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实体经济的出路

时间:2024-01-17 16:20:21

导语:在实体经济的出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 键 词】教师;集体成长;系统论;一般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66-03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成长关系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师成长研究关注教师个体,在教师个体成长的阶段、促进教师个体成长的策略、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近些年,对教师的研究开始转入教师集体的视角。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单个个体所不拥有的优势。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为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有助于学校整体的转型。

苏联心理学家A.B.彼得罗夫斯基认为,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由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人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共同活动目的和任务而结合在一起,其中人际关系以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1]它是群体的最高发展形式。优良的教师集体应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共同的教育信念;②具有共同的活动;③具有健全组织;④具有合理的制度;⑤人际关系和谐;⑥具有良好的舆论和作风;⑦精神丰富和较强创造力。[2]教师集体成长不仅要使个体得到发展,而且要实现上述教师集体质的要求。

一、教师集体成长的理论基础

教师集体成长有很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如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教师集体成长奠定了理论基础。

1. 系统论。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自组织理论作为系统论新的发展趋势,丰富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3]系统论为本论文确定了研究的核心的概念,即“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并且揭示了教师集体成长的实质。组织过程的相关研究表明,教师集体的成长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在自组织理论中,协同学为教师集体成长的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群体动力论。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1993年,他将“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群体动力”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群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是由其所处的环境与群体内部特征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中各个成员个体行为简单的算术和,它还包含着集体智慧,因而可能产生出新的行为形态。[4]这对教师集体成长的启示是:一方面,要了解教师群体的内部特征――需求、兴趣等;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其中既包括物质和技术环境,还包括群体的精神环境,即群体的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3. 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在学习型社会理论这个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彼得・圣洁是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创始人之一,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精心研究,提出学习型组织的蓝图――五项修炼的学习型组织模型。五项修炼的具体内容包括:⑴自我超越。⑵改善心智模式。⑶建立共同愿景。⑷团队学习。⑸系统思考。[5]教师集体成长,实际上就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五项修炼模型为教师集体成长的提供了操作上范式。教师只有不断理清个人的真正愿望,改善旧有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通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教师整体的发展,才能实现教师集体的成长。

二、教师集体成长的一般路径

对教师集体成长的一般路径的研究,既是对教师集体成长的可操作性描述,也是对该系统发展的连续性研究。本节主要是以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理论依托,结合要素分析的方法,站在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

1. 刺激需求。需求是教师成长动机的直接来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同样符合这一需求规律。新入职教师和教龄20年的老教师的需求一般来说是不一样的,如何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是困难的,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教师L(女,教龄2年)在办公室里说:“‘***教育’的一些理论我也不理解,对基础知识抓得也不严,孩子总是写错字。(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参加‘***教育’呢?)全校的老师都在参加,我不能另类,再说,多参加一点对以后评职称总归有帮助”。

教师G(女,省特级教师)在华师大的一次研讨会上说:“我经历过一段迷茫期,那时候我职称评到特级了,能拿的奖项也基本都拿了,在学校里也成了学科带头人了,人家和我说,G老师啊,以后你可舒服了,就坐等着退休吧。其实,那时候我是很迷茫的,我想啊,我才40多点,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呢?直到我加入了“***教育”,它给我指了一条路,原来我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L老师和G老师的需求明显是不同的,L老师说“不能另类”和“评职称”,说明她有很强烈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G老师考虑的是40岁之后要做什么,其实内含了一种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抓住每个老师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进行刺激,这是促进教师个体愿意加入集体中,而后促进教师集体成长的重要前提。

2.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集体成员共同勾勒出大家为之奋斗的未来图景,确定工作原则和指导性规范,从而在集体中建立起一种承诺奉献精神。[6]建立共同愿景有以下策略:第一,陈述,向教师描述愿景是什么样的,以及这一共同愿景将与个体产生什么样的可能的物质和精神联系。第二,说服与反馈,教师个体很可能已经清楚共同愿景是什么,但是多大程度上能把共同的愿景内化成个人的信念,以及个人对愿景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这需要说服和反馈。第三,完善,结合教师个体的反馈以及实际的效果对愿景进行修改,使其完善。

3. 确定集体结构与成员角色。结构是系统论的关键概念。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根据集体成员的异质性,个体被赋予不同的角色,角色的获得除了任命式,还可以在过程中慢慢形成,在此过程中角色逐渐实现内化。角色内化可以让个体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职责和义务。教师集体中的领导者需要全面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人事、教育、科研、思想政治等工作,保证集体的良好运行。在集体中角色冲突时常发生,这主要由于个体角色的多样性,当个体集多种角色与一身时,如何处理好各种角色带给自己的不同心理定位和职责尤为重要。

