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41:33
导语:在气象学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概念是恒定不变的吗?我没有深入考察与研究,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我始终认为,一方面,随着实践的广泛展开、研究的不断深入,概念的内涵是会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概念不断地去思考和理解,加以阐释,有时还需要反思、调整。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理论的丰富、视野的扩展,新概念会不断诞生。从某种角度说,新概念是对原有概念的深化与发展。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认识,我以为概念是需要重新定义的。其中当然包括教育——“重新定义教育”。
重新定义或者说再定义,其内涵很丰富,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意思:① 意味着重新理解,给予新的解释、说明,寻找新的高度。这是对概念界定的完善与发展。新的阐释可以让我们打开一扇新的门窗,看到一种新的风景。② 意味着对原有概念的调整,以使我们回到概念的内核中去。这是一个去除杂芜,把握本质与重点的过程,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③ 意味着颠覆。原有的概念已经停滞、落伍,既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适应学术的新发展。不管是哪层意义上的再定义,都体现着反思的精神,反思是再定义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再定义的手段和过程,再定义需要反思,反思带来的是再定义。
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直被视为学校的生命。新一轮课改以来,我们逐步树立起课程意识,仍始终把教学改革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课改”必须“改课”。在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究竟怎么理解教学?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怎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问题可以归结到一点:教学需要再定义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课程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教学本身也正在发生变化,还由于工具、技术都发生了并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促使我们对教学重新审视,作出新的解释来。教学的再定义是必然的。
二、经典的教学定义及其缺陷。
教学有着不少经典定义,但也给我们的再定义留下了空间。
首先,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理解教学,给教学下定义。美国学者塞勒等人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的过程。隐喻三: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三个隐喻揭示了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定性:① 教学是有计划、有预设的;② 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且有预期的成果;③ 教学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是个性化的过程,尤其是球赛和演奏作品。这些具体规定性,至今都还是有意义的。隐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但也有缺陷。比如,把教学比作建筑图纸的施工,过于强调了实际施工与图纸间的吻合程度,势必让教学有可能成为一个刻板的过程,也有可能让教师成为工匠。
其次,从汉语语义的角度给教学下定义。古代“学”与“教”都有不同的写法,但进一步分析“教”字的结构,几乎每一种写法的“教”字里,都是首先包含了一个写法和意义最简单的“学”字——爻,然后再添加上一些新的笔画部首。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这种新的添加就表示了这个字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含义。于是,汉语中教学这一概念的几种定义并存:“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过,我以为多种定义的并存,并没有确定其中哪一个更为准确,因而,往往造成人们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迷糊、摇摆不定。
再次,英语中的“教学”也有自己的定义。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把英语国家对教学的含义的讨论归为5类:① 描述性定义,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学;② 成功式定义,即将教学作为成功;③ 意向式定义,即将教学作为意向活动;④ 规范式定义,即将教学作为规范;⑤ 科学式定义,即将源于日常的语言转化为更为严谨的科学化表达。以上这些表达或定义,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不过我以为,假若将这些定义整合起来,似乎更完整更清晰些,即,教学应当是科学的过程、规范,具有道德意义,应当有意向有期待,即引导学生学习,并让学生获得成功。事实是,不同的教学论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视角和独特之处,似乎还不可能进行统整。所谓再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再一次梳理和整合,如此,我们更应该给教学再定义。
教育学和教学论上也有关于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学活动”①;“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②。无论把教学规定为活动,还是阐述为行为,都具有合理性。显然,前一种定义,把教学囿于教材的掌握上是狭隘的、落后的,而后一种把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都聚焦到学生的学习上,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这样的定义无形中把教师的教局限在“引起、维持和促进”上,并没有抵及教学的创造性;同时我总以为,概念的定义不必过于“规范”,有时过于追求“规范”,就有可能刻板,缺失活力。我们面对的课题是,如何让教学的定义在坚守其本质的基础上,更具时代特点,更具生命活力,更具整体感,因而更能启发教师、激励教师,让教师更有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我们需要对教学再定义。
三、教学的再定义。
1. 赞科夫: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
赞科夫原是一位心理学家,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起,开始研究教育学问题,就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近30年的教育实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论思想。早在1962年他就曾经说:“大家知道,在教学中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巧服务,并且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他的这一论点源于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指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有三种观点:把教学与发展看作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把教学与发展混为一谈,把两种过程等同起来;教学不仅可以跟在发展后面走,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前进,亦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它里面引起新的构成物。赞科夫总结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不仅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③ 赞科夫对维果茨基理论的发展在于解决了一个难题:在什么样的教学论体系下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上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他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赞科夫的这一再定义有更高的立意和指向,至于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虽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但至少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儿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如何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即“高”与“难”应是儿童的,而不是成人强加的。
2. 佐藤学:教学是反思性实践。
佐藤学对教学的再定义是:“教学是反思性实践。”佐藤学认为,这一再定义,首先针对那些把教学当作“技术性实践”的。他的这一再定义的最显著的特点是:① 把教学置于课程的整体性框架中来认识和理解。他对课程、学科、学习以至学校等一系列概念都进行了再定义。课程——“学习经验之履历”;学科——“学习的文化领域”;学习——“意义与关系之重建的实践”;学校——“学习共同体”。这一系列概念都有三个关键词:学习、实践和反思。不言而喻,佐藤学认为教学是关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实践活动。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是为了学生学习的,是学习的实践,离开学生的学习实践,教学就缺乏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② 教学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实践。他说:“教师也是在课堂中展开意义与关系的重建的,是同教育内容对话、同儿童多样的认识对话、同自身的对话而展开教学的。”因而,“有必要探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以省察与反思为核心的反思型实践”。进而,他又说:“探讨这个概念得以引进教育研究的方法”。反思什么?研究什么?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是有效的?当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反思和研究。显然,佐藤学的这一再定义更强调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改进教学活动。这种侧重于教师、侧重教师反思的再定义,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
3. 达克沃斯:教学即儿童研究。
爱莉诺·达克沃斯是美国当代知名学者、教育学家,是皮亚杰在美国最主要的学生之一,但她的理论不是皮亚杰理论的简单应用,而是一种皮亚杰解释学。达克沃斯的最大贡献在于把皮亚杰的理论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教学价值论和教学方法论。她对教学的再定义是:教学即儿童研究。她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之上,而学生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观念的独特性中,教学的目的(或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而精彩观念的诞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拥有精彩观念的机会”。④ 达克沃斯的这一再定义,至少有三层含义:① 教学即儿童研究,应把教学与儿童研究联系起来,儿童研究不仅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儿童研究,教学过程就是儿童研究过程。② 教学即儿童研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诞生精彩观念,精彩观念是智力的核心,意味着教学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③ 教学是一种机会,教学给学生什么机会,学生就可能有什么样的精彩观念,有什么样的创新。应当说,这是最“伟大”的发展。
4. 现代哲学:对话不仅要成为一种教学艺术,而且要成为一种教学精神或教学原则。
对话教育是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都是倡导对话教学的。尽管那个时期的教育家个人有民主的作风及与学生对话的情怀,但这种对话仍只能是一种教学艺术,与现代的对话教学有很大差异。现代哲学把对话视为存在本身,人在对话中存在,意义在对话中生成,“对话本身不只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对话不仅要成为一种教学艺术,而且要成为一种教学精神或教学原则”。⑤ 实践中,对话有两种形式,呈现两个方向:第一种是作为形式的对话,第二种是作为精神原则的对话。当下,我们更要强调作为精神原则的对话教学,而且把精神原则的对话渗透在形式对话教学之中。那么,对话的精神原则是什么呢?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看来,对话的深刻含义是,对话教学首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被压迫中解放出来;学生解放带来的必然是民主、尊重、分享、开放、创造。这既是精神原则,又是教学的目的。
四、再定义导引下的教学变革走向。
讨论教学的再定义,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教学的再定义是在教学变革的实践中最终完成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学的再定义总是牵引着、导引着教学变革的走向。
