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5:55:10
导语:在产品设计的来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系统的专业知识、先进的设计理念、较强的分析洞察力、优秀的表达力与创新精神,并能从社会、用户、市场、文化等多角度思考,结合美学、工学和商学发挥设计创意和创新。能在产品研发机构、专业设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与策划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产品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科后可以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等。
产品设计是一门集人文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对产品设计专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产品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创新设计基本知识,具有设计能力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高级实用性人才。
生活中所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产品都是属于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就业范围很广,基本上只要是与商品挂钩的公司或是企业,都必然需要产品设计师,所以产品设计专业还是非常好就业的!而且找工作还是挺轻松的,其实只要你大学努力的话,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个专业想找不到工作都很难。
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电子技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4 其他行业;
5 计算机软件。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产品经理、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产品经理;
2 机械工程师;
3 ui设计师;
4 电气工程师;
关键词:产品设计;情感;文化传统;现代产品
1 文化与产品
文化作为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渗透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文化的精神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作为观念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诚如在美国哈佛演讲时所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发展、相互学习而进步的。”传统文化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同样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
产品设计是一个设计师通过创造综合信息的过程,通过不同的元素和方式将产品展示在世人面前。他是一个从需求到满足的过程,通过产品这个载体来满足各种需求和想法。它是为了满足设计师本人和他们所属社会的人们某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而进行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和技术水平。产品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创造过程,更是一种展示和传递文化理念的方式。他作为一种活动,把当代的科技与文化综合在一起,实现新产品的拓展,这是一种综合文化的整合。现代设计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其独特的地域特性,通过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展示其独特的文化。
2 融合的方式
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曾说过,“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正所谓古时匠师们“一物入魂”的理念,“给设计以灵魂”。设计的灵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化,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的传承和超越。我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设计的过程中如将这些传统文化赋予到设计中必然会增强产品的审美和文化内涵,但绝不是原搬照抄,而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当下进行改进和创新,吸收多元素,做到既能相融合又不会失去本色,从而体现发展与进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与当代时代特色的产品。
2.1 形式元素的融合
造型元素的直接引用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表象将造型赋予到产品设计中。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下,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环境下,这些具有明显的民族风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这些产品借鉴的元素多过于表象,内涵文化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或者根本没有体现。
2.2 符号元素的融合
符号是一种相对于造型图案来说较为抽象的元素,在产品设计中,不仅能明确产品的特性,也同样可以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内涵,将产品风格和产品使用相结合起来。但是设计者想要将其内涵传达出来也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研究的,想要将符号和谐完美地融合到设计中,体现文化特点也是如此。消费者在接触一个新产品时,通常会通过产品的外形来推测其功能和内涵,还会与现有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因此如何协调产品的功能风格和特征以及如何赋予其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2008年奥运火炬的设计元素就取用了传统的祥云符号,而其造型则选取了传统的卷轴样式,这样的设计不仅在造型上,在符号上也运用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同样展现了火炬设计中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2.3 材质元素的融合
众所周知,产品的材质通过其独特的触感和纹理能给人不同的观感和心理感受,如钢铁之类的金属材料以及玻璃材料的使用能体现出现代独特的科技感,木材质、陶瓷材质等则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是传统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如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现代的工艺手法对传统材质进行设计,往往会设计出不失典雅与历史的沧桑又兼具现代科技的美感与创想的产品。如近些年来在手机上使用的材质从以前的塑料、金属这类现代材质转变为陶瓷、木材、竹材等这类自然材质,通过现代工艺与传统材质的完美结合,不仅不失现代科技感,反而使产品更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美学。
