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2 14:53:52
导语:在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确定,你肯定知道一句话:助人乃快乐之本。我几乎可以确定,你曾在自己的作文里写到过这句话。
我几乎可以确定,你曾经被一些好人的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甚至为他们掉过许多眼泪。我几乎可以确定,你想过自己也要成为他们一样的人。我几乎可以确定,你心里有过那一刻的冲动,“我也要去做义工”。Why not?既然真心想过,那么就不要再等遥远的“以后”了,现在就着手去做吧!
只要你肯留心,或者愿意上网去找找,就会发现,身边各类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团队其实不少。你可以看看他们都在为谁服务,在做些什么。然后你会发现,需要你帮助的地方挺多的,你能做很多事。试着和他们取得联系吧。
做环保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许你的学校里就有环保社,社会上也有许多环保领域的NGO(非政府组织)需要你的参与。即使暂时还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成员,哪怕只是约上三五好友自发地去公园、景点捡捡垃圾,同时向那些乱丢垃圾的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可以每周去一次敬老院或者孤儿院,为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跟他们聊聊天,给比你小的孩子们讲讲故事,一起做做游戏,在这样的地方你会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真的是可以相互温暖的。
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也许在离你并不太远的地方,就存在着你难以想象的贫穷。那里的孩子要过上像你一样的生活也许还要等许多年,但你现在就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不妨到本刊旗下的锐角网()“锐・公益”频道去看看,我们正在进行为贫困山区儿童捐书和体育器材的活动,我相信你有能力,让身边更多同学知道甚至参与这样的活动。
我知道每个社区都有让你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希望你不只是去让他们给你盖个章,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些事情。我还知道许多博物馆和医院也都欢迎同学们去做志愿者,为参观者做讲解,为前来就医的人们做一些指引的工作。
一、梦想种子汇聚南开
11级国际会计团支部共有学生55名,男生17名,女生38名,下设6个团小组。为凝聚成员之间的关系,每学期支部都会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每个团小组也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不少于六次的活动。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55个成员逐渐走向融合,于是55颗梦想的种子便深深植入了国际会计团支部的沃土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支部为不能和家人共度中秋佳节的成员组织了"月是故乡明"组织生活会。55名国会人欢聚一堂,自编自导自演了丰富精彩的节目,浓浓温情让成员们"且认他乡作故乡".
此外,"阳光体育"支部羽毛球赛尽显国会人的英姿飒爽;"白龙潭之旅"踏春行动,显现国会人的青春飞扬;还有女生节的爱心早餐与男生节的十七朵玫瑰,那是国会人独有的温暖和浪漫;还有支部成员录制的班歌和制作的国会扑克,那是国会人永远的标识和记忆;还有寝室"暖心元宵"制作比赛、天津民俗文化探寻之旅、天津公交系统问题调研等活动,一段段温馨回忆的剪影,让国会团支部,由一个单薄的代号,变得愈加丰满而厚重。每个成员和衷共济亲如一家,我们紧握彼此的双手,携手同行。
另一方面,国会人也不断谨慎工作流程,建立《团支部活动备案表》、《团支部推优推荐表》、《团支部会议记录表》等。同时,在严谨工作同时也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国会团支部现有党员8名,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7名,另有10名同学已递交入党申请书。梦想是追求积极与进步,种子因汇聚而生根。
二、让梦想生根发芽
作为国会人,注定要有国际化所要求的高瞻远瞩和会计学所要求的脚踏实地。
1.学习上,团支部成员严谨求学,格物致知,齐头并进。强调自学和助学相结合,不断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学习小组分享学习经验、探讨专业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和优异的成绩:支部学分绩超过80分者达93%,55人全部通过英语六级,更诞生了全院最高学分绩,以及天津市大学生数学和英语竞赛特等奖得主。
2.理论以实践作检验。作为商业精英的后备军,我们定期挑选前沿案例,邀请专业教师点评。我们积极参与香港QP、英国CIMA、法国Acemanager等多项案例分析大赛,成绩突出:贾雅楠组成功进入QP案例分析大赛全国三十强,李锦晔组荣获CIMA案例分析大赛华北区第十名。我们踊跃投入到各种学术项目中,支部55人中有25人参加了百项和国创项目,12人参加商学院IBM-SUR实验室项目,承担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数据处理等工作。
三、传播梦想的能量
能力的砥砺离不开为公志向、奉公操守、大公襟怀的。张伯苓老校长曾说道,期望南开学子"负责任、肯牺牲、没有名利之思,不作意气之争,什么事都以国家为前提,成为具有真善美品质的高尚之人".国会人牢记使命,提倡奉献精神,投身公益事业,用传承分享国会记忆。
1."一抹冬阳--关爱小动物"冬日义工社会实践。国会团支部成员在初冬的雾气中走进东丽区流浪猫狗收容所"李姨小院",帮李姨打扫卫生、搬砖砌墙、给动物喂食,用自己捐助的旧衣物为流浪猫狗搭窝。
2."给生命注入阳光,留自然一片和谐"环保主题团日活动。国会人积极响应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绿色中国"理念,以校园大型宣展会形式,齐心协力宣扬"生态"与"和谐"的主旨,用视频讲述国会人对保护自然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思考。手绘展板显露风采,"经济建设VS生态文明"辩论会挑战思维,环保知识竞答活跃氛围,校园骑行汇聚热情!
经世致用允公能,家国之思勇担当。国会人的一切行动,只为体现我们青年人的担当!支部55人全部注册为志愿者,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劝业场小学辅导功课,到民政局养老院探望老人,3人参与了东亚运动会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工作,7人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四、青春让梦想起航
团四方能士,造国际精英行伍;
关键词:张悦然;意象
“80后”作家中,张悦然的文学创作获得了引人侧目的成就。她发表了《红鞋》、《十爱》《誓鸟》等多部畅销长篇小说。她擅长用富丽的措辞,形成凄美忧郁的气氛,被叫作“玉女作家”。其作品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其运用了近乎残忍的零度叙述方式,表现少年们伤痕累累的成长过程,进而揭示少年内心最隐秘的情感体验。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 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也就是说从写作者的作品中使用的‘象’,我们可以探寻写作者的胸中之臆,话外之音。”[1]张悦然以酷虐手法进行创作,运用大量冷色调意象营造了阴郁的氛围,表达青春期的少年成长过程中细腻的思想情感变化及成长体验。
一、生冷怪癖的意象
张悦然作品中运用了许多生冷怪癖的意象,产生了一种阴郁的环境气氛。
水仙是其作品中常用的意象,它在文学里基本是象征不染纤、有纯真的心、孤独自傲、自命不凡的个性,而在《小染》中,水仙成了作者的发泄物品,冷酷残暴。因为小染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没有给她关爱的家庭,所以她的心里会有一种怪癖、偏执的心理。小说中描写“我”经常会拿着一把剪刀,将这把剪刀插在水仙花的根部,水仙花就会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汁液,汁液会流到“我”的手上,而剪刀是凉的,这就像是在杀人一样,似乎汁液就像是被杀死的人的血液一样沾满了“我”的手,“我”已经把水仙花当成了她负面情绪发泄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释放了心中的不满,绝望的情绪。冰清玉洁、孤芳自赏的水仙身上又承载了“我”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它拥有了“我”的快乐与悲伤,成为主人公小染在缺爱的家庭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心境和某种情绪体验符号,同时也暗示作者会以残虐血腥的悲剧收场。
猫也是她众多作品中频繁用到的意象。这些作品中出现的猫大都是黑色的,睁着又圆又亮,惶恐的眼睛,并且这些猫的结局都是悲惨的。《黑猫不睡》里墨墨的毛色是极黑的,泛着让人绝望的冷光,它大睁着眼睛,匍伏在低矮地屋檐下日复一日的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黑猫墨墨因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而遭到主人公父亲的虐待致使墨墨变残,最后又遭到男主人公的抛弃,冻死在雪地里,蚂蚁也将墨墨的身体吃空,场面难以直视。《誓鸟》中也有猫的意象,这是一只流浪猫,眼睛里也流露着同样惊恐不安的眼神,它为了满足主人公生产咖啡豆的需求,最后惨遭开肠破肚。张悦然作品中猫的意象通常都是天天带着惊恐不安,随时面临危险的心生活,想要摆脱而又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猫的意象既是对青春期少年成长过程中对于青春的恐慌又是营造了阴冷的氛围。
二、带有复仇性质的意象和死亡意象
杨义在他的《中国叙事学》中提及“意象”是这样表述的:“借助于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述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它对意义的表达又不是借助议论,而是借助于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 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含于其间。”[2]而《红鞋》这篇小说中,“红鞋”和“血”就是这种意象,而且是带有复仇意味的意象。《红鞋》里杀手杀了女孩的母亲之后,又看见了这个母亲的孩子,女孩的脚上穿着母亲的“红鞋”,这是他们初次见面。过了六年他们又意外的见面了,女孩脚上还是那双“红鞋”。这双“红鞋”也成了以后杀手寻找她的线索。文章中再三运用到“红鞋”意象,意味着女孩母亲的复仇意念一直跟着杀手。“血”这个意象在文学世界中出现的及其频繁,它代表着新希望,生命的新生和无限的活力。“血”这一意象在这部作品里再三运用,例如女孩鞋上的“血”,她虐杀鸡、麻雀等的血,结局中杀手死去的“血”等,都展现了作者近乎残忍的零度叙述方式。而女孩之所以具有母亲报仇的残暴,也有一部分的可能是归因于身体里也流淌着母亲的血液。
“杨认为,死亡可以审美的原因是艺术,他认为艺术中死亡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艺术的中介,可以化死亡之丑为艺术之美。”[3]审美态度上张悦然推许酷虐美,其作品中常有血淋淋的场面,杀人、虐杀动物,自虐的场景甚至于死亡场面,残忍暴虐且不动声色,而表现出来的是华丽浓艳幽闭之美,运用死亡意象表达疼痛的。
《红鞋》中描述“穿红鞋的女孩”:“他们看到一个稚气未脱的美貌少女的身边堆满了肢解的动物,拧断脖子的鸡,掏干净五脏的麻雀。还有鸡血写下的字,插满骨头的雪堆。”[4]稚气未脱的可爱女孩和残酷暴虐的行为有明显反差,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效果,令人心惊胆战,仿佛置身于恐怖电影之中,通过感官上的强烈震撼而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作者并没有对这个女孩残酷暴虐的行为作出解释或者有意进行批判,让读者觉得这个女孩的这种行为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使人不寒而栗。
《誓鸟》中少女淙淙的死,淙淙从楼顶上往下跳,身体像翅膀受伤的鸟一样向下坠,牧师想救她,但还是没能抓住她,只触碰到了她冰凉带伤的脚一瞬间,淙淙最终还是坠地而死了,血液把她的白裙染得极红,场面甚是惨烈。令人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跳楼情节在张悦然的笔下变得异常凄美,死亡不仅表示解脱,也表示坠向更黑暗的深渊。而在《誓鸟》的最后,作者告诉我们:有人在废弃的城中见过一个眼瞎的女子,她就像鸟一样轻快地掠过地上的尸体,捡起他们身上的贝壳,然后将自己早已满是伤口的脚踩在尸体或是坏了的木梁上翩翩起舞。春池受伤的身体和堆满尸体的城邦的背景和春池跳舞这一华美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透过她对身体伤痛的承受,可以看到她对爱情的专一和对爱的执念以及为爱献身,她的身体不再是单纯的表面物象,而是升华为和执著、永不放弃、凄美的精神境界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新的欣赏效果。死亡意象在张悦然细腻的描写中,具有郁烈幽闭之美,带给读者既凄美又痛彻心扉之感。
三、结语
纵观张悦然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其作品一直贯有的酷虐风格。而这种风格呈现的主要艺术方式就是作者对于冷色调意象的运用,作者选取的意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这些意象中,借助这些冷色调意象表达了那些难以言说的青春期少年成长过程中隐秘的心理情感体验,把少年在青春期成长中的忧伤、困苦、迷惘与绝望全方位呈现出来,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这些情绪。每一个故事里作者都是用零度的叙述方式,将冷色调意象放在残酷血腥的场面之中,使故事中人物的伤口被狠狠撕开,裸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加震撼读者内心,有了悲剧性和唯美性的冲击,使作品中的情感更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张悦然.十爱[M].作家出版社,2004(7).
