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时间:2024-01-16 16:13:39

导语: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第1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举措;重要性

随着时展和临床技术的成熟,公众的保健意识日益强化,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也使得术后临床护理变得日益重要。此外,医院也树立了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得到了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认可和欢迎。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能够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负面情绪,全面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本文选取106患者,对他们的术后护理效果和方法加以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人性化举措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分别为53例。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采用了硬膜外麻醉法实施术前麻醉。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讲,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加以临床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来讲,在采取常规护理后,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3例患者根据常规护理模式,依据一般护理流程,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的53例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的双护理模式,比如增加心理护理。常规的手术护理举措主要包括术前24小时内的探视、手术进行前后的临床护理和术后24小时内的监护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相关医务人员要向患者传达自己的关心之情,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情绪,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1.3评价方法:

依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加以评价,满分定为10分,然后对所得的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P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不满意(例/%) 非常满意(例/%)

对照组 53 43/81.1 8/15.0 0/0

观察组 53 50/94.3 2/3.77 1/1.88

表1 两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在术前术后都能保持身心愉悦,让患者处于平稳的身心状态,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在人性化护理中,相关医务人员子啊给患者带来外在美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传达医护人员的关心之情,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和患者家属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护理举措,而并不是简单地对患者疾病加以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充分彰显和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而且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前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探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就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临床安全知识,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同时相关医护人员要确保手术器械和抢救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在手术过程中遮掩患者私密部位,确保整个手术都陪伴在患者身边,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3)术后随访。当手术结束后,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喜讯,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相关医护人员要在患者术后两天内完成术后随访,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及时记录患者对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

目前,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医院充分落实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积极采取人性化举措,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能获得一个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举措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率,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所以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适合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华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11)

第2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为随机抽取,其中男220例,女80例,年龄均在28~68岁,平均年龄45.6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男100例、女50例,年龄28~65岁,平均(44.3±5.7)岁;观察组:男120例、女30例,年龄29~68岁,平均(45.7±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术前准备及宣教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HNCD,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2.1手术前HNCD

护理工作者在术前1h接到患者的手术通知单后,去病房对患者予以术前访视,了解其相关疾病信息,并通过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沟通时要时刻保持礼貌、微笑,给患者以亲切、可信、温暖的感觉,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并予以图片的方式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操作过程等一些基本信息。让患者在术前对手术有一定了解,缓解其恐惧、紧张的心理,告知患者术前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充分认识到术前准备对于手术成功及术中安全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自信心,认真答复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让患者以一个愉悦的心态迎接手术。

1.2.2手术中HNCD

在手术前1h,护理人员要调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保持在55%~60%,由于患者术中只穿一件手术衣,因此在手术前相关人员要为患者盖好被褥注意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不能离开手术室,以温和的笑容主动陪伴患者,并注意其神情变化,评估其心理状态变化,鼓励安慰患者。在术中所有操作均要谨慎细微,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慎对患者及主刀医生产生不良刺激影响,在进行麻醉操作时,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麻醉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告知患者如出现不适情况随时告知医师。

1.2.3手术后HNCD

在术后,医护工作者要用温水擦净患者的手术切口及其周围血迹、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服,注意盖被保暖,在进行搬动时注意不能大力,以免牵拉患者伤口及各种引流管,在运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斜度和拐角,以免发生撞击,造成患者震动,减少不必要的不适状态;到病房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其手术已成功结束,认真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在术后2d内到病房回访,查看患者伤口恢复状况以及生命体征变化,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告知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心情要愉快,祝其早日康复。

1.3效果评价标准

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0;患者满意度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焦虑测定是根据SAS量表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前术后焦虑水平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第3篇

P键词:手术室;临床护理;主管护师;控制质量

主管护师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他们勇于管理、善于发现护理难题[1]。调动主管护师的积极性使之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还能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主管效能[2]。鉴于此,本组研究将本科室的8名主管护师分为4个组,以评价护理质量素质、护理质量效果、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环境质量等指标,所得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的8名主管护师,全部为女性,年龄为31~46岁;6例本科学历,2例专科学历。

