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0:41:25
导语:在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本文重点讨论凹印机烘箱废气排放特点及其减风优化方法,旨在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减少烘箱排放废气的总量,同时增大排放废气的浓度。主要措施是将烘箱的热风循环回用,将原来烘箱直接排放的废气,改为由传感器快速、实时检测废气的浓度,并把可以安全回用的热风部分再次循环使用,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减风、增浓又为废气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但对于烘箱的减风优化,我国凹印行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没有达成共识并采取行动,目前只有少数供应商开始着手全局统筹整合,如广州环葆嘉的ESO技术、热泵将热风回用并量化进排风数据、少数凹印企业开始上LEL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热风回用等。笔者认为,基于环保压力,烘箱减风优化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凹印企业充分重视,立即开始行动,其重要性甚至大于末端治理。在此,笔者根据实践,就烘箱减风优化的相关细节提出一些建议,供行业人士探讨。
烘箱废气排放特点
一般,一台凹印机如果不含墨槽下地面抽风,生产典型产品时,烘箱废气的基本排放情况为:主排风废气风量为20000~50000m3/h,主排风废气溶剂排放量为20~80kg/ h,主排风废气浓度为0.5~2.0g/ m3。而如果考虑抽取印刷单元墨槽下方的废气下沉底排风的量,一台10色凹印机的底排风废气风量为10000~20000m3/h,底排风废气浓度为0.3~1.0g/m3。墨槽密封围护做得好的,如欧美进口凹印机,以上所述的废气排放量会小些。但我国大量使用的是日本进口或者国产凹印机,以上数值一般会偏大,如果两种废气以及通风废气合并外排,将造成废气浓度更低,末端更难治理。
烘箱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有凹印机烘箱设计普遍存在问题,造成风量和热量浪费巨大,是目前废气治理的最大阻碍,其不合理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生产速度和烘干配置不匹配
凹印机烘箱设计时都是按照最大速度来配置烘干风量和热量,但实际生产中凹印机极少开到最大速度,生产速度和烘干配置不匹配,低速也用大风量,造成风量和热量的巨大浪费。
2.版面墨量和烘干配置不匹配
凹印机烘箱设计时都是按照满版印刷来配置烘干风量和热量,但实际生产中,一般凹印产品满版印刷单元为1~2个,很多极少上墨的版面也用M版的风量和热量去烘干,版面墨量和烘干配置不匹配,造成风量和热量的巨大浪费。
3.幅宽和烘箱配置不匹配
凹印机烘箱设计时都是按照最大幅宽来配置烘干风量和热量,但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宽幅凹印机生产窄幅产品的情况,目前凹印机烘箱热风风刀还不能调整宽度,造成幅宽和烘箱配置不匹配。但如果有多台凹印机,可以合理安排宽窄幅产品的生产。
4.版面分布与烘箱配置不匹配
目前凹印产品每个版面都是个性的、固定的,但烘干系统并不能根据上墨位置和上墨量去匹配合适的风量和热量,对此凹印行业还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但未来UV油墨采用LED独立灯珠光源固化时,以上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般烘箱设计者只考虑产品的烘干质量,对烘干系统本身的质量考虑很少,所以即便产生很大的浪费也很难察觉。烘干应该是将环保、能耗、产品质量三者统筹,做到最佳匹配,以实现智能、环保、安全烘干。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相关因素,比如在同等烘干风量和热量下,选择品质好、释放性好的油墨和溶剂,也能有效减少废气排放。
烘箱减风优化措施
1.减风
针对上述烘箱不合理情况,建议凹印企业根据自身工厂的具体情况,落实烘箱减风优化措施,即热风回用。关于这一点,笔者会在本文的“烘箱减风方法”部分详细阐述。
2.加强烘箱的密封
(1)将进出风口最小化,比如调小间隙或考虑气封进出风口,减少无组织新风。
(2)烘箱进出料口处,最下、最上热风刀应为斜内口,避免高速热风外溢。
(3)尽量减少压印后进烘箱前的湿墨膜长度。
(4)充分保障烘箱关闭后各处密封,检查并更换老化的密封胶条。
(5)检查各个烘箱和热风系统的连接斜口密封或软接,确保无泄露。
(6)将导辊轴和烘箱之间的间隙最小化,静止半轴导辊并检查密封,在通轴导辊处,建议使用磁贴以减少间隙(如图1所示)。
3.减少的油墨面积
改进印刷单元墨槽的密封围护,最大程度地减少的油墨面积,可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降低溶剂使用量、改善车间环境、稳定产品质量(根据实际经验,速度为167米/分的10色凹印机,墨槽加盖后能减少约10kg/h的溶剂挥发量)。目前已能做到在压辊前后各5cm的版面,其他全部遮盖。
然而目前对于加装墨槽盖板(如图2所示),很多凹印企业认识不足、配合不够,不愿尝试,以不利于操作、增加管理和清洗难度等理由予以抵触。但环保压力当前,需要凹印企业各部门尽最大程度配合,才能保障企业的市场地位。
4.关闭非工作印刷单元的风门
如果非工作印刷单元的风门不关闭,主风机就会把车间的清洁气体抽出并排放,增大废气量和风机电耗,稀释废气浓度,增加废气处理难度。
5.减少或取消地面排放
如果印刷车间气流组织好,印刷单元墨槽密封围护好,在保证无异味的情况下,地面排风量可减少一半,同时可以将地面排风作为新风再送回烘箱热风单元的进风口。
6.加强能源管理
许多凹印企业做不到停产停风,甚至存在员工用餐时主风机、加热都不停机的情况,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废气处理能耗。建议有条件的凹印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考核制度,量化能耗,将产量和能耗挂钩。
7.改进主风机
许多凹印企业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合理现象,如10色凹印机,不管是单色还是10色印刷,主风机一般都会开到最大。为降低能耗,应将主风机改为手动或者自动风压变频控制,实现按需抽风。
8.定期维护整个风管系统
为避免风管发生破损、泄露、堵塞等情况,凹印企业应定期测试风管系统的漏风量。
9.改进印刷车间的密封和围护
综合考虑暖通、底排、烘箱进排风,组织和配置最合理气流。
10.其他相关系统优化
(1)做好整个热风系统和烘箱的保温,有条件的凹印企业可以采用红外成像仪器分析热风系统的热量散失点(如图3所示),并重点改进热风系统的保温效果。
(2)定期清洁烘箱和内部风道,以免造成烘箱内部发生脏堵(如图4所示)。
(3)有些凹印企业的凹印蒸汽管线、蒸汽换热器都不保温,造成能源浪费、车间环境恶化、产品质量存在隐患、空调负载增大等情况。
(4)凹印企业有条件时一定要统筹考虑工厂布局、车间布局和设备布局等与废气排放相关的因素。
烘箱减风方法
(1)一般凹印单元都设计有手动热风回用,可以直接启用,也可后期加装手动(能回用50%~80%的热风)。如果不是满版凹印单元,在150米/分的常规速度下,建议全部热风回用开到最大。
(2)一般凹印单元的自动热风回用,可选择并加装适当的LEL自动控制系y,根据设定的安全废气浓度实现自动热风回用,这是目前最成熟和合理的控制技术,能基本解决烘箱的问题。但目前国内配备有LEL自动控制系统并正常使用的凹印机很少(在国外,LEL一般是凹印机的标配),LEL自动控制系统选择的难度主要在于探头选择、安全浓度、误报警、溶剂残留、异味控制等,目前一些国内大型凹印企业开始加装LEL,反馈不错。而且一些国内外印刷设备制造商和LEL集成商、热泵生产商都开始着手研究并提供烘箱LEL改造服务。
(3)目前一些凹印企业从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只在总排风口安装一组LEL自动控制系统,将主排风回用到总进风,也可以实现热风回用。但该法不适用于没有配置有组织总进风新风口的凹印机。
(4)凹印单元热泵+手动或自动热风回用。目前热泵基本配备了最大效率为50%的热风回用,但一般都是手动,如果要求自动或热风回用量更多,需要热泵生产商改进热泵设计。
(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减风、增浓技术不断涌现,如国内有些凹印企业将烘箱各单元串联使用,日本也出现了将烘箱上下部分串联使用,广州环葆嘉的ESO整体热风统筹等,这些技术的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行业人士的尝试和确认。
总之,技术不同,投资、减风效果、节能、VOCs治理配套设置等都不同,凹印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生产特点进行选择。
烘箱减风的关键
1.安全
减风后废气浓度大幅增加,安全风险和防爆要求必须更加严格。
2.减风后废气最小极限
凹印单元减风后的最小风量,不能小于基于安全LEL限制的最小安全风量与烘箱维持负压的最小无组织新风风量之和,一般烘箱维持负压需要1000m3/h的新风风量,LEL安全风量大小取决于满版上墨量和生产速度。
3.减风后废气浓度
减风后废气浓度建议控制在3~5g/m3,末端配置RTO非常合适。如果浓度再增加,如达到10g/m3以上,可以考虑余热回用。但是基于凹印生产的不连续性、安全防爆成本、余热系统的投资和维护以及凹印订单结构、生产订单量有很大不确定性等因素,笔者建议凹印企业谨慎考虑余热回用。
4.减风后产品的溶剂残留
由于废气循环后,烘干热风内的溶剂浓度相比新风大幅增加,凹印企业需要格外关注产品的溶剂残留和异味,从理论和目前国内外实践来看,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浓度的热风并不利于油墨烘干。提及产品异味问题,建议凹印企业将凹印烘干和异味烘干分开控制。
5.减风后烘箱性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减风后,只是烘箱总新风量和总排放废气量大幅减少,烘箱内部循环的风压、风量、温度等都保持不变(只是热风浓度增加),所以烘箱的烘干性能不变,而且印刷过程中的张力、套印等参数也都保持不变。
6.减风极限
减风极限下或总排放风量很小时,因主风机降频有限,会造成主风道负压过大。基于安全考虑,应在主风道的末端增加负压旁通。
其他注意的事项
(1)烘箱减风方案要结合末端治理设施进行考虑。
(2)以上工作需要凹印设备供应商、热风配套供应商、凹印企业等各方协调努力。
(3)凹印设备供应商有责任根据现有情况,对凹印机烘箱系统进行优化,重新设计烘箱和热风系统。
(4)凹印企业要结合产品设计、幅宽等选用凹印机,产品设计尽量减少专色版,以减少上墨量,尤其注意控制占到用墨量一半的白墨,同时还要努力说服客户注重包装功能,采用精简包装,着眼长远,一同推进环保事业。
(5)食品包装凹印产品溶剂残留标准目前为5mg/m2,但凹印生产中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折算后可达到5000mg/m2,是溶剂残留标准的1000倍以上,所以应充分考虑全产业链的环保,从而制定合理的标准。
关键词:空气污染节能减排船舶废气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船舶节能的关键是节能船型的优化设计。在满足船舶使用的条件下,优化船体线型设计与船型,使船舶阻力最小,选用耗油量小的主机,使总体协调匹配,达到船、机、桨、舵的最佳配置,从而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减少运营费用。