4. 制定具体的集体规范。共同愿景包含了集体的指导性规范,这是一种抽象程度很高的集体要求。在集体中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集体规范是教师集体行为乃至思想的准则,对教师有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这种集体的规范可以是明文规定,也可以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集体规范能够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具体科学,可操作性强;第二,对所有教师适用;第三,教师能够理解,而且能够从心理上接受。

5. 在集体活动中成长。集体活动是集体成长的载体,教师集体这一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竞争是一种外部刺激, 在竞争的条件下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处于最适宜的优势兴奋状态,从而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成分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和高度的集中,这时候人们思维活动活跃,大大提高了活动的独立性与创造性。竞争结果使资源、能量在教师之间处于不平衡的分布,这正是在为组织过程提高必要的条件。教师在团队竞争条件下,如不同学科竞赛、不同学校评比等外界威胁和激烈竞争会提高成员对集体的亲和力和责任感,显著提高集体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倡团队之间的适度竞争。

在非平衡状态下子体系之间的协同使其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着系统整体的演化。狭义的协同表现为合作,合作不仅指向个体之间,也包括团体或组织间,它是组织成功的基础。教师之间的合作形式很多。根据空间范围角度划分,有校内合作、校际合作、院校合作、地域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等;根据组织方式严密程度划分,有正式合作与非正式合作等;根据合作目的划分,有常规性合作、发展性合作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让教师的集体活动更加充分、深入。道奇认为,在合作性的社会情境下,群体内的个体目标表现为“促进性的相互依赖”,个体目标与他人目标紧密相关,个人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集体目标的实现过程。[7]

6. 形成凝聚力。凝聚力是指集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凝聚力是教师集体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没有凝聚力,就不能称之为教师集体,而只是群体,是松散的状态。在认知过程中,凝聚力强的集体中的成员能够比较顺利地经历“内化”、“顺化”和“平衡”的过程,使自己的认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这是因为,凝聚力强的集体更容易有表现出共同的认识和评价的倾向,而且这种认同感能在成员之间潜移默化。在这种集体中,教师能有强烈的情感依附,愿意做出集体所期望的行为,真实地将自己作为集体的一部分,视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当集体取得荣誉时,个体会感到兴奋和满足感,当集体的发展遭遇挫折,个体团结起来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华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华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华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00.

[2]杨荣浩.教师集体建设策略探析[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1:15.

[3]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6.

[4]张德.组织社会学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三极管输出特性 阶梯信号 锯齿波信号 示波器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graphic circuit based on general oscilloscope

Song Weix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The simultaneous test on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realiz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general oscilloscope and the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graphic circuit composed of rectangle wave generator, sawtooth wave generator, the binary-decimal counter, ladder waveform generator, analog switch,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and umming amplifier, by which can conveniently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ack of special testing equipments, adopting this method is also a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way to test th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stairstep singal; sawtooth signal; oscilloscope

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集射极电压Uce的关系曲线称为输出特性曲线。这一特性曲线虽然可以利用专用的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得,但在缺少专用测试设备的条件下,借助通用示波器,结合特定组合的数模电子电路进行测试仍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1]。

1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的构成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与示波器相结合既可以单独测试单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又可以同时测试两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为了测试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必须分别给每只三极管提供相互同步的基极阶梯电流及集射极扫描电压,并同时将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及集射极电压送至示波器Y通道与X通道进行显示;借助电子模拟开关交替地将两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集射极电压信号送至示波器的Y,X通道,便能使两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在示波器屏幕上交替显示[2]。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主要由矩形波与锯齿波产生、锯齿波放大与输出、十进制计数与分频、十阶梯产生与放大、 触发器、模拟开关、Ic取样放大、Uce放大与平移、Uce平移电压等电路组成,其构成如图1所示[3]。

图1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的构成

在图1中,矩形波与锯齿波产生电路产生同步的矩形波与锯齿波信号,锯齿波电压经放大输出级直接作为被测三极管的集射极扫描电压;矩形波则送至十进制计数器,计数器的二-十进制输出信号经加法运算后输出阶梯波,并以此作为被测三极管的基极驱动信号;计数器的预置脉冲即矩形波的10分频信号则作用于T'触发器,T'触发器输出信号又驱动电子开关按每10个阶梯转换一次,使两只被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按每10个阶梯交替一次的时序显示;双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交替显示的关键是三极管集射极电压的显示必须在水平方向错开。在显示过程中,一三极管集射极电压的显示起点必须比另一三极管高出一定数值的电压,此电压可称为“Uce平移电压”,Uce平移电压产生电路则是为此而设置;Uce平移与放大电路用于三极管集射极电压的平移与放大;Ic取样放大电路用于三极管集电极电流的取样与放大;电子开关用于控制两只三极管的交替接入、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的取样、Uce平移电压的作用[4]。