其一,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与此同时必须坚定地维护并进一步建构完整的教学概念,以高水平的教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学。
虽还未在所有地区和学校“全覆盖”,但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的理念已被大家认可、接受,还出现了不少好的典型。尽管这些典型和一些实验研究还不完善,但毋庸置疑,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明确的,效果是显著的。教学这一核心的确定和实践,应和并实践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的重要判断:“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因此,“学习过程现正在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我们应当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改革,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能完善,不能颠覆。现在的课堂教学离这一核心还很远,任何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但是,在坚定前行的时候,我们还应以理性的目光去审视。审视、反思的结果是当下的改革是有偏颇的,是不完整的。主要的偏颇是“教”没位置了,没话语权了。似乎只要学生的学,而不要教师的教了。分析原因,主要是对三个基本观点的误解。一是海德格尔提出的“让学”。“让学”,让出时空,让出教师的话语权。这没错。不过,让是相对以往教师的“霸权”而言的,让是对教师绝对控制的消解,让有让的理念、目的、原则和艺术,而绝不是彻底地不教。教师不能没有话语权,问题是用话语权干什么。二是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不是不教,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达到教的目的。不教的前提还在于怎么教、教是为了什么,此时的教是更“高级”的教。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习过程现正在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其主要意蕴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学习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实现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并非没有教,而且教师也以学的形式来教。
所以,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教学生学,没有教就没有学;只有学,没有教,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教,就没有高质量的学。赞可夫说得好: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头,引领学生发展,引领学生创造。我以为,教师的教一定要“高于”学生的学,教师教的“高”,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理念、文化、智慧,而且在适当的时候是以智慧的方式,引领和提升学生。教师正是在教学中才会形成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并形成教学风格,以高水平的教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学。
其二,教学在坚持教与学的统一中,不仅促进学生的学,而且要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享受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下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是不高的,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以知识为主,仍以统一的标准答案为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仍处在边缘地带,如何把教学的价值立意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改革从哪里突破?达克沃斯说得好:精彩观念是智力的核心,精彩观念是独特性、创新性的关键与起点。假若我们把教学改革的价值重点置于精彩观念的诞生上,课堂将会发生根本变化。这将是教师今后要加大力气,真真切切地去探索和实现的。广大教师已经在实践着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解放学生,让学生自尊、自信,让学生有“自我”、“自主”、“创造”的概念,敢于和历史对话、和权威对话、和教材对话、和教师对话,培植起对话精神。对话精神是一种平等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探索和发现,对话教学引导着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这是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还应着力研究和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学要让知识“活”在探究中,“活”在体验中,“活”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这种“活”的知识是一种智慧,智慧教学引导着学生,培植并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二。以上这一切要给学生以机会,表达的机会、探究的机会、创造的机会等。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学就是一种机会,这是三。教学改革的这一定向不论遇到什么阻碍都得坚持。
其三,教学是反思性实践,教师是反思型实践家,教学过程是研究过程,尤其是儿童研究过程,教师的“第一专业”应当是儿童研究。
教师不是思想家,但应该是思想者;教师不应是一般的实践者,而应当是反思型实践家。反思、研究,才有可能让教师有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怀揣着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去自觉实践,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反思和研究,让教师超越了经验。经验是可贵的,但经验不反思不研究不改造,不与时俱进也是可怕的。反思和研究,让教师超越了知识,知识可能是一种力量,但也很容易造成师生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唯有反思和研究后的智慧才使人自由;反思和研究,让教师超越了技术,理念的转变重于技术的转变,技术的改进要以理念为先导,渗透并体现理念。总之,反思和研究应当成为教师的品质、方向和习惯。
反思和研究的总课题是儿童怎么学习的,怎么发展的,什么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怎样改革才能走在发展前头。儿童,永远是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语。儿童学习和发展,永远是教学改革确定的主题。教学本身就应成为儿童研究的载体和方式,成为儿童研究的过程。教师应开发儿童的可能性,永远是教学改革的主线。教师既要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又应有超越学科的专业——“第一专业”。“第一专业”具有在先性、前提性、统领性和牵引性,这“第一专业”就是儿童研究。教师在“第一专业”发展中,逐步成为儿童研究者,成为儿童研究专家,以至成为儿童教育家,这既是教学改革的走向,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伟大目标。
注释:
① 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8,372
②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6,20
③ 杜殿坤主编,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153
④ 爱莉诺·达克沃斯著,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译者前言3-4
【关键词】随访;高血压;影响
随访是指对出院患者定期予以提供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起到督促、咨询和指导作用,主要是指电话回访和上门随访。从管理层的角度看来,这是树立医院品牌,提升服务品质的方法。而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在随访中看到了对自身和医院发展的好处,将随访由原来认为的“额外工作”变成了如今的“主动服[1]。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到1.3亿[2],但有调查表明患者遵医嘱服药率仅为70%,这无疑会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通过随访,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选择在我院住过院的高血压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BP最高175/110mmHg,最低130/100 mmHg,,年龄45~83岁。
1.2 方法
1.2.1 将60例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编号1~60号,在计算机上取随机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血压数值范围及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经均衡性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
1.2.2 随访安排 科室建立规范的专册随访登记本,患者出院后定期(每周一次)通过电话联系进行回访。主要随访内容包括了解出院患者的康复情况、健康知识指导、定期复诊提示等 ,并对患者出现的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
1.2.3 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 对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心理、服药等各方面的健康宣教。对照组不予任何健康宣教。
1.3 评价方法:开展回访电话1年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内容由本科自行设计。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随访内容
2.1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个体化指导对患者及家属在自我监测血压、常用药物的用法等方面进行教育,尤其女性家属的教育,因为女性的知识行为对家属的行为更有影响。
2.2 心理支持:劝告患者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和高度紧张,遇事多与家人和朋友交谈,学会放松自己和自我减压,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3 行为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首先指导建立合理的膳食,以清淡素食为主,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3]饮食要定时定量,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肥胖者劝其节食,控制热量摄入,男性每日1100~1400千卡,女性每日1000~1200千卡[4]。对嗜好烟酒者劝其戒烟戒酒。
2.4 服药指导: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用药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向患者介绍所用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劝告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改药,动员家属积极参与督促病人服药。对老年、健忘患者提醒将药物放在醒目处,并贴上提示卡。
2.5 资料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运用百分比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比较见表1。
3.2 观察组随访前后血压比较见表2。
4 讨论
4.1 随访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嘱指导的服从或遵守[5]。患者出院后随着时间推移,对医生护士的嘱咐逐渐淡忘,依从性降低[6]。及时定期的电话随访,可以提醒督促患者养成健康行为的好习惯。对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2 随访促进了专科护士的发展:要做好随访护士必须具备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科素质。在一年的随访中,护士们通过答疑、解释、讲述及在与患者的互动中,为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而咨询医生、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等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4.3 电话指导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者血压持久增高,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严重损害。通过指导患者自己监测血压,随时掌握血压情况,坚持长期有规律服药、保持心理平衡、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4.4 随访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随访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里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当患者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帮助,护士也可以随时电话询问有关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婕,陈昱方.建立PRM医疗随访档案的意义与价值[J].广东档案.2007,(1):33-34.
