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保险服务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4-01-29 15:36:17

导语:在保险服务存在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保险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1篇

由于我国车险承保与理赔各项事业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因此,在这项事业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第一,承保环节存在的问题。由于一些体制上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一些车险的承保方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不规范的管理和运营方式都增加了经营风险,在承保环节主要表现在很多时候承保公司未能预估到存在的风险。在承保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投保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欺诈行为;或者是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后,投保人为了获取赔偿就故意制造事故。这些情况都是时有发生的,因此,保险公司在承保前应该认真全面认识到一些外部的风险,对一些道德水平较低导致的赔偿情况有全面准确的预估,尽量减少保险公司在这些外部风险问题产生较大的财务损失。这些风险也是我们作为保险公司管理人员更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手段尽量避免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将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

第二,理赔环节存在的问题。理赔是保险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险的重要职能的体现。由于我国的车险理赔事业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在理赔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被保险人缺乏相应的索赔指导服务。在我国的车险纠纷屡禁不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车险被保险人缺乏相应的索赔专业指导。很多被保险人在事故发生以后对各项索赔的事宜了解不充分,对索赔的程序也不清楚,因此严重影响了被保险人的索赔工作。所以,笔者作为一名保险公司管理人员,深知为被保险人提供专业的索赔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保险公司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为被保险人提供专业的索赔指导服务,让被保险人全面准确了解索赔的各项事务,以便整个索赔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这样不仅是促进了我们保险公司各项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是为被保险人的投保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为我国的车险理赔事业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其次,车险理赔的审批环节过于复杂和繁琐,影响到了理赔事务的发展。2001年以前的国的车险理赔主要还是各县、区的公司来负责,但是在改革之后实行了专门的理赔公司。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得到加强,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就是理赔工作的各项审批程序过于繁琐,这就使得一些理赔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拖延了整个理赔工作的进度,甚至遭到了一些客户的投诉。

二、解决我国车险承保与理赔问题的对策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简单论述了我国车险承保与理赔事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对我国的车险事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笔者相信只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笔者将在研究其他专家学者理念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对我国车险承保与理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对我国车险承保的外部风险由全面准确的预估。笔者在前文已经论述了我国一些保险公司在承保的时候没有对存在的一些外部风险由全面正确的预估,使得在一些风险发生的时候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也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因此,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可以建立相应的承保风险预估管理标准和体系,严格公司的保险外部风险预估管理,尽量将公司的外部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为客户提供更加有效的索赔指导。前文中笔者论述了我国很多保险公司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索赔指导服务,这影响到客户正常索赔业务的进行,因此,笔者建议保险公司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车险索赔指导服务,让客户更加全面准确掌握相关的索赔方法和程序,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内开展相应的索赔活动。这样既可以使客户根据相关的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也可以使得保险公司的各项理赔事务顺利开展,减少保险公司于客户之间的矛盾。

第2篇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过20年的探索,已初具规模但还不是够健全。有以下几点表明: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较小,医疗服务的水平较低,目前为止还“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还未实现。

(二)资金来源紧张。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占社会医疗总支出的比重很大,而目前有经济能力的缴纳保费人数却在下降,这种医疗保险费用的收支不平衡使得我国医疗保险资金更为紧张。

(三)我国医疗保险范围覆盖范围小,并且有明显的城乡和地区不平衡现象。

(四)我国医疗服务差距大,保障水平不平衡。

二、具体分析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与健康的影响

就国内外的医疗保险的研究分析出,医疗保险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同时,充分的证据表明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消费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相应增加,也表明保险会减少自付医疗支出)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增长引起更多65岁以上老人医疗服务利用,降低了老年人医疗自付支出,更好的改善了老年人健康水平。从影响老年人健康和医疗消费行为的因素出发,研究的样本中选择模型和两部模型,通过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中存在的内生性和样本中选择偏误情况的控制,利用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老年人在医疗保险的存在下的医疗支出,以及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排序模型,P客观的健康测量方法),全面分析了医疗保险对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和老年人医疗自付支出比重,同时评估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排序模型,分析表明:医疗保险在促进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提高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就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评估,表明城城镇居民的健康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作用下促进效果不太显著,然而老年人就医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却有显著的提升,健康与营养2009调查数据验证了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目标的偏离程度,这项调查表明我国有收入人群中高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相对更好,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险虽然以保证人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平等为原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覆盖范围较小的因素下却也扩大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均衡特点。今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出医疗保险确实有逆向选择的存在,我国城镇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仍然较难完全有效解决,这种逆向选择是社会背景下和现实状况难以避免的情况下真实存在的。它的存在说明另外医疗保险的一些弊端和难以平衡的不公平性。这需要更长久的分析以及实施解决办法,这也成为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结语

