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

时间:2024-01-19 14:50:25

导语:在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

第1篇

(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新疆北屯836000)

摘要:本文对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通过分析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保护环境及高效利用资源等融为一体,是遏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持续、协调、稳定”农业发展战略的最好体现[1]。

2生态农业的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产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从发展的要求来看,十师北屯市(以下简称“师市“)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特别是地域土壤条件和气候的制约,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1]。从当前看,师市农业生态还存在五大问题:(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质量日益退化。目前,师市由于种植模式单一,掠夺性种植现象日趋严重,土壤的质量也日益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盐碱化和肥力下降。(2)草原退化日益加剧。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盲目开垦和管理上的重用轻养,使草原生态不断恶化,虽然有退牧还草等项目的实施,但相对于已经形成的草原损坏,加之地域气候的影响,使牧业生产和师市、团场经济建设受到极大影响。(3)农田污染日益加重,农田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团场工业的兴起,现行的节能减排措施依旧缓解不了工业“三废”、城镇化发展及日常生活的废弃物、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农田被迫作为消纳污染物的场所,受到严重污染;加上农业生产本身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剧增,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师市远销到内地的瓜果农残检测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4)师市生态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还不完善,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认知还不十分全面,生态农业系统还不和谐。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构建成“生产 - 加工 - 销售”相连接、“农业 - 工业 - 贸易”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体系。一个和谐的生态农业系统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产业,以及由此辐射的产业群,各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品加工程序形成鲜明的产业链,将上下游产业的生产剩余物构成产业的“食物链”这种产业之间的连接可通过一种以上的物质或能源消减,由此实现各产业间的持续、稳态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最终形成若干农副产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在系统内部生态处理,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解决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5)师市广大职工群众缺乏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了解,对师市生态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大力发展师市生态农业的建议和措施

4.1制定规划使生态农业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由于师市生态农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相关单位及领导的重视力度还不够,总体规划还不完善,各部门在制定实施专项规划时还缺少依据,难以做到资源整合、统筹安排。为此,应尽快研究制定师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引领师市生态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2抓好示范,带动师市生态农业的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理论探讨上求提高,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推进。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团场或基层连队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为师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基础。

4.3做强畜牧业,推进师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把畜牧养殖业作为调整优化团场产业结构的重点,通过实施畜禽良种补贴,对饲养大户和畜牧小区实行奖励扶持等政策,引导、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殖,废液用于土壤施肥改良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广大职工群众在生态链条中受益。

4.4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配套技术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先进的引种栽培、植保、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4.5加强生态农业产、供、销模式运作

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产、供、销模式运作,提高生态农业在生产中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监督上要进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的根据订单安排生产优质产品,减少盲目性和降低市场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

4.6重视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

要重视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断加强农业生态试验站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同时,继续组织盐碱土壤的科技攻关,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小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4):1-4.

一三三团籽棉收购突破12.18万吨收购量创历史新高

第2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运用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105-02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1.1 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1.2 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1.3 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

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2.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2.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2.3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3 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3.1 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3.2 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3 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4 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

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和建设农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这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创造市场需求、发掘发展潜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在经营管理中解决好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工厂化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大量化石燃料为代价;过度种植和超载放牧加速了土地资源退化,草场产草、载畜能力逐渐下降,土壤“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水浇地的农业种植方式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缺;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和农产品污染超标;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形成海水赤潮;集约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染严重,导致环境卫生状况低下;水产品养殖造成水体直接污染等。现在人类正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传统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正在提倡和研究大力利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发展高效的设施生态农业。

1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涵义与发展过程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通过工程手段有效地调控动植物生产中的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创造最优的生长发育环境,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的被动性,有效避免不利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摆脱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以有限的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达到很高的生产效率,在实现稳定的周年连续生产,供应给市场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技术方面应用广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在6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大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当前世界设施园艺和集约化养殖生产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它正以传统农业所未有速率,创造出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荷兰是世界上设施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蔬菜出口居世界首位,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在温室内进行。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荷兰政府致力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有机生态农业贯穿于整个农业的发展之中,高新技术集成的工厂化农业在荷兰被广泛应用。在栽培上,荷兰温室农业采用基质营养栽培,采用生物病虫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来预防病虫害。为了适应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环境,以色列研究发展了一条节水农业之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色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节水农业体系,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喷灌、滴灌、微喷灌和微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沟渠漫灌方式,实现了农业节水技术的飞跃。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塑料大棚,70年代未开始试验和应用现代化日光温室,近年来设施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建立了多种农业科技园区和以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为主的农业设施园区。20世纪未,我国设施园艺作物栽培面积比80年代初增长了128倍。

2生态农业概念及主要模式

2.1生态农业概念与基本原理

生态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一种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工程。经过4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已建立了县、乡、村等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体系。农业应用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用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和有机质生产和转化的原理。生态农业就是巧妙地应用这四个基本原理进行农业生产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系统生产力,实现高功能及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2.2生态农业主要应用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食物链型、时空结构型和系统调节控制型三种类型。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科技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食物链型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能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时空结构型是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原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按照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整体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模式中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形成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是生态农业重要内容之一,现以“立体农业”组合模式研究最为广泛。

“立体农业”模式根据不同生物的生长特性,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从多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将其改造成为高级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其在一定面积上,用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时空结构型农业模式适应社会对农林牧副渔等产品的需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增加农牧民的收入的同时,还能缓解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因此,农业专家称之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出路。近年来,在立体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标准化的种养模式,具体如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林果地立体间套模式、山地立体种植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及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系统调节控制型是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生态农业模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繁衍生息,必须随时随地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同时环境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也得到某些补给,以恢复生机和活力。环境与生物互相影响,生态农业必须通过合理安排、种养结合来调节控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3.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高效生态农业的“突破口”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提供的良好环境条件下,实行高密度养殖和种植,空间有效利用,物质与能量高效循环,可使单位农产品生产占用和消耗的空间、土地、水、肥都比传统农业大大减少。

