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51:53
导语:在人文地理现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关键词: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对于很多的高中文科生来说,地理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十分枯燥、乏味且十分困难的,困难不是体现在对于知识的不理解,而是表现在对整个的知识结构缺乏一个很好的串联,每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不会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就容易导致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会忽视对人文地理环境知识的整体把握,知识掌握不牢固,希望通过更大范围内的研究和推广,可以逐渐改善目前这种状况。
一、人文地理环境的概念
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各种人文现象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同时还包括了人类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结构等。在分析人文地理环境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仅仅只有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了对于人类现象的研究,人文地理环境讲究的是空间以及地方对于整个地理环境演变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研究人文地理环境时需要考虑到特定地点、特点地域、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人文特色以及相对应的人文活动,还要分析这些人文活动是如何形成的,与周围的地理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同时还要关注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人文地理环境所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了对某个区域进行分析和对某个空间进行特定分析,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效的补充,除了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引发自然现象的人和事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性,简而言之,人文地理环境指的是在地球表面活动的人类所居住的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人类活动,同时还包括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文地理环境的不断转变也就是人类社会化的不断转变,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部,人文地理环境的规模会因为该区域的多样性而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比如说:位于海峡西岸的经济区所代表的一种经济文化结构就是一种中原文化的代表,从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到产业、人口、文化以及社会政治等,整个经济发展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不是别人可以效仿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水文地理环境特点。那么,与这种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比,整体性又是体现在哪里呢?
1、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尽管说,不同地域之间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变,所具有的气候特点也是不尽相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所具有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关联的,就好比我们经常提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比较常见于亚欧大陆的副热带东部,具体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部、台湾中北部、日本群岛南端、朝鲜半岛南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海洋之间热力差别十分明显,在夏季来临的时候,亚欧大陆气压较低,就会促使高压向西北方向前进,从北太副高方向所扩散出来的东南带季风就会给当地带来十分丰沛的雨水。从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给亚欧大陆带来丰沛雨水的季风气候不是在该地域自然形成的,是与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相互作用之后,在气压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的,两个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的相互碰撞才导致了该种气候的形成和扩散,如果两个地域之间不会这样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这么美好的气候条件。
2、人类活动的相互串联
除了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串联可以表现出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外,人类互动的相互联系也足以说明人文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的。就拿上面提到的海峡西岸的经济结构来说,虽然说它所代表的结构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各自具有各自的特色,但是从海峡西岸和东岸之间资源的相互补充、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经济市场、人力资源、文化科技交流、资本的互相转移等角度上说,海峡西岸和海峡东岸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很好的整体性,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生存,与此同时,两个不同地区之间还在追求着各自的特点,以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也就是类似于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共存。从不同地区的服饰、家族、宗教以及传统习俗的角度上说,这些人文特点之间也是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可以从另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的,需要进行二者之间的相互比较,才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文地理环境所具有的整体性,高中地理学习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但其实不然,抓住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间的区别,再对每个地理环境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和相互串联的地方,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掌握,不仅可以发现其中所具有的特点,,还可以增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兴趣,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需要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才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三、总结
地理环境包含了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地理环境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的了解,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利于自己学习效果,还有利于今后对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在这其中,就需要注意加强对人文地理环境的掌握,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要想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就必须搞清楚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整体性,只有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了把握,才可以从小的方面的,更加细致的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将知识要点掌握的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浅谈[J];新课程(教师版);2006(06):365-367
[2]詹爱军;用矛盾分析法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J];教育革新;2010(06):254-256
关键词:人文地理;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381-01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对有趣的“教与学的矛盾现象”。许多教师认为:“必修二模块课本条目清楚,内容简单,学生自己都能看懂,没有什么讲头。”通常的课堂模式是:前半节梳理知识点,后半节时间留给学生背书和做练习。许多学生却感觉:人文地理学起来容易,用起来难――好比手中的一件件工具,对它们的零部件组成和作用了如指掌,可就是碰到问题不会用!
