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

时间:2022-06-08 15:21:05

导语:在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

第1篇

【摘要】目的:使护理查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将差错事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方法:各班将二人核对法用于查对流程,使查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结果:在“三查八对”工作中实施二人核对法,使医嘱执行得更加准确,提高了护士的查对意识。结论:应用二人核对法进行护理查对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实施二人核对法 查对制度 差错护理安全

护理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制度实施得是否规范,查对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新的医疗事故条例的出台,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一旦出现差错事故,将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查对制度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核心制度,该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报道,由于床号、姓名、给药途径等没有认真核对而发生的差错纠纷占50%左右。[2]为了减少此类差错的发生,本科室自2008年起将二人核对法用于查对流程,经过三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病案一:患者某男,34岁,因急性胃肠炎住院。入院第二天早上十点左右,治疗班护士从药房将药取回后,与主班护士实施二人核对时发现此病人药物清单上统计有小柴胡颗粒两盒口服药与该病人医嘱不相符合,后经二人仔细查对医嘱,发现此药统错了床号。治疗班护士速协调医院相关科室及时给予更正。

病案二:患者某男,84岁,因左下肺部感染入院一周。生化检查结果回报:血小板减少,医嘱给予转移因子注射液2毫升(3毫克),皮下注射,隔3日一次,治疗班护士在转抄注射卡时将 “皮下注射”错误地写成“肌肉注射”,当与另一位护士核对时发现了转抄错误,治疗班护士及时更正了注射卡上的给药途径,使医嘱得以正确执行。

1 发生差错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临床护理工作量重、烦琐、重复性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现实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在编护理人员匮乏。

1.2 主观原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为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内在因素;[3]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工作方法计划性差;专业知识水平缺乏、预见性不足;病人病情掌握不充分。

2 实施二人核对法的程序

护士长排班均使用双班制,即每班须安排至少二人值班,且每班人员业务素质应合理搭配。白班查对工作由治疗班护士和主班护士进行核对,中夜班由二位值班的护士核对。每班查对完毕后,应记录查对情况并双签名。当班护士执行各项操作前,先按照“三查八对”制度进行查对,然后再由第二位在岗护士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医嘱。护理记录单、输液巡回卡等医疗文书书写内容均按上述查对流程进行核对。

3 核对方式

3.1口服给药:治疗班护士从药房核对取药后,先由治疗班护士及主班护士采取一对一看方式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等,核对无误后,值班护士在根据医嘱的给药时间按“三查八对”制度发给患者服用。

3.2注射给药

3.2.1肌肉注射:操作者将抽好的药液及空安瓿让另一位当班护士核对后,携带注射卡到病房,经过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执行

3.2.2静脉输液:执行者将抽好的药液及空安瓿让另一位当班护士核对后,携带静脉输液卡到病房,经三查八对无误后才挂瓶、输液、填写输液巡回卡,并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完毕后,填写输液滴速、时间、责任人等,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开病房。

3.2.3其它给药方法:均按上述的二人查对程序进行查对并按规范操作。

4 效果

实施二人核对法,使护士的查对意识明显提高,并能认真对待每一次查对。尤其是执行前的二人核对能及时发现如床号、姓名、药名、药品质量、给药途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实施五年来很少出现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而造成的差错事故,该方法杜绝了近百例的护理差错,保障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5 二人核对法的优点

5.1 实施二人核对法,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打破了不良的思维定向心理,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间的协作,有利于圆满完成各项临床护理工作。

5.2二人核对法打破了由当班护士一人完成“三查八对”工作的传统做法,将查对工作按制度规定的内容认真进行,使其过程规范化。

5.3实施二人核对法,使医嘱执行得更加准确。

5.4实施二人核对法,能在查对工作中发现了许多错误,尤其是在执行操作前的二人核对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6 总结

有了好的制度、好的方法,必须落实到位。护士长要经常检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督促大家严格遵守,同时强调查对工作的重要性,应对护士长期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护理管理者应将护士工作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手册、核心制度等法规印发到每位护士手中自学。同时,利用晨会或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学习,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和答卷考试,考试结果记录在考核档案中。对查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护士长应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保证查对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书峰,程丽,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及管理对策. 中国护理杂志,2004,1(5):307

[2] 刘薇群,陈念梅,唐跃琼等,护士差错归因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6,8(2):141―142

第2篇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科; 护理差错;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61-02

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问题等原因造成的工作失误,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1]。我科是传染性疾病科,随着医保的不断完善,这几年,住院病人不断的增加,护理差错难免发生,而防范护理差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对已发生的护理差错的不同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至2009年发生护理差错38例,其中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而发生的护理差错有15例,占39.5%;因业务水平低而发生的护理差错有8例,占21.1%;因情绪差而发生的护理差错有7例,占18.4%;医嘱不规范护士处理5例,占13.2%;其他3例,占7.9%。16人护理人员中工作年限在1~5年的护士有12人,7~10年的护师2人,10~15年的主管护师2人。

2 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操作者自身因素所造成

2.1.1 操作者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1.1.1 转抄医嘱者没有做到“三查七对”,致使床号、姓名、药名、时间、剂量、用法等抄错而造成执行上的错误。

2.1.1.2 医嘱执行者查对不严格,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护士更换床旁已备好的输液瓶时,往往不再查对输液瓶上的姓名而接错液体。

2.1.1.3 配药者查对不严格将药物剂量配错,如将注射用甘草酸苷40mg错加成80mg,把乙胺丁醇片1日顿服0.75(3粒)多发给病人为1日3次,每次3粒。

2.1.2 操作者责任心不强,医嘱未开出,凭主观印象给患者注射或发药,以至造成差错;忘发全病区口服药等均对患者缺乏高度的责任感所致。

2.1.3 业务水平低

2.1.3.1 护理人员护龄短,一些未经专业培训的年轻护士或低年资护士,往往由于对拉丁文及药品的化学符号不懂而给错其他药物的错误。

2.1.3.2 转抄护士由于业务水平有限,不知晓医嘱的存在问题,从而不能杜绝和纠正医生有时开医嘱时产生的失误。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对药物的剂量、用法、药理作用不清楚,缺乏思考,盲目执行医嘱。例如医师将氨林巴比妥2ml肌肉注射错写成4ml肌肉注射,某护士盲目按医嘱执行后,造成患者大汗淋漓、血压降低,经积极抢救后患者病情才好转。

2.1.3.3 临床经验缺乏,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如病人如厕后面色苍白、大汗,诉解血便。年轻护士对病情变化无预见性及应变能力,没有马上告知医师进行处理,直至病人昏迷后才进行抢救。

2.1.3.4 专科知识欠缺,宣教不到位。如进行病房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护理人员不转移病室内的病人或不给予卧床病人遮黑眼罩,导致病人发生眼结膜炎。

2.2 工作环境及外界影响到心理因素

2.2.1 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护理具有易传染性、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工作风险大。社会对于传染病的偏见和歧视,使得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降低[2]。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易发生心理失衡,工作时情绪差、语言修养差,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缺乏沟通技巧,表现为语言生硬,无意中伤害对方,导致误会,引发纠纷。

2.2.2 护理人员怕被传染,操作不认真,巡视不及时。如昏迷患者不按时翻身和局部按摩,使患者形成褥疮I期;肺结核咳痰、咯血时,护理人员怕被传染,不敢靠近患者,导致抢救延误。

2.2.3 年轻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注射时,怕被血液传染而戴上手套操作,导致穿刺失败,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引起病人不满,发生纠纷。

