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想政治教学概念

时间:2024-01-20 10:43:03

导语:在思想政治教学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想政治教学概念

第1篇

【关 键 词】 生成性;概念获得模式;教学案例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获得对概念的理,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善于摄取开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社会现象、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高中政治课程。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概念教学方法来说,存在着可能更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的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可以使用“概念获得模式”来讲授高中政治课程,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规律”等较抽象又基本的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获得模式”

(一)“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依据

“概念获得模式”的基础是基于布鲁纳(Bruner),古德纳(Goodnow)以及奥斯汀(Austin),在他们的著作《思维的研究》中体现的结果。“概念获得模式”是通过特定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把概念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教师已知”的概念,从而减少重新学习的必要。

(二)“概念获得模式”的结构体系

阶段1:资料呈现和概念确认。向学生呈现的资料或者包含或者不包含所求的概念。这些资料以成对的形式呈现,学生们被告知所有肯定型例子中都包含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作用是表达出所求概念本质的假设。要求学生们根据这些本质特征命名概念并说出概念定义。(他们的假设到下一阶段才能被证实)

阶段2:概念获得的验证。方法是首先将未标示的例子正确地分类,然后举出自己的例子。在此以后,教师确定或否定他们最初的假设。

阶段3:思维策略分析。学生们分析自己获取概念的方法。有些学生用的是整体法;有些学生用的是部分法。逐渐地,他们会比较出不同方法的不同效果。

二、笔者的教学案例:“经济的概念”

笔者尝试用“概念获得模式”讲授《经济生活》前言的“经济”概念,以下是教学实录:

第一步:呈现示例1―5,它们标有“是”的标记;呈现示例6―10,它们标有“否”的标记。

示例1―5:

1. 11号线擅改钻探位,打穿5号线隧道,致昨日上午地铁五号线全线延误3小时,千人退票。

2. 央企老总收入若过高要进行调整。

3. 生鲜鸡八仙过海求“涨粉”:有的送货上门,有的主打专卖,力图培养广州人新的消费习惯。

4. 确保全年外贸稳增长目标。

5. 地产大佬 齐齐跨界。

示例6―10:

6. 《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瘦金”之外的率性之笔。

7. :与上合各国打击“”。

8. 电影节艺术之路走得相当艰难。

9. 广东五名副厅官被立案侦查。

10. 呼吁设南沙车辆管理分所。

呈现以上5个正面示例和5个反面示例,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它们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这样,可以尽可能排除学生在探索概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使学生的发现有了相对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从而有可能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步:学生比较分析示例,提出假设

教师要求学生对五个标有“是”的示例和五个标有“否”的示例进行比较,并要求学生对所有标有“是”的示例进行比较,找出“是”的示例中的共性,从而让学生对“是”的示例形成概念假设“经济”。

第三步: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概念进行验证

教师给出和前面10个示例相类似的另外15个示例(在此不一一列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假设的概念进行分类。然后教师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让学生确定或否定他们最初的假设,并及时做出修正。

第四步:教师、学生在验证、修正假设之后,命名概念,重述定义。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描述“经济”的概念或特征。以下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约10分钟的思考、讨论给出的“关于经济”概念的描述:(以下仅摘录部分)

1. 经济是通过贸易、消费等方式影响人们利益、生活方式、文化的手段。

2. 经济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生产与物质的交换,获得利益的行为,受国家调控。

3. 经济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各种消费活动及生产活动、建设活动的总和及我国人们生活小康的基本保障。

4. 经济是社会中货币及商品的流动,包含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因素,具有一定规律,经济需要市场,市场使经济活跃。

5. 经济是生产、销售、市场、消费的统一体,是国际普遍关注,同时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在学生自己尝试给出“经济”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再对课本“经济”的概念进行讲解。因为学生基本已能归纳出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因此教师只需对“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解释即可。

第五步:要求学生分析他们获得概念的策略

教师要求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在整个练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想法,开始注意哪些特征、以后又做了哪些修改等等。通过这样的互相交流方法并对此进行思考,学生们在以后的课程中能够尝试新的方法并且注意观察采用新方法的结果。

三、使用“模拟训练学习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 正确选择相关资料。在使用“概念获得模式”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概念,挑选资料并把它们组织成肯定型和否定型例子,然后排列成一定顺序。排列顺序的原则是:先给出一些特征代表性程度比较高的示例,等到学生们渐渐掌握了概念以后再让他们处理那些模棱两可的问题。

