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41:33
导语: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Abstract: Research goal: The paper embarks from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gle, based on systematic theory method, construct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system, to tak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theoretical study were employed. The paper has limited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lear about between the system interior various subsystems intrinsic connection as well as mutually affects. Indicating that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including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e town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ree subsystems.
Key words: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ystematic theory; the system of the of land use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问题的提出
1.1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发展是针对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其含义为:城镇与其所在区域具有地域上的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城镇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
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即乡村要确保农业的现代化,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在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协调、环境幽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城乡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社会融合、经济融合、生态环境融合、人口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空间融合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空间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城乡空间融合就意味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直观印象。
资源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乡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乡村和城市用地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调节生态环境的方法,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综合生态观的物质题写,它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是城乡全方面融合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结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概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昭示了在一个发展中大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质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的大趋势下,各地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下,对农村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如何在既保证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为城市扩张提供土地保障,作好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城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协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2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构建
2.1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界定
系统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与研究解决诸如,社会、地理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工具。如果把城市、城镇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相对静态的因素来描述的话,这个因素则首选土地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城镇和农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土地按不同职能划分开来,又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把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本文界定的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包括与城市作用紧密的城镇和农村区域)内,土地资源经过一定时间在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有规律地配置而成的,土地资源应不断向最适宜的、最优的利用方式转变,促使各个子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最终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和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2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征
(1)协同性。从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城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由三个子系统共同变化决定的,城市、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向农村扩张,使农村土地减少,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同步变化,具有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其子系统间必须协调发展,即只有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土地利用的特点之一,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功能具有不可变更性,改变土地利用用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加以利用。
(3)时空不同步性。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具有时空不对应性,城市、城镇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占用农村土地,土地在系统内部的变化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在空间上具有逐渐变化的特点,农村土地通过征用变成城市土地,但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并不会马上发生改变,这与项目的进程有关,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特点。
(4)不可变更性或稳定性。是指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中,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向农用地转变的不可能性。一般来说,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就较为困难。因此,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和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5)可调控性即政策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土地正逐渐作为宏观调控对象,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正逐渐加大。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间土地在各系统间流动的速度、数量等有很大影响,同时影响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因此,由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实则是一个复杂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协调发展进行调控,它既可能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可能延续或者破坏系统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从系统学角度研究城乡土地利用关系,并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分析其内部具体关系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仅从概念上对城乡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界定与评述,并分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独特特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从全局考虑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使城乡系统中个子系统达到最优结构并发挥最佳功能;2)对城乡区域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市规划汇刊[J],1999,2:51-54
[2] 宋西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EB/OL].2006-07-21
[3]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M].2006:1-3
[4]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9:89