2.3 医护藕合性的不规范

2.3.1 医嘱的不规范有些医生因工作忙或疏忽而将时间开错,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而导致与事实不符或重复使用;护士执行时未认真查对,感到可疑也未仔细询问,想当然地执行;口头医嘱不清,护士误听,复述后医生未纠正,医嘱所开的药品名称与药品的商品名称不符,药理作用不清楚,也会导致差错发生。

2.3.2 医疗秩序的混乱医生工作无计划性,打乱了护士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护士的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如医生早上查房迟,开出新医嘱后不告知护士,导致护士漏给药或迟给药。

2.4 患者因素

2.4.1 患者及家属对当前的医疗水平期望值过高,患者进入医院好像就进入了保险箱,一旦患者病情恶化,或患有不治之症,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凡是都认为是医务人员的责任[3],而将情感迁怒于护理人员。

2.4.2 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多需隔离,病程漫长,易反复[4],家属不愿陪护传染病人,病人情绪低落,认为被家人抛弃,从而产生一些过激行为。

2.5 护士长护理管理不到位所造成

由于护士缺编,护士长常顶班以及忙于日常事务性的杂事均导致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有所松懈。

3 对策

3.1 加强责任心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育护士热爱自己的专业,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患者负责。在班期间做到思想集中,依法施护,努力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让护士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本班职责,不能把不愉快情绪带到工作中。教育护理人员一旦出现差错事故,不能怕负责任而隐瞒,要及时向医生、护士长汇报,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2 建立健全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杜绝护理差错的关键。每天医嘱查对早上、下午各1次,每周大查对1次,做好严格的查对登记制度。做到注射、服药、治疗前中后经二人查对方可执行。危重、需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要进行床头交班,特殊用药要重点交班,口头及书面交班。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必须执行时应听清医嘱,听后再问一遍,看清药品,及时补写并转抄医嘱。接班后应检查上一班医嘱是否处理无误。护士长不定期跟随治疗护士和转抄护士执行治疗和查对医嘱,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总结经验教训。

3.3 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减少差错的关键。抓紧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化专科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1~2次,加强危重病人床边护理指导,以巩固专科护理技能,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来达到更新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3.4 规范医护藕合,减少差错

教育全体护士认识医护藕合性差错对护理质量的负面影响,纠正“医嘱错误与护士无关”的错误想法。教育护士发现问题要敢于提出,加强与医生沟通,规范各种医嘱,如仍有不规范的医嘱与科主任沟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医嘱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从而保护自己。

3.5高度重视防范护理差错的管理工作

护士长是病区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在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长在防范护理差错的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3.5.1 更新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护理管理者需转变观念,如:在缺陷管理手段上,不能只有事后惩罚制度,没有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这样发生的风险事件易被隐瞒,成为日后安全隐患[5]。所以,护士长应运用风险管理方法,识别风险因素,实施前瞻性预见管理。成立护理差错防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近期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频率及严重性,共同研究并制定防范措施。鼓励护士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规定发生的缺陷不影响个人经济,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度惩罚。并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教育的力度,从新护士岗前培训抓起,使新护士从上班第一天起就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提醒护士要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及时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3.5.2 建立护理差错隐患自查报告登记本目的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工作中警惕性。通过案例分析等手段,教育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分级护理、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

3.5.3 培养自身洞察力护士长对本病区工作内容、危重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士的动态要做到心中有数,每天通过查医嘱处理情况、护士交班情况、危重患者护理情况及各种护理记录情况来发现差错苗头并及时纠正。

3.5.4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弹性排班。如工作繁忙、重症病人多时要根据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分配工作。

3.5.5 注意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工作紧张时尤其要注意保持冷静与良好的情绪。平时多给予关心和沟通,注意提高护理人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调整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问题,使护理人员心情舒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5.6 完善绩效考核和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护士以最好的工作态度和最佳的技术水平投入工作,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之一[6],使医护的经济利益与减少差错相联系。在创收的同时,应以病人的安全为第一,确保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转。

4 小结

护理差错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护士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护士长在防范护理差错的管理工作中严加管理,才能把护理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 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9,26(8A):71.

[2] 叶雨英,储芳,张海燕.军队传染病医院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02-703.

[3] 徐其英,徐燕.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0-71.

[4] 朱彩香.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1-72.

第3篇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的差错缺陷,进行分析原因分析和探讨;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方案,防止静脉给药差错的发生。方法:随机对照法,对传统组和改进组方法进行比较计算出χ2值。结果:改进后静脉用药方法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结论:在本院推行改进组方案很有必要。

【关键词】静脉给药;差错原因调查分析;探讨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reasons of clinical vena injection errors.Guo Min,Fang Min.(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ujiangyan city,Sichuan 611830)

【Abstract】Objective:Make measures to improve methods and control clinical vena injection error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reasons of clinical vena injection errors.Methods:Random comparison,traditional method and improved method,and compare the three methods.Results:Improved injection method with much less errors is clearly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injection method.Conclusion: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put the improved injection method into practice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Vena Injection Investigation;Analysis on Reasons for the Errors;Discussion

护理差错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时有发生,而静脉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点,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是临床上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护理人员日间工作的重要内容[1],但是静脉给药过程中发生差错也最危险,它可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纠纷的发生。因此笔者针对静脉给药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并制定了静脉给药过程环节的改进措施,效果显著。现将临床实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外一科(普外和泌尿外科)住院部接受输液治疗的病人,时间2007年9~12月,共计1466例输液病人。对输液过程环节中进行监控,确定观察范围,对给药差错原因进行如实登记。

2 方法

2.1 传统方法:即对照组,办公护士转抄医嘱经两人查对后签字。第二步配药护士负责配药,同时配第一组如抗菌素即流水作业方式,加药后贴小标签。第三步执行治疗时护士只携带小标签而小标签贴在输液袋或在输液瓶上。

2.2 改进方法:办公护士转抄医:嘱时不参与查对或两人交叉查对,即转抄医嘱不参与查对病历;另外转抄医嘱时如特殊用药等做红笔标记或着重符号。第二步配药环节一个输液卡配完第一组,再配第二个,先贴标签后加药,配完后在执行单上作记号;第三步,执行环节,如输液、加药、拔针,同时携带输液卡(注明小标签另外)。增加一个环节再次核对无误后执行。

2.3 病人分组:由办公护士根据每日医生需要输液的病人按床号编号1、2、3、4、5、6……按单号分为传统组,双号分为实验组。

2.4 监控内容:重点对输液环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进行分类:①办公室环节,分为转抄医嘱环节和查对医嘱环节。②配药环节。③行环节。

2.5 监控方法:①由办公护士负责转抄医嘱和查对环节监控并登记。②由专业组长负责配药环节和执行环节中的监控并登记。③护士长负责全面监控,即日下午负责大查对和执行后的汇总,防遗漏。

2.6 制定静脉给药差错登记表格,随后填写每日实验组和传统组的样本数和阳性结果。②并将两组不同环节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计算出不同环节差错率百分比。③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χ2值。

3 结果

3.1 1446例输液执行中,传统组746例发生差错63例,改进组720例发生33例,分类详见表1。

3.2 结果数据处理:使用SPSS软件进行,χ2=9.28,P

4 讨论

静脉给药输液过程中差错缺陷原因有很多,如:护士岗位职责未落实到位,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有关的护理制度,护士的药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病人家属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2]等。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责任心、心理定势等因素[3],时常有差错发生,偶尔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主要是根据本院(二级乙等)医院,未用电子病历,出现静脉输液过程差错缺陷进行研究。通过表1我们发现有部分未执行在病人身上。但是为了减少或避免缺陷发生,重点对每一个环节改变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客观因素,使工作更具有科学性。