[2]张悦然.誓鸟[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9).
[3]徐妍.幻想是一种有魔力的资源――张悦然小说中幻想与“酷虐文化”的互证关系[J].南方文坛,2007(4).
一、活动前言:
近年来,灾难不断。地震、海啸、武装冲突……这些都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入,不同的意识流和人生观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而此刻,发生最近的、受关注度最高的就是日本的地震、核辐射。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那么的脆弱,人的生命是那么的短促,这让我们想到了朱自清的著作《匆匆》中的一句话“韶华易逝,人生短促,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这引起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正如,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就标志着一个生命降临人间一样,思考生命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每当旭日东升的刹那间,太阳将金黄洒遍每一个角落,大地万物苏醒——那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娇嫩的花朵在绿丛中起舞,萤火虫在黑暗中眨眼唱歌,活泼的孩子在草地上翻滚——这些都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生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命又是何其珍贵!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了快乐和悲伤;有了生命,才有了希望和理想;有了生命,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有一次。一个人若是连生命都不热爱、不珍惜,就将失去自我,如同行尸走肉。因此,对生命问题的探讨势在必行。
整个活动以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性为切入点,从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将珍爱生命的主题由远及近、由大到小,逐渐聚焦到同学们个体身上,让大家切身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将对生命的珍爱当做一种责任。
二、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大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敬畏大自然、珍爱生命。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活在当下。
3、提升耐挫力,胸怀感恩心。
活动准备
1、收集同学建议、确立班会主题和开展思路;
2、活动策划书的撰写、修改;
3、安排台前与幕后人员,各环节确定负责人,保证活动高效、有序、连贯地进行。
4、准备活动材料。
5、进一步制定活动现场管理方案,以保证活动有序、热烈地进行。
6、借用教室、活动彩排、现场布置。
活动过程:
1、开场:心电图
以一个大约十五秒钟的心电图视频引入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然后再放十五秒静默的心电图,紧接着前场开灯,主持人用简短精炼的字语点明此次班会珍爱生命的中心主题并介绍到场嘉宾及老师。
2、主体内容:
环节一: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诠释对生命的敬畏——视频片段
1) 视频观赏:
视频采用剪辑汶川大地震和最近日本地震的新闻中关于地震发生时瞬间天崩地裂的场景,如地震引发的海啸向海岸线的居民铺天盖地盖过来时侯的视频以及在地震海啸后人们对自我生命的拯救和对他人的帮助的感人视频,通过这些来表现: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何其的微乎其微和人类在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时不自我放弃和绝不对别人生命的漠视,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敬畏再次浮现。
2) 生命的探讨:
通过上一个环节对视频的观赏,在这个环节我们准备了对上个环节视频中表现出来的对大灾难降临时生命的脆弱的思考。有的人在自我放弃;有人为了他人的生命而牺牲自我;有人在极力拯救他人的生命,给予帮助,从这些现象来与全场同学分析、探讨生命的意义。在探讨的过程中通过主持人,将同学们向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上引导。
环节二:从个人层面解读生命的意义
1) 生命之歌:
在经过一场对生命深刻的探讨之后,紧接着由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共同唱响《明天会更好》。用这首歌来传达对未来寄予的美好期盼,让同学们从地震的悲痛中走出来,重新激起对明天的美好憧憬。
2) 品生命:
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品来表现当我们在生命中面对很多选择但生命却只有一次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就是要抛开一切、生命为大。整个小品从对生命的态度和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两个方面严肃认真的诠释着,提炼出对生命的珍爱是每一个人神圣而又伟大的责任,我们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
环节三:从同学自身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可贵
1) 生命展示:
用ppt图片对比展示的形式。一方面描述在那些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面前,人们是怎样自救和相濡以沫的,以此来呈现出即使再脆弱的生命也会因为自我和他人的关爱而变得坚强;另一方面描述的是那些自我践踏生命和对他人生命的蔑视的人。用两者的强烈反差,更能使同学们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是因为每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而不同。
2) 生命守护:
人的生命是渺小的,对于整个宇宙就如那沧海中的一粟,渺小而脆弱。而在这个环节我们用同学们拍的vcr演示了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如同遇到火灾和地震等灾难时同学们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自救和互救,来维系我们珍贵的生命。
3 结束:用一个十几秒的婴儿出生视频来最终结束演绎本次班会的意义.
1) 老师总结
2) 主持人总结并宣布班会结束。
三、活动反思
1、同学反馈:
“此次班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一的是,在班会开始的时候那一声声心电图的声音。这个声音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久久不能散去。她的响起让人喜也让人忧,喜的是这个声音让无数以为没有希望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忧的是这个声音预示着一个生命的完结。与此次班会不同的是,我们的班会可以彩排很多次,但是我们的生命却仅有一次,我们的生命里没有排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在我看来,生命是珍贵的,而更珍贵的是学会热爱和珍惜生命。死,不是解脱,而是逃避。请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不单是活着就可以了,还要活得热烈而起劲。苦难是一笔财富,要知道,只有实实在在的体验苦难,体验失败,体验等待,人才能真正变得充实起来,坚强起来。”
“这次班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次教育,而且还是一次让我们真正深思自己的过失,真正回想在生命的旅途中那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作出改变、进行挽回的机会。这次班会也不只是一次盛满感动的心灵震撼,它带给我们的是对生命意义的长久思考,思考我们的大学时光以及今后的人生中,应该怎样好好珍惜时间、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如何用理性的价值观来引导以后的学习生活。”
2、老师点评:
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怀揣着生命的脆弱,来探讨生命这个问题。开篇的心电图声音为整个班会营遭出一份凝重、哀伤的氛围,让同学们对生命竖然起敬,油然生畏,起到了很好的开场效果。的确,人的一生免不了这一刻,但如何让这一刻到来之前让自己没有遗憾呢?那就要我们每位同学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珍爱生命、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意义。在有关日本地震、海啸的揪心画面里,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脆弱,带给我们的是震撼和反思。回想起5·12地震,我们还满载创伤,如今我们的邻居厄运接踵而至,再一次给我们留下心理阴影。值得庆幸的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没有抛弃我们的同类,这是我非常值得高兴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相互支持、帮助与激励,才能更有力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的同学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体现了我们国人的素质,是值得我们大家为之骄傲的。
其次是,拍摄的vcr。这一部分选取了离我们最近的、最具有警示意义的两个方面——火灾和地震,来教授大家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的确,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生活,而我们的起居都离不开宿舍,选取介绍宿舍发生火灾时自救的一些方法并通过班级学生自导自演的方式来展现,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容易让人领悟。再一次凸显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生命的脆弱性,使同学们更加意味到生命的可贵,激发我们开始慎重地思考如何面对珍贵而有限的生命。
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坎坷与磨难:天灾、疾病、学业与事业的不顺、亲人的离去、感情的波折等等,人生其实是波浪式前进的,那么,当命运将你从高峰推到谷底,应该如何面对?我的答案是,这个时候应该坚信——生命需要砺炼,才有能量。若是没有一次次跌倒再爬起,我们必将虚弱于形,脆弱于心,这样的生命更是无知亦无力的。同时,人生在世是不能只为自己活的。人从出生开始,就同社会,同家庭,同身边的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承担起了一份责任,而无论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该,也不能丢掉这份责任。说的严格点,谁都没有随意浪费生命的权利,更何况是毁灭?因此,有关生命的教育应该就是对有限生命的反思。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我认为“珍爱生命”有三个层次:
一是审慎对待生命。每个人都应怀着谦恭与敬畏之心善待自己的生命,在遇到挫折磨难的时候,及时进行自我的危机干预,选择积极地应对问题,而非放任,更非放弃,要相信,活着就是希望。
二是提高生命质量。每个人都要尽力做到用积极的心态经营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快乐的、幸福、过的充实的人。
三是提升生命价值。人生有限,要做的事还很多,不要任凭生命再去流逝和伤感了,把该属于自己的生命好好活完吧!在拥有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忘了贡献社会、惠及他人,将你的生命能量辐射开去,创造更大的生命价值。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都能葆有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问卷调查
1 由于缺乏专门的培训,常常出现在突发事件时学生不能应变、自救能力不强的场面。你觉得自己身上存在的安全问题有( )
a 安全意识差,很少考虑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方法
b 平时根本不注意观察周围的消防通道和逃生路线
c 不知道相关的生存知识和逃生方法
d 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
2 老师要求背诵单词,有一个学生就因为没有背出,受到批评就自杀了,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 )
a 这是轻视生命、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行为
b 想想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也不该如此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c 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遇到问题就想不开
d 他可以想办法和老师、同学沟通,进行补救,就不会想不开了
3 如果你是“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的设计者,你认为应该让同学从哪方面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可以是多选)
a 生命只有一次 b 生命是有限的,应该为大家服务
c 要对自己生命负责 d 为了冒险,牺牲也无所谓
4 人失去生命后,是不是可以再活一次 ( )
a 也许可以再活一次,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 b 肯定可以再活一次
c 不止一次,俗话说了;18年后又是一天好汉 d 不可能再活一次
5 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某地有一名女子残忍地用高跟鞋活生生地踩死一只流浪猫,你对此的想法是( )
