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5:55:10
导语:在微生物培训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烹饪与营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武汉商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2;TS201.3-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知识更新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1]。《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2]。本文通过对武汉商学院13级和14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2份),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等,为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深化双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学情分析
(一)“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13级和14级学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达总人数的75%,而男生仅为25%(图1)。如图2所示,13级70.3%的学生和14级61.8%的学生高中都是文科背景,理科学生相对较少。由以上数据我们初步推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较好,但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上需要补充大量理论基础知识。
(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本科前双语课经验及本科英语成绩分析
如图3所示,14级学生中本科前修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4.5%,显著多于13级,双语教学在初高中阶段越来越普及。多于1/3的学生有过双语学习经验,这将有助于《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由图4可知13级烹教班当时仅5.9%的同学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过四级;而大二下学期该班一次性四级通过率达72.9%。仅58.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文达到学校外语教学要求水平;实际上全班仅5.4%尚未达标。由此可见13级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极度不自信,在双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提示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进行引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合适安排语言难度,在教学初期适当降低英语比例。
(三)学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态度分析
由图5可知,不论是13级还是14级学生学前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的约为24%,持肯定及较为肯定态度的占绝大部分,约为76%。多数同学(50%13级学生和58.6%14级学生)在学前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可以尝试。
在双语教学开始前52.9%13级学生和65.5%14级学生都认为课堂英语比例应低于30%,约30%的学生认为英文应控制在30-50%,低于10%的学生能接受英文占75%,仅13级1位同学认为应该全英文教学(图6)。绝大多数同学(85.3%13级学生和96.5%14级学生)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中英文应控制在50%以下。学生的英语比例期望值与学校关于双语教学的规定相差较远,学院规定双语课程建设第一年英语比例达50%,而第二年英语达75%。这要求除专业上尽量使用英语外,其他课堂用语尽量使用全英文。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定位及分析
(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定位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生化代谢以及在环境中的生态;重点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后果;熟悉食品企业中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获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前沿知识,掌握基本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具备分析解决食品微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3]。此外在烹饪与营养教育课程体系中后期的《烹饪卫生与安全》、《食品贮存与保鲜》和《食品法规与标准》都需要《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一般情况下,《食品微生物学》的先修课程为《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我院并未单独开设《微生物学》,而《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同在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这可能造成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多而且部分章节很有难度。此外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均有开设,也就是说学生在上《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同时也在学学英语课程,这样英语学习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双语《食品微生物学》还可以为大三下学期《食品专I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麦凯和西格恩教授认为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学术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目标[4]。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又促进了学生对工具的运用和掌握,所以双语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是隐形的[5]。
针对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及“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我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学习国外先进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英文水平。《食品微生物学》短期目标是使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课,具有阅读英语教材的能力,掌握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而长远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可以自行使用的语言而且具有较为先进的学科体系和前沿知识。
(三)课程重难点分析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大中专烹饪及相关专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且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因此本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二)关键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三)较强的动手能力。课程重点在于微生物对食品的作用。尽管前半学期“基础微生物学”也非常重要,是理解食品与微生物关系的基础,然而后半学期“食品与微生物”的学习才是整个课程的重点。而“基础微生物”中“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涉及数学模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通过对13级学生课后调查发现:29.4%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内容较多、专业术语较多;20.6%的学生反映自己高中是文科生,因而基础较差,在涉及到微生物生长中数学计算时和微生物代谢中涉及到生化知识时,感觉较难。学生反映的重难点基本符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规律。
三、《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教学内容上:凝练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由于本院烹与营养教育专业并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故而《食品微生物学》理论包含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第二部分为食品与微生物的知识,此外此门课程还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但是课程总课时只有48节,所以必需凝练教学内容,同时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在基础微生物部分,最终选择“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新陈代谢与遗传”和“微生物生态”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4课时,共16课时。在食品微生物部分,包括发酵食品10课时、腐败微生物4课时以及微生物与疾病6课时,共20课时。食品微生物实验部分共12课时,包括显微镜与革兰氏染色、培养基与无菌操作、发酵食品的制作以及微生物计数四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课时拖延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注意课堂进度,把握好课堂节奏,以便稳妥有序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语言策略上
