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6:57:59
导语: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Abstract:The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concept and management models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o develop with the times.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assessment system, assessment methods,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evaluation aspects of objects, to explore a complete and effectiv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public health, public health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an ever improving level of service.
关键词:绩效 公共卫生 管理
Key words:Performanc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作者简介:臧立新,(1968―)男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副教授 在职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23-02
现代医院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创新已成为医院管理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公立医院缺乏少内在激励去寻求医疗行为的高效性。要树立医院经营理念就要建立一套涵盖经济补偿、竞争、分配激励、自我约束与质量保证机制的科学的管理经营机制来激励卫生系统提高效率。绩效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机整合机构内所有部门与组员力量,并以机构的整体目标为己任,引导机构将稀少的资源用于最适当的地方,并引发员工的内在激励,以促使资源可以获得最有效率与效益的发挥与运用。所以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以促使机构的整体潜力可以完全发挥出来,使医疗服务的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因而使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家的卫生系统改革的重点是在不影响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的前提下提高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因此医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了卫生系统关注的焦点。由于卫生有关信息的广泛可得导致了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可能会导致把问题的重点放在对卫生服务提供的监测,甚至控制上。现阶段医疗保险机构和医院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这一问题。医疗保险机构为保证医保费用的平衡,把控制的旋纽放在医院服务的提供上,不仅对每次医疗服务提供的药品和金额加以限制,而且对医院医保患者的总额消费进行控制,此项政策的实施将给医院的发展带来影响,医院也会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小医保负担,如提高医保患者入院的门槛,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因此,医院的绩效评价中应增加同症再入院率的指标,不仅可以衡量医院与医保患者之间的协作,也可进一步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但现时情况下,此指标在各医院均不可得,鉴于医疗保险信息覆盖面的增加,此指标应被列入医院绩效评价中来。在对医院绩效进行评价时,可采用比较测量。将所评价医院的产出与最好单位的产出相比,对新思想、创造及创新持开放的态度,并将其融合到目前的工作中去,经过不断的比较,巩固测量结果,再与最好的比较,进行下一步的轮回。找到最好的单位,有了比较对象,就有了一个目标,可以激发医院管理者和职工的潜力,尽力追赶并不断超越。
二、使用综合评估法来进行医院绩效管理
对许多医院来说,管理者费尽心思所设想的医院发展策略,常常无法落实而变为短期的行动。换句话说,管理者常常会遇到长期策略无法与短期行为互相连接的窘境,于是许多宝贵的资源被浪费来解决层出不穷的眼前问题。许多的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发展有一定的目标,但受到体制和机制的限制无法顺利实现。那么医院管理者如何将长期策略与短期行为结合在一起呢?综合评估可以帮助建立这种连接。我们可以分四个步骤完成综合评估。首先,对于医院发展的远景进行转化。将医院的发展远景转化为一套依医院发展的阶段而指定的目标以及绩效衡量指标,使医院近期的发展有遵循的原则和方向,又朝医院的远景目标迈进。第二、沟通和连接。管理者应与医院内的所有成员沟通并说明医院的策略,让医院内各层级的人员都能对医院的长期策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使整个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目标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提倡知识共享和高度的参与,让每一个职工都与强烈的参与感和投入感,凝聚医院的向心力。同时,建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职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第三、制定详细的计划。根据医院绩效管理的五个流程,制定出详细的计划。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到提高内部和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最后促进医院学习和创新发展方面提出详细的目标和测量值。第四、反馈和学习。使用综合评估可以让管理者随时检测策略的执行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如果有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问题在哪,如何改进?综合评估从机构绩效管理制度的,发展为机构策略管理制度,在医院管理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三、以医院绩效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我国医疗服务付费是单一的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度。而按服务项目付费是一种后付制,难以对医疗费用的总量实现预算管理,不利于保持医疗卫生费用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合理比例;由于是简单的根据服务量来确定费用支付,容易促使医疗服务提供方为得到较多的经济补偿而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导致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同时,由于服务量决定经济利益,容易促使医疗机构扩张型的发展,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为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改革成为医疗改革的当务之急。将注重的焦点放在国家医疗体系的改革以及如何去增进其绩效上。前瞻性支付制度的推出,将把医疗服务的财务风险部分转移到医疗提供者身上,使医疗提供者具有成本意识,并且愿意去改变他们过去的医疗行为。通过医院绩效的管理,可促使医院管理者注重财务运营,提高管理效率,使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四、制定个人绩效考核制度
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其工作比较特殊,其产出是病人的健康,因此不能单纯的以工作量的大小作为衡量医生工作的指标,应该用治愈率、病人满意度等一系列医疗服务指标并结合其工作量作为衡量其绩效的综合指标。医院要完善医生的激励机制,就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医生绩效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衡量每位医生的付出,从而对其采取相应综合激励,使其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但由于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上海市尚未有医院建立医生个人绩效考核制度,而仅停留在以科室为单位的考核上。虽然医疗服务是集体协作的活动,但如果不能体现个体绩效差异,容易造成“科室大锅饭”,只有科室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才可以更好地调动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五、注重绩效反馈
虽然很多医院已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仅仅局限在对一般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有的医院把其作为科室考核的依据,有的作为超额提成的基础。殊不知,反馈是绩效考核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反馈,可以使各科室和职工知道管理者的评价和期望,从而根据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反馈,使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个人绩效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激励和指导。惟其如此,绩效考核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六、将薪酬和绩效管理相联系
管理需要考核,没有考核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为全面推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与考核的管理方法,在医院薪酬分配方案的制定中,立足真实的统计报表资料,尽量选取贡献大、确定性好、敏感度高、操作性强、人为因素小的考核指标,以“质量考核”、“绩效评价”两轮机制代替以“经济为核心”的单轮模式,变单一的科室经济核算为经济社会效益与工作服务质量双重考虑,进而渗透到科室二次奖金分配中,将有利于缓解临床科室长期纠缠于系数的压力,有利于每位人员有具体工作指标,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也符合稳步推进原则,有利于促进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成本概念不断加强,产生更准确、可靠的信息供宏观决策,公正透明地推进医院主流渠道的分配,更好地适应政府对公共卫生行业规范管理的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 1.《公立医院的机构改革与管理》卫生部门改革与可持续性筹资旗舰培训课程教材,2001
[2] 2. Gilson L.,Alilio M.and Heggenhougen K. Community Satisfaction with Primary Health Care Services:An evaluation undertaken in the Morogoro Region of Tanzania.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94,39(6):767-780.