2. 及时记录发现过程。在使用“概念获得模式”时,教师要记录下特征及其假设(概念)的提出过程。需要时,教师还要提供附加示例。在概念获得活动中,教师的三个作用是:记录、提示(线索)和呈现附加示例。

3. 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在课的前半部分教师要支持学生去大胆假设,然而一定要强调指出这些假设只是暂时的,并且组织学生在对话中相互检验对方的假设。在课的后半部分,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他们的概念和思维方法的分析。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分析各种不同方法的优点,而不是试图寻找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适用于所有人的最佳方法。

4. 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所有概念都采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只能有选择的、部分的使用。“概念获得模式”,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又上升到具体的一般认识规律。它的确能够培养学生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得到了紧密的结合,较好地纠正了讲授教学中的一个明显缺陷,即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以至于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看到“概念获得模式”长处的同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感到:一方面一个发现过程所费的时间比一个讲解的过程要长得多;另一方面,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教师无法控制学生的发现过程。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下,并没有必要用此模式讲授所有的概念,但部分地应用“概念获得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

总的来说,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于所有教学内容,教师应注意积累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经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创新教学方法,要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发挥组合效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职教;思想政治教育;转换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通过对职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从多方面,如:改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理念、在探究、辩论中自主的学习思想政治等对职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进行探讨。

二、从生活出发来进行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在于与时俱进。它指出要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材内容等方面加强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的感染力,达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目前。我们教学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一代,他们正处对世界的好奇心强,在认识事物时较感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兼具时代性实践性的学科,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对枯燥政治理论提不起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将政治教学与具体事件结合起来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还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如:在讲述“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各自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去了解选举权、选举方式,候选人的资格、选举的程序等内容,最后根据调查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需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大胆创新,将真实生活融入到课程中,带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达到了最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转变

1.提高教学能力

政治课是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它侧重于于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分析,须具备一定思辨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是不感兴趣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政治敏感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给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

2.深化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的构建,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增强教学与实践的关联,这也成为了改革政治课的重要内容。首当其冲的是在保证学生掌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改变当前的政治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3.改革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模式很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改革的新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进一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估与指导。真正的做到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因此,这种针对政治课师生关系的改革工作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新课程新模式引导学生在辩论中自主的学习思想政治

授课环节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导”师,不是“教”师。作为导师,应视学生为“演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创新学习提供引导,构建主动学习的氛围。下面分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1.在探究中学习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学而有思,思而后疑,疑有所问,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

2.在辩论中学习

给学生以舞台,引导学生讲解、质疑、点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内容是学生的生活,学习充满了乐趣。最后再由教师解决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组织学生就“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学生旁征博引,引据说理,据理力辩,在你来我往的争论中明确“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不科学的”、确立“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的结论。

3.在自主课堂中学习

自主课堂讲究的是在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规律,推算逻辑关系;在体验知识的同时注重思维的发散、聚合、逆向方式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允许学生对现有结论的产生质疑甚至持否定态度,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勇于超越。

五、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新生活化模式

教学活动“生活化”:“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情境着手,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把书本知识导向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惑悟生活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如耳闻目睹的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的国际爆炸新闻等,在引领学生进入社会,感受现实的基础上,再导入新课,进而引发思考,让学生身受感染,从而激发心灵共鸣。通过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2.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理想生活活着。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用身边的实例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简单的说在家要委父母亲人着想,在学校要为老师同学着想,在社会上要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体悟生活、提升思维。

3.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好把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在探索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的“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懂得生活。

六、结合社会热点和焦点,走近社会来进行思想整治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把鲜活的时政知识融入到课堂中。

教材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

作为政治教师,需要对党和国家的基本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了解贯通,同时及时把时事政治热点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联系,实现本课程的实效性教学目标,富于课程浓厚的时代气息。

2.课前开展五分钟时政演讲

教师不能单靠在教学中自己的组织来联系实际,还应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让他们自己主动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材料收集再利用上课前五分钟进行演讲,就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收集的时政热点进行总结分析。

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而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影视显现、图画再现等直观形象手段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更好的激发看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政治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直接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方法,这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能很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也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课教学,将使政治课的德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意识变化也是很快的,职教思想政治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作出调整转换,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钟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 教育研究. 2010(08).

[2] 汪缇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分析[J]. 教育与职业. 2011(35).