总体而言,我校采用“维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采用中文,然后逐渐地使用英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采用中文教学[6]。在此大语言环境下,《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需分阶段实施。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前半部分即讲解基础微生物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双语课程,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英文极度不自信,故而对新的知识点我们采取先讲中文,在中文解释清楚,学生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再翻译成英文。英文占课堂语言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代谢》这一章,这是全书的难点之一,故而英文较少约30%左右。随着学生渐渐地适应双语环境以及专业词汇不断的重复,在课程后半学期即食品微生物内容部分,逐步提高英文比例,最终稳定在65-70%。
(三)教学资料上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选用科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Brock微生物生物学》和江汉湖、董明盛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再版的《食品微生物学》两本教材。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而畏难情绪较强,我们还提供双语PPT供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自信和学习积极性。《Brock微生物生物学》语言难度不大,信息量较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每次课前课后需要阅读70-80页英文,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负担重,故而并未强行要求阅读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仅作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补充读物。此外本课程每次课前还提供专业词汇表,以便学生更有效地预习;课后提供相关的听力练习和阅读材料等习题库,以巩固所学的微生物术语和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上
在既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前提下,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在《食品微生物学》上半学期时,主要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而下半学期时在“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部分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7],即:在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题,选择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为主题,进行文献调研,做成PPT和报告;就做成的PPT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最后在课程后期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约为3-4个同学,全班约10组。汇报时一个负责主讲,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回答提问,这样能有效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课程还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 “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的专题讲座。由于学生选题与专家报告内容有密切联系,相当于学生在自学相关知识后再听专家报告,所以教学效果显著,反响较热烈。总体而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建立了 “听课+讨论+展示”的学习模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微生物形态时多采用图片讲解,将抽象的难理解的结构形象化具体化;在讲解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时则使用Flas,完整生动地展现微生物的生命史;在讲解病原微生物时则多采用案例分析,在案例中生动体现微生物感染的环境、条件及病理特征等理论知识[8]。
(五)作业方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中学习微生物形态结构时,课程内容虽然不难,但是内容较多而且抽象,为了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掌握此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是用橡皮泥或者卡纸做3D的细菌细胞模型。学生反映热烈,认真对照书本、课件以及其他资料完成模型的制作,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下半学期以“发酵食品”及“病原微生物”为主题的PPT和报告,学生完成地非常认真,修修改改多次,因而整体质量较高。
四、《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一)课程教学评估
对学生综合成绩的统计表明:未采用双语教学的13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2.5 ±5.0;而采用双语教学的14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0.3±7.3,两者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14级烹教班学生学前学后对双语教学态度有较大改善(如图7所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由17.2%变为44.8%;反对双语教学的由24.1%减少为6.9%;82.8%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英语比例合适。此外《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的兴趣和创新性,学生参与的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
(二)课程改进措施
尽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食品微生物学》仍有迫切需要改进之处:首先专业教师的语言仍需进一步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教师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国内培训、观摩教学以及国外培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其次要重构学生考核体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应该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目前仍然以学术知识的考查为主,后期要加强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过程的考查[9]。
参考文献:
[1]葛菁萍. 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10):1537-1540.
[2]孟祥忍, 吴鹏.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普招生源的实践性教学[J]. 美食研究, 2014, 31 (4): 61-64.
[3]雷晓凌, 吴红棉, 吴晓萍, 等. 普通高校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 (7): 1121-1124.
[4]麦凯, 西格恩. 双语教育概论[M]. 严正, 柳秀峰译.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25-36.
[5]俞理明, 韩建侠. 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3):1-4.
[6]蒋亚瑜. 汉语语境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8 (2): 74-77.
[7]陈明选, 陈舒. 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12): 63-67.
[8]张凤民, 李玉军, 付英梅, 等. 以案例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9): 1-2.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1]。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是能指导临床医生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2]。而标本采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病原菌的检出率,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现将本院临床送检的60例微生物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门诊送检的痰液、中段尿、咽拭子、粪便、血液、分泌物、脓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60例为研究对象。