2 电路原理与设计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Q5,Q6为被测晶体三极管。

图2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

2.1 矩形波与锯齿波产生电路

第3篇

关键词:CFB锅炉启动与运行 预防措施

Abstract: CFB boiler in the growing attention, its operation technology level is also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become more perfec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can not be solved thoroughly, we also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refin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unit capacity, deflagration and coking, the more prominent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gradually resolved, but more to promote the CFB boiler of mor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an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hum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words: CFB boiler startup and oper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CFB锅炉发展至今,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其效率高、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好等优势,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锅炉床内直接添加石灰石等脱硫剂,脱硫效率高,这种炉型是目前环保节能型电厂的发展方向。国际上CFB锅炉已进入大型化、商品化生产阶段,国内越来越多的厂家也投入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制和生产,安装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遍及全国各地。上海东方锅炉自主研制设计的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CFB锅炉已经在2013年4月14日在四川内江顺利通过168小时的满负荷试运行。说明CFB锅炉已经到了超临界的高速发展。

1爆燃

我们知道当床温达到一定温度时,床温变化率就会大幅上升,当无法控制时就会发生燃煤爆燃,为了防止爆燃我们应该采用脉动的给煤方式给煤,使给煤量缓慢增加,控制好给煤速度就是控制床温的缓慢上升,避免聚集大量未燃烧的煤粉粒。伴随着床温的缓慢升高,碳粒到达燃尽阶段,此时碳粒内部的孔径增加,这样就削弱了焦碳内部的连接力,也就很好的控制了床温的突然暴增和燃煤的爆燃。即使床温控制不当,发生床温大幅升高时,此时也不要盲目的大幅加大流化风,应在调节流化风的同时观察床温变化率,待床温变化率上升变缓,可停止加流化风。接下来会发现床温变化率有下降趋势,此时应注意及时补充相应的煤量,否则会由于循环流化床的热惯性,使床温下降较快,如果调节不及时,会使床温出现多次反复,影响升温升压,使得锅炉启动时间变长。

2结焦

CFB锅炉的结焦要比煤粉炉结焦严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由于锅炉炉膛结焦,特别是在锅炉启动过程中,不但影响锅炉的传热过程,降低锅炉的热效率。更是会造成床料的不硫化,直接造成停炉,这是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

CFB锅炉结焦的原因除了燃煤的爆燃造成床温的急剧上升,同时由于锅炉运行人员的调整不当造成锅炉局部热负荷过高,保证空气和燃料的良好混合,避免在水冷壁附近形成还原性气氛,防止局部严重积灰、结焦。低负荷运行时,如发现床温突然下降,除了断煤外,很可能是床料沉积,这时若增大给煤量,反而会加剧沉积,使床的流化质量变差,造成局部结焦。当判明是床料沉积时,应尽可能增大一次风量,加大排渣量进行床料置换,待床温正常后,应适当调节至较高负荷下运行。认真监测床底部和床中部温差,如果温差超出正常范围,说明流化不正常,下部有沉积或结渣,此时,可短时开大一次风,吹散焦块,并打开冷渣管排渣;如不能清除,应立即停炉检修。

在每次锅炉启动前,应认真检查风帽、风室,清理杂物,启动时,应做冷态流化试验,确认床层布风均匀,流化良好。在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良好的流化质量是防止结焦的关键,同时运行中尚应认真调整好煤量、风量,严格控制床温及料层差压等运行参数。

3、控制灰渣含炭量

根据CFB锅炉燃烧的特点,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可燃物基本是焦炭,焦炭的燃烧温度在800℃以上,这些焦炭颗粒的燃烧大部分在稀相区完成,CFB锅炉二次风口一般布置在稀相区和密相区交界处,床温过低,稀相区温度达不到焦炭燃烧温度,使燃烧不完全,灰渣含碳量升高。

为了降低灰渣的含炭量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燃煤粒径,根据经验提供一个参考值:燃煤粒径在5--10mm的占80%且最大的不要超过13mm。同时床温控制在930℃--950℃,使稀相区的温度高于800℃,使稀相区的温度不至于过低。选择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是为了控制炉膛均匀的热负荷,保证燃煤的均匀燃烧。在保证安全、风机电耗率小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床压(约7—10Kpa),也是个不错的降低灰渣含炭量的途径,但要以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根本。

