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51:53
导语:在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渐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何适应社会转型,确保粮食安全,针对粮食生产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粮食生产情况
以某县粮食生产为例,它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大县,连续多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常年种植面积在6.6万hm2以上,以小麦尧玉米为大宗,种植面积均在3.3万hm2以上,总产量50万t以上,年贡献商品粮40万t,在全省位于上等水平。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7.05万hm2,总产量达到55.59万t,实现连续10年增产增收。
2、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2.1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2.1.1政策性补贴。按照计税面积,以每年1 500元/hm2以上的标准落实粮食及农资综合直补,年落实补助资金逾6 000万元,自2009年以来,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小麦尧玉米全覆盖,年落实补贴资金逾1 000万元。2009年以来,共落实农机具补贴资金2 055万元,深松耕补贴250万元。
2.1.2专项补贴。2010年开始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助,截至2012年底,共发放“一喷三防”农药129.3 t,落实追肥尧灌溉补贴资金278万元。
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2.1推进农田基本建设。重点进行地、路、渠建设,通过平整土地、整修机耕路、田间路和铺设地下管道建设,达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路相通、渗漏少”的高标准农田要求。2008年实施标准粮田建设规模2 000 hm2,总投资900万元;2011年、2012年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 667 hm2,总投资2 000万元;2010要2012年实施土地治理项目2 867 hm2,总投资5 700万元,2010要2011年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1 933 hm2,总投资1 055万元。
2.2.2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自2006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共落实中央资金180万元和省级资金140万元,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16万hm2,制定小麦尧玉米配方2个。
2.2.3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重点抓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通过示范片建设提高示范带动能力,推进粮食生产。2009年以来,年建设小麦高产示范片2~3个、玉米高产示范片2~3个,起到了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
2.3提升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2.3.1加强机构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县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县级技术中心及区域站硬件建设,提高了服务能力。同时,健全了日常管理、技术下乡等制度袁为做好技术服务提供了保障。
2.3.2推广关键技术。认真落实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包地块制度,采取示范展示、召开现场会等展示观摩形式,着力做好小麦、玉米等作物优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展示和推广工作,抓好关键技术落实,提高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
2.3.3抓好示范田建设。自2010年起实行县、乡领导示范田建设,县级每年抓示范田4个(县委书记、县长、农工委书记,副县长各1个),面积不少于200 hm2,乡级领导干部示范田全县共32个(每乡2个袁书记、乡镇长各1个冤袁面积不少于67 hm2。在示范田建设上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确保了各项管理、服务到位。
3、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1成本高,效益低
近年来,由于粮食价格增幅低于农资产品价格的增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效益低下。以2014年为例进行粮食种植效益分析,2014年商品小麦价格在2.3元/kg左右,效益4 500元/hm2左右(不含人工),玉米价格2.2元/kg左右,效益为15 000元/hm2左右(不含人工)。一年2季粮食种植效益约为19 500元/hm2(不含人工),按外出务工每天人均收入100~200元计算,每667 m2粮食年收入仅相当于每人7 d的务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
3.2种粮风险大
农业的自然风险,如暴风雨、冰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地震、病虫鼠害等都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害。市场的供求失衡和价格波动,导致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收益受到影响。
3.3规模化水平低
当前农村生产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人均耕地面积0.1 hm2左右,户均0.4 hm2左右,规模生产较少。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是农民不重视,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二是农民对种粮的投入偏低,特别是对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偏低,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4、促进粮食生产的建议
4.1促进适度规模生产,增加效益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流转,培植种粮大户,发展集约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4.2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高水平
虽然某县已基本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了机构,配备了人员和设备,但实现技术入户面临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要上级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调动农技推广队伍积极性,发挥更大作用。
4.3整合农业项目建设,强化基础
整合农业资源,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
4.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压缩成本
一是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降低种植成本。二是完善政策性补贴方法。探索和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工作。完善其补贴方法,让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切实发挥好补贴在推进粮食生产上的作用。三是加大对县级财政支持,增加对种粮大县转移支付,缓解财力不足问题,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力保面积不少,总产不减,质量不降。
4.5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种粮直补政策
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业务工作应以县农业局为主导,搞好业务协调和联系,加强对乡镇技术人员的培训,下达业务工作任务,严格考核和检查,使他们真正专业起来,独立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调整种粮补贴政策实施办法,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三项补贴合并为粮食直补一项;同时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另外,要把落实补贴的登记、核实、张榜公示、拨付作为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让种粮的人得到补贴,而不要以土地承包人为补贴对象。
4.6完善支持保护政策监管评
价机制。近年来,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逐年增多,如何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政策扶持出效果,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管和评价机制。政策监管上,要制定一套政策阳光操作程序,实行政策扶持全程透明化,便于接受社会各方监督,规范政策实施过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实施效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大工作和资金使用督查力度,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予以纠正。政策评价上,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政策类型、项目种类,选择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等形式开展政策实施评价。对形成的评价结果,建立应用机制,为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安排产业项目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促进粮食生产支持保护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高水平,整合农业项目建设,强化基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压缩成本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张敬辉.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09,315