2.4 传统颜色的融合
颜色,尤其是传统色,往往具有厚重的历史传承。从厚重、广博的传统色彩中去寻找现代产品设计的灵感,应该说这是很有启发作用的。中国传统颜色基本是依据“金、木、水、火、土”传统的哲学五行思想来运用的。五行,是指五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合理地运用和创新传统颜色,不仅可以体现产品的民族传统魅力,还能给产品增加文化底蕴,提升艺术品位,赋予现代设计产品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
3 传统文化的情感
中国人从古至今所注重的或者说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脱自然的写意的情感状态,所注重的不是人为的修改,而是一种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设计艺术中追求的是人文的关怀,而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融入情感,使消费者在得到产品或使用产品时进行情感的交流。中国人的情感文化来源于悠久的历史,来源于深邃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已然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生活。因而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中应融入我们自身对文化情感的理解,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从情感切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平衡点,以呈现出隐藏在产品外表之下的精神内涵。
如2008年获得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的产品――上上签牙签盒,由洛可可ID设计师陈海亮设计。这款用于随身携带的牙签盒。采用中国传统的墨黑色和朱红色搭配,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标志性建筑――天坛。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上上签”时都会不由地感到某个深刻的意象在隐隐地传达给他们,而这种意向恰取材于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祈年殿的殿顶轮廓。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款小小的牙签盒,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正在复兴”的意向。墨黑色的盒身犹如中华民族悠久而沉重的历史,底部那好似即将被这历史所淹没的朱红色盒芯,正是极具生命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充满了中国传统的情感,拉近了产品和使用者的距离。
4 结语
身为设计师,能为传扬传统文化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让所有设计师思考的问题。在极具同质化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想要设计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就需要设计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并结合现代产品设计,遵循设计的原则和规律,从人文精神、风土人情、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多方位地结合,使产品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相信这样的产品将更加能以独特的魅力走向全球化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 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一、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1.对产品设计起到装饰的作用
对产品设计起到装饰的作用是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作用。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活中的人们,对于家居装饰和产品装饰的要求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而逐渐提升,装饰不仅能够反映出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对相应艺术设计传达方式的体现。装饰属于设计造型的一种,是对相应外在形态美的着重体现,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相应产品美的意蕴体现出来。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使装饰通过意蕴美、工艺美和韵律美等在装饰对象上获得了深层的意义,被民间纹饰所装饰的相应产品也因装饰美而获得独特美。
2.对产品设计起到寓意的作用
对产品设计起到寓意的作用是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民间纹饰在古往今来的传承和发展中,其样式和形式逐渐多样化,但其最重要的寓意吉祥文化的意蕴和内涵始终没有改变,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得以保留。民间纹饰中多为吉祥纹饰,其主要的来源是凝结了上千年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象征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的民间纹饰中不同的符号语言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例如饰品中带有鱼的民间纹饰象征“年年有余”,饰品中带有龙和马的民间纹饰则象征“龙马精神”,通常情况下此两种民间纹饰会在逢年过节时广泛流传于民间市场中。
二、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装饰形式
1.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的装饰
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的装饰是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主要装饰形式。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主要是指民间纹饰所要装饰的产品,必须要能够符合相应产品的装饰特点,通常情况下民间纹饰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装饰特点主要表现在民间纹饰形态的适合性和完整性、民间纹饰的结构性和严谨性以及民间纹饰的转角合适性。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主要以花草纹、龙凤纹以及云纹等表现形式进行装饰,上述纹饰不仅适用于丰富多彩的图形装饰,同时也作为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纹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各种产品的设计中,例如在现代礼品瓷的装饰上,民间纹饰通过纹样的可变性有效的完善画面的局部装饰,突出礼品瓷的装饰美感。
2.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的装饰