第3篇

 

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2012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种教育方式是指由主讲教师组织学习内容,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共同参与,通过教学视频,课后练习,网络互动和学习测试等一系列网络教学过程来实现。对于求知者来说,这种在线教育模式不仅集中了全球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因此,吸引了大批忠实的使用者。MOOC的三大平台coursera,edX以及Udacity,其中coursera一个学习社区的注册者已超过1500万,edX的学习者也已超过500万。与这种主动和自律的学习势头相反,高校的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一直处于被动、他律的学习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借鉴MOOC大规模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MOOC的先进性使之成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石。

 

一、MOOC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团队共同参与课程教学。

 

大量的教师以团队方式参与课程教学,因为慕课从策划到执行再到互动,实在不是一个教授的力量所能够完成的。首先,要制作精美的视频,然后要将课件上传到网上的指定位置,随着课程的执行,还要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问,组织协调大量学习者在学习社区中有效互动,并引导学习者在线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等等。Coursera学习社区中有一门“大数据”课程,它的制作方就包括五位成员,五位成员角色不同,分工也不同,有的负责用户服务,有的是HPC应用的专家。

 

(二)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资源、教育和学习形式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意味着大部分的课程可以免费、随时获取。全球最大的网络课程联盟coursera共享了1470门课程,涵盖艺术与人文、商务、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生命科学、数学和逻辑、个人发展、物理科学与工程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教育和学习形式的开放是指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是开放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会积极而和谐,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巩固,而且很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在线。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到达同一个地域才能完成教学过程,而“在线”打破了“教”与“学”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它不仅意味教育机构或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而且意味着具备网络条件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这种在线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全世界的人们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分人种和阶级,不论富贵和贫穷,而且也使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

 

二、利用MOOC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MOOC的出现真正使学生完成了从“接受式”到“主动式”、教师完成了从“传授式”到“学习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而教学内容的优良又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很显然,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有限,我们应该整合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服务。

 

建立教学团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教学中获得1+1>2的教学效果。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受众面广,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以专业或学科为平台的课程体系。在建立团队时,应该考虑到各个授课教师教授内容的关联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团队的规模,团队成员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团队的发展。一般来说,5-7人为宜。比如,南开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团队”隶属于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该教学团队中现有7个课程组,开设有以下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校公共课: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导论试验、环境伦理学概论、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物理演示实验[2]。

 

(二)扩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包括开放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一方面,教师要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自主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任何学生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及快捷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提高优秀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与学生比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主要包括几个步骤:(1)教师的课件、讲义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还要(2)设置试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三)利用网络在线的功能丰富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利用在线的功能营造一个虚拟课堂。在这样一个课堂中,教师事先对课程有一个总体安排,视频、文件可以多方共享,教师可以利用文档、电子白板等多种互动教学软件获得学生的反馈,可以有灵活多样的提问和探究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交互性和实效性都将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总结与启示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受到了学习者的广泛青睐,它的教育理念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团队化、开放的资源和教学模式以及在线学习功能尤其值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借鉴。

第4篇

教学课堂语言不仅需要严谨简洁,还要幽默风趣,有感染力。教学语言生动化,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刺激性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借助语言的感染功能,加强情感的交流,以情激情,借助语言的情景性特征,创设新的情境,以境激情,借助语言的强化和动力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化,也就是在教授思想政治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对概念、原理、原则、要领、观点等进行解释或论证时,将其代入到具体的例子和相应的情节中去,让枯燥单调的概念更加生动化,使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更加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的知识的记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爱上学习。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就好像一盘菜你忘了加调料,即使它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它总是会影响人的食欲,不会有多吸引人。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巧妙的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达到幽默生动的效果,让教学更加有趣生动。通夸张生动的语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当然,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夸张生动,并不是牵强附会,一定要恰如其分,讲究一个度。教学语言的幽默生动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笑声,最主要的是为了让教学更加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二、教学语言的科学化

教学语言的科学化,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炼和逻辑性、系统性上。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的语法上用词恰当、简洁明快、干净利索。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到语言的科学化,首先是语言的本身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要让学生们清楚教师所要讲的是什么,教师所讲的政治知识内容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是语言链条要清晰明白,不能前言不搭后语,造成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干净利落、不说废话、不带语病、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概念的阐述不模糊,判断推理不模棱两可。用最简炼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最后还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在教授思想政治知识时要抓住课程内容的精华所在,突显出知识的重点,而不是挂一漏万,以点代面。科学化的语言往往具有征服人的力量,而思想政治教师的语言则更需要严谨科学,要准确的反应政治方面的定义、概念、原理等,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以误导学生,造成学生困恼。语言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发音要符合标准,吐字要清楚,让学生能够听明白教师在讲什么,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要讲好普通话,选词造句要讲究语法,叙述事物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展开,使人听起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所讲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有根据的,不能宣扬一些不实的内容。