[2]李昌茂.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右江医学.2003,31(5):480-481.
[3]赵光胜主编.现代高血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51-655.
[4]黄金,姜冬久主编.病人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目前,我们国家在水文与气象的分支学科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但是水文气象学这个边缘学科却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做的不多,而且在应用方面也很落后。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使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与时俱进了解水文气象学的发展趋势,既掌握水文气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够运用气象学知识解决实际水文学问题,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一些水文方面的工作,打破传统上,气象类专业学生就业只找气象局的局面,拓宽学生就业范围,是“水文气象学”课程建设及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需求。
1“水文气象学”研究现状
在大气—陆地—海洋—大气这一水汽大循环中,水文学是研究水在陆地以及地—气和海—陆两个界面之间的发生、存在、运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和气象学紧密相关,由此产生了水文气象学这一交叉学科。水文气象学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对干旱、洪涝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等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气局成立水文气象处,从气象资料推算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以满足防洪建筑设计的需要,这是水文和气象相结合的开始[1]。随着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技术的发展,降水监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降水短时预报与洪水预报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使水文气象学得到了新的发展[2]。
在欧洲和美国,目前在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中,水文和气象科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和英国都设有水文气象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所,美国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设有水文气象设计研究中心)[3];但是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水文专业的学生仅学一点基本的气象知识(诸如普通气象学,天气学等),而气象类专业的学生是几乎不学水文的。水文和气象分离的现状阻碍了水文气象科学的发展。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有识之士,近年来一直在呼吁成立水文气象专业。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中,水文气象学课程是气象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有教学方法使一些学生学过这门课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所学知识也远落后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水文气象方面的工作。然而,随着水文气象学的内涵和覆盖的领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必须结合气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中,气象学专业的学生虽具有丰富的气象学知识却无法用其解决水文问题。这种现状对水文气象学的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文气象学主要为水资源以及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服务,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极端水文气象事件越来越频发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变化加剧。可以预料,水文气象学科必将受到整个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
2“水文气象学”课程体系研究
目前,水文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在本科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抓住水文气象学的重点,使应用气象学学生尽可能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2.1明确定位“水文气象学”,确定课程内容
“水文气象学”作为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其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是多学科交叉,不求在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上精益求精,而是直接面向实际问题,深入到水文气象方面的具体问题,以问题带动教学,以兴趣带动知识学习,以案例引发思索,在一个个具体的水文气象问题中提升学生。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将此课程内容按照水文气象学的基本定义和内容,基本的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方法和技术,建成课程教学体系。
2.2采用科研驱动式教学,建设主动、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没有水文学知识的基础,所以需要有一套适合本课程并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方面要补充水文学的知识,水文学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地下水储存及运动形式,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做好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在基本理论和技能层面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从主讲教师参加的专题研究项目和社会比较关注的水文气象事件增加前沿信息,并通过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延展式探讨,启发学生思索和了解水文气象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气象和水文相结合往往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一些工程建设和实际生产课题,启发学生如何运用气象学方法更好的解决水文学问题,使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2.3开展综合能力训练
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水文气象学”的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要开展综合能力训练,强调水文与气象直接的结合。目前,将气象预报与水文预报相结合是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的技术手段之一。陈金荣等[4]从长江流域防洪的丰富实践中对水文气象预报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指出气象预报同水文预报结合的必要性,是水文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一些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5]也表明水文气象预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应用潜力。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训练。
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水文气象因素分析”、“水循环分析”、“水流河道演算”等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主讲教师专题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本课程的中后期安排两次训练:一是让学生以报告形式讲述他们所理解的水文气象学,他们所关注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及如何将气象学方法、理念引入水文工作等;二是结合专题项目,如:在2007级“水文气象学”教学中,本人结合“淮河流域水文气象耦合方法洪水预报研究”将训练过程分为三部分:(1)用水文气象学方法对洪水进行预报需要收集哪些资料,进行洪水预报必须要哪些参数,这些参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2)目前有哪些模型进行洪水预报,各有哪些优缺点;(3)分析淮河流域特点,哪个模型比较适合,并进行成果计算,进行讨论并写总结报告。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水文气象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01-02
Effect of YiqijJianpi Bushen Huoxue Recipe onFEV1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stable phrase
Zhao Fuche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Sichuan Province, Mianyang 6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iqi Jianpi Bushen Huoxue Recipe on FEV1 of secondar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in stable phrase. Methods:66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3 cases separate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routinely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treated group,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self-made Yiqi Jianpi Bushen Huoxue Decoction and western routine therapy. The treatment period of both groups was 60 days, simultaneously observing the variation of FEV1 of two groups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Markedly therapeutic effect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72.7% and 27.3%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Keywords] Yiqi Jianpi Bushen Huoxue Recip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tegrati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加强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是防止其病情反复急性加重而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方向发展,并隆低其死亡率的关键。FEV1是判定治疗COPD疗效最客观的指标,笔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其FEV1有显著的提高,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FEV1/FVC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具有不同程度的咳痰、胸闷气促、纳差畏寒、面色发绀则诊为肺脾肾虚兼血瘀证。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选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治疗及坚持随访的患者;除外COPDⅢ和Ⅳ级者、青光眼、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合并肝肾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原发病者。
1.4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5月呼吸及中西医结合专科门诊患者,入组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55~73岁,平均(66.1±6.3)岁;病程6~11年,平均(9.2±3.1)年。对照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54~76岁,平均(64.5±6.7)岁;病程6~10年,平均(8.9±3.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解痉止咳化痰平喘的西药治疗:异丙托溴胺气雾剂80 μg,每日2次,雾化吸入;氨茶碱0.1 g,每日3次,口服;盐酸氨溴索16 mg,每日3次,口服,并酌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方,基本方组成:黄芪20~30 g、党参15~20 g、白术15~20 g、熟地12~15 g、山药15~20 g、半夏12~15 g、陈皮9~12 g、杏仁12~15 g、当归12~15 g、赤芍12~15 g、桃仁12~15 g、丹参15~20 g、补骨脂15~20 g,每2 日1剂,每剂水煎取汁400 ml,每次100 ml,早晚各服1次;并随证加减: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者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痰黄或黏稠者去熟地加虎杖、黄芩;干咳无痰者加沙参、麦冬;咳嗽气急,动则尤甚者重用熟地、山药加五味子、山茱萸;腹胀便溏纳差者重用党参、白术、山药加厚朴、焦三仙;兼恶风畏寒者加炙麻黄、制附片、防风;自汗者重用黄芪、白术加浮小麦、防风;面色青紫或舌质瘀紫者重用桃仁、丹参。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治疗60 d。
1.6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60 d后,显效: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FEV1/FVC
2 结果
显效:治疗组24例,占72.7%,对照组9例,占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OPD是一类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却又经常被忽视的疾病,它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病因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的有关因素都可能参与,是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COPD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杀手疾病, 死亡率仅次于脑血管意外、肿瘤和心脏病。笔者认为,防止其病情反复急性加重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对COPDⅢ级之前的稳定期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而使其稳定期延长至关重要[3]。西医虽对COPD发作期有较好的治疗措施和疗效,但对于治疗并延长COPD稳定期却无很好的措施。笔者对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其结果为,治疗组显效率为72.7%,对照组显效率为27.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不仅有显著改善,而且FEV1亦有显著的提高;有效率对照组51.5%,治疗组27.3%,但它们只是临床症状有改善,而FEV1并无提高;对照组中无效加重有5例(15.2%)而住院治疗。以上说明治疗组不仅能明显改善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显著提高FEV1预计值。
笔者认为,COPD以本虚为主,常兼不同程度的标实证,实以咳、痰、喘为主,虚与肺脾肾三脏虚损有关,其病位首先在肺,外邪侵袭,肺失宣降,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肺气受损,肺虚及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具虚,正气难复,肺虚不治节,气虚推动无力而损伤脾胃,血行不畅停而为瘀,进而瘀阻血脉,故肺脾肾兼血瘀贯穿于COPD的整个病程中。方中黄芪、党参、山药、白术益气健脾,杏仁、半夏、陈皮宣肺行气祛痰;熟地黄、补骨脂补肾纳气;当归、赤芍、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通便,随证加减,收到较好的疗效。
本文说明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和延长COPDⅡ级稳定期的较好方法,与文献报道一致[4]。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方能明显增强患者体质,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药先于病,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2007,30(1):8-17.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3]徐涛.142例COPD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治疗与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52-53.