船舶节能已成为世界各国造船界和航运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他关系到节约燃料资源和费用、环境保护以及船舶运营经济效益等问题。为此,国内外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重点研究,我国还颁布了《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船舶燃料费用呈显著增高趋势,占船舶航运运营总费用开支成本的比例颇大。据统计,油船约占60%,散货船约占50%,定期客货船约占35%,小型运输船也占25%~30%。因此,船舶节能极其重要,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全球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的现状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人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且因此而危害人体的健康、舒适感和环境。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大气污染问题,例如运输散装煤灰、水泥的船舶在港口装卸、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运输散装化学品、油气的船舶发生的化学品和油气蒸汽泄漏。船舶发动机以及锅炉等设备燃烧燃料后排放的废气,因其排放量大,持续时间长,随着船舶的航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的流动污染源。据统计,世界各地超过100总吨的已登记的52000多艘民用船舶,每年耗用燃油约5亿吨,燃油燃烧每年释放出约16亿吨CO2和3000多万吨SO2。
二、防止空气污染的背景
防止船舶废气对空气的污染最先在1973年MARPOL公约中被正式提出,但是当时没被采纳。同时,船舶对空气的污染在各个领域被大家广泛讨论,1972-1977年多项研究证实SOX,NOX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他们可以在很远的范围里传播,影响广泛。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CO2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关注持续增加。由于各缔约国意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特别重要,1997年9月MARPOL公约附则VI通过,并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其后的修正案将北海作为新的SO、排放控制区已于2006年11月22日生效。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大会,从此以后,各国都加快了发展低碳经济,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船舶废气排放监控的难点
3.1排放地地点的不确定性
国际海运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船舶是一个流动的国土,船舶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无论是处在船旗国、港口国或是沿岸国的管辖范围内还是航行在不受任何主管机关控制的区域,都排放着船舶废气,所以很难判断某条船舶在何地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其排放的SOX, NOX,是否超标。
3.2船舶燃油来源的多样性
船舶不仅可以从大型石油公司购买燃油,而且通常还可以从其他供应商处购买,甚至还可以在远离港口的近海完成交易,这就使海运燃油的品质得不到保证,燃油品质多种多样,也增加了在燃油销售环节征收燃油税的难度。
3.3各地区对船舶废气的要求不一致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并且仅为附则I中所列国家设定了减排义务,但是IMO在更多的问题上都采用不优惠待遇原则,MARPOL公约的缔约国的对相关船舶废气排放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可是非缔约国船舶之间航行却不受限制,船舶废气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所有国家的船舶应该在同一机制下营运。
4节能减排的措施
4.1技术措施
船舶设计的改进创新包括船体优化推进器的选择、发动机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给船舶安装螺旋桨导流罩或进行螺旋桨削边,以增加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减少船舶航行中的阻力。对发动机进行技术创新,淘汰那些效率低的传统机型,采用最先进的主机。新造船舶在选定船型时,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线型和吃水深度,采用新型有机硅材料,使船舶涂层表面达到高度光滑,表面耗能降低,海生物难以附着,以尽量减少船舶航行时的兴波阻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达到节油的目的。在选用适合特定船型的合理营运航速后,尽量选择储备功率较低的主机,同时选择合适结构的废气锅炉以充分利用废气热能。
4.2加大科技创新,研究新型船舶
推广玻璃钢船型。玻璃钢(也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英文缩写为GFRP或FRP)是一种复合材料,上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于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军用和航空,50年代逐渐转为民用。玻璃钢品种繁多,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它是由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经复合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功能型的新型材料,具有相对密度小,冲击韧性好、表面光滑、耐腐蚀、成型简单的优点。
据统计,玻璃钢船比同尺度钢质船舶节省燃油可达10%,维修费用也能大幅度降低。目前,发达国家的渔船大都采用玻璃钢船型,而我国玻璃钢渔船的发展却略显缓慢,数量众多的渔船大都为钢质或木质,发展玻璃钢船型的潜力巨大。
4.3船舶管理措施
要做到节能,首先应加强主机辅机锅炉的管理和维护。对船舶来说,航速对节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每个航次实际情况,采取最低耗油率航速,节约燃油,少排废气。船舶节能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保证机器的良好工况,就主机辅机而言,主要从燃油系统和排气系统两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燃油方面,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安装轻重油转换设备,低质燃油通过加热、搅拌、过滤后其流动性提高,可以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还可以根据其性质合理添加燃油添加剂和助燃剂,对燃油进行循环分滤,在进机前适度加热,保持适度的粘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高压油泵、喷油器的监测和保养,使之处于最佳状况,从而确保最佳燃烧工况,减少能源损耗,少排放船舶废气。另一方面加强机电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也能起到技能减排的的效果。保持进排气系统的通畅,定期调整气阀间隙;定期检查调整供油时和喷油压力,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保持燃烧室组件之间的适宜间隙;保持系统的顺畅。系统不顺畅会使机械磨损增加,会增加油耗;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量;保持操作系统和传动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将大大提高机械效率,从而节约油耗。
5总结和前景展望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制定相关节能减排公约、法规和政策的同时,应该强制性、平等性并适用于各缔约国。要基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不对全球贸易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目标成本的方法,减少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张爽,张硕慧,李义良,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拍措施概述
关键词:无氧化炉;工艺分析;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G17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的退火炉是重要耗能设备,其能耗占整条生产线的70%~80%左右,因此,退火炉的节能显得非常重要,是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广东顺德浦项钢板有限公司镀锌钢板生产线的连续退火炉是由日本黑崎工业炉株式会社制造,它采用的是改良森吉米尔法,火炉入口段设立无氧化炉区域,直接利用气体燃烧预热钢板工艺,其控制手段先进,炉温、带温控制精准,产品质量稳定。但无氧化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余热没有回收利用,并且还要消耗大量动力对烟气进行冷却,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造成能源很大的浪费和影响环境。
2无氧化炉工艺结构特点
无氧化炉的主要作用是为使带钢达到再结晶温度,对带钢进行预加热,同时,把带钢表面残余的油脂燃烧或蒸发清除掉,获得无氧化的洁净带钢。无氧化炉由无烧嘴废气预加热段和烧嘴直接加热段两部分组成,全长16400MM,烧嘴加热段分成AB区、1区和2区三个区域,AB区有两个200000kcal/h的后燃烧烧嘴,1区有六个590000kcal/h的主燃烧烧嘴,2区有四个590000kcal/h的主燃烧烧嘴。烧嘴燃烧所需要的助燃空气由一台风量7200 NM3/H风机提供,废气排放口设置预加热段顶部,在废气排放口设置了一套自动控制的滑板式风门用于控制炉内压力,废气在风门的控制下由一台风量750 NM3/Min废气排放风机通过风管排出室外。无氧化炉相关参数统计如下:
LPG消耗量为:200NM3/H
助燃空气消耗量约:4000 NM3/H
废气排放温度约:550℃
废气流量为:4000NM3/Hr
废气排放风机参数:全压150mmH2O,风量750NM3/Min。
助燃风机参数:全压1150mmH2O,风量120NM3/Min。
图1 无氧化炉燃烧工艺PID图
从图1无氧化炉燃烧工艺PID图可以知道,助燃风机把室内空气通过三组管道送到各区的烧嘴参与燃烧,各区助燃空气的流量通过流量控制阀独立控制,可以有效控制空燃比。无烧嘴废气预加热段顶部的废气排放口设置一个自动控制的滑板式风门,风门上部是废气收集装置,风门与废气收集装置之间设计有150MM的间距,燃烧后的废气在滑板式的风门控制下,与新鲜室内空气一起从废气收集装置通过废气管道,在废气排放风机的作用下直接从烟囱排出室外。
3节能分析
从无氧化炉工艺流程分析中可以知道,尽管设计了无烧嘴预热段,可以降低了燃料的消耗,但是尾气温度还是很高(现场实际测定废气平均温度达550℃),直接排放到室外造成能量大量浪费。同时,为降低排气温度,需要补充新鲜空气,增加烟气排放风机的功率,造成电力损耗;而参与燃烧的助燃空气是从室内送到烧嘴,通常温度在20℃~30℃之间,如果可以利用排放的高温尾气加热参与燃烧的助燃空气,充分利用高温烟气余热,就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实现降耗节能的目的,同时减少烟气中的RO2和CO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4 节能改造方案