论文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 途径 战略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发展滞后。党的十提出要确保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建成全面的、高水平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城乡发展失衡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我国效仿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从而城乡二元体制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对立。另外,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基础的建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快速建立完整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进步、公共福利、劳动就业等许多方面,即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广大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由此导致农村居民社会地位和各方面权益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
在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基础之后,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障碍的必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问题,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五个“统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5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五大“统筹”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位,因为统筹城乡协调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在谋划城乡关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时,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通盘考虑,紧紧把握城乡一元发展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综合起来考虑,统筹安排,统筹解决,具体做法是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建立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高水平、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和理念是要实现真正的城乡机会平等,消除制度歧视成本,增加农民受益。当然,实现机会平等并不等于不顾现实的强制实现城乡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统一,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城市公民与农村公民政治权利、社会的平等。(2)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的协同,统筹城乡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诱导作用,让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根据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等条件,着重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可以互补的产业,并且实行城乡统一的金融政策,保证村镇企业资金供给充足。(3)实现城乡空间整合,调整与优化我国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动、分工协作。(4)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融合。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战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的实质。“三农”问题是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逐步实现,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轨道上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实现城乡平等。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野提出统筹城乡的战略、对策。统筹城乡就是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如果政府能够从制度供给方面消除现行制度、体制对农村的歧视,为城乡一体化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那么这种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将是很有效率做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是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设;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目标
为了逐步改善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品质的宏伟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对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我国城镇规划建设主要是为实现以下两点战略目标: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是城镇规划建设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城镇规划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用科学的规划方案有序地开展并推进具有特色经济的城镇化建设工作,努力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在进行城镇规划过程中,必须强调城镇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以及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呈现出规模较小、结构分布不合理以及发展水平较低等特点,因此城镇规划建设体系中必须重点明确核心城市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空间结构分布,提高改善城乡经济的发展。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点,合理利用其各种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合理、协调的城镇化体系的形成。
2、实现科学整合规划,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其区位条件优势,着重优先扶持发展核心城镇,并对其他小城镇按照自身的地域特征等等进行科学整合,采取以中心城镇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的策略,从整体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品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全面实现小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是进行城镇规划建设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我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建设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
目前我国部分城镇规划建设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主要体现在:第一,有些地区对自身客观条件没有全面地加以衡量,不顾及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能力,而盲目地追随形势进行大规模地城镇化重复建设,结果不仅没有把城镇规划建设做好,还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第二,部分城镇的建设并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点来规划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存在盲目的攀比性,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导致最后的规划建设具有很多的不合理性,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不但不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相反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其经济的发展。第三,在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把城镇的建设脱离了周围城市建设的体系,使得当地城镇的发展与周围大城市甚至周边的其他城镇发展出现脱节,以致于城镇的建设不能借助于大城市建设的带动作用,进而使得城镇的发展十分缓慢。
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财政投入不足,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制约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依靠政府,融资体制过于单一,财政投入毕竟有限并不能充分满足建设的需要,从而使得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建设规模偏小,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
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模普遍较小,人口与产业的聚集力度与强度不够,在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上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不够,城镇的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有效的产业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使得城镇的发展后劲不足,放缓了城镇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由于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大增加了人口、技术以及资本等的流动性,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难度,使得城镇规划建设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与发挥作用,进一步阻碍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结语