1.2方法 将8名主管护师分为4个组,每组两人,分别为控制质量组、访视手术患者组、讲学带教组及手术用具管理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主管护师介入前后,让手术室患者分别对医疗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医德医风控制、环境质量控制、护理质量素质和护理质量效果进行评分。

1.2.1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组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组后,应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为了确保顺利进行手术,手术室护理应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配合及手术后的处理等工作,主管护师应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控制手术护理质量[3]。

1.2.2访视手术患者组 手术室管理者应制定相应措施,着力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强化主管护师的责任心和自律心,增强手术室安全护理意识;专访人员或者巡回护士应该在手术前1天安慰手术患者,讲解手术相关事项,消除不良心理情绪,专访人员应在手术后第二天“人文关怀”手术患者,并完整地填术护理记录单[4]。

1.2.3讲学带教组 主管护师应组织进修护师、年轻护士及实习护士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切实做好帮、传、带工作;每月组织业务素养高、资历高的两名老师讲解配合大手术的注意事项,严格落实日常学习和训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定期邀请专家举办护理相关的讲座,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1.2.4手术用具管理组 手术用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因而医院应以优质、高效和低耗为目标,严格管理各项精密器械:①完善器械、仪器管理制度;专人保养管理、维修保养和操作,认真填写使用、维修和保养;②做到四有:有专人管理保养,严格依据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认真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使用登记。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

2 结果

2.1分析主管护师介入前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评分 相比与主管护师介入前,主管护师介入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素质和护理质量效果均得到显著提升,且主管护师介入前后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分析主管护师介入前后手术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 主管护师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后,手术患者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及环境质量的评分均显著提高,且主管护师介入前后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P

3 讨论

主管护师是院内护理的核心人员,直接影响着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他们的一言一行均会直接影响整体护理质量、效果[5-6]。主管护师组成的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的权威性较高,可以较好的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通过言传身教,向年轻护士传递自身的护理经验;主管护师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主管护士介入后,手术室患者对护理质量素质、护理质量效果、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环境质量等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主管护师介入前(P

参考文献:

[1]华靖,郭延平,李霞,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3,01:84-86.

[2]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05:14-16.

[3]陈杏秀,朱妙娴.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119-120.

[4]郑怡,唐秀花,朱敏,等.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研究[J].护理杂志,2003,12:32-33.

第4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应用

0引言

护理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并系统地利用医院护理人员所具备的潜在能力及护理设备等提升患者的幸福指数。护理质量一般以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其控制内容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以及终端质量三个方面。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实现方式为检查护理过程中各项指标是否能够达到患者的要求,通过对护理全过程的检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根据暴露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1持续质量改进简述

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意义在于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且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质量管理就必须要求护理水平能够达到医院的预期和患者的要求。而持续质量改进则是在护理的全过程对其进行质量监督和完善的措施,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于保持高质量的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管理的终极目标。最早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作为改进工业生产管理质量的新方法,它被首次提出、运用,并得到良好成效[1]。它对生产过程的持续监督与完善工作显著地提升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后来被逐渐应用在医护工作当中。持续质量改进对于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是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使护理工作能够尽可能地满足患者要求,它是对护理管理全过程的改进措施,伴随整个护理管理阶段,对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