三、总结

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0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为中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用资源。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改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媒体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扩展了眼界,但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地破坏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易受外界影响,使得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妥善解决新问题,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为中职学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下中职教育更偏重知识和技能培训,经常花更多的精力在技能学习上,而往往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中职教育也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实用型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的标准不仅仅包括合格的科学素质,还包括合格的思想道德素质。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办学理念往往功利性较强,在教学资源分配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教学目标定在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提高其专业技能上。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二)资源投入不够,教育方式落伍。在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步增大的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竞争面临更大的压力。但由于中职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很多中职学校不得不精简人员,因此不受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教师就成了首先被裁减的那一部分,导致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严重不足。教育功利化倾向导致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投入严重不足。要想搞好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一味片面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小部分思想政治课或“教学型”专业教师寄予希望是远远不够的。尽管现在有些中职学校采购了一些多媒体设备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但也仅仅是买了一些软硬件设备而已,在教学理念上依然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很多教师也仅仅是会用这些O备,但并没有具备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思想。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至今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早已厌倦了这种保守、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部分教师仍然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他们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抒发,因而心里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自然得不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适应新环境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我国的思想教育环境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校应该紧跟互联网发展潮流,认真学习互联网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要意识互联网技术对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的影响,要不断转变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和尝试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把握新媒体网络带来的机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断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网络上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而使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飞跃式发展。

(二)借助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教师应该根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有效果的教学环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利用新媒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一方面,中职教师应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在线公开课等现代信息和网络沟通渠道,向学生传播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利用邮箱、QQ、微信、微博、(下转第23页)(上接第7页)班级网页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情感,利用新媒体社区向学生传输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

比如,在中职政治教学《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这一课中的“矛盾”这个概念,有不少同学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矛盾,将生活常识得来的“矛盾”概念用于对政治学中的“矛盾”的理解,将问题简单化,或者直接回避矛盾,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过于偏激,从而导致矛盾激化。在这一课当中,中职政治教师要向学生分析矛盾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矛盾的实质,对矛盾有正确的认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矛盾的观点去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人生中的矛盾,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这一课里,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猫和老鼠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引出这一中心意思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一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存在这种关系的图片展示出来,例如“足球比赛当中的攻与守”“学习当中的苦与乐”,等等。然后再使用多媒体,将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展示出来,结合案例教学法,将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展示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矛盾这个概念。

又如,在中职政治教学《个人收入与理财》这一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多媒体将一张幸福的三口之家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告诉学生幸福的家庭需要各种日常生活来维持。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消费品的时候需要使用金钱,而想要获得金钱就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劳动所获得的回报便是我们的收入,那么对自身收入应该如何分配呢?以此来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并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展示在多媒体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收入与理财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发挥现代科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三)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不能缺少网络道德,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但是,当前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制度还不完善,网络上还存在很多道德败坏的现象。因此,除了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网络管理,规范公共网络行为,中职学校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明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坚守网络道德底线。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尽可能提高学生在网络应用中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主体性 主体间性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20

从教育学层面讲,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等概念都属于主体教育理论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对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 的讨论开始,到90年代“教育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的深入探讨,再到近几年“教育主体间性”的热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特别是主体间性等问题,已成为指导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付诸于实践。但在诸多研究中,似乎有这样一种误区,即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它们的出现是一种否定性替代关系:主体性否定并替代主体、主体间性又否定并替代主体性,特别是目前对主体间性的理解,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性的唯一而且是最好的方式。出现误区的实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等问题认识不清。不可否认,这些观点的存在都是为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某一方面的地位和功能,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的先后出现也是为了弥补前者的不足,特别是主体间性概念,它使主体性教育理论更加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平台。但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者之间绝非否定与替代那样简单,每一概念都有其自身活动的核心范畴,三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形成了既有独立性又有配合性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教育的一般特征,但它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仅仅从教育的一般性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难免有些牵强。对它们的理解和把握,既要坚持教育的一般性,更要依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认清三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三者有机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结果的最优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承担者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论界有多种说法,如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相对主体说、交互主体说、主导主体说等[1]。单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一个,要么承认教育者是主体,要么承认受教育者是主体;双主体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在施教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多主体说认为不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教育的中介及教育的环境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相对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相对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的,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主客体是确定的,脱离了这一关系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就是不确定的;交互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是其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基础;主导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主导,受教育者是主体。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不足。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科学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符合哲学的方法论要求和辩证法思想,要遵循逻辑发展的原则;二是要分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三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从哲学角度来看,主体与客体是一对概念范畴,谈主体必然有客体的存在,否则便没有主体之说,作为实践的主体,对实践的客体起着认识和改造的支配作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主体是组织、实施、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人,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支配作用。[2]如果从这两方面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就是教育的承担者即实施教育者。