城镇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实现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过程,推动城镇规划建设对我国农村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城镇规划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制约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进程,而如何在明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相应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与方案,进一步搞好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严峻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新化县文田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交通运输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公路交通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不同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提供生活便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探究,旨在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公路交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35-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邹卓文(1984-),女,湖南新化人,研究生,人大副主席。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一、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1.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
公路交通是由公路、车辆及相关基础设施组成的一个动、静态结合的复杂网络系统,在国际、城乡、省际间的人口、货运、文化交流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具有快捷、方便、灵活的特点,能够实现区域之间全方位的联系,目前我国连接各省市、城乡之间的公路网已经相当完善,是一种较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经济体系,其发展状况受人口、交通、企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通过调节区域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优化内部配置,增加系统内部的组织性和发展性,进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如果将区域经济体系比作身体器官,那么交通运输网络则是连接各部交流的血管,没有交通运输网络,就没有区域经济的繁荣,更谈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网络中用途最广泛、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类,起着连接各区域经济部门、社会生产环节的作用。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关系,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二、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1.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内容
评价公路交通状况与区域经济是否协调发展,首先要对区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协调性,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城镇布局、农副产业结构、经济带的发展趋势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要对区域发展的综合实力与自身的产业结构是否协调进行评价,并据此合理投入公路建设资金,使其能够促进本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要考虑公路网建设是否与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能够满足土地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以及城镇体系的整体发展,各公路等级间布局及功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等。此外,公路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要考虑与其它运输种类间的配合状况,公路网的建设必须与区域内铁路、水运等其他运输网相衔接、配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 评价的基本原则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域经济是一个整体、庞大的系统,在评价中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要点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必要时可以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科学原则,在指标确定、评价方法、数据选择等方面都必须具有时效性、科学性、依据性;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信息、数据的获取必须具有可实现性,对于一些具有指示性质但难以获取的信息不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代表性和指导性原则,评价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必须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使人们能够利用它们作出相应的响应。
3. 构建合理的评级指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公路交通建设方面要考虑公路里程、高速段、干线部分、路网密度等指标,使其能够正确反映公路交通的规模;还要构建结构发展水平的指标,使公路交通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系统指标的合理构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包括反映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实际等的指标。其中,经济规模主要通过人均GDP、工业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域投资产额等来衡量,经济结构则是考虑区域内各部分经济所占比重、经济种类、经济发展速度等。合理的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实际状况,还能够反映未来动态发展情况,对体系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错综复杂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再加上公路交通与高速路网的结合,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正确评价,寻找最好的契合度,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世亮.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
内容摘要:金融包容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维度,其对促进金融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金融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针对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现状、短板展开解析。研究表明,广东省整体金融包容指数较高,农村地区相对滞后。可通过消除信息盲点,利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鼓励文化创新等推进区域协调与包容增长。
关键词:金融包容 协调发展 包容增长
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是“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重要维度,它与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概念并非完全对称,其内涵更为丰富多维。它不仅包括储蓄、贷款和保险等基本金融需求,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投资等)的选择也属于其研究范畴;不仅关注被排斥弱势群体如何融入主流金融系统,更提倡机会平等、和谐共赢,同时鼓励发达地区的金融可持续成长。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及“六个统筹”背景下,金融包容对促进金融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省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金融包容程度高低、是否存在短板要素以及如何发挥改革先行优势及示范效应,如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蓝本,成为学者与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
金融包容的内涵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兴趣不断升温。笔者2007年引入和详细阐释了这一理念,由此引发了国内诸多金融学者和地理学者的兴趣,也相继涌现了一批颇有建树的成果。金融包容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尚无权威性、一致性定义。Fernandez(2006)将金融包容视为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维度,关注弱势人群,如低收入、失业者等如何定期稳定地获取金融服务,以促进增长。著名的国际组织AFI(Alliance of Financial Inclusion)采纳了包容性金融系统(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的理念,指出金融包容可使被排斥人群获取主流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及社会凝聚力的提高均有益处。联合国亦未对金融包容统一定义,但特别强调包容性金融的主要目标在于不仅致力于需求主体的包容,而且需要将视角转向供给主体,促进其可持续协调发展。
依照Beck et al(2005,2007)以及AFI对金融包容的衡量思路,完整的金融包容概念应包含两个层面,且需要同时考察金融深度(Depth)与金融宽度(Breadth),在纳入金融产品可接触性的同时,考察其使用的效用与强度。Gloukoviezoff(2006)指出,目前众多的文献局限于对接触困难的探讨,而对使用效度研究不足。后者能够获取金融服务但是却并不采用,或者在采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自我排斥或费用过高等。金融包容所涵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多维度的,包括储蓄、借记卡、信用卡、电子支付与转账、商业信贷、透支、汇兑、保险、金融咨询、养老金及投资规划、金融市场、创业资金等,也基本覆盖了所有金融产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信托业)。可见,较之金融排斥,其范畴更广、更为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近似于金融成长或金融发展。只是金融包容更偏重于主流金融,特指个体、群体、企业、组织或者地区等接触并融入金融系统的过程和状态。它不仅意指微观主体以合理的成本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融入主流金融的渠道与过程,也蕴含区域金融的包容性增长。这种包容性增长涵盖了各区域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城乡金融协调以及区际金融协调,体现了金融地理学的协调发展思想,对非平衡发展的中国区域经济更具指导意义。