2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制定评价标准。各医院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再结合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护理管理要求与标准。通常来说,完整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含有基础护理质量和手术室物品管理质量两个方面,此外,还包括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管理病房以及记录护理资料等质量。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为医院制定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作出相应的指导,医院会根据护理质量以及各方面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便于医院科学客观地评估实行质量改进之前和之后的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2.2规定评价方法。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动态监测护理的过程,对护理管理的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完善,以便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评价的方法为:在医院护理部门选出10名护理管理人员,成立评价小组,此小组负责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措施,利用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督,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突击检查的方法。根据质量评价的标准,对护理过程的全程分阶段进行质量评估,研究评估结果,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工作。每次评价后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以各阶段的平均评价结果作为最终的质量评分[2]。再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排名靠前的科室进行奖励,对排名靠后的科室提出批评,并研究相关原因,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2.3监督护理工作。监督护理管理的全过程是为了提升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和管理能力,很好地将质量监控运用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在监督护理工作期间,监督人员应着重评估患者的满意程度,将其记录并归纳,提交到护理管理部门,为后期制定护理调整的策略作参考。在监督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评价,并督促护理管理部门及时地调整护理措施,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与此同时,在进行护理管理的监督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应加强把控护理细节的能力,改进护理工作的相关操作和标准,使其符合患者的需求和要求,注重对护理质量细节的监督控制工作。

2.4意见反馈及改进。对所有科室的护理管理过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工作,严格检查护理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辅助或指导各科室的护理工作。第一,监督的工作应以季度为单位,以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工作为目标,从始至终都以质量检查为监督核心,对于任何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反馈给相关科室的负责人。第二,持续追踪各科室对存在问题的改进工作,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确保所有的改进措施都得到了有效运用,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预防,所有已经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当追踪改进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时,应按照前面的步骤进行重新探讨。

2.5做好安全工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护理质量达标的重要标识。质量改进小组应持续检查不同科室的护理问题,对安全隐患进行仔细排查,主要措施如下:第一,敦促所有科室的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问题,并及时上报;第二,每月开展交流活动,各科室一起分享交流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群策群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3];第三,所有科室都应对风险的成因进行准确分析,并探讨相关后果和预防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出现。

3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持续质量改进是当前医院为适应新时期的护理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改进措施,持续质量改进对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帮助医院护理人员有效预防并规避风险,及时改进问题和缺陷,是目前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整体水平的最有效方法。持续质量改进要求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完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相应记录,避免日后再次出现此类问题。持续质量改进是完善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最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清梅,胡阳琼,毛长庚,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4,31(3):54-55.

[2]冯志仙,邵乐文,章梅云,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6):592-594.

第5篇

1.1记录管理模块

设计实施了患者生命体征录入查询、入院评估表单、住院评估表单、压疮/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窒息/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因素评估表单、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单、健康教育表单、危重护理记录表单、疼痛评估表单、手术风险评估单、手术安全核查表、基础护理计划单等,使电脑端与移动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同步实施录入,保障了护士床边的工作时间、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病人一览卡显示病人总数、分级护理病人数、新入、手术、病危、压疮、跌倒/坠床高危、管道滑脱/窒息/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高危病人数及基本信息。

1.2质量管理模块

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及《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试行),我院设立结构、过程、结果护理质量检测指标,并制订了各种质量评价标准,将其以结构化形式嵌入,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将质量检查记录实时录入,检查结果可自动统计分析查询,实现了质量评价的数据化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

1.3业务管理模块

包括了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的年、月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查询、工休会记录、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等,实现了护士长工作记录的电子化管理。

1.4人员管理模块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规范了排班字典,实行电子排班,自动进行班次和人员的出勤统计,并纳入绩效管理,各级管理人员也可及时掌握全院人力资源的动态,便于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调配。增设了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及查询统计功能,使各级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护理人员的信息、接受教育情况及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开发使用了护理人员资质准入申请程序,资质审核可在网上完成。

1.5风险管理模块

科室填写、系统自动上传难免压疮预报表、压疮报告表、跌倒/坠床报告表、给药错误报告表、给药近似错误报告表、非计划性拔管报告表及其他不良事件报告表,并能完成各报表的自动统计分析功能。