第3篇

问题2、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在临床管理中存在概念模糊、应用混乱。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临床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89-01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制度的改革已成必然。1995年,我国开始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实际运行起来,在临床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的问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以下简称医保)病人医疗费用在临床中内容涉及药品使用、控制、医疗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加快了医疗保卫制度改革,职工基本医疗有了保障,这是建立社会的稳定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途径之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在临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

1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使用在临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1995年,我国开始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了医疗费用制约机制,并于1999年制定下发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通过《药通品目录》规范药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近年来,由于药品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过高,大处方、回扣药等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使药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本院的医保患者的住院用药分析,探讨药品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临床管理提出建议,以完善用药管理,使得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材料选取2007年7月-12月期间我院医保患者的住院病历首页及住院药品明细资料共1000份,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经过处理获得有效病历950份。本研究主要依《药品目录》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医保制度改革中医保患者住院药品费用、结构、种类、档次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状况进行评价及对目前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管理提供有效的措施。

研究方法和步骤:①从医院病案中提取数据;②对医保患者使用药品按医保用药目录进行对比标识③对各种费用进行分析。对医保住院患者使用《药品目录》内外药品的情况分析后,发现:①自付药费占药费比例过大。不同病种人均自付药费占人均药费比例不同,剖宫产病人自付药费占人均药费比例最高为35.02,最低的为慢支5.31%,5种病种(脑梗塞、糖尿病Ⅱ型、子宫肌瘤、结石性胆囊炎、白内障)人均自付药费占人均药费比重为37.01%。;②医保住院患者低挡药选用《药品目录》内较多,高档药选用《药品目录》内的少。麻醉类药品、水电平衡类药品、激素类药品临床应用中选择《药品目录》内药品最多,自付药品仅1种,也进一步证实此类药品《药品目录》内药品遴选符合实际需要。抗生素类、消化系统用药、循环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临床应用中选择《药品目录》内药品少,自付药品达30种以上。自付药品比例过大,其中包括医院对药品使用管理松懈和一些医生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因素,这样使医保患者负担加重,医患矛盾加大。

对策:自付药品比例太大与医疗行为有关,进一步研究调整:(1)我院限定。每月由信息科统计,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2)严格控制二线三线抗菌素的使用,使用二线抗菌素需要有药敏试验,严格参照药敏选药;(3)自付药品选用需由患者知情同意,无知情鉴字同意书作违规处理。以上这样规定才能促进医院医疗活动顺利进行并与医疗保险政策和制度接轨,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和患者权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在临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在临床中概念模糊、应用混乱。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是指:(1)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2)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首先明确诊疗项目的范围,诊疗项目是指医疗技术劳务项目,如体现医疗劳务的诊疗费、手术费、麻醉费、化验费等,体现护理人员劳务的护理费、注射费等,但不包括一些非医疗技术劳务,如护工、餐饮等生活服务。二是指采用医疗仪器、设备和医用材料进行的诊断、治疗项目,如与检验有关的化验仪器,B超、CT等诊断设备,各种输液、导管、人工器官等医用材料等。

对基本医疗保险项目分析采用的材料2007年1月-6月的住院材料1300份。B超、CT,有效材料1300份,B超外伤阳性率达68.9%,平均阳性率54.28%; CT外伤阳性率达82.5%,平均阳性率72.6%。植入性有效材料300份,国产植入性材料占20%、中外合资占30%、进口占50%,我省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项目规定:植入性材料国产先自付5%,中外合资先自付10%,进口先自付15%,分析以上数据得出结论:1、仪器检查阳性率欠高;2、个别医生存在着滥用仪器,进口的植入性材料占比例较大,个别医生追求个人利益所致;

3 对策

3.1 加强管理 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管理服务体系,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医疗保险专业技术标准组织和专家咨询组织,完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专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根据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对医疗费用支出的管理,探

索建立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奖惩机制。对参保人员实施各种医疗设备检查时,必须有检查结果记录。凡用一般检查能达到诊断的需要,不得使用特殊检查,不许随意扩大检查项目。