a 这只猫很可怜 b 这个人太残忍了,应该负法律责任
c 不关我的事 d 善待动物,关爱生命
6 我们这次班会对主题的表达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7 关于此次心理班会在环节上的安排你有什么建议吗
8 这次活动的互动环节你觉得能不能激发同学们对生命思考
(备注: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物种动物包括人的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
我想说,她是一个端庄而知性的女人。也许是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描述那个和我面对面交谈时的秦川。
在更多时候,她是抗击“非典”的英雄,是禽流感方面的专家,是严谨的研究者。她的身份多元,是教授,是医生,同时也是所长,还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担任主编。她工作任务繁多,却能应对自如。把每一天有限的时间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起来,这对于她来说,仿佛毫不费力。
然而采访当天,她不完全是我想象中“女强人”、“女英雄”的形象,多了更多温和与平易近人的感觉。我看到了她作为一个母亲,一位细心带领着学生做研究的老师,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这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形象。让我确信的是,她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候,并不多。
采访刚开始的时候,她一再说自己没有多少值得一说的故事,“集体是更重要的,我希望你们在报道里更多是关于这个研究所。”她指的是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这个她为之奉献了几十年珍贵岁月的地方。在她平淡、轻松而舒缓的语气里,我试图去捕捉一些闪光的点――可以去描写的或者加以修饰的。然而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却是一幅又一幅具有生活气息的画面:秦川在工作时认真严谨的样子;她在生活中作为一个母亲慈爱的样子;一个热爱家务的女人随性、从容的样子。这样的画面,正如她对我讲述的那些事情一样,无论是关于抗击非典,还是照顾家庭,还是关于自己从事研究的初衷,都是朴素的,因为发自内心,因为是真实而自然的情感流露。
“打仗”不能乱了阵脚
2003年的春节假期早就过了,北京的街道上却人烟稀少,这个经常在上下班高峰拥堵的城市,忽然变得安静下来。谁在公交车上打个喷嚏,周围的人会立即捂住口鼻。地铁里的人变少了,多数学校停课了,部分公司放假了,人们希望待在安全的家里,不时会打开收音机或电视,听到因为SARS而患病死亡的人数又增加到了多少。
那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惶恐不安的春天。而在北京市某地,有一个研究所正在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在那里的人和多数北京市民一样,对这个新的病原体知之甚少,但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身为科研工作者,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揭开这种新的病原体的面纱。在这群人当中,能够将大家凝聚在一起,使整个团队成员压住心中对未知病原体的恐惧并坚持在第一线的,是一位女科学家。她就是秦川。
这时候国家下达了一个重要指示:加紧研制出SARS的疫苗。当时的疫苗研制进入到关键阶段,对疫苗的评价工作即将开始。评价疫苗需要适合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任务,而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研究所头上。从进行动物实验、观察结果到比较分析数据,都是攻关组每位成员的日常工作。
秦川和团队里的其他人一样,每天都是加班加点,不眠不休。他们采取轮番上班的制度,把评价疫苗的周期尽可能缩到最短。他们知道把疫苗推出去的紧迫性,因为多拖延一刻,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会延误一刻。
谈到工作的难度,秦川说:“最难的就是要有耐心。”因为用动物来做实验模型,这就需要研究人员经常与动物相处。“你要照顾好他们,让他们吃好,睡好,还要开心。这样他们才会配合你的实验,在尽量少的干扰因素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保证。”
实验室为了试验SARS疫苗,引进了一批猴子。猴子平常被关在实验室里,除了观察需要,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因为它们身上都携带着试验的病毒。然而有一项工作是必须有人做的,那就是给猴子清理粪便。猴子顽劣不听话,给这项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猴子排泄的时候和猫啊狗啊不一样,它们喜欢随时随地排便,甚至在它向你扑来的时候,或者跳起来的时候,粪便就排了出来,很容易弄到你身上。”秦川描述当时的情景。
“携带病毒的动物,它的粪便也是病毒最集中的载体,所以一旦没处理好,就会把病毒传染人。”由于工作的危险性,秦川经常需要亲力亲为,给其他研究人员做示范。当时跟随秦川做研究的学生,都被禁止参与这种工作,因为她不放心学生们的安全。
一群默默付出的英雄,并没有“风萧萧兮”般的悲壮。在研究所里,大家所做的也只是这样看似琐碎的工作。然而就像秦川所说的,一个研究者需要的是冷静。作为一个带头人,秦川知道只有稳固了这个团队的心,大家协同起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当外界不了解、甚至不理解研究所正在进行的工作时,他们更需要沉下心来,做好疫苗评价工作的每一个步骤。
“一开始周围的百姓是支持的态度,但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只觉得十分神圣的样子。”秦川说。在研究所附近,人们听说这里被授予了研究SARS疫苗的使命,都对研究所的人抱有一种尊敬和感激。居民们时不时会挨个来送东西,像食品和日用品一类的。“当时如果你在场,可能会有一种被送上前线的感觉。”研究工作和真正的战争不同,但打好“这场战役”同样需要不畏惧,需要决心。“首先我自己不能慌张,乱了阵脚。”秦川说。她一开始做的工作就是安抚同事,让大家保持镇定,同时提升队伍的信心。
在经历了夜以继日的实验之后,研究所终于拿出了SARS疫苗评价的结果,这在当时是全世界最早的,这个成果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圆满地完成国家交代任务的同时,研究所还创造性地做了一件事情。
由于疫苗是供健康人群预防病毒感染用的,而当时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已被感染的病患,这也是SARS爆发时引起人群恐慌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所就对当时在北京能得到的中成药进行筛选,期待从中找到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中成药的作用是非常宽泛的,我们把筛出来的对SARS有缓解作用的药及时地报给了上级主管部门。”秦川说。这个行为对其他的传染病防治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儿子出国其实我很惦记
秦川说自己喜欢做家务,喜欢打理生活中的大小事,比如做饭、洗碗、打扫卫生之类,她其实是无比热爱生活的人。然而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肩负重要责任的医学工作者,她显然需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心血。
提到2003年抗击SARS时,秦川说在那期间她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顾及家里。当时她的儿子在上初中,虽然已经懂得了如何照顾自己,但秦川依然放心不下。“我记得一回到家,是晚上两点多,他起来煮面给我吃。”这个片段在她心里一直回放着很多年。如今儿子已经长大了,参加工作了,作为一个母亲,秦川不知道如何向他诉说当时的感受。也许什么都不用说,因为儿子都能理解。因为那一年她所做的工作,是为全天下所有的家庭而做的工作。
关于对孩子未来的规划,秦川说自己从不为孩子强加什么意愿。“我尊重他的喜好,让他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那一年儿子跟随着丈夫出国念书了,秦川的工作却依旧紧张而忙碌。SARS走了禽流感又来了,接着是甲型H1N1,到现在又出现了H7N9。研究所要做好随时迎战新疫情的准备,而秦川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甚至想去看看孩子都走不开。“你能说我不想吗?有时候做梦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然后忽然醒来。”秦川感叹道。
学医不仅是完成父母的期望
回忆起自己的从业之路,秦川笑着说,“我父母希望我做医生。”
秦川的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不是,然而两位长辈都期望秦川走上从医的道路。为此她考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也从那时候起在心里立下了成为一名医生的志向。
踏入医学殿堂的秦川,心里崇拜着林巧稚和顾方舟那样的大学者。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她就必须更加刻苦地学习,同时也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她虽然没有走上行医的道路,却来到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开始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医学研究工作,秦川说,这多半要归因于自己的家庭。秦川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工作也十分忙碌,如果两人同时都在医院工作,家里就很少能被照顾到。“所以说,我没有去做医生,做研究去啦。”秦川笑着说道。
这是她为家庭做出的让步,而这样的选择不但没有阻碍秦川的发展,反而为她开辟了崭新的人生篇章。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她兢兢业业多年,如今做出的成绩是令人钦佩的,尽管她也会自嘲“疾病研究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秦川说,“我始终以顾、林两位大家为榜样,只要想到他们所做的贡献,我再看看我自己做的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在秦川的谦逊回答中,也许还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在今天,科学研究常常被人们提及,因为科学新发现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旦有新的重大成果就会为大众所关注,相关的科学家就会闻名遐迩。然而,像比较医学研究这样的应用型研究却往往在基础理论科学研究的话题中不被提及,因为它偏重应用,更关注于解决当下棘手的问题。用秦川的话说,“在研究所是带着问题去工作的”,问题随时到来,一个又一个,解决了一个,公众的视线就会被转移,做这个工作的人就会被逐渐淡忘。
只想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秦川喜欢用“永远的39”来概括自己目前的状态,因为39岁是最为成熟和睿智的年龄。作为一个女科学家,又身兼所长、教授、主编等职务,在外界看来,她俨然可以被称为“女强人”。而对这样的评价,秦川说“我并不想听到‘女强人’这个词,我只想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动物研究所,秦川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做研究,而剩下的时间多用于教学。她承担的工作也许比一般的科学家要多,然而教学与科研常常是相辅相成的,她也热爱教学,喜欢和年轻人相处。“和他们沟通的时候会有思维的火花。”她说。这些年,她的心思都放在了疾病研究上。“我是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和研究无关的大小事都有专门的人去干,我们有很好的管理制度,所以我基本不用做什么管理工作。”秦川说。除了研究流行病,秦川在早年还做了艾滋病研究、老年病研究等工作。“研究所的工作紧跟着社会需要。”这一路走来,她踏实地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秦川认为,没有什么工作是特地为男人准备的,谁能做得更好,机会就应该给谁。 秦川说,大众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女科学家的实际贡献,而不是性别本身,要承认她们的社会作用。
谈到女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秦川认为,在更多时候,女科学家应该把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这同样是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处理好的矛盾,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虽然传统意义上,女人会在家庭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照顾一家老小方面。而作为一个女科学家,秦川把家庭和工作看得同等重要,她不愿成为一个所谓的“女强人”,过分追求工作成就,这对她来说在价值观上是走偏的。
把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对于女科学家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女科学家担当科普的使者,具有独特的优势”,她认为,科普知识通过日常的人际传播能起到很不错的效果,而在生活中,女人相对男人的优势在于说服别人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如果一个女人恰好又是科学家,那么就可以通过日常行为向周围的人传播科学知识,并且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热爱生活的“千面夏娃”
“在工作中性别不是一个重要的事情,但在生活中你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属性。”在秦川看来,生活和工作是应该分开的,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要发生转变,这很正常。在生活中,她依然会保持一个女人应该有的风度和气质:出门可以化点妆,可以陪家人逛街,可以做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常会做的事情。而一回到工作,就应该专心地投入,用知识和才干,用实际贡献去说服别人。
