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等教育的总方向

时间:2024-01-15 14:54:22

导语:在高等教育的总方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资源;利用

高校教育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是高校各项事业得以高效率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和,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或硬资源),也包括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或软资源)。其资源的多寡、优劣和使用效率、效益以及分布状况,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优化配置越来越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既定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是否合理,本文试从经济学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财政拨款投入的机制下,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产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招生规模和发展速度增长过快,办学资源短缺

近几年,高校的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仍然比较落后。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从1998年的108.36万增至2005年的724.44万人,增幅达568%;在校本专科生从1998年的340.87万到2005年的2 500万人,增幅达633%;在校研究生从1998年的19.89万到2005年的110.47万人,增幅4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1998至2005年教育统计报告)。由于连续几年的扩招,全国在校生规模翻番,使得办学的物质条件全面趋紧,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实验、研究及其配套设施全面紧张,有的严重短缺。

(二)高校发展定位错误,效益观念淡簿

新的历史时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立足现在,规划未来,抓住机遇,抢占先机,是各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占地面积大、学生人数多。我们的目标是建“一流大学”而不是建“一流大的大学”,学科方向、科研成果、学术水平才是高校真正的标志。现在很多高校对未来的发展更多地注重规模,存在着盲目攀比心理。许多高校在利用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方面稍显不足,高等学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科学技术商品化的孵化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许多校办企业和高校科研优势及智力资源尚未有机结合。这一方面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同时也造成无形资产的隐形流失。

(三)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方面存在着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比如, 有的高校一面购进大量的仪器设备,而另一面却有相当数量的仪器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低下, 甚至提前报废。这些仪器设备并非都已过时,没有了使用价值,而是盲目追求高配置及计划不周造成的结果。这是一种隐性的资源浪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同时,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大都按产品设专业,按行业按地区设大专院校,致使我们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高校数量过量,规模过小,生师比偏低。虽然近几年该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高校扩招以后,热门专业往往一哄而上,毫无顾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如会计学、计算机等专业,几乎各类高校均开设有此专业。这种违背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的短期行为,导致了严重低水平的重复,造成该类人才的供过于求,从而造成隐形的教育经费浪费与使用效率的下降。此外,一些高校由于多校区办学,各校区办学功能划分不合理,造成重复建设,办学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运行成本明显加大。

面对有限的教育投入,如何进一步优化配置高校教育资源,努力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力求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培养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以不断提高办学的效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二、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

优化教育资源,就是提高办学效益。高校办学效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另一个是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必须在坚持高校办学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所谓经济效益,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同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讲究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量多的有用成果。如果将经济学中的经济效益的概念延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则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首先应该是高校的教育投入与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里的教育投入主要体现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和耗费上;教育产出则体现为高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和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经济学中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总效用最大化规律。总效用是指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或多种物品所得到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消费所能得到的效用。据此可以认为,教育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用就是指高校办学过程中教育资源在某一方面的投入(消耗)每增加“一个单位”(如每万元)时所引起的效用增量;教育资源使用的总效用则为高校办学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消耗形成的效用总和。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如下:令x――教育资源的投入量,Ui――教育资源在第i方面投入后产生的效用, U――教育投入产生的总效用。则有:

教育资源在第i方面投入的边际效用=dUi/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满足程度(总效用)会以越来越缓慢的速度增加,但所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在递减。而教育资源使用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即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教育资源在某一个方面的投入量增加以后,虽然在这一方面的效用和总效用均会有所增加,但在这一方面的边际效用将随着教育资源的投入而逐渐降低。

总效用最大化规律,其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准则。等边际准则是消费者在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每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等于花费在其它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每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时,该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最大。据此,教育资源使用总效用最大化,就是在高校办学所需投入的各方面教育资源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应当相等。

根据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高校优化配置有限教育资源时,应做到:教育资源在用于高校办学过程中需要投入某一方面时,不仅要看投入是否形成效用,还应当重视其边际效用;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对任何一个方面的投入过程中,都要及时将边际效用与其它方面的边际效用加以比较,并适时地将投入转向边际效用较大的其它方面,以提高投入效益,最终使办学效益最大化。

三、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教育资源是高校谋求发展的基础,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存量大小以及配置和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益,要使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同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的问题。真正做到适销对路,避免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防止资源短缺与剩余并存的现象发生,避免人才的积压和浪费。高等学校要积极发展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新兴学科,高度重视发展带有前瞻性、能够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面对不同层次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高校要找准位置,突出重点,使高校学科专业能够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结构整体性优化。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革高校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政策,改革分配制度,较大幅度地向教学、科研骨干倾斜,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按事企分开的原则,加快后勤和校办企业改制进程,分离和分流富余人员,逐步扭转高校普遍存在的行政和后勤人员严重超编的现象,使高校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去。

(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高校的校舍、教室、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最直接的物质基础和保证。首先是建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高校应根据物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固定资源和共享资源相结合的配置方法。摒弃部门所有制,改变各部门小而全的状况,减少重复购置,打破过去封闭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是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高校要充分发挥物质资源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把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把学校的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大型仪器设备、图书馆和体育设施,实行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服务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双赢”

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当紧张,这就要求高校要争取利用更多的途径去拓展教育经费的来源。其中高校科研课题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争取当地政府、企业界的支持不失为一个良策。高校应采取具体措施,大力支持教师开展与社会发展问题相关的应用社会科学的研究,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咨询,为企业的教育培训提供服务,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从而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并以此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界的资金支持。这样,不仅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而且使高等教育不断把握时代脉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获得发展,实现 “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内容为:加强教师国际化的交流,推进学生国外留学教育,积极开展高校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习,高校课程的设置要开放化、国际化,学校要积极创造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环境和条件。还有人认为,国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对教育内容的国际化,高校学生、学者等国际间的互访、互换,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技术、教育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概述较为全面、系统、权威的学者是顾明远和薛理银,他们在《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概述是“主要包括人员、财务、结构和信息四个要素的国际化”。人员要素指高等教育主体各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活动,主要是指学者、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财务要素指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分配的国际化,教学基础设施、科研设施的国际化。结构要素指高等教育中各高校的学科结构,考核制度等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保障。信息要素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要素。