1.2纳入标准 痰液:非深部痰,涂片检查,>10个鳞状上皮细胞/LP且小于25个白细胞/LP,如唾液痰;中段尿:无菌操作不到位,标本被污染(同份标本中检出3种以上不同微生物);血液:疑为菌血症时,未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发烧患者,未在寒战发热前采集血液;男女尿道及宫颈分泌物:未插入尿道及宫颈3cm深处取,标本受阴道分泌物污染等。标本排除标准按照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规范:①采集量不合格。如血液采集量不满足成人51~0mL,婴幼儿1~5mL。②标本采集容器不合格。如对痰液、中段尿、胸腹腔积液等标本,未使用无菌容器。③患者标识不清、信息不全。未包括患者姓名、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相关临床信息,涂改导致难以辨认。④标本送检时机不合格。对常规培养的标本,>2h送检,4℃冷藏超过24h,标本因不及时送检、已干燥等。对60例标本按内容、分布及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在60例不合格标本中痰液、咽拭子与分泌物占据前三位,标本的分布见表1。在不合格标准原因中采集不规范与送检不及时占前两位,标本不合格原因见表2。
3讨论
标本采集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标本采集过程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从表1可以看出,本院不合格标本中,粪便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痰液标本和中段尿标本。可能与本院粪便标本的送检率较低、医护人员不重视粪便检验有关。分析表2可以看到,标本采集不规范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标本的运送不及时和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另外,由于少数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院的培训不及时等原因,临床上也会发生留取标本时不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条形码任意手工涂改、打印不清楚的现象[5]。特别是在标本采集时机的把握方面,经常会发生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在患者发烧前30~60min采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留取血液、中段尿标本的情况[6]。
本研究显示,在标本量和不合格率分别位于前3位的标本中,痰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最主要是由于未按规范采集,患者未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这可能与临床上痰液标本大多由患者自行留取,有时因医护人员交代不清,患者没有正确理解留取方法,分不清唾液和痰液,特别是老年人,容易造成取材不合格。还有的是因患者痰少或不易咳出而影响痰的留取。中段尿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因为标本留取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而导致标本污染。咽拭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采集标本。粪便和分泌物主要都是因为采集后不及时送检致使标本干燥,病原菌的检出率大大降低。
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的准确[7]。为了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及时、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医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①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将无菌操作技术纳入到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中,定期组织关于标本采集规范、送检流程等知识的培训和考核[8]。②加强对护工等标本运送人员的培训,不断强化标本及时送检的重要性,并认真监督和检查。③把协助患者收集标本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项内容,从注意事项的交代到协助患者收集,要一一落实到位,尤其是急、危、重及老年患者,要协助、跟踪标本收集情况,不能全部交由患者或家属完成。④定期分析标本的不合格率,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对其不合格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强化环节管理,督促广大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标本采集工作,从而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葛永香.1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9(7):88-89.
[2]张国英,夏学红.4605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3,24(9):1301-1302.
[3]何敬远.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其针对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91(7):304-305.
[4]苏琼.5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2014,11(18):67-69.
[5]王桂英.7455例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5,37(3):291-292.
[6]张健.对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59(14):130-131.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完善;建议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92-01
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本文从人员、设施环境、设备及检验物资的管理与配制六个等方面阐述了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关键因素,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使其更加高效、快捷地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出具公正、准确、可靠的数据。
1 人员
检验人员应经过一定时期的正规化、专业化的培训,具备必须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单位应对新参加检验工作的同志,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同时要确保实验室人员得到及时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和掌握新标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2 设施、环境
2.1 实验室的设施建设 实验室的设施建设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应以生物安全为核心,应符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同时实验室应具有进行微生物检验适宜充分的设施条件,包括检测设施及辅助设施,特殊的设备要在特殊的环境下放置和操作。按照不同检验类别要求设置实验室,实验室内要合理布局,清洁区与污染区划分明确要有明显标识。
2.2 环境条件的检测 实验时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每次使用进行检测记录。无菌室应在每次实验前后进行消毒处理,其消毒效果每月检测一次,结果可参照GB15981-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效果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具体消毒方法与检测如下:
2.2.1 紫外线消毒 在室温下,220V30W紫外灯下方垂直位置lm处的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应≥70μW/cm2,低于此值时应更换,设置适当数量的紫外灯,确保平均每立方米应不少于1.5W。紫外线消毒时无菌室内应保证清洁干燥,应在无人条件下进行,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
2.2.2 无菌室空气消毒效果检验方法(自然沉降法) 一般情况下无菌室面积≤30m2时,设一条对角线上选取3点,即中心l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无菌室面积>30m2时选取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lm。在所选位点,将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距地面80厘米处开盖暴露l5min后送检。
2.2.3 无菌室工作台面消毒效果检验方法(涂抹法) 一般情况下采集工作台面100cm2,用5×5cm2灭菌规格板,放在台面上,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
3 设备及检验物资管理与配制
3.1 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正确配备仪器设备,并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购置、验收、运转情况进行控制,按仪器设备的检定状态分类加贴红、黄、绿三色状态标识以防误用。对所有影响检验结果的仪器设备均应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定期检定,做好期间核查。
3.1.1 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干热灭菌箱、冰箱等首次安装时要对温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校准。记录培养箱、水浴锅和干热灭菌箱的温度稳定性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3.1.2 高压蒸汽灭菌器 新购买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时间和温度指示的准确度应满足要求,同时进行消毒效果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定期进行监测。