在生活中,秦川也是一个爱美的女人。她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她特地对正在摄影的工作人员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帮我拍好看点。
“之前有个电视台的摄像对我说,我觉得你挺上镜的。有那么一个角度,一个瞬间,”她笑容灿烂地说。
“记得吃完饭要吃杯酸奶,对身体有好处。”在吃午饭时,她这样说。对养生话题的兴趣,其实也透露出她是怎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于生活中细微的常识,对于美,对于情感,她都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人们想象中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严肃姿态。
她关心时事,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食品问题、健康问题等也表现出同样的关注。因为我在采访前了解到秦川曾编写过生物基因方面的书,就顺便问了一个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问题。没想到她耐心地对我讲授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像一个仁慈的长者。“吃什么都要有量的限制,要讲求科学。”她还特地叮嘱我们尽量少吃街边的不卫生食品。对于H7N9的防控工作,她认为应该在生活中尽量减少与动物接触,并指出消灭禽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浪费的。
研究所的灵魂与核心
“不爱惜身体,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秦川笑着说。她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的人,她说“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社会。”然而,身为科学家,为了研究所的工作,她也常常会选择奋不顾身。秦川的助理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发生的时候,研究所遭遇了一个难题。远在郊区的动物资源北方中心被大水围困了。在汛情告急,而大部分员工因大雨受阻的时候,谁都没想到,腿部骨折的秦川竟然从家里坐车赶到了饲养基地,参加排水抢险工作。要知道当时的雨非常大,随时都有回不来的危险。助理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来,秦川只说北方中心是研究所的重要资源,如果没了损失就大了,整个后续研究都没法做了。
秦川的助理,曾经也是跟随她一起做研究的学生。“秦川老师对学生都很有耐心,总是身体力行。比如她会手把手教我们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告诉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她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助理回忆道。作为一个研究者,她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格,对学生们也是如此。在学生的眼中,秦川是一个说话很直接、性情率直的人,讨厌说谎。
据助理介绍,H7N9的研究工作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了,从4月到7月这3个月里面,所里的很多人都是加班状态,每天会加班到晚上11点多才回去,每天早上还有一个早会。秦川老师更是很少休息,在特别忙的时候,她甚至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就不得不抱着氧气枕在办公室躺着,以便随时重返岗位。
研究所里常常光临一些“不速之客”,比如流浪的野猫,或是因为所里的几棵柿子树而吸引来的麻雀。秦川告诉学生不要驱赶它们。为了防止野猫传播疾病,她还组织人员为野猫做结扎手术。
关爱动物是研究所一个延续多年的传统。研究所在动物伦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中国许多研究机构还没有关注动物伦理问题的时候,研究所就已经着手建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在国际研究更加重视动物伦理的今天,研究所先走的一步为国内的科学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在疫情爆发之时,开展动物实验都需要通过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这确保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动物的医学福利,同时也为科学实验的动物伦理保驾护航。
在研究所的一处角落,立着一块“慰灵石”,专门用来为动物祷告。因为做实验而不得不作出牺牲的动物,秦川对它们特别有感情,每年她会组织大家一起向慰灵石献花,献上他们的敬意。
荣誉与成绩
秦川长期从事实验病理、传染性疾病和比较医学等科学研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分析、发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疫苗评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曾参与并组织过2003年抗击SARS的药物和疫苗研究队伍,被国家授予抗击非典英雄模范勋章。她工作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的第一线,在抵御SARS、禽流感、甲型H1N1、H7N9等突发疫情中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她是中国比较医学领域学科带头人。她主持的科技重大专项、863等课题60余项,NIH等国际合作课题近20项,共203篇,其中SCI 55篇,总影响因子256.023,部分发表在Immunity, J Pathol., J. Vir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申请专利12项,主编专著7部,包括卫生部研究生教材《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八年制教材《实验动物学》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实验动物学分册》,参编6部。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培养博士24名,硕士24名,博士后2名。
采访后记
见到秦川之前,我们先在研究所的会议室等待了一段时间。她的助理告诉我秦川最近日程很紧,能否来接受采访可能极不确定。从助理的口中,我隐约知道在这个表面看起来平静的地方,关于H7N9传染病的研究工作正在忙碌地开展着,而她似乎已经支不开身。
在等待的期间,我随意翻看了摆在会议室书架上的一排专业书,大部分是关于比较医学方面的。作为一个门外汉,即将要和这么一位知识与经验都十分丰富的长者交流,我恨不得立刻在这里恶补一些东西。这其中有几本书,秦川都参与编写或直接担任主编,比如《动物实验学》、《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和《比较行为学基础》。然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只能走马观花,看到半懂非懂的时候,也只好放弃了。尽管如此,我从心里一直提醒自己:关于她的科学研究,并不是这一次采访的主要目的,我更想去了解她本人。
在上午11点左右,秦川的助理推开了会议室的门,一个高高的、面容清瘦的,但看起来精神爽朗的女人走了进来,直接上前和我们打招呼。我很快认出那就是秦川。之前看过她的助理发来的照片,从心里去推测一个教授应该是什么样的庄重气质。但现在见到她本人,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她的平易近人,让我和同事都觉得印象深刻。
她对采访的地点十分不介意,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就在会议室里。狭长的会议桌边,搬来了两把椅子,我们侧身而坐,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生活中和一个长辈促膝而谈。
访谈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这期间我问得少,她回答的领域却很丰富,给人一种很健谈的感觉。大概是因为之前对她了解太少,功课做得也不够,所以她很照顾我,谈了比较多。
从谈吐中,我就能看出她是一个有职业素养的人。尤其让人钦佩的是,作为在她的研究领域的领头人,她总是强调社会支持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很低。在访谈中,我有意地询问了关于生活中的她自己,那些问题她回答得简练、自然,贴合一个知性的女人应有的风采与气度,这样一位科研工作者,不会让人感觉遥远而不可及。
在访谈快结束时,会议室悄悄送进来了饭菜。不知不觉已经聊到中午了。就这样,秦川教授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简便的午饭。一边吃,一边接着聊,话题变得轻松而有趣,我们谈到了北京的户口问题、养生话题。
对于我来说,这次采访的意义绝不会仅限见于纸上的报道。来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所,见到秦川教授,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谈,这些都印刻在我的记忆里。柴静说,采访是一场抵达。抵达的意义在于你和你的采访对象之间思维的火花,人生体验的分享。这是福报。
拓展知识
你不了解的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工作是以国家需求、科研问题为导向的。面对新疫情发生,先是模拟人类疾病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为预测新型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制定解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内几次大疫情爆发时,研究所的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流亡 萧红 文学发生 流亡话语 公共性话语 意识形态话语
流亡(Exil)作为一个话语符号,它同时也意味着逃亡、畏避、放逐、补救以及避难等;作为一实体行为,它是人类个体或群体最悲惨的命运之一,与自己的根、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过去割裂,处于一种生命断裂的状态。作为人之个体或群体这样一种独特的生存体验,“流亡”按照爱德华・萨义德的理论观点,它不仅意味着“(流亡者)远离家庭和熟悉的地方,多年漫无目的的游荡,而且意味着成为永远的流浪人,永远离乡背井,一直与环境冲突,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和未来满怀悲苦。”[1]“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存体验每每使得流亡者承受着巨大的肉体存在和精神情感上的双重创伤。这又即如萨义德所言说的另一句话:“流亡令人不可思议地使你不得不想到它,但经历起来又是十分可怕的。它是强加于个人与故乡以及自我与其真正的家园之间的不可弥合的裂痕:它那极大的哀伤是永远也无法克服的。”[2]流亡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论现象,无论中外,自古即有;而与之相伴相随的,就是对这种生存论现象的文字记载与叙述,即流亡话语。“流亡者在自己的家中没有如归的安适自在之感,……也没有真正的逃脱之道。……对于一个不再有故乡的人来说,写作成为居住之地。”[3]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西奥多・阿多诺这样认为,而历史上的情境也高度验证了阿多诺此番言论的正确无误,诸如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荷马史诗《奥德赛》,我国先秦时期爱国主义抒情诗人屈原的长诗《离骚》,等等,不一而足。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范畴中,有一个语词概念“认同”,它指的是“在主体间的关系中确立自我意识,并在普遍有效的价值承诺和特殊认同意识的张力中获得自我归属感和方向感的过程”[4]。对于处在流亡生存体验中的流亡者而言,其写作活动的终极目的即是寻求对自我的“认同”,以便在隐喻的意义上获得一种“在家”的感觉,一种生存论上的安全感和历史感。更具体地阐述,这样的“认同”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一种主体性的反思意识,在自我与他者的主体关系中生成,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最终扬弃他者、回归自我的过程。其二,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需求具有生存论的意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归属感是将个体连结为族群的重要心理指向。这即如鲍曼所言说的:“‘共同体’意味的并不是一种我们可以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将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5]其三,一种社会化的结果,它会受到性别、阶级、民族、种族等话语的影响,也会被文化、历史、社会的想象所塑造。萨义德曾说:“人没有国家或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不被任何国家或制度保护,过去除了留下苦涩、无助的悔恨,别无意义,现在则无非日日排队、满怀焦虑地寻找生计,还有贫穷、饥饿和羞辱――凡此种种凄凉,我也是经由她而戚戚共鸣。”[6]类似于具有这样一类人的生命存在体验,都是流亡者的生命体验,这些人都会产生一种认同上的自觉。
因为对于大多数流亡者而言,“流亡”对他们来说绝对就是一种“格格不入”的精神处境;流亡者的空间是不确定的、开放的,他们既在群体之内,然而又在群体之外。相对于任何限定在边界内的社群来说,流亡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因此,流亡者处于“若即若离的困境之中,一方面怀乡而感伤,一方面又是巧妙的模仿者或秘密的流浪人。”[7]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流亡者一方面既没有失去对自我“家乡”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没有在新的不断变动的流浪环境中被完全同化而失去自己的认同意识。基于以上这些源与流,流亡者中的知识分子往往借助于写作的方式来寻求对自我流亡身份的认同、对自我无家情境中心理上“在家”的慰藉、对自己逃脱种种破碎、断裂生活状态的安抚。
