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57:14
导语:在品牌传播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媒体;品牌营销;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09-02
所谓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渠道,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企业的品牌营销也面临着更全新的宣传渠道,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交流平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利用新媒体的媒体特点,在品牌营销中加入创意元素,更好的完成品牌营销。
1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传播形式的互动性。在传统的媒体模式中,电视、报纸等手段都只是单项传播,而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手段让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可以相互转换,实现信息深度交流;其二,便捷性特点。新媒体工具手机电脑等,操作简单,信息量大,在信息传播接收上具有很强的便捷性,传播速度快;其三,功能多样。新媒体的网络、卫星、云端等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使新媒体具有的功能更为多样,这体现在技术层面和实用功能上;其四,内容丰富。新媒体信息存储量大,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如视频、音频、图片等等,信息形式多样,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非常全面的信息;其五,广泛化影响。新媒体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在社会的信息影响力十分巨大,信息分享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极大的缩短。
2新媒体背景下品牌营销的特征
1)“非广告”营销。传统的广告模式中,具有中介性,无交互、口碑、体验,成本高等一系列的弊端,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其营销效果属于“非广告”营销。在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营销的思维模式也发生改变,营销市场及目标客户群是企业进行品牌营销及战略制定时优先考虑的内容,以此才能提高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2)去中介化。在新媒体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工具可以实现品牌强化,打破了以往中介化的约束。例如,一个较为典型的出版行业,通过新媒体工具的利用,改变了书的存在形式,减少了大量的成本投入,去除了中介,实现电子阅读及电子支付,让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提高用户体验,给企业品牌效益带来了巨大提升。
3)碎片化及小众化。在当前的网络消费环境中,想拥有五分之四以上用户的网络应用是很难存在的(除短信、上网等),网络应用消费人群的小众化是当前主要趋势。针对这一基本现状,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网民基数,即使小众或碎片化,但仍具有极强的发展机会与潜力,因此企业需有针对性的完善商业模式,获取最大的企业效益。
3新媒体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1)微电影营销传播策略。微电影的特点在于感染力强,很容易能够带动人们的共鸣,特别是微电影广告,例如益达口香糖的微电影广告,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充分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故事和故事之间不仅保持独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当时获得了极大的反响,甚至很多观众还会特意到网上搜索全篇进行观看,成为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话题,这就是微电影所具备的营销效果。因此利用微电影来进行企业的品牌营销具有极大的优势,将电影的剧情与企业的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将企业的文化宣传、呈现了出来,另一方面也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人们能够通过转发、评论作出回应,企业也就能够更好的分析人们的喜好以及电影所带来的效果,通过及时调整广告方案来更好的进行品牌宣传。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类型有很多,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观看、评论,具有非常显著的营销效果,并且还能对传播效果进行检测,使品牌的营销具有更显著的针对性。
2)手机移动营销传播策略。通过相关的调查我们能够看出,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的百分点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通过手机进行上网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有约70%的网民都是利用手机进行上网,手机已经成为当前的第一上网终端。手机营销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性非常强,并且不会受到区域的限制,因此利用手机移动来进行品牌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的增强人民对品牌的回忆度,目前很多国际的大公司都已经采用手机移动的品牌营销策略,例如肯德基、沃尔沃等,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微信这一手机通信平台,其中二维码的扫描不仅降低了推广的成本,而且更加灵活、智能,并且还能够通过官方认证来更大程度的提高可信度,目前利用手机移动进行推广已经受到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总而言之,利用手机移动来进行品牌的营销是非常便捷的,势必是当前最大的传播趋势之一。
3)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运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营销最重要的就是关系链,即通过用户的信任来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交媒体营销的作用发挥出来,品牌要考虑现有的社交媒体关系链,将品牌注入到关系链中的某一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一方面信息的传播速度会增强,而且营销的传播动力也大幅度提高,例如微博的转发、网络媒体的报道等,都是品牌营销的不错选择,其所带来的营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2013年小米通过腾讯QQ空间进行首发,由于腾讯是当前最大的社交平台,用户多为青少年,与小米的用户高度吻合,小米通过与腾讯的合作高效的完成了品牌的营销,这就是小米品牌在营销方面的新的尝试,具有非常显著的营销传播效果。
4新媒体背景下的品牌营销的注意事项
1)跨界营销问题。现如今各项技术手段的创新速度非常快,各种工具的类型也逐渐丰富,要想在当前的新媒体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开展品牌营销就必须重视跨界营销手段,通过行业之间的整合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品牌更具张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创新实现了双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品牌营销的差异化问题。相关统计研究显示,我国各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网民间的活动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网民的搜索行为中,一线城市的网民在生活类信息、购物信息、出行信息等内容的搜索上,比例相对较高,而二三线城市倾向于线下购买,一线城市通过搜索进行线上购买的比例较高。这要求品牌营销需具有差异化策略。
3)品牌营销的分类问题。据相关研究统计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而不同的生活态度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购物习惯,在进行网购时,不同年龄段的购物者看重不同的因素。例如,“60后”人群在决策购物时更侧重网站品牌;“70后”人群着重考虑性价比因素,“80后”人群看重网站知名度等因素,90后则偏向用户评价。针对这种用户差异,品牌营销时需分群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充分考虑到用户特征。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新媒体时代背景为企业的品牌营销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运用新媒体能够使人们更了解企业的品牌,获得更大更多的关注。因此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积极创新传播方式,挖掘品牌的内涵,使之更加多维化、立体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红莲,赖新芳.新媒体时代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6).
[2]王佳炜,李亦宁.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社群营销的核心逻辑[J].当代传播,2014(5).
[3]舒咏平,肖雅娟.超越营销的品牌营销传播——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主的抉择[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5(3).