关键词:普通气象学;目标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
一、引言
所谓目标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它以“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为特点,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提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1]。其突出的特点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确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最终使大部分学员有学习的成就感。《普通气象学》是气象观测大专班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主要是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领域,采用数理方法分析和解释发生在大气中的各个物理过程及现象。课程特点是章节内容多,理论性较强。多年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标准和选用的教材系统性强,教员据此准备的内容自成体系。但据多年课堂一线教学发现,大部分大专学员不适应这种系统教学,他们在课堂上不能做到学有目标,听有方向,经常抓不住重点,上课感到很茫然。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公式类的内容有抵触心理,经常会觉得基础理论“无用”。与本科学员相比,教学效果相差甚远。怎样做到因材施教,怎样切实提高大专学员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学团队思考的问题。气象观测专业技术性强[2],其教育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针对普通气象学这门基础理论课程,除了要求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更注重和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员获取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3],具备任职需要的专业素养。实践证明,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大专学员而言,实施目标教学法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员的课堂效率,对打牢专业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内容设计及教学目标选取
教学方法与内容密切相关,在目标教学法中,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合适选取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目标教学法要求教员必须在课堂授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凝炼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普通气象学》课程内容涉及较多,需要教员在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及气象观测实际,将教材内容精简凝炼,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针对气象观测专业,围绕气象观测中的主要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等为核心,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根据课程学时数将教学内容分为大气概述、辐射与气温、气压与风、大气热力过程与静力稳定度、云雾与降水五大模块。每个模块或每个模块中的章节,结合观测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气压与风模块中的气压这一节,制定的目标有:说出气压的确切定义,能够准确读出水银气压计的读数;找出气压随高度变化规律及原因;气象观测中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的区别与联系;海平面气压订正原理等。在制定每个模块的具体教学目标时,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理论“够用”,只要求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二是理论“能用”,尽量将理论贴近实际。
三、目标教学法的实施
在普通气象学中引入目标教学法,主要包括:在课前,教员精心设计学员自主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展示教学目标并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互动讲解、课后及时反馈调整等环节。课前主要让学员完成教员布置的小任务;课堂讲评小任务并展示教学目标进一步互动教学;课堂小测评及课后互评是反馈环节。为了便于学员在课堂上小组讨论,课外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首先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尽量保证各组成员实力相当。下面以讲解气压与风模块中气压这一小节为例说明目标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主要的实施步骤包括:
1.课前任务的布置。课前布置的小任务尽量简单可行,主要目的是激发学员的好奇心,对教学内容起到“启发、导入”的作用。课前两周教员布置任务:“查找并记录五个不同地区(南京、成都、兰州、西宁、拉萨)至少一周不同时段(08、12、16、20、22时)的气压值;根据这些数值分析以下问题:五个站点一周的平均气压有何差异?可做图表分析。”教员建议:实行各组组长负责制,可进行分工合作。除了记录气压外,还可以查询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并做记录。同时查找相应地区的海拔高度。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数据并作简要分析。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展示教学目标,检验任务,围绕目标互动教学。首先,展示目标,然后通过对小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讲评引入到目标教学中。本讲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气压的定义、标准大气压的含义、掌握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及原因。气象观测中的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的区别。各组代表简要汇报气压及其他气象要素的数值记录完成情况。各组交流讨论他们对各站数据的分析结果。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员结合学员的实际分析,肯定学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并针对在任务完成过程及交流讨论中存在的疑惑点逐一探讨讲解。在任务讲评中可以发现,学员们能定性得出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但是呈现规律的真正原因总结得比较模糊。这就说明学员还没有完全理解气压的确切定义。教员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让学员感受气压的存在,讲清气压的确切定义。只要真正理解气压的定义,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时刻不同高度处的气压存在差异,也就能发现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可以找到影响气压变化的因子。在气象观测中海平面气压订正的原因也就容易找到。海平面气压与本站气压的区别也能很好地理解。综上,根据教员选取的任务为切入点,可以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基本都能掌握,既满足了学员的好奇心,又轻松完成学习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启发式”、“互动讲授”、“探究式”与目标教学法相结合。主要以问题为驱动,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员的学习成就感和积极性。
3.互评与反馈。课堂小测评、课后作业、学员与教员互评都是检验学员目标掌握程度、评价教员授课质量的手段,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每次课的最后几分钟,在学员具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小测评,及时检验知识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巩固、检查学习效果。对理解困难的知识点,通过答疑辅导进行解决。教员对学员的我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帮助学员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课后学员对教员的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评价,帮助教员提升授课能力。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评是目标教学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四、总结与思考
目标教学法在普通气象学课程的应用,主要通过课前学员完成小任务,课堂上教员以小任务为切入点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互动教学,课后及时的反馈与互评等环节来实现。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与小任务的合理选择是关键,课堂与课外的互相配合是基础。始终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性,让绝大部分学员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学中的每一个模块或者每一次课,都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任务、有测评,能让学员主动参与学习,思考解决相关问题,学起来更具有针对性、不再茫然,确保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在实施目标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并不是所有学员都参与到小任务中。通过课堂交流发现在小组作业中,有些任务只由少数人完成,其他组员敷衍了事,或存在不参与任务的现象;二是小测评及作业的真实有效性有待提高;三是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程度有待提升。由于人数原因,教员对各个学员的了解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今后需逐步完善目标教学法实施的各个步骤。将教学目标与专业任职特色紧密结合,任务布置得更加具体、细化,更贴近任职实际,小组成员需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反馈的方法和手段更趋于合理,使得教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员学习动态,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学员与教员之间建立更广的交流平台,课堂课后无障碍沟通,教员对每名学员的了解程度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做到以学员为本。
作者:金赛花 张瑜 王桂玲 单位: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贺俊平,贺振.目标教学法在《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专业教学研究,2012,(04):98-99.