4.1 办公室环节:在转抄医嘱及查对环节中,转抄医嘱护士发生错误如看错、漏掉,参与查对时继续看医嘱单(即病历)就会发生第二次错误。如传统组资料中654-2 10mg看成654-2 20mg,安定10mg看成1mg,更改医嘱未发现等。通过改进组两个护士交叉查对或转抄医嘱不参与查对,能有效减少差错的发生;转抄医嘱护士将特殊用药,如间隔时间:抗菌素头孢曲松钠2.0qd,甘露醇q8h,特殊剂量、控制滴速,如10滴/min,新药、避光药物、冰冻药物等用着重符号或红笔标记,这样特殊醒目的标记,起注意提示作用。

4.2 治疗环节:由于医院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输液病人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配药护士往往将所有输液卡第一组液体放入输液袋内,然后再逐一加第一组药物,如:抗生素等,最后贴小标签,这样容易发生错误。改进方法:护士配完一个再配下一个,先贴标签后加药,并在输液卡上作记号。在病房执行环节中这是最后一关,更为重要。通过改进后减少了漏配药和加错药现象,传统方法:只携带小标签,而小标签贴输液瓶上,输液完毕后拔针前在治疗室看输液卡后径直到病房拔针。改进方法:不论输液、加药、拔针均携带输液卡,增加一个环节,即治疗室内输液卡。也能通过表1比较发现有效。

另外:①本实验考虑到护理人员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病员输液治疗卡用药复杂与简单,均执行查对制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因此为了减少误差的影响,相对固定科室、护理人员。最终达到前面统计学数据。②在这里差错发生率达到6.6%并不等于都执行在病人身上,查对环节中得到了纠正,大部分并未给病人带来影响。③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减少差错缺陷发生的环节,所以未对静脉给药差错缺陷带来的后果,定性、处理的进行研究。

5 总结

研究实验表明:改进组的差错缺陷发生率较传统组有明显差异,有科学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改进组方法可以在医院内部推广。

本试验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输液过程中护士的巡视制度的执行情况、医嘱环节错误未考虑到,以后在研究中要充分考虑其他因素,以保证文章严谨性,更具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蒋笑怡.静脉输液卡的设计和应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9).

[2] 张凤清.影响护士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和对策.2008年护理管理杂志,50.

第4篇

2020年是我院加压奋进、乘势而上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护理部紧跟医院发展步伐,围绕医院2020年工作计划,以创建“市级医疗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工作为抓手,以“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护理部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院护理人力资源概况

截至2020年12月,全院在岗护理人员427人,临床一线岗位护理人员375人,占全院护理人数的88%,共设34个护理单元,正、副护士长33名。特殊护理单元护理人力资源情况:手术室护理人员22人,急诊科护理人员25人,ICU护理人员25人,产房助产士14人,NICU护理人员10人,血透室护理人员9人。2020年退休11人,因各种原因离职9人,离职率2.06%。

二、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完善考核细则,督导整改落实。依据医院综合目标千分制考核细则要求,对临床科室25个护理单元的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了修订和细化,重新核定扣分标准。发挥护理部及科室护理质控小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护理部全年共计完成护理质量检查、专项督导及护士长夜查房52次。

(二)依据质控计划,做好质量控制。按照年初制定的护理质控计划,护理部质控组与各质控小组护士长共同参加质控,分工明确,按照每月质控重点开展质控检查。护理部将每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并在护士长例会中提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跟进。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共同讨论现存的质量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今年共计召开质量分析会议4场。

(三)严格培训考核,落实核心制度。护理部每季度针对查对制度、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汇总分析。组织核心制度理论考试2场,考核护理人员367人,合格率99.46%;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1场,考核护理人员277人,合格率100%。组织多人协作心肺复苏比赛1场,通过考核与比赛,为更好的落实各项核心制度打下了基础,并且强化了急救意识,提高了抢救技能。

(四)规范病房管理,夯实基础护理。坚持每日于医生查房前完成晨间护理,细化基础护理工作。护理部及护士长重点对晨晚间护理质量、新入院患者处置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护理部每月进行专项督导,并随时、随机抽取科室进行质控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反馈,督导科室及时整改。

三、落实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一)积蓄后备力量,打造人才队伍。医院为构建梯队结构合理的护理专业队伍,于11月份出台了《关于建立青年护理人才库的实施方案》,每2年选拔和培养一批青年护理人才。12月15日—17日,通过笔试、操作、民主测评最终确定20名青年护理人才入围。下一步护理部将依据人才培养计划逐步落实。

(二)加强队伍建设,更新管理理念。今年共选派护士长59人次参加省、市级管理培训班。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我院护理专科水平的发展。邀请市立医院护士长来院授课,交流管理经验。9月份,选派6名护士长前往滕州中心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为下一步晋级三级医院打下基础。

(三)加强专科培训,注重人才培养。

1、全年共选派20名护理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取得省级专科护士资质。学习的专业有:重症护理、急诊急救、血透室、呼吸内科、手术室、眼耳鼻喉、神经内科、康复科、中医适宜技术、内镜;并顺利取得血液净化护理专科护士、产科护理专科护士、康复护理专科护士、肿瘤护理专科护士、急诊护理专科护士、重症护理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及PICC专业技术资质。护理部组织进修返院护理人员开展业务讲座、进修汇报4场,以带动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今年共选派8名护理人员参加山东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班,获取8个专业省级专科护士证书;4月份邀请中医院杨玉光老师培训中医适宜技术。

2、对《护士分层管理规定》进行了重新修订,10月份完成层级进阶考核工作,全院共有71名护理人员通过理论、操作考核及科室评议顺利通过层级晋阶。

(四)加强专科护理开展,11月份开设PICC门诊,PICC置管63人次、维护860人次。压疮小组参加会诊4例,护理会诊穿刺286例。4月份邀请上级专家对导管固定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全年共选派35名护理人员参加枣庄市各护理专业委员会会议。

四、加强患者风险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一)加强对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重点规章制度的培训与考核及不定期监督检查,减少差错发生,保障病人安全。1—12月组织理论考试5场,考核护理人员867人次,合格率98%;操作考核4场,考核护理人员543人次,合格率100%。

(二)坚持护士长夜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予以纠正处理。全年护理夜查房24次。坚持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三)落实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重点做好预防知识的宣教,预防措施的落实,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护理部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手册》、《薛城区人民医院住院病人VTE风险评估表》内容,组织医院质控组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医护人员在此项工作中不能做到紧密衔接,对于评估出的高风险患者,预防及处理措施不及时。针对此问题:护理部统一要求科室每日对评估出的VTE高风险患者要有动态统计和提示,督促医生及时处理。

(四)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定期汇总分析,并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因分析,制定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全年组织召开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4次。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由发生不良事件科室的护士长将典型案例制作成PPT,分析发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再由其他科室护士长提出不同意见。通过剖析,提高了护士长的参与程度,加深了对不良事件的印象,最大限度避免类似问题再在本科室发生。鼓励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1—12月共计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13例、其中标本采集缺陷9例,跌倒23例,导管滑脱11例,给药错误11例,医嘱处理及执行缺陷13例,坠床11例,走失2例,自杀1例,其他32例。压疮293例(院外压疮96例,难免压疮193例)。全年召开安全警示教育会议2次,会议上就典型案例与护士长进行深刻剖析,大家集思广益,制定整改措施。通过安全警示教育会的召开,能够互相警示,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五)为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况的处置能力及急救水平,6月20日,护理部联合医务科举办了多人协作心肺复苏技能竞赛,共有100名医护人员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8名医护人员获奖。此次比赛全面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年内针对医院机动护士库人员进行了2次培训,2次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紧急状态下的急救水平,保证了应急状态下护理人员需具备的应急能力。 