3.2 深化相关的改革 建立健全卫生行业标准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市场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临床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用药规范和出入院标准等技术标准。

第4篇

关键词:保险业;供给侧改革

1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供给侧改革,又可以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将从过去的以需求拉动为经济增长重点,转变为以调整供给结构为经济增长重点,把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不断扩大有效供给,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在供给数量方面,不断减少过剩行业的产能和低端产业的库存,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增加高端科技产品的供给。根据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为从供给方面入手,调整保险行业的供需关系,通过推进创新型保险产品的研发投入,调整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保险公司的区域结构和要素投入,投入更多保障性险种,研发高端的、创新性的保险产品,来替代原来市场上的中低端、僵尸产品的库存,以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保险业供给侧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1.1保险产品供给方面的问题

1.1.1适销的保险产品数量较少,产品总量却很多。在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上,产品供给数量过剩、种类单一,各保险公司的险种看似十分丰富,但绝大多数为复制品,缺少针对客户需求的个性化险种。像长期护理保险、信用保险、责任保险、教育保险等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保险相对较少,而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产品为分红型保险产品、万能险、车险等。

1.1.2大多数保险产品价格较高、性价比偏低。市场上的保险产品,还存在保障范围狭窄、低保额但高保费这样的现象,例如许多寿险产品,保险缴费期较长、保险期间较短但保费却较高。

1.2保险服务供给方面的问题

1.2.1业务开展不规范。保险公司过于注重业务量增长,放松了业务管理,过于注重业务数量,忽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有的保险销售员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收益率或保障范围等,导致保险合同生效、免责条款适用等诸多问题。另外,保险理赔服务也未跟上,拖赔、惜赔甚至无理由拒赔现象较为突出。在投保时未向客户提供或说明理赔的有关限制规定,出险后才对客户言明;对客户在提供理赔材料等方面要求过于苛刻,超出合理范围。

1.2.2服务可靠性不强。保险展业人员销售的承诺跟实际理赔服务不匹配,在展业过程中存在销售误导行为。主要表现为:(1)以银行存款、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来宣传销售保险产品;(2)夸大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或不如实告知收益;(3)诱导投保人不如实告知其健康状况,不如实回答回访;(4)对合同条款尤其是免责条款、除外责任提示说明不到位;(5)以保单升级为由,诱导消费者退保已有保单再购买新保险等。

1.2.3保险公司投资结构方面的问题我国保险业在投资结构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有:保险投资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控、投资领域狭小、难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渠道等。保险公司现在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股票、各种债券、基金以及其他固定资产,主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在以上的保险投资渠道中,占比最少的为基础设施投资,比重最大的为各类债券以及银行存款。我国保险业投资总体来讲,绝大多数投资于金融领域,没有真正发挥保险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作用。

1.2.4保险业地域结构方面的问题保险业机构区域结构,尤其是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最多,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的保险服务机构较少。另一方面,保险教育区域发展也不均衡,东部地区的院校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设有更多的保险专业,注重保险学科的发展。

3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3.1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3.1.1想要实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加快产品供给的转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产品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在这种形势下,保险公司应当简化现有的险种组合,改变产品开发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创新研发更多适应需求的保险产品,方便消费者的选择,让保险真正服务于消费者的需求。

3.1.2优化保险产品的性价比,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通过提高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额、扩大保单的保障范围、制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附加责任险,使保险产品保障更加全面可靠。保险公司还应该根据监管要求,符合随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在定价过程中尽量降低产品的费率,提高保险产品的性价比。

3.2保险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在保险服务方面,一方面要规范展业人员的销售行为,应当加大保险公司对销售误导行为的治理,可以通过对展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流程规范化和违规严惩的方式强化展业人员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改善处理投诉的服务本质,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投诉处理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处理投诉处理的效率,并通过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妥善处理与消费者保险产品投诉的争议。

3.3投资结构方面的建议

保险业资金应该更多的应用在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企业、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产业结构转型企业,为低碳绿色环保、具有高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产业中的优质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减少对高污染、高消耗和低附加值产业的投资,对服务于民生的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加大投资,真正让保险资金服务于民生和国家。另一方面,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在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方面,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的前提下,降低对创业领域投资的门槛,扩大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3.4保险业区域结构的建议

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重要支柱的保险业,应正确履行自身职责,扩大服务范围,平衡机构区域发展范围,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不仅可以开拓自身保险市场,更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保险业教育在区域方面也应平衡发展,保险公司可以更多的与中西部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科研实习等机会,资助院校开展保险学科的建设,更多的在中西部地区培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廷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保险支持与服务问题思考[J].中国领导科学,2016(7).