几年前,一次考试后与学生课下交流,几位学生的话让我深受启发:“自然地理的一个个知识点很清晰,看到题目后头脑中立刻能反映出考察的知识点,答案比较确定,得满分不算困难。人文地理学的时候感觉比自然地理容易很多,但题目不好做,尤其综合题――一看就会做,做好不容易,是考试中最易丢分的部分。”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易教易学的知识,学生却不会用?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
一、将必修一与必修二两个模块进行差异比较,寻找二者知识体系的不同,从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自然地理体现了理科特征。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动态模拟能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培养以上能力的同时,要达到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目标。因此,必须把原理和规律点拨到位,让学生理解透彻。
人文地理则体现了文科特征。它来自于生活,经提炼总结后成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这也是学生感觉人文地理亲切易学的原因。但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人文事物之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的连续性。培养学生“筛选提炼信息―整合信息寻找规律―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人文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
教师若以必修一的教学目标来衡量必修二的内容,必感觉浅显易懂、缺乏亮点。实际上,必修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更广阔的视野观察社会,以一双慧眼发现生活案例,用一颗慧心组织素材应用于课堂、回归于生活。只有教师首先做到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才有可能把人文地理讲出彩来。
二、在必修二模块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很多学生难以将人文地理的知识学以致用,根本在于对其只是肤浅的“知道、记住”,而不是在对真实案例剖析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人文地理教学中最常规的教学方法。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人文地理内容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新课改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具体的课标要求,教材在人文地理部分对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做了更加贴近生活的处理,谋求以通俗易懂地方式教授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同时教材编写采取一纲多本的模式,其中湘教版更是采用案例形式、活动课形式、调查实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无疑对于教师授课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在人文地理授课时必须依据课标、突出教材、兼顾学生差异并针对具体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因此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对人文地理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教学。比如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学校所在地区的旅游景点进行旅游现象和规律的学习。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兴趣,更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地图学习法 地图的作用对人文地理教学而言也是不可小视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地图教学。比如在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区域了解某地区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从而进一步了解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种类等条件,进一步掌握分析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地理区位。
对比法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比较多,知识较零散。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中的异同点做到准确掌握、避免混乱。比如农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选择就可以对比学习,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工业受社会经济影响明显。但这二者之间有联系,两者在进行区位选择中均受自然和社会影响。
二、教学实例
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为例,进行案例教学。
新课引入阶段:以一首春天的故事拉开序幕,贴切本课主题,同时十分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新老师的陌生感。歌词内容上把握住1978和1992两个关键时间点。引入本课内容。
重点知R讲解阶段:围绕着两个时间点,引导学生分析,在1978年,什么要的优势区位促使珠三角地区尤其深圳的第一次腾飞。学生很快联系所学,想到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临海同时又紧邻港澳;国家政策扶持;由老师的引导,回忆在此阶段国际大趋势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东南亚的转移。迫使其由小渔村第一次大发展,成为大都市,实现城乡一体化。1992年,注重学生对比分析,区位条件作何变化。大致能回答出:政策扶持不再,人力成本优势也不再明显,国际环境也变化,由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这就迫使珠三角也顺应潮流转型: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设备产业基地。城市变化也由大都市转变为城市集群。卫星城发展分担大都市的城市职能,以及过度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概括总结阶段:让学生清楚看到工业化的2个阶段,以及工业化推到下的城市化2个对应阶段。关系清楚明了。再通过做题巩固。
课外延伸阶段:介绍书上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一镇一品经济模式,加深对本地区的了解和印象。介绍其他的城市化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东北模式。使知识尽量延伸。
课程结束。
课后总结
整堂课,师生互动多、学生参与高,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课后调查发现,要真正做到和学生心灵相通,需要更好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习惯。同时引进新的有效的学习理念,在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坚定与老师的合作,从而进步更大。另外,案例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教学。
三、经验总结
现在的课程改革,在人文地理方面更加突出案例教学模式、决策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在上个月召开的初中地理名师研讨会上。初中也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新教材,突出每个区域地理的代表性案例。下面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针对人文地理教学案例的特点进行案例编选
好的案例是人文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人文地理案例的形式应丰富多样,可以是文字式的材料、小故事,可以是视频图像,可以是几张照片、图片、甚至是漫画,也可以是它们的有机组合。不管是何种形式,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蕴含着人文精神;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彰显着地理的学科价值;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学生感兴趣。
(1)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蕴含着人文精神。 人文地理的案例一定要来源于生活,真实可信,并具有时代感。这样的案例才会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实问题的意识。