[4]梅轶竹.新媒体时代视频网站的品牌建构与营销策略[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新媒体时代,社会机构和信息传播结构已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信息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转变为现在的双向互动传播。在这种变化下,消费者的沟通方式发生改变,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本选题主要想寻求新媒体营销与企业的品牌塑造之间的联系,发挥新媒体营销的影响力来帮助企业塑造更为强大的品牌。
【关键词】
新媒体营销、品牌建设
1 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营销是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来说的,传统营销方式有促销广告等。传统的广告注重的是追求的是所谓的“覆盖量”(或者叫到达率),比如注重报纸的发行量,注重电视广播的收视(听)率,注重网站的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加载到覆盖量高的媒体上,便可以达到较多的注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杂志、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型的媒体方式不断出现,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
2 新媒体时代下品牌传播的特点
企业品牌传播主要依靠媒介传播品牌信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今是数字媒体时代,当代的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介差异性较大,品牌传播也表现出了数字媒体的特点。
2.1品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介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缺陷,它把世界各地的用户联系起来,使信息传播跨越了物质传播的障碍,地球村成为现实。品牌传播的渠道随之呈现多样化趋势。品牌的传播渠道局限性减小,加快了品牌传播的速度。
2.2品牌内容用户定
在网络时代,由网络用户组成多个传播源,他们可以自主的写、发以及传播信息。互联网的信息具有双向传播和手中参与的特性。在移动终端发展迅速的今天,利用微博和微信进行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让用户参与到新产品的建设。如HTC在新产品渴望系列8推出前一直在利用微博发动用户写自己对这款手机配置等的希望和要求等。
2.3传播方式多样化
数字媒体带来的新变化还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主要依靠单一的文字、声音和视频,而新媒体环境下可以把这三个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为品牌传播服务,使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手机媒体、互动媒体和社交化媒体、户外广告媒体等媒体的出现,使信息受众能够在碎片换的时间和空间内接收到信息。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品牌的渗透,提高品牌传播质量。在这种环境下。品牌标识也呈现出一个多样化和抽象化的趋势,简单、明了,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而且有印象,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品牌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变化,企业学会用一些标识来表现自己的品牌特征。
3 新媒体时代对品牌传播的影响
3.1影响品牌传播者
信息受众是品牌的主要传播者,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品牌的传播者也开始发生变化。传统媒体时代是靠“广撒网”的方式传播信息,不能针对目标顾客有效地传播信息,信息流失率大,对品牌传播的帮助不大。而顾客可以自己选择传播信息的接受,对信息自行屏蔽,成为信息传播的选择性接受者。因此必须针对顾客进行专门的品牌传播。
3.2影响品牌传播渠道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品牌传播主要依靠邮件广告、电视广告、传单、广播广告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品牌的传播渠道单一且效率低。新媒体环境下是互联网的极速发展,近年来移动终端也飞速发展,用户手中的信息接受媒介由电视、报纸、收音机向PC和智能手机转变,信息接受者呈现多元化并习惯于多种渠道并行的信息接收方式。
3.3影响品牌接受者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发生变化,顾客的消费群体性和细分性更加明显。信息接受者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是接受信息还是忽略信息。即他们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选择者。品牌的传播要给消费者与品牌对话的机会,让消费者了解并参与到品牌的构建中。数字多媒体创造了很多虚拟网络社区,这些社区成员有着共同的爱好、兴趣等。品牌传播可以借助网络社区进行精准营销。
3.4影响品牌构建者
前面提到,在数字媒体时代,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品牌的构建中,这就改变了品牌构建由公司内部人员决定的历史。消费者参与到品牌构建中来,改变了品牌构建方式。这样构建出来的品牌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亲和力,可以减小品牌传播的阻力。
品牌构建者通过网路媒介了解目标群体的特征,并通过网络发送品牌构建意图,通过消费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品牌构建计划做修改或者为品牌增加某种消费者渴望的诉求。
4 总结
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与品牌对话的方式方法更加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到消费者的心声,听到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来完善自己的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提高消费者重复购买的频率,公司在利润增加的同时,也能让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到来,增加品牌的忠诚度,从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改变了公司的品牌传播渠道,从而影响了公司品牌的塑造,在新媒体时代,公司更要有效率有创新的使用新媒体为企业品牌塑造形象。在新媒体时代下,品牌传播变化多端,而且面临的问题也复杂多变。消费者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企业为了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必须赋予自己的品牌更多的满足消费者诉求的元素,而这些元素的选择为品牌的构建增加了难度。
【参考文献】
[1]周凯.传统图书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及策略研究[J]出版科学 2012
[2]李秋捷.轮品牌营销战略[J]铜业工程,2008
[3]何晶.新媒体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J]神州,2011
关键词:整合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模型品牌社区
一、整合品牌传播理论发展阶段
(一)品牌传播静态过程理论
提到品牌传播,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品牌拥有者,即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等三个必不可缺的要素。罗宾•兰达指出,受众是指所有与品牌(消费)经历、品牌广告或社会公关活动相关的任何个体或是群体。
在把品牌看做一种静态过程的理念支配下,对品牌的理解必然要出现偏差,致使品牌建构过多地从形式要素和外在动因去推动品牌运动,因而对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和广告非常重视,在即时的或近期的传播效果往往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资源。与此同时,对品牌的传播内在要因却相当漠视。
(二)品牌传播动态过程理论。
所谓品牌的动态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品牌需求的变化、品牌环境的改变以及品牌传播过程的变化。这些变动因素最终由传播过程来实现着品牌建构,并不断地改变着品牌的构建方式和消费者品牌印象的结果。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品牌即传播。
(三)整合营销传播阶段
九十年代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MC ) ( D. E. Schultz, 1993),更进一步强调了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市场的发展, 品牌传播的经典模型AIDA已经不能解释品牌传播中的一些现象 。不过与此同时品牌传播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主要表现为:(1)传播的过程由单向传递转为双向沟通;(2)传播内容重视符号化的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而不只是品牌名称、利益等信息;(3)随着互联网成为新的传播媒介, 品牌传播的双方可以越过市场人员, 直接从单个消费者到另一个消费者。
