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9 14:50:25
导语:在校园对策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医学院校;网络资源建设;问题;对策
通过组织支持网络方面教育的教学资源、软件、通过网络完成的各方面教学活动,形成一个现代化教育平台,这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成果,标示着高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网络教育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共享性等方面的优点[1]。但是,尽管网络资源建设实施了较长时间,各类技术、设备、资源不断更新,仍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
一、现阶段医学院校网络资源建设的弊端
(一)课程设置概念模糊
网络资源建设是集合理论学习指导、理论教学、思想教育,建立在web基础之上的一项现代化课程,要求教师深入研究网络课程,对各类教育资源去糟取精,优化选择。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仅是将网络课程作为辅助方法,尚未给予重视,没有有效应用网络课程,常以为网络课程则是在服务器中导入课件、电子教案则可完成。加上教师没有选择合理的网络课程内容,通过直接录制的方式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在被动学习的情况下接受知识,出现厌学的心理。
(二)资源专业性不强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教师没有认识到网络课程的真正意义并有效利用,只是将其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把一些课件、教案作为网络教程放到网络上,不管材料内容是否对学员有用,直接把网络资源变成老师的课堂讲案,或是以ppt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2]。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有较大难度。特别是有些学科专业性强,他们需要大量相关知识的视频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资源库。目前,还没有对自主学习者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网络资源,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师生互动程度较低
传统课程属于面对面教学模式,但网络课程不同。学生是通过视频上课,因此一旦在课堂上没有听懂,就不能及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与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懂的知识点时,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长此以往就会有很多问题遗留下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答,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同见解时,想发表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有些网络教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设置讨论和答疑的平台,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及时解答。没有质疑分析、评语而只有正确答案的网络教程考试,往往只能靠学生自己猜测。教与学的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
二、医学院校网络资源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师生互动,实现自主学习
医学院校构建足够灵活的网络教程构建系统,让学生可以在课程网站页面导航的指引下真正的自主学习,自己掌握学习时间、内容、进度。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随时互动。可在第一时间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教师可通过系统的记录资料,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变动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3]。通过在线测试、问卷调查的形式完善教学体系,最终的检测效果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
(二)结合课程特征,提高学生积极性
医学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工作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网络课程视频将典型病例、手术程序、操作规范等进行完整的展示,尽可能选择趣味化、动态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理论知识。通过分析课程的基本特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医学特色全面体现。教师可以通过亲自拍摄制作的方式选择切片、标本等图像。网络课程可以通过视频、声音、动画、图像等方式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表现出来。例如,在中医课程中讲解到“阴阳失调”等内容时,可以通过动画、柱状图、太极图等方式进行表达[4]。另外,对于部分费用昂贵、危险性高、实验环境差的实验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虚拟技术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其中,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方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
(三)加大技术合作,实现个性化教学
医学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中,让教师了解到网络课程制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教师要想完善建设网络课程的工作,则应该加强与网络技术人员的合作力度,确保开发的网络课程能够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因为医学院校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一旦需要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或者大型网络教育平台时,常出现开发时间过程或者技术不达标的情况。因此,医学院校可以试着与专业网络公司合作,让网络工作引导教师在网络课程开发、设计工作中积极参与,为网络课程质量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医学院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新方法以及新思想,从中获得经验,站在教学效果、教学实践的角度,对网络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给予改进,确保网络课程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凌泽农.医学院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31):561.
[2]王慧丰,徐学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4(10):25-29.
[3]孙常丽,孙达辰,卢国强,刘芳,刘畅.高等医学院校网络学科导航建设中信息资源搜集策略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3(15):90-92.
