such a journey before. S2: Because Li Qiang is afraid his journey may be a danger and he is not sure about his safety. 通过边读边思,学生就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

2.对文本话题进行相关的延伸拓展,使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学习人教版第四模块第一单元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一文, 学生对Jane Goodall 的经历及贡献有所了解,笔者又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下列四个问题:Q1: Why do you think Jane is called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Q2: What did Jane have to give up when she went to live the forest? Q3: Do you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chimps in the wild rather in a zoo? Give reasons. Q4:Do you think you will go if you are asked to study animals in the wild?Why or why not? 答案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通过讨论,学生能更好理解Jane Goodall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她的牺牲,及其工作的重大意义。相信在学习这一文本后,学生头脑中会留下人与野生动物和睦共处的美丽画面,也会意识到人类要尊重野生动物,给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长期以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有必要拓宽学生的思维渠道,引导他们能用英语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即从一个信息源产生多向思维。模块五第一单元文本COPERNICUS' REVOLUTIONARY THEORY 提到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对整个人类都意义非凡,而他到临死之时才公开发表他的新理论。笔者就提出这个问题:Should Copernicus publish his ideas earlier, why? 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见解. 下面是持赞成意见同学的部分观点S1: Ordinary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know the truth of science instead of being fooled. S2: More human beings could be exposed to his new idea and accepted it. S3: Science would develop further with the help of his new theory.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则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S1: If he did so, he would put himself in danger. S2: As his idea was entirely new and people wouldn't accept it. There is no need to take such a risk. 在辩论的结尾,笔者让学生明白双方只是从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而已,他们的观点都无所谓对错。

4.将文本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第四模块第二单元文本CHEMICAL FARMING OR ORGNAIC FARMING时,学生对有机耕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有机农产品产生了好感。笔者提了一个问题:Do you eat more organic food or more non-organic food? Why? 学生纷纷表示接触有机食物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它们价格偏高,市场供应量也不多。笔者就关于如何推广有机食物让学生给当地农民提一些建议。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兴致很高,除了应用课本中的知识,他们还提出了改良农作物品种,农科院及农业大学要推广先进技术,给农民提供培训机会等等另外的办法,虽然学生的英语表述不是很流畅,但他们的思维相当活跃,令笔者深感欣慰。

五、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英语学习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一代人的思维缜密性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自身应具备探究的精神,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并能立足文本,挖掘其思维震荡之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要持开放接纳的态度,在课堂上营造学生民主轻松氛围。同时教师要确保相关信息的充分输入,有输入才有观点的输出。因为有关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演绎及评价这类问题,学生无法从文本中直接得到答案,学生需要在获得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再进行一番思考才能作答。在开展辩论Should Copernicus publish his ideas earlier, why? 之前,笔者让学生在文本里找出哥白尼新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明白当时的社会形势,教会势力强大并信奉 "地心学说",绝不允许与之相反的新理论存在,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则是严惩不贷。正是在这种处境导致哥白尼迟迟不敢公布他的"日心学说",这些信息的输入为学生深入思考作好了铺垫,从而使辩论得以顺利开展。

总之,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编者思想表达的凭借,教师要利用好文本,设计有意义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更深地体会文本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龚亚夫.论基础英语教育的多元目标-探寻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课程.教材.教法》(京)2012. 11

[2] 林静.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字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专访,《中国教师》(京)2012.10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2013.7)重印

[4] 卢祥富.例谈英语哲理性美文的解读与设计,《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2013.5

[5] 王婷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并引发思辩《江苏教育》中学版(南京).2013.5

第2篇

一、营造思维情景,激发思维兴趣

情境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合理营造思维情境是激发思维兴趣的关键。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的思想活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思维活动没能很好地开发。要摆脱这种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体现“理论知识生活化,感性认识理性化”的原则,教学目标上不但要解决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书本知识问题,而且要注意向“怎么做”和“怎样获取知识”方面倾斜:从“理论知识生活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让学生思考“家鼠为什么不饿也咬东西”、“蝙蝠在夜间快速飞行时,为什么不会撞上墙壁”等问题;从经常的“感性认识理性化”来促使学生将感知欲望转化为有目标的思维欲望。目标加欲望,是产生解决方法的必要条件,方法的产生也必然是一个综合思维的过程。