4.1 无氧化炉段燃烧工艺PID改造
通过对热镀锌连续退火炉无氧化炉段燃烧工艺的研究和分析,对无氧化炉段助燃空气和排放烟气流程进行改造,改造方法如图2所示。在排气风机前的烟道上安装一个空气和烟气的热交换器,把助燃空气管道引入热交换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图2 改造后的无氧化炉燃烧工艺PID图
4.2 改造方案
首先,依图2增加热交换器后,会增加烟气和助燃空气的阻力,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烟气阻力小的管式热交换器,在不改变排气风机和助燃风机的前提下,能满足改造后系统运行的要求,改造后,预计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50吨的LPG,节约费用近125万元。
设计的主要参数如下:
助燃空气温升:280℃
换热器换热面积:85M3
空气侧阻力:小于1500Pa
烟气侧的阻力:小于150Pa
其次,封堵无氧化炉废气排放口和废气收集装置间的缝隙,以便减少冷风吸入,提高烟气温度,在封堵板上,设计有一个可通过手动调节大小进风口,可手动将插板调节到适当位置,以增加燃烧烟气中一氧化碳所需的空气量。
第三,对原助燃风机主管道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系统要求;同时在热交换器进风口增加冷风进风管道和自动调节蝶阀,当进入热交换器的烟气温度大于500℃时自动开启调节蝶阀,从环境中吸入适量的冷风,使烟气温度不高500℃,以保证热交换器的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在热交换器热风总管上安装一段可将热风排放到室外的排放管和蝶阀,正常工作时应先关闭此阀,在停窑后窑内不需要让空气时开启此阀,可避免热交换器内温度过高;
第四,将烧嘴前的空气调节阀改为高温调节阀,以确保助燃空气在400℃以下能使用阀门进行调整,有效控制空气流量;更换进入各区助燃空气主管路的三个孔板,把FCV流量控制阀更换为控制方式完成相同的高温阀,以满足热空气调节要求;同时,所有热风管道进行保温,减少热空气的热损失。
第五,设置热交换系统独立的控制装置,对热交换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和监控,避免对原系统造成影响;由于燃烧空气温度的变化,物理特性也发生改变,需要对孔板计算过来流量进行系数补偿,新系统把PLC补偿后的值输出至原系统,完成了对流量的补偿过程。
结束语
公司依据上述方案对退火炉排放的尾气进行余热利用改造,热交换系统安装调试后,运行良好。经过预热后的助燃空气温度最低为220℃,最高为360℃度,平均温度为290℃,排向大气的尾气温度低于200℃,换热效果理想。
实践证明,通过对退火炉产生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把助燃空气通过热交换器预热后再引入火炉,提升了助燃空气的温度,既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对外排放。根据我们公司设备改造的经验,设备投资可以在1年的生产中全部收回,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关键词:汽车维修;废气系统;保养措施
当前汽车制造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也带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在汽车已不再单纯的作为交通工具,人们对其中动力性、经济型、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废气系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还与发动机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有关。同时汽车废气系统的检测又与汽车的年检有关,所以汽车废气系统的保养与维修对越来越多的车主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探析汽车废气系统的保养和维修技术。
1 汽车废气系统的产生及组成
1.1 废气产生 存储在燃油空气混合气中的化学能在内燃机中转化为曲轴机械能。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产生废气。
1.2 废气组成 汽车废气由无毒废气成分氮气(N2)、二氧化碳(CO2)、水(H2O)、氧气(O2)和各种有害物质组成。
1.3 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氮气是我们吸入的空气(78%氮气,21%氧气,1%其他气体)中的一种成分。它不参与燃烧过程,是废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71%)。
化合在燃油中的碳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空气的天然成分。化合在燃油中氢通过燃烧变为在冷却时绝大部分都会凝固的水蒸气。
1.4 有害物质 一氧化碳主要取决于混合比。在空气不足时,一氧化碳的含量就会增加。
HC排放物是未燃烧的燃油成分,在空气不足和空气过量时产生。在燃烧室内间隙处火焰熄灭时,特别是在火力岸、活塞环和火花塞处也会产生HC排放物。
氮氧化物是氮气和氧气的化合物。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中温度较高和氧气过量时就会产生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在废气中含量很低,主要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中。
2 汽车废气减排措施
减少废气排放首先可以通过降低空气阻力的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汽车车身,采用轻金属材料如铝和镁来减轻汽车重量,通过省油燃烧,例如汽油发动机的直喷系统和柴油发动机的泵喷嘴技术来优化发动机。通过调整汽车重量和尺寸来优化变速器。其次,还可以通过催化转化器和颗粒过滤器净化废气。再次,还可以通过车载诊断系统对所有与排放相关的部件进行功能检查。
3 废气排放检测原理
3.1 柴油机废气检测基本原理 滤纸式烟度计的测量原理是,用活塞式抽气泵抽取柴油机排气管里的废气,然后用一张白色滤纸测试,使废气通过它,看其废气中碳烟存留在滤纸上色浊的程度。最后用检测装置测定滤纸的染黑度,该染黑度就是柴油车的废气排出程度。
3.2 废气排放试验 用一台检测装置在滚筒式测功机上检测车辆的废气排放量。进行检测时在滚筒式测功机上行驶一个规定的行驶循环,同时测定废气成分。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发动机启动后立即按照“新欧洲行驶循环”进行测量,而不经过暖机阶段。这样还能检测冷启动时产生的废气成分。
4 汽车废气系统的保养与维修措施
汽车废气系统的日常保养措施:
4.1 定期进行氧传感器的检查 氧传感器有效控制汽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和汽车尾气排放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氧传感器和连接线发生故障,不仅将排放超标,而且发动机工作条件恶化,导致一个怠速停止,发动机工作不对准,以及其他故障。因此,对氧传感器监测和观察及时,以确保汽车处于良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运行状态。在进行氧传感器检查时,有时通过观察氧传感器的顶部的颜色也可以意识到这个问题。氧传感器顶尖正常颜色为浅灰色。当找到氧传感器尖端是红棕色,则可证明氧传感器受铅污染,说明这是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定期送到修理厂去检查,这样可以保证汽车的工作可靠性。
4.2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检查与诊断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任务是降低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因此它的好坏影响汽车废弃系统的运行状况,会严重影响到汽车工作的环境。检修三元催化器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简单人工检查可以从一开始判断TWC是否有损。WC芯子堵塞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第一种方法是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法。第二种方法是检测排气背压法。还可以通过外观检查,检查催化器在行驶中是否受到损伤及是否过热,还要检查是否有裂纹催化转换器,每个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各类管道泄漏;如果有以上情况应该及时处理。
5 汽车废气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方法
GB/T3845―1993规定的测量方法针对汽油车排放污染物。根据怠速法/双怠速法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检查汽油车在空闲状态的污染物浓度。使用工况法/简易工况法是模拟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的状态,测量时测得的结果基本能够反映车辆在实际运行条件下最真实排放的污染物排放量,被认定为车辆(或发动机)的最科学的测试排放情况方法。它们不但可以检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还可检测氮氧化物的浓度。
综上所述,汽车废气系统在整个汽车构成中占居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安全驾驶汽车而言至关重要,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汽车废气系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坏。所以,我们我们要高度重视汽车排气系统的保养和维修,保护车的性能,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爱军.车用涡轮增压器冷却水量影响机理分析及其智能预测[D].湖南大学,2013.