有学者认为,接受教育的人由于其具有主观能动性,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具有自我思维意识的,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时,可能会考虑到受教育者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支配方式,实施互动,所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单单是实施教育者有些不够全面,认为受教育者也是一种主体。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打破了以往一元论、二元论中简单区分主、客体的思想,变强调单向沟通到强调双向互识,但这种观点从哲学矛盾层面来看,削弱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地位,忽视了双方的主次性,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支配地位和客体的从属地位。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即教育的对象是有思维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所考虑,面对不同受教者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但这不能说受教育者是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既定的,受教施教过程也是由施教者来确定,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对这种教育的接受也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不论受教育的客体怎样变化,以及不论客体愿意与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会变,教育过程不会变,变的是相对不同客体的施教方式。对受教育者来讲,它只能是客体,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内容及过程不具备主导作用,自然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的,是相对于一定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这个客体就是受教育者。当然,主客体的界定只能设定在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离开特定的实践活动,就不能简单定义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也不能机械划分为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更不能将主体泛化或不分主次地混淆主、客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体性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哲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相对于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而提出的,并在与客体的对比中揭示主体的规定性。严格意义上的主体性不是一个本体论概念,而是一个认识论概念,特指人的活动的自主性,或称自觉能动性。主体性是自立的人所具有的独特本性,是人以外的事物所不具备的。

教育活动中,提倡主体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在和谐、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启发、培养、发展、建构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活动,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倡导主体性教育。

从作为“人”所具有的自主特性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研究范畴,自然分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两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特征是主体性,即主体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特点。主动性是指主体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能动性;主导性是指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支配导向性;创造性是指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创新性;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预见未来性,既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既从客体的实际思想政治状况出发,又要放眼于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体性作为主体特有的性质,是在主客体相对立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不同的,但由于其客体是具有自我思维意识的能动的人,而主体性是自立的人的独特本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样具有主体性。比如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各要素所组成的育人系统中,作为主观能动性个体,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质,具体外化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实际上,这就是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教育客体的主体性表现与教育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如能动性、创造性,也有区别之处,如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前瞻性与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它们在某些时候是重合的,但有的时候是相冲突的,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与教育客体的自主性之间的张力、教育主体的前瞻性与教育客体的选择现实性之间的张力,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有发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哲学上讲,主体性内在地包含着 “为自”、“自为”和“自由”三个环节。[3]“为自”以自身为目的,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需求,是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依据和首要环节。“自为”即自主的行为,是按照自己的需求与能力来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为人所固有,是人主体性体现的重要标志和中心环节。“自由”即自我目的性的实现,是在了解和掌握对象世界的性能基础上,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成为主体性的最终归宿点。经过三个环节的循序性渐进,主体性就逐步实现。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仅存在于教育的承担者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教育的受教育者,这是两者作为“人”所特有的性质。如果单纯地认为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才具有的,则是没有认请主体性的本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与哲学中的自然客体相混淆。而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所以教育过程中,仅以主体客体间的主动与被动来解释,则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效。那么在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基础上,在认识到主客体的主体性基础上,怎样使主客体间更好地配合,发挥双方最大的主动性,就需要提出主体间性概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发挥主客体主体的一种方式

“主体间”概念是由德国现代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来的,原本属于认识论范畴,后来在很多领域都得到较大反响,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成为交往关系的典范形态,所以又称“交互性”。“主体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着重点在于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合作,而不是突出其对立与冲突。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讲,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和谐共在、民主平等。在主体间性观点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层面来讲也被作为教育主体来看待,其主客体间应遵循平等对话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原则,主客体之间不再是“我”与“它”之间的简单生硬的二元区分关系,而是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的相联相融的主体关系。

主体间性的提出,是针对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片面地强调主体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客体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事实,构建了一种新的共主体性或互主体往关系模式,但“主体间”并非是否定和取代原有主客关系,而是为了使主体性能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实和完善,可以说,主体间性是实现主体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主客关系的实质在于目的与手段的配合。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具有功利性的实践活动中,都受到自身目的的制约,并因此有意识地考虑并实施一定手段来实现自身目的,而主体的主导能动性正体现在这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关系仍然存在。只是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片面化、单一化了,将教育过程等同于人们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只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我”目的性,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作为人的“非我”目的性,而一概将教育客体视为实现“自我”目的的被动对象,于是教育主客体间的能动性博弈就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弱化。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倡扬“主体间”,是要求教育主体注意到作为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将对方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从在特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构建对话、疏导、沟通等一系列具有人性的互为目的的手段方式,使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所施教内容主动性地接受,从而转化为自我的思想动力,而不是强迫式的被动灌输,引起教育客体的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