二、探讨思维方法,培养思维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充分体现在指导系统中的主体作用,而且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在学生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因此我们应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注重反馈,学会反思,提高思维质量,为终身教育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1.善于质疑,勤思好问。

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又是思考的结果,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我们应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从对面发现问题,在反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在归类判断中发现问题,通过类比、比较发现问题,从实际中发现问题,等等。同时应对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创造让这一部分学生发问的机会,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的意志,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局面,通过质疑不断把思维引向深入。

2.注重反馈,学会反思。

注重生物学习思维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可以使学生知道思维是否正确,通过判断,自我调节思维活动,强化或改正思维的结果,保证思维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学会反思是自我监控能力中的重要技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发现自我在学习思维活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如发现自己的思考不能持久,思维不流畅、速度慢,思维方法呆板、不够灵活,等等,就要及时加以改进,调整学习和思考的策略。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监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点,通过控制、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能提高思维活动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效益。我们的具体做法有:第一,培养学生深思反省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思维。第二,鼓励学生经常性地用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老师的、同学的及教参上介绍的思维方法进行对照比较,并加以修订。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反馈,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准确地加以点评,及时纠正错误,越过思维障碍。

三、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能力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等基本要求外,教师还应特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提问要难易适度。

在目标教学实施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按能级从低到高,由易到难逐层展开,其难易程度不能超过或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高不可攀,徘徊不前,又不能唾手可得,失去兴趣,而是“跳起来摘果子”,做到伸手不得,跳而可获。实践证明,过难或过易的提问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要艺术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艺术又不新颖,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引起较强的注意。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被新奇之感所吸引,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

3.提问要有启发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提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思维,诱导思维的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点拨,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越过思维障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四、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地引入,这些知识要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比如,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生物工程育种,都是育种方法,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只有引导他们从育种原理、育种过程与育种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特点,才能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

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第3篇

一、设计程度型问题,培养学生敏捷思维的能力

思维敏捷性是思考问题的主体能够对客观事物作出敏锐快速的反应。学生的思维是否敏捷,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度,就是指设计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处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准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教师在每堂课中都能设计出适度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产生。

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笨”,思维迟钝、脑子不开窍。其实,这与教师提问启而不发或发问不着边际有关。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个别学生确实存在着智力差异,但是教师这时应冷静思考一下,设计的问题是否偏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实际。例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如果安排在让学生求出方程x2-2x-3=0的两根为-l、3后,就问大家能不能找到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学生很难想到计算两根的和与积,激发不了学生思维,但若作如下安排:先出示两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和不为1的两组,要求学生计算出方程的根,然后教师问:“观察第一组(二次项系数为1),它们的根与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有什么共同规律?”出示方程x2+bx+c=0,让学生用式子表示两根之和、之积;再让学生观察第二组方程,提问:“能否得出相似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一般结论。这样的设计问题照顾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回答踊跃、思维敏捷。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能力

求同思维就是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归纳整理,使之有条理、有层次、系统化。例如:学完相似三角形后,我让学生从定义、判定、性质等方面比较“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相似多边形”与“全等多边形”、“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找出异同点,指出联系及区别;学完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异同点。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沟通了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应用、深化,而且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逐步提高,求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对优化思维的深刻性大有裨益。

三、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就是不墨守陈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找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达到求异、求佳、求新。具体做法:除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练习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通过寻求问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例如:教学“切线长定理”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已知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切线,AB与OP相交于点C,根据己知条件,写出四个结论(多者不限)。像这样设计给出条件探索多种结论的问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所谓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善于从反面的立场、角度去进行思考,当某一思路出现障碍时,能够迅速地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