(2)案例既要有学科特色,又要有可读性,学生感兴趣。人文地理的案例既要有学科特色,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彰显着地理的学科价值;又要有可读性,学生感兴趣。如果节节课都是材料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厌烦。所以教师需要巧花心思,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增强其趣味性,并变换案例的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例如在讲农业一课时,在案例内容的选取上我选取了网易总裁丁磊投身养猪业一事,并且使用了漫画形式呈现案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二)结合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案例使用方法,创设案例学习情境。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能够较好地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将教材的内容复述给学生,不做或缺乏分析和讲解的现象。但是在案例的使用中,又要防止出现将教材抛掷于一边,孤立地讲解案例内容的现象。在使用案例时注意与教材学习材料的有机结合,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
(1)以案例为载体,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习。
教师将案例放在一个情境中使用,可以单纯地作为课题的导入;也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探究环节,以突破的教学重难点;甚至是用案例来承载整个学习活动。案例的使用过程应该是以案例为载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习的过程。
(2)在案例的使用方式上,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已经超过其他教育目标成为首位。同时,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又兼顾高考的分数压力,是地理老师不断教研的任务所在。而高考的命题倾向也在人文地理方面大量倾斜,如何活学活用,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只看分数不看成长,这条路还需要慢慢摸索。比如案例教学、比如决策教学方向。相信教师能够善于研究,学会细心观察发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矛盾会得到改善,人文地理教学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义孚 人文地理学之我见 地理科学进展 2006年3月 第2期
[2]沈阳市第三十中学 李斌 《地理课堂中人文精神的培养》[M].地理教育,2008.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商;海外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属地化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132-02
1 引 言
经历了30多年发展,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国内人力成本、材料设备和国际运输价格的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上扬、海外工程承包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项目属地国为了保护本国民族企业和劳动力就业采取的多项限制措施,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利润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海外工程承包业务也比以往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风险,加强工程项目的属地化管理迫在眉睫。人力资源管理属地化是工程项目属地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实施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既能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提升企业形象,也能为当地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在满足项目属地国家的政策、法律要求的同时,树立企业品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化、真正“走出去”的必然选择。
2013年,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在阿尔及利亚中标贝佳亚连接线项目,随后成立项目经理部,开始了项目的实施。随着中方人员的陆续进场和阿籍工人招聘工作的开展,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得到了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下面将对贝佳亚连接线项目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状况进行介绍。
2 贝佳亚连接线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人员的组成复杂
贝佳亚连接线项目中的人员按照岗位设置大体可分为一线直接操作的作业人员和从事技术性、管理性工作的管理人员两大类。作业人员主要来自铁建系统内部的工程局,项目总指挥部管理人员由国际集团人员或铁建系统内部其他单位外聘人员组成。按人员的不同国籍,又可将其分为属地雇员和非属地雇员两类,其中,非属地雇员可以分为中方员工和第三国员工,第三国员工有来自法国和韩国的员工。
2.2 参与实施人员的数量众多
根据工程总量,阿尔及利亚贝佳亚省劳动局批准中方人员劳动力指标3645人,阿方劳动力指标12458人;布维拉省给予的工作签证指标为800人。当工程全面展开时,有16000余人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按照阿尔及利亚劳动法的规定,在阿的外企,外籍员工与阿籍员工的比例要达到1∶3,对众多阿籍员工的管理成为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
2.3 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验和有效方法不足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是在2012年成立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业务遍及很多国家和地区,各个地区的子公司独立经营,对于属地员工管理不设置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就阿尔及利亚的贝佳亚连接线项目而言,在前期的工程实施过程中,人员进场数量较少,项目部对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方面没有深入开展,相关管理人才在逐渐参与到项目管理中,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现阶段,随着项目各方面业务的逐渐展开,贝佳亚连接线项目部对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总体上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学习阶段,针对阿籍员工的管理办法一直在健全过程中,尚未实施完善的属地员工管理制度。
3 贝佳亚连接线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阿国员工整体素质偏低,高素质人才稀缺
在阿尔及利亚,高等教育普及率不高,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健全。职业培训的水平低下造成阿国整体劳动力素质较低,具有熟练技能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在建筑行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不能充分满足工程全面实施时的需要,另外,工种欠缺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过去多年的动乱和低速发展的经济长期制约着阿国现代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低水平的高等教育也是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这对属地高素质人才的招聘和使用造成很大困难。
3.2 阿国劳动法规科目繁杂
受到法国法律的影响,阿尔及利亚也是成文法国家,属于大陆法系。从1988年起,阿尔及利亚由于严重的社会暴乱促进了政治与经济改革,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转变同时也引起了劳动关系的变化。基于此,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劳动法律,以反映就业市场的实际状况并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如《劳动关系法》和《关于劳动卫生,安全和医疗的法律》等。在这些法律条文中,各种劳动关系被重新定义,同时赋予了各级工会组织更大的权力,更多地让雇员参与公司和企业的管理及生产协作。其法律精神可以看作是阿尔及利亚政府希望降低本国较高的失业率并保护劳动者利益。
劳动法对企业作出了很多硬性规定,涉及劳工事务的方方面面,让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难以把握,如关于招收学徒工的规定,虽然法律、政策层面提出政府会对招收学徒工的企业给予优惠措施,但是其考核过于繁杂、涉及政府部门繁多、优惠待遇落实迟缓等诸多原因,使很多企业宁愿接受因不招收学徒工而上缴学徒税的要求。
3.3 工会组织众多,罢工现象普遍