[2]朱其斌,童健飞,王兴等.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1):22-25
当前,我市粮食生产正处于早稻田间管理、面积核实的关键时期。今年粮食生产目标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因此,切实制止耕地撂荒,努力完成水稻播种面积的目标任务,是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开局之举。为切实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宣传落实粮食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今年国家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强化,用于粮食生产的投入继续增加。一是扩大了补贴范围,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由原定只有计税耕地上种植的水稻才能享受补贴,扩大到所有耕地上实际水稻种植面积都能享受补贴。其中水稻良种补贴、早稻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按实际种植面积发放;中稻和晚稻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仍按计税耕地面积发放。二是提高了补贴标准。晚稻良种补贴标准由原定的每亩7元提高到15元。早稻和中稻的良种补贴发放标准不变,仍为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农资综合直补由去年的每亩19.2元提高到41.2元。粮食直补标准保持不变,仍为每亩11.8元。三是增加了购机补贴种类。今年农机购机补贴范围,由去年的7大类23种扩大到11大类29种。四是新增了种粮大户补贴,为鼓励农民规模化种植水稻,今年我省出台了对种粮大户的补贴优惠政策,省政府安排3887万元资金,对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给予政策补贴。五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每斤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比上年提高7分钱,早稻达到77元/百斤,中晚稻79元/百斤。各地要抓紧各项政策的细化和实化,制订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组织干部下基层宣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到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
二、建立耕地撂荒责任制度,明确奖惩办法
各地要把制止耕地撂荒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挂点分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和奖惩办法。农业部门要主动配合乡镇政府指导、带领村委会、村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一户一户地查,一块地一块地落实,确保每块耕地按时播种栽插。明确奖惩办法,将制止耕地撂荒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解决耕地抛荒问题作出贡献的乡镇和村组实行以奖代补;对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以致造成大面积抛荒的地方,除追究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外,粮食财政奖励资金也要相应扣减。对抛荒的承包户,不得发放粮食补贴。
三、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减少撂荒现象的发生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加强对第二轮承包土地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承包地块、面积和证书、合同全面落实到承包农户,落实耕地三十年承包期,严格禁止随意调整和缩短承包期的行为。鼓励和引导撂荒农户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因无力耕种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要积极引导其采取转包、出租或入股的方式流转。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农户,要按照法定程序接受并依法重新发包,不得撂荒。对因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市的并转为非农户口无力耕种而撂荒的,应依法收回其承包地并重新发包。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尊重承包农民的意愿,不得强迫命令,不得违法流转撂荒农户承包地,不得改变撂荒地的农业用途。
四、实行分类指导,积极发展粮食生产
制止耕地撂荒行为,积极发展粮食生产,要在摸清情况和原因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因贫困无钱购买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要组织好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免费供应。对因耕作条件差而撂荒的,应结合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水,提高地力,恢复耕作。对因弃农经商或长期外出务工无法耕种而长期撂荒的耕地,要组织代耕,并采取办法通知撂荒农户,限期恢复耕种;到期仍不能履行耕种义务,要动员撂荒农户自愿流转承包地,由当地村民委员会征得农户同意后,组织招租耕地,也可交种粮大户暂时耕种,以最大限度减少抛荒。对正在实施的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征而未用、占而不用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进行清理整顿,确保具备耕种条件的耕地,及时恢复耕种。
关键词 高温干旱;水稻;影响;浙江衢州
中图分类号 S511;S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65-01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区和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5.0%、36.4%,境内有50 km2以上河流逾40条,基本上都属于山溪性河流,河道比降大,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匀,极易造成水旱灾害,历来是水旱多灾地区。
1 基本情况
水稻生产在衢州市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95 365 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1.2%,稻谷总产量643 602 t,占粮食总产量的80.8%。2013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95 300 hm2。
2013年7月以来,衢州市出现了降雨持续偏少和持续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8.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90%,8月1—18日全市平均降水量7.1 mm,比常年同期偏少90.3%,2013年8月6日全市极端最高气温达41.1 ℃,打破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40.9 ℃),2013年8月11日全市极端最高气温41.7 ℃,再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2013年7月以来,该市出现了60余年最严重的高温少雨天气,高温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强、范围之广、降水之少、蒸发之大,均为历史同期最严重,持续的高温干旱使得全市46 393 hm2粮食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2 482万元。
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市水稻受灾面积26 767 hm2、成灾面积10 887 hm2、绝收1 987 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5 132.5万元。
2 主要问题
2.1 “靠天田”受旱严重
该市水田面积89 333 hm2,属于大中型水库有效灌溉面积73 333 hm2,尚有16 000 hm2水田为小型水库和山塘灌溉面积,这部分水田,风调雨顺年份灌溉有保障,干旱年份灌溉水源紧张,农作物极易遭受旱灾[1]。全市水稻受旱灾面积26 767 hm2,相当一部分面积是“靠天田”。该市龙游县石佛乡,属半山区乡,耕地面积1 067 hm2,山地、园地267 hm2,因地势高,水源少,抗旱能力不强,铜山源水库灌区约267 hm2,占全乡耕地面积1/4,其他灌溉水源主要依靠4条小流域和54个山塘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2个,小(二)型水库14个,其余均为小山塘,由于库容小,灌溉能力有限,全乡靠天田面积逾800 hm2。全乡农作物受灾面积580 hm2,成灾面积324 hm2,绝收面积104 hm2,直接经济损失逾620万元。
2.2 高温干旱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