就公共管理部门而言,公共危机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公众对有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全理解。有的公众甚至认为一些政策有失公平,这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在政策执行时遇到较大阻力。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中,由于公众对改革的不理解,出现了多种声音,进而引发成牢骚,甚至有个别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二是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运用引发危机。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赋予公共管理部门的一种“机动”权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合理、适度运用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反之则会出现“异化”现象,给权力寻租创造条件,对公民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给国家、社会带来损害。三是由于行政人员自身素质低导致的风险。有些行政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凭习惯、凭经验随意执法,凭意气盲目执法,论关系、讲人情胡乱执法,从而引起行政相对人不满,引发不必要的纷争,造成公共危机事件。四是公民抵抗执法引发的风险。据报道,目前我国暴力抵抗行政执法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抵抗行政执法引发的公共危机,不但给正常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直接危及行政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给行政执法人员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一、构建有效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并行,传统因素、现代因素与后现代因素并存,导致现阶段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因而也是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公众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网络的出现及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透明,这些都对公共管理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对这些挑战做出积极回应,势必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失去公众的信任。
面对危机,如果行政人员在管理理念上对危机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漠视人民的利益以及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欺上瞒下,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或公共管理行为和效率上识别能力表现较差,应急机制不健全,对危机反应失当,致使危机扩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管理客体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危机治理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而盲动,导致秩序失范;二是由于在非常时期丧失公众的信任,社会矛盾突出,使行政行为关系紧张乃至冲突;三是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而未被有效控制时,媒体可能借机进行负面报道和恶意指责,损害公共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公共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建立必要的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以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部门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处置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特别是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之后,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把加快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升到工作日程,在应急预案体系和机制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灾害,我国的应急管理系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应对巨大灾难的过程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应急管理还存在—定的问题。
(一)危机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这一方面体现在对全球化下所滋生的各种风险和危机认识不足,对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分析判断机制还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导致危机不能及时预测和有效防治。另一方面,传统的“内紧外松”宣传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当危机(尤其是突发事件)来临时,一些基层部门还存在媒体公关缺位、宣传引导准备不足、舆论管理观念和方式老化等问题,亟待改进。
(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够通畅
目前的公共管理体制还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不高、协调不畅等弊端,难以形成快速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从纵向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就某一个公共管理系统来看,其内部信息网络已经畅通,但横向上,公共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横向信息网络,信息的水平交流有时受到阻碍,使得信息资源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信息交流、传输的瓶颈。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还需改进
总体来看,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基本上是遵照国家、省、市总体预案和专项、部门预案的内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的,一些预案没有结合本地特殊情况来研究和设定,同时,在已经形成的应急预案之间、专项预案之间、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衔接、协调和演练,实战可操作性有待检验提高。
三、公共管理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对策研究
在下一步工作中,公共管理部门应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管理危机的最有效方式是避免危机的产生。一系列公共危机告诫我们,公共管理部门只有把自己的主要职责放到依法行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方面,才能使不折不扣依法行使公共管理权力与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公共管理部门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最大的责任是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要求充分重视公民的应得权益。如果能做到让公民或相关人员理解、支持、配合行政工作,那么就会减少或降低执法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为此,公共管理部门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完善公民与公共管理部门发生争议的行政救济制度。正确处理“执法”与“维权”,“执法”与“为民”的关系,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尊重公民权利,给公民充分的机会表达对公共管理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防止公民行使权利走向极端。要切实提高对公民的服务水平,实现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营造相互理解的和谐征纳氛围,化解因征纳矛盾引发的风险。
(二)建立健全灵便的预警机制和高效的反应机制
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重点,预防与控制是管理中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危机预警制度体现和实现的是政府管理“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花大量钱治疗”的目的。公共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尽早发现危机征兆,抓住解决危机机遇,控制危机蔓延,并且高效的作出反应,制定应对措施。一是树立公共危机意识。鼓励公众反映公共危机征兆或潜在威胁,在条伴许可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地让公民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来,与公共管理部门同呼吸共命运,是公共管理部门公信力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塑与创新的表现。
二是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其首要任务是要依法组建一个具有足够权力且能有效动员、指挥、协调、调度资源应对危机的中枢指挥系统,这是危机管理机制的灵魂。三是建立高效的危机反应机制。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作出反应,把权威的“声音”通过媒体第一时间传播给受众,让公众了解税务部门的作为,稳定民心。在第一时间关于媒体危机中公众关注的有效信息是毁断谣言产生源头的有效措施。由于危机事件具有易变性和危害性,反应迟缓必然加重危机状态。
(三)加强部门协作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加强与当地有美单位和部门的协作,构筑严密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与上级部门及同行加强信息联系,形成网络,共同维护公共管理秩序,进一步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公共危机的产生。