4、启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为控制启动过程中主蒸汽温度的温升率,加大了汽轮机电动主闸门门前疏水管管径,加大了总的排汽量。同时在点火初期将旋风分离器的向空排汽打开, 以增大总的排汽量。通过增大总的排汽量,升温、升压基本上按照锅炉厂给定的曲线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压力、温度的升高,要密切监视过热器的壁温,随时 关闭旋风分离器的向空排汽,避免过热器超温。

5、水平烟道的磨损问题

顶部为耐高温耐磨浇注料。水平烟道入口四周的水冷壁,其向火面焊接销钉,敷设耐高温耐磨浇注料。高速烟气携带十几倍于进煤量的未燃尽的煤粒和飞灰,旋转90°进入水平烟道,在入口处对水冷壁形成冲击,因此在入口处水冷壁向火面必须敷设400mm宽的浇注料。水平烟道通流面积小,烟气从炉膛进入水平烟道后流速增大。同时水平烟道截面为渐缩喷嘴状,烟气流速在水平烟道内逐渐增大,在旋风分离器进口风速达到12~18m/s,对四壁的磨损很大,也有可能引起四壁振动,从而影响锅炉的稳定燃烧。

6、水冷壁管的磨损

锅炉运行中的烟气流速是锅炉水冷壁管磨损的最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锅炉水冷壁管磨损量和烟气流速的三次方成正比例关系。在锅炉的正常运行当中,锅炉值班员常常为了强化硫化,提高锅炉的运行安全系数,会以采用较大风量保证安全运行,但这样就会使得烟气流速增加,不但增加了锅炉辅机的厂用电,而且严重加剧了水冷壁管的磨损。

锅炉水冷壁管的磨损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锅炉密相区炉膛下部卫燃带与水冷壁管过渡区、密相区四角拐角处、锅炉稀相区至旋风分离器处后墙水冷壁。

密相区燃料燃烧硫化后延炉膛内壁面下流的固体燃料在管路与浇注料交界区域,因流动方向的改变对水冷壁管产生冲刷,会造成水冷壁管的磨损。

交界区域内由于锅炉硫化沿炉膛面下流的固体物料与炉内向上硫化运动的固体物料运动方向相反,加上硫化风配风不合理,在局部产生涡旋流,对水冷壁产生磨损。

锅炉鳍片衔接处有“凸台”,使得下降灰流与水冷壁管形成了冲击角,炉内循环炉料沿水冷壁向下流过“凸台”时改变方向,直接冲刷水冷壁管的某个部位,造成该处的磨损。

为了防止水冷壁管的磨损,我们可以设法降低烟气的流速和采用较为合适的风量来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系数。

第4篇

谭雅玲: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是一种想象力的舆论,并非是我国实际状况的反映。至今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尚未实现,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依然是现实。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尚不确定,不是我们决定,而是世界决定。“货币战争”不存在,但货币竞争越来越激烈。

当今世界货币中,美元一枝独大,在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上没有可以抗拒的敌手,但有很多对手,因此货币竞争严峻。货币竞争的结果是带来非美货币的灾难结局,甚至演变为金融危机。老百姓的风险在于,自己是否真正懂得投资原理与趋势,而非舆论导向的简单化接受和追随。

钱经:对目前美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你怎么看?

谭雅玲:美国从去年9月开始新一轮量化宽松,和之前不同,此次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在量化宽松的招牌下,实际上在做紧缩,美国回笼货币和资产的行为比较明显,卖出短期债券,买入长期债券,用短期债券去买抵押债券和国债。

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有自己的战略和方针,市场对美国量化宽松解读不太透彻,所以投资者对黄金价格、外汇和美国股市把握得不准确,没有想到黄金低迷和美股冲高。

钱经:美国为轻微收紧,日本、英国和欧洲在进行量化宽松,您认为对中国的影响如何?

谭雅玲: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开放,金融市场并不健全,中国货币状况的分析,目前不需要过多考虑美国、日本和欧洲。2月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99.86万亿,媒体也在争论中国实际上是最大的货币宽松。分析中国问题,还是要关注自身的问题到底在哪,改革方向才有出路。

钱经:中国的货币状况基调是什么?中国自身的问题在哪里?

谭雅玲:从国内的状况看,央行现在不一定继续走宽松道路,央行宣布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于奠定收缩的基调,央行的货币政策增量目标定位在13%,与之前有很大差别。目前的问题是,货币存量太大,消化掉庞大的货币存量需要一定的过程。

中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银行,信贷和投资都是通过银行,银行在金融体系扮演重要角色,但银行的合法性是要值得注意的,例如,银行理财产品对社会的冲击实在太大了。房地产的问题,银行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明显存在。新一届政府将改革放在银行上,是非常对路的。

钱经:您提到,中国政府在适当收紧货币,但是中国近几年的货币供应量比较大,通胀目前并不明显,未来通胀是否可能在某一时点爆发?