[2]郑伟.不同海拔下柴油机排气再循环系统工作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3]尹君.小型航空进气道喷射二冲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仿真分析及改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工业环境污染;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24-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涌入我国,对我国的生产创新,产业升级,技术改进以及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一些污染密集型行业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造成了对中国工业环境污染的恶化。统计数据表明,流入中国的FDI超过七成进入了制造业领域,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的FDI增长较快,而这些行业正是我国工业环境的主要污染源。1979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仅为0.86亿美元;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527.43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当年全球吸收FDI最多的国家。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家,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01亿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全球第二位。据外资快报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086家,同比增长3.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3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5%。中国大力吸引外资的同时,FDI带给中国的环境压力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工业“三废”的排放和产生量逐年递增,工业环境逐渐被破坏,如何全方位保护环境,实现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今后利用FDI的政策取向和重点目标。
本文采用我国近二十六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为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透视各指标对我国工业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环境污染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二、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有正效应的现有理论,Eskelang和Harrison(2003)通过对4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认为外资企业明显比国内企业排放污染物少得多,提出了“污染光环”假说,即外商直接投资把先进的技术引进东道国,导致东道国治理污染技术的提升,并提高了环境标准,从而减少东道国的环境污染。
黄菁(2001)对中国217个城市2003~2006年的工业污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以及FDI与环境监管之间的影响等。实证表明,FDI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对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状况改善具有有利影响。郭红燕,韩立岩(2008)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总结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技术是影响中国环境污染的三个决定因素。经济扩张促进了污染排放,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污染排放。此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宽松的环境管制,其具有“污染避难所”的效应特征,但中国尚未成为世界的“污染避难所”。张彦博,郭亚军(2009)认为我国FDI的存量增加所导致的经济规模扩张和经济结构的严重污染化使污染排放恶化,而FDI导致的技术转移促进了正面的环境效应,同时我国存在工业污染的区际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各个区域环境管制程度不一。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有负面效应现有理论,JieHe(2005)的污染天堂假说认为,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跨国公司会把具有污染性的生产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资本也会随之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进而采取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FDI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得出FDI增加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增加0.098%,FDI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转换引起的污染排放的增加抵消了FDI对环境管制影响所引起的污染减少。
陈凌佳(2008)利用2001~2006年度中国112座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我国整体以及不同区域的环境影响。证实了FDI对我国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一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污染强度增加0.0587个百分点。沙文兵、石涛(2006)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以工业废气排放量为因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苏振东、周玮庆(2010)采用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2~2007年的年度数据与已有研究相比,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指出FDI对我国环境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FDI流入每增加1%,环境污染的程度就增加0.035%。王冬梅、何青松(2010)借助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关系的理论,运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对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成显著性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提高1%,污染水平就提高0.056%;长三角地区GDP与环境污染成正相关,长三角地区的GDP每提高1%,受污染程度则提高0.467%。
综上所述,针对FDI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观点:一类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一方面提高了东道国人们的收入水平,使人们对环境健康的要求也上升,环境改善投资也加大。另一方面先进的技术使得东道国治理污染的技术有所提高,处理污染的标准也上升。第二类是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FDI的涌入对东道国的环境有破坏作用,成为外国重污染企业的避难所。但以往文献大都选取环境污染的某一指标,如单一废水或废气的排放量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没有综合考虑环境污染的三个因素(废水、废气、废弃物)的排放与产生量,本文将选取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废弃物三个因素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计量分析,考察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环境的影响。三、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基本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19.5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057.35亿美元。期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实际利用额有所波动,从1998年的454.63亿美元下降至2000年的407.15亿元。此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则逐年递增(见表1)。从1985年到2011年11月,累计外商投资项目732 003个,实际利用外资11480.46亿美元。
同时,尽管FDI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布有所改善,但东部地区仍占据着的绝对优势。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距十分突出,2010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实际利用外资前五位的是:江苏省5081亿美元,广东省4213亿美元,上海市3394亿美元,浙江省1832亿美元,辽宁省1476亿美元,共1599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数的59.12%。而利用外资最少的、青海、宁夏、贵州、新疆五省,只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0.595%。
四、我国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环境不可避免受到了的影响。自1985年以来,“三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的增加,环境压力也不断增加。
(一)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长
我国工业废水的增幅比较显著,虽然其间有阶段性的回落,但是总体上快速增长,从1985年的2574009万吨增长到了2007年的2466493万吨(见表2)。自2007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废水处理能力也有所提高,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374732万吨,比上年增长1.3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263587万吨,比上年增长2.4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32%,上升了1.08个百分点。
(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稳步上升