(二)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综合型、通用型人才,即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具备国际素质、能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期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提出培养目标是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德国政府在1998年为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教学机构、学制和语言等问题通过新《高等教育总法》,目的是为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新《高等教育总法》强调高等教育的效率、竞争和国际发展原则,改法令为高校的国际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澳大利亚联邦议院在二战后批准了一个针对亚洲的教育培训援助计划,此计划通过《科伦坡计划》的实施,建立与国外合作伙伴长久的联系。1969年,通过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几十所高校建立了“高等院校国际开发机会”,主要目的是推进高等教育的援助计划的有效实施。此后澳大利亚不断推迟新的高等教育政策,包括“创新计划”、“知识国家”战略等,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的保障。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成为决定其在经济走向全球化、建立知识经济的重要砝码。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1.综合性,即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论从内容、范围还是结构都更加的丰富、全面,空间更宽,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融合度更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2.个性化,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学习国际高等教育办学结构体系,并融合国外文化,在坚持中发展、创新,力求个性化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3.民族化,即高等教育更要强调本民族的特色,立足于为本国、本民族长远人才需求考虑,即具有自己民族化的特点。4.组织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功能不断增强,大大促进了各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传播与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框架的构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可以更好地立足于自身实际,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陈学飞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2002年)一书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代,不过当时的国际交流是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征随着新兴宗教教派的出现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而有所减弱。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知识普及到大学课程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比如德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哈勒大学及柏林大学已经成为德国高等院校的典范和代表,最早开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二战以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范围和规模逐渐的扩大,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多样化发展起来,几乎覆盖了高等教学的每一个领域,逐渐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国际竞争从军事较量转向为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技术、人才和科技是最为关键的竞争。高等教育办学由传统的模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模式,以前高校对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科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打破格局,走出去,吸收和学习国际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参与国际高校的交流和合作,融入到国际发展环境中。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竞争都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合作,国际间的文化、语言、知识等的交流和学习都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种国际组织也都从各个方面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和变革日新月异,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

1.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政府是高等教育交流的主体,是主导者,高等院校的作用和角色是按照政府的指示在发展,是被动的,依附性强,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在8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高校之间的交流增多,而且外国留学生的增多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高校开始对办学模式变革,日益加大高校的国际交流。此时,政府则通过颁布政策、法律对高等教育给以支持和帮助。通过高校内部的重视和外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主体。

2.交流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高等教育国际化随着各个国家之间贸易、旅游、交流等业务的往来,交流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仅仅是高校的学生、老师和学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还有高校之间信息资源、教学设备、教育理念等的共享。从教学内容、学术探讨到人员交流等逐渐的多样化起来。现在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3.课程国际化趋势加强。2000年5月,澳大利亚课程组织第七届全国大会提出了“全球化课程”这一崭新的课程概念,并指出这不是新增一门具体课程,而是提出一种教育和课程的新理念、一种新的课程系统设计思想,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强调世界各民族和各国家人民的相互认识与理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也正在努力拓展课程的国际视野,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关注课程的国际化问题。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发展到了实质性阶段。

4.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空间更加广阔。关于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国高校校长们都在统筹、商议研究对策。包括美国的密执安大学、英国的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诺丁翰大学、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共16所研究型高校在1997年成立了21世纪大学的“U21”,为了现实U21成员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鼓励学生跨国界的流动。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未来的发展开阔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5.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向着市场化和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要跟上或超前于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在二战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无偿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大环境开始变了,发达国家逐渐停止大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项目,或者变为其他的计划,很多开始转变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援助和合作。例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取消了很多教育优惠政策,转变为盈利性的政策,后来,法国、德国也采取了高等教育盈利性政策,并且这种政策有时会带来很大的利润。1993年,美国以外国研究生学费为主的教育出口净收入多大55亿美元。这说明高等教育市场化和教育贸易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一种新现象和新趋势。

三、延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国际化的方法研究

1.变革观念,加强教育改革研究。传统的教育理念缺乏充足的国际意识,缺乏世界范围的合作与竞争观念,主要以满足于国内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与国际教育发展的脱节,因此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走教育国际化道路的第一步。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利于高等教育在理念上和实践上大胆行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变革观念的同时,要大力加强教育改革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学习研究国内外著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员交流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保持专业地域、文化独特性等鲜明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借鉴采纳其他高校的科学的方法,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2.加大专业教师和学生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编教师11位,其中有国外留学访问经历的有10位,分别来自于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师资队伍来源丰富,具有实施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伴随着延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继续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首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派出专业老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访问。其次,鼓励老师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加强国际间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第三,利用学校和专业特色,总结“2009东北亚企业管理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经验,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校参加学术会议,并为学生做学术报告。第四,加强学生间的国际交流。1998年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已派出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去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交流。目前我专业有9名韩国留学生。2007年,专业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班,这是专业教育国际化之路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民想了解中国,必将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由于我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语言环境优势,为发展国际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因此,专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继续大量派出学生出国学习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留学生的招生力度,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不断推进专业教育的国际化,不断扩大我校和专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3.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专业目前的培养方案从2007年开始经历了4次修改调整,其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分分配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并表现出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然而,近两年高等教育领域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力度、广度都迅速增加,专业的培养方案也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并调整。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要重点强调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球观”、“跨文化管理”能力、秉承“求真、至善、融合”校训的通晓多种语言的管理人才。其次,课程设置既要为培养目标服务,也要发挥专业教师的研究优势,除少数课程外,必修课统一调整为48学时,选修课为32学时,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保证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实行课程的优胜劣汰制度。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专业已经和延吉市27个实习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关系,供学生在第三个短学期深入企业进行课程实习,教学效果显著。由于本专业实践性较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要继续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争取使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能够随着专业课的开展,同步进入企业实践实习。第四,在教学管理中,要给予任课教师充分的自。对于有能力的教师,允许其打破以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以“自设计讲义”为主的形式,最终使课程内容是教师的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和学术界的前沿。第五,加强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专业于2007年开设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双语教学实践,并同时承担了学校双语教学的重点教研课题,2008年“生产运作管理”开始双语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热点与趋势;CSSCI;关键词分析;核心作者群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出口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野在延伸,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已有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回顾总结。如姜继红通过中国教育网搜索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有1114篇,但这些研究大多笼统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没有注意运用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进行研究。[1]蓝洁和唐德海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2]赖德胜、孟大虎等指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基本的供给―需求分析工具所进行的总体研究基本没有;二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紧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已就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其他青年群体的收益水平和福利状况有何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对于当代中国这个典型的转轨经济体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能更复杂,来源更广泛,但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视角上仍显得不够丰富,无法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前面透彻的把握。[3]范围和高耀明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收录的1979―2008年间“高等教育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中的4253篇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就业及就业指导”作为二级主题置于一级主题“高等学校教与学”之下,1979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就业及就业指导的高被引论文153篇,占全部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数量的9%。[4]