阿尔及利亚的劳动法赋予工会权力很大,同时,在工会组织面对民事、刑事诉讼时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虽然阿国的工会组织众多,但在争取工人权益上仍有很多共同点,能够协调立场和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示威力量。当前,阿国的各行各业都已经建立了工会组织,一家企业的工人根据不同地域、信仰、种族和政治立场加入相应的工会,而且某些工会组织与具有共同政治立场的政党联系密切。这些工会组织常常通过组织罢工来争取权益,所以,在阿国,工潮现象普遍,这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承包商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商面临妥善统筹管理好各个施工标段阿籍员工的薪酬待遇的问题,有陷入经济纠纷的风险;还要考虑代表不同种族、不同群体利益的工会组织,避免陷入属地种族矛盾。
3.4 政府职能涣散,监察混乱
在阿尔及利亚,政府职能部门臃肿、机构复杂,跟国内有非常大的区别,这对国际工程承包商来说,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是个很麻烦的问题。比如,在国内,一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可以办理关于劳动关系、社保、就业等一系列的业务,而在阿国,就要分别到劳动局、社保局、就业局、职业培训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手续烦琐、效率低下。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承包商还会面临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一项工作需要经过多次审查,承包商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应对各种审查。
4 贝佳亚连接线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策略
4.1 在项目运作前期就要考察属地人力资源环境
(1)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种族、法律等。
前期充足的准备对于进入海外市场开展项目工程的公司大有裨益,进入阿尔及利亚市场后,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层面上提出初步的管理方法,并且需深度了解阿尔及利亚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民风民俗在实现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积极与贝佳亚劳动部门和业主沟通联系,恰当使用地方政府劳动部门和业主推荐的属地用工劳务公司。
(2)阿尔及利亚工程项目各类工序所需求的人力资本要素。咨询律师事务所、劳务专家,有针对性地了解在阿尔及利亚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所必须遵守的劳动法律法规。调研资料包括实现项目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所有问题,为实施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前瞻性的指导。
4.2 熟悉阿国的法律、了解属地的文化风俗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以及法律规章,在思维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阿尔及利亚法律体系健全而复杂,虽然阿尔及利亚劳工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但是阿尔及利亚却有多部劳动法律对劳工提供了种种保护。根据现行法律,企业的雇员人数等于或多于20人的,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工会参与企业管理,这种管理涉及企业劳动监察、就业计划、职业培训、劳动合同模式等;拥有20名雇员以上的公司必须招收学徒工,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劳工必须享受各项保险等种种福利待遇;员工在离职时,要有一定的补偿。总之,在法律上国家重视对劳工利益的维护。
阿尔及利亚种族、宗教多元化,使得阿尔及利亚宗教纠纷、民族冲突、派别争端时有发生。企业要想在阿尔及利亚市场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首先要对阿尔及利亚文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在合理运用政策规定,尊重民风民俗的基础上,用法律观念和意识来处理属地化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
4.3 签约时注重合同的细节,注意规避风险
合同是项目实施的依据,在进行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时尤其要增强合同意识。阿尔及利亚人有几个重要特点必须了解:一是阿尔及利亚人书面依据的原则性较强;二是阿尔及利亚人以工作低效率闻名;三是阿尔及利亚人普遍缺乏时间观念。因此,对于阿籍员工,合同谈判非常重要。
与阿尔及利亚人谈判时要形成一个书面协议,并且要有当事人的签字,因为阿国人诚信度不高,即便已经达成书面协议,也有可能抵赖。因此,在项目部建设过程中与劳务公司、保安公司或个人进行合同洽谈时,详细阐述人员供应计划、分包计划、工作计划以及各方面要求,包括期限、权力、工作范围、时间、地点、人数、岗位描述、薪酬、赋税、保险、职责划分、目标法律仲裁、终止等。在合同签订后,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合同文本执行,尽力要求在预定的期限内达到预期的合同目标,并运用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避免阿国员工的工作低效率和低诚信;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淘汰有问题的劳务公司和阿工,通过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支持,不断完善合同文本,规避因对当地法律熟知度不高而带来的合同风险,避免劳务纠纷和罢工事件的发生。
4.4 采取针对性经营策略,强化培训和管理
阿尔及利亚社会结构复杂,民族、宗教冲突频繁,整个社会环境与国内有较大差异。对于项目部项目管理人员往往面临语言、饮食、风俗习惯、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不便利,在以往学习、调研和实践过程中,项目部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办法。
对于用工形式,不建议直接雇用阿籍员工,而是通过项目当地政府劳动部门引进,避免劳动监察部门因劳动手续不完善而进行的处罚。对于通过劳务公司招收的阿籍员工,运用好合同规范,同时引进劳动部门的监管,维护企业权益。
对于阿尔及利亚技术人员、高级工种缺乏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培训机制,培训各类人员并持续改进,让这些经过培训和磨合的阿籍员工不断参与到我方的工程项目中来。设置激励、约束机制,发挥阿籍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利用其对属地国语言、习俗和法律、法规制度熟知的优势,强化管理和纪律约束,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控制,提高阿籍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在贝佳亚项目管理过程中,以尊重文化习俗为前提,适当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使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得以有效实施。
5 结 论
属地化管理已成为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形式。随着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及其管理的不断深入,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已成为提升和衡量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工程承包商除了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外,还应积极借鉴其他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做法,采用“拿来主义”,因地制宜地实施其有效的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进生.国际工程承包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思考[J].金融经济,2009(14).
[2]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人文地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十分活跃。而历史民族地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他的代表性著作《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一书中,专辟有“历史民族地理”一章,把历史民族地理视为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并列的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1]史先生“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提出意义重大,直接引发了以后对历史民族地理学和民族历史地理学的重视及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展开。之后郭声波先生和安介生先生,进一步探讨了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性质、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地域范围与内容划分、研究的基本资料等诸多问题。[2]