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的装饰是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装饰形式。民间纹饰中多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居多,由于我国是具有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因此由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民间纹饰多以吉祥寓意为主,不过民间纹饰在产品上的装饰并不因吉祥寓意的纹饰而受到冷落或影响,反而以其具有吉祥寓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主要体现在利用能够表达寓意象征形式的吉祥纹饰,对相应的语意进行表达,例如在产品上设计鸳鸯戏水纹饰,以示夫妻恩爱。
3.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的装饰
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的装饰是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关键装饰形式。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主要包括龙凤纹饰、十二生肖纹饰以及寓意吉祥和富贵的诸多名花等,上述类型的民间纹饰均广泛流传于产品设计装饰中。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在各种产品中的设计装饰,不仅使产品具有观赏的意味和美学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寄予万事如意的吉祥寓意,使买产品的人会因此对产品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使带有民间纹饰的产品超越了其本身应存在的审美价值。
三、结语
1高等产品设计教育课程应当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从社会各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诉求看,产品设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的课程体系是必然的方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课程体系”到“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阶段转换势不可挡。本研究前期已然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的诉求出发探究目前我国课程体系的困惑是“从何而来”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现状,可以从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5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目标“指向不明”与“过度借鉴”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产学研时代背景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门类狭窄”与“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当代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知识更新的步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都表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学研”的社会背景尚存鸿沟。对我国课程体系“现居何处”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意义重大。不过,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还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笔者将研究视角从现实转向未来,探寻外部社会对课程“意欲何往”的观点,破解课程改革的前瞻性难题:当前社会中的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为何。
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认识各有侧重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四毕业生、企业雇主、产品设计教师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课程体系的趋势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四毕业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及为工作技能做准备;企业雇主更关注产品设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与职业技能;产品设计专业界更关注产品设计师和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产品设计教师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面向“产学研”的改革变化。
二、“产学研”联合模式对产品设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1社会需求对产品设计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
本研究提出的我国本科层次产品设计毕业生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目标所体现出来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是共性与个性能力的结合,与当代设计实践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兼容性。
2利益相关者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各有侧重
产品设计教育界(学生与教师)更关注知识应用、设计表现、设计分析等设计能力,但对可持续发展等非设计能力重视不够。设计产业界(企业雇主)偏重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创业等非设计能力情有独钟。
三、产学研联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研究得出: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的走向应当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我国的国情接轨,着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的课程体系。其构建的思路与设想如下:
1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
通过从“传统”到“产学研”的时代背景透视中挖掘出面向“产学研”的课程体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体系各要素的“价值取向”来源中梳理出适应“产学研”社会背景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结合、课程结构的“混合”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评价的“主体”取向等。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要素价值取相注重信息素养、注重人才高阶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的重建
课程应以培养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随着某课程目标的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将由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出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四个子维度,体现的是整合的能力观,连接着产品设计实践与课程。如表2所示,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从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这几个维度进行设置。