该市2013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73 hm2,高温干旱已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截至8月20日,该市杂交水稻制种受灾面积146 hm2,其中减产50%左右的面积24 hm2,减产30%左右的面积37 hm2 [2-3]。
2.3 高温干旱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产生严重影响
高温干旱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产生严重影响,农业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农民,对于干旱田块,采用敌敌畏拌沙的办法控制虫量,旱情缓解后,马上用高效药剂配方补治。
2.4 水稻政策性保险未将干旱列入保险责任范围
衢州市实施的水稻政策性保险,按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水稻种植保险条款》执行,《水稻种植保险条款》未将干旱列入水稻政策性保险责任范围。
3 对策
3.1 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近年来,该市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计划2010—2018年建设38 667 hm2粮食生产功能区,截至2012年已建成17 333 hm2,还有21 334 hm2需要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据了解,该市2013年计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5 047 hm2,需投入资金27 973万元,截至8月底仅落实资金16 208万元,尚有42%资金缺口,资金缺口达11 765万元。另外,部分农田小水利,渠道遭损坏,失管失修,需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3.2 将干旱列入水稻政策性保险范围
干旱、台风、洪涝,是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台风和洪涝已被列入当地水稻政策性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建议将干旱列入水稻政策性保险范围[4]。
3.3 加强水稻病虫害预测预报
水稻病虫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水稻生产,蒸发量很大,在田间无水情况下,水稻病虫防治困难,应加强水稻病虫预测预报,减少因灾损失。
3.4 加强高温干旱条件下水稻生产技术研究
高温干旱影响水稻穗分化和受精结实,造成空秕率增加、结实率下降,农技人员应加强这方面生产技术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李雅坤.干旱对西南四省水稻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 陈玉萍,陈传波,丁士军.南方干旱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以湖北、广西和浙江三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51-57.
粮食是人民群众生存和生活必需品,是特殊商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粮食安全是关键。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粮食安全,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乐清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县市,应该认真对待粮食问题。“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确保粮食安全任重道远。乐清市存在着“人增、地减、粮食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化趋势,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大量外地来乐务工的人口流入,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全市粮食购销工作就会陷入被动,120万人民有饭吃、吃好饭就难以保障,就会影响全市社会发展和稳定。所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二、乐清市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量减少,粮食消费剧增,产需缺口扩大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建设的加快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乐清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由于种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比种粮的经济效益成倍提高,于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城镇扩容和流动(旅游)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日益扩大,按人均日消费成品粮0.3公斤计算,净增1万人口,年净增原粮消费110万公斤。即使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重视、巩固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销缺口仍逐年增大。预计“十一五”未全市粮食总产将低于15万吨,总需求为35万吨,需求缺口将达到20万吨。虽然通过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不确定因素很多,粮食安全仍是乐清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本地粮源缺乏,外购困难多,储备粮源不稳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本地无粮收购。外购粮食,粮源紧、价位高、损耗大、成本高。2007年,由于全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产地早籼谷价格大幅上升,乐清市到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采购的早籼谷价格由最初的88元/50公斤,上涨到95元/50公斤。同时,外购粮食不确定因素多,遇到粮食趋紧,交通瓶颈制约和地区间相互封锁,会导致应急状态下粮食流通受阻,影响或加剧县域粮食供应安全。因此,乐清市的储备粮源存在着不稳定性。
(三)储备粮规模小,缺乏粮源基地,宏观调控能力偏弱
乐清市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粮食基地,与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及我省周边县、市等粮食产区虽有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但缺乏稳定性,这对弥补本市粮源不足,造成被动。与此同时,纵观全市的仓储和储备粮状况,仓储条件薄弱,储备粮规模偏小。除中心粮库外,其他粮库设施陈旧,已经不很适合储藏粮食。全市县级储备粮只能保证3个月的口粮销量,根本不足国家规定的销区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明显不适应全市经济发展。而且,储备粮食均以原粮形态保管,且品种结构单一,再加上全市只有一家大米加工厂,无法直接控制的粮食加工能力和供应条件,缺乏应对突况和自然灾害确保粮食有序供应的有效手段。
三、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强调行政领导对粮食生产负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守住淳安县17万亩耕地,依法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三是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步建立可靠的本地粮源。
(二)依法管粮,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一是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扩大调控粮食供应渠道。加大粮食购销的对外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产销协作模式,不断延伸和完善合作领域和机制,积极探索粮食产销合作新思路,争取在主产区建立收购点参与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和调运,用于储备粮轮换或本县市场供应。二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工商、物价、质监、粮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粮食市场动态,超前分析、科学预测、宏观调控,保障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对粮油质量的监测,防止以次充好;在粮价波动时期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以规范粮食市场。
(三)奠定调控物质基础,提高粮食调控能力
一是加强储备粮管理。粮食收储公司是地方储备粮食的“蓄水池”,不仅需要引活粮源“收得进”,更需要保质保量“储得好”。同时,适当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按照国务院“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和外来人口增长因素,逐步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二是加快市中心粮库扩建工作。扩建中心粮库是走“建仓引粮”之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心粮库扩建工程建设资金,抓紧上马工程,确保储备粮在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做好应急大米加工厂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根据《乐清市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要求,评审几家资质高、信誉好的粮食经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及供应点,常年保持一定数量的周转库存。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要及时监测市场动态,研究市场行情和出台一些调控举措,进一步落实应急加工,供应,运输网络。组织实施粮食应急预案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社会危机意识。