3.1.3 生物安全柜 在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中使用生物安全柜基本是Ⅱ级安全柜,初安装需由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及性能测试,使用过程中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应定期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或更换,对风速或风量、温湿度、含尘浓度、噪声、照度等方面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人员、周围环境、检测样本的安全性,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做好消毒、使用、维护、维修等记录。
3.2 检验物资的管理与配制
3.2.1 培养基大多为半成品,按说明配制分装后进行灭菌,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压力和时间均有不同的要求,部分培养基无需高压蒸汽灭菌只能煮沸灭菌。灭菌后应置于冰箱内保存,使用前应置培养箱内做无菌试验。
3.2.2 诊断血清来源必须可靠,在有效期内使用和保存,使用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避免造成血清的二次污染。
3.2.3 标准菌株必须来自权威机构或具有资质证明的机构,专人管理存放地点和设施应采取措施,非管理人员无法随意获取。为防止多次传代后菌株发生变异,购买时尽量购买多孔小瓷珠保存的菌株,每次使用取一个进行复苏,剩下的继续放冰箱中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要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首先必须采集符合要求的微生物样品,根据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和检测目的选择和确定相应的采样工具、运送容器、采样方法、采样部位、采样时机和采样量。样品的采集必须具有代表性,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样品质量的因素,防止因样品受到外源性污染或者保存不当样品变质和细菌生长,导致检测结果失去意义。
5 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整个操作过程均要求无菌操作,例如操作时尽量靠近火焰动作要迅速;样品管口火焰灭菌、接种环每次使用前后均需火焰灭菌等。进入无菌室从样品的制备到检验都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取样加样前样品、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摆放整齐便于操作,操作前要在心中演练一遍,包括一支吸管用几次加几回样。原始记录要真实准确,能够复述整个实验过程,要按照GB4789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6 检测方法的选择
根据检测目的条件优先选用国家GB4789系列标准,并根据实验条件、人员、设备选择哪一法,优先选用第一法。目前新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不断,应及时购买新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新方法要及时进行学习,使用前必须经确认批准后方能实施。
过去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职能一般是由政府和企业检验组成,社会中介力量不足,现在私营检验机构逐渐出现,对我们基层疾控机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活跃了检验市场,但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政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以及社会中介力量三种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公正性。为使微生物检测数据更加科学、可靠和准确,每一个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与检测活动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遵守职业道德,要有严谨科学态度才能使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得以保证,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病原微生物检验.卫生部病原微生物检验教材编写组,2009,02.
方法:通过对相关文件要求的分析,结合本中心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分析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强化措施。
结果:部分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实验设备配置相应不足、检验方法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及实验环境建设薄弱是当前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从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完善实验设备配置、规范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加强实验环境建设等方法强化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管理。
结论:通过对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存在问题的分析,实施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提高机构微生物检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疾病控制机构 卫生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90-01
疾病控制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检验检测的指导中心,担负着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而疾控机构的卫生微生物检验则是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基础依据的重要项目。因此决定了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及时准确。疾病控制机构自2013年始,逐步加强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参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10]49号)、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心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分析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强化措施,以提高疾病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管理能力与水平[1]。
2 结果
2.1 当前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
2.1.1 部分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因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专业性、复杂性和主观性等特点,要求机构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具备过硬的理论技术知识。然而目前,中心部分检验人员自身素质建设薄弱,不能很好的满足微生物检验要求。
2.1.2 实验设备配置相应不足。随着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项目的增多,对各类型实验设备的需求亦日趋加强,为保证检验质量,要求微生物实验室需按照生物实验室规范标准要求进行相关实验设备的配置。近年来,我中心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实验设备购置的投入,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缺乏实时荧光PCR扩增仪、流式细胞仪、蛋白印迹仪及高速冷冻离心机等。
2.1.3 检验方法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检验方法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是决定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践检验工作中,部分检验人员未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开展检验操作,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2]。
2.1.4 实验环境建设薄弱。实验室环境是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实践中因实验室气流、温度、湿度及规划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检验项目所需的实验环境,从而易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
2.2 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2.2.1 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积极开展培训学习活动,提供中心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并在培训中采取讲解、光盘演示、实际操作等方式,从抽样技术到室内检验技术将整个技能操作依次培训,以提高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加强各种数字化微生物检验系统的操作培训,促进检验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最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更多实际操作自动化检验系统的机会,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