关键词 霾;雾;定义;特点;危害;分布
中图分类号 P426.4;P42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38-02
霾和雾均是天气现象中视程障碍现象的一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相对欠发达时期,霾是极少见到的,因而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霾这种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霾和雾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霾和雾的成因、成分,并辨别霾日和雾日,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霾和雾天气概述
1.1 霾和雾的定义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霾定义为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的天气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在科学研究中霾中的物质成分除了细尘以外,还包括硫酸和硫酸盐、硝酸和硝酸盐、碳氢化合物、黑碳等粒子。因此,其发生的频数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溶胶污染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污染性气溶胶的存在,霾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雾的定义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天气现象,频繁出现的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航运等造成严重影响,其伴随的稳定层结大气也使城市污染加重,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霾和雾是科学界、公众和政府广泛关注的灾害天气。
1.2 霾和雾现象的特点
雾主要以水汽为主,相对湿度在90%以上,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而水平能见度大于1.0 km而小于10.0 km的称为轻雾,就其物理本质而言,由于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则称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200 m。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 μm,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 μm,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出现时主要是浮游在空气中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相对湿度在70%以下,霾的颜色有点发黄,且厚度比较厚,可达1~3 km。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无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在1~2 μm,为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1.3 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
雾、霾天气对空气的污染较为严重,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人们在雾、霾天气要学会自我保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市民以及老人、儿童要特别注意,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同时,雾、霾天不宜开展户外锻炼,因为锻炼时需要大量换气,更容易把污染颗粒吸入体内,并在人体内滞留,剧烈运动时吸入空气的量比平时要多,加剧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此外,雾、霾天气压较低,空气湿度较大,会影响运动时皮肤的散热,容易使人出现头晕气闷、身体不适等症状。
2 对霾和雾天气的研究
气象学者对全国或区域的霾、雾气候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成果。如胡亚旦等[1]利用1961—2007年全国721个气象站的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我国霾天气显著增多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北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等经济发达或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特别是近5年来霾天气显著增多。高歌[2]对1961—2005年中国霾的时空气候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霾变化可能原因及其与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变化的关系,指出全国平均年霾日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年平均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吴 兑等[3-6]对珠江霾天气的成因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该地能见度下降。
3 东明县近10年的霾、雾日的变化情况
东明县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以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小县城,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许多化工企业,县城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空气质量却逐年下降,从东明县气象站观测资料显示,每年的雾霾天气日在大幅度增加。
2011年,东明县霾天气出现了93 d,轻雾出现了217 d,10年以前霾天气一般在麦收后出现几天,现在霾天气出现的日数是原先的30~40倍,以前很少受到污染的小县城,现在空气质量也在逐年恶化,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当地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把环境保护提到第一位。
4 参考文献
[1] 胡亚旦,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9,35(7):73-78.
[2] 高歌.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7):761-768.
[3] 吴兑,邓雪娇,毕雪岩,等.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1):1-6.
[4] 吴兑,廖国莲,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1):1-9.
关键词:顶岗实习;调研;浮躁心理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育部[2009]3号文件《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指出,强化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提高就业能力。可以看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让学生真正体验企业生活和企业文化,拉近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高职学生都有很理想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环境,当他们真正走上实习岗位后,发现他们的理想和现实相差很大,适应不了现实的企业生活,因此出现不适和调换实习单位的普遍现象。为了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课题组以我院药学系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学生出现心理浮躁和更换实习单位倾向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期解决学生出现顶岗实习期间浮躁心理的现象,为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一、调研的基本要求
1.调研的背景和目的。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职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很不适应,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浮躁心理而频繁更换实习单位的现象,这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也是学校和企业感到很棘手的事。因此,为了解决这种现象,本课题组以我院药学专业2010级实习生为调研对象,分析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这种浮躁心理的原因,为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浮躁心理提供基础。
2.调研的对象和内容。本次调研对象为我院药学系2010级顶岗实习的学生,实际发放问卷203份,回收198份,回收率97.5%,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5%。在进行调查问卷内容设计时,我们考虑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研内容
■
3.调研方式。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进行。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通过QQ传给我院药学专业2010级在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同时,利用到实习基地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机会和学生进行座谈。
4.调研过程。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传给学生收集问卷资料对问卷答案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引起学生顶岗期间浮躁心理的因素。
二、调研的结果分析
1.工作时间的影响。通过调研,52.0%的学生对单位的上班制度不适应,这是导致他们有更换实习单位想法的首要因素。这部分学生希望上下班时间能够有规律、有双休日、不要加班、不要实行两班或三班倒,不希望对上下班迟到或请假采取扣钱的制度。在我们的调研中,就有7个学生因为适应不了三班倒的上班制度而提出了更换实习单位的申请。
2.企业人文关怀。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31.8%的人认为企业的人文关怀对他们的适应性影响很大。在这部分学生中有11.1%的人感觉企业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关心不够,表现得比较冷淡,甚至有排斥的现象,这就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很不适应,所以很想离开实习单位。有20.7%的学生感觉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和其他同事对实习生都很和蔼、友好,带教老师都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指导,除了工作中的事情以外,还很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到很温暖,工作也很开心,即使工作很累,甚至有些单位没有实习待遇,但这部分学生还是很愿意留下来实习。
3.企业的培训制度。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34.3%的人认为在实习单位能学到新的知识很重要,他们认为只要能学到知识,即使工作很累他们也不在乎。在这34.3%的学生中,有23.2%的学生对于实习单位的培训制度很满意,这些单位都有对新员工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他们能够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他们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更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在这34.3%的学生中就有3个学生是因为在实习单位没有培训制度,他们整天除了进行一些简单、机械的操作外什么新的知识也学不到,因此这部分学生最后选择了更换实习单位。
4.企业发展前景。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10.6%的学生很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他们认为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充满希望是吸引他们的地方,哪怕现在刚进入企业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但如果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好,他们也很乐意留下来。这部分学生很看重自身的发展,他们认为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里实习可以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可以学到先进的理念,在这样的企业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10.6%的学生中就有3个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由于总经理的辞职,导致企业的状况发生改变,企业陷入了一种混乱状态,最后这几个学生都选择了更换实习单位。
5.实习待遇。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21.2%的学生认为实习待遇是他们在实习期间很看重的一方面。他们觉得在实习的前3个月的试用期可以适当地少拿工资,但3个月后就应该同工同酬,因为做相同的工作就应该和企业正式员工的待遇一样。在这21.2%的学生中就有6.6%的学生对所在单位非同工同酬感到很不满意。
6.工作环境。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5.6%的学生认为单位工作环境是他们主要考虑的问题。他们看重单位的工作环境,包括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他们觉得只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他因素对他们来讲都是不重要的。
7.其他因素。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3.5%的学生对实习的住宿条件考虑得很多,他们感到不满的是实习单位安排的住宿离上班地点太远、住宿的环境不好,这也是导致他们对实习单位不满意的地方;有2.0%的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如果离家很近他们就满意了,其他因素他们都不看重;还有1.5%的学生把公司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他们认为只要公司的福利政策好,其他的因素对他们来说都不是考虑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玲.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1):148-149.