(四)强化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今天,乐清市粮食供求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全市60%以上的人口都将“米缸”建在市场上。要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控制风险,考虑储备适当的成品粮,以防应急。粮食批发市场是一个流动的大粮仓,可称为“动态储备粮库”。要繁荣农村粮食市场,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扶持粮食企业拓展农村粮油销售业务,提高农民的粮油消费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关键词:粮食加工体系;粮食产业发展;粮食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30-02
一、哈尔滨市粮食加工体系现状和特征
近年来,哈尔滨市注重发挥粮食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粮食加工业一直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并初步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粮食加工产业体系。主要表现在:
1.粮食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切实提升粮食加工水平,完善粮食加工结构,在全市初步构建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小型企业为辅的粮食生产加工体系。根据相关材料,目前全市各类粮食加工企业可达2 600户以上,约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55%左右。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5个,引进了中粮集团、东方集团、益海(嘉里)、北大荒米业集团等粮食生产加工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了中良美裕、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葵花阳光、方正绿宝石等一批年加工量在5万吨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粮食加工“航母”级企业。
2.培育了三大粮食产业加工集群。近年来,全市以玉米、水稻、大豆等优势粮食产业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了三大产品加工系列和产业加工集群。一是玉米生产加工系列。全市以双城、呼兰、巴彦等县(市)玉米主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业,打造和培育了大成生物、天通农业科技等一批玉米加工企业集群。二是水稻生产加工系列。以五常、方正、延寿、尚志、通河、阿城水稻主产区为重点,引进和培育了中粮集团、葵花阳光和方正绿宝石等大型加工企业,初步建立了稻米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大豆生产加工系列。以巴彦、呼兰区、依兰县和宾县等大豆主产区为重点,切实加强大豆生产加工体系建设,培育了明达油脂,华山粮油等大型加工企业。
3.培育和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基地带。全市把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绿色产业等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作为催生和吸纳龙头企业的重要载体,在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栽培方法、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生产模式的基础上,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全力加快玉米、大豆、水稻和杂粮等优质绿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
4.粮食产品品牌效应不断增强。通过多年的培育,哈尔滨市已在粮食生产加工领域打造和培育了一批品牌,并在促进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三品”认证的粮食产品不断增加。目前,全市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粮食产品达到 1 200多个,占全市“三品”产品总量的60%。其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126个,占粮食类认证产品总量的10.5%;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98个,占粮食类认证产品总量的8.2%。
5.固定销售市场和主打产品基本形成。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哈尔滨市农产品销售已形成三大主打产品,即大米、玉米、大豆及制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品质和价格优势。目前,全市在省外及国外销售的农产品不仅有传统的大米、大豆、玉米等“原字号”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还有以其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并形成3个大类30多个品种。粮食产品已销售到全国大部分省份,并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尔滨市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全市现代农业的牵动能力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南方部分发达地区相比,哈尔滨市加工工业体系还不够完善,加工力量还比较薄弱,对整个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发展牵动能力远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哈尔滨市整个粮食加工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1.总量不足,与粮食大市不相符。近年来,哈尔滨市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增加,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尽管哈尔滨市做了大量工作,但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大企业生成速度仍比较缓慢。虽已启动了中粮集团五常稻谷加工园区、东方集团两个30万吨稻米加工园区、益海嘉里平房稻米园区二期增产10万吨等一批粮食加工大项目建设,但与发达地区甚至与省内部分地区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与粮食生产大市的地位非常不符合。
2.规模不够,竞争实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够,不仅与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市地位不相称,与部分副省级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就在20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也只有200多亿元。而同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800多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40个,年销售收入10 000多亿元;长春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70个,企业产值也在1 000亿元以上。
3.链条较短,加工转化率还不够高。经过最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率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总体来看,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是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远远没有达到把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榨干吃净”的目的,更没有把资源优势通过深加工、精加工后或者经过食品加工后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强势。
4.品牌数量少,市场开拓能力较差。多年来,山东省始终围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做文章,主要手段是搞好名牌运作,如章丘的大葱、栖霞的苹果、莱阳的梨、安丘的姜蒜、寿光的特色蔬菜,都成功地打出了令国内外瞩目的品牌,并以此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5.机制不活,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突出表现在部分加工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不紧密,形式单一,机制不活,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利益共同体。还有部分加工企业缺乏长远思想,服务意识不强,对基地建设和农户服务支持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龙头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带动作用。
三、加快完善粮食加工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粮食加工在整个粮食加工体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加工企业的层次决定整个粮食加工产业的层次,加工体系的建设关系到整个粮食加工体系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建立和完善粮食产业加工业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抓好,抓出成效。