1.6测评统计模块

设计实施了PDA使用率、入院评估率、住院评估率、压疮风险评估率、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查询,以及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窒息、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度依赖等高危患者统计查询,护士分管病人工作量统计、治疗护理项目工作量统计等功能。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能够实时监控,对偏离目标值的科室给予及时跟进督导,保障了危重、高风险病人的安全。

1.7手供一体化追溯系统模块

构建了回收→清洗→打包→灭菌→发放(手术室无菌间)→领取(器械护士)→使用(病人关联)→回收(手术室污物间)→回收(供应室)的闭环式无菌物品管理追溯系统。

1.8门、急诊输液系统模块

病人就诊→医生开具输液处方→药房发药→门、急诊输液中心护士收药→打印输液贴及条码→配药核对→输液时用PDA扫描腕带和输液贴条码,核查病人身份。

2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便利选取200名护士,在信息平台应用前(2012年6月)与信息平台应用后(2013年10月)重复测量,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7.0%、96.5%。

2.1整体护理质量检查

根据《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制订了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检查标准,项目主要包括病人病情评估、查对制度落实、护士掌握病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每项内容共100分。由护理部副主任、科护士长去临床督导检查,将结果进行汇总。2次检查分别在2012年6月(应用前)与2013年10月(应用后)进行(使用同一标准)。分别随机抽查了内、外、妇、儿科室共200名护士。

2.2护理工时测算

为减少误差,选取胃肠外科患者60例,病历30份,分别测算出构建信息系统前后同一名护士完成每名患者的体温单绘制、处理与核对医嘱、入院评估、健康教育所花费的平均用时及质控30份病历中护理文书所花费时间。

2.3护士工作满意度

采用自设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咨询5名临床专家进行修改、补充,量表主要包括4个因子,分别为护理管理、工作负荷、工作认可、与同事关系,共30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由“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5个等级,3分为中等水平,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越高。本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2,平均CVI为0.95。

2.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采用x±s,2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以信息化为依托,全面提升体护理水平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经研究统计,信息平台应用前后病人病情评估、查对制度落实、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护士掌握患者病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①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将多个护理模块整合,完善了护理记录的相关内容,并将入、住院评估单,压疮、跌倒风险评估等表单嵌入PDA及电脑终端,护士手持PDA对新入、转入、住院病人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第一时间掌握病人主诉、既往史、用药史及病情变化,在提高护理评估能力的同时使护理工作更加省时、准确、细致。②信息化实现了条码化管理,如静脉输液、静脉用药、口服用药、标本采集、测血糖等各项护理操作前均需经PDA扫描患者腕带进行查对,既落实了查对制度,又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③信息平台通过完善各专业、专科病种的健康宣教内容,使其更专业化、具体化。PDA的应用,实现了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病人的愿景,护士将大量工作时间花费在对病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护患沟通等方面,从护理角度对病人的用药、饮食、病情进行专业指导,提前干预,预防并发症发生,真正体现了护士职业价值、实现了人本位护理。

3.2信息无纸化管理,节约了护理工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本研究经科学测算得出,处理与核对医嘱、体温单绘制、环节质控(护理文书)、入院评估、健康教育5方面护理工作用时,信息平台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士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了医嘱自动提取与核对、表单自动生成等功能,减少了办公室护士、责任护士及治疗护士转抄医嘱与手写输液卡花费的时间。主要体现在:①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了体温单的自动生成,责任护士只需用PDA录入病人生命体征,系统将自动绘制体温、脉搏曲线,解决了因手工书写、绘制体温单而造成的反复修改等冗杂难题。山东大学研究证明,体温单单次测绘用时为13.29s,智能用法为7.5s,信息化不仅减少了绘制体温单时出现的错误,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②护理文书方面信息系统自动设置报警节点,对错误操作加以提示,强化了环节质控,减少了护理文书差错率,缩短了查阅病历花费的时间。③护士在病人床边利用PDA可完成病人生命体征、出入量的采集录入、各种风险因素的评估、入/住院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专科护理记录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与以前护理评估相比,缩短了因资料查找、打印、索取、储存等环节所耗费的时间。有研究报道,护理信息化应用在质量管理、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优化、绩效考核等方面,使得护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有效。