[2]叶建亭.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心理活动期分析与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145-146.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潜热通量;感热通量;海温
中图分类号 P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86-04
亚洲地区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对东亚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多年以来也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东亚冬季风是最为典型的。已有研究表明,东亚冬季风异常与后期的环流变化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甚至可以跨季影响到夏季风。本文是研究东亚冬季风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一个基础,因夏季风受低纬海洋影响大,所以本文研究异常东亚冬季风南下到较低纬度时,对我国近海海气通量的影响。又因2月与夏季最近,因此着重考虑后冬的海气通量。
对东亚冬季风的研究比较多,很多学者对东亚冬季风的指数,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东亚冬季风与某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像梁巧倩等研究了异常强的东亚冬季风和异常弱的东亚冬季风对西北太平洋的海温的影响。东亚冬季风指数定义方面,经历了一个对指数定义随时间逐渐递进的过程,从上世纪的60年代开始,就有研究者最早用海洋和大陆之间的气压差来对东亚冬季的指数进行定义,见徐淑英和季劲钧。1987年,郭其蕴也用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气压差来定义东亚冬季风指数。自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定义进行关注,自此开始,对东亚冬季风指数定义趋于多样化。最早是以郭其蕴的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差异表征东亚冬季风指数,赵汉光和张先恭也是用郭其蕴的方法来定义东亚冬季风指数、施能也是用类似的方法来定义。后来,另一项研究,着重通过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气压差的耦合模式来表征东亚冬季风指数。与此同时,郭其蕴进行进一步开拓,用高压的特点定义东亚冬季风指数。后来,随着对冬季风指数定义的进一步开展,一部分研究者通过西伯利亚高压特征来刻画东亚冬季风指数。到了1996年,对东亚冬季风指数定义更多的用到了500hPa东亚大槽的强度,孙柏民、孙淑清最先通过东亚大槽周围的区域的500hPa位势高度值来对东亚冬季风指数进行定义,随后,更多研究者围绕着东亚大槽周围区域的500hPa位势高度值来描述东亚冬季风的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一种新的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定义产生了,侧重点是研究风场的特征,详见纪立人等,后来,以此为基础,又有学者对原来的方法加以改进,来表征东亚冬季风指数。随着科研手段、研究思维等的发展,从1999年起,陈隽和孙淑清综合考虑风场、气温常和高度场的共同影响,来对东亚冬季风指数进行定义。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所用的资料有:1)1948年1月到2011年1月的Reynolds&Smith重构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分辨率为2°×2°;2)1948年1月到2011年1月的NCEP/NCAR全球大气月平均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其中包括分辨率为2.5°×2.5°的500hPa P坐标垂直速度场和近地面10 m高度的水平风场,高斯网格的表面热通量场(包括蒸发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净长波辐射通量和净短波辐射通量),其纬向分辨率为1.875°,经向分布不均匀。其中表面热通量的资料长度为1948-2011年共63年。
主要方法有标准差标准化、合成分析、统计相关等。
标准差标准化的公式为:
其中:xik为变量的观察值,x为变量的平均值,sk为变量的标准差。
2 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定义
对于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的定义有多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大体可以分成五类,分别是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风场特征类、环流特征类以及综合类。每一类定义也都有研究者对其稍微的改进,力求取得更好的结果。本文在对东亚冬季风指数定义过程中部分参照文献的方法,该方法是目前为止对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定义最新的一个方法,考虑到实际观测现象,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东亚地区冬季一般都表现为地面的降温、北风、升压和500hPa高空槽的活动,因此综合地面要素变化和高空形势变化定义了东亚冬季风的强度指数,对标准化的区域(110°-130°E,10°-30°Ν)平均地面10 m高度经向风和温度,以及标准化的(110°-130°E,20°-40°Ν)区域平均的500hPa高度场求和后再标准化,得到1949-2010年冬季(12月到次年2月)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序列。在此基础上,为体现冬季风在不同月份的实际情况和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影响到的纬度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冬季风强度指数定义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改进。在时间上,分别画出了冬季(12月到次年2月)平均的冬季风序列以及冬季逐月平均的冬季风序列(图略)。其中指数的值越小,则表示该年的冬季风越强。以1955年为例,1955年的东亚冬季风指数是指1954年的12月到1955年的2月的冬季风;黑线表示冬季平均的东亚冬季风序列,红线表示12月的东亚冬季风序列,为了对比方便,图中将前一年的12月份归在后一年里,即标记在1955的红线实际上是1954年的12月;绿线和蓝线分别表示1月和2月的东亚冬季风序列,对应年份为图中标记的年份,其余年份的曲线分别以此类推。在空间上,考虑到冬季风成因的复杂性,及不同因子对区域气候影响的贡献程度不同,分区域研究也是指数研究的一个方向。因此本文在求冬季风强度指数时,在对时间细分的基础上,又将所选区域经向上(10°-30°Ν)以20°Ν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分别求各自的冬季风指数;为方便区分,在下文中,分别画出冬季风三个月的平均序列以及12月、1月、2月的记为方案1(图略)。划分南北两个区域以后,用北部区域(20°-30°Ν)计算的冬季风指数序列记为方案2(图略),用南部区域(10°-20°Ν)计算的冬季风指数序列记为方案3
(图1)。
因为对冬季风异常年份的取样要有一定的统计意义,对指数序列以±0.75为标准分别划分出13个强冬季风年样本(如1955、1956、1961、1962、1963、1968、1971、1974、1976、1977、1984、1986、1996年)和19个弱冬季风样本年(如1949、1950、1954、1966、1969、1973、1979、1987、1988、1999、2001、2002、2003、2006、2007、2009、2010年)。
三种方案对比表见表1。
表1中,所指的强度相近或者强度相反是指前后冬的强度相近、相反,也就是说12月跟来年2月的冬季风强度指数进行对比,二者同时都大于零或者同时都小于零,则记为强度相近一次;如果两者一个大于零,另一个小于零,则记为强度相反一次;如果两者至少一个接近0,则不作考虑。案1所得结果,在62个样本年中,前冬和后冬冬季风强度指数强度相反的有32个,超过了样本总量的一半,强度相近的有19个,前冬后冬冬季风强度相反的年数(32)明显要多于强度相近的年数(19),多出13年,足可见在计算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时候,如果按照整个冬季平均来算,三个月的平均使得前后冬强度相反的这32年资料强度被削弱了,超过了样本年数的一半,不如按照单独月份计算的效果好,分开月份单独计算更直观地反映了强弱冬季风的波动情况,更有利于下文的分析。与方案1的结果相比,方案2和3求出的强冬季风年个数几乎一致,但是弱冬季风年个数都减少了,前后冬强度相反年份也减少了。弱冬季风年的减少,是因为没有划分区域的时候,南下减弱的冬季风会影响到整个计算结果,分开南北区域以后来进行计算,则这样的影响就被削弱。对比强度相近年份,方案1和2是相同的,都是19年,方案3是29年,之所以会多,是因为纬度偏低,不管是在前冬还是在后冬,风在南下过程中渐弱,使得前后冬强度相近的年份增多。