第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注重动、植物生产中能源的有效利用。虽然各种环境调控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但一方面总是设法尽量减少生产中的能耗,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集约化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容易达到能量的集中高效使用。

第三,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可以提高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从广义上讲,农业生产的本质在于将太阳能转变成食物,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的使用如温室设施可以实现传统农业在非作物生长季节无法进行的生产,有效地利用该季节的自然光热资源。

第四,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注重农业生产的总体生产环境。在建设环境工程设施、组织设施农业生产中注意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对大量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化为可综合利用的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

因此,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手段是摆脱传统农业受到自然环境束缚,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实际应用典范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主要有桑基鱼塘养殖模式、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间作套作与林粮复合模式、“桑羊互惠”模式等。随着设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如何将这些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与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应用于工厂化设施农业中是亟待研究的课题。目前设施农业已发展到使人们可以随意调节生物生长环境,调配生物的养料,控制生物病虫害,同时实现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程度。

4.1“甲鱼――福寿螺――水葫芦――樱桃番茄”模式

“甲鱼――福寿螺――水葫芦――樱桃番茄”模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食物链模式,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生产对象为甲鱼与樱桃番茄,通过食物链加环技术,在甲鱼与樱桃番茄之间引人增益环一福寿螺和水葫芦,该系统可保证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其经济效益。该模式关键技术是首先将甲鱼设施与樱桃番茄温室通过管道相连,鉴于两边O2和CO2的不平衡,引起相互间气体渗透,按照一定比例组织生产完全可满足两边O2和CO2所需。甲鱼养殖最大问题是水环境问题,其养殖水中含有许多有机饲料残渣和排泄物等,通过处理一部分可供给番茄吸收,大部分通过所建的水塘由养殖水葫芦净化,经水葫芦处理简单过滤的水可重新循环供给甲鱼与樱桃番茄使用,但单靠水葫芦维持,则水葫芦自身繁殖也会引起环境污染,故引进福寿螺以水葫芦为食物即抑制了水葫芦的暴增,福寿螺长大后其肉口感不太好,不适宜供人们食用,经过处理可作为甲鱼高蛋白有机饲料,从而形成部分循环的食物链,大大提高了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的生态化。此模式整个生态设施仅需投入少量资源即可形成简单的循环系统,大大简化了设施处理机制,降低了设施运行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4.2“羊――作物――猪”模式

“羊――作物――猪”模式,即将简易型大棚或温室与羊舍、猪舍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小生态设施建设,保证各个单位独立性,又充分发挥整体工厂化管理优势。其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是以简易型温室大棚为基础,在温室大棚两端各建两个水泥家畜圈,一侧养猪,另一侧养羊,大棚中间种植农作物,猪、羊和作物形成小型生态系统。猪和羊呼出CO2,供作物光合作用,而作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供猪和羊所需,按一定比例设置猪羊和植物数量,则完全可满足各生物的气体需求量。猪羊身体发出的热量形成一道天然保温墙,大大降低了温室的热量损失,特别是在冬天其效果更加明显。猪羊粪尿按一定比例配成有机肥料直接供设施内作物施用,不仅改善了简易型温室大棚的环境要求,又大幅度降低了温室运行成本。若按这种设施生态思路建成一定规模数量的温室大棚,则猪和羊产量十分可观,是目前农村值得大力推广的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4.3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使养殖和种植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循环。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一池三改”模式,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养猪,猪圈上层养鸡,房前屋后种水果。人畜粪尿流人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消除污染,改善环境:沼气用作农户燃料,照明,解决农村用能。沼液、沼渣可作优质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用以施肥、喂猪和防治病虫害等,从而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所以这种模式在用能方面达到省柴、省电、省劳力,在种植方面达到增肥、增效、增产,在养殖方面达到病虫害减少、投资减少的作用。

“猪――沼――果”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以生态经济原理为基础,包含了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容,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它以沼气池为核心,把种植(粮油作物、果树、蔬菜和牧草等)、养殖(猪、牛、鹅、鸭、水生物等)和农户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使物质充分循环,让自然散发掉的生物质能集中利用。沼气池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集聚在一起,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了分解效率,并收集、储存、输送沼气,用于家庭烧饭照明,使传统种养模式中散失掉的生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营养元素,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沼渣中除了沼液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外,还有腐殖酸、沼气菌等,大部分可直接被作物吸收,仅少量残余的有机质还要经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比传统施肥方式所流失的养分要小得多,氮、磷分别仅损失5%和2%左右,对环境污染减轻很多。

4.4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我国北方地区目前推广“日光温室种植一设施畜牧养殖――沼气发酵――厕所改良”的四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把种蔬菜瓜果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及厕所积肥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工程。

从目前国内推广的四位一体设施农业主要为钢架式和半钢架式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充分、防寒保温和抗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等特点,其空间较大且设备较完善,适合种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日光温室土壤肥力要求高,通过温室大棚内养殖猪、羊、牛、鸡等可解决有机肥不足问题。设施大棚内冬季、春季温度较高,猪、羊、牛、鸡等生长快,提高了生长量和出栏率。同时修建沼气池,所产沼气可做饭和照明,还可补充大棚蔬菜生长需要的C02和热量。从而达到经济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率高等特点。