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稳步上升,从1985年的73972亿标立方米到2010年的519168亿标立方米,平均增长率为23.15%。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处理废气的能力也不断提高。2010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大气环境得到改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85.1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 864.4万吨,比上年减少0.08%,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为3 304.0万吨,同比增长14.33%。烟尘排放量为829.13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603.2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2.18%和0.18%,工业烟尘去除量38 941.4万吨,同比增长18.55%。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48.7万吨,同比减少14.3%。
(三)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呈递增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从1985年的48 409万吨到2009年的203 943万吨。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到240 944万吨,同比增长18.14%。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498.2万吨,同比下降29.88%。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情况较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为161 772万吨,比上年增长17.0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7.1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为57 264万吨,比上年增加20.59%;处置率为23.77%,比上年上升0.48个百分点。此外,“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7 785 034万元,比上年增长10.59%。
五、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环境影响分析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的选择
鉴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环境污染总体水平的影响,此处采用工业“三废”排放总量指标对工业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进行度量。本文选取我国1985~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3个指标来测度我国工业环境的发展,同时采用1985~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分析。并建立工业“三废”与各因素关系的模型:
pollution=β・GDPβ1CLβ2FDIβ3 (1)
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环境的影响,其中变量的选择如下:
pollution代表工业环境污染,其中所包括的fs,fg,fw分别代表我国1985~2010年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见表2)。
GDP指各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β1表示GDP增加1%会导致工业“三废”的排放增加β1%。CL表示居民消费水平,即人均消费。β2表示人均消费增加1%会导致工业“三废”排放增加β2%。FDI指各年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β3表示FDI增加1%会导致工业“三废”的排放增加B,%。三种变量的数据见表1。
为了进行计量分析,对(1)式进行对数化,得到:
ln(ponution)=lnβ+β1ln(GDP)+β2ln(CL)+β3ln(FDI) (2)
令β0=lnβ,则上式转化为
ln(pollution)=β0+β1ln(GDP)+β21n(CL)+β3ln(FDI) (3)
(二)数据选择
根据数据的可获性,选取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如下:
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以及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国内生产总值采用《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居民消费水平采用《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数,外商直接投资采用《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额。具体数据见表1与表2。
(三)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之前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不通过数据平稳性检验而直接进行的计量分析,有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所以,本文采用stata10.0软件,用ADF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截距项constant和趋势项trend的选择根据皆为数据图形,最佳滞后阶数K的确定依据是stata10.0软件中的赤池检验值(AIC),同时选取AIC最小的阶数,然后对各项数据的对数值进行原始数据检验和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四)数据的协整性检验
根据表3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数据在零阶水平上都不是平稳数据,但所有数据在一阶水平上都是平稳数据。根据计量协整分析,要求数据在一阶水平上是单整数据,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数据均在I(1)水平上平稳,所以符合协整检验的要求。本文采用Engle两步法进行分析,首先对计量方程进行回归,然后提取残差进行分析,如果残差满足平稳性要求,就认为这些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数据efs为在5%水平上的平稳序列,数据efg和efw为在1%水平上的平稳序列,说明各数据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可以进行计量关系以及计量分析,检验结果见表4。
(五)实证结果
利用Stata10.0软件对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
民消费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三废”排放产生量的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ln(fs)=12.417+1.186ln(gdp)-1.3341n(cl)-0.103ln(fdi)(1)
(36.75)(5.62) (-4.84)(-3.82)
R2=0.9099,N=26
方程(1)是各个解释变量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数据模型,R2=0.9099说明曲线拟合较好,模型可以在90.99%的程度上说明废水污染这一现象。同时模型(1)整体的显著性较高,各参数都通过了在1%显著条件下的t检验,这充分反映了各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平均来说,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增加1.186%,人均消费每增加1%会显著导致工业废水排放减少1.334%。FDI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减少0.103%。
ln(fg)0.366+3.1181lh(gdp)-2.758(cl)-0.293(fdi) (2)
(0.80)(10.96) (-7.43)(-6.93)
R2=0.989,N=26
方程(2)是各个解释变量对工业废气排放量影响的数据模型,R2=0.989说明曲线拟合较好,模型可以在98.9%的程度上说明废气污染这一现象。同时模型(2)整体的显著性较高,各参数都通过了在1%显著条件下的t检验,这充分反映了各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平均来说,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气排放增加3.118%,人均消费每增加1%会显著导致工业废气排放减少2.758%。FDI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气排放减少0.293%。
ln(fw)=1.878+2.7951n(gdp)-2.5921n(cl)-0.2481n(fdi) (3)
(4.25)(10.13) (-7.20)(-6.06)
R20.981,N=26
方程(3)是各个解释变量对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影响的数据模型,R2=0.981说明曲线拟合较好,模型可以在98.1%的程度上说明废弃物污染这一现象。同时模型(3)整体的显著性较高,各参数都通过了在1%显著条件下的t检验,这充分反映了各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平均来说,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弃物排放增加2.795%,人均消费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弃物排放减少2.592%,FDI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弃物排放减少0.248%。
(六)结果解释
1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环境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环境(废水、废气、废弃物)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FDI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减少0.103%,工业废气排放减少0.293%,工业废物生产量减少0.248%,且对三者影响均显著。这说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可能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产生量的增加,但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会引起国家对能源的利用以及环境治理的重视,随着全国工业废水与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废弃物利用及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工业废水排放的达标量不断提升,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及粉尘的去除量也不断增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以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也逐年提升,所以并不能单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一定会造成环境恶化。