在史念海先生提出的“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基础上,黄盛璋先生首先提出了“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并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3]对于这一观点,刘锡涛、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表示赞同,并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推动了该学科理论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4]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历史民族地理与民族历史地理的讨论方兴未艾,其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并无定论。笔者认为,不管是历史民族地理还是民族历史地理其实质并无区别,徐强在《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5]一文中已有论述,故将历史民族地理另行称为民族历史地理没有必要, 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是不妥当的。但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划分方法,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也不尽合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历史民族地理不仅研究人文地理现象,而且研究自然地理现象,所以简单的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有失偏颇。事实上,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除了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外,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图学、应用历史地理学,[6]而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分支更为合理。
所谓历史民族地理学,就是研究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的学科。如果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那么历史民族地理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而从古至今,少数民族的分布都呈现出区域性特点,故将其作为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分支。
一、历史民族地理不应属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在早期的研究中,历史民族地理主要是研究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上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布与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研究内容有所扩大,例如朱圣钟先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7]一文,属于历史民族地理范畴,却不属于历史人文地理范畴。经初步整理可将目前的研究分为以下几部分:(1)历史民族地理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讨论、研究对象的确定、历史地理学方法、民族学方法等。(2)民族地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历史政区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等分支。(3)民族地区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历史气候变迁、历史水文地理、历史动物地理、历史植物地理、历史矿藏地理、历史时期自然灾害情况等。(4)民族地区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汉文资料如《蛮书》、《华阳国志》、正史地理志、各类游记、碑刻等,以及少数民族文字资料。
综上,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既包括理论体系的探讨,也包括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民族地理学既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现象,同时也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现象。故不能将其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二、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学科是不合理的
黄盛璋、李并成、刘锡涛、朱圣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 并主张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但看完几位先生的论文后,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到的历史民族地理学对比, 不难发现二者的研究范围都限于历史时期, 研究对象都是民族实体, 研究内容都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者是基本一致的, 没有明显区别。既然二者没有明显区别, 那么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就没有必要了。
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 黄盛璋先生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他指出:1. 当前各方的需要, 日益要求提到讨论日程上来;2. 重视民族历史地理记载与研究, 是中国学术传统;3. 中国具有一定的研究条件和基础。[8]但仅凭这三点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历史地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得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界定。
尽管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丰富,但其不足以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均属于历史地理学的范畴。
再从研究方法来看,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分析法: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是获取民族历史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历代正史地方志对民族地区记载较为简略,但各时期的总志、地方志、笔记、游记等记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地理信息,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民族调查法(或称之为实地考察):是进行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方法之一。历史民族地理虽说是谈历史上的东西, 但历史是延续的。其次,由于历史久远,许多文献的记载多有出入,这要求从事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民族地区,对民族居住地(包括历史时期的民族居住地和现在民族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早在建国初期,许多的民族工作者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考察,撰写了大量的民族、民俗调查报告,这些民族调查材料也是从事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9]
各类图表法: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过:“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 更容易了解的语言。地图能使人很容易地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很多篇幅来叙述, 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可见, 充分利用图表, 是民族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10]
考古学方法:在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使用考古资料,进行直接现场挖掘的情况较少。
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研究民族历史地理学过程中,除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 还应采用经济论证法、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新技术手段。这些都会使我国的民族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尽管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但这些都借鉴了历史地理学甚至是历史学、民族学的方法,历史民族地理学自身并无特有的研究方法。