运用CSSCI所提供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可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5]顺承这一思路,运用CSSCI数据库统计出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标引5次及以上)和高被引论著(标引4次及以上),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论著的分析来揭示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另外,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里的作者发文和作者被引情况来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研究活动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频率的关键词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指向或某一阶段内的学术热点;高被引论文在学界有两层含义,其一预示着该论文的质量较高,其二说明该论文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程度。[6]因此,将从高频率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200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研究热点。

表1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23个;表2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被引达4次及以上的18篇论著。

表1 2001―2008年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3个关键词中,“教育”和“指导”遥遥领先,总标引次数达121次,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表2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观念”、“性别”等与大学生自身有关的关键词标引达78次。与此相应,在高被引论著中,仅在篇名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就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31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就业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也经历了从分配到择业的转变,就业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表1中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比较多,如“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对策”等。从表2来看,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论著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61次,远高于其他的研究热点。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1和表2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还可以大体上认识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

从表1关键词标引次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

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研究者的视线逐渐回归到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身上。从表1可以看到,“就业能力”、“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被引论著的篇名中出现“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的更是多达5篇。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模式、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就体现在其“就业能力”等方面。

表3 2001―2008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序号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被引量 作者机构

1 曹殊 5 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 池忠军 5 5 中国矿业大学

3 杨伟国 4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胡解旺 4 5 嘉兴学院

5 李家华 3 1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 姚裕群 3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7 冯华 3 5 北京师范大学

8 贾利军 3 4 南京师范大学

9 林惠青 3 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10 曾湘泉 2 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1 周济 2 10 教育部

12 郑洁 2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3 吴庆 2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14 李颖 2 6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敬宝 2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16 赵立卫 2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宏观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但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就业环境的研究依然是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湘泉的专著《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学术论文《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5年间被引频次达到了47次,就说明了学者们对就业环境的持续关注。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还可以从主要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18篇高被引论著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为7篇、6篇和4篇。研究方法以实证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高被引论著达10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利用CSSCI操作平台,检索出2001―2008年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65人,以这65人为初选名单,统计他们发文的被引次数,将被引4次及以上的统计在内,统计结果如表3。

以表3来看,这16人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为一方面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领域发文较多(2篇及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的论著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以数据为例,这16人论著总数达到47篇,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量663篇的7.09%;16人论著总被引次数为129次,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被引次数773次的16.69%。由此可见,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

在16名作者中,属于高等院校的有13人,占总数的81.25%,体现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从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地。

五、结论

通过运用CSSCI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趋势以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业环境也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研究方法上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第三,从核心作者群来看,16人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2]蓝洁,唐德海.多学科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5(5):85-88.

[3]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7.

[4]范围,高耀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7.

[5]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8-212.

第4篇

【关键词】内蒙古;高等教育;经济;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内蒙古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享受教育为经济发展带来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内蒙古高等教育的不足以及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间的不平衡,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内在潜力,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确立高等教育优先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战略观念

基于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转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从教育整体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要确立高等教育超前发展的观念。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超前发展,就是从宏观角度,使社会总资源在教育体系中的分配更多地倾向于高等教育。上个世纪,我国就已经确立了教育超前增长的原则,但直到现在,我国的教育投资比例仍然很小,再看看内蒙古的高等教育投资,距离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地方政府重商轻教,他们只看到短期内经济增长和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显著成效,忽视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根本无法保障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因此,树立高等教育优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将对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用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支持。

二、建立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中,对教育方面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想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加大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无疑是正确的选择。目前,内蒙古政府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给予的重视还不够,不仅如此,为发展经济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决定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明确高等教育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把高等教育投资是基础性投资、生产性投资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从制度和法制两个方面采取政策措施和手段,切实保证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依法保证《教育法》所规定的“三个增长”,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短期内要采取措施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真正落实各种法规,并及时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保证计划的执行。而且从长期来看,要用法制化管理和社会监督的方式来约束政府的教育投资行为。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广泛开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社会多元化投资的办学方式。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是通过1995年的《教育法》和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确立的,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实践证明,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是有效的,但是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高等教育经费来说,仅靠政府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而社会多元化投资无疑是对其最好的补充。但现实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社会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要实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社会多元化投资,就要营造一个宽松有效的能够激励微观主体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应该实行国立公有、公有民办、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乃至私立民办等多种办学投资形式。[1]

三、大力推进内蒙古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发展教育产业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来说,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那么,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科学的发展内蒙古的高等教育产业呢?

1、强化地方政府在内蒙古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

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高,高等教育产业化程度很低,相关法制也不健全,所以,需要政府发挥其对高等教育产业的引导、扶持和规范作用。从政府自身来讲,首先,必须把握好当今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趋势,遵循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必须遵循高等教育产业自身的内在规律,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正确地引导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另外,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手段,对于内蒙古高等教育产业来说,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立法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其进行适时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2、提高内蒙古高等教育产业的投资收益