2.2.2 完善实验设备配置。积极参考一类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配置标准,按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总体要求,围绕调整资源配置和降低费用两个基本目标,逐步完善实验设备配置,添置微生物检测相关仪器,如菌落计数仪、ATP荧光检测仪、基因扩增仪以及微生物检测系统等。并强调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作的运行管理,为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良好的设备支撑,以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
2.2.3 规范微生物检验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基础信息的分析及对国家、行业、地区相关文件的规范性分析,使检验人员能够根据规范性的检验方式对微生物检验做出准确判定。同时,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规程,为微生物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标准操作方法。另一方面,系统地从CLSI引进微生物检验标准,这对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3]。
2.2.4 加强实验环境建设。合理规范实验室布局,保证实验室整个平面布局完全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及实验室使用的要求,充分利用空间,按照实验操作流程配备各种功能的房间,使检验操作线路方便快捷。同时,保证实验室内的气流、温度、湿度等因素能满足检验项目所需的实验环境,从而促进各项检验项目的顺利开展。
3 讨论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是规范微生物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实践管理工作中,应在结合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分析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的强化措施,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及时准确。
参考文献
[1] 谢达禄,王晓凤,肖秀珠.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1,7(02):285-28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85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基层医院业务的拓展,加至二级医院评审需要,许多基层医院都成立了微生物实验室。但是,由于一些实验室条件简陋,技术人员缺乏,在标本的采集、接种培养、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做法。
本文通过对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走访和调查,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从标本的采集到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中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提出解决的方案。使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能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
管理问题: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二级医院评审必备条件,一些医院虽然成立了微生物实验室,但只是形同虚设。由于微生物检验成本高收益少。所以,领导不重视,前期投资少,技术力量缺乏;实验室制度不健全,没有可操作的SOP文件,没有标准菌株,不做室内质控,很难保证菌种鉴定、药敏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室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缺乏,观念落后,对新知识掌握不够。
技术问题:①标本采集:由于没有SOP文件,缺乏统一采集标准,大夫取标本随意性强,大量送检标本不合格。如伤口分泌物,大夫用采样棒随意蘸取脓液送检,这样的标本阳性率很低;痰液标本不是咳自肺部,而是口咽部分泌物,大多连口都不漱,直接留取口水送检,分离不出致病菌;血培养只抽1次,草草了事;尿标本留取时,不告诉病人采集标本应做的准备,致使采集标本污染严重。对实验前质量控制不重视,标本培养阳性率低,临床大夫有抱怨。②标本的培养:由于实验室条件简陋,没有CO2培养箱,一些苛养菌生长不良,使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培养的阳性率减低。有些医院为了节约材料,制作的培养基厚度不够,细菌生长不良,甚至用一个平板接种两个标本,严重违反操作规程。③微生物室药敏试验,基层医院多以K-B法为主,各实验室在菌悬液浓度的配制、药敏纸片的选取、黏贴纸片间距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有很多细菌室没有CLSI手册,就更谈不上按标准执行;有些医院不论阴性菌、阳性菌、球菌或杆菌,选用同类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
解决方法
管理和设备:领导要重视微生物实验室的前期投资,加强微生物技术人员培养,鼓励业务骨干参加专业学习及学术交流,了解掌握新知识、新理念。通过举办讲座、学习班等形式,使大夫充分认识到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职能科室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提高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检测,改变以往盲目应用抗菌药物的错误做法。
人员配置:要选用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员担任细菌室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能兼职,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要不断的更新理念,开拓思维,要有创新精神。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工作制度:微生物实验室要编写行之有效的SOP文件,建立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工作制度,编写详实的标本采集手册,下发临床各科室;对临床送检标本,要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坚决退回,并做好登记,积极和临床科室沟通。微生物室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CLSI标准,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做好日常仪器维护,做好试剂、培养基、染色液、标准菌株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卫生部和卫生厅的室间质评。
讨 论
医院应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向临床医护人员反复宣传、培训,强化他们对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标本的合格与否,是整个检验质量的保证。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正确选择采样时间。规范采集方法,首先嘱患者注意留取标本前的事项,按无菌手续采集各种标本及所需的量,以无菌容器盛装,并应根据待测微生物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如需氧菌、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真菌、L-型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检验,均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采样。制订对标本的核对、确认、保存、送检制度。采集后的标本,应核对、确认无误后,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的标本应采用适当的保存液和保存条件妥为保存(如保温、冷藏等),以免标本腐败变质。采集后的标本应专人送至实验室,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别是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实验室总体布局安排要充分考虑减少潜在的对标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工作区域是检测工作的基础,该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对进出、使用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做好记录。定期对无菌区域进行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等的监测),对废弃物品应当制定专门的程序,加以文件化并要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要进行有效控制,定期对实验用仪器、设备进行正确维护、校准和质控。以保证对检验标本的无菌操作,以及对需要使用的无菌工具和器皿正确实施灭菌。无菌工具和器皿应放在专门的区域存放,明确标识,以与非无菌物品区别开来。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对接受过一定专业理论、专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上岗人员要进行定期考核,以测试他们的检验能力及操作熟练程度。每个检验人员都要接受继续教育,更新和掌握微生物检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为了减低细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重视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才能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医院感染控制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7,14(6):770-771.