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校园安防,必不可少的就是校园配备保安,成立学校护卫队,在学生上学、放学、晚自习和组织校内活动时,主动安排维持秩序,保障学生安全。在农村学校,安保人员基本为当地四五十岁近退休人员,只能起门卫的作用,特别是偏远地区,安保人员更“五花八门”,都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概念,安保器械操作不规范或者不会操作,甚至学校里没有安保人员,就像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小,师资力量匮乏,安保也更无处可谈。其次当地群众对“校园安防”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甚至都没听说过校园安防,因为农活暂用了村民大量时间,学生放学后有没有第一时间到家,家长也不清楚,老师对这方面的教诲也比较薄弱,没有常态化教导学生,学校也因资金、地理位置等原因无法建设校园安保,校园里体育设施设备没有定期检查、维修、更换,增大了校园隐患。一些学校里“女”老师多的学校,一两个女老师要保护三四十个学生甚至更多,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安保力量明显不足。
中学附近“精神小伙”游荡成群,他们多数为十五到二十岁的辍学、逃学或无业闲散青少年,在放学上学期间是他们出没的高峰期,口叼香烟、三五成群,欺负学校的“小朋友”,收小弟,将不良社会风气污染给学生,自然,学校暴力事件就发生了,再加上校园舆论社会舆论方向有失偏颇,关注点在造成受害学生心灵上的创伤,从而走上极端道路。
安装的安防系统性能差,不兼容。由于农村偏远,资金有限,大多数学校选用的设备为一些低端安防器材,不能满足安全防范的要求,安装的设施发生故障,检修维护的工作也被忽视。大部分学校是在主要通道、重要场所、各建筑物出入口安装摄像机实时监控。防盗报警系统则主要安装在交换机房、财务室等区域,各系统之间不能联动,无法事先预防处理,只有事后查证取证。
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安防,必须先提高社会认识,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只靠学校抓是不行的,要建设完善国家教育安全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运作提供安全规范,各地可参考制定自己的安全应对措施和安全责任范围,最大程度减少教育安全事故,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学生安全,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策
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医学院校的创学宗旨和目的。我们要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干预,旨在提高在校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社会行为上保持最佳、最好的状态”。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理智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行为恰当、态度积极等良好状态。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
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来自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同时,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其心理问题也有所差异。
三、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活环境的改变进入大学,新的环境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1]。适应新的大学环境是新生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会与同学发生矛盾和争执,无法与同学正常交往。这样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还有很多学生是首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习惯于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学生难免会出现心理落差,出现郁闷和烦躁等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学习和就业压力医学院校较其他类型的院校,课业更加繁重,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也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此外,当前很多医院的招聘都要求医学毕业生具备硕士研究生的学历,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生除了要面对学习压力,还要面对就业压力。在多重压力的影响下,医学专业的学生较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更能感到未来发展的压力。
(三)家庭经济的收入状况大学较高的学费和生活费使一部分家庭经济较差的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生活压力。这也会间接地给这些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尤其是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会经常感到自卑、不自信。这种自卑的心理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那很可能会导致家庭经济收入低或贫困学生出现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四)人际关系问题有研究显示,约有20%的高校在校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青年期,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陪伴,因而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也比较强烈。不同于中学时期简单的人际关系和单纯的交往环境,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相对复杂。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不相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若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学生很容易出现孤独、悲观的情绪,有的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
四、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大学新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他们刚从高中的生活、学习环境步入大学的环境中,一时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困扰。针对新生,学校可进行学前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辅导,如环境适应专题、正确认识自我专题、人际交往专题、树立正确人生观专题等。大二、大三的学生基本适应了医学院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阶段以解决个人情感等问题为重。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恋爱等情感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可引发学生出现抑郁、心理扭曲甚至自杀等行为。还有研究发现,大多数医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多是出于弥补内心的寂寞和空虚等心理。针对这类学生,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开设相关讲座和报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婚恋道德责任感,避免学生走向极端。对于大四、大五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就业。除了学生自身需要有过硬的本领外,学校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就业心理教育等专题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压力主要是因为医学类专业学制较长,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本硕八年,而且医学类的知识点比较繁杂,很多医学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有些毕业年级的学生还面临考研的压力。在就业和考研的双重压力下,学生会出现脾气暴躁、睡眠状况不佳、神经衰弱等情况,继而诱发心理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辅导员老师和心理健康课老师要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及时开导学生。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如医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2]