提高高等教育产业的效益是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目的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产业效益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等教育产业内部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产业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公民素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相关方面的作用效果。内蒙古高等教育产业收益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坚持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产业投资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产业的投资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时地方政府若加大对高等教育产业的投入,回报将会非常丰富。增加教育的投入,使国民受教育的机会增多,能很快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加教育的投入,使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从而减少失业的可能;增加教育的投入,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能有效推动产业技术进步。(2)实现高等教育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产业投资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在经济多元化的格局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投资主体也应多元化,不仅可以吸收个人和家庭为接受教育而投入的资金,还可以依靠国内外的社会团体、个人和企业对教育的投资。只有以政府为投入主体,非政府教育投资为补充的多元投资主体格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3)实现高等教育产业投资决策的民主化。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产权的多元化,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其产权形式可以是国有的、集体的、国有民办的、公办民助的,也可以是民办的、股份合作制的等多种形式。对于这种多元化的办学形式,要避免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就必须建立民主化的投资决策体制和机制。(4)加强高等教育产业的市场运作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哪种办学形式,提高高等教育产业的投资效益是高校具有市场竞争力和长久生命力的保障。因此各高校要积极加强市场运作,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经营,高效管理,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壮大。[2]

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的创新力

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其创新能力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创新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还包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学科建设刚好是对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直接作用的。因此,要想提升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加强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下功夫。首先,从整体上对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进行规划。制定科学的学科规划不仅要考虑目前社会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有哪些要求,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考察学校具备发展哪些学科的潜力。只有以社会需要为主导,学校实际为基础,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成就科学的学科规划。其次,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精髓。学科的研究方向就是对学科的定位,如果研究方向没有特色,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很难生存,没有发展的空间。再次,要组建一个高效的学科团队,这一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设施,并且要兼顾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原则,因为学科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成为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基地。最后,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得出创新的知识和科技成果,同时还要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不论是创新的知识和科技成果,还是创新型的人才,都能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五、大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多种职能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高等院校有效地将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还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首先,从内蒙古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出发,只有优秀的、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才能成为学术骨干,使知识创新成为可能。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承担产学研相结合任务的教师,不能只具备学科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科研能力,具备对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反思的能力以及探索的精神,并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学校要面向社会广泛吸纳高层次的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和能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学术人才。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为学术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要为优秀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是潜在的科研人才,因此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成长的机会,是其成为高等教育科技研发的后备军。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基地,其研究成果本身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只有投入到社会应用中,才能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内蒙古高校应加大力度,凭借自身的优势在本地区建设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办产业,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将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相关产业中,从而实现教学、科研和产业的有机结合。作为一个能源大区,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依托高等院校在化工、冶金、机械、生物制药等多方面的科研资源,使高校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从高等院校自身的特点、优势以及社会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校服务社会的体系,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在市场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稳定的、长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注释】

[1]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1.

[2]问青松.教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98.

【参考文献】

[1]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问青松.教育产业与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4]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技能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存的诸多内、外部问题,早已成为阻碍该种教育形式健康发展的重重障碍。这重重障碍来自该种教育形式内外部的诸多因素。外部的制约因素有:各级各类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投入太少;社会大众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低;生源质量差,且数量正出现下滑趋势等。内部的制约因素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没有自身特色,普教化倾向严重;管理队伍水平低下;缺乏专职的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等。面对以上问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者们前前后后、或多或少都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也有一定收效,但并不明显。本文结合自身从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工作,总结了平时在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的经验和体会,从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进行正确定位、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提升平台两大方面的内容入手进行论述。

一、正确定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进行重新、正确定位,将是该种教育形式摆脱困境,寻求新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发现该种教育形式新价值的一个切入点。

成人职业专业化学历教育是以推动从业人员或准从业人员的职业专业化水平为基本方向,以提高这些人员的职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历教育为基准教育。如此定位,一方面可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性质,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职业专业化教育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这一定位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区分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成人职业专业化学历教育方向转型过程中,需要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内外的多方面进行大手笔改革。

二、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搭建专业技能提升平台

目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过分强调学历文凭,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除学历文凭以外其它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重视和培养。不管是有条件还是没条件的院校都应从长计议,不管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训实操方面,都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选择和安排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学习内容,设计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促进成人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置“学历+技能”的课程模式。

“学历+技能”的课程模式是指“以提高学生从事某一职业(群)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某一个职业(群)对从业者现在和未来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课程结构范式和运行机制。”现在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普遍都偏向理论教学环节而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现有或将来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除了给学生传授贴进工作实际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尽量为他们安排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的课程和机会。

在提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专业技能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把技能学习与成人学习者的职业相联系,为学员提供锻炼职业技能的机会;其次在技能学习的过程,要从成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职业特点出发,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再次,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成人学习者要勇于创新;最后,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二)提供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平台。

如何处理好既让学生有实训实操的机会,又能让他们处理好工学矛盾,同时也能让教学组织单位弥补现有实训实操场地不够,办学经费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增加等多方面的问题?

鉴于客观存在的多种制约因素,笔者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实训实操提供一种思路,即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提供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该种方式可以较好弥补成教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没有或很少有实训实操的遗憾。

借助网上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是一种软件学习平台,它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专业理论中可操作的技能部分通过三维仿真图形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运用该课件时,使用该课件提供的技术进行各环节之间的实操演练,或是利用课件中提供的各种器材的零件和工具,对产品的某个部件或对整个产品进行拆装,采用当场打分、游戏通关等手段,提高学生掌握某种技能的兴趣,以此达到提升他们专业技能的目的。下面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

1.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的构成。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需要由以下两方面的支撑平台:职教网络平台和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

(1)职教网络平台。

职教网络平台是由职教信息和网络教学两个子平台组成,它是职教课程产品平台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种子平台:职教信息子平台、网络教学子平台。职教信息子平台是一个为用人单位和人才供给单位提供双方供求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中介平台;也是一个对上述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和汇总,为职教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信息的服务平台。网络教学子平台是专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在线实时授课、课程视频点播、在线考试、在线教务、在线辅助互动交流、在线报名和受理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和等级证的集成式网络教学服务平台。

(2)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是进行职教课程的需求调研、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编写、配套软件研发、配套沙盘制作、提供职教实训室综合方案等的平台。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中的核心部分为网上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基地。

网上虚拟仿真模拟的实训实操实战基地是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即专业配套软件的研发。该研发需要设计出一个网上虚拟仿真的实训实操实战基地。该基地模拟现实实训、实操的工作环境和场地,对实训实操的设施设备以图片和3D立体仿真图像等形式呈现。通过模拟实训实操的形式,让成教大专生能够尽可能熟悉各种实训、实操器具、器材,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操作中不同工种的主要流程。