实际上,主体间性是一个包含社会性、个体性双层含义的概念,“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主体间性的肯定不是对主客体概念的否定、也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它是主体性在主客体间的延伸,是在主客体关系基础上发挥主体性的更好创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的出现,并不是后者否定前者,而是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要求下,对前者的进一步补充、发展和完善。[5]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依然存在,并且在新时期还要继续坚持教育主体的主导者作用,用主流意识形态来教育教育客体,只不过在施教过程中,要意识到作为人的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一样都具有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并具有自我性和可选择性,所以要构建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来体现主体间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间的主体性都充分发挥,达到主客体联系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年第4 期;赵文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学主体”的再认识[J].新课程研究,2010年第9期.

[2] 魏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第1期.

[3] 陈伯海. “自我”与“非我”: 关于主体性的思考提纲[J]. 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4]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5] 汪建兵.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第7篇

1.运用“具体”原则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语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以概念、原理为主体构筑起来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强。在具体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并不是专业的理论研究者,对他们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一些政治术语较为抽象。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也是理解的一个基本原则。当教育者试图把一个观念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而又不确定他们知道些什么的时候,具体是唯一可靠的语言。事实上,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几大原则中,具体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这些原则中最有效的。

2.运用“可信”原则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关系。青少年有一种典型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常常会遇到的现象。很多大学生一听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有一种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老师是来给他们灌输思想的,老师越是强调一些理论,他们越是不以为然。逆反心理一旦产生,会极大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使授课内容真实可信、不夸不假、不偏不倚,使大学生信服。大学生只有建立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己思想意识的一部分。

3.运用“情感”原则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大学生理解并相信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传播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但仅仅相信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所行动,即将养成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如何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根据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观点,人的情感是道德行为得以发生的重要驱动。人的认识只有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疑,并付诸实践。因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努力找准情感沟通的接近点,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引导学生的行动。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

1.兴趣激发,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坚持意外原则最忌讳授课内容平淡无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将教材内容的特殊之处展示给学生。打破常规使大学生有了短暂的惊讶,但还不足以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让学生持久地关注整堂课的内容,第一,可以创造一些好奇心的缺口。根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乔治•洛温施坦(GeorgeLoewenstein)对情境兴趣的解释,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出现缺口时,好奇心就产生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授课教师需要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介绍一些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观点,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出现了缺口,这样大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二,为了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可以创造一个有悬念的事件或者谜团,并在授课的过程中慢慢揭开,这就是所谓的“谜团教学”。值得一提的是,谜团教学不仅可以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

2.力避抽象,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授课内容。坚持具体原则要尽量避免授课内容充满了概念、术语和理论。由于不同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的认知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没有考虑到文理工科学生的差异化。为此,在讲授政治理论课时,要尽可能地做到深入浅出,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在具体的语言之中,思想政治课理论就有了具体的依托,具体的内容往往给我们带来画面感和视觉形象,学生就能把抽象的概念建立在一个具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并记住老师讲授的理论。

3.直面质疑,同意并相信授课内容。坚持可信原则要摆脱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姿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第一,适当地引用一些非权威的观点,有时非权威比权威来得更加可信。所谓的非权威指的是一些小人物,他们生活在社会基层,没有任何权力,不代表官方态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多让一些小人物发表他们的看法,不仅有助于增加观点的可信度,也比较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第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尽量减少空洞的说教,多寻找一些生动的细节。具体清晰的细节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不仅如此,具体明确的细节还会让我们的叙述更加真实,我们的观点更加可信。第三,对于大学生的质疑,不必回避。社会的急剧变革,自然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表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要敢于面对这些复杂的现实问题,必要时还要和大学生进行辩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进而将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内化为思想政治道德信念。

4.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外化于行。坚持情感原则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触发大学生的积极情感。第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只有抓住大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他们真正在意,并影响他们的行动。第二,通过情感教育,触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将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外化为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满怀激情地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富有活力的教育者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渴望等积极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尊敬和追求,才会在行动上追随效仿、身体力行。

第8篇

关键词美国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Enligh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ies General Education to Ou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n Zhijun

The Maxist Education Institution of The Capital Nomal UniversityGraduate student 100048

Abstrac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coaching and life, etc are reflected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ncept.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infiltration plays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and its education idea and practice education are reflec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objective orientation and individual func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re important to enlighten.