(三)完善自我认知,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我,承认自己的优点和接受自己的缺点,这对学生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通过对自己的综合评估,包括对价值观、就业期望、个人兴趣爱好和自身能力等方面的评估,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很多医学院校都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老师要将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这样除了能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之外,还能使学生正确了解自身的优势,便于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四)完善学校心理咨询系统,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并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便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能够及早做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由于网络具有不直接面对性和隐蔽性,一些不愿面诊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放心大胆地跟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从而得到专业的心理指导。同时,对于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学生的情况,心理咨询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发展建议
学前教育处于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阶段,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江西万年县大源镇幼儿教育事业正不断向前发展,已能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但总体而言,当下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当下农村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并提升大源镇幼儿园办园水平:
一、加强对幼儿园的规划与管理,使园舍建设科学规范化
在《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园舍建设上,大源镇幼儿园首要考虑的是选址,根据《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中相关规定,选址应该考虑周边环境,应选在条件好、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场地平整、安全系数高的四方;其次,应扩大幼儿园绿化面积,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植物种植;还有,幼儿园的卫生条件需要改善,幼儿园需要有专人或者幼教工作者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一)完善室内布局,提升保教质量
首先,幼儿园要完善设施设备。《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明确规定了农村幼儿园应该具有的设施设备。大源镇幼儿园除了要提高桌椅的安全系数外,还应购置大量的设施设备,如用于存放物品的柜子,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还有教师教学工作和幼儿活动所需要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
其次,提高对幼儿园环境价值的认知,加强环境创设的能力。《纲要》中还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要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提高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环境的认知,了解环境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同时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参与其中,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环境创设的内容也不是凭空产生和模仿而来,是与课程相互生成和共融的,并且是动态的,有生命的。幼教工作者要充分挖掘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创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良好的环境。
然后,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目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小学化”现状,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幼教工作者不正确的幼教观综合影响所致。要改变这种局面,幼教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还应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明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从而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壮大并稳定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壮大师资队伍和提升师资水平,应从教师需求出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师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的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解决幼儿教师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以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失。因此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吸引优秀的幼教人才。其次要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供给农村幼儿教师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管理应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再者,鼓励教师自身自考或者进修学前教育,以端正幼儿教育观的和提高教学能力。最后,政府应当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培训计划,送幼儿教师参加学前教育的理论实习和优质幼儿园的参观、实习,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生均成本
农村经济落后,幼儿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且经费有限,导致幼儿园总体水平低下。要提高幼儿办园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教育是关系民生和国家未来的大事,国家应将农村学前教育加入国家教育体系,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其次,要辐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模范作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所公立幼儿园,并加大监管力度,使其变得规范并给其他幼儿园起模范作用。然后,就是对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规范、整改。最后,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动用多方力量筹集资金,鼓励民众力量建立幼儿园。
二、结语
【关键词】校园常见违法 农民工子女 校园帮派 学校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75-02
一、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较易形成校园帮派的原因与反思
据对梧州市涉“帮派”少年犯罪行为展开的调查发现,我们把校园帮派在公办学校接收的农民工学生中极易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不三低一吸引”:①心理不平衡的因素:歧视和自卑是公办学校农民工学生与城里学生产生隔阂的原因之一;②语言不相同的因素:同乡同腔关系的农民工学生结合紧密;③乡土文化不相同的因素:乡土文化往往使身处异乡的孩子具有抱团自保的意识及对外抗拒的意识,成为形成帮派的一个重要因素;④家长文化低的因素:家长的粗暴打骂因素加剧,点燃了农民工子女逆反的火苗;⑤家庭收入低的因素:这是一条横亘在城市儿童与农民工子女之间难以融合的社会边界,极易成为报复社会的导火索;⑥学习成绩低引发教师偏见的因素;⑦黑社会思想中有帮派“情义”的吸引因素:帮派“情义”的心灵抚慰与满足作用吸引力极大。
反思: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受歧视感和自卑心更强、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深导致了他们对前途预期的悲观感更强,在他们看来,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大多是无用的,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或处境,自然也就易于盲从性地出现这种反学校、正常价值观的逆反性团体行为。不少人自愿辍学打工,有的甚至成为“街头不良少年”。
二、教育实践对策