2 经济增长对工业环境污染的影响。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1.186%,废气排放增加3.118%,固体废弃物增加2.795%,并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其原因应该是当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环境管制和政策执行能力也还不能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目前,我国收入水平仍然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左侧,尚未越过其顶点,这意味着我国工业环境污染程度仍将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持续恶化。
3 居民消费水平对工业环境污染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消费每增加1%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1.334%,工业废气排放减少2.758%,废弃物产生量减少2.592%,并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虽然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对淡水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并且都市汽车消费的增加会加剧空气的污染,但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的消费品以及高品质的生活,从而引导工业企业逐渐重视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工业环境污染的进程。
六、结论与建议
目前,业内企业正通过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等策略,使传统凹印向新型绿色产业转型,绿色凹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完成绿色化改造后的凹印技术将彻底颠覆其不良形象,焕发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凹印绿色化的基本概念
1.安全是前提
在凹印工艺中,因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设备高速运转及静电等原因,很容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相对于胶印、网印和柔印工艺来说,凹印工艺的安全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国内凹印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安全设施和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几乎每年都有火灾事故发生,都有一些凹印工厂(车间)被烧毁,不仅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业内企业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一些企业提出了“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是一切目标实现的前提”、“员工不抓安全等于自杀,领导不抓安全等于杀人”等口号,反映出凹印行业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凹印企业应切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等与凹印行业相关的法规,采取对应的安全措施,例如控制溶剂室内挥发量、设置人身安全防护装置、预防电气短路、消除静电等。
2.健康有益
健康有益即采用的原辅材料符合规定要求,印刷生产过程中不添加或生成有害物质,产品不危害操作者和消费者健康。凹印生产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溶剂挥发到车间,如果浓度等超过相关标准,则会对操作者及相关人员产生不良影响。印刷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残留溶剂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油墨助剂的卫生安全性。
这就要求凹印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规标准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YC263-2008《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限量》、GB/T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CY/T11-1994《凹印车间空气中甲苯和二甲苯允许浓度及检测方法》、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等。
3.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是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排放、循环经济等行为特性的统称。具体到凹印工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VOC排放,条件具备时对排放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及回收。
(2)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3)降低原辅材料损耗,提高成品率。
(4)提高印刷效率,减少准备时间,提高印品质量。
(5)妥善处置印刷废弃物,污水排放及噪声符合相关标准。相关标准包括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
凹印油墨、光油的无苯化及水性化
油墨和光油是影响凹印绿色化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绿色凹印,所选择的油墨应符合HJ/T371-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等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1.凹印油墨及光油的无苯化
苯类溶剂具有较大的毒性,且污染环境,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环保角度,凹印油墨及光油都应实现无苯化。当前,无苯油墨的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提高,对于较大规模的凹印企业而言,无苯印刷已经成为主流。
无苯油墨根据其所用溶剂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①醇溶系列:溶剂为醇类;②醇水系列:溶剂为醇和水;③水溶性系列:溶剂为水;④无苯有酮系列:溶剂为酮类、酯类;⑤无苯无酮系列:溶剂为酯类。根据连结料体系的不同,无苯油墨又可分为氯化聚丙烯改性酯溶体系、丙烯酸共聚改性醇溶体系、聚氨酯醇酯体系等。
适用于浅版凹印的高浓度低黏度油墨也是绿色凹印油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凹印油墨及光油的水性化
水性凹印油墨具有非常突出的环保优势,特别适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品。目前,水性凹印油墨在纸张凹印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在软包装薄膜凹印上由于其性能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制约着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另外,水性凹印油墨配方复杂,使用了较多的油墨助剂,而这些助剂的安全性评估以及是否符合GB9685标准,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水性光油使用的稀释剂是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水,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角度来看,水性上光工艺无疑是具有优势的。
除无苯、水性油墨外,UV凹印油墨也是一种环保油墨。目前,UV凹印装饰性油墨国内已有大量生产,但由于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薄膜凹印中的大量应用。
凹印有机废气(VOC)排放控制及余热回收
1.有机废气排放控制
目前国内外凹印企业中有机废气的排放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高空直接排放,二是催化燃烧后排放,三是吸附净化后排放。
我国绝大多数软包装凹印企业普遍采用的仍是高空直接排放方式,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高空直接排放方式将被限制和淘汰,凹印企业必须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逐步减少VOC排放。使用基于LEL的全自动干燥系统,在大幅减少干燥系统能耗及有机废气排放的同时,又降低了干燥系统的安全风险,同时还大幅缩减了尾气处理费用,值得推广。
催化燃烧法是将有机废气通过吸附集中催化燃烧后排放,即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放。虽然燃烧后的热能可以加以利用,但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已被世界各国公认要逐步加以限制,同时高温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目前,日本大部分企业采用此方法,而国内只有少数企业使用此方法。
吸附回收法是将凹印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吸附、还原、提纯、回收实现循环使用,不但解决了有机废气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变废为宝,回收溶剂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溶剂采购资金。新一代凹印有机废气处理及溶剂回收系统采用阻燃性气体加热两级脱附回收技术,适应了无苯油墨的需求和油墨添加溶剂的特殊性。国内一些凹印企业已经率先采用这种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投资较大等原因,目前行业内配置有机废气处理及溶剂回收系统的企业比重还很低,有待进一步推广。
2.余热回收
凹印机、复合机、涂布机烘箱中排出的有机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直接排出,就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目前,余热回收技术已开始在凹印机、复合机及涂布机中应用,可有效降低电能消耗,节约加热费用。
凹印设备的绿色化