3课程内容的重组
重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课程目标并体现面向“产学研”的理念。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框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导航。我们先对课程目标框架中的分类与要素进行调整和重组,并具体化为可教学、可评价的表述;再分别根据行业、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个性要求,最终确定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学校层面课程重构的重点。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应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中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化、通识课程内部要素优化、分科课程融合综合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化等层面。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可作为高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5课程实施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设计是产品设计教育课程构建的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实施主体的全面参与;实施方式的多样选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适应实施媒介的更新换代;实施环境的优化处理。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背景、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6课程评价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重他评”走向“重自评”、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和素质”、从“硬性规定”到“弹性约定”、从“比较标准”到“绝对与个体标准的相互结合”、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
四、结语
概念的解读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称。它并不单是指向场景和物体本身,而其本质指向是景物背后的东西,即景物所固有的内涵、所传达的信息、所隐蔽的秘密和所带来的意义。它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以美好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 产品设计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和文化。
旅游产品这里专指旅游纪念品,其含义广义上是旅游者在旅途中购买的并带回去的商品,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或者是工艺品。狭义上是旅游城市、旅游区(点)的形象代言物,如景观、建筑、纪念事件、地方文化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实用性的或有收藏和赠送价值的商品。旅游产品对旅游者来说是为了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意象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它是各个民族的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各自独特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有着不同的形式,如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成语典故、数字意象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意象与产品设计
每一件成功的产品设计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与灵感来源,而文化无疑是这些来源的重要依据,所以更好的把握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文化意象价值和谐地融入到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特色,且各民族也因生存环境的不同,传统习惯方式的不同,又形成各自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意象包括特定区域文化和形象的人文风情、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传统服饰、生活器皿、地理符号等内容 。这些因素综合构成了设计师和用户对于地域文化意象独特的识别要素,成为各文化意象产品设计灵感创意之根本。
1.文化意象与产品设计的层次对应关系
文化意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外显文化意象层次、行为层和内隐性价值层,分别与产品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相对应。外显文化意象层包括体现地域文化的传统服饰、风景等外在的印象;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在产品的本能层次:包括造型、色彩、材质、表面装饰等内容。文化意象的行为层包括地域独特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等;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为产品的功能、使用性、操作性等。行为层次的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可用性。文化意象的内隐性价值层包括地域内人们的意识形态、精神、价值观和信仰,也包括人们的审美观等内容;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为产品的文化特质、风格和情感等。产品的反思层关注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在体验产品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情感等内容 。
2.文化意象美学思想指导产品设计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基本特征是以儒家为主,儒释道互补,儒崇尚伦理,道崇尚自然,释寻求解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一种儒家生态伦理的崇高道德境界。“天人合一”即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互为相通、相合和统一。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即自然界。“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人与万物是同生共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 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2)“道法自然”的造物美学思想