(1)建议将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分别独立编班。独立编班并非歧视性的隔离措施。其实学校实行分类教学、独立编班是从教育规律出发的——把出身背景和学习能力相似的学生编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易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查漏补缺,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2)把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结成师友互助的对子。如不能做到独立编班,可参考一下梧州市第四中学正在做的一个尝试——把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结成师友互助的对子,同座同学同讨论乃至同生活。
(3)学校要树立一些“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民工成功者作榜样,加强农民工学生的人生是非观教育。
(4)加强对教师的爱心再教育,对独立编班的农民工学生的老师在绩效工资及评级上进行倾斜。
(5)各级政府需要解决“初中后”教育瓶颈。解除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从教育层面来看,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各级高中的大门应向农民工子女公平敞开,什么借读费之类的等拒农民工子女于门外的东西就不要再加收了。
第二,高考制度的改革,这一规划目标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第三,办好职业、技工教育,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进军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市场,以盘活现有办学水平低的职业、技工教育资源,提升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吸引力和就业竞争力。[1]
(6)建立校园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和法制教育体系,预防黑恶势力。
第一,加强警、校、关工委、社区间的联动及法制教育,打击帮派势力。我校现在与市特巡警支队、辖区派出所一起,组织对学生上、下学时间的导护行动,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宣传帮派的危害性。校政教处和社区基层的同志协助警方对黑帮势力进行摸底排查以便进行打击,从源头上翦灭这些毒瘤。
第二,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及周边的治安防范。门卫处配备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必要警戒器械的专职校警,防止治安案件发生,做好校园巡逻,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确保校园无治安案件发生,指导督促校警严格校园准入制度,防范黑帮人员进入校园滋扰。
第三,运用高科技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在校园门口设置视频监控探头、周边设置周界报警装置,确保对各类治安情况的全方位、全时空的监控,为犯罪的早期预防和案件事故调查取证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班主任协助政教处和警方建立未成年人帮派分子信息网。班主任作为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最熟悉学生,可以发动班干组建班级预防帮派分子联防小组,班干摸底,班主任排查,并将突况及时上报政教处。学校政教处建立向警方月上报安全制度和制订紧急预案。
第五,组织心理疏导的专职老师。专门为学生配备心理老师,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及时的进行辅导、教育,避免学生采取过激的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
第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的吸引力和师生间的亲和力。结合我校特点,开展了“学科文化月”活动:体艺学科文化活动月、英语学科文化活动月、政史学科文化活动月,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参与率接近100%,使平时很少有机会表现的学生,通过学科文化活动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校、班集体的热爱,从而有效防止校园帮派事件的发生。
三、结 论
防范农民工子女形成校园帮派工作的关键就是多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多注重他们心理的疏导、多给他们安排向上的出路,多强化法制知识的培训,加强德育工作是根本。加强部门联动,改善法治环境是保障。学校要走出去,和社会各方力量(公安、司法、社区、卫生、文化、建设、交通、工商、质检、新闻出版)进行合作,营造家庭、营造社会,才能有力保证校园的安全,有效地使农民工子女高素质地融入新城市,成为新城市主人。
Abstract: Volunteer work for college students provides contemporary students with a platform to serve to society,enhance practice and develop themselves very well. It shows the positive mental outlook of volunteers' spirit of dedication, friendship, mutual assistance and progress. However, affecting seriously by the existing non-standardized problems, the qual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eer work are restricted. By analyzing relative research literatures, exploring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volunteer works, non-standardized problems in the volunteer work were studied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obtain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volunteer work for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非规范化问题;实证研究;对策建议
Key words: volunteer work for college students;non-standardized problems;empirical research;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07-02
0 引言
每年的12月5日是联合国大会确立的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的英文表述为“Volunteer”,是指利用自己的时间、专业技能等资源,尽己所能、不计报酬,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①。在香港、深圳和广州等地通常把“志愿者”称为“义工”。近几年,中国青年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在农村扶贫开发、服务西部计划、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志愿者服务工作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实践、锻炼自我的良好平台,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性的规章制度、选拔培训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依然处于临时性、应急性的状态。本文通过剖析目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结合实证调研工作,分析其存在的非规范化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
1 非规范化问题认识
1.1 志愿者的选拔环节缺少程序化的运作 人员选拔是志愿服务有效实施的至关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志愿者的招纳工作主要是采用自愿报名(包括推荐和自荐),在缺少相关规章制度的依据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活动组织者缺乏针对性的遴选和规范化的选拔流程,盲目扩大招募范围、降低进入资格,导致有的学生虽然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组织当中,但是并没有做好开展志愿工作的心理准备或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有些学生则是怀着获取心灵满足感或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励等功利性动机。所以在实际志愿服务当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无法胜任志愿服务工作、由于某种原因中途退出、出工不出力等不良现象,影响整个志愿团队的正常工作和志愿者形象。
1.2 志愿者的培训指导工作层次偏低 由于没有专门性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团委或各级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一般是由一到两名专任教师统筹安排,所以无论开展什么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训指导工作基本都在校内进行,工作基本都是由专任教师负责,缺少所要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培训,而且培训内容大都是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很少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所以培训指导工作的总体水平偏低,培训质量总体上很难达到志愿工作的要求。