一、流亡者萧红
“我总是一个人走路,从前在东北,到了上海后去日本,现在到重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里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8]说这番话的是萧红,一位文学创作活动集中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女性作家。萧红对自己生命体验的此番言说,清楚地表明她具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身份符号标码:流亡者。从最初的1930年秋萧红因逃婚而首次离家,萧红即开始了自己短暂生命历程中颠沛困苦的流亡生涯: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再回到上海、武汉、临汾、西安、再回到武汉、重庆,直至1942年最后的客死之地香港。
1911年6月萧红出生在关外偏远松花江畔的一座小城――呼兰县城。萧红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男性形象是自己的父亲和祖父。萧红的父亲是封建文化传统培养出来的一类知识分子,其思想有着明显的双重性。依幼年萧红的心理感受,父亲的形象总是那么面目可憎:“父亲常常因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和疏远,甚至于无情。”[9]萧红9岁那年时候,母亲去世,父亲续娶,这使得萧红与父亲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变了样。偶尔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眼角,而后往下流着。”[10]任何人童年时的心理都是单纯的,不懂天高地厚,都会用自己的性情对亲人做出审视与评判,从此,“父亲”在萧红的心理就被定型:要么凶神恶煞,要么缺失。萧红童年时期唯一的欢乐来自于祖父。这位童心未泯的老头对萧红的出生喜出望外,视其为掌上明珠:“等我生下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害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的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11]祖父是萧红在童年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亲情关爱的核心,对萧红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12]祖父一天到晚在后花园中,萧红也从早到晚在后花园中,与自然对话,在自然之中无限遐想。“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13]从童年时代萧红的眼中看去,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这些都使得萧红内心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祖父在给予萧红爱和温暖的时候,也给予了萧红最初以古诗词为主的启蒙教育,这使得萧红从小就打下了较好的文学基础。1929年,萧红的祖父去世。对萧红而言,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祖父的去世,彻底斩断了萧红与呼兰县城、与那个没有给予她温暖和爱的父母家的牵连纽带,使得萧红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流亡之途。萧红自己是这样言说此种情境的:“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从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14]
人类童年时代的成长体验会转化为一种记忆符号,沉淀在意识深处。当进入成年阶段之后,一旦遇到恰当的外界激发点,这种记忆符号便会以某种形式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家乡那边,秋天最可爱……而我呢?坐在驴子上,所去的仍是生疏的地方;我停留着的仍然是别人的故乡。家乡这个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15]童年、少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和老祖父的离世均在萧红的心里永远播下痛苦的种子。因此,当孑然一身处在社会上的时候,“平生尽遭白眼冷遇”,当再次身处现实生活种种不幸境遇的时候,萧红不得不让自己成为彻底的流亡者:肉体上的流亡――背井离乡;精神上的流亡――无所依托。因为流亡者在流亡生活中都会产生挥之不去的认同意识。都会通过一种抽象的方式诸如写作来使得自己获得一种“在家”的感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历史感。一种对自我的反思。所以,对流亡者萧红而言,这也是她无法避免的处境与模式。这也即如学者王宁所言说的:“(流散作家)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使之游离于作品的字里行间。”[16]
二、萧红的文学活动:始于流亡、终于流亡
萧红的一生都在逃亡,她始终让自己流亡在路上。她逃出了父亲的家门,北方的旷野,却逃不出战争与时代的灾难,逃不出女性的情感宿命。她的文学生涯始于流亡,却也终于流亡。萧红孑然一人艰难跋涉在战乱的尘世,跋涉在命运的生死场,跋涉在自身、人类、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和表达中,在流亡飘泊中寻求自我存在的空间,寻觅一方可以自由飞翔的蓝天。“经验的唯一价值,因为它是痛苦的结果,为了痛苦,经验在肉体上留下痕迹,由此,把思想也转变了”[17]莫洛阿如是说。正是在这种漂泊的孤独情境之中,受伤的心灵不甘于堕落,萧红意欲用情感的理念思考表达女性的流亡、人生的流亡,乃至人类形而上的精神流亡。
萧红的文学活动起始于1933年,小说处女作为《王阿嫂的死》。从这篇小说开始,到其写作于1941年“”纪念日前夕的绝笔散文《九一八致弟弟》,期间萧红全部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其流亡生涯中完成的:成名作《生死场》写于青岛的流亡漂泊岁月中,代表作《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则写于流亡香港的战乱岁月中。即如萧红小说文本中所塑造的人物一样悲苦的人生境遇,在1942年的时候流亡中的萧红也在香港结束了自己凄凉悲苦的一生。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如果一个人遭遇挫折,而感到沮丧,他会回想起过去失败的例子。他必须告诉自己:‘我的整个生命都是不幸的。’并只选择能被解释为他不幸命运之例子的事件来回忆。记忆绝不会和生活的样式背道而驰。”[18]因此,在萧红叙述溃败人生生命故事的所有小说文本中,流亡都成为其写作最基本的叙事动机。
小说《生死场》中叙述的农妇形象王婆,是小说中唯一有感情的灵魂。她在婚姻方面大胆地摒弃了传统的思想意识:第一个丈夫对她不好,她就带着孩子另嫁他人,而后又嫁给赵三,然而男人们却不断使她失望。但是王婆却坚韧地流亡生存在命运的“生死场”上。王婆最后服毒自尽了,和自杀的母亲一样,女儿的命运也是流亡的:“小女孩被爹爹抛弃,哥哥又被枪毙了,带来包袱和妈妈同住,妈妈又死了,妈妈不在,让她和谁生活呢?”[19]女儿哭了一场之后,只可以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金枝是作为女性命运流亡的形象被叙述的。她与成业在河边相会,在细雨的歌声中开始了自己女性情爱的悲剧命运之途,短暂的爱情体验让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业并没有给予金枝想要的安全与稳定,伴随着金枝的则是怀孕的恐惧、母亲的打骂、别人的耻笑,最后孩子也丧生在自己男人的手中。后来为了生存,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对她的她流亡到都市,但是在那里依旧难逃厄运,不幸遭到了中国男人的欺侮,身心受到很大的冲击,最后她不得不转到了伤心的路上去:“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金枝想要去当尼姑,然而庙庵也早已空了,金枝又将能走向哪里去呢?《生死场》中的最后五节,甚至可以说叙述的是所有的人均离开故土流亡的主题:就连思想最保守的二里半也颠簸着瘸腿,投奔革命军去了。
流亡中的萧红渴望有“在家”的感觉,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1934年的时候,萧红与鲁迅一见如故。鲁迅给予的关怀与温暖,使萧红感受到犹如自己祖父般的温暖和爱。然而没过多久,萧红却与萧军出现情感裂痕,陷入新一轮情感的痛苦。心理学认为人类具有“情绪记忆”:“它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却保留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面对萧军情感的背叛,少女时代情感受弃的伤痛记忆成为一种激素,加剧了萧红此时内心的痛苦。她常想寻找真正的自我,寻找理想的爱。“在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所想望的只是旷野,高天和飞鸟”。萧红无法排除心中的寂寞和伤痛,于是她流亡日本:“从异乡奔向异乡,这愿望该多么渺茫!何况送我的是海上的浪花,迎接我的是异乡的风霜。”流亡的遭遇,激荡着萧红将自己流亡路上对人生、生命与爱的新的理解再次诉诸文字。所以便产生了萧红堪为经典的小说文本《呼兰河传》等。小说中有如下的叙述:“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多半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景况,就抬起身来离开了河沿回家去了。呼兰河人死寂的生活状态,在放河灯的情景里复活了,感到人生漂流的悲凉。”[20]短短数语,萧红内心的流亡者情结尽显。在文本的第四章第二小节,萧红叙述到自家荒凉的院子中所住的一些流浪人物的形象与漂泊的生命形态:“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那边住着几个养猪的。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粉房旁边的那小偏房里,还住着一个赶车的。……”[21]文本的第六章叙述萧红本族一个特殊的家奴流浪汉“有二伯”这样一个人物的形象及其生命状态:“有二伯的行李,是零零碎碎的,一掀动他的被子就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一掀动他的褥子,那所铺着的毡片,就一片一片地好像活动地图似的一省省的割据开了;……有二伯没有一定的住处,今天住在那咔咔响着房架子的粉房里,明天住在养猪的那家小猪倌的炕梢上,后天也许就和那后磨房里的冯歪嘴子一条炕上睡了。反正他是什么地方有空他就在什么地方睡。”[22]这些叙述,都毫无例外地描述着流亡的生活情境。由此可见,就是在萧红最为鲜明地彰显出她在流亡生活过程中渴望“原乡”的《呼兰河传》中,萧红的叙述都无法不去触碰“流亡”,毕竟流亡生活、流亡者的身份让萧红感受到了太多宿命般的生命裂变。
“不知为什么,莉,我的心情是如此的郁郁,这里的一切景物都是多么恬静和幽美,有山,有树,有漫山遍野的鲜花和婉声的鸟语,更有澎湃的浪潮,面对着碧澄的海水,常会使人神醉的。……然而啊,如今我却只感到寂寞!在这里我没有交往,因为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因此,常常使我想到你。莉,我将尽可能在冬天回去。……”[23]然而,萧红注定被“流亡”,她再也无机会回到她那一旦她听到别人说起“家乡”,就立即会让她心慌的呼兰县城了,1941年的冬天已不再属于她,尽管那座小城里埋葬着她的祖父,那个给予她温暖和爱的老人。在1942年1月21日,萧红在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的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巨大遗憾和悲痛后永远地“流亡”了。
三、结语
萧红的小说话语是个体性的话语,她叙述自己的故事、家族的故事、乡土的故事。然而无论哪一种故事,都关联着相同的历史情境,呈现着萧红感怀自身命运最基本的心理情结。开始就是结局,结局亦即开始,拼死挣扎的循环是萧红流亡叙事最基本的模式,萧红经年累月的流亡创痛都浓缩其中。
然而,萧红流亡者身份符号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日寇侵占东三省,在异族打压和驱逐下从东北故土逃入关内的难民。这即是说,萧红的流亡亦有着被动的因素。萧红的小说话语是流亡话语,而任何流亡话语都是一种隐含着多维度人的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的话语形式。因此,个体的发声就可以被看作一类人的发声,从而使个体性的话语演变为公共性的话语,意识形态的话语。萧红在流亡体验中的文学发生与文本表现,亦是如此。
注释:
[1][7]单德兴译,[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第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4-45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流亡的反思及其他论文》,哈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3]单德兴译,[美]爱德华・W・萨义德:《论知识分子论》,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4]韩震等译,[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5]欧阳景根译,[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6]彭淮栋译,[美]爱德华・W・萨义德:《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8]梅林:《忆萧红》,王观泉编:《怀念萧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9][10][12]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123页。
[11][13][14][20][21][22]萧红:《呼兰河传》,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17页。
[15]萧红:《失眠之夜》,《萧红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16]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第174页。
[17][法]莫洛阿:《人生五大问题》,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57页。
[18][奥地利]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