2.建构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的四种渠道:(1)办学院校向软件开发商购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可以向相关开发商购买。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实训实操软件虽比较容易,但在实际教学中很有可能遇到不方便操作的问题。(2)办学院校自己开发。通过此种渠道获取的平台会更加切合各院校实际,操作会更直接和方便,但该平台由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自己独立开发,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3)办学院校提出对该平台的要求,由软件开发商量身定做。在软件开发商开发平台前,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首先对平台的使用提出要求。有了这个要求,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软件时就有了方向性和针对性。当然,通过第3种渠道比第2种渠道付支的费用会高些。(4)办学院校先行购买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平台,然后再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再一次开发。它不仅需要办学院校有购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的足够资金,还需要办学院校有专门的人力投入到平台的第二次开发中。

3.建构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时的注意事项。不管采取什么样方式建构的平台,都需要让总平台下属的各支撑平台和更小的子平台既能独立运作,又能做到平台之间的相互支撑和配合,达到各平台建构前的初衷,使教学预想和教学效果尽可能更好的结合。

未来的十多年将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将继续和普通高等教育一起共同努力,为早日实现人力资源强国,为早日振兴中国的经济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学铨,克劳斯·迈泽尔.中德成人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朱涛.高校成人教育亟需转型[C].2009年全国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内部资料,2009.

[3]李国斌,屈兵,杨学祥.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未来发展前瞻[C].成人教育学刊,2009,(2).

[4]李醒东.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趋向[J].成人教育学刊,2009,(6).

[5]马启鹏.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课程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学刊,2009,(6).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农村经济建设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27-02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模式的转变,高等院校的职能也日趋多元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都是高等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接轨的观念也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而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目前制约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尤其是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发挥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来推动河南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 河南省农村经济建设及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近年来,河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河南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强有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产业更多采用新技术并分离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经济与农业建设需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然而,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面临着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缺乏的现状,这成为了制约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

1.1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长期以来输出农村劳动力总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占据首位,据统计,河南农村实际劳动力480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3200万人,截止到2012年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70万人,劳动力转移总量大,转移速度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河南省约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9.8%。[1]河南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持续增加,多数转移人口只是体现了职业和地域的转移,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沿海产业继续转移到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近就地转移的机会,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地域来看,在省内就业人员增长较快,省外就业人员有所下降。富士康、百威、永茂等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入驻,增加了省内就业空间。外出就业导致生活成本增加,孩子接受教育成为外出打工者难题,加上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和习惯,河南农民工更倾向于家门口就业。并且由于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农村劳动力开始倾向于转移到地级中等以下城市。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已经达到2570万人,但大多数转移至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属于“离乡不离土、亦工亦农”的兼业化经营状态,像钟摆一样穿梭于城乡之间。而且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大多数是自发性的,出现一种无序的状态,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转移渠道偏窄等问题。河南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与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口占比例较大,只能从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及服务行业,无法进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导致他们收入偏低,生活拮据,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稳定性,不利于劳动力有效转移。

1.3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有直接关系。教育文化水平越高,就业选择余地越大,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实际工作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也越强,就业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职业稳定性也越强,越容易实现有效转移。而教育文化水平低的劳动力通常只能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有限领域,也难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劳动力有效转移,将人口资源转化成人才资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高等教育生源十分充足。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一是规模迅速扩大;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河南高等教育总水平依然落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众所周知,全国共有“985”大学39所和“211”大学116所,而河南129所普通高校中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大学,不仅与东部地区的京(26所)、苏(11所)、沪(9所)等省市相去甚远,而与同为中西部地区的鄂(7所)、陕(7所)、川(5所)等省市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与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不相称的。[2]因此,河南省高水平大学不足,阻碍了河南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及河南经济发展的水平,ε寰济建设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次,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不同步。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需要创新,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需要调整。一些高等学校存在办学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不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导致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过多过滥,使得毕业生就业越发困难。第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河南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滞后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3 发展河南省高等教育,促进河南省经济建设的对策

3.1 地方性高校将已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地方高校学科的建设与改革与地方经济的建设密不可分。一方面,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地方高校的大众化教育阶段下培养合格性的人才指明了方向。[3]因此,地方性高校应坚持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以本省本地区作为首要服务对象。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特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在这些高校发展原有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还应努力筹划新的学科建设,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2 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它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方面,它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基础,培养目标明确;另一方面,它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直接到生产服务第一线能够立即上岗并能熟练工作。因此,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使其有序、稳定、高层次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有效支持。

因此,政府要提高认识,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加大对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和支持力度。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多方参与、个人合理分担、国家助学贷款、个人信用”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4]在办学思想上,要积极创新和改革,顺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结合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加强实用技能的培训,既要为本地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也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

3.3 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提高农村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随着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远程教育已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等多种特点和优势。另外,随着MOOC等微课程的快速流行,为现代快节奏、碎片化的学习提供了更多便捷。因此,高等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丰富远程教育体系,给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学习平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成本,而且能免去学员奔波之苦,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很大的益处。

总之,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现阶段,要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必须要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农村延伸。尽管近年来河南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河南农村人口庞大,劳动力素质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经济建设。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结合河南经济发展特点与人口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发展高等教育,对推动河南农村人口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促进河南农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邢玉华.中原济区建设中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 崔来廷,秦放.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究[J].管理工程师,2016(5):70-74.