4.5农林牧复合系统

农林牧复合系统,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其它栽培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及动物,在空间上或按一定的时序有机地排列在一起,形成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产品、多效益特点的人工生态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 是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生物种群、多功能、多目标的综合性开放式人工生态经济系统。近年来我国对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如郑海水对海南浅山区农、林、牧人工生态系统的发展潜力的探讨,许林书对东北低山丘陵地区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效益的研究,张勃对西部干旱地区农牧生态系统模式的探讨等。农林牧复合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地多方面的、可持续性的利用,这显然是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化的复合结构模式必须使系统中各种群具有广泛的生态位分化,在结构设计时,要充分减少种群复合经营时的负互作,提高正互作,并从时、空、量和序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调控,促进模式优化与系统的持续稳定。

5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即利用生态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生产,研究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营养源循环条件,并将其推广用于大面积的设施生产中。生态农业的实施要依据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生态工程实施的原则、技术途径亦有所不同。目前国外所倡导的生态农业主要以恢复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为主,而我国根据自身国情要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这就对我国生态农业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人世后国外大量进口绿色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国际绿色壁垒将限制我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式。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将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大力发展设施生态农业,以生态学思路与技术进行农业设施规划与建设,生产绿色食品,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6结论及建议

实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生态建设,要根据我国生态工程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首先要遵循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条件,应用生态技术或生态工艺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二要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应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则,通过实践与探索,根据我国资源、环境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建立与完善生态农业工程理论体系和工艺技术体系;四要努力突破绿色壁垒,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的国际化;五要遵循继承和发展协调的原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改造和完善生态工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情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官会林,荷兰现代农业的思考,生态经济,58~61。

[2]张润清,李晓红,李崇光,国外节约型农业摸式评析,统计与决策,2006,(12),120~122。

[3]周益添,崔绍荣,生态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探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70~172。

[4]张伟东,王雪峰,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6),179~181。

[5]沈明卫,陈志银等,利用水葫芦净化养鳖废水的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37~339。

[6]胡振鹏,胡松涛,“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38~644。

[7]徐福利,梁银丽,黄土高原区“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农业是以资源节约利用、产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实现农业经济活动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物质能量的有机转换,实现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获得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随后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国外发展生态农业非常重视生态食品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目前生态农业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设生态农业,并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2.1 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2.2 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2.3 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

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3.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3.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3.3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4. 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4.1 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4.2 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3 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4.4 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

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和建设农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这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创造市场需求、发掘发展潜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在经营管理中解决好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发展。

结束语

现代农业是依靠科学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业,要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就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避免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当前利益。总之,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肖芳.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717-6719.

[2]王卓理,耿鹏旭.开发沼气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纽带作用.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913-1915.

[3]王志平.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J].价值工程.2011;(20):318-319.

第5篇

低碳农业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功能的新型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更广泛的概念,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结合、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协调,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全球的能源、气候、生态状况,把这两个概念可以合起来,即为低碳和生态农业。低碳和生态农业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低四性”。低耗: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使用消耗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低排: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排放二氧化碳、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质,尽量采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生物技术等手段实现减排和零排放。低污: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产生污染物,把实际产生的污染物通过生物技术、循环利用等手段变污为宝。多样性和综合性。依据生物多样性法则,以及农业在自然和社会两大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功能,结合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性和统一性。依据保障供给、调节气候、涵养生态的要求,农业产业要从盲目地追求数量和掠夺性生产,转到追求质量和数量的统一以及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来;从注重单一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转到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上来。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强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维护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平衡。

2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遵循的原则

2.1减量化原则

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实施“六节约”:节能、节肥、节水、节药、节地、节种。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尊重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尊重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实现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达到生态平衡和需求平衡。

2.3种养结合原则

合理的种养结合是动物和植物生物链有机结合、农业生态实现平衡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农业生态化和低碳化自我调节的自然机制。因此,要走立体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子。

2.4综合利用原则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弃物、排泄物,极大多数是生物质、有机质,而这些生物质、有机质恰恰是另一种生物体的营养物。因此,综合处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排泄物,是低碳、生态的必然选择。

2.5效益统筹原则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产品生产追求的目标,必须统筹兼顾;当三者存在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

2.6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动植物的就地适应性也不一样,低碳和生态农业应尊重宜种宜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3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的几个重要环节

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是余杭区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余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余杭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的任务艰巨,为此,要围绕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产业发展提升与环境保护结合,努力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百姓民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笔者认为,余杭区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3.1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显示,余杭区由于化肥施用形成的总磷和总氮的排放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2007年余杭区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大田耕地土壤地力状况进行了测定并分等定级,根据各地区的土壤地力条件定单式研制配方肥,提高了施肥的针对性,有效地减少施肥强度,控制化肥污染源排放。下一步,要综合评估近三年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效,研究改良方法,研制新型配方肥,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区测土配方施肥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广清洁生态养殖

一是推广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养殖模式,新建标准化生态畜牧小区、生态场及畜禽功能区;二是推进黑鱼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杂交鳢苗种繁育技术攻关及本地化生产,推广甲鱼、黑鱼等水产品清洁生态养殖模式,严格控制临平地区温室甲鱼养殖规模,结合城市化发展,逐步压缩现有温室甲鱼的养殖规模。继续加大外荡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促进渔业资源修复和水环境改良;三是全面落实畜禽禁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禁养成果。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适当扩大禁养范围。

