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对公益的感悟

时间:2024-01-27 16:41:34

导语:在对公益的感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公益的感悟

第1篇

与"三五"普法相比,"四五"普法的着眼点由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向增强公民法律素质转变。法律素质教育是普法教育的必然提升和发展,它突破了普法教育的局限和束缚,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内涵,引导普法教育向法制理论教育延伸、向系统化法律培训延伸和向法学教育延伸。法律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是围绕公民如何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如何进一步提高公民依法办事能力而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不断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以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寻求新对策,以不断开创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20__年是"四五"普法的启动年,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四五"普法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下一步,"四五"普法工作要从培养社会成员与法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法律素质出发,从综合性、社会性和规范性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一、找准结合点,开拓普法工作新思路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加以丰富和深化,要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治区方针的高度出发,根据经济全球化、加入WTO的新形势对社会法治环境所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区域中心工作,注重综合与结合,将法律素质教育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首先,法制宣传教育要为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管理经济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朝南坐"、"命令式"到"服务型"、"依法管"的转变,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和信用政府。要实现这个目标,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鉴于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就要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为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措施,在学法等一系列制度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每年学法或法制讲座要在4次以上,坚持每2月一次的领导干部学法讲座,并使用领导干部学法记录卡;逐步推行重大决策之前的法律咨询制度,建立法律专家咨询机构,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配合审批制度改革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加大对新颁布法律法规和国际经贸法律知识及WTO规则学习宣传的力度。其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以市"十五"计划提出的增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注重综合与结合。城区综合竞争力主要包括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和公民综合素质等方面,这些都与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法制宣传教育要推进信息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目标任务,贯彻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司法和执法人员考核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再次,法制宣传教育要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结合起来。配合市委宣传部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学法守法要求列入文明小区考核标准中,将法制课程纳入到社区工作者培训中,使公民道德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起来。

二、把握社会性,探索普法工作新方法

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范围内各种法治思想及法律文化的碰撞、融合无疑会加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问题、新矛盾必然会日益凸现出来,为此必须加快培育、构建社会化法律素质教育的体系和运行机制,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不断整合资源、开辟新阵地、运用新载体,并使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发挥"各尽其能"、"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作用。同时科学地选择好宣传教育的内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使用好一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特别要注意发挥好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载体的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辐射面和影响力。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要充分发挥社区法律事务受理中心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深入开展法制广场、法制文艺汇演等"法律进社区"活动,进行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召开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指导培育和宣传一批依法治理工作的典型,并以点带面,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要重视和加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调研,探索出一条具有徐汇特色的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路子。二是在市委党校挂牌建立干部法制培训基地,举办处级领导干部法制专题培训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领导干部学法活动。三是在青少年活动基地内建立法制培训基地,让青少年接受直观生动的法制教育。依托市教育网络开展"第二课堂"、"家长学校"等教育活动及社区青少年普法工作,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法制培训,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格局。

第2篇

关键词:感知公平;情感忠诚;感知有用性;重购意向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国民众的网上交易日益活跃,仅2015年“双十一”天猫的成交额就高达912亿元。然而,网上交易繁荣的背后存在诸多如高退货率、高投诉率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因此,如何进行服务补救以及如何挽回顾客的忠诚就显得格外重要。

多数文献围绕服务补救措施影响感知公平进而影响补救满意及顾客忠诚这一主线来进行研究[1-3]。一些学者把顾客忠诚分为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4],也有学者进一步划分态度忠诚为认知忠诚、情感忠诚和意向忠诚。研究表明情感忠诚的顾客,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维持时间更长,情感忠诚也更具有商业价值[5]。学者们分别研究了感知公平-补救满意关系以及补救满意-顾客忠诚关系[6-8],但对感知公平-顾客忠诚关系研究较少,更缺乏服务补救情境下对此问题的研究。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服务补救策略有用性在服务补救中的重要影响。对感知有用性的研究多数见于TAM及其模型,较少有学者研究服务补救措施的有用性。然而服务补救策略的有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着顾客的忠诚及重购意向,因此,分析服务补救策略有用性能够帮助商家更好地开展服务补救策略。

基于此,本文在服务补救情境下,对感知公平、情感忠诚和重购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情感忠诚的中介效应和服务补救措施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

二、理论背景和假设

(一)研究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本文提出研究模型如图1,其中,感知公平通过情感忠诚影响消费者重购意向,服务补救策略的感知有用性在感知公平和情感忠诚之间起调节效应。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感知公平进一步分为分配公平、交易公平和程序公平。

(二)感知公平,情感忠诚和重购意向

学者们对服务补救、感知公平以及消费者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Liao[9]发现服务失败后及时处理、道歉、有礼貌地解决问题等因素积极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公平进而影响补救满意和重购意向。张圣亮等[10]发现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情绪及行为意向具有影响。杜建刚等[11]则发现服务补救中的消费者情绪对服务补救后的顾客满意产生影响。另外一些学者对感知公平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hoi等[12]发现分配公平、交易公平、程序公平积极正向影响消费者情感进而影响顾客忠诚和口碑行为。阎俊等[13]把服务补救行为进行了细分,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通过感知公平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一些学者进一步把顾客忠诚进行了细分,如分为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4,14],也有学者分为认知忠诚、情感忠诚、意向忠诚和行为忠诚。其中情感忠诚表现为顾客对企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形象的高度认同和满意。已有研究表明情感忠诚的顾客与企业维持关系的时间更长。因此,研究感知公平对情感忠诚的影响能够帮助商家更有效地采取服务补救策略来维持顾客关系。本文把感知公平分为分配公平、交易公平和程序公平三部分[15],并在电子商务情景下提出如下假设:

H1: 分配公平积极正向影响情感忠诚。

H2: 交易公平积极正向影响情感忠诚。

H3: 程序公平积极正向影响情感忠诚。

H4: 情感忠诚积极正向影响重购意向。

(三)服务补救措施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效应

感知有用性最早被用来解释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采纳行为,后来逐步扩展到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 Guritno等[16]发现感知有用性影响消费者使用航空订票系统的态度。Lai等[17]研究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在线预订意向的影响。一些学者研究了感知有用性的中介效应。Wan等[18]发现感知有用性在消费者使用系统的态度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另外一些学者研究了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效应。例如,Purnawirawan等[19]等检验了感知有用性在态度使用和实际使用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根据感知有用性已有文献,服务补救措施的有用性对服务补救以后顾客忠诚可能会产生影响,本文认为,感知有用性越强,感知公平对情感忠诚的影响越大,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5: 感知有用性正向调节分配公平与情感忠诚的关系。