判断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强不强,依据之一就是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不灵活。我在教学每一节内容时,除了向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外,还不失时机地设计逆向性的问题,教会学生从一个问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学生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展相互促进。例如: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完此题后,我作了如下变式:①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线段具有怎样的性质?②将①中的四边形分别改为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结论又怎样的变化?③当一般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满足什么条件,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会是梯形吗?其中变式②就是迫使学生作逆向探求,思维要求更高,使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借“题”发挥;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拥有的过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数学大师华罗庚曾说过,“数学学习有两个过程:一是由薄变厚,二是由厚变薄。基于学习能力而言的学习是由薄变厚的过程,而基于学习任务而言的学习是由厚变薄的过程。即将凌乱的知识进行提炼、概括、总结,以便在大脑中形成思想、观点、方法和能力。”新课程教学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是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以下就“如何借题发挥”浅谈一下个人的方法。

一、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解题点评:此6种解法都是从垂直关系出发,发散出多种数量特征。解法1是斜率法,两条直线互相垂直k1・ k2=-1;解法2是交轨法,P点是椭圆与一个圆的交点;解法3是向量法,两个向量互助垂直数量积等于0;解法4是利用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再用勾股定理解决;解法5是参数法;解法6是面积法。事实上每一种解法都孕育着这种思想,其核心就是转化的思想。

在数学解题的探究中,寻求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丰富学生生活,优化整合思维。突破常规、发现问题、实现创新的原动力。一题多解不仅可以通过少量的问题去沟通各部分知识的联系,拓展解题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对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解题方法能体现多种思想方法,它对培养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拓展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十分重要。

二、强化应用,培养演绎思维

应用是数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探析新知识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以体现新结论的应用,把看似复杂、结构新颖的新问题与已有的结论沟通后,解题过程就变得简捷、明快、易懂。

让学生将自己探索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知识,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全过程,使其思维得到锻炼,达到解一题、通一题、会做一大片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要“以点带面”“由特殊到一般”“小题大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勤.从“小题大做”到“小题小做”[J].中学数学月刊,2009(6).

第5篇

1、文史结合法。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 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 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对抗式讨论法。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 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 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 把稿子发回给学生, 进行分组讨论, 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 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

3、知识串联法。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4、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 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5、设疑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恰当设置疑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精彩之处,因此, 教师在设疑时可抓住以下几点:①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研读、讨论,在重、难点处提出问题。②教材的“微瑕之处。”在此处设疑,说明学生能够跳出教材,高于教材,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性质疑。③无疑可设之处,教师引导学生钻进去,“于无声处听惊雷,”领会实质。④疑窦丛生却无从下手之处,引导学生把握重点,集中攻坚。因此,我们只有在设疑上下功夫, 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解决“是什么”。以学生自学为主,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课上教师对教学内容作框架性说明, 并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然后教师提问检查并做出评判。

第二步:解决“为什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提出“为什么”展开讨论、思考,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学生已经知道了隋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开凿大运河等基础知识, 那么能否说出: 为什么说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朝代? 学生对这一命题很感兴趣, 讨论特别激烈, 甚至出现了激烈的争辩,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第6篇

我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多年,对艺术教育深有感触,也清楚地看到当下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备的缺乏、教师理念的陈腐等等原因已造成美术教学在整个教育工作当中的淡化,甚至缺失。究其原因,实质上是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忽略,殊不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素养,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和面临的关键工作。这几年教育部也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各学校修建了艺术楼,配备了设施,这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但是艺术教学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仅靠在课堂上机械地画几张画,照本宣科念念理论概念,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如何能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更别提学生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探寻如何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认识、改变陈旧的艺术教育观念。