Key Words: American, General educxa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项实践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1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生命线。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而资本主义国家高校虽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其多以“公民教育”课程的形式出现,实施隐性教育,但其实质是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习,把诸如意识形态、爱国主义、西方伦理道德等渗透给大学生。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美国通识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既灵活多样、实效性又强,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美国通识教育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概念象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象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2人们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看法见仁见智,尚无一个公认的、规范的表述。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通识教育首先起源于美国,然后向世界传播开来。现在美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课程与修业、教学与评估、辅导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均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发展实践中,越来越受到美国国家以及高教界的重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常春藤盟校”承袭欧洲大学的传统,深受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影响,以修习“七艺”和文雅学科课程为主要学科。1776年,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地统治,大学教育也开始冲破原有的束缚,各学院纷纷开设自然科学、工艺、法律、政治等实用性的职业课程,这动摇了传统的培养牧师、绅士的博雅学科设置的基础。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实用性、功利性的专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冲突,促成美国通识教育的形成。20世纪后,高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通识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内在精神世界或价值的“觉醒”,对不同文化进行“整合”而得以发展。在大学民主化、大众化之际,通识教育强调和重视人文、自然、社会三大领域的融合贯通,注重人格的完整和文化的多元。

二、美国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首先,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塑造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美国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模式反映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识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突出“完整人”和健全公民的培养的目的涉及通识课程设置内容上的科学、人文、社会三大领域都包含了让学生树立西方主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在专业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明确将来工作的价值和承担的社会责任,间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健全的公民观,一方面通过各大学显性课程的开设来灌输,如公民社区服务课、法律课程,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或责任;另一方面,各大学通过隐性课程的开设,如自然环境保护课程。它渗透了对大学生树立全球观念、生态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的教育。

美国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人道德的培养,尽管没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独立学科,但美国通过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等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把美国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合作、诚信等道德灌输给下一代。教育方式多样,实效性强,有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识教育内容包含科学、人文、社会各领域,通过教给学生人类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素质的训练,让学生建立以本国为主导的价值观。美国各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民族精神和美国文化的认同教育,这不仅在历史、文化、道德等课程中体现,而且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作出榜样。

其次,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以及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课程与修业、教学与评估、辅导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践发展中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在哈佛大学,1978年,罗索夫斯基完成了对哈佛通识教育的改革计划,提出了一整套标准,并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的通识教育课程。决定在1978年秋试行,1982年全面实施。罗索夫斯基的通识教育全套标准是:1.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所批评性了解;3.一个有教养的美国人,必须了解塑造现在和将来的其他地区和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文化和力量,必须拥有广博的世界观点;4.一个有教养的人,能了解并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5.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达到介于广泛的知识能力和专业层级之间的程度。罗索夫斯基提出的新的“核心课程报告书将通识课程分为五大类(1985年变动为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与哲学分析、道德思考、外国语文与文化。这一轮改革,不再对课程的内容作具体规定,而强调让学生掌握通用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实施核心课程的目的在于不仅使学生特别是本科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向学生传授不同领域中的各有特色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掌握学科间的联系,最后能把知识应用于生活,以使自身获得更好的生存状态,取得更好的发展。

最后,通识教育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采取渗透的方式,通过一些非专业的课程,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学生实践活动是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美国各大学在近年来通识教育的改进措施中,实施新生研习课程、图书馆咨询服务、规范和辅导宿舍生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非正式的通识课程中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等。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有的可以获得学分,有的没有学分,但是鼓励学生参加,如学会组织,还有很多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如领导实习等。这与正式课程相互配合,共同达到育人目的。哈佛大学的“夏季读书计划”在新生入学之前的暑假将学校有关礼仪、心态、自立的校规或教授论文的资料本寄给学生,以便进校后进行讨论;杜克大学的“入学教育计划”让学生了解校纪校规、校风及尊重多元文化和社会服务;更多大学利用嘉勉奖励制度强化道德行为准则,鼓励学生养成诚信礼貌自我约束,互相尊重等品德。

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最原始核心的是西方文明或价值这类课程,各种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中,这类课程都占有很大比例。另外,还开设有美国历史的大量课程。可以看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非常重视对西方价值的领悟和维护,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美国人重视历史学习,并以法律的形式给予明确,美国国民通过不断学习历史,了解国情,激励起维护和捍卫自由、民主的精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博的传统文化培养现代学生。