论文摘要:如何成功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新闻媒体作为沟通政府与民众的社会公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如何运用,以及对如何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有所帮助。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公共管理中应对危机状态的一种形式。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索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除了常规管理之外,还需要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
1、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2、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企业通常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虽然有不同企业之间的联合,但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虽然有共赢的局面,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有限的市场中甲多占一份就意味着乙少占一份。
3、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强制力是其管理的基础。公共危机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公共危机管理遵循的是公共管理的原则,依法行政。公共危机管理主要依靠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危机的管理,而“公共权力的行使,常常是刚柔并济,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并行。
二、新闻媒体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一)新闻媒体的含义及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新闻媒体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它所代表的某个阶层或阶级的观念,还必须表达一定的公众利益,具有一定的公众立场,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流动和沟通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上。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它的特殊性,必然会成为报道的焦点。
客观上来说,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充分介入,能够在无形之中对政府危机管理产生很大帮助,其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帮助政府传递信息;2、协助政府进行危机预防、反应和恢复;3、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4、为政府提供外脑;5、帮助政府赢得社会支持。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运用新闻媒体
一个以公共服务为基本理念的政府,必须对公众充满信任和保持敬畏,尊重包括知情权在内的所有公众权利,把公众欲知、应知、需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知公众。同时,政府又是新闻传播的管理者,应引导、调控新闻媒体对事实加以解释,支持媒体发挥其功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危机发生前,主要是政府对危机的减缓能力和预见能力;危机发生时,政府的反应能力与治理能力;危机发生后,政府的恢复能力。下面,我们将从这三方面分别探讨新闻媒体在其中的运用。
(一)危机前
危机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危机发生后的治理,而在于减缓与预防危机的发生。政府设立监督与预警机制,预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摊薄不善的资源管理,能够较好地缩减危机的发生及其冲击力。而提高政府预见能力的前提条件是获取充分的信息。政府虽然有收集信息的专门通道,然而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信息的不充分或误导,而新闻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新闻媒体在守望环境中,可以及时反映可能危害社会的征兆,为决策层提供预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某种危险倾向存在的合理推测,向社会和决策层发出警告。我国社会的主流是稳定和平的,但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伴随着危机的发生,社会总是在一个一个危机的解决之后向前推进,因而我国的媒体不能只报喜而不报忧,应当对政府的政策以支持为主基调,以批评作陪衬,小骂大帮忙。通过批评,可以让政府认清自身的不足,进而改进政策,消除矛盾,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
(二)危机发生时
当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政府的媒体政策就是要主动寻求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的合作,通过媒体这一中介和载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诱发潜在危机,同时避免过度强调危机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回避性,加强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沟通。
1、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公众最新消息
危机一旦发生,政府就必须及时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状况,快速地采取措施控制或抑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发展和扩散,掌握主动权,力求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扭转不利局势,促使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
2、通过媒体权威性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稳定公众心理
政府要本着诚信透明的原则,真实的信息,以避免公众由于信息的封锁而获取小道消息,从而对事件进行臆断与主观猜测,而夸大事件的危机度,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使政府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3、通过媒体听取公众的意见,征求与调整治理措施
政府在危机发生后,通过媒体向公众信息,不仅可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通过公众的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法,也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三)危机发生后
这里讲危机发生后,是指单件的危机事件得到治理以后,非指实际意义上的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恢复力的问题。在危机治理后,政府需要重新恢复社会稳定,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这就要媒体对危机处理的后续工作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报道。正是通过对后续事件的报道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的办事能力。
四、努力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介的良性互动
在非常态的危机之中,媒体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政府在对媒体有所约束的情况下,又充分加以利用。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格外重要,它不但是政府和媒体成熟、理性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成熟、理性的体现,更是妥善解决危机的剂。因此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介的良性互动要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观念,树立对新闻媒体的正确认识
首先要认清新闻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大众传媒既不是政府的附庸,也不应当强调绝对的自由,而是在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的管理之下,保障一定的新闻自由。
(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政治秩序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大众传媒的更加繁荣。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媒体信息鉴别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主流媒体的发展。
(三)健全法律体系,规范与保护新闻媒体
健全法律体系,通过法律保护与鼓励这种自由权利,有利于新闻媒体更好地为政府服务,实践其监督的权利。
(四)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透明度
信息的管理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宜采用“疏导”的方式,而不是“堵截”的方式。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一种让媒体公正介入危机事件的秩序,为媒体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利用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反映民众的意见与呼声,才能真正体现媒体的群众观念,才有利于推进民主进程,有利于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公共危机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1][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宋鸽.反思政府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积极干预[J].行政与法,2004(6)
[3]袁勇.新闻信息传播与政府危机管理的互动关系[J].新闻爱好者,2003(10)
[4]李萍.特殊传播——防范与化解危机的使者[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
[5]刘光清.危机与出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
[6][18]周敏.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角色[J].世纪中国,2003.6.
[7]高世屹.危机管理,媒体无法缺席,博客中国,2003.06.[4]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9.