五、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一)为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打造人文护理标杆,10月份出台了《“为您服务从我做起”关于全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实施方案》。以入院、出院护理,晨晚间护理、护理巡视4个重点环节,制定出12条服务标准,以点带面,力求达到礼仪规范、服务主动、环境温馨、流程顺畅、操作舒适、安全护理的效果。进而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此实施方案自2020年10月15日开展至今,各临床科室共收到锦旗33面,表扬信116封,提名表扬护士共415人次。2018年住院患者满意度平均为95.65%,2020年满意度平均为99.71%,比去年增长了4.06%。

(二)“317护”健康宣教平台运行良好:“317护”健康宣教平台是我院“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活动的一项亮点工作。全院护理人员高度重视,积极推送。3月份,各临床科室健康宣教平均推送率达到60%;为进一步提高推送率,4月份护理部出台了《关于提高“317护”推送率的管理规定》,将“317护”扫码宣教列为患者入院的第一项工作内容,4月底,全院各临床科室平均推送率达到了98.2%,提前完成目标,同时获得全省“最佳知识传播医院奖”。全年共推送健康宣教课程109578篇,推送率85.54%,患者或家属阅读量为77496篇,阅读率85.08%。自10月份起,利用“317护”平台开展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10次,被提名表扬护理人员356人次,住院患者满意度平均为99.99%。“317护”健康宣教平台的铺开使用,使我院的健康宣教工作更加简单、有效、生动,使宣教更有针对性,患者更容易接受,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

(三)每月继续对二级回访结果进行书面反馈。1—12月份,对护理人员提出表扬300人次,服务态度不满意问题13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

(四)全年开展延续护理服务9例,神经内科为非住院患者更换尿管1例、更换胃管2例;重症医学科为非住院患者更换尿管3例,更换胃管3例。限于医院门诊不能购买部分耗材,以及交通、收费问题,导致延续护理服务开展例数不尽人意。

(五)加强护士职业礼仪的培训、学习,针对2018年度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培训。共组织2场,培训44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及服务行为。全年开展业务讲座24场,共计培训护理人员680人次。

(六)获得的荣誉及奖励

2020年8月在“2020年红十字应急救护比赛”中,血液肿瘤科二病区王宁同志荣获应急救护演讲个人单项二等奖、急诊科孙翠梅同志荣获成人心肺复苏个人单项二等奖、神经外胸外科朱箫同志荣获创伤救护个人单项三等奖;2020年10月在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的“GPM最强音全国总决赛”中血液肿瘤科二病区程朋玲同志荣获团体二等奖;2020年12月在由山东省护理学会主办的“山东省‘天使杯’青年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竞赛”中,手足外、脊柱外科程艳同志荣获个人三等奖、急诊科刘峪荥同志荣获个人二等奖。

六、实习带教工作

2020年医院共接收护理实习生63人。护理部组织实习生考试2次,组织业务讲座24场,对于不能及时参加者,按照实习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罚。业务讲座后,护士长针对专科知识进行授课、讲解,并留置课后习题,要求实习生完成学习笔记并上交作业,以此加强实习生对专科知识的掌握、记忆,促进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加强与提高。学生们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先后参加医院宣传片拍摄、中小学生查体、“急救白金十分钟”宣传等活动。

七、工作中的不足

缺点和不足:

(一)因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护理人员因生育、哺乳等因素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临床低层级护理人员占据了较大比例,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时间难以保证,培训师资缺乏,影响培训效果。

(三)专职护理质控人员缺乏,对全院的质量监督检查存在漏洞,弱化了质控效果,不利于全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四)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管理知识,护理管理指标不明确,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不佳。

(五)年轻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理解不深刻,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安全意识差。

第5篇

摘要目的:调查护士使用个人数字助理(PDA)的感受情况,评价已实施举措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改进信息系统、优化PDA使用流程、完善发展PDA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PDA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14名护士进行2次调查(2次调查分别于科室护士应用PDA满1年时和满2年时进行)并进行比较。结果:护士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录入生命体征、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方面的作用的满意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条目“护士对PDA屏幕大小”“护士对PDA的操作界面”及“使用PDA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信息部门的解决速度”的得分虽有所提高(P<0.05),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力度是提高护士满意度的直接保障,护士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录入生命体征、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及支持力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持久;对PDA网络的稳定性、PDA携带的便捷性、PDA的手写功能及PDA的数据传输速度满意度仍然较低,提示护理管理者需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广泛征求护士建议,使用过程中能体现专科特色,提高护士使用PDA的满意度。

关键词 :耳鼻喉;护士;个人数字助理;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01

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池艳宇:女,本科,护师

通讯作者:沈凤勤,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我国在2002年首先由北京协和医院试行使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1],此后PDA逐渐被临床认可及应用,现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PDA在国内的应用功能逐渐扩展,在识别患者身份、床旁数据录入等优势明显。对护士使用PDA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是保证PDA能够有效应用及推广的基础。护士作为PDA的直接使用者,其满意度已经引起国内外护理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评价PDA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Davenport[2]认为,护士如何感知使用移动护理的利与弊影响着管理者对护士使用移动护理的决定;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接受程度或满意度是应用该系统的关键因素[3]。鉴于此,本研究分别于2012年4月及2013年4月(即本科室应用PDA满1年和满2年时)对耳鼻喉科护士使用PDA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旨在总结护士使用PDA的感受情况,评价现有举措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改进信息系统、优化PDA使用流程、推广应用PDA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护士14名,均为女性,年龄22~53岁,中位年龄29岁。工作年限:5年及以下6名,5~10年2名,10~20年2名,20年以上4名。职称:护士7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2名。学历:大专8名,本科6名。年龄和工作年限以2013年情况计算。

1.2研究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护士使用PDA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教育程度、职称等;第二部分是护士对使用PDA的满意度调查,包括4个维度(即PDA本身性能,PDA功能,支持力度,PDA作用),共23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得分范围为23~115分,分数越高说明护士满意度越高。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4,请5名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测评,对30名护士进行预试验,得出该问卷每条目的CVI为0.80~1.00,平均CVI为0.94。

1.3资料收集方法分别于2012年4月(科室应用PDA满1年时)及2013年4月(科室应用PDA满2年时)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给予统一指导语,要求每名护士独立完成问卷。2次均各发放问卷14份,回收2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或t′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支持力度是提高护士使用PDA满意度的直接保障在使用满1年和满2年时的调查中,条目“使用PDA过程中护士长的支持力度”的得分分别为(4.64±0.49)分和(4.71±0.47)分,条目“科室对使用PDA的培训”的得分分别为(4.43±0.65)分和(4.71±0.47)分,两年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护士长作为护士的直接领导者,其态度和行为对护士产生直接影响。在使用PDA初期,面对护士的各种抱怨,护士长始终表现为理解、支持及疏导,将护士遇到的问题快速反馈给上级部门,对护士非主观错误不予责罚。例如,在应用PDA初期护士进行文件书写时会因操作不熟练出现错字、漏字或漏写现象,科室通过“三级检查法”尽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三级检查法”即护士自查,组长检查,护士长抽查,针对反复强调仍然出现的错误进行批评。

科室设置PDA联络员,负责参加全院培训及对本科室护士的培训,PDA联络员需有较高的理解、沟通、表达能力,并且熟悉PDA的各种功能,对科室使用情况进行指导。科室根据需要不定期讨论PDA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PDA的新功能进行及时集中培训及张贴操作流程图。科室及时有效的培训,护士长相对宽容理解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护士减轻压力,更好地接受并使用PDA。