品牌传播是从品牌到消费者的联结过程。传统上将品牌化(Branding)过程描述成向市场参与者传播品牌价值( Brand Values) 的外部阶段。随着品牌竞争的日益白热化, 品牌传播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型与分析
(一)以受众知觉为导向的模型
品牌传播模型方面,首先是知觉模型,品牌持有人通过媒介向消费者发送信息, 消费者简单接受这些信息, 其中涉及三个部分: 品牌、媒介、消费者。知觉模型的经典代表是Shannon Weaver模型( Shannon & Weaver, 1949)。DAGMAR模型 ( Colley, 1961)由此发展而来, 认为品牌向消费者发送理性信息, 消费者根据接受到的信息做出判断和行动。这些知觉模型都可以看作是同一个体系下的不同侧重。
著名的AIDA传播模型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早期的AIDA 主要针对广告效果测量, 强调的是:信息得到消费者的注意(Attention), 引起其兴趣(Interest) , 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Desire), 随后采取行动(Action)。随后几十年中AIDA模型产生了各种变式, 比如加入了M(Memory ) 或C(Conviction)或S(Satisfaction) 的概念, 强调记忆、信任、满意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在IMC 理论体系下的AIDA 模型有了进一步发展, 指出品牌拥有者向消费者发送的信息不只是理性信息, 还包括情感信息 , A在某些变式中指代认知( Awareness)。
(二)社会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传播模型
Meyer的品牌创造社会模型(Anderson,J.A,T.P.Meyer,1989)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个人经历、人格、偏好、市场体验、想象以及媒介等诸多因素影响, 认为品牌传播是消费者经过调节和协商, 对市场营销产出进行翻译和再创造的过程。同时期,营销界出现了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概念和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强调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应该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政府、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要求,以达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市场的实践和发展带来理论模型的创新,而理论模型的发展又促进了营销传播方式的发展变革,两者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的发展系统。
近几年来,体验(Experience) 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这一阶段的营销模式突出了情感体验对消费者的重要性,消费者往往基于瞬间的情绪情感体验做出决策。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情感才是联结消费者与品牌的最关键因素,品牌成功的最高境界是品牌挚爱(Brand Love )。消费者对品牌的热情、信任等情感,大量地由体验中产生。
(三)品牌社区传播模型
21世纪初,品牌传播新模式品牌社区。体验模型虽然提出时间不久,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新的传播模式品牌社区(Brand Community)而显得不够全面。品牌社区也称品牌共同体,是一种新的消费者沟通载体和互动方式。其营销模式和理论模型也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
品牌社区的概念由Muniz和Guinn( 2001)提出, 他们将品牌社区定义为基于品牌爱好者之间关系而形成的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殊团体。品牌社区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利益为联系纽带。在品牌社区内,消费者基于对某一品牌的特殊感情, 认为这种品牌所宣扬的体验价值、形象价值与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Upshaw等人认为一切与品牌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股东、供应商、战略伙伴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包括在品牌社区内。Mc Alexander等人(2002)强调了核心消费者(Focal Customer)的概念,认为品牌社区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存在着与消费者相联系的各种关系和实体。品牌社区概念出现之后, 学者针对品牌社区的传播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主要有:Muniz和Guinn(2001)提出的三角关系模型,强调以品牌为媒介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回顾各个阶段的品牌传播模型,品牌传播的核心逐步从品牌拥有者向消费者发生偏移。因此,对于品牌社区,仍然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品牌社区的形成机制、心理特征、成员特质以及不同商品种类或品牌的品牌社区差异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结论
品牌传播研究至今,越来越趋近于各个学科的综合运用,从许多角度上来说, 针对消费者本身尤其是核心消费者的研究,或将成为更现实和迫切的问题。整合营销传播的思想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品牌传播观念,基于消费者利益的双向机制成为焦点;利益相关者为主导和品牌社区意识下的品牌传播模型成为研究热点,也有许多实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文献综述:
【关键词】品牌传播 新媒体 传播效果
一、品牌传播的定义及作用
品牌传播指的是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持续地与目标受众交流,以最优化地增加品牌资产的过程①。
品牌传播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对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为企业通过对自身品牌的有效传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程度,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而且还能建立起与消费者的某种情感联系,满足其精神需求,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从过去的传播模式来看,品牌传播大致依靠的是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广告、传统销售、公关活动和人际传播等渠道来实现。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发展,过去的模式已不能实现对品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以移动智能手机、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正在影响着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改变着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模式。
二、“谭木匠”的品牌传播策略
(一)“谭木匠”品牌简介
谭木匠成立于1997年,发展十余年以来,一直秉承着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奉行“我善治木”、“好木沉香”的产品理念,凭借“诚实、劳动、快乐”的企业文化,现已发展成为集家具、梳理用品、饰品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谭木匠的产品热销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谭木匠的产品很少做广告,靠着口碑相传,实现了卖到2.7亿的梳子奇迹②。
(二)新媒体时代下“谭木匠”的品牌传播策略
1、利用微博热点话题,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群体
要进行成功有效的品牌传播,最关键的一步是要确定目标传播的受众。只有了解目标受众是谁、有哪些特点以后,才能够针对受众进行品牌信息的传播。换句话说,目标受众会影响到企业所做出的决策。在2013年中秋前夕,新浪微博中拥有百万粉丝的帐号“环球时尚精选集”于9月9日“今年中秋为妈妈做什么”的投票活动,投票结果显示:“给妈妈梳头”从“送金银首饰”、“买宠物”等五花八门的选项当中以高投票率脱颖而出。从“今年中秋为妈妈做什么”的微博投票活动中,不难看出其目标受众是无法回家或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尽孝的年轻人,所以才会选择在年轻人使用频率高的微博上进行投票活动。谭木匠正是看到了这个投票的背景并了解参与投票的受众情况,于是决定将受众定位为年轻人,并依靠年轻人使用频率高的新媒体来进行和推动后续的一系列名为“给妈妈梳头”的品牌传播活动。
2、有效整合多种新媒体,共同发力进行品牌传播