1.要积极构建粮食加工集群。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加工企业群体,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我市粮食生产加工规模,提高产业层次。要着力打造一批粮食加工“航母”。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积极争取政策,鼓励和支持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其自身发展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培育和涌现出一批生产规模大、加工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较强的粮食加工“航母”型企业。
2.要努力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一批品牌。在总体上,应着力推介龙江品牌,把哈市粮食产品打造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知、认同。按照产地、产品质量相一致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支持企业扩张优势产品规模,提升品牌层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良好的知名品牌。
3.要切实提高营销水平。引导粮食加工企业继续加大市场开发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营销水平。要积极建设长久性市场。引导加工企业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为主,有计划地聚集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到重点地区开展系列营销展洽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扩大专一型消费群体规模,逐步把三大区域建成我市农产品销售区。鼓励哈市企业到省外销区建设加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4.要积极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丰富“公司+农户”这一利益联结模式,通过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入股经营的形式,使土地由分散种植变为统一经营,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紧密结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企业实现小投入、大产出,农民成为收入高、收入稳定的工人。大力发展“公司+协会+农户”的联结模式,促进粮食加工产业迅速扩张。
5.进一步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按照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粮食基地、加工企业、流通企业、中介机构、农民专业生产协会和专业生产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逐步增加财政和信贷资金投入,建立市、县两级投入体系。相关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形成支持粮食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邓大才.解构“三农”[J].科技导报,2002,(10).
[2] 吴敬琏, 林光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5).
关键词:粮食流通 面临问题 体制改革
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的粮食市场体系主要由初级市场(如农村集贸市场、城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改革开放以来,粮食集贸市场发展得比较快,早在1993年就达到了8万个,交易金额由1978年的20.1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904亿元,这为搞活粮食流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农村粮贸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多数农村缺乏专门的粮贸市场,只是在农贸市场街道中间划定一块地盘进行交易,没有柜台、没有米仓和粮仓,更没有公平秤,设施简陋;二是管理不善,存在着非法交易活动,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粮食批发市场是建立粮食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批发市场的建立意味着大批量的粮食涌入市场,通过公开的形式形成公正的价格。我国于1990年在郑州市建立了首家国家级粮食批发市场后,全国又陆续建立了近10家省级粮食批发市场。从近几年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粮食批发市场存在如下问题:
批发市场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而且现有批发市场主管部门多,形成多头管理,地方、部门割据,使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导向作用;市场准入存在明显的主体歧视,非国有粮食企业进入批发市场的障碍较多;批发市场法规不严,市场管理者往往参加交易;交易不够活跃,在区域间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作用受较大限制。
此外,粮食市场还缺乏具有辐射性的交易场所,市场供需信息不充分,难以形成价格发现功能;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国有粮食企业以及其他粮食经营主体都缺乏规范化的约束,为粮食市场埋下动荡的隐忧。
粮食流通市场信息服务薄弱
市场信息化建设落后 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市场竞争主体经济效益不佳,信息意识淡薄等原因,大多数生产者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落后,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缺乏将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连接起来的信息网络,市场供求信息难以共享,导致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无法有效利用。
对农民的信息指导难以到位 虽然农业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使农民收集信息成本增高。另外,由于粮食作物播种时令性较强,信息滞后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使得粮食生产与销售脱节,结构性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
粮食宏观调控主体分散 新的粮改方案规定,按照中央和省级政府粮食事权划分,建立和健全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和调控机制,从而把本应属于中央的宏观调控权分给了省级政府,而省级政府又按照中央的模式,把调控权利进一步下放和细化,使得地、县,甚至乡镇都有一定的调控权利,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调控主体。由于过于注重责任的层层分解,每一级都一分了之,对当地粮食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认真研究,造成权利不统一,粮食政策也就难以贯彻落实,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难度也就随责任的分散而加大。
粮食宏观调控工具不灵活 国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是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但是由于存在多级粮食储备,而且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没有分开,因此,粮食宏观调控的工具往往失灵。政府对粮食市场最重要的调控工具是粮食储备,然而,由于储备任务层层分解,中央、省、地、县储备同时存在,粮食市场有多个不同的调控主体;又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使得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产粮区储备和销售区储备在市场调控中相互磨擦,甚至产生矛盾,使调控行动难以一致,甚至形成地方与中央逆向调控。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保护政策混同 粮食的宏观调控是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而粮食的支持保护是长期的制度。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着以粮食宏观调控来代替粮食支持保护的问题,以暂时性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达到粮食支持保护所追求的长期目标,以粮食宏观调控的成本代替粮食支持保护的成本,这就不仅使粮食宏观调控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而且粮食支持保护也可能不到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设想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中偏好于行政力量,不善于利用市场来达到目的,各级粮食部门也有依靠行政手段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经验和惯性,而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却显得不足。