[19]萧红:《生死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在明确教师的角色与职责的基础上,裴斯泰洛奇还专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他认为教师必须要热爱教育事业。正如J.A.格林所说:“裴斯泰洛齐作为教师,以他的《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在书中,他主要研究了教学问题,被称为‘裴斯泰洛齐方法’是教学手段的一种忠实的模仿,但这些手段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精神,就会退化到他所极力反对的那种拘泥于文字的夸夸其谈上。”裴斯泰洛奇是以其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来表现其教师职业道德的。这里的“教师的精神”即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裴斯泰洛齐极力反对那些“仅仅因为无能,找不到受人尊敬的谋生职业,所以才屈尊俯就于这个苦差使。由于无能,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求得温饱而不至于饿死的手段。”并深刻地指出,这种教师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孩子们肯定有吃不尽的苦头,至少也要被糟蹋掉!”在他看来,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不能也没有资格当教师的,教师职业的首要道德前提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其次,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抱一种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对差生。这点主要体现在他所创办的斯坦茨孤儿院中,面对那些身体有缺陷、疾病缠身、道德意识缺失,处于社会边缘的乞丐儿童和流浪儿童,裴斯泰洛齐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和体恤。因为他确信,“即使最贫苦和最被人遗弃的孩子,上帝也给予了天赋的才能……”而他的这种乐观“如春天般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迅速地改变了孩子们的状况”,彻底地唤醒了孩子们因生活不幸而导致的糟糕状态,“孩子们已不再是过去一样的面目了。”
因此他强调,教师必须具有母爱精神,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爱是维系亲子关系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孩子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一个母亲出于动物本能的力量,热情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喂他、保护他、使他喜欢。孩子受到母亲的、照顾、感到愉快、满足,于是他的道德力量的内在意识就在母亲的怀抱中逐渐活跃和发展起来了。儿童道德行为的基础在家庭就开始奠定了,但儿童道德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学校中实现。因此,在裴斯泰洛齐的许多著作中都渗透着一个观点:将学校教育家庭化。在这种家庭化的学校中,他要求教师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并与孩子建立半亲子的关系。教师要用母爱精神去教育和感化学生,“教师要象母亲那样经常从儿童的眼睛、嘴唇、面部判断他的心灵中最微小的变化,全面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精心塑造儿童。”在他看来,教师只有像“葛笃德”那样,集母亲和教师于一体,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热情,感化孩子,将孩子教育好。尽管教师要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但这并不等于溺爱或放纵学生。相反,教师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裴斯泰洛齐强调,“用单纯的慈爱办教育是没有用的”,“一味的慈爱不能把人磨炼出来,而需要把慈爱和威严相结合。”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中,格吕菲上尉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不得不隐匿着他对学生日深月久地形成的爱”,在他看来,“平日严格对待学生并不是不爱。”而这种“并非出自本心”的冷酷无情却成了学生改正错误的压力,并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裴斯泰洛齐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认为,教师的职责是育人,塑造人的灵魂。而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作出榜样,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裴斯泰洛齐强调要力戒空谈,提倡以实践行动和亲切的语言去感化学生。在这时,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处处作出表率。否则,“如果教育者心地不良,如果他的教学和教学手段产生于他自身的邪恶和堕落,那么这类教学手段不仅会加剧孩子身上的邪恶和堕落,而且会加剧人民、社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邪恶和堕落。”
二、论教师的培养
裴斯泰洛奇不仅提出理想中的教师角色及其道德要求,更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优秀教师的培养与训练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对于今天的教师教育实践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裴斯泰洛奇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他认为:“有最好形式的学校首先必须保证提供足够的人手,这些人要胜任工作,能够以生活的智慧的洞察力和爱来培养孩子,”而“这种人不会从天而降,像落雪和下雨那样,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当教师更重要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当教师更困难了。大自然仅仅赋予具有伟大智慧和慈爱胸怀的人以教育的才华,”而“这些特殊才华需要激励发展和训练。”因此,只有通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但是,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这在当时是鲜有人问及和关注的。裴斯泰洛奇之所以被誉为“人类的教育家”、“教师的教师”,正是因为他具有超越同时代大多数人关于教师素质的真知灼见。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应该不仅具备由“热爱教育”所决定的基本态度,而且还必须具备从事教师工作的本领和技能。这就是我们今天教师专业标准中十分关注和强调的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为了实现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裴斯泰洛齐于1800年在布格多夫学校附设教师培训班招收学生,专门学习教学方法。尽管这个培训班规模不大———只有12名学员,但它却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1805年他又在伊佛东创办了包括小学、中学和教师培训班一体的新式学校。到1809年,在此专习教学法的师范生多达32人。这样一种将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办学模式,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短缺、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结语
教育史家常称德国是19世纪教育改革的先锋,但德国是吸收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精华而成功的。在学习过程中,德国没有像英法等国一样,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教育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裴斯泰洛齐献身教育的高尚品质。正如当时德国的教育领导者洪保说的:“裴斯泰洛齐的功绩虽大,然而和他所期望达到的高尚理想境界是距离极为遥远的。他在教学方法方面和这种崇高的目标及理想相比较乃是最为次要的末节。”尽管裴斯泰洛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与今天相距甚远,他的理论有其局限性,但今天我们来研究和学习他的教师观时,仍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闪光点,尤其是他认为教师必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观点。事实上,在这方面他本身就为广大教师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对教育的热爱一方面使他在教师地位极其卑践的时代全然忘我、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正如他自述的那样:“我长年地生活在50多个贫苦儿童的中间,我与他们同甘共苦,我自己生活得像乞丐,为的是教乞丐生活得像一个人。”
时光飞逝,曾经是祖国花朵的80后,如今已经到了可以一起回忆过去的年龄——巨大的变化将80后的童年隔划在了逝去的过去,而有很多东西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忘却的,包括那些难忘的经历和曾经付出的爱。
这是一个由80后女企业家亲身演绎的关于爱与善良的真实故事。山东三合搪瓷铁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由然文,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飞来横祸,让幸福跌向不幸
童话里,善良的人一定会拥有美丽的人生,能够和亲人相伴到老,生活得健康快乐。然而在现实中,命运却往往喜欢作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对难以解脱的苦痛,面对纠缠不休的烦恼,从小就有颗慈悲之心的由然文,依然坚持做善良人的信念,一生不动摇。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与很多同龄人一样,由然文曾经也有个幸福的家。在她的记忆中,母亲精明能干,父亲开朗大方。由家夫妻二人在山东老家开办了一个服装加工厂,母亲主管生产,父亲在外面跑市场。生意很红火,由家的日子过得也比别家富裕。父母感情好,而且他们都有一副热心肠,经常帮助那些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亲戚、朋友和邻居。由家的女儿虽然年幼,但是从小就特别懂事,也很有爱心,心肠软得见不得别人遭一点儿罪。她经常从家里拿东西送给有困难的老人吃,看到受伤的小动物时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求大人帮着给治好,即使是身边那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她也特别珍爱。
乖巧善良的小然文让很多邻居非常疼爱。邻居们都说,这孩子从小就有一副菩萨心肠,长大了一定能做大善事。在由然文的心目中,善良的母亲一直是她的偶像和依靠,是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她的生命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小然文在别人的赞美和羡慕中一天天长大。然而,八岁时的那一场噩梦,却让她失去了这一切……
那天,父亲去外地出差,母亲去打理服装厂,懂
事的小然文像往常一样独自在家里开心地玩着玩具。突然,邻居跑来告诉小然文:“你妈出车祸了,快跟我去医院,晚了就来不及啦!”一时间根本搞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小然文,抱着玩具糊里糊涂地被带到了医院。然而,已经迟了……
看到母亲苍白冰冷的脸庞,稚嫩的小然文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天人相隔。母亲离开了,以后再也没人像母亲一样疼她了……她顿时感觉天塌下来了,玩具落在了地上,她扑在母亲身上大哭起来,想用哭声把母亲唤醒,因为母亲平时最怕女儿哭了,听到女儿伤心的哭声,一定会醒过来抱她,告诉她这只是一场梦……
父亲从外地匆匆赶了回来,看到爱妻已经冰冷的身体,他和女儿抱头痛哭。父亲无法接受失去爱妻的现实,从此一蹶不振,根本无心打理家里的生意。服装厂很快就倒闭了,家里的生计也逐渐成了问题。看到如此单薄幼小的小然文,父亲总算渐渐振作一点儿精神。他知道,为了年幼的女儿,必须好好活下去。然而,他没有足够的勇气继续留在这个伤心的地方。于是,他选择带着小然文一起离开。
寻找幸福的路上,有爱的星光相伴
由于过早挑起生活的重担,由然文失去了同龄人应有的快乐童年,可她依然拥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苦难一定会过去,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偏离人生的坐标,都不能给他人带去伤害,给自己留下遗憾。生活的艰辛让幼小的她很早就懂得付出与分担,而在路上采拾到的爱的星光,支撑着由然文父女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离开曾经温馨的家,身无分文的父女俩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怕女儿饿着,父亲就一路挨家讨饭给女儿弄点儿吃的。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辗转来到了北大荒。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从没干过农活的父亲开始学着开荒种地,因为使不习惯农具,他手上的泡长了破,破了又长,血水和脓水常常混合在一起染在镐把上,可他似乎忘记了疼痛的感觉,仍旧一下接一下地刨地。心灵的创伤会让人变得麻木,责任的力量会让人变得坚强。懂事的小然文心疼父亲,可她没有哭,而是紧紧地跟在父亲身后,用尽浑身力气帮父亲敲碎那些大块的土坷垃。
在黑土地上耕耘了一年多之后,父女俩又回到山东。在朋友的帮助下,父亲做起了装饰材料生意,小然文也进了学校。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放过这对可怜的父女。父亲在做生意的时候遇到骗子,被骗光了所有的钱。没有资金运作,生意自然没法再做下去。看着父亲那焦虑无助的眼神,由然文暗下决心,她要和父亲一起撑起这个家!