1.3 志愿服务工作缺少有效的分工和监督 在我们对高校志愿者所做的一项调研中发现,38.2%的同学认为志愿团体内部分工不明确,最终导致权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团体成员之间产生内部矛盾,由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具有临时性和随机性的特征,志愿团体通常是由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临时组建而成,师生之间、成员之间缺少相互了解,所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往往被忽视,工作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成员背景复杂,出现问题之后往往由于权责不清而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这也是导致志愿服务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这就从正面反映了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缺乏有效的分工和实时的监督管理,缺少对志愿服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环节。
1.4 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创新性和长效机制 大学生从事的志愿活动多由学校相关部门组织,通过对高校志愿者的调查,近50%的学生认为如今大学开展的志愿活动创新性不足,项目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导致志愿团体成员严重流失;另外,对志愿服务者而言仍缺乏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则缺少政府部门权威的服务证明。以经费开支为例,大学生志愿活动所需经费来源为学校拨款、自筹和个人负担三种方式,但大学生属于无收入阶层,相关服务费用自担无疑会加重其经济压力,这就阻碍了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综合以上因素,高校志愿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2 规范化对策建议的整合
2.1 首先应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应涵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机制、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评估反馈和监管机制。志愿者的招募是志愿活动开展的基础,而培训指导工作则是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以必须严格把关,以志愿服务工作的对象和服务内容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选拔优秀志愿者,根据其所承担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有区分度的专业培训指导,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实时的检测和合理的评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奉献自身的时间、精力和爱心来服务他人,其各项权益理应得到保障,无论是精神或是物质上的奖励,对其而言都是一种鼓舞和鞭笞,所以应建立制度化的权益保障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监管、评估反馈有利于高校及时发现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综上所述,只有相关的体制机制得到完善,才能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确保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有据、高效的开展。
2.2 加大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和志愿服务意识。
高校志愿活动强调自愿参与和无私奉献,为社会提供扶老助残、规范行为、抢险救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服务内容,为弱势群体、受难人群和贫困地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所以高校志愿服务首在宣传,宣传方式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张贴通知等传统形式,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通过学校、政府机构、社会力量等多方协作,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借助专题讲座、咨询答疑会、报纸书刊、网络媒体等渠道,向学生传达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社会的意识。
2.3 拓宽思路,探索多样化的高校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杜绝形式主义的志愿活动。
高校和地方政府应立足于地方区域特征、办学特色,因地制宜,把握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各界、高校内部以及特殊群体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根据需求来规划设计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让服务更深层次地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并在服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受惠对象的意愿来改善服务质量,杜绝一切形式主义的铺张浪费。创新一些新的、可持续性的服务项目,围绕志愿者服务工作日、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服务基地等特色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着力培养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2.4 细化高校志愿活动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良好平台。
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细化分工并加以实时的跟进监督是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是富有创造性和专业特长的精英群体,来自于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通力协作的志愿团体,共同致力于完成一项系统化的志愿工程,所以应根据每个参与者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进行细化分工、布置任务。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超过65%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与自己的专业技能相关,可以做好的志愿活动。学校相关部门应安排专门的师资力量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反馈,及时指出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指导学生加以改进,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真正达到志愿工作服务社会并完善自我的宗旨,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有机会通过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并展示自己、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总结
志愿者服务工作是搭建各个群体之间和谐关系的桥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开展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能满足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愿望,又能实现其了解社会、增强实践、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初衷,是达到社会和大学生“共赢”的有效途径。针对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非规范化问题,社会各界和高校应创新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广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努力为每一位大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其应有的绵薄之力。
注释:
①参照中国共青团网文件:中青发[2006]55号《关于印发〈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的通知》.
参考文献:
[1]李梦园.高校志愿服务“被志愿”的几点反思—浅谈激励机制如何正确引导志愿服务[J].北方文学:下,2012,(4):231-232.
[2]李锋青.高校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2,(3):23-24.
[3]郭超.新时期高校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J].巢湖学院学报,2012,(2):132-136.