中国哲学道家思想认为,“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道”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在创造器物时候是效法道的,不言而喻也就是效法自然的,这就是最早的仿生设计的造物美学观。“道法自然”就是像自然学习,效法自然界生物的形态、色彩、图案、肌理、材料、功能与结构,从而来创造更优良的人造物。所以在老庄看来,人类的活动是要效法自然的,而大自然之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是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的“道”的原理。大自然并未刻意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创造了一切。
(3)天然淳朴、宁静淡雅的审美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崇尚天然淳朴、宁静淡雅的审美情趣。设计倡导顺物自然,“去饰至用”“尚质尚用”,设计要充分体现事物的本质美、自然美,一切从实用出发,从功能出发,反对多余而无用的装饰。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未经雕饰的朴素的语言才具有真美,才真实可信。因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成为中国艺术的理想的目标了。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平淡是美中之美,是大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理想是一种基于人格力量的审美,是提倡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提倡物为人所用、物为人服务的积极世界观。
设计探索与实践
1.课题选择――涪陵文化意象
涪陵地处长江和乌江交汇处,是古代交通要道,有着“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历代著名文人和流寓贤士大夫多汇聚于此,作文吟诗、著述讲学,创造了辉煌的涪陵文化。其具体表现为①传说类:“元符庚辰涪翁来”的由来”;② 技艺类: 涪陵胭脂萝卜什锦泡菜、涪陵龙潭八牌锣鼓;③歌曲类:新妙打谷场号子(翻叉歌);④巴枳文化;⑤易理文化;⑥石鱼文化;⑦乌江盐道文化等构成了涪陵的总体文化意象。
2.设计构思与方法
设计构思是多种思维的复合运动形式,它是推动设计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思维方法如下:
(1)继承型设计法
继承型设计有模仿的意味,有模仿改良的设计思想,继承型设计思想不同于复古主义,强调批判、跟进、扬弃、推陈出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是继承型最常见的方式。
(2)移植设计法
所谓移植设计就是把现有的技术或形态、色彩、构造、机理等应用到另一个产品设计中去,或由一个东西引申出其它东西,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移植的方法。移植也有模仿设计的意味,是模仿其形态、色彩(图案)、材质机理,移植应用到新的设计中去,使新的产品的质量更优越,成本更低,造型更美,达到设计目的的一种方法。
(3)替代设计法
替代设计就是使用其它元素(如:材料、能源、结构等)进行替换,形成新的产品形象。
3.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
根据文化意象的三个层次(外显文化意象层次、行为层和内隐性价值层)与(产品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相对应的关系提出一下几点设计方法。
(1)形态设计
形态设计是外显文化意象的体现,是文化外在的印象。在产品的造型中体现为:造型、色彩、材质和表面装饰
(2)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是文化意象的行为层的体现,表现的是特定区域的风俗习惯或者特种行为模式等。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为产品的可用性和操作性等。
(3)情感设计
情感设计是文化意象的内隐性价值层体现,表现的是区域内的人们的意识形态、精神、价值观和信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为产品的文化特质情感和风格等。情感设计关注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感受,以及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等内容。
(4)体验设计
美国用户体验专家 Nathan Shedroff在体验设计中对其定义为:它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产品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包含了两个体验的行为:设计者对市场的研究体验,从而确定设计题材,这是设计的前提。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这是设计者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设计的目的。
4.设计开发实践
要获得涪陵地区这种富有特色地域文化意象的创意,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地域文化的根源获得突破性想法,或者借助区域历史上已经出现的一些携带文化气质的器物、用具、图案、典故等。基于此,我们以历史人文为主线,寻找其深藏的设计内涵,使这种独特气息贯穿于旅游产品设计之中。
旅游产品设计流程,应该是产品设计流程在旅游产品设计上的具体落实,指导设计师设计出系统的充满体验趣味的旅游产品设计作品。在此原则下,笔者和笔者的团队组员进行了涪陵文化意象的设计实践。首先设计师进行市场体验行动,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内容第一章节(课题的选择――涪陵文化意象),逐个逐个进行体验调查,工作之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走到哪里都有吃片片鱼火锅的”。经调查发现涪陵人自古就有爱吃片片鱼的饮食文化特色,同涪陵的乌江石鱼文化刚好可以很好的结合,设计一款以食/石鱼文化为主题的片片鱼火锅系列设计,在考虑安全、市场、材料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创新设计。经过饭店、烧烤店等多家餐饮店市场体验行动,设计团队根据多方信息反馈整理,最终设计了一款食/石鱼文化的火锅系列设计。见(本人作品《乌江“食/石”鱼》),该火锅造型及案填充来自于乌江石鱼文化中鱼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火锅水位的多少和察看方法也取自鱼乌江石鱼测量水位的行为方式,同时火锅在工作时,沸腾的水翻起来的水泡就如同乌江的浪拍打着乌江石鱼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情景下欣赏乌江美景,品味乌江文化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小结
地域文化意象是旅游产品设计的背景,历史人文是展开旅游产品设计的主线,这正是地域特色存在之根本。要获得这种富有地域特色文化意象的创意,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地域文化的根源获得突破性想法。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点。基于地域文化意象的旅游产品设计既是一个充满快乐体验的过程,又是一个极富创造的挑战过程。它不仅是形态造型的设计,图案色彩的设计,更是消费者心理的体验系统
品物流形(INNOVO)的发展历程?
2004年我们创建。用品尝的态度来造物是我们的初衷。
2005年,我们起步,以设计概念产品为主,参加全球知名产品设计竞赛赢得了红点,if等奖项,从而小有名气。 2006年-2007年,以技术+需求的产品设计为主面对可实现的,市场化的产品。我们做各粪的产品家用产品,电子产品文具……我们选择不同行业产品领域最好的品牌,为他们进行产品设计。 2008―2009年,以品牌策略咨询为主从OEM到ODM的整体突围。我们让产品设计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无缝连接。
品物流形的设计理念是怎么样的?