关键词:生物安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课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活的病原微生物或者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标本。因此,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在教授学生实验理论、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因操作意外导致的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指对病原微生物、基因修饰生物、外来有害生物等生物体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潜在风险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其目的是防止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感染或意外泄漏导致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LBS):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避免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1]。
二、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现状
197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CDC/NIH)首次出版了《基于危害程度的病原微生物分类》一书;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一版;随后,CDC/NIH又制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作了系统全面的规定。
在我国,由于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于2002年卫生部首次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但没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03年SARS 爆发后,我国才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力度,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该法规的颁布使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逐渐走向科学、规范、系统、全面的崭新阶段。
三、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
(1)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学检验实验课涉及医学检验、口腔、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预防医学等多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因此实验室使用频率较高,对于不同群体的实验教师管理难度也较大。
(2)个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淡薄。针对我校医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个人防护措施仅限于了解,少数学生进入实验室不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一部分学生缺少无菌操作意识,偶尔会有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实验结束后没有彻底消毒洗手,实验废弃物随意丢弃等一系列不良的个人习惯折射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匮乏。
(3)由于我校实验条件以及实验教师人数的限制,不能对学生逐一辅导,以至于学生对实验技术操作不熟练,现学现用,易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1.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使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普及化
(1)实验教师要对卫生部颁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文件的主要内容做详细讲解,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生物安全知识,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加强无菌操作观念,纠正不良实验习惯。
(2)实验教师要从根本上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防护。在实验室管理中,由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有些实验教师往往只注重实验教学理论及实验教学技术环节,但忽略了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忽视了本应该承担的安全防护责任。因此,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强化生物安全防护的知识非常必要。
2.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各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结合各医学检验实验室实际情况,以国家实验室安全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地落实和执行,不能流于形式。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均采取人员登记制度;实验室应制定生物安全手册以及安全防护流程操作手册;要实行危险标识制度,在实验室醒目位置张贴生物危害标志,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制定实验室消毒灭菌制度,建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本,严格进行消毒记录;实验室要建立各种使用记录,使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建立个人防护制度以及提供必需的急救设施;为了应对实验室里的突发事件,要建立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
3.加强培训
(1)加强学生操作技术培训。实验室主要生物危害包括: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刺伤割伤、皮肤黏膜污染、食入、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等;感染的途径主要包括:皮肤接触或黏膜接触、吸入、食入、接触动物等;产生气溶胶的实验室操作主要包括:倾倒毒液、离心、抽取培养液、玻片凝集实验、打开培养容器的螺旋瓶盖、刷衣服拍打衣服等。要让学生明白实验室内发生感染的途径,强调个人物理防护[2],反复强调规范学生的操作技术,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在实验室中可能会出现有害飞溅物不慎进入眼睛或皮肤,这时我们就要学会紧急喷淋和洗眼器等冲洗设备的使用;对于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药品如二甲苯、甲醛、EB、苯酚等,以及放射物的泄漏采取有效的防护知识培训。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在实验室内会出现学生在实验室不穿白大衣,不戴手套、口罩;实验完毕不用消毒液彻底洗手;不摘手套触摸生活用品;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这些不良的实验习惯,说明师生从根本上忽视了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由此导致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我们要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实验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和防护。为此,学生们不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储藏食物、涂抹化妆品、摘戴隐形眼镜或吸烟。进入实验室一定要穿好工作衣,实验结束后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自觉做好手的清洗和消毒。
4.医疗垃圾的处理
作为医疗垃圾的实验室废弃物应该严格地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显微镜、试管、滴管等回收的实验器材要由实验教师统一收回,严格消毒清洗;应配备专用包装物或容器以及相应的标识、标签及封口,将实验废弃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如纱布、棉签、棉球、标本等直接丢入专用污物袋并且每个包装物或者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损伤性废物如采血针等应丢入利器盒中。
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是医学检验专业师生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实验教师的职责。因此,要加大对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教学环境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30-02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顺应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潮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任务。
高职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检验两大工作岗位群之一,其利用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在掌握与食品卫生检验有关的微生物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检验方法,及时、准确地对食品样品做出食品卫生检验报告,旨在为食品的安全生产及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通常作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两门职业技术课程而分别开设,采用不同的教材在不同的学期开设,教材中往往有很多交叉重叠的内容。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及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对这两门课程进行融合,可在保留原有教学进程表中的课程设置安排的情况下,对两门课程综合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学时和授课时间。通过课程整合,可将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技能与微生物检验项目有条理地融合,注重食品微生物检测基本技能的规范化训练,以满足高职院校食品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与质量控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课程目标
本综合课程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微生物学及食品微生物的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综合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以培养食品微生物检验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按照食品行业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化微生物检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对学生完成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考试或从事相关工作起主要支撑作用,也为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需、够用”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课程设计思路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零距离”就业打好基础。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项目。