此外,“使用PDA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信息部门的解决速度”得分由使用满1年时(3.00±0.55)分上升到使用满2年时(3.57±0.65)分(P<0.05),这一显著的提高表明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为PDA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3.2使用PDA有利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在使用满1年时和满2年时的调查中条目“护士对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识别”的得分分别为(4.29±0.47)分和(4.50±0.76)分,均值处于满意到非常满意之间,条目“PDA在保证患者安全方面的作用”得分分别为(3.71±0.73)分和(4.14±0.87)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此结果与Stroud等[4]的调查结果一致。Stroud等[4]调查显示,有91%的调查者认为使用PDA有利于支持临床护理决策,89%认为可提升患者安全。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将条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机相结合,实现了条码身份识别和患者信息数据床旁采集,可确认患者给药标签、检验标本的条形码与患者腕带上的身份标识条形码的信息均相关联[5-6]。同时,有研究显示[7-8],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条码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护士认为使用PDA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确保护理安全,这说明作为该系统的使用者,护士已经认识到其对识别患者身份、保证患者安全的作用。

3.3使用PDA有利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流程PDA的应用实现了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闭环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医嘱管理制度,使医嘱和护理任务的执行更为规范[9]。本研究中,使用PDA满1年和满2年时调查显示,条目“护士对PDA在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方面的作用”得分分别为(3.50±0.76)分和(4.00±0.78)分,处于较高水平。PDA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护理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更为规范、科学,可追溯。例如,在配药前需双人持PDA核对,核对同时PDA自动记录核对者姓名;在执行肌内注射、静脉输液、采集血标本时,不但需要扫描核对条码信息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在操作同时系统会记录此操作开始、结束时间及执行人;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各种评估前,需扫描患者腕带条码,记录评估内容及时间,这样可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保证评估的真实性,从而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得到护士认可。

3.4应用PDA录入生命体征优势明显与最原始的手工绘制体温单相比,直接录入电脑生成的电子体温单可缩短绘制时间,避免因人为错误导致的重新绘制浪费时间,应用PDA进行床旁生命体征录入,保存后信息直接呈现于移动护理PC端,系统即时自动生成体温单、心电监测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护理文书,同时将采集的时间和采集人等相关信息记录到数据库[10],可体现数据的时效性、节约纸张资源并且避免转抄带来的错误,优势更加明显。本研究中,使用PDA满1年时和满2年时调查显示,条目“护士对使用PDA进行生命体征的录入”的得分分别为(4.14±0.66)分和(4.64±0.63)分,说明护士很满意应用PDA进行生命体征录入,并且通过设置预警,例如:在打印体温单时系统会提醒“**不符合要求,是否继续打印”等避免漏写数据的现象,这些优点提高了护士使用PDA进行生命体征录入的满意度。

3.5护士对PDA的屏幕大小及操作界面满意度显著提高在2次调查中,护士使用的PDA设备没有改变,但护士对PDA屏幕大小及操作界面的评价却有显著性提高(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PDA操作界面的优化有关,例如以前在进行护理评估和录入一般护理记录单时需要分别扫描患者腕带条码,优化后只需1次扫描即可逐一进行操作,在所有文件书写完成后扫描1次即可记录结束时间,省去反复扫描带来的不便。在护士长期使用PDA过程中,逐渐形成习惯,因此对PDA屏幕的大小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3.6使用PDA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次调查中,分值较低的条目为“PDA网络的稳定性”“PDA携带的便捷性”“PDA的手写功能”及“PDA的数据传输速度”。有文献分析[9],PDA相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体积偏大、重量偏重,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携带PDA,常常还要携带其他随身物品,因此会感到不太方便。此外,护士对PDA的手写功能满意度得分较低,也提示应进一步完善PDA的性能。例如增加PDA屏幕的敏感度,增加文字录入联想功能等。无线网络通畅是移动护理工作站运行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支持是成功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在本调查中,虽然PDA网络的稳定性及PDA的数据传输速度得分仍较低,说明相关部门需不断改进,从而保证护士对该系统的顺畅使用,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小结

本调查结果显示,PDA在患者身份识别、保证患者安全、生命体征录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及支持力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持久。PDA网络稳定性、传输速度、PDA本身的性能及在护理文件书写方面满意度仍然较低,提示护理管理者需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广泛征求护士建议,进一步优化PDA的使用,使临床应用PDA更具有专科特色,提高护士使用PDA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洁,冯煊.北京协和医院首创“移动护理”[J].当代医学,2005(8):64-67.

[2]Davenport C.Analysis of PDAs in nursing:benefits and barriers(EB/OL).(2012-06-01)[2014-02-03].http://pdacortex.com/Analysis_PDAs_Nursing.htm.

[3]李森,吴晓英,王泠,等.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5):18-20.

[4]Stroud SD,Smith CA,Erkel E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use by nurse practitioners:a descriptive study[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9,21(1):31-38.

[5]李志悦.手持设备(PDA)在临床移动信息系统(CMIS)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2):178-180.

[6]Tsai SL,Sun YC,Taur FM.Comparing the workingtime between Bar-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traditional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system:an observational study[J].Int J Med Inform,2010,79(10):681-689.

[7]Coyle GA,Heinen M.Evolution of BCMA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J].Nursing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5,29(1):32-38.

[8]Hayden RT,Patterson DJ,Jay DW,et al.Computer-assistant bar-coding system significantly reduces clinicalLaboratory specimen identification errors in a pediatriconcology hospital[J].J Pediatr,2008,152(2):219-224.

[9]李森,王泠,吴晓英,等.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69-72.

[10]杨辉,孙超,叶结松.基于PDA+B/S的移动医护信息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2(10):936-937,949.

第6篇

【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刷,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体温表使用前后分开浸泡消毒处理。

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无菌持物镊浸泡符合要求,消毒液每周更换次,无菌持物镊每周更换一次,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

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天。

消毒用碘酊及酒精注明浓度并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消毒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消毒柜清洁干燥,柜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要标明更换时间、消毒液名称及浓度。冰箱每周消毒保养次,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

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污物与垃圾分开。

病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每日用湿拖拖地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周空气消毒一次。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及重症监护室每日空气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次。紫外线消毒要有时间登记与强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超过小时更换。

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池加盖,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

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先浸泡、消毒后进行毁形和无害处理。

医务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终末处理。

放射科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门诊化验单一律要经消毒后才能发出。

门诊应设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监督检查】

设消毒隔离质控小组,由院护士长担任组长,相关护士担任组员,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控制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技术培训,要有活动内容记录。

护士长兼任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领导下完成规定的各项消毒灭菌检测工作,并按要求作好记录。

各科消毒隔离制度上墙,制定统一“消毒隔离质量检查评分表”按百分制计分,由护士长组织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有护士长每周检查的重点内容及时间记录;对抽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有分析和改进措施,有“医院感染监测质量控制反馈表”。

临床各科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不少于四种标本,其中必须有空气、手、消毒液物体表面监测项目超标项目需有整改后达标报告。每年度接受县防疫站进行卫生学监测,未达标者整改后必须达标。

严格贯彻执行消毒隔离防范措施,对发生医院感染或暴发流行要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院长,并协助做好调查、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方案,若隐瞒不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分级护理制度

【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 1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

一急救药品、器材齐备,适用,保证应急使用。

二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急处理及配合得力。

三制订执行护理计划,特别护理记录及时、详细、准确、完整、规范。

四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家属的安慰,无护理并发症。

一级护理:危重病员、大型手术后病员需重点观察的病员等。

一按病情需要准备急救物品,保证使用。

二满足病人需求,做好生理、心理及社会的整体护理。

三根据病情需要制订、执行护理计划,护理记录完整、准确、规范。

四每~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药物反应及效果,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参加抢救。

五做好基础护理,无护理并发症。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员。

一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作适当活动。

二每~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及特殊治疗用药后效果。

三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

四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送便器等。

三级护理: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病员。

一责任护士认真履行职责。

二严格执行疾病护理常规,按时完成治疗和护理。

三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次,经常巡视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四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情况。