3.3开展养殖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和利用

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循环利用型、立体开发型等种养结合模式,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重点对生猪规模场进行污染治理。继续推进沼渣沼液肥水灌溉项目,引进推广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工艺,促进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到201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4开展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一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如秸秆氨化后喂畜、秸秆生产复合板材、秸秆粉碎加工再利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等。到2012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二是积极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逐步形成经营单位折价回收、镇乡街道或片区集中存放运输、部门监督协调的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

3.5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合理用药技术

开展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适时适期用药,减少农药施用量。继续大力实施“肥药双控”工程,依靠科技,优化肥料配比和农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控制肥料农药施用强度。

3.6适度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权威研究表明,水稻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水源涵蓄保持、固氮能力、土壤有机质保存、人工湿地作用、净化污染物等。因此,应高度重视水稻和水稻田在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中的重要作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努力保持“喜看稻菽千重浪”优美的田园风光,使水稻田不仅提供粮食,还使其在环保和生态方面为人类造福。

3.7加快农业“三品”认证

努力提高“三品”农产品比重,到2012年全区建设提升无公害基地120个,新增无公害基地75个、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13个,累计新增农业“三品”种植基地面积10.5万亩,全区通过认证面积达到39.6万亩,且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第6篇

关键词:镇江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0引言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最早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的概念,本意是指通过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小型农业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所构建起来的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产量的提升一般基于种植面积规模化、大量使用化肥、过度适用农药等,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当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已经处于饱和性开发和利用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农田生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镇江市是地处江苏南部一座美丽、古老、典雅的城市,农业经济一直是一项支柱经济。镇江市拥有2651km2的丘陵山地面积,16万hm2的耕地面积,5.33万hm2林地面积,8.2万hm2水域面积,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蚕桑、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水产品。因此,镇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何培树(2015)认为,镇江市农业的发展要做强“一体两翼”,认为镇江农业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精品茶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何培树、尤恒(2015)研究了镇江市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绿色、高效、融合、创新、统筹应成为镇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张文文、张利明(2016)研究了镇江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了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示范引导等策略。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安林海(2014)研究了镇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土地集约化等发展策略;钟志仁、刘长珍(2014)指出,镇江现代农业园区是镇江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镇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温小林、张玉军(2014)分析了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认为科技服务体系应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并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温小林、马媛媛(2015)探讨了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问题,认为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着供需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在智慧农业方面,夏露、罗明(2017)研究了新形势下镇江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启领了方向。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资源日益短缺、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等等,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现有的研究探讨了镇江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镇江生态农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远未形成完善的镇江市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机理、路径和方向,对于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第一,大力打造镇江市特色生态农业。镇江地处长江之南、长三角之北,其农业特征属于典型的长三角城郊型农业,既区别于苏州、无锡、常州的长三角城镇型农业,也不同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应有所差异。同时,即使在镇江市境内,各县、区内部也并不趋同。扬中、丹阳偏近于苏南的城镇型农业,而句容、丹徒偏近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第二,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是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涵盖生态伦理、社会伦理。当前,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尚不能满足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是生态农业和外部社会的一个结合点,需要汲取外部社会的有利因素。第三,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注重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建设。从长远看,生态伦理是生态农业的支柱性因素,正是生态伦理的缺失,才阻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伦理约束了反生态行为,将人类社会引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镇江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构建自身的生态伦理,并加入遵从。生态道德是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当前,镇江市生态道德处于低谷,引发了诸如食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生态伦理是防范生态危机的支柱,生态道德是防范食品危机的支柱,在健康的生态农业体系中,其价值和作用均高于法律监督。第四,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开发利用模式、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等。镇江市应根据自身农业资源的特征,在现有模式借鉴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独特的一般性发展模式。在这里,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的,即不能盲目仿照其他省市的生态农业模式。一般性是针对于镇江市本身而言的,即归纳了镇江市生态农业的一般性特征。第五,推动镇江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就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农业生活之中,实现农业发展的“信息支撑、管理协同、高效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终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来促进传统农业全面升级的全新命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互联网+生态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同时,农业信息基础也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和资金也较为短缺,农产品也缺乏品牌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第六,推动镇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式,也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可持续旅游。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镇江市具有丘陵、山地、平原、湖泊、森林、长江水域等多种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集观光、休闲、健康、求知、娱乐为一体,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第七,加强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食品安全保护。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积弊成灾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生态农业在广义上涵盖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如同全国一样,镇江市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敏感,一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镇江市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上较为重视,并逐渐加大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在执法力度、监管范围、执法人员素质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与生态伦理和社会道德息息相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第八,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在初级阶段,政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在市场上公平招标,寻找到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生态农业公司。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地进行宣传,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政府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成熟阶段,政府应逐步退出,生态农业变为由市场所主导。第九,做好镇江市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农业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和林学等学科,因此,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价需要以这些学科作为综合性理论基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国家、社会、农业企业、农户、消费者都是受益方,因而效益评价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获取,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安全与危机的影响。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是一个稳定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要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在生态农业研究中,效益评价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第7篇

我国农业发展的“非生态性”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绿色措施来促进其发展。然而,我国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仍仅局限于局部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方面,比如采用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种加复合模式等,没有从体制等更深层次来探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能性,这大大延缓了生态农业实施的进程。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落后的发展现状则成为制约实施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首先,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实践证明,规模化的土地经营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发达国家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范围从几公顷至几百公顷不等,而我国则由于历史与现实情况多采取以家庭或农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模式,人均、户均耕地面积相比发达国家都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规模化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展开。