绿色、先进的凹印机可以在保证生产安全和印刷效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套准损耗、能源消耗及辅助时间,从而降低产品的总成本。
1.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初公布的数据,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并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拐点”提前出现,“招工难”将呈现常态化,人工成本在一定时期内将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将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凹印行业作为终端消费品配套的加工行业,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刚性,因此,提高设备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2.提高安全性
凹印工艺由于其特殊性确实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避免事故的发生,除了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外,凹印机在设计制造环节就应该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例如,安装静电消除装置、选择优质电器元件,以防止静电及电气短路引发的火灾;设置风道风压检测装置,防止烘箱无风工作、电加热高温引发火灾;LEL检测尾气溶剂浓度,避免引发烘箱内爆炸或火灾;墨槽加置盖板,除减少溶剂挥发污染工作环境外,还可防止料膜掉入墨槽后再进入烘箱,将大量溶剂带入烘箱,发生爆炸或火灾;设置操作人员防护、紧急停车等装置,以防止误操作带来的人身伤害。
3.减少原材料损耗,提高成品率
在凹印机启动、重新启动(已套准)、换单、更换料卷、升降速等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套准偏差等印刷故障,造成原辅材料损耗。损耗的具体数额已成为选择凹印机的重要指标。
如果将精细的调整操作和工艺步骤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可获得一个稳定的、同时也是可预测的损耗数值。先进的凹印机通过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这种损耗,这不只是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4.减少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在凹印生产成本中占了较大比重,也是高端凹印机与低端凹印机的重要差距所在。高效的干燥系统、基于LEL的全自动干燥系统、优化干燥管网以及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溶剂残留量,大幅度降低VOC排放及能源消耗。而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烘箱中排出的有机废气中的热量加以回收利用,更是大大降低了电能消耗及加热费用。
另外,将太阳能等新能源替代传统电加热,用于印品干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能消耗。太阳能系统是利用太阳的辐射能量,通过集热管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热能,经过管道输送进入保温水箱,然后将水箱里面的热水输送至凹印机的进风口,再通过散热器将热能输出,从而对印品进行烘干。国内一些软包装凹印企业已经将太阳能装置用于熟化室及印刷复合工序的干燥,节电效果明显。
关键词:金属表面涂装;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要点;注意问题
0 引言
金属表面涂装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环节。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实施金属表面涂装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生产工艺
涂装行业普遍采用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表面前处理工艺:工件预清理―上线―脱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
喷漆工艺流程:工件前处理―喷底漆―底漆流平―烘干―喷中漆―中漆流平―喷面漆―面漆流平―烘干―冷却―成品。
喷粉工艺流程:工件前处理―喷粉―烘烤固化―检查―成品。
2 污染源分析
2.1 废水
生产污水主要包括前处理、电泳废水、喷漆废水、地面清洁废水及模具清洗废水。由于本项目使用的磷化剂为锌系磷化液,其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盐、磷酸、硝酸镍、亚硝酸盐等,含有Zn2+、Mn2+、Ni2+、H2PO3-、NO3-、SO42-、H3PO4、促进剂等,所以废水中含有锌、总镍、锰等重金属离子,现在好多企业使用的是一种无磷磷化剂,这些重金属离子都没有。
2.2 废气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工艺废气及燃气废气。工艺废气主要为焊装车间产生的含MnO2、Fe2O3和SiO2的焊接烟尘;涂装车间喷漆室、流平室及烘干室产生的漆雾及含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有机废气。
2.3 噪声
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
2.4 固废
废边角料(钢材)、收集的焊接烟尘及焊渣、废机油、含油纱布手套、废钢丸及抛丸粉尘、磷化废渣、漆渣、溶剂包装桶、废包装、污水站污泥。
3 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涂装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类污染。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数量和地方环境管理的要求等因素,分析项目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污染处理工艺和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以及依托设施的可行性,确定污染防治对策的可行性。
3.1 废水处理措施
金属表面涂装类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有:含第一类污染物(含重金属铅、镍等)废水和含有第二类污染物废水等两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两类废水不得共用废水处理设施或排污口。
(1) 含重金属工业废水必须在其产生车间单独设置排污管道、废水处理设施和排污口,采用中和、曝气、混凝沉淀等措施处理,特殊情况下,增加加药还原、活性炭吸附等措施,可以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2)其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采用合并处理的方法,将所有废水集中到同一个废水处理设施,采用中和、沉淀、厌氧、好氧、气浮等方法处理,必要时针对有关工序的特点采用预处理后再合并处理的方式,可以达标排放
3.2 废气处理措施
金属表面涂装类项目废气的产污环节较多,而且各有特点,典型的防治措施如下:
(1) 有机脱脂废气:有机脱脂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氯乙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等,这类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低,可以通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直接排空,特殊情况时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空。
(2)物理除锈废气、漆面打磨和喷粉废气:该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可以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达标排放。
3.3 噪声防治措施
生产设备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要求安装在减振基座上,采取减振处理,在设备基座与基础之间设弹簧减振器、橡胶隔振垫、缓冲器等。加强生产车间门、窗的密闭性,车间内壁及天花板均应铺设防火吸隔声材料,车间通风选用低噪声轴流式风机,进、排风口均装设消声器。
3.4 固废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一般废物,包括废钢材、废钢丸和抛丸粉尘、腻子粉尘、包装废料、生活垃圾等;第二种为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含油纱布手套、漆渣、磷化废渣、有机溶剂包装桶、污水处理站污泥等。
3.4.1 一般废物
废钢材、废钢丸和抛丸粉尘、废包装均可外售给废品回收公司回收利用;焊接烟尘及焊渣可返回原料(焊丝)供应厂家处理;腻子粉尘可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再利用;生活垃圾在厂区定点收集后,由环卫工人清运。
3.4.2 危险废物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机油、含油纱布手套、漆渣、磷化废渣、有机溶剂包装桶、污水处理站污泥等均属于危险废物。本项目拟将废包装桶统一收集后,由原溶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和废物回收利用的原则;废机油、含油纱布手套、漆渣、磷化废渣等收集后分类暂存于专用的容器内,暂存于废品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暂存于污泥浓缩池,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4 清洁生产
4.1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
企业必须严格采用新工艺,采用无磷磷化剂,方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4.2 减少废水排放量的措施
为了合理地进行废水处理,尽可能减少废水排放量。减少带出量,改善清洗方法,采用逆流多槽水洗上减少清洗水量是极其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清洗效率,防止溶液老化,延长处理液的寿命。
4.3 选择合理先进的工艺
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工艺和改革适合自己的、经过实践证明的先进电镀工艺,可参考《国家环保局最佳实用技术汇编》和《清洁生产技术选编》(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有关喷漆行业的清洁技术。
4.4 循环回收利用与污水分质处理
为了有效地回收、循环利用,必须分别进行处理,将不同种类的污水分质处理,如将含镍废水和综合废水分开治理。
5 环境影响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
5.1 确定评价重点