从这个角度来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是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让市场价格起基础性作用 改革粮食调节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以前的粮食流通体制不管是收购环节,还是批发环节,都是以行政管制为主,排除了竞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放开粮食市场、粮食经营和粮食价格,在收购环节和批发环节让市场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将宏观调控权利回归 改革粮食调控方式,让中央政府及其执行部门具体执行粮食宏观调控的职能。
将国有粮食企业变成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 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将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行政职能或者政府的行政职能剥离开来,让其真正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经营主体。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从新体制长期作用的角度来看,粮食市场化只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的一个手段或者一个工具而已,对于改革后建立起来的粮食流通体制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保证粮食稳定供给
保证粮食稳定供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稳定粮食供给一是要有充足的粮食,以满足需求;二是供给方式平稳,价格相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主要立足国内,而国内的粮食生产主要取决于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和资源的保证程度。因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调动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保证粮食经济安全
粮食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国家受损害,要么国民挨饿,最终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保证粮食经济安全更是重要,这也是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培育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
当前的粮食流通市场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发育尚不充分,粮食市场的竞争也不完全。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凡符合条件并且遵守既定规则的企业和个人均可从事粮食的经营活动,但必须严格界定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国家在信贷、运输和仓储等方面要给予非国有粮食经营主体与国有粮食企业同等的待遇,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更应当平等对待非国有粮食经营主体,对于那些有信誉、有能力偿还贷款的经营主体都可以给予资金支持。在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粮食购销合作组织,在国家的引导和鼓励下它们能够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从而逐步改变农民在粮食流通竞争中的被动地位,保护自身利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形成后,可以在粮食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粮食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形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相结合的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粮食初级市场是粮食生产者以生产的粮食商品在农村或城镇同消费者和经营者直接进行商品交换的交易场所,它是粮食市场发展的低级形式和最初形式,也是由小规模粮食市场向大规模粮食市场、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过渡的起点。因此,构筑粮食市场体系首先要建立和发展初级粮食市场。培育粮食初级市场需遵循的原则是立足产地,便利粮农;公平交易,有序运行。
粮食批发市场是一种开放型、全方位的大市场,是多条商品流通渠道的联结点,具有经济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长处,其竞争性强、透明度高,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广。笔者认为,在统一规划下,应该积极培育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引导大宗粮食贸易进场交易,鼓励用粮企业到批发中心协商成交,支持国有粮食企业、龙头企业和农民联合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运作规范、功能齐全、交易集中、现货期货都运营的大型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或交易所,真正发挥粮食批发市场组织交易、集中竞价、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的功能。
期货交易市场的价格能及时反映商品潜在供求关系变化和供需双方对未来市场供求关系的共同预测,期货交易能够使价格发挥事前调节的作用,增强价格调节的弹性,从而减少粮食生产经营行为的盲目性。由于期货市场是一种组织化程度和运作技术更高的市场,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需慎重稳妥,不能盲目行事。这就需要做到:首先,大力发展现货市场,从而形成有效运转的市场机制,条件成熟后,将现货市场转为期货市场;其次,为保证期货市场规范运作和便于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需建立严格的期货经营准许制度;再次,有完整的组织形式和严密的法规制度,实行有效的管理。
规范发展的期货市场有助于现货市场的健康运行,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会使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其规避风险、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等功能。我国的郑州市和上海市两个期货市场是比较成功的,可以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从而形成以全国性的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少数期货市场为示范,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的粮食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法制体系
粮食的市场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公平的竞争才能真实地反映出粮食的供求关系,才能真正调节粮食合理、有序的流动。竞争的公平性,必须有健全的市场法规体系作保证。因此,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过程中,需加强粮食市场法规体系的建设,改善和强化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市场规则,使市场信号能正确引导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做出合乎市场规律的判断。
粮食市场秩序混乱和价格的波动,除了政府宏观调控乏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在于粮食法制体系不健全,致使市场行为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经常表现出非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市场的波动或对市场的波动起推波助澜作用。
因此,要想真正构筑起“一主多辅”的多渠道粮食流通体制并确保其良好运作,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粮食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获准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对进入粮食市场的各类主体进行审查、登记和依法管理,根据其仓储设施、资金渠道、财务制度的具体状况,核准其经营资格,规定经营范围,明确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规范粮食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定一切获准进入粮食市场的利益主体均要遵守粮食交易合同法,依法在粮食批发市场进行粮食交易,省际间的大宗粮食贸易要进入国家级批发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法律,维护公平竞争,抑制垄断组织和垄断势力;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也要有法可依,制定粮食储备法、粮食风险基金法和粮食进出口法,确保宏观调控措施及时有效。
增强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的宏观调控能力
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粮食流通只由市场调节,国家放任不管,无数国内国际的实践多次证明,不论何种经济制度下,粮食的生产与流通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全局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运行状况。因此,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抓住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的有利时机,逐步理顺相关部门的职能、责任和利益,建立起吞吐灵活、储存安全、调用畅通、运作高效的储备粮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