表2中,按照方案1确定的2月份的强东亚冬季风年与按照方案2确定的强东亚冬季风年分别是16年和17年,方案2的结果多出一个2000年,其余16年与方案1的结果全部吻合。方案2与方案3的结果比较,方案2(对北边区域求指数)求得的强东亚冬季风年包含了方案3(以南边区域求指数)求得的大部分年份,并且多出来(1956、1964、1972、1980、1984、2000年),也就是说,在多余出来的这些年份中,东亚的冬季风在(110°-130°E,20°-30°Ν)的范围内还是强的,但是到了南边区域(110°-130°E,10°-20°Ν)的时候已经不在强东亚冬季风的范围内,在后面的讨论中这部分年份称为20°Ν以北为强冬季风年份,方便区分对比。因这6年的强冬季风是比较偏北的,如果按照整个大区域算,就发现不了这样的特点,分区域使选择出来的强冬季风年年份更能表现现实,更具有代表性。因为冬季强的冷空气气流在南下过程中,干燥寒冷的空气会使得热容量大的海洋向空气中释放蒸发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等,并且南北的热力性质也不同,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是要慢慢减弱的,因此划分开南北两个区域,分别求各个区域内冬季风的强度,能更直观更具体地看出该年冬季风的强度。
我们也可以这么考虑,简单地说,同一时间内,冬季风在所选区域内,以20°Ν为界,北部强,到了南部不一定强;但是如果南边冬季风强,北边的冬季风往往一定强,事实得出来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因此本文用方案3的结果代表强东亚冬季风年份,又因本文是冬季风对夏季风影响的前一部分,而2月份是冬季中离夏季最近的一个月份,也是海温季节性最低月份,因此着重对2月份的强、弱冬季风年的气象要素合成分析。定义方案2比方案3多的6个强年为北边区域强冬季风年,方案3的的强年为南边区域强冬季
风年。
3 异常冬季风年的环流、潜热通量、感热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海-气相互作用最终是通过它们之间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水汽通量和动量通量等来实现,东亚冬季风在吹过洋面时,寒冷的北风会使得海面失热,因此冬季风的强弱,从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的释放量也可以很直观得表现出来。
图2a是2月北边区域强冬季风年份(1956、1964、1972、1980、1984、2000年)近地面10 m高度水平风的距平分布。由图可见,在我国近海的冬季风,风在20°Ν以北偏北风距平很强烈,但是过了20°Ν以后转为很弱,跟图2b形成很鲜明的对比。这些年份的冬季风,并不是持续强的,随着南下慢慢变弱,已经达不到强冬季风的标准。
图2b是2月南边区域的强冬季风年合成的近地面10 m高度水平风的距平分布。从图中可见,在孟加拉湾海区东部是一个反气旋式的距平环流,菲律宾以东海区是一个气旋式的距平环流,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区也是一个气旋式的距平环流,在孟加拉湾东部的反气旋和菲律宾海区的气旋之间,也就是我国南海地区,有强烈的偏北风距平,不仅如此,北太平洋中纬度的气旋和菲律宾海区的气旋距平环流西边的偏北风都经过日本南部以南海域—台湾附近海域—南海海域的偏北风距平十分显著。
图2c、2e、2g分别是2月北边区域强冬季风年份合成的下垫面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净热通量距平分布。图2d、2f、2h分别是2月南边区域强冬季风年合成的下垫面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净热通量距平分布。在对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影响上面,相对于单独用冬季平均来看,用各月的更加准确。
图2c、2d是潜热通量的距平分布。北边区域的强冬季风年份,东亚临海为显著的正距平,从南海的北部到东海一直延伸到北太平洋中部都是正距平,在北印度洋也有显著的正距平(图2c)。南边区域的强年份(图2d),东亚临海为显著的正距平,北太平洋中部也为正距平,与图2c不同的是,潜热释放的量值更大,大值区位置偏南,在南海北部相同区域内,潜热释放的更多。弱冬季风年的情况与强年相反,在东亚临海附近为负距平(图2b)。
图2e、2f是感热通量的距平分布。北边区域的强冬季风年份,从中国近海一直延伸到北太平洋中部都是正距平,在北印度洋也为正距平(图2e)。南边区域的强年份,图中大部分海洋区域都为正距平,说明在强东亚冬季风年,一方面寒冷的北风会使海洋向大气释放感热通量增多,另一方面海气温差的加强也使得海洋向大气放出更多的感热通量,其中仍以黑潮暖水区域的感热通量值最大。弱年感热通量的情况与强年相反,在弱东亚冬季风年份,东亚临海则以负距平为主,只在高纬度地区海洋表现为较强的正距平,说明在弱年,风速跟海-气温差都比平均情况要小,大气向海洋输送的感热通量更多。
对比北边区域强冬季风年和南边区域强冬季风年合成的气息要素图可见,东亚冬季风异常与海气通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冬季风强度偏北时,相应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的大值区都偏北;当冬季风南下范围较深时,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的大值区普遍偏南。
对比方案3南部区域强冬季风与方案1整个区域强冬季风年合成的气象要素图,有不同,表现在方案1的北风活动经向范围更广,高纬地区的北风也很强,热通量方面也是集中在高纬地区释放多,海温方面,我国近海异常偏冷的区域相对方案3的海温区域偏北,范围也相对小。
弱东亚冬季风年的情形与强年相反,因此不多做介绍。
4 结果与讨论
本文从东亚冬季风异常的角度出发,在对东亚冬季风指数定义时,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了细分,求得更精确的异常东亚冬季风年,对比三种方法求得的异常东亚冬季风的异同,以及对中国近海的海气通量,海温的影响,结果如下。
东亚冬季风指数计算采用季节时间尺度和采用月时间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开冬季三个月分别计算比整个冬季平均效果要好。在此基础上,空间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比比划分更精确。时空结合求出的异常东亚冬季风年更具有其特点和代表性。
用南部区域(10°-20°Ν)求得的强东亚冬季风年,与只在北部区域为强冬季风的年份相比,合成的海气通量与风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冬季风活动范围偏北(南),海气通量的大值区也偏北(南)。冬季风对海气通量的影响表现在当月。
进一步探讨冬季风-海气通量-海温-夏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气候预测的角度,将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孙淑清,孙柏民.东亚冬季风环流异常与中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J].气象学报,1995,53(4):440-450.
[2]孙淑清,陈隽.冬季风异常与环流的隔季相关—东亚冬季风研究之-EJ3[J].新疆气象,1998,21(1):4-8.
[3]梁巧倩,简茂球等.东亚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06,25(6):1-7.
[4]徐淑英,季劲钧.我国冬季风来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C].地理集刊第9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85-101.
[5]Guo Qiyun.The East Asia monsoon and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during 1871-1980[C].Ye duzheng. The Climate of China and Global Climate.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1987:249-255.
[6]郭其蕴.东亚冬季风的变化与中国气温异常的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1994,5(2):218-224.
[7]赵汉光,张先恭.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J].气象,1996,22(4):8-12.
[8]施能.近40年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1996,7(2):175-182.
[9]龚道溢,朱锦红,王绍武.西伯利亚高压对亚洲大陆的气候影响分析[J].高原气象,2002,21(1):8-14.
[10]晏红明,段玮,肖子牛.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夏季气候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33-42.