广东省金融包容现状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衡量金融包容:国际金融机构指数与国内金融机构指数属地理渗透性指标,金融机构年贷款总额与年存款总额反映银行业发展水平,资本形成总额、上市公司数量及证券市场年交易额评估证券业发展程度,保费收入则是保险业考量的重要指标,而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则重点考察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与数据可得性,以上9个指标概括了金融包容的基本范畴,通过对31省份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处理,采用主成分方法进行分析。公因子F1在金融机构年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贷款总额、保费收入、上市公司数、证券市场年交易额、资本形成额、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机构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称为金融发展水平;公因子F2在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的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综合得分F为将各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之和。F=(F1×70.509+F2×14.666)/85.175。由此,可以计算出各个地区的金融包容指数。
研究表明,广东省的金融包容指数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得分为2.186,而得分最低的宁夏则只有-0.829。位于全国前10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四川、天津与河北。广东省F1的得分高达2.886,超过同为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2.149)、北京(1.772)、浙江(1.328)与江苏(1.085)。表明该省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具有很强的金融竞争力。从不同金融产业来看,广东省银行业比较健全,其存款总量、贷款总量、中间业务、股份制银行总量、金融创新及区域信用评价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其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有放缓趋势,且区域银行总体覆盖率与不良贷款指标表现不佳。证券业方面,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及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广东省证券市场基本维护总体稳定,实现了市场的新发展。其上市公司数、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股本规模和证券营业部总量均远远领先于中西部省份。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看,广东省在总资产(39703.37亿元)、净利润(563.05亿元)、每股收益(0.34元)及净资产收益率(8.65%)方面亦表现不俗。从上市公司结构来看,新兴和朝阳产业的上市公司比重较大,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文化传播、金融房地产等。尽管低于北京(454.74%)、上海(101.08%),但是广东的资本证券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95%)。从保险业来看,2008年,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保险深度均有不同层次的下降,但保险密度依然领先于其他省份。从市场份额来看,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北京的总市场份额依然占半壁江山,反映较高的保险市场集中度及区域不平衡,区域层面呈准中寡占结构。在保险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广东省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其分值高达1.625,而有20个省份的综合得分均为负值,说明大多数区域的保险市场发育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此外,东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如2000-2003年广东省的平均得分为2.127,与位于第二名的江苏省(1.446)差距高达0.681,2005年位于第一位的广东省和第二位的北京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了0.189,2008年广东省与第二名的江苏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到0.177。表明广东省保险业优势逐渐变得不明显,东部区域内部发展日益协调和趋同。
总体看来,广东省的金融包容程度相对较高,金融体系健全,产业层次多样,在涉农金融方面,广州市亦先试先行。如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实施,可以直接、及时、准确地把涉农信息传递给农村用户,建立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信息化盲点的消除,帮助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科技和信息成果,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业产出收入。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农村加工业发展。帮助农村防灾减害,保障了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助于消减金融排斥,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短板要素
金融地理学的大生境与自组织理念要求认识事物时克服单维度看问题的传统思维方式,转而采取多维度、全维度的视角。对金融而言,就要结合经济、社会系统因素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的发展。社会、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互为中介、互为因果、互为催化的超循环关系。各个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系统协调度的重要指标。因而金融包容也会受到经济、开放、金融基础设施、劳动力、科技水平、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要素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这8大要素对金融包容均具有一定的正向贡献,贡献弹性依次为0.315、0.487、0.709、0.280、0.629、0.074、0.442及0.127。本文将从这8个方面探讨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短板要素。
广东省经济力、开放力、设施力、劳动力、科技力、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力在31省份的排名依次为第4、第3、第4、第5、第1、第12、第2、第2。总体看来,广东省的聚集力相对滞后,尽管其产业聚集指标尚可,但人口聚集相对落后,影响其综合排名。聚集力对金融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本力的影响上:聚集力强,资本收益率高,将推动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集中,使资本规模扩大;资本的集聚还将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而金融机构的发展将提高该区域在国家金融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其金融竞争力。经济力方面,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先,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影响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力方面,广东省综合开放力较高,但是实际利用外资略逊于东部沿海其他省份。设施力方面,广东省内部金融设施力较强,表现为电话普及率、网络普及率、机关人员人均产值、不良贷款比率及非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但政府监管效率指标落后。劳动力方面,广东省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略低,与其金融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科技力方面除了R&D经费投入强度及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尚有待改进,其他方面如科技活动人员、研发投入指数、高科技产业综合指数、专利授权数量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等均表现不错。文化力则反映了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亟待提高。环境力方面,不论是经济环境、交通便利度、环境承载力均表现良好,推进金融资源的集聚和再生。
此外,尽管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县以及县以下农村金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金融包容相对指数较低。即金融发展存在相对严重的城乡失调。如其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得分只有-1.179。农村金融成长滞后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势必影响其未来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排斥将会影响城乡金融系统的和谐发展和互促共进,成为城乡金融系统耦合的阻碍因素。
结论与建议
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整体优化状态,金融包容要求经济、社会和金融系统构成有机整体,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单一系统或单一要素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整体系统的协调。因此,要找准协调发展“水桶”的短板,致力于解决相对薄弱的问题,把“短板”加长,才能有效构筑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示范平台”。第一,广东省其他地区需要借鉴广州市农村信息直通车的经验,采用“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机制,即“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盲点的消除,提高金融包容的可接触性及使用强度。可在农村地区增设免费ATM机,或者鼓励其他机构如邮局、超市进行零散银行业务的,便利农民日常现金的管理。第二,尽管广东省总体金融包容程度较高,但是其金融包容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化状况。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农村金融外部性的内部化,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指数。第三,提升区域的金融文化,培养金融思维和金融习惯。对深藏于人们行为中的金融思想进行诱导式变革,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同时加大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以促进区域协调,推进包容增长。
参考文献:
1.Beck, T, et al. Banking services for everyone? Barriers to bank access and use around the world[R].2007:1-63.