谭雅玲:我国通胀局面其实很严重,我们看到通胀不明显是因为指标比较乐观,但实际压力并不轻,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物价不跌反涨,而且涨得很快,隐性通胀十分严重,通胀失控的压力很大。

钱经:如果未来十年通胀是国内的主旋律,老百姓应该怎么办?

第5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正反馈机制;公允价值;经济安全

一、虚拟经济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出现了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经济。金融创新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流量越来越大,规模不断增大。当今,全世界已经有1400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数万种有价证券每天在进行交易。而美国的金融名目更是繁多,如柜台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债券打包销售等等步步升级。成思危先生多年前就指出:“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据测算:2008年全球实体经济总量有30万亿美元,而虚拟经济总量则高达6000万亿美元,超过实体经济200多倍。如果虚拟经济进行对实体适当的模拟,它会促进资本向有成长性的领域内流动,分享其成果;如果虚拟经济进行的模拟超过了一定的度,会产生负方向的反作用。以目前虚拟经济总量超过实体经济200多倍的规模,加上虚拟经济的杠杆放大效应,一旦发威弱小的实体经济必定不堪一击。

二、虚拟经济的特性

随着虚拟经济规模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已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虚拟经济除具有通常所说的高流动性、高风险性、不稳定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1.虚拟经济的正反馈机制效应

市场经济中充满了很多内在的正反馈现象,比如规模经济、品牌效益等。而在虚拟的资本市场,这种迫涨杀跌的正反馈机制表现得更为强烈,虚拟资产的价格上升,在投资者看来是未来的市场前景乐观预示,因此刺激出更大的需求,会有更多的资金跟进,进一步推动虚拟资本价格上升。反之亦然。这种迫涨杀跌的正反馈作用会造成放大的杠杆效应,使虚拟资本的价格大起大落,使虚拟经济系统更加不稳定。正反馈本身意味着非均衡,越来越远离均衡。搭上正反馈的顺风车,可以一夜暴富;遇到正反馈崩溃时,即刻又负债累累。

2.虚拟经济的投机套利性

虚拟经济的市场是投机性市场。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尤其在那些新兴的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国际资本市场上充满了投机,而大量的流动资本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那些金融财团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西方发达国家资本掌握了虚拟商品交易控制权。

三、虚拟经济带来的影响

1.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考验

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公允价值计量是满足虚拟经济投资者要求所有资产和负债得以变现的价格。随着虚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涌现,必然要通过建立复杂数学模型估算假设易和虚拟价格的现值,而不是资产或负债的实际出售或清偿。虚拟经济中的公允价值是在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会计信息相关性,以便为决策服务。同时估值技术的运用也给报表编制者很大的操纵机会,报表编制者可以制造假象骗取投资,也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用当前信息来充分判断公允价值的公允性。

2.对会计职能的补充

传统的会计的基本职能表现为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亦即反映和控制。当前大量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会计由原来对资产价格计量逐渐倾向对资产价值估价,突出体现在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计价方面,会计职能从原先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将增加预测功能。

3.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虚拟经济其特征是钱的流动,不相应地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虚拟经济的功能是增加纸币的流动性,为实体经济运作筹集资金,但实质上是富人为富裕纸币寻找保值增值的出路。在虚拟经济环境中,拥有金钱的人无须参加任何实体经济的劳动和管理,即可钱生钱。真正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被撇到一边,助长了拜金主义,对实体经济带来不稳定性。

四、如何应对过度的虚拟经济

第6篇

因此,3月中旬以来,尤其进入4月份后,中央再出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比如:短期内加大铁路投资计划、提速棚户区改造;中长期的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势必将对中国经济构成至少10年的拉动。

所以,我们并不担心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动力问题。但关键是,我们必须得有“得当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今中国经济的软肋。比如,本来中国债务率已经很高,但一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严重提速并已发生质变的“金融空转”问题,大大推高了整个社会的债务成本。基于其对经济影响的滞后效应,我们至少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失速提出质疑。

在中长期问题上,笔者最大的担心就是“金融改革的代价”问题,必须寻找更加节约成本的路径或可以减少代价的对冲机制。否则,一边输血,一边失血,而输血能力有限,失血多少谁都说不清楚,这必将给中国经济造成深不可测的风险。

比如,央行多次提出,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水平会出现总体上浮的情况。我们不否认这一过程的客观存在,但问题是:利率上浮将持续多长时间?上浮幅度多大?对国民经济将造成多大的损失?央行将采用怎样的方法加以控制?如何尽量降低损失?