【关键词】机房管理 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维护 硬盘保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职院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已成为中职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场所。公共机房主要承担全院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学校以及来自其它部门的考试等任务,这就使公共机房的使用频率大大地增加,因此对公共机房的设备管理、日常管理都提出了更中的要求。
1 公共机房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机房管理员队伍薄弱
计算机机房管理事务繁杂,牵涉面广,对计算机管理员的技术素质、服务意识提出更中要求。机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房软硬件维护,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环境卫生管理、机房安全管理、机房资产管理等。
1.2 软硬件故障频繁
公共机房计算机使用频率中,使用人员范围广,因此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硬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因计算机的移动造成计算机掉电、硬件松动,键盘、鼠标、耳机等易耗品损坏显得更为突出。同时也会出现人为破坏,有些由于机房的计算机安全设置不到位,学生有意无意的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CMOS或注册表,造成系统被破坏。有的人会随意更改IP地址,可能导致局域网内计算机出现IP冲突。
1.3 软件维护难度大
公共机房承担着各种教学,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实验内容,需要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同时操作系统经常要安装补丁,杀毒软件不断更新病毒库。再加上要对应对各类考试、培训与平时的课外上机,使公共机房经常需要安装或更新各类软件,这让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
1.4 公共机房的环境差
公共机房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好,灰尘对计算机的破坏很大,易损坏机器内部硬件,灰尘多了会覆盖在主板上,灰尘会阻碍散热器散热,造成计算机内部温度过中,严重时会导致计算机经常死机或者重启,尤其是CPU风扇上灰尘过多,影响CPU散热,会有烧毁CPU的可能,所以保持计算机机房环境整洁能有效避免灰尘对电脑的危害,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不良的卫生条件也会影响上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机房室内的温度、湿度、电源稳定性都会对计算机硬性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容易出现运行速度慢,频繁死机,原件烧毁等问题。
2 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中,硬件损坏率也中。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转,硬件设备维护要及时。定期检查接线,插口是否松动,定期打开机箱进行除尘,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开关机,并且关闭显示器。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这样保证机器的及时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3 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由于我院的公共机房是在不同时期建成的,机房的计算机就存在配置不同、品牌不同的情况,这给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带来了难度。目前,大多数院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都是采用硬盘保护卡,它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
公共机房软件系统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操作系统被破坏后的恢复和批量安装更新软件、卸载软件等。用硬盘保护卡实现系统数据的恢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将系统分区设置成“立即还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重新启动计算机后,该分区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软件安装我们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同传功能,做好一台母机,通过网络同传发送到各台子机即可。同时硬盘保护卡还具有增量同传、断点续传、远程唤醒、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自动分配接收端IP地址和主机名、CMOS参数保护和恢复功能等,根据软件系统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选择的使用,可以很方便、很中效的进行软件系统管理。
4 机房管理制度建设
机房管理历来是让许多机房管理员头疼的事。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机房管理,提中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障公共机房的正常运作,制定出《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计算机机房安全制度》、《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规章制度。有了科学、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日常的机房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机房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上机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也必须认真填写上机记录,遵守管理制度。
针对机房管理中经常出现故障机不能得到及时维修的问题,我们在机房中配备一本《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本》,用于上机学生进行登记,上机时如发现自己使用的计算机有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填写在《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本》上,机房管理员根据每天的学生填写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节省了检查计算机故障的时间。维护人员对自己维护的计算机进行故障记录,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以及解决后的状况,这样不但可以掌握每台计算机的工作状况也可为今后的故障维修总结经验。
5 结束语
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是一既复杂繁琐,又不断重复的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不断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总结,管理员之间要互相交流,提中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有服务意识,得到上机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实现机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为学院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庆伟.中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
[2]何秀全.中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福建电脑,2009,(12).
[3]陈泽波.浅析中校机房管理[J].科技创新论坛.
[4]时翠霞.中校公共机房软件系统管理的比较与优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10).
[5]陈妍.中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初探[J].福建电脑,2011,(02).
[6]王靖文.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4).
[7]张翠萍.中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1,(6).
关键词 机房管理 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维护 硬盘保护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已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场所。公共机房主要承担全院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学校以及来自其它部门的考试等任务,这就使公共机房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因此对公共机房的设备管理、日常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公共机房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公共机房管理员队伍薄弱。计算机机房管理事务繁杂,牵涉面广,对计算机管理员的技术素质、服务意识提出更高要求。机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房软硬件维护,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环境卫生管理、机房安全管理、机房资产管理等。
软硬件故障频繁。公共机房计算机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范围广,因此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硬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因计算机的移动造成计算机掉电、硬件松动,键盘、鼠标、耳机等易耗品损坏显得更为突出。同时也会出现人为破坏,有些由于机房的计算机安全设置不到位,学生有意无意地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CMOS或注册表,造成系统被破坏。有的人会随意更改IP地址,可能导致局域网内计算机出现IP冲突。
软件维护难度大。公共机房承担着各种教学,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实验内容,需要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同时操作系统经常要安装补丁,杀毒软件不断更新病毒库。再加上要对应对各类考试、培训与平时的课外上机,使公共机房经常需要安装或更新各类软件,这让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