其次,农业资源拥有量不足。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耕地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粮食供应的减少,全球不得不面对可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局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报告,全球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在本世纪80年代初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一直呈增加状态并于1981年达到最高纪录,从此以后就逐渐减少。倘若世界人口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那么,人均占有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到2030年时将只剩下1.2亩,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而我国农业资源拥有量从总量上来看居世界前列,然而,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这两个指标都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43平方米减少到1.41平方米;粮食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乎一国生产生活,更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粮食可以不断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预计达到6.75亿吨,人均只能维持在400公斤左右的最低安全限度,这种严峻的局势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就变得急迫且必需了。再次,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材料显示,1995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57亿增加到98亿。而我国至2030年总人口峰值将达到16亿,并且这一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量是8至17亿,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及农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的15.88%,文盲率为12.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大学以上(含相当于大学水平)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0.06%。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仅在客观上助推了人口的恶性膨胀,而且还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技进步,严重制约了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实现。

最后,科技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农业方面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产量、质量的增加与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截至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贡献率分别为42.4%、31.4%、42%和45%,使我国成为世界粮棉油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美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很低。究其原因,美国政府对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推广的投入对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民在美国农村也是弱势群体,美国政府在教育和推广服务中提高了农民的生存竞争能力,全美100多家农学院、农业实验站及遍及各地的县级推广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衡量科技贡献率高低的标准。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我国由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不十分普及,现代化水平的较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667.102平方米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0.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

总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科技贡献率等一系列指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生态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美国土壤学家阿伯卫奇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取得科学成果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沃尔辛顿指出,生态农业在生态上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能量上可以实现自我维持,在经济上可以保持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以实现可接受的农业系统。与国际学者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同,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所实施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卢永根与骆世明教授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为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实践上,我国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有效地融资为一体,其实质是把农业生产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将“生态”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把握生态经济规律,构建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次,生态农业强调生产经营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是依靠技术进步,综合运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生态与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技术集成型产业。第四,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诸业有机结合,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综合农业。第五,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体系。第六,生态农业是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特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良性生产系统。最后,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环境的配套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大尺度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我国幅员广阔,地理条件条件复杂,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不断提高。

其次,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系统和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大气,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土地污染正在加剧,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要巩固、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强化环境污染的防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合理配置、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再次,加大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质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熟的配套技术来支持,因此要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含量。要认真总结各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研究设计更有效的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地推广已有的科技成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一些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点攻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运用能力和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队伍。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起一套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最后,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生态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特别是农、林、水、环保和计划、科技、财政等部门,只有政府的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应做好规划,加强引导,制定和实施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运用生态农业模式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意愿,用效益吸引的办法,鼓励多投入、多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结束语

第8篇

1清洁化生产技术

1.1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有机农业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法国和瑞士提出,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另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的有机农业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等。

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主要是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开发包括生物农药、控释肥在内的有机肥及生物可降解膜等建立起来的。在管理体系方面,有机农业是在借鉴国外有机农业相关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适合当地的有机农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在服务体系方面,有机农业主要是对适合当地的有机农产品服务和销售体系进行探索。

1.2生态农业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新特色是生态农业,其概念最早于1970年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其特点主要为:适应性、高效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生态农业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大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对生产进行稳定,与此同时,综合对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进行促进;二是对人工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改造,以实现充分、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利用,用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优质高产;三是生态农产品应是一种新型农业产品,其突出特点是无公害、高产出、低投入、高效益、无污染。

现代农业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包括:不使用基因改良、辐射等技术;严禁施用化肥和杀虫剂,合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作物轮作制;饲养业的原料必须选择生态农产品,不可对家畜进行荷尔蒙的注射,以保证家畜不受污染和损害等。

1.3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

1.3.1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是近些年进行推广并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清洁化农业生产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秸秆已不再担当农村主要燃料的角色。因此,将秸秆进行还田处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作物稳产增产。但秸秆还田技术性较强,如果不能正确掌握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后不仅不能增产,反而会引起作物减产。

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能力;同时,还可改善农田环境,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据研究,连续3年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5%~0.09%,速效磷含量增加0.5~3.0 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5~10 mg/kg,土壤容重下降0.01~0.08 g/cm3,作物平均增产幅度可达15.7%。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对当季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显著,对下茬作物有持续增产的作用。秸秆还田还有减少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收种进度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秸秆还田的主要技术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间接还田、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等多种技术措施,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采取最佳技术措施。

1.3.2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3种。具体地说,物理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粉碎软化、压块制粒、热喷处理、挤压膨化等;化学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碱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化处理、复合化学处理;生物加工处理方法包括青贮技术、微贮技术等。

1.3.3秸秆能源化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

1.3.4秸秆的工业应用。作物秸秆工业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作物秸秆,经济效益较好,不仅能够大量地转化废弃的秸秆,还可将潜在的环境污染进行消除。中国目前利用秸秆作为材料工业原料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秸秆碎料板、秸秆中密度纤维板、秸秆轻质墙体内衬材料、秸秆包装垫枕。秸秆的工业应用主要的途径有生产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工业原料、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秸秆用于编织业等。可以肯定,农作物秸秆将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资源替代原料。

2设施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高效农业生产的方式。设施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2.1温室智能监控技术

随着日光温室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组建相应的温室智能化监控系统已成为一种必要。温室智能监控技术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全汉字动态液晶屏显示,能够实时显示环境的基本参数,可以实现控制参数的录入及信息采集、运行情况的监控,从而实现复杂的流程控制,还可脱离计算机监控软件单独运行。

2.2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其是在植物矿质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方法进行栽培。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地防止土壤连作产生的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所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水分、矿质营养、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肥、省水、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海滩、沙漠、荒岛等地,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2.3温室滴灌技术