[4]陈步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探析[J].商情,2011,(49):21-21.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原因;对策建议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追求规模经济和实施赶超战略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处于“强位弱势”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诟病。它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
一、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分析及其特点
(一)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据调查,在现有正规经济统计中,我国81%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则认为“没有中长期贷款”,在停产中小企业中47%是因为资金短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融资机构,特别是银行资金,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获得,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第二,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非常困难。据统计,我国只有大约1.4%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总规模只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第三,已经获取贷款利率大都在5%~8%之间。由于是期限在6~12个月的短期贷款,贷款成本偏高,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回报期长、收益多的项目。2007年,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北京、成都、顺德与温州四个地区600家私营企业融资结构进行了调查,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二)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与国有大企业相比,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资产总值中,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低(主要以租赁或租购方式购置经营场所、设备等固定资产),融资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和偿还贸易债务;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积蓄或家族集资,极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银行信贷和其他的财政支持。二是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在它的出租或委托经营中极易受到侵蚀,成为所谓“坏账”而得不到归还,因此资金所有者或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上都普遍采取谨慎性原则,审批手续比较严格,这就先天决定了中小企业比国有大企业筹资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本身因素
中小企业信用较低可以归结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中小企业由于资产和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盈利能力也比较差,从而抗风险能力差,进而偿还贷款能力容易受到削弱;二是中小企业经营场所和人员具有较强流动性,法人代表变动频繁,导致中小企业不偿还贷款 “败德成本”较低;三是除近年来发展起来少数高科技型企业外,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精通相关专业知识,不仅不能有效地管理企业,而且信用观念也比较淡薄,使得企业逃债、废债现象非常普遍,甚至通过“两本账”手段来欺骗银行,造成信贷资产流失;四是中小企业组织关系简单,缺乏可以提供担保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且自身资产规模不大,固定资产大多陈旧落后、变现能力较低,导致申请新贷款时抵押物严重不足,担保责任难以落实;五是企业诚信度和信在必然性。在信用风险发生以后,银行又没有有效的追收贷款的手段和方法,急于追收贷款,甚至是以不合理的手段来催收贷款,其结果是企业可能直接破产。
(三)政府努力不对称
(1)融资服务体系存在缺陷,企业获得贷款的效率低。我国当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很多,企业如要取得一笔贷款,一般得通过国资、房管部门对抵押资产进行评估,通过公证部门对贷款进行认定,并且要办理保险手续,有的还要通过担保部门严格的抵押及反担保措施,抵押登记、评估手续极其繁杂、环节多,延长了贷款获得时间;同时各种登记和评估的费用偏高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此外,在现行的体制下,抵押登记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一年,而抵押贷款期限如果超过一年(尤其是项目贷款),企业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登记评估手续,不但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使银企感到不便。
(2)政府府对国有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国有中小企业资本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之所以短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从企业收取的利税多,而拨付的资本金太少,企业有流动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银行来解决;另外,国家长期以来通过“拨改贷”办法来增加对企业的投资,也加大了企业的债务负担。
(3)地方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资金没有发挥合力,资金的营运效率低。对于地方中小企业企业而言,由其是国有中小企业,其外来资金来源不仅有银行信贷资金,还存在一部分财政部门扶持的项目资金,而由于财政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少,缺乏一套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两块资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合力。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要重视自身信用建设
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建设是指企业有无意愿偿还所融资的债务或者偿还债务的能力高低,以及是否有意愿向初始投资者分配其应得的利益或者承诺。中小企业应实质性的遵从财务会计透明化,以实际行动展现自身的资信,并努力真实地得到权威资信评估体系或机构的认可与同行的赞赏,打消投资者的资信忧虑,为中小企业融资扫除最后的“瓶颈”。就企业自身而言,应该扫除企业在“契约整合”上的发展障碍,在经营上努力提升水准,规避和善用风险,求得企业的永续发展来吸引投资者,打通或拓展融资渠道。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应鼓励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依据资金供求状况自由浮动。调整信贷政策,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打破以企业规模、性质作为支持与否条件,支持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遵循公平、公证和诚信原则,逐步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比重。商业银行在组织制度方面应创新,现在各国有商业银行除总行已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外,一级银行和二级银行也设置了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制定和执行对本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策略。
(三)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渠道。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各种以资产为担保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公司、基金组织以及大公司集团所属财务公司)的融资,中小企业可将非生产性资产作为担保从这些机构获得贷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我国同样可大力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主要措施有:培育商业金融公司,大力发展担保信贷。进一步完善各类贷款担保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贴现融资、存货融资等融资业务,以适应中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保险贷款,如保险单贷款和抵押贷款。鼓励证券公司开发以中小企业持有的证券或债券为抵押的贷款业务。尽快实现融资租赁业对内开放,允许厂商融资租赁公司低门槛准入,开展贸易信贷(即供货方以无息、分期偿还条件向小企业融资,实质是分期付款)、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贸易信贷等融资业务。成立储蓄贷款协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专门为不动产等风险较低的单项业务提供专业贷款。
(四)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一是成立或明确类似于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政府管理机构,统筹协调、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建立以援助中小企业为战略目标,强化其“造血功能”为宗旨,由政府财政支持为背景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提供财政资金,对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小额贷款给予支持,如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发放实行贴息政策;对创业者给予小额贷款和贴息支持。三是积极扶持并试办各种便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性民间投资公司、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专门向具有较高风险而难于从一般渠道得到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及时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
(五)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以构筑全方位体系为原则,尽快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例如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私募融资的法规就一直不明确,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完善企业的法律体系是中小企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生存依据和操作指南。它可以引导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向,保障私人投资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息透明度低下。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在东、中、西部区域的7个样本城市地区进行的调研显示,87.8%的金融机构认为,中小企业贷款比大企业贷款有更高的违约率;75.5%的金融机构认为,私人企业贷款比国有企业贷款有更高的违约率。在调研涉及的样本城市中,对中小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占全部不良资产的比例高达63.9%;六是缺乏一个完善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信用体系。全国范围内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关键原因。这种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授信成本。而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合适的中小银行,也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突出原因之一。