[2]郑伟,刘永东.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保险基准深度比”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5).

[3]徐昭华.浅谈我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J].研究探讨,2009(7).

[4]雷劲,宋文甫.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16(3).

[5]徐昭华.浅谈我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J].研究探讨,2009(7).

第5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有效途径

城居民养老保险是为我国为老龄的参保人员提供的社会养老政策,要想有效的落实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还比较低,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方式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方式是属地管理,这种管理不够科学,收缴保险金以及采集信息都非常麻烦。属地管理具体是指各个地区在国家的领导下进行社保结构的建立,但是这个社保机构的建立在上下级方面并不属于行政的领导关系,而更多的是业务上的指导,属地管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模式赋予了当地更多的自,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各个地区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却同国家政府的交流较少,导致各项权利非常分散,不利于基金缴纳以及信息采集整体效率的提升。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具体运作方式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过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现象,管理方式不够规范,导致在具体的资金运作上,一些县市可能出现私自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紧紧进行挪用的现象。依据现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政策规定,各级县政府不仅承担着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同时还承担着资金的时间价值工作。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的县级政府投资风险意识相对较低,依旧会采取买国债存银行的传统的基金管理思维,导致养老金的具体时间价值缺乏保障。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尚未形成网络化信息系统以及联动机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会涉及很多手续以及表格,而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没有形成网络化信息系统,导致经办服务效率会相对比较低。也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导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缺乏统一的管理以及整体的规划。另外,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又非常复杂,在具体的联动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权力不够明确,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各项工作相对比较混乱,限制了经办服务能力的提升[1]。

二、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对现在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需要对属地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改革,可以从“属地管理”向“属人管理”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因为现阶段各参保对象的流动性会比较大,采用属地管理的管理模式会容易造成各类信息之间的传递造成限制,而“属人管理”的模式可以快速的捕捉到市场的各类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收缴资金以及采集信息,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

(二)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在流动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保证人们的利益,因此在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时不能仅仅只是采用传统的买国债存银行的方法,可以不断的增加多种投资方式,从而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但是需要注意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谨慎,尤其是对于股票投资以及金融投资,在进行具体的融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调查工作。

(三)建立健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网络体系

为了有效的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需要我们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搭建各省,各市,各县乡的网络平台来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使城乡居民可以利用网络在不出门的情况下得到专业的信息服务,如果需要进行资格认证,权利查询以及待遇领取时可以在就近的地方办理。不断的完善网络体系还需要加快速度实现一人一卡,社保卡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方便,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的精准度[2]。

(四)建立科学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联动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需要将各项权利清单进行明确的规划,做好社会企业,银行,财政部门,社保经办部门以及一些其他相关部门的统筹工作,使每个部门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相互增加沟通。同时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需要定期的进行审查沟通,做好外部联动以及内部联动工作,从而提高经办服务能力。外部联动是指加强同银行,财政,公安以及民政之间的沟通。内部联动是指经办机构内部各个科室需要相互监督,做好社保信息的采集和整体工作,同时定时向上级汇报相关工作。同时经办机构需要加强对经办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真正的为参保人员提高有效的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有效进行,因此需要我们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提升经办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秀斋,李冠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6,(27):28-31.

第6篇

关键词:保险中介市场;保险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85-01

一、保险中介市场研究

1、保险中介市场。保险中介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主要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等。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

2、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意义。作为推动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组成要素,大力发展我国保险中介机构是一个有力的措施。保险中介机构的完善,不仅可以为保险公司分散人力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能将保险市场的发展推向专业化、集中化,让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各自承担自身的职责,达到最好的营销结果。

3、保险中介市场现状。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工作人员在销售中普遍存在不诚信问题。有些保险销售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引发的诚信问题。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在从事业务时,部分保险销售员存在夸大保险利益、虚假告知、代签名、返佣、侵吞保费等误导客户或者损害投保人利益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寿险公司和营销员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其专业水准有待提高。营销员缺乏专业水准,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很可能会产生误导问题;二是无法给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组合和专业化的理财规划;三是人员流动大。