H6: 感知有用性正向调节交易公平与情感忠诚的关系。

H7: 感知有用性正向调节程序公平与情感忠诚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本文所用问卷的测量项目取自已有成熟量表。感知公平量表分为分配公平、交易公平和程序公平量表,每部分由4个问题项组成,选自于del Río-Lanza等[15]的量表。感知有用性量表由3个问题项组成,选自Koufaris[20]的成熟量表。情感忠诚量表由3个问题项组成,选自于Too等[21]的成熟量表。重购意向量表由3个问题项组成,选自于Kuo等[22]的成熟量表。问卷采用七级李克特量表形式,从非常不同意(1)到非常同意(7)。

在专业调研网站问卷星的帮助下,本文要求受访者具有购物不满意或者购物失败的经历,共有208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受访者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如下:受访者有40.55%为男性,59.45%为女性,符合网络购物的规律。在年龄方面,50.69%的受访者在21岁至30岁之间,37.97%的受访者在31岁至40岁之间,说明青年一代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学历方面,学士学位所占比例最大为84.59%,说明网络购物的人群一般具有较高学历。月薪方面,超过1/3(32.26%)的受访者月薪在3 001元到5 000元之间,20.28%的受访者月薪大于8 000元,说明受访者具有一定的网络购物能力。33.18%的受访者每周浏览购物网站4小时至7小时,15.67% 的受访者每周浏览购物网站大于16小时,说明受访者较为关注网络购物。约1/3(31.34%)的受访者网络购物年限3年至5年,接近一半(42.86%)的受访者网络购物年限超过五年,说明受访者接触网络购物年限较长。

四、研究模型

(一)测量模型

信度检验主要通过Cronbach’s α、组合信度(CR)和抽取变异量(AVE)三个指标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Cronbach’s α值范围从0.840到0.884,所有指标都大于0.7,CR值范围从0.804到0.832,所有指标都大于0.7,AVE值范围从0.525到0.588,所有指标都大于0.5,符合学者们建议的标准。

聚合效度一般通过因子载荷、CR和AVE来判断。根据表1所示,因子载荷所有指标大于0.5,CR所有指标都大于0.7,AVE所有指标都大于0.5,说明测量模型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二)情感忠诚的中介效应

借鉴温忠麟等[23]建议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别检验了情感忠诚在分配公平、交易公平、程序公平和重购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首先,对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关系都显著;其次,对中介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关系都显著;最后,对因变量、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关系都显著,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得出,情感忠诚在感知公平(分配公平、交易公平、程序公平)与重购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8.27%、20.28%和23.79%。结果说明,一方面感知公平对重购意向有直接正效应,即消费者越感知到分配公平、交易公平和程序公平,其重购意向越强;另一方面,感知公平对重购意向也具有直接影响,即越公平,重购意向越强。

(三)服务补救策略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效应

使用多元层次回归对感知有用性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首先计算分配公平、交易公平、程序公平、感知有用性、情感忠诚的因子得分,并进行去中心化。接下来,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使用“Enter”方法,第一层放入主预测变量,第二层放入调节变量,第三层放入交互项。结果显示只有H7被支持(β=0.109,T =2.117),如表3和图2所示,说明,感知有用性越强,程序公平对情感忠诚的影响越大。

五、研究结论与意义

本文在电子商务服务补救情境下对感知公平和消费者重购意向关系进行研究,并检验了情感忠诚的中介效应和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分配公平正向影响情感忠诚(β=0.206,T =2. 658),假设H1成立,表明分配公平越高,消费者情感忠诚度也越高;交易公平正向影响情感忠诚(β=0.237,T =2. 644),假设H2成立,表明交易公平越高,消费者情感忠诚度也越高;程序公平正向影响情感忠诚(β=0.386,T =4.306),假设H3成立,表明程序公平越高,消费者情感忠诚度也越高;情感忠诚积极影响消费者重购意向(β=0.839,T =22.174),假设H4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假设H7(β=0.109,T =2.117)成立,即感知有用性正向调节程序公平与情感忠诚之间的关系,表明在相同的程序公平水平下,对补救措施感知有用性越高,情感忠诚也越高;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说明情感忠诚在感知公平和重购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通过检验了情感忠诚在感知公平和重购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服务补救策略感知有用性的调节效应,丰富了电子商务服务补救情境下感知公平与消费者重购意向的研究,研究结果具有以下意义:

1.分配公平正向影响情感忠诚。说明服务失败后,充分的补偿是必要的,商家要充分考虑到给顾客造成的麻烦和时间损失等因素,力求建立一套健全的补救机制,同时要向消费者展示出商家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公平性。

2.交易公平正向影响情感忠诚。表明服务失败后,首先要安排有足够能力和权限的员工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员工应该积极亲切地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应,并有礼貌地与顾客交流,尽一切努力公平地解决顾客遇到的问题。

3.程序公平正向影响情感忠诚。表明服务失败后,要用正确的方式和程序来解决问题,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好策略和好方法,灵活、及时、迅速地解决问题。

4.感知有用性对程序公平和重购意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说明在解决问题方式和程序正确的同时,商家应注重服务补救措施的有用性,只有感知有用性高的补救措施才能挽回顾客的情感忠诚,从而产生重购的意向。

参考文献:

[1] Bambauer-Sachse S,Rabeson L E. Service Recovery for Moderate and High Involvement Services[J].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15,29(5): 331-343.

[2] Kuo Y-F,Wu C-M. Satisfaction and Post-Purchase Intentions with Service Recovery of Online Shopping Websites: Perspectives on Perceived Justice and Emo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2,32(2): 127-138.

[3] 张建斌,陈爱平. 服务补救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 回顾与展望[J].商业研究,2011(7): 190-193.

[4] DeWitt T,Nguyen D T,Marshall R. Exploring Customer Loyalty Following Service Recovery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rust and Emotions[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08,10(3): 269-281.

[5] 唐小飞. 认知忠诚和情感忠诚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3): 101-108.

[6] Kazemi M,Baridnazif Y,Forouharfar A.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Justice on Customers′ Recovery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s′ Trust in Domestic Airline Companies[J].Asi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Matters,Asi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Matters,2011,5(2): 240-250.

[7] Nikbin D,Marimuthu M,Hyun S S,Ismail I. Relationships of Perceived Justice to Service Recovery,Service Failure Attributions,Recovery Satisfaction,and Loyalty in the Context of Airline Travelers[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5,20(3): 239-262.

[8] 王增民,胡伟,潘煜.服务补救理论综述及战略意义探讨[J].商业研究,2014(7): 121-126.