第7篇

关键词: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运行机制

1EDUCAUSE的创生背景与框架

作为21世纪最为强劲的生产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长驱直入引发的信息化教育浪潮不仅为新世纪的大学发展营造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时空环境,同时还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性变革的强力杠杆,推动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持续走向纵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完成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美国教育部门成立了EDU-CAUSE这一专门致力于探索大学信息化发展的非营利机构,旨在将高等院校、基金组织与信息企业等社会各方机构联合起来,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数字化变革力量与创新思想,协助国家相关教育单位制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与政策,共同应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过程中的各种现实挑战[1]。通过引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框架,开展大规模地调查统计与实证探索,EDUCAUSE已然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探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专业组织,其每年调研发表的年鉴报告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指南导航[2]。EDUCAUSE每年依托核心数据服务(CDS)项目实施全球性的问卷调查研究,针对过去一年中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展开调研,并根据获得的海量数据编纂出版“核心数据服务年鉴”,同时定期题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的系列研究报告;主要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中每一IT范畴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推进信息化发展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基准,充分展现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方面的预测和评估价值。在EDUCAUSE历年公布的年度十大关键议题总结报告中,信息技术投资管理(FundingIT)的研究议题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事项之一。EDUCAUSE每年对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相关的财政年度、每一IT范畴上的资金支出、转换和增长等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的大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查询分析EDUCAUSE数据库中各项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参考基准,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预算规划与投资决策,充分利用其他大学信息化投入、管理和研究的优秀经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进一步探究EDU-CAUSE关于信息技术投资方面的调研信息,能够有效把握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管理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启示。

2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管理的创新成功之道

EDUCAUSE一直关注大学信息化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的实际状况,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运行机制研究方面处于领导地位[3]。纵览历年来EDUCAUSE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与管理运行方面的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以统筹整合的投资战略为思想指南,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发展的有的放矢;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开展基于服务传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加强信息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转变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路径是长期以来美国大学能够在高校信息化投入管理研究层面取得成功的三大核心支柱。

2.1统筹整合的投资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思想指南

仔细梳理EDUCAUSE历年来关于大学信息技术投资预算战略规划的调研报告能够发现,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其原因除了每年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关键还在于充分把握了历史时局于各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并由此确立了加大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投入,推动“赛博基础设施”计划在高等教育中落地生根;调整大学信息化发展的投资模式与支出方向,尽可能地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提高教学创新的信息化投入,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双向深度融合这三大基本投资战略,进而以统筹整合的预算管理来灵活应对各种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信息化投资建设的价值与功能。历史地看,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投入起初在美国大学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4]。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建立赛博基础设施、面向新世纪教育与学习的愿景、议程”之研究报告问世以来[5],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就敏锐嗅到这一重大时代机遇,大幅增加对赛博学习环境的资金预算,旨在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环节中创建一个数字化的资源共享空间,进而为高等教育的变革转型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时任EDUCAUSE核心调查员的CatherineSolheim才认为“随着大学信息技术投资力度的逐年增强,赛博学习空间已经营建了一种集教学研究、科研管理与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生态圈,成为21世纪推动高等教育范式变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催化工具[6]。”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巨大挑战,许多高校的资金预算与成本投入开始出现大幅降调的颓势,如何“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成为彼时驱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7]。高校IT领导者纷纷开始尝试优化财务分配结构的研究行动,企图以转变筹资模式与投资策略来进行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规划。EDUCAUSE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高校信息技术投资在这一时期开展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合IT范畴支出、机构使命支出、信息安全与危机管理支出等几项具体的措施;试图通过发展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建立信息化发展资金管理的平衡稳态,以此应对日后可能突发的各种危机[8]。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持续深化,信息化投资的重心开始逐渐从基础设施投入与投资模式研究向教学创新的过程环节发生转移,推动学习实践的数字化改造、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此后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创新的主题战略。具体说来,依据EDUCAUSE近几年核心数据服务项目的调研结果来看,每年公布的十大议题中几乎至少都有三个主题与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创新直接相关,另外对于此项议题的资金投入数额已经占信息化总投入的40%之多,且这一比例仍然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经历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学习实践的创新应用与规模化普及,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投入重点[9]。

2.2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基于服务传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时至今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能够在投入运行上持续执全球之牛耳,其缘由除去在战略规划上做到以上几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一直坚持以服务创新带动大学信息化建设整体前进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长期以来,在立足高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通过合理地预算规划将长期的基础研究投入与短期的应用实践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的信息化投资运转理念。并且为了进一步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机构还特意对基于服务传递的投入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确立了IT服务范畴的类目基准(如表1所示)与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这两种发展模式,冀图以此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提升信息型实践中的用户服务体验。在秉承绿色发展的投资理念下,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对上述IT服务范畴的管理投入,极力推行环保可持续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关高校信息技术研究机构投资研发了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组织框架,该框架以优化信息技术产品服务(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为信息化组织机构提供身份认同的服务组合,对大学信息化中的IT服务进行有效管理。根据EDUCAUSE公布的年度总结调研报告能够看出:在2011-2013年信息化投入年度财政支出细目中,美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使用ITIL服务组合的比例高达3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型的高校占比份额最高,几乎超过了总院校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之中使用上升势头最快的则属公立学士学位授予型院校,直接从原先的12%跃迁到现在的47%[11]。

2.3信息化教育浪潮下师资队伍建设: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的路径变更

EDUCAUSE主席DianaOblinger曾经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钱与人,高等教育信息化一直存在的一个议题就是如何争取到足够的信息技术建设资金和具有良好信息化操作技能的人才”。[12]的确,回顾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过去近20年里,各类高校的信息技术预算经费都曾在信息化的时代浪潮助推下出现过显著增长,大规模地进行IT设施建设、开发校园网络服务项目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学信息化变革的主旋律[13]。然而随着信息化教育不断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管理的重心开始逐渐转向培养能够在新世纪中轻松驾驭信息型实践的人身上来。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关键还在于信息技术变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主体———教师。针对这一点,DonaldSpl-cer就曾在EDUCAUSE的年度报告中提出“要想在21世纪里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我们就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器物层面的信息化工具本身;另外还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通晓学科教学,同时还知道技术如何融入教学实践的专业人员为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实践效度”[14]。基于这一立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了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将信息化的教师教育、专业培训与职业发展等事项纳入大学信息化投入管理的核心议程,“教师发展、支持与管理”也得以常年连续入选EDUCAUSE的十大战略议题。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从以往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信息化浪潮下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了高校信息化发展投资理念的重大范式转变。美国大学信息化投资管理从信息技术建设转向信息化教师发展投入,不仅仅是因其意识到随着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将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价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背后彰显的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指导思想的根本性变革:从技术中心向教育本位的转变。在未来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里,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运转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几乎都将来自教育本身,面对的都是有关人的问题。历经数十年的不懈探索,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管理终于突破了单纯走向技术建设的物化藩篱,转而走向“技术———教育———人”之间的整合发展,达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协调统一。