三、历史民族地理应作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国内外学者多按其研究内容分为两大类, 即历史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地理。除此之外, 还有把历史自然与人文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论著, 比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主编的《滇池历史地理》, 则属于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根据李令福观点,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图学以及历史地理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11]所谓区域历史地理学是指以特定的地域为对象,揭示该区域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或其总体)的发展与演变。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区域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和区域历史地理综合研究。[12]由上可知,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内容属于历史区域地理的范畴。
四、小结
总之,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 无论是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内容上都没有区别, 因而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下转第26页)(上接第10页)学没有必要,故以历史民族地理学为基础,提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不太成熟的。
事实说明,历史民族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也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把历史民族地理单纯的归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就会不尽全面,综合各方面因素,将其作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分支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郭声波.历史民族地理的多学科研究――以彝族历史地理为例.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讨会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2007;安介生.略论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学.历史地理第二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5).
[4]李并成.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当议.甘肃民族研究,1997(1);刘锡涛.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 1);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1).
[5]徐强.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贵州民族研究,2008(5).
[6]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7]朱圣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3).
[8]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5).
[9]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1).
[10]刘锡涛.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谈新疆民族历史地理.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3).
同学们在学人文地理的时候往往喜欢孤立地去理解接受人文事象,而忽略了与自然的实质联系。这种把人文和自然割裂的行为是造成对人文事象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要知道自然和人文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以前有环境决定论一说,虽然其过于强调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和影响,而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但只要撇开这一点,其大多数的观点和理论还是正确的。如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的形成,你仔细深究一番,必然会发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南地区的吊脚楼,藏南地区的碉楼等等无不说明了自然环境对当地建筑形态的影响。)。事实上人文事象是根植于自然环境的,每一种人文事象的形成以及其相应的特点,必然或多或少地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有的十分强烈,有的相对小些罢了。因此,扎实的自然地理知识是理解和分析人文事象的基础。下面看一个小例题。
记忆就像是在沙漠里卖领带的商人:“要水?没有。不过,如果你要领带,我这里有的是。――阿梅丽・诺冬
如果我不认识你,我没活过;如果我至死不认识你,我没死,因为我没活过。――塞尔努达
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州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
1阿拉斯加州面积约171万km2,但人口仅60多万。影响其人口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淡水资源不足 B热量资源不足
C能源资源不足 D土地资源不足
2影响图示区域输油管道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分布状况 B海域运输状况
C地形分布状况 D植被分布状况
首先,两个小题问的都是有关人文现象,但在寻找其形成的原因时,都需要我们从自然角度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正说明了上述观点:自然因素是造事象的重要原因。这也告诉我们在分析人文事象成因和特点时,首先要着眼于自然原因,而如果你只放眼于人文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的话,那很可能导致错误。如第二小问中人类铺设的输油管道路线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就不应该是人文因素。
其次,整观该题不难发现,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作答该题的关键。如果对美国阿拉斯加州地区的自然环境总特征(寒冷)不是很明了,抑或忽视了自然环境对人文事象的重大影响这一点,那么作答时很可能出现偏颇。如第二小题,很容易选择A项或C项。(上述两小题的正确答案分别为B。)
总之,扎实的自然地理知识是答好人文地理问题的基础。平时要养问题联系自然知识的意识,拿到人文问题,首先从自然角度找答案,要竭力做好自然与人文的衔接,架通自然与人文的“桥梁”,而且此“桥梁”应非独木桥之类,而是要像架在黄浦江上的扬浦、卢浦、南浦大桥那样,彻底架通浦东、浦西(自然和人文)两岸,做到自然与人文的贯通融合。而从学生现有的情况看,正是缺乏对自然和人文的很好沟通,从而在分析回答人文地理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注重人文地理的思维模式构建
地理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独特的地理思维模式,有别于一般的思维模式。人文地理更有其独到的思维模式,其正是学好人文地理所必备的前提条件。综观人文地理思维之模式,本人觉得以下两条尤显重要。
1谙熟区位分析法,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所以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这里首先有必要对每一项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做到了如指掌。如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人类活动事项的各自区位因素,书本都作了专门介绍的,需要逐一罗列,做到识记理解,构成思维框架储存在脑子里,为以后作答问题而准备。现举一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全”和“思念”为代表的郑州速冻食品企业迅速崛起,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析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10分)
针对上述问题,作答时宜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明确问题,构建思维框架。“分析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实为分析影响食品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如下:
影响食品工业的区位因素原料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科学技术劳动力其他:农业基础、水源、土地、政策、环境等
第二步,结合材料,细化结论。通过调动该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细化答案。如下:
影响食品工业的区位因素原料――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原料丰富交通运输――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市场需求量大科学技术――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其他:农业基础、水源、土地、政策、环境等――政策支持
第三步,组织和优化答案
【参考答案】农副产品(原料)十分丰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量大;保鲜、冷冻等技术的发展。
因此,熟练掌握和运用区位分析法,遵照以上三步答题法,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不会出现严重的偏漏现象。上述问题也正是人文地理问题中最常见和典型的区位分析问题,所以掌握上述要义也是应对区位问题的好方法,务必熟练应用。在平时,对常见人文地理事象的区位条件务必作专门的梳理,并贮备于脑中。在这一点上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2评价、意义类问题的思维构建
这也是人文地理中较常见的一类题,要求学生就某项人类活动给予分析评价。学生反映对该类问题总感觉难以适从,对有些要点是否能构成答案也不置可否。其实,这类问题也是有相应的思维框架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宜多归纳总结。一般来说,评价意义类的问题就宜紧紧扣住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大方面去寻找答案。有了思路再结合具体事例作进一步的展开和组织答案即可。如题:
(3)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该小组向丙村建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请你阐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10分)[注:丙村为浙江南部的低山丘陵区]
【答案】意义: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村镇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等(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反推其答题思路,不难发现前半部分正是从经济效益这个角度作答的,后半部分正是从社会效益作答的。不过,其似乎没有提到环境效益方面。这里我们不妨从环境效益角度给它补充: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改善环境,实现人地和谐发展。这是完全可以的,答案变得更为完善。所以可以总结得出,在评价人类活动意义类的问题时宜从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角度加以落实解决。
其实,学习地理过程中不断地构筑相应的地理思维模式,是极其重要的,有了相应的地理思维模式,思考分析问题就会变得思路清晰全面,具体作答更是易如反掌。
每一个人一生都总在自由和归属之间挣扎,那是条窄径。我有时候会为了得到归属而牺牲掉自由,但更多时候我已经对归属放弃了一切希望。――珍妮特・温特森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约翰・肖尔斯
三、关注生活和社会,尤其关注热点,勤于构思
地理学科尤其是人文地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理学是一门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学科。因此,在平时关注生产生活尤为重要,每每遇到一些地理问题都要试着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作答,而这些社会问题很可能就成为考题。如2010年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成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热议问题。对于这样的社会问题,就有必要给予关注,并试着去解释它,或者借助新闻媒体或其他一些渠道来寻求答案。其实,这样的社会问题,电视报纸等媒体往往都会集中报道讨论,媒体也都会组织一些专门的访谈节目,邀请专家释疑。如这样的电视画面:记者深入劳力市场,采访民工和企业主,而且问题往往围绕“民工荒出现的原因以及今后如何应对?”,民工和企业主的回答往往能击中问题根本,成了问题的极佳答案。要如能听听专家的分析,那更是入木三分。所以你只要看了类似的节目,答案自然明了,应对考题更是绰绰有余。如:
36材料二:2010年春节一过,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人数有所减少。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招工困难,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工荒”。
(3)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面对“民工荒”现象,你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原因:国家政策的支持,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或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中西部地区农业增收明显,部分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减弱等。(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 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着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意义尤其重大。
4.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四 小结: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 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 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一、人文地理决策教学的背景
中学人文地理决策教学有着深厚的背景,为中学人文地理决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首先, 新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决策意识、决策能力的培养是践行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通过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决策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中学生决策能力的缺失为地理决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现实需要。传统“授受”式的人文地理课堂中,部分地理教师采用划重点、读书本等方式进行教学,忽视运用人文地理素材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决策能力的严重缺失。最后,人文地理学中蕴蓄的丰富决策素材为决策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高中人文地理选取的内容属于人类基本的活动范畴,即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的活动,许多内容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前瞻性,这些问题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公民参与决策。例如,“请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合理的人口政策”,“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工厂的选址问题”,“根据货物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等问题都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均需要人类参与决策。人文地理丰富的决策素材为决策教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扎根、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人文地理决策教学的一般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决策问题
决策问题的提出需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决策问题是发生在他们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决策方案的抉择中来。当然,决策问题的提出要考虑情境性,决策问题的选择也要注重内容的生活性和结果的多元性。
创设情境,提出决策问题:你每天花费在上学路上的时间有多长?每当你因为堵车上学迟到而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样?每当因为堵车,你乘坐的公交车花费足足半个小时却只在路上“挪动”了十几米的时候,你又作何感想呢?你有没有想过武汉为什么这么堵?你有没有想到通过某种方案解决这一难题?