[9] Liao H. Do It Right This Time: The Role of Employee Service Recovery Performance in Customer-Perceived Justice and Customer Loyalty after Service Failur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92(2): 475.

[10]张圣亮,高欢. 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1(2): 37-43.

[11]杜建刚,范秀成. 服务补救中情绪对补救后顾客满意和行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7(8): 85-94.

[12]Choi B,Choi B-J.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Service Recovery Justice on Customer Affection,Loyalty,and Word-of-Mouth[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14,48(1/2): 108-131.

[13]阎俊,胡少龙,常亚平.基于公平视角的网络环境下服务补救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 1512-1519.

[14]Chou P-F.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Failure,Service Recovery and Loyalty for Low Cost Carrier Traveler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15,47: 119-125.

[15]del Río-Lanza A B,Vázquez-Casielles R,Díaz-Martín A M.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 Recovery: Perceived Justice and Emotional Respons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8): 775-781.

[16]Guritno S,Siringoringo H. Perceive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Attitude Towards Online Shopping Usefulness Towards Online Airlines Ticket Purchas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1: 212-216.

[17]Lai Y-H,Huang H-C,Lu R-S,Chang C-M. The Effects of Website Trust,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n Consumers’ Online Booking Intention: Evidence from Taiwan B&B Sector[J].Life Science Journal,2013,10(2): 1516-1523.

[18]Wan C,Shen G Q. Encouraging the Use of Urban Green Spa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Attitude,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5,50: 130-139.

[19]Purnawirawan N,De Pelsmacker P,Dens N. Balance and Sequence in Online Reviews: How Perceived Usefulness Affects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12,26(4): 244-255.

[20]Koufaris M.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Flow Theory to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2,13(2): 205-223.

[21]Too L H,Souchon A L,Thirkell P C.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Customer Loyalty in a Retail Setting: A Dyadic Explor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17(3-4): 287-319.

[22]Kuo Y F,Wu C M,Deng W J.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rvice Quality,Perceived Value,Customer Satisfaction,and Post-Purchase Intention in 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4): 887-896.

[23]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 614-620.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Justice on Customers Repurchase Inten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Service Recovery

ZHANG Xin, MA Liang,WANG Gao- sh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China)

第3篇

音乐治疗通过整合医学、心理学、美学、特殊教育学、物理生物学等多学科,形成了跨越诸多种学科而应用于临床的一个边缘科学[4]。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引入音乐干预,是能够使患者身心得到改变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在《黄帝内经》和《乐记》已论述了音乐治疗疾病的理念,提出了“乐与人和”、“五音对五脏”的思想。而五行音乐则是将传统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音乐结合的首次尝试[5]。五行音乐疗法综合了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情绪状态、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6]。

因此,笔者意欲整理中医的五行音乐经典,构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五行音乐干预模式,尝试采用五音五脏补泻方法,通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探讨五行音乐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促进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生存期提供帮助。

1 音乐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音乐治疗干预疾病历史悠久,约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懂得敲击石器伴以舞蹈可以治疗或减轻疾病的痛苦。在三千年以前,我国先哲们论述了关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见于《乐记》、《养生论》、《汉书?艺文志》等著述中,为音乐治疗奠定了的基础。实际的现代音乐治疗学科起源于美国,1950年美国率先成立的音乐疗法协会(NAMT),标志着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式诞生[7]。目前欧美、澳大利亚及亚洲的部分国家,陆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音乐治疗,开启了音乐疗疾的新思路,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并相继在高等院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短短半个世纪,这一新兴的治疗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发达的国家,音乐治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社会职业。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相对较晚,1980年就职于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刘邦瑞教授,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前来中国讲学,开启了我国音乐治疗领域的大门。随后我国首先在精神病院和部队医院理疗科开设音乐治疗项目,后来逐渐在综合性医院扩展,并渐渐全面开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规模的地震灾害之后,中央音乐学院派出了音乐治疗专业志愿者队伍,在地震重灾区进行慰问演出和音乐干预治疗,迅速改善受灾群众的恐惧情绪和心理感受,印证了音乐治疗的作用[8]。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乐音流动的形式,它涉及到对运动感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刺激,为人体对音乐的反映提供了多重感知觉的通道[9]。音乐治疗在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学科建设和临床实践卓有成效,但我国的音乐治疗模式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医学科学以及临床治疗学的发展。呼唤音乐元素的参与,临床实践中必须吸纳先进的音乐治疗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应用,使应用治疗学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

2 五行音乐、五音疗疾的历史渊源

五行音乐是音乐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特色,《黄帝内经》中五行学说把“宫、商、角、徵、羽”五音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与“怒、喜、思、忧、恐”五志相联系,认为运用五音不同的音乐,针对不同病症,可调整“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功能,这便是五行音乐的起源。《左传》中强调,五声五音要有所节制,缓急适宜,不可太过,才会对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即“天有六气,发为五色、徵为五声、生六疾”。而到了明清时代,著名医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徐灵胎在《乐俯传声》中均专门论述了音律学与医药学的关系,阐述了音律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晋代阮籍在《乐论》中说 :“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也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认为音乐可以平和人的精神。元代名医朱震亨指出 :“乐者,亦为药也。” 《黄帝内经》也讲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并有“五脏有声,声各有音,人有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其声大而和,轻而劲,沉而深,声音相应则无病”的论述。认为音乐也是一种药物,可以调整人类的肉体、精神以及感情,并能够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达到文字及触觉所不能达到的水平。《灵枢?五音五味篇》依据五行规律,运用宫、商、角、徵、羽五音,针对不同的病症和喜、怒、哀、乐等不同情志,选用不同的音调、音量、节奏、旋律等,通过患者的音乐体验来改善人体的脏腑功能,从而创造了五音疗法。认为“商音肃劲铿锵,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宫音悠扬和谐,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引人遐想,启迪心灵”。当将五行、五脏、五音三者融于一系,便是“五音疗疾”,是五行音乐治疗“同质选曲”的雏形。

我国作为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几千年的音乐人文积淀。五行音乐对于人的身心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五音疗疾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的未知,医学和音乐领域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认真探讨和挖掘我国传统音乐在治疗中的作用,对充分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3 五行音乐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完善,传统的肿瘤疗效的生物学评价指标已很难全面评价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引入生活质量以及免疫功能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手术切除了局部的病灶,放疗、化疗又尽可能地消灭了残留的癌细胞,但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最终仍有一小部分癌细胞遗留,残存的癌细胞一旦逃避免疫监视,又可以生长,出现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此外,乳腺癌手术的创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都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也是临床需要关注的热点[10-11]。