更难以让人接受的是,央行居然把余额宝这类明显不为实体经济服务,明显干扰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并引发金融动荡的产品也算作“金融创新”,也作为“金融改革”的动力。

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金融和经济正处于“大转折”时期,最大的忌讳就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这种自己的“左手打右手”的政策组合,已经给我们带来过深刻的教训。

我们必须意识到,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是并行不悖的两件事。金融改革是为了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破坏实体经济,扭曲金融结构。同样,货币政策必须“逆周期”调节,这是基本经济规律,不允许以任何名义加以改变。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这已经是上上下下的共识。在此前提下,货币政策必须适度转向宽松,但各类“精英”居然在为继续货币紧缩寻找理由。

笔者认为,“中性偏宽”是目前中国经济最适合的货币政策,宽的程度可以灵活也可以讨论,但“中性偏紧”一定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是明显的“顺周期”调节,是世界各国央行都不敢犯的错误。只有“中性偏宽”,才可以发挥股票市场应有战略和战术作用;只有“中性偏宽”,企业和地方政府才有通过股权融资平衡资产负债的可能;只有“中性偏宽”,国企二次改革的启动才有回旋的余地;只有“中性偏宽”,才会使民间资本找到更好的投资出路,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才会释放。

第7篇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变化,如果发展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错失良机。因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根深叶方茂,本固枝乃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二是要启动创新这个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等,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经济新的增长动能。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城市、商业、文化、旅游、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县还存在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加快工业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系列约束情况下,我县如果能发挥土地、水、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以及生态环境优越的后发优势,利用产业落差加快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转移,跨越式推进我县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县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在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城镇化必将步入快速推进阶段,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县发展,优化整个城镇空间格局,而且进一步推动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泛长三角同城化将推动我县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泛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实现网络化、公交化、共享化,势必推动同城化加快形成,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亦将成为必然。为我县外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8篇

资金“脱实向虚”,是指社会资本离开实体经济流入虚拟经济,致使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萎缩,而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迅速膨胀的趋势,其实质是产业空心化,又叫去工业化。近年资金“脱实向虚”,使得中国金融体系、房地产业不断膨胀,形成泡沫,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资金“脱实向虚”的表现

资金“脱实向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金融业在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金融资产规模扩张和增长速度远超实体经济。2001-200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4%,2016年这一比例达到8.3%,高于《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的目标值5%,已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美国和英国两个金融大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

社会融资增量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例从2015年上半年的3.17%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3.12%,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下降。

另一个衡量资金“脱实向虚”程度的指标是各类金融资产和实体资产的比例关系以及两者的增长趋势。根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中国实体性财富的总价值大约为380万亿元,包括160万亿元左右的房地产、150万亿元的企业非金融性资产、50万亿-60万亿元的土地和资源性资产,以及近10万亿元的汽车等。然而,中国金融资产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近450万亿元(不含衍生品),差不多是GDP的7倍,包括了200多万亿元的银行货币资产、近100万亿元的标准和非标准债券,以及100多万亿元的各类资产管理性资产。金融资产不仅存量规模庞大,而且近年来以每年新增30万亿-40万亿元的速度增长。金融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充分表明了全社会各主体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还在不断扩展。

2.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实体经济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近年来,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2014-2016年M2分别增长12.2%、13.3%、11.3%,而经济增长率却不断下降,2014-2016年GDP增长率分别为7.3%、6.9%、6.7%。主要原因是超发的货币未流入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融资困难。

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看,2017年3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有所反弹,升至41.1%,特别是超过五成的小型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

从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看,2016年各项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6%,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新增贷款中,房地产相关贷款比重高达45%,房地产已明显金融资本化。

3.金融资产增长很快,而实体经济增长慢、回报率有限。金融投资收益最终来源于实体投资收益,过度的金融投资不仅不能维护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会对实体投资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近年来中国实体投资越来越冷、金融投资越来越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体投资增速逐年下降,呈现个位数增长,2017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分别比全部投资增速低1.5和3.4个百分点。金融投资规模却在快速增长,各类资产管理平台在不到5年时间里从不足18万亿元的规模快速扩张到超过100万亿元的水平,大量资金从企业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热门投资领域。金融投资泛滥,金融业平均利润率高过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据测算,中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在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平均利润率则在30%左右。