3.3信息平台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士满意度

本研究发现,在护理管理、工作负荷、工作认可、与同事关系4个方面,信息平台应用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护理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本院对工作体制、流程进行重组和改革,信息平台及PDA的应用,优化了护理工作与服务流程,契合了临床一线护士的迫切需求。首先,信息平台应用后,新设护理质量控制模块,将检查过程、结果、检查者、被检查者等信息录入数据库,护理管理者可通过电脑终端实时查看质控结果,责任到人,赏罚分明,使临床一线护士工作得到认可。其次,信息平台应用后,能自动统计护士护理不同级别病人的数量,电子排班实现了自动统计护士每月各岗位数量,并与绩效挂钩,做到同工同酬、优劳优得,提高了护理工作积极性。

3.4局限性

第6篇

随着临床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外科手术越来越细微,难度越来越大,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工作范围、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洁净手术室环境;手术仪器设备的更新;手术室学科向更专业、更现代化发展,给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新的挑战,不仅要更新理念,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而且要从细节入手,关注工作中的每一点一滴。

细节管理是作为相对于全盘管理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 、分析、 补充、 完善 、延伸 、控制 、超越的过程。据资料显示大多数医疗事故的发生、医患之间的纠纷都起因于细节的疏忽。笔者主要浅谈以下几方面体会。

1 加强学习 ,重视细节管理理念的渗透教育

细节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行为造成习惯,习惯铸就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护士长首先要深刻领会细节的重要性,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使管理的每个环节注重细节,才能造就习惯,使人训练有素。其次重视岗前教育和利用晨会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提高护士自我管理控制能力,使护士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行为及工作质量进行控制[1],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为手术患者提供全期优质、细化服务,树立“服务细节决定服务成败”的思想,明确细节是科室的理念;是提高手术服务质量的基础;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关键。让大家明白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能让我们工作的每一细微之处至善至美。如果不注重细节,久而久之其不良习惯就有可能带来护理安全隐患甚至差错事故的发生。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因忽视细节导致的安全隐患也不乏其数,如手术结束前只清点器械数量而忽略器械的完整性,导致异物残留患者体内。接急诊手术患者时未告知患者贵重物品不得带入手术室,术后患者误认为首饰(一只耳环)在手术室丢失,虽然患者出院后在自家车上找到,也给我们赔了礼道了歉,但是之前对我们医护工作者的形象影响极坏。其实我们的工作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细节管理,只有把工作中的细节做到位,患者和手术医生才能满意,医疗护理安全才能保证。

2 健全各项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再造工作流程,达到细化管理

通过健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制定手术室各种应急预案,质量标准和检查细则,定期进行护理缺陷讨论,建立一套不断改善的服务品质,追求不断完善服务的工作流程和体系来达到细化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重点抓落实,尤其是制度和岗位落实,把最简单、最容易的具体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做好做细,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地执行好每一项制度,落实好每一个岗位。

如我们在2006年12月改造了交接班流程,所有手术一班到底,中途不得接班,避免在繁琐的交接过程中发生不安全因素,而延误手术时间。把夜班在护士办公室进行口头交接班过程,落实到实地交接,从值班休息室到每个手术间,进行全过程交接。护士长通过交接班过程检查了夜班的工作质量,改变了过去在质控小组检查时才发现各种交接单填写不全、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后未记录、各种消毒液使用无开瓶时间等问题,如今在交接过程中发现有未记录、签名的,交班人员立即落实。手术间物品定量定位,整齐划一,环境清洁。值班休息室明亮洁净,清新如家。