(1)制造微博话题,实现“点—面”的品牌传播。投票活动结束后,谭木匠新浪微博官方帐号立即在9月13日推出微活动“中秋佳节为妈妈领取一把谭木匠梳子吧”:只要在新浪微博上@谭木匠的官方微博,分享自己与妈妈的故事或者是给妈妈梳头的照片,就有机会获得谭木匠赠送的木梳一把。显然,在微博这种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呈几何增长的新媒体中进行活动宣传,谭木匠所准备的两百把梳子是远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随即谭木匠官方微博决定于2013年9月22日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给妈妈梳头”大型公益活动,号召网友关注其微博子账号“给妈妈梳头”,并免费赠送20万把木梳。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只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参与,就能获得木梳一把。微博活动被快速转发和评论超过50万次。之所以借助微博进行品牌传播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关注和讨论,主要是得益于微博的传播特点“点—面”:每一个微博用户都是信息的扩散者,每一个扩散者都有若干个追随者(粉丝),每一个追随者(粉丝)又有若干个二级追随者(粉丝),于是信息便得以最快速最广泛地被知晓。
(2)开展微信活动,实现与受众的有效互动。9月22日,谭木匠同时启动微信作为参与“给妈妈梳头”活动的重要渠道。只要受众关注了谭木匠的官方微信号,按照微信提示,完成“参与—分享—申请”的步骤,即可到谭木匠实体店领取木梳一把。活动期间,官方微信号不断与受众进行互动:定期“孝心小典故”、制作“与妈妈的距离”心理测试、推送“梳头百科”等,积极向年轻受众传播了谭木匠“关爱老人,热心公益”的品牌形象。微信的传播模式与微博类似,均是实现“点—面”的传播,消息分享到朋友圈后,立即被病毒式扩散,一个帐号的所有关注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对分享的信息进行接收,调动起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这也体现了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低成本、高覆盖率的特点。
(3)借助网络视频,深化品牌传播。9月23日,谭木匠把为此次活动专门拍摄的微电影《爱,从头开始》上传至爱奇艺视频网站上。微电影时长13分钟。微电影第一部分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距离渐行渐远的故事,唤醒了受众对母亲的愧疚感。视频以女儿回家为母亲梳头画下句点,并号召“爱,从头开始”。微电影第二部分是一段访问:十几个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儿女透过镜头述说了他们对母亲的想念与感激的同时却不知道如何向母亲表达爱意。微电影中的故事和真挚的采访,直击受众的内心深处,迅速被广大网友评论与转发至其它视频网站。近几年,微电影在企业的品牌传播中大行其道,其原因就在于微电影能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企业的品牌文化,而且传播不受时长与时段的影响。一部微电影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投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打动受众;其次,植入式广告运用得当,即把品牌“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微电影当中,尽可能让受众感受不到广告的痕迹。
(4)深入网络社区,打造品牌传播社区战场。9月22日,谭木匠将“给妈妈梳头”活动延伸到网络社区——55BBS“我爱购物网”。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女性购物而建设的网络社区。谭木匠在社区内专门开了“为妈妈梳头”活动的贴子:将自己同母亲的合影与故事作为内容进行跟贴回复,即有机会获得“妈妈梳”一把。此贴在短短一周内迅速得到了千名社区网友的热烈回复。网络社区由于其匿名性,能给受众带来相当大的言论自由,受众在网络社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网络社区通常是拥有固定爱好的受众的聚集地,他们在交流时更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与支持。因此,谭木匠选择在女性购物社区进行品牌传播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5)配合新媒体,线上活动带动线下活动进行全方位品牌传播。一方面,谭木匠运用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网络社区这四种新兴媒介在移动手机和互联网上进行品牌传播;另一方面,谭木匠开始进行线上和线下营销。无论是网络上的谭木匠天猫旗舰店,还是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谭木匠实体商店都为了配合“给妈妈梳头”活动,设立专柜,大力营造气氛,除了实现谭木匠自身的承诺——向网络参与活动的受众兑换20万把免费的“妈妈梳”,更是全力销售80万把“妈妈梳”,达成子女们回家为妈妈梳头尽孝的心愿,实现此次活动的目的——完成企业自身的品牌传播。
三、新媒体时代下对品牌传播的启示
(一)在战略方面,重视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
与传统的品牌传播手段相比,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本身就拥有成本低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利用新媒体对品牌进行传播具有极大的优势与潜力。所以,当代企业除了继续选择传统手段进行品牌传播以外,还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对品牌所带来的机遇和影响,从而根据自身品牌的特点选择并利用合适的新媒体来实施宣传。
(二)在策略方面,精准定位新媒体时代下品牌传播的目标受众
有效的品牌传播对于品牌占据受众内心位置和塑造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媒体作为重要传播工具的背景下,品牌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品牌传播活动之前,必须要对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精确定位。除了巩固传统媒介进行品牌传播外,还要分析当前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特征,了解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程度,这样才能够对他们有一个精准的宏观乃至微观的把握,才可以投其所好地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品牌传播。
(三)在战术方面,巧妙整合新媒体进行品牌的全方位传播
当前,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正在逐渐超越甚至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据阳冀教授《数字营销蓝皮书》调查:80年代出生的受众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他们对移动生活方式最为热衷,移动互联网传播对这一代受众则更为有效③。因此,在使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时,传播目标的受众群体多定位于年轻一代,而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务必要吸引年轻一代的受众。
新媒体发展至今,种类复杂多样,每一种类型的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与所能负载的传播内容又有所不同。使用单一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传播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因此,熟悉各种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模式,熟练地将不同的并适合传播该品牌的各种媒介有效地整合起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新媒体的整合要能够相互补充,既要将彼此的优势发挥出来,又要使彼此的劣势得到弥补。但不论选择多少种新媒体对品牌进行整合传播,唯一不变的就是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品牌传播环境已经改变。企业只有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利用战略发展的眼光,改变品牌的传播模式,充分运用好不同的新媒体来开展自身的品牌传播,才能够达到有效精准的传播效果,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段淳林、戴世富:《品牌传播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②谭木匠官方网站,http:///
③阳冀:《数字营销蓝皮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品牌传播设计方法论的理论综述
1.品牌传播与设计方法论
方法论是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方法理论指导的理论,推动和引导社会的进步。设计方法论是对设计各环节的指导理论,方便解决我们设计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品牌”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品牌传播设计方法论是从属于设计方法论门类下的一个研究方向。设计方法论讨论的是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设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规律和原则的系统化。在基于设计方法论的指导下,再深入探讨品牌传播策略设计,研究分析在新时代中企业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品牌传播方法。