【监督检查】

护理长负责制订全院统一的“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由护理长每月检查次,每周检查~次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记录于护士长手册上,作为护士长、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依据。

护理长负责制订全院统一的“急救物品质量检查标准”做好交接工作。若因护理工作失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参照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办法处理。

责任护士能准确回答危重病人床号、姓名、性别、诊断、饮食种类、主要病情、治疗八知道。若发现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等,参照医疗差错事故标准处理。

危重、特别护理病人有护理计划、特别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按“福建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执行。

三、病区管理制度

【制度】

病区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医务科科长积极协助。

定期向病人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二次,每周大清扫一次。

医务人员必须穿戴整洁,必要时带口罩,病房内严禁吸烟。

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查房时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私自离开病房。

【监督检查】

成立护理质控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并记录保存,病区质控小组每周一次检查本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年终作为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2  

护理长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并写出综合性书面分析情况和对各病区护理组执行情况的评价,并把全院的情况进行综合报道。

制定全院统一的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在医院每季度检查中获优秀病区的应给予奖励,检查不合格的,参照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四、查对制度

【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一转抄医嘱必须写明原医嘱及转抄医嘱日期、时间及签名。转抄医嘱后,须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做到每班查对。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查对次。

二临时即刻执行的医嘱,需经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三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督促医生及时补开。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四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监督检查】

护理长必须建立以下登记本并严格执行。

一医嘱查对登记本;

二抽血、送血标本;

三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

护理质控组每周一次检查本院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年终时作为评价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制订全院统一的护理查对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医院每季度检查,对优秀病区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参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五、护理例会制度

【制度】

每月次,由护士长主持,全院护士参加,传达上级指示,总结和安排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及改进,统一护理标准,组织护士学习,交流工作经验,表扬护理人员中的好人好事。介绍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活动,护士素质教育,表彰先进。

【监督检查】

有会议时间安排表。

建立完善的护士长例会记录本、记录开会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

按时参加各种会议并做好记录,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时要安排人代开会,及时传达会议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任务,若因无故缺席或未及时传达、落实工作任务而影响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其责任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六、工休座谈会制度

【制度】

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由护士长或其指定的高年资护士召集,也可由经管医师召集。

工休座谈会除向病人宣传医院制度及健康宣教外,着重听取病人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病人和家属的意见要落实到具体人和事,并据此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

开会前应通知病人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临床科室应建立工休座谈会记录本,每次记录须有病人代表签字。【3】

对病人的意见及建议能够改进和采纳的应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解决。因故暂时不能改进和采纳的应向病人解释,并取得病人谅解。

有关部门或人员接到临床科室送交的意见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反应,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临床科室。由临床科室负责在下次工休座谈会上向病人代表反馈。

医务人员不得因病人提出意见而以任何方式刁难及报复病人。

【监督检查】

本制度由护士长执行,护士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检查监督。

护理长及其他职能人员及时检查工休座谈会制度落实情况,必要时向院领导申请跨部门、科室协调会议。

护理长根据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人员处理病人意见、建议的情况向院领导提出奖惩建议。

要求工休会议记录本及临床科室与其它部门间就处理病人意见、建议的往来文字材料做到日期准确、有关人员签字,并保存备查。

七、护理查房制度

【制度】

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教学查房;

一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区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情况;

二护理业务查房包括教学查房:

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选择有指导意义的病例,从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效果及其互相之间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出新的护理计划。

护理长每月查房二次行政、业务查房各一次,做好查房记录及资料保存,以便总结经验。

【监督检查】

护理长必须有每月固定的查房日安排表;

建立护士长工作手册,重点记录每周查房的情况,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及重症护理病例的查房讨论,每周记录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记,年终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制定全院统一的护理行政、业务查房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相应进行奖惩。

八、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制度】

医院实行小时值班制。。

当值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未经医务科科长同意护士不得擅自调换班次。

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处置并应向值班医生反映。遇重大问题及时向业务副院长汇报。

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各项记录及本班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如遇特殊情况未完成工作必须详细向下一班交待并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

书面交班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口头及床边交接内容包括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昏迷、瘫痪、一级护理等危重病人有无褥疮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等。

对常备、贵重、毒、麻、限、剧药及抢救物品、器材、仪器等数量、效能当面交接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监督检查】

本制度日常由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有违章情况时由护士长作记录并请当事人签字保留检查记录。护士长每月抽查护理人员交接班及在岗情况。

护理人员迟到、早退、脱岗超过分钟并一年内累计超过次按旷工天处理。未经护士长同意护士之间擅自调换班次者调换双方均按旷工天处理。值班人员处理与工作无关事务、接打私人电话每次超过分钟可视为脱岗。〖4〗

不按规定巡视病人无特殊原因不完成当班工作延误病人治疗者一经发现记录在册作为年终考评参考。

九、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制度】

各班护理人员按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要求认真执行。转抄医嘱和各种护理记录应使用蓝黑墨水笔,不得随意涂改,如有错误须划去并签名,以示负责。

所有文件均需放置一定地点,用后立即归还原处,整份文件不得分散放置。

任何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携出、撕毁。

所有医疗护理记录应按医疗保护制原则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交给病人、家属或无关人员翻阅。

出院病人病历,应按规定排列整齐,由主管医师填好住院小结后,按规定时间由病案室收回保管。

病区护士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认真书写,用后保留一年备查。

【监督检查】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新护士岗前教育,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化教育,明确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责任。

护士长每周抽查护理病历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纠正,护士长督促、保证护理病历按要求及时归档,护士长对护理病历书写的管理作为科护士长年终考评工作业绩的依据。

按全省统一的“护理病历表格”评分表,护理长每季度抽查护理病历一次,并写出综合性书面报告,在全院会议上通报,对未达标病历与科室奖金挂钩。

十、饮食管理制度

【制度】

病人的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医生开写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病员家属,做好饮食标志,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牌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给以协助。

护理人员要关心病人饮食情况,加强巡视,对食欲不振的病人适当鼓励进食以增加营养。

【监督检查】

护士长设立每周检查制度,重点记录在护士长检查表上,年终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业绩的依据。

十一、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制度】

护士长每周夜查房一次。

认真检查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如发现较大问题要在查房记录本上作详细记录。

如发现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以资鼓励,如遇到有个别责任心不强、劳动纪律差、不坚守工作岗位,或发生差错事故者,护士长要给以帮助教育并弥补。

如遇到有科室护士解决不了的事宜,要帮助解决。

如有大型抢救,要亲临现场协助院领导组织、指导,并参加抢救。

夜查房情况要及时向医务科科长作口头汇报。

【监督检查】

护理长负责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连续性质量控制的夜查房工作,有每月查房安排表、重点检查内容及护士长查房原始记录表。

护士长夜查房必须按要求进行,认真检查并记录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发现有护理缺陷需由当班护士签名。

护理长每月作检查汇总书面报告,并向全院通报检查存在问题,对质量不达标或护士个人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者,按情节给予处理。

十二、探视、陪伴制度

【制度】

病人入院时,护士应详细介绍探陪制度,病情不允许探视者,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探视病员应按规定时间,持门卫发给的探视牌进入病房,每次不超过两人,离开时将探视牌退还门卫,危重病人的家属持病危通知单可随时探视病员。  5  

患上呼吸道感染等流行性疾病的病员、酗酒者及学龄前儿童不得进入病区,探视者不得携带宠物进入病区。

病人病情需要陪伴时,由医师决定,护士长发给陪伴证,不需陪伴时,将证收回。

查房及治疗时间,陪伴人员应主动离开病房,对拒不离开者,医护人员应共同劝离。

探视及陪伴人员应遵守病房制度,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得吸烟、饮酒、高声谈话或坐卧于病床上,也不可串病房或翻阅病历,不得私自将病人带出院外,不得谈论有碍病人健康和治疗的内容,不得自请院外医生诊治及自行用药。