3 理解人文关怀,培养护士的职业形象,建立有效沟通,完善护理服务细节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关心人的精神问题[2]。医护、护患关系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医生和患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我们通过定期发放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召开有关科室座谈会,广泛开展交心谈心等多种形式,了解护士服务态度和工作态度,手术配合熟练程度和工作质量等,并根据患者及医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整改措施,促进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之间的沟通了解,形成友好的合作气氛[3]。多次组织“假如我是一个手术患者”、“假如我是一个手术医生”大讨论,使全体护士在观念上转变,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增加集体荣誉感,提高护理品质。

南丁格尔奖章得主王秀瑛曾说“护士的职业形象就是力与美的结合”,我们定期进行沟通交流知识和技巧培训,通过运用自己的力与美、知识与技能、品质与服务等合成一体的技巧和方法[4],给予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微笑服务与人文关怀。来自护士内心的微笑,给人宽容、和蔼、可亲,创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留下美好印象进而达到了相互信任;在语言沟通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把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语言中,自然、亲切、温和,安慰了最敏感、最脆弱的心;在行动中关怀体贴、谦和恭敬、动作轻巧、神情专一,运用温柔的肢体语言传递爱心,使患者和手术医生感到满意、心情舒畅。当一名护士在工作表现出爱心、优雅、知识、睿智的时候,无形中就诠释着护士职业美的形象,一言一行可让患者和手术医生信赖,能够感染人、吸引人、征服人,体现出护士的职业魅力[5]。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高效的工作团队,提供最细致的关怀,才能达到高质量的细节服务。

4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手术室的各种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丝毫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贵重仪器设备的损坏和医疗损失,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以及患者的安全。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档案以及定期维护保养档案。对新引进的仪器设备,由厂家讲解仪器性能、操作程序、消毒方法、保养维修及使用注意事项,使每个人都能熟悉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方法、清洁、消毒灭菌和保养方法,培训后进行考核并存档。每台仪器设备上配有使用登记薄,塑封后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卡片、负责人卡片,所有的仪器设备实行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人配合、班班交接。由于我们注重每个环节的监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反复强化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在工作中注重细节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与细节有着密切联系,“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管理提高了患者、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细节品质的培养,使人文关怀、细节关注转化为护士的自觉行为,把每一个平时极易疏忽的环节做细做透,把工作中每一个基本环节有条不紊的做到位,保证了工作质量的稳定性、有序性和均衡性,确保了护理质量零缺陷,服务质量零投诉。

参考文献

[1] 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第一版,205

[2,4,5]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 .第二版,102-103

第7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剖宫产;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063-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puerpera of adopting the cesarean section.Method:90 puerpera of adopting the cesarean section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of hospital,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general nursing care,the quality group adopted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The satisfaction,evaluation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and the puerpera’s psychological state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A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Cesarean sec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Huidong County, Huidong 5163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2.032