2.营销3.0与品牌传播策略
随着网络化的深入,尤其是微博、SNS、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人类开始变得高度互联,信息和资讯空前发达,我们对于商品的购买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对商品品牌的了解也更为全面,对商品的选择已经不单单是使用,更多地是一种情感表述。因此这就要求商品传播运用新的媒体、新的内容、新的传播方式去吸引顾客,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消费者的人为关怀,与消费者建立亲密的友好关系,增强品牌的忠诚信任度。
分析宜家品牌传播策略
我们可以分析创建于瑞典的著名家具品牌宜家的营销策略。首先,宜家的理念是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者,宜家品牌一直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及价格低廉的消费为宗旨。宜家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针对中国本土市场环境,在产品设计、价格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调节,通过产品设计本土化、选址本土化、服务本土化等方面来适应中国市场环境,以便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宜家品牌注重用户体验的多元化策略,宜家家居特别重视卖场设计、营销环境和用户体验,给顾客充分自主的选择权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最贴心的购物体验。再次,宜家常用的基础色彩只有五种:蓝色、黄色、红色、黑色、白色。低价、促销信息明显,便于识别。宜家卖场中精心地为每件商品制定“导购信息”,标有“请多看一眼标签”的提醒标牌。导购信息中包括价格、功能、使用规则、购买程序等信息。“哪些产品是降价的,比原价低多少,以及哪些产品是新款等等,只要一看标签就非常清楚。最后,宜家商场里的商品销售方式采用顾客自选方式。店员不会向消费者推荐产品,这样可以让喜欢自由购物的人尽情的去挑选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家居。顾客买回家的件家具产品都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安装后才能使用。这样就给予顾客更多地自助选择权,使顾客对产品充分了解并产生情感需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宜家在商品、陈列、卖场布置、推销、售后服务等经营活动中都以消费者为中心,体察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乃至于给予顾客更良好的心理体验。宜家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购物经历,通过这一系列的人性化的设计,消费者可以充分的享受整个购物过程。
品牌传播设计方法论研究
设计方法论是设计类学科的科学方法论,是对一般设计规律的总结。根据宜家家居的案例分析总结在营销3.0时代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品牌与传播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
1.设计对象的认知以及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
(1)市场调研;(2)收集相关资料;(3)分析整理;(4)策略定位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了解品牌的核心宗旨。宜家家居品牌作为一个外来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做了充分的调研,制定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方案。因此只有根据品牌理念,消费者需求,迎合服务对象,充分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充分了解品牌的宗旨、内涵,才可以知道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怎么做,使自己的设计思路不会偏离品牌宗旨。
2.设计方案的确立应注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1)创造性思维;(2)获得部分方案;(3)考虑限制性因素;(4)整合方案、确立方案
设计方案的确立需要设计者对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做出适合该项目的可行性计划。在设计项目的构思上,要力求新颖独特,有不同于以往设计的创意,体现品牌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3.设计方案的实施及表达
(1)运用社会化媒体、自媒体,我们步入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社会化媒体和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兴起,品牌的传播更加迅速并且普及范围非常广,企业应该善于运用新兴技术与消费者进行充分的交流。
(2)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产品销售时期与消费者的体验交流,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
(3)品牌传播中塑造消费者价值观,塑造消费者与品牌共同的生活理念。
4.设计方案实行后的评价及优化
注重产品售后与企业的沟通,不断更新优化传播推广方案才能使企业营销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从参与央视广告竞标的企业与行业来看,被消费品牌占了全盘,几乎看不到工业品牌的影子(除了金融行业B2C+工业类的企业)。如此看来,在品牌传播方面工业品牌具有独特的传播属性,的确与B2C品牌有很大的差异。
工业品牌与B2C品牌在传播方面有怎样的不同呢?在我们看来有以下几点:
1、传播对象不同。B2C品牌传播对象是消费大众,是面向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进行传播,达成销售相对感性化、程序简单、交易风险小;而工业品牌传播对象是合作客户,面对的是客户的事业、投资、工作任务,销售过程理性程度高,交易风险大、程序复杂。
2、传播内容不同。B2C品牌传播内容以产品为主,工业品牌传播内容是企业+产品+服务的复合体。
3、传播渠道和方式不同。B2C品牌往往是以大众媒体为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一般有大型公关活动为支撑;而工业品牌以行业媒体及针对性传播渠道为主,传播方式虽也具系统性但相对而言较为直接。
据央视透露,今年投放额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金融,增长较快的行业还有汽车、酒类、旅游等。由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投电视媒体广告的B2C企业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产品利润率高;2、产销量大;3、能够形成潮流消费。这类B2C品牌投放广告往往选择以综合、时尚类的电视节目策划为支撑,看似是广告投放实则为通过电视平台策划的公关行为。而选择央视也是源于该媒体在老百姓心目中权威性强、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策划创意好等因素。
也许您会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巨额广告成本最终还是分摊在每个消费者身上罢了。但是,为何消费者明知如此还是愿意购买广告投放量高的品牌产品呢?一则,消费者对于央视广告权威影响力的信任,认为投放央视广告的品牌实力不菲、质量可信;二则,因为这些品牌产品是靠规模性销量实现盈利。巨额的广告投放费用一旦摊在每个消费者身上便成为可接受的条件;三则,这些品牌广告的投放往往是以赞助一些最精彩的电视节目的方式,如此,消费者在承担广告费的同时在其中也获得了精神娱乐的享受。因此,尽管整体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依然愿意为这些消费品牌广告埋单,也造就了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逆势再次创出新高的局面。
反观工业品牌传播投入,相比B2C品牌传播投入而言则有种小巫见大巫感觉了。而博扬工业品牌营销作为国内专业的工业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则希望给工业企业带来如何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的思考。
工业品牌传播虽然是针对性的,费用额度有限,但是任何品牌传播成本最终都将落地在客户身上,因此我们需要把有限的费用进行最优化的利用,力求产出价值最大化。
我们认为,工业品牌传播最核心的主题是“成就客户价值”。所以首先要清楚:我能够满足客户哪些需求,能成就客户怎样的价值?这是属于内容定位的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前提才能够在内容创作方面有针对性。内容创作需要把握“价值性”的原则,要能满足客户需求,引发客户共鸣,如此才能产生有效性。如,案例式表达,把同类客户的成功案例融入其中,可以增强客户对品牌的信任感;再如,将一些市场中出现的服务问题及解决方案融入传播内容中,这样也有助于客户消除疑虑、产生信任。总之,客户最关心什么,就应在传播内容中以此为创作基点。
其次,需要明白我希望客户在哪里看到我?客户在这些地方看到我,会对我的品牌产生怎样的认知?这是渠道层面的问题,要研究客户及工作习惯,比如客户常常出差、关注财经信息,那么可以在一些航空、财经类媒体投放广告;如客户大部分通过看行业杂志、参加行业展会的方式获取信息,那么则可以侧重于这两面的传播投入;如果客户习惯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则可以在网络营销方面发力。
关键词:新媒体 碎片化 品牌传播