(二)银行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图书馆 高职院校 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拓展知识的重要场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容纳了众多的社会信息与科技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比较大,书籍涉及经济信息、政治、文化、科技、娱乐等众多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藏量不达标,文献结构也是参差不齐,在管理上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创新意识,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也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了解社会信息,更新思维观念,拓展视野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图书馆的建设步伐,改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一些问题,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真正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1、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各种途径升格或者组建改制而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也是参差不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基础较差,档次也比较低,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的需求,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和高职院校的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虽然也有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图书馆,但是,从整体上看,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与高职教育战略相差甚远,没有起到促进高职教育的作用。
1.1 管理方式保守陈旧
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方式还是延续传统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由于许多院校都是由改制或升级组建而成,在图书馆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传统的“等客上门”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上主要重视图书的采购与收藏,不注重图书的有效使用,感觉只要有人借书,借阅有服务就可以了。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保持在室内阅读室干净卫生,借阅图书有人管理,安全措施到位,图书馆不起火、不被盗,就万事大吉了。由于管理方式保守陈旧,在思想上安于现状,致使工作人员视野狭窄,没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图书馆的藏书以及文献资料只保持在收集、保藏、整理上,文献及书籍的有效利用率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更不能将这些知识通过有效地传播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使所藏的文献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藏书楼”。以上这些管理理念,制约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
1.2 人员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进行制度创新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属于教辅系统,许多院校图书馆在管理上得不到院领导的重视,图书馆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平均主义的思想,管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和管理意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够尽到一个图书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岗工作中思想不能够端正,说话难听,态度强硬,不能够很好的与学生沟通,导致学生对图书馆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图书馆应有的和谐气氛和文化氛围,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影响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虽然有些图书馆在管理上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有些管理工作还是不能够量化,因此,高职院校按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1.3 藏书体系不注重实用性,不能了解外界的需求
在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注重实用性,图书的收藏只看重学科的系统性,文献类型的收藏不注重新时期现代化的载体,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印刷品的收藏,收藏文献过多的看重理论性的文献,对于简介和说明型文献收藏较少,文献的收藏轻动态的文献而重静态的文献,只注重购买多少文献,而不注重文献的有效利用率,在图书馆的管理上只看重内部管理,不能够与外界多沟通、多了解,也不能够了解市场和需求。
2、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转变思维理念,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思想的转变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环节,多年来的社会实践表明,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我思维方式,只有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要想思想观念转变,首先,必须要转变办馆的思维模式;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是经历了中专图书馆、成人大学图书馆的发展阶段,思维方式上还停留在过去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上,没有向正规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思维模式转变,我们必须摈弃旧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按照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建设图书馆,转变思维以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第二是转变办馆的管理思路,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的培养要向多方面的技能方向发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从旧的管理思路中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覆盖面更广的社会学知识,图书的储藏和采购管理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技能发展需要,扩大知识面,拓展储藏空间,要根据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转变思维理念与管理思路,办好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
2.2 加强管理,引入竞争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是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模式,使一部分人懒惰思想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图书馆要改革和发展,首先必须要做到竞争上岗;在竞争中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并通过培训和考试,使我们的管理人员更加清楚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努力学习,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位置;加强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是新时期图书馆建设的客观发展需求,可以使管理人员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
2.3 更新技术设备和管理观念,建设现代化图书馆
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主要是根据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的发展需求来建设图书馆,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主要是指管理观念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
2.3.1 管理观念现代化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向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产学结合,学企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式也在逐步的深化,我们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也要适应新形势,逐步深化和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要充分的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重要地位,现代社会的图书馆已经不是传统的藏书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图书馆已经变成学生的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不仅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而且还具备处理网上文献服务以及电子文献储存服务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已经进入了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现代化的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思路和服务模式上要以读者为主、主动为主、适用为主、开放为主,图书馆的建设要向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建设只有不断更新思维观念,转变思路、大胆创新,运用现代化手段建设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才会不断发展。