品物流形的设计理念其实是以品牌策划咨询来统一设计开发产品。根据产品定位来调整,赚钱走量的产品就需要多考虑它的技术成本,提升形象的产品就需要多考虑它的价值成本。
谈谈这次米兰展上“中国设计再思考”的产品吧,我们又是怎样进行设计的? 从2008年4月开始我们申请参加米兰展。11月申请成功之后,我们才开始思考,我们要在米兰展示什么样的中国设计?我们的目标是中国设计绝不等同于中国元素,
我们的尝试中国工艺――中国生活方式――中国哲学。我们花了2个月的时间,对中国古代加工工艺做了研究,后来我们开始尝试中国生活方式的再设计。我们希望将古老的中国生活方式应用到现代产品上。比如中国女人抿胭脂纸的儒雅姿态。但最终我们发现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哲学才是中国设计最应该继承和学习的。在前面我们研究的中国工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此时找到的根源我们突然理解到,应该用这些哲学思想去重新审视我们周边的产品。 有了这个设计理念之后,我们会提出不同的课题例如“土”我们会想到花瓶的真正状态就是一堆“土”继而发现我们的产品线是纵向格局的,有太多可设计的产品。给我们具体说说设计个案吧?
Paper tape胶带纸的设计。我们先想到一个哲学理念“无为”,接着去搜集各种产品,再重新思考,行为的使用。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在的运行规律,五边形的设计让人们不自觉的在剪断胶带的时候选择在棱上剪断,再次寻找胶带的头的时候只要注意5个棱边就可以了。
Toughness花器的设计柔能胜刚,是道家的观点。我们设计了一个花瓶并种下了一株竹子。竹子根据瓶子的形状改变了它的生长轨迹,但逃出瓶口又垂直生长这就如同中国人的性格,韧而不屈。品物流形是如何选择团队成员的?
我们从逻辑性设计思维理想以及综合素质来挑选我们的成员,现在的成员多半是从浙大毕业的,当然也有其它学校的。我们希望他们是有理念的,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品物流形的设计师们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包括工作环境),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
我们的办公室旁有块菜园地,我们的设计师在那里种了很多“歪瓜裂枣”,那是可以进行宣泄的地方也是可以进行反思的地方“一块地”的土壤工具都是设计师的灵感。我们也会赞助设计师去他们想去的地方旅行,让他们收集当地的产品,从而开拓视野开启新想法。我们也会组织些团队游,米兰展上的“芦苇蜡烛”就是在西溪那得到灵感的,我们提倡把生活体验加^产品设计。
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感性因素的设计理论和强化学生对感性因素的设计方法应引入到产品设计教学环节中。感性因素的设计创新实际上是学生切合消费者心理、提升产品语意学的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四年教学中,也是每个专业设计师必备的设计状态。因此,感性设计课程的导入以及合理有效的运用将会为产品设计课程带来一些新的效果。以感性设计因素中对设计元素的收集、联想、分析、提取、联系、阐述等方法开展设计方法的思考与归纳,也可以说把设计的问题定位到一个主题或信息影响等因素上。并提倡运用更多的可能性与方法、观点阐述来启发设计思路的延伸,解决、完善设计中的某个问题点,达到创作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1.对生活环境、方式现状等因素的联系与思考,进行设计表现元素的个性阐述;
2.从不可能到可能,再到可行等内容提炼与思维训练;
3.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与实施;
4.设计元素联想与思考应用于产品设计课程;
5.产品语意在形态上的传达及准确性思考;
6.快题训练的设计思维与表现能力的培养;
7.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设计过程。
这些主要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中,让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体出发,去寻求理性的设计创作。关键问题是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思维扩张对产品基础设计课程的影响。
感性思维培养是对学生创造的理性能力再次塑造的过程,而产品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不仅仅是以执行一种工业标准为要求;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在于让学生怎样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更有见解的思考点与设计的联系点;同时也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轻松和谐、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益于工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的提高。
感性思维的创造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竟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复杂而又易变的,要想真正使产品感性思维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产品感性因素设计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产品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以产品打动人是产品设计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是以知觉为基础的,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以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为基础的,而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则以知觉为媒介,艺术创造的基础就是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性知觉。产品感性思维应以现实为基础,以现实为对照,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同样,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被受众所接受。
2.产品感性因素设计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的肯定和对丑的嘲讽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产品的感性因素设计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淡化了产品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冰冷产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产品的感染力。
3.产品感性因素设计应理性浪漫的原则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产品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51-01
一、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发展的,是综合性思维的结果,它建立在客观世界物质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思维点的交叉和整合上,由此形成了由常规思维到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等多种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方法。
产品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产品或者开发某种产品,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产品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是有理性的活动,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而创造的活动都是通过人的思维创造方法加以实践来实现的。产品设计思维就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统一。