必须正确认识艺术课在整体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意识里没有主副课之分,这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了艺术,比如漂亮个性的服装、恢弘大气的建筑、色香味美的菜肴、设计精美的礼品、造型美观的汽车等等,都是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作品,凝结着艺术的魅力,可见艺术教育之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主副课无意识区分,美术教学常常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兴趣逐渐消退,根本谈不上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彻底改变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 营造开放自由的艺术教育环境、创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知道人人皆可创造出美丽独特的作品,给他们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应从现实生活中最简单最普通的教育实践题材做起,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创造,例如设计一个文具盒、一个书包以及美观实用的课桌等等,尤其是现在好多学校的校服不够美观,学校可以征集并采用学生的设计理念,去设计一些美观又实用的校服,我相信这些实践课题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有很大帮助,这种形式的教学既不脱离学校的教学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思维,首先要赋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必须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良好氛围。只有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一定要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看皮影戏,学习做皮影像,甚至可以进行表演;也可以邀请各种从事手工艺术的民间艺人来学校讲课,传授民间艺术思想与工艺,现场制作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手工艺作坊,让学生观看制作流程,使学生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手工艺术品的设计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艺术的真谛,感受艺术的熏陶。

同时,美术教育也应倡导学生学好书法和中国国画,比如把《芥子园画传》作为教材,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更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个人认为中国画是承载多种中国艺术元素的艺术品,所以中国艺术教育也应结合国情,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和独特性。

兴趣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艺术教育要从兴趣抓起,灵感从实践中得来,创造从思维中得来。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38-02

习题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教师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的载体。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既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题海”之中,又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下面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进行习题变式教学。

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一题多解”是指对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从而获得多种解题途径。进行这种变式教学,既可以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又能够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1.一项工程,如果由甲单独做,正好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由乙单独做,要超过规定时间3天才能完成;如果先由甲乙合作2天后,其余的再由乙单独做,正好也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这项工程计划用多少天?

本题如果用算术方法,可得如下解法:

(解法一)分析题意可知,甲、乙做相同的工作量所用的时间比是2:3,即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

由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即计划需要用的时间为2÷(1-)=6(天)。

如果用列方程的方法做,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可得到不同的解法:

(解法二)设完成这项工程计划用x天,(按常规可得)

++=1。

(解法三)设完成这项工程计划用x天,(考虑到乙自始至终在做,可得)

+=1。

(解法四)设完成这项工程计划用x天,(考虑到甲帮乙做了2天后,乙就不用多做3天才能完成,说明甲2天的工作量与乙3天的工作量相等,可得)

=。

由此可见,思考问题越深刻,解题过程越简单。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一题多解”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举一反三。

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题多变”是指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或者变换题目的形式,而问题的实质不变。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促使学生根据情况的变化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它着重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一题多变”可以改变条件,保留结论;也可以保留条件,改变结论;或者同时改变条件和结论;还可以将某项条件与结论对换等等。

例2.如图1,ABC中,∠C=90°。

(1)以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如图1甲),探究S2+S3与S1的关系;

(2)以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如图1乙),探究S2+S3与S1的关系;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如图1丙),探究S2+S3与S1的关系

本题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与两直角边的关系这个本质未变,因而尽管题设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但问题的结论未变。

例3.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为了引导学生从中点四边形各边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关系去考虑问题,可作如下变式:

(1)依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2)依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3)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4)依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5)依次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可作如下变式:

(1)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什么图形?

(2)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什么图形?

(3)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什么图形?

(4)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矩形,则原四边形应满足什么条件?

(5)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菱形,则原四边形应满足什么条件?

(6)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正方形,则原四边形应满足什么条件?

为了使学生真正领会中点四边形证明的本质,还可作如下变式:

梯形ABCD中AD∥BC,点E、F、G、H分别是AD、BD、BC、AC的中点,若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梯形ABCD需满足什么条件?

三、一题多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一题多用”是指那种内容表面看起来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但求解思路、解题步骤乃至最后结果却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问题。

例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60页上的一道题)3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参加比赛的每一个队都与其他所有的队各赛一场),总的比赛场数是多少?4个队呢?5个队呢?n个队呢?

由于有小学数学知识基础,这是一个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可以衍生出很多数学问题,如:

1.已知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有多少条线段?

2.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3.某同学家里来了10个客人,每两人互相握手一次,客人共握手多少次?