[11]曾琮,胡斯团等.东亚冬季风异常与广东前汛期旱涝关系的初步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5):87-96.
[12]赵平,张人禾.东亚-北太平洋偶极型气压场及其与东亚季风年际变化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6M(2) .125~134.
[13]武炳义,黄荣辉.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极端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风[J].大气科学,1999,23(6):641-651.
[14]孙柏民,孙淑清.东亚冬季风异常及其影响的统计研究[C].何金海,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08-113.
[15]崔晓鹏,孙照勃.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22(3):322-325.
[16]Ji Lire n,SunShuging. Model Study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sianWinter Monsoon and Its Infl uence[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7,14(1):1-22.
[17]布和朝鲁,纪立人.东亚冬季风活动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J].科学通报,1999,44(3):252-259.
[18]乔云亭,陈烈庭,张庆云.东亚季风系数的定义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2,26(1):69-82.
[19]王会军,姜大膀.一个新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强弱变化之大气环流场差异[J].第四纪研究,2004,24(1):19-27.
[20]梁红丽,肖子牛,妥红明.孟加拉湾冬季风及其与亚洲夏季气候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5):537-547.
波河流域管理委员会(PRMC)是一个政府内部部门,该部门为皮埃蒙特地区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制定了可操作的早期预警系统。结合流域内的地形和土地使用类别,波河流域管理委员会(PRMC)制定了流域洪水风险图,其目的是要确定流域中哪些地区属于更容易遭受洪水、山洪和泥石流的破坏,从而使每一个地区都与一个风险类别和级别相关联。例如,他们将波河的洪水风险分为三个级别的区域,分别为A区、B区和C区,C区位于河流的最外侧,其洪水发生的频率为500年一遇。B区位于C区的内部,但仍然属于河流的外侧,其洪水发生的概率为200年一遇,B区还包括一些水库和堤防。A区则包括河流主河道和容易发生小洪水的地区,在A区不允许有居住人类的建筑存在。在B区,人类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只能根据区域规划的目标进行活动。C区有河堤的保护,是可以居住的。但是,波河的流域洪水风险也只是侧重于使用非工程措施来保证人们的防洪安全,例如,制定区域代码、预案准备和预警系统等。
从公元1800年以来的历史记录表明,波河流域几乎一两年就要发生一次洪水,这些洪水可能是山洪,也可能是地势低洼地带的河流漫岸洪水,且洪水多发生于春季或者秋季。
意大利政府于1978年在皮埃蒙特地区成立了自然灾害情报室(SSRN),其主要任务是预测该地区的洪水灾害。在自然灾害情报室(SSRN),来自水文、地质、气象和冰雪研究领域的专家们通力合作,以预测可能存在的区域洪水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自然灾害情报室(SSRN)每天向有关部门发送报告,报告所观察到的气象情况和预测可能存在的灾害,尤其是降水方面的预报。这些信息分发给那些具有防洪任务的部门,如果有洪水威胁则向公众进行预警。
社区则需要参与以下行动:制定区域洪水应急预案;研究区域洪水和山坡地形的动态变化,这些区域研究能够提高对危险洪水的预报和响应能力;在洪水发生时使用志愿者执行应急预案,并且与当地有关部门时刻保持联系。
意大利皮埃蒙特的洪水早期预警包括调查、警告、报警和紧急抢险4个阶段,当条件具备时,各阶段的内容被顺利执行,执行预警的条件包括主河流洪水水位、山洪和山区流域水范围内发生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预报人员为每种风险进行编号,例如,1代表无风险,2代表低风险,3代表高风险。洪水管理官员根据该地区历史上发生洪水的数量来决定洪水风险的等级。
在预警的执行过程中,国家气象水文部门(NMHS)和区域预报中心连续监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当他们警告信息时,信息只通知到当地的一些洪水防御相关部门,警告信息并不传达给广大市民。一旦洪水已经发生,或者判断有即将发生的危险,立刻向市民广播警告。由于本系统的中级警告由地方当局掌控,只有当洪水危险确定要发生的时候才向公众,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向社会公众提供虚假警报的几率。
皮埃蒙特的洪水警报系统,适用于下列情况:洪泛区的面积大于400平方千米;或者局部小面积洪水,但是降雨属于短历时、高强度降雨(有效降雨面积小于400平方千米);强降雪造成的道路封锁或者其他交通困难。
意大利的皮埃蒙特洪水早期预警系统将所控制的流域划分为很多子流域,每个子流域有相似的地理条件、降雨模式和洪水特征。该洪水早期预警系统还综合考虑了应急管理和行政区域划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该洪水预警系统是一个基于环境和人文因素的产物。
皮埃蒙特自然灾害情报室(SSRN)主要有两个职能:(1)水文与气候调查:专家们所撑握的技术要确保洪水预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持续地报送数据。(2)对于局地的水文气象事件,气象学家、水文学家、地理学者和冰雪科学家分别作出预测,专家们相互交换警报信息,以改进预报和警报的水准。
自然灾害情报室(SSRN)主要运用以下信息系统: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网、气象雷达系统、自动高空声波测验系统(每日两次)、局地和全范围的气象预报的数字模拟系统,以及河流干流的洪水预报数字模拟系统等。
自然灾害情报室(SSRN)每天产生预见期为48小时的定量降水预报(QPF),并且对所管辖的11个区域的气温进行预报,这有利于水文学家和气象学家共同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天气情况。预报专家采用两种手段来评估未来48小时可能的气象风险等级:第一种方法涉及将48小时的定量降水预报(QPF)与事先定义好的降雨事件进行比较,事先定义好的降雨事件由数学模型对过去的降雨事件进行模拟得到,第二种方法就是采用实时数据进行数字模拟得到。
预报模型采用的定量的降水预报能够与水文模型相连接,产生洪水的早期预警。由于定量降水预报(QPF)包含着显著的不确定性,因此,气象学家也只是在预见期为1到2天的范围内定性地使用这种预报方式。这种预报系统经常会产生虚假的警报,但是,由于大多数的警报事件只通报给当地的有关部门,因此,公众很少收到这些警报,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预报模型的管理模块采用水动模型和实时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该系统能够产生预见期为6到12小时的符合经验的洪峰预报和传播时间预报,因此可以广泛使用,应急管理官员发现这种实时的数据非常有用。
实时模型是由一个决策支持系统来完成,该系统产生一个实时的预报结果,实时系统将先进的数据库系统与丹麦水文模型MIKE11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结合其他的水动模型共同组成了实时的洪水预报系统(DHI, 2006)。所有的模型都打包于ArcView GIS环境,使抽象的数据与具体的地图相结合,这种组合对于实时的径流预报和洪水预警非常有用。在设定了计划任务以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自动运行,并且技术人员还能够随时进行修改和控制。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产生很多信息,包括ArcView图形的自动显示,以及预报结果的实时更新。系统也产生水位和径流的观测和预报结果。最后,专家组对每个警报区域制定预报文本公告,并且标注灾害的风险类别,分为A、B和C三类,分别对应着1、2和3级的风险水平。当洪水造成破坏和降雨造成泥石流,或者发生山体滑坡的时候,会自动触发洪水数据写入数据库的事件,这样就可以检验预报系统的水位和降雨与实际发生的水位和降雨是否符合,以利于预报系统的实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