2.3.2 技术手段现代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学科和专业的需求配备现代化的设备,根据办学经费以及办学规模进行有效的调整,只有设备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才能够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进程。只有技术设备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现代化管理。现如今,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技术设备与技术手段参差不齐,有些院校的图书馆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部分院校图书馆已经是国内先进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并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无论是采购还是分编、书目数据管理、流通外借等都实现了自动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并与校园网连接,实现了网上交流和网上中文书目数据检索查询,在校园网上的资源共享,并建成了先进的数据存储器,能够存储大量的电子图书以及学术期刊等,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真正实现了自动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2.4 培训专业人才,保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良好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不断引进人才,不断培养人才,图书馆要有自己专业的的学科馆员,参考馆员,还要根据学院的规模以及经费的状况培养自己的摄影师、网络技术员、影像编辑以及其他动态信息的处理制作以及编辑人员等,以确保数据的不断更新以及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管理的关键环节,人在社会生产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我们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3、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必须要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学习一些高职院校先进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引进新设备,更新管理理念,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根据自身特点和院校的规模,找准目标,明确方向,逐步解决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客观发展需求以及院校的规模及费用的情况,逐步实现图书馆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2]赵晋儒.浅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设.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2).
[3]丁传奉.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4]赵淑芳.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5]张丽敏,姚荔.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初探.当代图书馆,2007(03).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内涵;问题;对策
一、学风的内涵
从理论上来说,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校活动以及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学习风气与氛围。一个高职院校的学风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是学校学生学习的水平。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工作的学风建设。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教学水平,但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下面,笔者就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比较严重以及沉迷于网络现象较为普遍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所示: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并没有树立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笔者在撰写本文的时候,对某班级的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的学生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一的学生有着较为明确的学生目标;百分之七十多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没有太明确的目标。试想,如果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那么在学习中就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
2、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不端正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90后,90后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是注重自己的感受。因此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在对学习态度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百分之三十六的人认为自己会好好学习,自认为态度端正,而其他的百分之六十四的学生则自身就认为态度不端正,态度不端正就不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比较严重
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比较严重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考试过程中的作弊现象就是学风建设中的考风问题。很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好好学习,到考试的时候才着急,为了能够顺利及格,学生就会想到作弊。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作弊现象。作弊的动机都是为了考试及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试中可以作弊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学生日常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风建设。
4、沉迷于网络现象较为普遍
沉迷于网络现象较为普遍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按照了校园网,网络比较发达,学生的公寓都可以链接网线,进行上网。90后的很多学生都精通于网络游侠,加之QQ空间、微博等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百分之三十五的学生曾经为了上网而选择了逃课。长久地沉迷于网络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各方面的原因,下面,笔者就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具体介绍如下:
1、高职院校扩招导致学生素质降低
高职院校扩招导致学生素质降低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招的更多的学生,对于学生的水平和学历没有要求。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会招收那种初中没有念完的学生。这样的扩招就会导致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素质较低的学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学生不能根据爱好选择自己的专业
学生不能根据爱好选择自己的专业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是被父母选择的。父母因为学生年龄小,不懂得社会的需求,往往会根据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强制性接受他们的专业。这样的强迫性让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兴趣不大,不利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高职院校教师责任心不高
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心不高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解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发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给出以下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解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前提。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技能以及知识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对待大一的新学生,这些学生进入一个与他们之前接触的截然不同的环境,必然是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师更是需要及时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对学生开展学风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确定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要额外注意学校的后进生以及贫困生,通过不断鼓励和支持来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学习。
2、加强对教学以及考试的管理
加强对教学以及考试的管理是解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以及考试的管理,不断完善教学以及考试制度,杜绝学生逃课、教师逃课以及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学校就要求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要上晚自习,这样的管理方式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使其在晚自习的时候能够完成作业,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3、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心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心是解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外在保障。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要将高职院校教学的水平放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服务水平。第二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其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举办过“探究式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研讨会,进一步指出了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好处,让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创新,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解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团队能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举些简单的例子来说,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学术讲座和各种学术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起学习的兴趣。笔者所在的学校定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学习竞赛活动,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建设。
随着高职院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上文中,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教学以及考试的管理、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提高教师责任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加强学校的学风管理的执行力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旭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学风建设[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朱明;对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李成皓;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才智;2010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