3.1 五行音乐治疗的构建 五行音乐治疗以传统的五音调式为基础,结合人体脏腑的生理节律和特性的五行分属施乐,从而发挥调畅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功能。五行音乐治疗的理想境界是“乐与人和、天人合一”,它强调平衡阴阳、和合五脏、调畅情志、三因制宜,在聆听中音乐的过程中,让曲调、情志、脏腑、感知互动共鸣。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影响,通过生克制化达到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在临床施乐时利用五行的生克规律配曲,对五脏六腑进行间接的调理。五行音乐可分为以调为主的正调 、以泻为主的太调和以补为主的少调。角为春音,主音3-Mi,性属木,通肝脏,主生,能促进体内气机的疏通畅达。徵为夏音,主音5-So,属火,通心脏,主长,能促进全身气机上炎升腾。宫为长夏音,主音1-Do,属土,通脾脏,主化生,能促进全身气机稳定,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商为秋音,主音2-Re,属金,通肺脏,主收,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羽为冬音,主音6-La,属水,通肾脏,主潜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潜降。在五行音乐的治疗中,五种调式的音乐因选用的主音不同,旋律和配器各异,其发出的声波和声波形成的场质不一样,故对脏腑及情志的作用也各有所异。因此临床治疗设计时,笔者参照五行生克规律选曲,以石峰先生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创作的《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为基础,参照中医五行理论的生克制化的规律进行辨证,临证时遵循五行,因季、因时、因人辨证选乐[12]。在环境清幽、相对无干扰的区域,同病或同证集体或个别治疗,适当控制音量,让患者身心沉浸于乐曲的意境之中,以每个治疗单元的前后给予音乐干预,在治疗周期内,适当调剂同类范围乐曲。疗效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肿瘤生活质量指数(HQOLI-R)评分等评价体系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13]。免疫功能采用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白介素(IL-1β、IL-2、IL-6)等进行综合评价,客观的评估五行音乐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提供依据。

3.2 五行音乐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和前景 五行音乐是传统医学中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的理论与音乐结合的首次尝试,为和合之气,可调和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虽然有“角动肝、徵动心、宫动脾、商动肺、羽动肾”之论,但不同的音乐调式,对人体的气机的升降出入、脏腑功能的协调、神志的摄养等作用会因五种调式的音乐因选用的主音不同各有所异。还会有阴阳二气和人体内气机运行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的干扰,以及因性别、年龄和情绪的不同,而出现气机运化的不平衡,所以产生中庸平和、太过和不及。临证时宜紧扣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配伍选曲,如肝血虚者,配以羽调,滋水涵木,养阴柔肝,以水生木;心气虚者,配以角调,补益心气,以木助火;脾胃虚弱,配以徵调,助脾气之升清运化,取火生土之意;肺气虚者,配以宫调,助肺气之宣发,以土生金;肾气虚者,配以商调式,促肾精潜藏,以金生水。亦可针对脏腑过亢的状态,配合以相克的调式,达到制约其过亢状态的目的,使五行音乐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发挥提高生活质量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变异性哮喘;免疫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常由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MP)引发,研究表明MP感染致变异性哮喘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16%~32%[1]。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患儿常于凌晨发生持续性、反复性咳嗽,该症状因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3及多种炎症细胞释放介质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造成[2-3]。不仅影响患儿的睡眠及日常生活,甚至会对儿童发育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为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给予60例变异性哮喘患儿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组。观察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34±2.64)岁;病程2~24月,平均病程(11.72±3.58)月。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47±2.51)岁;病程1~26月,平均病程(12.56±3.81)月。对比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120例患儿变异性哮喘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吸痰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先予以5%葡萄糖溶液加乳糖酸红霉素(牡丹江宇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624)20~30 mg/kg/d静脉滴注,视患儿情况可于1~2 w后停药。后予阿奇霉素(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280)10~15 mg/kg/d,连续口服3 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需停药4 d,疗程数视视患儿情况而定。

1.3评价指标 ①免疫功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3(IL-3))及免疫球蛋白E(IgE);使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EOS)。②疗效评价:轻度咳嗽:见于夜间及凌晨,不影响活动及睡眠;中度咳嗽:较轻度咳嗽略重,对生活影响较小;重度咳嗽:昼夜均咳,患儿无法正常睡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疗效以患儿咳嗽是否好转为评定标准,重度转中度、中度转轻度及轻度转消失为有效;重度转消失为显效;咳嗽症状及频率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免疫功能指标,行t检验,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疗效,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2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由炎症引起的气道慢性疾病,临床表现特征为患儿气道反应性高、气道狭窄及反复长期咳嗽[4]。相关研究表明,剧烈气候变化、冷空气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导致变异性哮喘发生和加重[5]。

MP是导致小儿变异性哮喘主要原因,其进入机体后会附于呼吸道粘膜表面,造成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死亡并脱落,暴露气道进而引发炎症反应。患儿体内参与炎症反应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及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引发气道上皮的炎症反应,加速上皮细胞的重生,修复气道上皮粘膜[6]。免疫球蛋白E由机体在肺炎支原体刺激下产生,可与抗原进行复合反应,是引起患合喘的主要原因,属于机体迟发或速发型变态反应[7]。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哮喘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证明给予患儿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通过与病原体细胞核内的50S亚基作用,影响病原体细胞生长和代谢,降低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3水平,诱导嗜酸性粒细胞死亡,从而达到减轻炎症、减少痰液分泌引发哮喘的目的。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药物且临床应用广泛,阿奇霉素抗菌能力强,体液分布范围广,浓度保持时间长,可与红霉素相互补充,降低红霉素对肠胃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不良反 应[8]。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3、免疫球蛋白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变异性哮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患儿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瀚F,陆权,洪建国,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系统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02):111-118.

[2]周兰芝,牟丹丹,李婷婷,等.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8):1786-1788.

[3]崔亚利,陈丽珠,陈永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6,27(09): 1486-1488.

[4]岳圣增,李方,王凯.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2584-2586.

[5]胡晓玲.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业,2015,24(23):157-159.

[6]王静,丁周志,罗厚,等.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5,13(08):1296-1297,1327.