本综合课程将微生物的种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分类以及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操作体系有机地结合,将学科体系理论知识融入微生物各项基本操作技术任务之中,打破以往独立实验的形式,重新编排原有的食品微生物学基本技术,通过设立专题项目,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化培训,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必要性,也突出相关工作岗位核心技能掌握的重要性。课程强调基础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容,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食品检验国家职业标准及微生物检验“职业功能”中各项工作内容的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要求为依据,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国家标准等法规为准则,在对食品检验工作岗位、任务性质和对应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该课程。课程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为培养目标,应可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检验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设计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技能为明线,以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为暗线,将食品微生物学的学科体系理论知识融入微生物检验各项操作任务之中,微生物理论知识不再作为完整系统存在,而是对完成具体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理论知识准备或经验、现象的阐释。课程强调检验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以此实现学生独立完成食品微生物检验基本操作的教学目标,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的综合实训单元强化课程的实践性特色。
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项目设计
本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预备知识、显微技术、制片与染色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技术、接种与培养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生化试验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技术等专题项目。同时,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更多是在企业,而不是在专门的检验检疫或公共卫生机构,围绕食品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测定”选择检验操作基本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对于食品中致病菌检测,仅选择了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的检验项目,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加以介绍,而对更多的致病菌指标的检验方法只作概述。考虑到在食品企业中饮用水、空气、食品接触面等微生物检测任务的普遍性,课程为此安排一定课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于常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也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微生物检验操作技能具有通用性,在对本课程综合实训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后,可以使其适用于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指标以外的检验项目,如公共场所、化妆品等的微生物检验,从而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选择范围。
根据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由基础到综合的顺序,设计了17个教学项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总学时可灵活调整。具体如表1所示。
教学方法创新
讨论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从课内外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在专题研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总结提炼共性方面的知识,通过知识的再加工使学生对抽象原理的领悟更为透彻。
操作训练规范化教学法 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的的实践型职业技术课程,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动作是否规范标准、操作是否熟练等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技能的掌握不是通过一次实验或实训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须经过不同阶段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检验过程中每项操作技能都必须是标准化规范动作,否则检验过程的操作差异必然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效果,采用影像资料强化学生印象,以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分项技能单独完成与检验项目分组实训结合法 在实践教学中,微生物检验课程的操作技能培养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的,微生物检验综合实训是以不同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验项目分小组共同完成的。教师应根据实训项目要求指导学生了解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案设计程序,根据食品安全标准确定微生物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国标检验方法,制定详细的抽样、检验方案,明确无菌取样过程,了解样品的标记、保存和运送等要求,使学生掌握被测样品的处理方法。要准备好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按技术要求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干燥、包扎、灭菌,准备好要用的各种试剂,制备无菌培养基,做好检验前的其他准备工作。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完成检验操作的各个环节,通过计算或判别得出检验结论,编写检验报告,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职业适应性,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检验技能的掌握,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分项技能单独完成与检验项目分组实训相结合,既可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学敏.高职高专《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标准的开发[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91-94.
[2]王华,秦津,郑伟,等.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实训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10(8):45-46.
[3]鲁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70-71.
[4]刘慧,李红艳.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3).
[5]毛雪丹.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
[6]赖建平,罗军,邓昭健.食品微生物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发展[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方法:通过分析和总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结果: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软硬件条件、个人防护意识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
结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完善和改进,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生物安全性。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测 安全防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49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72-02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对人和动物产生致病性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放线菌等。检测病原微生物是为了提供诊断的指标,但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因一些环节防护不周而造成环境污染和检验人员自身感染,如非典时期就有多例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病例,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仅是对自己、同事、患者和家人的健康负责,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安全隐患与防护不足的问题
1.1 “硬件”方面的局限。“硬件”指实验室空间、布局、分区、设备等方面。“硬件”是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础条件,过去设计建造的一些实验室达不到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表现为房间面积不够、空间不足、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清,据调查[1]某地区20间二级综合医院实验室面积合格率仅为70%,布局、流程达到要求的只有55%。在设备配置方面情况更加不理想,生物安全柜配置合格的只有35%,配备洗眼器的甚至低至15%,此外离心通风设备、洗手设施、紫外消毒灯合格率分别为60%、60%和50%。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遇到紧急情况往往难以从容应对。
1.2 “软件”方面的欠缺。“软件”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医疗垃圾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一般来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各间医院都有,但多照搬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规程或其他医院的管理制度,很少能将每间医院的特点结合进去,另外在制度的执行方面既不彻底也不严格。很多医院对住院患者的感染已经高度重视,但还没有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的感染引起足够关注,由于工作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非检验专业人员(如管理人员、检修人员、保洁员等),他们在预防实验室感染的认识方面不深,又缺乏足够的培训,成为易感人群[2]。另一方面,一些医院领导比较看重实验室质量管理,常忽视安全管理,如对应急预案的管理缺少检查、监督和演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处理效果就会打折扣。