2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硬件损坏率也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转,硬件设备维护要及时。定期检查接线,插口是否松动,定期打开机箱进行除尘,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开关机,并且关闭显示器。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这样保证机器的及时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3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由于我院的公共机房是在不同时期建成的,机房的计算机就存在配置不同、品牌不同的情况,这给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带来了难度。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都是采用硬盘保护卡,它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
公共机房软件系统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操作系统被破坏后的恢复和批量安装更新软件、卸载软件等。用硬盘保护卡实现系统数据的恢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将系统分区设置成“立即还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重新启动计算机后,该分区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软件安装我们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同传功能,做好一台母机,通过网络同传发送到各台子机即可。同时硬盘保护卡还具有增量同传、断点续传、远程唤醒、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自动分配接收端IP地址和主机名、CMOS参数保护和恢复功能等,根据软件系统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选择的使用,可以很方便、很高效地进行软件系统管理。
机房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需要重新做系统或更改系统设置,增删应用程序,在这过程中会意外造成系统破坏然后进行了保存,这样每次开机还原的系统就不是原安全稳定的系统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除了对系统进行保护以外,管理人员还应在系统安全、稳定、完整的情况下,应用ghost软件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运用系统备份文件进行恢复系统。
4计算机机房的病毒防护
病毒是公共机房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公共机房上机人数众多,机房内的计算机难免被一些通过恶意网站、移动存储等传播的病毒所感染。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潜伏性和传染性等特点,破坏性强、不易清除,再加上使用者计算机水平不一,公共机房计算机很容易感染病毒,而且一旦感染,可能造成整个局域网内计算机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全校范围的影响。对付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及时给系统安装补丁将系统漏洞给堵住,其次给每台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感染来自网络或移动存储的病毒,并且要定时更新病毒库。
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是一既复杂繁琐,又不断重复的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地进行总结,管理员之间要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有服务意识,得到上机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实现机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为学院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委托理论; 知识员工激励; 成本管理
一、知识员工与隐性人力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在现代企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传统的以生产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正逐步地被知识型企业所替代。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企业的价值主体是知识员工的智力资本,隐含在知识员工大脑内的隐性人力资本能否转化为显性人力资本,成为企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对知识员工激励与对经营管理者激励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其重要性超过对经营者管理的激励,因此,知识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知识员工一般是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员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化条件的约束;第二,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意愿,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第三,他们的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过程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
隐性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知识员工头脑或者组织关系中的知识、工作诀窍、经验、创造力、价值体系等。与显性人力资本相比,隐性人力资本更具有本源性和基础性,是创新的源泉,是一切显性知识的基石。由于大多数隐性人力资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样一方面使隐性人力资本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具有不可模仿性和长久性;另一方面,隐性人力资本依赖于人的大脑而存在,它的发挥程度取决于知识员工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的管理。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可能会使隐性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低于期望值,人才的流动性也可能使得企业为获得知识员工努力工作的投资回报率为负值。
知识员工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很难准确考评他们的工作绩效,了解他们的真实努力程度。在知识型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必须运用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管理模式来激励知识员工,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相比其他员工要高,所以企业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人力成本高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按照委托理论,知识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个委托—的关系合约。委托人对知识员工具有的隐性人力资本的转换效率及其程度的衡量,同样也存在着一个人的合约激励问题,为了避免免费搭便车,就必须对知识员工的价值进行衡量和确定,以避免成本过高而导致效率损失,从而达到激励成本最优。因此,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与效率就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激励成本管理模型构建
企业与知识员工之间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知识员工获得的信息是否完全,直接影响他们之间的竞争程度,从而影响其工作努力程度的决策。
(一)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激励成本管理模型
假设企业有两个知识员工,i=1,2,令ei≥0是员工i的努力程度,vi是企业的福利对员工i的价值,是员工i的私人信息(企业对知识员工的福利属于私人信息)。影响员工努力程度的因素有:1.员工i对企业福利的效用值vi,显然vi越大,努力程度越高,所以假设e(vi)是vi的单调增函数,同时ei>vi是不可能的,即努力程度超过效用是无意义的;2.企业能否得到员工最大的努力程度,还与其他员工对企业福利的效用有关。根据对称性,另一人的认可是由自身效用决定,并受同伴影响。
已知vi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决定一个努力水平,可建立效用函数:
Ui(ei,ej,vi)=vi-ei ei>ej(vi-ei)/2 ei=ej 0 ei
现在的问题转化为根据v1及v2的分布规律,求得两个人的努力程度规则e1(v1,F(v2)),F(v2)是v2的分布函数。根据对称性,对方的努力程度是e2(v2,F(v1)),即对称的努力程度战略。
给定v与e,员工i的期望效用为Ui=(v-e)p(ej
MaxUi=(v-e)p(ej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
(v-e)Φ′(e)-Φ(e)=0
即(v-e)Φ′(e)=Φ(e)
如果e*是员工i的最优战略,又Φ(e)=v,得:
(Φ(e)-e)Φ′(e)=Φ(e)
解上述方程得e*=v/2,或Φ*(e)=2e*
这个结论表明,在均衡情况下,企业的福利通常由效用最高的员工获得,这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是有效的,但企业只能得到相当于企业福利成本一半的员工努力。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激励成本管理模型
假定有n个员工,每个员工的效用vi具有独立的,相同的定义在[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如果对企业福利的效用为v的员工i的努力程度为e,他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Ui=(v-e)■p(ej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Φn-1(e)+(v-e)(n-1)Φn-2Φ′(e)=0
在均衡情况下,Φ(e)=v,一阶条件可以写成:
-Φ(e)+(Φ(e)-e)(n-1)Φ′(e)=0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
e*(v)=[(n-1)/n]·v
显然,e*(v)随n的增加而增加。当n∞时,e*v,就是说,员工很多时,员工就会只按照自身对企业福利的效用做出努力程度的决策。这表明,如果信息是对称的、完全的,员工之间的竞争将会使企业得到员工更多的努力。
上述模型运用委托理论,对企业的激励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下,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难以带来员工同等程度的努力。只有当信息完全,知识员工之间存在竞争时,才会使v与e趋于一致,达到均衡。同时,知识员工对企业激励的效用不会受同伴影响。
三、知识员工的激励管理