日光温室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其节水效果明显,据估算,温室采用滴灌每次只需水105~150 m3/hm2,而沟灌每次需水300 m3/hm2,每季作物可节水1 800 m3/hm2。同时,滴灌设施在防止蔬菜病害发生、节省肥料和增产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膜下滴灌降低了日光温室中的空气湿度,可有效地防止蔬菜病害的发生;二是化肥随水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可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三是可提高地温2~3 ℃,使产品提前10 d左右上市,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是滴灌无需人工护渠,省工、省地、省力,容易被菜农接受。

2.4CO2气肥技术

CO2气肥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其是随着设施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果把CO2浓度从大气的浓度(300 mg/kg左右)提高到1 000 mg/kg,植物的光合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而如果把CO2浓度降低到50 mg/kg,光合作用因缺乏原料而停止。CO2浓度在100~2 000 mg/kg,作物产量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CO2气肥类型有多种,目前在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化学反应法、微生物发酵法、燃烧法3种。化学反应法具有成本低、产气时间和产气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微生物发酵法则不需要产气设备,具有省工、省力、安全等优点。

3 立体栽培技术

立体栽培就是采取合理的间混套作技术和多熟种植技术。无土栽培因其基质轻,营养液供给系统易实现自动化而最适宜进行立体栽培。近年来,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立体栽培形式主要有袋式、吊槽式、三层槽式、立柱式4种。墙体栽培是利用特定的栽培设备附着在建筑物的墙体表,不仅不会影响墙体的坚固度,而且对墙体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实现植株的立体种植,它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实现了单位面积上的更大产出。墙体栽培的植株采光性较普通平面栽培更好,因此其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更高。

4农业标准化技术

农业标准化是工业化理念下的新农业,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全程性的特点,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被形容为“从农田到餐桌”的标准化管理。可以说,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像工业的名牌产品一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同样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政府对今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展望今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形势十分有利,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社会农业标准化意识的提高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必将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语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产量[3]。循环农业有多种技术和措施,其中包括生物技术,比如植树、种草、增施绿肥等;循环农业发展还必须依靠工程技术,比如土地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4-6]。循环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正逐渐的深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对已有的生态循环农业进行具体的研究,探索出能够带来最大效益的分配模式,将成为今后循环农业研究的发展方向。

6 参考文献

[1] 高旺盛,贾敬敦.中国循环农业研究进展(第1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7.

[2] 王洋,李东波,齐晓宁.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特征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2):157-160.

[3]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6-1767.

[4] 张秀明,姜志德.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J].农机化研究,2009,31(6):231-233.

第9篇

云阳县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云阳县生态农业的现状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土地水源涵养力加强,减轻水旱灾害。水土流失大大减少,提高了土壤入渗,减少了地表径流,减轻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三峡水库和河沟的淤积,提高了水利工程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有利于三峡工程的正常进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农村小康环保取得进展。以建设“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家园”为重点,加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村民饮水问题,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积极指导乡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制定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实施方案。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村容整洁,创建生态家园,促进新农村建设。

强化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率先在三峡库区一次性全面取缔县境内网箱拦网养殖,共有205户的4219个12万平方米网箱全部实现自行拆除,成为三峡库区第一个全面取缔网箱养鱼的区县。对畜禽养殖污染开展了全面调查,健全完善了档案。完成了云阳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划定了限养区、禁养区和适养区;加强了对禽流感的监控和养殖户的养殖粪便的综合治理,对分散养殖户的畜禽粪便采用先消毒再作农家肥利用,建设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对污水处理后做有机肥使用,实现零排放。

(三)特色农业品牌培育效果初显。全县上下打造农业优质品牌意识明显增强,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成效显著,云阳巴阳峡牌纽荷尔脐橙、鹭鸯牌优质大米、相思茶、重友系列饮品等4种产品获得重庆市优质农产品称号,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有关部门和乡镇正积极扩大牛羊、柑橘、粮油、茶叶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证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四)农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宣传,组织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目前共申报批准了14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无公害农产品,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6万亩。已建成“茶叶标准化示范区”5000亩,核心示范片1000亩,“相思茶”、“龙缸茶”2家县级茶叶龙头企业申报并通过了qs认证。

二、云阳县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性脆弱。

(二)农业开发利用不当,形成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日益加重。

(三)三峡库区云阳段的水污染存在隐患,已出现水华现象。

(四)!生态农业基地规模优势不明显。我县的牛羊、柑橘、粮油、特色蔬菜、生态渔业等农业产业基地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尚未形成区域规模集聚优势,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五)生态农业优质品牌较少。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农产品获得了市级名牌农产品称号,能够在市场上独领的知名品牌较少,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

(六)农村面源污染呈蔓延趋势。一是农业生产污染日趋加重。不科学的使用肥料、农药、农膜,在局部地区已造成农业生态污染。农用化学品低水平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禽畜粪便污染持续增加。二是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加剧。农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快速集聚,生活污水绕村横流,生活垃圾四处飘散。三是城镇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进一步加重农村环境污染,造成对农村的二次污染;乡镇企业管理粗放,农村工业污染不断加大。云阳县农村污染的危害,影响水质安全,破坏土壤生态,威胁食品安全,危及三峡库区,制约现代农业。

三、云阳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生态农业是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注重生态安全,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云阳要生态兴县,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任务,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改善农田生态。一是治理水土流失。坡度25°以上退耕还林、还草、还药,绿化荒山荒坡;禁止铲山火灰;提高复种指数,尽量减少耕地的时间;农村杜绝烧柴禾煮饭,使用沼气、燃煤、电器、液化气和天然气,避免因大量燃烧柴禾而导致植被减少,进而加重水土流失。二是改善农田小气候。搞好农田林网化;推广喷灌、滴灌、旱地龙等节水型农业,并加强 水利建设。