该决策问题的提出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引起学生对堵车苦不堪言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动机。同时决策问题的选取考虑了从学生上学乘车的生活实例出发,增强了决策问题的生活气息。针对该问题的解答也有多种可能的结果,注重了决策问题结果的多元性。
2.分组合作,搜集整合材料
地理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高中生的知识储备与阅历毕竟有限,要求他们单独完成一项决策有些不切实际,所以要求学生在理解决策问题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分组合作,搜集整合材料:学生自发分成若干小组,或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书籍、或通过采访、咨询交通警察和专家等方式,搜集到关于武汉堵车问题相关的资料后再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搜集、整合资料的整个过程中,各小组既分工明确又团结互助,充分的发扬了团队协作精神。
一个成功的决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独断专行应该严厉杜绝。因此,在此环节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该阶段中相互交流、磨合,为后续决策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3.交流讨论,制定决策方案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同学们讨论所搜集到的资料,并据此提出解决武汉交通拥堵的方案。在该阶段中,老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交流讨论,制定备选方案: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激烈地讨论提出了解决武汉拥堵的多种方案,并详细阐明了自己提出该方案的原因。最后,由总负责人将各小组的决策方案汇总,并绘制成表格,形成备选方案。
此阶段提出的方案不要过于苛求其准确性。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值得积极关注和鼓励的。老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自由的氛围,使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以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
4.分析比较,选择决策方案
该阶段是决策教学的关键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在已有的备选方案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该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的把握信息,同时具有甄别取舍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学生还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案。
分析比较,选择决策方案:学生广泛听取意见,通过综合分析、左右权衡各小组备选方案,最后选择一种较为合理的决策方案。
此阶段要特别注意学生做出决策的过程是深思熟虑的过程,学生选择的决策方案要有足够的依据,切忌选择决策方案的随意性。
5.评价决策,总结升华经验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老师对学生做出的决策进行评价,然后对全部决策过程进行梳理,从如何搜集资料、如何与同学交流合作、如何甄别信息、如何从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的决策方案等对学生的决策能力进行培养。
评价决策,总结升华经验: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通力协作,我们终于攻克难题――提出了武汉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我们体验了通过各种方式搜索信息;学会了进行团队协作;知道了如何甄选信息;明白了如何综合分析已有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相信经过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你们能够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决策者。
学生的决策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他们的决策有合理的依据,教师都要鼓励,同时老师应帮助学生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要引导学生将把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获得的决策方法、决策经验归纳总结,从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三、人文地理决策教学的实施建议
1.精选生活问题,激发学生参与
决策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决策问题。人文地理主要探讨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选择决策问题时如若将这些课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对于武汉的学生,在讲“城市规划”时可以提出决策问题:“武汉第十座长江大桥建在哪里更为合理”,要求学生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查阅资料,提出方案并阐明理由。又如,在学习工业区位时,可以提出决策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武汉工业区应该布局在哪里?”
2.结合问题实际,整合多种方法
决策教学是一个整合的教学模式,所以往往要和很多教学方法同时使用。决策教学作为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方法,往往不能孤立地运用。它需要跟案例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决策教学的效果。例如,对于决策问题:“如何解决武汉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要求学生以交通局长的身份提出决策方案。同时在阐述原因的时候,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标准答案。这样,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地理课堂决策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淡化结果呈现,体验决策过程
在地理决策教学中,地理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决策结果告知学生,而是要努力使决策教学成为学生体验决策过程、发展决策能力的过程。课前,教师应该提出决策问题,要求学生搜集、提取并整理材料;课中,教师应组织学生陈述决策方案、权衡并作出决策;课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思总结,从而实现决策意识、决策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