发达国家保险中介市场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通过法律来规范保险中介人的市场行为。与国外相比,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场占有率低。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中介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实际运作经验积累不足,专业服务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一支专业能力很强的从业队伍。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没有形成战略合作。大多数中介机构倾向于手续费高和佣金高的业务,乐意和出价高的保险公司合作,往往形成保险公司之间恶性竞争的延伸。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

二、保险社区服务

1、保险社区服务理想模型

(1)建立保险社区服务部。2002年,保监会和工商总局共同实施的《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管理办法》首次对各类保险营销职场进行了规范,各保险公司可以依据《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来进行保险社区服务的各种探索。保险社区服务可以采取建立保险社区服务部的形式作为直接联通客户的服务网点和窗口,遍布城乡每个角落,重点是在大城市的各个社区之中设立,这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点,拥有广阔的保险市场。

(2)保险社区服务部的主要业务范围。《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管理办法》规定营销服务部的营业范围有七项,即对营销员开展培训及日常管理、收取营销员代收的保险费和投保单等单证、分发保险单和保险收据等单证、接受客户的咨询和投诉、打印保单、查勘理赔等,对于这些职能保险社区服务部也可以实行。

2、保险社区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问题

(1)解决保险营销员专业水准不高的问题。当前保险营销员的来源无法控制。如何提高其业务能力是保险销售机构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保险营销部门(包括保险公司的营销部门和保险中介机构)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开展针对人的各级培训班,通过不断的进阶培训来提高保险人的业务水平。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保险人来自基层。而保险公司系统化的培训往往由省公司举办,培训地点设在省会城市的情况居多。除了培训费用需要自行承担外,长途的跋涉参加培训,也成为了一个困难的话题。通过建立基层培训基地,将各种重点、非重点培训内容分配到总部以下地区进行,以达到开展营销人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可以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2)解决引起保险营销人员高脱落率的短期行为问题。目前对营销员以佣金和奖金为主的短期激励方式存在着可能导致营销人员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弊端。通过设立保险社区服务部来实施长期激励有助于提升营销人员的企业归属感,增强保险中介和保险公司对营销人员的凝聚力,从而有效降低其短期行为,提升保险公司的整体形象。除此之外,保险社区服务部的建立使保险营销人员长期可以接触保险客户,深刻了解客户的各种需求,发掘市场的巨大潜力,解决了客户源不足的问题,使得保险营销人员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3)解决保险客户信息管理问题。保险社区服务部的设立可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客户信任度和满意度,具体体现为:可以以每个社区服务部为单位,根据该社区具体情况,如居民构成及其偏好,有针对性地认真研究和创新服务方式,充分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

(4)解决我国保险市场中的群众保险意识薄弱的问题。保险社区服务部的一个重要业务就是定期在所在的社区开展诸如讲座,竞赛和宣传之类的活动来增加群众对保险的认识,通过长期地这样的潜移默化的从基层开始的影响,保险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使保险真正成为每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国民众的生活模式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伊春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保险管理 医院医疗 问题 对策

在医疗事业的深化改革发展下,医疗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推进发展,覆盖面逐渐扩大,对人们的基本利益进行了维护,促进了对有限医疗保险资金的有效利用,并成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的因素,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

一、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完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落后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用的是收支平衡、总量控制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说医院根据医疗保险改革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医保资金有限,无法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导致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要。另外,医院遇到的参保患者类型较多,包括城镇职工、学生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不同医疗保险对应不同的需求,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存在很多困难,不利于医院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医院医保基金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险服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医疗服务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医疗消费模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但是受医院医保资金限制的影响,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无法为参保人员提供完善化的医疗保险服务。另外,在医保制度的深化发展下,医疗患者能够自己选择所需要就医的医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医保固定化的量化指标之间存在冲突。

(三)医保政策普及性不够

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质量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需要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宣传,提升医保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医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下,政府和社会保险部门相应出台了更多的医疗保险政策,加大了医疗保险工作的难度。复杂化的工作影响,新医疗保险政策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

(四)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信息系统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能够p少医疗保险工作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医疗保险办公室无法对医疗保险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做不到事中监控、事后监管工作。一些具有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由于缺乏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其难以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清醒认识

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之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组织的共同利益。为了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医患人群、对医疗保险管理要求的了解,根据医院医务人员医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时找到解决困境的策略。另外,针对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医院内外部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参保患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权理念和消费意识,医院也要重新布置自己的医疗保险管理战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要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对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明确分工,根据不同工作职责对不同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加强学习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制度,保证及时解答患者咨询各项政策。同时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第二,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服务性。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需要实现定点医疗管理和传统医疗管理服务的结合,构建高效的医院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模式。