2.Fernandez, Aloysius P. The Role Of Self Help Affinity Groups In Promoting Financial Inclusion Of Landless And Marginal/Small Farmers’ Families, Rural Management Systems Series Paper46, August 26, 200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现状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221-02
所谓“三化”是指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是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就是要坚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1]。继承改革开放30年“三化”发展的成果,新形势下只有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和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找好三者各自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着力点,实现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完成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求得中原经济区整个系统发展难题的最优解。
一、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得益于河南省坚持不断探索“三化”的最优发展模式,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均呈稳步前进,逐年上升的态势。纵观来看,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1992年)
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在党的上正式确立,这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三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开始酝酿并起步实施于这一阶段。统计数据[2]显示1980年河南省的工业化率为35.1%,城镇化率为14.0%,到1992 年工业化率提高到37.6%,城镇化率提高到16.2%,增长率分别为2.5%和2.2%,可见在工业化的主导下,农业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虽然起步阶段增长十分缓慢,但是“三化”稳步推进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二)发展阶段(1992-2002年)
继党的正式确立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后,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发展方针,河南省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正确发展思路。在此期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率分别由1992 年的37.6%,16.2%和18.5%提升到2002年的40.0%,25.8%和42.7%,增幅分别为2.4%,9.6%,24.2%,可见除了工业化进程稳定推进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三)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
顺应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党和政府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接着十七大明确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战略。在此背景下,河南省明确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道路,“三化”进入深化发展阶段。截止2010年底,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率分别为51.8%,38.8%,92.9%,年均增长率均超过了1.3个百分点,在实现了经济总量规模提升与工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得到大幅度提升。“三化”互动增强,逐步协调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绩。在继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努力中,河南省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城镇化和工农业建设的经验,为“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开拓创新,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已经日渐明朗。然而,当前我省“三化”发展的协调程度并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主要的人均经济水平,民生水平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偏低,这是由“三化”协调发展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和我省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所以目前“三化”协调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三化”预期的协调发展程度低于相互制约的程度
我们发现我省工业化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关联弱,资源环境约束依然严重等是当前“三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滞后,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化的拉动效应尚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城镇化率过低的瓶颈已经严重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也同时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提高;加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严重,“三农”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整体素质偏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等也严重制约和阻碍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二)“三化”的三个部分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行“三化”并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举措。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保定市工业化程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层次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农业公共服务是保定市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研究保定市“三化”协调发展中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二、“三化”协调发展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实现资源和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空间范围内,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之间实现最优配置,以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得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发挥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对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机制,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生产、生活等直接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弥补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失灵的重要手段,涉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政策性信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撑机制,是支撑保定市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三、保定市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态势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保定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保定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一)公共服务总量不足,投入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定市公共服务需求的主体正在迅速扩大,无论是进城的农民还是农村留守的农民,对于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城镇中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压力也越来越大,公共服务体系覆盖的范围亟须扩大,服务标准亟须提高,服务质量也需要大幅提升。但在政府的公共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与行政管理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用于科教文卫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支出不仅占比很小,而且增长迟缓,居民个人在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的费用与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在公共服务领域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二)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保定市幅员广阔,区域内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城乡差距方面来看,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失衡更为严重,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被集中配置在城市,城市内的一些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甚至出现了高端化、而广大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实现全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等值化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三)公共服务体制僵化。