分娩是指女性怀孕后将胎儿从母体脱离的重要过程,此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种为自然分娩,此种方式较为符合正常女性生理特点,但产程较长[1],且部分妇女不能耐受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另一种为剖宫产,是一种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将胎儿从母亲子宫中取出的过程,随着此种技术日渐成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被大部分产妇接受[2]。对于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而言,此项手术有一定优势,即可以减轻自然分娩时机体疼痛度,分娩过程较短,但手术对产妇机体会造成创口,术中可能对产妇造成一定应激反应,且术后创口疼痛也会对产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3]。本文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90例产妇,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45例与优质组4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6岁,平均孕周(36.8±0.2)周;优质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孕周(37.1±0.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措施,告知孕妇剖宫产手术基本流程,做好术前知识讲解,对孕妇说明术中相关注意事项并签字,及时评估孕妇生命体征指标,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应注意观察产妇情况,预防出现并发症,术后及时指导产妇下床活动,指导其有关新生儿家庭护理要点。优质组:(1)孕妇在入院待产时,科室护士应与其进行交谈,做好一切基础体征录入工作,告知术前基本准备工作及与手术相关知识要点,告知家属为产妇提供高热量及补充营养,为其常规输液,术前留置导尿管。大部分孕妇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对于手术结果感到紧张、担忧生产结果及胎儿情况,害怕疼痛等情况,孕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让其在产前保持平稳心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介绍剖宫产手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加强与孕妇沟通,展现专业一面,让孕妇产生信任感。在手术前1 d,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规去病室进行访视工作,带孕妇熟悉手术室环境,与孕妇适当沟通,了解基本情况,解答家属疑问,提高其对手术的信心,告知麻醉方式,需要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协助完成术前常规检查[4]。(2)术日,手术室护理人员带领孕妇进入手术室,期间保持沟通,避免让孕妇产生不良情绪,安排其手术,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听取胎心音情况,进行手术。术中可于产妇保持交流,及时告知其进展,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护产妇隐私,持尊重态度对待产妇。(3)手术结束后常规观察20 min,做好并发症预防手段,护送患者返回病室,协助取适当卧位,第二天协助产妇改变,取半坐位,减轻腹部伤口疼痛感,指导产妇尽早与新生儿接触,告知哺乳要点。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嘱咐家属为产妇提高营养的食物,促进乳汁分泌(鲫鱼汤),同时鼓励产妇多饮水,预防便秘发生,护理人员每日为产妇进行会阴护理,保持清洁,鼓励产妇尽快离床活动,有利于子宫复旧,促进恶露排出,对于疼痛明显产妇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其缓解。(4)做好出院指导,产妇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庭护理要点,进行新生儿喂养、洗澡、抚触、成长发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并发放宣教手册[5]。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产妇心理焦虑状态,SAS评分标准为:正常范围,评分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1.52,P

2.2 两组围术期焦虑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入院时均显示为明显焦虑,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优质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运用范围较广的分娩方式之一,一般而言,接受此种分娩方式的产妇均会出现一种矛盾心理,即惧怕自然生产时疼痛,但又会担心剖宫产手术结果。此种矛盾心理长期存在会导致孕妇焦虑,这种不良心理会对手术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孕妇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在做好基础护理后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做好宣教,讲解手术过程,打消其顾虑,全力配合治疗[7]。

文献[8]报道显示出,孕妇入院后接受剖宫产进行分娩,在住院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大部分产妇主诉满意且内心焦虑情绪得到良好缓解,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本次研究发现优质组产妇接受围术期全方位护理,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较高;且干预后观察产妇焦虑心理,发现产妇心理状态较好;且优质组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站在孕妇角度帮助其分析,理解孕妇心态并提供心理护理,手术前常规进行相关准备,重点针对孕妇焦虑心理进行干预。为其解答相关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配合治疗,术中安抚产妇情绪,注意观察产妇体征指标变化,术后预防并发症出现,发放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手册,普及相关知识,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大部分产妇心理状态正常且对服务感到满意,主诉护理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黄榕芳.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6):559-560.

[2]贾黎英,戴姜.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1):1754-1756.

[3]潘小萍,方美珍.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87-90.

[4]余振霞.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52-153.

[5]王阿婷,张朝红,薛晓玲,等.心身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身心恢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21-122.

[6]陈少兰,李华.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03-104.

第8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5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因而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人性化护理指的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性化的照顾与关怀。本次临床研究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225)岁。其中,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子宫切除手术,50例剖宫产手术。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第一,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在妇产科病房内进行色彩多元化的装饰装修,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色调,从而充分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要。通常可在妇产科内部设置部分家庭病房,从而为患者家属的陪护提供方便。家庭病房的布置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要求[1]。同时,加强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的医疗环境,有效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满足人性化护理对于环境的要求[2]。

第二,手术过程中贯彻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会因环境和人员陌生而出现恐惧和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疏导,包括:通过轻松的谈话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向患者简单说明手术的效果和基本流程等,以及全面介绍手术室内各种设备和器械的主要作用。麻醉开始后,帮助患者摆正,并通过擦汗和盖被单等细节动作,带给患者温暖和安全感,并使其保持心情的放松。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和原则[3]。