1.3 检验人员自身方面的不足。主要反映在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一是如前所述部分工作人员因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在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时防护不当,容易造成感染;二是在工作量大紧张时,有些检验人员忽视自身的防护,如不带防护用具进行操作,在实验室内饮食,穿着工作衣进入休息间,接听手机时不洗手等;三是检验人员经常接触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难免刺伤手部、皮肤,遇到标本外溢或喷溅等意外,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感染。
2 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安全性的措施
2.1 注重实验室“硬件”建设。
2.1.1 依照标准设计、改造实验室。标准WS 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都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防护原则(或风险控制)、分级、设计要求、管理措施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是指导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设计与改造的权威性文件。普通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达到BSL-2级别的防护水平,并以此标准规划布局和设计,即使建筑面积无法满足要求,也应合理设置分区,规划出清洁区(办公、休息、培养基配制、试剂储存等区)、半污染区(缓冲区)、污染区(操作区),进行有效分隔并标示清楚。
2.1.2 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装备和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按照BSL-2防护要求,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洗眼器,冲淋器、离心通风系统、高压灭菌器、离心机罩帽、紫外线消毒灯、非接触洗手设备、应急照明装置、备用电源等也必不可少,个人防护装备如隔离衣、鞋套、护目镜、面罩、防毒面具、手套、帽子等必须充足。
2.2 规范实验室管理。
2.2.1 建立并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并完善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等相关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体系化、文件化,整理成册,人手1份,做到人人知晓、个个遵守。
2.2.2 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SOP)。SOP可以针对实验室内所有安全设施及其相关的安全活动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及细节处理措施,它可以完美地体现5W1H分析法的精髓,解决做什么(What)、在哪做(Where)、由谁做(Who)、什么时候做(When)、为什么做(Why)、如何做(How)的问题。实验室SOP至少包括仪器设备与设施使用SOP(如生物安全柜SOP、离心机SOP等)、生物安全通用SOP(如消毒灭菌SOP、手卫生SOP等)、应急处置SOP、个人防护装备SOP、标本管理SOP、医疗垃圾处理SOP等。
2.3 加强培训、监督、考核,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有了合乎规范的实验室,配备了完善的设备设施,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SOP,是否可以一定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是保障制度生命力的关键,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安全防护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则必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3 小结
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要避免“重测轻防”的陈旧观念,就应树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在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转变教育观念; 新的课程体系; 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竞赛、实践活动; 后续教育; 综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3-112-02
实验教学随着临床对仪器设备诊断依赖的增强,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临床缺陷责任的明确,并不直接面对患者的实验室人员遭遇医疗纠纷和赔偿的机会在增加,高等应用性人才的医学检验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是检验专业基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特点。因此,本门课程直接影响到检验专业学生的质量。我们本着“以加强课程建设促专业建设”的原则,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抓住学生特点,正确运用教学规律,搞好课程建设。
1 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
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高职检验专业的申报工作,我们开展了关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等主题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学习和讨论会,使教职工开阔了视野,充分认识到《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育教学只有主动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培养观念和特色观念等全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构建的积极性,又为今后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等关系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完全是针对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来确定。就业岗位需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什么内容就讲授什么;《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按专业要求,理论以“必须”、“适度”为度来开设提高教学效果;《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注重岗位能力培养,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强调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3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突出高职教育特色,逐渐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有些《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我们采取先到医院见习或实践,让学生先有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学习理论的方法;有些则把原来为理论课的内容结合在实践课中上,让学生边学习、边练习,增加了课堂“教与学”的互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职业素质;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趣味化,把深奥的知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琐碎内容系统化,使学生感到本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重要性[1];归纳共性,掌握个性,增强科学记忆。虽然细菌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彼此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果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抓住不同菌属之间和同属中个别细菌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这样就容易记住[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辅助教学。全日制学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感性认识,教学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3]。多媒体课件采用静态图像与动态图像相结合、文字与语言解说相结合的方法,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性《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的设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性实验室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展双语教学,适应医学检验的发展。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上多写英文单词,多用英文单词,课后让学生阅读并翻译英文原版的临床检验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等,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这些措施加深了学生理解专业名词,对专业英语也是很大的提高。
4 开展《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竞赛、实践活动
开展竞赛和课余时间开展第三课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为群众检验,进行检查结果判读,将医学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5 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后续教育
第一学年的春季学期的认识实习,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检验见习,重点放在免疫和微生物检查。毕业实习的临床带教,采取精选、分散的方法,开设一些关于临床免疫和微生物、寄生虫相关内容的高级讲座。同时将理论课与实习课联通,施行临床教学,加强实习学生的检验技能训练,并对实习生进行关于免疫和微生物、寄生虫内容的理论和技能考核。
6 加强综合教学能力建设
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师资队伍建设。医院检验科的临床实践、在职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定期进修、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实验室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等;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配备一批先进设备,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训基地;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教材建设。对原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调整,编写《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习指导、实验指导等。
[参考文献]
[1] 刘维庆.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法探讨[J]. 中医药学刊,1999,35(5):41-42.
[2] 刘维庆,沙恒玉,张林. 病原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材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01,35(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