粮食生产方面 加强对粮食耕地面积的保护,使粮食耕地面积稳定在16.56亿亩以上不再下降;用合理的粮价引导农民发展生产,逐步扩大对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高基地的商品率;加快粮食产业化进程,促进粮食企业与农户的联合,以增强粮食生产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方面 根据我国国情、粮情和财政承受能力,可以按产区3个月销量、销售区6个月销量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以应对突发事件。
粮食外贸方面 适度的粮食进出口是实现粮食总量平衡、价格稳定的手段之一。加强内外贸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积极作用,使进出口真正成为国内粮食市场的“调节器”、“稳定器”。
参考文献:
1.王晓明.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西南中高原区北起秦岭南麓,南至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分界线,西至青藏高原,东至巫山和武陵山,包括秦巴山地、渝鄂湘黔丘陵山地、云贵高原与川西高原,分布于陕西南部、鄂西、湘西、四川盆地周围地区、贵州和云南。西南高原区境内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至今仍是我国贫困地区主要聚集地区之一。
该区域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的屏障地位十分重要,既是全国重要的农、林、牧业生产基地,又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它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西南高原区农业资源特点利用现状
1.1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西南高原地区处于中国地形的第2级阶梯上,多数地区海拔l000~2000m,相对高差一般为200~500m,高的可达700~1000m。该地区纬度较低,南部接近北回归线,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中亚热带气候的纬度内,加之北有秦岭和大巴山两道屏障阻挡寒潮侵袭,热量条件较好,年均温一般在15℃,>0℃积温4600~6200℃,≥10℃积温4000~5500℃,多数为4500~5000℃。本区适于水稻、玉米、薯类、小麦、油菜和蚕豆等多种作物生长,实行一年二熟制或“旱三熟”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的影响,年降水较多,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年雨量能满足一年二熟制需要,但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农业受旱灾的威胁很大,成为导致年际间农作物总产量丰欠的主导因素。
区内日照强度差异很大,云南高原与川西南高原较强,年总辐射量28-33kJ/cm2,年日照时数1800-2600h;贵州高原为全国低日照中心区之一,年总辐射量19-24kJ/cm2,年日照时数1000-1400h,光照资源较差,对作物布局有一定的影响。本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及少量的黄棕壤,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性土壤与紫色土。红壤和黄壤面积大,土壤肥力较低,“酸、粘、瘦、薄”等低产田土面积较大;陡坡开垦比较多重,水土流失较严重,流域的侵蚀模数达到1000~50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层变浅、土质变粗、养分流失、肥力下降,严重制约着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区是我国岩溶地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贵州省岩溶区占总土地面积的75%,云南占44%,四川盆地的盆边山区占13.8%。岩溶区生态环境较脆弱,石灰岩风化慢,成土过程迟缓,土层较薄,地下水渗漏流失严重。
1.2农业社会资源特点
西南高原区农业社会资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不高;二是农业技术装备条件逐步改善,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村用电量逐年增加,但与我国发达农业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农村运输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为农业信息的和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提供了支撑,但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限制,乡镇及农村交通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2西南中高原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在西南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以粮食生产为主,人口的逐年增长使得人地矛盾加剧。云贵高原岩溶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陡的旱作区,根据对乌江流域的遥感观测,该流域1989年以来新增石漠化面积均由陡坡旱耕地演变而来。因此,石漠化面积的扩大必然导致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
2.2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开发难度大
尽管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地区间分布严重不均,且开发利用率很低,人均和地均水资源的实际利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利用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严重的水土流失。本区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加之降水分布不均,强度大,多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过度垦殖造成森林植被破坏,陡坡种植普遍,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农田土层变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据调查,西南五省(市、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1.4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173.99万km2)的29.54%。
2)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性缺水严重。西南地区虽然水系发达,人均水资源和地均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由于地形错综复杂,山地和丘陵比重很高,造成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相当薄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西南地区水旱灾害频繁,使农业生产经常遭受重大损失。
3)水资源污染严重。据1999年长江片水资源公报,在西部地区约10000km的河长中,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河长达1500km,占15%。2000年,第三季度监测长江各断面水质情况,长江西部16个断面中,有11个断面优于Ⅲ类水质,而5个断面劣于Ⅲ类水质。在西南全年期总评价的8869km河长中,劣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0.2%。全国三大重点治理湖泊之一的滇池至今仍属超Ⅴ类水。
2.3耕地质量差,土地生产效率低
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珍贵;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土层浅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和石漠化程度高;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集中连片耕地少。
2.4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虽然该区可耕地资源少,但非耕地资源丰富,西南高原山地畜牧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很大。在科学合理饲养密度下,畜牧业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中短期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计划实施区域,优先发展林草结合的畜牧业具有明显高于单纯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该区的生物资源丰富,林业和中草药生产均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目前这些具有优势的农业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与高效的开发利用。
2.5农业现代新技术应用缓慢,仍以粗放经营为主
西南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耕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少,生活贫困,农户经济承受能力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因而,许多农民不能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在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西南高原地区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以粗放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生产效益低下。