就这样,只有十几岁的由然文瞒着父亲偷偷辍了学,想方设法挣钱贴补家用。天气暖和的时候,她上山挖野菜拎到离家特别远的集市上去卖,路上经常会被荆棘刮得遍体鳞伤。冬天挖不到野菜,她只好到镇上的针织品厂找工作。厂里人知道她家困难,就破例收留了她。可进了车间才发现,瘦小的她根本够不着设备。无奈,由然文只好离开了工厂,挨家饭店碰运气找活干。大多数饭店看她年纪太小,都不肯雇她,她就苦苦哀求人家。终于,一位好心的饭店老板看她可怜,把她留下来做洗碗洗菜的杂工。在饭店,洗碗洗菜是份苦差事,加上当时已经是隆冬季节,双手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水里是很多大人都吃不了的苦。可由然文不仅坚持住了,而且干得很认真。老板看着心疼,让她少干点儿,还许诺不会少给她一分钱,由然文却只是笑笑,依然很卖力气地干活,因为她觉得不能对不起人家这份好心。老板无可奈何地说:“真不能再让你干了,要把你这孩子累出个好歹来,我可负不起这个责任。”就这样,由然文又“失业”了。
年关将近,鞭炮声零星响起,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离开饭店回家的路上,由然文一个人边走边哭。她想妈妈,更为自己没法帮到父亲而伤心和自责。这时,远远地看到父亲朝这边走来,她赶紧擦干眼泪。她知道,自己是父亲坚持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父亲走到近前,拉着她的手咬紧牙关说:“孩子,再穷,咱们也要回家过年!”
那一年,父女俩吃着好心的邻居送来的酸菜,在租来的简陋小屋里过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春节。时隔多年之后,想起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同情并帮助过自己的人,由然文说:“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在传递中,让爱的星光洒向大地
由然文说,让人感到快乐的,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得到,一味地索求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烦恼。在由然文看来,爱是一种责任,与财富无关,与地位
无关,与身份无关,与老少无关;通过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同样也是她应尽的责任。她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把爱心事业不断地传递下去。她相信,爱的星光也会在不断的传递中,变得愈加强大。
在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春节之后,由然文决定去服装店打工。于是,小镇上的一家服装店里多了个不起眼的小姑娘。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个小姑娘着实不简单。她不仅服务态度好,面对顾客的苛刻要求毫无怨言,而且在服装的选择和搭配上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灵性。“这些都应该感谢我的妈妈,她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也让我对很多事物有了属于自己的准确感悟。”由然文说。
在服装销售这一行里,由然文如鱼得水。一年之后,她决定自己开个小店。尽管是第一次创业,但以往的磨难却让她更加成熟、坚韧,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她时常起早贪黑远赴广东进货,刚到家顾不上休息就去店里售货。经营中,她诚实守信,从不以次充好赚昧心钱,这也让她的小店经常挤满了回头客。几年过去了,当很多同龄人还在伸手向家里要零花钱的时候,由然文已经相继开了几家服装店,而且每家店的利润都相当可观。
苦尽甘来,由家父亲着实为女儿感到骄傲,由然文却并没有就此满足。她又开了一家铁艺加工厂,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三合搪瓷铁艺有限公司。凭着过硬的质量和信誉,三合公司的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在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中,由然文更多体现出宅心仁厚的人情味儿。她用一颗善良之心关爱着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员工感受来自企业的温暖,心情舒畅地工作,充满希望地生活。
谁也不能否认,善良是一缕阳光,它所散发的光芒足以让世间的一切显得暗淡无光。由然文就是这样的人,时时刻刻地为他人着想。一次,她去给母亲扫墓。现场祭祀的人很多,香烟缭绕,烟雾腾腾。一位扫墓的老人被熏得晕倒了,幸好被迅速搀扶出祭扫区,才没给身体造成大碍。由然文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她发现,很多祭祀时烧的香质量都比较差,含有不少有害化学元素,对身体和空气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于是,她投资建起了一家生产无公害环保健康香的企业,并且大幅让利于香客,只求收回成本即可,此举得到很多香客和寺庙的欢迎。
就在此时,灾难再次降临。一次意外发生的重大车祸,让由然文走到了生死边缘。正当很多人都认为她不会脱离生命危险时,她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这次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经历,也让她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感悟——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如果言行违背了善良,就是违背了自我。所以,相信善良并坚守善良,是对自己生命乃至一切生命的一种尊重和敬畏。伤害他人的同时一定会伤害到自己,而爱护、帮助其他生命也就是对自己的生命真正的维护。”
策划缘起:
一位幽默的房地产大腕在向某报社员工做讲座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适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该大腕笑言:“上海的女青年把男人分成四类,一是有房有车无房贷;二是有房有车有房贷;三是无房无车无房贷,但是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四是无房无车无房贷,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房有车有房贷。对第一类男人,可以马上谈婚论嫁,二、三类可以考察后谈婚论嫁,第四类免谈。对于那些到了结婚年龄的男青年来说,买房或者具备买房能力就成了找对象的前提。因此,其结论是,适婚女青年推动了房价上涨。”
看似玩笑的话,却真实地反映了当今社会里房子对年轻男女恋爱的影响。爱情和房子的关系,就像玫瑰和面包,玫瑰会在一段时间内开出最美最艳的花,但有一天它凋谢了,又有几个人会记得它曾经的美呢?同样的,当爱情出现时它会比艳丽的玫瑰更美更娇艳。但是,如果我们每天都在为生存而奔波,每天都在思考着租个便宜点的房子以买到面包的话,谁还有心情奢谈爱情?
因此,残酷的现实让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大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了房子而结婚,有时候明明相爱的人,因为没有一套栖息爱情的房子,不得不选择劳燕分飞;而有时,明明对某个人没有感觉,却因为他具备了储存温暖的房子而嫁了他。这个时候,爱情变成了奢侈品。在房价高昂的年代,是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爱情PK房子,到底哪个更重要?房子,真的成为了恋爱路上的第三者?让我们一同探讨这个与年轻人密切相关的问题――
男人,就该买好了房子来娶她?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的男孩来讲,真的是“No house No love ”吗?在进入主题前,我们通过发行网络向广州、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的MM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卷,来看看她们的答案是什么?
幸福调查
1.结婚买房子,你认为应该:
A.男人买好房子(43%)
B.女人也应该出少量的钱(34%)
C.女人也应该出一半以上的钱(16%)
D.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女人可以出全部的钱(7%)
2.他出钱买的房子,你认为产权应该归:
A.归他 (17%)
B.归女方 (24%)
C.共同拥有 (59%)
3.结婚前让他买房子,你认为对你们的关系会:
A.更进一步(28%)
B.有摩擦,但对你们没有太大影响
(48%)
C.有摩擦,会对婚姻造成隐性威胁
(24%)
4.他没钱买房子,你会嫁给他吗?
A.会(25%)
B.不会(33%)
C.说不准(42%)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会比较现实,会让人觉得女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太自私,不愿意与男孩们分担经济上的付出。真是这样的吗?女孩子们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一套房子?在他们迫切买房的愿望背后有些怎样的故事?问卷后,让我们再走近几个年轻MM的心中,看看她们对房子与爱情的看法。
实例讲述
1.爱情是面包,
房子是盛放面包的盘子
(林芳,24岁, 武汉某影楼化妆师)
两段恋情告诉我,房子对于两个人感情的稳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我的初恋发生在我的22岁。男友是和我一个院子长大的小伙伴。我们从小青梅竹马。高考之后我考取了一所大学的形象设计专业,而男友却名落孙山。
毕业后,我们租了个房子。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在适当地存钱,我希望在城市里能很快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男友不以为然。虽然他的收入不是很高,但他梦想着跟别人一样过时尚的生活。房子他要住好的,抽烟他要抽最贵的,衣服要买名牌,却不愿意拿出精神来工作。我试着劝他,可迎接我们的是一次次的争吵和疲惫。最后房租也完全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生活让我疲惫不堪,我不知道这个男人拿什么来说爱,对一个女人说一生一世的话。
有时他会说,在房价如此高昂的时代,有个容身的地方就不错了,何必那么凄惨地做房奴,不如开心享受生活,说女人都是虚荣的动物,有了面包,还希望有盛面包的盘子。他说这话时是那么地不屑,仿佛这段感情的错都是我的虚荣所致。可真是这样吗?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盘子,拿什么盛放面包?而且,当爱情开花结果,有了孩子时,我们让他住在哪里?