(二)注重农业生态保护。要注意保护天敌(如蛇、青蛙、猫头鹰等),维持农田生态平衡。运用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注意施用量和收获前的施用期。对废旧农膜要集中销毁处理,并运用降解农膜,避免白色污染。稿秆还田,予以腐熟,不得焚烧,避免空气污染、养分损失和资源浪费。使用环保型肥料,尽量多施有机肥,避免大量施用化肥所带来的土壤板结和污染问题。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禁止饮用水源水库和三峡水库投饵水产养殖,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努力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

(三)防止农村面源污染。要做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原则;二是处理好农村环保与城乡统筹、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四个关系;三是完善组织、投入、服务、法制、生态补偿五大保障体系;四是搞好发展现代农业、防治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四大重点工作;五是作好规划、宣传、调研、技术应用四项基础工作;六是切实做到“三个一”,即构建一张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网,组建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制定一套管理保障措施;七是搞好“三结合”,即农村环境整治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与提升农民素质相结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长期坚持。在整治的内容上,坚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在整治时序上,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在整治标准上,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在整治投入上,坚持整合资源,讲求实效。

(四)加大农业科技运用力度。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退化草场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重点应用生物技术,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运用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综合运用农业生态技术,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我县要发展以林为主、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种植业要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经济作物的油菜要栽培“双低”(低芥酸、低(来源:文秘站)硫苷)油菜;畜牧业要增加牛羊比重。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基地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实施“农业产业化335工程”(主攻三大主导产业山羊、肉牛、柑橘,壮大三大传统产业油桐、生猪、蚕桑,发展五大特色产业黑木耳、水晶梨、蔬菜、茶叶、中药材),推进农业产业向“五化”(专业化、一体化、规模化、区域化、现代化)迈进。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开展农业科技全程服务,创新农业产业投入机制,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并建立农业资源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协调稳定的生产结构。

(六)培育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1、高效农业。通过产业化、品牌化和生态标准化的高效农业生产,以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以高效促进持续发展,使其农产品附加值高,农业经济效益高。如名贵种苗业、无公害蔬菜业、优质水果业、精品花卉业、良种奶牛业、特种养殖业、生物药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业等。

2、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实施腐殖肥和物理及生物驱虫技术,生产品质好、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农产品,即有机食品。施用有机肥,不施用化学制品(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如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高山和城镇郊区)等。

3、循环农业。通过普及运用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禽畜粪便,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把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如粮酒糟猪肥沼气沼气渣粮等。

4、草地农业。全县草山草坡及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基础载畜量达300万羊单位以上,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产业既是农牧结合的生态产业,也是实现强县富民的特色优势产业。宜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牛、羊、兔、草鱼、草鹅等),减少粮食饲喂,不用激素等添加剂,有利身体健康。

5、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以广袤的农村为平台,依据当地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吸引城里人到乡下观光旅游。利用地域优势和现代科技手段,建造生态农业示范园、科技园、展览园、植物园或园艺场,集科研场所、种苗培育、展览展示、乡村观光、休闲度假、采摘垂钓为一体。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买农家货,结农家情,享农家乐;以自然简洁、粗放豪爽、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为主题的农家乐,使休闲旅游、度假观光与农业生产、农家生活无缝对接,农游一体化,美了城里人(放松身心,回归自然,暂离城市水泥森林的烦促、热岛效应的烦躁)富了农家人。生态旅游农业能使游人闲游绿色世界,欣赏珍奇花草,采摘新鲜蔬果,品味农耕野趣。生态旅游农业的兴起,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发挥其观光休闲、保护生态、丰富生活等功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的转轨。开发以食用动物和蔬菜为主线的后勤性农业,以花期观赏(如桃花〔水口〕、李花〔如故陵百里李子带、高阳李花山〕、梨花〔如无量山〕、油菜化〔如栖霞〕、芝麻花〔如故陵、红狮〕、柑桔园〔如黄石〕、茶园〔如歧阳茶场〕)等活动为主线的观光农业,以景区服务为主线的服务性农业(如农家乐)和旅游品加工为主线的加工性农业(如票草牛肉干)等四大板块。云阳可深入开展盘龙樱桃节、巴阳枇杷节、泥溪漂流节等生态乡村旅游活动。

(七)实施生态移民

1、三峡水库移民。一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云阳的农村三峡移民后靠安置2.6万余人,要把开发性移民与生态移民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农村移民安置容量,树立大农业发展观,变革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如蔬菜大棚、草莓等)和生态渔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移民的 收入。二是加强对新垦移民用地的管理。为妥善安置农村移民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避免新垦移民用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要开展新垦移民用地快速熟化模式研究并推广应用于实践中

2、高山生态移民。全县位于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高寒山区和深山峡谷地区的有4.47万人,占贫困人口的32.7%。要加大对生态搬迁的支持力度,主动争取上级的大力支持,继续给予生态移民、退耕还林、扶贫等配套政策,实施生态搬迁,有步骤地将这部分人迁往居住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改变其生存环境,实现生态建设与扶贫工作的双赢。

云阳县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切实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长江三峡库区将充分体现出最佳的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那时的景象将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村环境友好优美,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关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不仅自然资源生态性能得不到恢复和提高,反而由于要保持粮食等农产品的稳定增产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致使农业内生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生产生活消费废弃物不断增加,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越来越明显,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立体污染并存。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农业污染防治为基础,以食品安全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试图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少国家陆续提出并实践多种替代常规农业的模式,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