探视、陪伴人员须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得在病区内使用酒精炉、电炉、电热杯、充电器等器具,丢失和损坏物品应负责赔偿。

为了保证医院内电子仪器,设备免受干扰,在某些特定区域内任何人员不得使用移动通讯工具。

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均应自觉遵守并维护探陪制度,不得私自带人进病房探视,不得将门诊病人带入病房就诊。

【监督检查】

探陪制度由当班护士白天由主班护士负责落实,护士长随时监督。

医护人员应随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探陪制度。

十三、护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

病人教育:包括病人入院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一在临床护理中,对患有各种疾病住院需要做某些诊断性检查或治疗以及手术病人,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系统地收集资料,根据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和理解能力进行针对性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知识、饮食营养及服药指导,锻练与休息方面的知识,使之很好地配合医疗和护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

二出院指导:护士提供给病人出院后防止疾病复发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及一些辅助器械的使用注意事项,必要时交待随访时间。

集体教育:利用门诊候诊时间和病区工休会集体教育,讲解一般卫生常识、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以及计划生育、简单的急救知识,要作口头讲解或配合录像、幻灯、模型等进行宣教。

文字教育: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普小册子、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监督检查】

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小时内完成健康教育,护理长每月一次检查各病区护士完成健康教育情况,抽查病区份入院评估表中“已作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栏目内病人或家属签字,并了解病人对健康知识理解的反馈信息,作为对责任护士工作行为评估考核依据。

第7篇

[关键词]护理管理;优质护理干预;风险因素;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满意度

妇科病房主要收治对象包括孕产妇、生殖系统肿瘤、妇科炎症等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风险因素较多、患者担忧疾病预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且妇科疾病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较差,并存在复发可能。常见妇科炎症疾病均与患者生活卫生习惯、饮食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研究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基础上,依据其身心需求制定护理计划,积极满足患者生活需要,提供疾病专科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治疗、协助检查、围手术期护理、康复锻炼、心理沟通等[1-2],注重为患者加强健康指导,重点强调疾病诱因、告知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要点,进行生活指导。现将本研究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3~12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病患者,作为普通组,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40.2±9.2)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异位妊娠11例、子宫肌瘤15例、卵巢囊肿4例;于2015年2~11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41.0±9.1)岁,上述疾病类型分别为10、14、6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本次研究;均因疾病住院治疗;患者具有较好沟通能力,可配合调查;需排除机体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生存期限<1个月的患者。

1.2护理管理

普通组患者接受临床一般护理服务,包括及时为入院患者提供检查服务,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整理床单位,介绍院内环境,明确诊断结果后及时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倾听患者主诉,告知治疗方式,评估患者现存及潜在风险因素,做好安全评估工作。加强护患沟通,及时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协助完成相关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4]。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包括:(1)科室护士长应成立科室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科室骨干医护工作者,围绕护理服务全过程十四条,建立分级护理责任制度,做到分层管理,护士长应合理安排科室值班,保证每个班次工作人员实力均衡,保证护士有足够休息时间,护士长应在科室宣传24h负责的工作理念,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由责任护士负责一对一护理,提供入院-出院期间全程护理服务。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宣传人文关怀护理精神,鼓励护士多与患者保持沟通;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记录情况,要求按照标准填写,避免失误[5-6]。(2)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及时询问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并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变换、伤口护理、用药指导,及时协助患者离床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积极评估患者病情表现提供对应护理服务。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运动疗法、中药泡脚等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用药时护士应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避免出现给药错误等情况,为存在不良情绪患者进行语言疏导,同时与家属保持联系,保护患者隐私,做好出院指导,及时为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管理制度满意度评价

统计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患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制度表示满意,主诉身心需求得到满足;一般:提出改进意见;不满意: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产生医疗纠纷;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7]。

1.3.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

科室应自制质量评分表,主要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单项指标均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8-9]。

1.3.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

科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坠床、用药错误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

普通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普通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研究组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评估

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1±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53±2.10)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

3讨论

分析妇科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因素有以下内容:(1)患者年龄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坠床等,与家属看护不周及医护人员巡视次数较少等因素有关,另与医护人员自身护理责任心不强、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较低、遵医意识较差、因疾病治疗导致的不良情绪、医患沟通较少有关。(2)治疗手段,因患者体质、手术因素、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患者心理情绪[10-12]。针对上述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全面无缝隙护理过程,以患者机体健康及身心感受等作为护理目标,做好院内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治疗环境,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帮助患者住院期间提供治疗服务,加强护患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本次研究中在科室实施分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制度,护士长实施层级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为患者提供整体责任制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加强健康指导,提出护理诊断,分析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注重提高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重视患者主诉,提高优质护理,积极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安全管理,护士应按照标准记录护理文书,提供生活护理,护士长应定期监督科室工作环节,提出护理改进意见,科室人员增加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在科室增加安全设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3-1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意指护士不断进行科室常见疾病、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沟通方法等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住院期间主要身心需求;本次研究中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包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巡视次数,及时为入院患者分配责任护士,提供全程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评估,了解其疾病现状,根据治疗方式、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心理现状等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针对科室疾病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疾病恢复作为护理目标,护士长针对妇科患者疾病特点、年龄、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健康需求等因素,加强管理,了解患者住院期间需求,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期间优质护理,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部分患者均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郑丽娜 叶巧仪 巫丽娟 陈施方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

[参考文献]

[1]张阳凡,范植蓉,肖正安,等.小组周负责制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6):98-99,102.

[2]杨智敬,罗捷,邓媛,等.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33-2236.

[3]朱芳霞,张华伟,王素侠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40-2043.

[4]徐显.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33-134.

[5]郭雅梅,曾晓萍,冯志英,等.优质护理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148-149.

[6]李芳琳.老年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26-328.

[7]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8):3095-3096.

[8]戎明梅,侯樱.自主一体化全程护理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22):2781-2782.

[9]崔荣琦.新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9):102-104.

[10]徐冬艳,赵敏,惠兰,等.基于认知理念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感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9):658-660.

[11]陈红梅,彭燕,张莹,等.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1-82.

[12]张宏艳.综合预防管理在降低妇科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应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6):747-749.

[13]田小娟,刘霞.品管圈在降低妇科术后患者出院滞留时间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686-1688.

第8篇

唐红兰: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通讯作者:张绪红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输液外渗中的效果评价

唐红兰 张绪红 田春英 张梅

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法对输液外渗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输液外渗的再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用自行研制的调查表随机进行横断面调查,对2012年1~6月输液外渗24例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于2012年7~12月输注高渗性营养液和细胞毒性药物时,采取输液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跟进的三维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输注高渗性营养药,护士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正确率明显提高,输液外渗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了输液外渗病例,达到预期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品管圈;输液外渗;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75

Effect evaluation of carrying ou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reduce infusion extravasation