对于设计方法,我们应该认识这样一个原则:科学的设计方法与创造性思维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能提升创造能力;同时不断增长的创造能力又可促成更多方法的形成与不断成熟。
二、产品设计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型经济发展,创新已成为中国政府、企业和学者的共识,并产生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系统等新的理念。
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功能、价格、周期、服务、营销和消费者心理接受程度,这些因素大部分都在产品的设计阶段确定。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就是现代的产品创新设计与传统的设计过程的最大不同在于增加了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而正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成为了必要和可能。
德国学者Gerhard Pahl和Wolfgang Beitz在其1984年出版的《Engineer Design》一书中,把传统的产品设计分为明确任务、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四个阶段。明确任务是分析市场需求,确定新产品的定位;概念设计包括功能、原理、结构、布局和外形五个方面,它确定了产品的大部分消费者可认知特性,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环,是体现产品设计创新性的关键,尤其是外形设计最能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技术设计为概念设计的要求服务,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的发挥阶段。市场需求及与之对应的产品定位可以驱动概念设计的创新,并带动技术创新,反之也有促进作用。
产品的创新设计就是在这样一个动态的、不断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从设计初始状态走向设计目标状态。不管是哪一种思想,哪一种风格,哪一种因素,都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碰撞点,它们都对产品创新设计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与影响。
三、产品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
产品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发散性思维,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地去思考,从而得出设计的方法以及灵感来源。
四、产品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方法
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将来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中进行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提示产品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根据产品设计的特点,我们通过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可以总结出一些设计方法,如越界法、性质超越法、换位思考法、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等。
(一)设计一款杯子
杯子的形状在人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形态,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这种特定形态的影响,很难跳出这个形态的边界,所以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形态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假设我们跳出这个边界,用越界的思维方法来设计这个有饮水功能的器皿,这样就可以完全地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因为设计者只要考虑人饮水这个动作,思考人是怎么通过一些工具来达到这个饮水的目的的。水是透明的,平滑的,具有透明性和反射性能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很多种形态,可以想象设计出可过滤的、水袋式的、挤压式的等造型。
(二)牛奶的包装设计
对当年牛奶是用玻璃瓶盛装的、酸奶以白瓷罐藏身的日子还有印象,也曾为鲜奶变质而烦心。由瑞典人鲁宾.劳辛根据从灌香肠技术得到的灵感,推出了用纸为原料的利乐三角包,并使自己创办的利乐公司成为最先为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这是产品设计中运用性质超越法的方式来完成的,超越产品的单一属性之后得到能让人接受又能解决到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美国科勒公司用换位思考法设计出了一款有侧开门的浴缸,主要是方便一些老弱势群体
在浴缸的侧面开了一个门,对老人、儿童或者身体有残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方便。在防水技术的支持下,这个在侧面开门的浴缸在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中诞生了。
这些例子都说产品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是需要设计师对生活有个敏锐的感受区,可以发掘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完成创意性的设计。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准备阶段,今天在脑海里能幻想到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能得到实现。所以想象力也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
五、产品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中,产品设计已成为创意型产业的金钥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产品设计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着重创新型设计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开发创造能力,以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调查研究阶段:发展新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用户需要。用户的要求是新产品开发选择决策的主要依据。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出新产品构思以及新产品的原理、结构、功能、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方案。
2、新产品开发的构思创意阶段:新产品开发是一种创新活动,产品创意是开发新产品的关键。在这一阶段,要根据社会调查掌握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企业本身条件,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要求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发新产品的设想和构思。产品创意对新产品能否开发成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新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