在当今的营销界,大众媒体的价值逐渐被小众化的新媒体稀释,这已经是不再具有争议的话题,小众化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不论是在传媒界还是在营销界都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前的发展趋势表明,新媒体拥有比传统媒体更具人性化、交互化和责任感的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昔日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显得陌生的网络、博客等新媒体形态,如今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媒体的本质特征:碎片化
1.新媒体的理论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内外不断演变的概念。是一些新的传播模式和形态在数字化技术的大背景下,通过信息传播媒体进行的广泛应用。在互动百科中,不同学者对新媒体有着不同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较于传统媒体,例如广播、影视、报刊、出版而言,当今社会新媒体称之为“第五媒体”。
现代大众追求“个性定制”,当传统的大众媒体不能再满足当今受众的如此需求时,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成为了时代的宠儿。此时,新媒体的价值在于,在数字背景下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再是传统媒体中的单向交流,而变成了一种多向流动,不仅在媒体和受众之间相互流通,而受众与受众中间也能建立起沟通的渠道。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信息。
2.新媒体的本质特征:碎片化
“碎片化”是在后现代时期提出的,原意为破碎、不完整之意。在当时上世纪80年代时指的是“后现代文化视野中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本质上,其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媒体受众的碎片化
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覆盖率优势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薄弱,正是因为如今人们不再追求“人云亦云”,而是追求“个性定制”。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小众媒体。正是由于受众不再集中于一个大方向,企业营销的能力也被大大稀释,移动电视、短信、数字电影、博客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就能从不同方向满足小众人的个性需求。
(2)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
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就是信息的碎片化。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不再像传统的传播媒体那么篇幅完整,它主要以零零碎碎的信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再由用户进行重新整合,甚至产生新的信息。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品牌”(Brand)一词起源于古挪威语“brandr”,意为“打上烙印”,因此品牌在初期是作为区分事物的记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品牌的定义也随之越加丰富起来。Philip Kotler认为,“一个品牌往往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符号标志”。消费者是“品牌”的感受者和评价者,而企业是“品牌”的拥有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将二者建立有机的结合,本文赞同余明阳教授的品牌传播观点,认为是传播媒介。他认为,品牌传播应当与传播学紧密结合,“传播”是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媒体的发展对品牌传播有着极大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犹如注入了新鲜血液一般滋润着品牌的传播,它不像传统媒体的单一死板,而是活灵活现的将品牌展示在受众面前,使品牌更易被人们接受。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在不同方面都有了新的特点。
1.信息的难聚合性
在品牌传播中,信息的聚合性是指信息是通过品牌的静态特征所集合起来的。这里信息不仅通过品牌六个层面即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进行聚合,更加应该注重从品牌深层次的因素中聚合丰富的信息。但是在新媒体碎片化环境下,品牌传播的方向是多方面的,传播出来的信息也停留在表面层次,且在海量的信息中品牌传播出来的内容大多为零散形式,用户很难花心思将有效的信息聚合在一起。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出现信息难聚合性。
2.打破传统媒体品牌传播壁垒
传统的媒体传播受到区域的严格限制,即只能通过特定的渠道传播指定的内容。不仅从时空、地域上受限,连内容也要被指定发出主流之声。新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区域限制,既可打破时空的限制,又保证了信息传播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等新媒体打破了品牌信息传播的排他性和局限性,是品牌传播的渠道畅通无阻。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人们就可以自由分享、下载信息,国界已不再是限制信息的因素。这也迎合了“全球化”的大背景,人们实现了地球村的梦想。
3.品牌传播更依赖于互联网
美国学者卡斯泰尔在他的《认同的力量》里指出,网络通过改变生活,改变空间和时间等物质基础,构建一个流动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正渗透全球,遍及世界。互联网就像是一个极大的平台,包容着各种元素。
三、“碎片化”对品牌传播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的传播魅力在于准确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它并不一次性强加于消费者大量的信息,而是将这些信息化整为零,利用的点滴的信息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快速接受传播的信息,甚至无法躲避地接受了某个品牌。“碎片化”对品牌传播的正面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的“碎片化”使品牌接受方式多样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品牌传播的内容上看,传统媒体传播信息较为单一,主要以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主流媒体传播品牌主所提供的信息,而新媒体则不同,它兼容了输出声音的广播、传递文字的报纸以及承载声音和图像的影视为一体的传统媒体表现形式,使人们接受信息越来越立体化、多样化。受众既可以通过电视、报纸这种传统方式了解品牌,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承载品牌信息的新型媒体对品牌进行了解,这种打破了区域限制的新形式更利于品牌的接受和传播。
2.互动性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
新媒体的互动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新媒体交流信息的过程当中,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此时的信息交流已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传播,而“受众”也变成了“参众”。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的交流信息,真正实现了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品牌的传播关键在于,当媒体出现了互动的特征,怎么样将品牌的单向设计转化为品牌的设计和消费者参与的共同合作。
但是,新媒体的这种碎片化本质对品牌传播而言并不那么完美,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品牌的传播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首先,“碎片化”传播信息容量庞大且琐碎,品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据统计,在我国,平均一半以上的消费者每天都能接触到三种及以上的媒体,它们可以是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些媒体每天传递给每个消费者的营销信息可能是500条,约有100500个词汇,这就意味着每个人每天都能接受相当于笔记本型计算机五分之一容量的信息。在如此庞大的信息下,能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信息少之又少,能真正用做传播品牌的信息也是个模糊的概念。媒介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认为:“一个媒体其自身的商业价值要看受众价值以及受众与媒体的接触深度,应该从受众的数量、受众的质量、接触媒体的频次、接触的时长和受众的稳定性5个指标进行考核。” 从这五个方面来看,新媒体的受众往往具有小众特点且质量较高,但是他们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无法准确测算他们接触媒体的时长和频次,在多个琐碎的品牌信息堆砌下,消费者可能无法形成心中的品牌形象,甚至这些信息很快被遗忘。因此,品牌传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其次,“碎片化”传播信息较多短小,无法传播品牌真正内涵。由于新媒体信息碎片化的本质特征,使得传播信息所承载的深层含义较少,通常为一些简单明了、肤浅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品牌内涵的传播。大量的短小信息铺天盖地的袭来,只能使消费者不停地接受而无暇思考,阻碍了受众对信息思考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这样就很难形成品牌联想,品牌深层次的含义也无法有效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只能了解到品牌外部的相关内容,却无法感受品牌背后深厚的文化,因此很难建立有效的品牌传播。