4.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

5.2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多少对对顶角?3条直线呢?n条直线呢?

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同一数学模型来解决。“一题多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和应用数学模型的意识。

例5.(2011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题)

[阅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

[运用]

(1)如图2,矩形ONEF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的坐标为 ;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1)、C(1,4)三点,另有一点D与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坐标。

与这题可以构成“一题多用”的还有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的中考压轴题,如:

例6.(2009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题)已知:如图3所示,抛物线y=ax2+x+c(a≠0)与x轴交于点A(-2,0)、点B(6,0),与y轴交于点C。

(1)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

(2)在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四边形ABDC为等腰梯形,写出点D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

(3)在(2)中的直线AD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x轴上有一动点Q。是否存在以A、M、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提示:第(3)题中,A、M是定点,Q点的纵坐标为0,首先将以A、M、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分类:①A、M相对,P、Q相对。由于A、M是定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对角线交点坐标,又由于Q点的纵坐标为0,根据对角线交点是PQ的中点,可求P的纵坐标,又P在抛物线上,从而可求P的横坐标,结合对角线交点横坐标和中点坐标公式可求Q的横坐标。②A、P相对,M、Q相对。③A、Q相对,M、P相对。后两种情况可参照①的解法。

四、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

“多题归一”是指许多表面上看似不同的题目,但实质上解题时用到的数学知识、方法、思路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在中考压轴题中,经常出现由特殊图形变式到一般图形的试题,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类比”的数学思想,解题思路不变,解题方法基本相同,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变中有不变”“形散而神聚”。

例7.如图4,在ABC中,∠A=90°,点D在线段BC上,∠EDB=∠C,BEDE,垂足为E,DE与AB相交于点F。

(1)当AB=AC(如图4甲)时,

①∠EBF= °;

②探究线段BE与FD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AB=kAC(如图4乙)时,求的值(用含k的式子表示)。

分析:第(1)小题考虑到有“∠EDB=∠C”这一条件,所以过D作AC的平行线DM交AB于M,交BE的延长线于N,易证BE=BN,再证BMN≌DMF,可得BN=DF,进而可得BE=DF。

第(2)小题是第(1)小题的变式,题目条件由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变为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按照“解题思路不变,解题方法基本相同”的策略,还是如图4甲那样作辅助线,易证BE=BN,再证BMN∽DMF,可得=,易证=,进而可得=。

本题中由第(1)小题到第(2)小题,求证过程中仅把证明BMN和DMF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变为证明它们相似。

如果说“一题多解”是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变通能力的有效手段,那么“多题归一”就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多题归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

第8篇

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 上班思维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下面试标上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不虚此行木擛茜茜朦朦无可奈何唇形载有庳礳砝码格林纳达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说文道谢笑话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标准》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因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2.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2.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2.3 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能力;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辨、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和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一、实践多元途径,培养学生信息思维能力

学龄初期和中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信息技术教材中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维训练还常常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系统性,没有落到实处,甚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的实践,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积累表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的基础,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让学生的右脑获得丰富的映象,这些映象就会转化为“表象”。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天地。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动手操作的过程和操作能力,还可进行系统的感知训练,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形象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画图是Windows中自带的一个小程序,如果教师站在发展思维的高度讲授画图程序,便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形象比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课中存在较多的专业术语和名词,这些对于小学生较难理解、记忆。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在学习中就较容易掌握。这不但可以把教学中的难点化繁为简,而且还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了 “易学易记”。

(三)预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 “重求同,轻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轻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四)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计算机有强大的开放性, 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

二、运用多种思维,提高学生技术运用水平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决定了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把更多的时空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技术运用水平,而且还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想。

(一)运用类比思维,融“趣”于“用”

类比思维就是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思维方法。运用类比思维可以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二)运用逆向思维,融“学”于“用”

逆向思维是从问题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运用。在教学中,有适度困难的任务,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于是,我常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巧妙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把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运用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创新思维,融“改”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