(三)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

第一,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最新动态的掌握。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将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组织相关科室,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优化医疗保险管理流程,保证每一名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基本权益。第二,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视。医院需要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保险拒付现象的出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举办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拒付常见问题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发展。第三,开展医院医疗保险培训。加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讲座,对医院全体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

(四)建立完善化的医院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持卡就医政策、及时结算业务的推行。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更多参保人员的需求,促进医院医疗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中凯,姚晓叶,潘雯,廖原.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02:93-95

第8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金融组织体系;监管机制;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09-02

[作者简介]汪浩(1994-),男,安徽肥西县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和投融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中,福建省银行业、证劵业和保险业在始终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整体上看,福建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相对较低。为了促进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本文在研究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1.银行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福建省主动调整银行组织体系以适应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合作银行分工协作,内资、外资和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银行并存的银行组织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银行布局合理,相互促进,整个银行体系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善。近年来,银行业的存、贷款增长水平均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这为福建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银行的功能也由传统业务向中间业务,再向个人金融业务和其他综合业务拓展,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进一步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2.保险业发展迅速

保险业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经营以来,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收入增长迅速。目前,福建省(不含厦门市)共有保险公司51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8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福建省保险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保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对经济社会渗透率不断提高,形成了国有独资、股份制、中外合资等所有制并存的保险业格局。2012年,福建省保险业保费收入384.8亿元,居全国第15位;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100亿元;保险深度约2.3%,保险密度1140元;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944亿元。

3.证券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福建省3家证券公司拥有资产总额411.5亿元,股票、基金交易总额49443亿元,期货交易额71328.2亿元。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省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证券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综合治理等多项基础性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历史遗留的突出制度障碍和市场风险得以初步化解,使得福建省证劵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近年来,福建省证劵公司面对风险的适应性明显提高,经营过程更加合规,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并且部分业务出现了向大型证券公司靠拢的现象。

二、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垄断经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合作的金融体系。由此可见,专业银行在福建省的地位不容小觑,但是专业银行存在垄断经营的固有缺陷,严重阻碍了福建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二是资金管理不善,不良贷款比率高。福建省银行业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银行贷款质量不高,不良贷款比率仍较高,信贷资产的风险依旧很大;三是经营品种单一,缺乏金融创新。近年来,福建省银行业务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但从长远发展看还是缺乏创新,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所占比重过大,忽略了中间业务。

2.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保险业在福建省的发展势头迅猛,充分发挥了其对社会公众的经济补偿作用,但是保险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 在资金方面,福建省内资金大部分用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中央债券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用途,这种社会资金运用方式使得福建省保险公司更容易蒙受利益损失,从而减少了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机会。在管理方面,福建省保险公司基本采用的是内部设置投资部门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单一品种的投资活动,而不能适应保险资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效益的快速增长。在制度方面,有些保险公司管理者及员工的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法规及一些规章制度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出现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损害公司和投保人的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

3.证券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严。近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尤其表现在证券市场的民事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福建省证券业操作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可依,加上执法不严,使得证券业的违法现象严重。 二是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虚假信息披露。一些证券发行商为了得到发行权,采取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等方法,用虚假信息包装公司及个人。此外,有些公司在披露信息时,措辞不清、模棱两可;其次,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证券公司的信息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严格,而福建省一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滞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第三,信息披露不公平。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没有经过高管批准就被泄露出来,对小公司极其不公平。三是机构投资者的违规现象严重。目前,福建省证券业中的机构投资者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通常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会利用不正当手段来操纵证券业市场,从中获取利益,而散户却因此被套牢,损失严重。这种违背道德的投机行为,使得福建省证券业市场的投资功能、转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福建省证券业的健康发展。

三、福建省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金融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所以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障福建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针对目前福建省金融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些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银行业发展对策

一是加速推进银行资本民营化。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地方国有公司应从城市商业银行、农业商业银行中逐步退出;二是积极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在小型股份制银行先行试点,对于盘活银行存量、吸纳大量社会流资将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适度降低银行小额贷款的营业税,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四是增强经营活力。大力推进银行业创新,提高福建省金融业整体竞争力。银行业应加强其与各大企业的沟通,积极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从而提高经营业绩和风险管理水平。