保定市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公共服务仍以政府为主体的集权式体制为主,政府无处不在而又处处缺位,造成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僵化,效率不高。同时,公共服务体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横向上分散管理,纵向上又过分集权,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都存在这一弊端,使得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缺乏一个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应对公共领域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四)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保定市公共服务领域的竞争机制发育十分迟缓,公共服务多数是由事业性质的单位来提供,这些单位内部管理和服务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却不能产生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产品。甚至在有些公共服务部门因管理不善造成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流失,这些损失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造成公共服务价格不断攀升,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
四、“三化”协调发展下保定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向
保定市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努力探索出一条在保障农业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三化”协调发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化解“三化”之间对立、矛盾的方面,使三个方面的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进步,“三化”协调发展,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它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发展需求为目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四个层次:一是底线生存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二是基本发展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中的公益性领域;三是基本环境服务,包括居住服务、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四是基本安全服务,包括食品安全、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首先需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与范围,做到对社会成员的全覆盖。
(二)公共服务体系弹性化。保定市公共服务短缺、结构失衡,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过于僵硬,政府包揽的行政特色仍然十分明显,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缺乏弹性。一是不同层级的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能权限上没有清晰的界线,基层政府财力与责任严重不匹配,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压力巨大;二是公共服务生产主体仍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其经营目标不明确,效率低下;三是公共服务体制条块分割的利益格局仍然难以打破,一些公共服务生产单位经常出现多头领导等不合理现象。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是关键,政府改革的目标在于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一要制定和实施适合保定市实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合理划分公共服务体系的门类、结构与重点,制定相应的公共服务标准;二要将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运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与各公共服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逐步解决行政层次过多的问题;四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过程透明度;五要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干部考核机制,将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各级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
基金项目: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01190);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编号:JRSHZ-2013-06005)
主要参考文献:
[1]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关锐捷.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2012.4.
[3]张益丰,刘东.农村微观组织架构跃迁与准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基于山东农村综合性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4.
(一)人口数量质量结构
1.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0%以上;
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3.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2以内;
4.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8‰;
5.0-5周岁学前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
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2年。
(二)人口社会保障
7.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8.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9.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30张以上;
10.城乡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95%以上;
11.城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覆盖率达100%。
(三)人口管理服务
12.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达标率达95%以上;
13.人口文化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
14.家庭健康服务达标率达90%以上;
15.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达95%以上;
16.人口信息化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
17.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
18.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四)评价指标
19.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省对指标体系的考核采用加权计算的办法,对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分,每项指标设目标值。综合得分90分以上,单项指标完成度95%以上,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85%以上,为达到创建标准;综合得分85分以上,单项指标完成度90%以上,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80%以上,为基本达到创建标准。我县要达到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创建标准,并成功通过省、市验收。
二、评审办法
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评审工作采取年度县级自评、市级半年督查评估、省级备案;期末县级申报、市级推荐、省级评定的方法。每年度必须完成年度责任目标,2015年达到申报标准,并杜绝发生因计划生育行政行为不当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案件。
(一)半年市级督查。
每半年市对人口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督查,通报督查结果。
(二)年度目标考评。
县对照与市签订的年度责任目标和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指标进行年度自查,市对县进行目标完成情况考评,县自查和市考评结果均报省备案。
(三)期末县级申报。
根据年度评估及中期评估结果,符合条件的,于2015年由县政府向市政府申报。
(四)期末市级推荐。
市政府根据县每年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和期末对县创建目标综合考评情况,对符合省创建条件的,向省政府推荐。
(五)省级验收评定。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将结合年度考评、市级推荐和省期末验收情况,对符合创建标准的,由省政府授予“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对基本达到创建标准的,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授予“人口协调发展创建工作先进县”。
三、相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创建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建立相应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要针对创建目标,制定创建工作的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县政府将对阶段性目标未完成的相关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相关单位实施重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