4.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资金在金融体系里空转。当资金从银行到信托和其他金融机构,再到实体经济,推高了资金成本,加剧了实体经济成本上升。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在同业、理财、资产管理、票据业务等领域创新发展较快,同时也带来规模过大、链条过长、杠杆过高、关联过于复杂等问题,造成整个资产负债表畸形和异化。如同业超过存款、表外资产超过表内。这种过度的体内循环,不仅增了金融业的利润,而且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5.房地产业占用资金过大,形成泡沫。资金从金融部门流向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两类情况。一种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或是进行套利活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或是流转链条拉长,虽然最终可能还是进入实体经济,但提高了融资成本。另一种情况是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配置错位,主要表现是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现在房地产业创造的GDP只占全国的5%,而它却占有了25%的信贷资源。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房价大幅上涨,大量闲置资本流入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进行投机套利活动,以实现资本增值。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涉足房地产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有明显获取贷款优势的国有企业利用廉价的资金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在“脱实向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是大量实体企业也纷纷寻找机会介入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金融业。三是上市企业收入更多依赖于金融、房地产投资等非主营业务收入。

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健康的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资产收益高于实体经济利润。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走高,叠加实体经济疲软因素,导致资金流向偏离实体经济领域。一是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货币投放规模不断加大,在目前资产荒的背景下,房地产成为资金逐利的区域,从而加剧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幅度。二是实体经济收益率下降。传统制造业产能趋于饱和甚至过剩,制造业盈利水平下降,此外,企业劳动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大幅降低,不少企业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局面。加之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后劲不足,导致资金缺乏好的投向,一方面金融业要寻找新的盈利出路,另一方面实体企业也进入金融领域寻找新的机会。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传导路径不畅通。金融业增加值逐年增加,反映出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金融业不能给予体经济有效支撑,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旧存在。

一是间接融资占比过大。由于中国企业大多依赖间接融资,国民经济的风险一直集中于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银行风险防控压力增大、惜贷情绪严重,加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资金空转严重。资金在企业之间转动,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造成资金空转现象。一些获得信贷资源的企业频繁参与套利活动,以低成本获得融资后,再通过委托理财和信托产品的方式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人为延长融资链条。

三是低效率和无效率的僵尸企业占用大量资金,使得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投资率下降,而货币被大量无效占用。中国实体经济因为转型相对滞后,至今仍存在大量对利率不敏感的僵尸企业和预算软约束融资主体,从而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催生了一些金融乱象。从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来看,僵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72%,正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51%,如果能够出清一部分僵尸企业,完全有可能降低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

3.非金融企业投资不足。“脱实向虚”的情况已经形成了企业的流动性陷阱,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以后并没有能够迅速地拉动经济,企业信贷方面表现不佳,说明企业没有进行有效投资。

一是企业投资意愿不足。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情况,企业存在持币观望的态度,大量的资金停留在企业的存款账户上。投资意愿不足,主要原因是实体企业各种成本不断攀升,利润摊薄,负债率上升,实体经济面临着成本高和税费高的双重困境,加上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经营用租金、各种税费的高昂支出,使得盈利能力逐渐下滑,给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带来许多困难。在内生动力不足的同时,某些国有垄断行业放开力度不大,影响了民企的投资积极性。

二是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由于实体经济回报率持续下行以及未来经济走势不明朗,大部分企业将短期的金融投资作为第一选择。

4.过度的金融创新游走于监管边缘和空白地带。一是快速发展的金融业态与相对滞后的金融监管格局之间存在矛盾。当前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交叉性金融产品创新过度、过快,导致出现监管真空,形成监管套利。目前不少所谓的金融创新处于监管边缘和空白地带,尤其是在金融业跨界和综合经营,以及新技术运用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风险加大,随时有向其他领域溢出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更加复杂,产品的关联性和风险传染性更高,也更容易出现风险,当前许多机构正在向三四线城市布局,那里的金融监管相对薄弱,信息相对闭塞,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

二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态的发展,在带来融合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更加隐蔽、传染性更强、监管难度更大等消极的一面。

四点建议

防范资金“脱实向虚”,治本之策是加快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金融创新转型,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这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金融业要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供精准服务,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金融监管和治理,遏制金融系统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行为。加强对股票、债券、基金和汇率市场的监管,及时判断、监控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二是发挥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强化金融监管。应加强金融风险研究,增强对各类易发风险的预见性,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矫正不合理的金融行为。应加强金融监管,进一步完善人行征信系统,将小额贷款公司、P2P平台等纳入征信系统,完善工商、税务、电力、海关、环保、质检等部门的信息公开制度,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基础数据,完善资产登记制度,规范资产交易行为。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后勤 改革 管理 市场经济 社会化出路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的发展,起到基础、保障和先行的作用,同时高校后勤改革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要认清大形势,要有大局观,要站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高校后勤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纳入市场经济的范畴,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加速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必须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度挂起钩来。”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教体制改革。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用现代化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去保障。