第5篇

关键词:公益旅游;自驾游;公益自驾游;问题;方向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私家车已由高端消费转为普通大众消费。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有钱有闲阶层,旅游业由传统跟团游为主转向自由行为主,人们普遍倾向于自由时尚、个性多样的旅游方式。此外,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在闲暇时外出旅游以改善心情、释放压力成为人们的绝佳选择,于是自驾游成为新的旅游组织形式,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游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方面,1988年上海至嘉定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中国产业调研网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总规模为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网骨架的基本形成。2013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4468公里。2014年,交通部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全年新增公路里程9.3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7450公里。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生产总量达1841.6万辆,同比增长0.8%。截止2013年,我国私家车拥有量达1.06亿辆,拥有驾驶执照者超过2亿,各种汽车相关俱乐部有15000多家,还有很多车友会、汽车4S店俱乐部等未计入统计,可见有车群体十分庞大。由于自驾游比传统团队游更灵活、更个性化,其兴起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旅游发展由大众化转向个性化,由观光型转向体验型,由不可持续趋向可持续,从利己主义转转为自然主义及利他主义。更多人们有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为社会及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并不顺畅,公益组织的过分商业化和不透明降低了公众信任度,因此很多人选择自发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将旅游需求与社会及个人精神需求相结合产生的公益自驾旅游成为其中的重要形式。公益旅游属于替代性旅游范畴,是一种对当地社会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它不仅可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还能对旅游者心理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支持。目前,公益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客观的经济、收入、闲暇时间、道路及汽车量等条件越来越好,主观游客需求日益多样,结合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再认识,引发了旅游者从单纯的观光自驾游转为追求同样安全自由,并能为社会提供一定价值的公益自驾游,不仅不影响旅游者对个性化的追求,还因对象多为偏远山区,其原始自然美景及人文风情较少受到破坏而能更欣赏到更美的风光,同时获得了内心的满足。从旅游发展过程及趋势来看,公益自驾游将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率先对公益自驾游的概念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丰富研究成果,并为公益自驾游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公益自驾游的理论内涵

公益自驾游于近年兴起,仍处于成长探索期,其含义仍未被正式界定,分类也较为模糊。公益自驾游是将公益旅游与自驾游结合而提炼出的新概念,与二者既相似又区别,故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形成较清晰的公益自驾游认知十分必要。

公益旅游是将旅游活动与公益活动结合起来的旅游形式,美国学者Stephen Wearing的定义较具代表性,即:旅游者因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而产生度假效果,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加速环境恢复,研究社会或环境问题等。美国公益旅游网认为,它广义上指“旅游者以帮助他人为目的,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志愿服务所获得的体验”;狭义上指“将志愿服务与包含艺术、文化、地理、历史及娱乐等要素有机结合的体验”。可见,公益旅游是一种具有公益性、互动性、生态性与深度体验性的旅游方式,游客不仅可体验旅游本身带来的各种乐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人生价值。它内在包含了不同的选择和动机需求,正面效益十分明显,不仅促进参与者重新塑造自身的诸多方面,也帮助目的地获得物质资助。公益性和自愿性是公益旅游的主要特点,旅游者在旅行中自愿参与了公益活动便可称为公益旅游。

自驾游是一种自由、灵活、个性突出的出游方式,指旅游者以私有或租借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自行驾驶为主要方式,在旅游目的地进行一系列吃、住、游、购、娱的旅游方式。它集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充满个性和魅力,是现代旅游者较喜欢的一种旅游活动。自驾游是带有私人性质的出游,虽包括团体出游形式,如汽车俱乐部或车友会组织出行,但并非公众性质的旅游。参与自驾旅游者除车主外,一般还有亲朋好友、同事或兴趣相投的旅行伙伴。驾车出行的目的以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求知探险及满足特殊需求,而非工作、运输等原因。自驾游具有自由度大、消费度高、体验性强、人性化佳等特征。我国自驾游客使用的出行工具主要有家庭小轿车、房车、多功能越野车和商务车等。

结合公益旅游与自驾游概念,可将公益自驾游理解为以自行驾车的方式,通过自发组织行成一个自驾团体(也可为单车出行),在自驾游过程中实现休闲娱乐与发展公益事业的旅游行为及活动。同时,它兼具公益旅游与自驾游的体验性、公益性、互动性与随意性,其中体验性最为突出。

三、公益自驾游案例――“10000km公益自驾”

发起于2013年的10000km远途公益自驾组织,是一个以10000公里远途路线自驾为核心元素,把公益环保与个人心灵升华相结合,促使自驾者外观世界、内观自我,将更多生命体验价值融汇于旅程中的公益自驾组织。该组织邀请大量媒体人同行,以此将团队的公益捐助、环保、义诊等社会效应传播出去,进而达到吸引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帮助他人感悟自我的目的。

10000km公益自驾组织的首次活动是被命名为“观心・见行”的藏地穿越活动,该活动以“佛学参访、共修”和“捐助沿途贫困小学、孤儿院”为主题,以见到世界本真的样子为目的,希望能汲取自然赋予的天性与灵感,与同游者一同见证、感悟人生中独一无二的旅程,达到“观心、见行”的境界。该公益自驾游活动从北京出发,最终到达拉萨,历时22天,共有9辆Jeep车同行,里程达一万公里。路线为:北京―西安―成都―雅安―泸定―新都桥―八美―炉霍―色达―甘孜―德格―江达―昌都―邦达―波密―林芝―加查―泽当―拉萨―纳木错―那曲―沱沱河―格尔木―青海湖―西宁―兰州―榆林―五台山―北京。在团队二十多天的行程中,共拜访了三个捐助点,即位于炉霍与翁达之间的智悲小学、甘孜与马尼干戈中间的格萨希望小学以及林芝的小学。他们为三校的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文具与御寒衣物,并在一天的相处中感受到孩子们虽环境艰苦,仍奋发向上的自强不息。旅途中,成员们也饱览了沿途的美丽风景,如远眺四川第一高峰贡嘎山“日照金山”,游览小瑞士的然乌―波密风光,徒步静修于世界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等,还聆听了索达吉堪布上师的开示,参观了天葬,体会了生死顿悟等。

10000km公益自驾游的正面效益十分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免产生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资金问题

公益旅游与自驾游都是高消费旅游活动,前者需要资金来为偏远地区提供物资用品、生活设施等,而后者在车辆方面的开销也不小,如汽油费、高速通行费、停车费等。所以对于公益自驾游而言,充足的资金是必备的出行条件。进入贫困地区的学校,书本、御寒衣物、文具、体育用品等是常见捐赠物。有些学校学生数量较少,购买捐赠物品的资金可得到保障。如格萨希望小学仅有90个小孩,成员们带去的物资刚好足够,而在有1800名学生的智悲学校,车队成员带去的物资则显得十分单薄。公益自驾游虽是发展公益事业,但能获得的资金赞助却少之又少。一是由于旅游者可自行组织公益自驾游,赞助其他车队十分少见,而且我国并未形成公益活动的良好风气,真正的资金赞助不多,大多仍是捐赠衣物、书本及生活用品等,而这些物品并不利于自驾出行。