人力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主要现象。尽管信息不对称使交易受到压抑,但市场并没有瓦解,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发送信号来抵消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教育证书和声誉是两个重要的信号,分别针对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可以有效地表现出人力资本的能力和价值。因此,人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对于评估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可观察的信号和不能观察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有效的人力资本市场应该能区别不同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一个好的制度条件下,能够形成“分离均衡”,也就是说高学历证书、好的声誉能代表高价值的人力资本,低学历证书、差的声誉能代表低价值的人力资本,市场制度可以体现出它的区别功能。相反,导致“混同均衡”则是失败的市场制度,它无法正确区分不同价值的人力资本,因此,也就不能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市场机制约束知识员工行为,使其不能过于脱离委托人的目标而为所欲为,是激励知识员工的外部效应。
设计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对知识员工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准确的评价,是知识型企业的特殊管理要求。一般而言,工作的可编程序性越低,对人行为观察越难,委托人掌握信息的难度越大,依据效果制定合同的难度就越大。其原因:一是要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决定是选择依据效果的合同还是依据行为的合同;二是要根据人的效用函数制定报酬合同,即在与人目标函数基本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合约进行评价和监督。从管理激励理论的角度看,应通过制定“企业福利菜单”,实行全面薪酬战略来激励知识员工。知识员工更关心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除了高额的收入外,灵活的办公时间、休假、晋升机会、学习培训、工作内容丰富化等方式都可以作为全面薪酬的部分。深入了解知识型员工的内在需求,制定“企业福利菜单”,让员工自选,每个人则会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福利组合决策。这些福利难以用货币计量,他们之间也无法进行比较,所以只能根据自身的效用进行选择,这种激励方法解决了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由于他们相互之间影响对方的效用而导致企业只能获得相当于福利价值一半的员工努力。再者非货币利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需要付出货币资金,只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就可以形成巨大的激励。
有关研究表明,在联合生产条件下,每一个参加者都可能有免费搭车的企图,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需要企业管理者(知识员工)获得企业的剩余权益,以降低成本。也就是说,让知识员工成为企业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可以进行自我监督与组织,使隐性人力资本的转换顺利实现。目前我国对知识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是股份期权激励与分配。这种激励方式的效率受制于外部条件,它的激励程度取决于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宏观经济的上升以及一个有效率的人力资本市场。显然,目前在我国这种激励方式很难发挥作用。衡量隐性人力资本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将知识员工的努力程度通过一定的方法折算成价值量进行评估。“身股制”通过有限责任人参与企业一般收入分配,与无限责任人参与企业剩余权益分配,以及在两次分配之间通过扣除法来确定负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参与二次分配即剩余权益分配的具体方式。它具有人力资本的股份激励与企业治理的股份激励融为一体的特点,同时具有动态的过程激励的特点,通过无限责任的方式将隐性人力资本锁定在企业,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激励方式,同时又运用有限责任制度方式集中经营与运作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实现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有限合伙制度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企业外部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对“内部人”知识员工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同时企业制定和知识员工的效用目标趋于一致的激励安排,并且让其参与剩余权益分配,从而达到自我监督,使知识员工与企业目标一致,企业最终将获得最大的员工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芮明杰,郭玉林,孙琳.智力资本收益分配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吴广谋,王文平,尤海燕,等.数据、模型与决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罗卫东.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 冉秋红.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 朱斌,马晔华,张新安.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0(2).
[7]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8] [美]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智力资本管理会计[M].上海翻译出版社,1996.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薄弱环节;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明显提高了交通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但是工程机械的广泛使用,以及机械因缺乏科学的维护管理导致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给国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管理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一、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
1、技术结构复杂
工程施工机械规格大小不一、技术结构复杂、种类较多,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如机、电、液、计算机等。机械的选型、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有着很强的经济性以及技术性,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这是非常大的负担。
2、购买施工机械投资额大
一般购买施工机械的投资额都非常大,一台(套)机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上千万元。施工单位购买施工机械后转化为固定资产,需按时提取折旧,而未来的工程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潜在的负债压力。
3、工地流动性大
机械施工转移是一件非常麻烦,但不能完全避免的事情。大型机械设备(如一些大型的搅拌设备)受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和隧道净高的限制,转运起来非常困难,并且费用十分昂贵。尽管一些工程机械的行走功能(如推土机、卡特彼勒机械),高速公路上也是不允许长途旅行,必须使用拖车运输,但是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损坏,特别是铺平的道路建设项目设备,如果施工组织不合理,需要经常移动工作,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
二、工程机械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施工人员和设备需要频繁调动,管理部门往往为了降低工程成本,盲目的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此外,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完整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和台账管理等工作尚未完善,导致工程机械管理混乱,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严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机械设备使用和保养互相脱节
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中常常重使用轻维护管理,有的根本没有完善的保养制度,即使有制度也不按照制度执行,没有将机械设备保养责任制明确落实到人,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只管使用不负责维护”,维护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为以后的故障埋下隐患,导致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机械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工程施工,也增加了维修成本。
3、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设备磨损老化
部分操作人员存在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所知甚少,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一味赶工期,抢进度,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高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有时操作员甚至违章操作,加速设备磨损老化。机械设备维护“滞后”,缺乏科学维修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护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护”,缺乏“预防维护”意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护,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此外,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大部分企业维修缺乏有效监管。
三、工程机械管理和维护的改善措施
1、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体制
规范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的前提,企业要想做好工程机械的管理,最重要的有一点是将管理机构给以建立健全,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组织的顺利开展,落实定岗到人,综合全面的进行管理;其次,将工程机械的统计制度给以建立健全,统一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建立详细的机械技术档案,并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保管技术档案;此外,为了提高工程机械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实现他们的价值,企业需要实行绩效制度;最后,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将定机、定人、定岗位、包维护的“三定一包”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好“三定一包”制度对于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工程机械的完好程度与施工安全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