TANG Hong-lan ZHANG Xu-hong TIAN Chun-ying,et al(Suqian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Gulou Hospital Group,Suqian223800)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adverse events QCC method on infusion extravasation,tak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duce the transfusion exosmosis happened again.Methods:Established the QCC team, used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and take random cross-sectional survey,analyzed 24 cases of infusion extravasation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2 while taking hypertonic nutrition medicine and cytotoxic drugs during June to December in 2012, taking prevention before infusion , guidance and related knowledge education to follow up after extravasation three-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fluid leakage.Results:Following infusion of hypertonic nutrition medicine and cytotoxic drugs, infusion nurses choose tools and parts of the correct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infusion extravasation reduc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By carrying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s implemented,transfusion exosmosis case is reduced,and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it is worth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fusion extravas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评价输液护理质量往往关注的是“一针见血”成功率,但由于客观或主观在输液过程中的失误,腐蚀性药液渗漏于皮下导致组织损伤,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的案例频繁发生[2,3]。2012年7月~2013年4月,我院针对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输液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跟进”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6月由院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组长牵头成立QCC小组,对400例行高危药物输注患者进行品管圈护理活动,男221例,女179例。成员包括1名主管药师、2名静脉治疗小组核心成员、2名病区护士长、2名临床责任护理组长。圈名为“放馨圈”,放:代表解放思想(护士及患者),馨:温馨,放心,希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及放心的服务,由化疗科护士长担任圈长,对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和统筹安排。放疗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对品管圈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圈员参与整个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科室自评与QCC小组现场检查相结合方式。调查前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和美国INS的外渗评判标准。使用因果分析图(鱼骨图[4])查找输液外渗事件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可控及不可控的外在因素等,最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的改善输液外渗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2方法

2.1确定活动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圈员根据工作经验尽可能多地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归纳总结后列出备选题目,再根据2009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输液护理实践指南进行打分评价,以确定本次活动主题:提高输液安全,外渗零容忍。

2.2选题理由对患者而言,减少输液外渗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对医院而言,减少因输液不良反应引起的投诉及医疗纠纷;对科室而言,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3原因分析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法,绘制出输液外渗环节的鱼骨图,输液外渗与错误选择输液工具呈正相关;输液外渗与错误选择输注部位呈正相关;输液外渗与人为辅助加压设备有关联,输液外渗与药物性质及静脉条件密切相关,各原因经打分评价后选出近5个主要原因。经过圈成员的脑力风暴,文献查证,针对原因尽可能多地想出对策,按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制定出3个改善输液外渗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2.4干预措施

2.4.1转变观念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输液安全的重要性,将调查结果作详细分析,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例全院分享,并将制定出的预防输液外渗的可行方案组织大家共同学习,达成共识并提出要求。要求每个护理单元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担任各病区的指导宣教工作,为提高输液安全性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2.4.2输注前预防制定“预防静脉输注高危药物外渗流程并图文并茂”,指引护士在输注细胞毒性、强酸性(pH≤4.1)、强碱性(pH≥9)、高渗性(渗透压≥600 mOsm/L)、阳离子和血管活性药物等6类高危药物时,从评估药物性质、正确的输注部位和输液工具、使用加压设备的观察等方面着手,以预防输液外渗。护士应掌握患者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如药物刺激性的强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存在外渗的危险因素、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等,进行健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用药前对患者血管条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静脉穿刺的部位、方式、工具,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等。对于应用高危药物时尽量采用中心静脉,特殊情况下可选择血流速度较快的上肢大血管输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外渗风险,同意后签名,做到每日更换注射肢体,禁止钢针和下肢穿刺输注,避免加压输注装置,悬挂“观察输液穿刺部位”床头警示标识,每15 min巡视1次,告知患者若穿刺部位出现异常或痛觉即唤护士。

2.4.3外渗后指导制定静脉输注高危药物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供护士随时参照。高危药物输注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措施应具体详细,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如:强酸、强碱类药物外渗的处理;阿霉素输注要点和外渗处理等。列出不同药物外渗后的解毒/拮抗剂、局部封闭的方法和范围等。医院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和切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提供24 h不间断会诊和指导,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处理临床输注高危药外渗的问题。

2.4.4教育跟进经过多次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学习教育后,将预防静脉输注高危药物外渗流程图、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图下发至各个病区,并挂在医院网络页面上,供护士随时查看和学习。各病区护士长督察教育效果,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QCC小组,QCC小组成员抽查各病区执行和现场解决存在问题情况,以保证护士已掌握相关知识,能及时、正确地贯彻实施预防外渗事件的发生中。

2.5观察指标开展品质圈活动1周后观察比较以下指标:(1)高危药物输液外渗与正确选择输注工具和穿刺部位关系。(2)品管圈干预前后输注高危药物时护士选择输液工具与部位情况。

2.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高危药物输液外渗与正确选择输注工具及穿刺部位关系(表1)

3.2护理干预前后,输注高危药物时选择输注工具、输注部位正确情况(表2)

3.3干预前后输注高危药物时护士选择输注部位情况(表3)

4讨论

4.1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本院针对输液外渗的不良事件确立了“提高输液安全,外渗零容忍”的QCC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可行性分析、要因分析、要因论证,制定对策、措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QCC活动,激发大家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提升了护士沟通和处理问题能力,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4.2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保障了患者输液安全高危腐蚀性药物在通过钢针、浅静脉套管针等外周输液工具或下肢输注时,常发生药液渗漏至皮下导致皮下组织损伤,甚至坏死,给住院患者带来雪上加霜[5],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及中华护理学会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标准》是较科学的静脉输液指南[6],为安全输液提供了实施细则。开展品管圈活动,增长了护理人员输液专业理论知识,规范了其静脉输液操作技能,有效预防了输液外渗的发生,向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加高质量、安全、经济、有效的优质护理,进一步保障了输液安全。

4.3规范了高危药物实施步骤和操作指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应用”鱼骨图”,找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可控及不可控因素等,挖掘预防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杜绝高危药物输液外渗。建立静脉输液前评估制度及操作指引,内容包括:(1)治疗方案。(2)患者情况。(3)穿刺部位血管情况。(4)穿刺工具类型、型号。同时也建立了观察巡视制度和指导,品管圈干预后,护士在输注高危药物时选择输注工具和输注部位正确率明显提高,头皮钢针、下肢及末梢血管应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应用明显增加。

4.4有效降低了药液外渗对组织的损伤程度输液外渗后4h内是护理干预的黄金时间[7],包括:热敷、冷敷、局部封闭、解毒剂应用等。本文设计的“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是梳理了我院常用的高危药,帮助护士实施正确的配药和给药方法,一旦外渗,准确迅速处理,避免延误最佳时机,降低了药液外渗对组织的损伤程度,有效规避了医疗风险。

总之,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了全体护士的参与和改进意识,增强了护士及患者对静脉输液的安全意识,切实把静脉输液管理落到实处,提高了护士静脉输液技能水平及防外渗知识,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服务,规避了输液外渗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Evans J R, Lindsay W M.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Quality[M].7th.Southern Western: Thomson Publishers,2008:848.

[2]曾柳芳,奚翠云,陈耀楠.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新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3:120-121.

[3]张琳,樊蕴莉.风险管理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2:18-19.

[4]徐静,黄建丰,吕时花,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遵循率[J].护理学报,2012,19(11B):27-29.

[5]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

[6]管咏梅,楼建华,徐红.儿科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管理的临床观察及结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30-32.

[7]乔爱珍,苏迅主编.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2-74.

第9篇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1]。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药品管理混乱: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给病人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表现在值夜班,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措施

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意外。

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专用账册,严格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

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严格交接,保证功能良好齐全,使抢救顺利进行。

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冻伤和压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保证病人安全。

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原则 坚持鼓励主动报告,所有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事件,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强化了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鼓励护士长及时报告不良事件,报告影响患者安全的事故隐患,或潜在危险,定期分析原因,交流对应措施,尤其对可预防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2]。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制度,笔者认为,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认真的告知各项护理操作流程,使各种医疗、护理信息与护士、患者家属共享,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安全防范意识,实施对患者有效地保护,以预防为主,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护士在医学发展和促进疾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面对的是生命的延续和生存的质量,因此,保证护理安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应成为每一个护士自觉行为,护士应不断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