其次,实施全面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倾向专业教育,以培养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专业和精通人才为目的。美国教育中不仅仅把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体育、艺术等作为基本内容,而且开设烹饪、修自行车等实际技能教育。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是要给学生某些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生活的恰当舒适和丰富美满,要让学生将其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遗产、现存社会中的经验与智慧,能够认同、选择、内化,使之成为个人的一部分。总之,只有使得学生接受了全面的教育,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再次,实施以渗透为主和灌输为辅,注重实践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美国大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旁听审判大会、政论咨询会、模拟总统选举等灵活的实践形式,把诸如意识形态、爱国主义、合作精神等自然而然地灌输给下一代。不管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还是公民教育,渗透教育是其基本方式。美国不仅注重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公民教育知识,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其方法是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这种渗透方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育形式,我国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以借鉴,在坚持主阵地灌输教学的同时,加强有效的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摘引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notation, Plight and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Huanyu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Liaoning 121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nalyzed the pligh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s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path

当下,“网络”这一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新媒介已经融入公民的社会生活,并日趋成熟与完善。在改革开放这一宏观背景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有取代传统媒介之势,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新型信息传递桥梁。这一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取向也在被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思想教育的工具性,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所谓工具性是指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实质性是指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促进虚拟、现实社会中的人及虚拟、现实社会本身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根据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质,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运用与这一媒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观念观点与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意义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在现实社会和网络这一虚拟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1.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首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实体课堂为教学地点,面对着真实的学生,以实体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搜罗、整合、筛选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在一个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开放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空间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空间,它是一种虚拟的我们自身看不见、摸不到的空间。再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特征。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交互性。它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固定的主体、客体的地位的限制,参与教育的所有对象可以在网络这一开放性、虚拟性的空间中毫无保留的进行无压力的交流与互动。最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的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很大程度上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所决定的。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平台中,参与对象的自身属性可以是虚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限制,而在这样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空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

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困境。正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的特征使我们面对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善所带来的困境。

2.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建设仍不完善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个新思路与新途径,可实际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平台这一核心桥梁的建设仍然落后。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媒介与平台,其关键是如何能够强有力的吸引受教育者参与进来。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网页设计基本都是单一枯燥的,以文字和少量的图片为主,而更能吸引人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则是少之又少,这体现不出思政网站与其他网站相比有哪些更能吸引人的新颖、特殊的地方。同时,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一个互动、咨询的平台。

2.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有效性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网民的接受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奉献给大学生网民。”②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切入点,而当下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传统书本上思政教育的照搬,缺乏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内容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时政评论、热点话题等拓展内容,同时网站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并未完全整合相关网络资源的重点内容。

2.3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理论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网络信息素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指导、教育着广大的大学生们,这些教育者是否具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储备、科学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网络信息素养等都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产生影响。

2.4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缺失

目前,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缺失已成为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现今网络信息形式内容丰富多样、良莠不齐、更新迅速,大学生在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信息流时,受到自身网络信息素养的限制,往往缺乏判断信息有效性、真实性的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吸引并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同时,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程度也不高,很难将这些信息整合分析,为己所用。

3 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3.1 合理规划、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网络技术的同时,要注重网站的功能,加强网络监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理念,通过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予以辅助的同时,更要突出和强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搜索能力,方便信息查找,提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教学手段,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再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监管,定期对网站进行更新、维护,及时处理网站里的过激内容以及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不合理、不合法内容,明确涉及网站的各类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建立网页审批制度,科学合理的建设实名制及上网信息留存制度。

3.2 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将传统书本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合理地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吸引受教育群体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教育,通过网站分享相关教学资源,提供网上心理辅和人格教育的相关工具及测评软件,建立网上交流平台,提供留言板和讨论版,供学生和老师进行平等、无压力的交流。再次,整合教学资源,将与大学生日常相关的学习、生活、娱乐、工作、时事政治等多种教学资源整合于网站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与学习内容。

3.3 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网络教学技能及网络信息意识。只有建立在对信息、信息活动的深入了解与熟悉的基础上,才会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功效产生正确地认识与积极的体验,才会逐步形成对信息的准确判断与捕捉能力。③

3.4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首先,引导并教授大学生如何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有效地辨别、筛选信息,去伪存真,将真正有意义有作用的信息为己所用,进而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网络道德和自控能力,使大学生意识到规范自己言行的重要性及意义,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毒害,遵守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注释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