结合“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原则进行工程分析,查清项目各类污染因子、排污源强、排放方式以及排放规律,合理确定评价等级,重点为污染物产生量及产生特点的分析,预测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2 选址的合理性
金属表面涂装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危害大,因此其选址问题相当重要,项目选址涉及土地、规划、排水情况、交通条件、周围有无敏感目标、公众意见等诸多因素,因此要综合考虑,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并要得到周围大部分群众的支持,避免以后出现厂群纠纷,使项目的选址可行、合理。
5.3 事故性排放防范对策
金属表面涂装项目事故性排放包括:废水没有得到合理处理,随意排放;废渣未经合理处理、处置直接排放;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这些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制定厂内的应急计划,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如建造废水事故贮存池等配套设施,杜绝废水、酸雾的事故性排放以及危险废物的丢弃、洒落、泄漏,减少金属表面涂装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属表面涂装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十分巨大,我们必须要做好金属表面涂装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明确监督责任,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金属表面涂装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车辆;排放;影响因素
伴随着汽车使用量地不断增加,大气污染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车轮排放污染已成为了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车辆的维护、检测是控制车轮排放污染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排放法规地不断完善,各项应对排放法规的先进汽车技术成为了各界研究的重点。
1 车辆排放法规的标准体系
车辆排放法规是以国家环境保护法为基础,针对相应污染物排放源控制要求来进行规定的。车辆排放法规标准的体系形成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从只对CO、HC的排放控制到NO微粒的控制,到最后精确测量单位距离排放物质量。
一般来说车辆排放法规标准为新车控制标准以及在用车控制标准。新车控制标准主要是用于新开发车型的认证和生产的一致性检查,试验方法比较难且设备贵,例如轻型汽油车车运用工部分法检测,车辆要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实验,CVS取样,不分光红外分析仪进行CO以及CO2的分析等等;在用车标准主要是用于车辆使用的定期检查,试验方法简单且设备价格合理。同时,当前车辆排放法规标准分成美国、日本、欧洲三大体系,所用的方法、排放限值也都不一样,未有严格的相关性。
2 车辆排放影响因素
2.1 起动、暖机控制
起动和暖机控制指的是发动机冷起动及之后发动机水温慢慢上升到热机的过程。不同燃油品质、温度下车辆会出现起动失效或起动之后转速波动严重而导致的熄火。一般情况下起动暖机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步阶段,此时发动机由马达拖动,控制系统不会进行喷油的操作,此阶段主要完成对发动机活塞位置识别,确定喷油和点火时间,混合气组织等量,此时的排放影响比较小的。第二阶段:喷油阶段。此时发达机马达将转速提升150转左右,通过起始喷油和缸内空气相混合,首先能量克服发动机阴力阻力以及加速的惯量。第三阶段:暖机阶段。喷油是两个参数相作用的fwl\fns,此阶段持续时间长,此过程中燃烧是顺利的,但催化剂未能达到工作的温度,因此在燃烧时,废气没有办法进行催化地转化,因此会有比较多的废气产生。
2.2 过渡工况控制
主要指的是车辆加速、减速的工况,此时发动机燃烧的工质并不是非常稳定,而是动态性的,变化工质对于燃烧能量的影响根据稳态是没有办法估计的,因此对此方面的研究要深入到实际的控制中。进气门关闭时其压力也无法由测量到的进气压力反映。同时,部分相配的汽油机是属于侧喷型的,是通过进气把燃油混合吸入到缸内,这样会让部分燃油附着进气歧管避形成一层油膜,油膜量多少根据进气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而系统基本喷量是根据稳定的进气压力进行计算的,因此动态油膜变化直接影响至进入到汽缸的混合气实际的空燃比例。
2.3 催化器加热
催化器加热指的是车辆在冷起动过程中,运用催化器本体外的能量把催化剂量加热到合理温度范围内,此温度环境让催化器能转化排放废气。
3 优化措施
3.1 起动、暖机的优化
上述所说起动暖机分成三个阶段,因此在优化时要针对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优化:第一阶段:快速、准确识别发动机位置信息,减少此阶段的持续时间。第二阶段:优化混合气,确保发动机起动顺利,同时减少排放。例如,加装辅助起动的电机等措施。第三阶段:主要是侧重对后处理系统加热优化,激活起三元的催化剂,一般过程越快所达到的限值也越好,通过增加排气的热量、加辅助加热的措施,或是优化催化器适用的方法来进行优化。
3.2 过渡工况控制的优化
当催化器在处理转化能力范围内,可以适当减少废气排出催化器。对过渡工况来进行优化处理,主要是改变目标是控制空燃比不可过大、过长的时间偏离中心,其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3.3 催化器加热优化
此优化的关键点在于控制温度范围,这也是排放优化的关键路,也是影响车辆排放的关键所在,优化方法一般是劣化燃烧的效率,推迟点火的时刻,让热能可以较少转化成机械能,比较多的热量会加热催化器,此外有的车辆应用催化器辅助的加热工具,可帮助催化器在更短时间内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车辆排放目标可控制在合理的限值内,之后建议对车辆非排放检测工况进行研究,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电子控制、硬件设计配合等,有利于全方位的对车辆排放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商彦章.泰达论坛带来的车辆排放升级启示[J].商用汽车,2014(21):28-30.
关键词 盐酸雾;冷却器;吸收塔;酸洗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118-02
0 引言
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基板厂的酸洗线为推拉式浅槽紊流酸洗线,全线设备主要包含三级酸洗槽、四级漂洗槽、热风烘干等,采用盐酸酸洗热轧钢带。
1酸雾处理系统现状分析
1.1酸雾处理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情况
基板厂酸洗线的酸雾处理系统为单塔一级喷淋处理结构,包含一台补雾器、一级喷淋吸收塔、一台风机及排放烟囱。一级喷淋吸收塔塔高7米左右,内有一层两米高的调料层,填料使用的是空心的老式鲍尔环,塔顶设有液滴分离层。
流程见图1[1]:
1.2酸雾处理系统问题分析
为了适应来料氧化铁皮的变化状况,保证酸洗质量,酸洗机组主要从温度、浓度和速度三方面对酸洗线工艺进行了优化,温度提高了5℃,浓度提高了2%个点左右,速度降低了30%以上[2]。盐酸本身具有易挥发和强腐蚀的特性,温度升高、浓度提高和速度降低都将增加盐酸的挥发量,这给原有废气处理系统增加了负荷,造成原有的单塔一级喷淋处理效果不理想,废气排放指标高达91.9mg/m3(国家环保控制上线值为100mg/m3),超标排放的风险性很高,而且也加剧了厂房的腐蚀,因此需要降低处理系统的风险,提高处理效果。
另外,原处理系统为了保证酸雾的处理效果采用碱液作为吸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见下方程式),这样不但浪费了挥发出来的盐酸,而且还增加了废气处理的运行维护成本,每月的片碱耗量高达十几吨,而处理效果也并未有明显改善,因为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温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见图2。
综上所诉,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减少酸雾的排放量,降低运行成本,酸雾处理系统需要进行改造。
3酸雾处理系统的改造
3.1酸雾吸收系统改造的思路
提高处理效果,降低酸雾排放浓度,降低运行成本,使废气中的HCL冷凝下来形成冷凝酸液回收利用,回收废气的热量,实现短期内能够收回投资。
3.2改造方案
受现场空间条件限制,无法再增加吸收塔,只能采用单塔吸收喷淋,增加喷淋层数,并在塔前的管路上增加冷却器和液滴分离器,用漂洗水作为冷却水将废气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一起冷凝下来形成冷凝酸液,该部分的酸液回用到酸洗线,这样既可以回收酸液,又可以降低单塔运行负荷,提高处理效果,同时增加一台备用风机,见工艺流程图3:
3.3改造后酸雾吸收的工艺
冷凝酸液回收的量与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量有关,当流量在12m3/h,水温度在25℃时,冷却器的面积为100m3,每小时回收浓度为5%左右的冷凝酸液0.4m3,每小时吸收液浓度会升高到3%以上。为此,改造后改用塔水喷淋吸收,每30min~50min更换一次吸收液(图4说明了35min内吸收液温度变化情况),完全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酸雾吸收液浓度控制在3%以内能够很好的保证处理效果,为了避免浓度测量的繁琐性,可以利用温度或PH变化趋势来判断吸收浓度情况,本改造采用了程序自动控制,根据时间周期更换。回收冷凝酸折合31%浓度的盐酸,每月可以减少新酸采购量30吨左右。
冷却水的温度与冷却效果息息相关,冷却水温度越低,冷凝酸液回收量越多,两者关系见图5。
冷却水温度于流量有一定的关系,水温越低、流量越大,冷却效果越好,一般冷却水温度控制在30以内,流量控制在10m3/h以上,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3.4回收酸性废气的热量
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25 ℃,出口温度为35℃,每小时流量为12m3/h,根据热量衡算公式[3]可以算出每小时吸收的热量为504000kj,4kg条件饱和水蒸气的蒸发潜热值为2108.1kj/kg,每小时可以节约蒸汽用量为239.1kg,每年开机300天,则可以节约蒸汽1721.52t。
4结论
1)冷轧酸洗线的酸雾净化回用技术有效的降低了酸雾排放系统中氯化氢气体的含量,保证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降低了酸洗周边厂房设备的腐蚀速率;
2)酸雾净化回收技术对酸性废气进行了冷凝变成泠凝酸收集利用,变废为宝,降低了废气处理系统运行成本;
3)酸雾净化技术回收废气中的热量,降低了漂洗水系统的蒸汽耗量,使废气处理也产生了价值;
4)酸雾冷凝器结构简单,生产运行无须人工操作,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刘少宇.冷轧酸洗系统酸雾净化回用技术.冶金设备,2009年特刊(2).
[2]傅作宝,李有炎,严光中,刘兴久,唐广仁.冷轧薄钢板生产.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ISBN 7-5024-3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