(二)道路问题

除资金障碍外,道路问题也十分突出。首先,有些山村地区贫困偏远,道路通达性差,车辆进村十分困难,直接阻碍了旅游者对该村的捐赠。其次,即使有些村落通达性较好,但也可能因地形崎岖,地图或导航无法正常显示,使车队难以找到目的地。在10000km公益自驾行中,车队前往智悲小学时,还是由于得到藏民圆瞬师傅的带领下才顺利到达学校,若无熟悉当地路况者的带领,车队很容易迷失在去程中。若走上岔路,少则浪费几小时路程,多则浪费一天时间,甚至出现危险状况。此外,贫困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加油站等服务设施稀缺,道路颠簸也大大加剧了油量损耗,故道路问题很难控制。

(三)其它问题

公益自驾游在组织上也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对出行成员的要求,每辆车上最多不超过四人,其中至少应有两名驾驶员轮流驾驶,才能确保安全;其次,自驾游出行时间较长,车队成员的闲暇时间需要得到有效协调与合理安排;最后,一名有经验、谨慎细心的成员作为领队来协调各方事物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公益自驾游在出发前都应做好充分准备,如一份详细的路书,包括从何时何地出发、于哪里落脚、何处进行捐赠、何处返回、总里程多长、两地距离、行程时间等;应急食物,如纯净水、压缩饼干、巧克力等;药箱与急救包等;对捐赠点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捐赠物计划;行车过程中的必需品,如车用基本工具、备用轮胎及拖车绳等。在这些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故准备工作虽繁杂无趣,仍要认真对待,准备地充足才能更好地保障行程安全。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公益自驾游的出现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发展中的必然,更是未来的良好趋势。在发展过程中,虽不免出现问题,仍应努力寻找解决之策。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

(一)公益自驾游在一线城市领先发展

据调查发现,目前一线城市的公益自驾游较多,二三线城市则比较鲜见,这与不同城市本身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首先,由于一线城市的各方面条件较好,公益自驾的需求和供给较优。其次,一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闲暇时间与可支配收入优于二三线城市而比较充足。第三,一线城的市居民信息面广,社会包容性强,价值观念超前者较多,通过贡献力量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想法拥有者不少。所以,当这种公益性需求产生时,很多人愿意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公益事业发展,而公益自驾游对参与者来说,既能满足公益需求,也能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是一举两得的较好选择。所以,一线城市内的公益自驾游领先发展便不足为奇,且其公益自驾游的发展还能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产生带动效应。

(二)公益自驾游需要专业公共信息服务的支撑

由于公益自驾游的出行准备繁冗复杂,而出行中也可能因行驶路线有误或目的地信息不完善而耽误行程。故公益自驾游对专业性公共信息服务的需求较大,以有效防止或及时改正出行前或行程中的错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为顺利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三)旅行社推出公益自驾游产品的可能性较小

公益自驾游因其个性化特征及公益性质与一般旅行社相悖,故旅行社推出相关产品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公益自驾游并非简单的标准化产品,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安排或租赁车辆等。其中,为确保安全,车辆还需购买保险且检查妥当,将涉及与汽车租赁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导致旅行社业务链加长,业务更加繁杂。另一方面,组合公益自驾游产品费时费力,花销也大,且因其公益性质,利润空间不会太大,所以作为商业组织的旅行社推出公益自驾产品的动机及需求不足,可能性较小。

五、讨论与建议

(一)公益自驾游社会效益显著

公益自驾游为偏远地区带去发展契机。一方面,公益自驾游的捐助对象多为偏远贫困地区,其本身的发展亟需外部资金注入。另一方面,参与者在出游选择上倾向于因资源开发不足、知名度不高或缺乏区位优势而未被人们注意的地方,因此更具公益性,也更能引起旅游者的捐助欲望。此外,当公益自驾旅游者前往某山区学校或孤儿院进行捐助后,一般会通过微博、微信或论坛向公众详细告知该地状况,进而吸引更多公益人士的关爱与帮助,并由此形成另一轮传播效应,最终带动更多人伸出双手助力山区的发展。

寓教于乐,促进下一代成长。公益自驾游不仅是成年人的旅游,很多车主也乐于带上孩子一同参加,如带着孩子自驾去山区帮助同龄儿童,或自驾去参加植树公益游等。这些公益自驾游在开展的同时,具有较强趣味性与教育意义,从而形成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也是作为家长的旅游者的良好期望。发展公益事业不分年龄阶层,在此过程中促进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意义重大。

(二)公益自驾游有待进一步发展

在行业发展方面,我国的公益自驾游正处于起步阶段,熟知者不多,即使熟知也因各种问题而难以成行,故在环境建设、舆论宣传引导、服务设施建设、行业促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学术研究方面,公益自驾游因兼具自驾游与公益活动的双重特性,而自驾游与公益本身发展并不成熟,故尚未得到学者们的广泛注意与研究。但公益自驾游中存在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拓展旅游学术研究视角与范围,大大丰富我国旅游学术研究范畴及理论体系。所以,无论在行业实践中,还是理论挖掘中,公益自驾游均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Wearing S.Volunteer tourism:experience that make a difference[M].CABI Publishing:Wallingford,2011:1.

[2] 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 MARK ROGERS.Voluntourism is on the Rise.Travel Agent,2007(9).

[4] K.D.Lyons,S.Wearing(Eds.).A Review of 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olunteer Tourism.CAB International,Wallingford,2008.

[5] Alan Clarke.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olunteer Tourism.Publications in Review/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36,2009.

[6] 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6.

[7] 赖勤.公益旅游若干问题研究探讨.学术论坛,2010(4).

[8] 戴玉秀.公益旅游行为模式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为例.上海师范大学,2009.

[9] 马晓煊.我国公益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扬州大学,2011.

[10] 马晓煊,张亚维,黄春宇.国内外公益旅游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旅游论坛,2011(6).

[11] 郭丹.旅行社自驾游产品及其游客感知质量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旅行社为例.厦门大学,2008.

[12] 吕春英.公益旅游发展初探――以云南丽江市为例.旅游研究,2012(3).

[13] 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旅游科学,2012(6).