观点的不同以及身心的疲累让我选择了分手,尽管心中也许还有爱,但如果没有一个盛放爱情的盘子,我宁愿不要。
之后,我遇到了我的第二个男友。第二个男友的条件也不见得有多好,但最重要一点,他有责任心,他给我最大的感动是,为了我们将来有个遮风挡雨的房子,他努力工作,拿出了全部积蓄按揭了一个房子,他说女人是要男人疼的,男人就是女人的港湾,只有给她们一个停靠的地方,她们才会安心地爱、以及生活。
现在,有了房子作为动力,我们的感情也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2.新房子是崭新生活的开始
(米米,26岁上海 外企文员)
跟月朗恋爱时他住在单位给他提供的一室一厅的房子里。虽然只有45平米,也只有使用权,但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对于像我们这样年轻的工薪族而言,这已经是一种极为让人满足的硬件了。
房子在霞飞路的一个里弄里,房子有些老旧了,从外面看一点也不咋样,可是进去后,才发现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冰箱彩电电脑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厨房是白色的,看起来整洁明亮;客厅是温情的蓝色,那大朵大朵盛开的鲜花看起来芬芳迷人;卧室是浅粉色,充满着浪漫迷人的气息。我很奇怪,像月朗这样大大咧咧的男孩,怎么可以把房子收拾得如此温馨舒适。
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月朗前两位女友的杰作。在他与她们相恋的岁月里,她们用自己的喜好与热爱装饰着爱的小巢,甚至在月朗的衣橱里还保留着一些她们没有拿走的物品。
这样的发现让我心里有些疙瘩。尤其是当月朗在那张床上亲吻我拥抱我时,我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某处看着我,我的身体里就会有些力量在抵触,抵触他对我的爱。因此,在与月朗相恋的日子里,我很少去他的房子,我宁愿在咖啡厅电影院与他相约,让我们的爱情盛放在天空下。
后来感情成熟了,月朗拿着花束与钻戒向我求婚。我点头了,前提是买个新房。起初月朗考虑到我们的经济实力还不够,想把那房子重新装修一下作为过渡,月朗说最多两年,他一定给我买个新房,但我坚决地否定了。
哪怕只是一间房,我也一定要新房,那房子里有太多月朗的过去,他与那些女孩子们的过去,我不想我们的婚姻生活被他们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包围,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干净的只属于我们的开始。何况,那房子也只是他们单位提供给他使用的,没有产权。既然我们决意把爱停留,我不想让我们的爱情四处迁徙飘荡,我需要一个稳定的根基,一个对爱的承诺与装载。
后来,在我的坚持下,月朗动用所有的积蓄,还向他的父母借了些钱买了个小二居室的房子。装修完房子后,我幸福地依在他怀里说着谢谢,他笑笑,说,谁叫我爱你呢?……
3.按揭,
也要一个储备爱情的地方
(方琼,25岁,成都报社记者)
男友是比我高两届的学长。我们是从雅安一起考到成都来读书的。大学的那几年,我们的爱情是随着府南河的河水一起成长的。
那个时候,我们徜徉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看电影,吃着麻辣烫,看龙泉驿芬芳盛开的桃花。在这样的浪漫日子里,我们都喜欢上了成都的生活,我们决定毕业后留在这个美丽舒适的城市。
可是成都的房价相对于刚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在租房住的日子,他总是搂着我,说,相信我,我会让爱情流浪的步伐停留下来的,我不会让你一直这样漂泊的。
我以为这只是他安慰我的话,在这样一个城市,对于刚毕业的我们来说,买房子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却没想到,他一直在暗暗地努力。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每月的工资一发下来他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除了必须的生活开支外,他把多余的钱都存在了银行。
这些都是我后来知道的。那次因为超负荷的劳动,他病倒了。我才知道为了多赚些钱,早日存够首期,他在外兼职了两份家教,过度的劳动导致他在回家的路上昏厥了。我在清理他的文件时发现了一份房屋按揭的合同。原来,他在一个人买房子!
我说不出当时的感受,只是觉得好心痛。买房子,两个人可以一起努力啊。病床上,他握着我的手说,我累点没关系,只要你过得好。我说,以后的事情,我们一起努力吧,不要再一个人撑着了。感情是两个人的啊,房子也是两个人的啊。
男友出院以后,我们俩都很努力地工作,我们约定,一定要住上一所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就算要按揭,就算累点,也是值得的。现在,每个月的房贷,也总是有我的一份。虽然我们为了买房,平时开销要紧张了些,但爱情有了栖息地,我们感到心是如此的踏实,宁静。
4.房子只是外衣,
爱情才是体温
(筱芸26岁 北京 财务人员)
关于房子与爱情的关系,有时候人们太刻意地把二者对立了,导致爱情不得不在房子的阴影下夭折、死亡。
我的好友肖露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她有一个感情很好,对她体贴温柔、百依百顺的男友,但就是因为男孩条件有限不能给她买个房子,所以两个人最后劳燕分飞了。肖露的理由是,我对你的爱可以无边无际,但我们的爱需要一个房子来栖息。
后来,肖露一直都在寻寻觅觅,也许是她运气不好,也许是她太执着了,一直到现在,她都还没有找到令她满意的男孩,还在四处相亲。
看着她形单影只的孤单背影和疲惫身躯,真是替她惋惜。房子嘛,总是会有的,爱情,却是可遇不可求。就好比我跟黑牛,彼此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了若干年,才在我们25岁时相遇了相识了相恋了,彼此都认定了对方是自己的爱,为什么要因为一套房子而放手呢?
所以,我跟黑牛相亲相爱着,有时看到别人买了新房,我们只会祝福,没有埋怨。我们都知道,房子不过是一件外衣,真正的温暖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对彼此的爱。
何况,目前我的工作不是很稳定,经常都在换工作,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里,工作地点一旦变了,房子如果不跟着变,上班会很累。因此,每当我换了一个新工作,黑牛就会到新单位附近物色出租房,他会很心疼地说:“我暂时不能给你一个稳定的家,但我起码应该让你轻松地去上班。”
这样的话是很暖人心的,会让你觉得你在被一个人重视与宠爱,对于女人而言,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对你的重视与宠爱来得更重要呢?我因此享受着他给我提供的一个一个新家,根据自己某段时间的喜好装饰房子,朋友们常常羡慕我,说我都快成一个装修行家了。
我这样说,并不是所谓的阿Q,我们只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爱情与房子关系妥善地安排着,我相信我们迟早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家,如果因为在爱来临时没有房子而放弃爱,把房子当情路上的第三者,我以为那是一种很愚笨的行为。毕竟,房子只是外衣,爱情才是体温。外衣只能遮挡一时的风寒,内心的温暖才会历尽风雨、笑傲人生。
从四个女孩的观点来看,主张有房才有爱的占大部分,在这个问题上,男孩子们又是怎样的看法?对于年轻的,没有太多经济实力的他们而言,在爱情与房子这个问题上,他们到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苦恼呢?
男生发言:
严浩,22岁,媒体工作者:男人,就应该为他所爱的女人提供最安全的保护。而要让女友幸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是很重要的。一个男人,连一个栖息的地方都不能给爱人,何谈给她幸福?
谭伟,24岁,个体经营者:男人要不要主动买房?那当然了。这是不需要怀疑的事情。在过去,男人就是一家之长,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是需要保护和呵护的。虽然在现代,女人也可以挣钱养家了,可男人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变。女人需要男人的呵护和关爱的事实没有变。
贾飞,26岁,自由职业者: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一个我的朋友,他和他女朋友的关系本来挺好的,就是因为没有房子而分手了。其实我觉得,如果男方的经济实力达不到买房条件,也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两个人好好沟通,方向一致,房子问题总可以解决的,但不要轻易抛弃感情。
舒哲,25岁,研究生:我想那些能够一次买到房子的男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男人还是要慢慢来准备。其实在买房这件事上,应该两个人一起来努力,共同承担,这样两个人的感情也能得到升华。
童林,23岁,网站管理人员:为什么一定要将买房的压力让男人来独自承受呢?这就像从小就不许男孩哭一样,是没有道理的。男人并不是强大和没有烦恼的代名词。在现代如此繁忙的社会里,男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和要求太多了。他也会有哭泣的时候,会有受不了的时候,如果他的女友真爱他的话,就应该为他着想,替他分担。而不是一味地享受男人的宠爱,让男人孤独地承受这一切。
从男孩女孩的观点来看,绝大部分认同爱就应该有个避风的港湾,那么买房子就成了年轻男孩女孩为爱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高昂的房价很多时候是年轻的男孩女孩所无法企及的,那么,为了给爱一个栖息地,就需要我们及早储备,为营造爱的小巢而尽早努力。我们请理财专家给我们做了一个理财计划,给年轻的爱人们参考,以尽早获得爱的巢穴。
买房理财全攻略:
1、如果一旦打算买房,就要开始研究如何有效地节省开支。一般来说,能不在外花钱吃饭就尽量在家做;尽量选择在相对便宜的超市或摊点上购物;尽量减少打的的次数;改掉以前爱乱花钱的习惯,够用的就不要再重复购物;一句话,该省的就要尽量节省。
2、为买房节省开支,目前一种叫做“拼族”的消费群体应运而生。这里所指的“拼”主要是指“拼”在一起合伙消费,比如,几个人合用一张健身卡、打折卡、美容卡;上班顺路的同事可以“拼”着打的;平常吃饭、周末娱乐、购物的时候都可以“拼”起来……这种消费方式收获的不只是省钱,还会加深友情并且增加快乐。
3、节流之后就是开源。在固定的收入之外,可以考虑兼职,赚外快,或者购买一些理财基金,让钱生钱。
4、考虑先买小房,后买大房,以房养房的理财观念。可以先贷款买小房子,将它出租出去,这样可以减轻还贷的压力。等待手头宽裕的时候,再将手里的钱变成大房子,再出租,以房养房,等待时机成熟,再把小房子卖掉,这样大房子的贷款也就基本还清了。
5、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买房理财策略。这要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况而定。
幸福观点:
要玫瑰,也要面包
爱情是玫瑰,房子是面包,这其实就是一个梦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梦想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梦想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愿望。对于年轻的恋人来说,因为经济的原因,这二者之间一开始是对立的,有玫瑰,面包却总是缺少的。也就是说梦想遭到了现实的破坏。可是仅仅因为此,我们就应该放弃自己的人生梦想与愿望吗?
答案当然应该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人生还在延续,还有很多机会让我们战胜残酷的现实,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那些因为没有房子而放弃爱的选择是错误的,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是对爱过于功利的选择。是的,面包迟早会有,爱情却是需要修炼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