第三,通过交流与沟通体现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其各项需要和身体状况进行严密监测,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于存在烦躁、恐惧、紧张等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时沟通,从而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应做到不急不躁、耐心细致、语气温和,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且避免使用责备性语言[4]。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后应与其充分、有效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以100分为满分。同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患者评分结果小于7分则为无焦虑,7至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14分以上为焦虑。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HAMA评分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和HAMA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 论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和措施应用到现代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把传统医学―生物模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从而形成全新的妇产科临床护理模式,以实现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逐步提高。在妇产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过程中,不应仅仅关注护理工作本身,而更需要以患者为核心,从患者的基本需要出发,真正做到人性化护理理念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从而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向红试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20):111-112

[2] 谢志英,黄凤如,冯美华,等试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2,3(1):152-153

第9篇

1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一是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⑴完善组织构架。2015年把大科护士长纳入护理部行政管理,分设临床保健护理、质量控制、毕业后教育三个专业质控组,逐步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强管理保安全。⑵明确各级护理管理岗位职责。建立护士长行政管理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我院护理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护理人力资源科学管理。(1)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全院调配。成立应急机动护士库,全面实施N2级以上(包括N2级)临床护士轮岗转科强化培训,在提高护士个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满足院内紧急情况下的护士调配需求,提升个人职业价值。实行新进护理人员先在院内各护理单元轮转,一年后确定科室制度。(2)深入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我院护士岗位管理相关规定。(3)完善并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评。护士的个人收入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依据,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术性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激发每一位护士护理服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三是着力护理安全管理。(1)认真落实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处理一例、整改一例,人人得警示受教育。(2)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物、薄弱时间段的管理。(3)完善护理查房、会诊、病案讨论制度并作为今年每月护士长管理重点检查项目。四是优化培训。(1)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年内完成所有科室护士长省级管理岗位培训,以提高他们业务能力。(2)加强专科护理、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年内拟组织精神科、老年科、急诊、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新生儿监护理专科技术等护理人员参加省级专科护士培训。(3)加强新护士、在岗护士培训。护理部年组织对新上岗护士和在岗护理进行实岗前培训、岗位规范化、三基三严培训。(4)不断更新护理新知识,了解行业新进展,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参加省级专题学习和参观学习。

2多举措持续改善临床服务

一是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以单位为家,视病人如亲人,让患者及家属切身感受到、享受到与其他医院不一样的、一流的温馨的家的服务。(2)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逐步完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分层设岗以护士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技术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使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各护理单元执行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能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4)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和有保健特色护理服务。A、优化门诊导医服务,将有一定急诊、急救识别、处理能力、熟悉院内科室设置、诊疗、检查、出入院等流程的护理人员调整到门诊医导岗位,对医导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护理部将医导质量纳入管理。B、实施由病区科主任及护士长随访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邀请患者家属参加“优护明星”选举。C、通过网络平台,为服务象提供更多、快速、直接医疗保健护理服务。D依托我院健康体检专科特色优势,开展“家庭式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我院知名度。二是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1)落实《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科标准2个部分共36项标准要求,指导和规范今后一段时期内院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质量标准、考核标准、考核办法、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对其执行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评价,不断改进工作,切实保证护理质量。(2)改进质控方式。实行护理三级管理、三方评价和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手册管理。《标准》中36个质控项目,每月按自查、讲评、总结、改进的流程进行科内质控,护理部进行终末质控,督促科室自查整改,按PDCA程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3)落实医疗保健机构优质护理评价细则要求。实现优质护理全覆盖。继续开展优护先进科室、优护明星等评选活动。⑷改进护理部工作作风。认真执行主任联系科室蹲点制度,深入科室,指导督导工作,帮助科室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作者:蒋琼华 陶姝君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