2、加大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工程机械也带来新的变革,新旧机械换代也越来越快,工程机械人员要想不落伍做好工作就必须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与工作技能,只有不断的培训与学习专业知识,才能确保工程机械人员合理科学的使用机械。企业一定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为提高工程机械人员的操作技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不能只注重形式必须保证结果,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来提高企业工程机械人员的操作水平,这样也有助于企业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同时也要为员工营造良好学习与工作氛围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3、将工程机械的保养制度给以严格落实
做好工程机械的保养工作,能够减少和避免使用的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工程机械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工作,严格落实保养制度。管理工程机械的人员一定要认真阅读保养说明书,根据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对于机械使用施工的技术交底给以严格落实,不定时的监督检查机械保养的落实情况。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机械的正确使用,合理保养,及时维修、费用消耗等内容列入奖惩制度中,通过对机械人员的奖惩来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程机械的合理使用、运行正常,降低机械的费用消耗。
4、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
工程机械的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性以及责任感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认真的依照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进行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施工操作和工作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加强保养与维修
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与维修可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可提高其工作效率,因而施工方应制定并执行详尽的保养计划,并应加大其实施力度,在施工中应避免因任务紧则放弃对机械的保养工作,相反在执行大任务量作业时应重视对机械的保养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故障发生率,并应重视对机械的定期维修计划,同时应指派专人负责检查维修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保证维修效果。
结束语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还需要管理和维护人员不断的学习,另外,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开展。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逐渐使机械管理与维护走上科学、规范、制度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雒焕仲.关于施工设备管理维护的几点思考[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年.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问题;对策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通过相关机构进行“先危机”的预测和监控;在危机发生时,根据已有的法律化的相关预案、处理流程、应对措施对危机进行积极有效地干预和控制,消除危机,然后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善后工作,进一步减少损失,保证各方相关利益者的各种权益,恢复社会稳定,安定人心,在民众中树立负责任政府的形象。
公共危机的发生一般有其演变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也应该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在危机的初始期中,政府应具有敏感性,进行预警、监测和问题管理,及时识别各种突发性事件前兆信息,并对危机发生的概率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将危机消弭于萌芽之中;在危机发生阶段,则应根据已有的相关危机管理计划,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短时间内将事态控制住;在危机事后处理阶段,则应注意妥善护理有关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等恢复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修正政府的日常决策和危机处理系统。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
1.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公共危机法制建设尚未健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公共危机法律尚未健全,二是现行公共危机法制执行不到位。在公共危机发生以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出台一些合理而不合法的特殊管制措施并强制实行从而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比如:只是采取对相关责任人就地免职等行政处罚,却缺乏相应的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并且,地方政府在如何保障民众通过法律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如何防止危机状态下公共政策侵害公民权利等方面都还存在法律的空白点。
2. 公共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组织系统和机构
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危机的基本模式是:主要专门针对特定需要而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一旦危机发生,只能被动应对,容易造成组织工作上的混乱。这样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不能把对危机的前期控制纳入政府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常态管理当中。另一方面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影响公共危机管理效率,危机管理中各部门彼此独立,事态控制方法单一,部门之间协调动员机制不顺,这使得我国政府长期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体制弊端在危机管理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势必导致权责不明,效率低下,延误危机处理时机。
3. 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宣传不够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基本前提应该是转变观念。我国危机管理的宏观机制是非常欠缺的,究其原因,就是认识不足。尽管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采取了必要措施而从容度过,表现出我国应对危机的胆略和智慧。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平时,在于预防,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的力挽狂澜。出现了危机之后再去应对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建立起危机应对机制。我们现在对一些事故,比如煤矿瓦斯爆炸、空难等等有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条例,平时加强防范工作,出了事故之后可以根据条例确定相应的责任,对事故的定性和处理有一套办法。但是,更加宏观的、系统的危机管理却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水平。
4. 公共危机管理参与者太过局限,力量不足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人人都能站出来出一份力,那么就有可能把危机的伤害降到最低。然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和协助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甚至大多都是冷漠或逃避的态度,不能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就算有部分公民想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无疑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一大阻碍。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 我国宪法虽然已对紧急状态制度做出了原则性得规定,但对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行使紧急状态权利,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作为我国危机管理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并在此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专门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政府的危机管理权的合法行使,避免肆意侵犯公众权利的事情发生。此外, 要强化执法,建立危机管理执法监督体系,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到位。