四、结论与展望
现代社会的传播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新媒体的崛起,使传播趋于“碎片化”的态势,传统媒体不论在传媒界还是营销界的地位已大不如前,新媒体便承担起了品牌传播的重要任务。从本文的讨论中我们发现,新媒体赋予了品牌传播新的特点,而在“碎片化”的环境下,对品牌传播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因此,如何避免消极影响利用积极优势进行品牌传播是今后品牌主应该研究的重点。同时新媒体也要不断发掘自身传播价值,提供个性化的传播方案,使品牌传播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源:互动百科
[2]袁楚.新媒体碎片化本质[J].互联网天地.?2010年8期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译林出版社.2005
[关键词]微传播品牌创新
在以百科、问答、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微传播”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影响或改变一个品牌,抑或是影响或改变一个企业。因此.这种具有交互式、自主性、多样化等特点的新媒体.将成为品牌传播要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的极佳选择。
一、“微传播”肘代的品牌传播特点
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栾轶玫认为,微传播的核心特征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等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
微传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而对消费者,在那些深谙传播规律的氽业老板那里,微博已经被巧妙利用成为传播的利器。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离职的时候,先用“再见,谷歌”这几个字证实离职的传言,接着开始用每分钟一条的频率在新浪微博里讲述“自已在谷歌的趣事”.为自己即将推出的“创新工厂”吸引了足够的关注。还有一些企业甚至开始发动员工成为企业形象的传播者。在“微传播”时,品牌传播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面对受众表现碎片化。微博是一个碎片化沟通的平台。微博热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碎片,其内容包括如坐地铁、工作间隙喝茶、上下班路上的所见所闻、夜生活精彩瞬间等,其用户囊括了各个阶层。可以说当某个企业用户在其微博粉丝迅速增长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媒体的主编。这时,他代表的就是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了。
二是传播内容趋于复杂化。140字的“围脖”。将大量原创性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必媒体的出现让原来“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潮水般的网民通过使用新技术手段,将自己对品牌的所看所用所思所想.表达得痛快淋漓,传统的集中于品牌的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的品牌传播内容被极大地丰富和扩充
三是传播效果呈现快速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快速响应市场成为企业和晶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书写、人际信息的传播更加即时。大量的用户以通过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打破了传统传播手段饱受时间、地域等方而的限制、在微传播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记者,每个人都可以“现场直播”
二、品牌传播的“微创新”
在以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术出现前,品牌传播更多地是使用四大传统媒体:广播、报刊、电视、户外广告,事实上,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传播手段已经暴露出其明显的缺陷性,国外的一项调查表示,大约1/3的在线电子新闻阅读者对传统媒体失去兴趣,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新闻、阅读报纸新闻的人数都在锐减.品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约束。这种情况下.品牌传播进行“微创新”成为各大企业的现实要求
“微传播”时代环境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受众的碎片化(分众化)。对于企业来讲,这意味着“消费者碎片化”时代的到来,猎取消费者的心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消费者在媒介接触中,不仅包括电视、平面、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还包括途中、公共交通、户外、户内和互联网等,这些碎片化中的某个记忆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对品牌的判断。对一个消费者来说,对品牌的印象很可能就来自于某个@中的一句话。
微传播时代,社会的信息者已经不再是媒体拥有者,每个人都有权利自己认为可以的信息,这些信息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比传统媒体所的信息更可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信息的者直接就是这些商品切切实实的使用者或企业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言论能够主导或影Ⅱ向着整个商品销售市场的增减和对企业的信誉程度。同时.他们也依靠新媒体的力量,不断诉说着心中的喜悦,或者是发泄遇到的不快,潜移默化之中必然会影响到他人对该商品、该企业的判断力。一旦所的信息被赋予不同的理解和观点时,必将加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在某种作用的推动下,不断影响着品牌的传播效果,甚至会影响到让品牌传播直接面临失效的境地,形成瞳孔放大效应。瞳孔放大效应也要求品牌传播必须更多地考虑到网民间的讨论与交流。
三、品牌传播如何顺应“微传播”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微博强大的传播能力。当“微传播”时代已经来临时,企业只有顺应而为,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为品牌传播开辟一条新的传播路径。
_是产品信息微博化。传统的品牌传播中,企业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品牌信息并没有得到完整的呈现,而普通消费者对广告的喋喋不休又非常反感;另一方面,品牌真正的潜在消费者,又觉得对一个产品的信息了解不够。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和信息分享产品,其以“图片+少量文字”的独特形式,不仅可以向普通消费者进行清晰、单纯、明确的品牌传播,同时又能为潜在消费者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品牌信息提供一个通道,从而支撑其品牌消费行为。如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宝洁公司,它的博客在全世界有2000万注册客户。宝洁公司投放了大量的奖券.鼓励长远客户在宝洁的博客里为新产品叫好.而奖券让他们在世界各地购买宝洁产品的时候得到大折扣。不管是谁写博客,最后产品和公司形象都传播出去了。
二是客情关系维护微博化。微博用户在其注册资料、个人简介以及标签等方面都会有其较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联系方式等,个人标签更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其消费习惯和行为。微博可以起到一个了解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最佳作用。比如,目前烟草行业在商业企业中大力推广的“新商盟”社区,其实就是充当了这样一种功能。一方面它将企业的官方网页、新闻报道、网络论坛等所有内容轻松地链接在一起,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更深层次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达到进一步改进产品和提升服务等目标。另一方面,它最大程度地将来自不同地区的志趣相投的消费者进行实时沟通,进一步加深品牌印象。比起传统的传播手段,恰当地使用微博更容易与消费者培养出超越买卖的情感关系。
与政策顾问法律顾问不同,政策顾问解决政策方面的问题,法律顾问解决法律方面的问题,新闻顾问则是帮助企业解决新闻方面的问题。
新闻方面有问题吗?