3结语

第8篇

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办学机构多样化、学习形式灵活性、教学内容丰富性和高层次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必须对其在科学理念特别是动态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的管理。权变理论是动态理念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一词可以理解为通权达变、权衡应变,甚至可以理解为权宜变通。时代的特点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灵活、动态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对其管理必须具备动态的理念,避免管理落伍或超前。

二、贯彻动态理念的必然性分析

(一)辩证唯物的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要求以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对待事物;同时,“万物皆不同”,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有其特定的规律性,“一刀切”的思想与做法是十分错误的,而且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因地制宜、灵活客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符合辩证唯物的要求,也是事物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就为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贯彻动态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时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到实践,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知识革命的展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资讯铺天盖地且日新月异,时刻要求人们转换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时刻保持动态性、灵活性,以适应这个迅速变迁的社会,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应该以发展、变化的态度来对待,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以社会经验丰富、有独立思考能力、鲜明的个性、较高的知识水平的成人为对象,以具备时代性、实效性的内容为教育载体,并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手段,这一切都反映了其“变”的特征。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应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这就极大解放了人们的管理思想,使人们避免陷入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僵化思维的泥潭,主张应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等具体情况灵活管理的主张,避免那种不问实际情况,“万事一法”、“千人一面”的管理方法。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也不能局限于以某一固定的僵化模式来进行管理,而应坚持动态的管理理念,运用权变理论来实施有效管理。

(四)动态理念自身的优势

以动态理念为基础的权变管理理论进化程度较高,并具有能够兼容并蓄、综合利用其他管理理论的特点。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正如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权变管理理论被一些西方管理学家认为是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可见其理论进化程度是较高的。

三、贯彻动态理念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贯彻动态理念,不仅符合辩证法,具有理论层面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也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具体内容包括:

(一)保证思维动态性

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效性,首先应考虑的是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权变理论即预测在不同的环境下,何种类型的领导才是有效的。当代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菲德勒(FredEFiedler)在领导动态学研究中,认为有效地领导风格、领导行为是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的。菲德勒最大贡献在于为领导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这也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有效地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做到:

1.具有变革意识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在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进行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审时度势的估计涉及到成人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是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管理者是否称职的关键。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由于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成人学习者的不断的社会化,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相反,应以树立变革意识,时刻以动态、发展的战略思维,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找出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探索成人高等教育新的前景,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地改变原有的、不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目标,而不应该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来漠视一切的发展,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站在时代前沿,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和危机感,不断创新、不怕变革,只有这样,管理才能真正有效。

2.具备辩证思维

动态理论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和立体的。该理论对管理活动的总体考察是以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和联系的这样一种辩证思维方式进行的,它摒弃了那种僵化的、呆板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一样,管理活动也只有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去考察,才能够接近和抓住真理,否则就无从奢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身兼提高全体国民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大任,必须具备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各因素,包括成人教育教师、成人学员、学习环境等方面出现的新的情况进行辩证思考,一分为二,既不夸大取得的成绩,同时又不能刻意忽略或掩盖出现的一些小的问题或不良倾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考虑管理过程中可能潜在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考虑是否采取其他方式可能取得的成绩会更大,时刻保持忧患意识;防微杜渐,汲取经验教训,不能因为问题的出现会使自己工作业绩下降或害怕显示自己管理能力水平不高而故意掩盖或瞒报真实情况,不能为一己之私而损害整个教育大局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从小的问题或不良倾向中找出原因,分析原因,也许可以从中发现新生事物的源头,有助于总结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更加高效地管理探寻到规律并指导以后的管理工作。

(二)规划过程柔性化

教育经济学者G·萨卡普罗斯在总结一些教育规划的主要理论及其方法的历史经验后提出:“今天的趋势是转向一个灵活的、具有回旋余地的教育政策,以便容易适应变化中的环境。”世界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程度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不同,呈现出不均衡性,但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划中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是不无启示的。这些共同趋势的一个总特点便是“柔性化”,就是说,在指导思想上,试图放弃以精确的数量去规范未来,代之以现有政策、制度和人才培养规格应变能力的增强;在实施形式上,强调宏观指导下的微观决策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关注。

实施柔性化原则是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具体实践操作层面的要求。柔性是指动态管理行为所具有的可塑性或环境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是指任何一个耗散结构管理系统,为了同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同环境保持积极的动态适应,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使管理系统整体或内部诸要素、层次在各个环节和阶段上保持适当的弹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系统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部分,而且随社会的变化会产生许多不可控因素,尤其是大量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成人的存在,因此,管理者对其进行决策、实施管理时很难精确预测管理目标的准确性以及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实施柔性化原则。实施柔性原则应注意:

1.确立现代化管理的柔性机制。在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时,以科学的分析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涉及的各种因素变量的因果关系与预测其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为前提,要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以及因果趋势外推法、直观法、定比法、反馈法等预测方法,来确定适当的管理柔性空间与时间范围,并站在可能性的高度,积极利用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有用的诸多可能性,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战略规划,采取措施,确定最佳的路线或方式取向,确保成人高等教育规划管理的及时、高效性。

2.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制定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划,必须以机动、灵活的方式,来应付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以应付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式、教学手段、办学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出中、长期规划,然后推出短期计划,作为对总体规划的补充与调整。如日本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一个高教发展五年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又根据第二次人口高峰,18岁人口的增加,制定了1986~1989年增加大学定员的计划。同时,在对新情况进行预测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来进行辅助,以确保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确保规划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三)管理规范化

正如上面所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动态的理念保证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灵活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变”则会影响管理的持续性;同时,教育过程中的各要素发展必须要有规范性,如果缺乏统一的要求与标准,即使规划再精确,再具有前瞻性,也会由于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制度混乱而导致管理目标最终的失败。

1.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高效性,必须进行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对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与权责认定。预防权责不明、越权越位、办事推诿,进而影响办学质量、科研质量,造成人、财、物的极端浪费。

2.留有一定弹性。保证统一规范的规章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要留有一定的弹性,以应付突发事件或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以保证各管理人员能够灵活、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著名的管理专家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提出“不同管理学派”的主张纳入到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包括那些秩序、系统化、常规化和可预测性的各种因素,第二个范畴包括那些主要用来发展更大的开放性、参与性、创造性以及个人主动性等的要素,这个范畴将被称为“开放系统要素”。这一论点证明了动态性的理念所包含的动与静的结合与互相不可分割性。尤其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看到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似性,加以规范管理,同时更应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采用动态灵活的管理方式,不拘一格。