第6篇

2004年,马尔代夫发生海啸地震,在此度假的李连杰有幸逃过此劫,大难之后他对生命感悟良多,于是倡导“壹基金”理念,号召每人每月最低捐出1元钱,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们。

2007年,李连杰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设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中国大陆开展公益事业。向来低调的李连杰开始频繁出镜,呼吁大家为“壹基金”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李连杰率领壹基金志愿者携带物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并为震后重建以及青少年心理恢复工作尽心尽力。

2010年,壹基金脱离原先挂靠的中国红十字会,在深圳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壹基金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努力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三大公益领域。

独立两年多之后,壹基金遇到了第一次大检验。今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20多分钟之后,壹基金启动了雅安地震救援行动。地震一小时之后,李连杰在微博上呼吁所有网友支持壹基金这次开展的赈灾行动。他说“希望所有人安全。希望所有人对这次雅安地震给予更多关注。”地震发生之后24小时之内,壹基金向社会各界募集善款超过1500万。总共向公众募得超过三个亿的捐款。

谈到雅安地震,面对公众几乎是井喷的捐款热情时,李连杰表现出更多的不是狂喜,而是忧思。这种忧思在于,他希望中国式的慈善不仅有面对灾难时同情心的迸发,更多的是在做日常的公益时,每个人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地长期捐助,慢慢沉淀下来就形成一个社会难以估量的内在力量。

推广太极

雅安地震期间,李连杰刚刚过完自己的50岁生日。他说自己34岁信佛,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40岁经历海啸,开始思虑自己为什么活着,“在那之前,我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为了我的家人和自己拼命赚钱;在那之后,我开始关注大我。”

“关注大我”的李连杰2011年与马云共同创办了太极禅文化公司,李连杰任CEO。太极禅,以传递健康和快乐为宗旨,倡导人们以阴阳的角度看待人生,找到身心的平衡。

事实上,李连杰不仅喜欢太极阴阳平衡的哲学,而且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武术产业化。他曾在美国办武馆,后来发现自己再怎么卖命,也比不过瑜伽和跆拳道,就算是把全美国所有中国人开的武馆加起来,影响力也不值一提。

一次在美国受邀观看中国武术表演时,身边的人问李连杰:台上表演的是武术吗?李连杰回答说:是!对方又问:那武术是一门表演艺术,还是体育,还是文化?什么是武术?11岁就出国表演武术的李连杰一下子懵了,他答不上来。自己练了40年武术,都不知道中国武术到底有多少拳种,说不出一个准确概念,又怎么能让外国人理解你的国粹呢?

就在反思自问的这一刻,李连杰忽然找到困惑多年的答案:我们的武术市场定位不清晰,包罗万象,一个师傅教出一个样子,没有标准,不能复制,只能走作坊路线,总也长不大,就连少林寺也被视为保安输出地。堂堂“国术”没落至生活边角料,或者公园老头老太们晨练的项目,年轻人不学自己老祖宗的健身术,都跑到健身房练老外开发的课程,这让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但究竟哪一门武术能代表中国武术文化且易于推广?

李连杰后来找到了太极。他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生活中需要快也需要慢,讲求阴阳平衡、动静相宜、张弛有度、刚柔并济。他希望从祖先的精华中吸收营养、领悟智慧,找到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并分享给他人。

第7篇

你们好!

其实演讲不敢当,我只希望跟大家分享我人生中的感受,如果这些感受能够对同学们有帮助的话,你就听一听,如果没帮助,你就笑一笑。

2003年,我无意中看到一个新闻,中国有28万人自杀,看到以后我非常震撼。20多万,每一个人有10个亲人和朋友,自杀者的死亡就会给200多万人带来痛苦。于是我想,我能做什么?如何去关心这些人?如何用我的能力所及为社会做一些什么?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我就决定, 通过一部电影――《霍元甲》,去阐述我42年来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希望这个电影能够告诉人们“自强不息”。这不是我提出来的,是霍元甲提出来的。如果生命这个问题再重新探讨一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生命,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结果。

我拍《霍元甲》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连简单的动物都了解普通的保护和爱,人应该更懂得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动作演员,在过去几年里,尤其最近几年我经常在强调:“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我不停地希望我的作品里能带动这种思想。其实,《霍元甲》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告诉大家:“武力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暴力能够征服别人的肉体,但永远征服不了别人的心。能征服人心的,只有爱。(热烈的掌声)只有爱的力量,才可以征服整个人类的心灵!”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诉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国人不只是功夫好,中国人不只是会打架,中国人有非常大的胸怀去包容各种文化,包容不同的信仰,把爱的信息传递出去。这是我思维的方法,我也希望在你们这一代里面,把这个思维的方法带到全世界去。(热烈的掌声)

世界上,哪里有人哪里就有中国餐馆,我希望改变为,哪里有痛苦哪里就有中国人的爱心。 这是我们的祖先希望我们做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再把这个精华提炼出来,哪里有痛苦,哪里有快乐,哪里就有红十字会,哪里就有中国人!这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做不到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出一点点力,就有机会显示我们中国人真正的胸怀。

我曾经在2004年海啸的时候跟死亡擦身而过,海水淹没了我的全身,虽然没死,但是死亡的震撼还是很大的。回来以后我就希望在中国创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叫“壹基金”。每个人每个月出一块钱,滴水变成大海。这是爱的大海,可以从中国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人类。

(节选自李连杰北大演讲稿,有删节)

中国红十字总会于2006年1月20日在北京授予中国功夫明星李连杰“博爱大使”荣誉称号,以感谢他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第8篇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博物馆是古物集合地与时尚相去甚远,文物更是过往文明的见证与记录而非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引擎。其实,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核心,而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其自身就是时尚的产物,同时也孕育时尚。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博物馆建设中落实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要求,以“三贴近”为指导开展博物馆社会服务工作,是我们始终在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博物馆在河南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则更好的发挥了新形势下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09年开馆以来,本着“三贴近”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作为公益性事业的社会教育功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社会教育、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产业等各方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社会公众奉献出一道道精彩的文化盛宴,也逐步走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之路。

1 博物馆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爱国精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文明教化的殿堂,是功过是非的历史审判庭,是理论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人知荣明辱,从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国文字博物馆从建设到开馆,始终以振兴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本职,在做好基本陈列展览的同时,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陈列内容,形成陈列体系,集中人力物力举办各种临时专题展览和巡回展览,突出贯穿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形象展示我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节。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始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坚持让文物走向社会,走进课堂,逐步成为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成为公众终生受教育的文化课堂,让广大群众逐步热爱并阅读这本书,真正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2 博物馆运用现代陈展技术,开拓创新,是人类文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

博物馆的展览或展品,能够自然地把观众带到历史长河中,让人们思考现实并畅想美好的未来,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中国文字博物馆更是将馆内的陈展设计通过传统展示手段与现代展示技术相结合,生动全面的向公众展示了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实现了参观者在观看展览时,和展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互动交流,让观众在参观游览中感悟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体现公益性、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特征。同时,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重大工程,加强文字文物的抢救、搜集、保管、展示和研究,广开渠道,创新形式,传承历史文明、传播历史知识,让公众在参观学习中认知和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积淀,致力成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3 博物馆是实行免费开放,真正成为大众陶冶情操、欣赏艺术、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