2. 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公共危机一旦不幸发生,必须迅速启用所有政府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地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控制危机局势,迅速解决危机,尽快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则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所谓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指以国家政治机构为核心,按照相应组织运作从而对危机事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这样的危机管理机制一般包括危机管理的中枢指挥系统、危机管理的支援与保障系统和危机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3. 强化危机教育,增强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公民的公共危机教育,增强公共危机意识。比如:通过学校教给学生相关知识,开展公共危机知识讲座,利用发生过的危机案例来教育民众,加强模拟灾难演练,积极开展危机处理方面的研究。另外,政府还应该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提高政府自身、公民和社会组织处置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加强危机宣传,让公众了解并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扩大公众参与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传播媒体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突发事件,消除恐慌心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中,还要不断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参与的形式,拓宽参与的渠道。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深厚资源和力量源泉在于民众之中。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机关的能力,而应当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危机。
5. 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
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指非营利组织和基层组织。如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 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当发生一些公共危机时,我国主要靠的是政治动员机制,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要着力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 使危机管理中不仅有一个忙碌的政府,也有一个忙碌的社会,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自我调节的力量,化解危机。
在公共危机管理上,只要政府建立起应急反应机制和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处置危机的权威体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加强信息流通,增进社会认同,促进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就一定能确保我们在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面前处变不惊,控制局面,转危为安,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伤害,最大可能地保护公众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
参考文献:
[1] 肖鹏英.论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J]. 学术论坛. 2006(04)
[2] 王晓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与原则[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12)
如果企业是以人的绩效为本,那么我们就会问:企业如何实现以人的绩效为本?如何实施?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回来看看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管理不只是绩效考评,通常应包括绩效计划和回顾,就是强调了这个互动沟通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部分:在工作完成前发生了什么和在工作完成后发生了什么。但是不止这些,高效的组织利用绩效管理把企业战略和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到每个层次,保证每个团队和个人都有理解。什么是公司要求,他们为组织策略和方向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如何保证这些贡献一定是能够实现并且具体实施和发生。
任何一个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界定“人”在企业中所处的角色和结构,也就是说角色的定位决定了“人”将担当的功能是什么,他的能力要求是哪些。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清晰的说明期望员工做些什么,应当怎么做,在什么样的情况和环境下履行哪些职责。通过绩效规划和检讨的实施实现绩效系统的动态管理。
对于企业来讲,绩效管理系统建立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业绩,当然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目标。一个设计和联系都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提高员工的业绩。通过绩效管理评价结果,能够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未来招聘选择、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的特定需要。同时,绩效管理系统为报酬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供应,使企业薪酬管理更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绩效管理也常用于内部员工关系的决策,比如说晋升、解聘和调动等方面的决策。同时,根据此系统评价的数据亦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潜能。
通常,你无法管理你不能够评估的事情,你也无法改善你不能评估的事情。高绩效的团队和个人都有要求明确清晰的目标,并根据此目标达成状况来衡量薪酬给付系统。绩效管理的成功关键要素是对工作流程的管理而非“人”的管理。组织的系统规划直接决定和影响了绩效目标的设定。价值产生于流程。基于此,绩效管理系统实施中个人角色的衡量关键步骤是确认KOA(主要结果范围),根据组织或部门总体绩效目标分解和定义个体“人”的主要结果范围的内容。如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可以概括为行政管理、技术发展、生产活动、销售、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本运做六大类,作为经营管理的执行者或企业某项具体活动的管理者就要求用组织总体要求做指南来发展自己的KOA。利用P/I(绩效标准)和KOA进行交叉分析,能够清晰的列出和界定绩效管理的核心要素和执行标准。例如新产品的发展要求在本年度某年某月某日前提供至少两种可供销售的新产品;该产品的研发不得超于预算值某百万的2%等。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不断检讨和持续改进的系统。在系统动态更新的过程中不断确认和改进“人”与“情境”的融合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约60%的员工抱怨不理解评估他们绩效的方法,少于50%的员工认为他们的绩效考核是公平的,不足于20%的员工抱怨他们不清楚绩效和报酬直接的联系。结果绩效管理本来是经理和员工之间的一种团队合作过程,现实中却变成了双方都有极力回避、尴尬的、承受压力的过程,或者是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追逐游戏。
为什么会这样?哪里出了状况?这要从绩效管理的定义先谈起。绩效管理是期望员工完成实质性的工作职责,明确知道完成的好是什么意思,员工和主管之间能够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但大多时候,更多的绩效管理者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只要建立一套绩效考核制度、表格后就能够自动达到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宽松、过于严格、主观判断、对比偏误或近时偏误等一系列的错误。员工出现的抱怨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综合以上所有偏差的主要因素,主要还是在绩效管理沟通的错误。绩效管理本身是一个主管和员工持续沟通的过程,由员工和主管达成协议并保证双方者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所以,如果说企业管理从以人为本延伸到以绩效为本的话,绩效管理更是从考核管理延伸到沟通管理。
为了使组织的绩效管理能达到更高的效益,完善的绩效沟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员工和主管之间的绩效沟通,一方面可使部属对其绩效表现好坏的原因及工作表现的优缺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可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以了解员工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及部属需要哪些协助;同时,通过绩效沟通过程的实施,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基础,由双方共同规划未来的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实现未来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无论怎样,绩效沟通都有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主管要给员工回馈和肯定;2、改进与发展计划的制订;3、通过沟通使员工得到不断的激励;4、沟通住处公平而且客观。更重要的是,在沟通过程中双方都要能够放开心胸,彼此以坦诚的态度,同心协力的解决问题,以达到绩效沟通双赢的目的。
企业的绩效管理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找到“以人为本”价值体现和衡量的工具与桥梁。但无论怎样,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是无限的。怎样在以人的绩效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亦会成为21世纪外界环境变化速度超过企业内部学习速度尴尬处境下企业家的首要思考问题。二者是有矛盾的吗?我们如何选择?相信这个总是或许比讲清楚企业管理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绩效为本困难的多。因为绩效管理强调可衡量、强调时效、强调可执行。创新往往没有成功经验借鉴,它的可衡量更是难乎其难。怎么办?
回答此问题是更好办法是让我们回来看看绩效管理对“人”的假定条件。如果我们在绩效管理的假定条件是人都是没有自觉性的,所以必须要通过流程管理才能得到约束,降低人的价值,那么其实这个企业都不需要有人力资源的概念,只需要用无思想、无目的的机器人来完成就好。如果把绩效管理的假定条件界定在通过标准的制订和流程的细化是为了更好的解放人的创造性,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自我管理。每一个通过流程管理解放出人的时间价值都有投入到更多的创造和开发上,则绩效管理和创新的矛盾就根本不存在,反而成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更不会演变成一场企业伦理价值观的讨论大赛了。
如果企业期望将人力资本绩效管理后的创新变成成果,更好的利用起来,就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提高的环境,将创新的能量集中于企业的远景战略和目标上,固化现有成功的“人”的创意和创新。固化的执行必然要通过知识管理的方法结合绩效管理的工具达成。通过此系统的实施,也就为未来人力资本更大的创造力作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