3西南高原区粮食生产现状
该区总土地面积65×l04km2,耕地650.87万hm2。其中,稻田占31%左右,旱地约占69%,人均耕地0.067hm2左右。2009年,农业产值结构中,种植业占63.69%,林业占9.47%,畜牧业占34.84%。林业与畜牧的比例低于我国平均数(2009年,我国农业产值中,林业占44.54%,畜牧业占35.97%),说明林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种植业的基础虽然较差,但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荣、薯类、烟草和大豆。作物熟制以一年二熟制为主体,一年一熟制的比重较大,一年三熟制有少量分布。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6%,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两者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小麦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占总播种面积的14.6%,以秦巴山地与汉中盆地区的小麦比重为最大,云南高原次之。薯类面积约占12.5%,海拔较低地区(800m以下)以甘薯为主,海拔较高地区1600m以上)以马铃薯为主。水稻以单季中稻为主,一季中稻面积占97%~99%,大多数地区为单季中稻区,以籼稻为主,实行稻麦、稻油和稻蚕豆一年两熟。
4西南高原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粮食需求增大等因素是西南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的巨大压力,应合理利用该区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以下农业生产潜力。
4.1耕地资源潜力
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努力提高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单产;加强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4.2生态条件潜力
该区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3生产条件潜力
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
4.4科学技术潜力
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
5提升西南中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思路
1)积极发展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促进了旱粮的发展。贵州和重庆等地狠抓了以麦/玉/苕一年三熟为主的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的推广。实践证明,三熟比二熟年单产增加30%~50%。
2)注重粮食作物种群内在生产力的提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和状况,培育和推广抗逆性强、优质与高产作物品种。
关键词:粮油;检测;问题;措施
由于我国当前的粮油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竞争也日趋激烈,时常发生粮油食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导致经济损失,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粮油产品质量也提出了较高与更严格的要求。很显然粮油质量保障工作中粮油的质量检验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粮油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检测体系与监控机制不够完善
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目前处于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其覆盖率较低,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有些粮油质量监控机构的设置,国家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与明确各自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存在各行其事、各谋其利、职责重叠及检验设施与人才资源闲置浪费等突出问题。
2、管理体制及运作方式较落后
现有的粮油质检管理体制是在粮油统购统销与“双轨制”的计划经济下建立而成的,其质量监控主要是针对国有粮油企业内部的购、销、调、加、存五大流通环节。粮油流通体制的改革,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已向大行业、大流通、大市场及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管理方式转变,原有的粮油质检工作与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粮油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据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粮食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与粮食质量安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粮油实行多渠道经营后,粮油的自由流动性增加,民营粮油企业与个体商贩数量激增,分散与小规模的生产与销售行为,给标准化生产和市场监管均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使粮油质监部门监管难度增大及质检监管难以有效实施。
4、粮油质检队伍素质、水平不高
自粮油市场放开后,质检队伍非专业化特点比较突出,原有的质检专业骨干被调离从事其他工作,基层粮油质检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难以保证质检结果的准确性。质检网络的不健全严重制约着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正常发展。
5、质检设备投入不足
当前,大部分地方对质检机构设备的投入较少,有些改制粮油企业,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依然停留在原始的感官鉴定上,而现代粮油流通则需要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及核磁共振检测与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现代手段。
二、加强与完善粮油质量检测的具体措施及对策
1、要完善市场准入与监督制度
注重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在法制化与制度化轨道上提升粮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既要积极打击掺杂使假及制售有毒米面油等非法行为外,还要努力帮助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与企业信用体系,并引导与支持企业创名牌,生产质量过硬的放心粮油产品,近几年来,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放心粮油’,工程的广泛开展等让粮油产品质量有了快速提升。许多地方的米面油合格率都达到95%以上,成绩可观。但我们还要注意到,问题粮油并没有完全杜绝于市场之外,一些问题与漏洞依然存在。所以要从源头上抓好原粮卫生安全监管,并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追溯与召回制度。
2、要完善粮油质量检验体系
努力提高粮食质量检测水平,构建符合粮食市场化要求的粮食质量检测体系,为粮食生产流通服务以及为粮食质量安全服务,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要把粮油质量的检验工作作为加强行业宏观管理的重要调控手段。并逐步建成以省粮油质检中心为龙头,以粮食主产地与主销区的区域性粮油质检机构为骨干,以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国家、省粮食储备库化验室为基础的粮油质检体系,形成省、市(地、州)、县三级粮油监督与信息网络,进一步发挥他们在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中的监督、服务与把关作用。
3、要进一步提高粮油质量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做好粮油质检人员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粮油质检队伍。要不断采取外送内训等办法抓好现有的粮油质检与管理人员知识的更新工作,并要结合事业单位的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与惟学理论,切实努力营造培养质检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良好氛围,以保证在新形势下粮油检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改良
确保粮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其必要条件是具有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以及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因此要落实经费,增加投入,不断更新检测仪器与提高有效检测的能力。当前新的粮食国家标准已出台,新增了一些检测项目,比如优质小麦的降落数值及小麦粉的面团特性试验等,需要增设降落数值仪及粉质测定仪与面团拉伸仪等设备。所以粮油质检机构自身除了完善实验室检测设备及环境条件外,政府与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粮油质检机构的运转资金与设备更新等方面要提供资助。并对省、市粮油检验实验室的建设要加强,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的粮油检验重点实验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