如今,收藏、艺术、时尚、旅游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各自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往愈加密切。博物馆不再只属于历史的收藏,旧物的搜集和积累、往日文明与文化的仓储、静态的人文景致,它同时也位居时代与时尚的前沿,催生着人们面对新生活的火热激情,并催生崭新的艺术、观念和行为。世界上知名博物馆无一不是现代时尚旅游的一个个辉煌“驿站”,许许多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把它们当作城市景点中不可错过的人文景观。当旅游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普及的时候,凝聚了人类历史中各个时代时尚精华的博物馆的地位也就越来越显著。

我国实施公益性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这极大降低了博物馆的入馆门槛,有利于现代文明成果更广范围惠及人民大众。但是,入馆的门槛的大幅降低并不意味着人们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应该降低,相反,这对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后,想办法以主动的态势介入社会文化艺术生活,我们认为具有广阔的空间。开馆以来,我馆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做了一系列细致的工作:人性化的票务工作、丰富精彩的临时展览、种类齐全的讲解服务等。紧紧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加强管理,完善服务,创新理念,创造条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阵地作用,努力成为高品位的科普中心和文化窗口,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可观、可赏、可玩的文化景点,使每位参观者都能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之行中有所获。

4 博物馆促文物与学术对外交流,架起了对外交流学习的桥梁

第9篇

 

一、捐赠的形式及属性

 

1.捐赠的主要形式和法律规定

 

募捐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最为人熟知的是公益捐赠。即特定的组织遵守《公益事业捐赠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组织章程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并将所得财物用于公益事业。这种捐赠因为有较明确的法律约束,在纠纷的认定和归责上并不困难。除此之外,社会募捐时当今社会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募捐方式,自然人或组织为自己或者他人向社会不特定多数人发出募捐,这就形成了常见的社会募捐。募捐的发起人以自己或者他人存在特殊困难需要救助为由,以募捐人的名义发出倡议或者要约。募集人的身份属性和捐赠财物的指向是两种捐赠的主要区别。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对社会募捐的立法滞后和规范不确定,又加之网络的发展和信息传递的迅速,社会募捐的数量大幅度增多,随之产生的纠纷给司法造成尴尬,本文将对社会募捐的民法定性和责任认定归属做出讨论。

 

2.社会募捐属性的讨论

 

对于社会募捐的属性,学界可谓是众说纷纭。比较常见的是有募捐人受捐助人向第三方发出要约的行为说,还有捐赠人将自己的财物交予募捐人管理的信托关系说,还有观点认为社会募捐是募集人与捐赠人订立的利益归属于第三人的合同说。由于行为的城里将形成受捐助人与捐赠人的权力义务关系,而社会募捐中,募集人对财物的控制和现实中因为捐助目的的达成后余款的控制上,募集人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只是人那么简单。同样,通过研读我国信托关系法可知,信托关系权利义务主体和关系成立方式与社会募捐显然也存在巨大差异,信托关系说也不太符合。而在合同说中,社会募捐的募捐人向不特定社会成员发出倡议的要约行为,社会不特定个人或组织自愿捐出财物并作出承诺,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且否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有没有欺诈的情况下,募捐合同就当成立。受捐赠人是捐赠人与募捐人签订合同的受益人。也就是说,社会募捐应该属于合同行为。

 

二、骗捐的责任认定和法律后果

 

1.社会募捐骗捐属性和责任认定

 

骗捐是指募捐人虚构受捐赠人事实,以欺诈的手段骗取募捐人信任,并依靠信任做出错误的捐赠财物的意思表示。既然社会募捐时合同行为,那么骗捐应该属于合同欺诈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那么,在现实案例中,就可以就具体案情结合欺诈构成要件进行责任认定,社会募捐中,凡是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像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为骗捐,同时承担欺诈的后果。

 

2.社会募捐骗捐法律后果承担

 

既然骗捐属于合同欺诈行为,在我国尚未制定关于募捐的专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就成为可能。近日,广西女孩杨某某在微博中称母亲去世多年,父亲在天津爆炸区附近上班,爆炸发生后即与父亲失去联系,与父亲在病房见最后一面云云。发起打赏功能,募集善款10万余元。杨某某利用天津爆炸灾难,虚构父亲在事故中身亡,向社会不特定成员发出要约。日前,杨某某已被司法机关以诈骗罪定罪量刑。社会募捐中骗捐行为轻则构成民法上的侵权,除要返还财产还要负担民事责任,重则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骗捐乱象产生的反思和处理建议

 

1.对乱象产生的原因探究和反思

 

骗捐新闻时有耳闻,骗捐事件屡见不鲜,这不得不使人反思,谎言利用了公众的爱心和慈悲,利用了社会的朴素情感,显然丧失了道德的底线。但是什么放纵了这些的发生?当个体因为疾病或者变故等原因,使用看似极端的手段寻求社会的帮助,迫于无奈而欺骗良善,反应了社会保障方面尚有很大的缺失,其对公众有很大的亏欠;另一方面,当今网络传播的快餐化发展,相对于索然无味的理论陈述和事实报道,公众更容易被夸张的经过渲染的噱头所吸引,网络信息环境有待改善和净化;还有,民间的慈善缺乏公益捐赠中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规范引导,造成了种种乱象,善款、余款的管理和使用也成了尴尬的问题,如“有偿社工”这样多种形式的慈善模式的尝试都缺乏制度规范,这就使传播者、民间慈善的管理者和社会普通公众应该有所感悟。

 

2.对骗捐社会现象的处理建议

 

制度缺失是骗捐屡屡成功的根本原因,法律的空白是骗捐司法适用尴尬的根源。遏制骗捐社会现象,首先要健全法规,我国在捐赠方面并没有专门的一部法律,在专门法律出台之前,地方至少可以制定有关行业和慈善捐赠方面的条例,并通过条例的施行效果指导法律的制定。再有就是完善保障社会保障,慈善捐赠本身的作用重大,是社会保障的有生力量,规范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其框架内慈善捐赠制度,规范捐赠主体和善款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再有就是要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社会文化涵养,多途径培养群众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结束语

 

社会募捐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环,不仅对社会稳定、消灭矛盾有重大意义,而且弘扬了社会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浅谈骗捐的定性和法律后果的承担,以期对把握社会募捐立法和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