2.保险业发展对策

一是明确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界限。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实现政企分开;二是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发展农业保险,为发展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做出积极贡献,保险公司应加大改革力度,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三是转变保险服务内容。转变保险服务内容,创新保险险种,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3.证券业发展对策

一是加快证券市场制度建设。证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保证证劵业提供服务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二是建立健全证券发行和交易体系。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相关经验,不断完善福建省证券业证券发行和交易体系,努力完善其行业自律与自制程序;三是大力推进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融资和投资需求。根据近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融资及金融服务需求将是持续和多元化的。建设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福建省应该继续鼓励和支持主板市场的发展,创新服务品种,以此来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何德须.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林英.关于金融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发展前景的探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许伟.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1(10).

[4]李翰阳.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9(10).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保险行业;建设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启动, 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虽然我国保险行业的体制建设和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保险事业与保险行业的建设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科学发展保险行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科学发展,发挥保险行业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保险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完善我国保险体制,加强保险行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诚信建设。

一、保险行业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保险市场不发达,人们缺乏保险意识

在许多发达国家,保险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国,尽管目前正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个人面对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但是人们对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导致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比较落后[1]。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支持,而中国人的保险意识普遍不够高,人们对于购买保险的意识和欲望不够强烈,导致我国人均保险费用和人均保险份额普遍较低,保险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

2)诚信体制不健全,人们对保险的认识陷入误区

保险是健康的储蓄,是晚年生活高品质的保证,是自身财富的延伸,是对孩子未来的保障,是防范意外事故的一份责任,是每个人都需要准备的防护伞。人们购买产品,更对的是购买一份承诺,都希望保险公司能够信守承诺,在需要用到保险的时候能信守承诺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普遍存在信誉危机。由于保险后的理赔程序太过复杂,或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不够高,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在扩充市场的过程中进行虚假的宣传,对保险人的而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保险行业的信誉,使得公众对保险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2]。诚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而对于以销售承诺为主的保险行业而言,信誉更是保险行业在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保险行业的诚信体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保险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欣欣向荣,气象更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市场经济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历史性命题,而民生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种社会历史环境下,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从关注民生与解决民生的角度出发,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也在关注着社会保险制度,同时也对社会行业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然而,由于我国保险行业的从业队伍的专业素养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他们的服务意识不够强烈,而保险公司又未能对他们实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此外,不少保险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违反规范的行为,未能严格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行业的自律意识不高。总之,保险行业我国保险事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够高,保险未能发挥社会保障功能,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的持续科学健康发展。

4)法制不够完善,缺乏对保险行业的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保险环境不够和谐理想,保险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的现象。保险行业的经营即运行程序都是法律的监督和保障,而目前我国法律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督力度不够,未能对保险规则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用法律手段加以约束或剔除,导致保险行业的规章制度未能更为合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根本利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二、促进保险行业健康科学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保险的正面宣传,强化公众的保险意识

目前,我国人口以达到14亿左右,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庞大的。然而,由于我国公众的保险意识不够强烈,导致我国保险市场未能得到有效的释放。为扩大向中国庞大的保险市场,发挥保险事业的社会保障功能,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就必须强化公众的保险意识,为保险行业塑造正面的形象,加强对保险的正面宣传,是公众对保险的实质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改变对保险的消费观念。

2)完善诚信机制,提高公众对保险的诚信度

保险产品是一种诚信为形式存在的产品,没有诚信的保险产品根本一文不值。因此,保险公司要完善诚信机制,弘扬诚信文化,以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稳步发展[3]。为此,保险公司应该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确保自己的服务能给保险人带来利益。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保险体系,提高保险从业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诚信素养,完善保险制度。

3)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公众对保险的满意度

保险行业作为一种服务性的行业,其服务范围较大,服务人群较多。广大参保人员是保险公司的服务对象,保险公司应捧着顾客是上帝这一治理格言,真诚地为参保人员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以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的目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仅能提升公众对保险行业的满意度,还能塑造良好的保险行业形象,真正发挥保险行业的行业性质及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小结】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以及社会保险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对社会保险行业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既给社会保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保险行业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保险快速发展的需要, 全面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 提高参保对象服务满意度,发挥保险行业的社会保障功能,构建完善的保险体制,促进保险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福兴.提高保险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科学发展[J].中国保险.2010(07):32-34.