这些替代农业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量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生资源,减少外部投入,通过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固氮和其他生物技术以及生态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众多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探索中,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广泛选择的发展模式,生态标志性农业产品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回归自然、关注环境、食品安全等意识促进了生态标志类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为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以发展绿色食品为标志,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过有关部门持续不断地努力,扩大影响,打造市场品牌,树立消费者信心,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食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安全健康食品,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绿色食品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我国参与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达到2047家,产品个数达到4030个,实物产量达到3260万吨,年销售额达到723亿元,出货值为10.8亿美元,覆盖范围7710万亩。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到10月底,农业系统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达到441家,产品713个,实物总量为33.7万吨。目前,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已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有117家,省级龙头企业299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占当年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的生产企业总数的16.9%;经深加工的绿色食品品种1621个,占当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的40.2%。

二、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主要模式

我国幅员广大,农业生态类型多,必然产生多种生态农业产业模式。采取何种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取决于生态环境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组织管理等综合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实践和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产业主要有如下发展模式:

1.资源利用模式。(1)环境消纳型生态农业产业。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控制生产要素适度投入,依靠开发系统和产地环境共同消纳有害因子。维持最低的产地环境质量,保持产品的基本生态性和安全性。(2)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这一模式的运行特点,主要是种养业生产过程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开发不增加产地环境的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在产业开发过程中,产地环境可在自然状态下进入良性发展。(3)生态建设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这一模式的运行特点是,通过人类农业产业开发的经济活动主动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缺陷,促使自然生态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发展驱动模式。主要以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方式划分,包括产品生产型、产品管理型和产业集群型。(1)产品生产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运行形式特点是产地环境建设驱动农民发展生态农产品生产。(2)产品管理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特点是生态农产品营销商异地开发,产地农民被动参与,缺少长期稳定的产业开发运作基础,没有产地商品品牌,生态农产品的增值大部分被营销商获得。(3)产业集群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特点是以专业化绿色食品市场为依托、为导向,通过市场向周边的辐射牵引力吸引一定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形成绿色食品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市场在这种产业集群模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产业组织模式。主要以生产组织形式划分,包括个体开发型、公司+基地+农户型和农民合作型。(1)个体开发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2)公司+基地+农户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专业的生态农业产业开发公司通常拥有较强技术力量、自有基地、产品市场和商业品牌,较容易形成产品优势,通过联结带动,农民可较快掌握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降低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成本,获得较多利益。(3)农民合作型生态农业产业开发,特点是农民具有充分经营管理自,在不变更原有家庭承包制度的前提下,扩大生态农业产业开发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的产业开发利益。

三、政策建议

1.尽快建立农业污染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决策系统。按不同生态类型,设立覆盖全国的农业污染观察点(站),掌握全国或区域农业污染的实时状况和变动趋向、主要污染源种类和量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根据农业污染情况适时提出农业源头污染防阻与资源化利用、污染循环链阻断与调控、污染末端治理与修复等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对农业污染综合防治的阶段性、区域性、流域性做出差异决策。

2.尽快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着重研究自然生态环境补偿和污染受害者补偿的方法,制定不同污染种类和污染程度及损害程度的补偿经济标准,以及农业生态补偿操作规程,加快农业污染源防控、生态补偿的立法,对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的企业执行生态补偿风险抵押金制度,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发展。

3.尽快制定国家农业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确立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综合防治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发展“绿色gdp”考核指标,中长期农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分工,明确公共财政投入方向和规模,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引导生产与消费,建立社会生态价值观,鼓励社会成员、企业和各产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包菲吴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黄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自:.11(27—28)《农业经济问题》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

一、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现状和主要模式

自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成立后,各国纷纷兴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浪潮。至,全球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畜牧业。据 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hm⊃;,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hm⊃;,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hm⊃;和90万hm⊃;。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业面积较小。在全球生态农业用地中,生态牧场占地350hm⊃;。另据ifoam统计,近年来,生态肉品的生产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生态畜产品的消费与日俱增,如全球生态牛奶的销售额达12亿美元,比增加26%。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模式

世界各国根据各自资源条件,在生态畜牧业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综观世界各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代表;

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典型代表;

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牲的生态畜牧业,这种模式以日本和中国为典型代表;

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牲的自然畜牧业,这种模式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为典型代表。

(二)世界各国发展生态畜牧为采取的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和支持生态畜牧的发展

在发展生态畜牧为方面,许多国家的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鼓励和支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这种做法充分反映了政府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的高度重视。

2、采用高新科技促进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转化

在畜牧业资源利用方面,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以确保畜牧资源的低耗、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

3、不断加大对畜牧业污染的防治

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对于畜牧业发展较快、人口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其污染问题和带来的威胁更为严重。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致力于控制和降低畜牧业污染以保护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力在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防污染法规。

二是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以降低畜禽粪便中的氮素污染。

三是开发和应用畜用防臭剂,以减轻畜禽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

四是运用生物净化方式,实现对畜粪及其污水的净化与污染消除。

五是实现畜禽粪便的再利用,以减少粪便污染,实现废物资源化的效果。

二、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生态畜牧业将成为21世纪畜牧业的主导模式

(二)、生态畜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速度将不断加快

(三)、生态畜牧业的生产和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各国生态食品的标准及认证体系将逐步趋于统一

三、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的扶持力度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投入尽快制订并完善有关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法律等,加强对生态畜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宏观调控,形成以法治徼、科技兴牧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对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1、加强生态畜牧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推广和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

3、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发达国家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提升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4、建立生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态畜牧业的环境监测体系

(三)、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1、培育和健全生态畜产品的市场动作机制

2、不断推进生态畜牧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