因此,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在政府引导下,运用社会的力量办后勤,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及科学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后勤,并创建一种新体制和新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建立一种多元化支撑教育事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于师生员工的后勤保障体制和服务体系,这样才能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抓教育,搞教学和科研。同时,这种新体制,也能使后勤职工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要充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全方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后勤的现状予以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师生员工,与社会消费群体相比,这一群体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固定性。他们的流动和自主选择性不大,主要在校园内生活与消费。二是单一性。主要为教职工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三是脆弱性。广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家庭的供养,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四是政治稳定性。高校在政治上历来是思想最活跃的领域,是敏感地带,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市场转型中自身地位的特殊性。

2、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后勤,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了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困境。然而事实上,高校后勤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时具有两大属性。

一是经济属性。这是它的一般属性,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来决定的。服务是一种商品,要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师生员工是消费者,也要为自己的消费支付相应的货币。这表明,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追求经济利益。

二是教育属性。这是它的特殊属性,是由高等教育的行业特征来决定的。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同整个教育改革协调配套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产业,走企业化、社会化道路,就是要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后勤服务工作,采取产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充分发展后勤资源的配置效应;就是要把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引进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将高校后勤通过改组、改制以及引进社会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办后勤的局面。为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经营与服务职能,积极培育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手段,通过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以达到确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高校后勤产业经营实体及其服务化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进展

面对我国高校后勤所处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地高校的后勤改革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深化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管理方法,不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以下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况。

1、“模拟法人型”

“模拟法人型”是依赖学校办后勤,后勤仅仅是从事业性质的校办后勤转变为企业性质的校办后勤,没有改变学校自己办后勤、管后勤、学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其实质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学校后勤规模较小,实力不强,仍然是“一校一户办后勤”。由于该模式主要是依托本学校市场,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实体,多数没有注册法人资格,只是校内“模拟法人型”的资格实体。

2、校际联办模式

校际联办模式是由若干所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联合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或称后勤集团。这种模式,通过后勤资源的优化组合,打破了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格局,发挥了规模效益,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展了社会化服务,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后勤服务。如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北京第一行业联办后勤服务集团——北京恒通高校热力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优势,降低了热力运行成本,从而实现了高校供热资源的共享。

3、区域联办模式

区域联办模式是由省、市级区域内联合组建高校的后勤服务机构,面向区域内的高校开展社会化的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高校自办后勤的局面,其经营规模大、竞争力强。如上海市于1999年成立了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市级高校后勤中心,发展高校连锁餐饮业、教育连锁超市43家,建立了10个后勤主、副食品配货中心,实行大宗商品的集中采购,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明显降低。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及时发挥区域内协调指挥作用。

4、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吸引社会资源办后勤,通过市场竞标选择后勤服务,后勤资产以租金形式租给后勤公司,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后勤服务质量,以协议合同形式保证后勤基本公益性。这种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投资,建立突破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体系,由社会直接经营,服务对象在面向高校的同时也对社会开展经营服务,形成引进社会力量办高校后勤的格局。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权责分离,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全融入了社会,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运行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保障能力有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面对我国高校后勤现况,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有质量保障的发展道路。

1、创新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维护高校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营与服务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大局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视为己任,常抓不懈。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联系,有利于减轻学校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做好交流疏导工作,重视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后勤服务既要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又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消除因后勤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诱发的不稳定隐患,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2、创新管理体制

如何解决好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是后勤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这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与社会化运营的要求,理顺高校与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关系,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实行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社会化管理。管理体制创新关键在于理顺学校与后勤的关系,实现高校与后勤之间在职权方面的重新划分,让后勤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分开,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进和利用社会第三产业为高校提供后勤方面的服务,解决后勤服务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并规范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从原来学校与后勤之间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到后勤服务以社会承担为主的经济关系,对传统产权关系的改造,是实现后勤市场化的核心问题。

3、创新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的创新就是要整合服务流程,实施数字化后勤。实施数字化后勤工程,实现后勤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后勤发展的必由之路。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分散的、孤立的服务节点融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形成信息管理链,实现后勤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将资金使用情况、收益情况、资产情况、人员情况、绩效考核、监督情况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互联、共通和协同操作,达到降低整体运行成本的目地,从而有效规避运营风险,使服务资源得到重组,创造效益最大化。后勤信息化平台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在不同校区、不同部门间建立起高效信息互动,使后勤管理真正成为统一体。

总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出路。高校后勤只有建立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才能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质量与效益这一中心任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兴桂: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