(四)及时进行反馈

对管理过程及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也是动态理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反馈控制就是管理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对控制对象的作用和影响,以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原因产生结果,结果构成原因,反馈控制通过“反向”桥梁,对环境变化和运行状况作出应有的反应,发挥其实现控制目标的矫正作用。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结果进行反馈,指通过精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和趋势的专业管理反馈人员,建立完备的反馈机构,保持畅通的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通道,从而顺利实现管理控制。

1.建立健全的反馈机构。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反馈,也反映了动态的理念。建立完备的反馈机构,将决策作用于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后,再把结果返回来,与原先的计划目标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实际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对决策执行或监督过程实施调节,这个反馈机构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要素:精通专业管理的教育管理者、顺畅的信息渠道以及高效能的分析、综合系统。

第9篇

关键词:自学考试 发展趋势 培养模式 终身学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1981年推出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自学考试事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其间完成了从干部扫盲培训到解决高考落榜生求学的历史使命,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公民的求学需求日益高涨,自学考试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有统计显示中国每35人中就有一人参加自考,被誉为“中国第一考”。

随着各级各类教育的蓬勃发展,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多,网络教育,民办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学校的兴起和发展,使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和选择越来越多。通过自学考试获取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近年来参考人数出现滑坡的态势,平均每年减少二三十万人次。加之2007年教育部九号文要求部属高校从2007年秋季起停止招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使得原本占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源趋于萎缩。自学考试如何在复杂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做到持续发展,对今后发展的定位和方向以及如何与其他教育形式协调发展成为发展自学考试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虽然受到其他教育形式的冲击,但仍然有其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原因,其一,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自学考试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以四川省为例,2005年8212万常住人口中,大学程度人口只占2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3%,而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地区,大学程度以上人口也只占到23%和18%,这说明我国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普通高等教育无法完全承担教育大众化的任务,需要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各种新兴行业的大量出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也驱使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就业竟争力和岗位适应力。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种族、、财产状况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而且教育投入少,见效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作保障,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具有开放、灵活、业余、高效的特点,很好地适应了人的终身学习的需求,在提高全民素质,建立学习型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 自学考试教育对象多样化发展

自学考试突破单一的以未就业青年为主的教学模式,生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前参考人数最多的高中生源趋于萎缩。教育主要面向众多的在职人员,以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教育对象来自社会的各阶层,有在校大学生,中职中专生,在岗人员,城市未就业人员以及农村人口中的城市劳务人员。学员的学习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是想拿学历文凭,有的是想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解决就业问题。普通高等学校参加自学考试的大学生增多。据统计,2007年四川省自学考试总报考393743人次,其中高校考生报考为154473人次,占报考总数的39%,这说明高校学生希望扩大知识面,获取第二学历文凭,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要求。另外,中职中专学校中要求升本的学生众多,通过自学考试可以满足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自学考试的生源结构层次多样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趋势。

2. 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向应用型,技能型方向发展

自学考试要实现健康、稳步发展,教育质量是关键。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现在自学考试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附力过强,缺少相对的独立性。普通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可能完全相同。普通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自考教育重点是提高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因而自考教材多为大学教材的浓缩,不符合多数自考生的实际情况,也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自学考试长期以来重视课程考试,忽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今后将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应充分发挥自考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研究开考专业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设置专门机构,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研考生的知识需求变化,开设行业急需,学生想学,学以致用的开考专业。加强与行业的密切合作,根据行业工种要求和变化,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自学考试的管理机构联合主考院校和企业共同选择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考试范围和学生考试评价体系。

3. 自学考试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

自学考试的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稳定的规模,2004年以前接受学历教育的主力军为高中及以下学历考生。近年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考前学历有逐步提高。据统计,2004年考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考生,2005年、2006年,考前学历为大专学历及以上的考生占55%和54%,这说明参加本科段学习的考生人数增多。同时,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规模也呈迅速发展态势,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的趋势。自考学生学习程度差别大,学习目的不同,有的是为了取得高学历,有的是为学习实用技术以解决就业问题。实施统一的教学难度很大,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层次结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学生可按自己的工作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参加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自学考试给学生最大的自主选择权,最大限度支持公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受教育方式。自学考试向多层次多格局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也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

4. 自学考试将大量运用现代远程技术实施教学和管理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的改变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知讯。城市的网络教育发展迅猛,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学考试的各个环节。现在各地都设有自学考试网站,及时向考生宣传考试政策法规,开展网上报名,考务管理,考籍查询,网上课堂等自学考试的助学服务。考生通过参加网上课堂的学习,可以与其他同专业的考生一起学习交流,向老师请教,使自学不再是孤立的行为。网络教学更有利于深入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广泛共享。我国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经过5年的建设,中央和地方一共投入了111个亿,在2007年底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自学考试利用已经建立的远程教育工程对农村地区实施学历和非学历的教育,培训高中毕业和初中毕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村青年的综合文化素质,对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5. 加大实践课教学力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学考试长期以来重视学历考试,忽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的教学相对较弱。学生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占有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强弱。这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标准。自学考试的实践环节是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须增加自学考试的实践环节课时,改革考核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将考生的实习实验考核成绩纳入学业成绩的总体评价中。与行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6. 与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衔接,学分互认

自学考试教育不仅要通过内部机制的调整和完善,达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也必须在整个教育大环境中做到良性发展。这需要处理好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和衔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中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增加,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希望学习应用型专业,提高就业竟争力使然。因此开发适合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第二学历专业是自学考试发展的方向。中职中专毕业生中有升学需求的人数众多,研究与自学考试的课程衔接,使学生获得高等学历文凭正成为自学考试的增长点。

自学考试的发展总体趋势是为终生教育服务,偏向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公民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开放教学理念。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行业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确定培养目标,教材选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考核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广泛地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实施教学和管理,加强与各类教育形式间的沟通与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崔立庄.自学考试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河北自学考试,2006(08).

[2]马敬峰.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