今年3・15媒体曝光的“双汇事件”,让一个国内最大的肉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瞬间陷入危机。有评价说,“双汇”的新闻感觉不好,甚至在进行危机公关时,过于麻木。这个例子发生在3月。
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例子发生在4月。一家企业准备上市,却在证监会讨论的前两天,因为一家媒体报道了关于该企业的负面新闻,结果,讨论时没有能够“过会”。
不久前,山东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负责同志谈到新闻宣传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时,用了一句很有创意的话,叫做“新闻宣传也是生产力”。
这句话,或许正是对新闻顾问重要性的一种解释。
品牌新闻化传播的需要
品牌传播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工程。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具有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
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来看,广告传播还是目前主要的形式。其实,从品牌传播的目的出发,从现存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出发,品牌传播选择新闻化的传播方式,比采用广告化的传播方式,更值得企业关注。
一是新闻化传播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学者们曾经对于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在一点上形成共识,那就是对于广告的抗拒已经成为受众最平常的一种心理,而且人人具备。正因为这样,对于广告传播的效果判断,人人往往会打很大的折扣。与广告传播相比,新闻传播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以及媒体所具有的公信力,都会让受众更容易感到真实,特别是在结合品牌传播进行的产品营销方面,新闻化传播比广告化传播更加有效。不仅如此,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选择新闻化传播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广告传播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让企业品牌整体的传播指向,具有更强的正向性。
二是新闻化传播的聚焦度更大。一般来说,广告传播并不具有二次传播的可能,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广告传播往往就是在一个时段或一天固定的,不会被更广泛地传播。新闻传播则不同,在目前媒介环境下,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平台更加多样,传播时效更有保证。一个新闻事件,通过一家媒体之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实现一次二次甚至更多次的传播。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有效的策划,让品牌传播的新闻化处理做到符合当下的新闻热点,符合受众关注的心理需求,那就会实现更加有效地传播。
三是新闻化传播可以产生品牌“多元效应”。广告化传播多是指向产品的营销,新闻化传播则更多指向品牌的营销。一个好的品牌,要让公众实现从认知到接受再到忠诚的过渡,需要赋予品牌较为丰富的内涵。比如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企业的公益形象,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的文化价值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策划设计一些新闻事件、新闻活动、新闻故事等得到有效实现和获取。而单纯的营销广告,就无法达到这样的综合的效果。
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设计品牌传播的策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点就是其新闻化的视角以及新闻化的处理传播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角度不可或缺,那就是企业品牌的新闻顾问。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顾问,是企业中的一个战略性角色。
新闻顾问的角色定位
表面上看,新闻顾问对于企业的品牌传播,只是一个外在的角色。其实不然,这一角色作用的发挥,既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应当贯穿于企业战略制订、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之中。大体来说,有一些基本的角色定位,是很明确的。
一是对于媒介环境的判断。任何一个品牌的传播,都需要在制定和实施传播方案之前,对传播所面对的媒介环境进行判断,并做到清晰地把握。这种判断,需要基于不同的维度来展开。判断的背景,是与企业相关的政策动向、产业趋势等等;判断比照的对象,是相同或相近的企业的品牌定位及传播策略;判断的结果,是要形成对于媒介环境的描述,比如可用“有利”、“无利”、“中性”这样的三个量值,并因此做出相应的传播策略,或调整相应的传播策略。
二是对于新闻风险的评估。新闻是变动的,任何一个单位、组织、企业所面临着的新闻风险也是变动的。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临的新闻风险各不相同。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新闻风险变得更加难以把握,不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而且传播速度会更加快速。在风险评估方面,重点需要把握好两点:一是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认真盘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对风险系数较高的方面,比如大的政策方面,小的管理方面等,要给予特别的注意和防范;二是从媒体宣传的角度,了解并分析新闻聚焦的阶段性特征和新闻媒体的阶段性话题。新闻聚焦点是一种变量。一个阶段里,相同的新闻事实,具有不同的聚焦尺度,也会具有不同的聚焦效果。比如,今年的“双汇事件”发生在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那天,就具有更大的传播性和更广泛的效果。对风险做出评估,就需要观察、了解和把握新闻的风向标,把企业的行为用风向标的尺度来判断,避免撞到新闻的枪口上。
三是企业媒介战略的制订。基于以上媒介环境判断和新闻风险评估,新闻顾问角色的另一个职能就是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制订品牌传播的媒介战略。一个好的媒介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而且,从战略设计到战术实施,应当是一个成熟化的体系。在这其中,既有传播媒介的选择与购买、传播内容的策划与设计,也有传播节奏的把握、传播格调的调适、传播过程的控制,还有传播效果的评估以及对传播过程中可能的危机及风险的预案设计等等。
四是企业媒介资源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媒介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这种资源因为具有极大的公众性,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与产品营销都十分重要。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媒介资源并通过有效的方式管理,从而发挥出这种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新闻顾问的作用明显。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媒介资源的量的增长,具体的形式就是建立相关的媒介数据库;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实现媒介资源的质的提升,包括良好媒介关系的建设、与媒介机构的战略性合作等。
五是新闻营销的策划与实施。新闻营销是实现品牌新闻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在这里,新闻事件的构建就特别重要。借助于一个个好的企业新闻事件,就可以实现企业品牌的新闻化传播。新闻事件,有些是企业中经常发生的,这就需要放到媒介新闻需求的大背景下,进行挖掘、提炼、升华,找准企业事件与宣传需要的共同价值点,从而实现事件与新闻的对接;另有一些事件,是需要设计并有效传播的,比如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等。在这里,营销的重心,一定不是单纯的企业产品,而是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而且,在这个策划与营销的过程中,会随着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调整和提高。
新闻顾问的素质要求
新闻顾问首先需要具备新闻运作的基本知识。但是,这还不够,新闻顾问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
具有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思想高度。任何一个新闻事实,其价值大小,一定与宏观的背景有关。从品牌传播的角度看,让品牌传播的过程化为新闻营销的过程,实现品牌传播的新闻化,不仅可以收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产生最好的传播效益,而且也会减少相应的传播投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传播内容、时机、方式等进行设计与构想,而最根本的,是需要将围绕品牌传播的基本事实,放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下来考量。这就是常说的给品牌以准确的定位。
定位,需要高度;高度,往往决定着品牌新闻化传播的价值含量,也决定着这种价值的传播度与关注度。
具有很好的产业和政策素养。从新闻营销的角度看企业品牌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将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活动和理念,选择符合产业特点和政策要求的方式,进行新闻化传播。产业的成长具有自己的规律,这种规律是需要通过新闻来体现的。比如说,设计一个企业的品牌传播,就需要清楚这个企业在其所属产业中的排名,需要清楚企业所属的产业在整体的经济布局中的位置,包括这个产业目前总体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同时,也需要清楚这个企业在其产业领域中,占居优势的方面是哪些,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清楚了这些,规划设计传播方案时,就可以贴近产业和政策需求,还可以将企业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要素,转化成能够代表和反映产业本质、特征及发展的要素。这样,品牌新闻化传播的目的才能实现。
具有很好的媒体运作的经验。不同类别的媒体有着不同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式,同样的媒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着不同的传播要求。准确地把握媒体运作的规律和特征,并熟悉媒体的运作流程,对于实现有效的新闻化传播非常重要。以报纸为例。党报与都市类媒体,对于新闻的要求就不同。不同的传播内容,在媒体选择时,就需要考虑不同的媒体。
媒体运作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具有很好的媒体沟通能力。一个好的品牌新闻化传播方案,能否得到有效地实施,能否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并不只是取决于规划与设计,更取决于与媒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